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2024-12-23

国旗下讲话(重阳敬老,话说美德)(精选10篇)

国旗下讲话(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篇1

国旗下讲话内容

(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学 校:龙 山 中 学班 级:七年级一班姓 名:李 俊 彦

国旗下讲话

(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重阳敬老,话说美德》。在这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金秋十月,国庆节的喜悦仍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放着心的微笑。转眼间,又到了农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

在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的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作,如:毛泽东主席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犹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夕阳最美,因为那是一种告别,一种对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别;是一种期待,一种蓄势待发对下个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阳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阳。老人便是这轮美丽的夕阳,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 多为他们着想,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外出学会礼让老人;在学校里,更要尊重我师长……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礼貌学生。

同学们,虽然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仅仅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更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人生是一面镜子,对照人生,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是传统的美德;是社会的责任。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让老人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

同学们,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他们为我们撑起的这片蓝天,让我们为争做一个知礼明礼的好孩子而努力,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初一〃一班团支部

尊老敬老是美德国旗下讲话 篇2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尊老敬老是美德》

每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大家都会想到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

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老人。尊敬老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湖南韶山。在短暂逗留的日子里,他特地请家乡的老人吃饭。在他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敬酒时,那位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父母生养了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儿女们应该尽到的责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老年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人们去关爱。

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着的图书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诉大家,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绝不是重阳节这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同学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捶捶背捶捶腿、洗洗碗扫扫地。多为老人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爷爷奶

奶不在身边的常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外出礼让老人,如乘公交车的时候主动给老人让座。假期时间帮帮左邻右里的老人打扫打扫房屋,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旗下讲话(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篇3

情长

大家知道吗?今年的11月1日又是一个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长久的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在节日当天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人,岁数大了,生活中总有很多困难和不便之处,我们要处处体谅,尽可能的给予照顾,为老人排忧解难,为老人送去欢乐。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尊重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此,学校向同学们提出以下的倡议:

1、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为老人倒杯茶、敲敲背、唱支歌……让他们能沐浴到温情的生活;

2、听老人诉心愿,每位同学与老人家聊一次天,听听老人聊聊过去的故事;

3、为老人送上一份祝福,可以通过自制贺卡、合影留念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孝敬之情;

4、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要“一张笑脸、一声问候”。要以儿女之心、感恩之情对待身边的老教师,老同志以及遇到的老人。

重阳敬老话美德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重阳敬老话美德》。

九月初九又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由于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再说秋季也是收获的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其中尊老敬老就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在这个美丽的十月,在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同时,请大家不要忘记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富强,经历了风霜雨雪的磨练,他们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祝福。同学们,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仅仅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电话,也许他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自然地牵手,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同学,都要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服、洗碗、扫地、叠被„„在日常生活中,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情告诉他们„„

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为争做一个尊老敬老的孩子而努力,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永放光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关于敬老的国旗下讲话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队员们,大家好!

我叫张怡,来自六(4)中队,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尊重老人,从我做起》。

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老人啊,老人,他们已满头银发,颤颤巍巍,但是他们对我们的爱,还是那么博大而无私,然而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却渺小而稀少。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去索取,却忽略了雨天为他们撑上一把伞,劳动后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睡觉前为他们揉揉肩……让我们轻轻抚摩无情岁月留在他们脸上的印记,轻轻吟唱一首舒心的歌曲,驱赶他们一天奔波带来的疲乏。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我们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爷爷奶奶,也要尊重其他的老人。为了让全社会的人更好地敬老爱老,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号作为“国际老人节”,我国更是有“九九重阳节”来弘扬我们的敬老爱老的民族优良传统。当然,我们都知道,敬老爱老并不仅仅是言语的,更要化为更为真挚的行动。说一句敬老话,读一篇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做一名敬老爱老的文明小学生。乘车时,主动起身将座位让给老人;排队时,主动让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搀扶一把身边的老人……这简单的起身、简单的谦让、简单的搀扶,是对生命尊重,对岁月的尊重,更是文明与高素质的体现。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为日出日落的话,我们的老人便是这轮美丽的夕阳,世间最美不过是这片夕阳红!因为那是一种告别,一种对一天辛苦耕作的告别;因为那是一种期待,一种蓄势待发对下个黎明的期待。队员们,我们要知道正是夕阳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阳啊!正是老人们无私的奉献与给予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美满的生活啊!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我们的尊老敬老吧。我们一定要让老人们微笑在今天,微笑在每一天,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阳红!从现在起,行动吧!

美德少年国旗下讲话 篇6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争当美德好少年》。 上周五,同学们观看了《四川省十佳美德少年事迹展播》,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我们学校也将开展一系列的“美德少年”评选活动。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美德,传承美德,弘扬美德,争当名符其实的美德少年。同学们,怎样才能评为美德少年呢?我认为美德少年有如下标准:

一、尊师孝亲: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真诚对待身边亲友。在家里主动分担家务,照顾家人;在学校尊师守纪、热爱集体,积极担当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

二、助人为乐:乐于帮助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慈善和服务活动,服务社会,奉献他人。

三、自强自立:生活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强,勇于承担责任,坚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吃苦耐劳、自强不息。

四、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信守承诺,恪守公德,知书达理,恭谨谦让,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规范。

五、勤学创新: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课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有创新思路和成果。

国旗下讲话-勤劳是美德 篇7

“勤劳是做人的根本”、“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些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简单,但是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的国家,古代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诸如:“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等,这都是对勤劳最好的解释。这些经典名言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活的幸福,学业的成功,都源自于勤劳。你想生活幸福吗,你想获得成功吗,那么请你勤劳.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历经四十年的勤奋工作,阅读了上万册书籍和刊物,最后才完成了促使人类进步的伟大著作《资本论》一书。

勤劳,对于好学上进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点燃智慧的火把。当然我们所说的勤劳,不是蛮干,而在于灵活、创新,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惟有勤劳者,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摄取到知识的硕果,才能取得先进的技术成果,才能不断推进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学生,我们也需要勤奋的学习,不仅要勤奋学习,也要勤奋的劳动.在班级的卫生打扫,学校的卫生保洁,要付出自己的勤劳,为创造良好的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家里,更应该做个勤劳的好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既锻炼了自己,又减轻了父母的负担。

国旗下讲话争做美德少年讲话稿 篇8

你们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争做美德少年”。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学习,让我们一起来争当“美德少年”。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难忘记:童稚时的孔融将最大最好的梨让给长辈的动人故事;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最终以《诗》扬名;新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师恩的故事;老子在《道德经》中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一切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

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常常听到有人抱怨:“现在的人的道德观念越来越薄弱了,人们置身于优越的生活中,陶醉在灯红酒绿之中,却忘了做人最基本的东西——德。”但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美德就在我们身边。不信?那么请回忆一下,前几周在我们的宣传栏上张贴了一张感谢信,感谢我们博雅学校七年级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捡到若干元钱主动还给了失主,在我们学校,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捡到钱或者其他贵重物品主动交给大队委,在公交车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让座,以上这些事情不正体现了我们还具有助人为乐的美德吗?同学们,不要再以“美德离我们太远了”为借口而不去行动,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美德就在我们的身边。美德,是你捡起纸屑的一次弓腰,是你果断出手的一次帮扶,是你毅然决然的一次主张正义,是你为父母做好的一顿晚餐,是你不甘人后的一次进取,是你尊敬师长的一句问候……同学们,美德不仅在你身边,只要你愿意,你就是美德的化身,你就会成为美的使者!

老师们,同学们,美酒需要酿藏,美德需要修炼。学会做人,并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一生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一句名言: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的美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让美德之花开满博雅校园。

关于敬老的国旗下讲话稿推荐 篇9

尊老爱幼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经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老人也是长辈,尊敬长辈是很多小朋友都懂得的道理。在老人身上流传着很多的故事,老人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古罗马伟大的哲学家西塞罗说过:“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老人是我们民族的魂,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经由老人,再经由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敬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老人,则是话题中不曾褪色的字眼。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经历的最多的无疑就是老人。人生的问卷答到了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以耐心和爱心来续补这空缺的横线,在老人的阐述中重踏他们曾走过的路,从敬老的氛围中感受他们的点点滴滴,感受他们炽热的回忆,从他们身上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看到我们中华民族永不腐朽的精神。

而助老不仅仅是对自家的老人。孔子曾经说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只有天下大同,才能让社会上的老人得以安享天年。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帮助天下的老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做的。

尊敬老人,帮助老人,我们就应该从心里面去爱护他们。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境贫寒,但十分孝顺,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在外讨的食物,皆带回家去供奉二老。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侍奉他们。”听到的人感到他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伟大主席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大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名人尚且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年迈的亲人做些什么呢?

传统美德国旗下的讲话 篇10

一、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中流击水,奋发图强。

二 勤学、好问

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

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三 “百善孝为先”,也难怪这中华民族聪慧的人民会把孝这一美德提到八个字的首位!这很有讲究,不过这也很实际,做人首先应当懂得尊敬、孝顺父母长辈!当然,尽孝也并不仅仅在物质上。父母的养育之恩、亲人的关切之情,我们的“寸草心”仅用物质,又何以能报答?也许一点精神上的安慰,也会让疼爱我们的父母亲人开心不己!而身为学生的我们,又如何在精神上给父母长辈安慰呢?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电扇的凉风为我们消去袭来的热流,我们在感到一丝满足的时候,此刻的父母,也许正在灼热的太阳下,为我们赚取那一笔一笔的学费、生活费!当我们围在餐桌旁,喷香的饭菜勾起我们的食欲,可口的饮料为我们消去渴燥,可曾想过,此刻父母正在干嘛!。

四 敬长、知礼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 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奋发、立志,勤学、好问 ,勤俭、廉正,敬长、知礼,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上一篇:新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书下一篇:网络营销开概念与价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