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道散文(精选7篇)
幸福之道散文 篇1
师德的幸福之道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师德,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教师为人师表最基本的资质和资格。“师德”,简而言之,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目前,我国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态度都是端正的,他们都能做到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教师品行意识还停留在旧理念中,进取意识淡薄,有些教师则越来越把教书育人看得功利化,这些让人不可小觑的坏苗头必须及时遏止才能使我国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弘扬师德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那么应该怎样以身传教,为人师表,让师德弘扬呢?本人认为,师德既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又是教师的为人之道,寻求师德的幸福之道,不但表现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且还应该表现在教师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为人师必先有爱,但要爱得有价值。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但教师付出的爱是否每一位学生都会接受呢?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对教师的这些话语并不陌生:“要不是为了你,我才懒得理你!”“罚抄五十遍还不是想让你记住这几个单词吗?”等,这些教师不是不爱学生,而是把“爱”简单化、浅化的理解,因此他们“都是为学生好”的善意冬季常常“碰壁”吃苦头,并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甚至伤害了学生的尊严。专职的爱即使再无私,这种缺乏教育智慧的爱强加在学生神上只能是“师爱过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为人师必先有爱,但这种爱不是专制强加的,而是以心出发,且要爱得有价值。有些教师常常感叹自己是“双面伊人”,为学生操尽了心几乎“人格分裂”。其实,爱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真诚、具体的行动,只要赋予一定的智慧含量就会爱得有价值。粗暴的怜爱、片面的泛爱、放纵的溺爱、无原则的泛爱、无目的的空爱是不可取的,真正有价值的爱应该蕴含着教师对个性差异的尊重,对整体学生群体的公正,对学困生的宽容,对班中事务处理讲求原则,对每一位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殷切展望。
二、言传身教不仅寓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体现在学习生活中。
内含着丰富师德内容的校风、教风、校训等不能仅仅张贴在校园的宣传栏上,也不是通过一两次的座谈会、交流学习会就能够得到强化,它应该内化为每一位教师心中的内心信念,并化为自身的行动。教师的言传身教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着学生,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会影响,平时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在学生的心中,他们都存在着一把标准尺衡量,教育教学能力即使再高再好的教师,如果处事不正直、行为不检点、语言不文明,他也不会得到学生的真心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就要从日常做起,从身边做起。师德做一天的弘扬宣传很容易,难的事一言一行一辈子榜样的坚持。
任何道德规范,只要内化为每个人的内心信念,转化为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并默化为持久的习惯,才具有道德力量。每位教师只有实现了道德规范的内化、转化和默化,才能够成为合乎教师职业伦理的教师。真正的师德应在平凡的生活中慢慢积淀,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在学习工作中体现,只有这也能够,它才能有一颗真实高尚的灵魂撞击另一颗灵魂,真正引导着学生走进真善美的大门。
三、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能促进师德建设取得实效。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师德建设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机械重复,更不是反复在教师们耳边鼓吹就会自然地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的。它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外部建立必须的规章制度,完善师德监督管理体系,为抽象的规范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法律依据的模板,更重要的是要让师德建设由他律内化为自律,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的自我完善。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师德自律就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愿自觉地遵守师德规范,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思维意识、言行举止,说白了就是强调一种“慎独”的精神。但要达到此最终的目的追求,就要用他律作前提保障。作为外在规范的教师道德需要内化为内在生命的教师德性,而一旦这种内化得以完成,外在的教师道德规范就会成为稳定的精神力量,成为教师精神的核心成分。也就是说,自律与他律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师德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教师的职业人生引路,引导教师真正地领悟到为师之道,促进教师职业与人生的结合以及教师人生的完善。
在师德建设中,教师德性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更强调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而内在的使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能唤起个人对教师职业的尊崇,激发教师职业内在尊严,提升教师职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师的幸福感就是与这种教师德性紧密相连的,师德的幸福之道就在于教师凭借自己的心性能力与师德建设在教育生涯中积极创造幸福资源,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幸福之道散文 篇2
在他发表过的文章中, 《论教育的功利性》一文值得人们深思, 他说:“教育有没有功利性?我说有。不仅我说有, 古今中外不少人都说有。有文献为证: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优则仕。’他的意思是说书读好了可以去做官。如此说来, 孔子可以算作是功利大师了。西方呢, 则把功利描绘得含蓄些、中性些。培根《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彩, 足以长才。他也是在说明一个道理:无论如何, 读书受教育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也是有功利在里面的。功利有错么?功利本身并没有错, 关键是什么样的功利。我们知道, 功利有大功利和小功利之分。我们的教育还是要倡导为国为民的大功利, 少些为己为私的小功利。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总理的话立意高远, 引人奋发!我们说这就是一种大功利, 这样的功利无疑是崇高的、伟大的, 可歌可泣、可褒可扬的。一个人如若有了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志向、这样的境界, 他的目标定会更加远大, 志向定会更加坚定, 读书一定会更加成功。我认为, 教育还是应该摒弃小功利, 倡导大功利。这样的教育才会是大气的教育, 理想的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说得清楚明白, 教育所承载的远远不是改变个人命运那么简单。他进一步说, 教育的使命是使人幸福:教育者应幸福, 做幸福的使者、创造幸福的人, 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教育者应幸福地学习、工作、思考、研究、传播、成就自我;受教育者应幸福, 幸福地学习、成长、收获。陈自鹏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人。天铁的校长、教师们说:“和陈先生在一起, 我们很幸福。”是的, 当他们遇到教育的难题时, 总能在陈自鹏那里找到答案, 可能是他说的话做的文章, 可能是他的管理经验和人生经历, 给了他们很好的启发和借鉴。对陈自鹏和“天铁人”来说, 不断探寻规律和进行自我教育就是幸福之道。
做学生:学到老, 活得好
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可由于政治的原因, 陈自鹏的父母在他刚6个月大时被迫离散, 他由爷爷和父亲带大, 母爱的缺失成了他一生难以弥补的遗憾。1959年, 他出生在津郊, 上学不久便赶上动乱年代, 因为家庭出身不好, 求学的经历一波三折, 其间两次中断学业。小学前几年, 陈自鹏并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经常逃课玩耍。一天, 他缺勤的事被爷爷和父亲知道了, 没有想到, 长辈们没有批评他, 而是像往常一样, 在他到家后端来一碗汤面给他吃。怀着惭愧的心情, 陈自鹏硬着头皮、流着眼泪吃完了面。看他吃完了, 爷爷用手巾擦掉他的眼泪, 语气平缓地说:“孩子, 逃课、逃学是不对的。你知道‘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的意思吗?”爷爷是个文化人, 从小给他读诗书讲古训, 使他明理懂事向学,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 怎能不受混乱环境的影响?那是整整一代人无法逃脱的命运。爷爷简短的教诲, 小自鹏一直谨记在心, 后来家庭的变故更是彻底敲开了他蒙昧的心房。小学四年级时, 爷爷患急病骤逝, 从小由爷爷带大、和爷爷感情深厚的小自鹏悲痛万分, 想到爷爷对自己的疼爱和期望, 他下定决心, 一定好好学习, 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从此以后, 他发奋学习, 也有了尊师的意识:“老师对我这‘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一视同仁。我深切地感到,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不世俗、不势利、不偏心、不自私的。他们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 把所有的学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 他们有多少知识都会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 我更加尊重老师, 当然我也得到了老师的尊重。” (本文引用部分出自陈自鹏口述及其自传体、自述类文章)
由于“出身”问题, 1971年, 该升初中时, 陈自鹏被迫辍学, 1972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 他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成了蔡公庄中学的一名初中生。正值“文革”时期, 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即便如此, 教师们还是对学生倾注了无私的呵护与关爱。“那时班里有个同学, 高位截瘫, 走不了路, 家里人天天背着他来上学。老师们很同情他的遭遇, 总是想方设法照顾他, 并且号召同学们积极为他解除后顾之忧, 这使得他和家人十分感动。还有一位朱姓同学, 耳部有残疾, 人很淘气, 家里生活不是很好, 同学们大都瞧不起他, 送他外号‘半拉耳’。但是老师们并不歧视他, 给了他很多关爱, 我们也从中受到教育。”
1974年, 陈自鹏15岁, 再次因“出身不好”未能升入高中。1977年, 全国恢复高考, 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报考时虽遭受阻力, 但最终报名参加了考试, 并终于如愿以偿, 考入静海师范学校, 成为英语专业的一名“准教师”。1980年, 他自愿申请到位于河北涉县的天津铁厂修建部学校, 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生涯, 而这对于他还仅仅是个开始。
为了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 陈自鹏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于1980年到1988年先后完成了电大英语、电大科技英语翻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科及本科的学业。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虽然不能去世人瞩目的奥运会上挽星摘月、披金挂银, 但万事同理,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极费周折、极费力气才能干好的事情, 比如自学。自学, 也是一场征战, 也有个‘摘月’的问题。其一, 是愿不愿摘月, 其二, 是敢不敢摘月。愿不愿摘月是个志向问题。君不见, 有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壶茶, 一支烟, 一件小事聊半天;不读书, 不看报, 嘻嘻哈哈净胡闹。这是一种懒惰行为, 也是价值取向上的一种极端自私行为。生活在现代社会里, 每一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得益于现代文明, 可现代文明从何而来?它主要是来自学习和创造,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只知索取、不知奉献, 那是何等的狭隘、何等的自私!敢不敢摘月是勇气问题。捧起厚厚的书本, 面对浩如烟海的科学技术知识, 敢不敢攻关、敢不取登攀, 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办不到的。摘月, 是一种精神境界。”凭着“摘月”的精神, 他在1997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课程班, 2004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班, 2005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成为教育史专家王炳照的得意弟子。
陈自鹏学习, 常常是边干边学, 工作学习两不误, 且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启发。陈自鹏学习, 也常有奔波、劳累之苦, 在他人看来是苦, 在己则为乐。他在书中回忆:“人人做学生, 我却有不同。一是学时漫长。我从小是一顽童, 后来突然顿悟转化。从爷爷教我认识第一个汉字开始, 自己读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书, 做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学生, 至今仍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二是学运多舛。两度辍学, 对于爱读书的我打击之大, 影响之深, 可谓难以言表。正是这种坎坷, 这种曲折, 唤起了我的精神, 唤起了我的干劲儿, 唤起了我‘这一辈子读书一定要读出个样子来’的斗志。三是学由自主。几十年读书, 都是兴趣使然。不急功近利, 不投机取巧, 而是积极主动, 自觉自愿, 扎扎实实, 步步为营。参加工作后, 读书更是多了一分自觉、一分理性, 工学结合, 岗位成才。四是学无常师。几十年里, 除注重向书本学习、学习了四个专业外, 还向社会学, 向实践学, 向问题学, 向他人学。”参加自学考试时, 他和一位学友相约同时考日语。学友在天津外院脱产学习一年, 他在天铁自学。考试成绩出来, 学友只考了个及格, 他却考了88分。学友写信问他:“真不明白, 我脱产学习一年, 又有老师辅导, 你工作那么忙, 蹲在山沟里, 又完全靠自学, 你这书是怎么读的?”陈自鹏回信说:“其实, 坚持‘四读’而已。一是痴读, 如痴如醉地读, 专心致志, 醉于其中, 书没有读不好的。二是持读, 坚持不懈地读, 没有啃骨头的精神, 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是连一本书都读不好的。三是耻读。周总理说:‘一物不知, 学者之耻。’怀有愧疚之心去读, 觉耻才有苦读的动力。四是炽读, 怀着炽热的情感去读, 书便越读越有激情, 越读越有劲头, 最后肯定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对有些人来说, 做一辈子学生是幸福, 读一辈子书是“贵族生活”, 陈自鹏恰恰是这样的人。
在校学习仅8年多, 却用了几十年自学、在职学, 陈自鹏的学习经历显得与众不同甚至有些“传奇”色彩。他用学得的理论指导实践, 以“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为奋斗目标,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被评为中学英语特级教师, 他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及改革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写作并出版了《老师帮你记单词》《老师帮你学语法》《我做学生———从顽童到博士》《我做教师———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我做管理———从班主任到教委主任》《中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百年变革研究》等十余种书籍, 在十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 不仅包括教育教学论文, 还有诗歌、散文、随笔、信函等文章, 他受邀为4家教育类报刊写作专栏, 并被天津师范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当教师:梦想、感悟与引领
当教师, 是陈自鹏少年时的梦想, 那种羡慕和崇拜带有“幻想”色彩:“我很羡慕老师。心想自己要是将来能够当一个小学教师, 就像我们老师那样, 身着中山装, 戴一副金丝眼镜, 上课左手托课本, 右手拿教鞭, 领着大家读啊写啊, 下课领着大家唱啊跳啊, 学生见到老师都得问声好, 那该是多么高兴的事!”一个懵懂少年因为羡慕教师的潇洒风度、渊博学识和崇高威望而对教师职业着迷, 但他对教师的感受还是肤浅幼稚的。随着学业的进展, 教师的喜怒哀乐更加真切地呈现在他面前, 教师的形象也愈加丰满起来。不同学习阶段遇到的教师对陈自鹏都有深刻影响, 从那些普通教师乃至教育家身上, 他总结出了“人民满意的教师”应具有的六个基本方面:和蔼可亲、才华出众、个性突出、学识渊博、方法独到、境界高远。
从1980年起做教师, 学业日进, 教艺日精, 陈自鹏一刻没有忘记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天铁人”, 他用多年学习的成果回报天铁教育, 在他的带领下, 教师团队积极进取, 成为天铁宝贵的人才资源。
他引领教师“学”。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的精神感染和影响着教师们。他带领教师学本体性知识。他说, 作为教师, 学好本体性知识才能言之有根;他还倡导教师们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他说, 作为教师, 学好教育学才能言之有矩, 学好心理学才能言之有神, 学好教学论才能言之有义, 学好教育史才能言之有物, 学好教育哲学才能言之有理。他带领教师们学习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和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主张, 对教育本质论、价值论、目的论、知识论、道德论、宗教与教育等教育哲学基本问题有理性的思考, 升华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意义的认识。他倡导教师们学好相关学科知识, 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文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他说, 作为教师, 学好相关学科知识才能言之有趣, 也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讲述生动、引人入胜。
他引领教师“做”。教师的生命在课堂, 成长的关键在实践, 实践的关键在于“做”。首先是实做。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教情、学情、考情, 定实工作目标, 抓实工作过程, 力求教学取得实效。其次是精做。工作上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 争创一流;立志成为一流的教师, 掌握一流的技艺, 取得一流的业绩。他说, “一流的教师应有渊博的学识, 娴熟的技能, 出色的才艺, 四射的魅力, 多样的方法, 丰富的思想, 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教书育人, 既是经师又是人师, 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专业和思想修炼, 力争成为学生敬佩家长满意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再次是巧做。教育教学中要制定巧妙的思路, 采用巧妙的方法, 取得巧妙的效果。“作为教师, 对有些问题我们常常费思, 常常伤神, 常常烦恼, 常常困惑, 常常不知所措。比如转化‘学困生’是常抓常新也要常抓不懈的一件事, 如若方法不当, 措施不当, 往往事倍功半。为此,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全面提高’。面向全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教育, 因材施教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最后是乐做。“乐做是一种豁达, 一种信仰, 一种境界。作为教师, 我们要能够乐做而不知疲倦:一是教学相长, 二是目标常新。教学相长, 师生才能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 共同收获, 实现双赢。目标常新, 工作、学习才会有新追求, 有新想法, 有新进展。”
他引领教师“研”。陈自鹏在教学和管理中发现, 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的本质区别不在学, 也不在做, 而在于研, 即研究。“能不能做到边学边做边研究, 是一般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分水岭。”优秀教师重视研究, 重视探索规律, 发现规律, 运用规律, 因此教而有效, 育而有法。他指出, 作为教师, 应注重对四个方面问题的研究。一是教育重点问题。教育重点问题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如素质教育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等。他认为, “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应该树立全面的思想, 全体的思想, 差异的思想, 发展的思想, 民主的思想, 开放的思想, 系统的思想, 创新的思想, 辩证的思想, 实践的思想。有了正确的教学思想, 才会有正确的教学行为”。二是教育热点问题。教育热点问题是业内外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如课程改革问题, 学生在校安全问题等。热点问题处理不好, 可能会影响教育稳定和发展, 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比如课程改革, 在这个问题上, “天铁人”始终头脑清醒, 站位正确, 一方面认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社会变革必然导致教育变革;另一方面稳妥推进改革, 紧紧抓住学生发展这个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教育难点问题。教育难点问题是不容易解决好的问题, 如英语教育发展中的几个关系处理问题, 即规划与效益的关系, 教师与质量的关系, 习得与学得的关系, 母语与外语的关系, 听说与读写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虚拟交际与真实交际的关系,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等等。为此, 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 并带领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地处理了相关关系, 突破了难点, 积累了经验。四是教育疑点问题。教育疑点问题是大家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英语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 教师教得很累, 学生学得很苦, 但是教学效果微乎其微。看看学生, 音还是发不好, 调还是拿不准;单词记不住, 词义背不出;语法概念模糊, 用时不知所措;阅读主旨抓不住, 速度上不去, 理解有偏差;写作语言匮乏, 不知所云, 东拉西扯;成绩不好, 进步缓慢。那么, 原因何在?老师疑惑, 老师郁闷。其实, 破解这个问题的奥秘也非常简单。美国课程专家泰勒有个著名的论述即泰勒原理为我的思考找到了线索。泰勒的理论是:学校教育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组织哪些经验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如何组织这些经验?怎么知道这些经验在学生身上发生了变化?放在教学上, 就是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有了研究作为后盾, 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怪不得教师和校长们说, “陈先生是我们的主心骨”。
他引领教师提高理论修养。他曾为某单位优秀青年教师考核命题:请列举出中外经典的教学方法, 你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哪种方法?请从学理上分析它的优点和缺陷。可惜教师们答得并不理想。“优秀教师尚且如此, 其他教师可想而知。”对此他不无忧虑。还有一次, 一个刚刚分配来天铁的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来他办公室闲聊, 该生自我介绍说自己虽然专业知识学得不是很精, 但教育学“学得很好”, 并且“有很多感悟”。陈自鹏闻言颇感兴趣, 便和他探讨了三个问题:教育的本源、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性。遗憾的是, 该生并不能给出明确和正确的答案。陈自鹏对他说, 搞不清这几个问题, 不能说真的懂教育理论, 建议他“回去好好地读读教育经典, 这样有利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他强调, “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 首先应该知道教育是源于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 教育需要为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服务, 这样, 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定位。此外, 我们还应该知道,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并具有社会教化功能。还有, 要知道教育受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制约和影响, 是在不断变革之中的。我们的教育应该与时俱进, 应该不断创新。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会更有理性, 更有智慧, 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教育理论素养”。他引导教师研究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 我们每天都要运用具体的教学方法, 比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纲要信号法、探究法、发现法、暗示法、非指导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对于这些方法, 我们是否有系统的认识, 有没有真正实验、比较、分析过其各自的效果和优劣, 是能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倘若青年教师不能认真研究这些方法, 十年如一日, 数十年如一日地盲目地沿用自己尚不知道优劣的教学方法, 那将是十分可悲的事情”。他鼓励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不仅要学, 更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学习精神;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了, 付诸实践, 教育教学就会方向明确, 有效教育、有效教学、有效教研、有效管理就不难实现。
他引领教师加强“三项修炼”。魏书生曾说:“在课堂上, 我们做教师的就是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儿, 跟学生说几个事儿。”陈自鹏说:“我再加上一句, 还要帮学生解几个闷儿。”他总结, 写字儿、说事儿、解闷儿是教师专业修炼的三项主要内容。写字儿, 就是通过板书写出条理, 写出道理, 写出哲理;说事儿, 就是课堂上教师要说得清, 说得通, 说得精;解闷儿, “就是给学生释疑、解惑的过程。首先,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课堂上要发挥主导作用。其次,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 认识人类, 认识自己, 这不仅利于他们现在的发展, 也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最后,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疏导。平时学生不仅会有很多困惑、很多疑惑, 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学习烦恼、社会交往烦恼, 以致在课堂上会有不合常理的行为表现。这时, 教师应该适当进行思想和行为疏导。要注意导而不牵, 导而不抑, 导而不纵, 让学生在可控的课堂环境中, 提高觉悟, 完善认识, 获得进步, 得到发展”。
抓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陈自鹏说, 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其中, 立功就是办好教育, 办人民需要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他认为, 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多个维度的评价标准, 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校长专心, 教师尽心, 学生开心, 家长安心, 社会放心。“我们的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学校教育中, 我们应该努力抓方向, 抓品德, 抓养成, 抓学风, 抓学纪, 抓学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关学生前途、教育发展、国家振兴,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也是教育工作者终生的‘功名’诉求。”他说。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抓管理是关键。做副校长时遇到的一件事引起了他的思考, 也对他后来的管理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天铁二中任副校长时, 正值天铁集团公司进行薪酬制度改革, 改革的初衷是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方法是每个岗位拿出15%的人实行奖金降档。于是, 学校研究, 通过全员投票方式决定降档的人选。然而, 计票结果令人吃惊, 排在榜首的竟然是全校唯一的全国优秀教师, 依照这个计票结果, 他最应该降档。计票情况更让人“恼火”:全校骨干教师皆榜上有名。依照这个计票结果, 他们都应该降档。优秀教师们苦恼, 学校领导苦恼, 教委领导苦恼。没办法, 推倒重来, 再次投票, 适当集中, 一份新的降档名单出炉了。降档的不再是那些优秀的教师, 可新的名单上的教师就该降档么?名单一公布, 这些老师又不干了:凭什么我们就该降档?
这件事引起了他长时间的思考。“出现这样的一个结果其实不足为怪。一是这个结果与参加投票人的思想觉悟有关, 二是这个结果与这种绩效评价方式有关。”思考的结论是:“作为一校之长, 必须搞好对所有教职员工的绩效评价。只有绩效评价科学了, 教师才会干有目标, 干有动力。”
1995年, 他做了校长后, 开始研究学校管理的模式。集中大家的智慧, 形成了“五三四”学校管理模式, 这是一个侧重绩效管理的模式。从此, 干部、教师、教学辅助人员的工资晋升、奖先评优、职称推荐等等都不再是投票说了算, 而是绩效考核分数说了算。他略带调侃地感慨:“有了这样一个管理模式, 我做校长四年, 没有一位职工因为自身利益的事找过我, 我倒落得清净!”
除了研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 他还研究校长素质、校长角色和领导艺术, 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管理风格。他指出, 作为校长, 应做到“五个三”, 即“三政, 三建, 三看, 三控, 三思”。“三政”是勤政, 廉政, 智政;“三建”是队伍建设, 设施建设, 机制建设;“三看”是看上, 看己, 看下;“三控”是控始, 控中, 控尾;“三思”是思前, 思今, 思后。
1998年年底, 陈自鹏任天铁教委副主任兼教研室主任, 2001年, 任天铁教委主任。这期间, 他提出在德智体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把对学校的评价扩展为德智体美劳卫的综合评价。同时, 他把“三建”之中的队伍建设放在关键位置。积极组织开展教师理论学习、方法研讨、岗位实践等活动, 通过给任务、定目标、搞竞赛、找课题、结对子、树榜样、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 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制订《教师培养方案》等十多个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和奖励方案;按照入门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标兵教师、明星教师等五个不同的等级进行有计划的选拔培养。
在实践中, 陈自鹏不断总结、提升管理理念, 提出了学校管理的“中心论”———学校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课堂教学以教和学为中心, 教和学以学为中心, 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学生发展以幸福快乐为中心, 这个中心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线;“阶段论”———幼儿阶段坚持“入门启蒙, 保教结合”, 小学阶段“重视双基, 习惯养成”, 初中阶段“抓好双基, 知能并进”, 高中阶段“扎实双基, 能力为先”, 职业教育阶段“掌握知识, 重在应用”;“重点论”———队伍、设施、机制建设是重中之重, 队伍建设一靠引进, 二靠培养, 设施建设一靠投入, 二靠管理, 机制建设一要鼓励先进, 二要鞭策后进;“适合论”———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强调因材施教, 分类提高, 对优秀生, 提出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较高要求, 在“学困生”的转化中, 根据基础型、能力型、学法型、意志型、学风型、综合型六种类型, 分门别类做好工作。
他研究并提出学校管理的策略、模式和方法。指出“学校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它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之下所采取的策略、模式、方法的有机统一。策略、模式、方法虽地位不同, 作用不一, 如策略是前提, 模式是基础, 方法是关键, 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包含, 相互支撑, 共同构成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根据学校管理活动的共性和个性规律, 提出了10条管理策略:“首尾相顾, 教育结合, 远近相兼, 大小抓好, 内外相连, 严宽有度, 庄谐相济, 实虚并行, 收放自如, 奖罚适宜”。提出六种主要管理模式:多方联动模式———校长、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联动, 教师与学生联动, 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三全综合模式———全员, 全面, 全过程;目标考核模式———人定岗, 岗定责, 责定绩, 绩定分, 分定奖 (“五定”) , 加强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考核管理 (“三管”) , 达到有章可遵、有序可循、有法可取、有效可鉴 (“四有”) ;科学人文模式———抓组织, 关心人;文化建设模式———教师文化影响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反作用于教师文化, 二者又共同影响学校文化建设;行政反思模式———如前面提到的“五个三”管理思路。提出多种学校管理方法, 如思想教育的方法、法规的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心理的方法、学术的方法、数学的方法、综合的方法, 等等。这一套学校管理理论, 建立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运用于天铁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既具有理论价值, 更具有实践意义。
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使人幸福的教育。近年来, 天铁教育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率100%, 并全部实现就近入学, 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初中毕业率、保持率10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100%, 毕业率100%, 本科上线率100%, 其中“二本”以上达到90%以上, 众多学子考入国内知名高校……在天铁干教育30多年, 现在的陈自鹏更愿意做一个幸福的使者, 为师生一生幸福奠基, 这将是他最崇高的使命, 最期待获得的荣耀。
幸福快乐之道 篇3
如何提高自身的幸福感?1、提高认知调整。面对挫折,或调整自我,或改变环境。2、努力平衡情绪。3、寻求压力反弹。张弛有度,弹压有余。4、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其实生活是如此简单,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报以微笑。与其自怨自艾抱怨生活,还不如把握好每一天。既然我们无力去操纵生活,还不如转变心态积极地去迎接。生活着,微笑着,快乐着,多好!幸福必须是单纯的,单纯一点,欲望就可以少一点。有句成语叫欲壑难填,是无上智慧。欲望就是个永远无法满足的东西,如同多米诺骨牌,打开一扇门,紧接着其他的门就跟着打开了。而绝大部分欲望是无用的,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复杂,一复杂就会茫然。
英国财政部发给全体员工的2010年版《压力应对手册》里的一段话:反复无常、失败、放弃竞争、发疯、悲伤、高兴、趣味索然、白日做梦、懈怠、哭泣、表达心情、需要他人、做你想做的事、做你自己……我们所忧虑的问题,40%不会发生,因为忧虑是大脑过度疲劳的产物;30%是因为懊悔从前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是无法改写的;12%是因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论,而这些评论大多是不客观、不正确的;10%是因为我们过于担心,而这种担心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只有8%是正常的,因为生活中确实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活不必处处带把别人送给你的尺子,时时丈量自己。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把生活当戏做的人,可以处变不惊;把戏当生活的人,容易抑郁成疾。一个人的个性,可以通过三样东西测量出来:工作、酒和谈话。
著名作家刘心武说: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生活中,一些小痛苦、小挫折,会像一只小手掌,看上去虽然很小,但如果放不下,就会遮住你人生的整个晴空。
生活中不必如此焦虑:1、干不完的活。要学会承担责任、分担工作。2、赶不到的会。如果经常迟到,要反省是不是时间管理出了问题。3、处不好的人。你虽然没有权力决定别人的行为,但你有义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4、搞不定的事。学会与烦恼共处,在人生低谷期要反省自己,积攒实力,有时候,挫折也是一种财富。
禅师说:人的修炼就是两件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中国健康学会常务理事余惕君说:人的一生所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肚子饱,心情好。
路是脚的延伸,人们每天都在走路。有时走的是顺风路,有时走的是顶风路;有时走的是阳关道,有时走的是独木桥。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每个人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该赶路时要赶路,该让路时要让路;该拉车时要拉车,该轻装时要轻装;该快马加鞭时别心软,该歇脚时别硬撑。行百里而半九十,上山容易下山难。三人行必有我师,迷路了要寻师问路;一失足成千古恨,别忘了抬头看路;靠水边时要防湿鞋,夜晚摸黑还要防鬼打墙。
清人有首《半半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余虹主编的《人生天地间》中说: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源于简单生活。简单意味着悠闲,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我们需求的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说:“人生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人生快乐,快乐人生,生活的动力就是不断寻找和发现乐趣。生命是否有意义,包括事业、家庭生活、健康长寿等,都和快乐有关。一个人一生中的时间是常数,应该集中精力做一些好事。”
慧能禅师说:人只要拥有“五心”,快乐就会来找。即诚实心——诚以修身,信以立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洁净心——把丑陋净化为美好,把愤怒净化为慈悲,把诽谤化为友善。包容心——佛说原来怨是亲。“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慈颜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施善心——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善为生存久计,恶是惹事祸根。多施善惠,多积善德。感恩心——受人于恩,定要报答。对生活、对他人,心存感激。
有一个字叫“随”:随时——时间于我不再是桎梏,春天可永远都是春天,白昼也可以从夜晚开始;随性——听从自己的心灵,心灵能够抵达的地方,我当然也能够抵达;随意——随意不是随便,不是风中烟絮,不是水上浮萍……随意是无忧,是欢喜心,是大自在……随缘——缘起缘灭,聚散离合,生老病死……在这个大客栈一样的世界上,我只是寄宿者之一,天黑时投店入住,鸡叫三遍后就得重整行囊起程;随喜——欢喜就好。一粒粒细小的草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长成一棵棵青翠的小草。
中国语言文字专家张允和认为人生幸福有三要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宁静安详,始知花香。假如你现在吃什么都不香了,看再美的景致都不激动了,住再大的房子,坐再好的车,都没有幸福感了,一定是你变了,变得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论休闲:休闲的价值不言而喻,没有闲,人的自然成长都成问题。我特别欣赏《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多闻数穷,不若守中。”还有两句诗写“忙”的,“浮世忙忙蚁子群,莫嗔头上雪纷纷。”要活到老,玩到老。我这里的玩,是那些积极、健康、友好的游戏品类。游戏的多样性应特别强调,包括静态的、动态的,益智的、健身的,肢体的、心灵的,简单的、复杂的,舒缓的、刺激的,户内的、户外的等等。在西方人看来,休闲时间是人们用来沉思、欣赏、创造的,因而休闲是神圣的;而游戏是生活的主题,是文化的基础。
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主讲是一名叫泰勒·本·沙哈尔的年轻讲师。他的“幸福”课要点是10条小贴士: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经常会失败。不要让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4、接受自己。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6、有规律地锻炼。7、睡眠。每天7到9个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8、慷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的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10、表达感激。记录他人的点滴之恩,始终保持感激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善于交际、活泼、踏实、勤奋、有责任心的人会更快乐。爱丁伯格大学心理学教授摩西·贝茨说:“即使谦卑地活着,但如果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会感觉快乐。”⊙
散文阅读:为博之道 篇4
为博之道
博客者,古来有之。据考,昔时张良刺秦,选一侠客,定博浪沙为刺杀之地,虽刺杀未果,然朝野震惊,无数竹简往返驿道,上书一行朱色的篆字:“博浪沙之侠客”,此乃“博客”之来由也。而今,无需鞍马劳顿,凭网络以观天下,借博客以达高远。博客,已如饮食,为你我日常之所需也。
听雨愚钝,网中神游数载,然沦为博民,不过两年。初于QQ空间混世,今在常德博客度日,为浪得虚名,又在新浪和红袖添香留迹。四处撒网,漫天求鱼,博得不亦乐乎。休道他处酒茶香,走遍千山,最亲的还是家乡这方博土。常德博客,人好水甜,乃我之家园也!
然,盗亦有道,而况博乎?《简易道德经》曰:“道,事物之行径也”。愚以为,为博之人,应循正直,行道义,操德以行天下。听雨不才,愿以陋见,抛砖引玉,以借高明。
我以为,为博之道有三。
一则,为人以正。博客,乃开放之信息平台,鼠标一点,一家之言,天下尽知。当今民主政治,言论自由,“清风不识字,亦可乱翻书”,诸家不必劳心“文字狱”之忧。然,国家有法度,社会有德操,寰宇之内,无有绝对之自由。作为一博之主,除了言要尽欢,还需担当道义。有悖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之尊严、伦理道德之说,一日三省,言之当慎。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弟子规》亦曰:“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低俗之风,亦当抵御之,切不可人云亦云,谄媚附和,以失君子。久之,凛浩然之气,行君子之风,博主人品文品必受尊崇,博客不热门也难。听雨愚顽,才疏学浅,底气不足,因此故作儒雅,常以君子之态行走博中,道貌岸然,却也蒙到不少博友,深得错爱。
二则,待客以敬。博客,交友之雅座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人来访,进门皆是客,理当看座奉茶。来客对博主的文章,或留言、或评论、或问候、或批评。无论好歹,皆是客人的一份关注,博主不如齐齐笑纳。如有精力,则可择时回复。“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虽为初识,如以礼相待,意气相投,遂成博友,日久或可结为至交。“来而不往非礼也”,若去别博拜谒,您亦是客。拜读大作之余,亦可雁过留痕,对博主的辛劳,以礼示好。常言道:“礼多人不怪”,“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回复也好,评论也罢,您不必吝啬,只管将那客套话、礼貌语、欣赏词,统统道来,说者不要拘泥,受者定会舒爽。礼尚往来,举手之力,何劳之有?如此一来,不仅大博高朋满座,尚且您也落得个谦谦君子的美名,何乐而不为也!
三则,处心以定。现代社会,繁杂纷扰,压力颇大,闲情难得。博客,便是安歇心境的`好去处。记叙心情,抒发感想,说古道今,吟诗作赋,绘画摄影,结朋交友,只要博主喜欢,你的地盘你做主,天马行空,任尔逍遥。然而,博大了,什么客都有,难免遇到一些不快之事。与其抑郁,莫如豁达。笑看花落,漫观云卷,从容相对,淡然处之。面朝大海,自会春暖花开。博海萍踪,红颜蓝颜,知音知己,隔屏相望,惺惺相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份朦胧的情愫,常常唏嘘天涯,恨不能斩断秋水。雾里看花花更美,相见不如怀念,坐怀莫如不乱,不越雷池,做恒久的朋友,留永远的纯真,呵护那一份美好。然而,单身贵族者,博中求偶,如对方无有佳配,则不必踯躅。
听雨痴人说梦,万勿效尤。
人生成长处世之道的散文 篇5
古龙小说中常有这样的对白:只有死人才不犯错误。
很对。
人只要活着,不论他经验多老到,智慧多么高超,学识多么丰富,总有犯错的时候。
犯了错之后,有两种情形。一是自己先觉察了,在他人未发觉时,就已经纠正。另一是自己未
曾觉察,错误由他人指出。
通常,第一种情形,不会有什么问题,而第二种情形,却大有问题,可以由此而生出轩然大波,当然,也可以略略一笑了事。
被他人指出错误时,自然不是一桩很愉快的事。尤其当人家指出错误时,人家有权态度恶劣,面子上下不来,硬不肯认错,唯一的结果是错上加错,面子更难看。
所以,只要有错,一经知道,立刻承认,那才是光明磊落的态度。
想隐瞒错误,或为了面子而强词夺理,结果都只有愈来愈糟。
不改
上篇谈的是“有错就认,光明磊落”。一般的观念是,既然认错就一定要改,子曰:“过不惮改。”一般的观念,就是由此而来。
其实不然,认错是一回事,改错又是另一回事。认了错,不一定非改不可,可以继续错下去,有权继续错下去,但必须承认自己错了。
这种说法,听来很“骇人听闻”,与一般观念完全相反,但却更合乎人性。对,或错,本来就是人类自己建立的一种观念。举世皆说错了之时,不妨承认自己错了,但绝不必一定要把举世的观念,移做自己的观念,可以坚持己见。
最著名的例子是,当举世皆认为地球是天体的中心时,哥白尼独自以为地球绕日而行,只不过是一枚小行星。结果如何,人人皆知,哥白尼不肯改错,后来观念改变,对错易位,谁是对,谁是错?
认错,不改,比死不认错可爱得多。一个是直接的,光明的,一个是鬼祟的,横蛮的`。有错,要认。可是有权不改。
允诺
人际关系十分复杂,但以不变应万变,再错综复杂,也可以将之简单化。再简单化的方法之一,是不要勉强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例如,有人要求什么,不愿答应,大可拒绝——可以委婉拒绝,也可以直接拒绝。拒绝的态度要坚决,也不必考虑拒绝的种种后果,因为你考虑了后果,不情不愿地去做了,要求者一样不会满意。后果差不了多少,又何必委曲自己?
要知道,在求人者和被求者之间,首先在人情、道理上站不住脚的是求人者,而不是被求者,所以,拒绝,是正常的行为。自然,乐于助人者,也没有人不让他助人。
拒绝是正常的行为,可以拒绝,可以不答应,但如果答应了,那就总得做到自己答应的事——包括口头上的答应,文字上的签署等等。答应,代表了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允诺,既然允诺了,自然就该实行诺言,不然,这个人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很多时候,打落牙齿和血吞,都无话可说,还是下次学乖,学会拒绝。
答应了不做,是坏行为,拒绝,不是坏行为,两者之间,差别极大。
欺骗
在人与人之间,不能用思想直接交流,必须用语言或文字才能沟通的情形下,欺骗是人类的行为之一,任何人都有这种行为,不能避免。
常在想,就算人和人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思想沟通,欺骗依然可以是人类行为,可以故意那样想,让对方误假为真,或误真为假。
没有人一生之中没骗过人,欺骗他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值得鼓励,但绝不能否认这种行为的存在,也不可抹煞这种行为存在的普遍性。
任何人不可避免或多或少欺骗他人,不过要知道,可以骗别人,不能骗自己。
有人会骗自己吗?非但有,且不少。向别人说谎?说得多了,连自己也会把谎话当做了真话,心理学上的这种自欺现象,相当普遍,稍为留心一下,可以发现周遭这种人还真不少。
自己把自己骗信了,那种现象,属于精神病的范围,千万要小心提防,不可让它发生。
炫耀
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当人在炫耀什么的时候,他所炫耀的,恰恰是他所没有的,或是缺少的。举例来说,当有人在炫耀他的财富时,这人的财富,往往并不多,或不够多——若是够多,他便不必炫耀了,因为已经尽人皆知。
当有人在炫耀他的学问时,情形也一样,他一是没有学问,或是学问不够好——若是他学问真够好,他也不必炫耀了,他必然知道炫耀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有学问的人,必然不屑为之。
这是一个矛盾,要炫耀你真有的,然而,真有了的,又必然不会炫耀。
所以,在社会上,处理人际关系时,可以肯定一点:遇到有人在炫耀他自己,不论是炫耀什么,都只能姑妄听之,而且肯定,他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了不起,和他自己所说的必然不同,不可相信,相信了就会上当。
炫耀和说谎多少有点不同,无中生有是说谎,无限做大,是炫耀。
其实,也差不多。
架子
摆架子,是人类的行为之一。这种行为,有什么用,值得探讨之至,而探讨下来,还真的没有什么用,可是喜欢摆架子的人之多,比比皆是,各有各款,摆得人心惊肉跳,眼花缭乱。
其实,当一个人,有摆架子的资格时,他自然就不必摆架子。摆架子,无非是想抬高身份,当人人皆知这个人的身份高时,他何必再藉摆架子来抬高?
这道理再简单也没有,所以,凡是在种种场合,以种种姿态摆架子的人,是说明一点:他身份不够高,而且他自知如此,十分自卑,所以才要藉摆架子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而这种做法,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叫人更加看不起。摆架子者可能也知道,但苦于既然身份不够,不摆也不行,只好硬着头皮,真是苦楚。
所以,摆架子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那些人既然十分苦楚,也值得同情。
幸福的散文《眼泪跟着幸福走》 篇6
那一刻,止不住的泪水溢满眼眶,说不出的感动困在喉结。泪水就那样轻轻地滑落,心也随着泪水开始了蔓延。窗外滴答滴答地下着小雨,深冬的季节,遇上这样的一场绵绵细雨,可想而知,寒冷早已袭击了这个本不寒冷的城市,也悄悄驻进了每个人的心房。
然,此刻,在挂掉弟妹电话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再也感觉不到一丝寒冷,浑身却被弟妹的转告温暖得遍布全身,被妈妈的叮咛感动得泪眼婆娑。那转告,如同昨日午后的那一片阳光,暖暖地却不刺眼;那叮咛,如同今日飘飞着的这一场无声小雨,冰冰地却不寒冷。
妈妈,这些年,是您一直陪着女儿一路走来,走过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快走过四十年边缘的这个深冬季节。妈妈,您看到了女儿的幸福就快触手可及;妈妈,您看到了女儿就快实现她一生的夙愿;妈妈,您看到女儿眼里噙着的泪花也是幸福地。
妈妈,我知道,您不希望回家后的女儿,再象个孩子般地哭哭鼻子;妈妈,您不希望回家后的女儿控制不了激动的心绪,还象个没长大的孩子;妈妈,您不希望女儿现在的公婆,因为女儿的泪水毁了新房的喜庆。
还记得您曾经对女儿说过,家里人迷信,不可以在新房里哭哭啼啼,会被人家说成不吉利。所以,您怕女儿一时冲动给忘记了,您忍不住再次叮咛,告诉回家后的女儿不要再流泪。
妈妈,这个承诺女儿不能答应你。朋友们都说,您的女儿是水做的,是的,妈妈,您的女儿是您用泪水做的。无论是在高兴之余,还是悲伤之时,女儿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拥有流不尽的泪水,它也是女儿今生最富有的财源。泪水,它已经默默陪伴了我这些年,忽然间要我将它抛弃,女儿于心不忍。所以,准许女儿再放纵一次泪水,放心吧,妈妈,相信女儿,那一刻的泪水,一定是幸福地;那一刻地泪水,相信女儿通情达理的公婆也会理解的。
妈妈,还记得昨夜吗?女儿也流泪了,只是女儿把眼泪寄存在您那暖暖地被窝。
因为重感的再次袭击,昨日下班之时,弟弟凛着寒风把我接到了医院,陪我去拿了药,把我带到您家。当您看着我憔悴的身影,还有那苍白的面庞出现在您的面前时。妈妈,我眸到了您那心疼的眼神,您被我蓬头垢面的面孔吓坏了。只听您一叠连声地对我说,“看,看,这才几天没见,怎么一下子又病成这样了?”我只能苦笑着叫了您一声,心里的感触不言而喻。
那一刻,我看到您慌张地起身,急急忙忙抖落着被宝贝们刚睡过的还是一片凌乱的床铺,您轻轻地接过我的包,柔声地对我说,“先睡下,暖和身子,这被窝刚被诚诚睡过,还有一丝热度,等下我去帮你去煲冰糖水,上次你爸爸感冒就是这样喝好的.,顺便把药也吃了。”我全身难受得无法形容,只能听话地褪下了外衣,无力地睡了下去。或许身体完全被冻僵了,脑子里也一片模糊。
正在我懵懵懂懂地睡下之时,被一声温暖地轻呼唤醒了,“**,快起来,把药喝完了再继续睡吧。”睁开眼睛,我看见了妈妈,是您在轻轻地叫着我的小名,只见您一只手端着一杯滚烫的冰糖水,还有一只手摊着弟帮我买回来的药,床前两可爱的小侄子眼眼巴巴地瞅着我。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您哀怨地连声数落着我,“哭什么呢,病了就要早点去看,别老省钱,身体是自己的,这么大人了,还不学会照顾自己。”
其实,妈妈,我不是被难受得流泪,我是被这浓浓地爱温暖地哭了;妈妈,我更不是为了省钱没去看病,只是没想到一下子会感冒得这么严重。我缓缓地起身,大侄女紧紧拉着我的手,象个大人样使劲拽着我起床,那红彤彤的脸蛋,仿佛用完了她全身的力气。二侄子怜爱地看着我,眼睛里流露出可怜巴巴的神色,那模样只有我才能理会那也是一种至高无善的疼爱。
靠着床沿,喝完了满满的一杯冰糖水,也喝完了妈妈手心里的药,您又催我快点躺下去,说是趁这热气好好地睡上一觉。我看着您从弟的房间帮我抱了一床大大地棉被加盖在我身上,背脊处还帮我放了只暖暖地热水袋,那一瞬间,久违的汗液从身体的每根血脉涌了出来。您用手轻轻的帮我掖了掖被角,对我悠悠地说,好好睡上一觉,出身汗,明天就好了。您轻轻地撵着两个侄子走了出去,边走边说,走,听话,我们去爸爸那,让大姑好好睡觉。说完,您关上了房门,灭了灯,蹑手蹑脚地跟侄子们走出去了。还不是漆黑的房间,我一个人静静地蒙着被子,我只希望把泪水寄存在妈妈暖暖地被窝里,更希望待妈妈老得动不了的时候,我能把这泪水释放在给妈妈的爱中。
不知睡了多久,妈妈又走了进来,粗糙又冰冷的双手拭探着我的额头惊醒了我,我虚脱地又一次睁开眼睛,您那终于放松的眼神印在我的脑海深处。您说,还好不烧了,看脸色比刚刚来时好了很多。是啊,妈妈,这一觉醒来,真的精神了,身体于心都好了许多。妈妈,谢谢您犹如小时的照顾,让我的感冒在您的悉心照料下完全了痊愈。
妈妈,这些年您对女儿的担心及牵挂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辈子女儿欠您的实在是太多太多。现在我虽然也做了妈妈好多年,但在您心里,我永远都是您没长大的女儿,我唯一能报答您的就是好好孝顺我的公婆,善待我的家人,好好把您对我的爱传递给我的女儿,把对您的感恩之情用我一生挚爱的文字留给女儿,让她知道她有一个世上最伟大的外婆。
妈妈,还有两天时间,女儿就将回到梦寐多年的新房之屋,女儿的愿望就快实现了,您担心了一辈子的女儿,从此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妈妈,女儿一生流不完的泪水,只为了实现了梦想的那一刻。妈妈,我听懂了您让您的儿媳给我的转告,新年之际,提前祝您跟爸爸还有我疼爱的弟妹侄子们过一个幸福快乐地新年。虽然今年的新年少了女儿的陪伴,但相信你们比我更快乐,因为这一天,你们也期盼了好多年。
妈妈,女儿想对您说一声,放心吧,让女儿的眼泪跟着幸福走,女儿一定不会让泪水白流。
即日起,您担心了这么年的女儿终于可以骄傲向全世界宣布,您的女儿终于成了幸福的会员,而且期限是无限的,她被幸福囚禁在这个风花雪月的第三个本命年。
幸福组织建设之道 篇7
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继“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中国”的奋斗目标以来,十八大又给出了新的答案:“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越来越高的民众呼声中,建设“幸福中国”,打造“幸福组织”,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主流趋势。
什么是“幸福组织”?所谓“幸福组织”,就是指在组织层面能够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受人尊敬;团队层面是指领导者具备良好的积极领导力,团队成员间协作良好;个人层面则是指员工能够保持健康、幸福、高效的良好状态,与组织同步成长,拥有较高的心理资本。
伴随着一系列“幸福运动”在全国各省市政府、企业组织的全面展开,“幸福指数”将作为社会良性运转的“晴雨表”,不仅成为评估管理者绩效的重要指标,也将成为企事业组织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什么要建设“幸福组织”?
对于这一问题,Good Think公司创始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积极心理学”的主讲教授肖恩·埃科尔给出了答案:幸福的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企业的最大优势就是幸福且敬业的员工。
通过近十年的研究,肖恩·埃科尔发现,幸福感提升了几乎所有组织的运营结果和教育成果:销售提高了37%,生产率提高了31%,任务准确性提高了19%,同时还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针对幸福感对国内员工的影响,我所做的大量研究也证实,低心理幸福感员工的职业枯竭、抑郁倾向、焦虑倾向分别是高幸福感员工的9倍、26倍和47倍。比如,18.7%的低心理幸福感员工有焦虑倾向,而高心理幸福感员工该指标为0.7%。
尽管如此,中国人当下的幸福感状态并不乐观:根据盖洛普调查中心在2012年4月最新发布的报告,在所有58个国家,占世界近73%的被调查人口中,人们的平均幸福指数为40%,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显著低于全球平均值,仅为25%。报告显示,与丹麦(74%),加拿大、荷兰(66%)等幸福感最高的国家相比,中国内地仅有1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分别为31%和2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在经济危机下的西班牙,幸福指数却达到了55%。
除此之外,联合国在2012年发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其中丹麦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美国排在第11位,中国内地则仅排名第112。
那当下组织中员工的幸福指数怎样呢?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在连续跟踪工作满意度的22年来,现在的员工最不幸福。同时,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EAP专业服务和培训机构易普斯咨询的大量调查数据也表明,近57.7%的员工表示压力大,48.1%的员工受压力负面影响,近20%的员工面临职业枯竭,抑郁倾向率更是达到了 3.7%。
提升幸福指数,构建“幸福组织”,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紧迫的问题。
对于组织和员工个人来说,构建幸福组织主要是出于以下三种需要:
构建幸福组织,是员工健康发展的需要。人一生中约1/3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中度过,要提升员工身心健康水平,促使其健康成长,就必须立足于幸福组织这一大的环境背景。
建设幸福组织,也是实现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今正值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价值重构、社会竞争加剧的特殊时期,给员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冲击,包括工作压力增加、职业枯竭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诸多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水平。对此,只有从组织层面坚持以人为本,主动为员工创造幸福,才能有效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设幸福组织也是组织应尽的社会责任。“十二五”规划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幸福中国”的蓝图,建设“幸福组织”是题中应有之意,各类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组织都应积极行动起来。
该怎样建设“幸福组织”?
根据“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调查结果,“收入”是影响职业幸福感最大的因素。但事实上,在不考虑主观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收入虽然会对工作幸福感产生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归根到底,幸福感是由组织、管理者和员工个人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更多地取决于组织为员工提供的支持程度,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受尊重的程度。
如何打造“幸福型组织”呢?在国内,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这三个字母组合所代表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所认识和接受。
作为组织为员工提供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帮助与支持项目,EAP通过向员工提供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培训在内的一系列EAP相关服务,不仅能够帮助员工解决生活困扰,引导管理者应对管理困局,更可以提升组织效能,助力企业发展。
一般来说,要打造“幸福型组织”,基于EAP这一有力平台,我们可以从组织、管理和员工三个层面入手:
組织层面:营造幸福文化
作为在组织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自觉遵守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企业制度的综合体,营造“幸福文化”既是提升组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培育幸福组织的关键根基。
要培育出真正能够滋养员工心灵的“幸福文化”,组织的“幸福行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创造安全、幸福的工作环境。从人类工程学的角度,科学设计和布置办公环境,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环保的工作空间。其次,创造健康、幸福的组织环境。通过引入EAP项目,从而有效提升管理者的积极领导力,引导其推动部门、团队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员工的能力、抱负与工作内容相匹配,并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培训等方式来帮助员工有效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改善其身心健康状态。再次,创造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要打造幸福组织,就要主动与外部环境建立和谐的契约关系。在此方面,通过组织与合作伙伴的有效互动与协作,以及对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推动,可以帮助组织树立追求和谐、共筑幸福的健康公众形象。
nlc202309011139
管理层面:实施幸福管理
管理者个人的价值观、工作理念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员工个人的价值判断和内心体验。对于组织来说,“幸福组织”的打造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管理层的管理观念、方式和水平。在管理层面,通过引入包括积极领导力提升课程、管理实用技巧等 EAP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积极领导力,引导他们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和行为模式,激活促进个人幸福和组织幸福的“心动力”。
要提升管理者的积极领导力,实现“幸福管理”,EAP项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展开:一是采用积极的管理导向。相对于传统管理以解决组织中已有的障碍和问题为核心,以积极领导力为核心的“幸福管理”更注重员工潜能的激发,积极团队氛围的培养。二是关心并重视员工的成长。对于管理者来说,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提升的。通过员工潜能的激发,可以带来团队的成长,团队的整体效能就会得到提升。三是积极应对危机。强调积极管理导向并不意味着对危机、错误的忽视或逃避,相反,积极领导力会更多地采用诸如激励、认同等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来应对问题。
个体层面:培养幸福员工
要打造幸福组织,最主要的还是要培养幸福员工。作为打造幸福组织的根基所在,EAP项目根据员工重点关注的,诸如婚恋家庭、子女教育、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问题,设置和提供了包括心理培训、心理咨询、心理宣传在内的大量的服务内容。
首先,要提升员工的心理資本。在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宽容、感恩等维度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研究发现,对于个体而言,只有约25%的工作成就是归功于其智力和技能,其余75%则更多地要归因于个体的乐观心态、创造社会支持的能力、能否将压力视为挑战而非威胁。
其次,要提高员工的幸福能力。所谓幸福能力,即指员工理解幸福、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对于幸福组织来说,除了给予员工足够的心理支持,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心灵成长空间。在这个方面,通过组织诸如认识自我、感受幸福等主题的员工关爱活动,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掌握提升幸福度的技巧,促使他们在自我实现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再次,要促进员工的幸福成长。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就会增加。对于组织来说,引导员工设立成长目标,并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目标,是建立幸福组织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在此方面,组织可以通过EAP心理调查来帮助每个员工发现自身的性格、潜能和偏好,引导他们发掘出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并在工作中加以有效应用和提升,从而实现员工的幸福成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说:“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作为衡量组织人文环境、员工和谐成长的一个计量器,幸福“软指标”的提升,“幸福型组织”的构建不仅是提升员工身心健康水平,实现员工幸福生活的需要,更是组织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相信在组织、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幸福组织”的搭建无疑会让组织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走得更高、更远、更稳!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