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通用15篇)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1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1尊敬的xx先生(女士):
xxxx眼科医院是目前豫西地区唯一一所按国家卫生部三级专科医院标准设置的眼科专科医院,总投资1.2亿元,诊疗面积14000平方米,开放床位200张,配备5间国际标准化层流手术室。是一所全面开展眼科各类疾病诊疗、康复及保健,具备多功能、网络化和全开放格局的现代眼科医疗机构,也是洛阳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
为提高眼科疾病的诊断水平,进一步增加眼科界同仁之间的交流与互动,xxxx眼科医院将于20xx年9月25日举办 “xxxx眼科学术交流会”,届时,将特邀xxxx白内障专家xxx前来交流眼前节oct的临床应用;青光眼专家xxx交流新图像技术指标在青光眼诊治的应用策略。
会议报道时间:9月25日上午9:30
报道地点:xxxx眼科医院多功能厅
联系方式:xxxx
联系人:xxx
交通指南:市内乘xxxx路公交车,xxxx眼科医院下车即到。xxxx眼科医院真诚的期待您接受此次邀请,我们相信这次会议一定盛况空前!感谢您对本次会议的关注和支持!所有参会人员均赠送精美会议礼品一份。
xxxx眼科医院
20xx年x月x日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2尊敬的 教授:
您好!
感谢您长期来对费森尤斯的支持与关注,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举办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学术会议,非常感谢您一年来对我们的支持与厚爱。
为加我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麻醉的学术发展尽绵薄之力,北费将于3月7日召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麻醉科医师沙龙,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时间:20xx年x月x日 下午17:00~19:00
地点:xxx酒楼
17:00—17:20 签到
17:20—18:00 万汶预扩容病人使用的优势
18:00—18:40 万汶在容量治疗中的应用 李运福 18:40—19:90 讨论 北费将不断努力,创造专业治疗领域卓越地位。
xxx医药有限公司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3各有关医疗机构:
日前,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医改重大专项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职业化、专业化理论培训医院战略管理、医疗管理、医院服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及深化医改措施等内容。
为了配合“通知”精神,帮助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学习领会“医改意见”和“医改实施方案” 的实质内涵,读懂、用好相关医改政策,调整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机制,规范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管理水平,中国医院发展研究中心决定举办本期研修班。现将通知(附后)传真给您,请查收!
第一期:20xx年02月17日—02月22日 海南省XX市
第二期:20xx年02月24日—02月29日 云南省XX市
1、我们热忱邀请贵院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长、各部门负责人和各临床科室主任、骨干医师等参加,并请提前准备工作中疑难问题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2、贵院集体报名参加,培训费将按“五免一”优惠制度给予优惠!
3、学习班采取互动学习,热忱欢迎各参与单位提前准备相关问题和专家现场交流。热忱欢迎您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顺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会务处
20xx年x月x日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4尊敬的主任:
为促进扬州康复事业的`发展,加强扬州康复医学领域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康复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现定于5月28日下午在扬州京华大酒店举办大型学术交流会,届时将邀请香港大学东华医院康复科主任李常威教授、美国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杨萧莉莉、香港东华医院康复治疗师贺玉丽、香港那打素医院康复科护师董玉华等多名康复医学领域专家到现场进行康复学术知识交流。
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参加!
◆具体会议相关事宜如下:
一、会议时间:xx年5月28日下午2点30分
二、会议地点:京华大酒店三楼京华厅(文昌中路559号)
三、会议主题:中风的康复治疗
四、主讲内容:
李 常 威:中风后肌肉挛缩的治疗
杨萧莉莉:偏瘫的物理治疗
贺 玉 丽: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董 玉 华:中风后的护理
五、本次学术会议免收会务费,市卫生局和扬州市医学会将授予其继续教育学分_2_分。
六、参会联系人
联系人:陆小姐
联系方式:1391212xxxx
xx康复医院
xx年5月17日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5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水平,经研究,决定于xx年8月17日(星期六)-18日(星期日)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新进展培训班”(项目编号xx-03-06-009),由xx市人民医院主办。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报到时间:xx年8月17日(星期六)09:00-15:00在xx市美乐大酒店客房部一楼大厅报到。xx年8月17日(星期六)下午15:00-18日上午11:30会议。
二、培训内容:
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诊治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徐炎成 教授
2、新型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
------------湖北省新华医院 刘佩文 教授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袁刚 教授
4、甲状腺结节的规范化治疗
----------xx军区武汉总医院 乐岭 教授
5、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
------------xx市人民医院 廖勇敢 教授
6、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防治进展
------------xx市人民医院 丁洪成 教授
7、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
------------xx市人民医院 李晓雯 教授
8、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管理
------------xx市人民医院 黄明炜 教授
9、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
-----------xx市人民医院 郑海燕 教授
三、其他:
本次会议免收培训费,就餐、住宿由会务组免费统一安排,交通费自理,请需要住宿的代表提前与会务组联系。xx年8月17日下午(星期六下午)到达的参会人员请直接到会场报道。全程参会者将授予省级继续教育学分2分。
联系方式:请将回执寄回或电话、短信报名。
联系人:廖勇敢 1587108xxxx 李晓雯 1387280xxxx
黄明炜 136361xxxx 郑海燕 1587111xxxx
联系电话:0719-863xxxx或863xxxx
xx市人民医院
xx年8月2日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2
国务院通过的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 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物流装备、互联网+ 物流等新一代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物流装备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能物流的变革。如何借助物联网与信息通迅技术、互联网+ 及供应链管理思想,来提高物流组织效率,实现从物流企业到整个物流网络的信息化、智能化,这就要求大力发展智能物流。
而智能物流的推动发展需要产学研相关领域的协同研发及实践应用。目前,无论是中央还是省市地方的各个部门,都支持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有项目经费用于科研的开发,还有政策支持,便于整合资源、引进人才、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的共同发展。在协同创新中心的申请建设中,如何寻找合适的财政支持项目、如何组织申报这些项目、协同创新项目如何实施、协同创新中心运作机制和理论依据,这些都是申报通过的关键经验。
为了帮助地方学校和企业申请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为了提升物流专业院校对智能物流的认知和应用水平,更好地培养 “智能物流人才”,促进智能物流相关专业的建设,中国市场杂志社市场研究院特邀请智能物流的专家和技术精英、负责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的主管部门领导和有成功申报经验的中心负责人,相聚北京共同探讨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及运营的经验,宣讲智能物流的前沿技术及应用发展。
一、会议主题
智慧物流·协同创新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市场杂志社
承办单位:中国市场杂志社市场研究院
协办单位:北京市智能物流重点实验室
三、演讲嘉宾
( 1) 魏际刚。经济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副会长、福建省 “一带一路”建设高级顾问以及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
( 2) 郭肇明。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开放大学物流学院副院长。现负责物流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工作以及物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工作。
( 3) 杨国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评估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物流行业标准制定与实施推进工作等,参与了A级物流企业、物流金融、冷链等方面标准制定及评估体系的建设。
( 4) 葛喜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中物协( 北京) 物流工程设计院院长、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5)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
(6)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人。
( 7) 工信部智能物流与物联网部门负责人。
( 8) “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该中心以建立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决策智库、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扩大首都教育的示范性与引领性为基本目标,以协同机制创新为着眼点,通过多机构之间、多学科之间、多种教育主体等之间的协同,展开各层次教育改革试验,实现教育公平、推进首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首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 9) 《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主任。
( 10) 李俊韬。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智能物流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智能物流系统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从事物流技术与装备、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物流系统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获批专利30 多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0 项,出版相关著作5 部。
四、会议内容
( 一) 智慧物流
主题一:“一带一路”及“互联网+”战略下智慧物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主题二:“双创”战略中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
主题三: 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
主题四: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政策解读与发展动态(含案例分析)
主题五:冷链物流中的智能物流技术及应用
主题六: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为什么是智慧物流前进的助推力
主题七:电商企业如何顺应物联网趋势发展自有物流服务
主题八:AGV等新型机器人为智慧物流的未来带来了什么机遇
主题九:自动识别技术如何实现智慧物流的可视化管理
主题十: 配送中心( 自动化仓库) 的构建如何满足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
( 二) 协同创新
主题十一: 协同创新的意义与案例分析
包括: 协同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双创、跨学科建设的联系,协同创新中心的申请经验介绍及成功案例分析。院校与智能物流研发机构如何协作开展智能物流的教学与实践。
主题十二: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运行
包括: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流程,协同创新中心方向选择与主体选择,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
五、参会人员
院校的物流类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企业的物流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科研院所的物流专业人士,政府及协会组织的物流部门负责人等。规模200 人左右。
六、会议安排
(1)会议时间:2016年4月28-29日,28日报到,29日开会。
(2)会议地点:北京,蓝调庄园。
( 3) 报名方式: 请于2016 年4 月1 日前将电子邮件或回执传真寄至会务组,以便安排食宿和会议资料。
( 4) 会务费: 980 元/人; 住宿费用自理,会议将统一安排食宿。
(5)会务组:设在中国市场杂志社市场研究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富彬彬徐鹏马军
手机:15811245329 13381255022 13520656565
传真:010-68392164
电话: 010 - 68392773 /2164
邮箱:zgscyjy_2015@163.com
微信公众账号:zgsczzs1993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3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8月20~22日在秦皇岛北戴河召开。此次会议由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主办,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承办,江苏省心理学会、秦皇岛本会团体心理技术应用研究院协办。诚邀您参加!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发布如下:
【论坛主题】环境与人类心理
【论坛主席】
杨鑫辉,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组委会主席】
李克国,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教授
傅宏,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坛秘书长】
杜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科学系党委书记
邓铸,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心理学会秘书长
【论坛具体内容】
1.构建环境心理学的共建、共创、交流平台,促进心理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2.传统和新兴领域心理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人员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司法心理、军事心理、体育运动心理、经济心理等各分支领域中技术及应用的新成果的共享与交流;
3.交流我国社会发展正经历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有效调配社会要素,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健康发展等;
4.交流社会心理、社区服务、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方面的观点、方法和技术等。
【会务相关事宜】
一、会议征稿
即日起,开始接受参会代表提交的论文摘要。会议摘要及相关材料请发送至电子邮箱:xinlijishuluntan@163.com 。组委会学术组将对投稿进行评审,确定是否录用,并将优秀论文汇编成册。
征稿截止日期:2014年8月15日。
二、参会方式
1.参会人员:
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系统的心理学工作者;
全国各省市环境保护局的工作者;
全国各省市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师;
全国各省市社会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
全国各省市环境NGO公益组织工作者。
2.参会人数:论坛限额出席,额定人数100人。
3.参会注册:(1)本次会务费800元/人(研究生400元/人),会议期间食宿统一安排,食宿费自理,差旅费用回单位报销;(2)参会代表请于8月15日前预交会务费800元/人,付款后请短信通知13315355551,以便确认。
账户名称: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
账号:604013010000004973
开户银行:秦皇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海关支行
4.会务组联系人:张涛老师:13503354200,杨晓婉老师:18233598750,郝英君老师:18716028508
5.会务用电子邮箱:xinlijishuluntan@163.com
三、报到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8月20日 (周三)全天(8:00~18:00)
地点:北戴河阳光培训中心(北戴河海滨汽车站斜对面东行50米)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学术论坛组委会
2014年5月
邀请函中华医学临床研究医学会 篇4
刘大仁 专家
国务院22号文件深入学习贯彻会议于2010年8月5日至9日在山水甲天下的城市桂林召开。经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资深专家和有关领导推荐,特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并在大会上把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业绩报告》向全体与会代表演讲,把您自己的医技才艺和特效方法在会上展示并献技献艺献方。同时,在会上向《医师执业资格专家评委会》提出自己执业医师资格的申请,递交所具备申请资格的条件证明资料、真实简历、各种有效证明证件。与会代表必须提前递交资料,将特约登记表报来,以便为您安排座席和报告表演的顺序,为你准备各种证件证书与奖品及报到时的入场证、演讲证、获奖证等,你可及时带回去,免得将来邮寄造成损失和麻烦。
需要提前呈报的资料如下:
一、身份证、2寸照片8张、现有的资格证、教授证、专家证、行医证、毕业证、会员证、研究员证、博导证、职称证等有效证件的扫描资料或复印件。
二、论文、科研成果、专利项目、开发报告、前瞻性研究、成果转让申请书面资料和可行性报告。
三、申办资格证、执业证、教授证、博导证、主任医师证、副主任医师证的申请报告和自述资料。
四、把有代表性的诊病照片、诊所照片、办公照片、个人形象照片提交几张,登录在国家的名医名药网、中华临床医学网、中华执业医师网、人事部炎黄人才网及其有关网上。
五、按照通知内容和要求把所需资料和费用提前寄来,以便订做证书、奖牌、执业胸章和胸牌。
六、填写发去的表格,及时发来进行登记和注册。
七、专家评委会以交费时间先后安排坐席及发奖和演讲顺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师资格评委会
中华医学临床研究医学会
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5
一、寄信人地址、日期。
二、收信人及其地址。
三、尊称:Dear X X X。
四、正文:发出邀请,要真诚而渴望。说明邀请的目的及有关信息,有相关的资料随信寄出。
五、落款。
[适用范围]
这是对知名的学者、教授发出的邀请其前来参加学术会议的信函。信中一定要写明邀请参加学术会议的时间、会议内容,需要与会者做的工作,以便对方有备而来。另外,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的食宿、交通等费用问题如何解决也应交待清楚,一般都会有专门的参会指南,不要忘记附上。
[惯用例句]
(1)The Academic Contbrence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sponsor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on 2nd July 2001.
我们定于2001年7月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英美文学学术会议。
(2)I am writing today to invite you to our university next summer between May to June to take part in a meeting.
我写信正式邀请您在明年5、6月间来我校参加一次会晤。
(3)If you have any paper or.toples on which you would like to give talks,please inform us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the program is being finalized soon.
如果您有要宣读的论文或发言的论题,请尽早来函告知,因为会务准备工作不久将结束。
(4)We will pay your hotel accommodation and meals,but you will be responsable for your airfare.
“疼痛医学华夏会议”通知 篇6
本届盛会大师云集,20余位来自欧美日韩的一流的微创脊柱和疼痛领域的专家将报告疼痛相关的微创脊柱领域前沿进展,分享他们的经验和领悟。脊柱微创外科领域的开拓者西北大学Richard Fessler教授,哈佛大学神经脊柱外科主任Machael Groff教授,以及椎间孔镜的发明人凤凰城脊柱中心的Anthony Yeung教授等,将就微创治疗慢性腰背部疼痛、微创椎体成形、微创脊柱固定技术和手术指证以及椎间孔镜结合激光技术发表精彩演讲。会议还邀请了美国疼痛学会现任主席Perry G.Fine教授、欧洲疼痛学会主席Robert V.Seventer教授,澳大利亚疼痛专家Philip M.Finch等,他们将就同脊柱相关的疼痛医学领域的最新微创治疗进展为我们带来精彩发言。会议将设置微创脊柱外科分会场,国内外专家将进行专题演讲和指导。会议内容广泛,充分体现了疼痛医学的多学科特点。
欢迎骨科、神经内外科、肿瘤、疼痛、麻醉和中医、康复等相关专业的人员投稿并预约发言。
会议期间将举办“继续教育讲习班”,著名专家授课,定位于慢性疼痛诊疗的系统性培训和热点讨论,学员将免费参加本次大会并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
主办单位:北京济生疼痛医学基金会
支持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
大会主席:韩济生院士
共同主席:Perry G.Fine美国疼痛学会主席;Robert V.Seventer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主席
执行主席:李勇杰樊碧发于布为
会议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会议时间:2012年9月22日至24日;报到时间:2012年9月21日
讲习班时间:2012年9月21日至24日;报到时间:2012年9月20日
国际华夏医学学术大会在重庆举行 篇7
国际华夏医药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梁锦芳,万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卿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保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尧出席开幕式。来自德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澳门、香港地区的医药学术界代表近200余人参加开幕式。当天的开幕式由万州区科协副主席、万州区医学会会长、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院长李庆平主持。
国际华夏医药学会梁锦芳会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对万州区医学会积极筹备此次大会表示感谢,并表示大会将利用好华夏医药学会平台,推动华夏医药走向世界,打造文化精品医院。开幕式上,范卿泽表示,2005年华夏医药学学术大会曾在万州成功举办,今年再次在万州举行2012国际华夏医药学学术大会,是国际医药学术界对万州的厚爱,也是对万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此次学术大会的成功举办,必将促进万州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推动库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必将带来最新前沿的中医药新知识。
据悉,本届大会融集了世界各地的医药学界专家,与会专家依据世界医药科技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和热点课题,采取专家论坛和代表参与跨学科相结合的方式,对前沿科技进行了阐释和讨论。据万州区医学会秘书长熊黎介绍,本次大会论坛分设“心脑肾血管病与糖尿病论坛”、“肿瘤学防治与微创技术论坛”、“打造文化精品医院及信息化建设论坛”和“中医药保健国际科技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等4个子论坛进行。同时大会组委会还组织参会的领导、专家和嘉宾实地参观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科协开展的独具特色的科普文化建设,学习借鉴该院特色文化医疗中心的魅力和优势。(姚世衡 编辑:渝科)
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8
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一)
尊敬的xxx先生/女士:
为进一步满足第二语言教学对汉语句式研究的迫切需要,促进语法研究新成果向国际汉语教学应用的转化,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拟 于 20xx 年 x 月 xx 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句式研究与教学专题研讨会。鉴于您在第二语言研究领域的丰厚学术成果,诚邀您出席并发表鸿文,嘉惠学林。
有关会议安排如下:
一.会议时间:20xx 年 x月xx 日-xx 日
二.会议地点:北京xx大学
三.会议主旨:促进前沿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及其向国际汉语教学的转化与应用;推动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四.会议议题:
1)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句式研究;
2)汉语句式研究的跨文化视角与相关语言事实;
3)跨文化视角下的汉语第二语言句式教学;
4)汉语教材、大纲、教学设计中的句式问题;
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句式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五.遴选参会论文,出版论集《汉语句式研究与教学》。
六.20xx 年 x 月 x 日前,将论文题目及摘要以 Word2003 文档发至 会务组邮箱。摘要 1000 字,标题用三号宋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摘要请标 注作者姓名、单位、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 真。请
于 x 月 xx日前提交论文全文,以便制作论文集。
七.会议日程x月 x日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大堂报到。
报到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
乘坐地铁 2 号线到西直门换乘 13 号线 五道口下车(A 西北出口),步行至北语会议中心。
X 月 XX 日,8:30 开幕式、大会发言、分组研讨X 月 XX 日,上午分组研讨,下午闭幕式 X 月 XX 日,文化考察一天(京郊)。如不参加文化考察,请回 函说明,以便筹备组统计人数。X月 XX 日,离会.八.会议通讯地址: 北京市XX区XX路 XX号北京XX大学XX学院
九.往返交通由会议代表自行购票。会议筹办费、餐费、住宿费、论文集出版费由会议主办方承担。如有特殊情况,需代买车票,请于 X月 XX 日前将身份证号及返程日期通过邮箱通知
会务组,过期不再受理。
电话:XXX-XXX
e-mail:xxx@
句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筹备组
20xx年 X 月XX日
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二)
尊敬的 先生/女士:
在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大趋势下,研究文学经典是树立和坚守基本道德伦理和价值规范的途径。文学经典作为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各民族核心文化和情感纽带的体现,它所承载的鲜明民族个性不会被时间淹没,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外国文学研究者要始终保持选择、确立和传播经典作品的自觉意识,积极面对文学经典在跨文化的旅行中发育演变这一现实,着力推进跨文化视界中的文学经典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经过时间筛选而沉淀下来的文学经典,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团结学界同仁,加强中外学者在该领域的交
流与合作,做出更大成绩,经中国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XX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XX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XX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拟定于20XX年11月5日-7日在杭州召开世界文学经典与跨文化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
请围绕以下议题撰写会议论文和准备会议发言:
l 文学经典与民族文化记忆
l 文学经典的跨文化交流功能
l 文学经典翻译与跨文化沟通
l 世界文学经典中的他者形象
l 大众传媒时代的经典阅读与传播
l 文学经典的诠释与当代意义的生成
l 其他相关议题
久仰您在该领域的研究方面造诣高深,特邀请您拨冗出席会议,并积极撰写会议论文。大会工作语言为汉语和英语。
时间安排:20XX年11月5日下午报到,11月6日上午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下午分组研讨,7日上午大会主题发言。7日下午市内参观与自由活动。会议于7日晚上结束。
报到地点:杭州海外海西溪宾馆(中国杭州天目山路329号)。可乘502、193、356、49、91、282、213、B支4区间等公交车到紫荆花路南口站下,或乘179、3XX、89路到府苑新村站下,或乘B支2路到天目山路古墩路口站下。
为做好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请参会者在20XX年XX月XX日之前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向大会提交会议回执(将您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电子信箱、论文题目、是否住宿等)寄给会议秘书处,提交论文者,请将200-300字/单词的中文或英文论文提要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会议秘书处。
参会者交纳会务费人民币500元/人,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我们真诚地期待您莅会指导!
联系地址: 中国杭州XX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 编: 联 系 人:张逸旻、李馨
联系电话;传真:;
电子邮件:
会议相关网站:
XX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XX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
XX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探索 篇9
关键词:医学期刊;栏目设置;探索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22(2012)09-0120-02
医学期刊作为医学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总结发布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担任着重要的社会职责[1]。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其涉及医学各个方面,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医学教育等,在信息发布、成果推广和临床经验交流等方面更担当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学科不断细分、研究不断深入,各专业期刊大量出现,以及期刊市场细分也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在争取优秀稿件及吸引读者的能力方面大大降低。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大多数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安徽医学》近几年在栏目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实践,来探索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的重要性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因其包含门类广,涉及医学的众多学科,若各学科文章不经一定规则的组织编排,任意拼凑在一起,就会给人以杂乱无章之感,不能呈现期刊的整体面貌、特色和风格,同时,也不利于读者阅读。所以栏目就是一本期刊的总纲,统领整本期刊的灵魂。当然,栏目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划分,它是期刊内容有机的组合框架,是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
但要体现自己的风格,仅通过模仿其他刊物的栏目设置,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结合本刊物办刊方针、宗旨和自身的优势,通过科学组合,才能在栏目设置上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刊物的内容编排。特别是在一些具有标识性的栏目设置上,更要花费大量心血。
科技期刊栏目策划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出刊物的整体特色和办刊人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科技期刊整体的学术地位与水平深度[3]。
二、既有栏目的建设
期刊的栏目设置和期刊的办刊宗旨及定位密不可分。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涉及医学领域的诸多分支和交叉学科,读者群分布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因此,发挥个性,办出特色才是医学期刊的根本出路[4]。
栏目的设定常用方法,一是根据学科的分支,二是根据文章的体例,或二者结合使用。早期醫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大多采用按照文章的体例进行划分,如我刊既往根据此类方法将栏目设置为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道和综述等。相对于专科性期刊,综合性学术期刊采用根据文章体例的方法进行栏目设置,显得过于笼统,条理性不强。根据此种栏目设置方法将导致文章分类不细,各类文章集中于少数的几个栏目中,必然会导致期刊文章编排系统性较差,可读性也将大大降低。这几年我刊淘汰此类栏目设置,重新根据学科分类进行栏目设置,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护理医学、医学教育和综述等。经过栏目的重新调整,期刊内容条理性、整体性更强。首先有利于编辑根据文章的学科分类编排到相关栏目,同时便于读者阅读,更可以吸引作者投稿。
《安徽医学》在设置栏目时,注重医学论文的学术性、实用性,由点到面,重点突出,从不同的侧面报道各科信息,以满足读者全方位的需求。在现有栏目设置方面,讲究重点栏目和一般栏目的设置。在重点栏目上,设有专题报道,特邀各科有较深造诣的专家们撰写,主要报道医学各分支学科或重大专题的综合性述评、某学科的近期临床研究成果与实践,对专科的临床医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重点栏目是“临床医学”,这一栏目的稿件较丰富,多以自投稿为主,择稿的标准是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并能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或帮助的论文,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康复科等。目前,该栏目已成为作者展示其在各医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及与读者、作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分支较多较细,且偏于实际应用的特点,还开设了“公共卫生服务”、“药物与临床”、“流行病学”、“病例报告”、“调查研究”等一般栏目,提供了大量的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成果,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个好的栏目,就像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读者起导读作用,对作者导投指明方向[5]。办刊人在设置栏目时,要坚持统一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层次性和区别性相结合,根据学科发展做出相应调整,不可一成不变,使栏目的设置重点突出,兼顾一般,从而增加期刊的可读性。
三、专题栏目建设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从自身特点上来讲,优势和劣势并存。优势方面,由于其是“综合性”,各类医学文章皆可刊登,内容覆盖面广。相反这也是劣势,没有自己固定的作者、读者群。作为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在综合的基础上,要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报道广大医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提高期刊的可读性。
(一)定向专科化
目前,部分期刊为摆脱这种困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用部分专科化的方式,即在每年选择几个专科,组稿定期刊发,使综合性期刊博中有专。但仅仅简单的选择某几个专科进行组稿刊发,与专科期刊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且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我刊在近几年也采用类似定向化的方法,设置相关栏目,刊发了相应专科文章,但从读者的反应及网络下载量上看,影响并不大。
在设置相关专栏时,必须科学、合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特点,进行组稿刊发。相关专栏最好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且相关问题涉及的专科较多,这样涉及的面既广又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具有这样一个优势,能对同一种疾病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报道,如骨质疏松,抗生素的应用等。这些问题与很多专科都有关系,但又是具体的问题。与单纯根据专科组织相关专栏,可能在对刊物的影响及对作者读者的吸引力方面更有意义。
(二)热点问题专题报道
对一些热点公共卫生问题报道,也是医学综合性期刊提升自己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如2008年、2009年发生的几次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我刊及时联系相关专家和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组织刊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四川汶川地震受伤人员康复”等相关专题,“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们予以重视,迅速组织多位儿科专家撰写系列稿件,报道了对三聚氰胺引起的泌尿系结石的诊疗等方面问题,在相关疾病的治疗、康复等问题上,给予了深入报道,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文章组织刊发,能及时指导医务工作人员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
对于这类专题报道,编辑应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快速的反应能力[6],及时组织相关稿件并刊发,即要做到“快、准、狠”。
四、特色栏目建设
特色栏目是标识性作用的栏目,即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特色栏目涉及的问题应与多学科有相关性,能对提及的问题展开一定的讨论,并具有持续性。我刊自2009年开设了继续教育栏目,每期报道一例少见病影像学表现或常见病异常影像学表现,通过对相关疾病的表现、特点及鉴别要点展开讨论,以提醒指导临床医生。内容看似仅与影像科有关,但所讨论之疾病涉及多数临床科室。且根据当期所载内容,在文后提出相关问题,供读者思考。并根据读者答题情况,给予相应的学分。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医学期刊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又能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我刊面对目前医疗纠纷不断增多的情况,及時组织了医事案例点评栏目,聘请医疗和法律专家分别从各自角度对医疗纠纷案例进行评述,指出问题所在,指导临床医生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及警醒的问题。
对于这些特色栏目,期刊要持之以恒,不可根据一时之得失,半途终止。只有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才能产生可观的效益。在这两年多的经营和推广中,我刊的继续教育栏目逐渐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读者成为了作者,作者也持续关注此栏目,大家共同在此栏目中交流学习。
在设置栏目时,除以上介绍外,还应根据来稿性质、方向、侧重点不同,每期按各个栏目的发文比例作相应调整编排,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出特色。
在医学期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生存尤为艰难。怎样擦额宁抓住优秀稿件、吸引读者、提高刊物质量等,都是办刊人必需时刻考虑的问题。尤其在栏目设置上,更应得到编辑人员的重视。有人说过“一个好栏目一片天,十个好栏目能移山。[7]”办刊人必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栏目设置上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优秀的栏目就像王冠上的明珠,它璀璨明亮的程度,意味着能吸引眼球的能力,同时也体现着王冠的整体价值。
参考文献:
[1]霍永丰,杨子明,石朝云等.全面践行医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9(1).
[2]魏玫玫,孙萍,谭颖波.科技期刊栏目建设初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
[3]任延刚,高森,郑春雨.试述科技期刊栏目策划与学术前沿性的结合[J].中国科技信息,2007(2).
[4]耿延芳,孙淑云,刘晓勤.发挥个性办特色个性期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4).
[5]李卓青.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3).
[6]陈蓓.医学期刊的社会责任——记《安徽医学》在灾难面前的迅速行动[J].安徽医学,2008(6).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10
1 转化医学理念
2003年—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投入15亿美元用于基因治疗研究,共发表了25 000篇的相关研究论文,但基因治疗技术运用于临床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2004年,Ioannidis对6种顶级的基础科学杂志(Science,Nature,Cell,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979年—1983年发表的文章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101篇当时明确声称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文献,在20年之后只有5项研究获准应用于临床,仅仅有1 项显示了重要的价值[3]。如何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应用之间的相互转化,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脱节,1992年Science杂志首先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简称B to B)”的概念[4]。1996年Lancet杂志第一次出现了“转化医学”这个新名词,提出“B to B”是双向的,即“从实验室到临床和临床到实验室”的过程,也就是 “bench to bedside tobench,B to B to B”的过程[5-7]。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Science上发表NIH路线图计划(TheNIH Roadmap),率先提出要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区域性的转化研究中心,并设立国家基金,自此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8]。转化医学倡导学科间交叉整合、学组间交流协作,加快新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并推动医学研究从以治疗为主转向预测、预防、个体化医学,从而提高总体医疗水平并最终服务于患者。
2 中医学术传承的现状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整理可分为医术、医理、医道三个层次,研究方法有跟师随诊、借助于临床科研观察、在已发表的文献基础上总结、运用计算机与统计技术挖掘数据等[9-10]。目前,多采用“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比较与发现—新的理论指导临床—机理机制研究”的模式梳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建立相关的技术平台,从临床中来,再到临床中去,反复总结,不断提升[11]。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临床诊疗数据的检索分析和知识发现,虽然能做到迅速标准,但也只是机械化地提取名老中医经验,容易将名老中医经验简单化,从而失去了辨证的灵活主动性[12]。此外,现今的传承工作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培育,淡化了经典内容的掌握,临床思维严重西化,科研思路违背了中医学发展规律,最终导致传承失去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13]。
3 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学术传承
3.1 学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科技部先后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立了多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着力于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对促进中医学术传承起了重大作用[14]。然而,分析之前有关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大多局限于回顾性的临床经验总结上,或具体病证学术见解的阐释,或经验方的介绍,对其经验方的开发没有进行药理、药效、物质基础等基础研究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至于许多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有学者[15]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结合“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刘祖贻、谌宁生、谢剑南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张崇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提出采用临床—基础—临床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模式,既能解决学术思想与经验的“承”,也为学术思想与经验的“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3.2 人才培养转化医学的核心是要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将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加强研究与应用之间的结合,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个双向转化的桥梁。因此,进行中医学术传承,必须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既会基础研究又能看好病,科研与临床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医学教学模式主要以独立的分科式教学为主,强调学生在某一专科、某一领域的深度研究。但是,在转化医学的理念下,则需要学生重视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包括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的结合等。鉴于此,有学者[16]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改变陈旧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转化医学理念下中医传承人才的培养,应以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研究平台为基础,推广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使得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紧密结合,以期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得以有效、快速地应用于临床。
4 小结
中医学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从临床经验积累到理论升华,再回归指导临床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转化医学的理念。中医学术经验是名老中医临床实践与理论的智慧结晶,既是宝贵的临床财富,也是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资源,与浩如烟海的医学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科学合理地加以总结和传承,对教育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性。转化医学的兴起为中医学术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此契机,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加强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与传承人才的培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提高中医学术传承的质量。
摘要:梳理了转化医学的概念,分析了中医学术传承的现状,探讨了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学术传承,以期推动学术经验的传承及传承人才的培养,将中医学术经验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学术会议英文邀请函 篇11
dear professor wang,
on behalf of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and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i would be very pleased to invite you to attend and chair a session of the forthcom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data processing to be held in bellaire, michigan, from october 25 to october 28, .
国际学术会议英语邀请函 篇12
国际学术会议英语邀请函 An invitation letter
Dear Ms Wang:
I have the great pleasure,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Biometrics organization, of inviting you to contribute to the symposium o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ies, Medical data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Med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Medical biometric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o be held in Shenzhen, between 30th May and 1th June .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submit a manuscript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ing devices, Med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Biometric technologies, Feature matching and classification,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and Other applications. The idea is to present originally contributed research, review, and short communication article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Biometrics. Deadline for submissions would be April 3, 2014. Kindly submit your manuscripts as an E-mail attachment at luguangm@hit.edu.cn.
I will b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favorable reply.
Sincerely yours,
Guangming Lu
20xx-01-02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13
《系统医学》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 由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主办的专业性医疗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 0-1 3 6 9/R, 月刊, 128页, 国际大16开本印刷。
办刊宗旨:报道国内外系统医学发展动态, 推广系统医学研究成果, 交流全球系统医学研究经验, 推进我国系统医学学科硏究, 服务广大医药卫生工作人员, 助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主要栏目:论著、综述、前沿嘹望、专家论坛、实验研究、域外研究报道等。
读者对象:全国医药卫生科硏院所、医药卫生院校、医疗机构、医药卫生监管部门、社团组织和医药相关单位的科硏、临床、医护、教育、管理、经营人员, 与系统医学相关联的化学、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等领域的相关人员。
本刊长期面向国内外医学、工科高等院校和硏究机构中系统医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硏究者、医疗卫生管理者、以及系统医学领域的医疗卫生企业从业者征集学术论文。
来稿要求:
1.来稿具科学性、先进性实用t生,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图表规范。每篇论文在5〇〇〇字以上。
2.稿件须以W o「d文档形式发送。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 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曰起1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 作者可白行处理。
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来稿是否获得科学基金资助, 或属国家和部门、省区市的何种重大课题及科技攻关项目等, 并写明项目全称、编号等有关信息。
撰写要求:
1.论文题目应紧扣主题, 用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题目, 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避免使用非标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以中文不超过20个字, 外文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
2.摘要摘要一般为150-300字, 应能够体现文章的硏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主要内容。以报道性文摘形式为宜, 以第三人称叙述, 不列图、表, 不引用文献, 不加评论和解释。一般不分段。英文文摘要应使用现在时态叙述, 尽量使用被动语态, 能够反映出论文的实质成果,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3.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实词, 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 按其重要性顺序排列。
4.图表论文插图应清晰, 简单明了, 结构合理, 绘制正规。插图一律放于正文出现处 (另提供插图相应的原稿, 图片采用TIFF或」PEG格式, 分辨率不小于300dpi) ;表格采用三线表, 插图、表格应有标题, 图表标题应有英文对照;
5.符号文中外文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 正、斜体, 上下角标的位置要规范。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物理量名称、函数符号用斜体。
6.参考文献格式采用顺序编号制, 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序号、作者、题名、出处、年份、期数、页码要素齐全, 书写方式遵循《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地址北京市100025信箱7 2分箱邮编:100086网址:www.xtyx.org
电话:010—82618265收件人:系统医学编辑部投稿信箱:xitongyixue@126.com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14
6月3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举办的雷达专题学术报告会在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召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科学院的Alistair Drake博士、英国洛桑研究院植物与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系的Jason Chapman博士和Ka Sing Lim(林贾)博士在报告会上先后作关于雷达昆虫学的专题报告。
Alistair Drake博士报告的题目是“澳大利亚雷达昆虫学”,Jason Chapman博士报告的题目是“洛桑雷达设施在昆虫运动研究中的应用”,Jason Chapman博士和Ka Sing Lim博士报告的題目是“利用雷达研究英国昆虫的迁飞”。
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房卫平、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书记徐小双、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秘书长封洪强博士、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闫凤鸣、王高平副教授、河南省科技学院资环学院植保系昆虫教研室主任崔建新博士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整场学术报告由房卫平主持,学术报告会由封洪强翻译,会场气氛热烈,提问颇多,互动活跃,学术交流效果良好。(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张颖 编辑:马玉宝)
学术会议邀请函应该怎么写 篇15
“2018·全国神经创伤学术会议”,是中国医师协会培训与技术推广部的国家
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18-04-04-208(国)】,旨在全面提高我国神经外科医师的颅脑损伤救治水平及新技术推广,促进学科发展。
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181430】“2018·脑出血微创规范化治
疗高级培训班”旨在向从事脑出血救治的临床医生推广:应用“改良-立体定向软
通道颅内出血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壳核、丘脑、脑叶、脑室、小脑、脑干、
硬膜下、硬膜外)的理念及方法学。
坚持小班制、精品化教学,并结合动画、手术录像进行详细讲解,力求让
学员学成后可以开展该手术,具有高效性、实用性强的特点。
诚邀全国神经外科、神经科、神经急症科、神经ICU 等专业的医生参加。
二、讲者简介:
二、主办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网
三、会议时间
2018 年8 月3 ~5 日(3 日全天报道)
四、会议地点
青岛西海岸珠山大饭店-准五星级(黄岛区团结路168 号,青岛大学西海岸医院东临)
五、收费标准
培训费:1000 元/人,资料费:300 元/人(含8G U 盘课件);免餐费,往返交通费及住宿自理。
六、学分
国家级I 类继续教育学分10 分省级继续教育学分8 分
七、会议发票
此次会议由北京华夏医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承办,并出具正式报销发票。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推荐阅读: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格式09-30
医学学术会议11-24
医学学术11-30
医学学术会议宣传稿09-28
医学学术活动筹备08-16
医学学术会议开幕仪式发言稿04-10
医学类学术期刊论文01-17
医学会神经外科学术年会院长致辞11-29
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10-05
学术会议邀请函内容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