电力电缆工程

2024-11-20

电力电缆工程(精选12篇)

电力电缆工程 篇1

0 引言

目前, 电力电缆工程是城市配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重点, 其质量的好坏是决定电网能否安全可靠运行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将就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内容与标准以及工程施工、维护、人员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展开探讨。

1 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 国家电力电缆工程涉及面越来越广, 而电缆故障引发的大面积停电及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电力电缆工程的隐蔽特性使得发现、排除地下电力电缆故障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金钱, 因此, 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如果电力工程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将为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对电力电缆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2 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内容和标准

电缆事故一旦发生, 由于波及范围广, 必然危及社会人民生产生活。因此, 制定、规范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内容和标准非常关键。

2.1 电力电缆工程器材管理

核查电杆长度和梢径、各种线材材质和线径、电缆类别及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裸线及绞合线的表面应光滑无毛刺、无裂纹伤痕、无锈蚀。同时, 以安全经济、降低能耗和运行费用为标准, 校验电缆线路的热稳定性、经济电流密度。

2.2 核定电缆路由

核定管道电缆的具体走向、电缆接头位置及长度、管道孔位占用位置, 架空电缆的杆路走向、所使用电杆的强度及高度。安装的设备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施工地点、位置、数量及加固方式应严格按设计图执行, 要求安全可靠、装设牢固、性能稳定、外观整洁。

2.3 电缆接续标准

芯线接续应采用接续模块或接线子卡接方式, 电缆线序分配规律应按照标准色谱规定从大到小;接头套管的型号及技术指标应以信息产业部标准执行, 接头套管的规格应能满足电缆接续形式的要求;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封焊套管, 应保证封焊严密牢固、不漏气。

2.4 电缆成端规范

总配线架要求安装牢固。新装配线架电缆号码依序排列, 面向直列从右至左为第一列, 可留作音频中继电缆专用, 便于今后线路扩容;出局用户电缆应从第二列开始安排。要求成端电缆布设美观合理, 成端上架前应用塑料带将线把包缠、理直固定;示警设备要齐全可靠、信号可视可听。

2.5 电缆截面、材质、绝缘类型选择

电力电缆截面若选择不当, 将会影响电网运行, 危及电网供电安全。电缆截面应满足允许温升、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要求, 可依照以下几种方法对其进行选择: (1) 温升法:按发热条件确定电缆允许长期工作电流, 不应小于线路的工作电流; (2) 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经济截面可按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确定, 但10 k V及以下配电线路除外 (此规格下配电线路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 ; (3) 电压损失法:按电压损失选择电缆截面, 确保各用电设备端电压符合要求。

对于电缆材质的选择, 应考虑截面大小及安全部位是否安全。通常施工要求采用铝芯电缆, 但以下特殊场合则要求使用铜芯电缆: (1) 需要具有高可靠性连接的回路, 如电机励磁、移动电气设备、重要电源等; (2) 有爆炸危险或可能造成铝腐蚀的工作环境; (3) 要求耐火电缆的环境; (4) 高温设备旁; (5) 要求安全性高的重要公共设施。

电缆绝缘类型的选择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结果 (表1) 进行。

3 电力电缆工程的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在电力电缆管理阶段必须严格遵循《中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保证电力电缆工程在施工、验收、运行、人员等方面安全高效。

3.1 电力电缆施工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就如同一件产品, 要想该产品使用安全可靠, 就必须保证该产品各性能达标。由于电缆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范围广、周期长、程序复杂等特点, 工程各环节都有可能随时遭遇各种干扰或影响, 这就使得电缆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3.1.1 破路埋管施工安全管理

在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中, 质量要求最高、最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就是破路埋管工程, 即把已建成道路破开, 挖土方、埋设PVC管或钢管, 恢复路面。由于路面长时间受重型车辆冲压, 在破路埋管施工时, 应执行比普通电缆沟更严格的施工规范, 以免损害地面下管件及电缆。尤其应注意:管道埋设要平直、无弯曲;在管与管的接头处, PVC管用胶水直通连接, 钢管用电焊连接;接口要求牢固、密封;在管道安放完成后用砂浆密封, 确保管接头处无空隙。钢管在埋设及安装前应用砂轮机打磨接头及管口内侧, 保证内壁光滑, 不会划伤电缆。下管时, 用2 cm厚的木条或木板把管与管隔出2 cm的空隙, 便于回填河砂时砂子能填满空隙, 可承重管道, 使管道和河砂形成有效整体, 加强承受外力的能力。回填河砂时, 要用高压水枪配合铁钎冲水, 同时插实;另外应选用较细的河砂, 有利于填充。在河砂填充完成后, 应布置钢筋捣制路面, 减小因封路而造成的交通影响。

3.1.2 电缆敷设安全管理

为保证电力电缆的敷设安全, 首先, 应尽可能从电缆桥架开始引导, 尽量减少电缆在支架和地面的摩擦阻力;其次, 电缆的施工人员应注重施工过程的质量, 而不只是注重施工速度, 要防止因电缆弯曲半径过小而损伤电缆;此外, 在电缆沟或隧道敷设电缆时应预先设置好支架位置, 避免电缆交叉, 注重留下余地, 应机械牵引电缆并防止沟底部角落摩擦挤压损伤电缆;最后, 施工操作应设置路障, 防止因外界因素干扰而使电缆损伤。

在电力电缆敷设期间, 施工人员应完成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电力电缆的运行实践证明:电力电缆终端和中间一直是电力电缆工程的薄弱环节, 事故率最高。因此, 电力电缆终端头、中间头的制作与安装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 电力电缆技术人员在制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时必须从剥离电缆开始, 以连续操作方法直至制作完成, 这样能最大程度地缩短电缆绝缘部分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2) 电缆生产员工应用无尘纸擦拭电缆绝缘层、铜丝、锯片、磨钢装甲和铜盾, 去除防锈漆; (3) 钢线和线芯屏蔽接地端子头不应被电连接, 以防水蒸气沿接地线渗到电缆外护层, 接地线应夹在中间, 外层包防水胶带。

电缆敷设方式 (表2) 应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进行选择, 且要遵循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

3.2 电力电缆工程质量验收管理

工程质量验收是项目建设中最后一道工序, 是考核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检查设计和施工质量、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关键环节, 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一般分为单项工程验收和全部竣工验收2个阶段。在通过单项工程验收并出示有效的工程验收说明后, 由项目监理部组织以建设单位为主, 有设计、施工等单位参与的全部工程正式竣工验收。

3.3 电力电缆工程运行安全管理

工程交付投入使用是考验工程实际质量的阶段, 是内部工程安全管理的继续, 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工程使用过程中, 必须对用户进行回访, 了解工程使用中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 并填写质量报告, 分析后存档备案。

3.4 电力电缆工程人员管理

人才是电力事业发展的关键, 电力电缆单位的所有人员必须人尽其职, 加强安全责任制, 严格考核, 责任到人。高效、有责、制度化的电缆工程队伍是电力电缆工程质量的保障。由技术负责人和ISO9001质量体系工程师主持的质量保证系统中, 质检员要依据《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建设单位要求, 按照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 对工程的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功能试验、竣工交验、回访与保修等整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由项目副经理主持的生产作业系统下设施工科、施工队, 施工科全面负责施工生产的调度、监督、检查, 确保本工程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全过程达到质量要求。由主管劳动力调配的经理助理主持劳动管理系统, 负责人员技术培训、调配等, 该部分应有效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及工人的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项目根据各项标准竣工验收后应派出质检人员定期检查, 并以质量报告的形式进行存档。

4 结语

总之, 要做好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工作, 必须全盘考虑, 加强制度管理与标准控制。电力电缆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 且设计要经济合理、安全实用、方便施工和维护;要确保施工过程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施工规范, 精心组织;建设监理负责监管工程质量测评系统, 消除工程质量隐患;要定期维护检测, 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事故诱因, 保证电力电缆工程的施工与运行安全, 提高电力电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胡建安.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3)

[2]王亚丽, 张恒飞.电力电缆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8)

[3]翁美珍.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 2009 (12)

电力电缆工程 篇2

供电系统运行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与电线电缆本身质量有关,还与电缆附件和线路的施工质量有关。

1.电缆的敷设方式

电缆的敷设方式有以下几种: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架空敷设几种方式都有优缺点,一般要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现有建筑物的密度电缆线路长度敷设条数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等。从技术上比较,电缆隧道方式和电缆沟敷设方式便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中,城市规划建设时,已考虑公用隧道。实践证明公用隧道运行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重复投资次数和反复开挖路面的现象,但初期投资巨大,建筑材料耗资金,在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敷设方式是极少的。相比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经济型的敷设方式,直埋电缆是最经济而广泛系用电敷设方式,它运用于郊区和车辆通行不太频繁的地方。但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即使使用测试仪测出故障点,也要重新挖开电缆沟,极不方便。因此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电缆型号和数量等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按照满足运行可靠性、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1.电缆的选型 常用的电力电缆有油浸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又延伸为不同种类的特种电缆。目前,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交联聚乙烯电缆已成为使用最广的电缆产品,在电缆选型时,应根据使用的不同环境和条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尽量减少穿越各种管边铁路,公路和通讯电缆;如采用直埋和浅槽敷设方式时,应考虑使用加钢铠的电缆 2.电缆截面积的选择

电缆截面积的选择,关系到投资多少、线路的损耗和电压质量、电缆的使用寿命等。如选用截面积偏小,会导致电压质量下降、线路损耗过大,则会使初期投资太高。因此应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截面积,使电力电缆满足最大工作电流下的缆芯温度要求和电压降要求,最大短路电流作用下的热稳定要求。由于负荷预测工作难度性高、准确性较低,因此,选择电缆截面积时,还要满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和《城市电力网规划导则》要求。在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选用电力电缆时,还要考虑零线截面积的选择,在公用低压网络中,由于受用户因素影响较大,三相负荷平衡难以控制,为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零线截面积应与相线截面积相同。3.关于电缆网络及电缆网络自动化

随着电力电缆在配电网中的不断推广与使用,配电网可分为电缆网络和架空网络(含架空、电缆混合网络)。《关于〈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的实施情况及补充意见》也对电缆配电网络自动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在配电网区域网络采用电缆网络时,应按照配电自动化的要求,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有条件的要考虑自动化试点工作,条件不成熟的也要在配套设备选型时,考虑有充分余地,为实现自动化方案打下基础。

4.电力电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是大电流电力电缆引发的涡流问题

电力电缆在施工中,有采用钢支架的,有采用钢质保护管的,有采用电缆卡与架空敷设的,凡是在电力电缆周围形成钢(铁)性闭合回路的,均有可能形成涡流,特别是在大电流电力电缆系统中,涡流更大。在电力电缆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使电缆周围不能形成钢(铁)性闭合回路,防止电缆引起涡流现象发生。

2、是电力电缆的转弯引起的机械性损伤问题

由于电力电缆外径较大,运输、敷设较为困难,电力电缆对转弯半径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电力电缆在施工中,如果转弯角度过大,可能使导体内部受到机械损伤,而机械损伤因被电缆绝缘强度下降,直到出现故障,施工中发现一次电缆头故障,在电缆头制作时,三根电缆头长度一致,与设备连接时由于受地形限制,中相电缆头偏长而成为拱形,电缆头根部受损放电。后采取措施,在设备的连接,适当缩短中相电缆头连接长度,使三相电缆头均不受外力,实践证明运行效果良好。由此可见,电缆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电缆受到的扭力,在电缆转弯和裕留电缆时,让电缆处于自然弯曲,杜绝内部机械损伤现象。

3、是电力缆防潮问题

运行经验表明,中、低压电力电缆故障大部分为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故障,而中间接头和终端头故障则大部分是因密封不良,潮气侵入而造成绝缘强度下降,而中、低压电力电缆网多采用树枝状供电方式,电缆终端头数量较多,因此把好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堵漏密封关是保证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4、是中、低压电力电缆接地问题

电力电缆工程 篇3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363.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03-01

电能作为一种具有易控制、运送方便、转换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等诸多好处的能源,为顺应当代化生产的节奏,具有对电能生产、传输和办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广泛、网络结构复杂的综合性系统,主要由变电站、输配电系统网络以及终端用户群组成,实行统一调度和运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极大的推动了电力工程的发展。

1 现在电力自动化的主要技术运用

电力自动化体系运用广泛,电力自动化体系从开始范围于单项自动装置,到普遍接纳远动通信技能装设模拟式调频装置和经济功率分配装置,后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电网实时监控体系的出现,电力自动化体系渐渐迈入当代发展的轨道。电力自动化技能主要包括电网调治自动化、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体系信息自动传输体系、电力体系反变乱自动装置、供电体系自动化、电力工业办理体系的自动化等方面,并针对几个方面作简要的介绍。

(1)供电系统自动化供电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三个方面。地区调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通常由小型计算机组成。变电站自动化主要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通过对信息的集中处理和应用,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负荷控制通常采用工频或者声频控制方式来进行,根据负荷记录描绘出负荷曲线,以实现对电能使用情况进行控制的目的。

(2)电站计算机监控体系对全站配置运行、发电机组的安全检测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包管电站运行的安全和优化。

要实施自动化的项目电运行配置的安全检测、计算机实时控制、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和自动增减、母线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的自动增减以及稳固监督和控制等。

(3) 电网调度自动化现代电网调度是基于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实现信息的采集、安全性检测、屏幕显示、运行工况计算分析和实时控制的功能。其基本结构按照功能可分为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以及人机联系子系统。电网调度在电力工程中主要应用在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管理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中。该技术的发展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全网的信息,便于对系统进行实时的维护和管理,应对突发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电网系统稳定和安全。

(4)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的功能是实现调度中心和发电厂变电站间的实时信息传输。自动传输系统由远动装置和远动通道组成。远动通道有微波、载波、高频、声频和光导通信等多种形式,远动装置按功能分为遥测、遥信、遥控三类。

电力自动化技术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将电网用户数据、在线离线数据、电网结构等信息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在相关设备正常运转状态下的监控、维护和管理。

2 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中将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进行连接,形成多向多站的信息网络,并且将数字通信、智能控制以及计算机设备等集成一体化的综合性技术。这种技术通过相关设备和传感器,将电流、电阻等信息参数传递到主机上,工作人员根据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最终将指令发送到控制设备上。近年来通过对变电站等一系列的自动化改造表明,现场总线技术在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安装、维护等方面表现突出,同时给予用户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让用户自主选择设备品牌,市场潜力巨大。

(1)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采集单一信号和三相电容器,三相互补。采用这种补偿方式对于主要用电为单相负荷的用户,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过补或者欠补,而且该补偿技术没有考虑到电压的平衡关系,且一般不具备配电检测的功能。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通过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补偿与快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传统技术单纯固定补偿的缺陷,能够较好的适应负载变化。并且采用先进的投切开关、科学的电压限制条件等技术模式,实现电容器投切的智能控制,提高补偿精度,同时具备缺相保护功能。

(2)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对软件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软件的开发、封装、设计方向等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电力工程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方面,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在对象技术和主动功能的支持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由于对象技术和触发机制的引入,数据库自动监控得以实现,同时处理后的数据准确率高,利用价值高、能够为相关的操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监控系统中触发子和对象的函数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实现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的更加复杂的功能。通过在国际上借鉴先进技术和国内专家研发完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极大地满足了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 电力自动化技能的生长趋势

随着人们生存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固性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电力企业的各部门职能不统一,各体系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导致在供电进程中不行克制的出现马虎。因此,在以后电力自动化的发展中,必须整合电力体系各部门的资源,渐渐改进这一现状。将本来疏散、具有单一成果的电力自动化体系转化为信息共享的体系,将数据与配电体系、监控体系、办理体系、地理体系、高级应用软件包、通信体系集成和馈线自动化整合为一个体系完善、平台开放、信息共享、高效方便的信息体系。

在社会发展和当代科学技能的推动下,电力自动化技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电力工程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新一代的电力自动化技能,即智能电力自动化技能应运而生。它在第二阶段的配电自动化体系的根本上增长了智能配电成果,更科学地管理庞大的电路网络。智能配电体系不但可以大概在妨碍时发挥作用,而且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也能为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必将推动电力工程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和生活广泛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未来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将朝着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供电质量的方向不断努力推进,这一技术对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成浩.电网建设工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2(03)

电力工程电缆施工及安全管理 篇4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缆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

电力工程施工面广, 工序较为复杂, 常需要进行露天作业、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若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则很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甚至引起人员伤亡, 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电缆作业过程中, 要加强安全管理, 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提高电缆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才能有效保障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平稳、顺利进行。电缆工程敷设是电力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 为保障施工质量, 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施工环境、电缆类型等因素确定敷设方法, 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即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经济合理等。

1. 电缆施工要点

受地下管线影响, 尤其是城市地下管线较多, 施工前所掌握的管线资料与实践存在一定差距, 在电缆沟施工前, 不能直接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直接开挖, 而应在施工前挖样洞, 以此确定开挖路径[2]。在地面上标注出开挖的宽度和深度, 通常情况下, 电缆沟的宽度随着电缆条数的增加而增加, 一条电缆时, 沟的宽度应保持在40cm~50cm, 两条时以60cm为宜。电缆沟的深度应使沟中电缆线外皮距地面70cm以上, 且与地下构筑基础的距离不应小于30cm。电缆沟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预留管线扩展位置, 避免重复开挖。沟底垫层通常铺设软土层或细沙层, 厚度保持在100mm左右, 电缆敷设后上面再垫上同样厚度的软土或细沙, 然后用混凝土制成的保护板或盖板盖上, 回填泥土后进行分层夯实。

2. 电力电缆工程的安全管理

2.1 施工安全管理方面

2.1.1 破路埋管作业

将已建成和已投入使用的道路破开, 完成相应作业后又恢复路面, 这是电力电缆施工质量要求最好, 安全管理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由于投入使用的路面长时间受外力的重压, 在开挖的时候, 很容易产生问题, 如损害地面下管件、电缆等等。因此, 破路埋管时, 为了使回填时填料充满空隙, 要用厚度在2cm左右的木板或木条将管与管之间隔出2cm的空隙, 以此提高管道承受外力的能力。同时, 要确保管道的平直埋设, 且保障管与管之间的接口要密封、牢固。在完成管道安放后, 要用砂浆密封, 确保管道接头处无空隙。回填完成后, 应布置钢筋捣制路面, 减小因封路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2.1.2 安全铺设电缆

为保障电缆的铺设安全, 需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 铺设人员需按照电缆桥架着手引导, 尽可能降低电缆在地面与支架的摩擦力。

(2) 严格操守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 仔细监督施工人员, 避免出现盲目赶工的现象, 避免由于电缆弯曲半径较小而损坏电缆。

(3) 于隧道或者电缆沟铺设电缆过程中, 需预先规定好支架的最佳部位, 防止电缆之间出现交叉, 并且注意余下部分电缆。采取机械牵拉电缆, 避免沟底部角落摩擦挤压而损坏电缆。

(4) 铺设多条电缆时, 电缆之间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避免一条电缆故障损坏临近的电缆, 造成更大面积的停电。

(5) 铺设过程中注意放置路障, 避免外界因素造成电缆损坏。

2.1.3 制作电缆头的方法

铺设电缆过程中, 施工人员需制作好电缆中间头与终端头。电缆中间头与终端头属于电力电缆铺设工作的主要问题, 倘若制作不合格, 较容易出现突发性事故[3]。电缆头的制作方法:

(1) 施工人员于制作电缆中间头与终端头过程中, 首先需按照具体的流程走, 将电缆剥离直到制作完毕, 该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缆绝缘体显露在空气中的时长。

(2) 在环境比较差的地方, 可以架设临时工棚, 减少外界的因素造成降低电缆中间头和终端头的施工质量。

(3) 施工人员需采取无尘纸擦电缆铜丝、锯片、绝缘层、铜盾与磨钢装甲, 以达到清除防锈漆的目的。

(4) 线芯与钢线屏蔽接地端子头不需经电连接, 避免水蒸气顺着接地线侵入电缆外护层, 而接地线需夹杂在中间, 利用防水胶带包裹外层。

2.2 质量验收和运行管理方面

电力电缆施工验收是项目施工最后一道工序, 也是检测施工质量、确认项目是否达标的关键。质量验收管理, 直接关系着电力电缆能否投入使用, 关系到电缆的使用寿命, 须加强重视, 做好相关的质量验收工作。通常由单向工程验收, 最终由全部竣工验收来完成。电力电缆竣工正式投入使用后, 还要加强运行安全管理, 做好相关的检测和维护工作, 主要是通过对用户进行回访来实现的。因而, 要对用户的反应情况进行有效分析, 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 并生成质量报告, 予以处理、分析、总结后存档备案。

2.3 施工团队方面

高效、有责、制度化的电缆工程队伍是电力电缆工程质量的保障[4]。对电力电缆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 要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安全责任制, 做到责任到人, 管理到位。同时, 要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进行定期培训, 严格考核, 避免由于技术不过关而引起不必要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 还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 对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予以批评、教育, 对技术水平高、贡献突出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 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形成安全防范的意识, 有效预防和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小结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须引起足够重视。电力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 不断提高电力电缆施工技术水平, 保障电力电缆施工质量。同时, 还要不断提高电力电缆安全管理水平, 有效保障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平稳、顺利开展, 从而最大限度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万成.基于电力节能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 (07) :144-145.

[2]侯勇.浅谈电力工程项目外包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J].科技资讯, 2012, (04) :131-132.

[3]侯中刚.试论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3, (05) :289-290.

电力工程介绍 篇5

电力工程业务简介

一、电力工程包含:

1、高低压变配电工程------主要包含:送配电线路安装、调试;高低压配电设备安装、调试;变压器安装、调试等。

2、高低压电缆工程------主要包含:高低压进出线电缆安装、试验,电缆附件安装等。

3、土建工程------主要包含:高低压进出线管网施工,高低压配电室施工等。

二、电力工程具体业务内容:

1、施工临时用电工程------主要包含:杆上变压器,综合配电箱,架空线路,埋地管线。

2、高压进线工程-----主要包含:高压电缆,进线管网。

3、高低压配电工程-----主要包含:干式变压器,高低压柜,电缆管沟,设备基础。

4、低压出线工程------主要包含:低压电缆,出线管网,计量箱,总配电柜。

电力电缆工程 篇6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电力资源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无论是企业发展用电还是人们日常用电,对于电量的需求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于电力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成为首要解决问题之一。由此,加强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十分有必要的。

一、電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加之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电网系统建设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显著的成果,相应配电网技术逐渐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电子技术,其中同时容纳了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技术,同时能够为电力系统起到远程监控和管理的功能。总的说来,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奠定了基础,为其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服务。就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要求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和稳定,操作人员能够有效的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二,借助电力自动化技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节约人力成本,提升设备安全性能,防止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三,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收集,对数据进行分析,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其四,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谋求更长远的经济效益[1]。

二、电力自动化发展趋势

(一)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发展。电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控制系统,结合信息技术处理技术应用在实际,满足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将数据汇总进行分析,有效解决其中存在问题,保证电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而相关调度人员可以有效进行指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2]。电网调度技术自动化,不仅有助于强化对电力工程监控,而且可以更好的规避工程安全事故,及时有效的进行预防和处理,保证电网系统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原有作用。

(二)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发展。变电站技术自动化发展趋势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为主,从而实现对信息数据的集中处理,确保电力工程中变电站信息有效处理,优化电力系统内部结构,为信息收集和处理提供全面的数据依据,更为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规避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发展,主要是针对城乡配电网进行改造,促使电网建设持续发展,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确保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充分发挥原有作用。

三、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实际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对于远程监控和管理作用发挥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并且为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当前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就其实际应用情况,客观进行分析[3]。

(一)现场总线技术的实际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将电力设备的各项设备同自动化装置进行连接,形成多向的一体化数字网络,将通讯技术、控制、计算机以及传感器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技术手段。电力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现场总线技术通过变送器收集电量数据后,最终将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主控终端中,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将控制指令传输到设备上,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信息系统计算连接后,并不需要对现场整体进行控制,只需要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调度,经过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现场总线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促使上位机和前置机协调配合,对仪表设备及时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控制目的。总的说来,伴随着电力调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较好的满足工作需求,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转,不断创新和完善。

(二)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数据库技术是当前大数据时代较为常见的计算机存储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是作用于监控系统中,对于系统的创新和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硬件和软件的技术变革。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相较于普通的数据库技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通过主动和技术功能提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与此同时,随着触发机制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的监视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和控制,大大节省了数据库数据输入和传输速度,为数据库的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此外,我国数据库技术经过长期的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开展经验较为丰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力自动化技术必然会电力系统中更为广泛的应用。

(三)光互连技术的实际应用。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基于机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受平面限制以及电容负载,有助于提升系统集成度,满足其监控需求。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电子信息的传输,能够重组编程结构,促使电力系统更为灵活的应用管理。但是这种技术抗磁干扰性较为突出,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有助于数据通讯,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功能。

结论

总而言之,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摒弃传统技术,引进创新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就电力自动化技术而言,主要是集合了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于一体,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起到了更为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臧悦姌,刘欢.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26(10):135-136.

[2]刘飞鸣.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民营科技,2012(12):226+220.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的应用探讨 篇7

1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逐步提高, 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 以下将简要分析电力自动化的发展。

1.1 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电网调度系统, 其主要作用在于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 实现经济调度以及进行安全分析和故障的粗粒。具体来说, 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连接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 并且通过对象数据库技术, 分析相关的信息数据, 进而了解电网运行的状态, 做出状态控制或者故障处理的指令。采用电网调度技术还能控制电网损耗, 并能根据能源损耗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调度, 将整个电网的电力损耗降到最低。使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 电网调度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变电站的运转状况,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电网系统也得到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1.2 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变电站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主要是将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结合在一起, 对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 并重组优化变电站设备和电力系统。这种技术对各个系统的互连配置进行了简化, 操作起来更加方面快捷, 满足了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要求, 另外数据监控的利用时微机保护功能进一步完善, 并且还能有效识别处理系统内单元模块的故障, 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3 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

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技术主要运用在改造城乡的配电网上, 目的是进一步实现电网的自动化, 解决城乡自动化系统中的问题, 促进电网的发展, 这样才有利于确保电网运行的平稳安全,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对用户计量表进行数据分析, 及时排查出故障, 减少切点情况的发生, 降低用电量损失。另外, 利用系统检测能计算出线路线损, 保证线路运行更加通畅。

2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目前,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其优势在于集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 可以远程管理与监控电力系统, 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 而且还关系着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1 现场总线技术

几年来, 现场总线技术逐渐兴起, 并在电力工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场总线技术, 不仅有利于实现智能自动化装置和控制器之间的连接, 还有利于解决电气设备与高级控制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问题。具体来说, 这项技术就是将传感器和监测系统所获得的信息参数传递到计算机上, 计算机通过分析数据模型, 显示出电网的运行状态以及故障, 然后利用布线技术将最终指令传送到控制设备上, 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的控制功能。现场总线技术优势是, 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对电力系统的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操作,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 而且有利于技术人员分析不同渠道的供电数据, 以此全面掌握用户的用电需求,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电力营销策略。

2.2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作为电力自动化关键技术之一,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给软件工程造成了非常大的变革, 也影响着软件的开发与利用。在电力工程中,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是一种监控技术手段, 可以主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监督控制, 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还有利于降低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和计算速度, 这样处理电力数据的成本也就大大减少了。采用对象技术和触发机制, 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自动监控, 而且信息数据在处理之后能够提高准确率和利用价值, 这样相关技术人员就能对数据进行恰当处理, 操作使也有了更加准确的数据资料可以参考。目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数据库技术也得到了更加复杂和全面的功能, 更多先进的设备进入电力自动化建设, 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监视与控制功能, 进而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3 光互连技术

在继电和自动控制系统中, 光互连技术运用得比较广泛,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探测器功率限制电力扇出数, 提升电力系统的集成度, 并且不存在信道对带宽的限制, 有利于实现重构互连, 另外光互联技术的干扰性比较强, 能使数据传输更加便捷。而电子传输和电子交换技术的运用, 不仅有利于拓展互联网络, 还能促进编程结构的不断改善, 让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得到增强。除此之外, 光互连技术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可以通过搜集和分析电力系统的数据资料, 及时找到出现故障的位置, 以提高电力故障的处理效率, 尽可能避免因故障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这样才能提高电力服务的质量。光互连技术还有非常强的数据处理功能, 在技术使用方面更具灵活性, 产生的画面也更为清晰, 为电力调度人员开展电力调度工作提供了参考标准和依据,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运用。

3 结束语

国内在电力技术方面起步较晚, 加强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已经成为推动电力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在电力工程中应该重视电力自动化技术, 不断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设备的利用效率, 保证供电系统的平稳安全, 逐步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 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解决传统电力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弥补电力系统管理方面的不足, 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平台开放、信息高度共享的信息系统, 促进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科.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思考[J].科技风, 2013, (24) :119.

[2]于静.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35) 45.

电力电缆工程 篇8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电力系统的技术也在随之创新和变革中。其中, 电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生产和生活能源之一, 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企业生产效率等等的提高都举足轻重。当前, 电力自动化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 在我国的电力工程体系里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 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电力系统的创新速度。

1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含义

电力自动化技术, 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 糅合了信息技术、电子力学、互联网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等多方面的学科。它的发展速度与在国内的应用程度往往可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电力发展水平和国内的生产水平的革新速度。在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这既有利于节省国内的电力资源, 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生产效率, 满足了现代社会生产的需要, 更有效地处理了电能在传送的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向和趋势。在国内, 电力自动化技术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与上世纪中叶的发展阶段相比, 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很多在技术层面上的难题都被攻破了。目前,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比较大, 包括了电网的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的供电系统、自动化的火力和水力发电厂、自动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信息的自动传输等等。多方面的应用使得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不同层面的技术支持。例如, 电网的自动化调度, 是通过计算机的作为核心去进行操控的, 进而对信息的采集、安全性的检测、工况分析计算和实时控制, 达到既可有效及时地管理和保护电网系统, 又能快速解决和处理突发状况, 有力地维护了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自动化的供电系统则只要包括了自动化的变电站、负荷控制和实时监控地区调度这三个具体方向, 实现优化组合电力系统, 有利于集中应用和收集、处理相关的信息。自动化的火力、水力发电厂则主要面向大坝监控维护、水库调度和电站的运行, 通过系统自动地监控和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依据, 对整个系统的运作、维护和控制实时监控, 并会采取相应的维护服务。自动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信息的自动传输则主要将信息传播于调度中心、变电站和发电站之间, 把运动通道和运动装置合成了自动传输的系统。此外, 电力自动化的系统控制有基本的要求, 要根据实际运行的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和安全要求, 实现对全系统的不同层面和元件间的协调合作, 最优化地运行经济和安全的目标, 实现人力的节省、劳动强度的减轻和设备寿命的延长, 尽可能减少电力系统内的事故发生。

2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的运用

自动化电力补偿技术。这样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一般是应用于电线负荷的用户, 有别于旧时那种单一信号与三相电容器的无功和低压补偿技术, 它结合了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的技术, 智能化应用, 并将三相共同补偿、分相补偿、稳态补偿、迅速补偿等多方面的方式应用于一体, 更好地克服了单一技术的缺点, 能够有效地适应电力的负载情况的快速变化, 智能控制电容器, 确切地提高补偿的精确度, 克服了过去那种缺乏分析和考虑电压平衡的问题。

现场总线技术。这是一体化的综合技术, 是在电力工程中将自动化的装置接合仪表监控设备, 组成多方向多站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并达到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等多方面技术的融合。这种多向、串行、多站、数字化一体的技术是对我国多年来变电站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突破, 是对变电站自动化体统的升级和改造, 不单有利于带给用户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让用户可以有一个自主去选择品牌的自由, 还有利于将硬件的数量和投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并节约了相应的维修保护和安装, 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当前, 这种现场总线技术的工作, 一般是透过设备和传感器, 将电阻和电流的大量数据传送到主体机组上, 方便相关工作者把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和探究, 使得相应的数据指令可以发到控制的设备里。现场总线技术极大地满足了现在多样化发展的电力需求, 有效地提高了电力数据的控制质量, 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不断完善。

光互联技术。这种有利于达到三维网络、互联数大和无接触互联等优势的技术, 主要是借助自由空间传播的光束来传输数据和信息, 通常应用于继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限制电力扇出数, 把电力的系统集成度进行提高和升华。这使得它可以摆脱平面的限制, 加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为电力工程的不同环节进行有效保障, 扩大了数据传送的便利性。

3 电力自动化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我国电力工程的一步步发展,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原先电力体系中资源整合不易, 各个层面间信息闭塞而导致的状况, 也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有效的改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更趋向于一个信息共享。体系完善、平台高效的自动化信息体系, 走向智能化电力自动技术, 实现对电路网络的科学管理, 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使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为电力事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江海涛.浅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硅谷, 2009 (21) .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 篇9

1 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科学技术与电力工程相结合的产物, 是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可以将多种科学技术融为一体, 对电力工程实施远程监管与控制, 实现电力工程管理的自动化, 提高电力工程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确保电力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使电力系统能够平稳运行, 为人们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建立在电力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上, 可以对电力工程进行远程监管与控制, 从而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确保电力系统得到平稳运行。现阶段, 在电力工程中, 电力自动化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现场总线技术。所谓的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当中将自动化装置、仪表控制装置等进行连接, 以此形成一体化的多向、串行、数字化和多站的信息网络, 从而将通信、计算机、数据传感器以及控制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而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使用当中, 其主要是将变送器当中所控制的总的用电量进行收集之后, 将其中的信号通过主控计算机当中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而做出逻辑判断, 并将最后的相关根据逻辑判断发送到相应的控制设备上, 以此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而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当中的应用是通过将电力系统当中的不同控制功能进行分散, 将其不同的控制配备到不同的计算机当中去, 以此实现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 同时将计算机和信息进行连接之后, 就不需要对现场进行控制, 而只需对信息进行调度即可实现。

第二,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其主要体现在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当中。而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与一般的系统数据库相比, 其主要的特点是为技术以及主动功能的技术提供支持。在主动数据库技术中, 利用其监视的功能, 对其中的对象函数进行利用, 实现电力工程中的自动化。如在电力工程中触发机制的使用, 使得整个数据库的监视功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并节省了大量的对数据的写入和写出的时间, 并可对数据的管理进行充分的利用, 以此在技术上获得保证。

第三, 光互联技术。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光互联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在继电控制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中。光互联技术在这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运用探测器功率, 对扇出数进行限制, 不受平面的限制, 也不受应电容性的负载, 有利于提升系统的集成度, 并对系统实施有效的监管与控制。根据相关资料表明, 利用电力交换与传输技术可以有效拓展电力系统中的互联网络, 重组与优化编程的结构, 提升电力工程中各环节的灵活性与适应性。除此之外, 光互联技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 可以对处理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涉, 从而增强数据通信系统的便捷性与实用性。因此, 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

第四, 供电系统自动化。在供电系统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对变电站自动化、电站负荷的控制以及地区电网的调度监控方面。变电站自动化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实现, 从而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并对电力系统做进一步的优化, 以此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实时监控;对地区电网的调度则主要通过小型的计算机来实现;负荷控制则通常通过工频或声频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控制, 同时通过负荷记录当中所描述的用电曲线来实现对电能的管理。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对电能的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 传统电力相关技术会逐渐被淘汰, 而大量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会进一步得到普及与发展。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要抓住这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使其得到不断突破、不断创新, 使我国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更上一层楼,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逐步增加, 且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 要想保证我国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就必须为电力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技术。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可以有效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为电网全天候的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本文从电力自动化的概念入手, 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领域以及关键技术如现场总线技术、主动数据库技术等做了相关的介绍。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洪斌.电力工程建设与管理[J].价值工程, 2012, (10) :136-137.

[2]全成浩.电网建设工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J].价值工程, 2012, (03) :192-193.

浅析配网电力工程 篇10

关键词:10KV,配网,电力工程

1 10k V配网电力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

l0k V技术事故中, 外力破坏所占比例最大。除此之外, 影响l0k V配电网安全可靠性运行的主要技术因素是积污后引起的闪络及各类过电压。

1.1 外力破坏

由于经济发展较快, 原有的l0k V配电网已经不能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首先, 原有的10k V配电网络以架空线为主, 接线形式主要为单端电源供电的树枝状放射式, 新建的工业开发区和商住小区则通常采用环网供电, 电源有的是从就近的架空线上取得。其次, 由于在规划网架未完善之前, 部分用户急于用电, 按规划实施一步到位投资难以落实, 因此接线存在一定的临时性。另外, 沿主要交通道路的架空线走廊附件, 新建筑物施工工地多, 直接威胁线路运行安全。总之, 城区尤其是老城区的l0k V配电网络单薄, 转供电能力差, 地形复杂, 接线较乱, 事故率高, 供电可靠性低。另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70年代建设的变电站10k V设备、各路出线的容量及安全性能均已不适应用电负荷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明显的缺陷是:城区变电站大多数是该区域电网中的枢纽站, 10kv系统出线多, 负荷大, 运行年久。加之周围环境因素, 造成设备污染严重, 设备绝缘强度下降, 引发事故的概率逐年增高。

1.2 闪路

在运行中, 设备的绝缘长期承受工作电压, 当绝缘件表面积污后, 只要表面污物达到一定的含盐量, 遇到潮湿的状况就容易引起闪络。另一方积污还使绝缘的冲击性能大幅度降低, 在雷电冲击和内过电压的冲击下, 很容易引起闪络。污闪有时发生在一相, 也可能多相发生, 还可能多处同时发生。当出现污闪后, 容易引起单相接地, 此时其余两相电压将升高, 稳态时为相电压的倍, 暂态时情况下可达成2.5倍相电压。在正常情况下。非故障相电压幅值升高对绝缘并不造成威胁.若运行环境条件恶劣, 绝缘件耐受电压下降,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非故障相电压副值升高允许运行的两小时内, 有可能再出现闪络点。其次, F由于污秽使绝缘的冲击特性下降低成本30%~40%, 使单相接地出现零序电压。若变电所内互感器特性较差, 将激发铁磁谐振, 过电压倍数比较高, 还可能发生相绝缘闪络击穿, 而触发两相接地短路。

2 解决10KV配网电力工程可靠性问题的技术措施

2.1 缩小配网的故障停电范围, 提高配网的转供电能力对单端

电源供电的树枝状放谢性接线, 沿线挂接大量的分枝线和配电变压器, 在长达几公里或十几公里的线路上任意一处发生故障, 都会使全线停电。使用联络开关不但可以大大缩小停电范围, 同时也使安排停电范围大大缩小。对于联络开关的选择, 当首推柱上式SF6开关。目前, 柱上式SF6开关的品种主要有柱上断路器、自动重合闸、自动分断器、重合分断器几种, 这些开关具有结构简单, 性能优越, 寿命长, 检修周期长, 安装简易, 安装工程造价较低等优点。柱上式SF6断路器可以单独安装在支线或干线的中后段, 具有自动开断故障电流的功能, 能很好地与变电站出线开关配合, 自动断开故障段。当发生故障时, 柱上式SF6断路器会自动断开, 缩小了停电范围。这种断路器还可用作建立馈线之间的联络, 提高供电能力。自动重合器除了具有上述断路的功能外, 还有多次重合的功能, 它是一种具有控制和保护功能的智能化开关, 还具有与自动分断器配合使用的功能。自动分断器是一种具有记忆故障电流次数并按设定次数实行分闸闭锁的智能开关, 它不能开断故障电流, 只能在上一级重合闸分闸后自动断开。它与重合器配合使用, 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自动恢复对非故障段的供电。

2.2 采取综合技术措施, 认真解决污闪问题

10k V配电网安全可靠的关键是解决闪络诱发相间短路及过电压烧毁设备问题。所以,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以求得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对10KV开关室的支持绝缘子、穿墙套管、刀闸支柱瓷瓶、连杆瓶等, 可以加装防污罩。对于母排, 可以加装绝缘热缩管。根据部分地的运行实践证明, 这不仅提高了防污能力, 而且还防止小动物造成短路。

3 提高10k 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3.1 做好前期规划设计

在进行10KV配网规划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分区规划中区域负荷增长情况、线路走廊、当地人文及一线班组提出相应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建议。因为这样可以使得网络的结构更加的合理, 在施工中避免不必要的施工环节, 让施工能够在最小的干扰下进行。

3.2 合理编排施工方案

在施工前应当对施工范围内的线路进行考察, 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每一个细节, 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必须以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少影响用户生活和生产用电为原则进行合理编排。同时对施工中难点问题, 要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3.3 施工中保证定期维护并采用相对先进的技术

在施工中还应当对施工完成的线路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因为施工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 一些线路在现行铺设完毕时, 就应当做好维护和保养, 这样才能在全线完成时, 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而且, 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当尽量选择较为优质的电气设备, 最大限度的提高旆工的质量和安全系数。必要的时候应当采用较为先进的带电在线检测设备对电网进行监控, 在带电施工中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处理, 以保证旌工安全。最后, 在施工中, 尽量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 减少人员的直接参与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方式。

3.4 妥善处理施工环境以保证安全施工

10k V配网施工中受到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多, 包括人为、天气、设备损坏等都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因此, 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为施工创造一个优良的施工环境。

3.4.1 防备人为破坏。

在施工的过程中, 应当对配电网络的塔杆合理布局, 设置的位置应当远离道路, 防止交通施工对其的影响。如果不能满足条件就应当在塔杆的基础上进行处理, 增加警示的标志, 涂刷反光漆或者设置反光板等, 提示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注意, 避免人为事故对设备的损毁。而且, 即使远离了道路也要进行必要的警示,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市政工程的建设对塔杆造成意外的破坏。最后, 在施工中还需要进行必要沟通和协调, 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受到其他工程或者因素的干扰, 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4.2 防雷措施。

在10k V配网施工的过程中, 如果配电网的线路架设是在空旷的地带进行, 就需要进行必要的防雷处理, 可以采用支柱式的绝缘子或者陶瓷横担, 安装带有金属氧化物的避雷器等装置, 并做好地线的铺设, 为施工做好防雷保护。如果l0k V线路经过的是城区那么就需要对经过的环境进行勘察, 尤其是对树木的实地检查, 对可能影响到线路施工或者使用的树木进行必要的修剪, 并适当的提高杆塔的高度, 尽量远离树木, 同时, 做好必要的防雷设施的设置和安装, 避免雷击或者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给了电力事业的机遇和重任。任重而道远, 所以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不仅要加强技术和资金的投入, 提高供电的可靠率为目标, 不断完善配网结构。使用现代观点, 增强我国现有的电网, 使电力永远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能够不断满足社会的各方面需求。电力企业将会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姚千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企业导报, 2010, (04) :290.[1]姚千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企业导报, 2010, (04) :290.

电力电缆工程 篇11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不断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电力工程中,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和发展,并对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做了深入的探究,以供相关负责人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 V35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64-2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的生产发展都离不开对电能的需求。现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迅猛的发展,给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在电力工程中,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在电力工程中广泛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从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1 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自动化技术属于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主要是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电力工程中,实现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远程管理与监控技术,而且还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实现电力工程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就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满足电力工程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并能够对电气设备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在电力系统中出现了电能运输问题,就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其次,要确保技术的安全性,防止因技术问题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再次,还要加强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同时还要有能够辨别异常数据的能力,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最后,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情况下,要减低运行成本,节约能源。

2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由于是最近几年,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1 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

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主要指的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电网调度系统,用来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最终实现设备的故障处理和安全分析。换句话说,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并下达和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电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同时,采用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减少电力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又能够控制电网损耗,把电网的损耗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另外,采用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还能及时有效的提高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发展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已经势在必行。

2.2 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

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主要指的就是将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信息数据的集中处理,并能够对变电站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最终对变电站设备和电力系统进行重组和优化。同时,采用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有很多的优点,它不仅能够满足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要求,而且还能够使操作更加的简便。此外,在对数据进行监控时,还能够加强系统内单元模块的故障识别度,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3 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

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针对城乡配电网进行的改造,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实现电网的自动化,从而实现电网的长久稳定发展,并确保人们的用电安全,从整体上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使用配电网技术时,主要是对用户计量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找到设备的故障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设备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量的损失程度,最终提高用电能力的效率。

3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加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作用非常的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实现远程监控以及监视管理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可靠和稳定运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都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3.1 现场总线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电力工程的现场中,把电力设备的各项设备同自动化装置进行连接,形成一体化的多向、多站和数字化的信息网络,并把通讯技术、控制、传感器以及计算机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套综合性技术手段,这样的手段被称之为现场总线技术。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现场总线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力工程中,现场总线技术主要是在变送器收集电量数据后,发出信号,在计算机收到信号之后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最终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此外,对现场总线技术的实际应用,并不是要对现场整体进行控制和分析,而是需要针对相应的信息数据进行控制。通过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采用现场总线技术,还能够提高前置机和上位机的配合度,同时可以通过仪表进行控制,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控制目标。相信在未来,现场总线技术会更加的完善,并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共享,一旦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就能够及时找到这些问题的所在,从而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要是用来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计算机储存技术,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我国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就必须学会创新,不断的对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重视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采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不仅能够对软件的设计开发以及封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除此之外,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还能够起到自动化监督的作用,大大节省了数据库数据输入和传输速度,给数据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我国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能够更加的完善,从而保证电力工程的监督控制需求。

3.3 光互连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使用光互连技术,也是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光互连技术主要指的就是在继电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当中,实现机电装置的控制,不受平面以及电容负载的限制,从而满足监控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显示,通过电子信息的传输,可以完善编程的不足,一旦发现有问题就能及时解决,并挖掘数据信息中有价值的内容,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最终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一般都是在电力调度室应用光互联技术,因此,对于调度室里的工作人员技术要求非常的高,在使用光互联技术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电力调度,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既能提高用电效率,又能减少设备的使用。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必须重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电能的产量,最终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50+69.

[2] 刘飞鸣.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民营科技,2012,12:226+220.

[3] 褚云光.浅谈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66-67.

[4] 陈惠兰.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7:117.

电力电缆工程 篇12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程,电力自动化,运用

目前阶段, 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 电力企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电力企业中, 随着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改造进步, 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的同时, 还节约了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 在实际应用中, 仍会有许多问题存在, 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所以, 应对电力技术的应用方面加强监管力度, 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使电力工程自动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一、电力自动化的定义以及发展

(一) 电力自动化的定义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项较为综合性的技术, 集电子力学、信息、控制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为一体, 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带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目前, 其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使电力系统逐渐完善, 完成了自动化管理, 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最大化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电网调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有效发展的前提下, 电网自动化技术也同时发展起来。方便了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收集、整理以及显示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减少, 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以及解决突发事故, 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图1所示。

2变电站技术自动化的发展

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下, 通过处理并利用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信息, 完成了变电站技术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优化了电力系统的内部结构, 有效的促进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配电网技术自动化的发展

现阶段, 我国实现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就是改造城乡配电网技术, 随着配电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城乡配电网技术改造的进程有效加快, 促进了电网的发展, 同时, 也使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集众多领域的先进技术于一体, 进行实时监控以及保障远程电力系统的运行, 方便了工作人员控制电力设备以保持其正常运行, 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从而使企业的运营以及维护成本得以降低。

二、电力企业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为电力系统的有效监控以及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有效的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 现场总线技术的有效运用

现场总线技术就是利用连接智能装置以及仪表设备, 使其形成较为统一的网络覆盖, 从而有效的控制了电力工程的现场。现场总线技术就是利用控制信号, 汇集电力变送器的用电量于主控计算机上, 在进行一定的计算以及判断后, 传送指令于控制系统的设备上, 最终完成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应用。

(二)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有效运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就是以监控功能以及对象函数为基础, 完成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系统传输数据的时间缩短了, 且使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 光互连技术的运用

光互连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继电以及自动的控制系统上, 具体应用为:限制探测器功率的扇出数, 且不受到实践应电容性的负载以及平面的影响, 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以及对系统的有效监控, 从而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加有效且灵活的运转。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现阶段, 我国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发展前景广阔, 具有一定的优势:提高了自动化技术操作的安全性能以及运行效率, 与此同时也使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电能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充分融通信、监视以及电力等技术于一体, 相比之下, 具有较多的优势, 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 也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以及技术保障给电力系统, 使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通过集合更多领域先进的技术于一体, 实现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 保证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促使电力行业快步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新技术产业化下一篇:内分泌失调与女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