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肉泡馍故乡美食随笔

2024-05-12

吃羊肉泡馍故乡美食随笔(共1篇)

吃羊肉泡馍故乡美食随笔 篇1

家乡有个名扬三秦的民谣:“乾州有四宝,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这乾州就是我们乾县。

我今天要说的不是吃“四宝”,只是吃和锅盔有关系的羊肉泡。现在工作了,远在京城,还会经常想起小时候吃羊肉泡馍的事。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乾县出名的泡馍馆有三家,分别是回民食堂、康茂食堂,后来添了家四季春。

回民食堂离我家最近,所以去的次数最多。5岁的我要把泡馍吃到嘴里可没那么容易,因为年龄小,找凳子的活就自然交给了我,大人们先在门口等着。有人要问吃饭为什么要找凳子,其实就和现在乘地铁抢座位是一回事。食堂吃饭的顾客多,凳子少,抢不上凳子,坐不上桌子,吃不了饭。小孩找凳子有优势:一来年纪小,吃完的大人愿意把小凳交给我;二来大人们好面子,这个事小孩来干最合适。

依照我的经验,如果店里只有我一个小孩,很快就能把凳子凑齐,如果还有其他小孩和我一起找凳子,那我的稳准狠的特点就得发挥到极致,还要用到“凑身先占位,拉腿不动嘴”等口诀要领。比方说观察到有人快要走了,但是还没吃完,我就先凑上去,类似于给其他小朋友表示这个凳子我占了,如果有人也想凑过来,那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叔叔您这碗我帮您洗吧!”明白人一听就知道咋回事,摸摸我脑袋笑一笑就走了。如果遇到有的小朋友也想说话时,直接先拉住板凳腿,只要人一起身立马收入怀中。

凳子凑齐了,买牌子(方言类似于饭票),切肉又是第二关,大人们都在大碗里掰馍,我自然担当了切肉的角色,切肉倒不难,难的是每个人要的种类不同,有人要瘦的多点、有人要肥的多点,还有加心肝肠肚的,凑在一起可就让我不好记啊,为这可没少挨长辈批评,长辈们指着服务员说你看看人家,一个食堂30多人吃饭,有煮的、有冒的、有单灶的,还有少盐多辣椒、有不放豆腐香菜的,你问问人家怎么记住的。

说实话,要把这全记住还真不容易,为此我还专门请教过服务员,她们一语点破门道,她说一桌饭如果是12个人的碗就把他们当成12相,从老鼠开始排一直到猪。个子最小的是老鼠,长得最胖的是猪,话多的机灵的是猴,潇洒英俊的是马,忠厚老实的是牛,脾气暴躁的是虎,等等。然后就好记了,如果是老鼠和鸡,一般都比较挑,爱吃瘦肉,不吃香菜,如果是牛了猪了,一般是啥都吃,即使上错了道个歉也没什么事。我的天,这不正是读貌识人么?后悔当初没好好跟服务员学,要不也是优秀的HR了。

说到现在,泡馍还没端上来呢,记得以前家里穷,为了省钱都是几个人要一份肉,煮熟了大家几个人分,这就更有学问了,牛肉沉底羊肉漂,猪肉中间捞一捞。每次分泡馍时,如果切的是牛肉,那么大家都愿意最后分,如果是羊肉都争着要第一碗,端到手里抓紧吃,吃完了再把自己带的馒头也泡进去粘粘味道,和今天的鲍翅捞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般吃完泡馍的人,不太愿意擦嘴或者漱口,目的是让周围人知道我今天吃泡馍了,让别人的羡慕给自己最大的满足感,特别是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男孩们回到家中还会让自己的姐姐妹妹闻闻,彰显做男人的优越性。女孩们倒也任命,谁让咱是个丫头呢!接着去做没有尽头的女红。

回民食堂陪我时间不长,随着时代进步,人民富足,乾县泡馍馆越开越多,也就不用再抢凳子了。而且服务员们都开始用叫号器了,更加精准的为大家服务,吃完泡馍后大家也自然的漱漱口,谁也不愿意留下属于哪个时代的重口味。

【吃羊肉泡馍故乡美食随笔】推荐阅读:

冬至吃羊肉的由来06-28

羊肉礼盒营销策划方案06-03

上一篇:绿色化学稀土材料的发展与未来下一篇:柿树园小学安全工作检查小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