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

2024-10-24

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通用8篇)

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 篇1

中国古代史 秦汉

秦汉政治

[阶段特征]

1、时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公元220年曹丕代汉

2、朝代: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3、特征: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具体特征: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经济:封建经济发展,出现第一个太平盛世思想:出现思想专制,儒术取得独尊地位

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和发展

对外:开始与周边国家交往,开辟了丝绸之路

[知识整合]

一、政治体制(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1、秦统一中国

(1)统一条件: 各国相继变法和进行兼并战争;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实力的强大

(2)统一经过:公元前230-前221年,统一六国(3)历史意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4)疆域扩展“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居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一人独尊、皇权至上、帝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与郡县制

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地方统治:郡县制

要害: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情况: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吏任免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秦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作用: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将地方的权力都集中在中央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选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

3、千古一帝秦始皇

(1)兼并六国,一统诸元

(2)建立集权,巩固统一

建立帝制:自称皇帝中央集权: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广郡县:全国设立郡县扩大疆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统一文字:推行小篆经济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修筑驰道、直道、渠道

(3)惟我独尊、专制暴虐

沉重的赋税: “收泰半之赋”繁重的徭役兵役:“ 发闾左之戍严刑峻法:“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土地兼并严重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对当时:巩固了新诞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封建政权

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史论共享]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郡县制,郡县制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知识整合]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

1、地方统治: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设太守、丞相

2、解决方法:削藩策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整合]汉代的选官、用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察举制,举孝廉 秦汉文化

[知识整合]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1)发展: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

(3)贡献发展儒家学说;提升儒家地位

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它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1)措施

思想: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教育:规定“五经”,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

(2)影响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知识整合]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课

2、造纸

(1)情况:

西汉:后世发现了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作用: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在 “四大发明”中,其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知识整合]汉赋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课

1、特点:半诗半文,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气度恢宏

2、作品: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知识整合]书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选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

1、文字书法:小篆、隶书

2、绘画美术:

内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门类: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作品:西汉马王堆帛画、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

秦汉经济

[知识整合]农业经济的发展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

1、秦朝的经济

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和直道,开灵渠

2、汉代农业东汉牛耕画像石

[知识整合]手工业经济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1、冶铁: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

2、制瓷:东汉时—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先青瓷后白瓷

3、纺织:西汉时—丝绸之路开通,丝绸外销的数量激增

[知识整合]商业经济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1、“市”的形成:长安城东西有市,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

2、商业城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魏晋

[阶段特征]

一、时间:公元221-589年

二、朝代:三国(公元221 –280年)

魏、蜀、吴

两晋(西晋:公元266—316年

东晋:公元317--420年)

南北朝(南朝:公元420--589年)

宋→齐→梁→陈

北朝:公元439--581年)

东魏北齐

北魏

西魏北周三、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具体特征:政治:封建国家以分裂为主,南北对峙,朝代更迭频繁

经济:北方经济反复地破坏和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民族: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和发展,少数民族封建化

选官制度

[知识整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

经济发展

[知识整合]经济的复苏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3课

农业:手工业:灌钢法商业:

文化成就

[知识整合]文字书法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1、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3、书家:楷书——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

草书——盛行王羲之、王献之

行书——雅俗共赏,王羲之和《兰亭序》

[知识整合]绘画艺术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成就:士大夫画家活跃、总结绘画理论

作品: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史论共享]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隋唐 隋唐政治 [阶段特征]

一、时间:公元589年---907年

二、朝代:隋朝:589年—618年唐朝:618年--907年

三、特征: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繁荣具体特征:政治:国家统一、皇权加强经济:社会安定、发展繁荣 民族:友好往来、疆域辽阔对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文化:繁荣昌盛、泽被 3

东西

[知识整合]唐朝三省六部制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1、三省:

内容:中书省—决策机构,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六部

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六部:

内容:吏、户、礼、兵、刑、工 意义: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知识整合]隋唐的选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科举制的出现和完善

1、过程: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特点: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3、意义:1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2中央掌握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3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知识整合]唐太宗选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

1、政策

用人纳谏: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勣、长孙无忌

轻徭薄赋:以民为本,休养生息,均田薄赋 处理民族关系:败东突厥、设羁縻州、和亲联姻

2、结果:出现“贞观之治”

[史论共享]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 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经济繁荣

[知识整合]农业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

1、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犁耕技术相当完善

2、唐初经济恢复发展,出现贞观之治。

[知识整合]经济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B、手工业 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知识整合]

二、经济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3课

3、商业

(1)城市:黄河流域:长安、洛阳; 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都)

(2)市场:长安有东市、西市

柜坊、邸店、飞钱

农村集市进一步发展

唐朝后期坊市界限逐渐被打破

(3)外贸: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

中国瓷器已输往国外

唐朝时社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假如在唐朝鼎盛时期经商,你认为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②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③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繁荣。④长安、洛阳、扬州是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商贾云集。⑤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⑥出现了柜

4坊和飞钱,便利了商品贸易。

不利条件: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③商业交易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文化昌盛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课 1科学技术

造纸外传、雕版印刷、使用火药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课

1、唐诗

(1)原因: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规模:

流传至今有诗人两千多位、诗歌近五万首

(3)作者:

初唐——王勃,陈子昂

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山水诗

丰碑——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现实主义;白居易,中唐,现实主义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2、书法

(1)楷书——唐朝步入盛世,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祭姪文稿》、柳公权;

(2)草书——盛唐的张旭、怀素;

(3)行书——颜真卿

3、绘画

特点:吸取外来美术风格

作品:隋展子虔《游春图》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 篇2

1.中国社会的巨变

为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 迫使中国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 不断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与此同时, 西方工业文明成果 (技术设备、启蒙思想、政治模式、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 也不断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在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中, 不得不顺应时代潮流, 逐渐接受西方工业文明成果, 中国社会开始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化。

2.规律与认识

(1) 中国近代历史的内容与启示:①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它警示我们:闭关必然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只有富强, 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 才能不断进步。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 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③强国富民的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与反封建必须有机结合。任何单一的反帝或反封建斗争都不会取得成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巨变。④现代化进程。启示:在世界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的不断碰撞中, 中国仁人志士前仆后继, 不断探索与实践, 推动了中国社会痛苦而曲折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2) 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开放性、扩张性、掠夺性和先进性;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败则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导致的必然结果。其说明, 腐朽衰败的封建制度不可能战胜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 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实中, 中国要想不受侵略、欺侮,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 摆脱贫困落后。

(3) 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必须把握的四个角度:①历史角度:从中华文明史看, 近代以来, 时间非常短暂, 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定位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有利于通过纵向对比, 总结其变化的特点及原因。②现代化角度: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等共同构成中国现代化的过程, 同时上述几个方面又相互影响, 相互推动。③近现代史角度: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 都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 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 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二,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 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上出现平均主义, 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第三, 改革开放后, 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得到很大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④整体世界角度:鸦片战争后, 受西方影响, 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三次工业革命, 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社会生活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为面向世界, 中国由与世界同向, 发展到今天逐渐与世界同步, 成为引导世界生活变迁的重要力量。

3.易错点解读

(1) 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有两对主要矛盾, 即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是从整体上讲的, 并非一成不变, 它会随着国际国内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地说, 在国内反动政府专制独裁、统治腐朽和列强推行“以华治华”政策时, 国内阶级矛盾就会表现得更为突出;每当帝国主义大规模侵华之际, 民族矛盾则成为最主要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 阶级矛盾必须服从民族矛盾而成为次要矛盾。

(2) 正确认识工业资本主义侵略所产生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列强侵华使中国大量主权遭到破坏, 这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同时, 它们也把西方现代文明带到中国, 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农耕文明,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当然, 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 它们总是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阻挠中国社会的前进。相对于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 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历史表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中国才能富强。

(3) 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不等于封建势力, 农民阶级不等于人民大众。封建势力指中国近代的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及原有的封建地主阶级;人民大众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中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原有的农民阶级、小商品生产者。

(4)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是一半殖民地、一半封建社会, 或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这种说法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综合概念, 是一个有机整体。“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

(5) “鸦片战争后中国已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 列强只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门, 广大的北方和内陆地区还处于封闭状态, 加之自然经济本能而顽强的抵制, 西方商品在中国的销量非常有限。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了中国东部沿海的大门, 外国势力还深入到长江中游的汉口和台湾地区。此后, 在中外贸易中, 西方国家才取得出超地位, 中国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成为西方工业经济的附庸。

(6) “三国干涉还辽”的结果:实际上是沙俄控制了辽东半岛。有的同学误以为是中国收回了辽东主权。

(7)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具有革命正义性, 有的同学误以为它们具有历史进步性。前者的领导力量是农民知识分子, 不代表当时的先进生产力, 它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目的是建立小农经济基础上、具有空想性的理想社会, 违背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不具有历史进步性。后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是爱国的和正义的, 但其盲目排外, 排斥包括先进生产力在内的西方文明, 是愚昧落后的。

4.时政热点链接

工业结构调整, 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建立创新型社会等。

二、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演变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1.经济结构的演变

(1) 鸦片战争前, 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 鸦片战争后, 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外商企业,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进程被打断。

(3) 19世纪60~90年代, 出现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中的民用工业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初步形成了自然经济、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并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

(5) 19世纪末, 列强对华大规模资本输出, 外商企业迅速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完全形成了。

(6)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 此后其不断膨胀。

(7) 农村根据地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经济, 代表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方向。

(8) 新中国建立后, 党和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民政府财产,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形成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小农经济、个体手工业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并存的经济格局, 这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

(9)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 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即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1958年以“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改革经济体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城市改革主要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逐渐形成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

2.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3.规律与认识

(1) 近代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内容的变化。

工业革命后,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同时进行早期资本输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同时进行商品倾销;日本全面侵华时期, 对沦陷区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进行全面掠夺, 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基本特点、严重缺陷和历史地位:

①条件:

②基本特点:

从企业产生看, 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 而是直接从外国输入陈旧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创办起来的;从工业结构看, 发展极不平衡, 轻工业发展较快, 重工业发展缓慢;从资金来源看, 缺乏原始资本的积累过程;从工业布局看, 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尤其是通商口岸;从设备、技术、经营管理看, 十分落后, 使产品质量缺乏市场竞争力;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看, 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中艰难发展的, 深受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③严重缺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这一恶劣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它“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

④历史地位: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的一切进步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从经济领域看, 它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 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从政治领域看, 它的产生和发展, 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为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创造了条件。从思想领域看, 资产阶级为了政治革命的需要, 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 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此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还引起近代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

4.易错点解读

(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与鸦片战争前的资本主义萌芽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鸦片战争后, 由于西方的侵略, 战前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中国工场手工业生存状态骤然恶化, 纷纷破产。后来投资于新式工业的早期民族资本家, 大多为官僚、地主和商人, 而鲜有原先的手工业者。

(2) 正确区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材上尤其是教材插图和小字中出现的企业的性质, 防止混淆, 这是各种考试经常做文章的地方。

(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短暂的春天”的出现, 主要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而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结果, 有的同学误认为它主要是辛亥革命推动的结果。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走向萎缩, 从反面说明了这一问题。

(4)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经济结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初七年, 尚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此相适应, 我国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 另外还有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

(5) 当今我国经济结构中较之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增了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等经济成分。其主要原因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5.时政热点链接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结构等。

三、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1.中国工业化进程

(1) 阶段特征:

(2) 新中国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变化:

(3) 新中国工业建设成就:

2.规律与认识

(1) 中国工业化较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所具有的明显特征:

①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甚至武力摧残, 发展缓慢, 历经曲折。②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 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工业化启动时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③中国的工业化先天条件不足, 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 它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 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 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 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 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 从军需到民用, 从国营到民营, 从重工业到轻工业。④不平衡性突出, 畸形发展。如地区分布不平衡, 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而内地较少;近代工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 轻工业发展较快, 重工业发展缓慢。⑤新中国建立后, 工业化建设才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化建设突飞猛进。

(2) 中国工业化与整体世界发展息息相关:

(3)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启示:

①中国工业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历程, 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自决, 要想实现工业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后, 工业化才迎来了新纪元。②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 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造成了中国工业落后。中国要真正实现工业化, 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前提。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清除它的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④知识结构的变革是工业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 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各国等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新中国建立前, 知识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它仍然是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占绝大多数的国家, 仍然是一个和工业化隔膜的国家。由此可见, 国家要富强, 经济要发展, 教育必须先行。

3.易错点解读

(1)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是不同的:其军事工业为清朝国有, 没有私人投资, 生产不以盈利为目的, 产品直接调拨给清军使用, 因此属于封建官办近代工业。民用工业有商人投资或参股, 产品面向市场, 追求利润, 显然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但它本身还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 近代中国轻工业、重工业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同:轻工业难以发展主要是西方列强在华大规模投资设厂;重工业难以发展主要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

(3) 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而不是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新文化运动兴起。

(4) “‘一五’计划的实施, 工业建设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这种说法错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任务的超额完成, 只是为中国工业改变落后状态,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业整体落后的局面。

4.时政热点链接

科教兴国战略;节能减排;煤炭的综合利用;低碳社会;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建立创新型国家;中原经济区建设等。

四、中国近现代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1.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1) 农民阶级的绝对平均主义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旨在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2) 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方案——民生主义:

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提出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 主张核定全国地价, 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由国民共享, 做到“家给人足”。该方案表明孙中山意识到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是革命的重要问题, 也表明了孙中山的富民、富国思想,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但它是不彻底的土地纲领, 没有号召广大农民粉碎封建土地制度, 因此也就不可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难以发动农民群众投身革命, 这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主要原因。

(3)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的局部土地改革:

(4) 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2.新中国城市生产关系的三次重大调整

3.规律与认识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这一原理是我们分析、评价历史上土地制度变革与调整、城市生产关系调整的原因与影响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 我们才能深刻地认识我国历史上生产关系变革与调整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也才能正确评价历次生产关系调整的得失, 并由此得出历史启示。

(2) 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在晚清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国内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 太平天国实施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孙中山实施了“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的资产阶级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施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 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调动地主和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了“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对封建土地剥削加以限制。新中国建立后, 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党和人民政府先后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在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民政府财产;1953~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生产关系中的一系列环节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党中央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4.易错点解读

(1)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建立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有的同学误以为此时已建立起公有制。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为了满足根据地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1931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土地革命总路线明确规定“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与土地革命仍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要求是一致的。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革中, 仍然实行农民的小土地私有制, 否则后来就不需要再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了。

(2)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共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采取的政策是不同的。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政策, 对民族资本主义则采取赎买政策。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 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 是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对人民巧取豪夺而得来的, 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 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 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政权后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政策。民族资本主义虽然也带有剥削性, 但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它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党的领导, 愿意接受改造。所以, 中国共产党采取赎买的政策实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转变。

(3) 新中国建立后的政策措施中哪些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 哪些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加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措施:追歼国民党残余和土匪, 和平解放西藏, 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民政府财产, 接收列强在华企业,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抗美援朝虽是民主革命时期反帝斗争的继续, 但不属于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三反”“五反”运动,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三大改造等。

5.时政热点链接

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公布;统筹城乡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

五、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民主与法制的诉求

1.中国民主与法制的艰难历程 (各阶级的活动)

(1) 农民阶级:

①太平天国后期,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 提出统一政令, 以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 由公众选取官吏等政治改革方案。②大革命时期, 湘鄂赣成立省农民协会, 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 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

(2) 晚清:

百日维新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议政。1905~1911年的“预备立宪”, 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宪政进程。

(3) 资产阶级:

①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 并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反对和光绪帝不赞成而失败。②立宪派:20世纪初, 张謇等人组织“预备立宪”公会, 积极从事“预备立宪”活动, 后因清王朝“预备立宪”骗局暴露, 内部发生分化。③革命派:同盟会纲领主张“创立民国”。孙中山提出“民权主义”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 将中国历史推向了一个依照宪法实施民主共和的新阶段。辛亥革命失败后,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一些政党相继建立。孙中山、宋教仁等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希望通过国会选举, 重组内阁。不久, 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多数议席, 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但其推行宪政的努力很快失败了, 宋教仁成为“为宪政流血牺牲的第一人”。④激进民主派: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受了西方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 掀起新文化运动, 猛烈冲击了封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 北洋军阀:

袁世凯仇视民主共和, 相继制造“宋案”, 罢免国民党三都督, 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废除《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强化独裁政权, 修改总统选举法等, 使各项民主制度被破坏殆尽, 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5) 中国共产党:

①民主政权: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提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合作, 为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奋斗;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延安成为中国民主的摇篮;中共七大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建立少数民族自治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②法制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工农民主专政的宪法, 极大地推动了解放区的法制化与民主化;抗战胜利后, 促使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制定宪法等有利于人民的协议;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 成为新中国初期的临时宪法, 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特殊意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在法制现代化的道路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把在社会主义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方案具体化。

2.规律与认识

(1) 近代民主诉求的价值取向与五四运动前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困境:

自晚清以来, 近代中国民主运动的先驱者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急迫的变革心态使他们希冀通过实行民主制度实现强国富民, 他们虽然热切地追求民主共和理想, 但对于民主的价值内涵缺乏深刻的感悟与坚定的信仰, 只是把民主作为一种强国富民的工具, 一种兴国安邦的手段。欧美几百年民主发展史表明维护公民个人权利、限制政府权力理应成为民主诉求的核心价值取向。然而, 为增强政府权力而限制公民个人权利却成为民国初期不少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 这种本末倒置的政治伦理观念为袁世凯、张勋等人复辟帝制和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提供了精神土壤和理论依据, 使中国民主化陷入困境。

(2) 中国近代出现的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及其丧失:

①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临时约法》。但是, 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胜利果实, 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独裁专制统治, 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国共两党有可能建立民主共和国。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导致胜利果实被蒋介石窃取, 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 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③抗战胜利后, 中国又一次面临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时机, 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但是, 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支持下, 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发动内战, 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又一次破灭。

(3) 中国政治现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

①从原因和进程看, 欧美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幅度发展的基础上, 用了几百年时间才完成从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渡;而中国是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 只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政治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跨越, 呈现出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对称、跳跃式的发展走势。②从方式看, 欧美国家的革命和改良并行;而中国是通过20世纪前半期持续的革命斗争完成的。③从依靠力量看, 欧美国家主要依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而在中国, 农民阶级成为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其在国民革命运动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而又不同的政治角色。④从进程中的障碍因素看, 欧美国家主要是封建主义势力;而中国则是封建势力与外国殖民主义势力并存。⑤此外,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 民主政治的目标始终与独立、统一和富强的目标相伴随, 民主政治斗争往往与民族救亡运动相联系。

3.易错点解读

(1)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二者的性质是不同的。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洋务派属于顽固派;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则是资产阶级内部革命与改良两种政治方案的矛盾斗争。

(2) 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结束的标志是不同的。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的标志是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封建制度结束的标志则是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3) “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这是错误的认识。1912年8月,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不久, 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席位, 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引起袁世凯恐慌。因此, 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 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就任大总统, 下令解散了国民党。1914年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由于袁世凯倒行逆施, 复辟帝制, 孙中山掀起了护国运动。

(4) “中共一大完成了建党工作”的说法不准确。中共一大没有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 制定的目标太高, 不切实际。中共二大认清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明确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力量和中国革命必须走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据此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至此才完成了建党工作。

(5) “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这种说法错误。国民党“一大”上, 国共实现“党内合作”, 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使国民党由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发展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的政党。

(6) “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摧毁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这种说法错误。北伐战争的最大成果是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即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军阀势力, 但张作霖奉系军阀依然控制着北方和北京政府,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名存实亡。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自然经济, 北伐战争并未触及。

(7) “1927年8月中国形成国共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这种说法错误。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才标志着在中国大地上有了与国民党政权根本不同的政权, 真正意义上的国共两个政权的对峙由此开始。

(8) “抗战结束后, 内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种认识错误。内战爆发是由当时的历史决定的, 具有必然性。蒋介石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抗战结束后顽固坚持“一党专政”, 这势必使中国重新回复到抗战前的黑暗局面之中。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 积极扶蒋反共。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 要为中国人民争取一个光明的前途。而此时的国共双方尽管不能说是势均力敌, 但实力并不悬殊。对中共而言, 民主是和平的先决条件。

(9) 区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简单地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 实现中国的独立、统一, 最早体现在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上, 以后逐渐形成完善的理论, 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因为中国生产力落后, 资本主义不发达, 所以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还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而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领导下的一种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 在中共二大上被称为最高纲领。要实现社会主义就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掌握政权的条件下, 消灭私有制, 消灭资产阶级,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阶段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的独创。从中国革命发展实践来划分历史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1919~1949年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1949~1956年的七年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是指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社会是指1956年以后的历史时期。

4.时政热点链接

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成;中共依法治国和民主法制建设;《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09—2010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反腐败斗争;坚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两会”的召开等。

六、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两次对外开放

1.两次对外开放

(1) 清朝晚期由闭关到开埠:

鸦片战争前, 清王朝闭关自守,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鸦片战争后, 《南京条约》签订, 清朝被迫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并被迫同意“商定关税”;中美《望厦条约》允许美国军舰“巡查贸易”。不久, 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 驻广州, 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开营口、淡水、汉口、琼州等十一个通商口岸, 不仅中国沿海各省大门洞开, 而且外国侵略势力向西深入到长江中游的汉口、向东深入到台湾地区;外国军舰和商船还取得了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通商口岸增多和外国公使进京, 冲击着清王朝的“华夷观”;西方列强也不甘心以“外夷”身份同清朝打交道, 强烈要求清朝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因此, 1861年清朝设立了总理衙门,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但更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朝的内政外交, 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也是清朝适应现代国际关系的体现。中法战争后, 《中法新约》规定清朝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 中国西南边疆大门被打开。甲午中日战争后, 《马关条约》规定, 清朝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港口, 使侵略势力深入到了中国经济最富庶的苏杭地区和长江上游的重庆。总之, 通商口岸的不断开辟, 使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

1979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 对广东、福建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80年, 正式确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采取多种形式吸收外资, 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 扩大对外贸易。1984年, 国家进一步开放了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后来, 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外开放区。开放区逐步向内地发展, 许多内地省份设立了一些开放城市, 从而形成了点、线、面的立体开放新格局。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 我国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 并加强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非盟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我国对外开放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 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规律与认识

(1) 近代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历史伤痛。

自1840年以来, 西方列强对华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战争等, 迫使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 不断损害中国主权的完整, 造成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使中国人民痛恨侵略, 深感和平的可贵。因此,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2) “弱国无外交”。

旧中国的外交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的, 没有真正的、平等的、自主的外交。中国要独立自主, 提高国际地位, 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推翻三座大山,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这在新中国建立后才变为了现实。

(3) 中国选择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原因:

①这是吸取近代历史上世界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 一个大国的崛起, 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 甚至引发大战。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 而这样的道路, 总是以失败告终。②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逐渐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不仅需要安定的国内政治局面, 而且离不开稳定的国际环境。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我国政府积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4) 两次对外开放的主要区别:

(5)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民族团结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条件。②和平友好交往是中外关系的主流, 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民族。③对外开放, 重视经济文化交流, 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闭关锁国、故步自封, 只能导致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3.易错点解读

(1) 南京和天津开埠通商:

南京不是《南京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 而是《天津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天津也不是《天津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 而是《北京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

(2)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方针。

“一边到”是指新中国在国际斗争中, 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 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 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3) 推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

既不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也不是中国恢复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而是中美关系逐步得到缓和。

4.时政热点链接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胡锦涛出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和第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第四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中日建交40周年;南海问题;国务院新闻办2011年9月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等。

七、近现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思潮

1.主要思潮

(1) 师夷长技:

鸦片战争时期, 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组织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提出建设新式海军, 开中国近代由于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是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著《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2)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平均分配土地, 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 旨在建立“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绝对平均主义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是根本无法实施的空想。

(3) “依照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太平天国后期,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 提出资本主义方案, 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符合时代潮流, 但中国并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阶级条件。

(4) 洋务思想:

洋务派发展了“师夷长技”思想, 倡导“中体西用”, 掀起洋务运动, 从实践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5) 维新变法:

王韬、郑观应等提出早期维新思想, 但没有形成理论体系, 更没有付诸实践。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康有为、梁启超积极传播维新变法思想,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6) 扶清灭洋:

它是义和团提出的反帝斗争口号。它具有爱国性质, “灭洋”是核心, 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的尖锐化, 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其有很大的局限性, 表明义和团对清朝统治和西方工业文明缺乏科学认识。“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王朝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7) 民主革命:

20世纪初,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掀起民主革命,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近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8)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失败后,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续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 由议会制道路转向革命道路, 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革命, 但大多以失败告终, 再次证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救中国。

(9) 实业救国:

一战期间, 一批有识之士受爱国心的激励和利润的驱使, 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积极投资新式工业。其虽然极大地推动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不通。

(10)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前期, 针对尊孔复古主义逆流, 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猛烈抨击封建纲常伦理,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形成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1) 社会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转而“以俄为师”, 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它从思想上召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2) 新三民主义:

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 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 改组国民党, 并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融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 成为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3) 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 又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被继续推向前进。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宝库, 主要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有机联系,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 完整准确地掌握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4) 邓小平理论: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内容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一国两制”原则;教育的“三个面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它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 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 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16) 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共十七大上写入党章,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2.规律与认识

(1)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凡是伟大的社会变革之前, 总是先出现反映新生事物的要求、批判和否定旧制度的社会进步思潮。这种社会进步思潮反过来又启迪、激励、引导人们去同旧制度斗争, 为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改革开辟道路。如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促进了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发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推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民主和科学的倡导,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及其中国化, 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

(2) 社会思想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的反映。西欧在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以后, 才在思想领域兴起了人文主义思潮和启蒙思想。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90年代初步发展, 1912~1919年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 相继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 近代前期思想的主要特征:①爱国性: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以及启蒙、救亡是紧密相连的, 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受西方影响:是在“欧风美雨”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 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③层次性: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 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即经历了“器物层次 (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 →制度层次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层次 (新文化运动) ”的发展轨迹。用陈独秀的话说, 就是“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理论觉悟”;用梁启超的话说, 就是“先从器物上感觉出, 再从制度上感觉出, 再从文化上感觉出”。④发展性: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步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每一步探索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⑤选择性: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 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土地, 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⑥局限性: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基本没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没有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出路。完成这一任务的是:中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4) 中国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在宣传西方思想文化方面各自的特点: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宣传优胜劣汰、世道必进的主张。②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把学习西方从书本上变为革命行动, 并结合中国国情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民主义用以指导革命斗争实践。③激进派:新文化运动前期, 以西方的民主、科学猛烈批判儒家思想学说, 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化倾向;十月革命后转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宣传十月革命。

(5)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的比较:①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政治上都主张兴民权。②区别:第一, 法国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 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 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促进了变法, 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 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 但变法却很快失败了。第二, 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远不如法国,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因此, 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第三, 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 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的, 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6)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①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相互依托, 但又不相同。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 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 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②就具体内容而言,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谋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精神, “联俄”“联共”是反帝的必然要求;民权主义体现的是中国国民真正的自由平等和人权, 即“唤起民众”;中国是农业大国, “唤起民众”必然唤醒工农, “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民生主义的具体实施。

% (7) 邓小平理论和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的毛泽东思想的相同之处:①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②都是坚持实事求是, 冲破教条主义束缚而产生的。③在实践的具体道路上都是由农村到城市, 都重视统一战线的作用。④都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⑤都是党在革命和建设中集体智慧的结晶。⑥从根本上来说, 都是历史的飞跃和革命, 都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和建设事业。

(8)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点:①先进性与时代性:都是由中国近现代先进阶级的杰出代表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创立的, 都是当时历史发展的结果, 符合所处时代发展的需要。②爱国性与进步性:无论是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灾难的近代, 还是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 这些理论都反映出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富国强民的理想与追求, 都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都是进步的。③实践性与独创性:这些理论成果都是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同时也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④继承性与发展性: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在资产阶级探索救中国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9) 革命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革命理论的创造都会受到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因此, 革命理论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的,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就证明了这一道理。

3.易错点解读

(1)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是结合在一起的。

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 三大政策不等于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是实行新三民主义的方法、方式、途径和手段;而新三民主义是一个根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2) 孙中山思想的三次重大转变及特征:

一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改良的主张遭到拒绝后向革命转变;二是从依靠会党、新军, 利用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的惨痛教训中转向创建自己领导的革命军队, 创办黄埔军校;三是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时政热点链接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坚持理论创新等。

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者 篇3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了。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顺利地考取功名,可谓费尽心思,夹带半个巴掌大的蝇头书进入考场、贿赂官吏、买通负责搜身的士兵、种种方法不胜枚举。

为防止考生偷偷携带数据进入考场,官方专门在每个考场安排一个负责搜身的兵勇。可这样的安排依旧难免产生士兵与考生相互勾结,各取其利的现象。这个时候准考证便应运而生了。

在古代,准考证称为浮票,清朝时期参加考试的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票据”和”座位便览”,没有这两样东西的不准进入。为防止代考者,准考证详细地记载着考生的身高、面色、有无胡须、胎痣等身体特征。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官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才能进入考场。

除了准考证这道防线,考生报考时也有一条可以防止考生作弊的防线。古代科举考试无论贫贱都可以报考,到明清时期则规定娼、优、隶、皂这四种人的子弟必须在三代以后才有报考的资格,这未免显得不近情理。官方要求考生报考时必须五个结保报考,意为五人彼此相互担保报考,若以后参加考试谁有作弊行为,则五个人都要受到牵连。

虽然有这两道防线,但仍不免闹出许多笑话。譬如注明考生身体特征的准考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作弊行为,但其实用性还是显得有些令人怀疑。稍微有一两个长相差不多的人站在一起,恐怕就难以辨认孰真孰假了。

相比较而言,古代防止作弊的措施里最有效的应该是搜身了。据说金国时期,负责搜检的士兵一般都不识字,这是为了以防士兵与考生勾结在一起。”解发袒衣,索及耳鼻”《金史》里的这句话则说明当时金国搜检考生达到了必须解开发髻,袒露衣服,连鼻子耳朵都要细细搜索的程度。可见,金国对科举作弊的严惩态度。后来因这样检查读书人有辱斯文,受到不少官员的反对,于是改成了考试之前必须在考场指定的地方沐浴洗澡,然后换上官方准备的衣服。这样一来,明显显得斯文文明许多,作弊现象也大减。

“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

由此可见,古代高考作弊与防作弊真是五花八门,趣味横生,也恐怕只有严惩才能完全禁止作弊现象了。

(摘自香港《大公报》文/彭胜发。原题《古代高考作弊》)

高考作文中国古代人物精选素材 篇4

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篇5

【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主要作品为《桃花扇》(传奇)。写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剧。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小说家。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促织》、《狼》、《席方平》、《劳山道士》、《画皮》等出于此)。《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方式反映现实。

【吴敬梓】字文木,敏轩,清代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清代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为《小仓山房文集》(《祭妹文》、《黄生借书说》)、《随园诗话》等。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作品《红楼梦》。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其中,方苞为桐城派创始人。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人。作品为《方望溪先生全钞》(《左忠毅公逸事》等出于此)。清代散文家,桐城派创始人。

【姚鼐】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号惜抱先生。主要作品为《惜抱轩文集》。有《登泰山记》等。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结合。

【李汝珍】字松石,清代小说家。作品为《镜花缘》,以浪漫主义手法写幻想图景,如“君子国”、“女儿国”、“两面国”等。

【龚自珍】字瑟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有《定庵文集》,作品为《病梅馆记》、《己亥杂诗》。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称饮冰室主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康有为合称“康梁”。主要作品为《谭嗣同》《少年中国说》等。有《饮冰室》他是“新文体”的创造者。被誉为“中国近代最好的、最伟大的一位新闻记者”。

【林觉民】字意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作品《与妻书》。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①刘鹗的《老残游记》 ②吴沃尧(字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③李宝嘉的《官场现行记》、④曾朴的《孽海花》

【刘鹗】字铁云,别称洪都百炼生。主要作品为《老残游记》。

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 篇6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湖南怀化二模)下图是西周初期的分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周建立之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镐京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而统治中心的渭水流域及西面、北面几乎没有。如此封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B)

A.扩展周王朝的疆域

B.监督商族残余势力 C.促进周朝文化远播

D.防范诸侯割据称雄

B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兴起于今陕西渭水流域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周武王东征灭掉了商,因此商的旧势力范围在东北、东、东南三个地方。分封诸侯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不是扩展周王朝的疆域,故A项错误;分封诸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这些地区,监督商族残余势力,故B项正确;分封诸侯主要涉及政治领域,与文化传播无关,故C项错误;诸侯割据发生在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的弊端,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

2.(2016·广东佛山一模)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长子姬括、次子姬戏拜见周天子,周天子格外喜欢姬戏,故硬性做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这说明(B)A.宗法制已经走向崩溃 B.姬括是当时鲁国的小宗 C.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 D.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唯一标准 B【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根据材料“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 可知,姬戏是鲁国的大宗,相对于姬戏而言,姬括就是小宗,故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宗法制,所以宗法制依然存在,没有崩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世袭产生的,而非中央任命,故C项错误;由材料“周天子格外喜欢姬戏,故硬性作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可知,这属于个案,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宗法制社会继承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错误。

3.(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右图是古代木板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图中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讨人喜爱。该年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观念(B)A.重男轻女

B.多子多福

C.安土重迁

D.返璞归真

B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根据图片不能判断出重男轻女,故A项错误;在图片中,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人们联想到“子孙繁衍众多”,葫芦的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示人丁兴旺,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重视故乡、居住地迁移的内容,故C项错误;“返璞归真”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D项未能体现,错误。

4.(2015·安徽安庆三模)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A)A.证明皇位正统

B.体现皇权独尊 C.保证皇位世袭

D.震慑割据篡权

A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开创的皇帝制度。根据材料“受命于天”“被视为国之重器”等信息可知,秦始皇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故A项正确。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这真正体现了皇权独尊,而玉玺只是形式上的象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可知改朝换代时有玉玺也不能保证皇位世袭,有玉玺也不能防止篡权,故C、D两项错误。

5.(2016·山东烟台一模)“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 2 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C)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以及史学理论等。根据题干材料可知,A项是对郡县制“是什么”进行描述,是史实,故A项错误;B项是单纯对郡县制的评论,属于史论,故B项错误;史识是在分析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C项涉及整个中国历代国家组织结构的形式,显然是在对中国历朝历代国家组织结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故C项正确;D项属于史实,错误。

6.(2015·安徽淮北模拟)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时认为:“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帮徇私之弊无由惩革。”这一选官制度是(C)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C 【解析】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根据材料“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A项与题意不符,错误;察举制是指地方长官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没有设立评论官,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设立品评官评定人才按品级授予官职,且掌握对被评议人的升品和降品的权力,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科举制是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7.(2015·福建泉州高三质检)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A.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B.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A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根据题干材料“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和“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可以得出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故A项正确。元朝行省仍受中央控制且材料中并未提到地方势力膨胀,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能体现“制衡”,故C项错误;中书省为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

8.(2015·湖南永州三模)有学者认为,对科举制的定义应是“古代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或方式”。如果这一观点成立,主要是基于它(A)A.考虑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 B.揭示了科举制的本质特征 C.涵盖了科举制的兴衰历程 D.指出了科举制的双重影响

A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由题干材料可知,这一观点肯定了科举制在古代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历史上的地位,故A项正确。科举制本质上是统治者加强集权的措施,但该观点没有揭示,故B项错误;该观点没有涉及科举制的兴衰历程,故C项错误;该观点只指出了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故D项错误。

9.(2015·浙江嘉兴二模)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一变化说明了(B)A.中书省和门下省职权的重合 B.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 C.宰相失去了议定军国大事的权力 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 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仅说明中书门下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可知,中书门下掌握着吏房、户房等五房的行政权力,分掌庶务,宰相依然拥有行政权力,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唐朝三省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10.(2015·安徽江南十校联考)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4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明朝废除了宰相制,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否定,而不是继承,排除A项;内阁、军机处都不是公开行政的,排除B项;由“又大大进了一步”可知,C项正确;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故选C项。

11.(2015·广东潮州二模)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C)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通判是宋朝的官职,不属于明清,故①错误;明太祖废宰相,强化君主专制,体现了“收敛性”,故②正确;雍正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体现了“收敛性”,故③正确;明清时期的海禁,体现了“收敛性”,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2.(2015·江苏泰州二模)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A.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 A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根据材料“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可知,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极具机密性,故A项正确。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以及审理重大案件,但只跪受笔录,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 5 中未涉及,错误;材料没有着重强调军机处办理军政要务的职责,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2分)13.(2015·安徽蚌埠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摘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 system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feudal system被称为feudalism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国传统文献,“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政、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feudal system,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

——摘自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14分)(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18分)(1)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分)成因: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取前代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答出其中三点即可)(12分)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指津 篇7

一、借助文言能力, 理解诗歌的字面含义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 有和其他体裁截然不同的特点: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生活, 通过意境表达思想感情, 语言精练含蓄又有跳跃性。 由此看来, 只有借助文言能力, 了解诗歌的字面义, 才能进一步读懂诗歌, 从而探索诗歌丰富的内涵。

如:2010年全国课标卷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 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 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 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 (518~590) :南朝陈文学家, 字总持, 济阳考城 (今河南兰考) 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9.诗人把 “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 “天寒”、“地暗”之后,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要想解答这道题的第一问, 首先就要凭借文言能力理解颈联“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的字面意思。 “天寒”就是天气寒冷, “旗彩”就是旗帜上的色彩, “坏”就是变坏;“地暗”就是大地阴暗, “鼓声”就是战鼓的声音, “低”就是变低沉;连贯表达就是“天气寒冷得军队旗帜上的色彩似乎也变得不好了, 阴暗的大地上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沉了”。 根据这样的理解, 学生不难回答出“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 ’之后, 这样写的好处是 ‘点明边塞环境特点, 流露出戍卒生活在此的心理感受’”。 这样表述与参考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 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 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压抑、沉闷的心理感受”的意思大致相同, 阅卷老师基本不会扣分。

又如:2015年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4-16题。 (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 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 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 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 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 “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 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4分)

如果学生能凭借文言能力明翻译诗歌前两联的意思是“江畔林木茂盛, 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 景象明丽。征行逢此佳景, 自觉春思渺然, 赏心自得, 其中佳趣, 莫可言传”, 就很容易明白本诗前两联表达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 再组织答案就不难。

二、抓取关键字词, 领会诗歌的意境情感

所谓关键词, 即诗词的“诗眼”, 就是最能够表现作品意境、情感和主旨的词语。 只有抓住关键词, 才能把握诗歌意境, 才能体会作者情感和把握作者观点。 关键词中首抓“情感词”, 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 其次抓“意象词”, 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再次抓“动词”, 动词鲜活生动, 承载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还可以抓“修饰词”, 特殊的修饰词主要有鲜明的形容词、精当的数量词、恰切的副词等。 形容词往往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 传达作者的感情。 表现色彩的形容词, 不仅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 渲染气氛, 而且能更好地衬托作者的心情。

如刘克庄的《归至武阳渡作》:“夹岸盲风扫楝花, 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 篷底归人要认家。 ”从这首诗的题目和内容上, 我们很容易把握该诗的主旨, 就是表达游子归家时的复杂情绪。 当然, 诗中的“扫”、“遮”、“留取”、“认”、“盲”等词语, 用得很生动传神, 但是最能表现主旨的关键词, 只能是“归”字。 因为, “归”字不仅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特定的身份处境, 更直接表达了他的思归之情, 并且诗中所写景物都是围绕“归”字展开, 可谓一字统摄全篇。

再如:2012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 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 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空”, 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3分)

(2) 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分)

第一小题要领会“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描写的精妙, 就必须抓住一个修饰词 “但” 和一个动词“振”。 “但”是 “只”的意思, “只闻冰散响”不仅表现了周围环境的幽静, 而且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杂念;“振”是“振落”“抖落”之意, 这一动作写出了钓翁的镇定。 第二小题要体会下阕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就必须抓住“依”“入”两个动词和一个情感词“欢笑”。 “依”展现环境的清幽, “入”流露钓翁垂钓生活的满足, 两字共同表现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欢笑” 一词写钓翁听到儿童的欢笑, 侧面表现了钓翁的欢乐之情。

三、利用参照信息, 把握诗歌的内涵主旨

所谓的参照信息, 包含诗题、作者、小序、注释等。 一般情况下, 标题是诗的眼睛, 它常常起到点明话题, 交代主要内容, 提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作者隐含朝代信息、思想风格, 起到知人论世的作用;小序多交代有关内容, 以及诗人作诗缘起或当时的背景和心情; 注释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 另一方面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 阅读时仔细琢磨, 充分利用这些参照信息, 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2015年福建卷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 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 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 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 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 《四库全书 》本 《放翁诗选 》)

[注]①眀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2) 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3分)

学生仅知道三、四两联的意思是“病情随着天气转凉而减轻, 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还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 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还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但只要再联系诗歌的作者陆游, 就很容易明白本诗三、四两联表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情。

又如: (2015·玉溪模拟)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①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 交交②园屋深。

床敷③每小息, 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 经过遗好音。

【注 】①此诗作于新法失败后, 诗人退居江宁 (今江苏南京) 半山时。 ②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 ③床敷:安置坐具。

(2) 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分)

这道题借助文言能力不难理解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只看见北山的小鸟飞来, 经过我这里时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由此可以看出尾联“作者和北山之鸟一起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 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要想全面理解尾联所抒发的诗人的情感, 还必须抓住关键词“唯”, 特别是要利用注释①, 才可能明白尾联“只有北山鸟给他好音, 慰藉他的孤寂, 流露出诗人胸中的举世无人相知的痛苦和愤慨”。

古话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家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 而是点燃一把火。”实践证明, 解题技巧的指导相对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当然, 正确解读字面含义、准确抓取关键词, 充分利用参照信息, 并进行透彻精辟的赏析,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但是, 只要不断思考, 不断训练, 诗词鉴赏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

摘要:学生在高考诗歌鉴赏阅读题上屡屡失分, 原因不是他们不知道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也不是鉴赏诗词的知识缺失, 而是看不懂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文本, 不知道诗句的意思。如何指导学生读懂一首诗歌就成了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关键。教会学生借助文言能力, 抓取关键字词, 利用参照信息等方法,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再进行透彻精辟的赏析, 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代诗歌阅读,文言能力,关键词语,参照信息,字面含义

参考文献

[1]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

[2]马博.唐诗鉴赏[M].线装书局.

[3]贺新辉, 著.宋词鉴赏辞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

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 篇8

在高考中,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被称为“高考移民”。

其实,高考移民古已有之,科举时代称为“冒籍”。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兼之农业社会延续至今的户籍壁垒依然存在,是“冒籍”至今存在的根本原因。

兵部尚书的两个故里

死于1640年的明代兵部尚书熊文灿,大约不会想到,在他身后370多年,贵州叙永县、四川泸县两地,竟因争夺他故里资格而争论不休。

熊文灿故里问题,似乎史书中的记载也彼此相左。《明史》明确记载,熊文灿为贵州省永宁卫(即现叙永县)人,旧编叙永地方志里,也辑存一篇熊文灿本人为永宁城蓬莱桥建成撰写的《蓬莱桥记》。但争论的另一方泸县,当地的云锦镇,在清道光年间即有“熊文灿故里”石刻。而嘉庆《四川通志》及《礼部志稿》中也记载,熊文灿为永宁卫籍,泸州人。

在当地熊氏族谱中,历史学家们找到了造成熊文灿“人籍分离”这一怪现象的真实原因:熊文灿曾改变籍贯参加科举。明代永宁卫归属贵州省管辖,而贵州作为明代边陲省份,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科举录取人数和比例上有政策倾斜。

本是泸县人的熊文灿,正是通过法外途径把自己变成了永宁籍,然后在永宁应试,一举成功。

白居易也是“冒籍”者

类似于熊文灿这样的行为,在古代有个专门的词叫“冒籍”,它几乎与科举制同时诞生。史载,隋代唐初科举制度初设时,由于科举及第者在仕途竞争上优势还不明显,因此冒籍现象较为少见。但随着盛唐科举制度的继续完善发展,科举及第士人优势凸显,面对省试各区域登第人数、录取比例失衡的现实,冒籍现象开始大量出现。

科举系自由报考,考生群体极为庞大。因此,为节约人力、物力,必须进行逐级预备考试,这在唐宋时期叫“解试”,明清时期则叫“童试”。

以唐代为例,读书人参加解试,称为“取解”。成绩优异并获得到京城参加省试的资格,叫作“得解”,之后才有机会通过省试继续科举之路。

而读书人“得解”的难度,除了自身学识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各地“解送”名额。朝廷首先根据州郡的大小来决定录取名额,唐代规定:大郡每年选送三人,中郡每年选送二人,小郡选送一人,如果有才能特别出众的人,则不受名额限制。对于某些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地区,朝廷往往在名额上有一定的倾斜性,以鼓励当地士子。

这样一来,同样的水准,在教育水平整体较高的地方可能挤破头也难登第,而到天子脚下或是边远地区,却可能很容易金榜题名。这正如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一文中所写的:“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意思就是首都地区录取率非常高,一个长安城取中的人数,竟然相当于其他地方一百个郡的数量。冒籍现象正由此而来。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可能就是一位“冒籍”者,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籍贯则随其祖父,落在陕西渭南下邽镇,但他参加科举考试,却是在安徽宣城。

“凭才取人”VS“逐路取人”

唐代以后,两宋和明清“冒籍”现象依然存在,究其根源,仍是户籍制度下中国各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如北宋时江南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而北方考生少、录取多;宋代文坛盟主欧阳修曾上书皇帝称:“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低的省份100∶1,录取率高的省份10∶1,地域差别之大,无怪乎士子们纷纷冒籍。

也因此,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从科举时代至今一直争论不休。宋英宗时期,欧阳修与司马光关于南北举额分配的辩论,可能是历史上关于这一问题的首次公开记载。

1064年,从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入仕的大臣司马光上书宋英宗, 认为试诗赋不足以观言,且易助长浮华习气,建议停止考试诗赋而改试经书。司马光的这个建议,表面上看来是针对应试内容的改革,但因为北方士子长于经学、南方士子长于诗赋,实质上隐含着地域之争。

两年之后(1066年),大臣柳材上了个奏折,称科场中第者大半为教育条件优越的京城所在地开封府和国子监的举人,而北方地区和南方边远和广南东、西路举人数极少,“似有不均”,建议今后在国子监举人的卷子上写上“在京”字样,其他的则写上“逐路”字样,分别按名额裁定取人。

这一建议得到了司马光的赞同,他并由此延展开来,提出“逐路取人”的具体比例:按“路”分设中第名额,每10名举人中取1人,不满10人者6人以上也取1人,5人以下则不取,以实现“所贵国家科第,均及中外”的目标。

对此,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应试入试的欧阳修激烈反对,他说:“东南之士初选已精, 故至省试合格者多,西北之士学业不及东南,初选已滥,故至省试不合格者多。”他认为,这实际上是间接地限制了南方士人的及第机会。

欧阳修“凭才取人”说,着眼于考试本身的公平性和客观性,而司马光则着眼于促进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士子的学习积极性,两者似乎都有一定合理性。

事实上,司马光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据美国学者贾志扬以地方志中所载北宋进士统计,现在可考的北宋进士全国有9630人,其中南方诸路达9164人,占95.2%,北方诸路仅466人,占总数的4.8%。

到明、清两代,疆域广阔,士子众多,而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加剧。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会试发榜,所录取的52名贡士均是江南考生,北方举子统统落选。如果听任这样的情况一再发生,国家政治生活将完全由少数几个教育发达省份的士人垄断,这对政局的稳定和集权统一,将产生严重负面作用。

“冒籍”者发配去做厨子

而“冒籍”现象也因此更加泛滥。“冒籍”的关键是要与被冒地扯上关系,于是有些考生“冒籍”时不惜血本,让家长在录取率高的州府买地买房,加入当地户籍,从假移民变成了真移民。

清代乾隆年间就有一对“冒籍”的哥俩,他们户口本来在江苏常州,听说北京的进士好考,就让父亲花100两银子在顺义县城(顺义归北京管辖)买下一所破旧小院,然后移居其中。根据清代政策,只要在某地置有产业并愿意跟当地人“一体当差”(即缴税和承担劳役),政府一般都会准许其加入当地户口。于是这哥俩就顺利成了北京人,并且考中了进士。

不过,“冒籍”显然会严重扰乱正常科举秩序,因此历代政府均有强硬措施加以遏制。唐律规定,“冒籍”属于违法行为,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必须在其籍贯所在地报考。

对于州县和馆学解送的举子,唐代贡院和户部都要对其户籍、解状进行审核。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礼部还规定:“今日以后,举人于礼部纳家状后,望依前三人自相保。”(《册府元龟·贡举部》)这也就是让古代考生互相做报,一个考生犯了事儿,一组的其他考生也跟着倒霉。

明末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万历十三年乙酉科顺天乡试后,冯诗等八名浙江士子冒籍在顺天考试被查出,处罚结果是冯诗等二人枷示于顺天府前,和其他六人都发配为民,禁锢终身,并终身剥夺考试资格。这八人中,有一个叫史纪纯的,他父亲是翰林编修,也被革职。

除了取消考试资格,古代对“冒籍”士子还有别的处罚。《日知录》记载,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年)有一条新规定:凡“冒籍”考生一律黜退,就近发往国子监、府学和县学充当“膳夫”,也就是厨子。

清代为防止“冒籍”规定更严:祖父在某地入籍在20年以上,当地有祖坟、田产、住宅,才能在当地报名应试,后来改为考生本人入籍20年以上方准应试。另外还有“作保”制度,考生需拿钱请“廪生”(生员的一种,可以在政府领粮食,相当于公费生)做保人,考试前考官点完考生名后,再叫“某人保”,作保之廪生必须应声“某人保”,一旦“冒籍”事发,作保的廪生也会被革去功名。

康熙年间,还新增了对考生“审音”的程序,即凭其口音确定是否冒籍。到乾隆十年,在顺天乡试时,朝廷甚至特派满、汉御史各一人参与“审音”,他们被称为“审音御史”。

但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断绝士子“冒籍”。乾隆四十二年,67岁的乾隆接见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张回答说他是顺天府(今北京)人氏,可精明的乾隆帝凭两句话听出了张某说的是南方口音,由此推测出其“冒籍”的把戏,一气之下,痛斥审音御史“殊失敬事之义”。

人情社会让“冒籍”更无解

此事系官方一时失察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那些冒籍者的父、祖,一多半是有能量的官员,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这类无关纲常伦理底线的原则问题,很自然会让“审音御史”睁只眼闭只眼,送顺水人情——他们与考生的父、祖很可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

此外,人治体制下对“冒籍”处罚因不同皇帝在位的宽严程度,更充分体现了这一问题的制度性、社会性无解。

前文说到明万历年间冯诗等人“冒籍”被终身剥夺考试资格事,而相去不远的嘉靖年间,浙江绍兴籍士人陶大顺,“冒籍”顺天考了个经魁,太抢眼的结果是被人告发,于是举人资格被削,不过这次朝廷意外宽容,没任何理由地保留了他的考试资格,几年后,他在浙江乡试中考了第四名,紧接着登乙丑科进士,官至左副都御,也即专司纪检监察的二把手。

明代还规定,国立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监生,即使籍贯为外省,也可在顺天参加乡试。这样一来,权贵们只要给儿子弄一个国子监监生资格,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到京城考试了。

上一篇:很唯美的励志文章集下一篇:以忠孝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