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体会(精选8篇)
单片机课程设计体会 篇1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与《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合集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一)
通过这次为期近半月的课程设计,我们深感自己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们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多半是苍白的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真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及时锻炼,那将会感觉到力不从心。理工科本来就是一门集思维和动手能力于一体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好,思考、假设和实验验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通过很多的理论学习之后,我们通过课程设计和相关的实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利用,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另外,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社会里。通过团队的协作,也培养了我们团结互助,相互协调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共同完成了小组的任务,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把一个个问题解决。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也享受着这次课程设计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那就是自己亲自动手解决好实际问题,虽然我们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们也算是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走向实际运用,通过这种模拟式的学习,我们加深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们大家把整个学习阶段的各种学科知识窜联在一起,更好地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以后的实践环节做铺垫,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要有所掌握才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人而异,合理分配任务,团结协作,一起朝着任务的方向不断地奋斗,大家都很辛苦,各自完成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我们都深感动手起来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亲自去解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在实践过程中修复了以往学习的很多漏洞。我们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升。希望以后能多举行多参与这类型的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层面去,理论结合实际学习才会更有声有色。要把我们学到理论知识的真正利用到生产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运用。
我们忘不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努力与收获,我们也相信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我们付出的越多,相应地收获也就越多。我们有大块的时间在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和学习,多多交流才能更好更轻松地学习。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二)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三)
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老师命题,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老师说avr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语言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c语言编程风格。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曾经听过,xx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只有不断的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和快乐!快乐至上,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是我们在实时测量技术试验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三极管PNP管脚不懂怎么放置,不懂分得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单片机汇编语言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信盈达刘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刘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信盈达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一、单片机课程设计总结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怎么,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10
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弃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
二、单片机课程设计感想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高职生,更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
整个设计通过了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对于教材管理系统,其程序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解决程序设计中的问题,而程序设计是一个很灵活的东西,它反映了你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它才是一个设计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用在程序上面的。很多子程序是可以借鉴书本上的,但怎样衔接各个子程序才是关键的问题所在,这需要对系统的结构很熟悉。因此可以说系统的设计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
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条不絮。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次课程设计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通过自身去理解,但是靠着这一个多礼拜的“学习”,在小组同学的帮助和讲解下,渐渐对这门课逐渐产生了些许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从基础慢慢开始弄懂它。
我认为这个收获应该说是相当大的。一开始我们从参考书上找来了课题,但是毕竟是参考书,做到后来发现很多程序都是不完整的,这让我们伤透了脑筋。看着别的小组都弄得有模有样了,可是我们连一个课题都还没有定好。好不容易又找到了课题,可是结果还是很不尽人意。程序接线什么的都弄好了,调试也没有问题,可是就是无法达到预期想要的结果。参考书毕竟只是一个参考,设计这种东西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动脑筋。然后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从平时做的实验﹑老师上课的举例﹑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老师的辅导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应该说这是通过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动脑完成的,虽然内容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我们觉得设计的过程相当重要,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可以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到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小组人员的配合﹑相处,以及自身的动脑和努力,都是以后工作中需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最后顺利完成了,其中包含着快乐,也有辛酸。我们选的设计题目是“数字温度计”,大家都觉得这个题目是比较简单的。其实不然,做了之后,发现设计电路虽然简单,但我们认为它真正困难的地方是程序设计,但是在我们同心努力下最终完成了。
我们刚选该题目时,真的是一头雾水,硬件电路不知如何下手,更何谈解决程序那块,因为我们所学的都是单片机方面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比较少。但是,我们三人也没偷下懒,迅速分工去查阅和收集资料。我们去了图书馆借一些参考书,上网找一些相关资料,并且请教指导老师。透过不断努力,最后把数字温度计的思路和模型定了下来并开始分一个人去焊接硬件电路,剩下的去整理和修改程序。
透过一番整理和修改后,在电脑上进行仿真,仿真成功后准备焊接电路板。在焊接电路板中,我们首先对硬件电路进行布局,然后确认无误后,在电路板上进行焊接,这个过程我们觉得是做得比较快的,以至于后面出现了虚焊的错误。
焊接电路板完工,细心检查后,进行通电测试。结果液晶LCD没有显示,透过检查,原先是LCD坏了,在换了块新的后,能显示显示值。但还有个问题是,当报警电路不会报警,在请教老师后,发现走动蜂鸣器的电压太低了,是因为串接了一个太大的电阻。然后,我们换了一个小电阻,但这时蜂鸣器却一向在叫,停不下来,但是,在我们三人的的细心检查下,原先是在放大电路的一端虚焊了,这说明我们焊接电路的技术还不够好。在重新焊接那端后,数字温度电路最后成功实现功能,当时我们的情绪都是无比兴奋和快乐的,因为我们两周的辛苦没有白费。
在完成单片机课程设计后,我们发现我们还有许多不足,所学到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以至于还有一些功能不能被动完成。但透过学习这一次实践,增强了我们的动手潜力,提高和巩固了单片机方面的知识,个性是软件方面。从中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让我们认识到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是多么重要。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齐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说怎样,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10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忙。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下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之后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齐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之后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十分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忙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必须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下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必须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最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就应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此刻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此刻能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之后比赛,但是之后怎样样我就不明白了。汗。看来要多持续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四】
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我觉得做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十分有好处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潜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带给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们历时两个星期,在我们班里算是倒数几组完成的吧,但经过这两个星期的实践和体验下来,我们又怎样会去在乎那个先后问题呢,因为对我来说学到的不仅仅是那些知识,更多的是团队和合作。此刻想来,也许学校安排的课程设计有着它更深层的好处吧,它不仅仅仅让我们综合那些理论知识来运用到设计和创新,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团队凝聚在一齐时所能发挥出的巨大潜能!
单片机作为我们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虽然在大三开学初我对这门课并没有什么兴趣,觉得那些程序枯燥乏味,但在这次课程设计后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单片机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
两个星期前我们五个人还在为到底选那个课题而发生分歧,最后还是在龚老师的耐心分析和指导下完成了课题的选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远比我们想想的要困难的多
过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十分需要耐心和精力在两个星期后的这天我已明白课程设计对我来说的好处,它不仅仅仅是让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潜力和独立思考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同学间的团结,虽然我们这次花去的时间比别人多,但我相信我们得到的也会更多!
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超多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单片机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能够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运用到了以前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如:CAD制图、汇编语言、模拟和数字电路知识等。虽然过去从未独立应用过它们,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很高,这是我做这次课程设计的又一收获。后,要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就务必做到:在设计程序之前,对所用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明白该单片机内有哪些资源;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的软件流程图;在设计程序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善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
要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就应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带给了方便;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德,但我们就应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
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潜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设计过程,好比是我们人类成长的历程,常有一些不如意,但毕竟这是第一次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我们透过查阅超多有关资料,并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经验和自学,若遇到实在搞不明白的问题就会及时请教老师,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用心的影响。
透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好处,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单片机的课程设计是很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
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透过自身去理解,但是靠着这一个多礼拜的“学习”,在小组同学的帮忙和讲解下,渐渐对这门课逐渐产生了些许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从基础慢慢开始弄懂它。
我认为这个收获就应说是相当大的。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能够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到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小组人员的配合相处,以及自身的动脑和努力,都是以后工作中需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体会 篇2
在学院的单片机教学中存在着实验理论分离的现象, 理论和实验课程由2位老师分别担任。不只是单片机教学, 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是实验和理论相分离。分院自几年前就开始提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相结合, 由一位任课教师担任的课程改革方案, 而真正开始实行是从今年开始。而我, 也担任了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后的教学, 以下, 是我任课后的教学体会。
我自从来任教以来, 主要承担计算机方面的实验课程, 有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障碍, 主要如下:
一、学生指令系统跟不上
对于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实验课来说, 主要是讲述实验, 而不再紧盯程序指令, 学生的课堂主要任务是分析程序, 构思算法, 通过指令编程完成程序任务。而实际上, 很多时候, 当实验课开课后, 才发现, 学生的指令还没学, 或者还没学完, 而这时候, 实验课, 基本上变的和理论课差不多, 老师主要的课堂任务, 就放在指令讲解上了, 本末倒置。
二、实验内容和理论课程不贴切
由于每周固定的时间上理论, 固定的时间上实验, 两位老师各自为阵, 以自己的授课进度计划要求进行, 因此, 理论和实验跟不上, 例如, 当理论讲到I/O口, 那么最好就是马上进行I/O口相关实验:跑马灯, 交通灯, 花样灯等。而这时候, 实验课程还在进行纯指令实验性实验, 等到讲I/O口实验时, 理论课又到了定时器/计数器这一部分, 而这时候更应该做的是定时器实验。
三、老师沟通不畅
实验课是理论课的补充, 可以把课本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事物。对于理论课来说, 老师应有一个总体把握, 对于不同专业, 不同课时, 不同学分, 都会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实验, 作为理论很好的补充, 也并不是一成不变。比如, 做I/O口实验、定时器实验, 会有很多实验项目来选择, 哪些实验项目能更好的切合理论课程, 理论课老师会更清楚明白。然而, 事实上, 理论课老师从来没有做过实验, 实验老师按照计划进行, 两者几乎完全没有沟通。实验老师虽然是讲授计划中要求的内容, 但也会根据学生水平将实验做一变动, 但是, 没有沟通的教学毕竟达不到好的效果。
四、理论老师缺乏工程设计能力
理论课程老师只管讲授理论知识, 完成教学计划要求, 完全或几乎不做实验, 课程教学不能从工程概念切入, 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理论概念及锻炼汇编编程, 实验教学业也只能采用单片机实验箱完成基础验证性实验, 例如汇编程序设计、中断、定时器/计数器, 串口通信等实验, 接触不到开发设计性的内容。而实验课老师也是有心无力, 由于课时的限制, 以及学生相关知识无法达到, 因此, 无法进行设计性实验课程。
而经过课程改革后, 理论课实验课由一个老师承担, 完全克服了以上障碍, 作为首次承担理论实验相结合的教师之一, 我的体会如下:
老师可以从整体宏观把控, 细节上再作调整。
我这学期承担的是计科专业和通工专业的单片机课程。对于计科专业来说, 单片机是一门专选课, 32学时, 理论实验对半。首先, 我根据教学要求需要达到的目标, 制定好授课计划, 规规划好怎样在有限的16学时中, 讲授完成这门课程所必须掌握的理论基础, 又怎样在8次实验课16个学时中覆盖完成理论所讲内容, 又不至于使学生觉的实验枯燥无味。而单片机是通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学时64, 那么, 我就考虑在教学过程中, 通工工程设计切入教学, 除了讲授汇编编程指令外, 还加入C语言单片机编程, 使学生在学习单片机的同时, 能够重温C语言, 并且了解到C语言在硬件编程中的重要性。
没有了课时固定安排的束缚, 理论实验完全由一个人承担, 那么课时的分配完全由我自己来掌握。根据专业特点, 计科专业2学时讲述完指令系统 (计科专业学习过微机原理指令系统, 而这些指令系统其实是相通的) , 我就告诉学生, 我们要到实验室开始连续做4次实验, 第5章内容不会再讲, 分散到4次实验课中来上。程序性实验是对指令的一个加固, 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 课本的第5章就是各种指令算法编程技巧讲解。现在, 实验课的内容和以前上的就完全不一样了, 更切合于理论教学, 以书上的程序及练习题为例, 学生更容易理解, 还节省了时间;并且, 学生很直观的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并看到结果。
到了到了单片机重点的硬件部分了, 硬件部分我分了4个部分, 用了4个课时, 涵盖完单片机内部系统结构特点, 包括: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这样, 在有限的课时里面, 完成了整个单片机系统讲解。每讲完一部分, 我就告诉学生, 我们下次课做XX实验, 完全没有了以前理论老师和实验老师的沟通障碍, 将实验课就和理论讲解紧密结合起来。并且, 硬件部分的实验可以通过实验箱来验证, 看到各种实验效果, 学生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对于通工专业, 除了理论教学, 完成基础验证性实验之外, 再安排学生做课程设计, 其相关知识穿插在理论课程中讲述, 并要求学生课后自学。在课程后期, 同学们分成小组制作了单片机最小系统板, 设计了单片机频率测试仪、电压测试仪、温度测试器。通过这些设计, 学生掌握了单片机开发设计的整个过程, 重拾了C语言, 对单片机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单片机综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 单片机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学分, 掌握了开发设计方法, 在课程结束后, 还能够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设计与开发, 可以贯穿在以后的学习当中。
以上是我这学期以来的教学体会, 经过这一学期的授课, 感觉课程改革是必需的。而怎样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 将所学知识进行结合, 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项目设计 篇3
【摘 要】针对单片机课程设计这门课程传统实验方式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项目;围绕“单片机系统设计方法”这一主线,从计算器系统电路的构成、仿真图的绘制、程序的编写、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等方面对新项目的实施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设计 计算器系统 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163-03
单片机课程设计作为单片机原理课程的延伸,是一门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实验课。本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会以单片机实验箱作为操作的平台。教师设计一个综合的实验项目,学生在实验箱上完成线路的连接程序的调试运行等操作,之后学生完成设计报告。单片机实验箱内模块众多、接线杂乱,与实际应用不符,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及调试方法。因此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实验形式。该实验项目作为单片机课程设计的一个综合实验内容,既要做到有别于单片机原理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还要能够体现单片机系统开发的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鉴于此,开发了一个“计算器的设计”项目作为单片机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本项目的要求如下: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能实现8位数之内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要求学生按照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流程,完成电路的仿真、程序的编写、电路图绘制、PCB板制作、焊接调试等工作。
一、计算器项目总体设计
为了实现计算器的功能,本系统应由单片机、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声光提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几部分构成,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一)控制器的选择
本项目中选取STC90C58RD+单片机作为控制器。STC90C58RD+与AT89C51完全兼容,可直接替换。前者具备高达1280Btye的SRAM,32K字节flash存储器,29K字节EEPROM,更高的可靠性及更低的功耗,使得它被越来越多的单片机开发者选用。
(二)显示模块的设计
单片机系统的输出显示部分,可以选用液晶屏或者数码管。液晶屏价格相对较贵,驱动程序编写较复杂,而数码管具有价格低廉、驱动电路简单、控制程序容易编写等特点。而且本设计要求完成8位数范围内的计算,因此使用8位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
(三)输入模块的设计
按键作为单片机系统人机交互的输入部分,有独立式按键和行列式按键之分。独立式按键占用单片机的IO口资源较多,不选用。本计算器项目中,需要输入0-9的数字键以及代表各种运算操作的按键,需要按键数量多,因此选用行列式键盘。行列式键盘通过对行线和列线的电平状态的组合来判断哪个键被按下,可以用较少的IO口得到较多的按键。在本设计中采用4×4的行列式按键。
(四)声光提示模块的设计
本设计中需要在按键按下时发出“嘀”提示音,而且在运算结果溢出的时候发出声光提示。溢出选用最常用的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作为声光提示模块。
二、计算器项目的仿真
在电路实际制作之前的仿真是单片机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仿真能够验证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本设计是一个单片机系统,既有电路的仿真又有程序的仿真,因此选用Proteus软件进行系统仿真。
仿真软件Proteus是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公司研制的EDA软件。它不但和普通仿真软件一样能够仿真模拟电路,最大的特色是能够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能进行代码调试。
学生熟练掌握本软件的使用,对完成单片机项目的设计开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仿真电路设计
1.单片机最小系统仿真电路设计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指单片机工作的、由最少的电路构成的系统,包括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晶振X1和两个瓷片电容C1、C2构成了单片机的时钟电路。手动复位按键、电解电容C3和电阻R2构成单片机的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电路。
2.显示模块仿真电路设计
数码管的驱动由断码驱动和位选端驱动构成。单片机的P0口用于输出数码管的段码。由于P0口是标准的双向IO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因此P0口连了一个1K的排阻RP1。P2口的8个引脚用于控制8个数码管的位选端,分别经过Q2-Q9这8个三极管驱动8位数码管。
3.输入模块仿真电路设计
单片机的P1口连接一个4×4的行列式键盘。P1口的低4位作为行列式键盘的4条列线,高4位作为行列式键盘的4条行线。
4.声光提示模块仿真电路设计
声光提示电路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蜂鸣器构成。蜂鸣器由NPN型三极管Q1驱动。当系统上电时P3.6引脚为高电平,三极管截止,蜂鸣器不会误动作。当需要蜂鸣器发出声音时置P3.6引脚为低电平即可。发光二极管有P3.3引脚控制,低电平有效。
综上各个模块,此计算器系统完整的仿真电路如图2所示:
(二)计算器程序设计
计算器项目的控制程序在Keil C软件中完成。Keil 是一款针对51单片机内核的集成编译环境,具有很高的编译效率。
1.程序设计思路
本程序主要完成3方面的任务:扫描数码管、扫描按键、处理按键;因此编制了两个独立的函数Display( )和KeyBoard( )完成扫描数码管和扫描按键的功能。为了在按下不同的键值的时候完成不同的功能,使用了switch语句,这样程序的结构会比较清晰。
在主程序里面定义了以下几个变量:
unsigned char Key,InputCnt,LastOpt。
unsigned long Result,InputData。
变量Key用于暂存当前按下去的键值。
变量InputCnt用于存放输入数字的个数,当输入数字超过8个时就不能接收这个数字,并报警提示;
变量LastOpt用于存放前一次输入的运算类型。因为按下加、减、乘、除中某种运算的时候,计算器做的并不是当前的这种运算类型,而是前一次按下的运算类型。
变量Result用于存放运算的结果。由于计算器可以进行连续的多次运算,Result的值是会在每次运算之后改变的。
变量InputData用于保存输入的操作数,并作按下某种运算的按键后与Result的值进行相应的运算,把结果保存到Result里面。
2.主程序设计
程序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对各个变量赋初值。然后调用按键函数,判断是否有键按下。若无按键按下则扫描数码管,接下来再次扫描按键。
若有按键按下,则会出现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按下的为数字键“0-9”,而且输入数字的位数InputCnt小于8的话,就把按下去的键值接收到变量InputData里面,更新一次显示缓冲区,让数码管显示输入的数字。如果InputCnt大于等于8,说明输入数字的位数已经达到最大不能再输入了,并发出报警提示;第二种情况,按下的键为“加、减、乘、除、等于”键,则根据LastOpt的取值把变量Result和InputData的值进行运算,并把结果存放到Result里面。同时更新一次显示缓冲区,让数码管显示运算的结果;第三种情况,按下的键为清零键“C”,则给各个变量重新赋初值,显示缓冲区清零,准备开始下一次计算。
3.子程序分析
在程序中调用了几个子函数,这几个子函数的逻辑关系如图4所示。
函数原型: void FillDispBuf(ulong a)
函数功能: 把ulong a这个数处理后存入显示缓冲区。若a没有超过8位十进制数的范围则把它拆分后直接存入显示缓冲区即全局数组DispBuf[8];若a超过这个范围则需要在数码管显示“Error”,因此需要把这几个字形的段码存入DispBuf[8]。
函数原型: uchar KeyBoard(void)
函数功能: 读取4×4行列式键盘的键值。若有按键按下则返回0- 15之间的某个键值,若无按键按下则返回21。
函数原型: void Display(void)
函数功能: 扫描8位数码管。全局数组uchar DispBuf[8]为显示缓冲区。本函数把数组DispBuf[8]里面的8个元素的数值在8个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函数原型: void DelayMs(uint j)
函数功能: 延时N毫秒,参数 j 表示需要延时的时间为j毫秒。
在实验的过程中,只要把几个子函数的代码及相应功能告诉学生,学生就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顶层代码的编写调试。如果学生时间充裕,也可自己编写以上几个子函数的代码。
三、计算器实物的制作及调试
本项目的设计内容在仿真软件中验证通过之后,就是实物电路的制作。电路图原理图和PCB图的设计在PROTEL99SE中完成。
本设计所需元件清单如表1所示。实验室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对应的元器件。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系统开发的流程,后续的实验有3种方式可以进行,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A:学生可根据原理图和元件清单中的元器件,在万用板上自己焊接这个电路。直到电路调试成功,并下载程序运行。
B:学生可根据电路原理图绘制PCB电路板,并在实验中完成电路板的转印、腐蚀、钻孔等操作,然后焊接元器件并调试运行。
C:实验室通过专业的电路板工厂把“计算器项目”的PCB板加工出来。并且把此电路板及配套的元器件分发给学生焊接调试。统一生产出来的电路板及元器件套件如图5所示。
最终学生都能制作出一个调试成功的实物计算器。
通过对单片机课程设计新实验项目的实施,改变了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完成“计算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了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调试技巧。实践表明这样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代芬,王卫星,邓小玲,等.单片机综合实验开发板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
[2]林祥果.高职单片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01)
[3]潘谈.基于STC89C58芯片的小型GPS船舶航迹仪的设计[J].船舶科学技术,20=14,36(12)
[4]袁芳,江伟,陈冬等.篮球比赛场地计时计分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
[5]王海燕,杨艳华.Proteus和Keil软件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5)
[6]包建华,张兴奎,丁启胜.模块化单片机实验系统的研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
2016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4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大学课堂中常见的课堂模式,该模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模式主要由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组成,以下由第一公文网整理关于单片机课程设计的心得。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它主要是培养我们通过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且这一次课程设计采用的万用板搭建电路,想要焊接出来的电路板看起来整洁美观,我们便需要从全局入手,要有全局统筹局部的思维,这样才能更快捷设计出整齐美观的电路板。
刚开始时,由于自己的专业基础不足,对课题设计有一些恐惧。刚开始只是对照电路图一个个元件进行焊接,没有对整个电路结构进行布局。有经验的同学提醒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最后有些电路根本无法焊接上去。有了这种意识之后,我立即决定停止焊接,在同学的帮助下开始对整个电路图进行合理的排列,根据不同的电路部分的不同的特殊要求来安排位置,以达到最佳.最优的效果。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慢慢的对此次课程越来越感兴趣。
然而在用程序对硬件进行调试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整体焊接完毕后还是不能实现功能,通过一步一步的测量调试,检查出多处漏焊、虚焊的现象,修改后还是有很多的问题,用万用表不断的测试也找不到问题所在,而且用尽了各种方法检查了很久之后,任然没有有这样一个想法,但是没有做出来心里实在是很不甘心,因此我还是向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同学请教,鼓励自己做下去。在他们的帮助下,发现有的电线上的绝缘胶皮由于焊接时,温度过热有部分破损,导致部分短路。一些残留的锡使得有些键盘与键盘之间连接了起来,却又很难被发现。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后,终于能基本实现功能。
问题得以圆满的解决,课题设计圆满结束,在此过程学到的细心,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将使我受益终身。这其中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感谢我们的课题设计老师段正华教授的帮助。由于对电路原理的不熟,对汇编语言的不精通我对课程设计很惧怕,但是段正华教授一方面在理论课上教育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要争做一流的学者,并很详细很专业的为我们讲解了本次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此有了宏观上了解,并能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时,也给我们很多技术上的指导,让我们能在此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操作技能。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弃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三极管pNp管脚不懂怎么放置,不懂分得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单片机汇编语言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单片机课程设计 篇5
前言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通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给人类造成灾害。据统计,我国 7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2.5 亿元,8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3.2 亿元。进入 90 年代,特别是 1993 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2010年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着火,导致58人死亡,70余人受伤。2014年1月云南香格里拉大火,烧毁房屋100多栋,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人民币。火灾事件经常发生,防止火灾事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现在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再加上人们防火意识的不强,这些都给火灾的发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单片机课程设计 篇6
学生姓名:
学
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
级: 电子111班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4年9月20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功能与原理,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学会使用单片机应用开发技术的相关软件如 keill、STC_ISP_V394等,能够使用c语言的语言编程简单的功能。
二、设计的思想:
利用所提供的单片机和开发板的原理图用keill软件编程程序以实现一些功能。然后用STC_ISP_V394.exe软件将编译完全正确的程序生成的hxe文件下载到开发板上,再调试编译的程序能否实现其所设计的功能。
1、对蜂鸣器的了解: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它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由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的振动发声。
2、设计:
我们所使用的开发板实物图如图一,单片机对右上角蜂鸣器的控制是加入三极管接入vcc,单片机的第22引脚和负极上,以此来控制蜂鸣器工作。单片机我们选择STC89C52RC+1602液晶来实现对蜂鸣器的控制及显示所需要的信息。
图一 调试说明:
首先用Keil软件创建一个工程,将程序源代码输入并编译生成单片可执行的.hex文件。其次,打开单片机实践板的电源,接好串口线,用STC-ISP烧录软件,将.hex文件烧录入单片机中。程序下载完毕后,单片机会自动执行程序功能。最后,观察程序功能的执行情况,看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如果单片机实践板硬件电路的执行结果与设计结果一致,则说明设计过程及流程没有问题,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先检查单片机实践板的硬件电路是否完好,是否有断点、漏焊、虚焊以及元器件是否完好等情况,排除故障重新连接后重新进行调试。如果仍然无法正
常实现,则说明程序编写有误,需要认真检查程序流程,然后经过反复的修改与调试排除故障,实现设计要求的各项功能。编译和烧写该程序到单片机:
(1)用Keil编译上面的代码,并设置产生16进制代码文件*.hex.(2)用专用下载线,连接好实验板和电脑串口(DB9)(2)运行hex文件烧写软件STC_ISP_V394.exe
选单片机的型号,并打开编译产生好的hex文件
点击下载,给开发板上电。
3、实现的功能:使用单片机将歌曲《八月桂花》的调子通过蜂鸣器播放出来,用1602液晶将想要表达的信息有步骤地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并且调子与显示内容可以任意通过修改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内,实现设计产品的使用性与灵活性。
三、实验程序:
/************************************************************************
[主题] C51音乐程序《八月桂花》
[功能]
通过单片机演奏音乐,显示一些内容
/**********************************************************************/
#include
#include
//本例采用89C52, 晶振为11.0592MHZ
//关于如何编制音乐代码, 其实十分简单,各位可以看以下代码.//频率常数即音乐术语中的音调,而节拍常数即音乐术语中的多少拍;
//所以拿出谱子, 试探编吧!
unsigned char i=0;sbit Beep = P2^7;
unsigned char p,m;
//m为频率常数变量
unsigned char n=0;//n为节拍常数变量
unsigned char code music_tab[] ={
0x18, 0x30, 0x1C , 0x10, //格式为: 频率常数, 节拍常数, 频率常数, 节拍常数,0x20, 0x40, 0x1C , 0x10,0x18, 0x10, 0x20 , 0x10,0x1C, 0x10, 0x18 , 0x40,0x1C, 0x20, 0x20 , 0x20,0x1C, 0x20, 0x18 , 0x20,0x20, 0x80, 0xFF , 0x20,0x30, 0x1C, 0x10 , 0x18,0x20, 0x15, 0x20 , 0x1C,0x20, 0x20, 0x20 , 0x26,0x40, 0x20, 0x20 , 0x2B,0x20, 0x26, 0x20 , 0x20,0x20, 0x30, 0x80 , 0xFF,0x20, 0x20, 0x1C , 0x10,0x18, 0x10, 0x20 , 0x20,0x26, 0x20, 0x2B , 0x20,0x30, 0x20, 0x2B , 0x40,0x20, 0x20, 0x1C , 0x10,0x18, 0x10, 0x20 , 0x20,0x26, 0x20, 0x2B , 0x20,0x30, 0x20, 0x2B , 0x40,0x20, 0x30, 0x1C , 0x10,0x18, 0x20, 0x15 , 0x20,0x1C, 0x20, 0x20 , 0x20,0x26, 0x40, 0x20 , 0x20,0x2B, 0x20, 0x26 , 0x20,0x20, 0x20, 0x30 , 0x80,0x20, 0x30, 0x1C , 0x10,0x20, 0x10, 0x1C , 0x10,0x20, 0x20, 0x26 , 0x20,0x2B, 0x20, 0x30 , 0x20,0x2B, 0x40, 0x20 , 0x15,0x1F, 0x05, 0x20 , 0x10,0x1C, 0x10, 0x20 , 0x20,0x26, 0x20, 0x2B , 0x20,0x30, 0x20, 0x2B , 0x40,0x20, 0x30, 0x1C , 0x10,0x18, 0x20, 0x15 , 0x20,0x1C, 0x20, 0x20 , 0x20,0x26, 0x40, 0x20 , 0x20,0x2B, 0x20, 0x26 , 0x20,0x20, 0x20, 0x30 , 0x30,0x20, 0x30, 0x1C , 0x10,0x18, 0x40, 0x1C , 0x20,0x20, 0x20, 0x26 , 0x40,0x13, 0x60, 0x18 , 0x20,0x15, 0x40, 0x13 , 0x40,0x18, 0x80, 0x00
};
void int0()interrupt 1
//采用中断0 控制节拍
{ TH0=0xd8;
TL0=0xef;
n--;
}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m)
//控制频率延时
{
unsigned i=3*m;
while(--i);
}
void delayms(unsigned char a)//豪秒延时子程序
{
while(--a);
//采用while(--a)不要采用while(a--);各位可编译一下看看汇编结果就知道了!
}
typedef unsigned char BYTE;typedef bit BOOL;
sbit LCD_RS = P2^0;
sbit LCD_RW = P2^1;sbit LCD_EP = P2^2;
BYTE code dis1[] = {“
WLCOME TO
”};BYTE code dis2[] = {“
DanPianJi ”};BYTE code dis3[] = {“
111iZnaiD
”};BYTE code dis4[] = {“
eiXeiX ”};
delays(int ms){
// 延时子程序 int i;while(ms--){
for(i = 0;i< 250;i++)
{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 } }
BOOL lcd_bz(){
// 测试LCD忙碌状态 BOOL result;LCD_RS = 0;LCD_RW = 1;LCD_EP = 1;_nop_();_nop_();_nop_();_nop_();result =(BOOL)(P0 & 0x80);LCD_EP = 0;return result;}
lcd_wcmd(BYTE cmd){
while(lcd_bz());LCD_RS = 0;LCD_RW = 0;LCD_EP = 0;_nop_();_nop_();P0 = cmd;_nop_();_nop_();_nop_();_nop_();LCD_EP = 1;_nop_();_nop_();_nop_();_nop_();LCD_EP = 0;
}
lcd_pos(BYTE pos){
lcd_wcmd(pos | 0x80);
// 写入指令数据到LCD //设定显示位置
}
lcd_wdat(BYTE dat)
{
//写入字符显示数据到LCD while(lcd_bz());LCD_RS = 1;LCD_RW = 0;LCD_EP = 0;P0 = dat;_nop_();_nop_();_nop_();_nop_();LCD_EP = 1;_nop_();_nop_();_nop_();_nop_();LCD_EP = 0;}
lcd_init(){
lcd_wcmd(0x38);
delays(1);lcd_wcmd(0x0c);
delays(1);lcd_wcmd(0x06);
delays(1);lcd_wcmd(0x01);
delays(1);}
void main()
{
BYTE j;
lcd_init();
delays(10);
//LCD初始化设定
//16*2显示,5*7点阵,8位数据//显示开,关光标 //移动光标 //清除LCD的显示内容
// 初始化LCD
lcd_wcmd(0x06);
//向右移动光标
lcd_pos(0);
//设置显示位置为第一行的第1个字符
j = 0;
while(dis1[ j ]!= ')
{
//显示字符“Welcome TO”
lcd_wdat(dis1[ j ]);
j++;
delays(30);
//控制两字之间显示速度
}
lcd_pos(0x40);
j = 0;
while(dis2[ j ]!= ')
{
lcd_wdat(dis2[ j ]);
j++;
delays(30);
}
delays(800);
lcd_wcmd(0x01);
delays(1);
lcd_wcmd(0x04);
lcd_pos(15);
j = 0;
while(dis3[ j ]!= ')
{
lcd_wdat(dis3[ j ]);
j++;
delays(30);
}
lcd_pos(0x4F);
j= 0;
while(dis4[ j ]!= ')
{
lcd_wdat(dis4[ j ]);
j++;
delays(30);
}
delays(800);
//设置显示位置为第二行第1个字符 //显示字符“ DanPianJi ”
//控制两字之间显示速度
//控制停留时间
//清除LCD的显示内容
//向左移动光标
//设置显示位置为第一行的第16个字符
//显示字符“DianZi111”
//控制两字之间显示速度
//设置显示位置为第二行的第16个字符//显示字符“ XieXie ”
//控制两字之间显示速度
//控制停留时间
TMOD&=0x0f;
TMOD|=0x01;
TH0=0xd8;TL0=0xef;
IE=0x82;
play:
while(1)
{
a: p=music_tab[i];
if(p==0x00)
{ i=0, delayms(1000);goto play;}
//如果碰到结束符,延时1秒,回到开始再来一遍
else if(p==0xff){ i=i+1;delayms(100),TR0=0;goto a;} //若碰到休止符,延时100ms,继续取下一音符
else
{m=music_tab[i++], n=music_tab[i++];} //取频率常数 和 节拍常数
TR0=1;
//开定时器1
while(n!=0)Beep=~Beep,delay(m);
//等待节拍完成, 通过P1口输出音频(可多声道哦!)
TR0=0;
//关定时器1
}
}
四、电路图的protue仿真
五、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的单片机课已经早早的上完了,但是理论纯属理论,没有与实践的结合总让我们学的不踏实,感觉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所庆幸的是在课程介绍考试完之后,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给了我们学以致用的做好的实践
关于这次课程设计,我们花费了比较多的心思,既是对课程理论内容的一次复习和巩固,还让我们丰富了更多与该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比如软件应用等,在摸索中学习,在摸索中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很高,这是我做这次课程设计的又一收获,在真正设计之前我们做了相当丰富的准备,首先巩固一下课程理论,再一遍熟悉课程知识的构架,然后结合加以理论分析、总结,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的软件流程图之后才着手设计。在设计程序时,我们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能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我觉得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但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课程设计又出错了。
除了对此次设计的准备工作之外,我们还学到了很多平时难得的东西,首先是团队协作,在这次设计当中,难免和同学产生观点和意见的分歧,以及分工明细、时间安排等不合理,通过这次设计,我们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及力量之强大,还有让我们处理事情更加有条理,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将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单片机课程设计体会 篇7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在重视实践环节、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设计出一个好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在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好的课程设计题目,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践观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单片机已经由8位技术,提升到32位技术,乃至64位技术,生产单片机的厂家也由当年Inter的一家独大,到现在的百家争鸣。现在主要的单片机生产厂家有AVR、ST、Freescale、Microchip等,他们生产多应用领域的单片机,更有ARM内核的单片机,与之51内核的8位单片机比较,运算速度快、功能强大。同时,时代变迁,各个领域都可以用到单片机,如何选择贴近生活而又全面反映单片机的功能应用,是我们设计一个号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所要思考的。传统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实验室依据老师给的资料,完成部分设计,主要是把几个较大的程序,改变几个参数,观察现象,学生无法知道程序如何书写,更少有知道原理独自写出程序的学生。造成学生不知道单片机在实践中是如何设计、如何编写程序。为此,对课程设计从选题、设计软件和硬件到调试出正确结果,都做了改革。设计一个实用性强的题目,既体现单片机课程自身特色,又很好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单片机课程设计方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用性和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要提高内容的趣味性。教学中,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关键环节,单片机课程设计的效果对单片机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能力,培养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人才。具体地说,通过这一新的实践教学的途径,达到以下目标:巩固和掌握单片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训练理工科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使学生通过这一实践环节的训练,能够独立的设计一个单片机系统,并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单片机的应用开发能力;软硬件综合应用能力;单片机应用中的故障判断及排除能力;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内容
下面给出设计的参考题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题目,在两周内完成设计。脉搏血氧仪设计;无线传感网络的温湿度采集及控制系统设计。
1.3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针对题目要求进行功能分析。首先对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对硬件电路进行设计,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图,对单元电路使用Multisim软件仿真。制作Pcb图后焊接完成硬件的制作。其次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设计软件并调试。第三步是系统整体调试和脱机运行,这是设计中最为困难和关键的一步。最后要求学生写出系统的详细说明和设计报告。
2 脉搏血氧仪设计实例
下面是以脉搏血氧仪的设计为实例,来说明设计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教学过程等。
2.1 脉搏血氧仪原理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是以朗伯-比尔定律和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Hb)和氧合血红蛋白(Hb O2)对光的吸收特性不同为基础的。通过两种不同波长的红光600~700nm和红外光800~1000nm分别照射组织经反射(或者透射)后再由光电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组织中的其他成分吸收光信号是恒定的,经过光电接收器后得到直流分量DC,而动脉血中的Hb O2和Hb对光信号的吸收是随着心跳作周期性变化,经过光电接收器后得到交流分量AC,由于Hb O2和Hb对同一种光线的吸收率各不相同,通过测量红光和红外光的光吸收比率便可以计算出两种血红蛋白含量的百分比。血氧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B、C为定标常数,可以由定标实验得到,两个波长的光吸收比率R为:
其中,Vredac为红光的交流分量;Vreddc为红光的直流分量;Viredac为红外光的交流分量;Vireddc为红外光的直流分量。
2.2 电路设计指导
系统设计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图中给出了设计的指导性建议,并不是一定要按照这个框图设计,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适当修改。单片机要求学生使用16位单片机或者32位单片机。
2.3 软件设计指导
要求使用C语言或者C++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使用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脉搏的计算只依赖红外光的光波信号,通过3个机器周期的采样点的个数来计算脉搏。在所有采样点的数据中,做一个类似模拟迟滞比较器。经过迟滞比较器,脉搏信号变成了矩形波型号,近似测量相邻两个上升沿的时间,最后得出脉搏。如果把脉搏信号看成周期信号,测量上升沿的时间可以转换为测量脉搏信号的频率,由定时器周期查询信号状态并完成查询次数计数,这样可以方便完成脉搏测量。
2.4 教学模式
设计好一个单片机课程设计的实验,老师要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把相关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至关重要。老师教学的模式,就是学生的学习模式,好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学生好的学习模式。教育家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一书中,介绍了很多教学模式,我们把三种教学模式综合起来用于我们的课程设计教学中: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构建学习群体教学模式,个人型教学模式。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概念,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说明实验目的,讲解实验原理,这是一个概念、理论传达的教学过程;构建学习群体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团体学习的模式,实验是三个人一组,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知识共享,火花一起碰撞,同时也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个人型教学模式,就是要发挥个人潜力,鼓励独立思维、自主创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创新设计,这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3 结论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实践环节课程,我们所选择的题目,从2012年开设以来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用学生的话说:贴近生活的题目进行实践教学,把几年所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光电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知识综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满足了教学任务的同时,学到了更有竞争力的能力。
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的把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开放式的课程设计题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恩荣.MCS-51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指导[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冯克.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及其应用实例[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4]颜永军,李梅.Protel99电路设计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单片机课程设计体会 篇8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教学载体;学习情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式,已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单片机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电气、机电、计算机与通信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适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组织教学。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从事电子产品、机电产品设计的企业培养具有单片机应用产品设计、分析、调试和创作能力的实践性人才,单片机应用的过程就是用单片机设计产品的过程。以电子产品作为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载体,将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与单片机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组织教学内容,可以抓住单片机教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教学过程有明确的实践目标——完成电子产品设计,紧密联系单片机应用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循环流水灯”、“电子钟”、“温度测量报警系统”三个电子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按照系统化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构建单片机课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
一、教学载体的选取原则
作为教学载体的电子产品应具有完整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学载体,它应是具有完整功能的电子产品,它的设计制作过程应当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制作过程,包括如图1所示单片机应用产品的设计步骤。
和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实验有本质区别,传统的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部分理论知识的正确性,而“循环流水灯”、“电子钟”、“温度测量报警系统”在现实中都有产品原型,“循环流水灯”的原型是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电子钟”的原型是学生都比较熟悉的电子手表,“温度测量报警系统”是典型测量控制系统。
作为教学载体的电子产品应具有系统性。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学习情境之间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前面的学习情境是后面学习情境的基础,后面的学习情境是在前面基础上的拓展与综合。以上述三个产品为载体设计的学习情境,实施过程的步骤是重复的,而实施的内容上则是包含递进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在硬件设计、程序设计、软件工具使用、调试方法等方面都是包含和逐步递进的。以硬件设计为例,“循环流水灯”用I/O(输入/输出)口输出开关量,控制灯亮灭,“电子钟”用I/O口输出数据,在显示器件上显示字符,“温度测量报警系统”用I/O口输出其他芯片的工作时序,控制其他芯片按设定的方式工作。
作为教学载体的电子产品应具有拓展性。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学习情境应具有拓展性,拓展性是指学习情境应涵盖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和该课程在实践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上述三个产品为载体的学习情境,涉及单片机所有资源应用:I/O口的输入、输出,外部中断,定时/计数器,串行口等,涉及单片机应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关量的输入输出控制、显示电路设计控制、键盘电路设计控制、并行接口器件扩展控制、串行接口器件控制和串行通信控制等。学生通过这些系统化的学习情境学习,可以掌握单片机应用产品的开发步骤、环节,掌握单片机资源的应用方法、步骤和技巧,并能应用于其他电子产品的设计中。
二、针对产品设计制作过程的系统化学习情境设计
从图1可知,单片机应用产品的开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开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这里的职业能力是指基于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过程的职业技能,包括电子产品功能分析分解、资料检索引用、单片机资源调配、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与调试、编程软件使用、产品制作调试、技术文件编制等。职业素养是基于企业文化的职业素质,包括认真努力、严谨规范、吃苦耐劳、遵纪守时、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拓展创新等素养。工程意识是从社会经济角度考虑的最优设计制作方案,包括成本意识、安全性、可靠性、节能、环保等。本课程在教学组织中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后二者融入教学体系中,更加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特点,实现单片机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为便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将每一个学习情境分解为几个学习任务(或子情境),如表1所示。在每个任务里学习相关的单片机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实践制作活动,完成相应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的训练,每个学习情境最后的学习任务都是对前面任务的综合。
三、学习情境实施
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按照图1所示单片机应用产品的开发步骤进行,依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骤组织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的培养融于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阶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以第二个学习情境“电子钟设计”为例,简述学习情境的实施情况。在“产品功能分析”阶段,采用案例对比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确定电子钟所应具有的功能,确定系统方案(功能模块)。在“器件资料准备”阶段,按照系统方案选择所需的器件资料,采用器件资料比较法,考虑器件使用的难易程度和成本。在“功能电路设计”阶段,采用示范引导法,可以将其他系统的对应电路移植并加以改进,或参照器件资料提供的应用电路。在“功能程序设计”阶段,采用积木编程法,先编写模块程序,再逐步综合构成系统软件。在“系统功能联调”阶段,采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讨论,按照系统的功能要求调配硬件,调试程序使之实现系统功能。在“产品制作”阶段,采用内外互补法,课外制作,课内检查。在“产品测试”阶段,采用自互评价法,由学生自己以及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检查评价,最后老师检查验收,综合学生自互评价,给一个综合的成绩。
在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制作动态演示的电子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同时注重虚拟仿真技术的学习,依照学习情境开发系列的虚拟项目(Keil C软件模拟,Protues硬件模拟),供学生在课堂课外练习,这些项目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训练,突破学习训练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另外,我们注重现代交流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QQ群、电子邮件、MSN等建立网上论坛,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样化交流。
四、结束语
以产品为载体的单片机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工学结合特点,以产品设计制作过程为导向,在“做”中“学”,在“学”中“练”,以练促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动手机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2] 田淑波.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初探[J].教育论坛,2008,(11):78.
【单片机课程设计体会】推荐阅读:
单片机课程设计05-11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05-14
单片机课程设计学生07-07
单片机课程设计前言11-29
51单片机课程设计作业10-06
单片机课程设计撰写说明10-25
重邮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10-05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10-27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11-06
单片机温度计课程设计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