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名言名句

2024-10-18

革命先烈的名言名句(共11篇)

革命先烈的名言名句 篇1

1) 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邓中夏

2)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蔡和森

3) 从开始有人类社会以来,没有哪一个社会能与共产主义社会相比。什么理想也不能同共产主义这一更崇高、更伟大的理想相比。——陶待

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5)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6)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9)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0)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1) 英名永在浩气长存

12) 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筹于有了灵魂。——吴运铎

13)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14)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__

15) 要死得其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革命先烈的名言名句 篇2

德王成立百灵庙蒙政会之后,在乌滂守备队的基础上筹建了蒙政会保安队。乌滂守备队担负滂江至扎门乌德的护路任务,“兵员来自察哈尔各旗和苏尼特右旗。”[3]1401934年百灵庙蒙政会成立之后,由各旗选拔骑兵1000人作为政府的卫队。以往乌兰夫回忆称:“德王保安队的成员大部分是土默特旗的蒙古人。”[4]166札旗斯钦也称:“其中以来自归化土默特的较多。”[5]150卢明辉也称:“这个保安队的多数官兵是从土默特旗招来的。”[6]112事实上,保安队除了土默特籍官兵较多之外,察哈尔籍官兵也较多。比如钱占元称: “察哈尔左翼四旗也派入一批蒙古族官兵。”[7]42又据《内蒙古自治区共产党志》称,该保安队是“陆续从察哈尔、乌兰察布各旗和土默特旗招募士兵,加上守备队,组成千余人的一支蒙古族武装部队。”故从保安队的人员构成上看,“察哈尔和土默特蒙古人在‘蒙政会’保安队中占了很大的数量并掌握了大部分实权。”[8]45换言之,保安队中除了土默特人外,察哈尔人实则占有很大优势。

其实,蒙政会保安队的成员构成上,察哈尔人比土默特人还多。如武殿林称:“当时百灵庙蒙政会和保安队的察哈尔籍人占绝大多数。因为德王在招募人员时,按各旗人口数摊派的,察哈尔十二旗(群)当然要比其他地区招募的人员多。”[9]166又如《乌兰察布革命史》 一书中也称:“百灵庙蒙政会和保安队是以察哈尔籍官兵为多数。”[10]39武殿林对此有详细考证,他称:“德王组建保安队时,又从察哈尔各旗的每个苏木抽马甲二员,总共招募420名。从乌兰察布盟和土默特旗招募300名,加上原来的队员,近千人的保安队得以组建。朱实夫担任了队长,4个中队长是马福聚(蒙名豪仁嘎,察哈尔镶红旗人)、纪寿山(蒙名福吉林嘎,察哈尔正黄旗人)、白福山(蒙名扎拉风嘎,察哈尔正红旗人,孟克杰尔格勒的弟弟)、巴振玉(巴文俊的侄子)。保安队中察哈尔籍官兵占大多数。”[3]140由此可见,蒙政会保安队中察哈尔人的数量确实比土默特人多,其中4个中队长中有3个是察哈尔籍人。当时的保安队有三个中队驻扎在百灵庙,另有马福聚一个中队驻防在乌拉特中旗。不仅保安队中以察哈尔籍官兵为最多,就是蒙政会中的工作人员也以察哈尔人居多。如武殿林称:“蒙政会的上层领导是由各旗王公、总管组成,工作人员和中层领导却以察哈尔籍人占多数。”[3]140这批文职官员则是以纪松龄的侄儿纪贞甫为首领。可见, 察哈尔籍人在蒙政会及保安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德王的蒙政会保安队的人员构成主要是土默特籍和察哈尔籍官兵,中共组织为动员蒙政会官兵发动暴动,遂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动员土默特籍和察哈尔籍官兵的身上。如《察哈尔蒙古族史话》一书中认为:“我党地下工作者是通过土默特籍青年军官云继先、朱实夫和察哈尔籍的纪贞甫、纪寿山等开展工作的。”[11]77为动员土默特籍官兵,中共派乌兰夫等人去做这些土默特人的工作。为动员察哈尔籍官兵,中共派遣纪松龄来做察哈尔籍官兵的工作。为此,1935年秋冬之际,中共北方区委共产国际代表还指示纪松龄加强百灵庙方面的工作。他遂离开集宁,来到归绥。王慧峰称,在蒙政会组军之际“中共党员纪松龄也动员了一批察哈尔进步青年加入这支队伍。”[2]48察右前旗旗委宣传部人士也称:“他还动员察哈尔右翼四旗青壮年参加百灵庙蒙政会及其保安队,为争取这支蒙古族武装做准备。”[12]18

在策划百灵庙暴动的过程中,被中共组织派去工作的白海风,“到了百灵庙不久就被特务跟踪,胡凤山发现这一险情后,掩护白海风离开百灵庙。云泽同志到百灵庙也被怀疑,待了四五天后就离开百灵庙”。“正是处在这种困难的时期,纪松龄接受党组织委派,前往百灵庙策划暴动。”[10]39他的随从回忆称:“1936年, 纪参谋长在集宁的时间就不多了。他以探亲的名义去过百灵庙几次。”[9]173纪松龄自己也称:“从1936年夏天开始,去了几趟百灵庙,有察哈尔的老乡们保护,没出什么事。”[9]175其实,这里的1936年应是1935年,这是回忆者五斤由于时代久远,弄出讹误。参加暴动的阿嘎理、巴拉吉尼玛回忆:“我们是1934年到百灵庙蒙政会做事,纪松龄等人经常到百灵庙来,通过纪贞甫、纪寿山和我们认识的。后来云泽来过两次。他们给我们讲抗日的道理,我们是信任他们的。”[3]136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到,纪松龄参与策划百灵庙暴动,可以安全地住在该地,直接指挥活动,故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可能更加重要。

经过纪松龄的动员工作,察哈尔籍人士都表示愿为暴动出力。如《察哈尔蒙古族史话》一书中称:“蒙政会中的领导都是各旗王公、协理,平素都在自家享乐,该会的实际权力都在几个青年科长的手里。纪贞甫是纪松龄的侄子,在蒙政会负责文秘兼教育科长;纪寿山是保安中队长,握有兵权,他是纪松龄的亲弟弟;任秉钧是财政科长,康济民是参事,还有纪松龄的老战友孟克杰尔格勒的弟弟白福山,他是军事教导队的副队长,这些察哈尔老乡经过纪松龄的思想工作,成为暴动的骨干。”[10]39武殿林也称:“纪松龄同志对任务完成是比较出色的。他的亲侄儿纪贞甫是百灵庙蒙政会少壮派的领袖人物,纪松龄同志轻而易举地做通了他的工作。还有纪松龄同志的弟弟纪寿山,他是保安队的一个中队长,在纪松龄的动员下,他敢当急先锋。莫杰的弟弟白福山,也是保安队的中队长,他也经纪松龄同志的动员,摩拳擦掌愿为暴动出一把力。”“纪松龄同志利用同乡关系,说服这些人当然没有犯难。”[9]165

1936年2月21日,在德王操纵的百灵庙蒙政会投靠日本侵略者的危急时刻,蒙政会保安队爱国官兵900多人,在保安队队长云继先和副队长朱实夫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震惊全国的百灵庙暴动。百灵庙蒙政会及保安队中察哈尔籍人士多数都参加了百灵庙暴动。如“百灵庙‘蒙政会’和保安队里的纪贞甫、纪寿山、白福山、包太平、华林太、孟德、巴拉吉尼玛、阿格理、孟兆义、巴明孝、妥林、周自然、僧格等察哈尔八旗籍人参加了百灵庙暴动。”[11]77其实,该暴动不仅是军队的起义,还有百灵庙蒙政会文职人员的反正。对此,武殿林称“:当暴动队伍在云继先、朱实夫的带领下离开百灵庙,百灵庙蒙政会的文职人员在纪贞甫的率领下,也随暴动队伍离开百灵庙。”[13]132

百灵庙暴动队伍后来投靠绥远傅作义,傅作义将该部队编为蒙旗总保安队。但不久德王还想拉回该武装,派他的心腹煽动部队发生哗变,枪杀了云继先。在这紧要关头,“中共北方局为了实现组建一支蒙古族革命队伍的目的,加强了对暴动队伍的收容和扩建的领导力量,派去纪松龄同志担任代理总队长的职务,兼任一大队的大队长,二大队的大队长由朱实夫担任,总队长由白海峰挂职。后来又派去了乌兰夫、克力更、寒峰等同志担任了领导职务。这样,一支以中共党员领导的革命队伍组成了,他们虽然吃国民党的军饷,穿国民党的军服,但是,实际上是共产党掌握的军队。百灵庙暴动是红色暴动,中共党员在这起暴动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9]166其实,不仅是中共相信纪松龄,纪松龄的大队长职务是经过国民党方面任命的。换言之,纪松龄在百灵庙暴动的策划作用也被国民党方面认可,乃至得到他们的信任。

后来,乌兰夫会见纪松龄的女儿纪宝凤时称纪松龄:“参加过百灵庙暴动,对革命有贡献。”[3]157换言之,乌兰夫也承认纪松龄在策动百灵庙暴动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朋斯克也回忆称纪松龄,“毅然策划了达尔汗草原上举世闻名的百灵庙暴动。”[3]109纪松龄的老战友苏力格巴图尔在1956年对纪宝凤云:“策划百灵庙暴动时,你爸爸起了很大的作用。”“你爸爸有好几个亲戚和拜把子兄弟以及同学、同乡都在百灵庙德王那里做事,有的把持着要害部门。于是组织上认为你爸爸是最佳人选,让他利用自己的各种关系多次偷偷前去,进行策动。这为暴动奠定了基础。”[3]200可见, 纪松龄在百灵庙暴动的策划中是难以代替的,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察哈尔革命先烈纪松龄对于策划百灵庙暴动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察哈尔老乡都响应号召。其一,保安队中以察哈尔籍官兵为主,四个大队中有三个大队长是察哈尔人。其二,在白海风、乌兰夫等人被怀疑的情况下,纪却能长期作策反工作。其三,蒙政会文职官员也参加了暴动,以纪的侄儿纪贞甫为领袖。其四,马福聚团不愿参加暴动,纪说服他,让他保持中立,终没有妨碍暴动的开展。

革命先烈庞大恩光辉短暂的一生 篇3

为寻救国路赴日求学

庞大恩又名吴永康,字泽普,1900年生于广西兴业县长荣乡大贺村(现葵阳新荣)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庞昌勤,是一个勤劳节俭、朴实正直的农民。靠两亩薄田养活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生活是十分艰难的。庞大恩是长子,有个弟弟大慈和妹妹琼玉。他体会家庭经济的贫困,所以从小读书就十分勤奋用功,生活朴素而节俭。他6岁入私塾,9岁进大馆,穿着土布麻衣,除专心苦读外,还时常抽空帮助家庭做力所能及的杂务。父亲见他年幼就如此聪敏、懂事、明理,就决心不论家境如何困难都要供他读书。为了实现这一愿望,父亲拼命劳作,养猪又养牛,还贩卖大米到兴业县城赚取学费钱。庞大恩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学习更加用功,在10岁的时候所做的文章就让村里的秀才惊叹不已,连呼“真神童也!”不满14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郁林五属中学堂,在班里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村中的族人见他如此有长进,就给了一份宗族宗祠中的财产“养贤租”来资助他继续读书求学。

1918年,庞大恩已长成一位个子高高、性格沉静、戴一副眼镜的青年。父母替他寻了一个本地叫陈绍蓉的农村姑娘为妻。这时庞大恩已深为国家的灾难、百姓的受压迫而燃烧出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他十分淡泊儿女之情,要到国外去寻求救国之路。他没回家迎亲,家里的亲戚朋友把新娘抬回来,庞大恩就走到父母面前说:“不是我不孝而拒绝你们的好意,其实国家正有难,我是要四海为家去的,我怕对不住妻子呀!”

第二年,他告别父母妻室,横跨海峡,东渡日本,考入了福冈县烟町明冶专门学校(后改名北九州工业大学)学冶金。他意图要学好工业来救国。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夏衍、郑汉先和一批思想活跃的进步同学。在几年的同窗生活中,庞大恩和夏衍、郑汉先交情特别深厚。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日夜思念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解放,一起办“行社”、组“读书会”宣传反帝反封建,进行革命活动。同时还一起参加日本共产党领导的“水平社”,进行一些社会斗争。1920年11月,孙中山先生北上途经门司港,庞大恩知情后,就和夏衍、郑汉先等人专程去拜见孙中山先生,聆听孙先生的教诲。

此后,庞大恩的视野更广阔了,内心的爱国热情汹涌澎湃。他在日记上写着:“余少而生于贫困之中,贫民之苦,自谓知之颇详,而身体尝之,余不为农民吐一口气乎?”“我欲斩长鲸以红大海,我欲埋奸臣以吐民恨”“明年毕业后,究竟回家或留此再学他科?思之思之,吾已誓定去救国矣……”庞大恩的政治觉悟越来越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时,他带头主持召开追悼会;在反对袁世凯勾结日本卖国的大会上他慷慨斥言,发表激愤的演说。1925年,国内发生了“五卅”惨案,在日本,庞大恩用行动声援祖国的革命,和进步学生募捐救济上海受难工人。这一年冬天,北风虽寒冷,但庞大恩心头非常温暖,因为在东京,由中共旅日支部负责人何兆芳和何恐作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乡点燃农运之火

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内革命形势如火如荼。此时在日本已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的庞大恩再也呆不住,他仿佛看到祖国明媚的春天,看到东方巨人睡醒的希望,他要回国去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7月间,赤日炎炎,一个挑着两个箱子的青年学生风尘仆仆地走在兴业县任四的通道上,他就是急切回乡参加革命活动的庞大恩。他一不乘车,二不搭轿,活像一个挑夫回到故里,弄得一帮请了轿子要来抬他、想巴结利用他的乡绅富豪好不尴尬。这时,故乡的农民运动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中共地下党向兴业县派出好几个宣读所学员,深入发动贫苦农民进行减租减息,铲除贪官污吏。而那些大地主劣绅也想方设法分化瓦解和抵制即将兴起的农民运动。庞大恩一回来,县府的老爷就想来拉拢他站到他们一边。一个姓庞的老爷要邀他到县里做官,说:“你我都是同姓兄弟,你留学回来有学问,正好做官光宗耀祖。”庞大恩严词痛斥:“我不能和你们同坐一条板凳,你们是鱼肉乡民的贪官污吏!”说完也不到妻子房里去,抱着铺盖到一瞎眼的长工房里和劳苦农民住在一起。

庞大恩回乡,首先在村中卢氏宗祠向乡亲演说,宣传打倒土豪劣绅的革命道理。接着又深入县城中学向学生散发革命书籍,发动进步学生成立革命组织。他回乡不到一个月,就在兴业中学组成了一个代号叫“协之”的共青团兴业县支部,组织起进步学生吴光华、梁德焕等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革命的骨干。他还到伪县府清算账目,到附近的贵县、玉林等地演说,砸烟枪,捣鸦片……由于庞大恩的革命传播,兴业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以他家乡大贺村为中心,周围数十个村子很快成立了农民协会。兴业农协组织了一次庞大的游行示威,成千上万的农民手撑犁头旗,身背土枪欠刀,浩浩荡荡冲向县政府,冲向警备队……

改名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转眼到了秋天,庞大恩接到了党的通知,他第二次要离开家乡,再次告别双亲,告别相聚的时日一共不到一个月的妻子。临行时他郑重叮咛:“上村下村邻舍都是穷人,大家要互相体贴,家中没钱就将薄田卖了,妹妹不要嫁有钱人……”

庞大恩这次是接受党的安排,到了上海。当时在上海党中央机关管宣传的李富春将他分派担任机关秘密油印报《红旗日报》编辑。因形势的需要,他改了个名字,叫“吴永康”。

此后,吴永康日以继夜投入编报工作。在白色恐怖里,他不怕艰辛,不辞劳苦,努力将党的声音化成文字,传播到千千万万群众的心里。

过了半年,在上海滩码头,吴永康意外地碰到了当年留学日本时的亲密知己好友夏衍和郑汉先。大家互诉别后情况,他才知道,在“四·一二”事变中,夏衍被东京日警逮捕押送回国,而郑汉先也早回到上海,改名为陈德辉,在法南区任区委书记。这三个战友相逢,惊喜交集,彼此虽经历了很多波折,但大家的革命热情有增无减,望着滔滔的黄浦江水,三人相拥在一起。

这年秋天,吴永康和陈德辉一

起介绍夏衍加入了共产党。之后,三人又一起在江苏省委工作。

吴永康在上海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从1927年一直到1932年春末。在漫长的6年中,为了党的纪律,他没有和家里联系。在那白色恐怖里,敌人到处搜捕革命志士和共产党员,他家乡的反动派也千方百计搜寻这个当年在家乡点燃熊熊革命烈火的“赤匪”。据史料证实,反动派曾随着线索,追捕到上海,拘捕了吴永康的妻舅陈绍南,后因再也无法找到他,才将陈绍南释放了。为了党的机密,他虽很思念家乡的父母、兄弟、妻子,但从不向家乡透露他的点点行踪。直到1932年4月的某一天,他才设法给家中的大慈弟弟捎了一封家书,信上说着这样的话:“……我不是愿意离开家庭不要,更不是一个人在外享福不管家中事……我在外做的是正经事,天地间最放得心的事,请你不要为我多挂念……对于我的老婆,我不能自养,一来麻烦你们,二来她的处境太可怜了,我觉得心里万分不安,我总觉得对不住她,对不住你们,只望大家原谅,我的心事是对得住人的……”

入川陕苏区抓财经工作

1932年夏,党中央调吴永康离开上海党机关,派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秘书。当时红四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是张国焘,总指挥是徐向前,政委是陈昌浩。临行前吴永康到夏衍家告别,但他为了纪律,并没告知所赴何方何地。转眼间到了10Yl,由于第三次“左”倾路线以及张国焘的错误指导,红四方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被迫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经湖北、河南、陕西到达四川北面,最后解放了通、南、巴三县,建立了川北根据地。这段时期,吴永康先任通江县委书记,后当选省委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和袁克服、(郑义斋、傅钟、刘瑞龙等同志一起工作。省委书记袁克月回乡时,他就主瞄、委日常工作,平常就和刘瑞龙等人抓干部培训,创办《川北穷人报》。他发挥了留学日本的知识特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迅速提高当时文化程度还很低的工农兵干部,他教战友们打电话,作记录,写公文,使干部队伍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大大提高。

1934年,上级将吴永康调到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任经济委员会主席。这正合他所长,当时驻巴州,他就把在日本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成功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抓税收、抓银行,特别是抓盐业。当时敌人对苏区进行经济封锁,对物资层层设卡,不准流入苏区,因而苏区军民吃盐最困难。他就在巴中城建立了一个“申熙盐行”,凿井取水熬盐,没盐井的地方,就扫取屋脚老墙灰土熬制硝盐,很快地就解决了苏区的食盐问题。他又抓军服厂工作,兴建了一个以女同志为主的刘华被服厂,将缴获的敌物资和没收土豪的布匹衣物改制成军服、军帽、军用品。吴永康抓的经济工作还有一件是创办合作社,让机关养猪种菜,还开办饭铺、食堂,大大改善了苏区的生活水平。

吴永康抓财经工作,每天接触钱粮,他不但毫无贪污私取,还严格约束自己身边的同志。他的个人生活一直保持着在家乡时就养成的艰苦朴素,穿着补丁衣服,足踩草鞋。本分配马匹给他坐的,他却和战士们一起步行。有一次,政府经委会获取一大批元宝、银圆,吴永康马上让人用几十个木箱严封装好,用牲口驼着,多次辗转行军,银圆私毫没动用。数十天里,几十个木箱随军用马运着,渡嘉陵江,经剑阁,历平武、北川,进入茂川、威州,一直到杂阁脑与中央红一方面军汇合,才把这批银圆完整无失地全部移交给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财政部林伯渠同志。

随军西进张掖不幸牺牲

1936年初,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而这时吴永康所属的红四方面军被张国焘有预谋地严令南下,公然违抗中央指示,分裂党和红军。初期,很多干部还看不清张国焘的嘴脸,大家都随他南下,并成立了一个西北联邦政府,吴永康被任为政府财政经济部部长,并参加联邦政府联席决定成立的土地条例起草委员会。正在这时候,由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到达西康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汇合后,朱德、刘伯承、任弼时等人对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严肃斗争,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挥员也迅速觉悟过来,其中包括吴永康等领导干部纷纷刘张进行抵制,张国焘被迫放弃自己的错误主张。随后西北联邦政府也就在行军中撤除,吴永康随着四方面军、二方面军共同北上,翻草地,越岷山,在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同中央红军会师,完成丁长征。

这段时间,吴永康改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主要是做少数民族地区的干群关系和军民关系工作。他严格地执行民族政策,深入了解各

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习惯,及时对部队进行宣传教育,对民族地区做到秋毫无犯,保证部队顺利地通过这些区域。同时他还十分注意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有很多少数民族干部得到他的教育和培养,很快成长起来。

正当吴永康等四方面军领导干部开始沿着正确路线前进时,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又一次影响了第四方面军。1937年二三月间,红四方面军组织了一支西路军,渡过了黄河向河西走廊张掖、酒泉等地进发,吴永康刚巧被安排在西路军里,随军做地方群众工作。部队攻下几处县城后,很快引起敌马步芳、马鸿逵等部的反扑,敌人组织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很快形成对过河部分红军的包围。当时红军一方面深受错误路线的影响,没有及时撤退,另一方面后援部队接济不上,很快在激战中遭到了巨大伤亡,西路军被迫回师后撤。

3月中旬,西路军余部退抵康龙寺以南,马步芳骑兵团跟踪而至,担任掩护的三十军二六五团及二六七团伤亡惨重,供给部长郑义斋、八十师政治主任张卿云等人在作战中牺牲。总部鉴于情况危急,召开军委会讨论后将人员编为三个支队,分散进入祈连山区打游击,徐向前、陈昌浩等主要领导离开部队,返回陕北,余部由李卓然、王树声、李先念等人指挥。

西路军余部三个支队分散沿祈连山麓北面移动,敌马彪旅很快跟踪跟上。在黄番寺地区,西路军余部和马彪旅展开激战,3小时后,将敌击退。但敌蜂拥而来,红军居高临下连续打退敌十多次冲锋,击毙敌团长谭成祥后,终因敌强我弱,红军弹尽粮绝,众寡悬殊,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少量突出重围,分散化装回到陕北。

在这次悲壮的黄番寺战斗时,吴永康所随的毕占云率领的另一支队也遭敌重重围困。支队奋力突围,边战边退一直退到北川门附近时,马步芳部漫山追击而来,支队弹尽援绝,大部分战士皆壮烈牺牲。政治部敌军工作部长曾日三这时也牺牲了,吴永康率着勤务员王大德和一个警卫员被迫到一座大山悬崖旁,敌人大声呼叫着冲过来。吴永康看面前是万丈深渊,已无退路,大声向身边两个朝夕相处的战友说:“我们宁死也不做俘虏!”王大德和警卫员将枪口举向自己额门,同时表示:“愿意同首长同归于尽……”三声枪响后,吴永康和王大德等三人英勇牺牲。时年,吴永康37岁。

革命先烈名人名言 篇4

2) 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王若飞

3) 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李大钊

4)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5) 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革命先烈的名言。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筹于有了灵魂。吴运铎

6) 从开始有人类社会以来,没有哪一个社会能与共产主义社会相比。什么理想也不能同共产主义这一更崇高、更伟大的理想相比。陶待

7)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航;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流沙河

8)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__

9)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革命先烈的名言。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10)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理想而伟大;有理想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流沙河

11) 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可放弃我的信仰。张志新

12) 理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这就不但需要奂心和勇敢。而且需要钉识。吴玉章

13)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意把牢底坐穿!

14)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蔡和森

革命烈士名言名句 篇5

2)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3) 陈辉(烈士,死在渣滓洞)的名言:“战士的坟墓比奴隶的天堂更明亮。”

4)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5)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6)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__

7) 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王若飞

8) 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李大钊

9)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10) 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革命先烈的名言。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筹于有了灵魂。吴运铎

11) 从开始有人类社会以来,没有哪一个社会能与共产主义社会相比。什么理想也不能同共产主义这一更崇高、更伟大的理想相比。陶待

12)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航;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流沙河

13)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__

14)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革命先烈的名言。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革命先烈的名言名句 篇6

活动当日,大家首先来到位于张家口怀来县的董存瑞纪念馆参观缅怀先烈。参加活动的党员和干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董存瑞烈士像敬献了花篮,肃立默哀,向董存瑞烈士像三鞠躬、缅怀先烈。随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参观了董存瑞烈士纪念馆,一起聆听歌曲《代代高呼董存瑞》。馆内陈列着董存瑞烈士生前图片、遗物、重要文献、有关文艺作品等物品。一张张珍贵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折射出一个伟大战士光辉的一生。在播放厅大家一起观看了1948年隆化攻坚战的影视资料,影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攻坚战浴血奋战的场面和董存瑞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听着讲解员一句句声情并茂的解说,大家深受感动。

通过参观董存瑞纪念馆,缅怀英烈壮举,追寻英雄成长足迹,大家感到深受教育。这既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传统,学习董存瑞献身革命的精神,时刻鞭策自己,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坐落在海坨山保护区里的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是此次参观的第二站。纪念馆前面的纪念碑正面是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北抗日战争纪念碑”,背面是彭真同志题写的“平北抗日战士永垂不朽”;步枪刺刀的造型,寓意平北军民以热血和刺刀铸成的铜墙铁壁;断尖的刺刀和埋入地下的枪柄象征着抗日军民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大家首先瞻仰了平北抗日英雄纪念碑和镌刻着牺牲的平北抗日英烈名字的纪念墙,然后进入纪念馆参观。纪念馆展示了日军侵占冀热察边区、八路军第四纵队东进、创建平北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平北根据地、反扫荡、反蚕食、反“无人区”斗争及平北军民坚持抗战等的战斗场景和在战斗中使用的武器、日常生活用品及书籍、照片等文物,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的艰苦斗争环境,详细记录了平北抗战中涌现的英雄事迹。通过学习革命先烈艰苦抗战、保卫祖国的历史,大家深切地感受到,正是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才换来今天的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活动的第三站是到风景如画的闪电河湿地参观。位于张家口沽源坝上草原内的闪电河湿地公园是河北省第一个高原湿地公园。顺着“滦河神韵”的木栈道,大家登上转佛山,在500多公顷的沽源大草原上,形如闪电的河道曲折蜿蜒,宛如天地造化。闪电河湿地是由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组成的坝上草原复合型湿地,是距北京最近、保存最完整的高原湿地。

据介绍,闪电河湿地公园总面积4100多公顷,其中湿地资源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湿地植物210多种、禽鸟220多种,这里也是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驿站和繁殖地,每年到此停歇的鸟类有170多种。此外,闪电河湿地还曾是辽、金、元帝王游猎、避暑的夏宫所在地,目前还保留有元代梳妆楼、金代景明宫、元代小宏城遗址等一批历史文化古迹。

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湿地自然风貌,从2009年起,沽源县在湿地公园实施了围栏禁牧、水资源调控补给、人工植被恢复等工程,全面恢复和重建湿地自然生态景观。沽源县对湿地公园进行了功能分区,除了此次开放的转佛山景区外,还规划了坝上草原湿地、草原湖、鸟类观赏、闪电湖等景观,预计到2018年,公园将建设成为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培育、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基地。

张家口崇礼县长城岭国有林场距北京约220公里,位于冀西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即燕山山脉西段支系的中段位置。它如同一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北疆大地,妆点着那里的莽原山川。景区内既有山地丛林风光,又有高原草地景致,最高海拔2100米,空旷辽阔,景色秀美。

虽然已是9月,北京还是闷热难耐,这里却是一片清幽静谧,凉爽舒适。在张家口市崇礼区申奥临时指挥部,大家观看着冬奥会赛场的沙盘,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了解了张家口赛区将承担冬奥会除高山滑雪、雪车之外的所有项目,将有50块金牌在这里产生。讲解员说,将来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开通后,车程只需40多分钟。

此番之行,大家都觉得收获不小。一位年轻的党员说:“张家口之行,既接受红色教育,又看到绿色美景,还感受到集体的暖暖温情。”

一位刚到中心履职的入党积极分子兴奋地说:“感谢中心领导!第一年来中心就参加这次的红色之旅、绿色之旅,感到十分荣幸!旅途中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中心领导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在党建95周年、抗战胜利71周年的金秋,中心党委和工会联合组织了主题党日以及张家口生态建设参观学习活动,在这两天当中,我们走过了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董存瑞烈士纪念馆红色之旅,也游览了闪电河湿地、长城岭国有林场、申冬奥临时指挥部生态建设绿色之旅。在红绿结合的学习参观活动当中,大家互帮互助,彼此之间交流了思想,增进了理解,加深了情感。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建设一个有活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需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今后我们在工作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我们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讲革命先烈的事迹。 篇7

中文名 赖宁

别 名 赖麟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雅安市石棉县

出生日期 1973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 1988年3月13日

职 业 学生

主要成就 英雄少年”“双百人物” 性 别 男

人物生平

赖宁(1973.10-1988.3),四川省石棉县人。父亲是赖正纲,母亲是黄和榕。他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励志成为一名和李四光一样的伟大的地质学家[2]。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少先队小主席和优秀少先队员,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坚决的放弃了保送,在石棉县5264名小学毕业生里以全县第一名(小主席)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中学[2]。

赖宁从小拥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10岁那年就曾致信石棉县人民政府强烈要求打击大渡河边的非法捕捞行为[3]。

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赖宁读小学的时候曾3次上山灭火。他做了这些事,既不写出来,更不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

1988年3月13日下午3点38分左右,石棉县海子山因电线短路发生山林火灾。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4]。

图片右上就是当年发生山火的海子山

赖宁写完作业,和生病卧床休息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 下了楼,赖宁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高达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烧猛窜,赖宁和他的伙伴奋不顾身,一次次地冲向火海。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

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在车上,有个同学遗憾地说:“唉,今晚看不成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了。”赖宁却风趣地说:“那我们就再向火山行!”一车人都笑了。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烧焦的枯枝败叶在火焰的冲腾下漫天飞舞,发出噼啪的爆响。天黑了,山陡路滑,风助火势,野火更猖獗了。

虽然被大人一次次拉走,他还是偷偷溜回去继续扑火[3],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赖宁牺牲了,在赖宁纪念堂中间的水晶棺里,放着用队旗绣制的被子盖住赖宁的遗体。

外界评价

曾被评选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小缔造者、中国少工委小主任。

《英雄少年赖宁》 题词 邓小平绘画 陈玉先(2张)

1988年5月,中国共青团、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中国少年先锋队小主席”、“英雄少年”和“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名列第一名[3])”等荣誉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学习他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做好小主席,保卫财产;学习他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他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他热爱祖国,临危不惧。”[5]

2009年9月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6]

赖宁精神争议

赖宁见义勇为

围绕赖宁精神是否过时、是否值得提倡,引起教育界争议。

赖宁曾在1990年代作为整个中国学生学习“见义勇为”精神的榜样。然而进入21世纪后,赖宁似乎正逐渐被淡化。赖宁精神中过度宣扬和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被认为与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不相符。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中也删去了其中关于“见义勇为”的叙述,将原版中“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改为了“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活动。赖宁赖宁精神

赖宁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一个载体,如果我们忽视或隐去他的少年——未成年人身份,我们也依然会被他感动。可见,我们看重的是赖宁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利众精神,我们绝不倡导少年儿童用牺牲生命作代价去见义勇为,但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从小培养起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见义勇为。这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永恒的价值追求。从这个层面上看,赖宁这个精神符号永不过时,任何时候都有其存在和弘扬的巨大价值。[7]

《赖宁的世界》作者孙云晓也说,学习赖宁决不是倡导孩子救火,那不是赖宁精神[3]。

赖宁摘下照片

赖宁(生前照)(3张)

从2012年1月1日起,《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始实施。随着《条例》的实施,少年英雄赖宁的照片,也“纷纷从校园墙上被摘下”。

十几年前,年仅14岁的少年赖宁为了扑救山火而力竭牺牲。赖宁被树立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他的照片也就被“纷纷挂到校园的墙上”。

随着《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实施,赖宁的照片也被摘下,似乎表明我们的社会不但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对未成年孩子进行保护的必要,而且走出了过去那种不切实际地鼓励孩子“见义勇为”的道德高调误区,恢复了青少年教育中的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8]

赖宁主要荣誉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6]

赖宁后世纪念 赖宁纪念雕像

20世纪落户山西太原东仓巷,为了纪念赖宁的英雄事迹。[9]

赖宁纪念书籍

《英雄少年赖宁》

主编: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

题词:邓小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思想品德》教科书

有详细的关于赖宁生平事迹的介绍。《赖宁的世界[3] 》

作者:孙云晓

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赖宁影视形象

《英雄少年赖宁》

该片着重表现英雄少年赖宁不为惜身安危,保护国家财产,英勇就义的事迹,表现了他英雄少年的无畏气概。赖宁母亲回忆

《如果赖宁还活着》

黄和榕常常梦到赖宁。梦里,赖宁是14岁的模样,拉着妈妈的手,不停地说。每次醒来,她都想不起赖宁说些什么。只记得,她一直点头,赖宁咧着嘴笑。

她对赖宁不再受关注毫不在意。她说,赖宁退出历史舞台是早晚的事情。家里,永远有赖宁的位置。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 篇8

——祭扫回龙大山堡烈士墓活动简报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之际,为加强我校学生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纪念先人的意识。2012年4月4日下午,我校团委书记刘维东老师带领学校团员前往回龙大山堡烈士墓,开展了回龙镇中学2012年清明节祭扫活动。

清明节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时机。回龙大山堡坐落在回龙庙子右侧,墓地里躺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川西军区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献出宝贵生命的41位烈士。

清明雨洗烈士墓,风吹松柏苍竹劲,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活动首先由学生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共同缅怀那逝去的峥嵘岁月,让先烈们之英灵永远清晰。接着,同学们神色凝重地在烈士碑前默哀致敬,深切缅怀烈士铮铮铁骨和崇高气节。默哀后,学生代表钟婉春代表全体同学发言:同学们应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记住我们的青春誓言,努力学习,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报效祖国,不要辜负家长的期望,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不要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烈士精神永不朽,烈士光辉照长空,烈士墓前思英雄,无限悲痛无限情。

团委书记刘维东老师在烈士墓前发表演讲,通过讲述当时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在 抗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先进事迹,强调全体同学要通过今天的祭扫活动,不仅要学习革命先辈在抗战中不畏困难、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更要把这种精神 转化成为学校的发展、家乡的强盛、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刘老师带领在场的同学庄严宣誓——“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 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在同学们坚定的誓言下,本次活动也接近尾声。活动最后,刘老师带领同学们绕墓地行走一圈回到原位,向英雄墓碑深鞠三躬结束 了本次祭扫马鞍山烈士陵园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当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死去的亲人,心情难免伤感。今天在这里,我们凝视着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领土被瓜分、人民被杀戮、资源被劫掠、尊严被剥夺、文明被破坏,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破碎的国土,面对受苦受难的人民,一个个爱国的仁人志士,他们以鲜血和生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开始对侵略者进行英勇的还击;共产党人带领一代又一代勤劳不屈的中国人不仅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更是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中华民族再一次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于是我们就能记住一串串英雄的名字:不屈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面对敌人的铡刀也不肯屈服的刘虎兰、严刑拷打也不改变信仰的江姐、牺牲自己保护战友的黄继光等一大批英雄的事迹被国人传颂今……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应该是我们永远值得尊敬和不能忘怀的偶像!他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向世人展示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尽管在飞速发展和壮大,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距离,缩短这个大差距,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先烈,我想首先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缅怀。试想一个不爱自己工作的人,一个不爱自己学校的人,一个不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还能谈得上爱国吗?作为一名中国人,尤其是当代的小学生,更应积极地、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这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学们,今天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老师们,今天的爱校敬业就是爱国的最好衡量。为祖国培养能够撑起中华民族脊梁的旷世之才难道不是爱国的最好体现吗?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老师们,同学们,只争朝夕,发奋努力吧,让我们以学习和工作的优异成绩告慰青松下长眠的烈士。

平木镇中心小学薛光明

革命先烈的给予的爱国情怀 篇10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革命先烈的给予的爱国情怀

-------------白公馆之行

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先辈们已经不在了。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打拼到这安稳平静的生活。我们虽然不能去切身体会那种感觉,但是他们弥留下的爱国情怀,却足够我们去静静的感受与体会,从他们的石像中去体会那铮铮铁骨,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发掘那源源不断的爱国之情。

我们只能去这些红色景区去了解关于革命先烈们的事迹,虽然网上也有介绍,但总没有近距离去体会来的让人明确与感触。今天和朋友一起去了革命先烈们的纪念地,切身的体会了一下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与美好。

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因为对重庆不太熟悉。所以找地方也是花了不少功夫,来来回回折腾了好久,才找到了地方。我们从门口进去,就看到了许建业烈士的石像。

许建业原名许明德,1920年9月18日生。他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4月四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同年7月22日在重庆浮图关英勇就义,时年28岁。

对于我来说,许建业烈士的事迹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我也尽可能的去了解关于他的一切,小说《红岩》中关于他的记载也是极其详细的,红岩是一部记载了很多革命先烈的书籍精品,接下来我所介绍的几位也是《红岩》里的英雄人物。

我们接着又往里边走,从梯子走上去,就看到了路标,上面有明确的写着各个景点的路线,我们被“小萝卜头遇害地”这个路标所吸引,因为小萝卜头算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小烈士了。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在课本中学习了有关小萝卜头的相关事迹。他的乐观向上,他的视死如归,他的坚韧不拔,他的英勇就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

能看到,听别人说,那边正在修路,所以无法过去,但是在小萝卜头路标旁边,我们看到了宋绮云烈士和徐林侠烈士的雕像。宋绮云是中共党员,1929年由组织被派到杨虎城军部工作,任中共西北特支委员,《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西安事变前后对杨虎城部作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9月6日,被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戴笠警卫室。徐林侠是宋绮云的老婆,小萝卜头是他们的孩子,他的人物原名叫宋振中。宋振中在一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重庆白公馆监狱;1949年9月6日,和妈妈徐林侠、爸爸宋绮云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戴公祠,当时,小萝卜头宋振中才9岁。小萝卜头宋振中遇害时年仅9岁,但是,他在敌人的监狱里被关押了8年。他是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在敌人残酷迫害下,小萝卜头是吃霉米饭长大的,不知道糖是什么味儿。敌人不让他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小萝卜头稍微大一点以后,就懂得了谁是坏人,谁是好人。他特别痛恨国民党反动派,在敌人的监狱里帮助地下党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正因为如此,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关于松林坡的简介如下:

我们看完这里就开始往下走,上面有很多人还在继续爬,由于路比较滑,刚下过雨,我们就往回走了,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再次拜访白公馆,完成这未完的记忆。我们往下走,又有很多人往上走,看来天气也无法阻挡人们对革命先烈们的敬仰啊,我有点惭愧。在路上,我听到好多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讲述关于小萝卜头以及其他烈士的事迹,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听,还时不时天真的说一句“小萝卜头真可伶,他好勇敢,我也要像他一样。”听到这些,突然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老师提问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回答,成为像小萝卜头一样的人,但是,革命已经胜利,不需要我们再为其献身,可是我们也可以做到,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成就他人,成全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也是爱祖国的表现,只要自己心中一直住着一个小萝卜头,我们都是小萝卜头。

在抗战时期,还有很多像小萝卜头一家一样的,为祖国的胜利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红岩》等红色小说中虽有记载一些,但是大多数人,确实永远的消失了,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不可追溯的过去,唯有那为祖国牺牲的精神与灵魂在我们的记忆中生根发芽,根深蒂固。

我们下了楼梯,又来到了许建业烈士的石像前,看着他的石像,就觉得他人就在我身边,那么的高大威武,我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仰。在他旁边不远处,还有一个石像,等我们走近了才看清是烈士陈然的石像,可能是太久风吹雨打,上面的字迹已经有点发白了,不太清楚。

他像一个标杆,屹立在风中,似乎怎么也吹不垮他那坚毅的身躯。

陈然(1923-1949),原名陈崇德,河北省香河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重庆地下党主办的《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并负责《挺进报》的秘密印刷工作。1948年4月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下了不朽的《我的“自白”书》诗篇,1949年10月28日在重庆大坪刑场壮烈牺牲,年仅26岁。陈然是红色经典小说《红岩》中成岗的原型;《我的“自白”书》一诗已收录入小学《语文》课本。在白公馆集中营里,敌人害怕陈然向其他“政治犯”传播消息,把他独自囚禁在楼上一间小车房里。正是在这座阴湿的牢笼里诞生了“白宫版”的《挺进报》。

陈然也是铁骨铮铮的革命英烈,他的顽强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年轻但不轻狂,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其他战友的安全,是一个很自我牺牲的人,他给予我们的是革命军人之间的保护与信赖。

白公馆之行已然结束,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去了解革命先辈们,以前只是在课本上,觉得自己所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这次去白公馆,虽有遗憾,但也很惊喜。遗憾的是没有完整的观看一遍,惊喜的是我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那弥漫着的革命气息。从这些革命先烈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觉得我们现在这安静平稳的生活全靠他们的一腔热血撒革命。他们把一切都献给了革命,在他们面前,牺牲已经不算什么了,他们一点都不惧怕死,对他们来说,只有死的有意义,才能对得起共产党。他们的这种大无畏精神,也是成就革命的重要之力量。

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 篇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清明至,又是一个追思故人的雨季。绵绵细雨伴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更勾起了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这时,我深刻感受到革命烈士们为了新中国,为了和平牺牲了自己。不能和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想见,还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全中国的孩子向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期望你们在天之灵能够得到安息。

我还知道许多的革命烈士。如: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如果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新中国,更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锻炼本领,建设我们的祖国!

XXX

上一篇:西点军校培训教程下一篇:拿什么证明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