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2024-12-21

观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有感(通用11篇)

观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1

观《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那天下午第二节课下课,我去给赵老师背完课文,匆匆跑去了多媒体教室,老师说要给我们看视频,心中有点期待。

到底是什么看东西呢?我疑惑不解,进了多媒体的大门,密密麻麻的人,坐在座位上。我也跑去了我的座位。听到他们告诉我,才知道原来是看《十佳最美孝心少年》啊。

开始播放了,大家都安静下来。主持人的一段话,把我们大家带入其中,在过程中我时不时转转头,看看有谁哭了。不过后来,我就没这个心思了,因为我也哭了。

这个令我哭的人是一个一直在跑着,骑着车,学着习的女孩,她就是——路玉婷。我没记错的话路玉婷应该是刚刚上高一。她既要照顾奶奶又要照顾妈妈。妈妈原来是一位送票员,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妈妈病了,玉婷姐姐代替妈妈送票,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一放学就去送票,她的老师他们说要给她捐钱,但是她没要,好像是不愿意欠他们的,好一身傲骨啊!主持人叔叔说姐姐的妈妈在她坐飞机来的那一天去世了。我的表面如一潭死水,其实我的内心早已翻山倒海。

在生活中的我们,有没有想过身边的亲人会突然离去,有些人他们经常无所谓,后来他们往往哭着悔。是的,世界上最没用的词就是:如果、早知道、要是。人生是一张单程票,有大多可能,潜伏在每一个你经过的转角,发生了,便没有可以挽回的时间了。去爱吧,去孝吧,趁还没走远;去珍惜吧,趁他们还健在;去努力吧,趁你还年轻;去追寻吧,趁你还有梦想!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我们能掌握的,从来只有现在!

——

观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2

孝心源自人类最美的心灵,它纯洁无暇,是山上的雪绒花;它独具耀眼,是清水中的红莲;它坚韧顽强,是峭壁上的白云松。央视晚会上我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那一幕幕情景让我不能忘怀。

黄凤,一个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个残缺不齐、伤痕累累的家,那满载着浓浓亲情的板车,推出了感天动地、让世人楚然泪下的为父求医之路。一碗香喷喷的洋葱面,一句暖融融的问诊语显示人间的和谐与真爱;吴林香,被称为逆境中的微笑者,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顶起了养老抚小的家庭重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诠释坚强与忠孝的涵义,写出了人世间教育子女、反省自己的一本‘活教材’。邵帅,捐髓救母,谱写知恩感恩的孝心大义,迎来了许许多多彭城好人的解囊相助,挽救了邵帅欲将失母的痛苦。龙花,这个被誉为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坚强乐观地坚持守望着自己的梦想——祈求“家”的存在、妈妈早日康复,她已失去了爸爸,不能再失去了妈妈。就这一点祈盼,她已经付出了放弃自己读书学习的美好时光的代价,放弃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前途,挑水、打柴、照顾弟妹、为母煎药治病,她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她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好少年形象。徐沁烨,妈妈的好女儿,朴实无华的评价囊括了她太多的艰辛与努力,她虽不是大人却甚是大人,在物质与爱的抉择中,她毅然选择了爱,母亲的生命比任何物华天宝都要珍贵,为了妈妈,任何艰难她都能顶过去。赵文龙,一位十三岁的“男子汉”,每天承担一般学生双倍的责任——读书、理家、照料母亲,生活的重担怎么也抹不去他坚强、自信、乐观的笑容,他的心不会因困难而屈服,前方军校的梦想正等着这位坚强的好男儿去认真仔细地描摹。路玉婷,孝待亲人、笑对人生。即使自己未能挽救母亲,内心也保持着特有的镇定,她没有过多的生活奢望,快快乐乐、平平安安,是她饱受家的痛苦煎熬后所做出的最真实、最朴实的生活期盼。高雨欣,一位卖烧烤的小女孩,年仅十一岁,瘦瘦身材却很能挑水背柴做粗活,与残疾妈妈一起用烧烤摊赚来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着日常生活。为着姥姥,为着妹妹,也为着失散的爸爸能在威海团聚的家庭梦而打拼。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坚持代父行孝,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懂事,让远在天堂的母亲离世前吃上了最后一口幸福而甜蜜的蛋糕。王芹秀,用自己的爱与孝心照料着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她的举动是在向世人昭著,生活中有时爱比血缘更加美丽。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孝也是人间大爱书写的荣光,中国自古就流传二十四孝悌的故事:吴猛“恣蚊饱血”、杨香“扼虎救父”、孟宗“哭竹生笋”、黄香“扇枕温衾”……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今天王芹秀等十位少年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间的大爱。感谢王芹秀、高羽欣、徐沁烨等十位最美孝心好少年,是你们的坚强,是你们的孝感天地,提醒着世人要永不忘“孝”。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3

这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黄凤,女,汉族,1997年2月生,安徽省五河县第二中学学生。

从6岁起,黄凤就承担起照顾全身瘫痪的父亲和双目几近失明的奶奶的重任。2011年,她用自制板车拉着父亲在北京寻医问诊,感动众多网友,被称为“板车女孩”。

黄凤6岁时,爸爸黄志仁颈髓严重损伤,全身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几个月后,黄凤的妈妈与丈夫离婚,家中只剩下年幼的黄凤、年迈失明的奶奶和高位截瘫的黄志仁。小黄凤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无数个早晨和傍晚,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抱里撒娇时,黄凤却在为照顾奶奶和爸爸饮食起居而忙碌着。她踩着小板凳在灶台旁炒菜、煮饭,给爸爸喂饭、擦拭、按摩、翻身。在给爸爸翻身时,小黄凤力气不够,她就用头顶,用牙咬着衣服拽。这么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爸爸身上从来没有过一块褥疮。冰冷的冬天,小黄凤要在水井旁搓洗父亲换下来的衣服,冻得受不了就甩甩手、哈哈气再接着洗。即使祖孙三人生活极其窘迫,坚强的小黄凤始终没有改变为爸爸治病的愿望。

2008年5月,黄凤找乡亲帮忙焊了一张带轮子的大铁床,带着奶奶和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踏上了赴上海为父求医的路程。从村子到县城崎岖不平的25公里山路,黄凤从早晨一直推到下午五点多。在好心人帮助下,祖孙三人终于到达了上海。她四处打听给父亲治病的医院,没有钱住旅馆,全家就在天桥下栖身。没有钱吃饭,就在路边乞讨填饱肚子。在寒冷雨夜里,三人合盖从家里带来的被子。从火车站到医院,黄凤推着沉重的铁板车,整整走了五天,但最终没能实现为爸爸治病的愿望。2009年7月,黄凤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北京某医院能够治疗高位截瘫,就央求开车到北京办事的同乡捎带他们去北京给父亲看病。下了汽车,黄凤拿出随身携带的木板、锤子、钉子和轮子,钉出一个木板床,下面安上四个小轮子,然后拴上一条布带,她让爸爸躺在自制的木板床上,用瘦弱肩膀拉着父亲走上大街,去寻找能够治疗高位截瘫的医院。但在北京大街小巷求医问诊一个多月,还是没能如愿。黄凤拉着板车为父求医的事迹终于感动了众多媒体与社会热心人,半年时间里,爱心和关怀纷至沓来。北京武警总医院为其父成功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目前,她爸爸的胳膊和腿开始恢复知觉并具有部分活动能力了。

一个女孩,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一片天,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许多人。这,便是爱的力量。

济南市七贤小学

井惠莹

篇二: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从小到大我看过的大大小小的新闻有各种各样,比如2012年7月4日,“神九飞天:两个十环,完美收宫”;“钓鱼岛事件”;2012年9月8日“十八大风采录”等等。今天就有一条新闻让我感到非常地震惊-----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

高雨欣,今年十一岁,她高高的个子,非常的瘦弱,脑后扎着一个小辫子,黑黑的皮肤,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从小挑水背柴十分能干的女孩。(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她八岁那年爸爸离开了她们,妈妈又不能做事。她就开始承当整个家的重担。她白天拼命地读书,一分钟都不舍得浪费,每秒钟对她来说都十分珍惜。到了晚上,她帮助妈妈一起卖烧烤,就算腿上被蚊子叮得一个个绿豆般的包,她都无暇理会。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她的成绩依然保持全年段第一。这次她居然以总分400分的好成绩考到全省第一。妈妈为了奖励她,特意烤了根她烤过无数次却从来没舍得尝一口的香肠。她却对妈妈说:“这是用来卖钱的,给妹妹和自己交学费用的,不能吃。”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停的在眼眶打转。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4

星期五晚上,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电视里面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小小年纪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句的含义,诠释了孝字的含义,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最让我感动是最美孝心少女徐沁烨的事迹,徐沁烨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然而12月,母亲被诊断出患了白血病,要先做化疗,然后进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亲得知自己的病况后,一度想要放弃。懂事的.小沁烨每天开导母亲,告诉她“没有钱可以凑,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坚强”。母亲在病重期间强忍着病痛,坚持绣了一副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想把这份最后的礼物送给女儿做嫁妆。小沁烨深知这份礼物的厚重,妈妈绣十字绣时她帮妈妈理绣线,和妈妈说说话,妈妈绣的疼痛时,她就帮妈妈按摩,并安慰她,“妈妈不疼,妈妈不哭……”看到这里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此优秀的女孩,怎么能不让我感动呢?面对家庭的不幸,命运的不公,她没有逃避,没有抱怨,而是积极面对,勇敢承担,她的乐观和坚强让我钦佩。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5

以前,我一直认为妈妈爱护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可自从老师让我们看了《最美孝心少年》以后,我的这种对家长的想法就变了。把我的这个想法改变的人就是最美孝心少年中的16岁女孩——黄凤。

她6岁时爸爸在外打工时不幸从楼上摔下来,从此她的爸爸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她的妈妈在他爸爸摔伤后就离婚改嫁了,家里只剩下摔伤的爸爸和双目失明的奶奶,小黄凤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小黄凤毫不气馁,决心要撑起这个家。做饭时,她就站在板凳上炒菜。吃饭时,她用勺子把饭一口一口的放到她爸爸的嘴里。在20xx年时,小黄凤偶然在村里听到乡亲们说上海的医院好,也许可以治好爸爸的病。然后,她找了一个电焊工帮她家焊了一个大铁床。又带着家里仅有的27块钱,推着上百斤重的大铁床,带着爸爸和奶奶走上了去上海的路途。小黄凤在坚难的情况下,大概从早上出发,一直推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到达县城里面。在爸爸的一再要求下,几十句回家的话语,可小黄凤说的全都是同一句话”不,我能把你推到县城去。“还没有到县城时,就已经把小黄凤累的快不行了,可是她知道这是治好爸爸病的全部希望,就算是再坚难她也要咬着牙挺过去。一路上有好心的司机让她们免费搭车一段璐,也有人给她们送来一些吃的东西,就这样一直走了500多公里的路,上海终于到了。可到了上海医院后,医生却给了她一个不好的答复。可这并没有打垮小黄凤,她坚信一定可以治好爸爸的病。小黄凤推着铁床到上海求医的这件事被网友拍下来发到了网上,一发表就有大批人群的关注,而且还有人愿意免费为小黄凤的爸爸作了一次人体感细胞移植手术。之后的3年时间中,爸爸一共接触了6次手术,到现在已经可以在轮椅是自由活动了。从又开始上学后,爸爸又患上了糖尿病,从此,小黄凤就在学校与医院之间奔波。晚上,她还要按点起来给爸爸翻身。

想到这里,我又想起我对家长帮了什么事,关心没有。黄风的这件事把我感动着,看了之后,你是否也被黄风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呢?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6

张俊,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上有年长的奶奶,下有不懂事的弟弟,自己要撑起这个家的半边天。每天他都要早起为身体不好的奶奶采药,而且要走十几里小径,山湿路滑,有时,他的手上会被整整削下一块皮。在一次奶奶中风的大腿疼痛的时候,他说:“奶奶,您放心,我会替爸爸好好照顾您的。”这不但让他的奶奶感动了,也让屏幕前的我们都感动了。

我也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平时经常帮长辈们分担一些小的事情。有一次妈妈回家,面色憔悴,为我简单炒了几个菜,就有气无力地上了床,还不时咳嗽。我意识到妈妈生病了,我赶紧帮她盛饭、泡药、捶背,做了家务,还不时贴心地问:“好些了吗?”看到妈妈欣慰的笑容,我觉得我的关怀就是一剂灵丹妙药。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令人心酸的公益广告:一位老人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结果儿女们都因自己的忙碌放弃了和老人团聚的机会,只留下老人一人孤独的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这个广告让我发觉,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给家人心灵上的安慰。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7

其中,我最佩服徐泌哗,听听她的事迹吧。

底,徐泌晔一家的幸福被碾碎了,妈妈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需要做化疗,阴冷的门诊大厅里,小泌哗渴望用自己的等待为妈妈赢回每一分每一秒。后来妈妈和舅舅的骨髓配型成功,但四五十万的手术费和治疗费却让这个家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爸爸卖了养殖场,靠给别人挖树赚钱,而小泌哗每天晚睡早起,细心照料照妈妈,不用去家庭的变故,妈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得知病情的那一刻起,她就拿起针线,没日没夜的绣一幅十字绣,也许是预感到了什么。泌哗的妈妈一定要完成这幅绣品,她希望这最后的礼物可以代替自己陪伴女儿长大,徐泌哗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她学着描点,分线,静静的陪在妈妈身边。两个多月后十字绣“旭日东升”终于完工了。为了妈妈的生命,徐泌哗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卖了十字绣,凑够了手术费让妈妈做了手术,让妈妈远离了死亡。但是好景不长,妈妈白血病复发,为了妈妈她仿佛一夜长大。然而8月12日,妈妈永远离开了她,只留这幅十字绣,她只能在一针一线中寻找妈妈的爱。

我要向徐泌哗学习,所以我也为奶奶做了一件事。

一天,奶奶的手受伤了,非常疼,动也不能动,所以无法自己洗脚。我见奶奶很痛苦,便跟她说:“奶奶,今天我帮你洗脚吧。”说着我去拿了一个盆子,里面倒了些热水,端过去给奶奶洗脚。先把奶奶的脚放入水中,再淋一些水使劲搓着,有些地方搓不干净,我便模了些肥皂再搓,为了不让奶奶的脚冷,我便尽量搓快一些。搓干净后,我在用水帮奶奶洗干净擦干。奶奶的手很疼,我便帮她按摩手臂和肩膀,直到她好些为止。奶奶见了我的举止高兴的笑了。

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8

然我失态的不是第一个为父亲彻夜不眠的黄蜂,也不是最后一个受到辛酸的孩子。是他,一个普通的孩子,他叫赵文龙。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为同龄人吗?我想。

他,父母被迫离异,随父生活几年,不知何时得到消息,飞一般地赶往医院,从此,他,选择了贫苦。但我坚信,上天让他再做选择时,他定会毫不犹豫的去照顾下肢瘫痪的母亲。七岁时,他,开始做饭。医生说的每一句不起眼的而又看似随意的关于他母亲健康的话,他都默记在心。为了母亲的康复,他特意买了食物搭配表,来配合他母亲的病情好转。当我听到他从小不买衣服,不买好吃的零食的时候,我呆掉了。我,是怎么干的?一个小时之前,我还拿出一包薯片津津有味的嚼着,感觉有点腻,就丢到垃圾桶里,衣服想穿什么有什么,可他呢?只和我同岁啊!我呆住了,以至于后面几段听得不真切,但也听到了他一吃西瓜,母亲就馋,就要吃点,就不利于病情好转,所以六年没吃一口西瓜。他试了塑料瓶之后卖给回收站,只卖了四元钱,只是为了给他母亲买四两的肉回家。他妈妈一边康复,他的成绩一边下降。最后老师知道了,主动租房来给他补课。我记得他最后说:“妈妈你的胳膊好温暖啊。”更是把我震住了。我想:这就是他给妈妈的那份爱的承诺吧!我恍然大悟,原来感动我的不是同龄的那些事迹,而是事迹中渗透的浓浓的爱啊!是啊,多么伟大的爱的力量啊!我想。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400 篇9

王帅康哥哥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在路边捡些小瓶子,因为他们家是收废品的。王帅康哥哥的眼睛近视,捡到的瓶子慢慢积攒了几包后,就到县城买。他很孝顺,买到废品的钱就买些长辈爱吃的东西。我觉得王帅康哥哥真的好可怜好辛苦,王帅康哥哥出远门的时候,都很担心他的长辈万一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说一说我吧,也不怎吗爱劳动,所以每当妈妈让我劳动的时候,我心里就会说:为什么妈妈总让我擦桌子?我心里就想不通,所以我就跟妈妈发脾气,还有例如说:我考试不好,爸爸妈妈就打我们,我心里就回说:为什么人家的爸爸妈妈都会说:下次考好一点就行了。可是我的爸爸妈妈会说:下一次再考不好就要打我们。可是我想了一下总结出来了一句话叫做“打是疼,骂是爱。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王帅康哥哥学习,帮父母承担一些家务事。

观最美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有感 篇10

夜幕降临,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城的广场上,人流涌动,“烤肠、烤面筋、烤肉串啦”,一连串清脆的叫卖声打破了喧嚣。

身着红格罩衫、身高不足1.5米的女孩高雨欣,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和妈妈卖烧烤。就是这个11岁的女孩,在家庭陷入困境时,她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咱家我顶着。”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担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高雨欣,6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农村,春天,父母离婚后,母亲郝敏带着当时6岁的雨欣和5个月大的妹妹雨彤投奔年迈的姥姥,住在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家里,一家五口靠着姥姥和舅舅的低保费度日。

,精神失常的舅舅突然砍伤了妈妈,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妈妈住院,雨欣担起了照顾全家的担子:做饭、洗衣,照看姥姥和妹妹……

后来妈妈出院了,但却经常头疼,右手也落下残疾,不能干重活提重物。今年春天,在朋友的帮助下,妈妈支起小吃摊,开始卖烧烤。懂事的雨欣每天放学后就去帮忙,晚上再回家写作业。

那时候,雨欣每天5点半就起来做早饭,给妹妹穿衣、喂饭,还得照顾姥姥,中午放学要去市场买菜,晚上回家做好了饭去医院给妈妈送饭,回家再温习功课,一天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只有晚上9点以后,妹妹睡了才能学习、写作业。今年,高雨欣以四门功课全获满分的成绩成为小升初考试中全县第一名,升入了望奎县第四中学。

高雨欣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孝心少年”,社会各界伸出了援手。当大家把捐款交给高雨欣妈妈时,这位勤劳、淳朴的家庭妇女说:“现在的日子好起来了,也能维持生活,过多的捐款就不要了,不想影响雨欣的成长,今后的生活还是要靠她自己去奋斗。”

“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高雨欣在日记中写的这句话,也是这个阳光少年的内心写照。

观“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有感 篇11

昨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十位获奖少年的故事感人至深,平凡而美丼。他们面对苦难从不灰心,勇往直前,撑起整个家。

第一位出场的是五河黄凤,她六岁时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也离开了家。11岁时,她独自推着400斤的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十年,她独自照顾爸爸,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弃!

12岁,正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时候。可12岁的邵帅却面对着一个连大人都会皱眉的抉择。为救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亲,休学到北京为母亲捐献骨髓。一开始邵帅的母亲不同意,最后在医生的劝说下,邵帅的母亲终于接受移植他的骨髓了。

17岁的龙花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为照顾重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选择了放弃学业,勇敢担起一个家。然而,龙花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她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

没有父亲的赵文龙,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从不抱怨。

重庆忠县的吴林香六岁时父母离异,2011年母亲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继父外出打工,小林香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小林香本来不爱笑,但是从妈妈病了之后,她总是用笑容面对妈妈,逗妈妈开心。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不抛弃,不失望,坚强地面对逆境。

听着主持人娓娓动听的讲诉,催人泪下,苦难没有压垮你们,你们用脆弱的身躯书写大写的孝字,大写的人字。

上一篇:导游生存状况调查下一篇:如何教学生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