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应用实例(通用9篇)
物联网技术应用实例 篇1
物联网应用实例--油水井生产远程监控分析优化系统
油井生产远程监控分析优化系统通过网络远程采集油井的功图、压力、温度、电流、功率、扭矩等数据,实现油井生产工况实时诊断;远程实时产液量计量;用电消耗计量及能耗分析;应用扭矩法、电能法、功率曲线法等计算和调节抽油机平衡;基于诊断基础上的油井工作参数优化设计;基于诊断、优化设计结果的专家解决方案发布;基于油井工况诊断和工艺参数设计结果,远程实时实现对油井的“大闭环”智能控制,如图1所示。注水井生产远程监控分析优化系统通过网络远程采集注水井的压力、流量等数据,根据注水井配水要求,进行当前流量和配注量的比对,利用PID算法自动调节阀门开度。同时将即时流量数据和累计流量数据以及各种压力数据,传送到RTU,利用CDMAGPRS网络将数据传回到油田企业内部网计算服务器。工况分析优化服务器将现场监控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超限报警、注水量计算、报表、曲线、图示等数据统计;工况分析;参数优化设计等。Web发布系统根据系统设定的权限和管理范围,对管理的水井进行定制查询和统计、展示等。该系统使得注水设备具有物联网的“计算、网络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作和自治”五大功能。
自2005年开始,大港油田通过试验、示范、全面推广,截至2009年底共实施2000多口油水井生产远程监控分析优化系统,实现了油水井生产实时采集、实时计算、实时诊断、实时优化、实时发布、实时控制,有力地推动了油田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2007年被确立为“港西模式”。“港西模式”为石油物联网新项目的建设提供样板。“港西模式”的核心技术是一套基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及油气田开发专业技术,以提高油田数字化水平、油井产量、系统效率、简化地面流程为目的,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生产动态预测、工程分析、远程计量、油井故障诊断、系统效率及损耗构成、优化设计、措施方案发布、智能控制等于一体的专家系统。该技术符合物联网的定义,广义上讲,就是一个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深度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的可控可信可扩展的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它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来增加或扩展新的功能,以安全、可靠、高效和实时的方式监测或者控制一个物理实体。
大港油田港西油田简化模式,让计量站、配水间和传统的三级布站模式退出历史舞台,摆脱“地面工艺调整围着已建场站转”的思想束缚,形成以满足油藏开发需要为标准的地面工程建设新理念,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与油气田地面集输系统成功对接,属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案例,开辟了油气生产的新途径。“港西模式”对于创建节约型企业,实现老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物联网技术应用实例 篇2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架构,油气生产
1物联网概念及技术架构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两层意思1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 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2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3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它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2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来自“传感网”,是作为重大IT技术提出来的。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22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 杂志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到了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一文,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将是其中的关键技术,2009年,美国工商业领袖的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从此物联网的概念进入了国家的战略层,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
2009年8月7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 “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 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 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加快了物联网发展的布局。 在各个行业,如石油工业、绿色农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各个行业均有物联网应用的尝试。
3油气生产物联网
根据中石油集团公司“十二五”总体规划以及油气田生产实际要求,急需加快面向生产操作过程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融合,提高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保证生产持续、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为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创造条件。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 实现油气田井区、计量间、集输站、联合站、处理厂生产数据、设备状态信息在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及生产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和控制。 搭建油气田场站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支持油气生产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油气田生产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油气生产物联网包括3个子系统(图1),以下对此3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3.1数据采集与控制子系统
采集与控制子系统主要是利用传感、射频等技术,感知油气生产信息,建立覆盖油气全过程准确、可靠的自动化采集与控制子系统。 实现采集数据完善准确,过程控制精确到位,安全管理及时有效,系统控制稳定可靠。
数据采集与控制子系统包含4个主要功能: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物联设备状态监控。
采集子系统中,通过准确的数据采集才能真实地反映油气井数据的变化,指导油气井管理。 应当考虑到以下问题:
3.1.1传感器精度
数据采集所使用的传感器需要考虑精度等级;针对现场不同情况选择精度等级不同的传感器。
3.1.2环境条件
使用设备要考虑地区环境条件, 如北方地区需要考虑耐严寒、抗风沙,南方地区因环境湿度大,需要考虑防水等。
3.1.3仪表可管理性
主要体现在仪表采用合适的通讯协议, 远端实现仪表工作状态、生产日期、编号等的查询,使仪表校验等可控。
在控制子系统建设中, 设计理念上应当体现远端控制和就地控制相结合的理念。 具体来说,就是不能完全依靠远端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本地控制器一定要具有基本的逻辑处理能力,用于防止由于通讯链路故障或拥塞造成的部分控制信号不能及时到达而产生的危害因素, 另一方面还要防止现场出现紧急情况后远端不能及时发出控制指令而造成的现场生产失控。
3.2数据传输子系统
数据传输子系统主要是利用数据通信技术, 实现生产数据和视频图像的实时传输, 满足整个系统对数据的安全性、 实时性、稳定性等要求。 此系统可以实现井站的实时数据,指令的数据传输,以及图像的传输。
数据传输子系统采用有线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将井场、站库生产数据及视频信号高效、安全、稳定地传输到油气田监控指挥中心。 距站较近的井场、站站之间通过有线网络相连, 以光缆传输为主;井场和边远站库数据通过无线异构网络传输, 包括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Mc Wi LL)、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 MAX)、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数传电台等无线传输技术。
3.2.1以太网和宽带网
以太网和宽带网是互联网的主要接入形式, 也是物联网传输的主要通讯载体。 在物联网网络中,有以太网或宽带接入条件的固定终端应用时,可以通过终端上的以太网接口接入到网络, 这种接入方式, 继承了以太网和宽带的大数据量和低延迟的特点,可以用于传输大数据量的文件信息和流媒体信息。 但受限于应用网络,比如在新疆油田公司各作业区,各类站库、油井、水井位置大多处于沙漠、戈壁地区,使用受到限制。
3.2.2 GPRS / CDMA / 3G无线网络
移动无线网络,GPRS / CDMA / 3G等将成为未来物联网中主要的移动通讯载体,因其具有无布线、易布置、流动工作的特点, 将被大量应用在需要移动传输数据和不利于布线布网的野外场合。 但这种网络由于无线交换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时延,且带宽有限,一般用来做实时性要求不高和数据量不大的场合,而且使用存在向电信运行商付费问题。
3.2.3 WLAN无线网络
WLAN无线网络是以太网、宽带网的末端延伸,属于区域内的无线网络,兼有以太网、宽带网的优点,又具备GPRS / CDMA / 3G等网络的部分无线功能, 在无线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WLAN无线网络应用的范围,既受限于无线路由的信号范围,又受限于以太网、宽带网的接入,因此,一般应用在宽带接入的末端不适合布线的场合,并作为以太网、宽带网的重要补充。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录像机、矩阵、云台摄像机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切换、录像资料调用。把录像机、矩阵、云台控制指令进行存储,可以实现对各种监控系统的控制,当接收到传感器发出的感知信号,就可以联动视频监控系统,调用多个视频监控图像,从不同角度监看目标的局部细节和周边区域的图像。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油田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使防盗报警、门禁控制、消防火灾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联动,还可以实现感知信息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可使物品获取视频感知信息, 使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
在建设过程中,对不同井、站视频的监控,需要针对不同场地视频监控提出适当的带宽要求, 需要制定视频传输带宽占用标准,不能无限制扩大,必要时可多种数据传输网共同采用。
3.3生产现场监控与管理子系统
生产现场监控与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利用实时采集的生产信息,建立覆盖油气生产、处理全过程的生产管理、预测预警系统。 实现生产过程实时预警, 控制参数实时调整, 数据信息实时发布,管理决策及时到位。 此系统可以实现生产的实时检测、生产动态设备分析,设备管理等功能。
油气生产现场监控与管理子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油气水井生产监控、远程自动计量、油气集输生产监控、生产环境监控、气体监测、防盗防泄漏监控、生产动态实时监控、故障预警、 系统管理、数据管理、物联设备管理。
由于物联网由大量的机器、设备构成,缺少人对设备的有效监控,并且数量庞大,设备集群等相关特点造成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本地安全问题。 由感知节点多数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场景中,存在人为破坏的隐患,它们的数据传输和消息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所以没法提供统一的安全保护体系。
(2)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核心网络具有相对完整的安全保护能力,但是由于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且以集群方式存在,对于单一的油气井或计量站来说,数据量不大,但是对于上千口油井来说,数据量是比较大的,因此会导致在数据传播时, 由于大量机器的数据发送使网络拥塞, 产生拒绝服务攻击。 同时由于要兼顾控制的及时性,有必要建立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和分布式应用服务器。
(3)物联网业务的安全问题。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传感器的数目将呈几何级数的发展, 对物联网机器的安全信息进行管理成为新的问题,需要建设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增强系统的安全性、保障各类业务的应用。
4总结
物联网技术应用实例 篇3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早期应用主要体现于大型活动交通管理和安保中[3][4]。北京奥运会期间利用GPS、地磁线圈等传感器,实现了奥运路线交通流信息实时监测和预警,并通过可变交通信息标志(VMS)、公交优先信号智能判别等手段大大改善了奥运场馆周边交通[5]。在上海世博会上,智能安全防护设备也得到了成功应用。这套设备由10万个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散布在墙头、墙角、墙面和周围道路,能根据声音、图像、震动频率等信息分析判断爬墙的究竟是人还是猫狗等,有效解决了无人值守的问题[6]。
北京市西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政务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中心,在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精品化”发展理念,把西城区建设成为做好“四个服务”示范区,高端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示范区和社会和谐示范区的进程中,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以下简称“西城指挥中心”)从本区位特点出发,以“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指挥平台为依托,以传感器、无线通讯、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支撑,通过物联网传感器自主监测和预警结合的方式,构建城市运行基本数据采集物联网监测网络,实现了对早餐车、报刊亭、户外大型广告等城市部件监管、降雨量等信息的监测和预警;结合实景技术实现了城市部件、城管案件的直观可视化管理。通过构建及不断完善西城区城市运行物联网监测应用体系,有效提升了西城区运行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和科学应对能力,保障了西城区城市运行工作安全高效。
一、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物联网监测平台总体架构
监测平台采用五层体系结构,包括物联网传感层、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业务逻辑层和服务对象层(总体架构见图1)。
物联网传感层是本项目的最底层,包含各类传感器,如雨量传感器、积水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等,为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层是指项目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基础软件和网络通信部分。数据资源层是指系统运行所有所需数据,包括:基础数据、传感器监测数据(实时获取的监测数据)、业务数据、决策支持数据、政策法规和其他数据。业务逻辑层对应所有的城市运行管理的物联网监测应用,也是本监测平台的核心。其中,物联网监测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共享、交换数据;之上为各业务应用(如大型户外广告监测预警、雨量积水监测预警等);这些应用通过统一访问门户提供不同的访问内容和功能。服务对象层则指分别针对指挥中心、市政市容委、防汛办等政府部门乃至领导、巡查员、公众提供不同的监测信息和服务。平台同时也与西城区原有城市运行管理指挥平台对接,并通过西城区物联网接入支撑共享管理系统与西城区物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
二、典型既有物联网应用实例
1.基于二维码的早餐车监管
针对目前无证早餐车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其流动性造成监管困难的实际情况,西城指挥中心与西城区商务委、西城区市政市容委协同,利用二维码、无线通信技术,在将包含着基本信息和监管与服务网址的二维码粘贴的方式对合法早餐车二维码标签化基础上,建立相应监管与服务系统。
目前,应用此方式已对辖区内正规早餐车张贴二维码铭牌,将早餐车网点编号、经营地址、员工姓名、是否审批等信息入库并编入二维码图片,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定期进行巡视检查,通过“城管通”手机扫码获取商家的详细信息。监督员如发现非法早餐车以及合法早餐车超时经营、移动位置等违规现象,可第一时间上报,实现了早餐车监管的常态化、智能化、实时化。
2.基于传感器的雨情监测和预警
针对西城区老旧平房多且受降雨影响大,而市气象局在西城区监测点数量较少的现状,西城指挥中心利用传感器技术建立自主的雨情监测网络,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降雨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城市防汛监测与预警平台,实现实时降雨量信息的浏览,历史降雨量信息查询统计,在雨量达到一定级别(例如中雨以上)后,结合气象部门预报信息,通过短信平台自动向相关人员发送雨情预警信息,为城市防汛及应急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降雨量信息支持。
该雨情监测网络由34个监测点组成,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监测点,实现了西城区50平方公里15个街道的全面覆盖。这种通过自建监测网络实现降雨量监控,一改传统地使用气象部门提供数据进行监测的局面,监测的针对性、准确性大大提高。
3.基于传感器的大型户外广告监测和预警
西城区作为北京内城老区,街区密集、商业发达,大型户外广告数量多,且在大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针对传统监管方式难以及时获取其倾倒等事件状态的实际情况,西城指挥中心通过在大型户外广告上安装倾角传感器并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大型户外广告状态的实时获取、运行监测与管理,解决人工监管不及时的问题。目前,已布设了3个试验监测点,并完成了监测预警系统测试上线运行。
4.基于实景技术的城市部件、城管案件管理
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经过近8年时间的稳定运行,积累了数以百万计的城管案件,也在历次普查后不断丰富、完善,积累了6大类100余小类城市部件信息。但目前对于这些城市部件及城管案件的管理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部件信息数据快速更新困难,二是“电子地图+符号”管理方式中的有效信息缺失。西城指挥中心对此引入实景技术,通过车载移动测量手段实现区域内新增城市部件的快速更新;通过多角度可量测实景影像实现城市部件、城管案件的周边环境直观体现以及影像直接量测,以支持真正的可视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目前,应用实景技术建立了一个包含实景影像、视频以及360度全景影像的可视化系统——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影像管理平台。
三、结论及探讨
城市管理物联网应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它涉及了器件、设备、系统、网络、服务、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实现其真正“智能化管理”目标,尚需做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目前所做的物联网应用只是城市运行领域的很小部分。而且,随着物联网应用逐渐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如何建立完善的物联网城市应用的标准体系问题、如何保证物联网信息传输的网络安全问题、如何健全物联网城市管理应用中商业模式问题等等,亟待城市管理部门与物联网企业继续探讨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黄孝斌, 魏剑平, 樊勇, 等. 物联网助力城市信息化发展——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01: 64-70.
[2]邱向雪. 物联网的发展及其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 09: 13-14.
[3]张增茂, 孙晓玫. 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1,05:20-23.
[4]王景.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 04:175.
[5]徐蔚.“智慧城市”时代“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应用及前景探索[J]. 云南科技管理, 2013, 03: 42-45.
[6]吴玺. 物联网助力城市管理 打造“智慧北京”[N].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0-06-07 A05.
物联网应用论文 篇4
一、物联网简介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指按约定的协议,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光纤传感、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起来,能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的典型特征
(1)全面感知: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等,实现对物体的全面感知。
(2)可靠传输: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传感网等多种方式将感知的信息传送到处理中心。
(3)智能处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智能处理算法和模型。
3、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并不比其他国家落后,我国的物联网研究并没有盲目跟从国外,而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应用需求,积极开展基础标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物联网在车辆管理、调度以及物流的物品运输、仓储、监测和食品药品溯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以应用为牵引发展特色,并在标准、技术、产业以及服务和应用等方面,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我国物联网产业已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应用启动”阶段,多地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突出“示范应用”。
二、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问题
电子商务并不是面对面的交易,而是通过商品的标题、图片、宝贝描述来获取商品的信息,买家对于商品的认知取决于卖家的描述,若卖家不诚信,则造成买家对商品的认知产生偏差,卖家甚至可以利用掌握商品信息的主动权误导买家,如经营商发布虚假商品信息等,使得市场中出现了一些商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网络消费者实际收到的商品往往和网上的商品介绍相去甚远。
2、物流问题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是与消费者直接打交道的最接近的环节,物流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目前物流发展还较落后,没有形成高效的物流体系,多以第三方配送为主,而第三方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会影响用户对商品的满意度,目前电子商务中投诉最多的是物流配送服务方面。如:配送速度慢,送错地方,丢失货件,送错商品,货件有损坏等问题。
3、电商产品真假问题始终存在
价廉物不美,电商商品真假难辨,近年来越来多的电子商务平台被假货沦陷,淘宝/天猫(C2C集市卖家及品牌卖家)、当当、小米、国美在线、1号店、唯品会、银泰网、华为、好乐买、凡客诚品为“20xx年度十大用户体验最差网络零售商”。20xx年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淘宝网售假问题;20xx年3月,调查发现,关于乐蜂网售卖假货的投拆在微博、论坛、BBS上比比皆是;20xx年CCTV2《经济半小时》曝光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电商售卖的化妆品来自“天照天”批发市场,而当当网方面无法提供能证明是“正品”的凭证。所有这些,说明目前电商售假,是老大难问题,同时也是制约电商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应加强支撑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示范工程
(1)建设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着力改变电子商务分散建设各自为战的现状,应尽快制定电子商务标准、物联网编码标准以及数据共享和交换等标准规范,并应统一设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总体框架。示范引导、分步实施。鼓励感兴趣、并有条件的企业首先在我国电子商务对物联网应用需求比较迫切的地区和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总结运行经验,并逐步扩展应用的区域和领域。依托现有、充分整合。依托现有的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施,充分整合各种相关系统,提高效率,尽量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强调资源共享,包括设备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和知识经验的共享,通过物联网整合分散的资源,理顺各单位间的业务流程,形成新技术条件下电子商务新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企业间、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示范工程的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2)支撑平台的建设应由政府建立相关的《产品防伪和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使用RFID技术对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直至到消费者的全部信息数据进行精准化和系统化管理,从而达到对产品实行防伪和追溯管理的目的。质量追溯:系统应对所有产品进行统一编码,综合运用加密通信、GPS、RFID等技术,将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的信息全部写入RFID标签,对写入的环节应严格把关,再利用RFID读写设备读取信息,了解每个产品的信息,从而实现从产品的生产到加工、物流配送直至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监控,实现产品可追溯,可追溯系统对产品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实施监控,能够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和信息透明化。防伪:为每个产品设置一个全球唯一标识,并将标识写入电子标签中,成为产品的一部份,用户可通过电子标签识别器对产品进行真假识别验证。
(3)示范工程的建设应开展应用示范工程,可在物流、农产品、食品等方面的电子商务确立一批应用物联网的示范工程,积极探索“物联网+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如可先建立智能物流、食品追溯物联网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应以政企共建模式为佳,由政府牵头整合资源、进行前期引导支持,后续通过企业市场运作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初期对企业给予税收和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2、应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电商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产品开始生产起,就在产品中嵌入EPC标签,使每件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将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过程的信息都记录其中,包括:生产厂商名称、原材料、原材料检验人、原材料检验结果、原材料批次、产品批号、成品质检人、成品质检结果、成品分类、出厂日期、出厂顺序等相关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真实信息。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不再是由卖家单方介绍产品信息,可主动地通过卖家所提供的产品的电子标签EPC,通过溯源系统查询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然后再到销售的真实信息,从而解决电商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使消费者可真实地辨别商品,了解商品的来源,提高网络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有利于工商等执法部门的公平快速执法,形成网上商家良性竞争形态。
3、应用物联网技术解决防伪问题
应用RFID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产品防伪系统,在生产时为每个产品设置一个全球唯一标识,并且将标识写入电子标签中,写入后是无法修改、无法仿制的,同时在标签读写过程中利用电子签名技术提升标签的保密性和防伪造性,为方便用户的查询,可应用移动技术将移动终端,如:具有RFID读写功能的PDA、开放了开发环境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与电子标签、防伪系统结合起来,使用户可直接用智能移动终端对产品进防伪验证,系统将防伪验证结果返回给消费者,同时记录验证信息,若验证不正确,应将信息记录到防伪报警子系统中。
4、应用物联网技术优化物流问题
配送速度慢,送错地方,丢失货件,送错商品,货件有损坏等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和消费者对物流过程不能实时监控所造成的,可通过将电子商务物流与物联网有机结合,解决这些问题。
(1)优化配送运输流程应综合运用RFID、GPS、GIS及速度传感器等技术建立智能物流系统。系统可通过优化配送线路和配送方案,加快物流配送速度;并能实时准确获取车辆所处的地理位置、车辆速度、车内湿度、温度以及物品的相关信息等,并可将车辆的各类参数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有自动报警功能,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智能物流系统,同时车辆应按监控中心的指令工作。
(2)实时追溯货物的行踪,提高配送质量通过对物品进行统一的编码,并在物品中嵌入EPC标签,通过智能物流系统,消费者、企业、物流公司仅需要在网上查找相关商品的EPC信息,就能够实时获取该商品的所有信息,如:商品的运输路线、车辆目前所处位置、车内温度、物品有无破损等。当商品在物流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可马上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通过对商品实现追踪,减少送错地方、丢失货件、送错商品、货件损坏等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整个物流实时效率。
四、结语
物联网的应用案例 篇5
一、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
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二、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三、智能交通系统(ITS)
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四、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投用
我国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2010年6月18日在苏州科技城投用,该中心将为高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铁物联网作为物联网产业中投资规模最大、市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购票、检票的单调方式,将在这里升级为人性化、多样化的新体验。刷卡购票、手机购票、电话购票等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让旅客可以摆脱拥挤的车站购票;与地铁类似的检票方式,则可实现持有不同票据旅客的快速通行。清华易程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为应对中国巨大的铁路客运量,该中心研发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票务系统,每年可处理30亿人次,而目前全球在用系统的最大极限是5亿人次。
五、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
2011年1月3日,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无锡市惠山区西泾变电站日前投入运行,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西泾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将传统意义上的变电设备“活化”,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决策,从而完成自动控制。完全达到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前期预想,设计和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六、首家手机物联网落户广州
将移动终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让消费者可以与商家进行便捷的互动交流,随时随地体验品牌品质,传播分享信息,实现互联网向物联网的从容过度,缔造出一种全新的零接触、高透明、无风险的市场模式。手机物联网购物其实就是闪购。广州闪购通过手机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可以进行购物、比价、鉴别产品等功能。
物联网技术论文 篇6
一、引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正以其快速提高的技术水平和不断扩大的应用范围,逐步渗透到交通、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等各行各业。经过业界近年来对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将物联网基本定义为在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把任何物品相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概念。从本质上来说,物联网就是将现实世界信息化,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利用整个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其核心价值就是大范围的信息共享。
交通运输是一种空间位移活动,主要由交通工具、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对象三要素构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需求急剧增长,各种负面效应随之而来,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应用物联网技术智能感知各类交通运输要素,构成交通运输物联网体系,并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共享,是解决交通运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实现交通对象在交通网络中高效、安全、绿色的空间位移的有效手段。交通运输行业可以说是最能展现物联网成效的行业之一。
二、交通运输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
(一)感知技术
交通运输物联网的感知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即感知各类交通要素基本属性的静态信息。二是解决“我现在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即感知在交通运输过程产生的动态信息,比如车辆的实时状况、驾驶人员的健康状况、道路桥梁的适行状况等。目前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物联网感知技术有视频识别、射频识别(RFID)、定位技术(GPS、AIS、雷达等)和传感器技术等。
1.RFID是基于无线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分为无源、半有源、有源三种,主要用于识别和跟踪物品。RFID具有识别速度快目标多、体积小、穿透好、耗能低、安全高、等特点,可实现全程、全天候对交通各要素的精准感知和监管,比如车辆通过RFID实现对交通标志标线的识别,比目前的导航预置方式,信息更实时、更准确。目前,受到技术标准、实施成本、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在交通运输中,远未达到成规模的有效运用。
2.传统传感器检测精度高、适应性强、技术成熟,是交通信息采集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传感器安装和维护成本高而且采集信息覆盖范围小,对于大范围的交通网来说,现实应用难度很大。基于传感技术集成的微机电系统(MEMS)重量轻、尺寸小、能耗低,既能采集信息和对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预分析、预处理,又能完成采集设备与信息处理中心的互联互通,是智能化信息采集、拓宽采集面的有效手段,必将随着交通运输物联网的深入研究而广泛应用。
交通运输空间范围广,实时移动性强,感知节点数量巨大且随机,可能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冗余,因此,对感知节点的分布以及感知信息的融合控制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二)通信技术
目前,用于交通运输主流无线通信技术有RDS-TMC、CDPD 、GPRS、3G等远程技术以及DSRC、Zigbee等短距离技术。
1.RDS-TMC是基于调频(FM)的交通数字信息广播发布技术,它利用现有的调频广播资源,将信息编码调制后插入音频信号一起发射至接收端进行解调,并可实现对道路拥堵、施工、事故等信息的可视化发布。该项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成本低廉,在欧洲已经大范围运用,但其最大的不足是单向通信,随着交互需求的不断发展,只能说是短中期内大范围交通信息发布的有效解决颁发,或者是中长期内大范围交通信息交互的辅助手段。
2.CDPD、GPRS、3G都是蜂窝数字式分组数据通信技术,主要基于专用的网络,信息主要通过终端、基站、中央控制系统进行交换。这类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带宽大、速率快,而且能与Internet无缝连接,特别是近年来4G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为交通运输物联网研发丰富、多维的应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但是这类技术往往因为高昂的成本投入和租用第三方通信网络费用,在实际应用中难以为继。
3. Zigbee和DSRC是当下研究最热的两种微波短程通信技术。Zigbee来源于蓝牙技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无线个域网技术,低功耗、低速率是其最大的特点,适用于小范围内的简单的传感控制,比如通过运用Zigbee将车辆的速度、角度等传感器和触发器进行组网控制,实现自动化辅助驾驶。DSRC具有穿透性强、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传输速率高、便于扩展等优点,该技术在不停车收费(ETC)系统上已经得到成功运用,但因前期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制约了其快速发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基于DSRC技术实现车车、车路短距离通信,是交通信息采集以及信息服务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需求。
三、结语
物联网下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篇7
关键词:物联网,车联网关键技术,应用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环境污染加剧,道路拥堵和交通管理的矛盾曰益突出,传统的交通调控手段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而且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困局,当前我国的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石油进口依存度过大。而仅交通运输业的汽车消耗燃油即占到石油消费的40%。为此,国家正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以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在此背景下,车联网相关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应用。同时通过引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可以有效地掌握实时的交通状况,提前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进行流量疏导,从而减少道路拥堵,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和废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此外,车联网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交通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交通道路管理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由此带来的物质和人员损失。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述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它是扩展到了物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的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也可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一是传感器技术,这也是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而传感器则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将其才能处理。二是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三是用户协议,有了规则和标准才能够在互联网层面基础下进行运用。
二、车联网关键技术
1、车联网基本概述。
车联网就是基于物联网下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利用科技通信平台等将其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能够通过互联网,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国内车联网目前处于发展初期。
2、车联网的主要技术。
IEEE802.11p(WAVE,Wireles SAe eessinthevehieular Environment)是一IEEE802.11标准扩充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车载电子无线通信,,目的是满足智能交通系统(IST)的相关应用。其主要的应用之一就是配置在车辆和路边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上以实现车载通信,通过车辆间(vehicle一ot一vehicle)和车辆一基础设施间(vehide一ot一ifnar)的通信减少交通事故和改善交通流量。拓展和完善了包括先进的切换机制(hand一ofr Seheme)、移动操作、增强的安全性、身份识别(identifieation)等车主和车辆信息。随着最后一公里的蓬勃发展,光纤到户已经是家喻户晓,若将可见光通信在未来用于车联网技术。可以利用可见光的广泛性和快速性快速定位、计算、处理信息。车联网技术领域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缺乏实用的光源和高信道衰落等缺点,目前还未能很好的实施。可见光通信在随着短距无线通信的兴起和新型发光二极(LDE,Lihgt Emittign Diod)器件的成熟,形成了新的短距无线光通信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全面引入到车辆控制、交通管理、定位导航、收费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无疑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的提升与发展离不开通信设备的改进与更新。它是基于通信设备及信息处理上的物物操作。因此通信设备的发展对物联网有重大意义。
三、车联网应用及应用前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给车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车联网的规模大,接入的节点多,提供的业务类型多,通信系统的感知层所采集的人、车、路边设施等方面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在为了能够通过车联网对整个城市及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一个方便快速的提取,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有效控制。车联网的发展则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智能交通能够帮助人类对资源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勇.车联网通信协议研究和系统开发[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35(05):457-461.2010,35(05):457-461.
[2]王建昱.V2X车联网及其关键技术[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3(05):60-64.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探讨 篇8
【关键词】物联网;RFID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联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现如今,物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与人们息息相关,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关于物联网的概念以及特征要素的说明
1.1简要说明物联网的概念
一直到现在大家对物联网仍然没有一个系统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通常认为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一些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建立人与物、人与人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技术。它通过进行数据的交换以及处理实现智能化的控制与识别,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物联网就是一个庞大的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网络。
1.2对物联网特征要素的相关说明
物联网一般的情况下都具备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以及全面感知这三大特性,物联网能够对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的感知,在感知完成之后会进行精确可靠的传输。在传输时把信息网络和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和准确,然后自身进行一系列的智能分析、处理和融合。除此之外物联网还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是信息感知,第二是信息处理,最后一个则是传送网,在采集数据之前少不了对数据的感知,信息感知是物联网的基础,我们运用敏锐先进的感知技术和设备对信息数据感知和采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无所不在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当然了最终的数据还不能是杂乱的,这就少不了物联网对数据的处理。
2.简单介绍几种关键的物联网技术
2.1对FRID技术的介绍和说明
FRID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进行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并且它的识别过程是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的,也因此可以在人们无法工作的恶劣环境下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FRID技术之所以能自动识别是通过射频信号及其传输特性对目标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它不仅可以获取到静止的物体的数据,还可以获取高速运动的物体的数据。FRID一般情况下由读写器、标签以及天线这三部分构成,它因为具备着很多的优点,诸如高效可靠、方便快捷等,被大家广泛使用。
2.2关于WSN技术的介绍与相关说明
WSN集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处理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方便高效的网络系统,也因为其成本低、可靠性高、灵活便捷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欢迎。WSN的网络结构包括了传输层、应用层和网络层,除此之外还有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着两部分,这五部分共同构成了WSN的网络结构。
2.3简要介绍智能技术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种技术之外,智能技术也是互联网技术之中的一种关键的技术,智能技术的使用,使人们的目的更容易得以实现,是达成预期要求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技术。我们都知道,物联网技术就是要实现物体的智能化,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减弱工作之中的麻烦,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智能技术建立人与物之间的联系。现如今我们通过嵌入式技术来实现智能化,而所谓的嵌入式技术,就是我们通过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将智能的控制系统植入到物体之中,实现我们的智能控制。
2.4对纳米技术的相关介绍和说明
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四种,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以外还有一种就是纳米技术,大家都知道纳米是很微小的,那么可想而知,纳米技术一般都是应用在一些微小的物体之中。在很多情况之下我们都需要对设备进行微小化,这种状况之下纳米技术就是不可或缺的了,我们需要微小的设备来承载数据和信息保证物体的正常工作和运行。
3.关于物联网应用作出的相关探讨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往往都是为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当然了,物联网技术也不会是一个例外,将物联网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之后,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并且现如今物联网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它在工业、军事,交通、物流、农业以及医疗行业等不同的行业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针对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作出说明。2009年,美国的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可见,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少不了物联网技术的运用。除此之外在飞机制造业、离散制造业、钢铁行业等多种行业之中,物联网技术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这些行业的制作过程提供了便利,也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当然了还有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智能停车场、智能电网等都是物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之后带来的成效,尽管现如今物联网技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阻止不了物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4.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物联网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但目前物联网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加以解决,使物联网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让物联网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大家的生活之中,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程曼,王让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0,05:22-28.
[2]吴承洲,吴应良.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述评[J].金卡工程,2011,Z2:18-26.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刚刚做好 篇9
湿度传感器是能够感受气体
智能物流的首要特征是什么
将平台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
智慧城市应具备以下哪能些特征
在智慧医疗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向物理世界
出租车智能调试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008年,()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不属于智能交通实际工资应用的是
蓝牙的技术标准为()
智能家居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P185
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
语音识别主要包含的功能
P186智能家居技术,根据布线方式划分
P240面向智慧医疗的物联网系统大致可分为哪能些层
P84射频识别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P129数据融合是实现物联
P110无线宽带网络技术主要有
P22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质量安全
P24谷歌文件系统是一个可扩展的
下列哪种通信技术属于低功率短
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云计算的核心就是以
平安城市的概念
要建设智慧省,必须解决当前信息化建设中
2008年,()先后在无锡和北京
译码阅读器要送来的信号,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
下列哪类节点消耗的能量
智能物流的首要特征是
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通过智能探测技术,与分
P248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
P57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
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
哪类农业是将先进的通信和
以下需要引导系统管理软件的是
P107路由算法设计目标
P118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应用
下列存储方式哪些是物联网数据的
P98物联网信息传输系统分为
P114物联网中,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P101光纤通信特点
P102红外通信特点
射频识别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P163-164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中一类非常典型的应用,P160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需求旺盛,智能家居是一个多能的技术系统,它包括可视对讲、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联网在工业生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下面选项属于亚马孙提供的云计算服务
信息获取与感知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利用
现存的物联网络,尤其是传感器
蓝牙的技术标准为P111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方面的应用可以分成两个类别
以下哪个系统化属于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中用来发送交通P162
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
以下不是射频识别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P88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P100
三网融合是指哪三网融合P12
针对传感网的数据管理系统结构有
智慧城市具备哪些特征P54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
P177
P219 智能农业系统的总体构架
P18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有工业污染
P273现代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四个
P211美国哈佛大学和BBM公司在麻省
智能家居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
P178 语音识别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物联网远程医疗的核心部件与传统远程医疗的差别是在
P260
采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IMS)可以
物联网数据存储方式
P151 不属于智能交通实际应用的是
P111
ZigBee是长距离、低速率的无线网络技术
P111
ZigBee属于近距离通信技术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P264
有资料表明,目前美军已建立了具有强大作战空间态势监控优势的多传感信息网,P149
交通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整个国家的战略之一,的
对于未来的智慧城市,下列说法错误
以下哪一类是物联网在个人用户的智能控制类应用
2009年8月()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P25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
P45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
P84以下哪个特征不是和射频识别技术共同
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P4
3C是指的是
P175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供暖系统,P130 物联网数据管理的特征
P162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主要有哪三部分构成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组成部分
物联网中感知信息挖掘方式
P121 节点内信息处理层通过节点间协同合作完成时钟同步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蓝牙适合于短距离通信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中一类非常典型的应用,在城市,在物联网中,应用程序通过对感知网所获得的感知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对它所关心的环境进行检测感知,P227 p229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P110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
P154 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
P187
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
P62 “智慧革命”以
P264 物联网在军事和国防领域的应用
P275 下列技术中,哪些项属于智能物流的支撑技术
P160 以下哪些可用于交通信息发布
P61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组成部分
P10
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机遇
P200 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P195 应用于环境监测的物联网
P220 农作物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是
P32 百度、阿里云、天翼云等
P35 单中心、多终端的云计算与
P220 由各种控制器汇点
P123 物联网节点数据加密常用的加密策略
P203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来势凶猛、P273-275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发布
P270
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
P239
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
第(2)正确
P176-177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第(1)正确
P159 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的采集
P177
智能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P176现代建筑为了使用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P239-247
全球的公共医疗水平还远未达到人
P143
使用RFID仓储物流管理系统
P125 各种信息设备:台式计算机、手机、P103 根据通信双方的分工和信号传输
P129 物联网数据事例融合的关键技术
P109-110 路由算法的衡量标准
P44 云计算平台需要互联
云计算平台特征
P25 在云计算服务层次中,P162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中用来发送
P25
是谷歌提出的用于处理海量数据的并行编程模式
P153-154
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城市汽车和停车位之间的
P131 下列哪项是物联网的数据管理系统
P154
停车诱导系统有哪些功能
P121
下列四项中,哪些是传感器节点
P77
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
P173
小王自驾车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出差
P154 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P182
小区安防智能化是指通过综合被指住宅小区内的各个功能
P168
整个车载自组织网络分为哪两部分
P186
对设备进行调光控制的方法分为
P261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疗信息化管理最重要的基础,基带信号就是信源发出的没有经过转换的原始电信号。
P103
P102
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
PP114 下列哪项不是主要区分无线传感器网络、P110
适用蓝牙的设备
P138
对以下哪个领域中的物联网来说,P6 物联网主要的技术
P116 无线宽带网络技术主要有
P271
以下哪一个选
项不属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
P265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我方兵力、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质
P37
模式将是物联网发展的最高阶段
P258
物联网养老院的核心组件是
P5 智慧地球(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
P174 “智能与绿色建筑”将环保技术、节能技术
P186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第2题正确
P136-138
物联网融合管理后获得的海量感知信息,P199-201
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众多,环境和生态问题严峻
P209-211 各地的环保部门已经或正在进行污染源监测系统的建设和改造
P260 根据医疗事件发生场景的不同
P常见的光敏传感器有
P102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
P103
宽带信号是指用多组基带信息调制
P23
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云技术为
网络编码技术可更加有效地增加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
为客户单独使用的云计算为私有云
P3
物联网的英文称是
P54
智慧城市是
P252
大多数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公侧重医生工作站
P19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93 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
P139 下列哪一项不是物联网的约束条件
P59 与一般的电子地图相比较,网络地图有哪些不同特点
P284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P25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P116 事实应为 WiMAX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P112
WiFi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
什么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成相应的可用
P73
下列关于智慧浙江不正确的是
P57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P151
不属于智能交通实际应用的是
各种信息设备:台式计算机、手机、上网本、交换机等与互联网相接
P221
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
P100 双绞线 绞合的目的是
P276 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催生出了许多智能物流方面的应用
P128-129
在物联网的前端部分,如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于同一对象或事件进行检测的临近
P143下列四项中,哪些项是传感器节点
P117
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应用
P41
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
P176 现代建筑为了使用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越来越注重通过
P80 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的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
小区及家庭的监控、对某一高速路段的检查、幼儿园小朋友监管、某些公告设施的保护:单中心、多终端
P35 区域跨度较大的企业、单位:多中心、大量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