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高三读书笔记(通用10篇)
三国演义高三读书笔记 篇1
记得很久之前,我就度过《三国演义》这本书。现在再读起这本书,有了很多不同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使我非常惊喜,希望可以感悟出更多的道理。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有许多故事传说家喻户晓。描绘出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白脸的奸雄曹操,红脸长胡子的关云长,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这些人物让三国变得生动,也名留史册。
对于三国之中的蜀国,它传承着汉王室的血统,在诸葛亮的领导下,从到处投奔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的功劳巨大,可后来为什么每况日下呢?很大的原因在于关羽!关羽当时把手荆州,诸葛亮再三嘱咐,要东合孙权,北抗曹操,但关羽之后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了。孙权派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去跟关羽提亲,关羽直接一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不仅骂了孙权是狗,还得罪诸葛瑾,而导致后来的败走麦城,又死于吴国。大哥刘备气的带兵报仇,又被吴军打的大败,国力严重损失,从此便每况日下,实在让人惋惜。
东吴的政权是三国中最稳定的,也是三国中活的最长的。不仅是因为东南的水雨充足,兵粮充足,更是统治者治国有方,最有才秀的莫过于周瑜了。当孙尚香被刘备骗走后,三军将士齐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后,周瑜再接被气吐血。以及周瑜临死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纵便这样东吴也依然是治理有方。
北魏政权可以说是雄厚的了,最先得到三分天下之一,还企图南下统一全国,只可惜失败了。曹操虽然奸雄,企图吞并天下,但却始终没有称帝,因为这一点,很多人也并不讨厌他,但曹丕自负过满,即位后即称帝,还抓起自己的同胞兄弟以稳固自己的政权,这才有了曹植感慨而写下《七步诗》,曹丕读了也内心愧疚,就放了曹植。可他在位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2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下面我 最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 ,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3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俗小说的流传比正史还要长远,影响重大的也就只有三国史了。鲁迅说,“三国史不简不繁,正好作小说。”而罗贯中这位在那个时代被视为同妓女地位等同的通俗小说作家,穷极一生,写下了恢弘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留下了最为大气的一笔。
再读三国,就似平静的海面猛地掀起一股巨浪,激荡着内心沉寂已久的角落。杨镇的一首《临江仙》,述尽了三国的恩怨情仇,分分合合,也述尽了英雄一生的豪迈,忠义,韬略和胸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被罗贯中选为三国演义开篇题词,也随着三国的流传而家喻户晓。读三国,不只是读书,更是读历史,读英雄,读战争,读忠义,读天下大势。古来小说千万,却只有三国一部那样波澜壮阔,读来恢弘大气,意犹未尽。
读三国,最吸引我的便是群雄之中如繁星一般的人物。诸如关张马赵,吕布典韦等武将,诸葛司马,庞统郭嘉等谋臣,貂蝉甄姬,大乔小乔等红颜,无不入木三分,令人意犹未尽。我敬佩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赵云的孤胆,黄忠的不屈,马超的直爽,也敬佩丁奉穿越雪山的勇气,敬佩程昱以死鉴上的衷情,敬佩杨修遗世独立的桀骜。三国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笔墨或繁或简,立场或好或坏,作者将每一个人都艺术的展示在我们面前。当诸葛大军败退,70岁的赵云一个人断后,斩杀韩式父子五人,吓得曹军无人敢向前挑战;当祢衡赤裸裸的站在曹操帐中,击鼓大骂;当杜宇率晋军撞过吴军连锁,统一天下;这一幕三国英雄豪杰英勇豪迈驰骋天下逐鹿中原的史诗在我心中激荡。而当曹丕见到甄姬的那一丝冒父之大不韪的心动,当子建写下洛神赋,当大乔小乔嫁与孙策周瑜,那一幕三国儿女柔情巾巾情长缱绻连绵润物无声的感动在我眼眸凝住。这一部三国,是英雄的三国。三国一共描写了超过一千七百个人物,可见罗贯中文笔之巨,叙事写人能力之强。
可读三国,更是要读出其中的忠义。忠义二字贯穿了三国全文。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刘关张三人的桃园之情。如若你用心的去读,你会被他们对于忠义的坚守所震撼。刘备被曹操打败时,赵云带着甘夫人和阿斗身陷重围,甘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投井自杀,赵云一个人带着还不足岁的阿斗,面对曹操的精兵强将,受伤无数次,舍命救出了刘备的血脉,是为了忠义二字。曹操被张绣偷袭时,典韦一个人挡住张绣大军,身中数十枪,鲜血流尽还是撑着挡住敌人,最终帮助曹操安然逃出,是为了忠义二字。当关羽被刘封背叛,不幸被孙权杀害,他座下的赤兔绝食哀嚎而死,更是将忠义二字诠释的鞭辟入里。乱世之中,群雄逐鹿,他们却始终坚守着忠义,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虽然说三国宣扬了刘备,关羽,诸葛亮,贬低了曹操等人,但我却认为其中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所期望的和平所努力着,并没有好坏只说,只是各为其主罢了。或许有人觉得刘备以天下人为重,而曹操却以自己为重。可曹操也是心系天下,只是受制于封建礼节而被人认为是奸雄罢了。他虽有杀害吕伯奢那样的为了自己存活伤人性命的毒辣,却也有因为马失控踩踏了庄稼割发代首的衷情,即使那是为了笼络人心,可他为的也是中国的统一。乱世之下,国之不国,唯有统一能救民于水火,从一开始的董卓,袁绍,到后来兴起的刘备,孙权,再到各方张鲁,张绣,刘表,公孙瓒等领袖,他们随心思各异,却都为之后的统一努力着。最终,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建立了大晋帝国,呼应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前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4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故事和人物。作者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了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忠义与奸佞的冲突、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斗争……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多少品味不尽的美谈佳话!“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故事,数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5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的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无数军事谋略。它写了庸主汉献帝,蜀后主刘禅,无才之辈吕布,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小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禇,典韦,赵云,关羽,姜维,马超,夏侯渊这些人物都给了我很深的教育,但令我最感动的是其中的两位超级英雄:赵云和姜维。
先说赵云。赵云是给我影响最深的人物之一。赵云喜欢独自战斗,一次刘备被曹军十万困住,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曹军,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就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还有一次,赵云又在江东护送刘备娶亲,妙用诸葛亮给的锦囊,最后又气了周瑜一次,让周瑜大吐鲜血,昏死过去。继续又在曹操的汉水北山脚下单枪匹马,在曹操几十万大军里救了黄忠。然后,赵云又在西凉杀了韩德的四个儿子,在长安杀了韩德。
再说姜维。我认为姜维是三国里最聪明的人之一。姜维在马遵的城里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又将计又计,打败蜀军,但最后因为“孝”被诸葛亮收服。然后,姜维又杀了曹操的无敌猛将徐质,又用妙计,打败曹操,又让蜀军打扮成魏军,进入魏军大营,大败魏军。
庞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6
沽源县第五小学 冯国英
⑴庞统出山
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鲁肃推荐他去见孙权。孙权问庞统:“你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孙权说:“你的才学比公瑾何如?”庞统说:“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孙权平生最喜欢周瑜,见庞统轻之,心中不乐,于是对庞统说:“你且退下,待有用你处,再来相请。”庞统长叹一声而出。鲁肃说:“主公为何不用庞士元?”孙权说:“狂士也,用之何益!”鲁肃说:“赤壁鏖战之时,此人曾献连环计,成第一功。主公相必知道。”孙权说:“这是曹操自己想把船连在一起,未必是他的功劳。我发誓不用他。”鲁肃作书推荐庞统到刘备处。在此之前孔明在外地也遇见庞统,写一封信叫他去找刘备。于是庞统来到荆州,此时孔明视察未回。刘备听说庞统来,急忙请进相见。庞统见刘备,长揖不拜。刘备看庞统容貌丑陋,心中也不悦,于是问庞统:“足下远来不易?”庞统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信,便答道:“听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刘备说:“荆州稍定,苦无闲职。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令,请你去那儿服任。如以后有空缺,必当重用。”庞统到了耒阳县,不理正事,终日饮酒为乐。有人报刘备,刘备派张飞、孙乾去巡视。张飞、孙乾到了耒阳县,军民出郭相迎,唯独不见县令。同僚说:“庞县令,来已百余日,每日饮酒,现只在醉乡,还未起。”张飞大怒,叫庞统出来,只见他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张飞怒问:“我兄长叫你来做县令,你怎敢尽废县事!”庞统笑说:“量个百里小县,有甚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升堂,把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都断完了,投笔于地对张飞说:“所废之事何在?”张飞大惊,离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我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孔明向刘备说明庞统的才学,刘备高兴地说:“人都说伏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今我二贤才都得,汉室有兴矣!”于是刘备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⑵庞统之死
话说刘备带副军师庞统等人来取西川之雒(luò同,洛)城。忽报:荆州诸葛军师遣马良奉书至。书曰: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玄德看了信,教马良先回,并说我要回荆州,去论此事。庞统暗想:“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于是对刘备说:“我也算定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今已先斩蜀将泠(líng)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玄德见庞统再三催促,乃引军前进。去雒城有两条路。庞统与魏延取南小路而进;叫刘备与黄忠从山北大路而进。刘备说:“军师不可,我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我右臂,醒来还觉臂疼。此行恐怕不佳。”庞统说:“壮士临阵,不死带伤。主公何必以梦中之事多疑?”当日传下号令,军士五更造饭,平明上马。黄忠、魏延各为先锋先行。玄德再与庞统约会,忽见庞统坐骑马失前蹄,把庞统掀了下来。玄德便把自己所乘白马与庞统换骑。
却说雒城敌将张任,在城东南山僻小路处伏三千军。叫军士放过先锋魏延,休得惊动。紧接着庞统带军来到,张任军士遥指军中大将说:“骑白马者必是刘备。”庞统见此地逼窄,树木丛杂。心疑勒住马问:“此处何地?”军内有新降士兵,说道:“此处地名落凤坡。”庞统惊曰:“我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我。”传令军队急退。只听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者射来。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只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在此之前东南有童谣云:
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 篇7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
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讲述汉末三国时期政治军事斗争的书,它总结的是不同的政治军事集团的成功之道,它容易开启人们的智慧,提升人们认识社会,认识统治者愚民政策的能力,不利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因而才有了上述这句话。然而恰恰是《三国演义》充满了智慧和谋略才深深吸引了我。暑假期间,我又一次阅读了《三国演义》,有了更深的收获和感悟。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是: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下期盼和平统一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各种势力应运而生,他们打着统一的旗号,互相攻击,实现自己的统治梦想。最后三分天下,终归于晋。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战争纷乱局面,社会又恢复到短暂的稳定与和平。
每次阅读《三国演义》,我都会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总让我手不释卷。里面的人物更是各具特色、栩栩如生,有聪明睿智的诸葛亮,有赤胆忠心的关羽,有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阴险多疑的曹操„„。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他机智过人,料事如神,遇到危险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才有刘备的三顾茅庐;凭着扎实的地理知识,才有了草船借箭这一令人咋舌的经典案例;因为知人识人,才敢唱空城计;为了回报知遇之恩,才会留下千古称颂的《出师表》,虽然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后人对他却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读了《三国演义》,我越来越佩服诸葛亮,我总是感慨我要是有他的那些智慧,哪怕一半也好啊。诸葛亮的这些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与他的勤奋与努力分不开。因此,我要成为诸葛亮式的人才,就必须努力学习,注重积累。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既有趣又好看的书,它让我百看不厌。
篇二:《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F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和2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篇三:《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看了《三国演义》后,有不少感触。《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其一:“奸绝”曹操,其二:“智绝”诸葛亮,其三:“义绝”关羽。尤其是这三人让我颇为震撼。
曹操,他被人称为“奸雄”,似乎略带贬义,的确,他是诡计多了点。而他南征失败,作者罗贯中为了体现正面人物刘备就刻意的将其完全丑化,而忽视了他的诸多优点。
如今有些心思不息的人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却自然而然地把曹操当成了坏人,就当我第一次读此书时这个观念也先入为主了。当然,曹操不会如小说中所说的没用,在刘备还未请诸葛出山时,曹操单凭个人的谋略就将刘备身陷于小城徐州,与吕奉先明争暗斗,让刘备在此弹丸之地耽误自己的复兴大业。
所以,我想说,曹操并非如书中所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雄,而是一位英雄,许劭就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然许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但他的评价也充分说明了曹操的才华及其谋略是数一数二的。这个世界是不会存在绝对的善恶和对错,所以“奸雄”的评价也只是个人的观点被以讹传讹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曾说过: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多么伟大的气概,这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千载而下,封建统治用愚民的把戏给他以奸雄的侮辱,但当他毅然背负起汉贼之名而匡扶社稷之时就注定了他的伟岸:勇讨黄巾见忠勇,十二色杖见忠信,愤接七星见忠君,爱民如子见仁义。赤壁的大火也许能烧掉他的8万大军,但绝对烧不掉长江畔他舞戟而歌时的豪情壮志。
我由衷地佩服曹孟德突破了区区七尺身躯的渺小和无力,而屹立于天地之间。
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夜观天象,知天下大事。有这么一幅对联我觉得形容他非常的贴切: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虽说他在冥冥之中是主导三分天下的主要人物,也是非常理性和聪明的人:能非常好的处理和东吴及北魏的关系。但即使小说已经把诸葛亮神化到能“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却任然不能改变历史:卧龙、凤雏,二者皆得,却安不了天下。
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后人有诗赞:
远略高瞻属武侯,奈何寿尽命天收。烦将三顾茅庐义,便起独灭汉室忧。赤壁败操引明策,成都扶备献良谋。至今提念仍心泣,云雨翩翩空自流。将星秋夜已收藏,魑魅纷纷蹈乱狂。生不逢时难享受,命徒随古怎忧伤。池鱼驳跃搅池暗,海日初升伴海光。事主两朝人赞誉,英雄从此姓名彰。
所以《三国演义》在某种意义上也称得上是《诸葛亮传》
关羽,字云长。因杀了家乡的恶霸逃出来又遇上黄巾贼作乱才毅然投军,从而遇上了刘皇叔,开始了戎马生涯。关羽作为中国几千年来忠义的代表,被称为武圣,纵观三国,很容易发现蜀国之中都是忠义之士,刘备作为首领,也是一直以此为立身之本,也正因如此才得以使那么多将领追随,显然,关羽是最突出的典型,是作者罗贯中树立的代表,所以作者也将其神化了,被吕蒙设计抓住被杀后居然还借其身还魂大骂孙权一通,最后还带走了吕蒙,可怜吴下阿蒙仅在一场战役中显了威风就随关公去了。
但对于关羽败走麦城一事,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他本身并非效忠是蜀汉,而是他的兄长刘备本身,所以军师诸葛亮的话虽是良计,他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所抗拒,若不是顾及兄长的复兴大业,也不会如此听话的按孔明的话去做。所以当初孔明离开时的四个字“东和北拒”他几乎是一点都没听进去,加上他本身就因为颇丰的战绩而生出了一股傲气,所以东吴来和亲时他才会说:我的虎女怎么能嫁给犬子呢?就是这番话引得孙权起了杀心,最终落得个败北的下场。
读罢《三国》我发现这些人物都非常的鲜明,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篇四:《三国演义》读后感XX字
这个暑假,我又重温了罗贯中的著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章回体形式出现的长篇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从作品体例到题材内容,《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这个暑假我对《三国演义》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贤者之死,死的憋屈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身边有无数的贤者,有惜才之人,也有不服之人,让人记忆最深的莫过于魏国的郭嘉、司马懿,蜀国的庞统、诸葛亮,吴国的周瑜、陆逊。当然,也有许多有才之人都不到贤明主公的赏识而投奔他人。郭嘉,死得最轻的人,仅仅为了曹操,为他献计献策,水土不服,卧病不起,他也希望曹操可以赢。他死后,曹操很伤心。而有两个人的死与诸葛亮有关。一个是庞统,一个是周瑜。“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有幸得到了二人,可庞统却心怀妒忌,而乱箭死与落凤坡,庞统的才智与孔明不分上下,唯独在为主公献计之上,有了不服,尽管种种迹象预示着他的死亡,他却执意领队前进。
另一位周瑜也是心怀妒忌,一开始就知道诸葛亮的才智,想着除掉,可不是有用处就技不如人,三气周瑜,留下了一句他的怨念“既生瑜,何生亮?”对啊,既然周瑜这个智慧之人出现,为什么要有诸葛亮的存在?和孙策一样,英年早逝,死的心怀怨念,死的憋屈。
寂寞诸葛亮
一直住在南阳,知道自己的才学却隐居山林不愿出门参与纷争。直到徐庶推荐给刘备,三顾茅庐才让诸葛亮受恩为刘备打天下。可他还是很寂寞,蜀国的国君为人善良,是一个很好的主公,一篇《出师表》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恩、寂寞、无奈。遇到周瑜,知道不会成为自己人,长相俊美,才华横溢,必定有高傲且容不得别人的想法。诸葛亮明白,一边处事一边拜托别人不让周瑜知道他过于聪明的智慧。可还是无奈周瑜的嫉恨。他是以刘备第一,自己利益第二的原则,三气周瑜,让蜀军大获全胜,却让自己失去了一个好对手。
后来庞统也为刘备做事,同为江湖人向往的伏龙、凤雏,却不似他想的那样明智,智慧和他自己不分上下,却在为刘备处事时冲动了。看着西方落下一颗星时,正值七夕,诸葛亮再一次寂寞了。第一次哭了出来,失去了一位友人或者也算是一位可以和自己拼才智的人。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再次寂寞,那位可以让他尽心尽力的明主去世了,只能写下《出师表》来告诉刘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整个国家由他来撑着,七擒孟获,一次次挑战了诸葛亮的才智,让他乐意七擒六放。这样,他的内心不再寂寞,不再仅仅为蜀国打天下。
后来,遇到姜维,他的内心再次兴奋起来,魏国出来一位人才,诸葛亮很开心:“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所以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亮不再寂寞。不再寂寞后来呢?想要为蜀夺得天下,可惜寿命已尽,诸葛亮死去,希望姜维可以接替自己辅佐刘禅。
死了就不再寂寞,诸葛亮耗费了大半心血复兴汉室,最后他一个人还是不够找到了他可以信任的人,然后放心离去。有谁比诸葛亮更寂寞呢?
追忆五虎将
从一开始的黄巾贼纷乱,董卓欲称帝时,五虎将就以个人战绩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了。关羽、张飞追随刘备,赵云追随公孙瓒,黄忠归属韩玄,马超跟随父亲攻打曹操。本是不同的人,却被刘备的贤礼所折服,最终归顺于刘备,被刘备封为“五虎将”。
关羽,至今仍被大家供奉在庙里,“关二爷”这样的尊称,关羽代表的是“忠”。黄忠也是被关羽的忠所敬佩。“人在曹营心在汉”也是形容他的忠。就是被困曹营,一听到刘备的消息,过无感斩六将带着甘夫人回去找刘备,多少荣华富贵都不曾看着眼里,只记得他认定的哥哥。
张飞,凶狠善战,环眼豹头,燕领虎须,声若巨雷,它代表的是“勇”。重情义却又愚笨,做事完全不看情况,让刘备等人操了不少心。
赵云,用刘备的话说“浑身都是胆”是五虎将里最后去世的,它代表的是“猛”,自从他被刘备从公孙瓒手中要了过去,他的名字就没有人不知道了。每次出场时喊上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就退兵不少,长坂坡救阿斗,也表示他对刘备的忠诚,知道回将去世,他依旧为刘备打天下。
马超,他是“马腾之子”是有羌族人的血统,也是五虎将中最后一个加入的。他一开始总有一种并不属于“正面人物”的感觉,直到后来归于刘备,他的才能才被发现,原本就是铲除曹操而起的家,也就名正言顺地和刘备一起用同一目标打天下。
黄忠,一般出场都用“老将黄忠”一词形容,毕竟他在六十多岁仍能解众多敌人。
这就是我在暑假中对《三国演义》的一个新的认识。
篇五:《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 篇8
我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我敬佩书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刘玄德(刘备)、张翼德(张飞)、关云长(关公)、赵子龙(赵云)等。
看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人。刘备,字玄德,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结交了被人们称为“武圣”的关羽和爱结交天下豪杰的张飞。我还记得,他们走进桃园,备下青牛、白马等祭礼,三人一起焚香跪拜,立下了誓言:“今刘备、关羽、张飞在此结拜为异性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下共戮!”是啊,他们有难同挡,有福同享,真是好兄弟啊!
我还想到了给关羽刮骨疗毒的华佗。关羽在樊城之战中,左臂中了毒箭,骨头发青。他四处寻找医生,最后,华佗来了。他看看关羽伤势,吓了一跳:如果再不治,几天后这只手就废了!华佗于是问关羽:“我需要把你的皮肉割开,刮骨头上的毒。你能忍住吗?”“我视死如归,当然不怕。”关羽说。就这样,关羽喝了几杯酒,边与马良下棋,边伸臂让华佗医治。华佗取出尖刀,让助手捧盆在下边接血。华佗割开皮肉,就“嚓嚓嚓”地刮起来。关羽边喝酒吃肉,边谈笑下棋,全无痛苦。刮骨声仍在沙沙作响。众人屏住声息,没有一丝动静。华佗郑重地缝完最后一针,闭上双目静默了许久,仿佛刚从空前的激动中解脱出来,同时也佩服关羽的坚韧。
英雄就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初三 篇9
赵云十七岁拜师学习枪法,深得师傅真传,赵云身长八尺,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赵云先后追随袁绍、公孙瓒。见他们皆不是时才之人乃投刘备帐下,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连诸葛亮都说他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他凭借超群的武艺,过人的胆识多次随刘备、诸葛亮外出,总能化险为夷。先后两次危难之中扶幼主,又辅佐刘备成就一番霸业。
刘备在荆州失利后,派赵云保护家眷突围,当发现自己冲出来时,不见了甘糜二位夫人和阿斗,又单枪匹马地冲入曹军寻找她们,赵云杀得曹军尽皆丧胆,杀了个七进七出,把甘夫人送出后,去寻找糜夫人与阿斗下落,在糜夫人投井自杀后,赵云怀抱阿斗,杀散曹军,左冲右突,突出重围,此情此景曹操不由得赞叹:“真虎将也!”这一场仗,赵云夺得轻釭宝剑,砍倒大旗两面,杀死曹军名将五十余名,血染征袍,这就是著名的长坂坡救主的故事,这一故事足以看出赵云的赤胆忠心。
后来孙刘联盟共杀退曹操后,赵云又助刘备夺下荆州四郡,后来,孙权用阴谋骗孙夫人与阿斗回东吴,正巧遇上了赵云,这又有了后来的截江夺阿斗,后来刘备与刘璋决裂夺得益州时,有人建议将成都有名的田宅分给诸将,赵云却说:“益州人民久遭战火,应还与百姓,安居复业。”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益州人民皆深感赵云之仁德,这个故事令我对赵云更增加了几分敬佩。
刘备平定汉中后,刘备称帝,又封赵云为五虎大将。
赵云一生过着戎马生涯,不曾打过败仗,他死时诸葛亮说:“国家损一栋梁,我损一臂也!”刘禅又说:“朕昔年幼,若非叔父则死于乱军矣。”
蜀国五虎将中赵云不像关羽那般心高气傲,不像张飞那般鲁莽轻率,不像马超那般年轻气盛,不像黄忠那般勇而无谋,相比这些人,赵云在世人心中有国将家臣的风范。在我的心中更是无人能比。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 篇10
关羽的最大毛病就是傲,除了不服入川、取汉中皆有上佳表现的老将黄忠外,再举一例:孙权请求迎娶他的女儿,不嫁也就算了,还以当时南方人最忌讳的北人骂语辱骂之。所以有学者说,关羽之死咎由自取,是刘备、诸葛亮假借曹、孙之手除去,很有见解。
关羽能镇守荆州多年,要感谢一个人:鲁肃。就是因为鲁肃坚决主张联好西蜀,才有关羽坐镇荆州的局面,否则,不要说早逝的周瑜,吕蒙早就瞄准了荆州,只是在鲁肃生前,孙权一直听从了鲁肃的主张罢了。所以,关羽只是逞匹夫之勇,身担重任,而不知事事当以孙刘联盟战略为重,他的败亡是早晚的事。
关羽攻击襄阳曹仁,由于连降大雨,令既无防备、亦不擅水战的曹魏援军——于禁部队措手不及,以致崩溃。但接下来,关羽就对坚守孤城的徐晃军队却一筹莫展,可见他的能力止及此,直至被吕蒙端了老家。
关羽在民间的信仰极深,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统治者的.刻意拔高,也就是为了宣扬所谓的忠义。
在三国志中,他和张飞一样,是“万人敌”的猛将形象。
【三国演义高三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07-30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08-11
三国演义450字读书笔记08-25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经典小说07-02
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08-20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08-30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800字11-12
暑期高中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08-17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初中优秀作文08-19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高二优秀作文500字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