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09-28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8篇)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革命气概,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2、指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革命气概,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

指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放映一些革命英雄的记录片或观看有关的图片,最后定格本课插图。

师: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许多的英雄人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英雄刘胡兰。

让学生了解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生活的苦难,感受战争的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二、初读文本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或和同桌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巡视,帮助解决学认读生字和方法指导。

3、指名读,老师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自由读课文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感知机会,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进入自识生字的环节。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读生字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课文第1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刘胡兰被捕的原因。

(重点理解: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2、敌人是怎样对待刘胡兰的?刘胡兰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有关句子。

(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反复朗读。)

3、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借天气的阴沉,体验那血雨腥风的年代。

4、通过对于人物对话的分析,看到刘胡兰的英勇无畏和敌人的凶残。

四、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然后班内汇报朗读,评选出优胜小组。

分析过后的再次朗读,让学生把理解内化为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内心的感受。

五、我想对你说

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女孩,为了一种伟大的信念,毅然走向了那滴血的铡刀,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你想对刘胡兰说些什么吗?她对你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说出对刘胡兰的真实感受,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情感,从中受到教育。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1.认识15个生字。

2.积累本节课中的词语, 理解“焕然一新、犹如”等词义, 用“焕然一新”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并学会应用。

2.体会北京的美景,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焕然一新、犹如”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出自己的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交流:

(1) 课前观看《北京欢迎您》。

(2) 交流:

教师出示网络链接:

师:课前老师通过网络了解了一些北京的人文地理知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长安街……

王府井、西单大街……

天安门广场……

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上网的过程中对北京有了哪些了解呢?

教学过程:

一、学生“先学”, 多媒体初课文, 自学生字, 读通句子

1.师板书课题。

问:有读必有思, 读了课题, 你有什么问题吗?

2.教师课件范读。

3.请看边读边学提示。

(1) 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 读准字音,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同桌互相考生字, 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

(3) 同桌一起读课文, 你读一段我读一段。

二、教师“后教”, 师生共读文, 多媒体了解词语、识字

1.齐读第一段。

2.第二段:运用多媒体体会长安街的景象。

播放北京亮起来的视频, 学生看视频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女生接着读第二句, 男生接读第三句。

3.第三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看图片。

读过了知道了什么?

预设:

(1) (我知道了北京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那你知道“犹如”是什么意思吗?换词读。

(2) (我知道了北京立交桥好像道道彩虹) 课文里是怎样说的?换词读。

运用到其他句子里。

再次看图齐背。

4.第四段:

指名读, 出示课件。

出示过去的王府井、西单与现在的王府井、西单。你想到了哪个词 (焕然一新) ?

改变陈旧的面貌, 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鲜明光亮的王府井、西单, 真的是焕然一新。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什么事物也像王府井、西单一样焕然一新了呢?运用造句。

你还想来读一读这段吗? (接读、同课读、配乐读) 出图读, 背诵。

5.第五段:

男生读这段。

认识“宫”字。 (出图字)

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

教师小结:图中宫殿的入口大门和宫墙组成的形状酷似“宫”字的宝字盖, 后面的两个房子好像“宫”字的两个口, 透过这个“宫”字, 我们仿佛看到了雄伟的宫殿, 中国汉字的魅力就在于此。

女生再读。

6.第六段:

教师引读:华灯高照的长安街, 光彩夺目的天安门, 彩虹似的环形路, 焕然一新的商业街, 变得年轻的故宫, 各种色彩的灯光绚丽多彩, 璀璨夺目。

不禁让我们感叹北京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不禁让我们赞美北京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不禁让我们充满豪情祝福它读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三、多媒体检查巩固生字

(1) 再一次一起去欣赏亮起来了的北京, 看看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些词来形容它。 (看、说) 出词, 分组读。

(2) 字:游戏《连灯》。

(3) 换语境再认字。《哈尔滨亮起来了》。

四、结束:欣赏各地夜晚亮起来的图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课堂中的读书声

“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本节课的教学, 我和孩子们徜徉于语言文字中, 把一个个黑色的精灵般的文字读活了, 读出了趣味, 读出了乐趣。尤其是在和孩子们读的过程中, 自己也会对文字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那种收获带来的喜悦, 如同潺潺小溪, 涓涓滋润着心灵。本节课中我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首都北京灿烂迷人的夜景。整堂课上, 我让学生全方位地读书, 有个人读、引读、齐读、赛读、同桌读、男、女同学分别读、感悟后读、配乐读等, 让学生在读中自解、自悟。在“读”中领悟词句的意思;在“读”中升华了情感;在“读”中积累了优美的语言。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积累并运用词语

“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充分利用了多媒体,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这篇课文描写了北京的夜景, 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 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 展示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京绚丽多姿的夜景, 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的好教材。课文语言优美, 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和几个比喻句, 让课文增色不少, 是引导学生品读、积累的好材料。可是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 仅仅依文本很难感受到北京的美。因此我就通过多媒体技术, 联系生活场景, 在图片欣赏的过程中, 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 每一个优美的词都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脑海中, 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加深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从而享受审美的乐趣。如第三段有一句:“环形路上, 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我请学生给“犹如”换词, 学生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犹如”就是“好像”“就像”的意思。此外, 配合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过去的西单、王府井, 现在的西单、王府井, 引出了词语“焕然一新”。在课文中初步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是“改变陈旧的面貌, 西单、王府井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然后再让学生们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什么事物也像王府井、西单一样焕然一新了呢?最后让学生用上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在理解并运用的过程中积累了这个词语。

创设情境, 化动为静, 化虚为实, 吸引学生的注意, 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在师生共读课文之后, 我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作用播放北京美丽的夜景,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这里的夜色景, 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让学生说出本课中我们应该积累的词语,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

1.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同学们已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了, 但教师并没有做一个总结。

2.课堂上缺少教师的范读。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3

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该部分内容。在上该片段时,我再次要求学生熟记课本里所讲明的方法步骤,并以“铺”字为例。在每一步骤与实际查对时,就有几个学生举手,说他们已经学会了。我就把刚学的“近”字让他们查查看,他们也一下子就查到了,我心中一喜。分组合作学习安排后,又有学生举手说“我数的笔画和他们不一样。”我走过去,让他们边写边数给我看,原来他把三画的“口”写成两画。

在我今年秋季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就发现有些学生不按笔画笔顺规范写字的现象,以往也常遇到,如“争”的第三画和第五画写成一画,结果六画的“争”字在他们的笔下就成了五画,虽然纠正多次,似乎是成了习惯而难以改正,我想批评他,却想到这现象不是他们所情愿的,许多学生在没上幼儿园前或在上幼儿园时,上一年级时……已经养成这个写法。我真想呼吁一下孩子们所有的启蒙老师或者正在教孩子们的老师,当你教孩子们学每一个字时,一点一滴、一丝一毫都不能写马虎呀,一旦发现孩子们有这方面现象时,应毫不客气地指出来。我摸着他的头,轻声问他,纠正后又忘了吗?他红着脸点点头,回到座位上,专心地查起来……

忽然又有学生在争吵,“你不会,我教你……”“我不要你教,就不要你教……”我不禁一怒,“严厉”一下子上了脸。学生都静了下来。“你过来我想知道原因。”他怯生生地走过来。我习惯地摸着他的头,“你怎么啦?”全班同学都在看他,他把嘴巴贴近我耳旁,“他虽然懂,也能教会我,却因此嘲笑我笨。我偏不让他教,我要老师教。”“好!老师教你。”

我拿出字典让他查“铺”字看看。他在部首处查到了“钅”部然后又将后面的正页页码数查到了,问题解决后,我俩会心一笑,是的,当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后,他产生逆反心理是难免的。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应该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怎样使学生也能领悟这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并且切实地落实到行动上呢?

难道这不值得每一个执教者关注和落实吗?必须利用时间把这重要的理念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在我思绪万千之际又一双小手高高举起,“我虽然会查了,但字典中对每个字的注释又有许多不认识的字,一个个查起来挺费力耗时间的。”我慢慢走过去,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个好事呀!这样你又能多认识好多字了。”邻座的小华接着说,“是啊,刚才查字典的时候,有许多不认识的字都是他告诉我的。”这时这个学生脸上出现了自豪的神情,我想让大家为他鼓掌加油,但一想,激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这位同学平时是很容易骄傲的,还是免了吧!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像放飞的鸽子般冲出教室,而喧闹的教室一下子沉寂了下来,我正沉静在这段教学片段的反思中。

1.新课程改革,低年级语文学科要把学会写字,包括握笔姿势要正确、字要写规范、笔顺笔画要正确这些内容列为重点。

2.在课改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也不能失去主导作用,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全面发展。

3.全面了解学生,熟练掌握所执教内容,着眼于眼前,放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4.做到了这些,虽然在山区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同样也能放飞学生理想,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我力所能及的力量。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大洋小学)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4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茸、摊、遍、最、拢、舍、降、踪、乖、寒”;积累8个词语“毛茸茸、阳光灿烂、紧追不舍、无影无踪、收拢、顶用、跳跃、大雪纷飞”;书写并记忆“最、拢、舍、降、乖、寒”5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能按标点停顿。能正确划出表示小松鼠尾巴作用的句子。

3.了解小松鼠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有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出示松鼠图片)

课前,我们班很多小朋友已经去做了一些研究,收集了一些有关松鼠的知识,现在就请你来介绍一下吧。

啊!小松鼠真是一种可爱又机灵的小动物,它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让我们和小松鼠一块儿去看看,它的大尾巴究竟有些什么作用。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看连环画,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当扫帚、当降落伞、当被子)

松鼠尾巴的作用可真多,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新词也真够多的,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学会它们吗?

2.分组自学课文

(1)现在请小朋友们分小组把生字词语读一读,再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小组长上电脑查阅。自学开始。(门铃叮咚)

(2)请全班同学一起把这些生字词语读一读,每个词读一遍。(3)通过刚才的自学和上电脑查阅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乖书空

毛茸茸用触摸的办法理解 填空:例如:

(小鸡)是毛茸茸的。()是毛茸茸的。摊开反义词:收拢

顶用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

机器猫的小口袋里装着各种各样的宝贝,在紧要关头,这 些宝贝还真顶用呢!

3.生字复习:这些词你们都学会了吗?那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采松果”,让我们比一比看谁摘的松果最多。三.朗读感受:

1.现在让我们把生字词语放到课文里读一读,请大家自读课文,划出写尾巴作用的句子。2.读一读:(赛读)

(1)小松鼠找遍全身,最后,发现只要把尾巴收拢,就是最好的扫帚。它用尾巴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2)小松鼠照着妈妈说的往下一跳,张开的尾巴像降落伞一样,它安全地落到地上。等到黄鼠狼下树,小松鼠早就无影无踪了。

(3)小松鼠马上明白了,它把毛茸茸的大尾巴盖在身上。外边寒风呼呼地刮着,小松鼠却感到很暖和。

3.小松鼠的尾巴有这么多的作用,可小松鼠刚开始还不知道呢!那么它是怎么发现这些作用的呢?请找你的好朋友,从2、3、4节中任选一节读一读。(小羊,小羊,回家了)4.(交流第二节):朗读指导:老师做妈妈,一个小朋友做小松鼠。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松鼠的话。

5.小松鼠是那样的活泼而又机灵,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小松鼠在树枝上跳跃着,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交流第三节)朗读指导:“妈妈——”(体会小松鼠的心情,紧张,急切)“张开尾巴,往树下跳!”(要读出当时紧张的气氛,语速要快一点)。6.请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节 7.背诵第三节:

(1)用反复诵读法背诵,限时一分钟,反复地读第三节,比一比,看谁读的遍数多,记得又深刻。

(2)用听背法背诵,同桌两人,一人读课文,一人看屏幕上的动画,试着背诵这一节。交换做一遍。

(3)集体背诵第三节。

8.小松鼠是活泼好动的小动物,可一年中有一个季节它却喜欢躺在屋子里睡觉。你们知道是什么季节吗?(冬季)那么在冬季小松鼠的尾巴能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交流第四节)

朗读指导:松鼠妈妈的语气和蔼可亲的,温柔的。(一女生读,全班读这一句。)

9.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小松鼠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的尾巴还有这么多的作用呢!于是小松鼠想„„(师生引读)

朗读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四.课外拓展: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除了小松鼠以外,还有许多动物的尾巴也有很多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先来说一说燕子尾巴的作用。

用第一人称说一说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有趣,最精彩。1.教师示范说。

2.同桌讨论后,抽生说。

例如:我的名字叫小燕子,我有一个像剪刀似的尾巴。它的作用可大了,它能帮助我掌握平衡,少了它我可就飞不起来了。五.小结:

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可真多,除了我们现在所讲到的这些,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关动物的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课外请小朋友们去了解一下,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再交流。

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案及反思 篇5

一、教学目标要求: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1.看插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五、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难点:揭示寓意。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就已经学过寓言了,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 找学生说,出示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寓言故事: 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 “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初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假(假如)(假设)威(威风)(威力)寻(寻找)(寻人)扑(扑向)(扑倒)转(转动)(转轮)扯(扯开)(扯断)嗓(嗓音)(嗓门)派(派人)(门派)抗(对抗)(反抗)爪(鸡爪)(爪子)趟(一趟)(赶趟)猪(小猪)(母猪)纳(容纳)(收纳)闷(闷闷不乐)(纳闷)受(接受)(受到)骗(骗人)(骗子)借(借钱)(借书)

3.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4.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 5.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6.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出示练习:你觉得狐狸是一只()的狐狸,老虎是一只()的老虎。那谁厉害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们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

(3)学生练读。指名读。(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足,则引导学生对 “骨碌碌、”“扯着嗓子”、“老虎一愣”进行理解。第一句话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第二句话讲老虎不敢吃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管理你们百兽的„„第三句话讲狐狸故作镇静:你不怕,那你就吃吧。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镇住、蒙住、骗住。)

练习:孩子们,你们看狐狸真是一只()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老虎的“愣”正表现了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特点,狐狸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才骗到老虎的。

(5)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6)讨论后回答。回答后学生联系朗读。师生共同评议。3.学习六、七、八自然段。明白“谁之威”(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默读六、七、八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怎样?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 摇头摆尾 神气活现”“虎 :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好老师好童学原创设计,免费更新课件教案教学实录视频,请加微信:haolaoshihaotongxue8

(3)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野猪、小鹿、兔子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读“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

(6)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练习:事实上狐狸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

“假”的意思是()。板书“假”“威”的意思。(7)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百兽是看见老虎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4.总结归纳: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5.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三、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以“狐狸到处行骗干坏事”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四、教学生字。

1.观察生字结构,交流识字方法。2.讲解书写要领,教师范写。3.学生描红。

五、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1.()头摆()东()()望

()气()现 狐()虎()2.比比组词

派()爪()胆()旅()瓜()但()

板书设计:

狐→(假)虎 先行 随后 ↘↙ 百兽都跑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会写“斗、玉、组”等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重难点:标

1、标2。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张衡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29课,大家齐读课题。(看文中插图),你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吗?(张衡)谁是张衡?另外两个是谁?在数星星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师范读课文。请生说说张衡在数星星时发现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勾出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它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指名当小老师教读生字、齐读。

3、同桌互相考生字,指名读,开火车检测生字。

4、指名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5、给生字组词。说说它们的偏旁部首和结构。

四、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孩子可爱的词语、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哪些句子、哪些词语写出了他的可爱?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3、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指导朗读。

4、小组讨论:他的爷爷奶奶为什么喜欢他?你喜欢他吗?

5、学了课文,你最想对谁说什么?

比如:我最想对张衡说,你真是个认真的孩子!

我最想对张衡的奶奶说,你的孙子多了不起啊!

6、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7、齐读课文,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8、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评议。

9、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作业:

1、回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张衡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二、引导复习课文大概内容。

三、交流收集的有关张衡的故事。

四、学习会写的字。

1、以“我的发现”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认记字形、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

(1)我发现了几个翘舌音的字:勺、珍、珠、数、睡,还有两个平舌音的字:组、钻。

(2)我发现了记住生字的方法:“勺”就是把“句”中的口换成点:;“玉”就是“王”字加一点或者“宝”字去掉宝盖儿;“组”就是“祖国”的“祖”左边换成绞丝旁。

(3)我发现了把字写美观的方法:“珍珠”都有王字旁,字形都是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睡”字就是让“目、垂”“团结”在一起,互相让着点儿。读要求写的12个字,并进行书空练习。

2、用生字口头组词。

3、老师示范写字。学生书空。

五、生描红练习,注意写字的姿势。

六、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生字。

2、预习30课。

板书设计:

一直

总是

29、数星星的孩子

一夜

认真、可爱

(张 衡)

几次

(天文学家)

慢慢地转动

教学后记: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简洁、优美,处处透着童趣,显着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深入地阅读,让孩子们自读、自悟、自得。

30、爱迪生救妈妈

教学目标:

1、会认“迪、检”等11个生字,会写“油、检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是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重难点:标1、3。

课前准备:收集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了解他小时侯喜欢动脑、动手的特点以及他长大后在科学发明上的伟大贡献。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侯的故事。请听老师读课文,看看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二、师范读课文。说一说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合作学习我会认的字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B、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全班交流怎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8、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9、车检测生字。

四、齐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句子读通顺、流利。

五、我会填。

上医院已经来不()了,爸爸很着()。

爱迪生长大以后,为电灯的发明()了很多工(。)

六、作业:

1、收集有关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还记得爱迪生是怎样的人吗? 通过收集,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同时介绍爱迪生: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实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二、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有什么习惯?(爱动脑)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

正因为他爱动脑筋,所以,他的妈妈有一次得了疾病,他就靠他的聪明救了妈妈。

2、四人小组自学2——5自然段。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妈妈得了什么病?当时的情况怎样。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爸爸的看法是什么?医生的看法呢?

3)、手术的结果怎样,医生是怎么夸爱迪生的?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下列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

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

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

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 表情:“委屈”;

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读中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4、指名表演。全班评议。

三、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3、读一读,比一比:

捡——检;谈、淡——炎;斤、诉——斥; 由抽——油;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描红练习。

四、作业。

1、听写生字。

2、预习31课。板书设计:

妈妈得阑尾炎要马上做手术

30、爱迪生救妈妈

伟大的发明家

(爱动脑筋)

爱迪生拿镜子照亮,手术成功

教学后记:在本节课的识字板块里,我尝试了猜字谜的游戏。孩子们经过了一二年级两年的识字教学积累,已掌握了比较好的记字方法。我先出了几个生字的谜让学生猜,如:留下三点水(溜)、常常坐在土上(堂),在激发了学生猜记生字的同时,也让学生来给这些生字出字谜让小朋友们猜。学生的反应也很快,有几个编得很不错,如:天上两个太阳像两盆火(炎)、阳光照在心上(恍)。寓教于乐的同时,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

31. 恐 龙 的 灭 绝

一、学习目标

1.会认“恐、类、庞”等15个生字,会写“亡、肉、耐”等9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几种说法,如何看待这几种原因。

三、教学准备

教具:生字词卡片;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一段有关恐龙的音像片(如果有条件)。学具:生字词卡片。

四、课前准备

与学生一起收集一些恐龙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介绍恐龙(有条件的可放映一段有关恐龙的音像片),2、提问导入:看到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现在我们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恐龙灭绝了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31课——《恐龙的灭绝》,看看课文里告诉了我们几种说法。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课文中告诉了我们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几种。

2、谁来说说你知道了恐龙灭绝说法有那些?把有关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朗读说出,纠正生字词读音。)

3、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吗?

(三)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设置问题情景,引导质疑。如: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2、读文,收集事实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几种说法?其理由是什么?

3、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自己的观点

你赞同哪种说法,选择自己赞同的一种说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a.一种说法是:寒冷使恐龙灭绝。·

b.另一种说法:没有太阳光,植物枯萎、动物死亡,恐龙也随之灭绝。

c.其他种种说法:恐龙蛋被偷吃;传染病流行;气温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d.认识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4.小组交流讨论。

4、用不同的观点加以肯定或反驳。(可以展开辩论)

5、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解释。

长大后,你想怎样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

(四)积累运用

在科学探究中,发现与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请你用线条将下列事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

地球上的条件变化

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

结果

地球变得十分寒冷

偷吃恐龙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恐龙耐不住严寒

恐龙灭绝

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

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 全球气温下降

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

(五)课后实践活动

1、朗读课文,并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述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听。

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我们将在教室的一角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六)课堂总结。

资料袋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达18米,体重达到130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词的含义。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有种种说法,谁来把你最赞同的一种说给大家听听?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1、出示“恐、类、庞”等15个生字(可用小黑板或课文插图)。同桌交流已认识哪些生字。

2、小老师教读。(可用“跟我读”的形式。)

3、小组交流还有哪些生字不容易记住。

读音方面,注意“类”(lèi)不读luì;

“哺”(bǔ)不读pǔ,“或”(hu

ò)不读hè;“耐”是鼻音;“者”是翘舌音。

字形方面,注意“偷”右边部分人字下面有一横;“孵”左边是“卵”字,左右两边都有一点。

比较认字:乳——孵;偷——愉;迷——谜。

4、指名交流识字的方法。

5、分男女生比赛认读生字。

6、开火车认读生字。

7、同桌利用生字卡片抽读。

8、指名认读生字。

9、出示词语认记:

人类、历史、地球、气温、寒冷、时间、道理、生活、植物、灭绝、庞大、冬眠、躲避、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雄性、书籍、耐不住。

(二)学习写本课“我会写”中的“亡、肉、耐”等9个字。

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2、练习给生字组词。

3、指导写正确。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寒”字下边是两点。

4、指导写美观。

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类”字上边的短横,“严”字的上下两横,“寒”字中间的三横。书写“寒”字要特别注意,三个横都不能太长,以不超出宝盖为准。撇捺应伸展:“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

结合“类”字的书写,再次强调“一般情况下,一个字中不要写两个捺;如果出现,就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

5、交流哪几个字最不容易写好。

6、根据学生的需要,老师重点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在田字格中先范写后,再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7、学生练习临写其他的生字,写完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评比。

(三)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四)课堂练习

在生字练习本上练习写“我会写”的生字。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地球变冷——耐不住寒冷 行星撞击——破坏食物链

恐龙的灭绝

偷吃恐龙蛋——切断繁衍之根

?(谜)流行传染病——毁灭性灾难 气温下降——性别失调 „„

教学后记:根据学生实际,针对课文特点,本课教学首先应立足“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增加知识性文章的可读性。其次,以本课为载体,通过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研究恐龙灭绝的兴趣。

32. 阿 德 的 梦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德、段、婆”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能说出课文中哪些新科技给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3.有科学幻想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默读课文,知其大意。难点:幻想未来,能说出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三、教学准备

教具:生字词卡片;收集一些有关现代科技的资料、图片。学具:生字词卡片。

四、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参观现代科技展览;阅读有关科学幻想故事。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那么,若干年后人类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阿德想象的未来世界吧!

2、齐读课题——《阿德的梦》。

过渡:阿德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默读全文,读准字音。

1、请大家默读课文,默读的速度可以稍慢一点,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借助拼音默默地再读几遍,并找出不懂的词语作上记号。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讨论。

3、汇报学习情况。

(三)再次默读全文,亲身感悟梦境。

1、请大家再次默读全文,速度要加快,看看从哪个自然段可以知道是一场“梦”?

2、结合课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3、阿德梦见了什么? 小组交流朗读体会。

4、指名汇报交流情况。

5、出示儿歌,学生自读、齐读、个别读。儿歌如下: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

预订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呜声,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欠叫一声梦惊醒。

提问:儿歌中的每一句分别说的是课文中的哪一段?

6、同桌讨论后,指名回答。

(四)看图读文,感悟“梦”的奇

1、随连环画逐段读文,想想课文中说的事,哪些与现实不一样。

2、同桌交流读书体会。

3、课文中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4、你从阿德的梦中,想到了什么?

(五)感悟实践

1、学了这篇课文,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2、请大家动笔把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的样子画出来吧!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读文排序,看图识字。

1、出示课文连环画,让学生自读全文后按顺序排列。

2、对应图贴出相应的生字卡。

3、小组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1)自己拼读字卡。注意读准“型、屏、订”都是后鼻音;区别“呜—鸣”;“德”的右边中间有一横;“预”的左边没有撇。(2)找出已经认识的生字,和同学交流认识的途径。(3)找出难认的字,和同学一起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4)小组汇报识字方法。

4、练习给生字组词。

(二)积累词语。

认读“载人飞船、顺便、移居、打发、时光、外婆、聊天、屏幕、新型、污染、销售、预订、长鸣”等词语。

(三)实践交流。

1、默读全文,自己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2、展示自己画的未来世界,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上台向全班展示交流。

4、把画得好的作品展出于展示台中。

(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火星上旅游 月球上定居

可视电话打天上

阿德的梦 网上购物不出门

教学后记: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评价语不够到位。许多预设的效果在教学中都没有生成,造成了预设与生成的不平衡。丰富对学生的评价语、评价形式多样化、朗读指导要到位,这些都是我今后应该努力的地方。

语文园地八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2.巩固识字、区别同音形近字。3.有积累好词佳句和名言警句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园地中“愉、榆、”等9个生字,会通顺流利地朗读“我会读”和“读读背背”中的句子。

难点:能发现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教具:生字词卡片;收集一些能指导学习的名言警句。学具:生字词卡片。

四、导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指名说说你的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4.拓展练习: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今天又没有下雨,我们怎么不去春游呢?—— 你难道不知道他是少先队员吗?——

(二)日积月累

< 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6.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学生练习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我会读>

1.自读句子,看看你会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比喻句。)

4.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

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把繁星比成宝石)5.你知道课本中的其他几个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读读背背>

1.齐读名言,边读边想每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2.同桌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3.谁愿意来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它的意思。4.比赛背诵名言。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学习目标

1.有留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2.能用普通话大方、流利地介绍身边的科学知识。

3.在交际中做到:说清楚、听仔细。

二、教学准备

教具:插图课文插图(或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收集有关科学知识介绍的书籍。

学具:准备有关科学常识的书。

三、导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比如人们夏天要穿浅色衣服,是因为它们吸收太阳的热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会感到太热;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齿吃坏,还会使自己变胖呢;电灯、电视开着的时候,我们是不能用湿毛巾去擦它们,因为那样很容易触电,发生危险等等。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可真不少!你们想把知道的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身边的科学吧!2.图片情境。

插图课文插图展示身边的科学(或展示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3.说一说

刚才我们看了身边的科学,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我们身边的科学还有哪些?你能给大家交流交流吗? 4.交流身边的科学。(要求:说清楚、听仔细。)(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科学博士”有答得不完整的地方,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加以补充。)5.拓展延伸活动。(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我们身边的科学可真不少!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有关科学常识的

书,现在赶快向同学推荐自己的科学常识书吧!介绍时要简要地说说书的内容和特点;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看来,我们身边的科学不仅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而且还能从书中获得不少科学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吧,交换时可以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6.课堂小结。7.实践活动:

小组根据所交流所知道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第三课时

(写一写)

一、学习目标

1.有把这学期的收获或暑假里的打算写下来的愿望。2.能把句子写通顺、意思写清楚。

二、导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这学期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在这学期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放假后,在暑假里又有什么打算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学习伙伴给我们说了些什么吧!2.明确要求

请大家读一读学习伙伴给我们提出的这次“写一写”的要求。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3.交流收获或想法

想好了写哪方面的内容了吗?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小组交流)

谁来说说自己准备怎么写? 评一评谁说得好。4.写一写

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向大家展示的作品,并作简单介绍。5.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展示台)

一、学习目标 1.展示读物和小报。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二、课前准备

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收集有关科学知识的书目。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三、“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题班会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科普读物。

课前我们都去收集了许多科普读物,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也可以选你读物中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你了解到了我国古今有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你是怎么了解到的?给大家交流交流吧!3.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给大家说说吗?

四、作品展示台

1.开辟园地展示学生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和学生“写一写”的作品。

2.向大家交流自己的作品和收获。

(注:“主题班会”和“作品展示台”可以根据班上实际情况自行开展,不必限定在课内进行和一课时完成。

教学板书:板书关键词语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8

一、学习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情感目标

1、有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5、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再接来的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出示课题《日月潭》齐读。

二、新课教学:

1、打开课本翻到39页,轻声的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2.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手上有些生词卡,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3、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把这些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吗,比比谁找得快,4、同桌互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

5、那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环绕:围绕(造句)茂盛:(植物)长得多而且茁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建筑:建筑物,(举例说)清晰:清楚

朦胧:不清楚(说出反义词:清晰,清楚)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物优美的地方。(课文中说哪里是仙境呢?)

6、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那小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吗吗?

7.日月潭美吗?那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他的名字叫日月潭呢?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它名字的由来?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8、小朋友你们认为他读得这么样子?谁愿意也来读一读和他比一比?

9、齐读。

三、指导书写。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我们来个抢答赛,小朋友想参加吗? 日月潭在哪里?

日月潭中美丽的小岛叫什么?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课文中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二、新课教学:

1、课文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时的美丽景色,小朋友你们想先去看看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以下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顺序可根据情况调整)

2、教学第三自然段:

a 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b 清晨的日月潭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c 你们觉得它美吗?那要怎么把日月潭的美读出来?(轻声,舒缓)

d 4组比赛那组读得棒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 教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日月潭中午的景色

b 说说自己的感受

c 指名读本段

d 学生评

4、日月潭美吗?小朋友想不想动手来画画日月潭呢?

5、指名介绍自己的画

7、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画

三、指导书写。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手里有一些生词卡,小朋友你们能读好吗?(课后读读记记)

2、这些词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3、交流

4、小朋友你们自己再读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里有没有那些词、句可以住进我们的好词好句本的呢?

二、新课教学

1、朋友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2、交流

3、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那你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起来吗

4、自由背诵

5、除了日月潭,你们还知道台湾有哪些好地方吗?

6、交流介绍

7、介绍收集材料的方法,三、指导书写:

板书: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教学后记: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图像资源和优扬的音乐甚至是教师的语言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10、《葡萄沟》 学习目标:

1、会认“沟”等11个字,会写“吾”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能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教学难点:

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一些介绍家乡特产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插图课文插图、新疆风格的民族音乐。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音乐熏染气氛,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板书:葡萄沟)2、出示生字“沟”,与形近字“钩”区别认记。3、书写“沟”字。

二、自主初读。

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

(hǎo)好地方

(gàn)干活

(fēn)分开

(dīng)钉子(hào)好客

(gān)葡萄干

(fèn)水分

(dìng)钉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葡萄沟在哪?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吧!2、学生自读课文感悟:(1)回答“葡萄沟在哪?”(在新疆吐鲁番)

课文插图地图展示地图,学生一次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明确三者关系。生字卡片认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2)“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相机板书:是个好地方。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们细细的读读课文第一段。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读第一段,边读边悟: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2)这里都出产那些水果呢?(课文插图出示图片“杏子”、“香梨”、“蜜桃”、“沙果”)(3)结合图片认记“蜜”、“杏”。形近字对比识字“蜜”、“密”。“蜜”、“密”书写指导: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边,一撇不能漏掉。

(4)葡萄沟既然出产那么多种水果,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让学生明白葡萄沟虽然出产多种水果,但是葡萄最让人喜欢。)

(5)怎样读这段才能表达出人们对葡萄沟的喜爱?

指导朗读:五月有杏子,七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6)学生互读互评。

(7)小结:葡萄沟出产许多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学生说)

2、学习第二段。

师:让我们去看看秋天这里的葡萄园是什么样的吧!朗读(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a、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b、小组读句合议。“你觉得哪句最美,为什么?”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2)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

a、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使学生领悟: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美。(相机板书;多、美)b、讨论:“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进一步体会葡萄的可爱,并感知在读表示颜色的词语时,语调要抑扬顿挫)

c、小结:读了这句话老师眼前浮现出葡萄沟那又大有美的葡萄,难怪人们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师范读:“要是你这时候到葡萄沟去,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a出示维吾尔族老乡的图片,结合认字“维”、“吾”。b抓住“最甜”、“吃个够”指导朗读。(教师相机板书:老乡、热情好客)c认记“够”,注意发现与“沟”同音。(3)看图训练口语。

图2画的就是维吾尔族老乡正在接待远方的来客。你若是图中的老乡,面对客人,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你若是这位客人,又会怎样说呢?

小结: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啊,让老师忍不住想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1)进入角色,激发兴趣。瞧,葡萄丰收了,这么多,怎么办呢?你们来帮老乡想想办法。(2)生默读第3段,自读自悟:葡萄干的制作过程。(3)认记“碉堡”。a学生自主认记。

b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记忆。

(4)指名学生充当维吾尔族小朋友演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5)另指一名学生排列葡萄干的制作顺序。(a运到阴房;b挂在架上;c蒸发水分;d制成葡萄干)

尝尝葡萄干,说说葡萄干的特点。(相机板书:色鲜、味甜)

看了刚才维吾尔族小朋友的表演,让我们更加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6)激发感情再读该段。

二、总结全文。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对葡萄沟有了那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2、师生交流体会。(教师板书:真)3、指导朗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实践活动,赞美家乡。

1、师:“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也很有名,你们能夸夸家乡的特产吗?”

(小组交流课前个人收集的有关家乡特产的图片或资料)2、课堂练习。

(1)原文填空积累好词好句。(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2)完成拓展练习题,仿照上题形式写一句话。(先说后写)3、评价作业,小结。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同偏旁: 搭—摘 同结构:

上下结构——吾、季、留、杏; 左右结构——坡、搭、摘、钉、够。2、重点指导。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左右并排。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五、复习巩固

1、猜字谜巩固生字。(1)多一句。(够)(2)弟弟站在木头边。(梯)2、开火车认字卡,口头组词。3、多音字填空练习。4、听写词语,巩固写字。板书:

葡 萄

五光十色

葡萄干

色鲜 味甜

是个好地方 人

热情好客

教学后记: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1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 泼:念“p#”,不念“b#”。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板书:1961年

(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龙船、花炮)(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1)这段有几句话。(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3.做课后作业3。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会造句。

(二)巩固本课生字词,并会听写字词。

(三)背诵课文最后四段,并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生字、新词,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字词的训练。1.用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字。

史()()()()2.比一比,组词语。

泼()

使()

辛()波()

驶()

幸()抱()

谈()

铺()炮()

毯()

捕()3.填写合适的词语。

()的地毯

()的泼水节()的褂子

()的周总理()的头巾

()的凤凰花

(二)句子训练的设计。1.照样子写句子。

例:傣族人民非常高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傣族人民多么高兴。

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造句指导。

(1)四面八方:四面,东、南、西、北;八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这个词最常用于“什么人怎么样地从四面八方到什么地方干什么”这种句式。如:

例①各地的人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来到洛阳,观看牡丹花展。②首都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广场,观赏大型花坛。③自愿救火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奔向出事的地点。

④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向失学儿童伸出了援助的手。

(2)笑容满面:脸上充满了愉快的神情。这个词是形容人的神情的。只有当人心中确实感到非常愉快、高兴时,脸上才会露出笑容。请你想一想,你自己、家中的人、邻居、朋友、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曾经是笑容满面的。

例①我的学习进步了,老师笑容满面地表扬了我。

②我们班在歌咏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个个笑容满面。

③邻居王奶奶这几天总是笑容满面的,原来是她的老伴从台湾来信了。④妈妈笑容满面地对爸爸说,她被选为市级优秀教师了。

(三)背诵课文最后四段,并按原文填空。

开始()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的银碗,一手拿着()蘸了水,向人们(),为人们()。傣族人民()欢呼,()向总理(),()他健康长寿。清清的水,()呀,()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哇,()哇,那是多么()。多么()哇,1961年的()!多么()啊,1961年的()!

(四)听写本课生字词。

(五)作业。

1.订正听写中的错误,每个词改三遍。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做以下练习题。(1)填量词。

一()花炮

一()龙船 一()花瓣

一()象脚鼓(2)多音字组词。(3)组词。

(4)选择正确的字意,把序号写在()里。令人难忘

选择()

A.命令。

B.使,使得。C.美好,善。

D.时令。祝福

选择()A.祝愿,良好愿望。

B.姓。驶过

选择()A.开动。

B.(车马)飞快地跑。(5)照样子写词。

例:一串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板书:词语、练习

教学后记: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12、北京亮起来了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插图课文插图、字词卡片、收集北京的景色资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师: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5、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优——犹换——焕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3)组词法认字。幕:夜幕、荧幕

临: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闪烁、辉:光辉、辉煌 夺:夺取、争夺

幢:一幢幢(多音字zhuang

chuang)犹:犹如、犹豫 府:官府、王府 绚:绚丽、繁:繁华、繁荣 扮:装扮、打扮

宫:皇宫、宫内、出宫

6、课文插图出示词语(卡片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犹如王府井绚丽繁华光彩夺目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焕然一新一幢楼房华灯高招从天而降装扮

7、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抽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1)指导写正确

“烁”右边的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比。“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

(二)指导写美观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掌全字。夺:撇捺要左右舒展,将下边的“寸”字盖住。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长。

(三)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文插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灯)

师: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夜晚欣赏北京吧。

3、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4、同桌合作读,并体会课文中写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的明亮、辉煌。

5、说说自己读课文以后的感受。

二、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长安街:灯使建筑越发雄伟 理解‘灯光闪烁’、‘从天而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在理解的基础上造句。

立交桥、环形路:灯的种类多。理解‘犹如’并造句。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灯光绚丽,灯光耀眼。理解‘绚丽多彩’、‘繁华’ 用‘绚丽多彩’、‘繁华’造句。故宫:灯使它更年轻了。

4、就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读(有价值的问题)注意落实一些词语:倒影、川流不息„„

5、再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可以配合课文插图一起进行。

三、扩展运用

1、给出重庆夜景的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最多。高大的建筑物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繁华的大街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一束束灯光金碧辉煌灯光闪烁

2、除课文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以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轮廓犹如装点繁华装扮古老年轻倒映一幢幢 一座座一束束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川流不息

3、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板书: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

环行路、立交桥灯——北京亮起来了 王府井、商业街 故宫

教学后记: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如果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抓重点词句的理解,适当地引导学生感悟、运用,这无疑会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因而这节课我重视了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展示台

课前布置收集家乡变化的照片,练习词语接龙。

一、导入

1、师:下面开始进行“你来,我来,大家来”的环节——展示台。首先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家乡变化图,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讲解自己家乡的变化。然后请选出本组最有特色的一位同学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家乡的飞跃。

2、生小组内进行讨论。

3、选出变化最大、讲解最详细的同学。

4、师或同学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5、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6、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宽带网

课前安排学生认识祖国的地图,了解地区的划分。

一、导入:

1、演示部分民族的图片或插图,创设情景,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生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二课时 宽带网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有多少个民族吗?

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插图,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是哪个民族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一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重庆的位置,观察一下,重庆的的版图像个什么?找一找自己居住的九龙坡区在重庆的哪个位置。从地图上找到其他的三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个省在什么地方。

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学生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词语接龙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最长。示例: 祖国—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人民„„ 祖国-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动物„„ 选择词语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汇报战士,讨论交流

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或自己的画,说一说你对家乡的了解。并互相交流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获取经过

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二、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它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你的家乡在那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三、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在口语交际中听到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四、课后作业

办一期夸家乡的小报或专栏黑板报。第四组: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上一篇:夏日送清凉慰问信下一篇:我的科学老师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