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2024-09-24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共13篇)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1

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机房属机密重地。为做到严格管理,保证安全,特制订如下制度:

第一条 中心机房的管理由系统管理员负责,非机房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准进入,机房门口明显位置应张贴告示:“机房重地,非请莫入”。

第二条 机房内应保持整洁,严禁吸烟、吃喝、聊天、会客、休息。不准在计算机及工作台附近放置可能危及设备安全的物品。

第三条 机房内严禁一切与工作无关的操作。严禁外来信息载体带入机房,未经允许不准将机器设备和数据带出机房。

第四条 认真做好机房内各类记录介质的保管工作,落实专人收集、保管,信息载体必须安全存放并严密保管,防止丢失或失效。机房资料外借必须经批准并履行手续,方可借出。作废资料严禁外泄。

第五条 机房工作人员要随时掌握机房运行环境和设备运行状态,保证设备随时畅通。机房设备开关必须先经检查确认正常后再按顺序依次开关机。

第六条 机房工作人员对机房存在的隐患及设备故障要及时报告,并与有关部门及时联系处理。非常情况下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保护现场。第七条 机房设备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使用,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使用。对各种设备应按规范要求操作、保养。发现故障,应及时报请维修,以免影响工作。

第八条 外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时,必须报经局领导审批后方可进入,进入机房后须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未经许可,不得触及机房内设施。

第九条 外来人员参观机房,须指定人员陪同。操作人员按陪同人员要求可以在电脑演示、咨询;对参观人员不合理要求,陪同人员应婉拒,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第十条 中心机房处理秘密事务时,不得接待参观人员或靠近观看。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计算机设备和机房应保持其工作环境整洁,保持机房所必须的温度和湿度。

第二条 计算机房应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消防器材。

第三条 机房及其附近严禁吸烟、焚烧任何物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进入机房。

第四条 机房用电严禁超负荷运行。需要接入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机房配电线路,对号接入,严禁随意接入负载。

第五条 定期对机房供电线路及照明器具进行检查,防止因线路老化短路造成火灾。

第六条 机房工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电源和照明用电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总开关位置,掌握切断电源的方法和步骤,发现火情应沉着判断起火原因,及时报告,并立即切断电源及通风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灭火。

第七条 机房内应定期除尘,在除尘时应确保计算机设备的安全。

第八条 机房内严禁存放与工作无关的任何设备或物品。

第九条 节假日期间,应留有值班人员,或开启监控设备。

第十条 保持室内清洁,不允许在机房内吸烟,吃东西、喝饮料、扔杂物。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二条 连入局域网的用户严禁访问外部网络,若因工作需要,上网查询信息,允许访问与工作相关的网站,但须报告计算机管理部门,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非本局工作人员不允许上网查询信息。严禁访问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违法网站。禁止在网络上聊天及玩游戏。

第三条 加强信息发布审核管理工作。发布网络信息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内容出现。

第四条 禁止非工作人员操纵系统,禁止不合法的登录情况出现。遇到安全问题应及时向计算机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第五条 局域网要采取安全管理措施,保障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的安全。

第六条 不得利用局域网络从事危害本局利益、集体利益和发表不适当的言论,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在局域网上不允许进行干扰任何网络用户、破坏网络服务和破坏网络设备的活动。

第七条 局域网应统一规划、建设,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网络的运行、维护。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将计算机接入局域网。计算机入网前必须到计算机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方可接入。

第八条 不得向其它非本部门工作人员透露内部网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做好各个应用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的保密工作。

第九条 使用拔号上网,在拔号上网时,必须中断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联接,以防止内部数据的外泄和遭受恶意攻击。

第十条 严禁各单位和个人访问互连网。

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机房及使用计算机的单位都要设立专人负责文字及磁介质资料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条 各单位要建立资料管理登记簿,详细记录资料的分类、名称、用途、借阅情况等,便于查找和使用。

第三条 各项技术资料应集中统一保管,严格借阅制度。

第四条 应用系统和操作系统需用磁带、光盘备份。对重要的动态数据应定时清理、备份,并报送有关部门存放。

第五条 存放税收业务应用系统及重要信息的磁带光盘严禁外借,确因工作需要,须报请有关领导批准。

第六条 对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磁带、磁盘,应在一年内进行转储,以防止数据失效造成损失。

第七条 对有关电脑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为保密需要,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换不同保密方法或密码口令。若须查阅保密信息,须经有关领导批准,才能查询、打印有关保密资料。对保密信息应严加看管,不得遗失、私自传播。

第八条 及时关注电脑界病毒防治情况和提示,根据要求调整计算机参数或安装防毒软件,避免电脑病毒侵袭。

第九条 对于联入局域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不得向局域网内拷入软件或文档。

第十条 任何微机需安装软件时,由各单位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由计算机管理人员负责安装。

计算机操作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 操作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条 操作员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确认正常后方可开机;工作结束后按操作规程关机。临时离岗必须退出应用系统。

第三条 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如实作好现场记录以利维护,不可强行操作,以免引发事故造成损失。

第四条 操作员必须在规定职责范围内办理各项业务,不得越权操作。操作员注册密码只限本人使用,相互保密,定期更新。发现泄密,要立即修改和报告。

第五条 操作员应爱护计算机设备,并负责所使用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卸、安装和外借。第六条 操作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者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责任。操作员要对保密信息严加看管,不得遗失、私自传播。

第七条 操作员未经许可,不得更换电脑硬件和软件,拒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光盘。

第八条 操作员严禁将电脑用于他人学习或玩游戏。

第九条 操作员应爱护各种设备,降低消耗、费用。对各种设备应按规范要求操作、保养。发现故障,应及时报请维修,以免影响工作。

第十条 电脑出现病毒,操作人员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计算机管理部门进一步清理和备案,以防进一步扩散。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条 设备的选型与购置坚持实用可靠、性能稳定、价格合理、服务优良的原则。

第二条 计算机网络中心主机及相关网络设备,应在指定选型范围内统一购置。

第三条 设备购置必须与供应厂商签订合同,列明品牌、型号、维修等服务事项。

第四条 设备的购置实行统筹规划,购置之前应报经市局信息中心审核备案后,方可购置。

第五条 设备管理应做到制度落实、职责明确。各部门对所有计算机设备都应建立实物登记簿,落实专人管理。

第六条 加强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及维修管理。启动设备前,必须认真检查各种设备的状态,确认正常方可开机。关闭系统时,按规定程序操作。严禁在通电情况下拆卸、移动、擦拭设备,严禁带电插拨电缆线。应定期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扫。长期不使用设备应定期开机检测。

第七条 非常情况下对设备应有紧急处理措施。计算机设备及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由系统管理员及时诊断处理。

第八条 加强设备管理情况检查。各部门应落实专人负责设备检查维护,并对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作记录。

第九条 计算机管理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每年不少于二次。

第十条 市局信息中心对全局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情况组织不定期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2

国家中心、省通信管理局、省专用通信局、中国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等四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省公司、四川铁塔公司、新华物业以及中大元通集团、中大地产成都公司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竣工交付仪式。国家中心黄澄清主任、省通信管理局王钢局长出席仪式并讲话。

黄澄清在讲话中指出, 四川分中心综合机房楼项目将大幅提升四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对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心高度重视综合机房楼的建设, 对大楼竣工交付表示祝贺, 同时要求四川分中心继续做好大楼配套项目建设, 把综合机房楼工程建成样板工程。

王钢在讲话中向国家中心对四川分中心综合机房楼建设予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大楼建设的历程, 并表示四川管局将组织分中心进一步做好大楼后期建设, 同时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积极配合做好大楼传输配套、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监测系配套建设等工作, 共同为提升我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网络中心机房 安全隐患 数据安全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中心成为了本单位的重要部门,中心机房是网络中心的重要部分,它的安全与数据安全直接影响着单位的正常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管理中心机房安全与保证数据的安全,总结几点意见,供同行参考。

一、设备安全隐患

中心机房的硬件设备主要由UPS电源、空调与加湿器、防雷、防火墙、服务器、磁盘阵列等设备组成。

1.电源安全隐患

在中心机房中,关键的设备是UPS电源,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所有设备的安全运行。在UPS的选择首先要从容量、备份考虑,容量大一些在长时间使用上,不至于电源长时间过热而产生故障,烧坏设备。其次从电压和频率上考虑,我国的电网质量不高,经常会出现谐波干扰、持续的高压或低压、频率不稳等,因此要选择适应范围大的UPS。最后从智能化上考虑,主要是方便操作与管理,具有远程监控报警,达到无人职守。

2.温度和湿度隐患

机房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0℃±2℃,湿度保持在50%,这样的环境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环境温度过高会使设备内部温度过高而降低使用寿命,严重会烧毁设备。湿度过低会产生静电而损坏设备,湿度过高又会造成短路。因此,在中心机房中必须装专用的精密空调和加湿器,来保证自动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的安全运行。

3.雷电隐患

雷电是发生在因强对流而形成的雷雨云中和云地之间强烈瞬间放电现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雷电的多发区,所以机房的雷电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机房雷电防护要有以下安全措施,一是直击雷防护,就是该建筑要属于三类防雷建筑,通过楼顶避雷网和地相连;二是电源线路雷电防护,要针对引入大楼内的电源线路进行保护;三是信号线路雷电防护;四是良好的接地系统,只要接地电阻满足最小要求,可以共用大楼的一个接地网。四是等电位连接防护。

4.静电隐患

机房的地板采用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地板的安装高度在20CM左右,地板應良好接地,这样能有效防止静电。

5.消防系统隐患

火灾是机房发生较大的灾害之一,为防止灾害的发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是不够的,在机房的消防系统的设施和施工都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消防法规和方针政策。计算机机房要从机房建筑报警和灭火设备及防火管理三个方面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另外,除以上的隐患外,在机房中还要注意对水、鼠、虫、尘等的防护。

二、数据安全与备份

计算机数据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每个单位的数据往往都要由全体员工耗费成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劳动,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任何一项固定投资,数据的丢失往往都是不可挽回的,所以,数据的安全及如何对数据进行保护是任何一个信息化应用系统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1.数据安全

硬盘是现在服务器重要的外部存储设备,可硬盘本身有一定的寿命,硬盘保存数据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旦硬盘的数据损坏,我们几年的工作就可能毁于一旦。为保证数据的安全,多采用RAID技术,RAID就是基于硬盘的提升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的技术。

RAID可以使很多磁盘同时进行数据传输,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另外RAID还可以提供容错功能,容错阵列中如有单块硬盘出错,不会影响到整体的继续使用,高级RAID控制器还具有拯救功能。

RAID的级别很多,常用的有RAID0、RAID1、RAID0+1、RAID5等,各级别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级别。现在用的较多的是RAID5,RAID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RAID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只能允许在坏一块盘的情况下,数据是安全的。

为了使数据更加安全,通常还采用热备用,热备用(Hot Spare)是当一个正在使用的磁盘发生故障后,一个空闲、加电并待机的磁盘将马上代替此故障盘,此方法就是热备用。热备用磁盘上不存储任何的用户数据,最多可以有8个磁盘作为热备用磁盘。一个热备用磁盘可以专属于一个单一的冗余阵列或者它也可以是整个阵列热备用磁盘池中的一部分。而在某个特定的阵列中,只能有一个热备用磁盘。当磁盘发生故障时,控制器的固件能自动地用热备用磁盘代替故障磁盘,并通过算法把原来储存在故障磁盘上的数据重建到热备用磁盘上。数据只能从带有冗余的逻辑驱动器上进行重建(除了RAID 0以外),并且热备用磁盘必须有足够多的容量。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换发生故障的磁盘,并把更换后的磁盘指定为新的热备用磁盘。通过热备用,阵列的磁盘在损坏两块的情况下还是安全的。

在安全的环境下,数据也会出现意外,如由于阵列的质量或其它原因,可能会出现两块或多个磁盘掉盘现象,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实时备份,这样我们的数据就会丢失,这时我们也可以找专业恢复的工程师利用工具软件进行恢复。

2.数据备份

目前被采用最多的备份策略有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分备份三种。

(1)完全备份

就是每天对系统数据进行完全备份。这种备份策略的好处是: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然而它亦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本。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对于那些业务繁忙、备份时间有限的用户和单位来说,选择这种备份策略是不明智的。并且,由于备份的时间间隔太小而造成的完全备份数目过多,造成硬件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是很不必要的。

(2)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比完全备份快得多。在进行增量备份时,只有那些在上次完全或者增量备份后被修改了的文件才会被备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增量备份所需时间仅为完全备份的几分之一。为了确认一个文件是否在上次完全备份后被修改,备份软件会检查一个叫做归档位(arch ive bit)的设置项。当一个文件以任何形式被更改或者从一个位置拷贝到了另一个位置,归档位都会记录下这一变化,以便这个文件在下次备份时被包含在内。完全备份在进行前不会关心这些文件的归档位是否已经被设置,不过完全备份会在完成后清除归档位。任何在随后时间里被修改过的文件又会在归档位中记录下来。

(3)差量备份

差量备份不会在备份完成后清除归档块,而增量备份会在完成后清除归档块,这样就能避免有些文件不必要地再次被备份。使用归档块还能使用户真实地查看到那些文件需要备份。

速度更快的备份也需要付出有些代价——在这个情况下,就是恢复的时间。当从增量备份里恢复时,用户需要最近一次的完全备份和自此以后的所有增量备份。

总之,要高度重视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保障机房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工作目标,不断学习探索机房安全管理技术,进而提高机房安全管理水平。坚持科学地应对机房安全隐患,就能最大限度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找到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进而高效安全地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亚琴,梁方.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

网络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4

为保证学校网络管理中心设备与信息的安全, 保障网络管理中心有良好的运行和工作环境,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要爱护机器设备, 确保财产不受损坏,网络管理中心各种设备由各管理人员专管,主管人员对所管设备负全部责任,未经网络管理中心主管人员同意,其他人不准自行使用,移动和调换设备。

第二条

管理人员要爱护设备,按技术规程操作,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对网络管理中心的网络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检修,并要登记、报告,因违章作业所造成事故损失的,要按责任事故处理。

第三条 工作人员要保管好用户名和操作口令密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因泄漏用户名和操作口令密码所造成事故损失的,按责任事故处理。

第四条

网络管理中心是重点防火防盗单位,工作人员要掌握防火技能,应在每学期初检查所配备的消防器材及防盗窗,如有问题及时与后勤,保卫部门联系解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网络管理中心的安全,防火制度,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网络管理中心,不准在网络管理中心内吸烟,发现火警情况应立即报警,并切断电源,启用灭火设备扑救。

第五条 网络管理中心内所有设备、仪器、仪表等物品要妥善保管,管理人员每学期核对一次,做到账、物、卡相符。

第六条

网络管理中心内的一切公用物品(包括低值易耗品, 软件及资料)未经许可一律不得私自挪用和外借,外单位需借出设备及物品,应有单位证明和经手人签名的借条,经主管领导批准后,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负责人才能开具放行条。

第七条 外来实习或因临时性工作需要进入网络管理中心, 必须经有关主管领导批准,并有本中心管理人员在场,非工作人员进入网络管理中心,要事先征得同意,未经许可一律不准触碰开关和设备。

第八条

工作人员要将校外来访人员情况及时记录并向主管领导报告,要有礼貌的接待来访人员,但严禁在网络管理中心内游艺或进行非业务活动,一般人员无故不得在网络管理中心内长时间逗留。

第九条 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早进入,晚离开时要检查设备情况,上班时密切监视校园网网络的工作情况,防止黑客袭击,做好数据备份,不得无故脱离岗位,下班时,要对所有设备的电源进行细致的检查,该关的要切断电源,离开时察看灯、门、窗、锁是否关闭好。

第十条 台面整洁,保持网络管理中心安静,注意环境清洁卫生,保持办公桌和工作台面整洁。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5

摘 要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加速了网络金融行业发展,大数据管理和应用逐渐成为银行机构关注的焦点。然而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信息安全问题形势严峻。本文主要从信息保护技术、敏感数据管理以及外联系统管理三方面对大数据时代下的银行信息安全保护策略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为加强银行数据信息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大数据 银行信息安全 保护

银行自身信息资源与网络数据?w系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银行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基于大数据影响,银行用户信息不完全局限于以往的内部系统,通过与互联网相互结合,赋予银行数据信息量大、价值高一级泄露破坏性较强三大特点,本文就大数据环境下银行信息保护提出相应管理策略。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技术

1.1 数据加密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银行数据与外部环境接触频率逐渐增加,银行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数据加密是从根本上加强安全防护,大数据自身具有灵活性特点,其要求银行系统应选择多样形式的加密方式,并对结合运行环境实行针对性的数据加密。根据现存技术条件分析,多模加密技术针对银行系统较为使用。该项技术在保证数据安全防护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对称算法及非对称算法的相互结合,并基于其自身特性对加密模式进行灵活选择,满足了网络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多样化的实际需求。

1.2 访问控制

不同种类的大数据使访问控制需求具有一定差异性,在分析客户信息过程中,需针对历史记录信息进行访问控制、在分析地理信息过程中,需针对精度和尺度进行访问控制、在处理流动数据过程中,需针对实施具体时间进行访问控制。访问控制具备灵活性是符合网络大数据特点需求的必要条件,根据银行大数据的特点分析发现,在常规性和强制性的自主访问控制范围外(DAC/MAC),实行信息流访问控制较为合适,其主要对信息的流动过程进行授权处理,从而在保证信息机密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管理。

1.3 安全审计

在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使银行系统关联关系具备较强的复杂性。安全审计技术对保证银行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在实施过程中需对系统内部的各个功能及用户实现全面覆盖,从而提升该项技术的实效作用。安全审计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银行系统日志。利用日志反馈信息对外部因素侵入情况及其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其次,用户必要性权限。主要是严格控制权限范围较大的用户,对其登录信息泄露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降低违法侵入的安全隐患。最后,系统更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版本升级,对已知系统漏洞进行及时修复,从根本上掐断违法侵入者的窃取路径。加强敏感数据管理

2.1 选择DLP避免数据泄密

通常情况下,负责存储数据相关设备缺乏严格管理是导致银行系统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违法侵入者通过特殊手段对数据信息进行盗取,增加了信息安全隐患。DLP(Dataloss prevention)是集数据加密与内网监控一体的软件,其自身功能充分满足银行系统信息保护需求,该软件的实施可对非法信息复制、窃取、拍摄、电子邮件以及信息浏览等操作行为进行监控阻止。同时该软件可结合相关解密技术使用,升级数据被窃取的防御能力,同时如该设备未进行DLP授权,则其不具备查看的权限。

2.2 控制敏感数据访问

严格控制敏感数据并赋予指定人员浏览权限,当指定人员中出现职位调动或离职情况则该访问权限被取消。在网络运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对敏感数据进行查看,一旦处于安全环境之外需进行权限审批。同时在查看或使用敏感数据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关信息登记及跟踪复查,主要复查数据申请意愿是否符合实际用途,在完成使用工作后,对相关记录进行物理清理,加强保护敏感数据浏览程序的严谨性。

2.3 加强测试数据管理

在数据测试过程中选择实验数据不包括真实数据,如业务需要则需进行数据脱敏处理和传输过程技术加密。提取生产数据时应以最小化需求为主要原则,并通过安全运维平台或安全专项终端进行数据提取,让所有操作流程有迹可循。同时针对测试数据的使用过程,应建立实名制监督机制,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银行可开设云环境进行测试工作,从而保护数据信息安全。

2.4 加强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教育

银行信息安全维护关键因素是在于人的问题,加强内部监管并制定惩罚机制,同时明确信息泄露需要承担的责任,对违规操作形成有效制约。目前,银行现存制度中,对敏感数据信息安全和人员保护责任有明确规定,关键是人员层面落实不到位。因此,银行应加强内部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教育,集体人员开展信息安全分析会,普及风险知识、防御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结合相关知识制定员工手册,针对册中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同时针对有权限接触敏感信息的人员要求其出具保密证书,并明确因其信息泄露承担的责任。加强外联系统管理

目前,我国针对大数据的应用处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关于银行大数据处理通常会选择合作方式,该种合作模式被各大银行认可并快速发展,然而相对应的管理机制却有待完善,导致信息安全风险增加。因此,银行机构应从外包现场服务、外联系统以及外包合作开发系统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外部人员维护敏感设备时应有内部人员现场监督。其次,缩短与外联系统的通信时间,避免信息遭到非法截获。最后,针对外包合作系统,银行建立完善的安检机制,审查相关文件代码,保证信息安全。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金融环境,银行信息保护措施应不断加强,对维护用户自身权益具有总要意义。而通过加强信息保护技术、敏感数据管理以及外联系统管理是网络大数据时代下银行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吕虹.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策略[J].通讯世界,2016(10):116.[2]李晗.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J].当代法学,2016(04):118-127.[3]邵若男.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及保护[J].商,2015(23):235.作者简历

刘宜奎(1987-),男,广东省茂名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研究员,从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研究。

作者单位

机房网络安全 篇6

一、引言

现在网络的应用佷广泛,已经应用到了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学校,老师学、生通过机房网络检索和获取需要的信息、网上学习、网上娱乐游戏,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机房的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308机房网络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1、系统安全隐患

系统安全包括设备安全、运行安全和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是指机房中的计算机、存储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安全设备等物理保证安全,防止人为和自然的损坏;运行安全是指服务器操作系统及网络机房软件运行的安全性,防止系统运行软件故障,减少因软件故障导致的系统运行不稳定;网络安全是指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和信息交换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抵御黑客攻击。

2、机房网络硬件的环境因素

应注意交换机受雷电、电压影响而损坏,温度、灰尘等环境因素引起的计算机设备的故障。

3、网络系统自身的漏洞威胁

操作系统漏洞、tcp/ip协议的漏洞、网络软件及服务的安全漏洞等。

4、计算机病毒

上课过程中,学生随意携带磁盘进出、上网,很容易感染病毒。

三、机房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安装杀毒软件

及时升级系统和邮件系统、浏览器以及其他应用程序。在网络上安装在线扫毒软件,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主机的实施防病毒软件,在pc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

2、防火墙

使用基于客户端的个人防火墙或过滤措施,并在防火墙中安装最新的安全修补程序。通过最先进的漏洞扫描工具对系统进行扫描,及时发现漏洞,并迅速打上补丁,管理员可根据需要定制自动的补丁管理策略。如:根据对客户端的系统以及软件情况的分析,进行补丁定制下载,并对计算机进行分组管理、安装相应业务敏感补丁。同时,应该随时关注系统软件供应商的漏洞发布信息,对最新的漏洞及时打上补丁。安装网络防毒客户端户不允许关闭、删除或者禁用。不使用来路不明的磁盘,对于一些移动的工具如:软盘、优盘、MP3、移动硬盘等常用的交换媒体进行数据拷贝时,要先检测后使用。将系统的浏览器安全等级至少设置为“中等”,必要时禁止Java和ActiveX控件的安装,减少感染网页木马的机会。

3、用户设置

把Administrator超级用户设置密码,对不同的用户进行用户权限设置。限制一些使用权限。

4、保证机房及网络的环境物理安全

5、配备较高性能的后备电源

机房供电可能会突然中断,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软件损坏或硬件故障。

6、采取良好的避雷保护措施

7、机房内放置灭火工具

8、安装硬盘保护卡

除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时升级、定时更新补丁程序以便进行杀毒外,还要使用硬盘保护卡。安装计算机硬盘保护卡后,硬盘中的文件不能被修改、移动、删除,也不能在该盘中安装新的程序和复制、保存新的文件或修改过的文件,而且能保护CMOS的设置参数不变。随着硬盘保护卡的不断完善,出现了功能强大的具有网络拷贝、自动配置机器名、自动分配IP地址的保护卡,可通过网络上的主控端来远程保护与管理被控端计算机。主控端通过执行还原、转储、保留、参数设置、移除、计划任务、网络对拷、远程信息、文件传输等操作,统一对所有或选定的被控端进行管理与监控,可以保护被控端的硬盘免受病毒侵害,重新恢复删除或覆盖的文件,彻底清除安装失败的程序,并避免由于系统死机带来的数据丢失等问题。

9、软件保护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网络设备,温湿度,管理,机房

网络设备大都为高精密的电子产品, 其内部由大量精细的电子元器件构成, 对工作环境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如果温度或湿度超出了设备的工作范围, 轻则可造成设备死机无法正常工作, 重则会使设备造成不成逆转的损坏, 更重要的是设备停止工作后会引起网络瘫痪等一连串的恶性反应, 由此引发的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并且随着元器件的小型化使得网络设备也越做越小, 元器件间的间距以及其所处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这对我们机房内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1 网络机房环境温湿度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 相当部分企事业单位平时对本单位局域网的维护相对被动, 并缺乏机房环境条件管理的意识和理念, 等到故障发生时再采取一些临时措施, 这种被动的做法往往得不偿失。

以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为例:其馆内网络系统大的可分为办公区局域网系统、展厅局域网系统以及音乐喷泉局域网系统。每个大系统相互独立, 又分别拥有多个子系统。馆内拥有的大小机房有10多个, 并且较为分散, 其中具有温湿度控制管理的不到一半。从开馆至今的机房运维情况来看, 出现设备故障的地点都为没有温湿度控制或因停电而至使制控失效的机房, 出现故障的时间大都在潮湿闷热的季节。主要遇到问题归纳如下:

1.1 个别设备死机, 造成网络链路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表现为突然间的网络中断, 显示网络无法连接;或网络连接时有时无, 网速很慢。这种情况在展厅的局域网系统中表现的成为突出。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 南湖革命纪念馆展厅内各设备系统采用了网络化控制运行。由于纪念馆面积很大, 又分为上下三层, 故这个局域网系统布线结构特别复杂。又由于各设备至中控室间的距离很大, 所以布线很长, 并且通常需要由多个小型的交换机在中间起到中继的作用, 而这些设备并没有严格的温湿度管控。

1.2 核心设备损坏, 局域网瘫坏。

在这种情况发生过一次, 主要是其中一台交换机损坏, 造成了整个局域网络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使用, 给使用者带来了深刻的印象。而放置该设备的机房也未进行有效的温湿度控制。

1.3 终端设备控制卡损坏, 造成设备无法使用。

出现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突然的人为停电, 至使机房内的温湿度控制失效, 造成了该设备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使用。

由此可见, 机房建设中机房环境监控是整个局域网建设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们的网络管理者必须对机房的环境温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2 温度的控制要求

各机房中的专业设备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而过高的热能会影响这些设备中元器件的工作性能, 所以这些热量必须有效地散发出去, 以保护工作中的设备, 从而保护整个网络的安全。

(1) 机房运行环境温湿度要求参考表。

表1列举了全国各地区季度平均温度情况, 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帮助我们实时的对机房所需温度进行调整;

(2) 各专业主要设备温度条件要求 (℃) (表2)

表2中所列举温度是该设备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温度条件;从表中可以得知, 除蓄电池需要严格的温度范围 (20-25℃) 外, 其他设备工作温度可以在15-30℃之间;

从地区温度与设备工作温度范围比较可以得知:

a.除去设备本身发热, 外界环境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基本可以满足设备工作环境要求 (15-30℃) ;

b.由于设备本身发热和设备工作设计温度在常温 (25℃) , 通讯机房均装备专用空调设备来保障机房温度稳定在常温下;

c.在春季和秋季室外温度接近设备工作设计温度, 此时可以考虑加强机房通风来保障机房稳定的工作环境要求;

d.夏季和冬季是室外温度和设备常温差距最大的时期, 所以必须使用空调。

3 湿度的控制要求

空气中相对湿度低于60%时物体表面将附着一层厚度为0.001-0.01μm的水膜, 而当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 这层水膜的厚度可增加到10μm。网络机房设备大都为精密的电子元器件构成, 对绝缘阻抗 (IR) 的要求很高, 而相对湿度越高, 水汽在设备内元器件或电介质材料表面形的水膜也就越厚, 容易形成导电小路使其IR值变小, 严重的还会出现飞弧;而有些材料由于吸水, 产生变形甚至损坏, 如:当相对湿度由25%变化到80%时, 纸张的尺寸将增加0.8%。如不对环境湿度加以控制, 机房随时有瘫坏的危险。由此可见机房的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一般交换机对环境相对湿度的要求为40%-65%, 而其他设备这一要求为20-80%, 故机房的相对湿度应适应范围严格者, 也就是40%-65%。

对环境湿度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通风。开窗或安装换气扇, 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相互交换, 达到降低室内相对湿度的目的。但这种方法只能在当地温湿度适宜的天气进行。

(2) 使用干燥剂。在室内放置一定数量的干燥剂, 通过干燥剂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来吸除空气中的水汽, 从而达到降低干燥空气的目的。但这种法的除湿量不是很大, 且作用较慢, 需要经常更换干燥剂, 所以对空间较大的机房来说效果不会很大。

(3) 空调除湿。现在的空调都具有改变室内温湿度的功能, 在其制冷的同时会排出一些冷凝水, 但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温度, 而且不会一直处于制冷的状态, 除湿的范围不大, 适合小型机房使用。

(4) 专业除湿机。除湿机是一种专业的, 用于改善室内环境湿度的电器产品, 具有电脑全自动控制功能, 能将空气中的水汽分离出来, 变成水排走。这种设备能达到彻底解决机房潮湿的问题。

4 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网络早已深入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日常工作、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运营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保障网络链路的畅通, 确保局域网的正常、高效、健康稳定地运行, 精确地控制网络设备机房的环境条件是网络管理者必须要做好的一项日常基本工作。

参考文献

[1]胡铮.网络与信息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1]胡铮.网络与信息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尚小航, 郭正昊.网络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尚小航, 郭正昊.网络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关于网络机房安全自查的报告 篇8

学院领导:

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对重点安全部位网路机房进行了安全自检,情况如下:

主要安全隐患有四项:一是供电线路在高负荷条件下运行了10年,已经出现老化迹象,一旦线芯裸露就会有短路打火现象,存在火灾威胁;二是空调是家用机,不能进行湿度控制也不适合连续运行,在气温稍高时总是停机,迫使管理人员每个双休日都要前来检查是否停机,检查的结果,在气温达到30度以上时,停机的概率大约为30%左右,这对服务器危害很大,既影响了运行效率也对服务器寿命产生负面作用;三是机柜前后布线空间狭小,强电弱电不能实施分离布线,以及没有配备PDU电源分配器也是混线和防火隐患;四是安全报警设施不齐备,在机房内间空间缺少防火、防盗、防水、温度、湿度、供电状态等感知和报警装置。

上述四项的具体整改措施已在“网络主机房易地改扩建实施项目与要求”中列入。详见附件。

特此报告

宣传信息中心

2013年6月28日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9

8有效搜集积累信息数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产生的活动与得到的信息资源应该也是最多的,但有数据显示,我国截止在,产生的信息数据量相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少之又少,只占美国得到信息资源的十分之一,占人口数量只有1亿多的日本的信息资源量的五分之三。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在对信息资源数据的搜集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因为信息搜集手段或方式的原因,导致更多的信息数据量没有被得到搜集。因此,我国应注重网络媒介这条渠道,通过多种方式与手段来搜集信息。搜索引擎等网络等级检索工具,可以帮助搜集更多信息数据。因为信息资源分布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检索工具可以结合电子数字图书馆,实现海量信息资源的获取。另外,信息资源数据在搜集的同时,不但要注意对信息资源扩充量的增加,还需要保持信息资源数据的有效质量。我国在互联网近年来研发投用的网络商务信息平台,已被人们慢慢认可并使用。对于信息资源的有效搜集,可以将这样的形式进行研究改善,从而使得数据量在不断检索的过程中,能得到质量与数量的同步进步。

8.1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想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化与有效整合,当网络用户在信息检索,数据使用等方面困难时,这些具体的问题应被认真详细的记录下来,将问题分类进行解决,引导用户正确使用信息检索查询等方法,从而掌握科学的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以便于及时获取信息资源;从网络信息检索方面可以逐步实现对信息的分类,积累等,进而为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优化分类等的过程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方面能继续为用户搜索信息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还能逐步实现信息资源量的有效扩充。

8.2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储存。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质,其实就是对大数据库进行管理。目前大数据技术应在在各行业各领域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成本,提高了互联网系统的服务水平,提升了互联网工作人员的效率,实现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近年来,我做自主研发的方方数据,维普数据,百科期刊等学术数据,也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但我过国土庞大,人口集聚增多,这些研发的现有数据库针对全国信息数据库,只占很小一角,因此产生的数据空间与价值也比较低。因此,在有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开发时,应按照具体的学科学术要求,根据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重点内容进行开发,从而保证开发出来的数据价值与意义,建立起用户满意度高的信息数据系统。

8.3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信息孤岛”现象的存在限制了信息有效共享的发展。随着各类新技术软件在各单位企业的应用,因为技术系统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与通用性,从而造成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共享,出现资源浪费等现象。在大数据环境下,我国相关政府应积极配合,对这些各自为政的网络信息建设平台或软件要采取应对措施,解决单位企业在工作中无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与互动的问题,从而促进实现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共享的同时,增加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8.4将信息资源的安全与产权进行保护。网络信息资源能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等负面影响。针对网络信息被恶意篡改,丢失等现象,应建立一个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系统,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因此,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电脑高手或病毒的入侵,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用户的网络法律相关知识的宣传,对信息资源产权进行有效保护。最后,对于网络资源信息源的编辑筛选审核方面,应加大力度,防止不良信息的大量入侵,对人们健康的网络生活造成影响,防止毫无营养,甚至扭曲人性的信息利用网络的高速传播,给人类的正常生活与生产带来负面影响。总的来说,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已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其应用价值空间是无限的。因此,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有效利用应逐步加强,以实现我国信息技术的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双颖.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4(21):102-104.

[2]李跃,罗少康.信息网络优化及资源管控策略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16):25-26.

[3]余杰.网络信息资源归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4]刘琳.网络信息管理资源建设与发展[J].信息通信,2017(06):151-152.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10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的数据以每天数千万条的速度迅速增长,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访问和处理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数据挖掘孕育而生。另一方面,各种网络安全检测技术、设备和产品会生成大量的关于网络安全及流量的检测数据, 单单依靠传统人工处理以及简单查询统计方法的数据处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了,如何从海量网络信息安全检测数据中挖掘发现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在网络信息安全策略中运用到数据挖掘的技术。

2数据挖掘的相关概念

2.1 数据挖掘的定义

数据挖掘就是在一些没有规律、异构结构并且熟练庞大的数据中,通过相关的计算机方法及算法,提炼出具有不确定和未知性的信息的一种方法。数据挖掘的数据源应该是大量且真实的,所寻找出的信息应该是对我们有用的、具有价值的。理论上来说,数据量越大、越随机,数据挖掘所得到的结果就越准确、越具有代表性、越有价值,这就对数据挖掘的相关算法与技术的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数据库、人工智能、统计学、机器学习等多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数据库、人工智能与数理统计为数据挖掘的研究提供了三大技术支持。 数据挖掘是将一些离散的、底层的、无序的大规模数据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提升到有序的、可接受的、有价值的知识,从而为决策提供帮助的一个过程。具体的说,数据挖掘是通过对大规模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一些数据间的内在规律与联系。具体过程包括了数据准备、信息挖掘和结果表达三个阶段。

2.2 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

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包括有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关联分析或频繁模式分析 (Frequent Pattern Analysis)、聚类分析 (Clustering Analysis)、异常检测 (Anomaly Detection)等。

有监督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分类(Classification)和预测(Prediction),是指根据已知样本的大小、类型来预测新到样本。关联分析或频繁模式分析指的是找到某一事件发生时, 另一事件也会发生的这样一种规律性的联系模式。聚类分析指的是将找出所有数据的一些内在规律及特征,并且按照这些特征将数据源划分成若干个数据簇。异常检测通过建立一个数据样本的范本, 并将数据源中的数据与其进行比对分析,找出里面存在的异常样本。

3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

3.1 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数据挖掘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数据挖掘信息的安全的管理。管理是指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相关的资源,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指在集体活动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者实现一个具体目标,针对特定的对象,遵循既定的原则,依照完善的程序,使用适当的方法,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比如,在网络安全控制方面,防火墙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防火墙的安全保护作用,就必须考虑如何设置防火墙的安全策略,并对它的物理保护和访问控制进行设置。

3.2 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

3.2.1 爬虫技术

Web爬虫(Crawler)通常也被称为机器人(Robot)或者蜘蛛(Spider),它是一个能够自动下载网页的程序。互联网上有数以万计的网页, 这些网页存在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各个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网页链接进行各个网页直接的切换和浏览,而爬虫正是模仿人的行为,将多个站点或者网页下载或存取,然后交给数据处理模块。

3.2.2 结构化数据抽取

Web信息收取指的是从一个网页中分析目标信息。通常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从自然语言文本中抽取信息,第二个就是从网页的结构化数据中抽取信息。我们称抽取这种数据的程序为包装器(Wrapper),包装器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手工方法、包装器归纳、自动抽取。

3.2.3 规则引擎技术

一旦数据获取了,我们就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常用的基于Python的规则引擎有几种。PyKE是一个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采用类似于Prolog的语言规范。Prolog是一种逻辑编程语言, 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Pychinko是一个可以处理语义网的规则引擎, 它可以用RDF来定义。Intellect是一个基于领域描述语言(Domain Specific Language,DSL)的规则引擎,可以定义一些规则表达式,来监测网络数据。规则引擎指的是一个创建、存储和管理规则, 然后执行规则并推断出其它事实的应用程序。其中的规则主要是指企业或商务业务逻辑、法律条款等。在规则引擎发展的过程中,Rete算法和Prolog语言是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 多数规则引擎都是基于以上二者扩展而来的。在工业活动铸造中,发展时间较长、应用广泛的两个体系是Clips体系和Prolog体系。

4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信息安全策略

4.1 安全的网络环境

安全的网络环境包括系统的安全性、防病毒和网络入侵检测、审计分析、网络备份和灾难的恢复等。具体措施如下:隔离和访问控制技术,包括物理和逻辑的隔离, 可信与不可信网络的隔离,只允许有授权的用户访问网络资源;采用反病毒技术,病毒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网络的安全,它的威胁和破坏性是很难用数字估量的,建立病毒预警、病毒防护和应急机制,就显得尤其必要;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会及时对非法入侵者及恶意破坏者建立预警机制,并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并修正漏洞;分析审计,记录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不仅能够确定是谁访问了系统,还能记录系统的使用状态,确定是否有网络攻击,审计数据挖掘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备份和灾难恢复可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受到破坏的系统恢复可用。

4.2 保证数据挖掘信息安全的策略

安全的数据挖掘信息指数据挖掘信息的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和使用安全。数据挖掘信息的物理完整性,逻辑完整性和保密性组成了数据挖掘信息的存储安全;并要通过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技术和防抵赖性技术来保证数据挖掘信息传输的安全;数据挖掘信息的使用安全是指,为防止非授权主体擅自使用资源,必须对网络中的主体进行验证。

4.3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策略

4.3.1 关联性分析

关联分析模型的含义是通过对攻击行为要素的归并和组合,结合数据挖掘相关技术,体现宏观网络上最热门的攻击行为态势。一次攻击行为中,(源地址、目的地址、攻击类型)三要素体现了攻击的本质,三要素任意指定和组合,都反应了有意义的网络攻击态势。

4.3.2 事件预测机制

事件预测机制是通过对某一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跟踪观测,运用数据挖掘聚类算法,判断其是否会成为大规模网络事件的模型。对于大规模的网络事件,其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并不是事件发生的次数,而是其扩散趋势。例如连续观测到涉及同一类木马病毒事件的IP地址数量急剧上升,可能就是一次木马网络攻击事件。

4.3.3 可控数量预测模型

可控数量预测模型是通过观察事件中受控主机状态增长数量,对事件的感染能力做出判断。受控主机状态增长指的是之前未检测到发出某类攻击的主机,通过检测被发现后的状态变化增长。例如对于某种病毒,若以前未检测到主机X受到过感染,但是在观测周期内发现了主机X已经被感染了病毒, 那么对于该病毒而言, 主机X就是其受控主机增长状态。

4.3.4 分析处理模型

分析处理模型的作用在于对运营商的事件处理反馈进行分析,判断其对被控主机的处理能力。该模型从各运营商的被控主机、已处理主机、未处理主机以及处理效率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由此来分析判断运营商对其辖区内的被控主机处理能力。

4.3.5 网络安全数据分析模型

网络安全数据分析模型用于观测网络特征事件的数量,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分为学习阶段和实时检测阶段两个阶段运行。学习阶段可以建立事件的判断标准, 等学习阶段满足特定条件后便进入实时检测阶段。

学习阶段, 先由用户给定各类安全事件的定义,统计学习阶段事件内每个时间间隔中安全事件的数量。然后以小时计数,统计单位时间内安全事件的平均数和方差,记平均数为x,方差为σ。

实时检测阶段首次按统计当前时间间隔内各类安全事件的数量x i ,再判断各安全事件数量是否异常,

xi-x<σ0正常的安全事件数量;

σ0≤xi-x<2σ0轻度异常的安全事件数量;

2σ0≤xi-x<3σ0中度异常的安全事件数量;

xi-x≥3σ0重度异常的安全事件数量。

其中的σ0为判断标准,在模型建立时进行配置,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重新调整该参数。最后将各类安全事件数量异常的最高值,作为当前时间间隔的安全事件数量指标值。

5结束语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但随着计算机信息的价值和重要性越来越高,不法分子入侵网络的手段也不断地翻新,使得传统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难以应对。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网络信息安全策略中,通过聚类挖掘等方法,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威胁与漏洞,更使得该技术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得到运用,我们已经步入了大数据的时代。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使得人们对于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研究了数据挖掘的流程及主要任务,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各项技术,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信息安全策略,改进了网络信息安全策略中对于大数据量的处理困难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篇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院计算机及办公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障院正常办公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互联网信息管理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院全体干警和聘用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办公网络包括法院内部局域网(简称内网)和Internet网(简称外网)。

第四条我院办公网络包括网络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各种网络信息及其它相关设备。硬件设备包括:网络所连接的服务器、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终端电脑、网络打印机、网络模块以及未连入网络的电脑、打印机、电脑桌、网络模块等设备;软件设备包括:各设备上安装的操作系统、办公专用软件、文字编辑软件以及办公室安装的其它软件;网络信息包括:组织人事、司法统计、财务工资等系统中录入的各种信息。

第五条院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系本院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的领导和监督组织,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管理、协调办公网络工作,负责办公网络设备和办公网络信息的管理、维护等工作。

第二章设备安全管理

第六条网络管理员应对机房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停电等安全措施,确保机房的服务器及其他网络设备的不间断运行。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巡查网络线路、交换设备,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确保传输线路、交换设备及路由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除系统管理员以外的人员不准擅自进入计算机中心机房,外来人员因参观、业务交流确需进入机房,必须经主管部门领导同意,并登记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进入。

第八条每位干警应当做到上班时打开计算机,下班时关闭计算机,不准频繁地开关计算机,开、关机应规范操作,避免损坏硬件。

第九条已经安插计算机设备的电源,不准再安插电加热器、电风扇、热水器、取暖烤火器等强功率的电器设备。每位干警不得擅自打开计算机机箱,不得自行更换机箱内的插件,不得自行改变计算机系统的资源配置和参数设置。上班时间不得用计算机玩游戏,不得打印和存入与工作无关的信息,不得在网上进行非工作性质的操作和交流。

第十条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由使用者负责,日常维护包括:计算机外部清洁、运行杀毒软件及其他计算机安全管理软件、计算机设备的电源管理。计算机的故障处理由办公室安排系统管理员负责,为防止涉密信息的泄漏和其他不必要的损失,严禁不经办公室批准将出现故障的计算机交由其他单位和个人处理。

第十一条计算机及其他网络设备的报废处理由办公室负责,在报废处理时应做好涉密信息的销毁工作。严禁将淘汰或报

废的计算机及其他网络设备随意放置或出售。

第三章信息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每位干警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保密义务。

第十三条每位干警应对专用工作站的系统软件密码及局域网软件应严格保密,防止密码被他人盗用。

第十四条处理涉密文件的并不得与外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连接。

第十五条每位干警应当定期对所使用的计算机进行病毒清理和安全检测,杜绝各类病毒的传播与破坏,并停止带病毒的计算机运行。

第十六条每位干警不得从事下列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一)未经批准将内网数据(包括文件、资料及相关信息)提供给内网用户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二)在网上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秘密的各种活动;

(三)违规记录、存储、复制国家秘密信息和留存国家秘密载体;

(四)制作、复制、传播或浏览各种内容不健康的信息;

(五)在网上发布不真实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

(六)存储、使用、传播黑客程序和技术;

(七)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移动磁盘等电子公文介质;

(八)在计算机上安装和运行大型单机或网络游戏;

(九)破坏计算机及办公网络的正常运行;

(十)窃取保密信息。

第四章设备维修管理

第十七条计算机在正常工作中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告知院办公室,由院办公室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除。

第十八条需更换或者更新计算机配件的,应向院办公室提出申请。由院办公室按照规定报批后统一安排购买和更换。院内不再使用的计算机及配件需交回办公室统一处理。

第五章考核奖惩

第十九条各庭、处、室、队和个人运用计算机网络情况纳入岗位目标考核,由院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结果作为年底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各庭、处、室、队领导有责任督促、检查本庭、处、室、队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规范情况,院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

第二十条禁止超越授权使用计算机网络,禁止让非法院工作人员上机操作,违者一经查实,给予通报批评;经教育仍不改正的,或造成系统混乱、损害的,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一条违反国家、上级法院及本院有关计算机安全管理规定,造成失密、泄密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因各种原因造成计算机病毒侵入、系统崩溃的,应对不良后果负责;使法院整个网络受到病毒侵入、系统崩溃的,由监察部门给予肇事者纪律处分,并取消其及所在部门当年的评先评优资格,对其所在部门领导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第二十三条对于在信息输入、信息使用和信息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庭、处、室、队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对于未按照规定格式或要求及时输入计算机信息的庭、处、室、队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违反信息管理规定,妨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院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部门、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计算机网络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12

2、电教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更改网络配置和网站的内容。

3、网络控制室内严禁吸烟、吃食物,保持室内卫生,保障网络设备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

4、电教员在任何时间不得带外人在网络控制室内停留。

5、电教员在工作结束后应整理好仪器设备,检查电路使用是否正常,清理机房,关好门窗。

6、定期检测供电系统,保证稳定可靠的电源。维护好空调设备,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7、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防止病毒侵入破坏网络,每台机器都必须安装防毒软件。

8、未经测试通过的软硬件,不得进入机房。

9、非电教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进入网络控制室。电教员不得泄露密码,同时建立密码登记和更新制度。

10、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领导,并及时处理解决,做好故障出现原因及停用时间、处理方法的记录。

11、电教员应熟悉报警设备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机房、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13

一、大数据时代与社交网络

1.大数据时代。简单来说, 大数据就是那些通过标准数据库技术高效处理的规模巨大、形式复杂的数据。数据被称之为大, 它需要具备三个关键的属性, 那就是大规模、高速率和多样性。大规模指的是数据规模大,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手机、电脑上产生大量数据, 如今Facebook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 亿, 每月上传的照片也已经超过10 亿张, 每天生成300TB以上的日志数据[1]647;高效率指的是数据时效性特别强, 需要快速存储和处理, 系统会根据每个用户当下的需求来实时地改变网络广告的投放策略, 用户也希望以更快的速度从网络中提取信息;多样性是指表达数据的形式多种多样, 既有文字类结构化数据, 也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其他形式的非结构化数据, 社交网络中的数据多以非结构化为主。

2.大数据时代的社交网络。大数据的蓬勃发展给社交网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社交网络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 社交网络上非结构化信息日趋增多。腾讯公司2011年1 月推出的微信聊天应用程序截至2013 年1 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3 亿[2], 语音聊天、图片分享等功能获得了用户的极大青睐;让照片说话的社交应用“啪啪”, 用音频来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 声音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用户;此外, 其他社交网络也加入了语音、视频交流的功能。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信息给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交互体验,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在社交网络上透露了更多的个人真实信息, 而数字化信息的便捷复制性也使得个人对自身信息的控制能力大大减弱。

其次, 移动地理位置信息应用日渐风靡。从2010 年开始我国社交网络进入“Check In”时代, 用户在写微博、发照片时可以加入地理位置信息, 依靠即时地理位置信息交友的移动应用在国内也逐渐风靡, 地理位置信息成为当下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地理位置信息让用户在社交网络上有了更真实的用户体验, 但是大量信息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下, 其安全性堪忧。

此外, 资源互联性增强是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变化的另一大特点。好友可以访问用户已绑定的其他社交应用上的资料, 用户也可以将其他网站上的信息链接到自己常用的社交网络上。陌陌用户可以访问好友绑定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上的信息, 啪啪用户的更新信息可以链接到个人新浪微博里, 微信朋友圈支持从QQ空间、腾讯微博等其他移动社交网络里链接来的信息。数据互联是社交网络运营商应对大数据时代用户更高沟通需求的必然选择, 但是也为别有用心者挖掘用户个人信息体系提供了便利, 个人信息安全堪忧。

二、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3]16, 社交网络运营商只有在掌握海量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软件进行用户分析、产品分析, 预测市场走向, 挖掘出有巨大的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才能够在大数据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但是大数据这把双刃剑在方便用户社交和商家预测分析的同时, 使个人信息安全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1.账户被盗风险加剧。用户账户安全, 是人们对社交网络的基本要求。与传统互联网环境相比, 大数据环境中人们拥有了更多的社交网络账户, 为了便于记忆, 通常人们用同一个邮箱或者手机号在多个社区之间申请认证服务;为了便于用户操作, 网络运营商之间也加强合作, 用户可以用一个社交网站账户登录多个网站享受相关会员服务。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关联性强, 一个社交账户被盗, 其他网站的账户安全也岌岌可危。账户资料作为商家的重要资产, 也是犯罪分子垂涎的对象, 账户安全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下更加严峻。

2.隐私安全问题堪忧。隐私安全问题是大数据时代带给个人信息安全的最大威胁, 也是制约大数据发展的最大障碍[4]。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心情、分享照片, 在微博和聊天软件里和朋友进行互动, 我们的情绪、我们的地理位置、我们的日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数据化了。虽然人们乐于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 但是当大家意识到社交网络在默默记录和收集自己方方面面的数据时,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在现阶段, 社交网络中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公司并没有阐明其个人信息数据的真正用途, 这是导致用户不信任的原因所在。与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同,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关联性更强, 虽然运营商在共享和分析客户个人数据时进行了匿名处理, 但是随着数据来源的增多和数据量的增加, 那些看起来互不相干、相互分离的数据能够通过一定的关联物匹配起来, 从而使预先的匿名化无效。这种个人信息可以被重新识别出来风险, 使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将日益提上监管部门、立法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的日程之上。

3.用户个人信息控制权减弱。与传统环境相比, 现在人们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明显降低了。传统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代价高, 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还保持有微弱的控制权。但是在当今大数据时代, 个人在社交网站上的信息很容易被访问、收集和传播, 通过对不同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很容易建立包括目标人履历、喜好、朋友圈以及信仰等信息在内的信息体系。数字信息的易复制性和长期保存性, 使那些对我们不利的污点信息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取, 从而造成我们对个人信息控制权的减弱。

三、大数据环境下保护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

保证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是社交网络在大数据时代继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账户被盗、资料丢失、隐私被敲诈等等问题, 让我们意识到, 必须从国家、行业和用户等各个层面来应对大数据环境中社交网络出现的问题, 以发挥大数据在企业创新、服务用户上的优势。

1.个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同步跟进。大数据技术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 行业内部在不断地摸索中努力和前进, 面临着相关法律法规缺失、不能有效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作为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最高国家标准于2013 年3 月1 日开始实施, 它对大数据时代如何合理利用个人信息给予界定, 以指导和规范利用信息系统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法律效力远远不能保护群众个人信息安全, 而散落在其他法律条款中的针对信息安全保护的规定也无法满足当下群众追求信息尊严和信息控制权的需求, 因此大数据时代要想有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最重要的还是确立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刻不容缓。

2.完善社交网络服务行业自律公约。良好的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公约, 是一个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交网络企业要想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走得更长远, 就要努力构建本行业的通用规章, 维护用户信息安全, 建立客户信任感, 从大数据中获得持久利益。

第一, 改变秘密收集用户信息的现状。尊重用户知情权, 向其告知企业商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 给予用户是否授权运营商收集和利用自身信息数据的权利, 并在服务条款里阐明个人信息数据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期限。

第二, 努力寻求社交网络个人信息拥有者、数据服务提供商以及数据消费者之间共同认可的行业自律公约, 保证数据共享的合法性, 使第三方在使用社交网络数据时保证用户个人信息的隐私和安全, 以营造安全的数据使用环境。

3.提高大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 要保护社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安全, 除了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的约束外, 安全有力的防护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

首先, 加强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融合。面对不断膨胀的数据量和多种多样的客户端应用, 行业内应当利用大数据更高更广的视角来判断和监测网络安全, 将大数据技术与安全技术有机融合, 尽可能地提前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不断更新病毒和钓鱼软件特征, 使用户在运用社交网络时有一个良好的个人信息防护空间。

其次, 努力更新完善匿名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大数据预测技术为社交网络运营商开展精准营销服务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业界要努力寻找更专业的算法来完善匿名技术, 以解决数据分析应用与用户隐私之间的矛盾。

4.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素养。提高信息安全素养是社交网络用户在大数据时代主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有力措施。具体来说, 信息安全素养包括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知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能力等具体内容[5]82。信息安全知识的丰富, 有助于人们了解木马、钓鱼网站的特性特点, 从而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明确信息安全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 以及了解保护个人和他人信息安全的职责和义务, 遵守信息法律伦理, 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和病毒攻击、及时备份重要资料的信息安全能力。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素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 要有数字化节制意识。理性地应用社交网站和移动社交应用, 运用社交网络时要权衡得失, 眼光长远, 在网络上分享真实照片、个人行踪、即时地理位置等信息时要有节制意识, 并且有效设置陌生人访问权限, 把个人信息控制在自己所尽可能驾驭的范围之内。

第二, 降低账户信息的可理解度。社交网络用户应当避免使用姓名的拼音或者缩写加生日的方式来申请和设置社交网络账号密码, 避免用同一个邮箱同一密码申请多家网络应用, 同时也应当避免通过社交网络或者手机传送网络账号密码。

第三, 主动接受信息安全教育。相关调查显示, 参加过信息安全培训课程的用户信息安全意识较强, 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能力也较为突出[6]61。在大数据时代, 用户应仔细阅读社交网络运营商的安全隐私协议, 熟悉相应的隐私设置方式, 主动防护自身的信息安全。

此外, 在大数据环境下, 用户还应当及时更新电脑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安全防护软件, 避免在公共WIFI条件下登录网络应用、使用移动支付, 以免威胁个人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社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一大金矿, 是多方关注的焦点。新时代, 也要求我们提高信息安全素养, 加强大数据安全防护技术, 并以立法和行业自律为保障来捍卫个人信息的安全。

摘要:从大数据背景出发, 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的新特点, 指出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账户被盗、侵扰隐私、失去个人信息控制权等问题, 并从法律法规、行业自律、安全技术以及个人安全素养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以保证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安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国杰, 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6) .

[2]微信.http://t.qq.com/p/t/244301088926765.2013-1-15.[2013-8-3]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 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4]Jeff Bertolucci.Privacy Concerns:Big Data's Biggest Barrier?http://www.informationweek.com/big-data/news/big-data-analytics/privacy-concerns-big-datas-biggest-barrier/240156861.2013-6-18.[2013-8-3]

[5]罗力.国民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12 (3) .

上一篇:安塞腰鼓教案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销售部年终工作总结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