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

2024-07-23

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共15篇)

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 篇1

]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

(2014-05-11 20:41:31)转载▼

标签: 分类: 婚姻与家庭 转载

原文地址: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作者:

我的家规家训

我出生和生长在农村。我们村是个小山村,一共不到100多户人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读过几年私塾,也算是有知识的,就在我的老家当了几年教书匠。每到过年,村里的乡亲就找我父亲为他们写春联,村里谁家的孩子结婚,都请我父亲为他们写喜字、喜帖、喜榜,我父亲也乐意,有求必应。父亲教给我:诚信、正直、自立、务实、助人,我母亲也读过几年书,顶多就算初小文化程度,我那文化不高的母亲,对我的教育感受最深的是,做人要诚实,过日子要勤劳勤俭。几十年过去,父亲常说:“家和万事兴,亲情、友情、爱情缺一不可”。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爸爸(我的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的习惯。母亲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惹事和同学打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家风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好的家风都来自言传身教,自己孝顺父母,孩子们将来也会孝顺你。我们经常说环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那么将来孩子必然能有所成就。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这些伟人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求家庭成员做到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读古代名人的家风,无不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从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完全可以找到“家风”特征,那就是:“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 篇2

家风, 通俗地说即家庭风气, 它是一种由父母 (或祖辈) 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 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1]好家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其特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1 重身教与轻言传

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原因在于中国是以道德为本位的国家。所谓以道德为本位, 指的就是以道德立邦, 以道德立人。传承好家风过程中, 中国人重身教, 轻言传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关。思维方式说的是在中国人感性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生活方式主要说的是中国人对家的情感和对土地的依赖。梳理中国文化, 关于家风、家训的典籍数量很少, 但影响却很深远。

1.2 重共性与轻个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好家风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好家风在中国古代的培养是有阶级性的, 社会底层的人大多数是通过考取功名改变个人命运。社会顶层的人成长方向则是自由的, 个性很少受到约束。这种体制下的人才缺乏创新, 但却对社会稳定起了巨大作用。

2 好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2.1 发挥主体功能, 坚定理想信念

在主客体中的交流过程中, 主体对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意识, 我们称这种意识为主体意识。体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是主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能够积极认识, 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主体在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主体道德在不同程度地朝着社会的要求发展。主体内在道德往往通过个人领悟, 外在道德则是通过家训家教文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融入社会生活,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 领悟。”[2]不难发现, 社会重视好家风, 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是读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2 发挥认识功能, 追求真善美

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主体对客体所传递的内容并不是全部吸收, 而是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家风文化中的精髓。封建社会, 男子讲究“学而优则仕”, 女子讲究“三从四德”。今天, 品德和才能的衡量标准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型人才, 有品德没才能, 有才能没品德都是不行的, 要德才兼备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践行。细观, 好家风中尊老爱幼、与人友善、遵纪守法、和气诚信、勤俭持家和知恩图报, 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符合社会要求。在这种氛围中, 人们对真善美的内涵认识也更为具体化、生动化。好家风从古至今, 主要内容是独特而法定的思想观点、情操和作风。就主体而言, 对真善美认识的统一就是使每个主体从自在自发的不成熟状态, 转化为自为、自觉的成熟状态。

2.3 发挥实践功能, 培养创新精神

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传承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发展的。主体在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主体创新精神不断得到培养。好家风之所以能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就在于它能被主体所运用, 能传播主流社会所传递的正能量。邓小平说:“不讲多劳多得, 不重视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活动。但是, 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主义。”[3]因此, 在传播好家风的过程中, 要重视道德实践, 善于从好家风中汲取精神养料, 培养创新精神。

2.4 发挥价值功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传承好家风, 也就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不断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例, 其影响下的家风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对道德的追求、对善恶的辨别都不同程度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主体在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实现着人的全面发展。国民要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提出的,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4]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无论我们是何种身份, 我们都要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中国精神。

3 结语

好家风对于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有机结合提供充足条件。但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传承好家风, 除了先辈们的言传身教, 还需要自我道德感悟。只有这样, 中国人的信仰大厦的才会真正构建起来。

摘要:好家风, 凝聚的是社会好风气, 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重新认识好家风的内涵和特点, 重视好家风所蕴含的四大功能, 即主体功能、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价值功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好家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国杰.论家风[N], 光明日报, 1992-05-21 (5) .

[2]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EB/OL]. (2014-02-26)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2-26/c–133143867.htm.

[3]邓小平文选[M] (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 1994:146.

好家风,好家训 篇3

我家很民主,尊重每一个人。凡是涉及全家三个人的事时,都会征求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意见不一致,还要投票表决呢。

去年给新房子买家具时,爸爸妈妈在朋友的介绍下看中了一套,其中包括三个大床。他们不仅把实物照片带回来了,也谈好了价格。但我很想买一个上下层的儿童床,这种床我在别人家里看到过,很喜欢。当爸爸妈妈征求我的意见时,我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的想法。最后,爸爸妈妈不但没有强求我买大床,还特意为我网购了一个儿童床。

我家的节约意识也很强。小时候,我特别爱玩水,尤其是夏天,我总爱在浴室里拿着水龙头冲来冲去,觉得水冲刷的声音很好听。

有一天,我又偷偷开始水上大战。不巧妈妈进来了,被淋成了“落汤鸡”。我以为妈妈肯定会怒发冲冠,因此吓得不敢出声。没想到妈妈只是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如果你浪费一点,我浪费一点,那得浪费多少啊!”我不屑一顾地调皮地回答:“浪费了两点。”

妈妈没说什么就走出了房门。我想继续玩水,发现水龙头不出水了。我问妈妈,她说是我把水浪费完了。我不太相信,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去玩别的。玩累了渴了,我要水喝,妈妈又说水已被我浪费完了,没水喝。我终于彻底崩溃,大哭起来。

这时,妈妈把我拉到电脑前,让我看了很多干旱地区的图片,边看边给我讲解。我慢慢地理解,水是生命之源,而且绝大部分的水不可回收,应该节约每一滴水。如今我的资源节约意识变得越来越强。

好家训好家风 篇4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风、家规,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把家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树根就好比家风,家风一坏树就倒了;树一倒家就倒了;家一倒名声就倒了;名声倒了人就倒了;到时候任凭怎么懊悔都没有用。

家训,弟子规中说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增广贤文》中记载到“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贫不学俭,福不学奢,风俗习惯,染习成俗,这就是家训。

乌鸦反哺,孔融让梨、相夫教子、相敬如宾、上行下效、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和睦相处、这就是家风。

说了这么多我也想认识一下自己家的家风,首先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方面我姥爷就是一个好例子,他不管刮风下雨都到草原上去放羊,从不叫苦叫累。在阳光乐观心态方面,妈妈是个好榜样,不管在外面多苦、多累、多忙,只要回到家,我看到的总是妈妈的笑脸,妈妈常说迎着困难而上,困难就退缩了,所以遇到事情妈妈总是积极面对。爸爸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他有超强的幽默细胞。爷爷奶奶更是心地善良的好人,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怕别人吃亏,与邻里相处的也非常好。

“孝”也是我家的家风,妈妈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航标,有了它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步伐更坚定,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好家风好家训故事 篇5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家家之训”形成了“家家之风”。正是在这种成长环境中,我们体会着父母的言传身教、老一辈的谆谆教导,在生活中学到了很多。

我的家庭是幸福的五口之家,在这个家庭中成长,从咿呀学语的小婴儿到现在已成家立业的我,伴随我的就是在父亲从小到大的教诲。

父亲老实憨厚,性子温和,待人和善,他的一生平淡无奇,却让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吃亏是福。

那是家里刚建好房子的时候,一家人喜气洋洋,围坐在一起,一向不善言谈的父亲开口说:“房子总算建好了,是件好事啊!”我能听得出父亲语气里带着的释怀与喜悦。

房子是建好了,但是麻烦的事接二连三的来了。记得那天夜里下着倾盆大雨,窗外电闪雷鸣,心里总感觉有什么大事就要发生。“咚,咚,咚!”,“开门啊!”一阵敲门声和叫喊声打破了屋里的平静。父亲连忙起身,打开门,笑脸盈盈地说道:“快快快,进来坐,外面还下着大雨呢!”我跑过去一看,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正气势汹汹,一脸气愤地站在我家门口。“咦,这不是前几个月出去打工的隔壁老张吗?”父亲见他不肯进来,十分不解,“老张啊,有什么事进来说话吧!”这时,老张扬起锄头“嘭”的一声,大声喊到:“别装样!你知道我来是做什么的!”父亲见状连忙挥起手,想拿开那把锄头,老张仍是不肯让步。这时,母亲走过来,端着一杯茶:“老张,你这刚回来,累坏了吧!进来吧!”老张这才皱着眉头,端着茶,大叔走进客厅,愤愤地说:“嫂子啊,你们建房我不管,但你们也不能占到我们家的地啊!我还打算开几块菜地啊,可你们都不跟我说一声,要不是我家里人告诉我,我还不知道呢!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父亲坐在他对面,愁眉不展。母亲一听这话,不乐意了,“你这话可就笑话了,我家的房子都建在自家的原地,哪里占到你家的地发啊?”随后,争吵声越来越大了,谁也不肯让步。老张情绪越来越激动,“嘭”的一拳,打在父亲脸上,母亲慌乱了,父亲踉踉跄跄站起来,说道:“老张,这件事没跟你商量,算我们不对,我们会给你一个交代的。”老张想起刚才那一拳,不禁有些不安,便扛着锄头朝门外走去,临走时,父亲递给他一把雨伞。雨夜,又恢复了平静。

“我说你这人怎么那么傻呢?明知不是我们的错,那地也不是他们家的啊!”母亲气不打一处来。父亲抽着烟,语重心长地说:“老张也是苦命啊!身子不强壮,老伴又走得早,老母亲一个残疾,还有一双儿女也得靠他。更何况,那地的确是有他一半的。”

第二天,父亲决定拿三千块钱“登门赔罪”。可老张像是明白了昨晚做提不对,怎么也不肯收下,他说:“大哥,昨天是我不对,太鲁莽了。这钱,我不能收,你家有喜事还被我弄得寻么不开心,我要是收了,还有良心吗?”父亲笑了,不再强求。老张又拿出那把雨伞,说:“这把雨伞早就把我的怒气与不满全都消融了啊!”父亲收下雨伞,往外走去,大声喊到:“老张,今天晚上来我家吃饭吧,咱俩好好喝一回!”“好!我一定来!”

那之后,我们两家关系越来越好。一天,父亲知道有同学排挤我,对我说:“孩子,吃亏是福,你要懂得隐忍,懂得从他人角度来思考,也要看自身是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于是,我也学着去改正,去接受、容纳他人,渐渐地我也体会了父亲所说“吃亏是福”的真谛。

沐浴好家风 篇6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们当中,听一听几位同学代表的讲述,了解一下这些同学的家风故事吧!

刘瑞涵:尊敬长辈,文明礼让

爸爸买回来几个苹果,洗干净之后就放在了盘子里。我看到苹果,就想要挑个大的尝尝味道。可是这个时候,爸爸却抢在我前面把两个个头儿比较大、样子也比较漂亮的苹果拿走了。我以为爸爸想要自己享用,没想到,他把这两个大苹果给了爷爷一个,又给了奶奶一个。我问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做,爸爸就给我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此以后,我吃什么都会先给爷爷奶奶送过去。

孙偲策:爱老慈幼,独立自主

爷爷生病住了院,晚上妈妈去医院护理,我得知妈妈晚上不在家陪我,有些不高兴。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我拉到怀里,耐心地对我说:“爷爷病重需要妈妈去照顾、去关心,这是作为晚辈应尽的孝心和责任……”我听了妈妈的话,点点头,还说第二天要和妈妈一起去开原医院看望爷爷。接连几个晚上,我都是独自在家住,妈妈看到我能这样自立,她很高兴。

柏明卓:拾金不昧,物归原主

有一次爷爷在马路边捡到一个大手包,包内有两部手机、各种证件、银行卡,还有上万元现金。丢了这么多东西,失主一定很着急。为了便于失主前来认领,爷爷站在马路边,等了很长时间,无奈的是失主并没有出现。爷爷回到小区,找邻居商量解决办法。就在大家献计献策之际,手包里的一部手机响起来,爷爷赶快接听电话,就这样联系上了失主。失主取到失物,十分感动,连声说爷爷是个大好人。爷爷拾金不昧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袁照权:踏实做事,以诚为本

爷爷退休后,承包了一个农村的小院,在里面种葡萄,酿葡萄酒。经过一番辛勤奋斗,经济效益非常好,到现在已经八年了。爷爷酿的葡萄酒在清河及周边的农村远近闻名,每年的九月份,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或者采摘葡萄,或者买葡萄酒,更有远道的种植户前来取经,探究爷爷成功的秘诀。爷爷说:“我的院子里种的葡萄,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纯绿色纯天然。”

邢路明:讲究原则,诚实做人

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储蓄罐,让我把零钱积攒起来。有一天,妈妈带我去夜市买水果,卖水果的是一位年龄较大的农民伯伯,找钱的时候,多找了一元钱给我。我很高兴,说:“妈妈,这一元钱放我的储蓄罐里吧。”妈妈告诉我:“这钱不是我们应该拿的,农民伯伯很辛苦,挣钱不容易,我们应该还给人家。”于是,我把钱还了回去。我的储蓄罐里虽然少积攒了一元钱,但我相信,我人生的财富必然多了一份诚实与善良。

王鑫玥: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奶奶的毛衣被虫子咬了个洞,爸爸和叔叔都劝她把毛衣扔掉,再买一件新衣服,可是奶奶却把毛衣上的洞缝上了。我问奶奶:“为什么要这样做?”奶奶说:“毛衣只是坏了一个小洞就扔掉,多浪费呀!再说,毛衣是穿在里面的,保暖干净就行了!”

邓皓元:铭记恩情,涌泉相报

好几十年前,有一位邻居常找爷爷帮他干活,对爷爷的态度却不怎么友善。爸爸问爷爷:“为什么人家叫你做事,你就一定要去呢?不去不行吗?”爷爷回答说:“当年挨饿的时候,人家给过咱家高粱米,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忘了人家的好哇!”

大队辅导员孙宁老师有话说:

每个家庭的家风有所不同,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可以在生活中影响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晚清名人曾国藩曾说过,看一个家庭的兴败需“三看”。一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太阳都升得老高了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勤奋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三看:子孙后代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在曾国藩的家风影响下,曾氏家族人才辈出。

我建议,每个同学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道,汲取中华美德的营养,更要身体力行践行家风,时刻提醒家庭成员遵德守礼。

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篇7

说起家风家规,可是有很多小故事。爸妈虽然文化不高,但朴实的言行让我受用至今,我从小就在一个尊老爱幼、勤俭朴实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了爸妈的言传身教,养成了我肯勤奋努力、能和气待人的积极生活态度。

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爸妈言传身教就为我们定好了家规,主要有: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进出家门要和父母打招呼,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要勤俭节约;全家人要和睦相处;用实际行动帮助别人;嘴巴要扎紧,不馋不乱说话。我们就是按照这个生活着、传承着。

也记得小时候,我因触犯了一些家规,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因为奶奶年纪大了,衣服穿得太厚,不方便梳发,要我帮她一下。当时刚好有同学在,在同学的建议下,帮奶奶梳了个冲天小辫的奇怪发型,正当我俩在一旁瞧着乐时,被妈妈发现,将我狠狠地教育了一番,说要尊重老人长辈而不能嬉弄戏耍,并告诫我下不为例。爸妈平时不论工作再忙,回到家总会挤出时间跟奶奶说说话聊聊天,询问身体状况。一家人和谐享受着天伦之乐。

还记得当时左邻右舍中只要有那家大人不在家,很热心、爱助人的爸妈就会把他们小孩喊到家供吃住。并总是告诉我和哥兄妹俩对别人一定不要小家气。逢到有人借东西,爸妈总是二话不说双手奉出;有人遇到难处,爸妈定会鼎力相助。豪气直爽的妈还特别乐于处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遇到农忙和村上人家红白事时,爸和哥因为是电工,都要抽空帮人家接电拉线,或修理机器啥的,从来不因自己忙而埋怨,也从来不拿人家给的辛苦费。这些不胜枚举的小故事一直令我难忘,如今我也“量贩”给儿子和家人,让朴实的小故事诠释做人的大道理。

我是70年代初出生的,小时候家里还有一些不成文的家规,比如:家中来客人了,吃饭时小孩子是不能上桌一同用餐的,因为习惯所以觉得很自然。现在的小孩如果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就因为来了客人而不允许其上桌用餐会觉得委屈的,甚至会憎恨起无辜的客人。这怨不得孩子,作为父母应该自责没有立好规矩。好家风、好家规当从孩子小时候立起以致潜移默化。否则,“无规矩很难成方圆”。

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篇8

周边同学写起数学作业总是一气呵成又准确,这让我除了钦佩之外,还让我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焦急和无奈,特别是在被难题缠住前进的思路后,同学为我耐心讲解几遍,我却依旧似懂非懂。这种着急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让我心烦意乱。

屡次打击之后,我对数学的信心也慢慢消失殆尽。我开始不喜欢甚至厌恶数学,开始自我否定,碰见难题浅思之后马上跳过。

周末在家写完其他科的作业后,我才不情愿的把数学作业拿出来。前部分的题目还在我的解决范围之内,但是后面压轴几题的难度系数明显增大。反复看了几遍题目后,思路依旧模糊凌乱。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深知这题自己肯定写不出来,于是垂头丧气地趴在桌子上,握着笔漫无目的的在草稿纸上涂涂写写。绞尽脑汁之后,断断续续写出一些,紧接着却又发现根本不对,之前写的被全盘否定,这让耐心不足的我变得有些暴躁。换了几次角度和思路还是无果,我气得拿笔在草稿本上使劲乱戳乱画,无声的发泄着我的坏情绪。对自己的前途的惶恐,外人对自己看法的`介意,以及无法向家长交代的忐忑,想到这些,眼泪的防线突然崩溃,一直压抑着的不痛快和焦躁化作决堤的泪水,闷头痛哭起来。

爸爸听见了我的哭声,走进房间,问我怎么了,我顾着宣泄情绪,不予理睬。许是看见了桌上的数学练习,爸爸便猜到了原因,然后默不作声的走出房间。我哭累了,趴着休息。爸爸却满头大汗地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玻璃杯,杯中好像还有什么东西。他到我身旁,拍拍我的肩膀,示意我看看杯子。玻璃杯里装着一只蝉,杯口上盖着一个玻璃罩,而杯中的蝉正一味地往杯口撞击,它想要逃出去,却只是发出了轻微的撞击声,它似乎不知道什么叫放弃,固执得让我想骂它愚蠢。过了一会,它突然不往杯口上撞了,扑了几下翅膀,伏在杯底,然后一动不动。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于是不再坚持。这时爸爸悄悄移开了杯口上的玻璃罩,可那又怎样呢?蝉已经妥协放弃了,而它却不知道它错过了逃出的机会。我忍不住为它感到可惜。爸爸却开口:“你现在的状态就像这只蝉一样,刚开始慌乱的寻找出入,几次碰壁后就觉得累,然后不再坚持,但或许你只要再尝试一次,你就可以找到解决的出口。你的逃避和放弃,只能说明你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这是懦夫的表现。”爸爸的指点迷津,让我恍然大悟。

所有被千夫所指的困难,都是为了淘汰掉懦夫,仅此而已。在放弃的那一瞬就已经否定了自己的能力,只有迎难而上的人才会成为最后的强者。任何时刻,Never give up!

传承好家风我们在行动 篇9

活动目的

让队员通过了解家风家训的名言或故事,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对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不同的形式了解家风,接受正能量的熏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活动准备

队员课前搜集相关家风家训的资料,排练相关节目;家长制作家训卡。

活动过程

中队长讲话:从小,爸爸妈妈就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们懂得要孝敬父母、友爱他人、谦虚礼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能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一、了解家风

1.队员交流搜集到的家风家训的箴言和故事。

2.主持人出示一句家训,队员读:“子弟读书之成否,不必观其气质,亦不必观其才华,先要观其敬与不敬,则一生事业概可见也。”主持人解释这一条家训,并介绍出处以及对其家族后人的影响。

3.介绍围绕“家风家训”积极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引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跟随三个小队去深入了解家风家训。

二、家风之勤俭节约篇 (勤俭小队汇报)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一直以来,很多人在勤俭节约方面都树立了好榜样。(播放视频《勤劳节俭的曾国藩》)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勤俭节约的家风还要传承。看了下面的表演,队员们会有更深的感受。(表演相声《节约用水》)

3.勤俭小队宣读《节俭倡议书》。

三、家风之诚实守信篇(诚信小队汇报)

1.诚信小队的队员每人为大家准备了一句有关诚信的家风家训,逐一出示。

2.这些名言警句无一不在告诉大家诚信品质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场采访两位家长,请他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3.小队表演情景剧《曾子杀猪》。队员向父母呼吁:家长要率先垂范,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家风之奉行孝道篇(孝心小队汇报)

1.播放一段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看看这个孩子是如何孝敬父母的。

2.邀请一位队员和他的妈妈讲讲他们家的家风故事,他们家的家风排在首位的就是“孝敬长辈”。

3.队员们分别介绍自己家里的孝心小故事。

4.播放队员在父母的影响下积极行动的画面,一起争当“孝道好少年”。

五、赠送家训卡,提殷切期望

1.家长将家训卡送到孩子的手中,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

2.唱诵《弟子规》,立志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3.辅导员讲话,鼓励队员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下,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 篇10

家风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无论大家小家都有家风家训,我的家庭则秉持着“以教立家、以俭持家、以德治家、以爱兴家”的良好家风家教。

人们常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回想起自己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家风,这话非常有道理。

父亲曾担任过单位领导干部,可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和儿女:“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无论是在商业还是从政,他都在会上公开郑重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在周围人的认知中,从小生长在一个干部子弟家的我,能享受比较好的生活待遇,是理所应当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小时候的我常和哥哥一起穿姐姐们穿过小了的衣服,甚至花布鞋!而母亲是个口德很好的女人,无论亲戚邻里谁诉苦无门时,就会想到我的母亲。你什么话都可以给她讲,什么苦都可以给她倒。母亲会用一颗朴实的心安慰开导她,并对她们的隐私守口如瓶,从不张家长李家短的嚼舌。所以母亲在女人圈里人缘极佳,口碑很好。

回想到父亲和母亲对我们子女在生活中的教育就是,“忠厚传家远

勤俭继世长”。每每回忆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忠厚、勤俭”就是我们家的家风,是父母一辈子践行的为人、生活原则,是父母留给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尚。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从前我曾经以为充分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要求、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就是爱孩子。为此我努力工作,竭尽所能的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可后来慢慢,我发现并不是夹杂着大人们的功利的目的,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才是爱。只有亲子之间的互动,亲子之间的相互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子女切身体会到父母之爱,才会乐于接受家庭的教育,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发展。在人的一生中,以生命孕育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儿子长大后,我也沿用父母教育我的方式同样来教育他,没有过多的说教,而是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记得于丹在一次讲座中,说到为人处事时表示要“内方外圆”。伴随着儿子的长大,我发现他是内方外也方。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外出,眼看快到开车的时间了,但取票的队伍特别长,我想跟前面的同志说明困难想插个队,儿子坚决不同意,好在那一天火车晚点了,我们没有耽误行程。很多时候,我觉得家风的养成不仅是父辈向子辈的传递,也是子辈向父辈的补充。儿子的品质时时提醒我要校正自己的行为。内方外圆可能会诸事顺利,但内方外方,生活且过得更坦荡。

好家风好家训高中征文 篇11

前久和一个老同学聊起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对我说了一句话:“只要引导孩子学好《弟子规》就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恍然大悟。是啊,一本小小的《弟子规》却涵盖了生活习惯、礼义廉耻、学习习惯、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它确实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家教读物。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和求学等时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清中叶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的必读课本,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不仅如此,它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读诵、受益。对家庭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都有极大的好处。说到此,我又想起了多少次去朋友家玩的情景。

朋友家有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孩和同龄的其它孩子不一样。他们的言谈举止都十分文雅大方。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非常好。学习也非常棒。接待客人热情大方。老大现在在中国工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老二在曲靖一中,成绩也特别好,明年高考。不仅这样,她们两姐妹给我们的印象是自幼就特别爱读书,而且很会招待客人。给我们倒茶续水,席间给客人盛饭夹菜,俨然是个大人的模样。大家都夸赞孩子无比懂事勤快,都向其家长取经,他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朋友总是说,他们哪有什么妙招,只是引导她们从小读《弟子规》。在孩子读《弟子规》的时候因势利导,给她们讲讲其中的一些道理。同时,让她们按《弟子规》里讲的道理去做。当然,做父母的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好好地引导孩子。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让孩子学习《弟子规》,调整自己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说到此,我们不凡看看历史,从古至今,但凡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者,其家风家训均有《弟子规》的影子。

是啊!一部《弟子规》虽然不是鸿篇巨著,但它却从每个方面规范了我们的言行。另外,《弟子规》里还讲了忠、孝、仁、义的典故,这些故事十分经典有趣,孩子们乐于接受,也容易接受。同时,这本书里还讲了“余力学文”和“护生爱物”“保护环境”等。在“余力学文”这一部分主要告诉我们在学习之余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好好地培养学习一些情趣爱好,比如琴棋书画等,对我们的情操修养有很大的提升。在护生爱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上也从小得到培养和加强。

好家风给我的教育 篇12

从小妈妈就总是有事没事地给我上课,比如每天要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说谎话,不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上了小学,妈妈很在意我的考试得分。她总说:成绩虽然不是验证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但它能看出你是不是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是否弄明白了每一个不会的知识点。妈妈经常与我做正面的交流,对于我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不管再忙,她总能第一时间停下手中的工作,给我进行讲解。对于妈妈也弄不明白答案的问题,我们就一起查找工具书或上网找答案,有些时候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呢!

爸爸是个教师,他常常教育我,做人要宽宏大量,要懂得包容别人,不要因小事与人计较,为人要正直,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要学会认真负责。他从不会轻易责罚我,只是在我做得过分的时候才会批评我几句。

律己而又和谐,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主旋律吧。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作文 篇13

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家风或许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它代表着这个国家繁荣昌盛,至关重要。我一直把家训记在心中,时刻叮嘱自己不要轻易忘记。

可有一次,我却忘了。这天我和爸爸还有妈妈一同前往外婆家去探望刚出院的外公。刚进门,一股浓郁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再映入眼帘的是一桌的山珍海味,什么三色炒虾仁,清蒸螃蟹啊……平时不常烧的菜都炒了,我狠狠的吸了一口香气,咽了咽马上就要流出来的口水,急忙入座。爸爸看到这一幕不禁皱眉,对我的举动显然很不满意。但这时的我眼里只想着吃,并没有注意到那带有提示的目光,也没有跟长辈打过招呼便坐下了。

过了好一会儿,可能是还有几道菜没上齐,我望着桌上这些冒着热气的美味,忍不住拿起筷子趁别人不注意夹起一个虾仁就往嘴里塞,然后做贼心虚的望了望四周,确定没人看见,在咽下口中的食物。还好老爸没看到。我这么想着,正好这时老爸穿过人群走了过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爸爸走进了一个小房间里。“知道错了吗”?爸爸黑着脸质问我,见这情景,我就知道自己应该乖乖认错。“我不应该在刚进门就不和长辈打招呼便坐下……“还有呢?“不应该偷吃”,我的声音越来越小,心情也沉重起来。“和你说了多少遍,长辈未入座,晚辈就不该先入座;长辈未动筷晚辈也不能动筷,而且今天我们是来慰问外公的,可你却连最基本的问好都没有做到,是不是很不应该啊。来,拿上水果去问一下外公手好些没。”,我连忙拿上水果,朝客厅走去,爸爸的脸色这才有些好转,嗯,百善孝为先,我这次不会再忘家训啦!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篇14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清白与淡然。家风是灯塔亦是

船帆,指引着方向也不断在前进;家风是戒尺也是,鞭策着行为也抚慰着心灵。家风是长辈的威与爱,家风是游子的情与根,家风是立世的基与石,家风是传承的神与魂。

古语有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古往君子何以治国平天下,当以修身齐家为首任。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重视家教是我们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浩如烟海,为后人称颂的也屡见不鲜。这些家规家训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凝聚成家风,可以说,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建构成了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特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将许多“不成文”的家风加以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新时代的道德建设之中,赋予家风时代意义,那么,家风就不仅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根本,也是社会应倡导和遵循的道德规范。

家风首先体现的是道德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纵观历史,注重家风建设是众多豪门望族、文人志士的立家之本。翻开历史文化长卷,《颜氏家训》、《诫子书》、《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在民间广为流传。“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等传世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仅利于自我鞭策,也利于教育子女,更有利于家庭和睦,也无形中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还体现着教育的力量,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东风化雨般润泽人的心灵。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家风优良,则如沃土育良苗,会让家庭中的每个人茁壮成长;

家风恶劣,则如穷山生歧树,家庭中的个体进入社会后也不免误入歧途。我们综观千百年传承的家训名言可知,良好的家风会有许多共同点贯穿家庭教育的始终,如:真诚和善、正直清白、谦让宽容、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等等,正是这些优良的教育思想,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积极向上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从而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家风还具有社会标尺的力量,让我们在比较中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在比较中逐渐补偿自身的不足。

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率结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现象是可悲的,这些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以及一个社会,失去了家风的`约束,遗失了道德的尺度,人类的道德底线将会无限下滑。前事不忘,警钟长鸣,让家风发挥道德标尺的力量,才能让人心不断向善,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国力愈发昌盛。

既然家风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那末建设家风就应当成为家庭个体与社会整体共同的目标。

形成良好家风需有人起带头与示范作用,用自身的行动影响身旁人与子女子孙。“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薪火相传,有赖先生。”可见,家风建设有赖于带头人,在家庭中即家长,在社会中即领导。家庭中,长者要做好“传帮带”,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家长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故意人,无意识地连续祖辈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同时又能结适时期创立自己的好家风,使全部家庭与子女受益终生;社会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教育好子女,身正为范、上行下效,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用自身良好的家风对社会风气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

形成良好家风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优良家庭典范每每是由家中伶俐长者创立,并代代相传补充、践行而成,经历了“加强教育、反复锤炼、注重养成、自发自律”的基本过程,最后形成一个人与家属的精神财产,成为立足社会的基石。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属的灵魂所在,以顽强的风骨支撑着家属的进步与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崇尚的王谢望族并非大富大贵等如此功利的标准,更能深入人心的是底蕴厚重、育人有方的家庭氛围。好家风就是一所好黉舍,教育方式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水到渠成地感染着邻里与社会。

形成良好家风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围,比如生活环境、研究氛围等等。居家里外,持家有道,中华民族传承较广的家风家训有“家和万事兴”“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等等,当人置身其中,情感会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之内化,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状况。古人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可见知书才干达礼,研究方可升华,家风建设中的学风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书香云集,墨香缭绕,茶余饭后,读书看报,培养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中翱翔书海,定能收获一份恬淡悠远的心情。

形成良好家风要符合时代潮流,汲取,紧跟时代步伐,融汇时代精神。我们知道,历史的传承有着天然的淘汰机制,即筛除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留下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我们的家风建设也当符合这一条件,让不适应时代的理念湮没与历史潮流中,将具有时代意义与指导精神的家风家训发扬光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汇聚一起的家风可以体现出国家风范的一部分,国家风范又能指导家风的建设方向,紧跟时代,才能不被淘汰。

家风建设对于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表现。民间故事告诉我们:“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可见,授子女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传承良好的家风,打造进入社会的优质名片,以家风树立个人的道德形象,又以个人的言行举止强化家风的道德内涵。由此,每个家庭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提升社会道德的合力,家庭走出一小步,社会迈出一大步,中国踏上新高度,这正是家风最具现实意义的体现,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能够为社会和谐做出的切实贡献。

家风就像一棵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荫蔽子孙、传承世代。这棵大树结出累累硕果:勤奋好学、真诚和善、谦逊包容、尊老爱幼、敬业奉献……

家风就像一条河,浩浩汤汤、横奔流不停、滋润沃土、孕育生命。这条大河流出不朽传奇:天道酬勤、知难而进、严谨治学、爱岗敬业、追求卓越……

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 篇15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公私要分明,公家的东西即使烂那儿也不能要

董广安祖籍河南伊川,却在四川长大,这个时髦老人的微博名便是:五川。也因而惹得不少人问她五川在哪儿,这时,她便露出俏皮的笑。家有兄妹四人的她排行老二,在她儿时的记忆里,父母对他们管教得非常严格。父亲是机关里的干部,从小就教育他们公私要分明,而他也从未从单位拿回家过任何一个东西,哪怕一张稿纸。董广安小时候放学回家,如果家里没人,就到机关相熟的叔叔阿姨的办公室里写作业,有时候钢笔没水了,阿姨就热情地让她吸办公室里的墨水,可她绝不会这么做,而是先用铅笔演算,回家后再继续做。“公家的就是公家的,公家的东西即使烂那也不能要”,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父亲的话还是清晰地回荡在她的耳边。后来董广安当了教师,发现很多学生的作业纸都有单位的抬头,便觉得很不可思议。有这样的父母,又怎能教育出公私分明的孩子呢?

像中国很多个家族一样,虽然没有形诸文字的家规和家训,但父母依然用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一天晚上,父亲带着他们兄妹4人出去散步,看到大街上一个豪华的饭店里张灯结彩人山人海,看着孩子们羡慕的眼光,父亲说:“你们不要看到别人下馆子就羡慕,也许他们一年里就下这么一次馆子,也不要看到别人穿漂亮衣服就想要,也许人家一年里也就买这么一件衣服穿。我们不要和别人比吃比穿,而是要比谁学习努力,谁进步快。”这些饱含着辩证哲理的话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正是因为父亲的教育,到现在,董广安姐妹几个从不和别人攀比谁家的房子大谁家的车豪华,而是踏踏实实认真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如果说父亲是循循善诱的慈父,那么,母亲绝对是雷厉风行的严母。对于自己的几个孩子,母亲使用的是连带制的惩罚措施,只要4个孩子里有一个孩子犯错,那么另外几个也要跟着下跪挨罚。经常是母亲大喝一声:“你知道错了吗?”几个孩子就自觉地赶紧找扇子的找扇子,找纸板的找纸板,然后齐齐跪下,跪下的时候还得把裤子挽起来,以免跪脏了裤子得洗。然后每个人都要深刻反省,错在哪儿了,以后怎么办?只有检讨得深刻的才能站起来,否则就需要一直跪着,也不许吃饭。这样严厉的惩罚,往往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也使得孩子们不敢随便犯错,因为他们知道不但自己需要承担犯错的后果,还有可能会连累他人。

严厉归严厉,母亲又是一个非常善良识大体的传统的中国女性。小时候,董广安的母亲去给她开家长会,知道他们班里有名同学家里非常困难,就把家里的衣物收拾一下通过班主任悄悄转交给那名同学。有一次,母亲外出买菜的时候碰见一个乡下妇女带着孩子正在哭,原来她带孩子来这儿看病,不小心钱被偷走了。母亲于是把自己身上带的5元钱都给了那个女人。那天她空着手回来什么菜也没买,直到家人问起时才说起了这件事。提起这件事,董广安直到现在仍然很敬佩母亲:“那个时代的5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可母亲就这样慷慨地送给了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后来,董广安结婚生子,母亲来给她带孩子,还经常给门口的保安送好吃的,说他们是外地来的,辛苦不容易。后来她腿脚不方便不能下楼,还时常嘱咐女儿不要忘了给保安带好吃的去。

母亲的这些行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董广安。当董广安在郑大中文系当辅导员时,往往会格外关注那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农村来的孩子。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干部家庭的孩子,她往往反而会忽视,她说:“那些孩子受到的关爱已经够多了,不多我一个,可农村来的孩子,哪怕一点点关怀,都能让孩子们感觉到温暖,都能让人们稍稍感受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为此,她经常找一些企业家悄悄对这些孩子进行捐助。以至于她的学生谈起董广安来,都叫她董妈妈。直到现在,还经常有很多年以前她教过的学生来看她。

良好的家庭教育让董广安和她的兄妹们都养成了向上、向真、向善的品格,向上,就是积极进取,不投机取巧;向真,就是做人真诚,为人诚恳,不做违心事,不说假话;向善,即与人为善。而董广安,也在不知不觉中用这样的方法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善于引导,着重关注孩子品格的养成

董广安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母亲是个大忙人,因为母亲“带你去公园”“带你去玩”等许诺都被她忙碌的工作所占据,所以,她常常对妈妈说:“我知道,中文系的那些学生是你亲生的孩子,我是你捡来的。”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时,为培养她的独立性,董广安就不再接送。有一天晚上,女儿回来得很晚,身上的衣服还弄得黑乎乎的。正在焦急等待的董广安生气地问女儿:“放学怎么不及时回来?你不知道家里人很担心吗?”女儿怯生生地说:“妈妈,今天放学时,刚好看到一个拉煤的老大爷的车翻了,我就和同学一起帮他去捡煤球。妈妈,难道我做错了吗?”看着女儿稚嫩的小脸,董广安的心一下子变得柔软,她拉着女儿的手温柔地说:“孩子,你做得很对,衣服脏了可以再洗,妈妈为你感到自豪。”

女儿上初中时,有一次历史考试,那天老师没怎么监考,同学们就都翻开书抄了起来,女儿却觉得考试就是考试,不能糊弄自己,就没有抄,结果别的孩子都考了90多分,她才考了60多分。得知这一情况,董广安坚定地支持了女儿:“你很诚实,这比考一百分还重要。虽然考得不好,但也了解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以后就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

女儿考上大学时,董广安因为忙于学生工作,没有时间去送她,结果,女儿成了他们那一级唯一一个开学没有家长送、大学四年也没有家长探望的学生。每次提起来,女儿都很自豪,也许,母亲的放手恰恰是另一种更为深沉的爱。

耳濡目染,女儿对公与私也分得非常清楚,上班后,一次她要去商店里为单位买东西,恰好董广安家里也需要这些,就打电话让女儿一起给捎回来,女儿却拒绝了,她说:“妈妈,你要是买什么东西我下次再去给你买,要是和单位的一起买,就说不清楚了。”对此,董广安很是欣慰。从德国留学回来后,女儿也只是按自己的能力买了一辆几万元的国产小汽车,对此,很多熟人都不屑一顾,说这车丢人,女儿却说:“我觉得挺好,挺喜欢,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这就可以了。”至今,这辆开了七八年的小车,女儿依然很爱惜。

采访结束时,董广安教授说:“现在的很多家长为了挣钱,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可以花大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兴趣班,却忽视了对孩子品格的养成。殊不知,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在年少时,良好的家庭影响包含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会对一个人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进而表现在他的行为和态度上。如今大学校园里案件频发,跟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若每个细胞安好,这个社会何愁不安宁?若每个人都能从良好的家风中受益,并将良好的风气融入社会,融入自己的职业中,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且繁荣的景象。”

(董广安,郑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青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教学名师。)

上一篇:考研复试信示例下一篇:寒假实践活动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