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共4篇)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篇1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沉积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简述沉积岩的分布及研究意义。
3、简述沉积岩石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4、试述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的发展趋势。
5、试述沉积岩的分类。
第二章 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
1、沉积岩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何谓风化作用?
3、试述物理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试述化学风化作用中的主要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5、简述生物风化作用?
6、试述主要造岩矿物的风化稳定性及其产物。
7、试述花岗岩、玄武岩的风化作用阶段及其风化产物。
8、试述母岩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转移顺序及母岩风化的阶段性。
9、试述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
10、何谓风化壳?有何地质意义?
11、何谓母岩风化成熟度(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
12、试述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13、什么是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14、何谓层流和紊流?其流动特点如何?
15、试述雷诺数(Re)的含义及其在水动力学解释中的应用?
16、试述弗罗德数(Fr)的含义及其在水动力解释中的应用?
17、对比牵引流和重力流的基本特征。
18、试述碎屑颗粒在流水中的搬运方式(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19、试以尤尔斯特隆图解为例,说明碎屑颗粒的搬运与沉积和流速的关系? 20、何谓斯托克沉速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21、试述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过程的变化及其机械分异作用?
22、试述碎屑物质在水盆(海、湖)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23、何谓浪基面?何谓风暴浪基面?
24、何谓近岸流?何谓裂流?
25、何谓横浪、何谓纵浪?试绘图表示和说明碎屑物质在两种波浪作用下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26、试简述碎屑物质在风力作用下的搬运与沉积及其沉积物的特征?
27、试简述碎屑物质在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特点?
28、何谓冰碛物?
29、简述正常沉积作用与事件沉积作用特点。
30、何谓胶体溶液,试述其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方式及控制因素?
31、试述重力流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特点?
32、试述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及其产物?
33、何谓溶解度?何谓PH值,如何划分?何谓EH值,如何划分?
34、试绘图说明主要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搬运和沉积与PH值的关系?
35、试述EH值对Fe,Mn等变价元素搬运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36、试述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37、试以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和沉淀为例,说明水体中CO2溶解度的影响作用?
38、试述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及其沉积顺序?并评价之。
39、试述机械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 40、试列表说明沉积物沉积后阶段的划分与命名?
41、何谓同生作用(海解作用)?
42、何谓准同生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环境和见于何种沉积物中?
43、何谓成岩作用,试述沉积物成岩作用的因素?
44、试述碎屑物质、粘土物质、碳酸盐物质在成岩作用阶段的主要变化?
40、何谓后生作用,试述沉积岩在后生作用阶段的主要变化,分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1、试列表对比沉积、成岩、后生等作用阶段的主要变化特征和划分标志?
45、何谓底形及其影响因素?何谓水流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碎屑岩的成分
1、试述碎屑岩的物质组成及其主要类型和特征?
2、简述碎屑岩中不同来源的石英碎屑及其特征
3、简述碎屑岩中各种长石碎屑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4、何谓重矿物?常见的稳定和不稳定重矿物有哪些?
5、研究碎屑岩中的重矿物有何意义?
6、酸性岩浆岩、中性和基性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等不同类型的母岩其重矿物组合特点如何?
7、何谓岩屑?碎屑岩中岩屑的含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8、常见的岩屑类型有哪些?如何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别?
9、何谓成分成熟度?如何表示?有何意义?
10、碎屑岩中填隙物的成分有哪些?其形成机理有何不同?
11、何谓杂基?类型有哪些?识别标志是什么?碎屑岩中保留大量杂基的原因如何?
12、何谓胶结物?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类型有哪些?
13、不同类型砂岩其化学成分特点如何?
14、碎屑岩的化学成分与粒度之间有何关系?
第四章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
1、简述碎屑岩结构组分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
2、什么是碎屑结构?包含哪些方面?
3、试列表对比碎屑岩的各种粒级划分方案,并指明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4、简述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原则。
5、何谓Φ值?何谓2的几何级数?
6、何谓碎屑颗粒的圆度?划分几级?
7、何谓碎屑颗粒的球度,如何表示?
8、何谓碎屑颗粒的形状,划分几种类型?形状和球度有何关系?
9、试述碎屑岩颗粒的表面结构研究意义?
10、解释概念:原杂基、正杂基、淀杂基、外杂基、假杂基
11、什么叫结构成熟度?如何表示?有何意义?与成分成熟度的关系如何?
12、试说明碎屑岩胶结物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胶结类型的关系?
13、试说明颗粒接触类型,及其与胶结类型的关系,并解释胶结类型与油气储集性能的关系?
14、试解释杂基支撑及颗粒支撑,及其形成作用和沉积环境?
15、何谓粒度分析?简述主要方法及原理?
16、何谓直方图?频率曲线?概率曲线?它们是如何编制的?
17、试解释中值(Md)、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So)、偏度(SKI)、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的含义。写出计算公式?指明其应用?
18、何谓萨胡鉴别公式?其中含有那几个因素?它能区别那些砂质沉积物的形成环境?
19、何谓C-M图?何谓牵引流及浊流沉积?试分别以这两种沉积物的典型C-M图形说明其特点? 20、试解释概率图的编制方法?各种沉积成因概率图的基本特征如何?
21、粒度分析中常用哪些图件和参数?如何得出和解释?
第五章 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
1、试述碎屑岩沉积物构造的主要类型?
2、何谓层理?并图示说明层理的基本类型和描述术语?
3、纹层、层系、层序组、层的概念
4、说明与河流、海浪、潮汐、风力、浊流等作用有关的层理类型及其特征(图示)?
5、图示各种层理类型,试述每种层理的形态特点、成因及环境意义
6、各种层理的概念,如冲洗交错层理、递变层理、韵律层理、爬升波纹交错层理等
7、试图示说明流动体系(flow regime)、底床形态(bedform)和层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8、试图示说明底形变化,与水流速度和水深之间的关系?
9、试图示说明流水型斜层理和浪成交错层理的形成机理和主要控制因素?
10、试述层理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1、试述交错层理的影响因素
12、何谓层面构造?层面构造的类型有哪些?
13、试图示说明波脊(或波峰脊线)的形态类型,进而指明水深减小,流速增大时波脊的变化顺序?
14、试图示波痕要素?并说明波痕指数和对称指数?
15、试述波痕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16、试对比不同成因类型(浪成的、流水的、风成的)波痕的特点及指数变化范围?
17、试述主要底面印模构造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它们主要出现在什么环境?
18、何谓变形构造?有那些主要类型?它们主要出现在什么环境?
19、试述结核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20、何谓痕迹化石,指明复理石和磨拉石沉积环境中的主要痕迹化石类型?
21、试述痕迹化石和潜穴构造(虫管、虫孔构造)在不同沉积环境或相带中的分布特点?
22、试比较痕迹化石和实体化石在相分析中有那些优缺点?
23、试述碎屑岩颜色的成因类型及特点
24、试述引起碎屑岩颜色的原因、研究碎屑岩颜色的意义
25、什么是原生色、次生色、自生色、继承色?
第六章 砾岩和角砾岩
1、简述砾岩的一般特征
2、试述砾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试述砾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4、砾岩中的杂基与砂岩中的杂基有何不同?
5、何谓单成分砾岩、复成分砾岩、底砾岩、层间砾岩、洞穴角砾岩、层内砾岩?
6、简述滨岸砾岩、河成砾岩、洪积砾岩、冰川砾岩、滑塌角砾岩、岩溶角砾岩的特点
7、简述层内砾岩的形成作用
8、简述根据砾石大小的砾岩分类及粒径范围
第七章 砂岩和粉砂岩
1、简述砂岩的一般特征
2、简述砂岩的分类现状
3、试述国内外的主要砂岩分类方案,主要依据,并评价之?
4、试绘图并解释中国石油大学(教材建议分类)的砂岩分类方案?并评价之?
5、试述石英砂岩类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6、试述长石砂岩类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7、试述岩屑砂岩一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并对岩屑杂砂岩进行详述解释?
8、试述杂砂岩的一般特征和成因
9、何谓杂砂岩、净砂岩、硬砂岩?
10、比较长石砂岩和石英砂岩在成分和结构方面的差异
11、长石砂岩中常见的长石类型有哪些?它们在显微镜下的主要光学性质有哪些?
12、如何根据长石的结构成熟度进行成因分析?
13、总结各类长石次生变化的特点
14、岩屑砂岩中有哪些具有成因意义的特征?试作具体分析
15、试述砂岩的油气储集性能与岩性的关系,简述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砂岩储集层的岩性特征?
16、试述砂岩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意义。
17、总结对比石英砂岩类、长石砂岩类和岩屑砂岩类在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沉积环境、形成条件(母岩、气候、大地构造、搬运和沉积作用)等方面的特征及差异性
18、试述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及成因
19、比较粉砂岩和砂岩在成分和结构上的异同 20、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粉砂岩和泥质岩类?
21、试述粉砂岩的分类和主要类型
第八章 粘土岩
1、何谓粘土岩?试述粘土岩的一般特征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2、常见的粘土矿物有哪几种类型?
3、试列表说明粘土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
4、试述粘土矿物的晶体构造特点?
5、试述伊利石粘土岩、高岭石粘上岩、蒙脱石粘土岩的一般特征及成因
6、试述粘土岩的主要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7、何谓自生色?何谓继承色?何谓次生色?试以粘土岩为例,说明各种自生色的产生原因?并说明自生色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8、试述粘土岩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以及形成条件?
9、论述粘土沉积物的沉积后变化特点
10、试述粘土岩与油气的关系?
第九章 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沉积后作用、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解作用、矿物多形转变作用、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孔隙结构、幻影构造
2、何谓胶结作用,其主要形成阶段及机制如何?
3、试述氧化硅和碳酸盐胶结物的胶结作用及其物质来源?
4、何谓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图示说明氧化硅和方解石的相互作用?试举例说明你在砂岩薄片鉴定中所见到的各种交代作用?有哪些标志?
5、进一步解释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的一般特征及产生原因?缝合线接触及次生加大的关系?
6、简述次生孔隙的类型和识别标志
7、孔隙的成因类型有哪些?
8、试述沉积后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志?
第十章 火山碎屑岩
1、解释下列名词:火山碎屑岩、熔岩、次火山岩、玻屑、火山灰、火山尘、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凝灰岩
2、试述火山碎屑岩的一般特征?并分别说明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3、比较火山碎屑岩与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在成分上的异同。
4、试述火山碎屑岩的结构特点
5、火山碎屑岩中常见的构造有哪些?其特征如何?
6、、试述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原则?
7、简述狭义的火山碎屑岩类的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8、何谓溶结凝灰岩及其形成作用,鉴别特征?
9、试述陆相与海相火山碎屑岩系的区别标志
10、试述三种不同成因火山碎屑岩(重力流型、降落型、水携型)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
11、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地质意义,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第十一章 碳酸盐岩概论
1、试述国外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现状
2、试述我国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现状
3、试述碳酸盐岩岩石学今后研究的要点
4、何谓碳酸盐岩?试述碳酸盐岩沉积物及碳酸盐岩中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碳酸盐岩在化学成分上有哪些特征?
5、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及命名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6、何谓碳酸盐的结构组分?有哪几种类型?各有哪些主要特点?它们的主要形成阶段?
7、试说明“盆内颗粒”、“盆外颗粒”、“异化颗粒”、“内碎屑”、“胶结物”、“亮晶”、“填隙物”、“泥晶”、“基质”等的基本概念。
8、试说明各种内碎屑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9、何谓“巴哈马石”,并说明其形成机制?
10、鲕粒有哪些类型?试绘图表示各种类型的鲕粒,说明各自形成条件及阶段?关于鲕粒形成的观点有哪几种?有何根据?
11、球粒、藻粒、团块的含义是什么?球粒有哪几种形成方式?它与粉屑有何区别?
12、试述灰泥的形成及沉积后阶段的变化?
13、何谓亮晶?试说明其形成作用?
14、如何鉴别重结晶后的泥晶方解石(亮微晶)与亮晶胶结物?试列表对比其鉴别特征。
15、晶粒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成因如何?
16、常见的碳酸盐岩构造有哪些类型?试分别说明其成因、特征及地质意义?其中要加深理解: a)叠层石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其形成作用,有何用途? b)何谓鸟眼构造?它主要形成于什么环境?有何实际意义? c)何谓示底构造?其形成条件及地质意义?
d)何谓虫孔(潜穴)?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的虫孔各有什么特征? e)何谓缝合线构造,形成条件及阶段,与油气的关系?
17、碳酸盐岩的颜色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其影响因素是什么?与沉积环境有何关系?
18、碳酸盐岩的野外研究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室内研究采用哪几种主要方法?
19、碳酸盐岩有哪些分类方法?试述福克、邓哈姆、恩布里和克洛范、冯增昭等学者的分类基本点?有何异同?
20、颗粒、亮晶、碳酸盐泥在结构成因分类和成因解释中有何意义?福克的碳酸盐岩结构成熟度的含义是什么?
22、试评论教材(第三版)中两端元(石灰岩)和三端元(石灰岩)分类的优缺点及它们的应用范围?
23、试从三端元组分、主要岩石类型、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对比砂岩和石灰岩的三端元分类?
24、试总结碳酸盐岩结构—成因分类的共同性。
25、石灰岩有哪几种基本类型?试分别说明内碎屑灰岩(砾屑、砂屑、粉屑)、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球粒灰岩、泥晶灰岩、生物格架灰岩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它们形成于何种环境?根据是什么?
26、试说明白云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命名方法?
27、试述白云岩原生沉淀作用、毛细管浓缩白云化作用(蒸发泵)、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混合白云化作用、调整白云化作用形成机理及环境。
28、试述原生白云岩、同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后生白云岩等的基本概念。
29、镜下和野外如何辨别准同生(同生)、成岩及后生白云岩?
第十四章 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
1、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种类型的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2、碳酸盐沉积物(岩)溶解作用产生原因和持续进行的条件是什么?出现于何种环境?有何意义?溶解作用在何种条件下具有选择性?为什么?
3、转化作用(方解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新生变形作用的含义是什么?
4、何谓镁离子效应?试述钙质沉积物的重结晶作用与镁离子效应的关系?
5、何谓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物有哪几种成份和形态?
6、不同时代的胶结物有何特征?碳酸盐胶结物的来源如何?
7、试述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与新生变形方解石的区别
8、碳酸盐常见的交代作用有哪些?何谓去白云化作用?机理是什么?去白云化需要何种条件?去白云化野外和室内的鉴定标志是什么?去白云化对孔隙的影响如何?
9、去石膏化的机理及其鉴定标志是什么?
10、压实作用的证据有哪些?压溶作用与压实作用有何不同?
11、试以海滩岩为例说明大气淡水成岩作用?
12、试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物理—化学作用综述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的六种主要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3、试从水介质条件、温度、压力、地壳升降等方面综述碳酸盐沉积物的几种主要成岩作用?
14、试述沉积后作用的环境的基本类型及其不同环境的成岩作用特征。15简述碳酸盐成岩阶段的划分及其标志
16、储油的碳酸盐岩有何特征?生油的碳酸盐岩有何特征?古侵蚀面对找油有何意义?
17、有关下列名词的解释:高镁方解石、原白云石、泥质石灰岩、泥晶石灰岩、泥灰岩、颗粒、变形鲕、碳酸盐泥、粪球粒、异常化学岩、正常化学岩、生物亮晶石灰岩、晶粒石灰岩、颗粒石灰岩、颗粒岩、石灰华、萨巴哈、碳酸盐台地、示底构造、鸟眼构造。
第十五章 其他沉积岩及矿产
1、何谓蒸发岩?常见的蒸发矿物有哪些?钾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石膏、芒硝、泻利岩、钙芒硝、杂卤石、苏打、天然碱、钾硝石、硼砂属于哪一类蒸发矿物?它们有何地质意义?
2、蒸发矿物形成于何种环境?何谓蒸发序列?完整的蒸发序列由哪些蒸发矿物组成?为什么在地层剖面中很难见到完整的蒸发序列?
3、内陆湖泊沉积中有哪几种蒸发矿物组合?
4、蒸发岩的形成有哪几种假说,其要点是什么?
5、蒸发岩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形成于何种环境?
6、蒸发岩与油气有何关系?
7、何谓硅岩?硅岩的研究有何意义?硅岩常含有哪几种硅质矿物成份?
8、硅岩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形成于何种环境?
9、何谓硅化作用?形成机理如何?出现于何种环境?去硅化作用出现于何种环境?
10、试述层状燧石岩的成因及其模式?
11、试述古代硅质沉积作用的演化与类型?
12、铁、锰、铝、磷沉积岩如何形成?各有几种成因类型?研究它们有何意义?
13、何谓煤系?有何特点?
14、试述煤的成因类型和按变质程度划分的煤类型?
15、试说明湖泊—沼泽环境的成煤作用?
16、试结合地史学,说明我国地质学历史学中的主要造煤期及煤系类型?
17、何谓油页岩?油页岩形成于何种环境?有何特点?并说明与石油及天然气的关系?
第十六章 沉积相的概念及综合分类
1、试述沉积相的基本概念及其涵义?
2、试述相标志,种类及其在相分析中的应用?
3、试述相序递变规律,及其在相分析中的应用?
4、何谓相模式?并说明标准相模式的四种作用?
5、何谓相层序?有几种主要类型?它们的产生原因?
6、试述沉积相的分类、分类原则、及主要大相(相组)、相类型?
7、试述陆相沉积的一般特征,及主要相类型?
第十七章 山麓-洪积相
1、名词解释:山麓-洪积相、冲积扇、漫流沉积、筛状沉积
2、试述山麓-洪积相的基本特征
3、简述冲积扇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类型
4、试对比干旱型冲积扇和湿润型冲积扇特征
5、试述冲积扇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并能绘出冲积扇的平面相模式,纵、横剖面特征。
6、试述干旱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
7、试述湿润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
8、简述古代冲积扇的鉴别标志
9、试举例说明冲积扇与油气的关系
第十八章 河流相
1、基本概念:河流相、层流、紊流、横向环流、侧向加积、垂向加积、弯度指数、分岔参数、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牛轭湖、二元结构
2、简述河流的沉积过程
3、列表说明拉斯特的河流分类,并说明不同河流类型的主要特征
4、试述河流相的一般沉积特征、类型、亚相和微相类型?
5、试述曲流河沉积特征、相模式及相层序?
6、试述辫状河的沉积特征、相模式和相层序?
7、试述网状河的沉积特征和相模式。
8、以曲流河的相层序为例,说明侧相加积作用和垂相加积作用?
9、试对比辫状河与曲流河的沉积特征、相层序、相模式及砂体类型?
10、列表对比网状河、曲流河、辫状河沉积特征
11、简述古代河流的鉴别标志
12、论述河流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第十九章 湖泊相
1、从湖泊水动力特征、物理化学条件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简述湖泊的环境特点
2、简述湖泊碎屑沉积作用
3、简述湖泊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
4、简述湖泊的分类
5、试述湖泊相的一般特征、类型、相模式、相层序、主要亚相类型?
6、试述湖泊滩坝沉积类型和沉积模式
7、试述湖泊环境的主要沉积体系,分布、形成作用,及其在地震勘探和测井分析解释中的应用?
8、试述我国中-新生代湖泊沉积学的新进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简述古代湖泊的鉴别标志
第二十章 三角洲相
1、解释概念:三角洲、扇三角洲
2、简述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3、简述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
4、简述三角洲的分类
5、试述三角洲相的一般特征、形成作用、主要类型?
6、详述河控三角洲一般特征、相模式及相层序,砂体类型与油气的关系?
7、简述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的形成作用及一般特征?
8、试述扇三角洲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相模式、相层序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9、简述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10、简述古代三角洲的鉴别标志
第二十一章 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
1、试述堡岛体系的成因
2、简述河口湾的沉积特征
3、试述古代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的鉴别标志
4、论述障壁岛综合沉积体系与油气关系
5、试述障壁岛-泻湖-潮坪沉积体系的相标志、相模式、相层序,及其与油气生储盖的关系。
6、试简述淡化泻湖和咸化泻湖的一般特征?
第二十二章 海相组沉积相
1、简述海洋沉积环境的特点及海相组的划分
2、简述海岸水动力和沉积物搬运和沉积作用
3、简述浅海陆架水动力特征和沉积作用
4、简述半深海和深海水动力特征和沉积作用
5、试述海相沉积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及水流体系?
6、试详述海岸相(滨岸相)一般特征、亚环境、水动力条件及砂体类型?
7、试述浅海陆棚相的一般特征?
8、试述风暴沉积和风暴岩?特征、层序、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9、列表说明风暴岩与浊积岩的区别
10、试述半深海相-深海相的一般特征?评述海洋沉积学的发育与矿产资源?
11、论述海相组鉴别标志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第二十三章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1、简述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2、试述重力流沉积作用?类型?形成机制?
3、图示并说明鲍玛层序的特征
4、简述重力流沉积的构造特征
5、图示并简述海底扇相模式和相层序
6、试分述泥石流、碎石流、颗粒流、液化流和浊流的沉积作用和特征?
7、试述湖底扇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相模式、相层序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8、试对比湖泊环境中的湖底扇、扇三角洲、三角洲的特征和形成作用?
第二十四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1、简述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2、简述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3、简述碳酸盐岩沉积相标志
4、试述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原理?图示陆表海模式及其沉积特征?
5、以威尔逊碳酸盐岩相模式为例,全面总结碳酸盐岩的相带划分及其相标志、相模式和相层序?
第二十五章 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
1、现代沉积的碳酸盐有哪些类型?现代海洋浅水碳酸盐沉积有哪些特点?
2、试说明现代碳酸盐沉积的形成机理,其形成的控制因素是什么?
3、试根据巴哈马滩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分布,说明水动力条件对它的形成的影响。
4、现代深水碳酸盐沉积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5、何谓“补偿深度”?它对碳酸盐沉积有何意义?海洋中不同地区碳酸盐的“补偿深度”相差悬殊,其原因何在?
6、试述现代不同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特点,正常沉积与事件沉积作用
第二十六章 湖泊碳酸盐沉积
1、简述湖泊碳酸盐的沉积条件
2、简述湖相碳酸盐岩的分布规律
3、论述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类型和沉积模式
4、简述湖泊碳酸盐岩的鉴别标志
5、简述湖泊碳酸盐岩与油气的关系
6、大陆湖泊碳酸盐与海洋的碳酸盐沉积有何异同?
第二十七章 礁和礁相
1、简述礁的概念、基本类型和分类
2、简述礁的形成条件
3、简述生物礁的形成阶段
4、简述礁形成的控制因素
5、论述现代礁复合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
6、简述礁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7、试述生物礁的一般特征、相带划分、相模式、相层序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第二十八章 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
1、论述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的类型和沉积特征
2、简述碳酸盐缓坡台地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3、简述镶边台地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4、简述孤立碳酸盐台地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5、简述碳酸盐台地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第二十九 海相深水碳酸盐沉积
1、简述深水沉积作用的类型
2、简述深水碳酸盐正常沉积作用
3、简述碳酸盐重力流沉积作用、沉积组合和沉积模式
4、简述碳酸盐等深流沉积作用
5、简述浊积岩和等深岩的区别标志
第三十章 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
1、简述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
2、试对比重力流和牵引流沉积作用、旋回沉积作用、痕迹化石和实体化石,现代沉积和古代沉积,陆源碎屑沉积和碳酸盐沉积?全面总结沉积岩和沉积相? 附录
1、试述沉积盆地油区岩相古地理研究程序、方法、内容及其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篇2
沉积岩石学是西安石油大学的校级精品课程, 正在积极申报陕西省级精品课程。目前我校已经拥有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沉积岩石学教学团队, 该团队教学效果连年获学生和教学督导组专家好评。该教学团队在沉积岩石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 始终将良好的教学设计作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西安石油大学沉积岩石学教学团队在沉积岩石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 进行初步探讨, 希望对从事沉积岩石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有所裨益, 也期望引起专家、同行们对沉积岩石学教学设计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何谓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于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传入我国, 目前对“教学设计”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通常认为, 所谓教学设计, 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对教什么 (课程、内容等) 和怎么教 (组织、方法、媒体的使用等) 进行设计[3]。也有人将教学设计定义为, 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和诸要素, 确定并解决教学问题, 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现代教学技术[4]。由此可见, 教学设计不等同于传统的写教案。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使教学活动纳入科学的轨道。教学设计的意义就在于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不仅关心教师如何教, 更关心学生如何学, 注重将人类对教与学的研究结果和理论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5]。
本文所说的教学设计, 主要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它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及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评价设计等基本环节, 其中, 设计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设计可由教学设计专业工作者或教学专家来进行;也可由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来承担, 他们往往把教学设计作为自己备课和授课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在我国石油院校的许多教师的观念中还比较陌生, 培养并加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石油院校教研与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进一步提高石油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学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校曾选用赵澄林2001年主编的沉积岩石学 (第三版) [1]作为沉积岩石学课程的教材。该教材分为五篇:总论、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其他沉积岩及矿产、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相, 共分三十章, 充分体现了沉积岩石学课程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的特点。
沉积岩石学教学设计因人而异, 所面临的问题不胜枚举。西安石油大学沉积岩石学教学团队在沉积岩石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林林总总, 大小不一, 笔者将其归纳总结为五个方面, 并分述如下:
1. 协调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
沉积岩石学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如果将其课程教学设计比作一片森林, 那么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这片森林中的树木。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课堂教学工作就无法深入进行, 将严重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就不可能将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更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沉积岩石学课程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难度大。要以良好的教学设计改善沉积岩石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 就必须要协调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就是在了解沉积岩石学专业位置的前提下, 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全面熟悉教材, 明确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及更高的要求, 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教材内容的详略、教学内容课时的具体安排、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所占的课时比例等。也就是对该门课有个通盘考虑和总体设计[6]。课堂教学设计要在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下进行, 两者不能自相矛盾。
2. 教学设计中多媒体与板书的合理安排
教学实践表明, 将大量的图片、录像等有关内容应用于沉积岩石学多媒体教学中, 使过去学生认为枯燥死板的“沉积岩石学”教学变得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活泼性,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7]。采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沉积岩石学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但是, 也不难发现, 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大信息量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 思维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学过的知识如过眼烟云。有些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 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参与性, 凭借语言、文字、图像, 不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就可以上完一节课, 教学内容是全部容纳进去了, 但学生接受不了, 甚至连笔记都记不下来, 更谈不上复习巩固了[8]。
我们在沉积岩石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与板书的合理安排设计, 主张在课堂上采取“讲解+多媒体演示+课堂板书”。多媒体主要用于提纲挈领的展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演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像、动画、视频和表格资料;板书主要用于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及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二者有机结合, 可以很好地把握讲课速度, 控制教学节奏,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
3. 组织教学内容不能代替教学过程设计
如何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组织教学内容的关键是进行教材的组织呈现。设计教学过程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 它是在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及教学媒体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与“组织教学内容”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沉积岩石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中, 有些教师往往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例如, 笔者在进行“砂岩分类”的课堂教学设计时, 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使学生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纲和教学目标, 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形成从已有知识到新授内容的适当学习坡度, 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已有顺序, 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环节。笔者确定的设计“砂岩分类”教学过程的总原则是: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能力培养, 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讲清重点与化解难点紧密结合, 课堂提高与课后巩固拓展有机统一。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还注意预测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 并作充分准备。
4. 教学质量评价设计应该做到客观实际
课堂教学设计还包括教学质量评价设计这一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目前普遍认为, 只有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主管教学的领导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这几种评价的结果综合起来, 才可能得到较客观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9]。
我们在沉积岩石学课堂教学设计中, 考虑到客观实际, 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作为一级评价指标, 再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作为各个一级评价指标中的二级评价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下的三级评价指标参考我校教务处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和三级指标评价表的制定始终是沉积岩石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设计的难点, 由教学团队集体讨论确定。
5. 应该注意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 教学设计, 尤其是课堂教学设计同样是一项基本功。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影响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施。因此, 高校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设计, 努力掌握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
我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团队中的青年教师普遍学历层次高, 但其本科大都为非师范专业, 加之从事教学时间短, 他们对教学设计工作还不够熟悉, 教学设计能力需要提高。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首先要重视新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的系统学习、其次是注重新教师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效性、第三是要强化新教师说课实践的目的性。应该按照“理论学习→示范观摩→实践交流→总结提高”的步骤有序进行[10]。但是教学设计能力不是靠几次学习和培训就可以迅速提高的, 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更取决于教师自身。新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反思,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不断提高, 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5]。
结束语
经过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沉积岩石学的教学在我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正确面对上述五方面的问题, 积极思考, 并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将会使西安石油大学沉积岩石学的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也会使其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随着我校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相继被确定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高等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沉积岩石学作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对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 也将为沉积岩石学教学设计的系统和完善及沉积岩石学教学团队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平台。
摘要:沉积岩石学是石油院校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及地质学三大本科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良好的教学设计被视作是改善沉积岩石学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将在沉积岩石学教学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五个方面:“协调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多媒体与板书的合理安排、组织教学内容不能代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质量评价设计应该做到客观实际、应该注意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将会使沉积岩石学的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也会使其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关键词:沉积岩石学,教学设计,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 (第三版)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2.
[2]何幼斌.罗顺社等.《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理工卷.2007 (2) :314-317.
[3]李伯黍, 燕国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68.
[4]徐迎.教学设计简谈[J].中国大学教学.1993 (3) :9-11.
[5]舒慧东.孙祯祥.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管窥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 (1) :77-79.
[6]尤瑞琛.王运坤.试谈大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设计[J].山东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1 (4) :113-117.
[7]刘林玉.李文厚等.深化教学改革与沉积学教学体系的建立[J].高等理科教育.2004 (4) :84-86.
[8]董少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几个问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3) :53-54.
[9]王丽梅.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设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2008 (3) :25-29.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篇3
关键词: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教学体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开设的《岩石学》,历经59年的辉煌与曲折,于2006年建成了湖北省精品课程,2007年建成了国家精品课程。《岩石学》主要包括了岩浆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变质岩石学三大部分。笔者有幸,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这门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并承担了其中的《沉积岩石学》主讲教师这一工作。
在教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笔者深感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而且能更多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几年来的课程讲授,笔者对《沉积岩石学》教学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在此,试图通过本文来与同行们进行一些交流,更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沉积岩石学》的任务及使命
沉积岩是在表生条件下,由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逐渐被埋藏过程中又经成岩作用和成岩改造而成的岩石,它是《岩石学》的一支独立分科。《沉积岩石学》主要是研究沉积岩(包括沉积矿产)的特征、成因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学科,它不仅对于研究地球发展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各种矿产资源工业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自20世纪初,人类所需的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全球资源的恶性损耗以及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与日俱增,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的研究热点。在此前提下,《沉积岩石学》作为一门与矿产及油气资源密切相关的学科,它的研究也随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现代社会对地质学科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技以人为本,在“一切科学技术应服务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社会形势下,《沉积岩石学》这门课程更是应该既强调先进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以此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二、《沉积岩石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为适应社会的改革发展,多个兄弟院校如长江大学、西北大学、石油大学先后都对《沉积岩石学》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及调整。纵观我校《沉积岩石学》教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沉积岩石学》的教学大纲也几经修改,不断地调整。一方面,学时数不断地精减和压缩,由原来的80学时减为60学时,再减至40学时;而另一方面,国内外沉积岩石学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却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新的专业知识急遽增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得不时刻注入新的内容。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来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精髓,是《沉积岩石学》所面临的难题及重要任务,这就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沉积岩石学》的改革及调整
(一)调整教学体系、教材的更新及改革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在桑隆康、路凤香教授的带领下,《岩石学》教学组在教材建设、教学体系调整、教学方法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出版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岩石学》(路凤香、桑隆康主编,地质出版社,2002,2004),并编写了与之配套的教材《岩石学实验指导书》(桑隆康、廖群安、邬金华,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和《岩石学课程野外实践教学指导书》(桑隆康等,中国地质大学,2001),建立了野外调查、室内研究和理论概括的岩石学工作程序改革之后,教材在选材方面比原教材有适当的拓宽,在分类体系上采用了简明并与国际接轨的方案。教材提供了系统的中英对照专业术语(其中不少是近年出现的新术语),以便于教师讲课及学生阅读英文书刊、写作科技论文的需要。各章均附有思考题,利于自学并提高学习兴趣。
与本校以往出版的岩石学类教材相比,插图作了全面更新。相当部分的显微素描是作者们重新编绘及选择的,它们或是突出重点的写意图解,或是取自国外的典型资料和国内学者的科研成果,以达到图文并茂、更形象地表达内容的目的。
(二)构筑正确的课程结构
与数理课不同,《沉积岩石学》缺少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包含有大量的描述性、综合分类及观察判别为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地质类学科。因此,实验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调整后的课程结构,将实验课与讲课和野外实践教学更好地相結合:一方面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岩石学》中部分讲课内容放在实验课中,结合实验材料讲,以提高讲课效率,另一方面从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中补充部分实验材料,使学生在实验课上的学习兴趣更高;在教学方法方面,努力体现变“以考核为主”为“以教本领为主”的实验课教学方法,以加强实践、提高能力。这种方法是符合认识论的循序渐进的“启发式”的、符合创新思想的“鼓励式”(即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新问题并解决之)的。力求最大限度在课堂上发现并及时解决实验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等到实验课后。为强化学生对平时实验课的重视,废除了未知鉴定。以每次实验成绩平均值作为实验成绩,并且将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从原来的5%~10%大幅提高到50%。
四、如何讲授好《沉积岩石学》课程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国家提倡高校教师应做到“既具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现代地质学日新月异地迅速发展,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发展趋势、拓宽知识面,任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素质,从而为保证教学工作的创新性、前沿性、科学性提供前提条件。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达到以上要求,以科研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应该是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将自己擅长的科研领域带进课堂教学,把科研工作的思维方法及最新成果融入教学,把最新的前沿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能极大地丰富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提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水平,从而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另外,通过科研可以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因为通过科研,教师可能发现或者领悟到某种教学方式可能有待改进,会根据自身的科研的逻辑思维,提出一些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接受观点、接受理论的一种简捷明了的方式,从而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作用。
(二)树立自身的爱岗敬业精神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向学生讲授系统的、重点的沉积岩石学基本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花费精力、花费时间来认真准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丰富课堂和课外的教学形式。
讲台之上,一切以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为准则。笔者在讲授《沉积岩石学》的《沉积构造》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常常有学生反映,其内容难以掌握。然而,沉积构造恰恰是沉积物和沉积岩中最常见而又最容易直接观察到的主要特征之一,无论是研究沉积物或沉积岩本身,还是解释沉积环境,都必然要涉及到沉积构造。学生若是在课堂中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其内容,那在将来的野外实际观察描述中,势必混淆不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有关沉积构造这方面的术语繁多,且分类也很不一致。如,在常见的波痕、层理名称及分类上,不同的教材中有着不同术语及分类。这就导致同学在学习本章节的过程中感觉内容很零乱,不易掌握;也会给学生在以后的实际野外工作应用中带来不便。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查阅有关的各种文献,理顺各种分类、术语的含义及成因关系,配以不同的图片,最终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现在课堂的幻灯片上。
总之,教师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讲授好一门课程,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新的信息源、较强的表达力,还应有炽热的教学热情。作为教师,每一次都应以饱满的情绪和充足的信心走上讲坛。
(三)注重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和发展趋势。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感性认识、锻炼动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与理论课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用心地做好每次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上每一堂实验课时都要求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和方法。上课前先讲授本次实验课的核心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强调认真记录和完成实验报告;加大实践环节成绩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的比重,降低期末笔试成绩所占比重;试题尽可能灵活,改变过去那种靠死记硬背即可通过考试的状况。
(四)利用现代化设备来提高教学效率
为配合精品课程,我校的岩石学实验室新购置了一批莱卡及奥林巴斯偏光显微镜,每个教室都配置了CCD(显微数码成像设备),它最大的功能是将显微镜下岩石薄片上的显微特征通过电脑传输到屏幕上,这就给教师的讲解示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老式的显微镜教学中,教师看到的现象,学生并不能看到。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不得不逐个地走到学生的显微镜前给学生讲解。现在,使用大屏幕演示系统后,老师和学生能同步地在同一台显微镜下观察同一物体。从而,将教师从繁杂的逐一讲解中解脱出来,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沉积岩石学》教学中,有些宏观的、动态的现象是无法在室内的手标本或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为此,我们在PPT中超链接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录像内容,从而使得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更加丰富。
教科书的图件和原有的教学挂图,主要是黑白色的,许多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够清晰,教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收集各种图片、Flash动画等丰富而形象的资源,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内容表达清晰,对图解的内容达到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也补充了教学资源的不足。
(五)拓展野外实践教学范围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拓展野外实践教学范畴。在人们的印象中,学生的野外教学必然与浩浩荡荡的交通工具、大规模行李包裹相联系。其实不然,我们利用校园所处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围绕南望山至东湖一带,开辟了一条省时、省钱且步行就能完成的《沉积岩石学》野外教学实习线路,在那里学生可以接触到地质现象良好的泥盆、二叠纪的砂岩及硅质岩地层。《沉积岩石学》的野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此外,校园内的化石林、沉积岩中的硅化木、花坛里的观赏石、沉积岩中的结核、大楼墙壁上的装饰石料、灰岩中的生物碎屑组分及缝合線构造,都能成为《沉积岩石学》野外教学课堂。只要用心琢磨,就能很好地就地取材,拓展野外实践教学的范围。
以上,仅为笔者在讲授《沉积岩石学》中的一些体会。教师,作为一门课程的主要信息的传递者,永远是学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大学岩石教研室.池际尚论文选集[M].地质出版社,1997.
[2]何幼斌,罗顺社,李维锋,等.《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加强科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6(4):314-316.
[3]桑隆康,路凤香,邬金华.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现代化[J].当代教育,2002,(2):72.
[4]桑隆康,马昌前,廖群安.岩石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8:68-70.
[5]桑隆康,邬金华,杨坤光.探索岩石学教学新模式的思路[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57-60.
[6]桑隆康,马昌前,郑建平,等.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精心打造精品课程[J].中国地质教育,2009,特刊.
[7]刘林玉.沉积岩石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高等理科教育,2004,(3):105-106.
[8]朱筱敏,季汉成,王贵文,谢庆宾.沉积岩石学教学形式改革研究[J].石油教育,1997,58(3):27-30.
基金项目: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J06305)(野外实践能力提高)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篇4
1 岩石地层特征
臭牛沟组在营盘水地区分布广泛, 主要出露于青湾沟、地湾沟、胡麻水煤矿及北长滩一带, 出露情况良好, 与下伏前黑山组和上覆土坡组均为整合接触, 岩性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 厚度34.95~213.60 m, 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岩性段。
下段:以陆源碎屑岩为主, 底部为灰白色厚层钙质石英细砾岩, 向上为灰白色厚-中层钙质 (含砾) 中-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黑色页岩、灰黑色泥岩及少许中薄层铁质岩。自下而上砂岩逐渐减少, 粒度变细, 泥页岩类逐渐增多。
上段:以碳酸盐岩为主, 岩性为灰色中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少量黑色页岩, 灰岩含丰富的珊瑚、腕足类、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
2 基本层序
臭牛沟组发育的基本层序类型, 自下到上基本层序有3种。
(1) 砂岩-泥 (页) 岩夹砂岩-泥 (页) 岩向上变细层序 (图1a) 。层序厚15~70 m不等, 下部一般为石英砂岩, 有时底部见有砾岩、砂砾岩, 发育平行层理、板状斜层理;中部以粉砂岩、粉砂质泥 (页) 岩、泥岩为主, 夹薄层石英细砂岩, 发育沙纹层理;上部以炭质泥 (页) 岩、黑色页岩为主, 夹 (含) 生物碎屑灰岩及泥 (页) 岩。该层序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成层厚度由厚变薄, 显示正粒序性, 反映水动力条件由强变弱。
(2) 厚层灰岩-泥 (页) 岩与灰岩互层层序 (图1b) 。层序厚20 m左右, 下部为深灰色厚层含生物碎屑灰岩, 上部为灰色泥 (页) 岩与深灰色中层含生物碎屑灰岩。
(3) 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中层灰岩层序 (图1c) 。层序厚20~40 m, 下部为深灰色厚-中层生物碎屑灰岩, 含腕足类、瓣鳃类、三叶虫、苔藓虫、腹足类、蜓类、头足类、有孔虫、海百合茎及海胆等生物碎屑, 水平纹层极发育;上部为深灰色中层灰岩。
3 沉积相分析
臭牛沟组由陆源碎屑岩、粘土岩和碳酸盐岩组成, 它们分别占总厚度的32%、43%和25%, 属潮坪相和浅海相沉积。
3.1 潮坪相
该相发育于碎屑岩段, 可进一步细分为砂坪、混合坪和泥坪微相。
3.1.1砂坪微相
该微相主要由浅灰色中-厚层石英砂岩构成, 有时见夹砾岩、砂砾岩。砂体厚5~30 m不等, 具底冲刷面, 发育板状斜层理、平行层理和沙纹层理。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成层厚度由厚变薄、层理构造由大型变为小型, 反映水动力条件由强变弱。砂岩偶见含植物茎杆。
3.1.2混合坪微相
主要由杂色 (黄、灰、浅绿灰、深紫红色) 泥岩与浅灰、浅灰绿、浅红灰色中层钙质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互层组成。层理构造方面, 砂岩发育沙纹层理、水平层理, 泥岩一般不显层理, 有时略显水平层理。
3.1.3泥坪微相
主要由灰、黄灰、深灰色泥 (页) 岩、粉砂质泥 (页) 岩组成, 夹炭质泥 (页) 岩、黑色页岩、煤层 (线) 和灰色中层生物碎屑灰岩。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为主。灰岩富含苔藓虫、腕足类、腹足类、海百合茎、有孔虫等动物化石及碎片, 泥 (页) 岩含少量脉羊齿和科达。碎屑岩段上部发育炭质泥 (页) 岩、黑色页岩及煤层 (线) , 这说明该泥坪为潮湿气候带的产物, 并发育沼泽泥炭沉积。
3.2 浅海相
臭牛沟组灰岩即属浅海相沉积, 由深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和少量泥 (页) 岩组成。灰岩发育水平纹层及沙纹层理, 富含腕足类、瓣鳃类、三叶虫、苔藓虫、腹足类、有孔虫 (蜓类) 、头足类、海百合茎及海胆等动物化石。泥 (页) 岩显示水平层理。
摘要:臭牛沟组在营盘水地区出露较为广泛, 与下伏前黑山组和上覆土坡组均为整合接触, 岩性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 厚度34.95213.60 m, 其下部以陆源碎屑岩为主, 上部以碳酸盐岩为主, 并含有丰富的的珊瑚、腕足类、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 基本层序主要有砂岩-泥 (页) 岩夹砂岩-泥 (页) 岩;灰岩-泥 (页) 岩与灰岩互层;生物碎屑灰岩-灰岩3种, 其沉积相为潮坪相和浅海相。
关键词:营盘水,臭牛沟组,沉积相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0.
[2]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6.
[3]刘宝君, 曾允孚.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5.
[4]高联达.宁夏石炭纪早二叠世孢子带和石炭-二叠系界线[J].甘肃地质学报, 1994, 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