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2024-08-29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通用13篇)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1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单片机应用技术》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2010年3月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单片机应用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MCU Application Technology 课程类别:必修,专业机动 课程编号: 课程归属单位: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制订时间:2010年3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任务:《单片机应用技术》是我院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的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中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以及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及维护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学习前,学生应修完相关前期课程,具备初步的电路读图和分析能力,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能进行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应用及发展趋势;了解常见单片机产品特性;掌握标准51单片的引脚分布、工作时序、内部结构、存储器组织;掌握单片机内部接口资源的使用;掌握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会进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掌握51典型接口扩展方法;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注意事项;掌握C51的使用,会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程序设计;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和调试的一般步骤。从而为今后相关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应用奠定基础。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总学时数:72学时,其中: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18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微型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等。

5.推荐教材:《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第二版),蔡美琴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

《单片机及应用系统设计原理与实践》,刘海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经典80C51单片机轻松入门与上手》,李学海,清华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赵亮、侯国锐,人民邮电出版社。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课堂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学。

实践教学方式:实验(本课程实验为独立实验)。7.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笔试:闭卷,试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含考勤和平时作业),使用百分制。

实验:以平时实验考察为基础,综合评定。使用5级计分制。注:笔试与实验成绩独立计算。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1.单片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2.单片机的应用 3.位单片机的主要生产厂家和机型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单片机的概念;了解单片机的发展趋势;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了解主要单片机厂家和产品。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单片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结构(9学时)

1.MCS-51单片机的外特性

引脚说明 外部总线

2.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MCS-51组成 CPU 存储器 I/O端口 复位和复位电路 3.MCS-51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 内部数据存储器 外部数据存储器 4.专用功能寄存器 5.中断系统

(1).中断请求源和中断请求标志(2).中断控制(3).中断优先级结构(4).中断响应过程(5).外部中断触发方式(6).中断响应时间(7).MCS-51的单步操作(8).多个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 6.定时器/计数器

(1).结构(2).工作方式(3).应用举例 7.串行接口

(1).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SCON及波特率选择位(2).串行接口工作方式(3).波特率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51单片机的外部特性;掌握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了解专用功能寄存器;掌握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串行接口。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单片机的外部特性、内部结构、存储器组织;专用寄存器;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串行接口。

第三章 MCS-51指令系统(9学时)

1.概述 2.寻址方式 3.指令系统

(1).指令分类(2).数据传送类指令(3).算术运算类指令(4).逻辑操作类指令(5).位操作类指令(6).控制转移类指令 4.伪指令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单片机汇编指令的寻址方式;熟悉其指令系统;掌握常用伪指令的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单片机指令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伪指令及其使用。

第四章 MCS-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9学时)

1.简单程序设计 2.分支程序设计 3.循环程序设计 4.散转程序设计 5.子程序和参数传递方法 6.查表程序设计 7.数制转换(选学)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方法,会进行分支、循环、散转程序设计;掌握汇编子程序设计的方法;了解查表程序设计;会进行数制转换。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单片机分支、循环、散转程序设计;单片机子程序设计的方法。

第五章 MCS-51系统扩展技术(12学时)

1.程序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1).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时序(2).EPROM接口设计

(3).E2PROM接口设计(选学)2.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1).MCS-51访问外部RAM的定时波形(2).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3).串行数据存储器的接口方法(选学)3.MCS-51单片机与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接口 4.显示器接口

(1).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2).七段码液晶显示器(LCD)(选学)(3).字符型液晶显示器接口(选学)5.键盘接口

(1).键盘工作原理(2).键盘接口设计 6.串行通信接口

(1).RS-232C标准接口(2).RS-422A标准接口(选学)(3).RS-485标准接口(选学)

(4).PC机与MCS-51单片机通信的软、硬件设计(5).多机通信(选学)7.模拟电路接口

(1).D/A转换器与8051的接口(2).A/D转换器与8051的接口(3).采样、保持和滤波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单片机程序存储器扩展设计;掌握单片机数据存储器扩展设计;掌握I/O口扩展设计;掌握7段型数码显示器接口设计;掌握键盘接口设计;掌握串行接口设计和多机通信;掌握模拟电路接口设计。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程序存储器扩展设计、数据存储器扩展设计、I/O口扩展设计、7段型数码显示器接口设计、键盘接口设计、串行接口设计和多机通信、模拟电路接口设计。

第6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3学时)

1.概述(1).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

(2).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一般原则 2.传感器接口电路

(1).概述

(2).传感器接口电路

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技术(选学)

(1).干扰源及其传播途径(2).计算机电源系统的抗干扰措施(3).地线系统

(4).A/D和D/A转换器的抗干扰措施(5).长线传输干扰的排除(6).几种元器件的抗干扰措施 4.8为A/D、D/A转换系统的设计(选学)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掌握典型传感器接口及其设计;了解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传感器接口及其设计,单片机抗干扰的一般措施。

第7章 MCS-51单片机控制与C语言(6学时)1.C语言与MCS-51(1).C语言提要(2).C51程序的开发过程

2.用C语言写51单片机软件的一般方法(1).C语言控制8051单片机的I/O口(2).C语言对MCS-51位处理的运用(3).C语言管理MCS-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4).C语言管理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 3.常用C51软件设计(1).概述

(2).用8255的键盘LED扫描显示软件设计(选学)

(3).PC机与MCS-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C51软件实现(选学)4.用C51完成MCS-51应用系统的软件设计(选学)

本章教学要求:

熟悉了解单片机C语言;掌握C51一般开发方法;会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控制程序。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单片机C语言及其开发方法和软件的使用。

第8章 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调试(3学时)1.单片机的开发装置

(1).单片机的开发

(2).LCA51软件的介绍(选学)

2.MCS-51应用系统的调试

(1).调试方法简介(2).软件调试方法

3.在线编程(ISP)

(1).ISP的工作原理(2).WINISP的使用(选学)(3).超级终端的使用(选学)

本章教学要求:

熟悉单片机开发的一般步骤;会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软硬件调试;了解ISP的工作原理。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件业调试方法。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1.实验:9次18学时。本课程开设有相应实验课,具体要求参见《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大纲。2.主要内容:

(1).I/O口输入、输出实验(2).扩展存储器读写实验(3).定时/计数器实验(4).外部中断实验(5).串行静态数码显示实验(6).LED点阵显示实验

(7).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通信实验(8).并行A/D转换实验(9).并行D/A转换实验(10).串行A/D转换实验(11).串行D/A转换实验(12).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实验

注:根据实验仪器的配置情况,具体实验内容和个数允许有一定的调整。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2

通俗地说,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一次成功的教学应包括四个方面: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回答教学是否做对做好了要做的事情;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达成目标,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好;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

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单片机的原理和单片机的应用,理论和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教学重点侧重于单片机系统的应用开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利用单片机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教学对象是高职高专同学,其理论基础相对较差。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教学为主,往往以单片机功能为主线:先讲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再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下来讲存储器扩展、定时器、显示、键盘、串口、A/D转换等。教学结束后同学感觉收获不大,教学有效性差。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高职高专同学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差,但对于课程的学习,有些理论知识又不得不讲,讲多少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传统教授方法知识点凌乱,各知识点没能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形成系统的概念;同学的动手时间不够,听得多做得少,知识掌握不牢靠;没能和实际产品联系起来,导致同学们学习兴趣不高。同时,选什么样的产品也是一个问题,这需要考虑专业需要、知识点覆盖、难易程度等问题。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本来是实际操作性很强而且很有意思的课程,到了工作岗位还得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上手,教学有效性差。

三、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 教学价值的问题,即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争取价值最大化。

高职高专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原则是:“理论够用、注重实践”。单片机的教学分为原理性教学和应用设计教学两部分,基础理论的掌握是应用设计的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同学能应用单片机开发各种相关的电子产品。到底教什么?“校企结合”找答案,通过和企业界的产品开发工程师及市场调研工程师等充分探讨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单片机的理论知识要求并不需要很全面,单片机的引脚含义及操作、指令周期、特殊功能寄存器含义及编程方法、内部功能模块(如定时器)的操作方法等是关键。至于CPU的内部结构、引脚的内部结构等完全可以了解性学习;对于软件设计来说,C语言由于具有编程简单、容易实现复杂算法等优点而成为主流开发工具。因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只需进行理解性讲解,而应侧重于C语言的学习。对于应用设计部分的学习要求全面、熟练、深入并与时俱进。“全面”要求我们从多方面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并有机地联系起来构建成为系统的课程资源;“熟练”是指同学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得心应手,教学实例的有效选择是很关键的。按照“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要求,教学实例的选取应具有系统性、亲和力、实时性、难度适中且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深入”主要指同学掌握知识的深度,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课程资源的选取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时俱进”是必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资源能紧跟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保持与社会需求的同步。

2. 如何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实施的核心步骤。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是客观的,在每个个体身上又是主观的,是“主观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由认识者的认识能力、兴趣、价值观所选择和“建构”的结果。强调知识的学习不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照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并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整个课程教学由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若干个由浅入深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化的工作任务来实现,从而达到知识的主观“建构”。任务来源于生产一线,任务可以在实验室也可在生产现场完成。任务的完成包括任务的下达、分工、前期知识的总结、方法指导、资料查询、实施、检评及知识点总结等几部分。

3. 教学魅力的问题。

教学是否有魅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1)挖掘课程的自身魅力。单片机应用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利用它做出各种各样的智能电子产品,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极具魅力及挑战的工作。将单片机教学任务融入到专业领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2)讲究教学的艺术魅力。教学的艺术魅力主要包括教师组织教学的艺术美、课堂讲授的艺术美、教师提问的艺术美、课堂举例的艺术美、教师教态的艺术美、教师板书的艺术美、教学艺术的风格美等等几个方面,要能做到教学的艺术美,要求我们应具备渊博的学识、完美的人格、高尚的情感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并且最终体现在教学的艺术魅力。(3)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所酿就的人格吸引力,它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敬业”、“爱业”、“乐业”上;创新性精神品格,可以概括为教师的创造力量,它是教师精神品格的“美”,正是这种“美”的存在,才使教师的人格魅力永存;进取性精神品格,要求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与自我提高。

四、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及结论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思路,我院于2010年启动了单片机应用技术的教学改革试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工作。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3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我校士官大专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单片机及其常用接口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单片机在远火电子设备维修、反坦克导弹系统维修、射击指挥系统维修、无人机控制与导航系统维修等专业中都有大量的应用,单片机是数据处理与控制的核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能够掌握单片机系统检测与维修的方法,理解单片机程序控制原理,为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保驾护航。

由于此课程理论十分抽象,专业术语较多,各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加上学员本身底子薄,没有编程知识与经验,所以随着课程的进行,多数学员感到学习较为吃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员充分认识到单片机的这一特点,在理论教学中努力为学员创造一个易于理解的环境,只有理解了才谈得上真正掌握。

通过多次讲授单片机这门课,笔者在理论教学中试图让学员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对很多知识点、专业术语采用类比教学法,即利用与教学内容相近或相似的人和事物进行导入的教学方法。

二、类比教学法在“中断系统”中的应用

中断系统是单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控制、故障自动处理、单片机与外围设备间的数据传送一般都采用中断系统。但中断系统涉及到的知识较多,且各种专业词汇难以理解。因此,最好采用类比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员理解。

1.中断概念及过程。生活中经常有许多突发事件打断我们事先的计划。比如:昨天上午笔者在办公室想做课件,刚做了一会儿,电话铃声就响了,接起了电话,是系主任让去他办公室谈实验室建设的事,笔者就去谈话,谈完了回来继续做课件。这就是生活中的中断,单片机的中断也是如此,做课件相当于单片机执行主程序,电话铃声响相当于中断请求,接电话相当于中断响应,去系主任办公室谈事相当于中断处理,谈完事回来相当于中断返回,继续做课件相当于单片机继续执行主程序。

2.中断源。在刚才的事件中,可以打断笔者做课件的有很多事,如电话铃响了、门铃响了、同事叫我、手机响了等。这些事就相当于单片机的中断源,向CPU提出中断请求的来源称为中断源,51单片机共有5个中断源。

3.中断允许寄存器。教师:“手机或电话响了,我一定要去接吗?”学员:“不一定啊,如果我心情不好,可以拒接。”

由此总结,对于中断请求,CPU不一定会响应,通过设置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值,可以控制CPU是否响应相应的中断。

IE的格式如下:

[EA&X&X&ES&ET1&EX1&ET0&EX0&]

EA是中断允许总控制位,后五位分别是5个中断源的中断允许控制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EA就相当于每家水管的总闸,如果总闸不开,各个水龙头即使开了也不会有水;反过来,如果总闸开了而水龙头没开也不会有水。

4.中断优先级寄存器。教师:“在火车站,大家可以看到有VIP贵宾候车室、母婴候车室、军人候车室、普通候车室。在这些候车室的乘客,在上火车时的优先权一样吗?”说明单片机的两个中断优先级。

5.中断入口地址。教师:“刚才讲了有5件事可以打断CPU正在执行的主程序,那CPU大人又是如何找到惹他的人呢?”学员可能不知道,接下来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刚才是主任给我打电话,我接到电话后会不会去政委办公室而不去主任办公室呢?”显然不会,单片机也是一样,是哪个事件把CPU给中断的,CPU就一定会到那里解决问题,而不是别的地方。每一个中断源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比方说外部引脚P3.2,它的家就在程序存储器ROM的0003H,所以一旦P3.2引脚出现中断信号,CPU就会暂停执行主程序,跳到0003H处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三、应用类比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精心选择类比对象。类比对象可能有多个,但教员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其中选取一个或者几个作为教学素材。选择原则如下:(1)简单熟悉的原则。选择类比对象时,要选择学员熟知的类比对象。因为类比法就是根据已知的类比对象去学习待研究的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来自自然界、社会及学员所学的其他课程的内容。选出的对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一些方法。(2)正确性原则。类比对象必须是科学的、健康的、正确的,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3)尽量相似的原则。某个知识点的类比对象可能有很多,它们可能都满足(1)和(2),这时就应该选择和学习对象相似点最多的对象作为类比对象。(4)趣味性原则。尽量选择有趣味的类比对象,这样更利于引起学员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5)贴近性原则。尽量能够贴近学员的生活、训练、已经学过的课程和即将学习的装备,让学员有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感受。

2.采用尽可能形象的方式展示类比对象。比如:在制作课件时,可以用相机或者摄像机把类比对象记录下来,也可以使用软件工具来描述类比对象,然后把这些内容加入到教学课件中,还可以采用一些符合对象特点的漫画插图。

3.鼓励学员用自己熟知的类比对象去类比。在教员类比的基础上,鼓励学员用自己熟知的对象去类比,这样既让学员掌握了知识,又训练了其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中断系统”部分外,笔者在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定时/计数器应用等内容的教学中也大量采用了类比教学法,成效显著:学员认为抽象的理论不再抽象,而是与自然界、日常生活现象相对应;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用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而且可以推广应用在其它课程中,具体实施时,可以灵活地运用。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4

课程编号:13033070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电气与信息类 学时:1周学分:2 教研室主任:孟毅男

大纲执笔人:沈显庆

大纲审批人:付家才

一、工程实践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程实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和总结归纳学生先修课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的控制对象启发学生的创新过程和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和日后从事信息和电气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设计打下基础。

本实践主要完成星研Star51L在线实时仿真软件的学习,掌握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技巧,学会程序设计及接口电路设计,并进行在线仿真和调试,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对电气与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二、工程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根据教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进行理解和研究,并进行初步实践设计。

2.教师根据学生的初步设计进行方案筛选,确定实践方案,进行创新设计和综合实践。3.根据教师提供的实践设备完成实践内容。

4.认真进行实践验证及改进(包括测试及监测)做好现象的观测和总结,保证获得最佳实践效果。

5.认真书写实践报告及结论分析

6.保证出勤,按照实践教学要求的期限内完成任务书要求的实践内容。7.注意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工作。

三、工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安排

1.基本内容:

1)并行接口电路设计及调试 2)显示电路设计与调试 3)定时器的使用及编程 4)外部中断电路设计与调试

5)D/A转换器的使用、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 6)A/D转换器的使用、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 7)键盘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 8)串行接口电路设计及调试 2.时间安排:一周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1.教学文件 实践教材:

《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主编:付家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实践参考书: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设计》

主编:胡汉才,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机及拖动基础》

主编:顾绳谷,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

主编:康华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形式

根据大纲和任务书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调试,完成实践内容。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采取实践操作,根据实践操作的情况和实践效果给出成绩,其中实践操作占60%,日常管理(包括迟到、旷课、卫生等)占10%,实践报告占30%。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

六、其他必要的说明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5

基于PROTIEUS的《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应用

根据国内高校目前单片杌原理教学的现状,本文提出利用PROTEUS(工程设计仿真软件)的仿真环境对单片机原理课程中的实验进行设计、仿真,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作 者:鲁刚强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成都,61113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5)分类号:G421关键词:PROTEUS 单片机原理 设计 仿真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6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代三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三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对电脑只是感性认识,大概了解电脑由那几部分组成及分别有什么功能。小学生主要学习电脑应用的基础知识,要以培养学生应用电脑的良好的习惯为主。针对此目标,还是坚持让学生将开机、关机、鼠标的使用及键盘的使用等严格规范操作。坚持每节课进行鼠标和键盘熟练操作练习5至10分钟,逐渐的培养,直至熟练。信息技术课借助网络的新鲜感培养学生热爱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九年级学生以复习以前的知识为主,适当的进行深入学习。将少数信息技术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对要求更进一步的学生进行深入引导。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的教材内容有:文字输入,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和图画的绘制与美化。文字的输入和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即使基础又是重点和难点。八年级的教材是使用最新2006版本,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PHOTOSHOP的应用方法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学习PHOTOSHOP的应用方法和技巧,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学习PHOTOSHOP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在图像处理领域进一步认识。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绘图,处理图片。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多媒体作品出来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三年级教学进度具体安排 第一周 汉字的输入 第二周 汉字的输入 第三周 词语的输入技巧 第四周 词语的输入技巧 第五周 快速输入诀窍 第六周 电脑管家本领高 第七周 操作文件管理好 第八周 操作文件管理好 第九周 握住神奇的画笔 第十周 握住神奇的画笔 第十一周 描绘美丽的夜色

(一)第十二周 描绘美丽的夜色

(一)第十三周 描绘美丽的夜色

(二)第十四周 描绘美丽的夜色

(二)第十五周 金山画王 第十六周 金山画王

第十七周 神奇工具和惟妙惟肖的动画 第十八周 五彩缤纷的卡片 第十九周 复习与考查 八年级教学进度具体安排

第一周 Photoshop的基本知识 第二周 设置绘图颜色 第三周 文字工具与绘图工具 第四周 普通选取工具 第五周 图层编辑与历史纪录 第六周 图层编辑与历史纪录 第七周 调整色彩与色调 第八周 调整色彩与色调 第九周 使用图层样式 第十周 使用图层样式 第十一周 使用滤镜 第十二周 使用滤镜 第十三周 通道与蒙板 第十四周 通道与蒙板 第十五周 实例制作 第十六周 实例制作 第十七周 实例制作 第十八周 实例制作 第十九周 复习与考查 九年级教学进度具体安排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7

1 存在问题

1.1 教学知识结构方面

高职院校单片机教学受本科教学方式的影响, 当前单片机教学内容大致流程为: (1) 单片机的介绍 (理论) ; (2) 单片机系统结构 (理论) ; (3) 汇编指令系统或C程序基础 (理论) ; (4) 中断、定时器/计数器、通信等外围电路 (理论) ; (5) 应用实例 (实践) 。这样的内容安排注重课程本身的知识结构, 理论性太强, 容易使学生在前半期的学习中失去学习兴趣, 不利于后期实践教学的展开。另一方面, 理论与实践脱节。

1.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

大多数单片机课程教学仍旧采用先原理后设计、先理论后实验的方式, 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 在实验室进行教学实践, 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完成各自的教学内容, 并且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 理论教学的比重明显大于实践教学。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隔离, 致使有些抽象的东西不能被消化,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 改革方案

2.1 知识结构调整——内容模块化

高职院校单片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塑造对单片机的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内容安排上过分强调学生对单片机原理、内部结构以及指令系统的掌握, 而轻视了对单片机的应用, 理论课时比重大于实践。同时, 理论与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 不利于学生及时地学以致用。针对这个问题, 本院单片机教学教研室提出“模块化, 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理念, 将单片机的教学内容按照其结构分为几个模块:基础篇 (原理与指令简介) 、并行接口、中断、定时器/计数器、通信以及综合提高。每个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中注重电路设计与程序流程的讲解, 淡化理论原理,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系统常用界面Keil的操作, 掌握单片机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 学会分析、调试程序, 并能进行模拟性编程,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软硬件开发能力。

2.2 教学方式改革——理实一体化

根据以上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单片机教学采用项目驱动的形式展开, 将理论学习融于实践, 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将Proteus仿真和Keil编程工具结合起来, 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在理论教学中, 通过Proteus仿真展示设计效果, 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直观的认识平台, 增加理论的透明度。譬如, 在讲解单片机如何控制一位发光二极管的闪烁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理论实际和Proteus的仿真现象结合起来, 通过直观地在Proteus平台上看到对应管脚上电平的变化, 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并在头脑中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便于记忆。同时, 学生能更容易接受。

对于每一个理论知识点, 都相应地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 并借助于Proteus仿真和Keil编程工具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在实训的过程中便于学生将理论与操作实际联系起来。同时, 在每一节理论知识之后, 都设计一个综合实训项目, 让学生自由发挥。譬如, 讲完单片机的一个I/O口如何实现对引脚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之后, 让学生完成可通过按键切换花样的流水灯设计。

除此, 课堂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讨论, 互相竞争, 既活跃了课堂氛围, 又促进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并且开放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 相互促进。

2.3 教学评价改革——过程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注重理论的考察, 期末考试成绩占了很大比重, 这使得很多学生课堂上心不在焉, 把期望放在期末的突袭上, 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因此, 教学评价从传统的结果评价转为过程性评价, 评价标准增多, 除了传统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和期末成绩, 增设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考核。同时, 缩减期末考试的比重, 把考核重心放在实践过程的评价上。实践过程评价主要指学生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对项目的创新程度。

3 教学实现

3.1 教学内容设计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不牢、对理论的学习能力不强的缺点,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将理论融于实验, 采用“模块化, 项目化”的教学方式, 将单片机的教学分为5大模块:基础知识、输入/输出实现、中断与定时/计数器、串口通信以及综合应用。除基础知识模块, 每个模块又细分多个任务知识点, 并针对每个任务设计对应的实训项目。如单片机输入/输出模块的学习, 主要掌握单片机对常用显示设备的控制, 比如发光二极管、数码管、LED点阵和液晶显示, 以及对引脚输入电平的识别如按键识别, 由此安排的实训项目为:LED流水灯的实现、LED数码管静态显示、LED数码管动态显示、LED点阵显示、字符型LCD显示、行列键盘检测的实现。先以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方法以及实现花样流水等的实训项目的教学过程为例, 对教学方法进行阐释。

3.2 理论学习

理论基础是单片机I/O口的内部结构, 现以P0口的内部结构 (见图1) 为例。

在讲解P0口的输入/输出功能的实现以及强调“P0口需加上拉电阻”知识点的过程中, 首先, 根据P0口的内部结构图列出各个节点的真值表 (见表1) 。通过表1不难发现, 在P0口不外接正电源的情况下, 无法实现对高电平的输出。因此需外接正电源, 如果不在回路中接限流电阻R, 大电流将损坏开关T2。

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 在Proteus仿真平台上, 引导学生发现, 上电完成后, P1/2/3口皆默认为高电平, 呈现红色, 而P0口由于未加上拉电阻不能输出高电平, 呈现灰色, 外接上拉电阻的P0.7口上电复位后输出高电平。具体如图2所示。

3.3 理论验证实训

在学习完单片机如何完成对引脚电平的控制之后, 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完成对一位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经Keil编程编译加载之后, 在Proteus仿真平台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发光二极管按照设计方式闪烁起来。通过对比图2 (A) (B) , 发现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本质就是改变引脚电平。

3.4 独立操作实训项目

在结合验证性实训巩固理论之后, 再提出“LED流水灯的设计”实训项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 自由发挥, 并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过程给予考评, 并纳入期末成绩。

4 结语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丰富教学手段, 增强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和吸引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 不断探索出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淡海英.关于高职单片机课程教学的分析与探讨[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15-16, 26.

[2]郑小梅, 摆银龙, 赵方.Proteus和Keil软件在单片机教改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 2011 (4) :224-226.

[3]陈立.《单片机原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0 (17) :214, 232.

[4]沈培锋.Proteus仿真软件在单片机教学和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1) :271-272.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单片机应用技术;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121-01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单片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善于创新。

一、职校生的学习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和动力,采用传统的理论分析讲解知识,只会让学生越学越枯燥,同时严重脱离了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我已经很努力了,备课也很充分,只是学生听讲不认真,我也没办法。”那么,如何改变学生不愿意听讲这个现状呢?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在学习《单片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应从易到难,从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入手,把单片机的软硬件及相关知识有机地融合到不同项目中,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一体化教学简介

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第一,从教学目标上要强调学生学得好不好,而不是教师讲得好不好;第二,主体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第三,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第四,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反馈意见和评价,不仅要评价结果,还要评价过程。

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退居幕后,把学生推上前台。如同一个公司,教师只是一个“管理者”,具体事务让员工去完成,教师在一旁指导和反馈即可。当然,教师如何通过改造一定的教学环境和模式,让自己成为“管理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体会和反思,因为一体化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要长期坚持,并经常反思才能提高。

三、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单片机教学一直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难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单片机的基础知识讲起,过渡到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然后深入到51指令系统、定时与中断系统、扩展与接口技术等知识。一般情况下,在基础阶段已经有一批学生感觉所学知识过于枯燥和乏味;进入第二阶段进行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的学习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无法实现了。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没有兴趣,不能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的知识就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因此,采取一体化教学,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以《单片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为例,我们定制的教材是把各个知识点分散到项目中去。例如,学习单片机结构与I/O口应用知识时安排了一系列任务:“星星点灯”、“灯光闪烁”、“流水灯”等,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只需学习相关知识。这样既能让学生感觉学习内容不多,又能让学生有成就感。比如,在单个发光二极管闪烁这个项目中,教师只需要讲解MOV指令或CLR、SETB指令,就可以教会学生怎样控制发光二极管亮灭。通过几条指令的学习,学生便可自己动手操作,既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下面以“流水灯”的设计与制作为例阐述如何实现一体化教学。

项目综述:做单一小灯的左移右移(即流水灯)。8个发光二极管分别接在单片机的接口上,输出“1”时,发光二极管亮,重复循环。重点强调单片机I/O接口电路的应用。

1.教学目标与能力目标。①能根据电路性能要求设计合理的电路图;②能合作完成流水灯的整机安装、调试与测试。

2.知识目标。①编写汇编程序;②熟悉原理图到电路板图的设计过程。

3.项目学习情景。学习情景1:电路原理图设计(2学时);学习情景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学时);学习情景3:流水灯电路板焊接(2学时);学习情景4:流水灯软件、硬件调试(4学时)。学习情境5:完成实训报告,重点分析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上述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明确强调每个学习情景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其次,每组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并且公布出来。防止有些学生偷懒,不积极参与。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写好教案,把教学用具电脑、试验箱、电路板、元器件、实训报告等准备好;最后,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如何对学生做出更好的评价呢?首先,评估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学习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还应该包括小组活动的质量;其次,教师要把小组的整体表现反映到每个组员的成绩中,体现出公平与合理。

四、以教学方法为途径,提高教学做一体化的效果

一些简单的项目可以在两节课内完成。以控制单个发光二极管闪烁为例,在教学中,首先从理论上进行数字电路中发光二极管亮灭控制、传送类指令MOV、51单片机端口和程序控制发光二极管亮灭等内容的讲解;其次,将已呈现的理论知识在单片机实验箱上进行示范演练,教会学生怎样运用KEIL软件编译,怎样连接电脑与单片机实验箱,怎样进行硬件仿真,怎样进行程序修改等操作;再次,布置任务,教师根据项目要求和所学理论知识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最后是巡回指导,教师要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检查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具体情况,解答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理论讲解和示范演练是常规教学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主要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仔细观察,在教师的讲授中学习知识,提高水平,实现教中学;在布置任务和巡回指导环节,主要是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学习,自主探索,从中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深化理论知识,实现学中做;最后的小结环节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馈,通过与学生的集体反思,促进他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进一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在单片机教学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尝试,打破了传统的以章节为主的教学框架,通过项目教学整合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讲理论边指导学生实践,然后由实践再深化理论,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师既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指导实践环节,还要将两者融会贯通,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伟珍.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9,(0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9

不知不觉本学期已快要结束,回顾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的。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以后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会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在这个阶段中,本人能在保持原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期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本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反思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己的思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自己思想上有了更加高的要求。我还积极参加各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声地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

二、工作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四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电脑室的日常维护、校园网络环境维护工作。工作是繁忙的,但作为已进入教师行业多年的我,相对于课改前,无论是工作方法、工作经验、还是工作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本人在大量收集别人优秀设计,优秀架构,在向有经验老师请教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在学校设备管理方面,本学期,本人对自己负责的电教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保养,力求它们能够正常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方法方面 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 ——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私人之间的关系,不迟到不早退,有时还会加班加点,这同时煅练了自己。对学校的工作尽职尽责,不论是学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五、更新知识体系

工作任务虽然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比别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明白到自身的责任,为此,我经常通过订阅《电脑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潮电子》等书籍,上网浏览新课程教学网等形式,学习更加多的、好的、新的知识。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10

一、深入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积极认真地参加本学科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学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查阅大量的书籍,教学工作计划《2009-2010学第一学期范文技术教学工作总结》。特别是三年级没有教材,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征,自编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教材,使学生变得乐学、好学。

二、努力探索,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获得所教学科的各方面资料,拓宽学生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比如:在微机室里,我可以用操作电脑,展示教学课件;播放VCD、DVD、录像等格式的教学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的难点;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巧设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并适当采用学生竞赛的方法,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实践 篇11

【关键词】单片机 项目教学 仿真开发 Proteus软件 Keil软件

一、单片机教学难点和不足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及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单片机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单片机的从业人员将更为抢手。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但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学生普遍感到较难,我认为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单片机应用技术包含了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电气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网络通信等各方面的知识,扎实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好单片机的基础。

2、单片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多而复杂,不好理解。学生不但要对单片机本身和外围电路的工作原理十分了解,同时还要掌握各外围器件的接口方法和使用技巧这是一个困难。

3、单片机应用系统电路复杂、接口芯片多、元器件多、线路多,学生分不清各部分的作用,分不清线路主次,这又是一个因难。

另外,在以往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如: (1)总是强调理论知识点,强调程序设计,花费大量时间讲授程序设计方法和硬件工作原理,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与实际应用产品联系不紧密。当前的实验教学大多以单片机实验箱为实验平台,开设的多为验证性实验,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实验结果,而忽略了硬件设计、软件调试等过程。而单片机课程设计的选题也没有紧密联系市场实际应用,单片机的应用能力、开发技巧、产品创新能力都没能得到很好地锻炼。(3)教学资源不足。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许多学校出现多人共用一台实验装置的现象。

二、仿真项目教学

Proteus和Keil的完美结合,可为单片机系统资源、软件技术、硬件接口电路、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应用系统等单片机理论和实验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实验仿真平台。在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引入项目教学并利用单片机开发工具,以案例教学方式从简到难详细指导学生单片机开发的操作方法。在开发中掌握相关指令和硬件知识的学习。

1、从简到难的项目任务:①简单信号灯控制;②按键控制信号灯;③跑马灯控制;④数码管显示;⑤定时器和中断控制数码管循环显示;⑥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⑦交通灯控制;⑧电脑时钟;⑨红外线摇控器;⑩红处线接收器。

基于以上10个项目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学到单片机的编程和硬件知识,也能熟悉一个产品的研发过程,并将所学知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2、Proteus是由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开发的EDA工具软件,是模拟单片机及其外围器件的很好的工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仿真51系列、AVR、PIC等常用的MCU及其外围电路,如LCD、LED、RAM、ROM、键盘、马达、AD/DA、部分SPI器件、部分I2C器件等,可以直接在电路原理图上实现硬件的虚拟仿真,实现程序的调试,并提供进行测试与分析的虚拟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虚拟仪器及仿真图表。

3、Keil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开发的,是目前广为应用的51单片机软件开发工具之一。它支持汇编、C语言以及混合编程,同时具备功能强大的軟件仿真功能,在软件模拟仿真方式下不需要任何单片机硬件即可完成用户程序仿真调试,同时也提供多种硬件仿真功能,可以与Proteus单片机仿真软件联合实现虚拟硬件仿真。Keil软件具有良好的调试界面,操作不复杂,具有优秀的编译效果,丰富的学习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实例都采用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联合仿真对程序都像仿真器一样调试,同时在屏幕上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电路输出状态,比较容易读懂并理解所调试的程序。边学边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单片机的难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又解决了缺乏硬件条件的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 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联合仿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这样进行教学可充分做到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不脱节,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掌握了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现就业零距离,满足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叶睿. 关于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 2008,(07) . 

[2]朱华贵. 《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08,(36) . 

[3]欧阳慧平,张蒂如.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 [4]蔡成炜. 在教学中寻找单片机教学的改革方案[J]苏州工职院, 2007,(02) . 

[5]徐敏,卢周平.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01) . 

[6]赵天翔,肖寒鹏. 对单片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西部(下半月), 2008,(07) . 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1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 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程序编写与调试软件的应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机电控制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机电产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 并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及维护的能力。

本文讨论了机电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机电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特点

首先,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

其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由于具有抽象、不易理解的特点。部分同学将它看成是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一块“硬骨头”, 尽管花费相当多的时间, 但对单片机CPU执行指令的过程、中断及处理、接口电路设计的时序配合等问题, 仍不能完全理解, 只是似懂非懂。

再次, 授课对象有许多不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本院开设的专业多, 专业不同, 后续课程也不同, 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方向有差异。所以, 各专业在讲授本课时的学时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长的64学时, 短的仅有24学时。实验课的内容和课时也并不相同。

最后, 上课环境不尽相同, 有的教室是多媒体教室, 有的教室并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现在是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时代。

2、机电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探讨

2.1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 我们意识到采用电子教案的教学也有其两面性,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应认真研究总结, 有针对性地、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章节统一设计和制作了部分电子教案, 不搞千篇一律地使用电子教案, 而是只对一些教学效果好的章节使用电子教案, 对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章节禁止使用电子教案, 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行有的放矢。使得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修改, 形成各具特色的电子教案。

2.2 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开设的技术基础平台课, 课程讲授要分清哪些内容是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习, 哪些内容是主要的, 哪些内容是次要的。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加分析、不分主次, 使学生难以入门。另外, 在讲授本课程时, 还要把与单片机相关的后续内容同时介绍给学生。例如, 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等,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 真正把学到的单片机课程内容与上述内容联系起来, 举一反三。为学生的就业和攻读硕士学位打好基础。通过教学的实践证明, 学生得到很好的效果, 重点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3 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中采用回忆式提问、理解式提问、应用式提问, 专题讨论等方法, 利用网络等媒介,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好的编程习惯。在习题课上, 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编程、计算或解题, 大部分学生在下面思考解题, 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强调专业名词的英文注释和英文缩写, 使学生了解单片机原理中重要术语的英文名称, 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

课堂教学除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 本课程充分发挥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中, 特别注意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于单片机课程是与一门紧密结合实际的课程, 因此, 一定要让学生清楚所讲授内容的意义和目的, 与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感兴趣。讲授的内容要承上启下, 先行课程为计算机原理, 单片机是计算机的一个特例。教师要把要讲授的内容与先行内容间的联系和区别讲清楚。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与学生交流, 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和课间时间, 发现问题应及时讲解。

课堂教学中, 要注重问题的引出, 如何深入, 采用何种的工具和方法, 都有哪些设计方案, 这些设计方案各有哪些特点?适用什么场合?在做出结论处, 进行适当启发, 尽量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结论。在介绍应用系统设计时, 尤其是要注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要有系统的概念。把具体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实物拿到课堂上, 让学生对实际的应用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课程结束时, 给学生布置一个应用系统设计的大作业, 这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与实际联系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使学生真正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设计一个应用系统。

2.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实验课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有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一种是侧重知识的学习, 从原理入手, 注重理论和概念;另一种是侧重应用的学习, 从实际入手, 注重掌握其应用方法和技能。不同的人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而本课程正是属于应用设计类课程, 是与实际紧密结合的, 故应注重实验教学, 采用动态跟踪方法促进教学。指导学生课程实验的过程即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动态跟踪过程。实验的过程反映出学生对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教法,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同时实验教学更直观, 可以当堂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良习惯, 学生对一些知识还是懵懵懂懂, 实验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进一步面对面交流的过程, 很好地把握这个过程的教学, 将会使教学的效果更直接。有一些问题, 老师在讲台上讲半天也不明白, 而自己上机练习就清楚了。这就是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2.5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促进自主学习

针对目前单片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 推荐单片机相关的优秀专业网站, 鼓励和引导学生上网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形势以及通过网络向他人学习如何学习单片机的方法。或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 请项目或公司的专业人员做报告, 带领学生参加公司举办的免费讲座,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加深学生对单片机应用技术重要性的理解。

2.6 多样化的考试手段, 检验并提高教学效果

实行考、教分离, 课程的考试成绩将实验考核与试卷考试相结合, 并有开卷与闭卷两种考试形式。综合实训的成绩评定将平时的工作态度, 独立工作能力, 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完整性, 说明书的规范性, 有自己的发挥和创意等因素综合考虑。

注重实验, 注重作业, 注重教师的课堂提问, 避免一张考试卷就决定成绩。本课程在成绩考核上做了改革。课程的最终成绩由3部分组成。试卷占70%, 实验占20%, 平时作业占10%。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不是孤立使用的, 实际教学过程中, 经常是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对该课程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束语

经过本课程教学实践改革,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学生学习兼顾理论和应用, 往往从实际入手, 注重掌握其应用方法与技能。学生们的兴趣高涨, 积极主动申报有关单片机方面的创新项目, 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徐维祥等.单片微型机原理及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2]林全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2002年2月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2010 篇13

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加上第一学期因学校机房整改很长时间,基本上耽误了一个学期的课程。再就是学生的遗忘性大,课外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又十分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论是信息技术知识或是计算机操作技能都很薄弱。

而且,本学期八年级学生还要对本学科进行结业考试,任务相对于以往的每届学生来说都要加重了,并且这次结业考试是我省第一次在初中阶段进行的全省统一考试,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考验。所以,本学期有必要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分析和拟定

由于各年级学生是使用的循环教材,即学生不能在教材上书写任何内容,包括笔记,一学期结束后教材将全部回收学校。这给学生上课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和不便。学生的实际水平不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机房刚刚整改好,上机操作的时间少,开课时大部分时间以理论讲授为主),因此在本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暂定学习模块内容如下:

1、复习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

2、复习Word、Excel等软件的常规操作。

3、做10套信息技术会考模拟题,并由老师讲解。

四、教学预定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等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以顺利通过结业考试。

五、教学措施设想

上一篇:武汉大学_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硕士培养方案下一篇:财务会计名词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