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经典生活语录

2024-10-08

“阿Q”经典生活语录(共9篇)

“阿Q”经典生活语录 篇1

《阿Q正传》经典教案

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一.概述小说内容。(略)

二.阅读第一章。

1.“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

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

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

3.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

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4.“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5.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1。提倡洋字,向“国粹”论挑战;(2。“Q”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性。

6.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三.第一章内容板书小结:

四.阅读第二章: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

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

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

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

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

五.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 “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

六.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七.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阿Q”经典生活语录 篇2

1983年12月22日,圣诞节前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首都柏林。

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阿Q在此时此地实现了自己的宿愿之一:他终于得到了小尼姑,虽然凭借着暴力。施暴之后,阿Q吃惊地发现:小尼姑死了!

处理好小尼姑的尸首,阿Q和同住的王胡继续喝酒,在酩酊大醉中憧憬着伟大的革命,幻想着推翻他们既畏惧又痛恨的“老爷”。他们坚信,革命是舍我其谁的神圣使命。

就在他们喝高了而缺席的时候,革命发生了。更令他们郁闷的是,他们坚信本该作为被革命的“老爷”,却摇身一变,成了革命的领导者,号称“革命老爷”。

次日清晨,“革命老爷”下令逮捕了阿Q,罪名并非昨晚的强奸和杀人,而是莫须有的盗窃。革命的铁拳尽管并不准确,却依然是坚硬的:阿Q被判处了死刑并立即执行。

在荒诞和血腥中,阿Q结束了他的德国故事。

在东柏林德意志剧院大厅首演的话剧《阿Q的真实故事》(Die wahre Geschichte des Ah Q),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随后几天的门票,立即成为抢手货。

这个来自中国的人物形象,开始在戏里戏外演绎着日耳曼的人生……

海因:阿Q的“移民”中介

帮助阿Q“移民”到德国的,是一个名叫克里斯托夫•海因(Christoph Hein)的剧作家。

在讲究家庭成份的东德,由于父亲是一名牧师,因此,海因连上高中的机会都没有,只好辗转到西柏林。英美盟军控制下的西柏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东德人,在1961年柏林墙建造起来之前,据说有将近250万的东德人涌入了西柏林。

就在东德政府不断收紧对西柏林的封锁前,已经在西柏林生活多年的海因却在1960年回到了东德故乡莱比锡,这时他16岁。日后他成名后,有人想把这个行为进行意识形态的解读和拔高,他却对记者坦陈:这只是出于对故乡的眷恋而已。

故乡的生活对年轻的海因来说并不容易:他白天靠做餐馆服务生、书店伙计,小报记者、剧团龙套维持生计,晚上继续在夜校念书,终于在20岁这年(1964年)拿到了中学毕业证书。

海因一心想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戏剧,苦苦等待三年也没能如愿,或许是他长期在西柏林的生活,不适合任何涉及宣传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只好进入了莱比锡大学哲学系,而后转到东柏林大学(现柏林自由大学)的逻辑学专业。

海因并没有放弃对戏剧的追求。他为瑞士剧作家、导演本诺•本森(Benno Besson)担任助手,而本森此时正是柏林自由人民剧场的负责人。这座建立于1890年的剧场,以服务草根大众而著称,在纳粹执政后,成为当局的主要宣传阵地,二战结束后,这里也成为冷战的文化前线。

在本森帮助下,海因得以进入人民剧场,先做“戏剧助理”——这是一个很有德国特色的职务,协助选剧、编剧并对舞台表演提出意见。自1973年(29岁)起,他终于成为专职剧作家。

剧作家这个铁饭碗,海因只捧了5年就摔破了。从成果来看,他非常失败:5年间他虽然完成了十七部剧本的“生产计划”,却只有一部半得以通过审查而上演,其余的都成为审查者办公室内的废纸。

1979年,本诺•本森因不满当局干涉演出,离开了东德。海因没了“靠山”,被剧场领导扫地出门,当了名“自由作家”。海因后来说,他当时完全有机会和本森一起离开东德,可是他毅然选择了留下,这恐怕也有自我美化之嫌。

下岗前,海因终于爆发了一次:在接受《时代戏剧》(Theater der Zeit)采访时,他对政府的戏剧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文化当权派”们“慈父”般的顾虑导致东德戏剧往往乏味可陈。这样的评论居然发表了出来,但杂志社加了编者按,表明“海因这种说法绝对是非常主观的”,“统计数据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更多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与文化活动中”。

生活是现实的:海因靠当翻译、给电台写广播稿,艰难地维持一家大小的生活。明显用于窃听监视的“建筑用车”,也在他家门外停了三个星期之久,如同2007年著名的电影《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直译《他人的生活》)中一样,他的一切生活细节都被东德秘密警察“史塔西”(Stasi)监控。

事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海因反而迸出了艺术的火花,1982年他凭借小说《陌生的朋友》一举成名。更为吊诡的是,没有了人民剧场剧作家身份,他的剧本反而得以顺利上演了,并在东德文化界引起很大反响。1983年,他将鲁迅的《阿Q正传》移植到德国背景下,创作了话剧《阿Q的真实故事》,更是掀起大辩论。

阿Q的德国生活

虽然“移民”到了德国,阿Q的境况还是和在中国时一样糟糕。他和王胡一起住在破庙中,屋顶还有个大洞,风雨无遮。更令他烦恼的是,天气也和他过不去,几乎天天下雨。

整部戏的场景,始终是那个破庙,暗示着精神上的无家可归,应了鲁迅的诗句“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权力默许了“精神流浪”的存在,破庙则作为现有体制下的“冷宫”,给了精神上的无家可归们一个藏身的地方。剧中的王胡说:“我们应该感谢命运,它把我们锁在这个地方,现在我们安全了。”

能住进这破庙,对阿Q和王胡来说,相当不容易:那是政府给他们派的工作,去维修那屋顶。尽管深深受害于屋顶的大洞,阿Q和王胡却根本不屑去修补它,而是天天忙着高谈阔论,向往革命。

他们被掌权的“老爷”控制着,作为“老爷”代表的守庙人和乡村警察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他们因此而坚信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将“老爷”推翻。

和中国阿Q不一样,德国的阿Q变得有学问了,满嘴的哲学和政治学术语,尤其陶醉于“无政府主义”这个词的音节。阿Q虽然不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却声称“这是个好词”,“锋利而且有力”。

对于过去作为“公家的人”的生活,无论朝九晚五的规律作息,还是那职员专用厕所的钥匙,都成为他们自嘲的对象,他们甚至直接转身,直接嘲讽台下的观众们。

德国的阿Q毕竟是有学问的,能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危机,更因自己的处境,而充满了对暴力和毁灭的向往:“我们当然需要暴力,暴力是必须的,因为有人不听话”,他自己也常念叨:“我充满了仇恨”,幻想着“把自由的敌人、人民的敌人像小猫一样掐死”。当语言暴力无效后,他最终也转向了现实暴力,实践了中国阿Q未能做到的“我手持钢鞭将你打”。

德国阿Q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进了趟城,衣着光鲜地回来了,据说是他经商成功了。他带回了好些时尚的奢侈品,吸引了村里的上层人物,连那个从不露面的“老爷”,也派人前来购买。阿Q为心仪已久的小尼姑(剧中改称修女)留下了一件高档晨褛。小修女(尼姑)被这件美丽的衣服吸引,忘记了应有的警惕,在风雨之夜前来破庙,终于遭遇不测。

与阿Q相比,王胡是更为典型的德国知识分子,他的身上带有浓厚的孔乙己色彩,甚至也自我辩解说“窃书不能算偷”。阿Q对金钱、性、权力等充满了欲望,而王胡的所有人生欲望似乎都被磨平了,心如死水。唯一的爱好就是教导阿Q要读些书,才能真正理解“无政府主义”这个“美丽词汇”的含义。在阿Q被处决后,王胡才表现出了一点点“欲望”:一方面担心命案会牵连自己,另一方面也贪图阿Q留下的那张破床垫,终于卷“垫”逃跑。

这一连串看似布局相当散漫的荒谬事件,通过剧中人物的大量对话串连起来,海因自己总结道:“阿Q是被一个他所不能理解的时代所强暴的,是体系化的社会暴力的殉道者。”

剧场外的荒诞剧

在中国被当作反封建大旗而高高举起的《阿Q正传》,在东德则似乎成为讽刺现状的居心叵测的“恶搞”。高鼻子蓝眼睛的阿Q,在德意志剧院的舞台上,宣泄着东德知识分子们的郁闷、迷失乃至颠狂。

“阿Q”这个形象,在德国并不陌生,早在1928年就被翻译介绍到了德国。二战之后,德国分裂,东德力推鲁迅。但随着中苏大论战,鲁迅也成为忌讳的话题。相反,此前因意识形态而冷淡鲁迅的西德,却从1968年的自由主义运动开始,热捧鲁迅。1972年西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更是使得西德民众对鲁迅的兴趣高涨。

因猛烈抨击“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而成为新闻人物的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是鲁迅的坚定信徒,他认为,鲁迅逝世20周年(1956年)时,其在东德大受欢迎,而逝世40周年(1976年),则又在西德成为流行文化。1979年开始,无论是在东德还是西德,都开始了鲁迅接受史的最后一个上升阶段,也是最不具政治色彩的阶段。学者和公众的注意力都开始从“政治的鲁迅”转向“文学的鲁迅”,海因的话剧《阿Q正传》就是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作品。

尽管海因更多地只是借用了鲁迅的《阿Q正传》的“壳资源”,但当时东德评论界,还是采用了比官方更为激烈的态度,以表明自己的专业眼光和政治立场。文学评论家冈特•贝尔曼(Günther Bellmann) 甚至动用了“两千五百年的世界戏剧史”来批驳海因,认为阿Q话剧中采用的“隐喻的手法”,“与东德作家所担负的表现现实主义的任务相悖”。《国家报》(Nationalzeitung)则认为这部话剧“既非传, 也不正”,予以全盘否定。媒体上充满了对海因的讨伐。

当时的东德,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内部变革呼声高涨,邻国、尤其是同胞手足的西德,给东德的执政者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执政者不断在调整自己的姿态和行为。许多知识分子在梦想着变革的时候,却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和苍白。十年后,当海因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他当时最担心的是这个体制的崩溃将伴随着巨大的暴力和血腥,整个社会充满了焦躁、不安和彷徨。他的话剧,就适时地将当时的社会心态展现了出来。

吊诡的是,尽管同行们猛力批判该剧,但德国社会统一党的党报《新德国》(Das Neue Deutschland),却出乎意料地对此保持了沉默,这令《阿Q正传》侥幸躲过了禁演的命运。

为了表达某种姿态,当局还是动用了一支看不见的手:将该剧从大厅移到了小厅,每周只能演出两场。即便如此,《阿Q正传》还是连演了46场,成为当时德国文化界的奇迹。与此同时,阿Q旋风席卷了德国的另一半国土——西德,并在西欧其它国家引起巨大反响。相比较而言,东德反而成为这出为“东德观众而写就”的戏剧最沉寂的地方。

1930年,刚诞生不久的《阿Q正传》被首次改编成了电影剧本《面包与女人》,走上拳头加枕头的商业化道路,引起鲁迅的激烈反弹。从那之后,阿Q在世界范围内的每一次改编,都担负起沉重的政治使命,偶尔出现少数以阿Q和吴妈的爱情为主题的改编,也着眼于对封建礼教的控诉。阿Q成为传递某种理念的一个符号。

九尾妖狐阿狸的经典语录 篇3

跟其他游荡在艾欧尼亚南部丛林中的狐狸不同,阿狸总觉得她跟魔法世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一种不完整的联系。在内心深处,她觉得她难以适应这具生而 拥有的肉体,梦想有一天可以变成人类。这个梦想看起来遥不可及,直到有一天人类战场上发生的事情改变了她。那是一副惨烈的景象,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或重 伤或死去的士兵。她被其中一人吸引了:一个身穿长袍的男人,他的生命正在极速地流逝,身边萦绕着一个渐渐衰灭的魔法盾。

阿狸走近了他并感到自己内心身处的 一些东西被激发了,以某种她难以理解的方式向这个男人展开。他生命的精魄通过无形的魔法纽带,灌入到了阿狸体内。这种感觉令人陶醉而又不可抗拒。当这种醉 人的感觉渐渐消退后,阿狸惊喜地发现她已经非同往日。她那顺美洁白的皮毛已经消减,她的体形高挑自然,看起来就像倒在她身周的人类一样。

不过,即便她已成人形,她也知道这次幻化并不完整。作为一只机敏的生物,她很快就适应了人类社会的风俗礼仪,并以她不可多得的天生丽质去吸引心无戒备的男人。当他们拜倒在她的魅惑诱术之下的时候,阿狸就可以吞噬他们的精魄,把自己的梦想建立在别人的欲望之 上。但她越是这样做,那种古怪的悔恨感就越是难以遏制。

阿q正传影评 篇4

阿Q这一形象在鲁迅的意识里早已出现,只是未能得以呈现他的作品里,机缘巧合让阿Q这个人物能够见于世人。

阿Q不知其姓名,不知其籍贯,曾信誓旦旦的说自己姓赵,却因赵太爷的教训,便再也不敢提及了。阿Q是一个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人,在他的世界里,似乎永远都是那么美好,前途一片光明。然而,未庄的人从不拿阿Q当回事儿,跟他开玩笑,戏弄他,只有当大户人家需要帮忙时才会想起他来。

未庄闲人喜欢戏弄阿Q,见面便借他头上的癞疮疤来捉弄他,道“哙,亮起来了”。阿Q照例怒目而视,但他们并不怕“原来是保险灯在这里!”。然而阿Q没办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最终,他又免不了一顿打。阿Q自然有他的一套自我安慰法,“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话„„”于是又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开了。

受了委屈,总是需要发泄的,阿Q也不例外。所谓欺软怕硬,见到静修安的小尼姑伊便侮辱她,戏弄她,甚至用手去掐伊的脸,逗得旁人哈哈大笑。夜间,阿Q一个人躺在床上,总觉得他的手很香,于是就想到了女人,阿Q也想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能够成家立业,拥有自己的小家庭。次日,吴妈来叫他去舂米。于是,在他的脑海里便浮现了一丝遐想。他对吴妈说,我想和你一起睡。吴妈听了这话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向赵太爷家哭诉。但是阿Q却似乎忘记了这事儿一样,自顾自地看热闹,他不知道吴妈为何会如此伤心地哭泣。这或许也显露了阿Q的自私、狭隘和一种看客心态。

文中有一段说得好,“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到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意识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种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许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阿Q面子观念、自私、狭隘、麻木和保守„„这些个精神集中揭露了此类国民的劣根性。也鞭策着我们民族自救,实现“人立而后万事举”的立人思想。

说到阿Q的结局,不得不说他的革命是失败的、不被认可的,甚至是遭人鄙夷的。最终他连生存的权力都没得选择,在巴总的屠刀下莫名的死去。阿Q是清末民初的封建农民,作为一个最受压迫、生活最痛苦的农村无产者说来,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可悲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不是不可理解的。当然,他也具有阶级的反抗本能,但是他的觉悟性还不够,不足以抵抗这强大的反抗势力。然而,鲁迅写阿Q也是在表现中国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对国民革命的探索和研究,对革命经验的总结。

语文 -阿Q正传 篇5

.教案示例1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阿Q正传》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研习课文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拓展探究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教案点评: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教案示例2

【重点】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创作思想

2理解典型人物阿Q的典型性格

3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和性格化的细节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4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5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难点】

1作品中反映出的社会生活

2作品中涉及的国民性、革命、妇女、传统等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关于鲁迅及其创作

(1)少年时家道衰落;

青年时留学日本,希望以医学拯救祖国;

弃医从文,力求改变国人的精神;

从日本回国,创办《新青年》;

发表了《孔乙己》《药》等短篇小说和大学杂文。

(2)鲁迅的创作

鲁迅的作品大体可分为小说、教文、散文诗和杂文,现归类如下:

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朝花夕拾》

散文诗――《野草》

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二 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意

舂来(chōng) 鄙薄(bǐ) 犯忌(jì) 抵触(chù)

出豸(zhì) 擎起手(qíng) 鼾声(hān)

怃然(wǔ) 托庇(bì) 错愕(è)

2.解释加点的字

素不相能(向来)(和睦)

咸与维新(都)(参与)

初隽秀才(考取)

茶坊酒肆(店铺)

秋行夏令(时令)

三 通过预习、划分小说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世。

第二部分(第二章《优胜活动》、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描写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部分(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描写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遭遇。

第四部分(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阿Q在未庄风传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

第五部分(第九章《大团圆》)阿Q被杀。

四 分析第一部分

问:《序》部分目的是什么?直接进入主题,舍去序言好不好?

.总结:阿Q住在未庄,没有土地,没有名字,甚至姓什么都不清楚,属于雇农阶级。《序》中阿Q的身份和地位为下文作了辅垫,使得阿Q的想要革命水到渠成。

第二课时

问:我们知道阿Q生活在未庄,未庄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呢?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回答。

.总结:

这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受封建思想严重封锁的村镇。代表封建势力的赵太爷和曾经留过洋的假洋鬼子等统治着一切。社会下层的农民面对剥削和压迫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甚至相互争斗。未庄人看不起城里人,因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条凳”,煎鱼时放葱丝而不放葱段。未庄人几乎不怎么进城,在革命的**波及未庄时人们探头探脑地调查,把自由党说成“柿油党”,把证章说成“顶子”以及关于辫子的盘法等细节,都反映出未庄的落后、封闭的特点。

做人有时需要阿Q些 篇6

B:你喜欢鲁迅什么,“睚眦必报”?

A:我喜欢他深刻、犀利,特立独行,包括艺术的冷酷、独创;不妥协,包括爱情生活。

B:不妥协对社会有益吗?鲁迅的时代和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了。几年前我在火车上,就遇到一个事情,因为一个座位,两个人最后打得头破血流,列车员竟然没东西包扎,我当时就想,人有时就不能妥协一下吗?其中一个如果是阿Q估计就打不起来。

A:这也未必,国人确实脾气大,这和鲁迅无关。你看路上开车,一些小事就开始对着骂,这和鲁迅有关?

B:到小学幼儿园里去砍人的这些人会是阿Q这样子的人吗?

A:我感觉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不是鲁迅有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气节,宁折不弯,一人可以为坚持所谓的真理去得罪天下人。

B: 没有妥协精神,人人求自我最大化,怎么才可以和谐。偏执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偏执不是一种精神病吗?我一直都不喜欢鲁迅,就是因为这些。我倒感觉阿Q有些可爱。

A:阿Q可爱,你没搞错吧。

B: 前几日读《菜根谭》很有感触,其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是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谐社会当如此。

A:阿Q有吗?

B: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Q与人家打架吃亏时,心里就想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

A:不能归为鲁迅思想对大众的影响,学校课本缺乏理性和公民教育,社会契约思想有一定的道理,课本上很少选择。中国的教育必须彻底大改革。

B:大改革,我看也需要。听说最近大学的校长都开始出国学习了!不知会不会有效果?还说课本吧。学校历史课本就是一部农民起义史,缺乏文化和文明的抚育和沟通,你说孩子的阶级教育是不是太多了?学校课本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很有问题的,缺失个人人性培养锤炼的内容,教育在国内都快成古董了,除了鲁迅还是鲁迅。

A:现在课本也改革很多了。

B:可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问题,我们能指望那群教育官僚?初中到高中鲁迅的文章留两三篇就可以了。很多时候,社会发展不平衡,完全的平等和自由短期内是不现实的。现在社会中人际关系只有更柔和一些,社会才可能更平衡和谐。做人有时需要阿Q些。

A: 阿Q在未庄被闲人揪住辫子在墙上碰头而且要他自认为“人打畜生”时,他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吗?”而且他还自以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他在精神上胜利了吗?

B:和什么凤姐、芙蓉姐姐相比,阿Q其实很圣人了。

论鲁迅笔下阿Q 篇7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

摘要:在《阿Q正传》中鲁迅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不知觉悟的落后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暴露了农民的思想弱点,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的人物。本文将从阿Q谜一样的身世背景,独特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等多方面来解读鲁迅塑造的这一个被喻为“国人灵魂”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身世背景;精神胜利法;革命;形象意义

内容:

一、阿Q的身世背景之谜

(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无名、无籍贯

阿Q是一个孤独者,他犹如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一样,从石头中蹦出,横空出世,没有任何来由。先说阿Q的“姓氏”,我们知道在过去地位低下的妇女是无法与男子分享平等的社会权利,但好歹她们也有个姓氏,可被人称呼为王氏、李氏的。可我们可怜的阿Q却沦落得连个姓氏都保不住。鲁迅在他的《阿Q正传》中说:“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因为阿Q得知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很是高兴,便喝了酒“手舞足蹈”地炫耀是本家。要知道赵太爷与阿Q在未庄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的。赵太爷哪里容得阿Q胡言乱语,第二日便重重地赏了他好几巴掌,连未庄的人们都说阿Q是自找打,于是阿Q沉默了,此后也再没人提起他的姓氏,阿Q的姓氏就这样被活生生地剥夺掉了,所以我们也终究无法得知阿Q究竟姓什么。再说说阿Q的“姓名”,从前人们是很讲究“名、字、号”这一套的,不过这都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象征。但阿Q身份低贱,无法讲究那么多,但他终归是个人也总该像个普通人一样有个名字吧!可是阿Q似乎还是令我们失望了。鲁迅说在平日里未庄的人们都呼阿Q为:“阿Quei!”那到底是阿桂呢还是阿贵?鲁迅思来想去也未能得出结论,他说他最终只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可这阿Q听起来像是个人名吗,怎么就像是平日里我们在称呼那些阿猫阿狗的,可鲁迅他已经尽力了!所幸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我们也就只能这么将就地用吧!还有“籍贯”的问题,阿Q的籍贯也是一片模糊啊,用我们时下的时髦话讲:他,就一黑户!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若姓赵,就可说是“陇西天水人也”,可惜这姓不可靠,他虽住未庄但也常宿他处,因此也不能笼统地说是“未庄人也”。阿Q就是这般的可怜,在那个宗法制度盛行的时代,他却一无所有!姓氏、名字、籍贯这些可谓是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可他被通通剥夺掉了,所以他

只能是一个动物意义上的人了!

(二)阿Q “三无“的背景:无家庭、无固定的居所、无固定的职业

“阿Q是贫民阶层中的贫民,是旧时代一个地地道道的弱者。”阿Q,他没有家,在未庄的时候他就居住在那一个四面透风,冬冷夏热,鼠虫乱窜,臭味扑鼻的土谷祠中,但这样一个地方予他而言却像是个宝贝,至少它能够收容他,总比去露宿街头的强吧!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干点体力活,体力活历来流汗多而挣钱少。当然,阿Q除了能干些体力活,没有其他别的本事了,只能靠出卖体力混口饭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阿Q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曾想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女人能够陪伴他,正是这种炽烈的想法促使他鼓气勇气向赵家的吴妈表白。可是这一场恋爱终究演变成一场悲剧:阿Q不仅为此挨了骂挨了打,甚至连维持生计的饭碗都给砸了,还落得个“臭流氓”的坏名声。

阿Q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在毫无保障的生计来源中挣扎,他不但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也忍受着惨重的剥削,这必然注定他的一生是孤独而又贫苦的!

二、阿Q的独特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一)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产生的原因

“精神胜利法”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失败主义思潮的集中表现,是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产物,主要是没落阶级的思想意识。阿Q“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极深印记,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和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的情形下,现实环境促使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病态心理。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原因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种因素的统一体。首先,它是处于奴隶地位的阿Q在受到社会凌辱但又缺乏现实抗争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时,而在精神上产生的一种以自我安慰和麻醉为特征的愚昧思想。阿Q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在物质上,他失掉了土地,也无固定的职业,住在土祠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在精神上,他常常受到欺侮和嘲笑。这种生活遭遇,必然激起他对给他带来屈辱和不幸的社会力量的不满。但是,由于愚昧,他既弄不清楚造成这种境况的根本原因,更缺乏取得现实斗争胜利的正确方法和力量,因而,他走上了一条追求病态的幻想的胜利道路。同时,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是他在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下,虽不能在实际上成为有权势者,但在精神上却幻想成为有资格和力量去支配别人的一种落后思想。

(二)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

精神胜利法是在“物质关系”上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们,在精神上克敌制胜的思想与方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欺欺人。通常阿Q一旦被别人扯住辫子磕了响头后就会自欺欺人地认为是“儿子打老子”当别人识破了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又改口承认自己是虫子。事后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他说:“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可见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达到极度夸张的顶点。

2、欺软怕硬。阿Q有一套处世哲学是“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对强者不敢反抗,便在弱者身上进行报复。于是乎,他对王胡、小D蔑视,对老尼姑、小尼姑“视如草芥”,这些都是阿Q欺软怕硬的典型表现。

3、讳疾忌医。阿Q非常忌讳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他满头长着的“癞头疮”,因此他讳说“癞”和一切近于“癞”的声音,后来则连“光”、“亮”、“灯”、“烛”都忌讳了。就连王癞胡,阿Q也只叫作王胡,可见其忌讳之深。

4、麻木健忘。当阿Q遭受到赵太爷的毒打,挨了秀才的大竹杠及洋鬼子的“哭丧棒”,他很快的就能忘却,“似乎完结了一件事”。这种对于被侮辱、迫害的麻木、健忘,使得阿Q永远陷于精神的胜利之中,不能自拔。

以上几方面,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这种精神状态的愚昧、麻木、自欺欺人,也即如恩格师所说的是农民式的“冷漠”,这种“冷漠”是“专制主义的强有力的支柱。”

三、阿Q的革命畅想曲

阿Q具有革命的要求,这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决定的。阿Q十分贫苦,他没有家,就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地,除了一双手,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或劳动工具;更没有固定职业,到处流浪,帮人打短工,完全自食其力。他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经济上却受着惨重的剥削,赵太爷为了剥削他的劳动,一改往日晚上不点灯的作风。他因为“恋爱悲剧”被敲诈勒索到只剩下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在政治上,他更是没有任何地位,人们可以随意奚落他。当革命来了,阿Q发现革命使举人老爷恐惧万分,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判定“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然而,阿Q并不了解革命。首先,他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造反”的认识上,他认为革命就是一帮人拿着板刀、钢鞭等呼朋唤友地相约一同去“打家劫舍”。阿Q对革命的这些认识是极其荒谬的,这也反映出他思想上的愚昧无知。其次,他把革命当作是他报复欺负过他的人和强行占有他人财物,甚至女人的卑劣手段。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特别是当他发现大嚷:“造反了!造反了!”未庄人惊惧的眼光,甚至赵太爷也得小心翼翼地称呼他为:“老Q!”时,他便开始对革命充满幻想,幻想着人们朝他下跪求他饶命的情形,幻想着将赵家、钱家值钱东西通通搬到土谷祠中,还幻想着未庄中各种各样的女人。可惜幻想终归只能是幻想,阿Q对革命的这一系列的错误认识注定了他的这场革命也只能是一场悲剧,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教训!

四、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阿Q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呢?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揭露国民劣根性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是一个长期忍受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生产极其落后的国家。这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造成了人们目光短浅、狭隘保守、卑屈奴性、逆来顺受的国民劣根性。为了挽救国民,我国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的主体思想,也是《阿Q正传》的创作思想。鲁迅曾指出他的创作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说过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通过阿Q,“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

鲁迅笔下的阿Q,没有任何个人权利,完全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

压迫,精神上受奴役,人格上受凌辱的地位。可是他却并不觉悟,依旧固守着封建的传统思想,依旧麻木不仁的甘心做着奴隶!他又经常欺软怕硬,在强者面前卑躬屈膝,在弱者面前耀虎扬威。他有惊人的“健忘症”,可以十分自轻自贱,这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陶醉的手段,使他安于那种充满痛苦和屈辱的奴隶生活。阿Q就像是一面镜子,任何国人拿起来照一下,似乎都能够看到自己。阿Q的屈辱性格对于中国人具有针砭的意义,鲁迅正是希望通过这个形象来惊醒国人,起来改造这落后麻木的国民劣根性,这也使得Q阿这个形象具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是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缺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具有革命不彻底性,这导致了辛亥革命在短时间内从胜利走向失败。以阿Q为例,阿Q是未庄贫民中唯一听到过革命党并亲眼见过革命党的人,但他却认为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打家劫舍”,革命的好处就是可以报复他人,得到好东西,抢得好女人,可阿Q最终却被革了命!而对于这种革命结果,“在未庄是无异议的,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不无杀头这般好看。”这说明,革命没有宣传教化群众,群众是愚弱的,对革命的认识是盲目,无知和冷漠的,这样的革命必将无法胜利!

2、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妥协和封建地主、官僚阶级投机革命,借革命营私。从城里的举人老爷、知县、把总到未庄的赵大爷、秀才、假洋鬼子等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都富有反革命的经验,更善于变化和钻营。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革命党进了县城,对封建势力毫无触动。“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是改称了别的,而且都做了革命党了。在未庄,假洋鬼子成为革命的风云人物,他还介绍赵秀才参加了革命党。这都可见原来所谓的“革命新贵”却通通都是“封建旧势力”,于是乎,城乡勾结,串通一气,维护着封建阶级的全部利益,更甚者是运用新革命力量进一步来压榨人民的利益,革命到最后却是使人民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置于今天阿Q的意义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劣根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的弱点的大暴露,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置于今天,阿Q的形象予我们的意义已不在像过去那般单一,是具有多面性可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阿Q形象一再上演。有的人在他人的痛苦中产生快感,有的人在他人的失败中享用胜利,有的人在他人遇难时麻木不仁,有的人骑在他人的头上作威作福„„这些无一个不是阿Q的典型形象,但这些形象应是受我们鄙视和唾弃的!

然而我们也发现阿Q置于今天也有了另一种新的启示意义。曾看到网上流行的一首“打油诗”,被喻为“新时代阿Q”,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好好活,慢慢拖,一年还有一万多;

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少吃盐,多吃醋,少打麻将多散步;

按时睡,按时起,打拳跳操健身体;

只要能吃饭,钱就不会断;

不要嫌钱少,就怕走得早;

官再大钱再多,一样都进高烟囱;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糊涂点,潇洒点;

四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忘记过去。

祝大家:开心快乐!长命百岁!!

所以谁说阿Q的精神就一定是落后的呢,反观我们现代的社会,有时在我们生气时,苦恼时,阿Q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新时代的阿Q体现的是一种乐观、感恩、知足常乐的情怀,时常保有这种情怀可以使我们更好调节自己的心态,可以使活的更健康更愉快,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不妨来学做一下新时代的阿Q: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开心多点!

总而言之,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既令人同情又令人愤恨的!令人同情的是阿Q悲惨的一生充满着屈辱和贫苦。他在未庄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阿Q既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又一无所有,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老婆孩子都是痴心梦想,他做人最基本的权利和最根本的需要通通被社会剥夺掉了。到最后,阿Q竟被枉杀从而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幸的一生。所有这些,无疑是令人深感同情的。但同时,阿Q又是可恨的,他沾染了许多恶习:赌博、喝酒、偷东西,欺软怕硬,更甚至是耍流氓,调戏妇女„„这一切又令人十分地愤恨!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概括阿Q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让人“哀其不幸”,但又“怒其不争”!

参考文献

【1】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68

【2】 鲁迅.呐喊【M】.北京:文学出版社,2001.69

【3】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69

【4】 萧新如 吴天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09

【5】 江潮.阿Q论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64

【6】 江潮.阿Q论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68

【7】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74

【8】 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65

【9】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2

【10】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3

【11】 江潮.阿Q论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33

【12】 萧新如 吴天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11

【13】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06

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8

别人不会因此赞赏自己,自己却又被自己的天真折磨的遍体鳞伤;其实我一直都知道,忘记以前其实很简单只要不去想,不去看,不去念慢慢就会淡忘只是不忍心去真的忘记但毕竟是我曾经深爱的,所以我会默默地祝福。在此,我也不禁重拾这个话题。有鲫鱼、鲤鱼、黑鱼、鲂鱼、�i鱼,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鱼?

阿Q留着一条长长的黄辨子,脸上一块癞头疮,他很穷,没有房子,只能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依靠给别人做短工为生。阿Q可是一有了闲钱就去酒楼喝酒。有一回他被别人笑话了,便与别人打架,被打得落花流水,待他人走后,还说“现在的世道真不像样,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像这些“乐观”的话阿Q还有很多,也就是鲁讯先生说的阿Q精神,这些生动幽默的语句讽刺了当时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也有作者的几分同情。他性格中的自轻自贱让人发笑和深思。《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类似的人物。合上书,我陷入了沉思,在我们的社会中不是也有一些像阿Q精神一样的人么,钱包被小偷偷走,就说:“给他买药好了!”当考试考的很差时,便自嘲说:“人家考第一,我也是第一,无非是倒数而已,你们是什么东西?”说完掩卷一扔,便无影无踪了,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阿Q的一些影子。

鲁讯先生笔下的阿Q真是又可爱又可怜又可恨啊!可爱于他的幽默乐观,可怜于他的无可救药,可恨于封建社会的思想,使阿Q这样的“人才”倍出,让我们也以阿Q为镜子来照照自已吧!

浅析《阿Q正传》的漫画色彩 篇9

关键词:《阿Q正传》形象图漫画色彩

对于《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许多学人做过深入研究,此不赘述。其实,《阿Q正传》除了具有小说的特色外,还极具漫画色彩,如一部漫画集一般。关于阿Q的精彩漫画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本文将略做梳理,展示其中几幅以就教于方家。

一、炫耀图

阿Q虽然穷困潦倒,但常常炫耀自己。如炫耀“先前阔”,癞疮疤别人“还不配”,本来跟未庄的大人物赵老太爷是本家等等。还炫耀自己进过城,见过世面,看过杀人,以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他的种种努力常常适得其反,不仅没有争来社会地位,有时甚至招来更多的侮辱。因为姓氏问题他招来赵老太爷的几个嘴巴,因别人还不配的癞疮疤他招来未庄闲人的嘲讽和打骂。其实阿Q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因为太不切实际,而且有些是根本不值得炫耀的丑陋一面,他的炫耀也就成了一种变相的自嘲。阿Q对于自己的缺点很忌讳,在遭人嘲弄后,常常自我安慰,以缺陷为美,就此做无谓的抗争。这幅炫耀图上画着的是一个不屑一顾、洋洋自得沉迷于自我解嘲的阿Q。

分析阿Q爱炫耀的深层原因,用中国人的俗语来说就是“爱面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其实就是满足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本来是平常人的平常心,但因阿Q的不恰当使用使得他常常自取其辱,只好缩在自己编织的蜗牛壳中自我安慰。

二、赛虱图

小说还有一幅精彩的炫丑图,那就是王胡与阿Q蹲在墙角翻检衣服上的虱子,比谁的虱子大,谁的虱子多。这完全是赛丑,但阿Q反因虱子不及王胡的大,不及王胡的多而懊恼不已,以至于先是口角,继而发展到武斗,最终还是阿Q吃了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阿Q其实是很好强的,连丑的一面也不肯输过别人,足见阿Q的无聊、无知和对被尊重的强烈需一求。阿Q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有着跟其他人一样的被社会认可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常常被社会无情剥夺,使得阿Q只能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下功夫,这才有了可笑的赛虱场景。

这一场景展现了阿Q跟大多数人一样,也有攀比心理和好胜心理,只不过阿Q的争强好胜用错了地方,才惹来了读者的嘲笑。

三、革命图

当革命发生时,阿Q是很神往的。阿Q自发地革命,起初只是想让未庄的男女老少恐惧,于是用筷子将辫子盘到头上,口称“造反了!造反了!”,心里想着杀人和夺财。他的世界无非是未庄这个小圈子,于是想到杀钱秀才等可恶之人,夺赵家、钱家这些未庄大户之财。具体的行动就是跑到尼姑庵,但却连门也未进得去。结果革命无门,反成了抢劫赵家的替罪羊。阿Q糊涂而短暂的革命史仅仅表现在头发上的一根辫子和嘴里喊的几句造反歌词上,结局是比造反前生活状况更糟,最终被充做抢劫犯杀头。一个有着强烈革命愿望的人反成了革命的牺牲品。瘦骨嶙峋的阿Q在半夜被抓时,当局动用了“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五个侦探”对门还架着机关枪。当局如此兴师动众,抓走的不过是个睡眼艨胧、糊里糊涂、手无寸铁的阿Q。力量的强烈对比让读者对阿Q产生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当局的无能嗤之以鼻。

阿Q之所以想革命,无非是对生活现状极度不满。他想通过革命改变自己落魄不堪、衣食无着的状况。但革命并未让底层民众受益,可怜如阿Q者反而成了革命者处罚的对象。

四、欺尼图

阿Q虽然常常被人欺负,但并不意味着阿Q就老实巴交。只要找到机会,他也是会欺负别人的。他对小尼姑的欺负可谓精神侮辱与肉体伤害双管齐下,足见阿Q身上的流氓无赖习气。小说写道“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一头皮,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当看到旁边闲人们开怀大笑时,阿Q更加得意,进一步对小尼姑动手动脚。仿佛欺负了尼姑就平复了自己所受的所有欺凌。在这幅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浑身酒气、满口粗话、一副流氓嘴脸的阿Q。

从阿Q的这种行径来看,长期被欺凌的状态使阿Q的心理开始失衡,他有强烈的发泄欲望,只是并未将他内心深处的怒火烧向欺凌他的群体,而是找了一个处于更弱地位的小尼姑做替罪羊。他的这种行径是当时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典型写照。从阿Q身上我们看不到对弱小的同情,可见他人格上内在的“人性恶”的一面。

五、求婚图

阿Q三十出头依然孤身一人,欺负完小尼姑后心中燃起了对女人的强烈渴望。正在赵府打短工的阿Q,视野中并无别的女性,就只有赵家唯一的女仆吴妈,于是他将目标定在了吴妈身上。当吴妈与其聊天时,阿Q突然对吴妈跪下,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两句话犹如一声惊雷,吓得吴妈连哭带叫地跑了。阿Q的求婚方式颇有些惊世骇俗,结果是挨了秀才一顿痛打,丢掉了随身衣物和临时的活计。这幅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单腿下跪抒发本能的阿Q和一个赤着上身逃避竹竿的阿Q。

阿Q的求婚原因,就小说的叙述看,是受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的影响。其实,从阿Q的内在心理看,这是成年男性再正常不过的需求,但贫穷如阿Q者往往是娶不起老婆的。小说以近乎滑稽的方式来展现阿Q对家庭的需求,以“含泪的笑”体现社会的不公。

六、偷盗图

小说展现出的偷盗场景有两处。其中一处阿Q是主角,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他偷了尼姑庵的萝卜,当老尼姑质问他时,阿Q却像无赖一样耍赖,不承认自己的偷盗行为,狡辩说:“这是你的么,你能叫得它答应你么。”另一处,阿Q是配角,迫于生计给城里的小偷做帮手在外接东西。

本来还算勤快,靠下苦力吃饭的阿Q被社会逼得靠偷盗为生,纯属社会“逼良为娼”,但社会不会理会自己的弊病。阿Q因为有偷盗史于是被顺理成章地当作了抢劫赵家的替罪羊,就此送命。社会由剥夺阿Q的劳动权开始步步紧逼,直至最终无情地剥夺了他的生存权。

七、逃跑图

阿Q有几次尴尬的逃跑经历,一次是求爱不成又遭赵秀才父子痛打时仓皇逃出赵府,一次是到尼姑庵偷萝卜被发现后仓促逃离,另一次是与人合伙盗窃在外接应时听见吵嚷声仓皇逃走。

第一次逃离躲避的是秀才打人的大竹竿。阿Q因逃得过于仓促,连唯一的布衫也没来得及穿,以至于受了一个月的冻,打了几个月的赤膊。还典卖了棉被才完成了赵府的条件:花钱做法事消除缢鬼,买红烛和香赔罪。阿Q因求爱不成而导致自己再次陷入到赤贫的境地。

第二次逃跑是躲避黑狗的追逐,当黑狗追来时,阿Q十分狼狈,小说写道:“黑狗哼而且追,眼看就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掉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早已爬上桑树,越过土墙,连人带萝卜都滚到墙外去了。”从这一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身手似乎还很矫捷的阿Q,

小说中没有提过阿Q的具体年龄。据小说文本的叙述推算,阿Q应该是一个30岁左右“既不能上墙也不能钻洞的”瘦骨伶仃的男人,平时只能做个望风或者接应事务的小角色,逃跑时能有如此敏捷的身手,实在是“人急也跳墙”了。

第三次是参与偷盗时,听见里面一嚷,就赶紧跑,连夜爬出城,逃到了未庄。未庄虽然并无阿Q赖以生存的家,但总还有一个可暂时栖身的土谷祠,他的生活也就此回到原点。但在未庄人弄清阿Q在城内的所作所为后,所有人都对他起了防备之心,他的处境反而大不如前。

几幅逃跑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稳定生活来源和生活环境的阿Q。就像鲁迅先生所言,阿Q“求做奴隶而不得”,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活。

八、被打图

在小说中,只要涉及到打架,最终被打和吃亏的一定是阿Q(欺负小尼姑,这次算不上打架,只是阿Q单方面的出击)。小说中,阿Q挨过赵太爷的耳光,赵秀才的竹竿,假洋鬼子的哭丧棒,闲人的响头……阿Q毫无招架之力,完全是被动承受。连他平时颇不以为然的王胡,阿Q也只有乖乖挨响头的份。只有小D,似乎还势均力敌地比划了几下。小说写到:“于是只得扑上去,伸手去拔小D的辫子。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一手也来拔阿Q的辫子,阿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这是唯一的一次不让步的情形,为的是阿Q现在已经没有了基本的生存保障,竞争对手就是这个小D,所以阿Q才拼尽全力,为生存而战。但是,阿Q并没有争回自己的劳动权。因为“这一场‘龙虎斗似乎并无胜败,也不知道看的人可满足,都没有发什么议论,而阿Q却仍然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

九、招供图

阿Q最终被当作抢劫赵府的替罪羊而抓走,成了革命的牺牲品。在接受审讯时,阿Q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不自觉地下跪,喋喋不休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却句句听来都像罪证。最后糊涂画押还因没把圆画圆而懊恼。这幅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怜的悲剧人物阿Q。阿Q在完全没弄明白状况时在招供书上画了押,可怜不识字的阿Q被文化的独占者们悄然剥夺了生存权却并不知情,照样安心地睡着了,直到临刑前一刻才若有所悟。

十、受刑图

游街时,阿Q突然意识到自己要被拉去杀头了,又急又怕的阿Q只茫然了一小会儿,就无师自通地喊了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目的是取悦路边蚂蚁似的看杀头的人。围观看杀人正是阿Q当年也做过的事,还津津有味地当作炫耀的谈资给未庄的闲人们描述过。现在轮到阿Q自己了,死到临头还在期待看客中有人关注他、尊重他。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神情的阿Q临刑前那本能的恐惧暴露了他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在他的眼前似乎总有鬼火似的狼眼睛的凶光不远不近地逼着他,使他的恐惧一步步加深。阿Q的恐惧随着行刑的枪声而消失,他的悲剧也随着他的服刑而收场。阿Q的悲剧结束了,更多的茫然无助的“阿Q们”依然过着命如草芥般朝不保夕的生活。

上一篇:礼仪对会展的重要性下一篇:《人体里的“红河”》阅读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