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之歌课件

2024-10-18

那达慕之歌课件(精选4篇)

那达慕之歌课件 篇1

《那达慕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让学生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交流合作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力度的变化,并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教学难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对学生的启发。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设计意图:作为与学生的教授新课前的互动导入环节,同时以力度强弱让学生对结束句设计力度做铺垫)

师:今天见到大家老师特别的高兴,同学们喜欢上音乐课吗?希望这一节课我们上一个快快乐乐的音乐课好吗?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做游戏之前呢我给大家请来一位节奏朋友,认得他吗?X,今天老师要和这位朋友考考大家,同学们能不能经得住考验,我先请一组同学上来帮帮我的忙。(悄悄给4为学生说坐在4把凳子上)老师这里有4把凳子,每把凳子代表一拍 x,4位同学已经坐到凳子上,X X X X,这个节奏你会打吗?(8拍准备)X X X X,现在发生变化了,x xx x xx,这个节奏怎么打?学生打出来,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不断的变化,同学们看好了(x xx xx xx)、xx xx xx xx这节奏能打下吗?xx xx xxx xxx这节奏怎么打?生打.......xxx xxx xxx

xxx,这个呢?谢谢同学们。

同学们!刚才我们打得这组节奏是.......(贴到黑板)现在老师把它打一遍,同学们听,这组节奏像什么声音?马蹄声。师:刚才老师的手势和声音有什么联系?(低一点代表弱,高一点代表强),马儿远的时候是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就强,现在看老师的手势再打一边......(创设情,:一队马儿从远方奔驰而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我们身边走过,又向远方跑去,消失在草原上。)(学生自己去感受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音乐(让学生律动来感受歌曲的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马吗?在我国北部内蒙古大草原上有一个被成为马背上的民族,这儿的人们个个是骑马的高手(蒙古族),骑马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看老师,老师示范。

同学们跟老师学习动作,跟着音乐感受。(播放音乐)

2、再次感受音乐(让学生以传递哈达的方式感受)

师:同学们,美丽的大草原到了,哎,让学生说说蒙古族人民怎样迎接远方的客人的。

生回答

蒙古族还有一个重要礼节,为远方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献哈达时双手献上,表示祝福和尊重,今天老师代表蒙古族的主人把祝福传递给同学们,让学生随着音乐将祝福传递下去,下面同学们随着音乐把祝福按刚才的节奏传递下去,3、教授歌曲

师:今天啊,还有一件开心兴奋的事儿呢,同学们今天来的真巧,正好赶上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会,那达慕大会。

让学生解释解释什么是那达慕大会

师总结。看下都有哪些项目,(摔跤、射箭、赛马、舞蹈图片)这么多比赛,同学们想不想参加,那我们就先学会那达慕大会上人人会唱的歌曲,那达慕之歌。出示课题。

4、老师示范歌谱。

5、学生小组合作唱歌谱。(意图:学生小组合作会增进学生的合作能力,达到尽早学会歌曲的效果)

6、跟琴演唱。师处理。学生观察最后一句和前面乐句的异同。

7、学习歌词。现在节奏和旋律难不倒大家了,那能不能加入歌词唱一唱。现在完整听一遍,学生跟唱熟悉歌词。

8、跟琴演唱,老师处理难点。

9、复听歌曲,看看歌词中有哪些不理解的。

好来宝

马头琴

师讲解。

10、处理情感

蒙古族文化这样深厚,蒙古族人民热爱这块土地,因此在民族节日时也是那样的热情,同学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热情完整把歌曲唱一遍呢(注意前两句讲了那达慕大会上运动员们的自信,节奏我们在游戏中见过了,唱起来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后面节奏附点,表现那达慕大会越来越壮观)

11、同学间合作演唱演唱,看看哪里有不会的地方。(生自己实践)

12、师:老师这里有个困难,请同学们帮帮老师,能不能在结束句上加上力度强弱来表现一下,同学间合作商量,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

学生回答。让学生感受不同力度带来的不同的效果。

13、看老师的手势完整演唱歌曲。

14、师:同学们,那达慕大会越来越热闹了,摔跤队,赛马队、射箭队你喜欢哪一队,我们现在就是拉拉队,让我们用歌声为你喜欢的那支队伍加加油,看哪队拉拉队最热情,完整跟琴演唱。

15、同学们唱的真带劲,那达慕大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蒙古族的同胞们高兴地跳起来舞蹈。

师讲解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尤其是筷子舞,聪明的蒙古族人民用筷子作为舞蹈道具,敲打着身体的各个部位,再加上他们的音乐,就形成筷子舞,想不想和老师一起为他们祝贺,跟老师一起学习筷子舞。老师教授。

现在老师把同学们分为歌唱队和舞蹈队一同为他们祝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傣族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每个民族的节日都绚丽多姿,课下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民族节日。

四年级《那达慕之歌》教学反思 篇2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启发引导者,必须注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我首先播放歌曲画面,那欢快、盛大的那达慕场面一下子便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迎合了此年龄段孩子们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特点,为下一步授课作了有效的铺垫。之后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层层推进的形式,由浅入深,带领孩子以艺术的眼光和音乐的思维来体验生活,感受蒙古人盛大、热闹的那达慕场面,整个过程中,我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谱例中,第二句中的“奔跑”中“跑”的节奏是附点八分音符加上十六分音符,在这首歌曲中还有一处节奏跟它的节奏是完全一样的,请同学们找找看,在哪?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答中,我们很快索定了正确答案。因为附点八节奏是这首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唱准,唱好。以节奏为铺垫,我又和学生们分享了我的发现:第一段与第二段因节奏变了,所表达的情境也发生了变化,明确节奏在音乐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学习起来兴趣昂然,课堂教学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二、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去感悟音乐

发现、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并将学生的实践体验恰当地融合到教学中,必将会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同学们要表达心中的激情和展示美妙的歌喉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演唱歌曲,在歌曲处理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第一乐句,最能表现运动员精神抖擞形象;为了能真实地再现运动员们听到枪声后奋力拼搏的情形,第二个乐句可用渐强的力度来演唱;用强的力度来演唱第三、四乐句,最能表现运动场上热闹的情形。通过力度的有效处理,一场生动、热闹的那达慕大会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他们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快乐与幸福。

三、从歌曲处理入手,让学生唱响音乐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而“关注课堂新生成的学习资源”又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教学环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老师随着学生思维路线走的情况,当然这离不开教师不露痕迹的引导,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同时,时刻感受到成就感。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歌曲,于是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提议:运用力度的变化,为歌曲设计一个场面越来越热烈的大会。这个问题一出,那可谓向孩子们平静的思维湖面开起了“机关枪”,孩子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为了完成老师的这个任务,他们启动了自己所有思维来帮老师想点子、出主意,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渐强的力度最适合表现越来越热闹的那达慕大会。接着孩子们用渐强的力度、百倍的热情、激情地演唱了结束句,课堂气氛活跃异常。为了再现会场气氛,我还引入筷子为歌曲伴奏,在孩子们投入的表演唱中,教学效果非常好。为了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我又及时提出另一个问题:“大会结束,人们渐渐走远,这种情境又该怎样表现?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渐弱的力度”。我暗自感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而更让我高兴的是,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日趋成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再次亲身感受那达慕大会的热烈场面,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回顾本堂课,美中不足的是老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当老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情况有变时,老师应对不够机智,课堂出现了一点点冷场的情况。

那达慕之歌课件 篇3

《那达慕之歌》是一首蒙古族歌曲。在歌曲的导入部分,我以《我是人民小骑兵》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对蒙古大草原产生浓厚的兴趣,再结合课件创设情景,这样导入,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解决如何把握歌曲《那达慕之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奏和情绪时,我利用那达慕盛会中的比赛项目及比赛情景为切入点,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不断启发,大胆尝试,让学生通过“骑马”“摔跤”“万人齐声欢呼”的场面和动作来感觉、编创节奏,去理解、体会情绪,并从中发现美感与乐趣,这是音乐教学中十分美好的阶段,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将十分活跃。

在本首歌曲的结束部分——“设计不同力度演唱歌曲的结束句,感受力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处,我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己设计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使他们在自由讨论,亲自尝试,充分发挥的过程中使他们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浪之歌》教学设计及课件 篇4

1、掌握生字词文学常识

2、把握诗文的节奏与美妙的意境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发挥想象力,借助丰富的联想,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诗歌的主题

4、通过仿写锻炼学生的自由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纪伯伦,K.J.

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

二、学习生字、词

执拗 憔悴 馈赠 真谛 璀璨 镶嵌 酷肖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人 翱翔 夜阑

海誓山盟: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这里指有了生命的浪对海岸立下的爱的誓言。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别人的意见。

璀璨:形容珠宝光彩鲜明。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中

馈赠:赠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的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试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看导读)

2、讨论:两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教学参考书》P96最后一段)

《浪之歌》

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中,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的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的寓意,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眠”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德满腹的爱情,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海浪对爱情的态度,也正试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纪伯伦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雨之歌》

它主要采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连接起来。

文中的空间感是宽广浩大的,天上地下,雷电云霓,山河湖海,无所不至,但由于拟人手段的广泛运用,使文中的世界成为一个“人之境”,不过直到第七节“窗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现,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也是因为人的存在,雨才获得了一种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平日常常离我们很远的记忆、梦想,一个深邃的精神的世界,让纪伯伦散文诗中的世界总处在运动之中,叹息、泪水和微笑只是人类世界运动过程的诸方面,乃是人类世界的一面运动着的镜子,诗歌表达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3、朗读:在对诗歌的感情有了进一步体会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指导、齐读)

四、发挥想象力,仿写散文诗

1、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2、其它的修辞手法。

【那达慕之歌课件】推荐阅读:

《那达慕之歌》教案05-23

那达慕大会致词07-03

上一篇:表面工程技术简介下一篇:工会保障部业务骨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