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通用10篇)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篇1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尤溪五中 肖淑斌(执笔)
前 言
为了把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进而养成良好习惯,为了让同学们在平时自己的语言中时刻注意说好文明用语。我充分利用班队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学生礼仪读本》。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归纳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并且以互动问答、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在科技高速发达,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的“礼仪”,逐渐在淡薄、缺失。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受到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不懂礼貌,做事不计后果,自私任性,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少数孩子身上还较为严重。纵观我校教育中,学生也有一些不良的习气存在:在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生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在学校,言行不能礼让他人,随心所欲地追 求自我的空间,不懂得尊敬老师;在家中,习惯于惟我独尊,不懂得尊敬长辈;在社会上,缺乏公德,不能与他人愉快地交往。而学校教育的形式较单一,收效甚微,学生虽然会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但不能自觉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于学生礼仪的行为方面,更是缺少监督的力度和实践的平台。结合我校创建“明理”特色校,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的洗礼,要求学生把礼仪内涵深化在心里,把礼仪当作一种习惯,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他律变为自律,真正切实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素养,提高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开辟有时效性的文明礼仪教育新途径,优化育人环境。
2.构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的内容
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营造各种礼仪教育的氛围,开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新的内涵,开发学校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设礼仪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现代文明 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这一教育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为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同时积极探索礼仪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使中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三、研究方法和阶段
课题经县级立项后,我们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选定了高三(1)和(2)班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
(一)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文献等方法。1.基本研究方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学校课题组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培养中学生礼仪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研究水平。
(二)根据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过程,按照准备、研究、实施以及总结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如下: 1.课题准备阶段(2013.9)(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任务分工;
(2)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课题研究全面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2.全面启动阶段(2013.10-2014.1)(1)展开调查,开题论证,完善方案,展开课题研究。
(2)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确立具体的礼仪规范,组织有关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3)结合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体验,促进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3.深入研究阶段(2014.2-2014.5)(1)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及症结,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4(2)开设文明礼仪活动课,利用研究中探索的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指导教学,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
(3)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4.总结提高阶段(2014.6)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接受领导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四、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操作体系。
通过近三年时间的研究,构建了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特点,操作性较强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操作体系。并将“中学生文明礼仪操作细则”编入了《学校管理规程》一书中。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来推进:
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初见成效阶段,本阶段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以中学德育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为依据,根据农村中学生的现状和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构建了不同年段,不同要求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比较系统地梳理出了中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礼仪素质要求和礼仪行为准则,让全班学生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阶段为家校结合,深化推进阶段。在校园礼仪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学生庭文明礼仪”评比标准,继续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家校结合,使文明礼仪深入到每一户家 庭。
第三阶段为走向社会,细化延伸阶段。将文明礼仪在校园与进家庭,走向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细化、深化,制定了“中学生社会文明礼仪”实施细则,并开展系列活动。根据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推出了文明礼仪“四项十六条”和“两要两不要”来细化此项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要求落实在每一个行为细节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开发了中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
我们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编写了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低年级“文明礼仪”口语交际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及接受水平,教材依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对教材进行编排。内容主要涵盖:接待礼仪、就餐礼仪、观看礼仪、集会礼仪、上课礼仪、出行礼仪、交际礼仪等。本书突出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开设了中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并将此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科学地施加积极的影响,使“文明礼仪”教育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避免了随意性,构建了一个较为理想、较有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三)促进了学生文明素养的明显提高
三年多来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学生的礼仪素养有了明显的提
高。我们欣喜地发现,整个学生群体在礼仪行为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要做一个文明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多数学生已养成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行为,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1、校园文明礼仪改善:碰见老师热情地向老师问好,师生亲切招呼,已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文明礼貌”用语不绝于耳,“请”“谢谢”“对不起”成了我校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课间活动文明守纪,做到轻言轻语,不高声喊叫,轻手轻脚,不追逐奔跑。中午就餐做到用餐无声音,盘内无剩菜,桌面无饭粒,场地无残汤。校园整洁美丽,赏心悦目。学生举止文明,说话彬彬礼仪,相互谦让,同学友好互助等方面有了可观的进步。
2、家庭文明礼仪改善:礼仪教育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认同,和睦了亲子关系。在家长的反馈中,在孩子的文明礼仪体验日记中,我们看到了礼仪教育给家庭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和谐的音符。孩子们孝敬父母,不再跟父母顶嘴;尊敬长辈,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平时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3、社会文明礼仪改善:每次外出综合实践活动,都让我们 做领导和做老师感到安慰和光彩。外出看电影,队伍整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观看电影文明守纪。外出春游,同学们良好的文明言行受到了景点工作人员的交口称赞。我校的学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如:护绿、敬老等。参与活动时,从孩子们的谈吐和举止中体现出较强文明意识,他们爱护环境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举止文明;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们的高度评价。学生良好的文明言行为学校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赞扬。
(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们精心浇灌的文明礼仪之花,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班在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探索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有力的一步。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了我班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因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了成效,上学期被评为文明班级荣誉称号。
五、研究效果
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较好地促进了研究对象的个人成长,以及课题组教师的成长。
(一)学生层面:
形成了制度,养成了校园文明礼仪文化我们根据每一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经过提炼,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操作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文明行为,用制度来保障活动 的有效开展。学校每学期都扎实地开展“文明礼仪示范班”和“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通过上光荣榜,颁发荣誉证书,拍照上墙等多种形式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模范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实现全校同学文明素质的提高,使全校上下形成了班班争创“文明礼仪示范班”,个个争当“文明礼仪标兵”的良好局面。在学生的文明养成过程中,也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文明礼仪文化。另外,我们发现,学生行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师群体、家长群体的行为变化。在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家长的文明素养的提高。在以学校为圆心的一定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一种礼仪文化。
(二)教师层面:
1、教师课堂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同伴合作时、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时、回答问题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同时也和师德建设相结合,要求教师保持应有的教学礼仪,不体罚、变相体罚、谩骂侮辱学生,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作用。
2、课题研究锻炼了教师,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自身素养。从个人的自学相关理论,集体学习交流,到外出培训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培训记录。教师在课题开展中认真学习,勤奋耕耘,及时进行反思 和总结。
六、讨论与思考
在两年多来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中,我们产生了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借此提出,就教于方家。
(一)文明礼仪教育应该家校协同据了解,一部分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在家却是另一番样子。中学生的礼仪表现反映了家校教育的不平衡。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家长的文明素质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礼仪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如何促使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影响孩子,与学校的教育一致起来,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文明礼仪教育应该持之以恒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懂礼仪,知规范,但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松懈、负面环境的影响等也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与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七、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2]袁振国编著:《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篇2
但当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让人十分担忧:以自我为中心, 高傲自大, 缺乏理想, 不能吃苦, 不懂感恩, 意志薄弱……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到过分的呵护, 到了学校以后, 往往受不了学校纪律的约束。有许多家长对子女可谓关怀备至, 以致孩子在情感上只是单向的“输入”, 却不知如何去付出, 长此以往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坏习惯。
第二, 单亲家庭的孩子得不到最基本的父爱和母爱, 心灵往往有较大的创伤,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在校学习和良好性格的形成。
第三, 留守少年儿童, 以及州县农牧区子女、草原干部子弟前往西宁市区独自求学, 无论是隔代监护型, 亲朋监护型还是自我监护型, 监护的责任其实就成了孩子自己。这些孩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情缺失, 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第四, 家长自身素质存在缺陷, 家庭教育环节薄弱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父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好坏。许多家长因受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 缺乏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造就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第五, 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 如一些恐怖电视、不良行为游戏、色情电影, 就像一棵棵毒瘤, 危害着孩子们的健康, 给孩子们的心理造成了重要影响。
第六, 学生在校的思想教育课本枯燥, 教授的方式方法不能与时俱进, 学生接受效果不好,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针对这些情况, 我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通过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 扎实有效地开展学生素质提升工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开设文明礼仪课程
为了把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我校从2008年9月起就增设了校本礼仪课程, 五年来先后共对五千多名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课程的教学工作, 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二、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为了学习现代文明礼仪知识, 遵守现代文明礼仪规范, 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活动旨在积极推进文明礼仪活动深入地开展, 广泛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从而进一步提高全体中学生的文明素质修养。
三、开展“礼仪故事大比拼”活动
为营造良好的“文明校园”氛围, 九年级学生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礼仪故事大比拼”讲故事比赛。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开展我最讨厌的“十大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活动
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300张, 收回272张, 回收率达到91%, 其中有效问卷248张, 占全部问卷的83%。此活动的开展让全校师生在思想上、意识上认识这些不良行为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
五、《有你真好》感恩系列活动。通过《有你真好》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知恩”、“感恩”
活动分三个阶段:1.以感恩父母为主题, 利用每周周末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2.利用家长会的时间与家长一起探讨感恩的话题;3.组织观看影片《背起父亲上学》。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理性的思考、心灵的碰撞使学生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 心中蓄满了深深地感恩情结。
六、开展“日行一善, 善行一生”实践活动
根据西宁一中2011年“日行一善, 善行一生”活动方案, 我校扎实推进了以“日行一善”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过程上, 我们以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落脚点;在内容上, 以传统美德教育为侧重点。
七、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讲文明、懂礼仪、学会宽容、谦让、理解, 展现他们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风采,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明氛围, 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为此, 我校特举行“爱在文明、美在礼仪”演讲比赛活动。
八、开展“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
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校举行了主题为“中学生文明礼仪”的手抄报比赛。活动使学生们懂得文明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 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九、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黑板报评比活动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充分发挥班级“黑板报”宣传阵地的作用, 让每一位同学积极行动起来,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争做文明表率。
农村小学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篇3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形势的发展我们认为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究其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由于农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过多包办孩子的一切,减少了孩子为达到自己相应的自理能力所必须进行的学习、实践及体验的机会。
其次,学校教育中一味回避、抵制或阻止各种社会变革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凭着老师良好的愿望,在校内建立一个纯净的“理想空间”。结果学生在“真空世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与现实世界挂不上钩,于是学生出现了双重人格。
再次,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偏差,“偏”在对书本知识的灌输上,“重”在知识型单一人才的培养上。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目的和意义
(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2)抓好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少年儿童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抓好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
就普遍的学生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的原因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我们德育工作调子很高,但脱离学生实际;有的教育活动只重形式,不求实效;还有我们对养成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等。
2.研究内容:
对少年儿童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是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的。在做人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做事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顽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在学习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1.研究过程
自2006年9月立项以来,我们分以下几个阶段,开展研究工作。
(1)研究的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7年2月)
①强化课题组织管理,成立了由校长挂帅、分管副校长主持,吸收优秀教师、教学骨干参加的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步骤,研究负责人推进落实。
②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把我校学生培养成在做人方面是有爱心的人,在做事方面是有规则意识的人,在学习方面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利用调查问卷对5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状,写出调查报告以便更好地推进课题研究的进展。
(2)研究的实践阶段(2007年3月~2008年2月)
①注重实效,探索机制。根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分解各年级段养成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建立小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系列制度;制定小学生一日常规(重在学习行为);构建小学生日常养成教育评价体系。
②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共同局面。学校开展了“争当文明学生”评比,每月的文明学生评比,先由家长对其子女进行评定,评定其子女在家是否是好孩子。
③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联系,带领学生参观部队,通过军操表演、内务整理等,给学生心灵以震撼,在东螺厂参观中感受到规则意识、诚信教育,在陶瓷学院参观,感受了学习的气氛等。同时学校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文明学生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3)研究的总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题组从两个方面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其间,先后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资料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归纳和提炼,形成了自身特色的结题相关资料。
2.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的性质,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实践法: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评和达标的评比为手段,在全校进一步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
个案研究法:本课题组拟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调查法:本课题组调查了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文献研究法:本课题组对有关理论做了综合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良好效果
1.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首先每个学生在做人方面有真心、负责任、明礼诚信、乐观豁达。其次在做事方面,能“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顽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还有在学习方面,做到“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
2.学校的整体形象得以提升。学校以课题实验为龙头,带动全校整体工作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提升了学校在社会的整体形象。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存在问题:1.社会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判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是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道德判断。
2.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些家长不注重子女的养成教育。
今后设想: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更好地开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我们思索最多的是如何在学校工作中将养成教育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作者单位:江西省浮梁县湘湖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篇4
浦东新区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子项目
《中学生中外文明礼仪教育》子项目报告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由于历史国情和风俗的不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礼节,尽管如此,但世界各地对“真正的彬彬有礼”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彬彬有礼”产生于健全的理智和真诚的善意,有这种品质的人是永远令人尊敬和令人喜爱的。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拥有这种美好品质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和有序。在任何社会中,只有人与人之间彼此充满尊重与爱意,才可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愉快的生活环境。
一、项目简介
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臵。古代就提出了人“不学礼,无以立”。包括孔子、孟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这些年来,我国中小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际交往愈加频繁,各种场合的礼仪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国际化意识的逐步提高,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与外国友人进行交往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发现学生缺乏对西方礼仪应有的认识,阻碍了双方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因此礼仪与个人、事业、国家的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加强礼仪教育具有着时代的迫切性。
我校是一所以外语为特色,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学校,如何对学生进行中外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课题,同时我们也有幸参加到这一次的德育课程化建设子课题研究中。项目开展以来,我们在中学生中外文明礼仪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通过课程的形式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传授给学生,在课程中引用多种授课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些收获,同时也有很多感受。
共4页,第1页
二、子项目实施过程
1.以调研为基础,了解学生遵守文明礼仪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中小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甚至触犯法律。又如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把小偷小摸当作是好玩,是非不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此外,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上海市民,特别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特别是中外礼仪相结合的教育已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项目实施前期,我们对学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观察统计为主要内容。问卷调查主要问学生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而观察统计是在固定时间内统计不文明事件的发生次数或同一不文明事件的发生次数情况。并且在全校范围内让学生自己罗列了一些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不文明现象,比如不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大声喧哗、随地扔垃圾等。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中外文明礼仪的认知与实践都存在着问题。
2.以内容为根本,多种形式为补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能顺利实施课程教学,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学生文明礼仪读本》,此读本实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组织师生编写的。其内容不但包括我国传统礼仪常识,国外基本礼仪常识,还包括了一些传统节日,国家礼俗知识的介绍。不但有效的补充了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缺乏还通过一些比较有趣的知识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内容主要分为
A、礼仪概论
包括“什么是礼仪?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社交礼仪的原则有哪些?礼仪有哪些功能?学习礼仪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内容。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学习的重要性,理解礼仪教育对自身成长、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B、校园礼仪
校园礼仪主要从课堂礼仪、学生服饰要求、尊师重道、学生之间相处、教师行为举止、校园集会礼仪等方面阐述学生及教师在校园内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C、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强调在个人的仪容、着装、行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D、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涵盖了人和人交往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如何握手、敬礼,介绍,致谢、道歉,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时应该具备的礼仪规范等。
E、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是指在涉及到国际交流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礼仪常识,如称呼、女士优先原则、就餐、舞会、商务活动等场合的一些基本礼仪。
F、中外礼俗
中外礼俗实际包括的内容很广,主要指中国传统礼仪、传统民俗节日介绍,外国节日礼俗,部分国家礼俗与禁忌等内容。这一节的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内外基本的礼俗知识。
G、世界三大宗教育主要节日
这一节介绍了宗教的含义,介绍了佛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并列举了世界主要节日。宗教文化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外礼仪、礼俗的诸多方面,往往可以在宗教中找到原因。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授和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外一些基本的礼仪、礼俗,在此基础上以各种途径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比如设定文明礼仪宣传月、邀请专家开展相关讲座、排演礼仪宣传小品、进行专题讲话、制作视频宣传资料等。此外为了能使礼仪教学的内容能更紧贴实际,我们还专程准备了两套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制作的视频专题报告,一套是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老师讲授得《中华礼仪》;另一套是由著名礼仪专家,中国人名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金正昆教授讲授得《国际礼仪》,通过这两套内容互补的讲座来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
三、子项目成效
1.以项目为动力进行推进,以课程为载体开展实施
在中学教育中以德育为主,其主要内容是教导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理想,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其形式通常以活动、宣传、教育、示范等各种方式开展。但是在现代教育模式中,普遍缺乏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应有的重视,教育者总希望通过德育的渗透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礼仪常识难以在德育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并让学生自觉使用,因此造成了中小学生缺乏起码礼仪常识的现状,这一点已经成了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如何在校园内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在不断探索的内容。以往的实践中我们通常通过专题活动,教师说教,学生自学等形式开展,但是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不能起到全面,长效的作用。在此项目中,我们实践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中外文明礼仪教育,所以课程的设臵与开发在本项目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或学校本位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地方的教育要求,由学校教师对本校的环境因素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针对本校学生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地为本校学生的发展创设最有利的信息环境,促进个性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因为这种课程是“校本化”的,是学校和教师依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整合优化各种课程资源,创设和营造的最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信息载体。
针对以上校本课程的作用,我们借助德育课程化项目的实施,在学校各年级安排了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学习,将平时体现这方面内容的零散教育集中的意课程的形式进项开展,在时间、内容、教学上进行了保障。通过课程的形式能够更集中的传授传统礼仪与外国优秀礼仪的内容。此外我们还专门在高中年级开出一门《礼仪沙龙》的选修课,来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知识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起引导,传授的作用,学生除被动接受知识外,我们鼓励学生通过情景表现等方式开展互动学习。逐步构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阶梯式教学模式,营造文明礼仪教学氛围。
2.以礼仪课程的实践为探索,推动德育课程化全面实践
一年来,学生通过对文明礼仪这一内容的学习,其实际效果不断的在学生的行动上得到体现,德育课程化的模式在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在这一年的探索和努力下,文明礼仪德育课程已初具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特别是在教学方案的设臵上都有了比较科学的设计,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德育课程化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下一步的计划中我们打算进一步深化文明礼仪课程的落实,并适当推广其他德育内容的课程化建设。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报告 篇5
3-6岁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可塑期,从小对他们进行礼仪启蒙,对他们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是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状况又是如何?为了深入了解幼儿的文明礼仪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课题组对本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把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把幼儿在生活、学习、交往等中的行为习惯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
二、调查方法
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严谨、客观、有效,使我们能更为细致和深入地了解我园礼仪教育的现状以及幼儿礼仪行为的现状,包括重视程度和如何实施开展礼仪教育的问题,我们以我园110名幼儿为调查对象,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采取单选的形式,从幼儿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等几方面设问,发放并收回问卷共110份,全部真实有效。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园幼儿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是良好的,能正确使用文明用语,爱清洁,讲卫生;别人讲话不随便打断,不乱插嘴;和同伴能友好相处,能同情关心和乐于帮助别人;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文明礼仪习惯越来越好。但也清晰地看到,幼儿礼仪教育方面的一些缺失。
1、家庭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相对薄弱。现在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特有的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与文明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另外,我们幼儿园大部分孩子来自于农村,还有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数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交往礼仪都不会。而且家长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环境的影响。处在文明环境中的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就能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反之,就有可能养成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相对礼仪教育环境较好。而家长的不重视、不良风气,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反复。
四、调查感想与建议
1、建立并完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体系。分阶段明确目标,寻求养成幼儿文明礼仪的最佳途径。根据各年龄段目标完善幼儿礼仪教育的成果测试,真正让礼仪教育的成果变得具体、形象、客观。
2、建立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幼儿园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资源、家长自身素质,树立家长言传身教的观念;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督促、帮助部分家长纠正不文明行为,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还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育人空间,充分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机会加强联系,使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从而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同时我们也在幼儿园内应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如在走廊、楼梯张贴一些文明礼仪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提示文字;利用走廊的三维空间悬挂适合不同年龄幼儿文明礼仪的儿歌等,让幼儿置身于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中。
大学生文明礼仪调查报告 篇6
一、调查背景: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再加上,奥运会的到来,中国应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去接待每一位外国游客与运动员。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
康人格的基础。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二.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创建文明的校园。
三.调查对象:艺术与设计学院09级同学。
四.调查形式: 问卷形式(发放问卷 40 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
五.调查内容简介:调查大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程度和对本院大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的看法。
六.调查结论: 以下是问卷调查统计:
1.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场所,你会注意小声说话吗?
(很注意90%,有时会忘记10%,经常忘记0%,从来不在乎0%)。2.碰到老师会不会主动问好?
(总是35%,熟悉的老师会60%,偶尔会5%,不会0%)。3.上完课或下自习后自己的垃圾会不会带出教室?
(一直是55%,有时会35%,有人提醒会5%,不会0%)。4.离开图书馆的座位时会主动将椅子和取下的书放回原处吗?(总是会80%,记得时会10,有人提醒时会8%,没这个意识2%)。5.对于大学生普遍的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你的看法如何?(反感,认为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25%,无特别感觉,但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60%,比较认可他们的行为0%,无所谓15%)。6.上课你会把手机关机或调静音吗?
(一定会95%,重要的课会0%,老师提醒会0%,经常不会5%)。7.在食堂中是否会自觉排队打饭?
(当然会85%,人少时会5%,有时着急会插队10%,从不会0%)。8.宿舍中有同学休息时会不会注意保持安静?
(很注意60%,有人提醒时会5%,兴奋时会忘记35%,不会0%)。
9、看见水龙头及厕所中水流不止会主动让其停止吗?
(会100%,心情好的时候会0%,忙的时候不管0%,不会0%)。
10、看到别人丢失的饭卡你会怎么办?
(尽力找到失主并交还25%,交到失物招领处70%,放到原处不理他5%,占为己有0%)。
11.你觉得当前长春市大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状况如何?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必进?
(说脏话10%,不注意个人、公共卫生20%,公交车上不让座10%,不注重课堂纪律20%,不爱护公共设施10%等等。)
七、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从统计这40份问卷中,我们看到了09级大部分同学的文明礼仪是很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们的文明礼仪需要改正。从他们对我院大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状况的提仪中,我们看到了我院大学生们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很多不良的现象。说脏话,不注意个人、公共卫生,公交车上不让座,不注重课堂纪律,不爱护公共设施,不排队打饭,在公共场合有亲密行为等等。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
一、校园呼唤文明行为,学生应自身加强自律,争做一名文明大学生;
二、相应的宣传工作尚需加强,让同学们了解与自已相关的事情细致些。
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这种思想,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不可否认,我院绝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是高的,能够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这是因为大家反对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态度还不是很坚决,虽然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但没有从行动上去杜绝这种现象,有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持听之任之的态度。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不文明行为是素质低的表现,应加强教育,但实际生活中大家没有用行动来反对不文明行为,没有尽力阻止它们的发生,在客观上默认了它们的现实性,滋长了各种歪风邪气。因此我院分团委特举办这个“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争做文明大学生,创建文明校园。
有人不禁要问: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你愿意给每
一个人同样真诚的微笑。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你愿意弯腰拾去地上的一团纸屑,只要你走路时多弯一下,这样我们就会离文明越来越近!
校园应该存在文明的火种。校园文明,事关我们自己切身利益,影响长远。有了好的校风,优良的校园环境,对我们身边的发展、学习都有立杆见影之效。更重要的是它反映我们学院师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折射。这是形象问题,又是由其内在本质决定的,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很难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关心,共同努力!
歌德曾说过:“理论之树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是长青的。”愿这郁郁葱葱的生活之林开出更多的文明之花,点缀我们的校园,装饰我们的生活。文明的钟声已经敲响,生活的交响曲还在延续。我们坚信明天的太阳是崭新的一轮,我们的校园文明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八、调查总结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乃至社会的需求,是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趋势之一,本次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和分析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特征等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有94%的同学在进入大学后能够更加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且有85%的同学认为需要增加礼仪方面的知识。这就说明,虽然现在许多大学生在礼仪方面虽然较为欠缺,但他们还是想改进自己的状况,对礼仪方面的需求还是巨大的。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所以我们从日常生活礼仪、商务礼仪、校园礼仪、学校礼仪建设这几个主要方面对同学们展开调查。
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能体现一个人的礼仪程度。在此次调查结果中显示,总体上我校大学生在日常礼仪方面还是有清楚的了解的,但同时在个别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共场合的一些基本行为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各种不良现象的比例高居不下,其中“说话中带‘脏’字”更是高居榜首,高达73.5%。这就说明,同学们还是没有能养成良好的日常礼仪,这一点需要同学们引起重视,及时改正,同时也需要学校在这些方面加强对同学们的礼仪教育及督促。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商务礼仪对大学生的影响显得更加重要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快要毕业的大四同学来说,这一方面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在调查中设置了递名片、握手及电梯礼仪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于基本的商务礼仪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校园礼仪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有效载体。因此,校园礼仪也是我们调查的重点,通过食堂、图书馆、课堂这三个学生经常接触的场所进行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总体来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文明礼仪程度还可以。我们相信每个同学都具有相当的道德文明知识,只是平时在做的过程中缺少了一些意识,而这次调查无疑是给了同学一些暗示,潜意识让被调查的同学有了些道德提醒。此次调查的重中之重,便是对学校礼仪建设方面的调查了,由调
查数据可知,有85%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增加礼仪方面的教育,这也算是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大意见吧!通过调查还发现,同学们对于社交礼仪的需求占多数,达40%,且有占51%的同学觉得应该通过社交实践的锻炼来增加礼仪方面的知识,因此,学校也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对礼仪教育方面的教学比重,且为同学们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使同学们不但在专业知识,同时也在自身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礼仪教育不容乐观,而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值得反思。目前但是礼仪教育情况存在礼仪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不同步、礼仪理论教育与学生实际需求不同步、教育面狭窄、教育范围与学生素质发展不同步等特征,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
通过这次对大学生礼仪认知及需求的调查,我发现在礼仪行为及礼仪教育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基于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1、课程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和家庭的教育重点仍放在学习成绩,包括专业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礼仪教育方面有所忽略。因此,建议家长及学校多关注学生的礼仪教育,建议各高校将礼仪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贯彻大学四年,通过开设必修选修等课、讲座、集体活动、社团、礼仪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视野和渠道,提高对礼仪教育的重视性。
2、环境方面: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各部门应当积极配合,致力于文明氛围的营造和渲染,除了保持校园自然环境清
洁优美,还可通过各种学生活动载体进行文明价值观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3、网络方面:随着大学生网络使用率的提高,它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因此,不但是学校也包括社会有关部门,都要加强多网络的管理,尽量避免不良观念及行为的出现,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阵地教育。
4、学生自身方面:当代大学生的礼仪表现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知行不一致”的形象。因此,我们学生也要自觉学习礼仪知识,提高自身修养。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使我们的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让我们每一名社会成员遵守奥运文明礼仪,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去展示素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
09服装设计(1)班
2009502137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篇7
“不学礼, 无以立”“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智, 非宁静无以致远”。先贤的话讲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作为人民教师一定要重视文明礼仪教育, 一定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一、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学生在小学阶段, 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在不断发展。在小学生眼里教师是神圣的, 人更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崇拜的人, 期望达到崇拜人的水平。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至关重要。教师上课之前要说“同学们好”, 下课要说 “同学们辛苦了”, 小学生帮助老师做事要说“谢谢”, 和同学见面要打招呼问好, 上课说错话, 讲错题要勇于承认说“对不起”, 这样小学生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说话办事, 文明礼仪就在生活的点滴中渗透进了语文的课堂。同时教师的衣着整洁、用语文明、举止大方、仪表端庄都是不容忽视的, 这些会反馈到学生的大脑, 影响其言行举止。
二、学科融合, 渗透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要以课本为依据, 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例如, 二年级的《黄山奇石》, 黄山奇石介绍了四种奇石分别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和猴子观海, 奇就其在石头的珍惜和少见上, 通过课文内容结合人们在景点中乱刻乱画, 踩踏花草, 教给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增强环境保护的观念。再如, 《植物妈妈有办法》可以渗透认真学习, 刻苦钻研, 探索求真的精神。
三、设置情景, 情景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设置情景, 采用情景教学法,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 将学生带入情景, 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加深刻。例如, 《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 可以找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柳树和小枣树, 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里面的人物, 思考问题, 假如他们是小柳树会怎么说, 怎么办?小柳树对吗?有什么错?这样谦卑宽容的文明之风就很容易地渗透入校本课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既学会了谦卑宽容, 又学会了甄别对错, 还可以号召学生像小枣树学习大度、 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精神。对学生进行“谦卑大度”的学习并不是脱离于课堂教学结构之外的, 而是完完全全地融了情感铺垫环节之中的, 这样学生自然流畅, 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四、增设奖励机制, 营造文明氛围
评比是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的重要手段, 课堂上要及时地评比, 使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课堂要设立健全合理、公正客观的评比机制和奖励制度。通过评比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与使命感, 提高小学生使用文明用语, 规范文明行为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 提高自觉性。语文课堂上要及时夸奖孩子的文明行为, 哪个孩子课上使用了文明用语, 说了“谢谢”“对不起”要加以鼓励, 每周要在班级范围内民主选举一个“文明少年”, 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号召向他学习, 营造所有学生都争做 “文明少年”的班级氛围。
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将文明礼仪渗透进小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嵇芬华曾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 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 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就会收获品德, 播种品德, 就会收获命运。”辛勤的播种会产生丰厚的回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文明, 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建立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灵。文明礼仪教育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交流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社会和谐长治久安, 对个人发展、人际交流、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 为社会培养思想健全, 文明讲理的全面人才做出了贡献。相信只要所有的教师一道努力, 共同浇灌祖国未来的花朵, 那么中国的未来必定是一个和谐相关的社会, 中国社会未来的人才必定是谦和、明理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文明礼仪教育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交流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 为社会培养思想健全, 文明讲理的全面人才做了突出贡献。采用一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学科融合, 渗透教材、学科融合, 渗透教材、增设奖励机制, 创建文明氛围等手段将文明礼仪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篇8
关键词:中心小学;文明礼仪;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38-01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我们教育的这一代是跨世纪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孩子,在学校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应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求学生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入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体现在平时的交往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因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例如:放学回家见到父母主动问好,帮助父母做做家务等,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二、要求学生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开始。
在学校,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学,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尊重老师;引导学生有集体荣誉感,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其次,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和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奉献力量的种子。
三、要依据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
男同学一般比较顽皮好动,女同学比较文静,说明男同学的礼仪教育要难于女同学。所以应针对高低年级和男女同学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1、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是促进礼仪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熏陶。
2、多种渠道,普及知识
(1)制订规范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订出不同年段、不同内容与不同要求的“文明礼仪”评比条件,让全校同学都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低年级以基础校园文明礼仪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从使用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开始,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让学生按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狠抓养成教育。
(2)舆论宣传
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学习园地、队角、红领巾广播站等,向学生宣传礼仪知识。学校广播站增设“礼仪教育”的广播专栏,大力宣传礼仪知识。此外,利用宣传工具,大力弘扬学生中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风貌,表扬礼仪先进分子和先进班级,评议不良典型事例,在全校师生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学科融合,渗透教育
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把课堂教学作为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如:在《说话要注意姿势》这一口语交际中,让学生说说图上不正确的说话姿势及原因,让他们知道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从而引导学生做一做、演一演正确的姿势,不失时机地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引导与教育。
4、树立典范,引导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引导文明礼仪方向。
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对于学生的问好,教师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学生,教师首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学生的帮助,我们都亲切地向他们道谢;如果老师做错了什么,也勇敢地向学生道歉。着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渗透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大学生文明礼仪现况调研报告 篇9
一、调查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有的礼仪并不重视,传统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甚至于在大学里,部分接受高等学府良好教育的高材生们却也成为了人们讨论的对象:接受了十几年的中国式文化教育后,却似乎有点“忘本”。 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当然,也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广泛关注。
回想这次实践,我从进入星发兔业开始一共学习了40天,其中有7天左右跑了高邮的大大小小养兔场,与兔子打了一个月的交道。也与包括大小养兔户、养兔用品销售者、养兔专家、养兔技术员打过交道,可以说真正了解了养兔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永远代替不了实践,这次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二、调研时间
20xx年xx月x日至xx日
三、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大学校园的文明礼仪状况以及大学生对古代文明礼仪的态度,以向学校提出合理建议和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质,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采取了网络调查和校内考察的方式,网络调查问卷对象为本校学生。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数为84。
打下良好的思想工作基础,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在实践中领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体现自我价值,相信这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回顾过去,我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一点成绩,虽有个人努力,但更是上级组织、村委集体以及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业务知识学习还不够全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的较差;二是对工作要求和规定能认真执行,但积极性不够; 三是有的工作开展不平衡,不细致;四是和村委领导和同志们思想和工作业务交流不够;五是自己的整体素质和业务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调查问卷显示,超过百分之三十八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不符合文明礼仪的现象,还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七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遇到不文明现象。而根据我们在校园内各个地方的观察也发现,我们校园内的.确存在少数的不文明行为。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校内存在的最多不文明行为是在教室吃早餐,其次为在垃圾随手扔在桌子里面和在桌子上乱涂画。
从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看出,我校的同学文明行为反面的确做的还不够好,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像在课室吃早餐、涂画课桌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多数都是不文明的习惯而不是恶意的破坏,并且对师长不尊敬这现象相对较少。这就涉及到深层的学生文明素质问题。
2、学生思想的文明素质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上面一点提及了学生的文化素质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态度方面。对此,我们提出了具体问来作调查。在问及在奥运开幕式上各国代表团入场作为观众的做法时,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会为每位运动员喝彩,只有不足百分之五的受访者只为中国队呐喊对其他的置之不理。还有从学校常见的不文明现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得票最少的对师长的不尊敬。这些具体的问题数据都体现了,我校即便是存在不文明行为的学生在对待文明礼仪的态度上是比较端正、文明素质比较高的,而存在某些不文明行为只是平时没有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如果学校着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相信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3、学生对传统礼仪态度
对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如今在国外似乎不文明”的问题,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这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和中国人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而对于传统礼仪全部受访者都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礼貌礼节,应该继承。传统礼仪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在这经济效益优先的社会中似乎逐渐被看淡。但随着社会文明礼仪问题的增多,传统礼仪又开始被重视。这也指出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向。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同学们在校园里共同生活,日夜相处,有时候小小的摩擦是难免的。若是我们自己错在先,那我们可以大方承认错误,说声对不起,请求原谅。若责任在于对方,我们也可以笑笑,大方地接受对方的道歉。或许有很多同学心里会在想,“谁叫他惹我来着。”如果你有一颗宽容和善良的心,那生活会是轻松而愉快的,别人对待你的态度,也是友善和关怀的。走在路上,我们不必急促,不必冷漠,不妨多打几个招呼,多露出你的微笑。文明是展现个人魅力,折射内心世界的镜子。
4、学生希望的文明礼仪教育形式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篇10
一、课题名称: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以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为支撑的网络信息化浪潮已经到来,信息的传播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和我们传统的控制能力。良莠不齐的外部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青少年选择和接受外部信息的自由度在扩展。因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变得更为艰巨复杂。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青少年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防范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浏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对青少年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尽力协助维护青少年信息的安全。对于青少年的使用,很多的老师和学生都很熟练,但对于青少年信息的安全就大多一知半解。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对青少年信息安全和教学的密切关系的认识,从而自觉尽力协助维护青少年信息的安全。
本课题拟分析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如何因势利导,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构建青少年的研究。研究青少年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构建,作为研究青少年信息安全的基础。
2、青少年信息安全威胁来源的研究。研究对青少年信息安全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威胁,从而研究保护青少年信息安全的措施。
3、青少年信息安全保护最佳措施的研究。通过研究,把研究出来的实用的措施应用于青少年管理和维护,确保青少年信息的安全。使各学科的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青少年信息安全保护最佳措施的研究。通过研究,把研究出来的实用的措施应用于青少年管理和维护,确保青少年信息的安全。使各学科的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2、难点:青少年信息安全威胁来源的研究。研究对青少年信息安全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威胁,从而研究保护青少年信息安全的措施。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
1、利用现在青少年资源,做好青少年构建的研究。青少年的构建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2、利用国际互联网和学校图书馆资源探讨青少年信息安全的威胁来源和原因。
3、利用现有青少年资源,通过实验探究青少年信息安全的最佳防范措施。
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一)、读书学习计划
1、加强学习,理论先行。定期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现状,更新观念,明确研究目的,增强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及时进行阶段总结。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工作,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做好阶段性的总结。
3、加强课题管理。按照具体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及时做好记录。所撰写的论文争取能够在各级刊物发表。
(二)、具体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
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现状,更新观念,明确研究目的
2、研究阶段(2011年8月~2012年5月)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相关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2年6月)
对研究所获得的材料、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编辑、展示实验成果。
五、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从2011年6月开始,到2012年6月结束,历时1年,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1)查阅有关资料;(2)编制实验方案;
(3)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对青少年的构建有较深的了解。青少年的构建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5月)
(1)利用国际互联网和学校图书馆资源探讨青少年信息安全的威胁来源和原因,从而研究保护青少年信息安全的措施;
(2)利用现有青少年资源,通过实验探究青少年信息安全的最佳防范措施。
3、总结阶段(2012年6月)(1)资料整理;(2)撰写论文;(3)申请鉴定。
六、完成成果:
1、中学生网络安全调查报告
2、信息课堂PK网络成瘾
3、网上飞鸿——电子邮件
4、关于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研究
5、探究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
6、中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思考
7、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8、分析网络成瘾
9、E-mail送祝福,10、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
11、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方案
七、总结反思:
要加强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我认为应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构筑学校、家长和社区三结合的预防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在中学生方面,要加强自律能力,同时要了解各种网络陷阱,加强自我保护能力。要严格遵守《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要能正确判断各种信息,同时要爱好广泛,交友广泛,减轻对网络的依赖。
在社区方面,特别是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健全网络管理体制,同时对各类不良网站,各种不良信息要坚决打击。
应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并建立父母与子女一同学习、相互学习的家庭氛围,做为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08-24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计划07-05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演讲稿10-25
论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11-17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案例11-21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11-13
家长学校教案《小学生文明常识礼仪教育》12-26
农村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探索07-31
刘湖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计划07-05
古溪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施方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