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日记

2024-07-28

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日记(共8篇)

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日记 篇1

一大早就很早起床,其实也就没有怎么睡,只睡了一个小时。就匆匆起床,五点就离开宾馆,向车站出发,大家都还睡意朦胧,但是急着赶车,就只能早早起床,刚上车基本上都有开始睡觉了,因为队长说旅途很远要坐十几个小时,大家都开始睡觉了,出了成都没有什么感觉,走了不远就有事情了,两个队员开始晕车,而且晕的厉害,吐的有点凶,但是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给他们拿塑料袋,目的地是在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是一个藏族地方,基本上全部是藏民,沿途的风景很美,美得有点让人陶醉,有很多红军长征的遗址,有碉堡,第一次看到,感觉很新奇,有泸定桥,不过没有看全,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呵呵,那里的气候有点像我们家乡的气候,干,不热,很清爽,地域有点高,对于没有习惯这样的气候的人来说会有点高原反应!

十二个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就快要到达目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冰雹,来的很突然,说下就下!下得很大,还记得上次看见冰雹是在小的时候家里面下过,但是后来在就一直没有下过,由于下的有点大,途中还友泥石流,说实话,心里一直很忐忑,途中见到的一切让我的眼前是不是的回想起地震的时候,心里一直很忐忑,但愿这一切都会好起来!

旅途有点艰难,但是还是顺利的到达目的地,但是已经六点多了,在队友家人的热情招待下,我们很快融入到他们家里融洽的气氛中,大家坐车都有点累,就早早的睡觉了!期待明天的一切,尽管还是很艰难!加油,零九工管的实践队员们!

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日记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 决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一个人提升思想意识, 锻炼综合能力, 提高专业技能, 实现自我价值, 奉献社会的大好平台。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农村实践地为依托、以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同时, 大学生扎实牢固的知识积累, 丰富的想象力, 无限的激情和热情, 超凡的创新力能够帮助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7年, 中宣部等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至今, 社会实践活动已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颁布, 大学生社会实践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1. 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力行而后知之真。“三下乡”是连接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 接触农村, 了解农村, 体验农村生活, 亲身感受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而激发内心的爱国热情、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 在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了解国家大政方针, 了解国家实际情况, 拓宽视野, 丰富阅历, 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对大学生的发展意义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真才实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参与“三下乡”各项活动的过程中, 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查漏补缺, 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 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除了专业知识, 社会还要求大学生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最优化的“智能”结构, 要具备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工作能力、全局意识等综合能力。

3. 对农村的建设意义

大学生作为生力军, 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奉献热情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中, 将先进的科技引入农村生产力发展上, 为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农”政策, 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 加快“三农”发展。

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构建,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断朝着规范化、基地化和长效化的纵深方向发展, 许多高校构建了完善的体系和制度, 积极组织筹划“三下乡”活动, 并投入到实践基地的建设中, 然而也随着其发展成熟,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

1. 服务时间短, 活动效果不佳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一般在暑假7、8月开展, 为期一周到半个月不等, 时间相对不长, 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帮助农村地区提高生活学习质量, 都有较大的难度。实践过程中学生所获多为感性认识, 而理论思考深度不够, 活动停留在浅显的层面而未能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难以挖掘其本质和要害, 因此效果并不明显, 学生受教育有限, 才干增长有限。

2. 形式主义明显, 缺乏实用性

当下, 社会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争议越来越大。“三下乡”活动往往是虎头蛇尾, 开头正式隆重, 最后却草草收尾。有些人认为大学生“三下乡”只是走马观花的形式之风, 蜻蜓点水般, 停留在短时间、表面性的活动上, 活动设计与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活动目标更强调社会效应而非服务效果, 对农村整体变化影响较小。很多中小学反映, 希望大学生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能在学校日常教学期开展, 无需再安排人力、物力专门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进行准备, 同时能够有效解决中小学在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参与积极性低, 态度不端正

一方面, 大部分高校每年暑假会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地区,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规模不断扩大, 不少大学生对此项活动产生疲劳式懈怠和应付情绪, 参与意识低, 有的同学是为了其娱乐性而参加活动, 更有甚者把活动当成乡村旅游度假, 并未在思想上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 “三下乡”活动对就业没有什么帮助、对知识提高意义不大。另一方面, 很多高校并未将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措施, 导致专业教师参与热情不高, 愿意承担“三下乡”指导工作的教师很少, 愿意带队随队下乡的教师更是不易请到。

4. 管理混乱, 缺乏创新

社会实践缺乏有序的管理, 出现考核评价不科学, 指导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此外, 现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形成固定模式, 通常分为支教、宣传、调研、文娱、后勤等板块, 学生组织策划活动时, 不善于动脑, 因袭过往方式方法, 活动内容、形式千篇一律, 与往年重复, 未深入地全面地考虑时代发展变化要求、实际情况等, 缺乏创新, 影响实践的效果。

三、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改进措施

1. 创新方法形式, 推动发展新模式

整体而言, 政府、学校可以通过调整“三下乡”固有模式打造新的实践形式, 如重庆市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 亦或尝试“三下乡”与顶岗实习结合模式。具体来说,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可与城乡统筹团建相结合, 高校团委、社联等学生社团与乡镇基层团组织、社会团体结对联建, 相互促进。转变展览、演出的服务模式, 代之以培训、咨询的形式, 如集中捐赠、技能培训、书法培训、专题讲座等。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采用生产实习、科技竞赛, 与服务社会相关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爱心活动、挂职锻炼、社会工作等多种形式, 增强兴趣和成就感。各下乡队还可尝试打破原有的单一专业组队模式, 加强专业交叉, 加强学院之间的优势互补, 以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 提高实践水平。

2. 学校统一推动, 扩大活动覆盖面

首先, 学校应把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常规思想政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将其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和学分管理规程, 停课半个月或一个月进行社会实践, 其后的课程顺延同等时间, 由老师带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指导, 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同时, 鼓励老师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避免单兵作战, 确保活动达到双赢。其次, 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覆盖格局, 扩大实践服务的宽度和广度, 力争实践活动覆盖各个城市各个地区。

3. 结合专业特色, 发挥学业优势

大学生在开展活动时, 须把农村各项实际情况与大学生专业学习及科研方向相结合, 学以致用, 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如文学院可着重进行支教项目, 采取学生对应学生开展家教、特色活动, 老师培养农村老师的模式;农学院进行科教支农, 既帮助农民缓解农忙压力, 又帮助其增产增收;旅管专业可开展旅游资源开发的调研, 为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心理学院可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子, 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其健康成长等。大学生在“三下乡”期间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在实践中感受自己专业知识所带来的成就感, 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知之愈明, 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 则知之益明。”“三下乡”的调研与科研立项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4. 加强管理, 注重实效

“三下乡”的实效性是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府、高校要加大对“三下乡”的支持, 尤其是经费支持, 确保在物质层面提供实效性的基础。整合利用社会资源, 争取社会力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 高校可积极探寻提高实效的实践方法, 如采取项目化管理、“以老带新”等形式, 让同学们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同时提高下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再者, 高校应致力于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 如建立健全教师考评奖励机制, 激励竞争、鼓励发展、奖励优秀, 调动教师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建立“三下乡”与毕业实习的有效对接, 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服务, 促使“三下乡”宣传工作、组织建设、安全保障、评选表彰制度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 要注重实践成果的应用。现在各下乡队伍都非常重视考察当地情况, 为当地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 但大学生回校后整理的调研成果不能束之高阁, 要真正应用到实际, 通过团组织、青联、学联等途径, 借助人大、政协中青年代表和委员的作用, 积极建言献策, 畅通渠道,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应用,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 要及时总结, 形成书面文字, 通过发表论文、编发简报、交流论坛、征文比赛、成果汇报、表彰大会等对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日记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 社会实践 活动机制

一、高校教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师了解社会、明晰责任,增长才干、进一步教书育人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自我学习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目标,实现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新世纪的高校教师肩负着培育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我们必须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全面综合教育,使广大高校教师可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完美园丁。

二、 “三下乡”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社会支持力度欠缺。

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走向社会的活动,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关注与支持。然而,在高校与社会的接触中,很多单位疲于对本单位工作的处理,无暇顾及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这一于己无关的事,很多学校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很多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依靠老师人际关系,使社会实践成为老师的一种负担。

当前,一些走在前沿的高校虽然已经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但是还是存在着个别高校不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高校教师第二课堂活动来抓。很多高校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配套经费不及时,资金无法满足社会实践开支,致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大缩水,搞起形式主义。

(二)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科技性、趣味性。

虽然团中央每年根据社会热点,突出重点确定一些主题,但是各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展中,很难完全与自身结合,大多数高校依然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青年教师个别行为,因而很难控制高校青年教师所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所涉及的方向,除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可以贯彻实施团中央精神,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很难联系社会热点,且形式大都局限在参观、调查、访谈等。从而造成暑期社会实践效果不理想,缺乏创新性。

高校团委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虽然可以紧密围绕团中央文件精神开展活动,但是基本上以团委青年老师为主,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形成了送知识下乡高校教师自己并不精通的现象。没有真正的把文化科技卫生送下乡,且活动每年形式基本相同,参与者存在厌倦情绪。

(三)高校教师缺乏意识教育,对社会实践必要性认识不足。

如今大部分高校注重高校教师的文化课教育,忽视对高校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知识停留在纯理论上,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个测评标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对高校教师社会实践工作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予以对待。大部分高校教师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却忽视了社会实践这堂必修课,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高校教师处理事情的能力匮乏,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妥当。

三、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

暑期社会实践是走向社会的活动,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无法完成。政府领导必须重视起来,将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放入地区发展规划中,积极配合高校开展活动,为暑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有效的在社会上开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各高校更应该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发展纲要,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支持,抓好关系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提升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科技的重视。

鼓励高校教师选准项目,根据地方需求,将创业项目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借助暑期实践平台,拓展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高校教师深入见习基地,展开见习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引导高校教师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找出差距,认清不足,以此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鼓励将社会实践与高校教师的专业学习、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项目等相结合,支持高校教师带科研课题到农村、下基层、入企业、进社区,开展实地社会调查研究,增加实践的学术、科研含量,提升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支持专业教师吸收并带领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课题建设。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高校教师意识教育,提高高校教师主观能动性。

坚持一体化分层次教育思路,有的放矢地安排不同年级高校教师参加不同项目活动。对于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的低年级高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考察,志愿服务活动,高年级高校教师可以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如此安排更具人性化,更具合理性。

完善教师社会实践考评体系,纳入教师综合素质测评,通过创新学分等形式激励高校教师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对于出色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任务的高校教师采取认定创新学分的策略予以肯定。大力倡导高校教师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大表彰力度,对优秀调研报告、成果编印成集,树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型,隐射全体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记 篇4

今天没去登月湖参加素质拓展,心里有点遗憾。因身体不适,睡到11点才起。头已经不晕了,但是身体没有力气,估计是肚子没食物了吧。东门喝了碗粥后去团委看看材料,想到如东的宣传报道,身上的使命感多了几分。

网上搜查如东相关材料(地理位置、风俗等等),并且看了看关于如东方面的新闻报道。今天天气很热,坐在办公室里面吹着电扇,还是不停的出汗。素质拓展的队员们,辛苦了,好好加油啊。

↖(^ω^)↗(扬州)

7月10日 星期六 多云转阴

今天早上XX给大家开了会,将如东和扬州两边各自队员的工作分了下工。并向大家强调了安全等相关事项。之后,XXX学姐向大家布置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宣传版、出调查问卷、制宣传手册、准备活动用品等等。我的工作是负责做霖的助手,协调相关工作。

现在的我坐在书桌前感觉好安逸,虽说白天忙得屁颠屁颠的,但是确实感到很充实。因为这个暑假我没有白白地浪费。先写到这儿吧,要去洗澡了。

(*^__^*) ……(扬州)

7月11日 星期日 阴

上午吃了两块吐司,喝了瓶奶就跑到团委了,毕竟XX交待了,实践期间大家不能放松对自我的要求,纪律不能少。

今天的事儿比较多,先是帮XX整理宣传版,做最后的审核工作。紧接着给市环保局打电话,咨询扬州相关的活动之一垃圾分类事宜。9:30,XX给宣报开会,强调了我们此次宣传报道中心的压力之重。并将相关活动的稿件任务分配了下。

拿起任务,拧紧神儿,好好干咔······(*^◎^*)(扬州)

7月12日 星期一 大雨

高温了好几天,早晨起床拉开窗帘——窗外大雨倾盆,心里立刻凉意十足。吃完早饭后便去团委报到。今天的任务是去五亭龙玩具厂买如东活动的相关礼品。冒着大雨和雅婷、黄骏去了玩具厂。目的地下车后,雨水滂沱,水直逼我们的小腿。玩具专卖店——杀价、选货等等,“享受”着商家之间做生意的乐趣。

中午就是大家比较乐的时候了。大家一起在团委办公室里面煮面条,感受着雨天的另一种情趣,XX感触:“实践虽苦,但是我们要想方法找乐子。”大家吃着面条,谈着明后两天的实践事宜,妙哉。下午就是将去如东所需的活动用材仔细整理了。

傍晚回宿舍时才发现,雨水已经将道路全部淹没。踩着水,脚丫子享受着和泥沙“亲吻”的美妙感觉。O(∩_∩)O~(扬州)

7月13日 星期二 雨转多云

现在的我住在如东德风大酒店,吹着丝丝点咸味的海风,心里感觉很不一样。今天是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天了。早上6点,大家在团委门口集合,乘车向如东进军。一路上,听着音乐,享受着道路两旁的“美景”,而对如东的好奇之心悬而未决。

10:30左右到达目的地,和在如东工作的“风云学长”XX学长见了下面。紧接开始了在如东的系列活动。在杨永辉学长和如东这边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狼山种鸡场参观研究;紫菜加工厂制作学习。中午时刻,乐坏了我们实践全体队员,海鲜大餐,让我们大饱口福了一番。

下午,在揭牌仪式和报告会之后,学长便带着我们去黄海边,看海浪,听风声,数风车;沿途和XX教授观察着如东当地的植被情况。4点左右,于苏瑞大酒店举办了“海鲜选美大赛”。之后又去了如东旅游博物馆,在其三楼的观潮台上了一饱万顷滩涂的壮丽景色。观察中发现——大米草开始严重危害洋口养殖业。

晚饭后,送别回扬州的实践队员。今天的工作顺顺利利。呵呵,日记就写到这边吧。等会儿要把今天的相关宣传报道工作整理整理。

~(@^_^@)~ (如东洋口)

7月14日 星期三 晴

刚刚洗完澡,现在的我坐在电脑前,感觉特别累,可能是下午走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吧。

早上,我们在德风酒店吃的早饭,之后在其大厅开了个简单的会议。9点中左右于如东经济开发区政府的小会议室和当地渔业相关负责人就目前如东渔业现状进行了咨询。之后,我们一行人,切身走进渔港,走进船舱,对当地渔民进行问卷调查。与此同时,我们实践男队员还帮助当地渔民拉网、晒网、收网;女队员则向渔妇学习补网的技术。此外,部分队员还从“船老大”那边了解了其一身的捕鱼经。

下午,便是徒步观测盐碱湿地的植物类群。走了近一小时的路程,让大家累、饿到不行。在滩涂湿地,在金老师的指引下,实践队员对大米草细致研究观测,了解其生长状态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之后还历险一把,超载乘坐面包车。总结今天,一句话表心情:相当相当相当地累(*@ο@*) 哇~(如东洋口)

7月1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上午的活动比较轻松,联系村官,和大学生村官进行了一次对接工作。对他们平时的日常工作有了个大概地了解,并询问了当地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因XX明天有招生工作,饭后,她向我们交待了相关任务,便和XXXX一起乘车离开了如东。下午在简单的休息之后,在XXX学长的带领下,XXX驱使着两辆电瓶车来到了再次黄海边,进行黄海水样取测。之后,面对黄海美景,XX便和大家拍照留念。不禁一问:学长还没到分别时吧!呵呵。

紧接着,我们围着风车观测其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抱着风车估测其周长。天有不测之风云,就在我们测量之中,老天和我们开了个玩笑,来了场大雨。淋得我们这群旱鸭子到酒店后直发抖。

雨从中午后就一直下,傍晚,我们去学长工作的食堂吃饭。小伞难抵大雨。再次淋湿一身衣服。饭后,大家在雨中狂踩,赤脚提着雨水,打闹到酒店······

o(≧v≦)o~~(如东洋口)

7月16日 星期五 晴

洗完澡坐在酒店房间里吹空调,今晚是在如东实践的最后一晚了。心里好舍不得,留恋之感不断涌上。舍不得如东的人儿,舍不得如东的景儿,舍不得如东的饭儿······

今天XX不在,早上我们按照往常一样起床、吃早饭。之后,XX和大家在酒店大堂开了个小会,分布了一下今天全天的事情。我嘛,继续前几天的工作——采集素材,拍新闻照。

9点,在酒店大厅对洋口的紫菜养殖大户XX进行了一场采访。之后,在洋口镇以问查调卷、分发防暑手册等形式进行夏季安全宣传活动。

中午没睡午觉,一直整理上午紫菜的采访稿。之后,XXX开了小电炉去了黄海旁采集水样。完事儿,大家在黄海旁、风车下合影时,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回到酒店时,看着各自的熊样,大家都笑了。

8点,晚饭后,和大家一起拼明天要用的贝壳画雏形。一天就这样结束了,看看已经睡熟的老朱,O__O“…(如东洋口)

2011暑期三下乡活动日记 篇5

6.30

怀着一种兴奋,怀着一种忐忑,怀着一种悸动,怀着一种激情„„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了。

在长期的期盼后,今天终于出发了,也许有些兴奋,早晨便早早的起来收拾东西,为出发做最后的准备。中文在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了三下乡启动仪式。场面相当壮观,全校共有近600人参加本次三下乡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启动仪式后我们登上了前往目的地的大巴车。途中指导老师有强调了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到达服务地点,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今后的吃饭、睡觉问题,我们在接待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幢豪华的办公楼内,我们的驻地条件很好,这要感谢村干部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与帮助。过后,我们一行人为了熟悉一下周边环境及交通状况,在村子里随便走走,走在一片农田里,感受了一下乡村的气息,也让我长了不少见识,第一次看见了水稻,第一次看见了生长中新鲜的甘蔗„„这都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没文化真可怕!

回来之后,我们享用了首次聚餐,之后进入我们多样化的娱乐环节,在欢乐中睡觉。

对于南鉴村,我完全陌生,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此次活动饱有的热烈的情感,陌生不迷茫,我相信我在队友们的帮助下能让自己成长很多,所以我的心情一直是激动地,我期待自己的表现,更期待我们这个团队的表现!

加油!努力!坚持!

7.1今天是建党节,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个重要的日子,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这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早晨,我们全体队员早早的坐在电脑前,等待观看10点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的讲话,朴实无华,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而且字里行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可谓是高屋建瓴、气势磅礴,亮点纷呈,意义重大。

回顾历史,总书记把中国共产党90年来丰功伟绩浓缩为“三件大事”:第一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的完成,再一次验证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就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总书记的讲话,从过去到今天,高度概括了党90年来所取得伟大成就;从国内到国际,全面阐述了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政策目标;从政改到经改,系统描绘了党所要为之奋斗的宏伟蓝图。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既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宣言书。

在热烈的掌声中,总书记结束了讲话。其言语的深层次含义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只有共产党也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也能建设中国。

7.2总书记昨天的讲话激发着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进取之心,仅仅过去了一天全国各地 就掀起了学习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热潮。我们所在的地方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村委召开会议及上半年工作汇报。由于我们住在会议室里,在开会前要把会议室打扫干净,早晨我们早早的起来把会议室恢复其本来的面貌,之后集体出门解决早餐的问题,第一次早晨出来,一定要有所收获,看看这些东西都不是比较想吃,南北饮食差异啊!不过还是找到了比较和我胃口的东西。回到会议室开始做会前的准备,摆好每个位置的矿泉水,等待村民们的到来,我们也将在会议中旁听,摘录!

村民们到齐了,会议准时开始,又到了我感叹的时间了,南北语言差异啊!听着那些对我来说想外语一样的方言,真难为我了,不过坚决不能给团队丢人,听不懂也要假装能听懂。开会期间不断的有村民提出异议,村领导都作了解释说明,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估计是在讨论什么问题吧,这村委会开的还挺民主的。会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结束之后我从其他队员那里了解到会议主要就两点:一,南鉴村垃圾问题;南鉴村是新河镇的一大村之一,经济基础较好,但环境问题处理得不是很好。垃圾堆到处都是。所以镇里做了决策,决定购用垃圾箱,发给每家每户,要人们的自觉性把垃圾处理好!二,外地人口的土地使用问题 ;南鉴村的房租逐渐上涨,农民套房较优越,未来指标15亩分期完善。现在村里的当务之急是先做好规划,再来贯彻实施。

会议结束后,我们打扫战场,接着去解决午餐,到了快餐店,可能是我们来的太晚了,基本没什么美味佳肴了,也许是饿了,大家狼吞虎咽,毫无顾虑,吃饭也能吃得如此乐趣。

7.3恰逢建党90周年,当然要了解一下村民们对党的认识。今天的主要任务完成关于建党90周年的问卷调查报告。问卷调查是最能够与村民们交流的方式,也最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了。我们的问卷内容不仅包括党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涉及对党的认识。可能是由于部分村民平时很少用普通话,所以问卷有点困难,队员们就慢慢的将给村民听,让他们听的明白,后来可能是队员们的耐心与坚持吧,问卷基本上完成了,队员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真的很不简单,再接再厉,好好加油。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汇总分析,广大村民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比较充分,同时对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党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过去的90年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展望未来,我们党也一定能够继续团结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续写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更加壮丽的篇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顽强拼搏、深化改革、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各族人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7.4是队员们下乡的第五天,晚上在老年活动中心有晚会,队员们的主要任务是与他们合办晚会,当然也需要我们去展示一下我们的水平。为了展示出我们的最佳状态,一大早就开始排练晚上要演的节目,从确定内容到选取节目大家无不献言纳策,最终选用了《中国人》和《大中国》两首歌曲作为我们的节目来献给村民,歌曲选好了就进入紧张的排练环节,村里来了个老伯作为我们的伴奏,第一次听说用二胡伴奏的,有让我见识了一回。可能是歌曲太老的缘故,队员们开始都不是很在状态,经过不停的练习,终于把这两首歌练好了,只等着晚上登台演出了。到了晚上,我们吃饱了饭一起出发到了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场面规模很大,少说也有上百人了,估计听说有大学生来村民们都走出家门来观看我们的晚会。因为强烈的灯下,所以有好多蚊子飞虫之类的东西,蚊子多的还招来了蜘蛛在我身上,这条件也算了很艰苦了吧。尽管如此,队员们一点都没有受其环境的影响,一样很开心!

我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演唱我们的歌曲《大中国》。我们和二胡伴奏合作的很好,虽然唱的还比较生硬,还是顺利地完成任务!之后应群众的要求下又奉献了一首《中国人》!终于,我们的节目结束了,晚会很成功,村民们很开心,队员光们都很累,不过乐在其中吧!我们告别了那群老人,回到我们的会议室里。

7.5“三下乡”每天的工作开展比较和谐,也比较的顺心。我们的队友们的工作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村里的人们,都对我们这样一群热情又富有激情的大学生们充满了期待。我们感到很欣慰,工作充满了动力,再辛苦其实也没什么。因为我们对目前的状态感到知足,我们感到开心,感到自豪。每天的工作简单中夹杂着少许复杂性,我们要深入思考.每当感到迷惑时,我们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实质。很多的关系要慢慢的理清,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处事中至关重要。

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性,各个环节是独立的,但又是紧密衔接的。认真分析,仔细考虑,善于思考,紧密合作。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思想,很多的处事思维变得愈加的清晰。

我们每一天都感觉到有点进步,处事的逻辑性变强了,我们也不再任性了。我们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文艺汇演,户外宣传与调研等一系列工作,我们感到无比的舒畅,我们更加的充满信心。

我们“三下乡”这个团队,凝聚着智慧的精华。很多时候,我们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沉稳。在这个团队里,我们彼此之间,不再感到陌生。我们抛弃了个人的极端思维方式,更多的是拥有了一份信任和爱护。“抛弃一份消沉,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误解,多了一份理解。摒弃一份陈旧,多了一份创新。”我们是一个团队,面对困难,我们不只是一个人的战役,而是一群热血青年在战斗。我们相互扶持,相互支撑,彼此相信,彼此加油。

因为我们的欢笑,因为学生们的欢乐,因为社会群众的微笑,我们始终在努力。我们相互感染者,这是一把优秀品质的火炬传递。

7.6

今天是三下乡的最后一个活动日,我们也要去完成此次寻访老党员三下乡的最后一项任务了,属于重体力劳动,要把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打扫干净。全体队员们在队长的组织下来到了南鉴村“老年活动中心”,义务为“老年活动中心”打扫卫生。简单的分工之后,同学们各自拿起工具,扫地、拖地、抹桌子,爬上跳下地擦窗子、书橱、电风扇,角角落落、上上下下大家忙的细致认真。活动中心的窗户是最脏的地方,想想也是,整日的烟熏火燎,玻璃上面结了一层厚厚的烟油,队员们捋起袖子,用过的水颜色像咖啡一样。经过一番苦干,总算是把擦干净了。半天快乐的劳动很快结束了,看着窗明几净、清新整洁的房间同学们个个心里甜滋滋的。队员们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感动了活动中心的每一位老人及工作人员,村民们的夸赞更是对队员们的最大肯定。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把公益活动做到更多需要的地方。在擦窗户的过程中,有些村民过来问我们一些问题,问得很详细!我们也一个一个回答了,总归村民们对我们的到来还是很欢迎的,今天帮忙打扫活动室他们也很感谢。听到他们的谢意我们心里很安慰,也特高兴,感觉这事真没白干,做得很有意义!

最后大家在老年活动室门口又拍了几张集体照当留念!我们终于完成了三下乡的最后一项任务了,感觉很兴奋!在晚餐时,队长想犒劳我们的辛苦,也为了是我们在三下乡的最后一顿晚餐了,所以还特地去吃了一顿好的!晚上,我们就要全部收拾好行李准备明天回去了,也要把会议室打扫干净!

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学校了,回家了,心情有点矛盾,既有点舍不得,又有点很想回家,在快结束的几天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声音:三下乡这么快就要结束了,要不我们再多待几天吧!这足以说明,几天的相处,队员们之间都有了很深的感情。

7.7

今天是我们在南鉴村的最后一天了,轰轰烈烈的三下乡活动在今天就要圆满结束了!但感觉和来时急切过完就想离开的想法有点差别,队员们都希望再待几天再离开!不过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还是要和这个留着我们大家地汗水与喜悦的地方告别。因为今天要走了,大家在昨天晚上已经基本把会议室整理好了,我索性连睡觉的床都收了,打算在这里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可能昨天的心情都很激动,睡的都很晚,今天早晨起床有点难度,这给了我这通宵之客一个绝好的机会,早早的拿起手机把大家优美的睡姿记录下来,给各位留个纪念

差不多六点的时候大家都起床了,走之前的任务就是要把会议室内恢复原来的样子,起床后同志们把当床睡的的椅子摆放好,桌子什么的整齐的恢复原状,把地拖干净,尽量像我们来时一样。在大家手忙脚乱地整理行李的整理行李、拖地的拖地、摆放桌子凳子的摆放桌子凳子的时间中,一下子就7点钟了。走了,离开这个一起生活七天的地方!下楼去吃早餐啦,还像之前一样,吃了同样的东西,吃完我就走了,还好后面还有人在吃,老板也没和我要钱,不然的话我的一世英明将段送在一次吃饭不给钱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最近吃饭都不用自己付钱,习惯了!

在走之前,我们大家最后一次集体拍照留念,算是一个最后的留念吧!上了回校的车,我有一点睡意却睡不着,有些队员大概是累了上车便睡了,我两眼一直望着窗外的风景,以前没见过的水田,没见过的植物„„

暑期三下乡志愿者志愿日记 篇6

7.16

今天是 2011年7月16日,“三下乡”的第一天。

从上午十点的出发,到中午十二点的到达,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对于我来说,却是那么的漫长。期待与害怕不断地在我脑海中交织,期待见到那些小孩天真的笑脸,期待给他们上课。然而,心中却又是那么地害怕,害怕面对他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会无言以对,害怕看到他们淘气,我会失去耐心,无法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种种的担心就这样伴随着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目的地——xx县xx完小。

说实话,来到这里的第一眼,有点失望,破落的教室,闭塞的交通,劣质的住宿条件以及匮乏的水源,但似乎很快,这种失望便一扫而空。匆匆忙忙地收拾完行李,然后四个一群,五个一伙地搭起床铺,为接下来的十二天做准备。现在我正坐在这五个人一起的地铺上写着我的感想,心里好像有种说不出的踏实,虽然有点拥挤,不过觉得挺温馨的。

由于是第一天,所以没上课。但是学校里却来了很多学生。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小学时代,虽然我们都已步入大学。大学,很快要跨入社会,但他们没有过多的拘束感,而是热情的和我们交谈。有的甚至和学长学姐们一起玩起了游戏。有趣的是我居然充当了一回发型模特。这些小女生虽然生活在贫困的山区,心中却充斥着一份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虽然交通闭塞,但这里的孩子们思想不闭塞,她们也会想着要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记得下午一个小女生对我说过,她想长大后成为一名老师,因为当老师可以教其余的小孩子知识,让她们知道只有努力才能在将来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说实话,听完这些心里话真的很震撼。想想以前也曾梦想着成为一名老师,然而,如今的自己似乎离梦想越来越远,越来越偏离自己原始的轨道,是因为随着与社会的接触增多,变得愈加成熟了吗?还是制定的目标越来越现实了?但是我衷心地希望这些可爱的孩子能够始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汗水,努力地去实现它!

尽管这只是“三下乡”的第一天,但真的让我知道了很多,也许条件会很艰苦,也许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相信,我会从一而终,并且认真努力地完成我的工作,也许前方的道路铺满了荆棘,但是既然选择了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将只是我的背影,而不会是叹息。。。。

7.17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二天,由于种种原因我依然没有正式开始我的音乐教学。上午大部分学长学姐们去附近村庄走访,为明天的教学招收儿童,而我还有同级的同学以及几个学长学姐则留在学校开展报名事项。

可能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吧,今天来报名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工作相对而言比较轻松。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龙新威的小男孩,下学期就读五年级了。他的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说实话,当时听到他介绍家庭成员的时候,真的挺惊讶的,因为感觉在现在的社会,似乎这样的家庭模式并不常见。当我问他的爱好是什么时,他给了我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看书。因为有很多的小孩都跟我说他们喜欢打篮球,跳舞之类的,比较而言就显得有点特别了。虽然是个男生,可是他却并不像其余的男生一样带调皮,反而略带小女生的害羞。当我们向他了解情况的时候,可能他说的最多的词就是‘是’了。说实话,这好像是我这两天遇到的最老实的学生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村民拥有这么一个庞大的家庭,但我觉得这多少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孩子过多,可能会增加家庭的负担,而且孩子也许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收不到相应的关爱。像龙新威家,尽管有五个孩子,却只有三个孩子在上学,还有一个姐姐不能说话。像这样的情况,似乎在交通闭塞的小镇并不罕见。有的学生自己只有七八岁,却还要照顾比自己小两三岁的弟弟妹妹。他们在自己本应享有童年欢乐的时期,却承受了不属于他们的责任。也许现在的我们会觉得很幸福,因为我们不用去想那么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认真读书,我们更不用去想怎么想方设法的逗弟弟妹妹开心,怎么照顾好他们。然而有的人却不懂得珍惜,不知道眼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当我们在虚度光阴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还有很多人正在为了生计而做着廉价的劳动力,还有很多人为了家庭而不得远离家乡,照顾不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孩子。。。。

7.18

今天是七月十八号,三下乡的第三天。可能前两天适应了,所以感觉并没有最开始时那么累了。

上午,我终于开始了支教的第一堂课。本以为一切都可以很正常的进行,然而我却高估了自己。。。在没有付诸行动之前,也许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如果没有今天的这堂课,我可能还在暗自得意-------自己是个大学生,教这些小孩子肯定没问题。

由于是苗区,所以这里的人差不多都讲苗语,不过对于学生,除了一二年级外,其余的孩子都能听懂普通话,但相对而言,可能本土话更受欢迎。再加上孩子的父母几乎有百分之八十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很少注意他们身心的发展,所以教学的时候不免有的孩子会不听老师的教诲,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负责的课程是音乐,今天最主要是教三四五六年级,说实话,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孩子讲话真的有点紧张,和这些学生比起来,好像我这个老师倒是显得比较拘束。对于上课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配合的,今天上课大概有二十几个人,其中之有六个男生,除了一个男生以外,好像其余的都别不怎么喜欢上课,当老师在教其余的学生的时候,不免有些捣乱。总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但是当你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也许他们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调皮。想想我们以前似乎也是这样吧。和这些小孩子呆了几天,好像真的又过了一次童年,我们和他们玩游戏,唱歌,聊天,画画。。。。虽然我们都已步入大学,但是面对这些小孩子,我们真的无法拿出本来的稳重。

也许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会坚持不懈,一直努力下去。当然,我们也应有更多的耐心,去教导他们,可能我们呆的时间不会很长,但是我希望我们今天所做的将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一定的影响。

7.19

七月十九日,三下乡的第四天。

今天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下午我们组织了一次活动:为小班和中班的孩子洗头发。

由于这海拔800米,所以水资源比较匮乏,而且很多小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可能就只要保证他们不哭不闹就行了,至于卫生健康这方面就比较忽视了。

下午,我们烧好热水后,就组织孩子们洗头发。尽管有的孩子很久没有洗头发了,甚至于头发都打结了,自己身上也是脏兮兮的,可是帮他们洗头洗脸的志愿者们却不怕脏不怕苦,都是很耐心的为他们 梳头,擦脸,有的甚至把那些小孩子抱在身上说实话,看到这种场景,真的很感动,虽然我们当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可是相对于这些孩子,我们真的是幸福多了,最起码,我们不会因为水资源匮乏,爸爸妈妈外出打工而头发打结,才能洗一次澡,差不多起一个星期才能换一次衣服,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我不敢说,我能给他们改变什么,我只是希望在这短短的十几天内,我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不奢求他们记住我,但我希望这次的活动能够在他们的心中洒下爱的种子,即使身处贫困的山区,心中也要充满阳光。

也许今天下午的活动不会再次开展,但我真的很感动,感动于志愿者们每一个小的动作,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感动于那一张张灰尘退去后天真的笑脸。。。

孩子,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希望你们一路走好。。。。。

7.20

可能真的处在不同的环境,人便有不同的心情。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我们似乎变得更加敏感,会感动与每一个小小的动作,每一句不任意的话。

今天,一个叫吴龙琴的小女孩对我说:“老师,你们以后可不可以把那些桶留给我,因为我家很穷。”听了这句话,我真的很震撼。因为穷,这些孩子很小就学会了生活自理。因为穷,他们会注意身边每一件可以换取生活费的东西。我不知道如果一个人变得很富裕之后,心境会变得怎样。但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里,我终于明白贫穷的力量有多大,他会改变人很多很多,从外表到人的本质。

也许为我们处于自以为的平凡世界中的时候,我们不会理解真正的什么挫折是什么。我们更不会知道真正的贫困在哪儿。甚至我们还会抱怨周围的种种不公平,可是,请好好想想吧:“当我们抱怨没有鞋穿的时候,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脚的人。他们连穿鞋的权利都没有。”

在这里,似乎体会最多的就是贫困与人生的话题。我不知道吴龙琴的将来会是怎样,他们知道和吴龙琴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我只是知道从他们身上真的让我看到了一种哀伤,这到底是他们自己的悲哀呢?还是整个名族的痛!

7.21一封信,一份情。

来这支教之前,本以为只是来完成一种任务式的,但来到这里之后,心里最深处总有着一个想法——我不能在这浪费时间。来了,就要有收获,也要有所付出。因为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劳而获只是在做白日梦。

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我会收到来自学生的信。当那个小女孩吧那封信递给我是,我一下就懵了,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接到信后,我也不知道该说了什么,怕自己笨拙的话语伤害了她的积极性。拿着那封信的我就像得到了糖果的小孩子一样开心;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受到老师表扬、第一次老师颁发的奖状一样兴奋。我小心翼翼的打开那封信,看到上面的字,我差点哭了,这是才上二年级的小女孩,一个“jiao”字、一个“gei”字可以看出他还有很多字不会写,然而她的心却那么的细。

老实说,我和她的接触并不是很多,看着那封信的内容让我感到羞愧,她说他希望我们明年还能继续来这里,给他们上课,他还问等我们回家了还能不能打电话给我们打电话和我们谈心。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影响,如果我们只是完成任务似的给小孩子上课,不仅给他们留下的是对我们不好的印象,而且会影响小孩子们得想法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对于他们,也许我们一次小小的关注,会是一份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们。

一封信,一份情。一封充满孩子们对我们支教队伍印象的信,一份他们对我们的感激之情、一份我们传递关爱的心。

7月21日

每天都会感动于小细节,在这个小村庄里,似乎全身都被感动包围着

下午上完课,就去送一个住在下茶的小女孩—田青回家。下茶应该是离xx完小最远的一个村庄了吧,走路都要50来分钟,所以我们就来取送学生回家的放法,顺便做一下家访,确保他们安全到家。

路上,我们边唱歌边走路,尽管夏天下午的阳光依旧那么强烈。可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仿佛那一条条山里不在崎岖,而是变成了一条通往快乐的阳光大道

和田青回家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吴燕青的小女生,半路上我们遇见了她的外婆,由于语言不通,所以没做过多的交谈,只有吴燕青自己在和他外婆交流。等我们走了约一分钟左右的那时候,吴燕青赶上了我们,背后还多了一个竹篓,他的弟弟手里还提了个袋子。我们老师看到这种情况,都想帮他们,可是努力了好几次,他都不肯让我们帮忙。

生活的贫困,父母在外打工,让这些孩子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本应该享受童年乐趣的时代,承受了不该属于他们的责任。谁说女儿不如男,请看看这些幼嫩的肩膀吧,同样是孩子,可是他们却用自己瘦弱的身躯向世人证明,他们一样能行。

同样是走路,这些孩子却背着比自己矮不了多少的竹篓,说实话,真的觉得很心酸,我想帮他们,可是找不到一点合适的方法。

经过这几天的生活,我不在怀疑这次的xx执行。虽然每天都感觉很累,但是真的,每天的感动都能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洗涤……

7月22日

已经有两天收到小学生的信了,虽然还有六天才会回去。

信很短,甚至连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字也写错了,但真的让我很感动。

“杨姐姐:你好。谢谢你教懂我们只是,如果你走我会想念你的。如果你走我祝你一路顺风。如果你明年再来,那多好啊。你天天是不是很累啊?等一下请你回信,好吗?如果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吴龙琴”

“杨菊姐姐,你好,我是吴秋玲,希望你回去不要遇到什么可怕的动物。你最喜欢的是不是《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虽然这些信只是一些简单的词句,连最普通的修饰词语也没有,但从这写话中我看到了一颗颗最真的心。没有华丽的辞藻又如何?一颗纯真的心就已足够。。。

7月23日

“爸爸妈妈,我恨你们”,也许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个才九岁的孩子想要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的话。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很心痛。一个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却被恨意所占据。一年才回来一次的爸爸妈妈,见到自己的女儿不是满怀快乐,而是无休止的责骂,同样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对待的方式却有这么大的差距?为什么弟弟可以有糖吃,可以有新衣服穿,而姐姐却要做那么多的粗活,还要忍受着你们的嫌弃?这样的爸爸妈妈,我该要对你们说些什么呢?

我不知道到底是贫穷造就了无知,还是无知造就了贫穷?在如今的社会,为何男女还有如此大的差别?为什么爸爸妈妈吝啬到不肯分姐姐一点点的爱 ?

一直都以为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会过的很快乐,但是今天看到的这句话却让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对那个孩子说些什么,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祈福吧,希望她的将来能够光明……

7月24日

“我想坐(做)一名司机,这样就能让更多的爸爸回家——吴建仓”这是一个小学生的梦想,一个可能简单到让我们想笑的梦想,可是这个梦想却说出了多少留守儿童的心声啊?

想想自己也有差不多半年没回家了,可是在这之前我却打算不回家,如今突然很想回了,也许在我们牵挂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深深挂念着我们……以前好像自己是一个很恋家的人,每次在外面不到一个月,心里就在悄悄数着回家的日子还有多远。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吧,渐渐地,对家的思念也远了……

如今面对这样一个朴素的梦想,似乎又燃起了对家的眷恋,嗯,等活动结束就回家吧,想想妈妈好像打过好几次电话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回家了。

可能人就这样吧,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了却只剩后悔。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啊,可是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却是一年才有一次的机会,有的甚至等待的时间比一年还长……

7月25日

也许你真的是一个被上帝遗弃的天使……

以前一直听别人说失去了妈妈会有多可怕,即使家境再好,孩子也不会得到多大的快乐,所以我一直对失去妈妈这种事情心有余悸,更不敢想象既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的孩子生活会事怎样。

可是却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妈妈在她两岁的时候便过世了,现在的她已经九岁了,可是见到爸爸的次数却是至多只有七次。如今她已经有两年没见到爸爸了,甚至连仅有的电话联系也没有。是爸爸工作太忙了,没时间打电话回家?还是爸爸早已决定离开这个贫困的家,离开他可爱的女儿?

本来以为有这样遭遇的女孩,可能带着一双忧郁的眼睛,可是当我看到她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甚至不敢相信一个有着这样可爱笑容的女孩,背后却有着这么一段心酸……

上帝遗弃了你,可是你没有遗弃上帝,你依然在勇敢的面对生活,依然微笑的面对生活……

也许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无论怎样,请面对生活。如果生活抛弃了你,那么请你不要抛弃生活。只要我们勇敢的面对,迟早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可能这就是我从这个女孩身上得到的最多的人生启示吧……

7月26日

今天真的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陈院长和彭书记来xx完小了,还带来一个很大的蛋糕,准备给近期过生日的孩子,集体过个生日。

蛋糕被切成了五十多分,虽然每个人的量不是很多,但是孩子们的脸上却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可能对于有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吃蛋糕吧。

其实帮助别人并不难,可能就在举手投足之间。一个善意的微笑,也许会给正处于绝境的人带来希望;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能会给失落的人带来信心;一曲优美的歌,也许会给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俗语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也许今天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在若干年后会被人遗忘角落里,但是我相信我们在这里不仅是给小孩子们上课,也是给我们自己上了一次人生课……

7月27日

“老师,我今天晚上就睡屋顶上,这样明天早上你们走的时候我就能知道了”。也许这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话语了。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却在屋顶叫我的名字,拿着手电筒往操场上面照,只为了跟我说这句话,说实话,真的很感动,甚至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我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支教的机会,但是我会永远记住这句简单却真诚的话。

似乎在xx很多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感动了,这些孩子虽然有的会很调皮,但是他们也会在你面前给你一个小小的惊喜,让你觉得幸福原来也可以这么轻而易举。

人生有时又何须太多的大风大浪,每天都能感受到一点点的小幸福就已足够。

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个支愿团队,在这十几天的活动中,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许我并没有带给孩子们很多,但是只要他们快乐就行了……

7月28日

“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朋友别哭,有我你就不孤独……”带着离别的忧伤,我们离开了曾经有过欢声笑语的xx完小,身后是一群带着泪水的天真的脸……

“老师,秋玲真的好舍不得你们,秋玲会想你们的。今天我不能去送你们了,希望你们一路顺风”还是早上六点,秋玲就打电话过来了,一接通电话,秋玲就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这个脆弱的女孩,只是一遍遍的告诉她,要坚强,要听爷爷奶奶的话。

即使是万般的不舍,老师们也要走了。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很多事情还需要你们自己去打拼。虽然老师不能一直陪在你们身边,但是老师会在远方为你们默默的鼓劲加油,老师相信你们。

别了,xx……

别了,xx……

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日记 篇7

“三下乡”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根据实践课题送文化、科技、卫生到农村并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多年以来,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益受到重视。2012年1月,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号) 要求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 文件的下发表明, 党和国家足够重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 也充分肯定了“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各农林类院校也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并且一直以突出专业学科为特色, 走在各大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沿。通过这样的活动,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在激发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 提升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1.增加农林类大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实现双赢局面。从“三农”角度考虑, 目前, 我国农林科技人才匮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基层工作, 就是因为他们对“三农”问题没有深层次的了解。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 学生通过下乡就农业对农村进行考察、就农情对农民进行访谈、就专业知识开展宣讲会等一系列活动, 更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农林类专业的特色及这些专业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政策导向中的优势。

2.激发农林类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实践能力。很多农林类院校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认为农林类专业没有一个好的就业前程, 所以在校期间, 很多学生宁愿选择转入金融学等当前较为热门的专业, 或者对所学专业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农林类学生意识到我国国情、社情、农情的发展需要他们以及帮助他们看到自我价值所在, 从而使这种心理上被重视的满足感转化为实际中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 农林类院校学生培养了遇事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沟通等多方面实践能力, 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二、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一)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

1. 突显专业学科的特点。

近年来, 国家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更应该坚持贯彻落实“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口号, 而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是首当其冲的。农林类院校专业主要包括农学、茶学、林学等, 虽然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 农林类院校也逐年增设了文学及理工类专业, 但相较于其他院校而言, 农林类专业仍是农林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在需要学生深入农村进行服务的“三下乡”活动中, 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能够学以致用, 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为服务三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 农林类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院校而言, 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

2.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相对于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言, 农林类专业学杂费用较低, 并且奖助学金比例较高, 因此, 很大一批来自农村家庭的子女在升学时会选择农林类院校就读。他们大多不是独生子女,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 相较于生活在城市家庭中的学生, 他们更愿意走进基层服务农村, 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并且对农村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感。

3. 拥有丰富的实践基地。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有成效的开展下去, 必须通过院校的力量与当地村委进行联系, 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双方的沟通, 多方式地丰富实践内容。农林院校一般都处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 面积较大, 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有许多农村社区, 且具有一定面积的农林实践基地。这样一来, 学生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同时也节省了活动时间。在“三下乡”活动开展的时候, 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有机会进入有合作的基地进行实践, 不仅能够方便管理, 而且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

(二)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1.“三下乡”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一方面, 目前仍然有个别高校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期对学生采取流放式的管理, 少过问甚至不过问, 活动后期又急于追求实践成果的宣传, 实则毫无意义。另一方面, “三下乡”活动时间较短, 在交通上费时费力, 又考虑到暑期的特殊天气, 学生走到实践地点时已经筋疲力尽, 对实践的热情度早已降低。因此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不积极、不主动, 大多流于形式, 走个过场, 实践过程中大多存在懒散、消极的状态, 甚至存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在实践单位盖章, 并未达到思想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以及促进社会化的最终目的。

2.“三下乡”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

调查表明, 参加过“三下乡”活动的人数较少, 约有2/3的在校大学生没有参加过这项活动。由于暑期“三下乡”需要的活动资金较大, 参与人员不便于管理, 组织活动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 各大高校或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不仅队数有限, 而且每队人数有限, 导致能够获得机会参与的同学寥寥无几。同时, 为了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取得一定成果, 院校往往挑选一些成绩较优异或者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组成核心团队, 而忽略了其余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时所需要的帮助与支持, 这样就导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较低的局面。

3.“三下乡”实践活动针对性不强。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实践与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 开拓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基地,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扫盲和卫生宣传上, 要把扫文字盲和扫意识盲结合起来, 把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 把送文化下乡和送文明下乡结合起来。而当前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同时由于缺少老师的指导, 实践过于盲目, 往往局限于只是挑选了一个较为简单普遍的主题, 进行了粗略的调查研究, 而没有根据所学专业进行针对性的实践, 所以得到的调查结果对“三农”问题而言用处不大。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改进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建议与思考

(一) 健全保障机制, 保证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健全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需要从制度、人员和资金三个方面落实。首先, 农林类院校需要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成立专项领导班子, 每年拨付固定资金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 政府应该给予学校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让农林类院校能够扩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规模, 以确保更多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来。最后, 院校也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联系, 通过帮助企事业做宣传或学生进行自愿无偿服务等形式得到资金或物质资助, 建立“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 加大指导力度, 确保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各异、时间不一、形式多样等原因, 对于参与实践的学生不便管理, 因此, 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的同时, 也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 每支“三下乡”实践队伍都要安排指导老师。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学生应进行每一阶段的成果汇报, 在活动中如果遇到了专业方面的困难, 可以及时与指导老师商量解决办法,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由于解决问题方式不正确而做无用功。有了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三) 发挥新媒体作用, 增加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林类院校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误区, 因为还未走出校园进入社会, 学生对于实践的思考层面仅仅局限于参与之后可以给自己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好处, 而不是自主地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自身能力会有怎样的提升。因此, 农林类院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就要有着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多个平台宣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如开展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利用新媒体 (微博、QQ、人人等) 平台展示“三下乡”活动成果并分享学生的活动感悟, 促进交流;举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摄影、感悟等方面的比赛。以湖南省为例, 政府利用近年来网络宣传发展迅猛的优势, 已连续多年通过网络新媒体举行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等活动, 不仅扩大了宣传社会实践的力度, 相应的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农林类院校学生发展以及“三农”问题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活动能够使学生对中国国情拥有全新的认识, 改变其价值观, 培养其主动走进基层、投身服务农村的事业中来。但是要使活动意义更加彰显, 仍需要农林类院校进一步联合多方支持,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颉登科.农林院校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13) .

[2]郭涵, 郑逸芳.探寻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文科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4) .

[3]任江林.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6) .

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日记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实践;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71-02

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们持续多年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院在校大学生组成的下乡队伍,直接深入农村服务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科技扶助、企业帮扶、文化宣传、医疗服务、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比如河北医科大学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为乡亲们送医送药,免费为乡亲们检查身体,宣传医学保健知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系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平山县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对当地教师进行培训;音乐系的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深入到农村为群众义务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大学生发挥自身的知识技能优势,深入到农村乡镇、田间地头乃至农民用户家中,广泛开展了支教扫盲、文艺下乡、图书站建设、企业咨询会诊、卫生常识普及等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了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大学生通过以上这些贴近群众的社会活动,体察民情,了解社会,既锻炼了自身能力,又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广泛开展,近几年来也取到了卓有成就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学生自身,活动本身、组织管理以及外界影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明确、务实的目标

对于为什么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多数同学的回答较为理性,概括起来,主要有: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了解社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竭尽所能为社会做贡献;调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在社会的大课堂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如果上述的这些目的体现了一定的“思想觉悟”,那么另一些同学的答案就更为“实际”: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常常被用人单位看作是招聘的条件之一;部分高校为了鼓励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除了专业课的成绩可以计入学分外,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同样纳入了学分评估体系;对于有些学生干部来说,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频繁亮相,与教师和同学们搞好关系是他们的目标,其一举一动为将来参加竞选增加了筹码……虽然我们不能笼统地评价哪些目的是崇高的,哪些是庸俗的,但是大学生自身参与性存在目的不明确的问题,跟风、盲目的确不在少数。

2.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因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之积极参与。然而,大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较为被动,一般是学校、班级安排什么任务就按照要求完成即可,很难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他们很难会自己主动地去了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开展这个活动?自己怎样才能去参加?等等。

3.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热情不足、马虎应付

社会实践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青年学生对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有所减退。从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真正主动参加的同学不多,有的同学宁愿把时间耗在电脑上也不愿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同学觉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过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一点意义都没有,不愿意参加。

脚步不够踏实,心浮气躁,也使一些大学生难以真正沉入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写几个字,与其说是实践,不如说是旅游;与其说是搞调研,不如说是凑热闹。他们这样的态度,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也给他人留下极差的印象。

(二)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

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侧重“精英”培养,点面结合不紧

目前,部分高校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多是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等为主开展的“精英实践”,只把实践机会集中在一部分骨干学生身上,忽视了最为广大的普通同学的实践要求,在本质上是忽视了普通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在现状上是重点轻面,重个别小分队的实践,忽视了广大普通同学的实践愿望,重短期效应、轻长期效应;在未来发展层面上是“精英实践”的育人作用不能满足社会对青年大学生人才质量的普通要求。

2.“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笼统、活动内容单一

一些高校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视开头忽视收尾工作,注重对外宣传而忽略社会实践要达到的目的和实际要取得效果。由于一些高校把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当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执行,未能真正意识到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效教育载体的真正意义,因此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工作方式——活动设计规划笼统,活动形式缺乏创新,实践内容不够丰富,活动实践流于形式。

3.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转化艰难,缺乏时效性

每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应事先把细节工作做好,而不应随心所欲。为什么要搞社会实践?它的意义何在?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社会实践以什么形式搞?怎么搞?什么时间搞?每门课针对哪些问题进行?由谁负责去落实?回来后怎么做?许多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这些问题事先都没有明确的计划安排,这就使有些事情做起来相互推诿,落不到实处,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三)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许多高校并未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没有完善合理的活动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式,管理不规范,绩效评定机制不规范,不具备实际操作性,没有形成有序的工作规划,因而其实际工作还处于一种零散、自发的阶段。

2.活动经费不足,后勤保障不力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经费的投入做保障。许多高校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看成是一件费力花钱不讨好的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由于认识不到位及办学经费紧张等原因,一些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没有提供专门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纵然有,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各高校在组织实践时,往往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即“社会弄一点、学校拨一点、系里掏一点、学生出一点”,其中学生出大部分,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三、对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一)从国家的角度看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国家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各大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地方政府、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地配合和支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也为农村的改革与谋求发展吹了新风,让三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文化和学术以新颖的形式送下乡,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从社会的角度看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因此,社会应该多关注,多支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些新闻媒体更好地宣传,让人们都可以知道有这样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青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从学校的角度看

应该加强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补贴,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积极引导大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培养大学生劳动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让同学们利用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

(四)从个人的角度看

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积累经验,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当代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同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为国家与民族奉献自己的才智与精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创造自己的辉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青年大学生有实力承担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追求进步,刻苦求知,勤于实践,全面成才必将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共同心声和行动。

参考文献:

[1]江潭瑜.学习·实践·认知[M].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

[2]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上一篇:服装设计期末考试下一篇:高考必背古诗文王勃《滕王阁序》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