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2024-10-01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共10篇)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篇1

2010年新疆电力行业专业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论文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伊犁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伊犁第一火电厂-谢绍宏

[摘 要]:电能是由电能表、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构成的在线计量装置来计量的。随着高电压、大机组、现代化电网的发展,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规,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围绕电力体制与电价制度的改革,注重关口计量,更新计量器具,开展计量标准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并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计量管理领域,促使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越来越来规范化。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电能计量探讨

电能计量管理包括计量点、在线计量装置,计量标准、计量法制、计量信息的管理。在此主要叙述在线计量及信息管理的现状,并对今后电能计量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计量管理模式概述

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标准管理、分网组织、分类考核。

1、标准管理

现行规范电能计量管理的标准,主要有: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 448-2000),用于在线计量业务管理。内容为:技术管理机构与职责、电能计量装置分类与技术要求、装置投入运行前的管理、运行中的管理、计量检定与修理、电能计量信息管理、印证管理以及技术考核与统计等全过程管理要求。

同时《供电营业规则》对涉及用户计量与营业收费管理,明确按电价类别配置计量装置,总表与分表计量,实行一户一表,对计量器具超差或由误接线、断保险、倍率不符引起的计量故障处理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另外,根据电力生产、基建工程的需要,电力系统还适时推出新型计量器具与管理方法的行业标准,自1992年以来,先后制(修)定电力行业标准10项,即: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

《电能计量柜基本试验方法》(DL/T 549-1994)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DL/T 566-1995)

《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DL/T 585-995)

《多功能电能表》(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 645-1997)

《测量用互感器检定装置技术条件》(DL/T 668-1998)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DL698-1999)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725-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726-2000)

2、分网组织

原《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DL 448-1991)中的供电局、跨省电网管理局、省电力局等具有政府电力管理部门的属性,为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DL/T 448-2000的规程突出体现政企分开的原则,其中的供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和发电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企业,已无政府管理职能,其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根据在线计量电能表、互感器按其接入电网的不同,由所在县、地市供电企业用电管理部门和发电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计量业务归口管理,同时,发、供电企业和电网经营企业用电管理部门还设有电能计量专职工程师,负责处理日常计量管理工作。

3、分类考核

按DL/T 448-2000的规定,运行中的计量装置按其所计电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以下分五类(Ⅰ、Ⅱ、Ⅲ、Ⅳ、Ⅴ)进行考核:

Ⅰ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为5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万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计

费用户,容量为20万千瓦及以上的发电机,发电企业的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为1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容量为10万千瓦及以上的发电机,供电企业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为1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10万千瓦及以下的发电机,发电企业的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千伏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的电能计量装置。

Ⅳ类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千伏安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

Ⅴ类计量装置: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的电能计量装置。

以上五类计量装置的比例大约为:用于计费的Ⅰ、Ⅱ、Ⅲ类三相电能表只占同类表计总数的3%,计量的电量占售电量总量的70%;Ⅳ类三相电能表数占10%,计量电量占18%;Ⅴ类单相电能表总数占87%,计量电量占12%。

对类别不同的计量装置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主要差别在于准确等级指数,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订货验收要求,周期检定(轮换)与现场检验要求。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是严谨、有序,符合现代全过程管理要求,其目的是保障电力系统电能量值的准确、统一和在线计量的安全、可靠,最终目标是为公正计费和正确计算电网经济技术指标提供计量保证。

二、关于今后电能计量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关于关口计量装置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关口计量点是电网最重要的计量点,包括发电厂的上网的电量,220千伏及以上大用户电量(含用户自备发电机上网电量),跨省电网之间的交换点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关口计量装置代表在线计量最高技术水准,按DL/T 448-2000和SDJ 9-1999规程要求的Ⅰ类计量装置配置,即有功表不低于0.5S级,无功表2级,电压互感器0.2级,电流互感器0.2S或0.2级,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0.2%。

考核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装设两只具有止逆装置的感应式无功电能表或一只可计量感性无功和容性无功的静止式无功电能表;需要供、受电双向计量时,应分别装设两只具有止逆装置的感应式无功电能表或一只可计量感性无功和容性无功的静止式无功电能表,也可装设一只四象限有功、无功组合式电能表。

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规定,用户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cosφ=P(|QL|+|QC|)2+P2公式(1)

感性无功QL和容性无功QC的方向是相反的,计算时应采用绝对值相加。因此无功电能表应当止逆。同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的感性无功QL和容性无功QC也应设置成绝对值相加的计量方式。四象限有功、无功组合式电能表中的无功计量方式也按上述原则设置。

对于执行峰谷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计量点,应装设具有计量分时有功电量、进相和滞相的无功电量的多功能电能表,对于还执行两部制电价的,其多功能电能表应具有测量最大需量的功能。

2.2 关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补偿器

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补偿器主要是为了“补偿”计量PT二次回路的电压降,以减小因PT二次压降造成的电能计量误差。而解决计量二次回路电压降过大,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如增加导线截面、采用低功耗电能表、缩短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之间的连线(就近计量)等。采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补偿器反而增加了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点,影响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且易造成用户的异议,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不推荐应用此类补偿方式来降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压降。

2.3 关于电能变送器

近几年,在电力系统的大容量机组基建工程设计中,多次出现用各种类型的电量变送器代替电能表的事件,因设计用途不同、误差计算方式不同及误差调整的开放性等不符合电能计量的特殊性要求,因此,它不能作为电能计量装置使用。

2.4 关于四象限无功计量

长期以来,对送受方向的电量交换点,都装设具有止逆机构的感应式无功表两只,用于计量2,180°的无功电量,即一只无功表计量感性无功电量,另一只无功表计量容性无功电量。目前,由于送受方向的电价政策和对无功电量的考核要求不同,在前面已经叙述过的电网关口的五种电量交换点,都应装设测量四个象限无功电量的电能表,并优先使用具有四象限无功计量的三相电子式多功能表。这方面,传统的感应式三相无功表,由于存在原理上的缺陷,应逐步予以淘汰。

2.5计量器具方面

计量器具新技术应用方面,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相继推出高精度、宽负荷、长寿命、多功能的电能表,电力系统将这些计量新技术率先引入大用户、关口计量和一户一表工程中。

2.5.1多功能电能表目前,跨省电网和独立电网安装使用的多功能电能表约几十万只(机电式或电子式)。在产品标准方面,目前电力行标《多功能电能表》(DL/T 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迅规约》(DL/T645-1997)已经推出,作为计量产品与通迅方面的统一验收标准。IEC和国家标准还没有明确时,因此,在批量进口多功能表时,应该自定义技术指标,慎重处理进口产品测试技术问题。多功能表存在的问题是型号繁多,通迅接口与规约不统一;器件参数裕量小,抗干扰能力差。

2.5.2 单相感应式长寿命表单相感应式长寿命表具有较高的过载倍数,功耗小,无磨擦、免维护,对环境影响防护性能好,是一户一表工程优选计量产品。在产品标准方面,由于难以对长寿命表产品的设计、材料、工艺等要素作出统一的规定,到目前为止,国际和国内都没有对此表出台专业标准。因国产长寿命感应式电能表还未得到运行验证,对其如果不执行抽检计划,仍按照5年或10年进行轮换,就无法验证我国生产的“长寿命”电能表的使用寿命。也不能只按照制造厂的承诺和理论数据、试验室模拟试验结果开展管理。运行统计数据是最可靠的。例如GE公司、瑞士L&G公司的长寿命表都有实际运行记录,证明运行25年或30年后合格率仍符合指标。因此,建议DL/T 448-2000的规定对运行中的Ⅴ类电能表的抽样检定应包括长寿命技术感应式电能表,以利于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提高电能表制造水平。

2.5.3 单相静止式电能表单相静止式电能表具有结构简单、误差稳定、防窍电、功耗小等优点,在一户一表工程广泛使用。但是,静止式电能表应用的时间还不长,其轮换周期需要验证。即使是按检定规程5年轮换回来后,目前供电企业的检修能力还有限,也无法确定进行哪些检修项目和内容,也无法科学地确定经修理后还能准确可靠运行的时间。所以, DL/T448-2000规程规定对运行中的电子表进行抽检,对同一厂家、型号的静止式电能表按轮换周期,到期抽检10%,做修调前检验,若满足规定要求,则其它运行表计允许延长一年使用,待第二年再抽检,直到不满足规定要求时全部轮换回来。

2.6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电能计量信息管理应包括资产档案、标准设备档案、检测数据档案、运行电能计量装置档案、技术资料、人员等内容。电能计量信息管理是利用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将各类在线电能计量装置,标准计量检定设备、计量无笔化作业系统、本地、远方抄表系统,具有各类电量实时抄录分析、各类计量器具自动检定和管理系统综合进行技术计算的信息系统,将现有电能计量与抄表系统内的静态、分散、无序的计量信息,转换加工为动态、综合、有序的计量信息,实现电能计量管理的现代化。要适应电网商业化运行的需要,充分利用计量与抄表两类系统的功能,实时提供各类电量信息,查处不合理用电情况,计算分析由在线计量装置引起的误差电量,核准各类电量的准确性,实时查出有疑点的计量装置,为电力营销决策、改进计量管理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以上简述了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对管理中的几点问题进行了探讨。随着电力体制与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面对新的挑战,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要更加重视计量信息交换与相关技术的发展,超前工作策划,强化技术监督, 以计量信息网络开发为龙头,不断以新的视角去探索与解决由计费与考核电网经济指标提出的新课题,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管理的整体水平。参考文献(1)《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中国电力出版社

(2)《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DL698-1999)中国电力出版社

(3)《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 645-1997)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篇2

一、电能计量当前管理现状

(一) 农村计量手段落后

由于我国经济处于极度的发展不平衡状态, 城乡差距大, 平原地区和山区的经济结构也不断拉大, 在这种背景下落后的农村地区在电能计量工作方面就普遍处于落后的状态, 特别是某些山区, 由于供电半径较大, 有的台区和县城相差一百多公里, 再加上山区信号差, 电能损耗就会较大, 因此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就会较低, 工作效率也会很低, 计算就非常困难。

(二) 计算机应用不够深入

当前, 先进的电能计量手段莫过于基于计算机计量方式, 但是当前电力计量人员的基本素质相差大, 不少人对于计算机的熟练程度较差, 再加上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做好针对计量人员的培训工作, 导致了很多单位的计算机设备成为摆设, 并不能够为准确计量做出贡献。

(三) 计量软件功能相对简单

有些电力部门引入或者开发了电能计量计算机管理软件, 但是这些软件投入使用后, 并没有呈现出理想的效果, 导致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由于一些电能计量的软件没有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造成计算偏差, 另一方面软件系统的整体功能不足, 不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数据交互, 也不能够形成基于网络的动态管理功能, 导致了计算机电能计量软件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四) 电能计量准确性不够

从我国引入的基本计量工具来看, 其准确性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往往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而造成这种计量数据准确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是电能计量表有误差, 电压和电流互感器都有一定的误差, 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也会产生误差。虽然当前的科学技术从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但是也就是提升了一定的准确度, 并不能够确保绝对准确, 再加上某些山区和落后地区的计量设备还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 这些都会造成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加剧。

二、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完善建议

(一) 加强对电能计量人员的培训力度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才能够保证提升管理效率, 对于基础设施而言, 计量设备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目前针对市场上的电能计量设备都经过了一定的优化, 能够提升计量的准确性, 因此要在全国逐步淘汰落后的计量设备, 同时还要引入远距离的数据采集, 通过远程监控的模式来实现计量数据的采集, 同时引入控制电能的计量设备, 降低损耗。而在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时, 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 否则这些设备就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比如引入计量计算机若被一些人员当成计算器使用, 显然不能够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因此加强对电能计量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这和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是相辅相成的。

(二) 积极推进远程数据采集加强远程监控功能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农村地区的电力系统相对落后, 因此针对这种现状, 要尽可能的引入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的功能, 实现对边远地区的远程电能计量管理, 这样就能实现对电能表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传输。目前实现电能的自动管理主要是以通信技术为核心,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通信方式, 其中一种是将电度表读数的信号通过无线发射机进行发射, 然后在另外一个地方通过接收机进行接收, 从而实现电度表的读数。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电力载波的通信方式, 将电度表的读数通过读数信号传播到远端的接收器。目前我国一些农村边远地区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这样的三表远传标准的设备, 这样就能够实现对边远地区的计量管理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提升数据读取的正确性。

(三) 加强对电能计量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电能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是确保电能计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电能计量设备数量众多, 而且计算机网络系统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再加上一些设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其误差也会渐渐扩大, 造成数据计量误差, 因此加强对计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维护管理人员而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是对计量设备进行管理, 比如电能表和互感器等, 定期检查这些设备的准确性, 查看安装方式正确与否, PT二次压降是否不合格。对于那些即将淘汰的计量设备要及时的更换, 使用高精度的计量设备, 同时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 提升计量设备的准确性, 另外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消除谐波的误差, 要定时对电能计量设备的卡盘、卡字以及倒转等问题进行检查和记录, 同时抓好外部的稽查工作, 对用电稽查人员以及农村电工的工作进行专门的稽查, 确保电能计量的有序进行。其二对于计算机网络以及软件应用的管理维护则需要引入上网行为管理, 降低工作人员不正常的上网习惯, 降低网络病毒的产生, 提升软件的稳定性。这些对提升计量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硬件和软件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才能够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 电能计量的管理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基础, 是提升利润的关键所在,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 电力企业要自负盈亏, 如果不重视对电能计量的科学性管理, 就很容易出现资产损耗, 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 作为电力企业的高层领导一定要提升加强电能计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通过积极推动技术革新以及产业升级的方式, 降低电能计量管理过程中的大量人力资源的消耗, 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 提升人资的工作效率, 降低电能计量成本, 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计量工具进行计量, 才能够全面的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促进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改革不断深化, 各级供电企业要独立核算运营成本, 电力企业电网和电厂分开独立, 在核算过程中电能成为重要内容。因此, 加强对电能的计量管理受到了极大地关注,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当前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 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电能计量,现状,管理

参考文献

[1]何俊池, 张婷婷, 裴文龙.浅谈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杨思成.浅析热电联产项目的发展意义[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能计量管理;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 TM73;F42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33-2

0 引言

电能计量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电力企业要对目前电能计量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电能计量管理水平。

1 电力企业电能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这使得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各大企业都需要电能的供应,而这些企业在使用电能的同时,就需要对用电量进行准确统计,即电能计量,电能计量的准确与否影响到企业财务部门的预算,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做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可以确保企业的供电量和用电量统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效率。

2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发展较为迅速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企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给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得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发展十分迅速。传统的电能计量管理方式较为单一[1],无法对企业的供电、用电进行准确、有效的统计,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严重问题;而目前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已经由原来的单一方式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转变,人们对电能计量管理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其发展越来越好。

2.2 企业对电能计量管理要求提高

随着电能计量管理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其重视程度增高的同时,也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电能计量管理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企业供电和用电的稳定,从而提高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另外,网络时代的来临也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企业只有将电能计量管理向着信息化方向转变,才能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2.3 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

电能计量管理发展的同时,使得电能计量管理方式发生重要变化,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才能保证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目前电力企业电能计量管理人员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1],其中包括对电能计量管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先进设备的操作,以便更好地对企业用电量和供电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另外,电能计量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包括先进的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事物判断和处理能力,以提高企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效率。由此可见,企业电能计量管理发展的同时,对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3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电能计量准确性得不到保障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企业供电和用电量的准确性,然而目前电能计量准确性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究其原因发现,造成电能计量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主要是电能计量工具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电能计量表存在误差;第二,计量工具中电压和电流表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出现误差。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量工具出现的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电能计量工作的准确性,但是仍然无法保障计量结果的绝对精准。

3.2 电能计量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能计量手段落后,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而经济落后必然导致电能计量手段落后,这就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困扰,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由于供电的范围较大,导致电能消耗也相应较大,加之山区信号较弱,这就严重影响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从而导致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出现严重问题。

3.3 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出现问题

虽然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目前仍有很多企业忽视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完善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使得企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出现严重问题,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电能计量工作的重要核心部门,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电能计量环节出现错误,进而为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另外,我国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缺乏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支撑,导致计量误差频繁出现,严重降低了电能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同时也使得一些供电量和用电量数据统计出现不真实的现象。由此可见,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不健全是影响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最根本的问题,电力企业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4 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工作变得十分便捷。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同样如此,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而且大大缩短了计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目前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缺少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电能计量工作效率较低,且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电能计量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缺乏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从而导致电能计量工作效率较低;第二,电力部门没有对计量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使得他们无法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计量工作中,导致电能计量工作出现问题。

4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完善电能计量管理制度

要想解决电力企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完善电能计量管理制度。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国家管理标准的情况下,引进国外先进的电能计量管理制度,对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电能计量管理效率和质量。

4.2 加强农村地区的电能计量管理

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从而平衡电能计量管理的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电能计量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农村地区的电能计量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第二,在农村地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计量人才,从而更好地提高农村地区的电能计量管理水平。

4.3 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电力企业要想更好地开展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作为支撑。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大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引入先进人才等方式,提高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效果,从而不断优化电能计量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4 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电能计量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要素,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电能计量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首先,电力企业需要注重管理人才的培训,并且聘用一些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储备;其次,企业需要提高招聘门槛,对应聘的计量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筛选,过滤掉专业素质较低的电能计量管理人员,确保企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不会出现问题,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电能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确保企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参 考 文 献

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4

摘要: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的问题是教与学都不够严谨,笔者通过对某个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

一、引言

众所周知,现今高等教育普遍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985高校除外),以前高校学生的平均素质要远高于现在的高校学生平均水平,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基本上都是高考队伍当中的落伍者,其各个方面的素质可以说都比较差。笔者通过一年在职业学院的工作,深入了解其教学与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一些体会,探讨一下职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二、职业学院教学现状

俗话说,顾客是上帝,而现在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也称得上是学校的上帝。首先从入学招生上看,很多学校每年在招生过程中都感到岌岌可危,甚至每年在高考前夕都会派本校招生办老师去基层中学,去游说中学的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成绩差的学生填自己学校的某个所谓好专业(当然好学生是不可能去他们学校的),通过多个职业学校调查知道,只要填了志愿,基本上都能够被录取,尽管如此,各个职业院校每年的招生任务名额仍然难以完成,甚至有些学校因为生源太少,发动全校的老师去拉生源,这让我想起来好像银行揽储一样。每个老师每年分几个指标,完成的有奖,没完成的就扣奖金,搞得老师人心惶惶,可见学生对于学校的重要性,然而学生的素质怎么样?完全是没有去考虑的,因为有时候招生的人数比填志愿的人数还多,还有得选择吗?其次看教学情况,此类学生在中学就没有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在职校想要他很好地来读书那也是不可能的,主要表现在上课迟到、请假的现象多,而进教室学习的学生比未进教室的学生也好不到哪去,人在心不在,偷看手机、混日子的多。课堂上,老师将计算机教学内容无论讲得多详细,学生们能跟得上的很少,而且课后马上就忘了,内容讲不动,提问题学生反应麻木,实验课上按老师要求来做实验的不多,反而上网、打游戏的大有人在,自习课安下心来读书、做作业的不多,看手机、聊天的却不少。这些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屡教不改,这些严重地伤害了老师的上课和管理的积极性,学生浪费金钱、虚度光阴、毕业就失业实在令人痛心。

三、教学与管理改革分析与探讨

看起来学生好像是整个学校的衣食父母,是上帝。有了学生学校才能够生存与发展,但学校的办学宗旨应该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创出品牌效果,要创品牌就得在管理和教学上下功夫,当然必要的宣传还是要有的,笔者觉得给全体老师下指标,靠老师去宣传发动不可取(大部分老师的专长是上课,而非对外交际),应该由专门的招生老师来做这些事,尽管这样可能费用要高一些,但效果一定要好,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刚开始可能看不出来,但时间久了,效果是很明显的(本人了解了几个职业中专,他们这种模式招生,生源一点都不愁)。学生来源各个职业学校都差不多,要培养出优秀学生,在学生进校以后,在教学与管理上就要从严要求,做到宽进严出,有条件的学校要采用封闭式办学环境,周末出校门也得?u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假条才行。平时上课,做到严格作息制度,奖罚分明,不得随意请假,更不能旷课。教学过程像计算机课,由老师在上一次课后布置下一次课的预习任务,应要求学生前一天晚上做好相应的预习,完成预习任务,每次上课之前,都派班干部课前收齐快速检查,做出登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任何一个课堂,所有学生的手机都得全部关机上缴,统一管理(比如在教室前墙壁上放一专门存放手机的手机袋),并对手机进行编号,对号入座,不交者按违纪严肃处理。理论上课过程中,禁止学生交头接耳(讨论题目除外),要求老师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尽最大能力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被动式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式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经验不足的老师采用导师制,并安排老教师帮带,理论课完成后至少每一章要有一次作业,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计算机实验课,网络可以开通,但要求在教师的监控下,比如在教师端装备监控系统。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实验指导,同时学生的所作所为也都应在老师的监控下进行,老师可以随时断掉某一台电脑网络,并对相应违纪学生提出批评指正。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像上理论课一样先做好预习,预习任务同样要进行检查登记,以免学生一入机房就不知该做什么,要不就依葫芦画瓢,现炒现卖,一次实验下来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学到一点知识,也严重地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在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堂实验课的实验报告,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实验报告的成绩也要进行登记,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这个对于学好计算机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在该校工作期间,主要是负责2个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并对其中一个班进行上述教学改革,17一班为改革班,数据对比如下:

班级名称理论答题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期末考试合格率备注

17一班89.5%97.8%98.5%

17二班70.4%83.6%87.3%

从以上数据看,改革班的成绩明显优于另外一个未改革班。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已经较好地克服早期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通过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爱好,而且增强了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电能计量管理措施的分析总结 篇5

姓名;余青青 学号:C1208398 学院:安徽电气工程技术学院 班级:12供电谢桥

电能计量管理措施的分析总结 ——摘要——

电能计量装置在发电、供电、用电地位是非常十分重要的。通过电能计量装置的测量为生产计划、供电计划和用电部门来加强管理,以利于开展节约用电,提高经济效益。然而,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却是供电企业保证计量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准确的去计量的第一任务也是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很关键的环节,是防止用户窃电的很好的手段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窃电。

电能计量管理措施的分析总结

-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 1.1电能计量装置的性质。1.2.环境对计量装置的因素。1.3电能计量装置的信息。

1.4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的准确度。

-2-加强计量装置的防窃电的管理………………………………………..2.1加强抄表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抄表人员的工作效率。2.2定期的审查抄表记录的制度。2.3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处理的制度。2.4电能表和互感器的管理制度。

-3-计量装置管理的组织措施………………………………… 3.1计量方式的选择。

电能计量管理制度 篇6

为加强我公司和供电所基础管理工作,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保证计量工作有章可循,制定本制度。

1总则

1.1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计量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计量工作任务,依据公司工作计划制定和修改各项计量管理制度,以保证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1.2供电所计量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1.3本制度适应于供电所辖区内的电能计量装置及全部电测仪表、仪器和其他计量器具。

1.4所长、副所长和班组长应遵守本制度,应努力提高计量管理业务水平。

2,、计量管理的任务

2.1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有关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方面的,规程、制度,根据供、用电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特点,正确选择和配备各种计量器具。

2.2建立健全计量装置维护管理责任制。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及记录、台账卡。

2.3负责对全所计量装置进行编号、登记、注册,杜绝不合格的计量装置流转使用。

2.4做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为企业电能管理提供准确可靠数据,杜绝浪费。

3计量管理的要求

3.1要加强计量管理,供电所应设立专(兼)职计量管理员,负责计量装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3.2对可电能表要实行统一管理,建立电能表台账,统一按周期修校轮换,提高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有条件的可依法在供电所设校表点,方便客户。

3.3要结合农网改造将客户电能表逐步更换为新型电能表(或长寿命电能表),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采用集中抄表系统。

3.4加强计量装置的配置管理,根据客户的报装容量、负荷性质和负荷变化情况,科学的配置计量装置,以提高计量准确性。农村低压客户计量装置配置方案由供电所确定,高压客户的计量装置由供电所提出初步配置方案,报公司(局)市场营销部批准后执行。

3.5供电所抄表人员在抄表时应同时检查计量装置运行状况,计量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3.6要严格执行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制度(电器仪表),如不按期送检,公司(局)计量人员有权责令停止使用,供电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7供电所不可向外单位外地区送检公司(局)计量器具。

4监督管理与奖惩

4.1对供电所辖区内使用的计量表计,必须从严格计划、审核、选型、采购、入库、检验方面加以控制,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电网,确保计量值的准确可靠。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篇7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经济与技术的发展, 在电力行业中, 电能计量与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与发展。在当下的信息时代背景下, 信息技术推动了电能计量管理体系的发展, 并且使其越来越优越, 可以说, 电能计量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开辟了电能计量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处理自动化的局面, 不仅减轻了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 同时方便了广大用户, 推动了电力事业的发展, 强化了电网的配电管理。

1 电能计量概述

电能计量指的是收集、加工、传递以及公布各项信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化, 从电能计量的结构上看, 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信息的发布等。当前, 电能计量呈现出新特点:①自动抄表和远程抄表, 通过计算机用电管理系统, 遥测和传输、汇总用户的用电量到电力部门, 改变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 提高了抄表的效率, 实现了电能计量的智能化。②嵌入式技术, 运用嵌入式中央处理器, 与Web服务器技术相结合, 形成完整的嵌入式系统, 整理、归类数据, 方便大家对电能数据的查询。

2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优势

传统的电能计量主要是人工抄表, 导致数据存在实时性、准确性和应用性不足等问题,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采用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 克服了人工抄表模式的不准确和低效率, 提高了电费收取的合理性, 大幅度节省了成本, 维护了电力企业与用户的利益。

2.1 提高了电费的回收效率

自动抄表技术不仅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 还可以缩短抄表时间, 省去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抄表的麻烦, 降低了对用户的打扰, 简化了电费审核结算工作, 避免了漏抄、错抄现象的出现, 提高了抄表工作的效率。

2.2 电能计量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动态监管台区电量与线损, 有效预防电量的流失, 为电力企业提供数据支持。

2.3 有利于用电情况分析

自动抄表系统与计算机联网, 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各用户的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分析, 提高了用电情况分析效率。

3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现状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及数据处理的合为一体, 主要由采集系统、传输系统以及中心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见图1。

3.1 采集系统

作为自动抄表技术的核心部分, 采集系统是实现自动抄表技术实效性和准确性的标准。一般采集系统根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分为远程采集系统和本地采集系统两种, 本地采集系统主要是实现红外信号同数据信号的转换, 需要抄表人员拿着红外抄表器获取红外信号再将其传输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没有覆盖有线通信的区域, 无法实现自动抄表。远程采集系统中拥有光电转换模块, 无需覆盖有线通信, 仅仅通过服务器、工作站和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储存。当前我国电力计量抄表系统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为核心技术不成熟、系统线路分布复杂和系统数据库不完善等。

3.2 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属于自动抄表技术的载体, 其主要是实现电能数据的传输, 确保各个信号都能上传至服务器, 传输手段和方式的不同, 都会影响到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稳定性和传输质量。当前, 自动抄表技术总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主要有无线电、光纤、电话线等, 无线电传输覆盖面广, 可实现大跨度的信号传输,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光纤传输质量高, 传输性能稳定, 但材料价格昂贵, 普及程度不高;电话线虽价格便宜, 但极容易受其他信号的干扰, 传输质量不高。

3.3 处理系统

作为整个自动化抄表技术的核心部位, 处理系统处理了上传的所有数据, 有效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管理。处理系统将上传的信号进行解码破译后得到具体的电能数值, 工作人员根据该系统实现用户用电情况的远程控制。

除了以上系统外,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还有电能表、采集器和集中器, 电子式电能表得到了不断的更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的电能表将以机电脉冲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为主。采集器和集中器是汇聚电能表电量数据的装置, 主要由存储器、单片机、接口电路等构成, 目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4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发展分析

4.1 无线网络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 成本不断下降, 无线网络虽不能完全替代有线网络, 但是可以作为有线通信的补充, 在自动抄表系统中, 具有无限通信能力的智能终端可以在主站和底层采集器间构造无线局域网, 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

4.2 图形图像抄表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将现场计量仪表得到的图像传输到管理部门, 实现了系统的可靠性, 可以更好的观察仪表的实际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该技术需要现场安装数码相机和远程视频传输器。在电表信息化应用中, 为不用更换电表, 就可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用摄像头采集电表图像, 自动识别用户信息和电表数值, 实现抄表终端信息化。该技术不需要更换电表, 又节省了抄表的麻烦,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3 蓝牙技术

该技术可以实现短距离自动抄表, 该技术具有方式灵活、成本低、可靠安全、抗干扰强、适应性强等特点, 适合近距离通信和大量数据采集测控, 但是由于该技术的传输速度慢, 传输距离受限制,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 不断增加传输速度和距离, 降低使用价格, 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4 无线自组网技术

该技术是针对网络集中抄表复杂环境发展起来的, 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技术起点高、易于安装等特点, 其优势是可一次成功抄读、高度频率自适应机制、系统响应速度快、数据安全, 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4.5 现场总线技术

该技术是3C技术的融合, 其实现了生产领域现场设备与高层次控制设备的有效联系, 具有开放、分散、数字化、互可操作等特点, 目前FF现场总线、CAN总线等应用广泛, 该自动抄表系统具有高实时性、结构简单、低成本、安装维护方便等优势, 但由于总线领域通信标准不统一, 在自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4.6 卫星通信系统

对于很难抄的电表, 可以采用卫星通信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操作和现场监控, 分时计费、低成本、高效率。与地面无线抄表比, 卫星抄表系统无需人员出动, 全过程自动化, 卫星通信技术的技术含量高, 市场前景广阔。

4.7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自动抄表系统是将微处理器嵌入到电能表中, 具有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好、传输速率高、兼容性好系统维护方便、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 采用该技术, 需要不需要破坏传统感应电表的结构和体积, 增强电能表可靠性。

4.8 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

该技术借助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光纤信道和电力线载波信道, 采集用电信息等数据, 实现基于人机交互和网络化的小区服务平台, 其优势包括可以提供包括缴费、停电、电价政策和用电历史记录等信息的用电信息, 还可以提供包括数据统计, 指导合理用电的信息, 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可视的交互平台, 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增值服务。

4.9 基于三网融合的用电信息采集技术

三网融合主要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融合, 实现三网的信息采集技术, 较好的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的融合, 其优点:①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架构和通信网络;②较好的实现通信线路投资和运行费用的节约;③可以较好的提高线路的运营效率;④可以实现运行的经济型、实时性和可靠性, 为用户提供现代化和便利的生活方式。

4.1 0 自动抄表的安全性

自动抄表的安全性包括抄表的安全性和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由于自动抄表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通信实现的,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就要注意防范数据泄露以及黑客入侵, 采取安全防护技术, 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5 结束语

综上,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在电力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十分凸显, 由于其直接关联用户和企业的利益, 所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弥补了传统抄表的不足, 提高了工作质效, 更为关键的是提高了抄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此外要高度重视技术系统的安全问题, 促进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国.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 27.

[2]王圣山.电力营销管理中的电能自动抄表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20.

[3]左忠诚, 杨沙沙.浅谈电力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现状[J].中国电子商务, 2014, 07.

关于谐波对电能计量影响的探讨 篇8

关键词:电能计量;谐波

1 电力谐波的定义

根据谐波概念的来源来看,其实质上是一个声学词汇,上世纪末才逐渐在电力领域当中出现。依据现行的相关国际标准来看,谐波其实就是单个周期量的正弦波分量,基波频率的整数倍就是其频率。而按照傅里叶级数对周期性非正弦波的分解计算来看,只要大于一个周期基波频率整数倍的分量就是谐波。另一方面,关于谐波的定义也伴随着其研究深入的开展更为广泛。其中,一旦与工频频率分量有差异可以被业界称之为电力谐波,故而,间谐波、分数谐波和次谐波等说法也就此出现。

一般来说,正弦电压都是供电系统交流电压和电流中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其往往在两种非线性负载上施加。其中之一便是电感、电阻和电容等无源元件。而正弦电压呈现的是仙童频率的正弦波。但如果是非线性电路时,电流将变成非正弦波,电压也会因此变成非正弦电压。将非正弦电压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之后,会得出基波电流,一旦基波电流发生畸变就会产生谐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谐波出现的原因是基波电流的畸变而引起。

2 电网谐波测试

电能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终端能源,可直接转换成其他能源形式消耗,也可转换成多种形态的电能后再消耗(或再利用),电能形态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谐波的产生。表 1 至 表 4 是某电网 220kV、110kV、35kV、10kV 母线的谐波畸变率测试结果。

表1  220kV 母线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 /%

最大

平均

最小

电压

0.8

0.5

0.2

电流

2.5

1.38

0.9

表2  110kV 母线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 /%

最大

平均

最小

电压

3.9

0.8

0.2

电流

17.6

1.6

0.7

表3 35kV 母线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 /%

最大

平均

最小

电压

4.2

2.4

1.1

电流

19.5

6.95

2.1

表4  10kV 母线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 /%

最大

平均

最小

电压

7.8

4.0

0.5

电流

14.8

3.5

0.7

谐波是人类用电方式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谐波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3 谐波影响下有功功率的计算

在谐波影响下的电压、电流的表达式为

(1)

式中,h 為谐波次数;N 为最高谐波次数;为基波角频率;、为谐波电压、电流有效值;、为谐波电压、电流初相角。

谐波功率也可分为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谐波影响下的无功功率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有功功率为

(2)

由于:

对于所有 m、h,有:

则式(2)可变换为

(3)

由式(3)可知:只有同频率的电压和电流才构成有功功率,而不同频率的电压电流之间只能构成瞬时功率。

4 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电力系统谐波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对电能表计的影响,谐波影响下的基波电能与谐波电能的大小将影响到电能表的准确性,本小节主要分析电力系统谐波对感应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的影响。

4.1 谐波对感应式电能表的影响

谐波会使电网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而且会出现高频分量,波形畸变与频率变化会对感应式电能表产生影响。

(1)感应式電能表的最佳工作频率为电网额定频率,即工频 50Hz,而且电压、电流的波形必须为正弦波形,如果电压、电流出现波形畸变,就会影响电能表的准确度。

在基波电流与基波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压与电流中含有谐波分量,会使电能表的电压线圈的阻抗以及转盘阻抗发生变化,影响电压、电流的工作磁通,进而影响到电能表的测量精度。

在感应式电能表中含有铁芯,具有非线性的特性,电压、电流波形的畸变会使铁芯出现饱和,磁通不能呈现线性变化。由于同频率的电压、电流才能产生有效的功率,而且同频率的电压、电流的磁通才能产生有效转矩,在波形畸变的影响下,功率与转矩不成比例产生误差。

(2)感应式电能表频率响应曲线如图 1 所示,谐波的产生会影响到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电能表的频率特性曲线是分析谐波危害的重要依据。

图1  电磁式电能表频率响应特性曲线

由图 1 可知,随着频率的变化,电磁式电能表的误差也在变化,频率变化越大,误差也越大。电磁式电能表的电流线圈磁通量与频率变化成反比,磁通越小,驱动力矩就会越小,直接导致电能表的转速减慢,产生负误差;磁通越大,驱动力矩就会越大,直接导致电能表的转速加快,产生正误差。

4.2 谐波对电子式电能表的影响

(1)电子式电能表在测量不同的信号时有不同的响应,测量的误差也不同。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当测量信号的电压、电流分量中,其中一个信号含有谐波出现畸变时,电子式电能表会出现测量误差,而且误差的大小与畸变程度呈正比。当测量信号中,电压电流均出现波形畸变时,这时会产生谐波功率,对电子式电能表测量的电能值影响不大,误差较小,可以忽略。

(2)电子式电能表频率响应曲线如图 2 所示,由图可知,电子式电

能表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比较平坦,频率变化对其计量误差影响不大。

图2  电子式电能表频率响应特性曲线

时间T 内,谐波影响下,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能值为

式中,n=2,3……;为电能表的谐波功角偏移。

5 结束语

电力谐波不仅会干扰输配电和用户的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增加用户的无功功率电费的消费,而且也严重危害了其他设备的元件。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不断推广应用,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污染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进行谐波治理,提高电能计量装置数据的准确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海雪.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J].电网技术,2001,25(10):5-12.

[2]周刚,王斌.电能质量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总结[J].电网技术,2007,31(增刊 1):20-24.

[3]陈志业,尹华丽,李鹏.电能质量及其治理新技术[J].电网技术,2002,26(7):67-70.

[4]文俊,涂大石.对负载与谐波及电能计量问题的分析[J].电测与仪表,2000,37(12):12-14.

[5]胡之荣.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及对策讨论[J].云南电力技术.2001,29(3):68-70.

[6]唐福顺,禹仲明.基于电力谐波的电能计量分析[J].湖南电力,2002,22(5):13-15.

[7]王勇军,岳超源.谐波对电力成本的影响及谐波电价研究[J].2001,18(8):1-6.

[8]肖宇.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J].湖南电力,2000,20(6):41-43.

[9]徐柏榆,邓志.谐波电流对感应式有功电度表计量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2,26(9):37-42.

[10]丁艺,赵伟,侯国屏.谐波条件下感应系电能表计量误差分析[J].电测与仪表,2002,39(10):42-47.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篇9

由于我国水务工程发展速度非常快,水务工程项目数量众多,投资规模也相对较大,但是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并且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往往是走走形式,并没有对水务工程的质量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同时没有对工程质量的等级进行评定,我国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还远远不够。

2.2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传统水务和现代水务范围存在很大的差距,自从将水环境整治、节水、排水以及给水等非传统水利工程管理内容纳入到水务管理系统后,水务工程设计的专业和内容越来越多。但是,许多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配备的技术人员专业较单一,缺乏电气、机电、水环境工程、水污染治理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导致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判断标准,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掌握质量监督工作重点,很难做好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

2.3资金匮乏

目前,许多地区的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刚刚成立,许多管理人员并不了解水务工程质量监督费从何而来,工作费用得不到保证,导致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难以落实。《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中规定的委托检测共组,因为不明确项目法人承担经费的渠道,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难以安排工程质量的随机抽检与验证,由于存在上述因素,很难发挥政府质量监督管理能效,工作费用得不到保证,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寸步难行。

2.4缺乏完善的体制

根据相关规定,水务工程质量进度机构分为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站、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中心站以及水利部设质量监督总站三个等级。但是,从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状况看,由于缺乏专职的监督管理人员,难以保证水务工程监督的效果与深度。同时,由于创建的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其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存在交叉,难以界定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对水务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3解决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问题的有效对策分析

3.1完善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正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为了保证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应该不断的完善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提高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工作的可操作性,逐渐的实现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完善制度建设,以各级水行政主管单位出台相关制度,为水务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其二,明确各个参与方应该遵循的规定,以及范围规定受到的处罚;其三,工程建设标准的审定与推广,为水务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南和技术标准。

3.2提高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人员的综合素质

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应该配备自身建设过硬、实战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技术人才,能够从容的应对水务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各种状况,每位质量监督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以此保证水位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由于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其他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参与和帮助。同时,为了保证水务工作质量监督和管理人员应对各种问题,还应该创建完善的培训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以此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每位质量监督人员每年应至少参加培训15课时以上(含安全生产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应该将学习成绩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以此提高所有监督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以此保证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3明确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地位

,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监督管理的制度”,水利工程监督应该创建各级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应该认真的履行自身监督和管理质量的职能,其中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执法地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同,以此应该明确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行政管理或者行政地位。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将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财政预算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投入专项的资金供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以此充分的发挥其职能。

3.4创建完善的监督机构,理清监督事权

针对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创建独立的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工程质量监督方面,应该根据工程项目法人组成、投资以及工程立项的实际状况,在开工之前和相关机构商定。为了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应该和组建项目法人同级的质监机构履行。对于重要的工程项目,应该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

4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全面的提高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和效果,应该针对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各方责任主体的团结和共同努力,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培养优秀的水务质量监督人员,以此保证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进而为国家的水利安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传雷,宋军,周水林.深圳水务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质量,2010(1):21~22.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篇10

前言 :

从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社会保险政策的制定,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和支付一直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这种既定“政策”,又管“钱”的管理体制,在当时曾起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以前多年形成的社会保险费收缴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我市开始了社会保险费税务征收的步伐,1999年接征基本养老保险,2002年接征基本医疗保险,2004年接征失业保险、工伤保险,2005年接征生育保险,标志着我市五费合征正式开始。这不仅改变了社会保险费征收主体,更重要的是基本建立起了“税务征收、财政监管、社保发放”的社会保险工作管理新体制,同时,为今后开征社会保障税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等重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做了前期准备、奠定了良好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费税务征收,与以前社会保障部门征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与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社会保险关系、公平合理征收社会保险费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当前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的现状分析,就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管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社会保险费征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目前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职责交叉,责任模糊,流程不畅,难以操作。

目前尚在执行的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及《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分工规定 1 交叉、责任模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有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审核缴费申报、基数稽核、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职责,而我省只授权地方税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险费的征收职责,使社会保险费的登记、申报或核定缴费等诸多情况不能及时掌握,这样既不利于缴费人顺利缴费,又不利于规范执法行为。造成征管多环节,部门难协调,核算难统一,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成本,极不方便缴费人。

(二)分管部门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信息传递不够流畅,公共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利用。

目前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体制所涉及的部门有: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我市为地方税务机关下略)、财政等。除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月底将核定的最低基数传送给征收机构,征收机构将上月的入库数传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外,部门之间没能建立信息共享的共用操作平台对社会保险费业务进行联网处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登记、变更、注销、记录、审核等不能有效整合,执法刚性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三)劳动监督部门监控乏力,造成缴费人钻政策空子,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

一是新的经营形式,给劳动监督部门监控加大了难度。如:劳动力的“专营”式管理。因劳动力成本上涨,传统的雇佣形态已不适应私营业主积累资本的需求了,取而代之的业务“专营”、短期契约等雇佣方式。这些职工号称是外地厂家在本市的销售代表,工资由外地厂家支付,企业只负责管理。企业不予承认对佣工事实,劳动部门无法监控,造成漏管和失管。二是新的用工形式,也给劳动监督部门监控增加了困难。用工放开后,有的业主通过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办手续、瞒报人数和工资基数或与市内外劳务公司签订用工合同等形式逃避缴纳社保,劳动部门带来管理难度加大。

(四)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造成社会保险费足额征收的隐患。首先,社会保险费缴费门槛太高,入保费率高,增大了企业成本,企业难以全员参保。就目前情况看,较难参加社会保险的以新成立的民营企业和外地员工为主。按我市现行社保费政策,单位和个人共承担的社保险费综合费率为35.6%—35.8%,其中养老保险为14%(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固定2346元基数)为7%(个人承担2%)、失业保险为2%(个人承担1%),工伤保险为0.8%-1%,生育保险为0.8%。对于企业来说,聘用一个员工,按2010年浙江省平均工资 30650 元的60%(社保费最低标准)计算,月缴费基数应为1535元,企业月应负担434.38元,个人应负担185.07元。这就是说,企业每年为员工负担缴纳社会保险费达7433.4元。其次,个体、私营业主和极少部分企业法人对缴纳社会保险费认识不足,主观不愿为员工入保。出于降低经营成本考虑,大多个体、私营企业老板根本不愿为员工入保。再次,部分员工追求眼前既得利益,只关心的是当前生活,顾不上考虑长远利益,不想缴纳社会保险费,为雇主追求成本最小化提供方便。

企业申报缴费基数质量有待提高。现行政策规定,应以企业支付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计算缴纳社会保费。工资总额应该包括职工的基本工资、各种津贴、经常性奖金和其他工资。有些单位为了少缴社会保险费,只以职工的基本工资来申报,或者故意少报职工工资总额,虽然年终会结算,一旦查到也没有处罚规定,只须补缴社会保险费,致使在征管过程中漏缴、少缴的情况难以有效遏制,严重阻碍公平、合理征缴社会保险费。

(五)员工不愿参保或不愿转入本地参保

一是年龄接近退休的人员,由于无法正常退休,都不愿参保缴纳;二是部分员工如我市部分企业员工参保在杭州等地由于现行医保待遇及退休后的整体待遇与我市有差距就不愿转入我市参保。三是集团企业总部参保或上级公司参保,主要形式有银、证券、保险等不参保在县市而参保在地级市或省级。四是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的积极性也不高,大多只要求老板增加工资,而要求不缴纳社会保险。给征收造成了阻碍。

(六)各险种征缴基数不统一。

目前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的最低控制线不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最低控制线是上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60%;而医疗保险当地职工平均工资100%,从而使各险种征缴保险费时要分别计算。而年终结算时,又必须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进行清算,特别是医疗保险,职工个人账户的金额及报销比例与缴费无关联,使得工资高的多缴费,工资低的少缴费,造成不公平的现象。

其他险种单位基数必须大于等于个人基数问题。由于个人基数是根据上 职工平均工资计算,一般在一年内不允许变更,造成工资增幅较大时,单位缴纳了大量的社保,而个人无法享受,当企业效益不佳,工资降幅较大时,单位缴费无法下调,造成企业负担过重。

二、我市目前在征收管理过程中已经采取的措施

(一)通过TF2006征管系统全面强化征收基础管理工作

缴费登记及注销都通过TF2006进行,并在受理税务登记时,提醒单位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保费登记,社保经办机构同时委托乡镇街道每年进行社保费登记的年检工作。在注销税务登记时,要求企业提供社保登记注销证明,不能提供证明的一般不予受理税务登记注销手续。通过与财务信息采集表、社保经办机构数据比对,动态全面地掌握参保情况。

(二)数据导入TF2006系统,申报金额小于核定金额无法申报

社保部们每月底前,将要申报的数据发送给税务部们,并在TF2006系统中进行控制。如果企业个人缴费基数不等于社保核定的个人缴费基数或企业申报的单位基数小于个人基数,申报将无法成功。这在源头上进行控制,使企业申报的质量大大提升。

(三)规范和完善了结算

从2008年起,我市开始实行社会保险费征收结算,09年和10年又通过市局开发的结算软件进行网上申报结算。2010仅硖石分局结算户数4838户,涉及补交户数3693户补交金额2820.10万元。

(四)推行企业社会保险涉费风险提示

今年起,地税部门针对全市社保征缴情况建立了社会保险风险提示机制,对企业职工参保比例和未足额缴费的企业进行涉费风险防范提示,促使企业自我纠正,有效减少企业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仍需完善的措施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法律法规对社会保险费征缴主体不够明确,税务部门征缴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征缴流程不够科学,征缴基数多头管理,征缴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可见完善社会保险费税务征收工作显得较为迫切,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新的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办法和流程,规范各环节职责、任务和责任,保证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流程清晰,操作方便。首先,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社会保险法》分别建立社会保险的登记、鉴定、征收、划解、发放、使用、监督、处罚和查询办法。其次,根据上述办法建立社会保险的登记、鉴定和审核、征收、划解、发放、使用、监督、处罚和查询流程。在建立办法和流程时,必须考虑各环节办法和流程的衔接和可操作性,杜绝办法和流程在涉及多个部门时的交叉而形成模糊规定。

(二)综合分管部门信息,按照上述办法和流程建立覆盖全社会、科学规范的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综合管理网络,共同建立中心数据库。实行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社保部门和银行计算机实时联网,保证信息传递即时流畅,公共资源得到最大利用。按照上述办法和流程由政府主导开发覆盖全社会、科学规范的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综合管理网络软件,实现相关部门的联网管理。其次,由各分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任务及时录入相关信息,根据设置的推送和审计功能及时维护系统,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再次,设置部分互动提醒功能。如征收部门发现漏管情况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及时更新,以免造成缴费人往返劳顿。缴费人的申报系统可与地税的个税申报系统联动,工资总额取自个税全员申报系统,个人缴费基数取自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系统。并过通个税申报系统进行社保费的年终结算。

(三)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宣传,逐步提高缴费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自觉性。首先,加强对私营业主、个体工商业户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其明白依法缴费是每一个公民依法经营,保证雇员合法权益是其应尽的义务。其次,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广大群众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结合实际,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保意识,在全社会树立依法参保缴费的良好风气,实现从“要我保”到“我要保”的转变,使广大群众能够认识到多缴费者多受益,不缴费者不但不受益,甚至要受法律制裁,从而切实有效解决社会保险费征收难的问题。

(四)统一各险种的缴费基数。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将过去企业上报工资总额改为企业列入成本和费用的工资总额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各险种缴费基数最低控制线统一为省职工平均工资的60%,并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费合征,统一缴费基数、统一申报结算、统一一个比例、统一一张票据,内部各险种实行分账管理。

(五)建立科学的收支评价体系,适当下调缴费比例。目前企业对于社保费支出占企业总支出比重较大,按我市现行社保费政策,单位和个人共承担的社保险费综合费率为35.6%—35.8%,根据税费入库情况分析,社保费支出占企业税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2010硖石分局入库的5232户企业中,有3380户企业社保费的入库数大于税收(不含国税)入库数。

总之,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征管制度,解决社会保险费中的征收、欠缴等具体问题。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为广大社保人员提供更加充足、完善的社会保障,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上一篇:提高学生欣赏与作文能力的研究下一篇:网络管理员减负法宝 内网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