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024-07-27

《机器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精选8篇)

《机器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篇1

《控制系统工程案例分析(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控制系统工程案例分析(机器人)-Case Study in Control Systems(Robotic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24/1.5

四、先修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过程控制

五、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课程讲授和工程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研究前沿与应用领域;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向学生展示控制学科专业最新发展和工程应用前景;提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机会,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适用学科专业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流管理(系统工程方向)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6学时)

1.1 机器人名称的由来

1.2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3 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1.4 机器人的结构与控制方式

1.5 机器人应用实例演示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案例分析(8学时)

2.1 齐次坐标变换

2.2 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2.3 逆运动学方程

2.4 斯坦福机械手的运动学方程(案例1)

2.5 肘机械手的运动学方程(案例2)

第三章 动力学与控制案例分析(8学时)

3.1 拉格朗日力学

3.2 机械手的动力学方程

3.3 单连杆机械手的控制

3.4 多连杆机械手的控制与案例分析

第四章 机器人控制技术展望(2学时)

八、教材及参考书

[1] Richard P.Paul.Robot Manipulators: Mathematics, Programming and Control.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USA, 1981

[2] 黄心汉,机器人原理及控制技术,ppt.课件,2008

[3] 蔡自兴,机器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 熊有伦等,机器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九、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十、其他说明

考试方式和讲课的内容及学时分配,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调整。

《机器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篇2

编译原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继“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之后的又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以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为基础, 讨论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1]、基本设计方法和主要实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能深化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本质与计算机工作过程的认识, 加深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 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并将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于一般软件的设计。因此, 努力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精髓, 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编译原理课程现状与问题

编译原理课程由于理论性强,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应用其他课程的知识较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抽象、算法复杂、难于理解,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 编译原理被普遍看做是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中最难讲解、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 在教学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理论知识抽象难懂, 学生有畏惧心理

这门课程主要讨论编译的基本理论和编译器构造的基本方法, 涉及的理论知识抽象、难懂, 如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语法制导翻译以及各种算法, 又综合运用到前面所学的相关课程的知识, 确实具有相当的难度, 使得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此外, 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将来只能用于编译器的设计上, 而大多同学将来都不太可能去从事编译器的设计工作, 因此普遍认为这门课没有用, 学习热情不高。

1.2 理论课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目前, 编译原理的理论课大多以老师讲解为主, 很少辅之以其他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又大多是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算法,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难形成, 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慢慢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1.3 实验内容脱离实际, 不够合理

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大多要求实现一个小型语言的编译程序, 而实现一个编译程序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知识, 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熟悉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功能,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 编程能力都相对欠缺, 实现编译程序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 大多同学在实验时碰到的困难太多, 无从下手, 干脆放弃努力, 也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2 教学探讨

2.1 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培养学习兴趣

根据这门课程抽象难懂的特点, 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才能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这门课的先行课程如“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程, 学生实际已经具有相应的能力, 老师需要的是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 让学生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 明白以他们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 有足够的能力学习掌握编译原理这门课程, 在学习之前首先消除畏惧心理。

编译程序涉及的算法、思想和实现技术除了设计编译器以外也可广泛应用于一般软件的设计实现[3], 如文本编辑器、信息检索系统、模式识别器等, 对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编译程序中的各种算法和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 以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采用案例式教学, 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编译原理中涉及的大量概念和算法都过于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借助实例, 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 词法分析部分主要阐述词法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方法, 相关概念和算法较多, 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程序范例进行教学。通过编写一个读单词过程, 从输入的源程序中, 识别出各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 即基本保留字、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分隔符五大类, 并依次输出各个单词的内部编码及单词符号自身值。在课堂上通过程序的运行来展示词法分析器的工作过程。通过实例教学, 学生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3 注重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解, 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4]。我们在教学中, 特别注重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去思考探讨。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有目的的设计问题, 有意义的提出问题, 通过问题把知识点引导出来,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 LR分析法是语法分析中较难的部分, 其中包含了四种不同的分析表构造方法, 学生不好理解。在讲解时先给出LR (0) 分析表的构造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从而引出SLR分析法,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SLR方法的不足, 引出LR (1) 分析法, 同样的方法引出LALR分析法。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教学, 不仅破解了教学难点, 也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启发式教学,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自主能力。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2.4 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板书相结合, 提高学习效果

编译原理课程内容抽象, 知识点多,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借助形象化的教学手段, 构建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设施、电子教案、教学网站等多种途径把知识化静为动, 寓教于乐。为此, 我们精心编制了多媒体课件, 用Flash技术制作了动画, 可以生动形象的演示抽象概念和复杂算法。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完全抛弃板书, 因为板书灵活, 可以随时补充。所以在教学中应做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

2.5 精心设计课程实验, 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编译原理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但是如何组织实验内容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5]。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实现一个小型语言的编译程序, 而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编程能力都还欠缺的学生来说, 实现完整的编译程序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 大多同学在实验时碰到的困难太多, 无从下手。对此, 我们的做法是提供给学生程序源代码但是空出关键模块, 学生只需完成关键模块的编写, 大大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也使学生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在实践环节中, 根据学生的能力、性别, 采用互补的搭配方式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设小组长负责实验的学习讨论并对各成员进行分工。每一次实验结束后, 各个小组以小组长为代表汇报自己的作业, 由其他小组自由提问, 实现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 分享各组的实践成果, 互相借鉴, 很好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编译原理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教学实践出发, 对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课程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更合理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文华, 王荣波.基于建构主义的编译原理实践教学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4) :67—70.

[2]舒忠梅, 李文军, 周晓聪.编译原理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S2) :101-104.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何炎祥.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编译原理”教学综合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05 (03)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探索 篇3

摘 要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存在理论性强、不易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的通信系统设计经验以及大学本科授课体会,在理论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授课质量。

关键词 通信原理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03-02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的传播方式也从上世纪末的以书信和固定电话为主转变为蜂窝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学习和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和技术也成为信息社会每一位成员,尤其是未来的通信工作者的迫切需求。作为现代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通信人才的理论基础甚至未来整个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因此对通信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拟从多方面对通信原理课程进行改革,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做出创新与改革。

一、改革理论教学,夯实理论基础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随机过程及信道、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PCM终端技术、最佳接收的概念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使学生熟悉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分析和研究通信系统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实验实践,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设计和仿真较大规模通信系统,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这门课程内容比较丰富,原理性较强,抽象概念多,除了用到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的相关知识,也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特别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并且前后概念与内容相互交错,知识体系繁杂,对于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繁琐的理论推导简单化,尽量进行理解性、简单化讲解,总体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思路,而不是陷入繁琐的数学推导中却把握不住方向。考虑到近年来数字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要侧重于数字通信基础理论方面的讲解,并且要联系当前热门的3G和4G等移动通信系统。同时理论的讲解要结合必要的能够充分说明问题的例题,理论是抽象的,而例题是接近实际问题的,因此例题的讲解能够更好地强化学习的效果。此外,在选择和设计例题时,要多联系前后知识点,既能够回顾过去的知识点,解释当天课程内容的应用方法,又能够引出后面章节的知识内容。最后给同学们一定的练习题并适时的进行习题讲解说明,通过多个方面的结合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改革实验教学,紧密联系实际

《通信原理》课程通常会有一定学时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采用的相关技术等,建立通信系统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在分析和理解通信系统方面建立统一的理论和感性认识。实验往往是通过通信原理实验箱来进行,一般包括PCM编译码、AMI/HDB3编译码、FSK调制解调过程以及帧结构及其传输等实验内容,来了解通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的整个流程。比如通过模拟电话的抽样、量化和编码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接收的时候再进行模拟信号的还原,并可通过示波器来观测传输过程中各部分信号的变化,能够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基本通信系统的整个流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由于实验箱上的实验大多都是验证性的实验,而且过于基本,学生仍然不能够了解每个部分内部的实现方法,也不能够了解目前通信系统实现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因此可以添加Matlab或者Simulink等方面的实验内容,着重对一些常用的数字基带调制解调方式,如QPSK和QAM等进行编程仿真,绘制误比特率曲线,更进一步可以将实现过程定点化,使学生更能够学习到实际实现时的种种细节,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三、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体系确定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数学公式较多的学科,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是按部就班的讲解会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黑板板书为辅,在教学方法上面注重与现实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过程中,结合现代通信发展的现状,穿插讲授各种基础技术理论的发展演变和现实当中的应用,做到让学生学得有目的、有感受,而不是孤立的学习理论知识。比如说目前与我们生活密切结合的WIFI技术和蜂窝通信系统,在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上都可以跟这些系统的某些部分联系起来,并辅以Matlab或者Simulink的仿真演示,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这些知识点的应用带来的优势,解决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等,从而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高考核质量

考核是对学习的结果做出评估,是反映教学效果的手段。而课程开设能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课程的考核方式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特点,考核方式作如下尝试: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采用试卷笔试和实验编程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笔试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出题的时候要注意将概念性的知识应用化,不单纯考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情况,而是考核学生对概念是否理解,能否在实际当中应用的能力。实验编程可以根据平时实验课上的学习内容稍加变动,考核同学们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综合两个方面可以全面地对学生做出考核,并且可以引导学生从考试前突击进行死记硬背的思维中走出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与创新的过程,目前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如何能够将通信中的概念和原理讲解的深入浅出;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气氛的调动能力;如何提高基础差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够兼顾吸收较快的同学有新的学习点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加强与同行交流学习,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青,于秀兰.通信原理(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6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白运新.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9).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4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学

分:2 周数:2周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等。

执 笔 人:傅家新,王任芳 审 订 人:吴洪特

一、目的与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就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加强锻炼:

1.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 2.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迅速准确地进行工程计算(包括电算)的能力;

4.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来源要求

课程设计题可以结合科研成果提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单元操作设计题,也可以从生产实际中调查和搜集题目,另外也可根据资料和手册,编制符合教学要求的题目。

2.设计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要求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目录(2)设计题目(3)流程示意图

(4)流程和方案的说明及论证

(5)设计结果概要(主要设备尺寸,各种物料量和操作状态,能耗指标,设计时规定的主要操作参数及附属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6)设计计算与说明

(7)对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8)参考文献目录 3.图纸要求

画工艺流程图和装配图(或设备工艺条件图)一张,制图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机械制图标准制图 电算要求

学生使用电算时,除上述要求外还应列出注释(包括符号说明),主要程序的框图及程序运行结果 主要设计题目要求

争取生产实习与设计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适宜的课题

三、课程设计内容

根据理论课时和课程设计课时的长短,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分别酌情考虑选择下列几种类型的设计题目:

1.换热器的设计 2.蒸发装置的设计 3.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4.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5.干燥器的设计

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具体要求如下:

设计内容一:列管式(或板式)换热器的设计(以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为例说明)(2周)

(一)设计内容 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确定设计方案(1)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2)换热器内流体流入空间的选择 2 化工计算

(1)传热面积的计算

(2)管数、管程数及管子排列,管间距的确定(3)壳体直径及壳体厚度的确定 换热器尺寸的确定及有关构件的选择 换热器流体阻力的计算及其输送机械的选择 5 绘制流程图及换热器的装配图 6 编写说明书

(二)设计要求: 在确定设计方案时既要考虑到工艺,操作的要求又要兼顾经济和安全上的要求。在化工计算时要求掌握传热的基本理论,有关公式,要知道查哪些资料,怎样使用算图以及怎样选用经验公式,并进行优化设计。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来选择换热器的构件 要求一部分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及优化设计方案 5 要求必须掌握固定管板式或浮头式列管换热器的设计

设计内容二:蒸发装置的设计(以标准蒸发器的设计为例说明)

(2周)

(一)设计内容 根据溶液的性质及工艺要求确定蒸发器的操作条件,蒸发器的型式和蒸发操作的效数 2 根据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计算加热蒸汽的消耗量及各效的蒸发量 3 求出各效传热量和传热面积 蒸发器尺寸的确定和有关构件的选择 5 附属设备的选型

6绘制流程图及蒸发器的装配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设计任务书合理选择蒸发器的类型 2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试差法对多效蒸发器进行工艺计算 3 必须根据有关国标来选择蒸发器的构件

设计内容三:填料(或板式)吸收塔的设计(以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为例说明)

(3周)

(一)设计内容 吸收的汽液平衡关系的确定 2 吸收流程的确定 吸收剂的选择及吸收剂用量的计算 4 填料的选择 塔径和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6 进行阻力计算及气液输送机械的选型 7 塔的辅助装置的选型(1)喷淋装置(2)气体分布器(3)液体分布器(4)气体进出口装置(5)填料支承装置 绘流程图及吸收塔的装配图 9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要求 必须掌握填料塔设计的有关原理、步骤 2 必须学会合理地选择填料 必须校核本设计是否满足填料塔设计的有关设计要求 4 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来选择塔的附件如封头、支座等 5 要求部分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设计内容四:板式(填料)精馏塔的设计(以板式精馏塔的设计为例说明)

(一)设计内容 1 设计方案的确定(1)操作压力(2)进料状态(3)加热方式(4)热能利用 2 工艺计算(1)物料衡算(2)热量衡算(3)回流比的确定(4)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塔板及塔的主要尺寸的设计(1)塔板间距的确定(2)塔径的确定

(3)塔板布置及板上流体流程的确定 流体力学的计算及有关水力性质的校核 5 板式精馏塔辅助设备的选型 6 绘制流程图及精馏塔的装配图 9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要求 要求掌握连续精馏装置设计原理与设计步骤 要求部分学生能利用计算机通过逐板计算法求解理论塔板数 要求学生知道进料状况及回流比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并做好优化设计 4 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标准选择塔附件如:封头、支座等

设计内容五 干燥器的设计(以气流干燥器的设计为例说明)

一、设计内容 1 干燥条件的确定 干燥器的物料及热量衡算,以确定空气出口状态及空气气量 3 气流干燥器的主体设计

3周)2周)

(((1)干燥管直径的计算(2)干燥管高度的计算 流体阻力的计算及风机选型 5 辅助设备的选型(1)换热器的选型(2)除尘器的选型(3)加料机的选型

(二)设计要求 熟悉空气湿度图的用法并了解在工程设计上的应用 学会查找文献,确定最优公式来计算空气出口温度及干燥管高度 3 要求部分同学上机对干燥器的选择方案实行优化

四、时间安排(黑体 五号 粗体):内容(宋体 五号)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时间2~3周。具体安排如下:(1)资料查阅、收集和整理、设计方案确定及设计计算参数的获取

(7天)(2)工艺计算与设备主要工艺结构计算

(7天)(3)绘制设计图纸及编写设计说明书

(5天)(4)课程设计资料装订及答辩

(2天)

五、组织管理

1.由院、系指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课程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由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课程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 1.考核内容

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所完成的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的质量和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1)考勤与遵守纪律情况

10%(2)图纸数量和质量

30%(3)工艺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

40%(4)答辩(笔试和口试,主要是口试)

20% 2.成绩评定

依据上述考核内容,最后采用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五级记分制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七、主要参考资料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篇5

导 论

一、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

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二、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善”可以分成多种:有个人之善,家庭和村落之善,还有集体(城邦或国家)之善。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之善的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的是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根据他的观点,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和安排才算不失为公平合理,即所谓“正义”?这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它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持。

政治学为三种人提供帮助:

(1)政治从业人员:社会需要职业政治家。这样的政治家具有现代的政治理念,开放的胸襟和不断接受新知的能力,有引导国家不断进步的使命感和抱负,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实施策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领导大众的智慧。这样的政治家需要了解政治分析的原理,更需要掌握政治操作的原理;他不仅需要明白什么是“政治正义”,而且还需要懂得如何实现“政治正义”。

(2)政治学从业人员:社会也需要专业的政治学家。这样的政治学家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阐释和发展政治理念,推动关于政治的知识的进步,引导全社会深化政治认知,并能就实际的政策提供分析研究的成果。

(3)普通公民:社会还需要培养理性的成熟的公民。这样的公民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政治生活情景,理智地参与现实政治生活,不受偏激情绪的左右,不被偏狭意见所蛊惑,面对强者不猥琐,面对弱者不欺凌。

三、关于政治学原理

1.课程概述:

“政治学原理”是有关什么是政治以及如何认识现实政治生活的政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在系统介绍政治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分析政治体系的基本方法和概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分析的基本能力。

2.课程目的:

“政治学原理”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知识:(1)政治操作原理;(2)政治分析原理。本课程的重点是政治分析原理,目的在于使选修该课程的同学明白如何认识和分析政治生活,进而掌握政治操作的一般原理。

3.课程受益估计:

通过学习“政治学原理”,学生可以获得的主要收获是:

(1)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知识;

(2)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

在政治思维的一般训练中,培养政治分析的能力。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的含义

(一)一般的解释: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但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君权神授”的思想。《诗经》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就是讲文王奉天承运,因而统治天下。及至汉朝,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无独有偶,在西方的中世纪也有鼓吹神权政治的人,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而“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并不是出于神的”。此外,近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也不外乎是神权政治理论在近代的一个变种罢了,仍然是将“政治”的本质归结于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当属韩非。韩非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政治就是用权,“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例如,马克斯·韦伯就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和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 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政治学家吴恩裕先生也说:“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和阐述政治涵义。例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就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亦指出:“目前在英国最通用的定义是奥克肖特的定义,即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的进程。”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上述看法都具有一些片面性和局限性,一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此外,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阶层、民族等方面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政治的本质、内容、形态还是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政治以其特定的社会作用,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体现着特定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这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首先,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其次,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第三,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在强调经济基础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基础是具有反作用的,政治的进程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基础的方方面面。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权力是社会生活的强大的统治性和支配性力量,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国家是政治权力的组织体现,因此,国家政权即构成国家组织的政治权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围绕着政治权力展开进行的政治活动就表现为围绕国家政权展开进行的政治活动,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 问题,根本问题”。而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从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现象可能是错综复杂的,甚至是带有很大主观色彩的,但在实际上,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的规律,都有着其客观内容,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又是一种艺术。政治的艺术性,表现在政治活动必须在把握政治的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含义的论述,我们可以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政治权力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活动。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科学地阐明了政治的原因、本质和基本特征,为我们准确确定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指南和方法。

本书认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是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二、政治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对政治学研究的实质性内容是什么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大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者“国家活动”,将“政治学”定义为研究国家及其活动的规律的学问;

(2)认为政治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公共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

(3)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管理众人之事的研究;

(4)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一个涵盖最为广泛的定义。

我们认为,既然政治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那么,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政治学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政治哲学研究和政治科学研究。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现实政治做出评价,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如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观念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四、政治学研究途径

1.权力研究途径,可以说,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权力而展开的。权力被认为是政治的根本问题。所以通过研究权力来研究政治,是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

2.制度研究途径

3.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4.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5.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

6.国际关系研究途径

7.政治行为研究途径

五、政治学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途径和角度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a.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同时,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b.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要求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方式和方向,同时,确认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巨大反作用,即从物质生活方式中寻求社会政治生活的原因;

c.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创举,他把阶级看作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由生产资料关系基础上决定的其他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社会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关系。

d.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关系的动因、内容、功能、范围,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社会阶级、社会群体、社会团体乃至个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并由此解释政治现象。它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政治分析角度的深化。

2.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1)政治哲学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

(3)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3.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经济学研究方法;(2)社会学研究方法;(3)心理研究方法;(4)政治系统分析法;(5)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4.目前关于微观的政治科学研究技术的技术手段主要有:(1)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2)实验方法与技术;(3)模拟方法与技术;

(4)数学、统计学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与技术;(5)因素分析方法;

(6)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这些学说,不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从论证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了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

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董仲舒改造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揉合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开始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及至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臻于精巧和成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它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政治研究的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的“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1949年人民民主政权在中国大陆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成为中国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导内容。1978年以前,中国基本上实施“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政治革命、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民主专政、“反帝反修”等理论成为那个时代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题;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而改革开放、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一系列完善政治制度的相关问题成为政治研究的主要课题。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进入20世纪,中国政治学科才逐步建立起来。在100年的历史中,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建立——取消——恢复的曲折过程。

三、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这与以“国”为特征和单位的西方政治学说也形成明显对照。在那里,存在着角色和利益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所在,要求权力的互相制约;在这种利益和权力结构中,君主并不被看成是自然的家长,而是行政管理者。

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

(1)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2)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

(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

(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

(5)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

(6)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

(7)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

(8)天朝大国理想: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归依。

(9)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

(10)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

(11)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

(12)“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四、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3.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4.当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五、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内容的变迁等方面。依照历史的观点,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政治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即“传统学术”时期、“社会科学”时期和“激进批评”时期。

六、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

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其五,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七、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以下三个难题:

(1)数据问题: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和可观察的实验。但是,无论如何,人类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的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究竟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性”数据仍然是一个问题。没有准确的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的假说?在那些无法获取实证数据的领域,也许我们只能采用非科学的手段。因此,科学研究在政治领域的适应性只能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

(2)隐性价值问题:严格地说,科学研究是一种客观的研究。但是,政治研究模式和理论要实现完全的客观是非常困难的。在政治领域中,事实和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因为政治学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人性、人类社会以及国家角色等假说和信念的基础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含着一定的价值。以科学自我标榜的行为主义学说、理性选择理论和系统理论本身就存在着保守主义的价值“偏见”;女权主义政治理论也正是建立在有关性别的性质和意义的假说之上。除数据统计分析之外,政治科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因而,其科学的真实含义难免受到置疑。

(3)价值中立问题: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倡导“价值中立”而著称。所谓“价值中立”,就是强调政治研究应当实现价值祛除,主张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在研究过程中排除任何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纯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然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家可以实现客观中立的研究。而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几乎就不可能。政治与我们生活的社会相关。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经济地位、个人同情心等等,使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关于政治和周围世界的一系列认知和预想。这也就是说,在政治领域,绝对公正客观和科学中立的研究几乎不可能。实际上,相比较而言,“对获取可靠知识构成最大威胁的也许还不是来自于这些‘偏见’,而是来自于在鼓吹所谓‘政治中立’的时候根本不承认‘偏见’的存在”。

八、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1.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基于上述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篇6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4学分,72学时,其中实验36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ERP的发展历史;ERP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模块;ERP项目的组织与实施;ERP软件的操作与使用;ERP案例研讨;ERP与其他相关系统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理解ERP的管理思想以及ERP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上,掌握ERP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框架和核心业务流程,通过ERP案例研讨以及体会ERP软件系统运作的过程,了解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间的关系,掌握ERP项目实施的关键决策因素和组织实施方法;在能力上,通过在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需要。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中央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其先修课为信息管理系统等。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了解ERP理论的形成(发展历史);

2.掌握ERP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掌握ERP框架及核心业务逻辑流程;

4.掌握ERP项目实施的关键决策因素和组织实施方法;

5.了解ERP软件的发展状况;

6.掌握ERP软件的一般操作方法;

7.了解ERP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集成思想。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建议采用在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进行讲授的教学形式,讲授、实验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

3.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课学时为36。各章学时分配如下: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合计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和网上教学。

1.文字教材:主要教学媒体。是本课程教与学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对其他教学媒体起纽带作用,具有导学功能。

2.录像教材:辅媒体。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在面授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是对文字教材的强化和补充。

3.IP课件:重难点辅导,实验指导,系统操作录屏。

4.CAI课件:弥补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缺乏互动性的弱点,立足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声、图、动画、视频、自测练习、案例演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动的,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

教学内容

第1篇:ERP概述

第2篇:ERP的基本原理

第3篇: ERP的实施与案例

ERP系统的实施

ERP实施案例

第4篇:ERP综合实验

订单与批次需求计划

采购与应付管理

生产管理

销售与应收管理

月底结账

授课学时

4 8 6 6 4 4

实验学时

6 8 6 8 36

5.网上教学:教学辅导、答疑、阶段性总结和复习等。

三、教学环节

以文字教材为基础,通过录像教材、IP、CAI课件等辅助教学媒体强化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并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ERP软件系统简单流程的操作方法。网上教学与教学进度同步,辅以办学试点单位教师的面授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四、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终结性考核由中央电大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说明统一命题;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教学要求,地方电大组织实施。两种考核方式所占比例见本课程考核说明。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1篇 ERP概述

第1章 ERP的理论发展(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ERP理论的形成;

2.ERP的管理思想;

3.ERP软件市场及其应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ERP概念;

2.了解ERP发展历程;

3.理解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4.了解ERP软件市场及其应用。

第2章 ERP系统的框架及流程(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ERP系统的总体框架;

2.ERP系统的业务流程;

3.ERP系统与相关系统的集成。

二、教学要求

1.掌握ERP系统的框架结构;

2.理解ERP系统的主业务流程;

3.了解ERP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集成关系。

第2篇 ERP的基本原理

第3章 采购、销售、库存管理(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采购、销售、库存管理概述;

2.ERP中的采购、销售、库存管理;

3.ERP系统中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的实现。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企业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

2.理解ERP中的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原理;

3.掌握ERP系统中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应用技术;

4.理解信息化条件下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的基本模式;

5.掌握ERP系统处理采购、销售、库存日常业务。

第4章 生产管理(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生产管理概述;

2.ERP中的生产管理;

3.ERP系统中生产管理实现。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

2.理解ERP中的生产管理原理;

3.掌握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的基本模式;

4.掌握ERP系统处理生产管理日常业务。

第5章 财务管理(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财务管理概述;

2.ERP中的财务管理;

3.ERP系统中财务管理实现。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

2.了解ERP中的财务管理原理;

3.理解ERP系统中财务核算业务基础流程;

4.理解ERP系统处理财务管理日常业务。

第3篇 ERP的实施与案例

第6章 ERP系统的实施(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ERP系统实施方法论;

2.ERP与BPR的关系;

3.ERP的选型。

二、教学要求

1.理解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关键因素及项目决策;

2.掌握ERP软件项目实施步骤;

3.了解BPR的原理及与ERP的关系;

4.了解ERP的选型原则。

第7章 ERP的实施案例(4学时)

一、教学内容

典型企业ERP实施案例。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企业在ERP实施中的总体设计方法;

2.理解在ERP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管理思想、基本原理的运用。

第4篇 综合实验

一、教学内容

ERP系统的主业务流程操作。

二、教学要求

1.理解ERP基本原理;

2.了解ERP系统环境下的企业业务流程,理解ERP的业务流程思想;

3.了解ERP系统的集成思想和方法;

4.了解企业的主业务流程;

5.掌握ERP系统软件中的主要功能及其主要操作;

6.掌握ERP软件中的主业务流程。

实验1 订单与批次需求计划(8学时)

一、实验内容

1.完成订单录入,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

2.单据包括:订单、工单和采购单。

二、实验要求

1.了解ERP系统中订单与批次需求计划之间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

2.理解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的主要作用与目的;

3.掌握订单录入、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生成的基本方法;

实验2 采购与应付管理(6学时)

一、实验内容

完成采购管理与应付管理的基本流程;

单据包括:采购单、进货单、应付凭单、付款单等。

二、实验要求

1.了解企业采购与应付的基本流程;

2.理解ERP系统中采购管理与应付管理之间的信息流程及单据特征;

3.了解主要的基础数据含义及其设置方法;

4.掌握采购单录入、进货单录入、应付凭单生成的基本方法。

实验3 生产管理(8学时)

一、实验内容

完成生产管理的基本流程;

单据包括:工单、工单工艺、投料单、领料单、转移单、入库单等。

二、实验要求

1.了解企业生产的基本流程;

2.理解ERP系统中生产管理(车间管理)信息流程及单据特征;

3.了解主要的基础数据含义及其设置方法;

4.掌握生产管理(车间管理)中各步骤中相应操作及单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4 销售与应收管理(6学时)

一、实验内容

完成销售管理与应付管理的基本流程;

单据包括:销货单、应收凭单、收款单等。

二、实验要求

1.了解企业销售与应收的基本流程;

2.理解ERP系统中销售管理与应收管理之间的信息流程及单据特征;

3.了解主要的基础数据含义及其设置方法;

4.掌握销货单录入、结账单录入、收款单录入的基本方法。

实验5 月底结账(8学时)

一、实验内容

完成期末结转及结账的基本流程;

期末结转主要包括:成本计算、月底存货结转、应收应付结转、自动分录、总账结转等;

期末结账主要包括:结账、生成财务报表。

二、实验要求

1.了解企业月底存货及账务结转的基本流程;

2.理解ERP系统中存货管理与自动分录、会计总账之间的信息流程及单据特征;

3.了解主要的基础数据含义及其设置方法;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7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专业课程, 特别是对于今后将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技术人员来说, 编译原理技术是极为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编译原理课程主要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主要实现技术和一些自动构造工具。编译器的构造综合了计算机科学的各个方面, 包括计算机理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 是理论性强同时也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成功典范。虽然绝大多数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人员不需要写自己的编译器, 也不一定非要读懂任何编译器的代码, 但是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一般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因此很好地掌握编译原理这门课程, 可以更加深层次地理解程序语言和内部机制, 对以后从事计算机项目开发, 很多思想可以借鉴, 受益匪浅。

2 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们是新建的本科院校, 并且学校坐落在民族地区,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与外界的实践接触较少。对于计算机学科来说, 这使得很多课程的教学偏重理论, 显得枯燥, 增加了难度。特别对于编译原理这门课程, 接触过的老师和学生大概都有相同的感受:这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 甚至大多学生认为这是计算机高年级课程中难度系数最高的课程, 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很强、对实践要求高。

2.1 没有清楚认识课程的学习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大多理解这门课程只是介绍编译程序的构造, 而自己以后很少会涉及从事编译器设计工作, 因而认为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没有真正领会这门课程在整个计算机知识系统以及理解软件理论和开发方法上的潜在意义。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知名高校, 从本科、硕士到博士都有关于编译原理课程的整体规划设置, 这足以说明该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的位置是不可忽略的。

2.2 学习兴趣和热情的严重缺乏

学生理解的不实用思想导致了学习兴趣的大幅下降, 被动的学习加上课程本身的难度和深度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到了低点。较多的学生反映课堂上能听懂老师的例题讲解, 但是由于没有真正把知识点落实, 课后独立完成习题觉得很困难, 慢慢地产生畏难情绪, 如此的恶性循环滋生了对课程学习的强大障碍。

2.3 纯理论式的传统教学

在前些年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中, 理论教学比例过大甚至忽略了实践教学, 没有真正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老师扮演着主要角色,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 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教学效果也不是那么好。

2.4 课程实践的匮乏

编译原理的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小, 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中的重要性, 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学习会显得更加枯燥和抽象。目前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实践教学, 但是由于编译原理的实验题目偏难, 并且需要实践者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编程能力做支撑, 所以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编译原理的实践是件棘手的事情。导致了学生对编译原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书本的理论概念上, 不明白怎样才能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编译程序设计中。

3 推进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由于编译原理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多, 可研究性强,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理论实践相结合, 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1 教材的改进与选择

现在程序设计语言已经从过程式转向对象式语言, 比如C++、C#、Java等就是目前在软件设计中流行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程序设计模型的变迁带来了算法描述工具的变化。面向对象语言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主流语言, 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领域也大量使用面向对象语言手, 各种电子产品的嵌入式软件非常广泛用到面向对象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程序设计的后继课程诸如数据结构等也进行了同步的改进, 已出现了用Java或者C++描述的数据结构教材, 但是大多高校使用的编译原理教材还是没有大的变化, 教材中的编译算法和模型仍然用C语言甚至Pascal语言来描述。

这种主要关注面向过程的编译技术的教材, 会让学生觉得编译原理课程和当前的程序设计应用较为脱节。因此对面向对象编译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分析面向对象技术后台的编译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更贴近应用, 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 我们可以选择用对象式语言描述编译算法和教学模型的编译原理教材, 将面向对象的编译技术有机结合到教学中。例如目前国外或者国内某些高校选择的用Java语言描述的编译原理新教材, 其中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编译程序实现——Java语言》 (影印版) 教材可视为典型。改进后的教材在编译原理前面部分的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被人上变动很小, 主要增加了针对面向对象语言的语法结构及其语义特征, 着重从类及类的继承结构上, 讨论编译实现技术及构造面向对象编译器的思路;在后半部分的语义分析、代码生成等内容上调整幅度较大, 面向对象的作用域特性、类的封装、继承以及多态的典型特性都将体现在教材中。

3.2 教学模式的转变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采用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的“以学生为主, 师生互动, 实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 教师扮演好传授、指导、组织和帮助的角色, 利用问题及情境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课前要做更为充足的准备, 对整个课程体系要非常清楚。重要章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结合实例做详细讲解, 而对于容易点的内容, 老师首先提炼出核心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第一阶段结束后由学生讲解, 展开课堂讨论, 最后教师再总结归纳。这样学生不再是只带耳朵来听课的机器, 更多的时候由他们来主导控制课堂, 由完全的被动转化为主动, 将会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掌控课堂的能力, 给出恰当的涵盖相应知识面的问题, 能在适当的时候做引导者促进讨论的展开, 让大多数学生能在这种互动的氛围中掌握课程的知识。

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实例教学, 效果也是事半功倍。比如在编译原理的基础篇中, 关于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很多理论描述都比较抽象复杂, 此时教师先不要死板地分析理论, 而是借助实例的讲解, 案例完成后再总结归纳理论知识点。这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师生互动得以更良性地发展下去。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简单分析“实例教学——知识归纳——案例实践——总结”的教学模式。语法分析中有个重要的内容是项目集规范族C的构造, 这是自下而上语法分析中LR (0) 以及SLR (1) 分析表的关键, 但是关于文法的项目集规范族的构造算法描述复杂, 我们从案例出发引导学生推导到算法规则。例如:文法G[S]为E→a A∣d, A→c A∣d, 要给出该文法对应的项目集规范族C。教师先讲解例子;再归纳出求解过程:首先拓广文法, 引入一个新的非终结符S’作拓广文法的开始符号, 构成项目S’→S作为唯一的接受态, 用closure ({S’→.S}得到初态的项目集;对初态集或其他构造的项目集求go (I, x) , 得到新状态J的项目集;重复前面两个步骤直到不出现新的项目集为止;接着分析算法;最后把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老师分析的基础上自主完成练习, 领会算法的思想, 这样比直接分析长篇幅的算法效果更加明显。

3.3 课程实验的深化

目前学校提倡“本科学历 (学位) +职业技能素养”的办学模式, 把实践教学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整个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都在强化实践, 同时编译原理课程属于技术学科, 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深化课程实验的重要性, 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 编译原理的实验难度很大, 有的编译器实现程序代码多达十几万条指令构成。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直接让学生分析和设计编译器, 要循序渐进, 按照高级程序语言的编译过程模块化地设计实验, 同时结合系统的编译原理实验教材指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课程实践, 真正地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分层次制定课程的实践环节。最初可以借助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编译模型工具生成简单代码的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程序, 让学生理解代码的程序结构;在此基础上添加语义动作, 理解虚拟机生成代码;最后扩展教学模型, 分层次构造完整的编译程序。在综合实验部分, 教师可以设置好程序代码框架, 甚至提供源代码将关键模块挖空, 指导学生完成核心代码的编写与调试, 有方向性地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 以此让他们能投入更多的热情与精力去实际地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课程实践, 促进理论的进一步掌握。

4 结束语

总之, 编译原理在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 适当调整课程教学的体系和内容, 以更好地顺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 又能切实提高实践的能力, 这是编译原理课程教学面临的难题。教师应通过优化教学改革、不断探讨, 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 不断地提高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摘要:以新建本科院校为背景, 从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课程实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编译原理的教学现状, 提出了对教材、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实验的基本改革思路, 用以提高编译原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编译原理,教学改革,面向对象,实例教学

参考文献

[1]何炎祥, 伍春香.计算机专业不需要开设编译原理课程吗[J].计算机教育, 2009, (4) .

[2]Alfred V.Aho, Ravi Sethi.编译原理技术与工具 (英文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3]胡学联.编译原理课程的调态与转型[J].计算机教育, 2006, (11) .

汽车原理与结构课程教学探讨 篇8

关键词 :汽车原理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U461-4

“汽车原理与结构”课程是高校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将汽车构造与理论相结合,以轿车为主,系统介绍现代汽车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各系统、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突出了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新一代高压共轨电喷柴油机、直喷汽油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汽车技术。前八章主要内容为发动机构造和原理,介绍了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换气系统、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润滑冷却系统、起动系统及新型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后八章为汽车底盘、车身,介绍了汽车的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身、仪表、照明、影音、空调、车载网络CAN等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先进的制造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使现代化的汽车在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电控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己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意教育,才能适应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现提出几种教学方式,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多媒体化的教学形式

汽车是一部结构错综复杂的机器,其零部件有上千个。单纯利用书本上的装配图和结构图来进行讲解,不仅不够生动、形象、难以解释清楚,还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随着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推成出新非常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已赶不上新技术发展的脚步,有些最新的技术在书本上根本没有体现。因此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选用大量结构简图、彩图、三维图、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和信息量明显增加,把一些学生平时不太容易观察到的,或教师不容易讲清楚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很好的表达出来。尤其可以借助一些动画把原来枯燥无味的原理进行深度加工,让学生得以在较为兴趣的范围展开学习。另外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带一些小型的实物或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构与工作原理,增强记忆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增加对新兴技术的演示,让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新兴产品。

二、角色转变化的课堂教学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而90后一代的特点让他们更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并不容易被约束。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抓住他们的心,不让他们在课堂上玩手机。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那就是把课堂变为他们为主导,让他们上讲台分享。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大概4人以小组,结合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和资料,在课堂上进行PPT的展示,并和其他同学开展讨论。4个同学每个人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并在PPT展示环节体现出来,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课堂讨论中不要过于追究结果的正确与错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意见。这种方法会吸引学生不断地查看汽车资料、资讯,调动其主动性和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时代化的教学内容

当前的汽车技术已经朝着无人驾驶的方向发展,包括谷歌的自动驾驶,3月28号,Volvo在北京公共道路上进行的自动驾驶测试项目,以及日前百度CEO李彦宏决定推出的自动驾驶汽车等。自动驾驶概念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相信在大数据以及互联网、车联网的今天,有更多的企业会投入到自动驾驶的研究。同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也在国际车展上频频亮相,取代传统汽车的吸引力。在汽车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当下,如果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汽车的构造与原理上,只能说会和社会脱轨。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做到日益更新,随时改变教案,补充新鲜知识。

四、重点化的教学实践

作为工科教学,实践环节尤为重要。纯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到知识点,只有融入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物,才能让他们对课堂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为了进行实践教学,首先是开放实验室。实验室配备有传统汽车整车模型和电动汽车整车模型、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制动器等其他汽车零部件。在课堂上不解的疑难问题,以及在实验课上没有掌握的操作要领,都可以利用课后到实验室加以学习。进行实践教学,还可以进行车企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学完整书内容后,有机会到装配流水线上进行参观学习,把全书内容连贯到一起,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蔡兴旺. 汽车构造与原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陈家瑞. 汽车构造.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杨存枫. 浅谈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 科技教育,2012,(4):221

李剛,卫绍元,田国红.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4):117-119

朱为国. 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冶金教育,2009,(6):44-45

上一篇:十九大的演讲稿下一篇:电网员工生活稿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