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政治判断题

2024-09-15

事业编政治判断题(共5篇)

事业编政治判断题 篇1

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判断题汇总

一、判断题

1.鉴真曾游学天竺,其弟子根据口述著成《大唐西域记》。()

2.隋文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

3.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4.唐朝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耕作工具筒车。

5.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的史实主要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文成公主入藏。

6.判断正误。(下列各题表述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隋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唐太宗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国库充盈,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3)唐朝都城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4)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因此,他享有“诗仙”的美称。()

(5)宋太祖实行“重武轻文”的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7.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被称作东西二城,长安城里还有较为完备的下水道。()

8.判断题。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大力发展科举制,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标

“正确”,违背以上材料意思的,请标“错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标“无”。

(1)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

(2)唐朝时期文学领域只有诗歌得到了发展。()

(3)李白有“诗仙”的美誉。()

(4)在唐代,楷书成就最为突出,书法名家人才辈出。()

(5)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9.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0.1905年,科举制废除,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寿终正寝。()

1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

12.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13.今天藏族人的祖先是回纥。()

14.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15.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也可参加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

16.唐玄宗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17.隋朝时期,都城长安既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城市。()

18.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欧阳询和阎立本。()

19.曾经繁盛的大唐王朝,最终于907年灭于朱温之手。()

20.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1.唐朝都城洛阳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2.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白居易被称为“诗仙”。()

23.唐朝时,将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

24.“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是杜甫在《垂老别》描绘的安史之乱惨状。()

25.618年,李世民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平定了全国。()

26.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27.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28.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使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29.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反映出唐代文学艺术的兴盛。()

30.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经典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符合题目要求的诗人是白居易。()

参考答案:

1.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其弟子根据口述著成《大唐西域记》,故观点错误。

2.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实现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长。故错误。

3.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他的诗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故本题正确。

4.错误

【详解】

筒车是灌溉工具,提高了水利灌溉效率,节省了人力。它不是耕作工具。故错误。

5.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的史实主要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因为文成公主入藏是民族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

6.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故本题错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国库充盈,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本题错误。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故本题正确。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因此,他享有“诗仙”的美称。故本题正确。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故本题错误。

7.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被称作东西二城,长安城里还有较为完备的下水道。故正确。

8.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详解】

(1)根据“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大力发展科举制,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可得出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正确。

(2)根据“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可得出书法也得到发展,故错误。

(3)根据所学,李白有“诗仙”的美誉,但是材料未涉及,故填写无。

(4)根据“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可得出在唐代,楷书成就最为突出,书法名家人才辈出。正确。

(5)从材料“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可以看出,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9.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正确。

10.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05年,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建立。1905年,清朝颁布《废科举上谕》,标志科举制的终结,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寿终正寝。

11.正确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故本题说法正确。

12.正确

【详解】

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故本题说法正确。

13.错误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藏族人的祖先。故本题说法错误。

14.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因此,题干表述符合史实,故在括号内填写“正确”。

15.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当时的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动。故原题正确。

16.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因此,题干表述不符合史实,故在括号内填写“错误”。

17.错误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8.错误

【详解】

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两人的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书法家。阎立本是唐朝著名画家,代表作有《步辇图》等。故本题说法错误。

19.正确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07年,唐朝权臣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朱温改国号为梁,历史上称之为“后梁”,大唐王朝灭亡,故说法正确。

20.正确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大兴土木,徭役沉重;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兵役繁重;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故说法正确。

21.错误

【详解】

唐朝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2.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故填错误。

23.错误

【详解】

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24.正确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含义是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描绘的是唐朝末年安史之乱的惨状,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25.错误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平定了全国,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应该把李世民改成李渊。

26.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755—763年爆发安史之乱,当时是唐玄宗统治后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本题说法正确。

27.错误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可见,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大运河加强了人民的负担,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28.错误

【详解】

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在位时期。

29.错误

【详解】

材料“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直接反映出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故本题说法错误。

30.错误

【详解】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李白诗的特点是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故本题说法错误。

运用价值判断解决政治题 篇2

价值判断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类政治题目之中:

一、现象描述类

该类试题的背景材料通常只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做客观简要的描述,不加以任何评价。学生必须首先依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选择或解答。

例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告诉我们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充分合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解析:在该题所描述的文化现象反映了国人缺乏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识,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基于这种价值判断,我们不难选出B项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应排除。该题正确答案为B。

二、事件启示类

启示型题目往往选择正面或反面的材料,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感悟其中的道理,采取正确的行动。无论是从正面材料中获取的值得借鉴的经验,还是从反面材料中应当吸取的教训,都蕴含着价值的判断问题。

例2.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全面来临的时代,“红色经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编。由于原作者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被颠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价值参照系渗透进来,从而使 “红色经典”改编出现了许多问题。 这启示我们

A.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价值取向

B.“红色经典”原作者的价值观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C.发展先进文化应该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D.发展先进文化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解析:该题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红色经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编……革命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被颠覆”的表述中渗透着出题者对改编“红色经典”的厌恶与反对,是对此类现象进行的价值判断,也是该题的立意。据此可以确定D项符合题意。

三、讽刺漫画类

多数漫画了题材往往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人和事,用以针砭时弊、警醒世人,具有深刻的价值判断色彩。

例3.读漫画《取之不尽》,此幅漫画的寓意是

A.中国古典名著是影视作品的创作源泉

B.中国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C.影视翻拍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D.中国传统文化取之不尽

解析:漫画《取之不尽》讽刺了当今社会某些人一味对中国古典名著“戏说”、“翻拍”,而不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不去追求创新的社会现象,出题者对漫画中的做法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持否定态度。据此可以断定B项为正确答案。

四、感情色彩类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不少词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我们把那些带有喜爱、尊敬、赞美等肯定意味的词语就叫褒义词;把那些带有贬斥、轻蔑、厌恶等否定意味的词语叫做贬义词。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使用的感情色彩词语进行价值判断,揣摩出题意图。

例4.“被××”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热词,网民在“捐款”、“就业”、“代表”等一些词的前面加上“被”字,用以表达人们对部分事、物的讽刺和无奈。“被××”现象的出现说明

①公民的权利应得到充分尊重

②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

③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解析:“被××”从措辞来看带有浓厚的厌恶情绪,由此推断出题者对“被捐款”、“被就业”等现象持否定态度,体现了出题者对公民的权利遭到侵犯的同情、对政府某些部门没有坚持依法行政的反感。因此,该题选D。

五、观点评析类

观点评析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对题中所给观点阐明自己的立场,即作出价值判断,然后在运用辩证观点全面分析。对涉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现象通常还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示其实质与局限性。

例5.2011年7月29日,美国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旨在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根据美国的立法程序,该法案要得到国会两院通过,才能提交总统签署为法律。但随后,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参议院就以59比41的投票结果否决了该项法案。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极力敦促下,美国国会两党终于在8月2日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参众两院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从而避免了债务违约对美国经济产生的灾难性影响。由此,有人认为“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政府”。

你如何看待“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政府”?

解析:材料中涉及的“国内政治”具体是指美国的两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正确看待“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政府”首先应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紧紧抓住西方政治制度的实质和阶级局限性,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事业编政治判断题 篇3

一、判断题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1.【答案】A。解析:《劳动法》第 77 条第 1 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故本题表述正确。2.劳动者不辞而别,给原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原用人单位不仅可要求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依法请求新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答案】B。解析:《劳动合同法》第 90 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以下二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具有法定索赔的权利,即:①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②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本题中劳动者不辞而别属于违法法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与新的用人单位无关,新的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应该由劳动者本人承担。故本题说法错误。

3.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司法部门除依法追究行政、刑事责任外,劳动者也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答案】A。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制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故本题说法正确。4.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满 3 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4.【答案】A。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故本题说法正确。

5.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微信公众号:nc-offcn 5.【答案】A。解析:《劳动合同法》第 14 条第 3 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 2013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劳动者权益的体现,不仅需要有法可依,更需要严格执行和监督。()6.【答案】A。解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 2013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新法更加突出了公平原则,对于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更加具体,并且对于用工方的侵权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这表明了劳动者权益的体现,不仅需要有法可依,更需要严格执行和监督。故本题判断正确。

7.我国公民每年可以享受的带薪法定节假日为 10 天。()7.【答案】B。解析:从 2008 年开始,我国公民可以享受的带薪法定节假日为 11 天。故本题说法错误。

8.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8.【答案】A。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故本题正确。

9.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可选择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9.【答案】B。解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法律规定可知,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只有经过仲裁后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故本题表述错误。

事业编政治判断题 篇4

2013辽宁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及解析

(一)【导语】行测考试内容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题目也多。它既考查我们的能力也同时考察着考生的知识储备量。想要行测轻松的通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怎么样能够提升行测备考能力呢?首先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是必备,要相信没有人可以随便成功,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这里也不为过。我们在之前也有介绍很多的行测答题技巧,考生要在掌握技巧的同时通过做题来加以巩固。

1、关于我国战国七雄地理位置描述准确的是()。

A.齐国的纬度最高

B.楚国的纬度最低

C.燕国的经度最小

D.秦国的经度最大

2、“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纬度越低,线速度越高。假设其他因素都相同,下列消耗燃料最少的卫星发射方案是:()

A.发射场设在海口,朝东经方向发射

B.发射场设在漠河,朝东经方向发射

C.发射场设在海口,朝西经方向发射

D.发射场设在漠河,朝西经方向发射

4、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现代海洋和高效生态示范园区建设 标准和管理办法”,重点打造三个海洋经济新区,加快建设三个中外合作园区,着力推动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和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发展。“三个海洋经济新区”指的是:

A.青岛海岸、烟台滨海、日照南海

B.日照沿海、烟台沿海、威海沿海

C.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

D.青岛西海岸、日照滨海、威海南海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5、关于我国兵役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征集服现役的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四周岁

B.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C.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三年,士官服现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

D.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根据需要可适当延长

6、生态整体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是:

A.发展人居环境

B.人类整体利益

C.自由主义

D.生态系统整体利益

7、“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A.《诗经》《孟子》《孝经》《尔雅》

B.《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8、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9、根据《食品安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实施监督的部门分别为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部门

B.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不需购买样品

D.名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由食品生产经营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10、甲欲杀死乙,在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

本题详解: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1953年12月31日,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在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平等互惠”后来改为“平等互利”),故排除D;“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排除B、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因此答案为A。

3、参考答案:A

本题详解: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海南纬度低,在低纬度地区,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而且发射的轨道都是螺线型而不是直线,可以用较少的燃料将卫星推入轨道;发射的方向自西向东发射,即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即向东经发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本题考查时政知识。制定现代海洋和高效生态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重点打造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三个海洋经济新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5、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兵役法》第19条规定,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6、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把人类的物质欲望.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的改造和扰乱限制在能为生态系统所承受.吸收.降解和恢复的范围内。这种限制也就是生态整体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7、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本题考查人文常识。《四书》是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故答案为C项。

8、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巴黎公社革命。注意题中的给出的时间是1871,正值巴黎公社革命时期,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在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反对,还有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外敌普鲁士的干涉的情况下,失败了,说明工人阶级暂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9、参考答案:A

本题详解:本题考查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A选项,《食品安全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B选项,《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第六十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C选项,《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进行复检;D选项,该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D项说法排除了名人应负的责任。因此答案为A项。

10、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所谓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显然对于丙的死亡,甲并不是持积极追求的心态,故属于间接故意。

事业编政治判断题 篇5

◆必须把党的组织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错误。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原因主要有:(1)它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2)它是由中国国情和党本身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国民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党长期处在农村环境之中.党内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比重较大,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3)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存在深刻地反映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容易“左”右摇摆,走极端,在组织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在作风上常常是理论与实际相分离,要克服这些错误,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侵袭。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项建设的首位,以保证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大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它始终被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错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大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推翻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是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中国特殊国情,在特定的条件下,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有时也是民主革命的团结对象,如在抗日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号召建立起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就包括一部分大资产阶级,这时,一部分大资产阶级就哲时地成为统一战线的对象,而不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大资产阶级必须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大资产阶级又成为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邓小平理论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正确。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以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深刻分析,为党和国家重新走在时代潮流前面,为中华民族以更强大的力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规划了崭新的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错误。多数人拥护的不一定就是真理。(1)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只有社会实践及其结果才能充当这一标准。而人们是否拥护,这是一种主观判断,不能作为客观标准。(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必然在指导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拥护,这是实践标准的作用。但不能说获得多数人拥护的就一定是真理。迷信和谎言在一定条件下被多数人拥护,但却不是真理。但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拥护,也不能否认它是真理,最终还是由实践来证明其真谬。

◆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错误。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红色政权在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和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错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农村,而中国城市不能完全控制农村,农村却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互相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的回旋余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特殊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党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政权,它不仅未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却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激化,促使中国革命的形势必然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客观条件。

◆假象是一种错觉。错误。假象与错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混淆。(1)假象是现象的一种,是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本质的表现,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环节、一个方面。(2)假象和错觉有本质的区别: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表现,是客观的;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是主观的。(3)假象同错觉又有联系,即假象容易引起人们的错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错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结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内容。◆阶级起源于暴力掠夺。错误。阶级的产生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社会分工引起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而这两个前提都是生产发展的结果。因此,从起源上讲,阶级的产生是经济原因,即生产的发展所导致的,并非起源于暴力掠夺。事实上,在原始社会也曾出现暴力掠夺,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私有制.因此并未导致阶级产生。

◆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一切思想束缚,大胆地闯、大胆地试。错误。解放思想虽然包含打破思想束缚、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的意思,但并不是不分好不好、正确不正确地破除一切思想、盲目地闯、盲目地试。我们所要求的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旧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科学的解放思想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三个方面内容的统一。首先,解放思想要以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解放思想要打破的对象是旧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最后,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解放状态下进行的。◆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所谓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重在建设,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归根到底,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而脚踏实地进行建设工作。

◆劳动创造了人。正确。因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和最本质的实践活动。它提供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人类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类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等全部社会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①二者的分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4)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实践自发的产物。错误。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绝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具体地说,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有:首先,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的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源泉;再次,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最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进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并不是中国革命自发的产物,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错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他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此外,还应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中央与地方,国家、集体与个人等一系列关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的总和。错误。(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个别事物或部分事物的特殊本质,它们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整体和部分关系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区别在于整体是部分的总和,它包括所有个别事物。而矛盾的普遍性只是个别事物的共性,它寓于矛盾特殊性和个性之中,但不是特殊性或个性的总和。一般只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它并不包括所有个别。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正确。(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矛盾的一部分、本质,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正确。(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一部分、本质,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国体与政体的有机统一,属于上层建筑。民主是手段,民主也是目的。第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体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论断,指明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不可分割性。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因此,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在内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包括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民主政治建设是它应有的内容,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经济建设,是片面的。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而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证和支持。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正确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形成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错误。(1)党的性质主要是由它的理论和纲领决定的。(2)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3)但是,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错误。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它的理论和纲领: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吠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人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人的价值在于自我实现。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满足与贡献的统一,片面强调个人的一面是不对的。

◆人的自觉活动意味着可以不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错误。这种观点否认了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对立统一关系。(1)人的自觉活动并不否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相反,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目的,达到预定的效果。(2)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①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②人的思想、动机、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③人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表现出来。人的活动对社会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人只有通过自觉改造社会的活动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②人只有通过自觉活动才能运用和驾驭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必然中获得自由;③人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实现,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4)由上可见,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关系是:承认和尊重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人们进行自觉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的自觉活动又是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正确。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党的一个创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第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政权;第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过渡时期;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又担负着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人民民主专政又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1)从阶级结构来看,人民民主专政科学地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2)从政党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3)从政权组织形式看,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从概念的表达来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提出,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错误。(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相提并论。宣扬“共同创造历史”论,本质上是鼓吹英雄史观,是形式上的“二元论”,实质上的历史唯心论。(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这是因为:①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基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②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杰出人物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用。③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甩的方向和程度,其功过是非,都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④无论英雄人物作用有多大,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且杰出人物的失误还要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来纠正。总之,最终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是人民群众。

◆人之初,性本善。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变化的,不存在什么抽象不变的、与生俱来的人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正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判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错误。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说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正确。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民主成了最普遍、最基本的国家制度,议会制、普选制等成为民主的基本形式,形成了“主权在民”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因而资本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民主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仍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与资本主义民主以及以往其他类型的民主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这集中体现在:第一,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真正享有;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泛的民主政治;第三,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的矛盾中,生产力是内容方面,活泼易变;生产关系是形式方面,相对稳定,因而在生产方式内部始终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确。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1)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1)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3)实践还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1)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观点。(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3)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心主义均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错误。(1)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可知论,主张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2)唯心主义哲学不一定全部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例如黑格尔,他主张“绝对观念”是第一性的,客观存在是第二性的,但他不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是认为,尽管现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但是从能够认识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是思维内容的内容的。就是说,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者,但他是主张可知论的。只有那些不可知论者才根本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一定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我国经济活动效益低下,这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的症结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加速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正确。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为尽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祖国的统一,把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发展为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这里,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不是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韵革命,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此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物质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错误。(1)这种观点没有正确理解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形态的关系。(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概括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共性;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个性。共性和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简单地等同。(3)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既有能直观地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也有不能直观地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如“场”、“社会关系”、“微观粒子”等物质形态。显然,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说成是物质的共同标志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错误。(1)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营经济主要是用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建立的。错误。(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营经济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的。当时,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使旧中国依附于帝国主义,占全国工业资本总额的2/3左右,占工业、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总额80%左右的官僚资本成为国营资本。这些企业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国营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2)对民族资本,国家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而没有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这是因为: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改造,也有利于发挥民族资本家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错误。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1)知识或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错误。“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主体,是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但不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坚持“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要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错误。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这里的“东西问题”指的是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之间以及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问的关系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是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都还未解决的一个问题。邓小平指出:“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这里的“南北问题”指的是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即南方国家)与发达国家(即北方国家)的关系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错误。它混淆了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们都不是主要矛盾,都要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决定和制约。

◆在中华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天然领导者”。错误。人类社会一般的规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但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对象异常强大,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阶级,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但由于其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它始终没有能力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要有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这一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而且,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许多特殊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这一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认识清楚。在民主革命早期,党内曾有人认为,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者”。这种观点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天然领导者”的认识却是错误的,因为领导者并非天然地属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会尽一切力量来争夺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民主革命的实践证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通过不断的斗争来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

◆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反作用。错误。(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具有反作用,只不过反作用的性质不同而已。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武装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因而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并同落后思想展开必要的斗争,对于发挥先进思想对社会存在的推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错误。应正确理解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1)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或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论者。(2)中国共产党人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激励自己,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艰苦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3)忘记远大理想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而误国误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就是农民革命战争。错误。中国革命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本质上是农民革命,但它并不能说就是农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之所以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主要是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就决定了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广大农民所在的农村,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反革命的力量对农村的控制相对薄弱、中国的广大、帝国主义之间及军阀之间的矛盾斗争,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战争提供了可能。中国共产党要积蓄和锻炼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进行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领导农民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根据地,借以在长期的战斗中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事实上,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是依靠农村,依靠农民,依靠根据地建设。中国.的武装斗争正是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土地革命相结合,发动支持和参加革命战争。才形成人民战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正确。中国农民有较强烈的反帝反封建和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保守等弱点,他们看不清斗争的前途,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也难以抵制封建主义的影响,不能始终保持革命队伍的团结和巩固,因而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历史证明,中国农民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错误。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以便为大规模地有计划地进行经验建设准备条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9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才实现了从新人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动物的隐身》下一篇: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