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征文]新时代的“活雷锋”

2025-02-01

[3月征文]新时代的“活雷锋”(通用10篇)

[3月征文]新时代的“活雷锋” 篇1

[3月征文]我们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三月,我们耳边总会响起一句伟大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某一天晚上,我坐公交车时,看见了一件令我十分气愤的事情。一个中年男子,体形肥胖,还拿着两个大包。我看见他一个人就给占两三个位子,还给把旁边一老人家给挤出了位置。那老人家叹息的说:“小伙子,你可不可以把包放下来,给我这老家伙点位子呀。”“地下脏。”那人淡淡地说了一下。顿时,车上议论纷纷,人人都在指责他。

“老人家,坐我这里。”一个响亮的声音出现小小的车箱里。那老人家刚想坐下去时,一个年青人讯速地坐下了,车上又是一阵议论响起,但车上的人只会议论,没一个像前一个人那样让出自已的位子。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大胆的说:“老人家,我这有位子,坐我这里。”老人坐下时,还不停谢谢我,我心像吃了蜜糖一样甜!车上的人全部望了望那两人,用看不起的目光,是看不起他们的人品!

雷锋精神谁都知道,但我们真正要做到的,不是连让座给老人都不肯让,还抢座位的“假雷锋”,而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广东深圳龙岗区鹅溪小学六年级:何顺海

[3月征文]活雷锋 篇2

雷锋,这个名字,仿佛刻在了我们的心中。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好人的代名词。它也是无数孩子的榜样。学雷锋是永不会被浇灭的热潮!在你的身边,可能有许许多多不留名的活雷锋。时时刻刻地上演着感人的雷锋故事。续写着《雷锋日记》

这天,我在浏览新闻中。突然发现了一个活雷锋的故事。她就是刘春娥奶奶。她不畏严寒,连续23年,不间断的为在工地工作的农民工们送上暖暖的棉袄。带给了无数农民工冬天的温暖,驱赶走了冬天的严寒。她就好似阳光,照耀着她所帮助过的人们的心。

刘春娥奶奶,她为什么会持续23年,不间断地为工地工作着的农民工们送上棉袄呢?一切都要从23年前说起。那一年冬天,当她知道她的一个远房亲戚在她所居住的城市的一个工地上工作时。刘春娥奶奶,就带着棉袄和棉鞋去送给她的那个远房亲戚。当她来到工地时,一个场景让她心酸极了。亲戚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与几位工人一起,躺在高低不平沙堆上的一张脏兮兮的褥子上休息。她的眼眶湿润了,她强行忍住快要从眼眶滑落出的泪滴,把她带来的那几件棉袄交给她的亲戚。然后,在要临走时,她拉着她的亲戚到了一个角落中,对她的亲戚悄悄地说:过几天,我再带几件衣服来。第二天,她亲戚打来的电话,对刘春娥奶奶说他的工友看到他穿的新棉袄时,羡慕极了。想让刘春娥奶奶带几件旧衣服送给他的朋友。刘春娥奶奶想起了那天她在工地时看到的情景,刘春娥奶奶几乎没有思考,就爽快的答应了。一天后,刘春娥奶奶带着那些就棉袄来到了建筑工地,当她把那些就棉袄交给那些农民工时,那些农民工,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刘春娥奶奶看着他们快乐的表情,不由得心痛。心里不由得下了个决定。这件事不能断,要长期做下去!尽自己的能力,让农民工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家里一样的温暖。这个信念,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越来越坚定。可是,一个新的问题来了:随着刘春娥奶奶关注的工地范围越广,农民工们需要的物资越来越大。哪里能募集到衣服,成为了刘春娥奶奶的一大难题。但是,刘春娥奶奶她没有放弃,在经过夜思日想中,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印些名片,再印些宣传单。抵着寒风把名片发给工地上的农民工,宣传单发给街头市民。这样,想要捐衣服的市民,就可以联系刘春娥奶奶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有迎刃而解了。

在那以后,在那繁华的商场街头;在那嘈杂的建筑工地,都有她的身影。每到一个寒冷的冬天,刘春娥奶奶就像一个冬天的太阳,温暖着每一位农民工叔叔阿姨们的心

当然,在这个世界中。不止一个像刘春娥奶奶一样的活雷锋。在你的身边,你随时都可以发现活雷锋。你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世界会中有无数的人,续写着《雷锋日记》。

[3月征文]身边的雷锋 篇3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在学校里回荡着。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雷锋是一位全中国人都敬佩的人,他热心公益,他乐于助人,他扶贫济困,他见义勇为

有人说:雷锋不是已经殉职了吗?现在雷锋不是不存在了吗?为什么我们还要记住他呢?其实我们记得并不只是他这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雷锋现在不只是个人名,而是中华人民都需要学习的精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的雷锋。

那雷锋在哪儿呢?善于观察的同学们都会发现,无时无刻都会有雷锋在我们身边。有一次,我拿着一袋苹果回家,走着走着,由于塑料袋太薄,扑腾一声,苹果像个好奇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滚出塑料袋,打算与伙伴远走高飞。我马上跑去捡,急得手忙脚乱,这时一位长头发,头戴头箍,穿着花边裙的女生走到我旁边,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帮你捡吧。孩子们回到了我的怀里,我充满感激地对她说:谢谢!她脸微微泛红,回答道不用谢。看着她转身的影子,我的心升起了一轮太阳,阳光洒满了我的心房,暖暖的。

有人又会说:为什么我没看见我身边的雷锋呢?帮助别人的人就是雷锋,比如:在学习上同学借你一支笔,借你一个橡皮,借你一个本子,这些平凡的小事都可以体现出我们身边有许多的雷锋。

其实,学习雷锋并不难,只需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给人一些帮助,一些祝福,甚至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小时候,我根本不明白雷锋为什么要帮助这么多人,自己也没有什么回报。现在的我懂得了,帮助了别人,其实自己也会感到十分高兴,这也许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月征文]学习雷锋的感想 篇4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又回荡在我的耳畔了。这首歌中的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代表着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强烈的爱国精神与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有没有看见到帮助这一情景;当你哭泣时,你有没有看见到安慰与陪伴这一情景;当你在乘公共汽车时,你有没有看见到让座这一情景。其实着一幕幕生动的情景就在你我身边!

雷锋精神,在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气息。记得有一天,我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我们穿梭在欢声笑语之中,突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我们。几位同学,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垃圾袋,捡着地上的废纸、杂物。当我走过去时,那几位同学去却走开了。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响当当的话——“做好事,不留名。”是啊,我们都要当校园里“做好事,不留名”的“小雷锋”。

雷锋精神,在校门口的那条马路上。这里车流量非常大。许多上,下学的小同学也不管车,直接跑过去,让人看得叫人胆战心惊。每天上,下学,都能看到两位保安叔叔和执勤老师站在校门口看守着秩序。是呀,老师们也是“助人乃快乐之本”的“雷锋“啊”!

雷锋精神,还在我们的教室里荡漾。一进教室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雷锋精神,代代传“的黑板报。我在班集体生活中,要学习雷锋叔叔的集体主义观念,多办集体活动,把班集体的荣誉放在第一位,为我班争光;在学习上,我们要要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像雷锋叔叔那样做生活的强者,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学生。

雷锋精神无处不在!我们要牢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学习雷锋那崇高的品质,做个雷锋式的好少年吧。雷锋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就像那冉冉的太阳,永恒在全人民的心田!

[3月征文]学习雷锋好榜样 篇5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每当耳边一次次听见这首歌时,我都会被雷锋的一件件好事所打动。

当他走在泥泞的小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在和孩子从这小路回家时,他背起了年迈的大妈,这里,留下了雷锋的足迹;当他在路上看到公共汽车的车胎没气而没有备胎时,他把自己的备胎给了公共汽车,这里,留下了雷锋的足迹;当他路过一片建筑小学的工地时,他忘掉了自己肚子疼,迅速地帮工地干起了活,这里,留下了雷锋的足迹。

我们是不是要学习雷锋呢?是的,我的同学袁方国就做了一次小雷锋。前几天下雨时,放学之后袁玉梁发现没带雨衣,只好骑上自行车在雨中冒雨回家,袁方国发现后,跟上袁玉梁,说:”快,穿上我的雨衣,别感冒了。”袁玉梁大声地说:“不用了,你的心意我领了,但你穿上吧,你就不怕感冒吗?”袁方国一下把袁玉梁抓住,递给袁玉梁雨衣,说:“快穿上,要不我们以后就不是朋友了。”袁玉梁说不过袁方国,不好意思的穿上了袁方国的雨衣,晚饭后,袁玉梁把他的雨衣还了回去,当时,袁玉梁看见:袁方国的吊瓶正在一滴一滴的输入体内„„

这件事是我终生不忘,我想:我也要学习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远不“下岗”。在家里,我们要向雷锋一样节俭,不乱扔旧衣服,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可以扫扫地、擦擦窗户;在学校,我们可以为班级贡献一些工具,如,洒水的瓶子,我们还可以为老师在网上查出课件,给老师分忧;在社会上,我们可以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献爱心,我们还可以为急需血缘的人们鲜血。

让我们一起学习雷锋,我们全世界一起共献爱心,雷锋精神就不会out,我们的世界将成为一个美好的大家庭。

[3月征文]雷锋在我心中 篇6

各位,谁能给这位腿脚不便的老婆婆让座?售票员阿姨抬眼望向四周,高声说道。

话音刚落,几个虎头虎脑的孩童倏地站了起来,齐声道:老奶奶,您到我们这边来坐吧。说完,都不约而同地把颤巍巍的老奶奶扶到就近的座位上。老奶奶心生感激,不住地道谢。这几个孩子看了看并紧了一下胸前的红领巾,脸上溢着自豪,眼眸里也似乎闪烁着像红领巾一样鲜艳的色彩,齐齐向老奶奶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老奶奶,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还有,我们叫‘雷锋’!老奶奶也笑着点了点头。

而我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心里很是为那几个小学生骄傲,更是为了人民的好战士雷锋骄傲!

[3月征文]新时代的“活雷锋” 篇7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一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这就是雷锋叔叔说过的话。雷锋叔叔这一生都在干好事,每一个人都为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雷锋叔叔生前为人民干的每一件好事,看似微不足道,可是却让人不经意的感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几位雷锋。一个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卢老师。卢老师就像一只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卢老师一边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边还要教我们。卢老师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有什么不懂的,老师课外还要指导我们,有时老师还要帮我们熬夜打复习资料,甚至有时为了我们几天几夜不睡觉熬夜改作业并思考改怎么讲课我们才能明白,甚至因为要帮助我们而忽视了小宝宝。卢老师是一个为我们着想的好老师;是一个有着雷锋精神的好老师。我们敬仰这样的好老师。

另一个也是我的老师黄老师。黄老师也是一个尽责任的好老师。黄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黄老师也是一个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老师对我们比较严格,但是我们知道,黄老师虽然严格,但是也是为我们好,希望我们不要养成一种坏习惯,所以对我们比较严格。但是我们还是喜欢黄老师,因为是黄老师,才让我的作文有了进步;才让我的语文理解能力有了进步。老师,您是勤奋的园丁,我们则是一朵朵灿烂的鲜花。谢谢你,黄老师。

雷锋精神无处不在,只有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学习雷锋的精神。才真正算的上雷锋的好榜样。

[3月征文]新时代的“活雷锋” 篇8

[3月征文]学做雷锋,做无私奉献的人

雷锋!在世界上仅活了22岁的雷锋,为什么去世了被人民记住?为什么被人民尊敬?为什么被人民爱戴?为什么被人民当他为学习的榜样?答案是他有着助人为乐,默默无闻,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的精神,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很多的美好的品质,正因为这样的品质,让他的死轰轰烈烈,死的有价值。他的美好品质时刻激励着我们,他的精神已经被人民化成了歌声,化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同的财富,我们每人只要利用了这种财富,这个世界少了勾心斗角,少了你争我夺,少了尔虞我诈,少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剩下的就是安静和和谐,不知道有多美好!少年朋友们!请你们珍惜和好好利用这种精神财富,有些人一辈子就是为了白吃干饭,自私,即使活了几百岁也不会被人民记住,遗臭万年,反而像雷锋这样只懂耕耘,不问收获才活了22岁成了世人拥戴的人,死了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少年朋友们你们想做自私的人还是要做雷锋那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毫不犹豫的说:争当做雷锋那样的人!只懂耕耘,不问收获!伴着三月和煦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锋吧!

云南玉溪红塔区古城小学五年级:殷雪

我身边的活雷锋征文 篇9

“铃铃铃!”下课铃悄然响起。

“周子庸,这道题怎么写,能问一下吗?”叶赛妮拿着数学课堂作业本说道。“当然可以,什么题目,快说!”周子庸作出了一副迫不及待得样子。“喏,这块石头的体积怎么算?”赛妮指了指题目。 “哦?这其实很简单。”子庸拿出了草稿纸和笔,开始头头是道地解释起来:“算这个嘛,就是要把水位升高了多少求出来,把放这块石头之后的体积与之前的减一减。”“噢,”赛妮恍然大悟,“原 来是这样,谢谢了哦!”“没事,这是我应当做到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就像雷锋叔叔一样啊!”周子庸笑了笑。

“玮乐,咱们出去散散步如何?”星漫拉着玮乐的手不肯放。“教室太乱,我还要整理一下。”玮乐拿起了扫把,开始细心地打扫起了每一个角落。扫把在玮乐的手中仿佛拥有了魔力,不一会地板就被 扫的干干净净。“对,桌子上的灰尘好多,我还是檫一檫吧!”玮乐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用沾了水的湿布檫起桌子来,上下左右,不管是大面积的,还是小角落,不管是桌面还是桌底都被檫得干干净净 。这回,教室如同变了个样,变得窗明几净,变得又美又亮!

“我的橡皮不见了!”我的话刚出口,余泓毅就说话了:“我借你吧!”一手便把橡皮递给了我,“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呀?”我打趣问道。只见泓毅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三月是雷锋月,我要 在雷锋月里助人为乐呀!”

新时代的活雷锋 篇10

每到阳春三月,我们总会想起这样的一位英雄,他没有丰功伟绩,却用他的行动帮助了很多的人;他不是一位高尚的导师,却将他的爱国、助人、敬业、节约等一系列的品质,代代相传给我们这些新一代的祖国花朵们,他就是雷锋,时常在我们的心理和生活上影响着我们,感化着我们。

古往今来,中国世世代代的英雄人物不断的在从中涌现出来。谈到雷锋,使我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没有华丽的外表,却让所有的本地市民记住了他最美的一面;他没有干过伟大的事迹,却在一个短暂的行动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挥洒出他对生命的热爱。他就是我们的我们潮汕的本地英雄——“最美武警”郑益龙。

这个事件发生在今年的3月初,几位市民正在广州珠江长廊上观看景色,正在这时,其中的一位市民因为不小心失足掉落水中,在水中挣扎着,而周围的市民正紧张的大喊“有人落水,救命……”,救命声接二连三传来,一声比一声响亮,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机,晚一些时落水者将被汹涌的江水给冲走,而他身旁的同伴正准备下水救人时,一个黑影从他身边闪过,“同志,你别动,让我来”郑益龙用刚强的语气说着,说完便脱下警服,猛一下的跳进水中,往落水者的身旁游去。这个很短的动作刚好被旁边的摄像头记录了下来,我不知连续看了多少次这个镜头,心里总是觉得郑益龙就像位钢铁般的勇士,无论前面有多少艰难,还是勇敢面对眼前的一切,珍惜每一丝生的希望。然而,在几分钟的救亡中,落水者最终被救起,而郑益龙却因体力不知,被无情的洪水冲走。

当晚,市电视台播放了这一新闻,呼吁所有的市民为我们的本地英雄郑益龙祈祷,祈祷英雄的回归,网上的一张图片也让我不禁留下了眼泪,画面上所有的广州市民组织到珠江长廊,望着眼前的大海,默默的祈祷我们的英雄回归。郑益龙的下落牵动着每一个人,然而再多的祈祷,再多的眼泪,也永远换不了郑益龙生的希望,再多的哭泣,再多的期盼,也永远阻挡不了死神的到来。经过5天的搜寻,奇迹最终没能出现,我们等来了谁都不愿意接受的结果,郑益龙的遗体当晚静静的漂浮在距离落水点对面50米的珠江水面上,当遗体运上岸时,他的相貌依然完整,全体市民在痛惜、哀悼的同时,也发出共同的声音——“英雄,一路走好!”并在落水点附近,点燃一根根蜡烛,为逝去的英雄守夜。而“同志,你别动,让我来”也成为郑益龙人生中最后的`一句话。

正是郑益龙这个新时代的活雷锋人物的出现,让大家感受到社会的正气、热情,并由此获得了崇善、向善,为善的力量,也从这个新时代的活雷锋中,获得了更多的正能量,获得了对社会更多的信心。在我们当地的学校,也有同学为郑益龙的救人事迹豪情泼墨,写下了一首诗:

益惠他人,江涛难载赤子情重;

龙潜暗涌,英雄无顾视死若轻,

红棉如炬,不熄当年同窗情;

寒涛苦咽,怎舍今日英雄影。

……

50年前的今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诗:“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以后,每年的3月5日被确定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这个名字所代表的美德、精神、信仰和教育鼓励了n代中国人,50年后,如何更好的继续将雷锋精神长久传承下去,也是我们很多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对于我来说,雷锋这个名字不但代表着美德,更代表着美好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我们戴着红领巾做好人好事,收获了童年那种简单的快乐和真诚;而长大后的我们,或许会热心的帮助陌生人指路,或许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和小孩让座;也或许会冒着上当的“风险”,给寒风中的乞丐几元钱,而我们在做这些“举手之劳”的时候,也许没有想起雷锋,,但多少也可以追溯到那个童年的雷锋记忆吧。近几年来,雷锋的精神也出现了不少的杂音,“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这句民谣的冷嘲,正是对一些学雷锋活动,沦为形式主义的质疑。因为我觉得,雷锋精神,它所包含的是爱国、助人、敬业、节约等诸多中华传统美德,但长期以来,却只是以“助人的形式体现在对民众的教育之中,一些官员在雷锋精神的学习中,成为了旁观者,甚至出现了贪污腐化的现象,这样长期下去,我们的社会就会出现“道德滑坡”的问题出现。但在我的脑海、我的心灵里,始终记得50年前毛泽东同志题词时曾经强调说的一句话“学雷锋就要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但普通干部、群众要学雷锋,领导干部也要带头学雷锋,才能形成好风气。”所以,我们学雷锋不可以搞形式主义,不能热衷于一日雷锋,不能把雷锋精神狭隘化,而是应该回归到的核心内核,真正摒弃私心杂念,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上一篇:收银主管工作计划下一篇:七年级英语听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