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_知识点整理

2024-10-06

季氏将伐颛臾_知识点整理(精选8篇)

季氏将伐颛臾_知识点整理 篇1

一、虚词 【于】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介词 引出对象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在

3、虎兕出于柙 介词 从

4、龟玉毁于椟中 介词 在

5、固而近于费 介词,引出对象

6、而谋动于干戈邦内 介词,在【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 助词,不译 是社稷之臣 助词,的 夫子欲之 代词,这样 寡人之于国也 助词,不译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代词,这样;2)代词,他们。则修文德以来之 之:代词,他们

既来之,则安之 使之来,使之安。代词,他们 吾恐季孙之忧 助词,的 而在萧墙之内 助词,的【者】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助词,不译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助词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助词 的人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助词,的人

【而】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连词,表转折

2、固而近于费 连词,表并列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连词,表转折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连词,表修饰

5、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连词,表并列

二、文言句式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句 无乃而是过与 宾语前置句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省略句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何以伐为。宾语前置句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句

三、经典翻译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孔子说:“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吧!颛臾,过去的周先王让他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而且它处在鲁国的疆域之中,是鲁国的藩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孔子曰 :“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这样却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诸侯和大夫,不怕人口少怕不安定,不怕贫困怕分配不均匀。

3、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覆。像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使他们来。使他们来了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四、实词(略,见创新设计,自行整理到积累本。)

1、词类活用

2、通假字

3、一词多译

4、古今异义

(用心,我们才能优秀!)

季氏将伐颛臾_知识点整理 篇2

关键词:《季氏将伐颛臾》,语文课程知识,教学化

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受课堂环境、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语文课程知识教学化过程中还会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并以此对教学实际加工,在形成合适教学思路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设和教学目标。

笔者尝试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学化转换。本文选自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单元中“经世济民”版块,编者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针对两种不同的学生情况,在实际教学方案中有不同侧重。

A类学生情况:内高班高一学生,该班学生情感丰富,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因文言文学习较晚,文言基础较差。B类学生情况:内地班高一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孔子《论语》中的许多文章,对孔子的“仁”、“礼”思想有一定了解,有一定文言基础,喜沉思,不善表达。针对A类学生,预定教学思路是由文言字句进入文本,加强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以诵读法揣摩孔子语气变化,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针对B类学生,更侧重于激发学生思考,以知识补充与拓展来加深学生对孔子人物形象和政治主张的理解。

(一)A类学生教学重点过程展示

重点目标:积累文言常用词和句式;通过诵读揣摩孔子态度的变化。

主要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设置。

(1)读第一段,思考:

a.对于这场仗,孔子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态度———反对。理由: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以之为)——历史角度;②且在邦域之中矣———地理角度;③是社稷之臣也———政治角度。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孔子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反对攻伐的形象。

b.朗读第一段,思考最能体现孔子生气态度的语句。“求!”———直呼其名,语气强烈。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推测语气,恐怕……吧;过:责备,做动词)———责备,但推测语气又削弱了责备力度。“何以伐为?”(何……为:表示一种反问?宾语前置)———又一反问,加强责备语气。

总结:两个反问句在朗读时语气有变化,第二句强于第一句。再次诵读感受。

(2)读第二段,孔子是怎么批驳推脱的冉有的?

孔子在此段的训斥非直接表述,是怎么表达的?

明确:“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加强说服力。

类比与比喻:用盲人遇险是做相的失职和虎逃玉毁是看管者的责任来类比和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作为家臣未进行劝阻的失职。

读法指导:两个反问,责备之气寓于其中,请学生揣摩并诵读。

(3)第三段,面对强词夺理的冉有,孔子回答的语气是怎样的?———更强烈。

分析:求;疾——痛恨,语气比较强烈;对比———加大力度,语气强烈(指出问题所在,三个“而”字语气最强烈)。

总结:三次对话,语气层层推进,从中获得对孔子循循善诱,有责任感,坚持原则形象的认识。

【教学说明】

通过诵读法还原对话情境,揣摩孔子与弟子对话时的神态、语气,A类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揣摩过程中强化重点文言知识,学生也能基本接受和掌握。课外拓展较有限。但对他们来说,能基本掌握本文文言知识和理解人物形象较符合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

(二)B类学生教学重点过程展示

重点目标:通过关键性语句探究,进一步加强对孔子形象和“仁”的政治主张的理解。

主要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文本细读。

(1)初识“仁”,补充《论语》中对“仁”的解读。

(2)读全文,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明确:“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翻译)。

(3)思考:这个政治主张是如何提出来的?

a.历史背景:季氏将伐颛臾。

补充:“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季氏之伐颛臾是无道之行。

b.冉有、季路三次为用兵之事辩护,表现出的是“不仁”之行。

补充鲁哀公、季氏、颛臾三者的关系以及季氏曾经违“礼”行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从反面认识不仁。

c.孔子的三次斥责:第一次从历史、地理和政治角度进行驳斥;第二次用引用、类比和比喻进行驳斥;第三次指出弟子作为季氏家臣,不能使远人来,是无德不仁;分崩离析不能守,是无能不仁;谋动干戈于邦内,是兴乱不仁。三次斥责语气一次比一次加强。分析过程中穿插对重点字词注释的理解。并补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知识,拓宽知识面。

【教学说明】本课以问题引导为主,更加注重对关键性语句的理解,文言注释与翻译融于内容讲解中,适当补充课外知识,让同学们更充分地理解孔子之仁,并在理解原文基础上对儒家学说进一步阐发,激发学生课外阅读《论语》的兴趣。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篇3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其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季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课堂学习】

(一)字词积累

1.注音

颛臾(zhuan yu) 虎兕(si) 柙(xia)

社稷(ji) 冉(ran)有 萧(xiao)墙

相(xiang)夫子 椟(du)

2.解词

(1)一般词语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

②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施展

④是谁之过与 是:这

⑤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担心

⑦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修治

(2)成语

①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②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③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3)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4)一词多义

为:

①何以伐为 语气词,呢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 主动词,担任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成为

④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介词,替

相:

①则将焉用彼相矣 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动词,辅佐

③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名词,丞相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过:

①无乃尔是过与 动词,责备

②且尔言过矣 形容词,错误

③是谁之过与 名词,过错

④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动词,走过,经过

⑤过犹不及 超过

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于

⑦一日大母过余日 拜访,看望疾: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洪亮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讨厌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

④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妒忌

⑤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小病,轻病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动词,停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动词,制止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副词,只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连词,表转折,却

②固而近于费 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吾尝终日而思之 连词,表修饰,不译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连词,表顺承

(5)古今异义

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古义——让……担任 今义——认为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③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二)整体把握

1.文章主题

《季氏将伐颛臾》共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三段话都包含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门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2.段落层次

第一段,孔子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君臣关系三方面说出了季氏不该攻伐颛臾的理由。第二段,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第三段,告诫季康子如果这样做下去,必将在国内、家内引起许多矛盾,那将是危险的。在教育学生同时,也宣传了自己的文教德化的主张。

3.主要特色

(1)破立结合,论证充分。此文属于驳论,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而且本文论据丰富,有历史材料,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有现实事例,如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有名人名言,如“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周任语);有政治警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因而本文立论坚实可靠,驳斥有理有据。

(2)譬喻生动,寓意深刻。第二段以生动而确切的比喻批评门生,没有正面地直接指责,喻义却很深刻,把道理和结论都包含在隐寓和比喻中,既婉转又启人思考。“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

nlc202309040822

(3)巧用反问,论证有力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不仅前后呼应,而且感情强烈,批驳力强。

(三)重点研习

1.冉有和孔子对这件事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最能体现冉有真实态度的是哪一句?

【明确】冉有赞成,孔子反对。“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冉有心里其实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甚至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

2.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讨伐颛臾?他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不可伐;②颛臾在鲁国境内,不必伐;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无权伐。

3.针对冉有的辩解及推卸责任的托辞,孔子持什么看法?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明确】“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两个“过”字直接表明孔子的态度:他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他的理论依据是“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4.孔子反对季氏讨伐颛臾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思想?

【明确】思想根源就是孔子的“仁”的思想。文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和“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就是他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5.这几句话的关键词语是哪些?表明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明确】关键词语是“均”“和”“安”和“修文德”。

表明了孔子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的政治主张。

6.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这句话表明冉有之“忧”只是为季氏找借口,并非治国之本。

7.孔子认为季氏真正的“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伐颛臾的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课后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虎兕(si) 辅相(xiang) 颛臾(zhuan) 陈力就列(lie)

B.柙匮(iia) 绯红(fei) 游说(shuo) 祸起萧墙(xiao)

C.昳丽(yi) 社稷(ji) 芜杂(wu) 买椟还珠(du)

D.龟裂(jun) 邦域(yu) 苑囿(you) 分崩离析(beng)

2.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季氏将伐颛臾 C.固而近于费 D.邦分崩离析

3.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危而不扶,颠而不持 B.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C.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4.下列句子中的“于”字,都可以翻译为“在”的一组是( )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⑥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社稷:国家。

B.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观察。

C.固而近于费 费:季氏的封地,在今山东费县。

D.陈力就列 陈:陈列,这里是施展的意思。

6.“无乃尔是过与”一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日:“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日:“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日:“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日:“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日:“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日‘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日:“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日:“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日:“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日:“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8.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nlc202309040822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B项中“柙”应读“xia”,“游说”的“说”应读“shui”)

2.A(A项,“与”通“欤”)

3.B(B.连词,表并列,其他“而”译为“却”,表转折)

4.D(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词;④在,介词;⑤到,介词;⑥在,介词)

5.B(B项,“相”应当“辅佐”讲)

6.B(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7.B(B项,“巧”本义指技艺高明、灵巧,如“巧夺天工”,但在文中这一本义不能与“佚民”合理搭配,应为另一个义项“擅长,善于”)

8.A(颜回认为善御者应当“不穷其马力”,就像善政者“不穷其民力”的道理一样;A项从治国角度分析原因,其他说法都浮于驭术,不是转而为“悦”的原因的解说)

9.C(A项说“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原文无此意;B项说“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有误,从颜回的观点来看,造父正是驭马技能尽善尽美的典范;D项误解了孔子的意思,“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体现了孔子对颜回这个得意弟子的喜爱与信赖)

10.(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席位)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

(2)不知道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

(3)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没有危险的。

季氏将伐颛臾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

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

实词、诵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安排]

1.仔细阅读这篇课文和注释。

2.朗读课文一遍,不会读的字在字边注音。

3.回答下边的问题:

孔子反对伐颛臾有哪些理由?他所说的“远人”是指什么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要求学生从初中课文《〈论语〉六章》任选两章背诵。

2.让学生将该课与本课作比较,谈谈初步印象。

(篇幅大小不一,内容不同。)

二、《论语》简介。

《论(lú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

(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三、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性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解题要点。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 ̄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只龆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三年(前497);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五、诵读第1段。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 篇5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无论诸侯还是士大夫,他们不怕财富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东西 好而怕分配不均。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一整理文中的通假字

二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季氏将伐颛臾上课教案 篇6

一、课堂检测,矫正。(可改为课前检测,课堂矫正,缩减为一课时)

二、课堂讨论,小结。

孔子的性格特点:

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原则问题态度严厉。主张在其位谋其政。(富于责任感)反对言不由衷。(坦诚)能言善辩。孔子的政治主张:

1、遵从礼法,反对诉诸武力的强行霸道。

2、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

3、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要之,主张“礼” “德” “仁” 冉有的性格特点:

1、忠于职守

2、矫饰伪行

冉有的政治主张: 以“武功”求“长治”。

三、迁移阅读,引导。(根据学生揣测选择指导阅读)“打酱油”的子路:你为什么不说话?

1、子路本来不同意

2、子路胆小怕事,不敢说。

3、尊敬老师,怕老师生气

4、、人有城府,不做“出头椽子”。迁移阅读参考翻译: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文】 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他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 2.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请祷:祈祷。有诸:有这回事吗?诔(垒):祈祷文。祗(其):地神,天神为神。

【译文】 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答:“有。我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孔子说:“我早就祈祷了。”

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闵子骞在旁侍奉时,一副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子路侍奉时,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侍奉时,一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乐了,说:“象子路这样,恐怕不得好死。”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孔子说:“不要顾及我年长,而不敢讲真话。你们经常说,没人理解你们,如果有人理解并重用你们,你们打算咋办?”子路急忙说:“较大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外有强敌入侵,内有饥荒肆虐,我来管理,只要三年,可使人人有勇气,个个讲道义。” ”孔子微笑。„„说:“您为何笑仲由呢?”“治国要讲礼让,他的话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他。” 5.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第十二》

【译文】 孔子说:“仅凭片面之词就可以断案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履行诺言从不拖到第二天。

6.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文】 子路说:“如果卫国的君主等待您去执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孔子说:“一定是纠正名分呀!”子路说:“是这样的吗?你太迂腐了,纠正名分有什么用?”孔子说:“你太粗野了!君子对于不懂的事情,一般都采取保留意见。名分不正当,说话就不合理;说话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法律就不能深入人心;法律不能深入人心,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领导做事必须说得通、说话必须行得通。领导说话,绝不随便、马虎。” 7.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粮时,跟随的学生都饿得走不动路。子路埋怨地说:“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穷,但穷不失志;小人一旦穷了,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了。”

8.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

【译文】 公山弗扰占据费市反叛,来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他那里去?”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是说空话?如果有人肯用我,我也许就会建立又一个强盛的王朝。”

9.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第十八》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农具。子路问:“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就扶着拐杖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留子路过夜,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告辞,赶上孔子一行,把情况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说:“是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到了他家,他已出门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能抛弃呢?想洁身自好,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伦。君子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义务,至于天下太平的理想,早就知道行不通了。” 10.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第六》

【译文】 季康子问:“可以让仲由当官吗?”孔子说:“仲由果断,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吗?”答:“子贡精明,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吗?”说:“冉求多才多艺,当好官没问题!” 11.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算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您问别人,哪知道您问此二人。所谓大臣,应以仁道辅佐君主,不行就不干。现在他二人,可算充数的臣子了。”说:“那么他们是否绝对听话?”孔子说:“弑父和弑君,他们也不会服从。” 12.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莽撞。

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孔子的学生中,品德高尚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言谈的有:宰我、子贡;善于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精通文学的有:子游、子夏。

小结:从疑问中得意外收获,从阅读中认识子路。

季氏将伐颛臾_知识点整理 篇7

[教材解读]

《季氏将伐颛臾》安排在苏教版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的“经世济民”板块。整个专题选文从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到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作者都不再是单一的“文艺圈”专事文学创作的人,更醒目的多是他们的政治身份;选文主题也不再专注于个体的情感表达与命运诉求,而是站在了政治文明推进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平台上。

那么专题用意也很明确,希望学生在埋首学习之余,抬头看看古今中外这些为了政治理想、为了社会进步而以笔为戈、奔走呼号、燃烧一生的人们。一个人的力量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在时代的狂澜前又是多么的无助,我们似乎已惯于感慨自己的无力,惯于为了小我的安身立足而营营役役。可看看这些先辈们,他们确实以一己之力改写了历史。人类社会若无这样的脊梁,万古如长夜。当然,选文也绝不是鼓励个人崇拜。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个体应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人禀赋不同,能力有别,未来所承担的社会分工不同,但对社会的责任感无有贵贱,不分高下,这种公民意识应当在学生时代就予以培养,而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责无旁贷。

回到《季氏将伐颛臾》,作为中国人,我们理所当然觉得孔子距离我们很近,可实际上,当我们在谈论孔子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呢?是那后世帝王家追赠的“圣”、“王”头衔与金光耀眼的冠冕?还是那后代大儒们、卫道士们层层附会、奉若神明的治世良方与行为教条?恐怕真实的孔子远没如此官运亨通,他那上至君王近至弟子都不愿尊奉的学说,想来也不乏他个人天真的理想主义。不知道孔子训话完毕后,冉有、季路是不是便回去阻止了季氏攻打颛臾,可就二人“负隅顽抗”的架势看,挨训归挨训,“有事于颛臾”是势在必行的了。如此看来,孔子可实在不算是一个成功的政客,可我们想到他,依然感动,提起他的理想,依然仰望。褪去所有神圣的光环,他不过是一个为了美好的政治蓝图、社会理想而不断奔走,并为之喜怒哀乐的有血有肉的“人”。然而,能将那份“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到底,他便注定了是一个伟大的人。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字词,掌握文言文固定句式:

(积累实词“是、疾、过”,特殊句式“无乃……与”、“尔是过”、“何以……为”,成语“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

2.理清文章脉络,感受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3.明确孔子政治主张,感受先贤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重点难点]

1.理清孔子师生的矛盾所在;

2.理解孔子“礼”与“仁”的政治主张。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于研讨之中明确孔子的辩论艺术;

2.归纳法,于字里行间归纳孔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设计]

一、导入

关于《论语》其名,《汉书·艺文志》记载,“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即依次编辑众人之语。该书成于众手,相对忠实地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李零说,《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嬉笑怒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1]

《季氏将伐颛臾》便真实还原了孔子与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论辩。辩论因何而起,谁是谁非,又谁输谁赢?跨越千年,让我们回到杏坛之下的论道场,一探师生之辩的原委,一览先贤风采。

二、文本探讨

(一)标题“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哪些信息?

明确:交代了辩论的起因与政治背景。当时的鲁国政权动荡分裂,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家独大,鲁国公室则日渐衰微,为权臣左右,史称“三桓犯上”。季氏攻伐颛臾,表因是觊觎颛臾土地,铲除军事威胁,实则是担心鲁君与颛臾形成掎角之势对付自己,攻伐颛臾实际是为了与国君分庭抗礼。

关于战争性质的认定,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敌:等级相当)国不相征也。”季氏的这一场战争,既非出自其“上司”鲁国国君之令,攻伐对象又地位相当,是彻头彻尾的“不义之战”,是“天下无道”的真实写照,完全违背儒家的政治原则。

(二)第一轮PK: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冉有、季路是如何交代的?孔子态度如何?

明确:冉有、季路当时都出任季氏家臣,前来面见老师,对此事的汇报是“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什么事,不明说,语焉不详,闪烁其词,似乎心虚地想将此事轻描淡写地掩饰过去。

孔子则开门见山,他说,“求!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二人之中,冉有担任季氏宰,权位高于季路;能力上冉有长于政事,善于钻营,季路以勇著称,不善谋略,孔子有理由认定冉有在战事发动上负主要责任,因而矛头直指“求”(冉有,名求,字子有)。“尔是过”为宾语前置句,意为“责备你”;“无乃……与?”意为“恐怕……吧!”,推测语气之中,诘问之感强烈,直接表达出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的强烈反对。自己的学生充任季氏家臣,却听任此事成行,说不定还直接参与到战事的谋划,孔子对他们的姑息甚至怂恿压抑着强烈不满。

责备之余,孔子理性阐述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颛臾曾受先王东盟主之封,不应伐;颛臾在邦域之中,已是附属国,不必伐;颛臾又是社稷之臣,不可伐。既然如此,又“何以伐为?”孔子质疑得入情入理,反诘得天经地义,两位学生顿时招架不住。

(三)第二轮PK:面对老师入情入理的反对与责备,冉有如何应对,孔子又如何拆招?

明确:站在儒家政治立场上,季氏伐颛臾“无道”无疑,冉有作为孔子高徒,本就心知肚明。面对老师责备,他无法正面接招,便以一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搪塞——“是主人季氏想要这么做,我们做家臣的也没什么法子”。将发动战争的责任都推到季氏身上,企图逃避指责。

孔子对学生推脱责任的态度相当不满,第二轮对话语气强化到驳斥。他先引用上古史官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一个做臣子的,有能力就担任职务,无能就辞职,绝不应尸位素餐。季氏伐颛臾是“无道”,冉有、季路便应阻止,既然阻止不了,这本身就是无能失职,可这两个学生不仅不以此为羞惭,反而用事不关己的态度来推卸责任,这是一向强调“在其位谋其政”的孔子绝对不能容忍的。

接下来孔子连用两个比喻来强化论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决策失误如盲人,家臣应负起“相”(辅佐)的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征伐兴祸如猛兽出笼为害,颛臾无端遭祸如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呢?相当于看守者的家臣自然难辞其咎。

由引用到比喻,都在批驳冉有逃避责任的言论,斥责二人的严重失职。

(四)第三轮PK:面对怒气渐盛的老师步步紧逼,冉有、季路如何招架,孔子如何应对?

明确:装糊涂、推卸责任都不成,理屈词穷的冉有道出了理由——那颛臾城池又坚固,又接近季氏的封地费,对季氏构成了威胁,现在不消灭它,必然遗患季氏子孙。

冉有此刻的坦白,无疑又露了个馅——之前都是在敷衍、狡辩。孔子的愤怒到了顶点,先立刻在人格上抨击了弟子矫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心怀鬼胎,觊觎人家土地,却找借口说是别人先对自己构成威胁,颛臾简直躺着也中枪。冠冕堂皇地拨着利己的小算盘,这样的伪君子实在为孔子所不齿。

批评之后,作为老师,孔子破中有立,还得给学生讲讲道理,于是再一次描绘了他那周礼治下的美好社会,对内要“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其实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发展,涉及经济、安全、外交等几个层面。这样的理想,想来不是孔子第一次对弟子陈述。因而畅想之后,孔子看看眼前杵着的冉有和季路,大概又动了气,接着指出二人之误:远人不服不能来,是无德;分崩离析不能守,是无能;谋动干戈于邦内,是兴乱,这是对儒门理想的背叛。在那礼崩乐坏的乱世中,孔子苦苦寻觅的救世良方便是“克己复礼”,宣扬“礼”、“仁”主张。周游列国推行学说时,孔子已是处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犬;他从事教育,本想让学生传其衣钵,而此刻,他寄予厚望的高徒们却公然背叛了他的原则。整部《论语》,孔子情绪很少这么波动,但设身处地想想,他的严厉、愤怒、失望便可以理解,那句“今由与求也”的责备,大概充溢着深深的伤感与无奈。

最后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是宫室的屏帷,指鲁君所在。冉有道出了攻打颛臾的表因,孔子则进一步揭示了隐情:季氏表面上忌惮的是颛臾,实则担心的是鲁君,他怕国君以颛臾为内应,收拾自己,便想先下手为强,灭了颛臾,削弱公室力量,好与国君分庭抗礼。孔子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冉有、季路无异于助纣为虐。

三、拓展讨论

试猜想,约谈结束后,冉有、季路这两位学生会接受老师的教诲、阻止对颛臾的战事吗?

明确:(个人观点)冉有二人作为孔门高徒,即使孔子不说,他们其实也明了老师的主张,但在政治立场上,他们站在了主人季氏一边。就二人三轮“负隅顽抗”的架势看,挨训归挨训,劝不劝阻季氏却又另当别论,这场战争想来是无法避免的了。

在整场对话中,孔子是老师,是正统周礼的维护者,有着话语的主动权,并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可即使是在孔子连续强势地批评下,冉有仍道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理由,言之凿凿,不以为错,那是因为他们认同了季氏攻伐颛臾的政治正确,支持主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因此即使尴尬,冉有依然站在利益原则的角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消灭威胁势力是明智之举,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也正是因为赞同季氏攻伐颛臾的必要性,所以被老师约见后才会有三轮对话,而不是见了老师就坦诚错误。

如果这是一场辩论,那么三轮PK下来,在道德立场上,孔子完胜;可在现实利益面前,孔子显得徒然天真,无能为力。他的政治主张不仅被各国诸侯拒绝,连自己苦心栽培的学生也与己背道而驰,也正因为这样,更显孔子奔波于天下,蓬头垢面地宣扬自己礼乐仁政主张的悲剧性。[2]

[教学感悟]

国学热、读经热已不是一年两年,常州二中作为府学课程基地,也一直在宣扬国学学习的必要性。外在轰轰烈烈,好不热闹,好似国学经典们由故纸堆里一下咸鱼翻身,曾经高居庙堂的辉煌今朝又再现:从国家领导人到牙牙学语的小儿,当全社会都在关注传统文化。按道理说,语文学科也应乘了一阵东风,我们这些为母语教育声嘶力竭的语文老师们也理应庆幸且与有荣焉。

然而,扯着国学的大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阵阵喧闹之后,我也不禁迷茫,当我们在谈论国学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所谓国学,篇目范畴是什么,学习目的是什么,一味吟哦奉若圭臬,我们又得到了什么。

出自《论语》的这篇《季氏将伐颛臾》自然也是国学,它毫不诗意,读起来也不朗朗上口,若不是教材选定篇目,主动接触的人想来是寥寥无几。学完后,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若说辩驳艺术,也不过看个唇枪舌剑的热闹;若说政治高明,也不过是个理想主义者的天真坚守。可能在我看来,收获更多的,是带着学生一起接近了一个历史上曾被尊做“圣”的人,这是一位愤怒的老师,一名失意的政客,一个天真的仁政推行者。体会了他的无奈,便接受了他生而为人的平凡与无力;了解了他的坚持,便能够接受他超越常人的伟大。再看关于他的作品,我们也能多一分耐心多一些公允,少一些偏激也少一点谄媚。

参考文献:

[1]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季氏将伐颛臾字词释疑 篇8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拜见,谒见)于(介词,引出对象)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指用兵)于(对)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过尔,责......备你。是,代词,这。)与(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恐怕……吧)(宾语前置)?夫(句首发语词)颛臾,昔(过去)者先王以为(把……当作)东蒙主,且(连.....词,而且)在邦域之中矣,是(代词,这)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宾语前置)?”

冉有曰:“夫子欲之(代词,这件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陈列,施展)力就(走向,担任)列(位,职务),不能者(……....的人)止(停止)。’危(危险,站不稳)而(转折)不持(扶持,护持),颠(跌.....倒)而不扶(搀扶),则(连词,那么)将焉(为什么)用彼(代词,那)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矣?且(连词,况且)尔言过(错,犯错)矣,虎兕(独角犀...牛)出于(从)柙(关猛兽的木笼子)(状语后置句),龟玉毁于(在)椟(木匣)...中(状语后置句),是(代词,这)谁之过(错误,过失)与?”

【季氏将伐颛臾_知识点整理】推荐阅读: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06-17

上一篇:大型论坛开幕式流程下一篇:校园白色污染调查问卷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