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校长

2024-09-18

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校长(共7篇)

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校长 篇1

14“感悟亲情”作文指导

一、学习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充分感受和体悟亲情。

2、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亲情。

二、学习重点:亲情类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三、课前准备:读几篇感人的文章,初步感受亲情。1.散文《背影》(朱自清); 2.散文《荷叶母亲》(冰心); ;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国际家庭日的徽号引入,屋檐下心连心,屋檐下演绎着一份份关爱,亲情在这里衍生。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深深地在意,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亲情,体会真爱。

(二)听一听:

播放韩红的《天亮了》,同时屏幕显示歌词: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也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这是一个夜晚,天上宿星点点,我在梦里看见我的妈妈,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你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在音乐声中介绍故事背景:看过去年3·15晚会的人们可能都还记得,晚会最开始的那首歌——《天亮了》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燕雯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潘子灏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这个壮举也许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也许„„,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同学们,还记得唐山大地震中那个咬破食指、以血代奶、延续儿子生命的母亲吗?还记得海峡对岸那个投身火海、勇救女儿、烧毁容颜的母亲吗?还记得媒体报道的那个千里寻凶、风餐露宿、为儿雪恨的母亲吗?谁说母爱没有深度?爱到极致,母爱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或许同学们会说我们的生活平淡枯燥,我们的父母亲也没有这些壮举,那么润物无声的难道不是母爱吗?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习作。

(三)读一读: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去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楞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四)说一说:(此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短文中的人和事使你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吧:快乐的、伤心的、愧疚的、感激的„„或许这个人使你念念不忘,或许这件事使你刻骨铭心,讲给大家听听,好吗?(1)请举手的同学回答。

(2)教师小结:当你想起这个人的时候,你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默契,在这最近的空间中,心与心最容易产生撞击。刚才从同学的叙事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感动。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感动,曾经使我们感动的那一刻,可能来自于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外婆„„这份感情往往凝系在一个情感的核上,我们把这情感的核叫“动情点”。同学们写时,也一定要选取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画面。

(五)议一议:

如何让作文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学生讨论总结。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多媒体显示相关名言:

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

②“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

③情真,语不雕琢而自工。

——沈德潜 ④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2.抓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

散文《背影》为我们讲了一个动情的故事,这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与他父亲的故事。在这故事中,作者流了4次泪,为什么?(1)略读文章。(2)简单点评。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爱还寄托一种形式,因为爱是抽象的东西,往往通过一种形式反映它。这篇文章父对子的爱的形式是“一袋橘子”、“一封来信”;子对父的爱是抒写“一个背影”。所以往往一件细小的东西,如“一杯水”、“一个铅笔盒”、“一次微笑”、“一个眼神”、“一根头发”„„都能寄托一种感情。想一想,告诉我,在这些东西中能寄托一种怎样的感情?或者你能举一样东西,他也曾经抨动着你的心弦?

(1)请举手的同学回答

(2)小结:这些情感往往凝聚着在一件细小的东西中,只要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在生活中都能找一个细小是能抨动你心弦的东西。所以说,我们的生活不是平淡枯燥,而是我们缺少积极观察生活的态度。我们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所蕴含的感人之处,善于捕捉自己内心的每一次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还要经常咀嚼这些情绪和波动,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上帝是公平的,只有那些对生活有心的人,才能让他的文章流淌真情的泪和血,让他成为生活和时代的骄子。3.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教师进行一些个性化、特征化的技巧指导:

(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特征化的细节

(2)特征化的细节可反复呈现,在不同情境下展现,以突出其鲜明的性格特征 精彩细节示例之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用这样的动作细致地表达出来了,这个细节描写胜似千言万语。

精彩细节示例之二

学生习作《感受亲情》:“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不知是谁轻轻哼了一句,把我从思绪中拉回。外婆桥,外婆桥,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她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盼望的情景。此时,一股浓浓的亲情如春天那温暖的阳光,洒进我的心田,令我感到幸福无比。这里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的温暖。

(六)练一练:

写一篇真情作文。通过阅读感人文章和同学们的总结,想必同学们心中早已是千言万语涌上来,急待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了,那么,这是一次机会,相信这篇作文定是一篇成功之作。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真诚的回忆自己的人生路,谁陪伴你一路走来,感悟人生。

2.提倡写散文,能有亮点。真实,写出真情,多一些美的语言,多一些思考的哲语。3.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同时,也请同学们把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带到生活中去,为亲人做一件事,以情导行,把学文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请记住:爱心,是照耀世界的温暖的阳光;是维系心灵和心灵之间的坚韧纽带„„如果人的一生中,能够充分地享受到美好而完美的亲情,那么,他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否则,就是有缺陷的人生。希望大家广泛收集、广泛练习,写出更多、更好的亲情类文章来,用心去感悟亲情、体会真爱。板书设计

写什么 最熟悉、最动情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怎么写 讲真话、诉真情

2.抓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

3.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校长 篇2

2010年9月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中小学名校长”及“云南省省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称号。

从2004年来到麻栗坡县第一中学, 师栗戈已经走过了整整6个年头。每当他站在熟悉的校园里, 心里就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这6年中, 麻栗坡县第一中学的办学规模逐渐壮大, 校园从最初的24亩发展到现在的新校区400多亩。学校先后培养出省、州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0余人, 骨干教师的人数比例居全州前列, 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1871人, 专任教师125人,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6%以上。新校区投资近两个亿, 现已建成, 将达到能容纳6000人的规模。

师栗戈校长见证着边疆贫困县一中踏实、稳健地成长, 这种成长不仅是外在的、硬件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学校精神和气质的提升——麻栗坡县第一中学特有的“科研兴校”, “加工”能力最强, 培养学者型教师、特长生等, 师校长引以为豪。他一直秉承“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思想, 从不轻言放弃。

麻栗坡县第一中学教研之路

基础教育改革大潮, 推动着麻栗坡县第一中学教育思想的大变革。校长师栗戈高屋建瓴, 意识到学校基础教育理论水平还不高, 而未来的教育必然要求教师施予学生的一切教育形式都应该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支撑, 不能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来盲目进行, 因此他果断地决定坚持走“科研兴校”的道路。

自2006年起, 麻栗坡县第一中学的教研工作步入新的里程。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转变观念, 实施校本教研, 鼓励教师撰写论文, 在相互学习、借鉴中摸索着教研的方法和模式。

2007年4月, 学校第一本教师论文集《教改春潮涌南疆》问世, 其中收录了140多篇文章, 共40多万字, 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案例都包含着一线教师真诚的付出。麻栗坡县县长、副县长及教育局局长为本书题辞, 对学校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随后, 学校分别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体验学习与语感形成母语教学研究’的子课题‘基于母语环境的任务型英语教学实施与课堂资源整合研究’”, “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及家长作用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三个国家级研究课题。

在各类课题研究中, 学校一直重视激发老教师参与的热情, 同时也注重培养年轻教师的教研能力。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 教师的论文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2008年以来, 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有150余篇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州级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 有3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教研路上, 师栗戈校长带着老师们一点点褪去稚气, 走向成熟, 树立起了自信, 教师们也感受到了教育科研的魅力及其重大意义, 学校2008年6月获得国家级“科研兴校先进单位”的荣誉。

“加工”能力最强的学校之一

在文山州, 教育内人士对于麻栗坡县第一中学的公认的评价是:麻栗坡县第一中学是文山州内对学生“加工”能力最强的学校之一。所谓“加工”能力就是学生生源一般, 入学成绩偏低, 但学生毕业的分数却可圈可点!

地处边疆贫困县的麻栗坡县第一中学学生生源许多是来自农村山区家庭, 针对现时的情况, 师栗戈校长提出办一所“每一个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 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中学”。

师栗戈校长提出:让每一位来自不同家庭、学校的学生得到发展, 无论是成绩优秀、一般学生还是后进生, 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良好发展。而更好的发展是指超越自我, 永不满足, 为成才积蓄力量。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职工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教师的不断发展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师生发展为本, 为师生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全心全意为师生发展服务。

在师校长的带领下, 学校扎实教学, 分层指导, 科学备考, 取得了突出成绩, 充分显示一中强劲的教育教学“加工”能力。优异成绩的取得, 源于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鼓励;学校实施“强师”工程, 全力打造一支乐教善教的师资队伍;因材施教, 精心辅导, 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宗旨,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盘谋局, 科学统筹, 以“质量第一”为原则, 贯穿3年甚至6年的教学工作, 从进校抓起, 分段实施, 夯实基础, 切实抓好各个教学环节;培育优良的学风,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全校形成一个人人自觉学习, 个个奋勇争先的学习氛围, 这样不但学生整体的成绩上去了, 学习尖子也不断涌现出来。

几年来, 麻栗坡县第一中学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高考上线率均居全州前列。2008年, 上线率为79.43%, 2009年, 上线率为92.33%, 高于全州上线率16.11个百分点。尤其是2010年麻栗坡县第一中学以上线率100%的优异成绩开创了新的历史。同时, 2006年以来, 学校共有268名专业特长生考上了不同层次的大学。

走音体美特色教育发展之路

麻栗坡县第一中学有着体育特长的优良传统, 师校长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了。在采访中, 他说:音体美和教育教学密不可分, 抓好体育健康工作将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以“三生教育”为载体, 认真落实“减负提质”精神, 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探索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走出了一条音体美特色教育的发展之路, 积极培养音乐、体育、美术等各方面人才, 注重对学生兴趣、特长的挖掘。

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 就无所谓发展;没有特色, 走别人走过的路, 循规蹈矩, 也不可能再发展。师校长意识到做事情要结合本地实际, 不能脱离乡村。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学生, 学习水平、能力与大城市的有较大的差别, 文化成绩和行为习惯偏差的学生的身体条件大多较好。

师校长审时度势, 就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 为所有学生寻找人生出路等问题, 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最终树立了特色办学的理念: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特色教育, 让学生张扬个性, 发挥特长、人人成才。

学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音乐、体育、美术等特长培养, 并响亮地提出了把一中办成有较高知名度的音乐、体育、美术等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在特色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引下, 学校全体教职工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召、教育被认为是“二流”的学生, 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励志教育、成功教育, 让学生从一进校起, 就彻底抛弃学习基础差的悲观思想, 鼓励学生奋发学习、立志成才。

在采访过程中, 师栗戈校长给记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的务实, 每一句话都实实在在, 他说:“被授予‘云南省中小学名校长’、‘省级学科带头人’称号, 我非常感谢一中的师生们给我的支持、配合, 成绩是靠大家的努力得来的。我相信他们, 我也会做得更好。我将以这一次荣誉为契机,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 认真落实、强化管理, 探索适合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办学模式, 坚持德治、法治、情治, 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发展学生特长, 促进全面发展。展望未来, 我充满信心, 我将继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只要大家都努力, 一中的明天会更辉煌。”

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校长 篇3

他在有限的财政拨款条件下,完成了基础设施的维修、改扩建;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增置,使蒙校的办学硬件进入了全区先进行列;在精细化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成为“全盟示范学校”。阿日斌校长注重文化教育、学生素质的培养;他紧抓教学质量,重视环境育人;他始终秉承科研兴校,提出“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理念,在蒙校期间成为第一位承担自治区规划课题的先行者。阿日斌经过几年的努力将一个即将倒闭的学校发展到在校学生1400多人,从全盟民族类学校排名倒数第一位一跃成为全盟排名首位。阿日斌先后资助过200多名贫困生,资助6万多元。他对来自蒙古国的孤儿,更是关爱有加,蒙古国教育部为阿日斌颁发了“为蒙古国孤儿教育做出特殊贡献奖”及“中蒙两国基础教育特殊贡献奖”。

在2012年阿日斌主持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子课题《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并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校长。

治校名言:创新对工作,忠心对教育,贴心对教师,爱心对学生,虚心对荣誉。

青海西宁第十一中学 篇4

学校简介

西宁市第十一中学,座落在古城西宁凤凰山景区北麓,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发展前景广阔的完全中学。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沐浴着“夏都”旅游城市的灵气,承市委、市政府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为学生发展奠基,对祖国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科学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用人机制,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教职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学校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33亩。现有44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67,其中高级教师35名,中级教师70名,省级劳模1名,市级十佳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计16名。

多年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总体目标,坚持“学生发展奠基,对祖国未来负责”学理念,努力追求“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成绩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西宁市标准化学校”、“省级标准化学校”、“省级绿色校园”、“省级示范性实验学校”、“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西宁市教育系统目标考核中,连续多年被评为“教育教学及管理优秀单位”。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市属中学前茅,连续几年推出中考状元,创下了“中考五连冠”之辉煌,在各类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家长、学生的首选学校。

简史及大事记

一、初创 一九五八年

青海省劳改局成立了子弟小学,学制六年,校址在西宁市南山路144号(现南大街130号),由罗萍任副校长,有教师十余人,共四个班,学生不足200名,仅建有一座展览楼(因俯瞰呈飞机之型,故有“飞机楼之称”)和一幢库房。

(另有教师回忆说学校成立于1956年,但此说无任何档案材料可以证明)一九六三年

3月在原劳改子弟小学的基础上筹建中学,定名:青海省公安厅劳改局子弟学校。经过五个多月的筹建,于8月正式开学,共六个班,每班四十五人左右,约有学生270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中学教师21人。校长魏翼唐,副校长罗萍主管小学工作,副校长陆成龙主管中学工作。

修建了二层平顶小楼共三栋(即后教学楼和旧办公楼)。一九六九年

3月青海省劳改局将此校交于西宁市。一九七0年

1月28日成立西宁市第十一中学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一年

初中改为三年制,同年招收第一届高中生,学制两年,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年一贯制学校。

一九七三年

举行了第四屆全校春季运动会。

二、变更

一九七六年

3月将小学部交西宁市城中区。修建了具有六个单元的住宅楼。一九七九年

在原有住宅楼的基础上又旁加增建了两个单元。一九八O年 修建了前教学楼。一九八三年

高中改为三年制,从此西宁十一中成为一所六年制完全中学。一九八五年

司秀清、史春荣、张琳、杨桦、施诚、张长平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一九八六年

孙勇胜、张兆水、姚宗善、吕庆飞、阎辉庭、侯非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一九八八年

12月,陈娟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年

9月,陈娟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一九九0年

9月4日,潘祖芬、张远菊、赵伟、张艳丽等10人获取西宁市“三好”学生称号;李跃增、余水清等10名同学获西宁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12月4日至7日,召开西宁市十一中二届一次教代会。

一九九一年

5月4日,薛北平、吕广虎8名同学荣获市“三好”学生称号;于金荣、史森等12名同学荣获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8月,为具有八个单元的住宅楼又增加了阳台。

10月2日至4日,在西门外体育场召开校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

12月10日至20日,召开西宁市十一中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西宁十一中教职工考核制度的报告》。

一九九二年 5月,王静、王洋等12名同学获市“三好”学生称号;杨卫利、白少杰等6名学生获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9月27日至29日,在西门体育场召开我校第二十四届田径运动会。11月,齐炎老师获西宁市英语教师教案比赛三等奖。

12月23日至26日,召开西宁市十一中二届三次教代会,大会审议通过了《西宁十一中教职工考核制度修改意见》和《勤工俭学工作报告》。

一九九三年

经市政府批准,将原高中部改办为“西宁职业技术学校”。当时有初中班级24个,学生1500余人。职业高中设有“饭店服务与管理”、“烹饪”,“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等四个专业,八个教学班,近300名学生。

4月21日至22日,在西门外体育场举行校第二十五届田径运动会。

5月,张雁、王静等10名学生获市“三好”学生称号,吕荣华、唐小玲等7名学生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6月中考,成绩列市属中学第二名。一九九四年

4月23日至24日,在西门外体育场举行校第二十六届田径运动会。

5月,李含珍、郭岩、苏明香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代动坤、张洁等8名学生获市“三好”学生称号;魏宁娟、杨卫利等4名学生获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6月中考,成绩列市属中学第二名。在全国奥林匹克初中化学竞赛<青海赛区>中获集体第二名;有6人在全国奥林匹克英语竞赛中取得名次,有6人获全国应用物理竞赛前五名。

一九九五年

4月17日至18日,在西门外体育场举行校第二十七届田径运动会。

5月,高锦华、姚媛媛等13名学生获市“三好”学生称号;任志伟、潘祖芬等7名学生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高深获优秀班主任称号;初二7班(班主任刘海宁)、初二10班(班主任刘英)班团支部获市优秀团支部称号。

6月中考,成绩居市属中学第一名。

9月,陈娟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

12月26日至28日,举行校三届一次教代会,大会审议通过了《津贴实施方案》。一九九六年

4月22日至23日,在西门外体育场举行校田径运动会。

5月,曾蓉、邓明辉等17名学生获市“三好”学生称号;姚媛媛、林艳等4名学生获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初二4班(班主任王玲)、初三1班(班主任高深)团支部获先进团支部称号。

6月中考,成绩居市属中学第一名。

10月23日至24日召开了三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机构编制实施方案》和《津贴实施办法》。

一九九七年

4月24日至25日,在西门体育场举行第二十九届运动会。5月,樊月娥老师被评为全省教育先进个人。

6月中考,成绩居市属中学第一名。

9月,陈娟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

一九九八年

5月,建南北朝向砖混结构平房2间为车库,面积78.40平方米。同月,仇春兰老师评为市优秀班主任,李含珍老师所带初三年级(3)班获市先进班集体称号,曾蓉获市“三好”学生称号。

6月中考,成绩列市属中学第一。

7月23日,学校举行了建校四十周年庆典活动,邀请了西宁市、市教委有关领导及历任校级领导,部分历届毕业生参加。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对我校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一九九九年

4月27日至28日,在南门体育场举行校田径运动会。

5月3日至5日,举办纪念“五四”青年节教职员工卡拉ok比赛。

5月张燕、许显娟等17人获市“三好”学生称号;张殷洁等9名学生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6月中考,成绩居市属中学第一名。

7月21日,召开第三届教代会临时会议通过孙勇胜同志作集资上暖气的报告。修建了面积为288.30平方米的锅炉房,解决了教学区、家属区冬季取暖问题。二OOO年 1月,齐炎老师获199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

4月27—26日,在南门体育场举行校田径运动会。

5月,沈莹、郝楠等17名学生获市“三好”学生称号;马蓬蕾、剌超等9名学生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6月,面积为205.34平方米的水厕交工。

9月,匡媛媛老师被评为市十佳教师。

杨秀清老师获全国中学化学竞赛指导教师奖。二OO一年

停止西宁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工作。将一九五八年所建库房办为校印刷厂。3月,王秀琴老师被评为市“巾帼建功”标兵。

三、发展 二OO二年:

在省市领导关怀下,市政府、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于5月18日开工建成面积为3460.09平方米的逸夫综合实验楼,于2002年12月20日逸夫综合实验楼竣工。

对三栋二层平顶小楼(即后教学楼和旧办公楼)进行全面维修。

5月,匡媛媛老师被评为市中学骨干教师。二OO三年

恢复普通高中的招生工作,成为完全中学。

3月学校广场开始施工。同月,杨秀清老师获全国中学化学竞赛指导教师奖,郭靓雯老师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质课展评优秀奖,关顺多老师获市辅导教师一等奖,5月,陈宗慧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金新萍老师的论文获一等奖。

6月,张敏老师于第十四届“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中被评为“数学教育优秀园丁”。8月,曾宪纲老师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王秀琴、韩玉梅两位老师分别被评为市中学骨干教师。

9月学校广场交工并投入使用,同月,逸夫综合实验楼也投入使用。匡媛媛老师被评为省首届中小学“十杰教师”,王秀琴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二OO四年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获得西宁市市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月28日,召开西宁十一中四届一次教代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宁十一中改革方案》。4月,匡媛媛老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王秀琴老师被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张敏老师获第九届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称号,金新萍、刘峰两位老师在新世纪星杯全国少儿文学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和二等辅导奖,刘峰老师还获得省第三届“好作文”优秀指导奖。

5月,齐炎、张敏两位老师分别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殷春玲老师所带初三年级(10)班团支部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团支部。

8月,崔秀梅老师获全省论文评选二等奖,张敏老师获全省论文评选中三等奖,丁俊红老师的论文《英语教学中的板书设计》获二等奖。

9月,金新萍老师在西宁地区“天露杯·可爱的夏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分荣获优秀辅导奖。

11月,刘峰老师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质课展评三等奖,丁俊红老师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质课展评二等奖。

12月,陈国寿老师的课件《电解原理》在省中小学“珠穆朗码杯”竞赛中获优秀奖,齐炎老师指导刘滢冰同学在2004年英语口语能力竞赛中获初中一等奖,指导袁凡、张文泽两位同学于该竞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丁俊红老师指导的贺雅婧同学获初中一等奖,杨哲同学获初中二等奖,龚晨同学获初中三等奖,张红仙老师获全国中小学英语竞赛辅导奖。

二OO五年

获得区级文明单位称号,省级绿色校园荣誉称号;省级标准化学校称号。恢复高中部后的第一届高三毕业学生,升学率达59%,初三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三名。

3月17日至18日,召开西宁十一中四届二次教代会,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教师情况考核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代表们怀着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反映教职工意见和要求,积极参政议政,自始至终充满民主团结气氛。同月,张敏老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4月,林兆香老师在“三北”地区思想政治优质课竞赛选拔赛中获二等奖,殷春玲获讲课比赛二等奖。

5月,金新萍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齐炎老师指导刘滢冰同学在2005年英语口语能力竞赛中获初中一等奖。

7月,苏生鸿老师荣获论文一等奖。

8月22日,召开了四届二次临时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说明书》。

9月,陈娟老师被评为西宁市师德标兵。

刘静老师所带初二(6)班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二OO六年

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在市领导的关怀下,校领导及全校教职工的齐心努力下,又获得了初、高三双丰收,初三名列前三名,高三年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升学率达64%; 3月,陈宗慧老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4月,刘峰老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5月,匡媛媛老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苏明茹老师获青海省历史设计二等奖,罗丽邦老师获全国中学生物二等奖,崔秀梅老师分获历史学科教学设计一等奖和教学设计一等奖,殷春玲老师获教学设计二等奖,朱永强老师获全省中学体育教学优秀课二等奖,张敏老师辅导学生孙彬汇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李国强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

9月,吕庆飞校长被评为西宁市十佳校长,陈娟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苏明茹老师获西宁市课件比赛二等奖。同月,交工多年的水厕投入使用。

10月28日,召开校四届三次教代会。

11月,朱永强同志获第二届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优秀奖。12月,陈娟老师荣获全国第五届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二OO七年

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平安校园荣誉称号。

4月14日,召开西宁十一中四届四次教代会,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西宁市第十一中学自主发展三年规划》、《西宁市第十一中学2007年目标责任书》、《西宁市第十一中学自主发展三年规划总目标表》。

5月,张淑霞老师获全省中学物理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曹正蓉老师获全省音乐录象课比赛二等奖,苏生鸿老师所带高一年级(3)班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马艺英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

从7月开始,学校对前教学楼进行全面维修,将木头窗、门全部换成铝合金门窗,楼道铺上了大理石;对后操场进行了维修改建,铺了塑胶操场,同时修建了主席台、文化墙。

9月,高一年级招生六个班。全校共有45个教学班规模,学校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12月,刘小虎老师获西宁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校长 篇5

天山区教育局党委:

根据天山区《关于开展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在天山区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我校积极认真地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学习教育

(一)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职责。

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我校始终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民族团结创建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分工及职责。及时制定了民族团结创建活动长期规划和实施计划,做到了与学校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为争创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注重加强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和学习。

1、加强民族团结理论知识学习。将民族团结学习列入日常的政治学习中,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三史”教育,学习“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宗教政策”、“新疆地方史”等内容,受教育面达到100%。要求干部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心得,并对学习成果进行测试。

2、思想教育长流水、不间断。领导班子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团结协作、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引领全局上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在工作生活中,注意干部的思想动态,发现干部有思想情绪的,及时谈心,化解矛盾。全体干部都能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类的极端重要性,“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认识深入人心,自觉主动对维护吐鲁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3、关心各民族同志的工作和生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班子对各民族同志平等相待、一视同仁,不论哪个民族干部职工,遇到生病或家中有困难的,组织人员进行慰问和帮助解决困难,让干部心中温暖,幸福生活,和谐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树立典型

建章立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制定了《少数民族学汉语制度》、《业务学习制度》等,加强对少数民族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成立了帮扶小组,每名汉族民族教师都有一个帮扶对象,并对帮扶成果制定了奖惩制度。每年都从全校教职员工中推选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树立榜样,充分发扬先进引领作用。

三、开展各类民族团结文化活动,搭建团结友谊桥梁

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单位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认真学习落实《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

1.悬挂民族团结标语,制定了民族团结展板,编制民族团结信息,并及时上报。每年都以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契机,开展徒步、民族团结演讲比赛、扶贫帮困等活动。

2.利用节假日开展拥军爱民、军民共建活动。与驻军部门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慰问少数民族老教师、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帮助他们建立生活信心,让他们感受党和国家的温暖。

3.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参观博物馆、国防园、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民族团结图片展等,提升师生团结意识和热爱家乡的热情。

1海口市第一中学校本研训方案 篇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将校本研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制度,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当前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引发了我们对校本研训的关注与探索。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的精神,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研训的要求,为建设一支优良精干的教师队伍,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机遇中实现我校“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总体办学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科学研究能力为重点,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训主体,以解决学校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从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校本研训,整体提升课程改革的效度,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领导机构

从建设学习化组织的宗旨出发,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马向阳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办公室、教研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领导校本研训的工作。根据研训和考核的实际需要,成立以教学副校长王永策为组长,以相关处室及各学科组长为成员的学校研训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训的考核工作。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研室,具体负责校本研训的日常工作,为校本研训提供服务指导。由学校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校本研训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校本研训的领导,必须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根据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对教师校本研训进行五年规划,制定校本研训工作管理制度、活动制度、评估制度、保障制度和档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每学期具体制定教师校本研训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表,使校本研训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样,通过建章立制,全校以校本研训总目标为核心,以学校、教研组、教师为单位,层层有计划,人人有目标,研训工作明确具体,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校本研训计划

校本研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根据参加校本研训教师的特点,建立明确、适宜的研训目标,选择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研训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研训形式,以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培养研究型教师。

(一)校本研训内容

校本研训内容包括公共课程、学科基本功和新课程研究三部分。

公共课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各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等。

学科基本功:由一般基本功和专项基本功组成。一般基本功包括导入、提问、板书、结束、演示等6项技能,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科渗透,教案编写,说课等;专项基本功包括语文的朗读与写作示范,数学的解题和绘制图形,英语的绘制简笔画和英语组织教学,政治的基本理论和课外活动指导,历史的地图和文物图及历史资料,地理的绘制简笔地图,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实验和组织学生实验,美术的示范技法,音乐的自弹自唱,体育的示范动作和示范操作,计算机的CAI课件制作和网络技术操作,劳动技术的示范操作技能等。

新课程研究:包括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研究与课题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反思,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教育

教学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科的整合应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新课程标准研究与实验等。

(二)校本研训形式

1、不断丰富“五个一”工程活动,以教龄不满五年的青年教师为对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五个一”工程内容为:上好一节学科汇报课、上好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展示课、参加一项教学基本技能竞赛、参加一次课件制作展示、撰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教学论文。

2、把教学技能训练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工程。继续抓好导入、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结束等六项教学技能训练,以示范、讲解、研讨、训练、导师制等多种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以“新课程研讨日”为交流平台,以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常见、最实际、最难解决的问题为对象,以课题、定期学习、专题反思、应用研究、问题会诊、教学案例交流、说课、观摩研讨课、与专家对话等形式,为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切入点、结合点,带动学校教学研究,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

4、强化集体备课活动,改革教案编写方式。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全组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编写教学设计、说课、公开教学、议课、总结反思等五个环节,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达到师师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坚决纠正教师备课中照搬现成的教案和凭已有经验设计教学方案的两种不良倾向。

5、科研兴校,课题牵头。以我校参加的“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生选课指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等六个省级课程改革项目为契机,把校本课程开发和新课程培训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内容,渗透贯穿于校本研训的全过程,促

进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思维方式、教师角色作用、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根本转变,以深化和提高校本研训。

6、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素质”为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专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开设讲座,并适时组织有关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进修。

(三)校本研训步骤

第一阶段(2003年9月—2004年7月),以岗位培训为主。组织广大教师参加教师岗位培训,接受不少于240学时、30学分的培训,周密布置,扎实推进,总结反思,确保顺利通过市、省级的考核和验收。

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7年7月),以新课程研训为主。以课程改革培训和六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项目研究为核心,通过各种形式,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实际问题,以从实际出发的态度,用从实际出发的手段,解决从实际出发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特别要进一步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学校里发生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训。

第三阶段(2004年9月—12月):考核验收为主。由学校组织考核验收,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校本研训活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校本研训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加大校本研训经费投入,设校本研训专项经费,学校的每一项校本研训活动均由专项经费开支。首先,要加大软件投入,为广大教师全方面提供校本研训所有必需的教材、作业本、笔记本等。其次,要加大硬件投入,统筹协调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以及相关图书资料、备课软件等设施设备。其三,要加大外出研训投入,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学习、各级学科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通过相关制度,具体解决进修、研训教师的各种补助和费用问题。

同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进一步健全校本研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校本研训工作中表现突出、考核成绩优异者及各项研训竞赛的优胜者均应给予奖励;对校本研训工作中不认真或考核不过关的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

五、组织管理与考核

1、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引导广大教师深刻认识我校开展校本研训的重要意义,明确这项工作的内容、要求及计划安排,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督查,具体落实目标责任,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2、严格考核,保证质量。

校本研训的生命在于它的质量。要保证和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就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强化常规检查、考勤和交流,严明纪律,严格管理,并把平时的督查与考核评估结合起来。同时,我校已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准备出台具体的考核验收方案,制定系列化评估表,以考核评估作保障,促进校本研训工作。

根据省、市教育主管部分有关文件的精神,要把校本研训与教师职务聘任挂钩,凡校本研训考核不过关、未取得研训合格证的教师,不能聘为高一级职务;与评优评先活动挂钩,凡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校本研训任务的教师,在本学年度不能评为先进个人、所在科组不能评为先进科组。

六、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档案管理和建设,是校本研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管理主要是对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各种材料,以分类和成盒的形式建档记载。它包括学校档案和个人档案。学校档案内容要有校本研训的计划、总结、领导和考核机构、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课堂教学、考核数据和成果、研训学习、各科组计划和总结、各种研训活动等材料。个人档案内容要有个人研训计划、笔记、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教案、说课稿、教学论文、三笔字作业、考核成绩、相关证书、自制课件、科研成果及学校考核评价表、登记表、意见等各种书面材料,每位教师以盒建档、按人立档。

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校长 篇7

□您如何理解“教育”这两个字?

■“教育”这两个字承载着太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首先应该将“教育”理解为一种行为, 因为真正的教育智慧只有通过“行为”在实践的积累与升华中才能产生。教育不仅是一种行为, 更是一种信念。没有一种信念, 这种“行为”注定不能长久。这里说的“信念”, 不仅是指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力, 而且是值得用行为去践行的一种理念和文化。

□在天铁一中这种“理念和文化”指的是什么?

■这种“理念和文化”在我们学校指的是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全面育人”就是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 实现全面管理。德育工作主要是坚持抓德育活动与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重。我校坚持组织好“六项活动”, 即要求每个学生一学期要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负责学校或班里的一项工作、掌握一项文体技能、发展一门优势学科、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学校的德育活动体现出企业办学的特点、革命老区的地域特点、全员参与注重过程体验的特点,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智育方面, 我校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明确了课堂高效教学的标准, 即教师有激情、学生有兴趣、师生有互动、管理有智慧、知识有联系、手段有创新, 同时要求学生手不要做闲事、嘴不要说闲话、脑不要有闲思,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艺体教育方面, 学校重视音、体、美教学工作和特长生培养工作, 坚持对音、体、美学科进行统一的期末考试, 加强了对音、体、美教师的考核, 对规范音、体、美的日常教学起到了引导作用, 调动了音、体、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全员育人”就是通过关爱学生、影响家长、提高教师素质, 来实现全员管理。在关爱学生方面, 我们狠抓师德教育, 力求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面对面、网上咨询和心理教育讲座等方式, 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学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学生“评教”活动,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在影响家长方面, 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形成教育合力。家长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方面, 从大的导向上, 学校将教师培养过程分为入门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标兵教师, 按师德、教育、教学、教研综合制定了每一个等级的质量标准, 每一个等级的晋升程序, 对每一个等级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分层培养, 学校设教师等级奖, 给予不同的待遇和奖励, 这一方案的实施为每个教师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

“全过程育人”就是在育人的管理过程中抓好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各个环节, 实施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学校整合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的工作计划, 使之服务于学校的整体目标。在各项工作中, 狠抓落实, 注重实效。在教学方面, 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突出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在具体做法上,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 以常规管理为主线, 狠抓双基, 智能并进”的工作思路, 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 加强过程管理,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您刚才提到课堂高效教学的标准是“教师有激情、学生有兴趣、师生有互动、管理有智慧、知识有联系、手段有创新”, 您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教师有激情”体现在对全体学生的高度负责上、体现在课前的精心准备上、体现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上、体现在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上、体现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上、体现在高尚的职业道德上。“学生有兴趣”就是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上课专心致志, 积极思考, 对所学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能够主动学习。“师生有互动”是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通过提问、实作、练习等形式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师的课堂教学, 变过去的单向教学为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 做到学思结合、讲练结合。“管理有智慧”是说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分教七分管, 做到宽严有节、松紧有度、收放自如,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智慧。“课内外知识有联系”是说新课改提倡用教科书教, 即要求教师以教科书为原本, 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注重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相互联系,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的结合, 注重学习教科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 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由一元走向多元。“教学手段有创新”是说高效率的课堂应该是讲授、练习、思考、实作、参观等多种方法交融, 语言、文字、图形、符号、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共用。

□您刚才提到的“家长学校”在实践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家长学校主要是通过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剖析发生在学生、家长身边的家教案例, 用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诠释家教的基本理论, 同时向家长传授一些基本的家教方法, 如以身作则的方法、家庭环境熏陶的方法、赏识激励的方法、积极引导的方法, 挖掘利用生活中教育因素的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找准家庭教育的着力点, 侧重于家长如何营造民主文明的家庭氛围,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想、意志、兴趣、习惯、综合素质, 如何和学校、教师沟通的技巧上, 而不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具体的学科指导上, 使家长知道做好家庭教育不需要太多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育学完全可以成为众人的科学, 树立起家长育子成才的信心。

家长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三个理念:一是帮助家长树立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理念, 强调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石, 强调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深刻性、全程性、互补性和特殊性, 坚信家庭教育的作用, 反对“树大自然直”的观念。二是帮助家长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 分析新课改、素质教育对学校工作的新要求, 消除用智育代替素质教育、用分数代替智育的家教观念, 强调德才兼备德为先, 德、智、体、美均衡发展;要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成人做准备, 反对以学习成绩为评价孩子唯一尺度的观念。三是帮助家长树立持之以恒的教育理念, 引导家长将育儿作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事业来做, 反对一曝十寒的家教态度。

□家长学校的效果怎么样?

■目前, 天铁一中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稳固提高, 取得了一定成效, 这表现在:一是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出现很多父母同时来上课的现象, 使得学校将家长编班由三个班为一个教学单位变为两个班为一个教学单位。二是随着父母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单纯重视孩子学习和粗暴对待孩子、溺爱孩子的情况有所减少, 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三是随着父母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 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理念上更加趋同, 相互推诿、相互指责的现象减少, 家长和教师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学生出现问题时, 教师不再是“告状者”, 家长也不再充当教师的“打手”或孩子的“辩护律师”, 增强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合力。四是家长学校改变了家长, 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由于家长学校的工作效果明显, 教师学习家教理论, 收集研究家教案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学校德育处结合大量的身边案例, 对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家庭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积极探索教育的对策, 其研究论文获市级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我校还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家长学校, 带动了我校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质量,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

上一篇:化工检维修制度下一篇:古装武侠剧边城浪子主题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