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

2024-07-19

稻作(共7篇)

稻作 篇1

稻作文化与大尝祭

日本的水田稻作技术是从中国大陆传入的,其源头在长江以南的.稻作民族中,古老的天皇制和天皇文化归根到底还得追溯到中国大陆的古层文化.“大尝”意为“大的新尝”,即“体现天皇权力的新尝”.新尝与大尝原来都是村落层次的谷物收获礼仪,但神祗令把它明确规定为国家祭祀.

作 者:工藤隆 张正军 作者单位:日本国,大东文化大学刊 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16(4)分类号:B92关键词:稻作礼仪 天皇文化 大尝 新尝

稻作 篇2

马荣荣1981年毕业于浙江万里学院前身 (包括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宁波农校、浙江农技师专) 的宁波农校。现任浙江省和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农科院院长、高级农艺师。

他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已有30余年。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省、市科研课题9项, 育成杂交水稻新品种15个, 其中甬优5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审的三系粳糯型杂交水稻, 其母本甬糯2号A的育成填补了国内空白;甬优6号和甬优12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推广品种, 其中甬优12连续3年创浙江省晚稻单产和百亩示范方均产吉尼斯纪录, 2010年0.067 hm2 (即1亩) 最高产量达858.5kg, 百亩示范方0.067 hm2平均产量达842.1 kg。

所育成品种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应用区域已涵盖浙、闽、赣、鄂、苏、桂等地。2000-2010年, 育成组合累计推广超66.7万hm2, 其中2008-2010年, 年推广面积分别达到9.426万hm2、12.359万hm2和14.667万hm2。累计增产优质稻谷7亿余kg, 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7亿元以上。

留住吴越稻作文化 篇3

“苏杭熟,天下足”

春秋时期吴越一带已有较大的面积种植水稻。隋唐时期,水稻已有籼、粳、糯之别,早、中晚之分。1973年与1978年,考古学家在对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两次发掘中,发现在第四文化层遗存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为考古史上所罕见。第一期发掘中,在十多个探坑广达400多平方米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的堆积层,有的厚度达1米以上,平均厚度40至50厘米,据测算,遗存总量达100吨左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稻秆泛绿,出土后很快就炭化了。

1979年,浙江文物考古所对嘉兴地区的石门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发掘,在实物遗存中,发现有人工栽培的粳米和籼米,还发现在夹炭陶的胎壁中,夹杂有大量的稻壳碎屑,经科学检验,证明7000多年前,这一带已有稻谷生产,而且稻壳碎屑已作为制陶的材料,足见其生产量之大。在一些出土的祭祀物品中,还发现许多物品都与稻作祭祀有关。

千百年来,水稻一直是江浙第一大农作物。唐人李翰在《嘉兴屯田政绩记》中说:“嘉禾穰,江淮为之康;嘉禾歉,江淮为之俭。”可见当时嘉兴地区的粮食生产在江淮一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隋唐时期,江南运河的贯通,使南北交往迅速发展,白居易笔下的江南运河两岸是“平河六百里,沃壤两三州”。

北宋时期,由两浙地区运往京师的漕粮仍不断增加,约占南粮北调总数的四分之一,宋朝初,就有“苏杭熟,天下足”之谚。陆游曾在《常州奔牛闸记》中记载:“方朝廷在故都,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尤为东南根柢,谚曰苏常熟,天下足!”苏常属江南著名五府,江南五府为苏州、松江、常州、嘉兴和湖州。

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时期(1127—1189),太湖地区兴修水利,在昆山、常熟以北,开河口导湖水入江海。孝宗时,于太湖出口处,设置闸门调节水量。滨湖低田,高筑圩岸,以御风涛。由于水利浚通,排除了严重水灾,使低田与高田尽得灌溉。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民精耕细作,“耕无废圩(墟),刈(收割)无遗垄”,使用最新农具“连枷”脱粒,遂使这一带成为南宋农业高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上田亩产达五六石。

浙北苏南地区历年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四以上。水稻生产状况如何,对江南运河两岸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一直隶属嘉兴的水稻重点产区桐乡为例,1976年至1985年,年均提供商品粮均在75000吨以上。清光绪《石门县志》卷三《中国帮会》有“嘉白第二总帮进京引见钦赐粮船有108只,调兑石门县每船兑粮1850石”的记载。

清初著名农学家张履祥在《补农书》中写道,桐乡、石门两县“米每亩三石”,“下路湖田,有亩收四、五石者”。这就说明,桐乡地区在明末清初,就有少数农户曾达到亩产365公斤,个别“下路湖田”遇上好年成,曾取得每亩428至535公斤的高产。

生活中留下的印记

地处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稻作栽培有数千年历史,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稻作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千百年来,江浙一带水稻品种以农家晚粳稻为主,晚粳品种,按壳色不同,可分为红稻、黄稻、青稻三类。红稻,有荔枝红、黑头红、老来红等,一般认为有耐涝、螟害轻的特点;黄稻,有金谷黄、堆谷种等;青稻,有田鸡青、太湖青、铁梗青。

丰富的水稻种类,更丰富了吴越稻作文化,江浙一带的人们的生活和稻作文化息息相关,水乡农民的民俗服饰通常包含着衣衫裤袜鞋,最典型的也是最平常的就是草鞋、蒲鞋和蓑衣等。

除了日常穿戴,千百年来,江浙一带,人们的住宅、养蚕都和稻作有关,以前打墙都是用泥土,混以砻糠或者切碎的稻草,称为“稳泥”,湿时韧干透且硬,屋顶用稻草结成扇状遮盖,能避风雨,且“冬暖夏凉”。

吴越稻作文化和民俗文化往往连在一起,如江南一首比较著名的歌谣《看灯》:

“元宵佳节闹洋洋,百样花灯挂满堂。东西南北人潮涌,男女老少看灯忙。看灯看到种田郎,干柴白米燥砻糠。看灯看到养蚕娘,龙蚕结茧细丝长。”

稻作文化和江南美食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由稻米演绎派生出来的食品品种繁多。浙北一带蚕乡,在饲养蚕的前夕,人们要用米粉和入南瓜,做成茧状小圆子,分以四邻。在养蚕季节,民间还有“望蚕讯”的习俗,其间要用米粉做成软糕,送到亲家门上。

还有如正月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草头圆子、甜麦塌饼,端午节的粽子等节俗饮食也浸润着稻作文化。而春节打年糕的习俗更是透着浓浓的江浙味道。每年的农历十二月,磨米粉打年糕是农家的头等大事,年糕做好,便成了农家进城走亲戚时最好的馈赠物品。除此外,还有如松糕、定胜糕、桔红糕也都是米粉制成的佳品,其中松糕、定胜糕往往是婚嫁乔迁、造桥筑房时表示庆贺的食物。

“稻神”的传说

在江浙一带,几千年来还有“稻神”的传说,每年春天播种前,民间盛行祭祀“稻神”——田公地母。下田插秧前,一些老人站在田埂上,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稻神护佑。

浙北地区流传的田公地母,就是伏羲和女娲,传说盘古开天地后,伏羲和女娲专司播种,播种在水里的称田,播种在岸上的称地,田里长稻谷,地里长麦类。因是从南播往北,所以南面的熟得早,北面的熟得迟。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专门管理田地。民间传说,女娲补天,使得人间风调雨顺,并掌管着民间农耕,田地间丰收取决于地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民间崇拜地母似乎天经地义。浙北一带,过去城郊一般都建有“田公祠”,是一种比土地庙大不了多少的小庙宇,里面供奉着一男一女两尊神像,那就是“田公地母”,两尊神像都手持稻穗,正襟危坐。讲究一些的祠内,两尊神像面前还塑有鳌鱼,那是因为传说江浙一带是福地,土地由鳌鱼背着,如遇大旱,鳌鱼就下沉,如遇大水,鳌鱼就上浮,所以永远不会大旱大涝。

江浙一带流传一首《田公地母谣》:

“田公地母做人家,种田看蚕一团花。

田公耘田又播种,地母入田插禾秧……

一年四季不落闲,田公地母乐哈哈。”

每年秋天,田间稻谷收割完毕,人们就会到“田公祠”祭祀田公地母,以表达对稻神的感恩之情。稻神传说和稻作文化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地母祠”或“后土娘娘祠”,人们都把其作为“产生万物至高无上的神灵”来崇拜。

人的一生,婚姻是最大的一桩喜事。在浙北乡间,人们办婚事也离不开稻作文化,通常是用一种叫“赞田蚕”的形式,赞田蚕又称为“盘米囤”,新人迎进门、拜过堂后,阿公阿婆端坐厅堂中央,由乐人师傅或喜娘指引新人围绕两位长辈盘旋,边盘边唱,意在祝福田蚕茂盛,其中就有“田公地母两边坐,田头地面来帮助”的唱词。

正因为稻作文化作为一种民俗,体现在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但有娱乐性更有实用性,所以在其精神实质的传承方面,永远不会衰退。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着有关的农耕方式和许多祭祀习俗,以及保护自然和孝敬长辈等民俗传统。

麦秸直接还田及稻作栽培体会 篇4

一、麦秸还田难点

1.传统观念与现实有差距。传统观念认为:“长期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地力, 促进农作物增产, 否则极易发生土地越种越板结, 越种越贫瘠的现象”。自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后, 绿肥不种了, 家杂肥越施越少了, 秸秆还田基本是空白, 多年下来, 土壤有机质经现在多点检测未见明显降低, 作物产量也未见减少, 由此, 农民对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肥力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传统理论对农民的说服力在下降。

2.农民对保持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意识淡漠。因诸多方面原因, 大部分在田麦秸被付之一炬, 污染大气, 影响交通安全, 易引发火灾;弃于河湖沟渠、道路, 污染水体, 影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于大部分土地承包人局限自身立场, 因未有明显的直接经济利益损失, 又未见可得收益而缺乏改变愿望。

3.传统习惯影响。缺乏利益驱动的习惯改变往往缓慢而又艰难。禁焚麦草如果没有群众心服的基础, 仅靠一般宣传或一时的地方行政干预很难奏效, 在具体查处时又缺少法律规定, 况且防不胜防, 一但有人开头, 很快“烽烟四起”。

4.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农业新技术推广, 在实际操作中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就秸秆直接还田而言, 不同作物及所采取方式往往各异, 以水稻为例, 在目前生产条件下, 达到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便于实际操作, 采取什么方式?留茬多高?麦秸截取长度多少?一般每亩秸秆还田量以多少为宜?对田地有犁耕和旋耕, 旋耕又分干旋和水旋, 使用不同功率机械作业, 耕作深度和质量又有区别, 水稻栽培有移栽有直播, 移栽又分手插和机插……, 所以, 不针对作物和种植处理方式先行研究相关环节、存在问题、技术要求, 该项工作就难以取得长足进展。

5.农业机械适应程度较低。目前, 配套大功率水田作业旋耕机全区仅有2台, 具有分段截短麦秸功能的小麦收割机不足20%, 而不能碎草的收割机退役缓慢且还在批量生产, 只有当农民对碎草形成旺盛市场需求, 才能促进相应配套机械的更新普及, 此尚需一定过程和时间。

6.缺少上规模并能长期坚持下来的成功范例。因起步较晚和重视程度不高, 工作往往停留在一般性倡导而忽视样板的力量。新技术推广一般沿着巩固提高, 由点到面的路线辐射发展, 抓好示范是事半功倍的捷径。

7.秸秆还田具体操作中的困难。 (1) 收割机多是随机选择, 有碎草功能的因数量少可遇难找, 增加碎草每亩要多支出10余元。 (2) 农村承包地多分散零星, 往往不便于大中型拖拉机耕作, 机手见草多不仅要加价甚至还不愿作业 (怕麦秸缠轴) 。 (3) 先耕后旋虽然掩埋麦秸效果好, 但与现在普遍实施的一次性旋耕相比, 工序、费用均增加, 既费时且不易找到合适机械。 (4) 秸秆还田后整地和手插秧难度有所增加, 相比之下麦秸戳手, 雇工不愿干。 (5) 移栽后局部地方有时会出现水稻发黄或僵苗, 要适度加强管理。 (6) 因粮食比较效益低, 农村青壮劳力多外出打工, 水稻栽培趋向简化;农忙季节时间、人手紧张, 在劳力、操作复杂程度和成本核算增加的情况下, 许多人虽然明白秸秆还田好处和道理仍选择放弃。

8.秸秆还田虽是培肥改土必然发展方向, 但在县区一级目前缺少全面的统筹安排, 没有明确的责任单位和分工, 没有指令性的计划任务及考核奖惩措施, 缺试验、示范、推广启动补助资金。

二、对策

麦秸还田是扭转焚烧麦草局面的重要措施, 兼有培肥改土和环境保护功能, 同时相对简便易行, 今后必将得到发展。针对上述难点问题, 分析原因, 找出对策并付诸实施, 将成为农技工作者的一项任务, 为此建议:

1. 政府统筹安排, 科学制定规划, 明确责任单位, 适度予以补助, 注重交流学习, 加强验收考核。

2.逐步培养、巩固农民秸秆还田的习惯, 切实做好有组织的多轮培训, 贴近生产实际, 站在农民角度,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明之以利, 既要禁焚麦秸, 又给解决办法, 让基层农民明白, 麦秸还田不复杂, 不难办, 不减产, 虽然初期增产效果不显著, 但随实施次数增多, 土壤培肥后累加效益愈来愈大, 将为今后轻简高产栽培打牢基础。同时通过扶持帮助种植能手和种田大户, 循序渐进抓好一批长期固定的试验和样板田, 也是一种在当地更为直接有效的宣传,

3.目前涉及农作物种植的补贴项目资金不少, 如粮食直补, 增支补, 良种补贴, 农业三项工程, 商品有机肥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 农业开发, 农机补贴, 新技术推广等等, 如果在这些补贴项目原定目标大部或基本实现的情况下, 协调一部分资金, 直接用于秸秆还田的研究、试验、示范、推广, 必将很快出现较大起色。

4.抓住现在农机补贴机遇, 争取把有助于麦秸还田的农用机械列入补贴范围, 鼓励支持农民购买。农机业务部门对更新购买收割机者大力宣传秸秆还田发展趋势, 建议购置有碎草功能的收割机, 条件成熟时, 可以通过逐步限产和限制老式机械作业的办法推进秸秆还田实施。

5.农技、农机部门加强协作, 秸秆还田应成为今后农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秸秆粉碎和均匀掩埋处理过程中如何提高工艺水平以农机为主, 水稻栽培管理则以农技为主。实质上麦秸还田就是增加了一道工序, 同时却为农机部门进一步推广水稻机插秧提供了良好契机。双方联合攻关要顺应农民轻型简化栽培愿望, 基本要求是广适、简单、低价、实用。

6.加强栽培研究, 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此地与麦秸还田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方式有: (1) 传统手插秧, 除麦秸戳手外, 其他问题暂未显现; (2) 机插秧, 既无麦秸戳手顾虑又提高了工效, 工作重点在育秧、适期移栽、管水、除草上。 (3) 直播稻, 以旱直播为主, 麦秸还田与否, 栽培基本相似。 (4) 麦收前旱直播, 目前面积很小处于试验阶段, 做法为:麦收前将每亩7千克左右常规粳稻干种均匀撒进麦田, 随即用能碎草的收割机收麦, 然后按一丈宽标准开沟, 保持灌排通畅, 以田间麦秸为种子覆盖物并挑匀, 最后上水1天再排水, 其它同一般直播稻。此方法简单, 麦秸不再成为麻烦而变为必需物, 利用秸秆覆盖种子, 不施基肥, 不耕翻土地。注意事项有, 土地要相对平整, 盖草要匀且不能过厚, 基本苗控制在每亩10万左右, 水稻生长前、中期不能缺肥, 防治草害、纹枯病、倒伏是重点。此种方式对促进秸秆还田最为有利, 问题是因淮北种植直播稻尚存风险有争议, 能否推广目前处于悬置状态, “皮若不存, 毛将焉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麦秸还田后水稻管理要注重三点:一是基本苗适当多栽, 预防及弥补出现局部僵苗的缺陷。二是水稻活棵后干湿交替, 促进麦秸分解, 避免长期积水。三是及时补氮, 麦秸分解耗氮, 缺氮水稻发黄, 因此既可以在整地时适当增施氮肥, 也可以在水稻活棵后及时补氮。

稻作 篇5

关键词:水稻;“三定”技术;试验;示范

水稻“三定”栽培技术是2012年国家农业部主推技术。为了摸清水稻“三定”技术在广西桂南稻作区的应用情况,2012年我站在福绵区福绵村早稻、玉州区高山村晚稻进行了水稻“三定”技术的试验示范,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试验示范的时间、地点。

2012年早稻试验示范设在福绵区福绵村,示范面积13.33hm2,种植品种为Y两优1号,早造3月19日播种,4月10日抛秧,7月16日收获。晚稻试验示范设在玉州区高山村,示范面积33.33hm2,种植品种为Y两优1号。晚稻7月7日播种,7月25~29日抛秧,11月7日收获。

1.2 “三定”的确定。

定产:早稻平均667m2产600kg,比前3年平均每667m2增产8%以上;晚稻平均667m2产550kg,比前3年平均每667m2增产8%以上。定苗:每667m2抛秧1.4万~1.5万蔸,每蔸2~3苗。定肥早稻和晚稻一样667m2施纯氮17kg(N∶P∶K=1∶0.4∶0.7)。

1.3 田间管理技术。

1.3.1 育秧:示范片實行统一品种、统一浸种催芽、统一管理技术。采用434孔秧盘60块或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施壮秧剂1kg。

1.3.2 按技术要求施肥:基肥每667m2施50kg挪威高钾复合肥(N、P、K含量见表1);蘗肥抛后7d667m2施尿素10kg;穗肥分两次,幼穗分化肥每667m2施5kg尿素+10kg挪威复合肥,抽穗前667m2施10kg挪威复合肥。具体用肥情况见表1。

表1 施肥情况调查表

1.3.3 水分的管理:无水层抛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抽穗前5天回水稻田,后期干干湿湿直到收获。

1.3.4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进行。具体施药见表2。

表2 农药施用情况调查表

2 试验示范结果

2.1 试验产量。

2012年7月1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组织专家全田实割验收:福绵村示范片早造平均667m2产658.05kg,比对照田块增产53.7kg/667m2,增幅8%。2012年11月7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组织专家对高山村示范片验收,平均667m2产595.9kg,比对照田块增产55.2kg/667m2,增幅10%。具体验收数据见表3。

表3 水稻“三定”产量及经济结构调查表

2.2 生产成本与效益(见表4)。

表4 生产成本及效益调查表

单位:元/667m2、kg/667m2、元/kg

3 试验示范结果分析

3.1 “三定”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三定”施肥的667m2产量为:早稻658.05kg,比对照田块﹙kg/667m2﹚增产53.7kg,增幅8.0%;晚稻595.9kg,比对照田块增产55.2kg/667m2,增幅10.0%,增产效果比较显著。

3.2 “三定”技术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3的数据表明,不论早稻或晚稻,该技术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均比较明显,从每667m2有效穗来分析:早稻为20.78万穗/667m2,比对照20.16万穗/667m2增加了0.62万穗/667m2。从每穗粒数分析:早稻平均每穗总粒158.3粒,实粒130.1粒,分别比对照平均每穗总粒155.5粒、实粒126.4粒增加了2.8粒/穗和3.7粒/穗;晚稻平均每穗总粒160.8粒,实粒129.8粒,分别比对照平均每穗总粒155.3粒,实粒126.7粒增加了5.5粒/穗和3.1粒/穗,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分析:一方面,水稻“三定”栽培技术的肥料施用方法是重基肥﹙占50%﹚,同时采用434孔大孔秧盘或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培育壮秧,因而能促进大田秧苗低位分蘖、多分蘖、多壮蘖,继而为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并为大穗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水稻“三定”栽培技术的肥料施用方法比较重视穗肥、粒肥的施用﹙约占30%﹚,穗肥能促进幼穗分化,有利于生成大穗,粒肥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这种施肥管理技术尤其是对有两段灌浆的超级稻品种作用更明显。

3.3 经济效益分析(见表4)。

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采用“三定”技术比普通栽培收益更高,一般每667m2增收150多元,其中早稻总收入1842.48元/667m2,纯利994.48元/667m2,比对照1692.18/667m2,纯利844.18元/667m2增收150.30元/667m2,增幅8%~17%;晚稻总收入1906.88元/667m2,纯利1008.88元/667m2,比对照1730.24/667m2,纯利832.24元/667m2增收176.64元/667m2,增幅10%~21%。

4 结论与建议

稻作 篇6

特征特性:生育期123天, 需活动积温2400℃。株高90厘米, 分蘖力极强, 平均穴有效穗达30个。主穗约180粒左右, 结实率98%。稻谷粒呈长形, 千粒重约26克。植株挺健秀丽, 熟色好, 稻浪滚滚, 极为壮观。米质优, 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米标准。米饭食味清香、柔韧, 剩饭不回生。大米晶莹透明, 无惊纹粒, 无腹白粒。糙米率83.6%、精米率74.5%, 出米率较高。田间抗性好, 适应性广。具有耐肥、抗病、耐寒、耐旱、耐盐碱等诸多优点。

产量表现:2004年~2006年连续三年试验, 平均产量为875公斤, 比对照增产47%;2007年省内外16点次综合试验示范, 产量稳定在870公斤;2008年省内外10县市31点次示范种植, 最高点次亩产896公斤, 最低点次863公斤。产量稳定性好, 深受示范者和周围稻农的欢迎。

稻作 篇7

关键词:水稻土,稻作制,全锰,有效锰

锰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与作物体内许多酶的活性和氧化还原体系有关,并直接参与光合作用[1]。土壤是作物锰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锰的含量、存在形态和有效性不仅与成土母质、成土过程有关,而且更易受耕作制度、土壤水文状况、有机肥的施用等因素的影响[2~6]。红壤性水稻土是我省的主要耕作土壤,也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稻田土壤[7]。持续不断的土壤淹水与落干是这一土壤重要的水文特征,强烈地影响着土壤的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本文以长达2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稻作制、有机肥施用水平和地下水位深度对红壤性水稻土全锰及不同形态有效锰含量的影响,旨在准确预测红壤性水稻土锰的肥力变化规律,为合理选择稻作制,提高我国南方稻田土壤锰的生物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土壤

采用湖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系1982年春建立的稻作制、有机肥和地下水位三因素多水平长期定位试验点的土壤。该土壤为由耕型第四纪红土红壤开垦而来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的原始土壤的某些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 H(H2O)5.6;有机质13.5g/kg;CEC16.2cmo l(+)/kg;<0.01mm粘粒272.0g/kg;土壤全锰829.7mg/kg。各试验处理内容及代号见表1。其中常量有机肥处理为早稻每季每公顷施鲜紫云英22500kg/hm2,晚稻每季施鲜稻草7500kg/hm2;高量有机肥处理为早稻每季施鲜紫云英45000kg/hm2,晚稻每季施鲜稻草11250kg/hm2;化肥处理只施化肥,不施任何有机肥。各处理N、P、K的施用量一致,每季施纯N150kg/hm2,N∶P2O5∶K2O为早稻1∶0.5∶1,晚稻1∶0∶1。

于2001年春季翻耕前,取各处理新鲜表层土壤样品(0-20cm),放置风干,过0.25mm筛后,测定土壤全锰和各形态有效锰的含量。

1.2 研究方法

1.2.1 土壤全锰的测定

用HF-HNO3-HCl O4消化、KMn O4比色法测定土壤全锰[8,9]。

1.2.2 土壤有效锰的化学形态的分级测定

采用Warden和Reisencuer(1991)提出的顺序浸提分级方法测定[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土壤全锰含量

结果表明,经过20年不同处理的淹水种稻,红壤性水稻土的全锰含量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与原始红壤旱土相比,各处理红壤性水稻土耕层土壤全锰含量明显下降,平均仅为494.8±135.6mg/kg,降低达68%,而且不同处理间差别很大,如在低水位条件下施用常量有机肥的稻-稻-冬泡土壤(M4)全锰含量高达666.6mg/kg,而高水位条件下施用化肥的稻—稻—冬油土壤(M15)全锰含量仅295.4mg/kg,相差达371.2mg/kg(表2)。这说明不同处理土壤因受不同稻作制、有机肥施用水平和地下水位深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土壤中的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还原、溶解、淋溶迁移等变化。

2.1.1 不同地下水位深度的影响

由表1和表3可知,两种地下水位深度处理对耕层土壤全锰含量的影响差异很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地下水位处理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与原始旱地土壤相比,其全锰含量相差很大,说明旱改水田后,耕层土壤锰由于溶解、还原或淋溶而显著降低,这与野外调查结果相吻合[11]。

注:带“*”的数据作方差分析,数字右上角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a,b,c)或极显著(A,B,C),下同。

2.1.2 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的影响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田土壤全锰含量的影响明显不同,以化肥处理土壤全锰含量最低,两种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处理土壤全锰含量都明显大于化肥处理,常绿肥处理土壤全锰含量又大于高绿肥处理土壤全锰含量,方差分析表明,常绿肥和化肥处理间差异达1%的极显著水平,高绿肥与常绿肥和化肥处理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锰的淋溶损失,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有机肥的施用量并不与土壤全锰含量结果相一致,而是常量有机肥处理大于高量有机肥处理。这可能与过量施用有机肥,引起土壤锰的过度活化和向下淋移有关。由此可见,从保持红壤性水稻土锰素肥力出发,也应注意有机肥的适宜施用量。

2.1.3 不同稻作制的影响

表5结果表明,三种稻作制处理中,稻—稻—冬泡处理耕层土壤的全锰含量显著高于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两种稻作制处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稻—稻—冬泡处理与稻—稻—冬绿处理间的差异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都是水旱轮作,而稻—稻—冬泡却是长期淹水,这说明频繁的干湿交替反而加剧锰的还原淋失,使耕层土壤全锰含量下降。由此可见,造成红壤性水稻土耕层土壤锰的淋溶损失主要是旱改水和水旱轮作。

2.2 不同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效锰化学形态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稻作制,有机肥施用水平和地下水位深度处理耕层土壤的有效锰含量差别很大,说明不同处理可引起红壤性水稻土有效锰的化学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2.2.1 不同地下水位深度的影响

由表2可知,高水位处理的土壤氧化锰、易溶态锰和专性吸附态锰的含量都高于低水位处理,但弱吸附态锰的含量低于低水位处理。有效锰总量高水位处理大于低水位处理。但除易溶态锰含量大于原始旱地土壤外,其它各形态锰含量和有效锰总量都小于原始旱地土壤。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地下水位深度处理之间,各形态有效锰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只有旱改水对土壤锰的化学形态有显著的影响,而不同地下水位深度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2.2.2 不同稻作制的影响

由表5可知,稻—稻—冬泡处理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都明显高于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两种水旱轮作处理。方差分析表明,稻—稻—冬泡处理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与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之间均达到1%的极显著差异水平,但后二者之间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长期淹水处理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反而高于频繁进行干湿交替的水旱轮作处理。由此可见,水旱轮作也是影响土壤锰化学形态转化的重要原因。

2.2.3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的影响

施用不同量有机肥对土壤各形态有效锰的影响不同于对土壤全锰的影响,由表2和表4可以看出,虽然化肥处理的土壤全锰含量最低,但化肥处理的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都高于施有机肥处理,有效锰总量也高于另两种处理,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处理之间的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这也说明施用有机肥不是引起土壤锰活化和淋失的主要原因,而旱改水是导致土壤锰活化和淋失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就3种处理来说,以不同稻作制处理对土壤各形态有效锰的影响差异最大,其次是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处理,不同地下水位深度的影响差异最小。

2.3 土壤全锰、有效锰和各形态锰与有机质、pH、CEC之间的关系

对土壤全锰、有效锰总量和各形态锰与土壤有机质、pH和CEC之间作相关分析见表6。从表6可知,土壤pH是影响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的主要因素,而有机质与CEC对土壤全锰的影响不大,其结果与对湖南省各成土母质发育的旱地和稻田土壤全锰和各形态有效锰的调研结果差别很大,这可能与湖南省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包括旱地土壤的锰素状况明显不同有关。

注:“*”表示显著相关,“**”表示极显著相关。

土壤pH与土壤易溶态锰、弱吸附态锰、专性吸附态锰、氧化锰和有效锰总量都达到了1%的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与土壤全锰也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明显。这说明土壤pH主要影响红壤性水稻土的有效锰含量,而与土壤全锰的关系相比影响不是很大。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和全锰含量均呈正相关,但只与土壤全锰含量的相关性达到了5%显著相关水平;与其它各形态有效锰的含量相关不明显,对易溶态锰和弱吸附态锰的影响稍大一些。

土壤CEC与土壤弱吸附态锰和土壤全锰均呈负相关,但与土壤全锰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达到了1%的极显著相关水平(n=18);与土壤易溶态锰、专性吸附态锰、氧化锰和有效锰总量成正相关,但相关均不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3.1 旱地改水田后,土壤全锰和有效锰的含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稻田土壤耕层全锰含量明显低于旱地红壤,但有效锰中对作物有效的,作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易溶态锰含量,任一处理稻田均高于旱地,这说明易溶态锰受稻田土壤的水分、pH、Eh、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最大,同时也说明淹水种稻确实使土壤锰的有效性提高。

3.2 就稻作制、有机肥和地下水位三因素对红壤性水稻土锰含量的影响来看,无疑稻作制对土壤锰的影响最为深刻。实施水旱轮作的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两种稻作制,由于频繁的干湿交替,土壤中氧化还原、离子交换、沉淀溶解等更加剧烈,大大加强了锰的淋溶淀积,其土壤全锰和有效锰含量明显低于稻—稻冬泡处理。这说明长期连续淹的稻—稻—冬泡处理尽管土壤始终处于水分饱和状态,但锰的淋溶反而不如水旱轮作处理,日本和印度学者在研究水稻土锰素行为时也发现,锰的淋失主要发生在稻田排水期间。这一结果为我们客观正确评价不同稻作制的利弊提供了新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陆景陵.植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63-66.

[2]刘铮.中国土壤微量元素[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1996:134-176.

[3]熊金莲.土壤含水量对活性锰的影响[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0,17(4):288-293.

[4]Christensen PD.The status of soil manganese as influenced by moisture,organic matter and pH[J].Soil Sci.Soc.Am.Proc.,1950,15:279-284.

[5]Singh Y N.Distribution and forms of copper,iron,manganese and zinc in calcareous soi[J].Indian Soil.Sci.,1998,146:359-365.

[6]刘学军.土壤中锰的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Ⅰ.土壤中锰的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农化通报,1997,13(1):51-57.

[7]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208-210.

[8]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35-141.

[9]Warden BT,Reisencure H M.Fractionation of soil manganese forms important to plant availability[J].Soil Sci.Soc.Am.J.,1991,55:345-349.

【稻作】推荐阅读:

上一篇:李校长在新学期提高教学质量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陈彩梅 中班建构活动:马路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