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2024-09-18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共11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1

《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教学重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女娲补天》等神话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观看动画片后,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谁?她在做什么?

2、出示课题 :女娲补天。齐读。(借神话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师生互动,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2、自学生字词。

3、老师出示生字动画,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练习组词。

4、教师小结。师范写容易写错的字如“隆、降、液、滋”,学生书空练习。

5、齐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等词语,再开火车读。

6、可以问同学,借助字典或者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赶快读读吧!

2.同桌互读。

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3.默读。(播放全文录音,听后用几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一)、指导学习第一节

1、天突然塌了,你们想象一下,大地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想象说。板书:天塌地裂

2、天为什么蹋下来啊?(学生会有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如:是火神和水神打架,天塌了!孙悟空大闹天宫„„)

3、找出描写天塌下来时场景的句子吧!出示句子: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

4、自由地读一读,通过一连串叠词的运用(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逼真传达出人间的惨状;指导学生从内容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带着这种难过和着急去再读读这段话吧!)

5、齐读——男女生赛读

(二)、指导学习第二节

过渡语:天塌了,大家都非常着急和难过,有个名叫女娲的人,她的心情怎样呢? 1、你知道女娲是谁吗?

2、她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比大家更难过?(因为是她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做父母的心情当然不一样了。)想象一下,会难过得怎样?

3、灾难带给女娲的仅仅是难过吗?她还有什么?(着急、焦急)

4、从哪些字词中发现了女娲非常着急?(立刻,求)你能给立刻换个近义词吗?(马上、立即、赶快)

5、看到这女娲是怎么做的呢?(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6、怎么才能把女娲这种难过焦急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同学们练一练。7、(自由练——指名——齐读)

师小结:从这节中我们知道,女娲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接着,她要做一件千古流传,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女娲补天,(板书: 补天)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

1、老师范读,男女合作读,再齐读。

2、自由读,找出这段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她忙了几天几夜”从中可以看出她找石头很辛苦。

虽然辛苦但她退缩了吗?(没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有什么精神?(师板书: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

(2)从“终于”体会到女娲找得很辛苦,很难找。

师:真会读书,从词语中可以看出她经历了千心万苦才找到了纯青石,我们想象一下,她在找纯青石会碰到哪些困难?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用角色演绎法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3)从“五天五夜” 中感受到女娲勇敢顽强的毅力。

3、小组讨论:女娲怎样补天的?(抓住一连串动词: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

4、指名说,教师小结。

5、齐读三、四自然段。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话中,用你的心灵,用你深情的语言再来读读这段话吧!让这感人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6、借用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找石头一一炼石头一一补天。)

7、指名说,其他同学评。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最后女娲把天补好了吗?

2、补好后的天又是怎么样的?

3、正因为女娲有了这种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乐于奉献,有了这顽强的毅力,终于把天补好了,天空多美丽啊!怎么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呢?请同学们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课文,边有感情地读边想象女娲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情形。

2、在女娲的努力下,天被补好了,从此人类头顶的天空象帐篷似的张开来,再也不会塌了。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什么?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伴着无声动画片范读,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把我们对女娲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朗读中去

4、故事读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女娲如此辛苦的补天,我们现代人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保护者得来不易的美好环境呢?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

2、把《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注重词语的积累,自己练习复述,为下一节课做铺垫)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起因

天塌地裂

起火 发洪水

经过

求雨灭火

造船救人

补天 结果

人民又安居乐业

第 二课 时

一、复习巩固。

1、巩固识字,指名读生字词。再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复习巩固字词,和有感情的阅读练习,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精读课文

1、带着以下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同桌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她是怎样补天的呢?

(3)女娲“补天”的过程?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3、刚才在读、听课文时,头脑中浮现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电视上见到过没有?同学们可以在小组里议论一下。(议论后,组织学生发言。)

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难万险补天,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的词句,并做上记号。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

(过渡: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人类的祖师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她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真让人敬佩。连课文后的小伙伴也吐了一个泡泡:“女娲真了不起。”)

5、交流汇报:(每组汇报时要补充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复述赏析,细致感悟。

1、细读课文,理清线索。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用哪几幅画来展现这个故事。(可以按板书说,为了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它们的意思。)

2、哪几段写女娲补天的经过的。齐读三、四自然段。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话中,用你的心灵,用你深情的语言再来读读这吧!让这感人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3、学生借用板书和多媒体画面,用自己的话复述补天的经过。

4、分组进行讲故事比赛。

③自愿讲故事,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5、分组汇报,指名讲故事,组织评议。(利用讲故事评价表)

评议要点:仪态是否端庄大方,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生动,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有感染力。

四、朗读想象,拓展延伸

1、想象说话:她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纯青石的?

2、写话训练:

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炼呀炼,炼得,炼得,可是她。

3、检查课前准备: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女娲的传说吗?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跳出神话:课前问题解决了吗?女娲补天是一个神话故事,和课前我们说过的那么多故事,你觉得它们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2、什么叫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过渡: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无法解释风雨等现象,所以这些神话故事就古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故事中女娲这个人并不存在,美丽的宇宙是靠劳动人民的双手去创造的。)

六、课后作业。

我心中的女娲---把女娲补天后的故事写一写。

七、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找雨神 不畏艰险 造了船 造福人类 找五彩石冶炼补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2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三篇课文, 还有一次习作和一道练习。本组课文形式多样, 有寓言故事, 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在哲理思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这类课文的教学, 有利于为学生打下母语的基础, 接受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本组课文时, 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 把握课文蕴含的哲理, 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要明确本单元教材编排的意图和作用。本单元可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这一组教材的内容和文体来说, 既是对低年级《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说理文章的进一步拓展, 又为高年级说理文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二要把握本单元教材编排的训练体系。统筹安排, 因课设练, 多次重复, 螺旋上升, 这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训练体系。本单元除朗读、默读、积累词语和预习课文等常规项目外, 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 (1) 查字典解释词义;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 (3)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 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特点, 因课设练, 充分发挥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比如, 《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几篇课文对话多、故事情节强, 教材都安排了朗读课文、讲述故事的训练。《寓言两则》选自中国古代传统寓言故事, 教材安排了“再找几则其他寓言故事, 读一读, 讲一讲”的练习。《争论的故事》兄弟俩的语言非常精彩, 教材安排了“把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的练习。《剪枝的学问》笔调轻松活泼, 娓娓道来, “我”的感悟写得很含蓄, 虽未一语道破, 但读者心中自明, 教材安排了“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的练习, 诸如此类。

三要挖掘本单元教材蕴含的哲理因素。本单元四篇课文以事喻理, 蕴藏着丰富的哲理。这些哲理都蕴含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课文内容里。教学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揣摩,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哲理。

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单元教材的特点, 确立单元教学具体目标 (略) 。

学习本单元教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在朗读中想象相应的画面, 理解叙述顺序, 能理解重点词句及摘抄佳句, 能复述故事等,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 要很好地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元素, 以学定教, 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重点

查字典解释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

单元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事中之理”。

单元教学建议

一、分析研究, 把握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步骤为:“初读, 了解故事→悟读, 研读重点→研读, 探明事理→拓展, 联系生活。”教学时, 关键是要讲清“事”, 使学生通过“事”悟出“理”, 然后再联系实际, 有针对性地延伸拓展。学生在阅读中面临的困难往往是难以弄明“事中之理”, 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在学生真切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品读关键段落及关键词句, 启发思考, 从而使学生悟出“事中之理”。

二、以读代讲, 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

“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如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本单元课文层次清晰, 语言流畅, 学生一读能懂。教学时, 要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品、去悟。要做到初读,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再读, 理清顺序, 概括文意;精读, 抓住重点, 训练语言;品读, 品味词句, 领悟哲理;研读, 延伸拓展。朗读作为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寓言两则》要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 让学生在朗读中见其形, 入其境;《争论的故事》可从文中的反问句入手, 并抓住“争论不休”的声音变化, 演绎当时情境;《剪枝的学问》要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词语, 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神情, 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只有深入思考的朗读, 才能让学生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

三、理清文章脉络,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各部分的要点及其联系, 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可采用段意合并、中心句摘录、题目拓展等方法, 建议本单元采用段意合并法。比如《鹬蚌相争》, 第一节写鹬蚌为什么相争, 第二、三节写鹬蚌如何相争, 第四节写相争的结果怎样。因而,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就可概括为:本文通过鹬蚌相争的经过的叙述,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宽容。要求学生概括时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把课文从厚读薄, 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既蕴含了科技性知识、又揭示了一定哲理的小短文。教学《剪枝的学问》, 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 可抓住题眼设计问题:1.什么叫剪枝?2.王大伯剪掉了什么样的树枝?3.剪掉了一些枝条后桃子长得怎么样?这样三问, 学生粗读课文, 便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并概括出课文内容:文章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 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 生活处处有学问, 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抓住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文本。

《语文课标》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 特别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教学目标。文中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它们或揭示中心, 或蕴涵情感, 或概括内容, 或暗示思路。备课时, 找准这些关键词, 就能教活整篇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重锤敲打。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 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入情入境地读课文, 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

《揠苗助长》讲农夫急于求成时, 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词语, 先说“他巴望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说明他心情的急切;“天天到田边去看”, 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又为他下面采取的行动作了铺垫;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争论的故事》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不以为然”, 教“争论不休”, 先分角色练习朗读兄弟俩的对话, 再让学生比赛查字典, “休”有哪几种意思, 在“争论不休”中应该取哪种解释, 学生自然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剪枝的学问》要求学生反复咀嚼“减少是为了增加”这句话, 从中悟出“只有去除闲枝废叶, 才能留住精华;只有卸去沉重的负担, 才能快捷行走”的道理。

五、积累好词佳句,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理解。继续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积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 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三是运用。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

从训练角度看, 可以体会用词的准确, 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等。比如, 《剪枝的学问》中有关桃园春景的描写的积累, “我又惊又喜, 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噢, ‘减少’是为了‘增加’, 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它就像一句名言, 学生积累下来, 终生受用。再如, 练习中有关语言成语的积累, 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 而且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 使他们从中受到启迪, 得到教益。

六、增强生活意识, 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习作教学继续倡导生活作文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八让学生编一个童话故事, 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这篇习作, 强化了作文的实用功能。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编写童话的兴趣,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 编写童话故事, 把故事内容叙述清楚, 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本单元《鹬蚌相争》一文心理和语言的描写, 《争论的故事》一文的对话描写, 《剪枝的学问》一文哲理的揭示, 可以迁移到编写童话故事的过程中。

1.从生活入手, 激发习作兴趣。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画, 并提出要求:看看是谁, 在干什么?想一想这几个小动物这样做好不好?然后分别说说这几幅图所写的故事。2.鼓励想象, 拓宽思路。围绕“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个中心, 鼓励学生想象, 思考如何帮助小动物们改掉坏习惯。3.分析范文, 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范文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想象丰富, 语言具有儿童特点, 非常适合学生仿写。教师要让学生的习作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 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3

[关键词]单元 整合 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64

语文教学要真正还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面貌,教师就要整体把握内容,获得阅读感受,迁移学习方法,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寻觅出一条省时高效,深受学生喜欢的学习路径,培植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与能力。

一、聚焦核心内容

人教版语文二下第六单元的课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感人肺腑,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确定这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突出强调了以识字、写字、朗读为教学要义,侧重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低年级课文教学无须太多理解,教师要把力气花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以及适当的积累运用上,要创设各种机会,设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有效朗读、规范书写、积累词句,并能在课内有效运用。

因此,有了课程阶段性目标的指引,就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是什么”转化成语文教材的“教什么”,从而确立起以识字、写字、朗读、积累为核心内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系。

2.单元导语

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有学段意识,更要有指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共性。而“单元导语”就好似一个瞄准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体现了编者意图,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第六单元是一组关于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的品质。单元导语在主题上立意鲜明:“从古到今,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导语提供的信息与课文内容前后呼应,导语的指向也奠定了学习的基调:抓住“人物的优秀品质”,推敲人物的言行与内心活动。其实质就是让教材心理化,让教材更具可教性。因而,单元导语是不可忽略的备课要素。

3.文本特质

核心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学段目标、单元主题的统领,实施顶层设计,但同时要兼顾每一个文本的特质。这就好比木工制作家具时,虽“胸有成型”,但用料、美工、做法,仍需细细考究、独具匠心。一个文本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它的意义是在某个领域中被确定的,关键就要看教者能否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抽丝剥茧,摄取精魂。如《画家和牧童》一课,故事在塑造戴嵩这个人物时用了这样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刻画:“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足见戴嵩声名远扬。再看:“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表现了戴嵩轻车熟路、深谙绘画之道,画技不凡;还有:“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画活了,画活了……”这样形象直观、立体化的语言,凸显了戴嵩画技的高超,是开启儿童理解与想象最好的媒介。好的故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赫赫有名的画家居然也会有出错的地方,当牧童公开指出戴嵩的错误时,大画家虚心接受的态度为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基于文本特质的个性化的言语结构,其对比、冲突的情节铺展深入文本内核,也使得戴嵩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

仔细研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都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情节变化和精彩的语言描写。如《我为你骄傲》,围绕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文脉,两张便条的构思还原了故事蕴涵的人性之美,“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很不自在”等“言语秘妙”的发现强化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实现了现实中的我与文中的“我”的精神相遇,自然形成了对言语所蕴涵的语用意义的理解。故事,正因为有了有趣的情节才有了耐人寻味的意义。故事的核心价值在于情节和语言。

二、整合教材资源

从资源入手,领悟编者情感,是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有效教学的依据。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分别在导语、插图、泡泡语、课后练习以及小资料中体现了编者的价值取向。如每篇课文的“泡泡语”就是很好的对话素材。像“大画家戴嵩多虚心哪!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也很了不起。”这样的对话指向人物的客观评价,体现了文本的精神主旨。“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些学习提示提纲挈领,叩击着文本的关键点,直面文本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拎出一条统整全文主线的关键问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言语交际。而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均围绕“朗读”或“默读”这一训练目标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合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因而,这个单元的设计落脚点为:利用“泡泡语”设置问题情境,展开对话过程,确立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联动学生个体、语言实践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识字、朗读与表达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三、优化教学设计

1.情境解词:言语积累结构化

情境解词即根据词语构造规律或者几个词语间的内在联系,融合文本具体语境,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记忆,由此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扩展记忆容量,促进学生的词汇积累,构建形象灵动的词语教学。

第一组词:纷纷夸赞 称赞 赞扬(选自《画家和牧童》

(1)同样是夸赞的意思,课文连续用了几个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三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有一点不同,谁知道?

(3)“纷纷夸赞”表示很多人夸戴嵩,“纷纷”表示多的意思。那如果表示不停地夸奖别人,可以用AABC的词语形式说吗?

(4)齐读:连连称赞 啧啧称赞 频频称赞……

第二组词:走走停停(选自《三个儿子》

(1)你们来读,老师来演。这桶水到底沉不沉?看你们怎么读。

(2)沉吗?你从哪儿看出很沉?(学生自由交流,聚焦“走走停停”)

(3)怎么看出走走停停就是表示水很沉呢?(联系课文内容)除了关注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再看词语的结构,有什么发现吗?

(4)哦,两个叠词相加强调了水很沉很重,妈妈拎得很辛苦。我们再来想几组AABB形式的词。

(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园地六”中六组同样形式的词语,指导学生读中积累)

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词语的理解要设法从字面的抽象解释转化成具象的演绎,让机械孤立的语词扎根文本、触及内心。如艺术化、表演式、联想式的解词方式,都试图从词语本身抽取其特点、本质或者基本的东西,联结组块,产生聚合,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言语的发展。

当然,本单元识字模块也可采用情境化手段,通过课题、图片、游戏、语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并通过排列组合等游戏进一步强化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依据特点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掌握辨析方法,提高汉字使用的正确率。

2.情境对话:言语理解立体化

案例:《三个儿子》

(1)小朋友读书真认真!那么,在课文中你看到了几个儿子?用手势告诉我!

(2)答案是一个儿子的同学,和课文中的老爷爷想到一块儿去了。看,老爷爷也是这么说的——

(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这样说,妈妈可不同意啦,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再去书中找一找,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说的?

(4)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贴关键词:A既聪明又有力气 B好嗓子 C没什么特别

(5)孩子聪明又有力气,嗓子好听,最高兴的当然是妈妈了,想想妈妈会怎么夸自己的孩子呢?(引导学生加上提示语入情入境地读)可是第三个妈妈却没什么可说,想想她此时的心情,也来加个提示语读一读。

(6)这不是三个儿子吗?明明是三个呀,你们怎么说只有一个呢?是和老爷爷一样眼花啦,糊涂啦?(不是)是被第一个儿子迷住了?(不是)是被第二个儿子的歌声陶醉了?(不是)难道是他?什么特点都没有的,是他?(是)为什么?

至此,教师由“泡泡语”延伸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在感悟“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子”的矛盾与统一后,再以“议儿子”“赏儿子”“悟儿子”的大写意、叠加式的结构组织教学,顺势把情感体验引入朗读实践中,以期达到语言、表情、心理三位一体的朗读效果。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悟儿子”中,结合第8自然段的表演读,再铺设一个情境对话的玄机:“哎哟,好辛苦啊,三位妈妈,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看,他来了——”出示第三个儿子的做法。“明白了,明白了,你们看到的一个儿子原来就是他!此时,这位妈妈还会像你们所说的是垂头丧气地说吗?是失望地说吗?那你就在这位妈妈面前,用上提示语夸夸他的儿子吧!”自然而宽松的因势发展,集中而完整的训练主线,形成了简约而丰盈的课堂效果,为学生的言语理解提供了立体化的场景。

同样,本单元另几篇课文都可以构建情境对话的言语实践板块。如《我为你骄傲》可聚焦两张便条的内容来引发故事冲突:一张被水打湿了的便条上到底写了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给小男孩写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吗?《画家和牧童》可围绕故事结局“一个著名的画家却向一个牧童拱手致谢”来设置问题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起话语诉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创编故事结尾:当售货员阿姨再次见到小男孩时……话题的建构要不断策划“唤醒、满足与转化”学生内心需要的语文活动,这样才会扎实活泼地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

3.语境推衍:言语表达整体化

语文课重在学习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达到规范妥帖,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

案例:《画家和牧童》

(1)戴嵩的画技真是高超,你看,商人在称赞,教书先生在赞扬,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2)随机点拨:这位商人,你为什么要连说两个“画得太像啦”?(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

(3)你觉得怎样的画才是“绝妙之作”呀?(板书:绝妙之作)

(4)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夸赞他呢?别急,我们先去词语“加油站”加加油。出示其他词语——“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请小朋友用上这些词语夸一夸戴嵩的画,大家可以自己夸,也可以学学课文里的样子夸。

(同桌练习——指名夸——全体起立夸)

(5)看的人都在夸,这就是——(板书:纷纷夸赞)这么多人称赞他的画,可见他的画画得太好了。难怪说——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这一个夸赞的场景从侧面烘托了戴嵩画技的卓越。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继续推衍的语境,让学生经历当下文本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成功地“破译”由形式和内容组合成的语境信息,逐渐丰满对人物的认识并积累内化为有效的语言,实现言语表达训练的整体优化。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4

假如我会变,我想变成一条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游呀游,游到了一条小河里。我看见水中长满了水藻,绿茵茵的;喝一口水,水中有一股腥臭、苦涩的味道。我呼吸急促,感到喘不过气来,急忙游到水面透口气。到了水面,我睁眼一看,啊!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塑料袋、方便面桶,还有腐烂的动物尸体;河边堆满了果皮、纸屑等生活垃圾。忽然,岸上一个小孩指着我对同伴说:“看,那里还有一条鱼。我们去把它捞上来烧起吃!”“啊,要吃我!”吓得我赶快钻进水里逃走了。

我游呀游,游到了一条大河里。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我游到水面一看,原来是一个码头。只见高耸的塔吊矗立在码头上,大大小小的货船鸣着汽笛开进开出。正当我看得入神,忽然一阵大浪涌来,原来是一艘轮船朝我驶来。我急忙大叫:“别撞我!我是人„„哦,不,是人变的鱼,是人„„鱼„„”不知是我叫的声音太小,还是船上的人不把鱼当回事,轮船还是径直朝我冲来,吓得我又赶快钻进水里逃走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滋有味地读故事,学会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语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真切体会天塌下来的可怕景象,感受女娲一心拯救人类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天塌下来的可怕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感受女娲的勇敢、善良、甘于奉献的品质,在阅读中感受神话那丰富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这位人头蛇身的美丽女神就是女娲。女娲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神话世界,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

2、(板书课题)生跟着写

提示:娲、补的写法

3、齐读题目《女娲补天》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女娲是怎么补天的?(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你们提的问题很好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女娲。打开课文130页。

2、自读课文,要求

(1)读懂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孩子们,读了课文,现在让我来考一考你们,看看谁会读这些词语。

课件2出示:塌下 露出 熄灭 喷火 燃烧 围困 挣扎 缺少 冶炼 液体 轰隆隆 熊熊大火 金光四射

(生读,师纠正,多音字,容易读错的词语)

4、师生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的故事。)

三、品读过程,感知形象。

(一)品读故事起因

师引读: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课件3出示,雷电声)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1、生思考:究竟发生了怎样可怕的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抽读,课件出示句子

2、(课件四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A,用一个词语概括此时的感受(可怕,悲惨)B自由读

C如果用一幅画把这一幕幕画下来,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哪些画面。

B你听,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有人在大声喊着,叫着,在到处是洪水的田野里,又有孩子在哭着,喊着。

(天被撮破了,地被震裂了,人们四处逃窜,水里,火里的人,诚惶诚恐,天下开始不太平)

这是多么悲惨,多么可怕的景象啊。

E你们能用朗读再现当时可怕的情景吗?(生自读、抽读,师范读(课件四音乐响起直到窟窿还在喷火),生齐读)

师小结过渡:这句话传神、逼真地写出了天塌地裂带来的人间惨状。(板书:天塌地裂),此时,作为人类母亲的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做了什么?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二)研读补天的经过

1、抽生读女娲做的事。“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师小结过渡: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获救了,可是天上的窟窿还在喷火。

(课件五出示喷火图片)

3、师:面对着更大的危险,女娲决定怎么做?

生: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4、女娲补天容易吗?请默读3、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并体会体会。

(1)生读完后,找出相关句子,并抽读。

课件六出示“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石头,泉水中找到了。”

(2)师: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找石的艰辛(板书,找石)(师提示:从几天几夜(时间长)读得慢),找啊找很辛苦中体会)

(3)带着体会,齐读这句话

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最后一颗石头,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替女娲感到高兴,激动,自豪

师:你们的眉头都舒展了,为女娲找齐五彩石而高兴.师:一起齐读这句话。终于。。。。(板书:找石)

5师小结过渡:我们从女娲找石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她的艰辛,还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补天的不容易,接着交流找到的句子。

生:“五彩石找到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女娲补天不容易。

师:女娲好不容易找到了五彩石,现在应该干什么了? 生:冶炼(板书)

师:找到冶炼,出现在文中哪句话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冶炼的意思)融化 把坚硬的东西融化成液体,就是冶炼

师:冶炼的过程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不容易?(五天五夜))

师:学到了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女娲能冒着生命危险,废寝忘食地去补天?

生:因为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她不忍心看着自已的孩子受苦,善良。师:为了能拯救自已的孩子,女娲补天的心是很迫切的,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现在要开始补天了?(抽读补天句子))

小结过渡:我们从女娲冶炼五彩石的过程中,体会到炼石的艰辛,天补好了,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

师:我看到了你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你们想目睹女娲补天成功的一瞬间。(视频出示)

历经千辛万苦,女娲终于补天成功(板书,补天成功)。师:从女娲的这些种种举动中,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女娲?

师板书(善良、勇敢,),从女娲补天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善良,勇敢,甘于奉献的女娲。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6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了怎样的服装。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相关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

1、出示“雷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2、师:雷鸟与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更迭,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3、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等方式检查。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师配乐读第一段文字。

2、师:喜欢这白雪世界吗?

3、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二段。

1、渡: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读。

3、反馈。重点体会第四句“……又清凉,又香甜……”

二、学习3—7段

1、过渡: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生自读——反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练习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生再次表演。

三、学习8——9段

1、过渡: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听录音)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10——14段。

4、生反馈。

5、师小结。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自读15——25自然段。思考:春天到了,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反馈。

3、小组活动:配合读15——25段或试演此情景。

4、师小结。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一)

冬:白色大衣

春:白色带有棕色斑点的大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7

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指导,多音字、形近字区别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回顾积累描写动物植物的好词、佳句、名段欣赏,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复习重点:

1、会认、会写本单元要求会认识、会写的生字词。

2、积累本单元的好词佳句等。

复习过程:

一、导入:

本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

二、精讲点拨

(一)、复习生字词,课件展示。

1、复习生字:齐读。

5课——翠 秆 腹 赤 衬 衫透 泛 泡 饲 翁 陡 壁 6课——欧 洲 瑞 士 舒 启殊 骤 涉 疲 政 踏 救 载 7课——森 郁 葱 湛 盖 犁砍 裸 扩 栋 柴 喘 黎

2、形近字组词:

掠()圈()稻()惊()倦()插()站()瑞()洲()沾()喘()州()偶()裁()骤()寓()载()聚()

3、多音字: 载 晃 应 爪

三、重点内容复习第五课《翠鸟》

1、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这一段写了翠鸟(颜色鲜艳)的特点,是从(外形)来介绍的。在写翠鸟的颜色时,先写(头),再写(背上),后写(腹部)。

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它(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这是从(动作)的角度,写了翠鸟(鸣声清脆、动作敏捷)的特点。第六课《燕子专列》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从上面所填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纷纷”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四处”指人们寻找燕子的范围(广)。从“纷纷”、“四处”可以看出人们(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

3、我从(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体会到当时气候与环境(恶劣),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

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

——因为人们过度砍伐树木,破坏环境,所以美丽的村庄消失了。从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语文园地二

1、填空

清对()廉对()正对()罪对()善对()罚对()懒对()优对()

2、读读背背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四、归纳方法

1、学生先发言:我复习的好方法。

2、教师点拨:认真观察,按一定顺序写作;运用好词佳句和恰当的修辞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揣摩大意,背诵积累学以致用。

3、回归本单元主题:爱护周围环境我如何做?

五、巩固作业

一、听写: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微风 一()客人 一()火车 一()房子 一()楔子 一()善心 一()公路 一()村庄

三、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清-()廉-()()-罪()-偏 奖-()优-()()-恶()-懒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1.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2.翠鸟蹬开苇秆飞过去。

五、阅读。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把描写翠鸟身体部位的词写下来。

2.把写颜色的词写下来。

3.找出描写翠鸟体形、眼睛、嘴的特点的词。体形: 眼睛: 嘴:

六、请你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

七、本单元的主题是(),《翠鸟》这篇课文分别写出了翠鸟的 特点和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的喜爱之情,教育我们要 翠鸟,与翠鸟 相处。《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了有一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 飞回 时,在欧洲瑞士境内遇到了当地,它们因,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最后燕子乘坐专列,驶向了远方,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 之情。《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的人们由于过度,导致,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路旁的橡树》课文主要讲 在修建一条公路,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人们都赞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学习本课,按照自主识字——整体感知——品文味升华——说说写写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重点难点

体会人们在处理这棵橡树与路时的心情和开始时不同的态度。教学建议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从导读入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a.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可在检查学生朗读时纠正读音。

b.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宽阔()挺拔()楔()子

b.理解词语。

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

(设计意图:扫清阅读障碍,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说。

本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

(设计意图:可以通过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做段落大意。)附: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讲在筑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橡树。工程师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讲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坐车的人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设计意图:进而引导学生将大意连在一起说说,让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

三、细读课文品味深华

1、细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令你深受感动的语句,谈一谈感想,读一读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感受)

2、全班交流。

(1)“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2)“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为什么工程师和工人们都沉默不语呢? ●学生们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3)“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长久地,说明了工程师在内心深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心理斗争。

●联系上下文理解工程师为什么叹气。可以知道,一方面橡树应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要修筑公路的)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使公路绕过橡树,但这样一来,公路就不会像箭一样笔直了,因此,这声叹息含蓄地传达出工程师为了保护橡树,在没有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无奈的选择。

“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表明工人们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前,看到工程师在叹气,内心非常担心、沉重。

这两句话语速也要舒缓、语调同样要略显低沉。

(4)“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谁知哪些人?

(5)“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6)“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不约而同地赞叹”,表明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为。(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从重点词句中领会课文的中心的阅读方法)

3、结合地方实例及查找的资料,说说你读后的感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拓展)

四、巩固学习

引导学生积累词句。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附:

1、PPT课件

2、拓展阅读

答案提示:只要能抓住保护环境这一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3、相关资料平台:

橡 树

红橡树是美国的巨大财富。在它的众多特色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比绝大多数树种都更容易移栽成活,并且它对于周围城镇环境的适应力也是惊人的强大。在公园里的街道以及家庭庭院中,红橡树浓密的树冠都可以提供凉爽的避荫之处。它在秋季整个季节中无与伦比的色彩表现都得益于它优异的木质基础。在我国,红橡树的种植才刚刚开始,特别适合大面积栽培,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中去。

橡子仁: 橡树种子。橡树叶、橡碗(橡子壳)青岗子 子弹头型 米橡种子干、净、无霉变、无虫、破碎少 含水量8%。

橡树在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但是只有在特定的地域条件--地中海气候下,其树皮才可以作为软木来使用 葡萄牙被称为橡树上的国家,是在葡萄牙橡树资源被充分的利用。一棵橡树在长到10岁之后就可以采剥树皮,以后每4年就可以采剥一次大概可以采剥200年左右,当然这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橡树的树皮被剥掉后树木本身并不会受到影响,经过一段时间也就是4年她又会恢复原貌。软木优良的物理性能是软木用途广泛的本质原

因。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的横截面,可以发现软木的内部充斥着许多蜂窝状结构,蜂窝的内部饱含空气,所以软木的弹性很好。软木本身十分耐磨,现在各国发动机的缸垫许多采用软木作为原料。另外,软木防潮、防虫蛀,可以保证在阴暗潮湿的酒窖中葡萄酒不会随着岁月一同流逝。这种纯天然的材料,对人体无任何危害,因此被广泛用于葡萄酒和香槟酒的酒塞生产中,其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后来葡萄牙人又用软木开发出了软木墙板及地板产品。

创建于1932年的北京首都图书馆,当时用的就是1厘米厚的最简易的软木地板,直到2000年维修时,已使用了70年。2000年对全馆复古修缮时,阅览室的地板材料仍然确定使用软木地板。葡萄牙最大的软木生产企业--阿默林集团为其提供了600多平方米的软木地板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软木地板是一种天然的材料,又不破坏环境,具有极强的吸音、隔热、耐压性能,又防虫蛀、防潮,也易于清理和维护,同时软木的独一无二的花纹和色泽高雅美观适合作为地面材料使用。

欧洲人们使用软木地板和墙板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作为高档的地面材料,目前在欧洲,软木占到了地面材料5%左右的份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认读“召集”、“骆驼”、“禁不住”、“得意”、“恰好”等词语,理解“若隐若现”、“恍然大悟”、“密密麻麻”、“连绵不断”等词语的意思,会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说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2.过程与方法

①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内容。②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

③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④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树立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突破方法:利用课外故事导入以及小组交流讨论。

难点:用“虽然„„但是„„”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突破方法:读课文深入理解,小组交流,优生带差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有一家商场,刚开始生意很不景气,后来做了一些改革,生意越做越红火。生意好了,麻烦事也来了。商场里唯一的一部电梯,常常挤得水泄不通。于是,商场召开董事会,请手下所有职员出谋划策。如果你是员工,你会出什么好点子?(学生议论)正像你们说的那样,再装一部电梯吧,没位置;搬迁吧,又没有那么多资金。想不想听听一个聪明的职员出的好点子?他说在电梯的两旁摆上几张桌子,桌上放上各类报纸;在靠电梯附近的墙上装上几面

镜子,这样一来,电梯拥挤的问题自然解决了。原来,那些爱看报纸的男士看到电梯上人多,不经意地在那里看报纸;爱美的女士,不由自主地在镜前照镜子。这位职员立了大功,后来晋升为经理。请问,这位职员为什么能晋升为经理?他的点子好在哪里?

师:谁能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说收到了什么启发?(多动脑,遇事不慌张)

师:这节课,咱们就开始学一个与动脑有关的小故事。(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按照学习要求自学课文。出示学习要求:

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同桌讨论。(生默读课文,划词语)2.出示词语:

召集 骆驼 密密麻麻 得意 禁不住 弯弯曲曲 连绵不断 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 恍然大悟 恰好 1)请同学读词语。注意个别字的注音。

2)师:词语同学们读得不错,现在老师考考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请同学们简短的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如果用上上面的词语会更好。3)出示课件,提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师:现在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画师布置了什么任务呢?还有徒弟们是怎么完成的的呢?大家在课文里找一下。屏幕出示:三个徒弟不同的方法。

2.师: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应强调那些字词。(板书:密密麻麻 画满)

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许多多 骆驼头)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3.师:画师对哪幅画满意呢? 生:三徒弟 师:在课文里找一下 点名回答

屏幕出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4.师:为什么三徒弟只画了两只骆驼,还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呢?大徒弟和二徒弟和我一样也感到奇怪?现在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看看画师是怎么评价的?

1)大家齐读画师的话。

2)理解“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迷迷糊糊)

课件出示“若”的意思:①要是;②你;③好像。应该选哪一

种?连起来说意思。

3)屏幕出示段落中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5.师:那么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第二只)这只若隐若现的骆驼什么作用呢?

师: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吧,那么,大徒弟,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又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生:恍然大悟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呢(忽然一下子明白过来)?他们“悟” 到了什么?(两只骆驼代表的是无限的可能性,让人有想象的空间,后面还会有有断断续续的骆驼呢)。

师点出课题:小徒弟以少代多,想别人没想到的。(板书:以少代多)

四、拓展内容

师:咱们看一下一个课外的小故事。出示课件:踏花归去马蹄香 师:大家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生回答。

师总结: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不仅如此,还要多读书,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呢。师:那么咱们再回到课文,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五、作业小练习

如何在一张一样的大小的纸上画最多的花。

六、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密密麻麻 画满 二徒弟:许许多多 骆驼头 小徒弟:两只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10

女娲补天

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的是想象中的神人神力。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而《女娲补天》通过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的故事,学习女娲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勤劳而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女娲补天》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补天)

二、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3)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2017.3.1 最新版

点评: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先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的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3)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点评:这个环节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虽然理解词语并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品词析句的水平,而这种能力非一日之功,正是来自于平时的日积月累,在孩子的学习初期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提高不成问题,更会使他们走上一条轻松、愉快的人生道路。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天塌下一块,地被震裂,人们被水火所围困,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3.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4.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提出新的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点评: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自主阅读的结果,然后再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整理和有感情蓝读,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017.3.1 最新版

2.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三、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挂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4.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五、总结全文。

1.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3.齐读课文,小结。

六、拓展延伸。

1.在女娲的努力下,天被补好了,从此人类头顶的天空象帐篷似的张开来,再也不会塌了。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

2.女娲如此辛苦的补天,我们现代人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保护者得来不易的美好环境呢?

点评:简单的说话练习,既能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又能训练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最后,又把学生引向课外,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打下良好基础。

2017.3.1 最新版

3.阅读课外神话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女娲补天教案 篇11

说到保护环境,我就想到学校门口每天都会发生的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时候,校门还没打开,道路两边就摆满了卖玩具和卖零食的小推车。同学们就争抢着买这些东西,然后把包装啊,垃圾啊,乱七八糟的都随手扔在地上。道路上顿时花花绿绿、满目狼藉。原来应该清静幽雅的校园门口,好像变成了集市闹区。

如果照这样下去,每天那么多的垃圾污染者空气,天空会越来越灰蒙蒙,上课的时候,可能会臭气弥漫。蓝蓝的天空看不到了,清新的空气闻不到了,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环境变成这样,得想办法改变。

我建议同学们不要在校门口乱买东西。没有人去买,那些推车就会慢慢消失。地面上就不会有果皮纸屑,空气中就不会有各种难闻的气味,还校园一份宁静!

大家一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让天空更蓝、空气更新、水更清、树更绿,创造一个清新美丽的家园!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的老家附近有一个工业园区,它吧我的老家变得越来越糟糕。

天空灰蓝灰蓝的,像是要下雨似的,空气臭的刺鼻,每次经过工业园区,我们都紧紧地捂着鼻子,紧皱着眉头,在空气中包含着一些微小的沙粒,只要阳光一照射,就能看到天空中有很多灰色的东西漂浮在半空中,在那儿呆久了,你就会感觉到一阵阵难受,树木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工业园区的里面不知何时修建了一个又一个的烟囱,它们一个劲的冒烟,浓烟灰黑灰黑的像是雾似的在天空中盘旋不定,玻璃厂后有几条又宽又长的排污管,一直延伸到我老家的河里,污水又黑又臭,黑得像汽油似的,那臭味让周围的植物都枯死了,挖出来一看,呀!根都给染黑了!可水上漂浮着一层又灰又厚的液体,好像是汽油又好像不是,总之觉得特别怪异。

工业园区越建越多,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但是天空城市会污染,植物也会枯死,空气会变臭,水源会被染黑,城市会化为乌有!为了保护环境,请多多植树,不乱丢垃圾,请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吧!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3)环保从我做起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臭氧空洞”……这些在世界上流行的词,越来越多!这是可在警告我们,我们的环境正在恶化。环保,成了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的义务。它是我们后代的生命的保障。

在家里,我是个环保小先锋。我一直都“管”着爸爸。这可不是管他的衣食住行。我管的可是他环不环保的的大事情。

有时候出门吃饭,服务员会拿来一次性的餐具,每回爸爸都满不在乎地接受下来,可我就不同意了。我对服务员姐姐说:“姐姐,我们不要一次性餐具。这些一次性餐具都是木都做成的,每天有这么多的客人在餐厅吃饭,如果我们都用一次性餐具,那要牺牲多少参天大树的生命呀!而且,也请不要给我们用塑料的打包袋,因为,塑料是很难分解的,会比我们的孙子的孙子的寿命还长,在地球上存在几百年也不会消失,那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多大影响呀!”每逢这时,爸爸和服务员姐姐总是会接受我的意见。

(4)保护环境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地破坏她,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平时没事时,我们就吃一块口香糖,嚼完后随口吐在地上,口香糖牢牢地粘在地上,清洁工人得用铲子才能把它弄掉,而且口香糖也污染土地。我们经常在购物时,会用到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却不知塑料袋被火烧后会制造有毒气体,填埋后还不容易降解,还会导致土地被破坏,中国人口这么多,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塑料袋在污染我们的环境。

一个人的环保行动就像是一盏灯,当大家都点燃自己的那盏灯,整个世界就会一片光明!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不吃口香糖;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5)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今天,我们读了很多关于保护环境的小短文。我想起曾经在我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得是去年的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去鹅湖边散步,走了一段路,我就一个劲的喊口渴,于是,爸爸就在路边的小店给我买了根冰棍。我边吃边走,一会儿就吃完了,随手把冰棍棒往鹅湖里一扔。爸爸看见了,马上提醒我说;“可可,不能乱扔垃圾噢!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往湖里扔垃圾,这美丽的鹅湖不就变成了垃圾湖了。”我羞愧的说:“知道了,我下次一定不乱扔垃圾。”爸爸微笑着抚摸我的头说:“地球也是我们的家,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我调皮的说:“噢,那就是大家一直说的,城市是我家,环境清洁靠大家。我明白了。”让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乱扔垃圾了。

我想爱护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所以要从每个人做起!

(6)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我们的祖国虽然资源、物产比较丰富。可是,你知道吗?光光这些都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环保!

我觉得,政府应该多多提倡环保,多多参与环保工作,为环保做贡献,组织好环保是最关键的。你们说,是吗?

首先,应该告诉市民,要关注每一件环保的事,积极做环保工作,不要随手扔垃圾、看到垃圾要及时捡起。其次,要把废旧电池该扔哪的问题解决好,应该把这件事给做得更完善:在一些地方分放一些回收废旧电池的筒,每天都有专门负责的人去取。这样一来,不管是住在偏远地区,还是住在热闹的地方,都可以很方便的把废旧电池处理了,再也不会发生人们不知道废旧电池怎么处理,就把废旧电池扔进垃圾箱里的事了。最后,政府应该增加一个环保工作者的职务,让更多的人投身于环保工作当中!

为了环保,行动起来吧!

(7)保护环境

一天,我们全家人快乐的吃着晚饭的时候,我为了出去玩,吃得很快,把许多饭粒在桌上,爷爷看见了,严肃的盯着我,叫我把饭给拾起来,我嫌它脏,不乐意的说:“撒在饭桌上多脏呀!叫人怎么吃呀!再说我也不是故意的。”

爷爷说:“你难道没学过《锄禾》这首诗吗?粮食是农民伯伯冒着炎热的天气,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很不容易才得到的,难道你就这样看到农民伯伯的血汗白费吗?以前我们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日子,我很小时候就要出去帮大人干活,现在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还不知道珍惜。”听了爷爷的话,我满脸通红,赶紧把撒在桌子上的饭粒拾起来吃下去。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饭桌总是干干净净,而且碗里饭一粒不留,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8)环保从我做起

一天,我在校园里走了一圈,发现垃圾还真不少,有同学们撕下的碎纸,有同学们吃完扔下的雪糕袋,还有一些破坏环境的塑料袋……这些引起了我的反思。

我们天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美好的一切当中。地球妈妈慷慨地为我们提供无限的资源,让我们丰衣足食,反而还破坏地球妈妈。

现在由于人类大量的砍树荒漠正推着大自然,吞噬着整个地球难道就心该情愿的看着地球被破坏?有的塑料袋很难腐烂,被成为白色污染。每想到,一个小小的塑料袋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帮。古代昌盛的儒家思想,也都把“仁”和“礼”放在首位。古代的道德方面也是数不胜数,孔融让梨也是把最大的让给长辈……

我呼吁:不要再破坏我们的家园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

(9)环保从我做起

3月1日,学校开展“卫生小标兵”的活动。班会课的时候,董老师说:“我们教室的垃圾很多,我们要把看到的纸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如果看到有乱丢纸的同学,大家就要举报,哪个同学捡的纸最多,举报同学的越多,就是卫生小标兵,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一下课,同学们就在教室里捡纸,我在地面找到了许许多多的碎纸,并把它们都捡了起来,然后全部放到了垃圾桶里。“你乱丢废纸是不对的。”看到有同学乱扔草稿纸,我连忙上去制止。他说:“对不起,我马上就捡起来。”

通过“卫生小标兵”的活动,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是夸夸其谈的一句空话,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同学们,加油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好!

(10)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说到保护环境,我就想到学校门口每天都会发生的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时候,校门还没打开,道路两边就摆满了卖玩具和卖零食的小推车。同学们就争抢着买这些东西,然后把包装啊,垃圾啊,乱七八糟的都随手扔在地上。道路上顿时花花绿绿、满目狼藉。原来应该清静幽雅的校园门口,好像变成了集市闹区。

如果照这样下去,每天那么多的垃圾污染者空气,天空会越来越灰蒙蒙,上课的时候,可能会臭气弥漫。蓝蓝的天空看不到了,清新的空气闻不到了,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环境变成这样,得想办法改变。

我建议同学们不要在校门口乱买东西。没有人去买,那些推车就会慢慢消失。地面上就不会有果皮纸屑,空气中就不会有各种难闻的气味,还校园一份宁静!

大家一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让天空更蓝、空气更新、水更清、树更绿,创造一个清新美丽的家园!

(11)十年后的家乡

从前,家乡的环境非常恶劣,江河上到处可见垃圾;土壤也受到了污染,变得有毒了;空气也被车排除得尾气污染了……

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开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心里不约而同地想:也许现在开始保护环境也不迟。人们开始行动起来。时间在流逝,一年有一年过去了……

到了第十年,大自然又回到了身边,天空、太阳和白云也露出了笑脸,他们为人们的行为感到欣慰:政府停掉了不合格的工厂,投入1.98亿整治环境……孩子们也做出了贡献:不随地乱扔垃圾,爱护花草……甚至连汽车也该成了太阳能的哩!

我希望家乡的环境可以像我想的一点一点变好,一点一点恢复往日美好的环境。湛蓝深远的天空,清新甜润的空气和苍翠欲滴的森林,能够重新出现。

(1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说到保护环境,我就想起了一件事。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下楼散步,无意中,我发现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有一个废旧的、脏兮兮的电池。电池可是危害我们生存环境的一大杀手!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想到这,我跑到妈妈跟前把这件事儿说了一遍,我又说:“妈妈,我想把废电池扔到垃圾箱里。”妈妈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我欢快地跑到废电池旁边,心想:我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啊!我轻轻地捡起废电池,扔进了垃圾箱里。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儿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捡起地上每一片纸屑,爱护花草树木,关爱小动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绿的世界,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13)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今天是星期六的晚上,我和我的爸妈一起到月湖公园游玩。

我一进大门就闻见了一股香味,我猜一定是桂花树,果然不出所料真的!后来我看见很多人围在一块,我就跑了过去看了看,有人在玩水上球,我就好奇了起来:“爸爸,我也要我玩这个。”“好好好……”一阵痛快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走过。我拿着十元钱到收钱阿姨那里去,拿着一张票,到一位叔叔那里,他要我进去。这当我玩得开心时,有一位小朋友把一包薯片的纸丢到地上了,我和生气,一下来就对那个小朋友说:“你还在读一年级吧,你们的老师难到没有叫你们要爱护环境吗?”他望都不望我一下,说:“要你管,你又不是我的老师,凭什么你管。”“因为我比你大”他的妈妈来了,我就走了。

我想提醒你们一句话:爱护环境是一个很容易的事,如果我们大家不爱护环境,我们的地球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14)保护环境 森林大会

“咚咚咚”,小猴边敲锣边喊着,“开会了,大伙快来开会了”。森林里的动物听到喊开会了,就从四面八方赶到开会地点。

老虎是森林之王,它开始发话了说:“最近有些群众反映说‘有些个别动物家的环境很差,搞得臭哄哄的’所以我决定带领大家来一次检查,来评选环境优秀奖”大家听到老虎的讲话,热烈的鼓起掌声。

第一个检查的是小兔的家,它家搞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连洞口也很整洁。接着是小猴的家`狮子的家……,它们的家都很干净,当检查到小熊家时,它家里脏脏的,臭哄哄的,到处堆满垃圾袋,大家马上起哄的说:“最差奖应该给小熊”。动物们都用石头扔向小熊,小熊委屈地说:“如果不是我每天到处捡你们扔的垃圾,你们的家哪有那么干净”。大

上一篇:全过程跟踪审计合同下一篇:辩论教案两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