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式

2024-10-25

学案导学式(精选8篇)

学案导学式 篇1

“学案导学式”教学感悟

“学案导学式”教学感悟

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 傅金奖

高中教学新课改已经过了八年多,课改要求更加深入人心,这个时候,对于厦门来说,高中校不能补课,这样对于我们的教学时间大打折扣,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在化学教学中,不少化学老师明明认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以训练为主,可是课时又大都用于讲解上;明明知道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结果往往上成满堂灌,不把时间留给学生;明明知道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可常常是把化学课上得死气沉沉,让学生听得索然无味。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

一、教学中的遇到的一些难题

首先要解决如何让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我校属于普通中学,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相对薄弱,学生的特点是好玩,但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都有上进的心,但是缺乏恒心和斗志,常常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喜好玩,没休息好,导致上课时经常昏昏欲睡,学习效率低下,长此下去几乎都荒废了学习。现在就给老师提出了难题,如何让学生充满自信,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课堂,怎样让学生上课能把心思放在课堂。

二、如何编写导学案

首先,导学案设计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化学素质教育是以完善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自主探究、化学实验操作和设计能力为目的。

其次,在设计和实施导学案时,我们需要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弹力。基于整体课程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来设计问题,做到课时教学服从单元教学的要求,单元教学服从整体教学的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弄清知识的新旧联系,做到由旧知带动新知,由熟入生,如此,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彼此相互联系中,既加强了对旧知的巩固,又引导了学生对新知的渴求。

第三,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认识规律来取代学生的认识规律,从而违背了主体教学原则。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是在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情的问题、方法;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确定课堂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易懂易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具有科学性、现实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念。

第四,教学中要注重互动的重要性。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合作互动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学过程就会流于形式,教学任务就难以真正落实。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应体现这一教学思想,做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甚至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利用导学案使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师生之间展开交流,教师之间探讨经验,形成一个多边的信息交流网络,体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第五,如何编写导学案的内容。首先,导学案内容必须能使学生建立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编写导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当采用启发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三、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导学案教学

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参照教案,按照导学案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导学案进行学与练。

总之, “学案导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过程,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它使“教”围绕着“学”转,以学定教,实现了教与学的合一,也实现了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学习资源,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优化了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落实,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案导学”的研究前景还很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挖掘出“学案导学”的巨大潜力,使“学案导学”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做为基础中学的我们,在上课时间大量缩水的今天,让我们不得不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我们下阶段的任务是研究出适合自己校情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道路崎岖,我们只能迎难而上,相信一定能成功。

学案导学式 篇2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人类的科学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 传统的“输灌式”教学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90年代以来, 一场学习的革命悄然兴起, 学会学习, 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一份报告中就已指出“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成了我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展开积极的探索, 开始是目标教学, 然后是“洋思”, 推行“学案导学”。经比较发现, 学案导学更适合我校的教学实际, 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我校在学案导学的模式构建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二、学案导学的推进及成果

1. 加强理论学习, 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为促进导学案模式的扎实推进, 学校领导专门组织教师学习理论, 并为我们印发资料解读学案导学。通过理论学习, 我们认识到教学案导学指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教师和学生定好位, 为学案的编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编制科学实用的学案。

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认识到编制高效、实用的学案是关键。教学案的设计应遵循教学规律, 体现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落实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案设计中根据生物学科的教学实际, 我注重体现了主导性、主体性、创新性的原则。 (1) 主导性原则。教师立足于“主导”地位思考设计学案, 切实担负起导演、教练、主持人的责任。课前精心备课, 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把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问题反映在学案上, 积极施教, 师生配合,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 主体性原则。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教学案的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的学习活动。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往往不深刻, 根据生物科实际情况, 我尽量把实验探究、实验操作的课题放给学生, 让他们通过自己思考, 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案的设计上, 我注重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拥有一片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不限制学生思维, 在探索中创新。

3. 导学案的扎实推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胆使用, 我确实感受到导学案的可行性。由于提前分发学案, 学生提前预习, 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 知识点在课堂上都能掌握, 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在此基础上, 通过听、评课, 教研研讨等形式总结经验和教训, 不断完善和实践, 生物导学案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模式。

三、导学案的基本模式

1. 分发学案, 课前预习。

一般情况下, 上课前一天把预先编好的学案分发给学生, 让学生用5到10分钟时间去预习新知识, 完成预习题, 感知本节的基础知识。

2. 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针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做适当的提示, 配以一定量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依照学案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梯度性, 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 做到循序渐进, 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 看书不详细不行, 光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看书, 学会自学。

3. 学生自学教材。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指导自学方法, 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就能掌握, 哪些内容应该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 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 教师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 带着问题去交流、去听课, 这样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学生受益终生。

4. 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 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自学中的疑惑进行小组交流, 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及时汇总, 以便在精讲释疑中帮助学生解决。讨论过程要发挥实效性, 教师要及时关注每个小组的交流, 可以深入到学生中参与交流, 避免形式主义, 避免草草了事, 提高课堂效率。

5. 精讲释疑。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基础上, 根据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讲解力争语言精炼, 有针对性, 有启发性, 避免面面俱到, 对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 要予以表扬和鼓励,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6. 巩固练习。

练习题的设计要紧扣知识目标, 和本节知识密切相连, 难易适中, 由浅入深, 让学生通过练习能更牢固地巩固知识。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 做出正确的讲评, 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知识。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1. 优化课堂教学, 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不能千篇一律, 应该与启发式、讨论式等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力争多种形式并用, 提高教学效率。

2.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从资料获得的信息, 在学案中增加知识拓展和生活链接等环节,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3. 通过学案的编写, 使我感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不断充电, 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今后要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学案导学的改革背景、学案导学的推进及成果, 系统地阐述了导学案的基本模式和初期成效, 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学案导学式 篇3

摘要:

“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实现高效为目的。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旨在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一定的策略,使学案的效果得以最好的体现。

“学案导学式”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习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得学案效果得到最好的体现。

一、自主学习,给学生一片自由探究的天空

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前把编制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或一堂课的时间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指导。比如: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自学时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疑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自学时根据教材和学案,读书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形成新的知识网络。自学分三步走:第一通读与之相关的教材内容、整体感知;第二,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导学,理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主线;第三,加强对学案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在学案相应位置标出并记录下自己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学生对自学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解和同伴讨论互研,积极鼓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疑问和新的发现,寻求解答。

二、反馈尝试,给学生一个解除疑难杂症的良方

学生完成了第一阶段自学探究的基础上进入反馈尝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大体安排5分钟左右。“学案导学式”教学法一开始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给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尝试并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或查阅资料并期望得到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就将学习变成自身的需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动力;又依靠自主学习掌握了知识体系和重点,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并迫切希望及时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听课时的目标也更加明确,更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疑难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尝试。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交流、全班辩论等多种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领引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氛围,适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抓住带有共性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鼓励学生尝试释疑;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课前查阅学案所获得的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使课堂上的讲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精讲点拨,给学生一把提升能力的钥匙

精讲点拨阶段是“学案导学式”教学法实施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精讲点拨阶段,教师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依据教学重点难点和课前查阅学案所获得的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的信息反馈以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点拨。这一环节大体安排8---10分钟左右。教师在精讲点拨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笫一,精讲点拨时胸中有数,准确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第二,精讲点拨的语言、内容要精;第三,精讲点拨应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围绕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精讲知识网络的构建、重点、疑难点和易混点、热点等,切忌面面俱到;第四,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五,在教师精讲点拨的全过程中,针对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点,设计问题是关键,思路分析、技巧和方法的点拨是重点。设计成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能够辨明是非的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高超的艺术,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教法、学法融为一体,优化了教学过程和结构,使教学节奏明快,氛围活跃。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果。

四、训练拓展,给学生搭建一个巩固深化知识的平台

这一环节大体安排8---10分钟。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主线和知识网络后,教师设计一定量的不同角度、层次、带有启发性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题,让学生当堂训练,限时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展示学生答案及答题思路,师生共同点评,突出点评学生答题思路。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思维训练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给学生内化整理知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剖析,以开放的思路,巩固、迁移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

五、评价小结,给学生一面继续前进的旗帜

完成上述环节后,教师利用3分钟左右时间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进一步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引导学生课后反思学习过程和成败得失,自我评价,寻求筛选最优化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下一段的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在“学案导学式” 教学法中,学案是载体,导学是关键和核心,自主学习是方法和灵魂,实现高效是目的。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教有法无定法,学有法贵在得法,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不应机械照搬,应根据学情、教学内尝和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灵活取舍。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浅谈“学案导学” 篇4

一、引言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在这一目标和要求之下,诸多的教育模式便应用而生,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下的学案教学便成为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措施,作为高中基本课程之一的地理学科,学案教学在实现新课标理念方面也体现出无比的优越性。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优越性的表现

科学的教学方法,应是既包括一个相对固定,兼顾教、学的模式,又能够容纳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地发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最终走入“会学”。托勒密曾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地理学案的设计:

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学案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尽可能的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学案的编写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呈现三维目标,让学生学习有的放矢。认真钻研课本和《地理课程标准》,以确定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尽可能的挖掘知识的能力价值,切合实际的制定出学习目标是学案导学的模式基础,学案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包含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非智力目标包括情感目标、价值观等。其中地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形成明确的人生价值观十分重要。但学生未必从中体会出来,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凸现出目标,使目标明确化,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

2、设计主干知识,形成探究主线。

地理学研究的主体是地理环境和各地理事项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具有贴近生活,容易感知的特点。所以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分化,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它应是学案上的一条明线,是完成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载体。在此基础上的能力引申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适时进行能力的培养,如识图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这一层次要在学案中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学完知识点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3、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正是由于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使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上拓展。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学案教学与问题设计的科学、新颖、灵活、恰当、富于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是学案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的确需要费一番心思,下一番功夫,否则就难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问题设计的形式宜丰富多样,不断变换形式,常换常新亦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注重选择规范、严谨的高考题,它能使同学们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增强自身水平和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地理学科特色,在学案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所学的教材内容,将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案的设计中,尤其注重新教材案例的应用,并联系现实生活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感受生活,认知世界,提高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学案在课堂中应用

1、精心准备用于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要控制学生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2、合作探究用于课堂教学。学案的出现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学生依据学案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程序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

3、精讲精评,用于课堂小结。

在学生完成对以上知识的总结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和在课堂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学生未达到的或不适应自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及时理解,掌握并重视知识网络(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同时在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时,注意思路的引导,使学生形成明确的思路和方法,最终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五、学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案不同与教案。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虽密切相连,最终目标一致,但在课堂角色、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2、不是知识点,知识框架和练习题的简单罗列 学案的设计是为了创设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思路,所以它的设计应侧重于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素质,积极的鼓励学生探索创新,科学的设计问题,适时的引线搭桥帮助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学案导学”的主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所以学案从根本意义上有别与知识框架,也不是简单知识的罗列。

3、避免学案设计的呆板僵化

对学案导学案设计意见建议 篇5

随着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改革活动的深入,备课组及全体教师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逐步完善,并突出个性化的导学案,让导学案的设计水平再上台阶,更加高效。为此对本学年的导学案设计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一、对“导学案”的再认识

1、“导学案”是借助导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知识 建构的教学模式。其模式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精讲精练”。

2、其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

3、其课堂实施过程为: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反思小结—达标补偿六步。

4、其原则是:始终体现“容量大、密度高、节奏快”。

5、其编写过程为:集体讨论—编制初稿—展示交流—补充完善—超前印发,切实抓好“导学预习—课堂展示—巩固落实” 三个环节。

6、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坚持课堂“没有学生的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问题不点拨”,7、“做到三精”:即精选备课内容,勇于舍弃;精编导学案,直达核心;精讲知识,一语中的。

8、要注重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什么,学法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它不是“取向”,是朝着某个方向行动的“做法”。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习某个问题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是最经典最纯粹的东西。

9.改教学案为导学案必须重视“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让导学案成为学生预习课本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二、导学案设计的新要求

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导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也是集体的智慧。本学年,希望各别课组要加大集体教研的力度,让集体教研真正制度化、规范化、实用化,对所编写的导学案的各个环节和重要内容可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再集中全组老师认真研究此导学案设计的可行性,务必保证对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达成共识。让每一份导学案都凝聚着全组教师的共同智慧。

2、导学案设计要遵循的“四个统一”和“四个特点”

“四个统一”:即统一明确责任教师,统一规范导学案模式,统一编制导学案序号,统一规范导学案的管理和使用。“四个特点”:即学科化、课型化、年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3、百花齐放——设计精品化的个性化导学案

本学年,各年级教师都用导学案替代教学案,但特别强调的是,每个教师都要有自己的导学案,即个性化的导学案。个性化的导学案不完全等同于全组集体研究的导学案,应该是在遵循“四个统一”和“四个特点”基础上,提倡个性化张扬,发挥教师个人优势,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是能充分体现个人特点、班级特点、师生双边活动特点及学生合作探究特点的个性化的导学案。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努力将自己的导学案精品化、实用化、高效化。

4、设计“课时”导学案

(1)导学案一般以课时独立而成

目前,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课时授课制”,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导学案不能独立于这一组织形式之外,理应为学生的课时学习服务,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导学案。(2)应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增设相应课时

学生要形成技能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归纳已有经验,形成概念并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设定课时中,经常增加习题课,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补充一些专题课,单元或章节完成后增加复习课。

5、导学案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指令

(1)每一个活动前先指明学习的步骤,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

(2)在问题前用简短的学习动作词语概括并加标识。这些指导语言有:归纳、小结、猜测、验证、证明、例题示范、反思、提示、分析、观察、讨论 实验等。

6、问题的呈现方式多采用简答或解答的方式

导学案重点是展现学生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要尽可能的展现多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共同特点是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测量的是学生对关键词的知识记忆和结论的准确.但这种题型也有弊端,很难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填空题和选择题由于材料较多,在编辑上占去大量的版面,给阅读者造成阅读困难;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7、导学案设计应方便课堂教学(仅供参考)

(1)每堂导学案以两页设计为最佳

(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教学环节前的顺序符号应使用图标表示,便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时,学生能根据教师要求准确定位学习活动。

(3)应重视行距,以一点五倍行距最为适宜,便于学生顺利阅读而不至于上下文混淆。

(4)应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留有空间。即在每课第一页左边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师生备注。

(5)导学案要有反思总结。反思总结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的过程。要安排好反思的时间和反思的内容。反思要深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起始阶段的反思总结,教师可以给出反思的内容。三 制度保障

1、实行级部主任周常规检查制:每周星期一年级部主任要对各个备课组的教学常规进行全面检查,其中,教师个人的导学案是检查的主要内容,并将结果及时反馈。

2、实行校长室的抽查制:每周星期一校长室应分别抽查每个年级1——2个备课组的教学常规,进行比较细致的检查,其中教师个人的导学案是检查的主要内容,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级部主任和备课组长。

3、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学常规考核之中

学校应编辑出版“优秀导学案集”,收录各年级教师的文本导学案并编订成册,将各备课组的电子版导学案发到校园网上,以方便于广大教师对备课资源的共享。

即墨一中学案导学实施意见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有效地落实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学案导学的界定及实施意义

(一)学案导学的界定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二)学案导学的实施意义

“学案导学” 能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它通过创建师生互动互助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自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导学案的组成及编写原则(一)导学案的组成

导学案的组成: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使学生自学有的放矢;(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5)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2.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或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3.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导学案的内容指向应落脚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上等等。4.学习小结

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的整理归纳。

教师要按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出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的环节和步骤。5.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题型考察要体现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并且要全面、灵活、多样。(2)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3)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4)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5)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6)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在教材中,某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参与化原则,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在课堂上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发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感悟与获得,从而还课堂于学生。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5.层次化原则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

各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

三、学案导学的实施

(一)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一般分为:编制初稿—集体讨论—展示交流—补充完善—超前印发。1.编制初稿

备课组长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提前两周将学案的设计分配给相关教师,主备教师明确备课内容后,要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编写学案的准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构成等,并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详细的知识结构,根据新课改理念和要求设计出教学思路和内容,形成初案。2.集体讨论

主备人要向备课组内其他教师讲明本导学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及确立的依据,讲清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师生互动的方法,课堂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及依据等;然后,备课组内其他成员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各抒己见,充分讨论,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最后,统一认识,确立一个最优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的设定,由主备教师进行整理,形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3.展示交流与补充完善

导学案整理完成后,还要利用集备时间进行展示交流,主备人可以说课的形式进行,组内其他成员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内容的设定,再到课堂教学的展开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分析(主要从知识层次化、重难点知识问题化、课堂引导、点拨等方面是否做到了明确、可操作等方面),各备课组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学案导学的具体要求继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欠缺的知识点和导学环节,再返回编者修订,力求做到更完善。

4、编写规范

(1)每堂导学案以两页设计为最佳(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

(3)重视行距,以一点五倍行距最为适宜,便于学生顺利阅读。

(4)留有空间。即在每课第一页左边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师生备注。

(5)有反思总结。反思总结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的过程。要安排好反思的时间和反思的内容。反思要深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6)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5.超前印发

每一导学案都有专门的负责编写者,在印刷版本上必须要注明编者和校审者,经过层层环节编写后的教学案,还要交付备课组长审阅才能最终印刷。

导学案至少要在使用一周前印刷好;教师应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具体内容进行预习。(二)学案导学的流程

35+10即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前35分钟要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预习加课下自主、合作预习的成果,而后10分钟则是预习,预习的内容则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具体来说,就是一节课分两段,将课堂时间45分钟分成“35+10”两段,前段时间组织学生通过“展示”解决预习案上内容,后段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下课前的10分钟为下节课的起点。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课下直至第二天的课堂,与下节课的前段35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在每节课的第35分钟时,教师要果断结束本课的教学,收起用完的导学案,并拿出新导学案,然后师生共同做好明确目标、指示方法、点破难点、共同预习的工作。

四、学案导学的落实、评价

(一)导学案的落实 1.实行级部周常规检查制

每周一各级部要对级部内备课组的教学常规进行全面检查,其中,教师个人的导学案是检查的重中之重,要注意将结果及时反馈,从而加强导学案的修正和完善。2.实行抽查制

成立导学案检查小组,学校将统一抽查指定时间段备课组的导学案,抽查结果即是各组导学案的质量等级。3.导学案的检查结果纳入教学常规考核中,并占有教学常规考核的较大权重。

4.导学案一式两份:一份电子版导学案,上传到校内网,作为学校学案导学的教学资源;一份纸质稿编订成册,留档保存。学校将编辑出版“优秀导学案集”。即墨一中导学案实施意见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有效地落实导学案的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导学案的界定及实施意义

(一)导学案的界定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二)导学案的实施意义

导学案能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导学案中将学习目标示意学生,能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本中的学习及课后的检查中,都可以导学案为导向进行学习和小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的学。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导学案的组成及编写原则(一)导学案的组成

导学案的基本组成: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使学生自学有的放矢;(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5)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2.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或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3.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案的内容指向应落脚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上等等。4.学习小结

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的整理归纳。

教师要按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出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的环节和步骤。5.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题型考察要体现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并且要全面、灵活、多样。(2)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3)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4)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5)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6)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在教材中,某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参与化原则,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在课堂上通过导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发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感悟与获得,从而还课堂于学生。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导学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5.层次化原则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

各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导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一般分为:编制初稿—集体讨论—展示交流—补充完善—超前印发。1.编制初稿

备课组长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提前两周将导学案的设计分配给相关教师,主备教师明确备课内容后,要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编写导学案的准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构成等,并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详细的知识结构,根据新课改理念和要求设计出教学思路和内容,形成初案。2.集体讨论

主备人要向备课组内其他教师讲明本导学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及确立的依据,讲清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师生互动的方法,课堂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及依据等;然后,备课组内其他成员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各抒己见,充分讨论,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最后,统一认识,确立一个最优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的设定,由主备教师进行整理,形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3.展示交流与补充完善

导学案整理完成后,还要利用集备时间进行展示交流,主备人可以说课的形式进行,组内其他成员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内容的设定,再到课堂教学的展开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分析(主要从知识层次化、重难点知识问题化、课堂引导、点拨等方面是否做到了明确、可操作等方面),各备课组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导学案的具体要求继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欠缺的知识点和导学环节,再返回编者修订,力求做到更完善。4.超前印发

每一导学案都有专门的负责编写者,在印刷版本上必须要注明编者和校审者,经过层层环节编写后的导学案,还要交付备课组长审阅才能最终印刷。

导学案至少要在使用一周前印刷好;教师应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具体内容进行预习。

(二)导学案的编写规范

1.每堂导学案以两页设计为最佳 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

3.重视行距,以一点五倍行距最为适宜,便于学生顺利阅读。4.留有空间。即在每课第一页左边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师生备注。

5.有反思总结。反思总结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的过程。要安排好反思的时间和反思的内容。反思要深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6.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四、导学案的实施

导学案的实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这里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展示与讨论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具体来说:

(一)课前预习

教师将导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控制预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课前预习是导学案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二)课堂展示与讨论

课堂展示与讨论是导学案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以35+10的课堂模式来实现,即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前35分钟要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预习加课下自主、合作预习的成果,而后10分钟则是预习。预习的内容则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从而将导学案的实施流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

具体来说,就是一节课分两段,整个教学流程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时间45分钟分成“35+10”两段,前段时间组织学生通过“展示”解决上节课内容,后段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

下课前的10分钟为每节课的起点。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课下直至第二天的课堂,与下节课的前段35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在每节课的第35分钟时,教师要果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拿出新导学案,然后师生共同做好明确目标、指示方法、点破难点、共同预习的工作。下课后,学生带着目标、带着方法、带着成功展示的冲动和欲望离开教室。

(三)课后巩固深化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

四、学案导学的落实、评价 1.实行级部周常规检查制

每周一各级部要对级部内备课组的教学常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后,要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备课组,加强导学案的修正和完善。2.实行抽查制

成立导学案检查小组,学校组织专门人员统一抽查指定时间段备课组的导学案,抽查结果即是该组导学案的质量等级。

3.导学案的检查结果纳入教学常规考核中,并占有教学常规考核的较大权重。

学案导学 当堂达2 篇6

(三)为了进一步解决许多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课堂使用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月份我们利用周六的校本教研会,又集中学习了《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案导学中小组如何合作学习》等文章,使老师们的学案使用有了具体指导。

本月份我们对张福龙、周敏、李红梅等14名被推荐出来的优秀学案的老师进行了公开表彰,并对他们的学案进行了点评。

本月份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及收获,老师们每人又写了一篇教学反思。

本月24日,在区教研室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到陵县郑家寨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其简单易行、大容量、高效率的导学课堂,规范性极强的教案、导学案及学生作业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又参观了同济中学的导学案,都受益匪浅。我们学校部分教师的导学案也有幸参加了展览,并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本月26日的校本教研会上,在传达完李主任对全区高效课堂的意见后,我说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要想搞好教科研必须做到:

1、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奖惩制度作保证。

2、需要老师们真心付出。

3、需要老师们坚持不懈。

4、需要老师们大胆实践。

学案导学式 篇7

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1. 基 本结构

在编制“学案”时, 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 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 但应从“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以学为本, 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 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 明确教学目标 , 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 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 把握知识的重、难点 , 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 , 给学生一定的练习 , 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 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 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 是引导学 生探究求 知的重要 手段 , 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 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 依据学生的情况, 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4) 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 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 学生层次不同, 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 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 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正确地引导, 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 学案编制的内容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 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其内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学案导学”.

(1) 学习目标

(2) 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 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 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 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 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 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

(3) 学习方法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

(4)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一节课学习的检验, 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 训练题的设计, 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 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 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 题目编排由易到难, 控制习题数量, 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为7∶2∶1的比例来编写, 为兼顾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 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提高学习水平.

3. “导学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而且注重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 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 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 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 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提出问题, 模拟情景, 发表不同见解, 引起争论, 进行批判性思考,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

尽管“导学教学模式”的操作模式具有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各自不同特点, 但从“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 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学案导学式 篇8

关键词:学案导学式;高中英语;英语阅读教学

引 言

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创新学生思维。加上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高中英语阅读的立意深化,难度提高,使得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导学案的设计及应用可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导学案是以新课程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优化发展的学案。

一、预习学案编写

学案导学式教学根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可采用三种方式编写学案,即课前学案(预习学案)、课中学案(授课学案)、课后学案(巩固学案)。预习学案的设计及编写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教学案进行预习,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并能够根据学案上的相关要求,填写自己预习成果,教师通过查看预习过程,可发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教学依据。一般情况下,预习教学案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如:学习“Advertisements”内容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Advertise- ments以及Advertisements的两种类型及其区别,拓展学生语言知识。教师设计以下两个问题“What is the topic of this article?”、“Read the text quickly,What do you think an advertisement consists of”。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这样的问题当学生快速阅读材料时,在阅读两到三遍后即可解答问题,得出问题答案后,对全篇阅读材料已有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深层次阅读打下基础。

二、授课学案编写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重点是解决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难点及疑点,在课堂中将这些问题提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学能力。课前学生根据教师编写的预习学案,利用工具书、教材及互联网等查找相关信息进行自学。然后教师将预习成果收集起来,记录学生问题,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旨在让学生明白做什么及该怎么做。如:在“Advertisements”正式上课前,教师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听取学生反馈预习成果过程中,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可以上课听歌的形式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广告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向学生提问“When you read“Advertisements”, what words do you think of?Please fill the word-net with suitable words。”、“How do you understand PSA”这类问题。有的学生回答“promotion、competition”,还有的学生答出“customer、products”等。通过这种头脑风暴式的提问让学生尽可能的联想到与Advertisements相关的词汇,一方面可巩固以前学过的英语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阅读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学案编写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突出“导”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设计好的教学案,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完成课前、课中导学案的设计,最后就是课后导学案的编写,即知识的巩固。通过巩固学案,让学生总结整堂课的收获及不足,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在“Advertisements”学习后,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在每一组中评选出优秀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成果进行总结,并将疑点提出来,共同解决。同时,教师可准备以下几个题目“1 have learned these useful expressions”、“I need to put greater efforts in”或者以“Advertisements”为题,自创英语广告词。此外,教师应备份课堂中所讲解的内容,便于课堂中没有摘抄下来的学生使用,帮助学生节省大量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就不用将全部笔记都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可根据自己上课情况,已理解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记下来,对于没有理解或者理解不够透彻的内容详细记录下来,这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首选方法。

四、结语

高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着重要比例,尤其是高考试卷中,英语得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得分。因此,应着重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而通过导学案教学能较好实现这一目的。导学案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是共性的,但也是个性的。教师通过预习导学、授课学案及巩固学案,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症下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王庆桃.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型导学案的

设计[J].大观周刊,2011(28):234-235.

[2] 吴银花.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学案

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2(10):195-

【学案导学式】推荐阅读:

上一篇:童话诗人——顾城下一篇:席慕容散文好句好短摘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