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和大洲教学设计

2024-07-06

大洋和大洲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大洋和大洲教学设计 篇1

《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一直觉得不是非常的理想,反思了很久,总结三点:

1.准备不够充分。可能是因为要教地理和生物跨两个学科。因此我在备课方面,我总是感觉一直处在焦头烂额的境地,备课很不充分。

2.教材吃的不透。评课的时候老师们说我的教案写的不是很好,没有专业水准。因为在做学生的时候历史与社会本身就不是自己的专长,可以说是自己学的很不好的一门学科,所以在专业只是方面,肯定不如师范生要好,以前每次上课,都是要很多本资料一起筛选,才能让自己稍微有点底去教室的,而且即使是这样,有时候上课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讲什么,虽然雪深跟对我比较满意,可是自己总是觉得心虚,上课总自己登台主持或表演那么自如。也许时间久了,专业会扎实起来的。

3.课外知识扩充的不够,没有新鲜感和时代感。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只是想着,一节课上上完就好了,没想过要表现的特别出色。其实现在向来,每一次充分的准备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英爱好好珍惜才是。上完了课,连作业本上的练习都讲了,还剩五六分钟才下课,内容安排真的很少,很没技术含量。虽然来听课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没有说我什么,但是我还是很惭愧。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过程与方法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全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特点。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引导等方法。

学法:分组讨论法,学生讲解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电脑 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演示

教学效果

1.师:同学们,喜不喜欢海探观察地理事物图险呢?今天就为大家提供这

(一)片,直观地感受其样一个机会,我们一起去海上创设情景导入本探险。我为大家准备好了船、含义。

各种装备、航海图以及食物,在出发之前,还需要做两件事

情。先说第一件事。我们已经

明确了世界海陆的分布情况,可以阅读一些世界地图,在读

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

到这样的词语: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洋、海、海峡等。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一起 认识一下他们,请看图(展示

以上地理事物图片)。

2.侧重讲解大陆、半岛、岛屿

的区别,引出大洲的定义。

3.测试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掌握学生抢答 程度,通过老师点击图片完

成。

1.再看第二件事,航海活动是1.学生认真读需要团结合作的,所以我把全班同学分成4个航海小队,并为每一个小队准备了一支船 队,分别是太平洋号、大西洋 号、印度洋号和北冰洋号。各 航海小队的活动范围和你们

《大洋和大洲分布图》

1.大陆、半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岛、岛屿和发了学生的兴趣,学海峡的图片 生的注意力集中在2.地球上六大大陆图片

3.全球图

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船队的名称是一致的,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 冰洋。你们要完成的第一个任 务,就是确定船队的活动范 围,请大家参照书中的地图,在大屏幕显示的地图上(flash:世界海陆分布)找到 自己所在的大洋以及它周围 的大洲(包括相互方向介绍)。

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屏幕上指出自己航队所在位置及说出周边有哪些大洲?且在他们的什么方位?

大洲分布图》

3.《大洲面积比较图》

4.四大洋面积比较结果图。5.知识竞赛习题。

路线题。

7.全球轮廓

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2.通过学生的回馈,总结世界2.每组派代表在2.《大洋和3.比较各大洲的面积,且总结3.观察P35页。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 极欧大洋”。

4.比较各大洋的面积,且总结4.观察P34页。记忆口诀,“太大印北,四洋 贯通”。

5.通过知识竞赛习题让学生自5.观察P33图。学掌握大洲大洋位置分布内 容。

6.通过环球旅行的路线设计,6.边读题,边在世6.环球旅行让学生掌握大洲,大洋在世界界地图寻找路线地图中的确切位置。

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7.通过全球图解析路线过程。7.读图记忆 给予学生2分钟时间记忆各大 洲轮廓。

表,四组比赛。8.展示轮廓卡片图,以分组比8.每组选一个代赛进行。刺激学生记忆。9.选一个同学将卡片上轮廓

贴在黑板上相应的空白轮廓9.任选一个学生图上,看学生对各大洲轮廓的拼图。掌握。

10.观察每一个大洲轮廓的形 状及思考分布有何特点?(三10观察轮廓图思角形且对称分布)

11.让学生体验三笔画世界。12.讲解各大洲分界线。伊士运河。14总结且布置作业

(三)小结本课布作业

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

1、学生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

考。

10.全球轮廓图 11.动画演12.分界线总结图

12.读世界地形图示画“世界”

13.对比讲解巴拿马运河和苏找

板书和作业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巩

固,书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

2、记录作业内容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2、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P12-13

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篇3

在上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一节的教学时,我应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导课,利用同学都喜欢的游戏方式探究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直观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课堂,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自然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大洲和大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教材分为四部分进行处理,利用大屏幕明确教学目标:地球海陆分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基本概念;大洲和大洋名称位置轮廓;大洲的界线。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把这一课的媒体资源链接到我的课件中,形象直观的体现地球海陆的分布、基本概念、大洲大洋的名称以及分布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讲与练相结合,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用PPT制作七大洲、四大洋的基础知识点。在学生识别七大洲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运用填空和读图,进行练习。

其次,运用PPT课件学习大洲的界线,直观而又具体,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和认知。

正是由于把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才使得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并能够十分主动地参与其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加大了课堂密度,知识容量,让知识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实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备好课的同时,开发教学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大洋和大洲教学设计 篇4

如何让学生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和本我从以知识点在本节中的重要地位我从下两个方面入手:

我和同学们一起回顾前一课时的类容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而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位置、轮廓。

紧急着我请同学们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然后第一步: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第一步:引导学生在填充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第三步:请一位黄同学在挂图上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第四步:请一位同学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在黑板上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然后再请一位同学在画好的轮廓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由于学生具备了一定读图的能力和方法,本知识点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

后来为了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设置抢答题:(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2)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3)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4)请同学们说出美国、俄罗斯、中国、南非、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所在的大洲。(5)请同学们说出大洋洲的东部、北部、西部、南部的海洋?加深对四大洋的理解

大洲和大洋课后反思 篇5

曹应华

一、成功之处

1、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都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是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小游戏,多媒体手段等方法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情绪高昂。

三是关注了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培养。如读图、识图、析图。

2、正确把握教材内容,重视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

一是根据教学需要补充了相关内容,适当拓展教材内容。如“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资料与图片”、“大陆的轮廓的假想”等。

二是回顾了东西半球的经度划分的知识。

3、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与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学习,改变了影视教

育模式下由灌输到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在合作中感受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体会协作学习带来的成功,激励了一部分学生资助学习的意识,我看到 了学生的变化是意想不到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二、不足之处

一是学生讨论学习的自由度不够宽松,由于老师引导的太过到位,反而遏制了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好像一切都水到渠成。

二是由于害怕课堂组织教学不能收放自如,对于部分学生的质疑不敢放开讨论,学生们显得意犹未尽。如问题“地球的表面始终是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的吗”“问什么有得陆地面积大有得又那么小?”等等。

《大洲和大洋》的地理教案 篇6

①知识目标: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记住海陆面积比例。掌务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②能力目标:

1、能在空白地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2、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轮廓及其相对位置。

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激发爱我家园的品质。

二、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

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世界地图

四、教学过程:

1、谈话 导入。: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水球。

这种教学方式,强化了讨论法这一学习方法。地球动画和图片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2、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

(1) 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 2 ) 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 ) 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4)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3、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 5、)“一笔绘五洲” 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亲自的绘图加深了学生的空间印象,也提高了绘图技能。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巩固练习

⑴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⑵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

⑶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六 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

( 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世界海陆分布不均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1、四大洋

⑴洋、海和海峡

⑵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七大洲:

⑴大陆、半岛、岛屿

⑵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⑶各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和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南、北美州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篇7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理解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海峡等概念,并能判别。

2.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在地球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确定。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学法: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等。

教具准备:

地球仪、地理图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看地球仪和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通过卫星照片形象分析出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地理特征 讲授新课

一;地球?水球?

二;七大洲四大洋

分析世界海陆分布图

分析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分析图片《地球?水球?》

分析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图

分析大洲和大洋分布图

阅读《大洲的命名》

新的教案:地理教案-大洲和大洋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2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别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3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难点: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教学建议

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因为有了地球知识的和图知识,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

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部分,以读图为主:

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先不要早下定论,还是看看地球的基本面貌以及海陆的分布。

(板书)第三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 海陆分布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总结板书)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组织讨论: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的地球更象水球。而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总结: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即是一块陆地,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呢?和海洋一样也是连续的吗?

不是。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半岛。

你能把他们区分出来吗?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并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学生活动)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

看看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并回答: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学生活动)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总结板书)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我们总结了陆地有七大洲,各洲的大小、轮廓都是不同的。那么浩瀚的海洋呢?

它被大陆分割了四大洋,下面通过读图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东、西半球图” 读图比较“四大洋面积比较图”

看看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3)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洋,海洋的中心部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

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总结板书)四大洋:大洋、海、海峡

我们已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和大小。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自古就是这样分布的吗?

设计理念:应该把教学目标写完,然后直接写教学重点难点,原来的教案设计的内容过多,教案有点凌乱,学生未必接受得了那么多,我设计的新的教案把大陆漂移学说这些内容没有涉及到,不过这份教案总体上还是很好,内容很仔细。

原来的教案:地理教案-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2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别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3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4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因为有了地球知识的和图知识,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2。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运河、海峡)3。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对比。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

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部分,以读图为主:

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材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以下两个内容:

1、海陆面积的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或陆地占29%,海洋占71%);

2、海陆分布的大势,即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这里应补充说明一点,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配有14张分布图、示意图、比较图。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地图、图表,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由于图较多,设计问题不但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也要注意系统性、层次性。

对于世界海陆分布:设计了三个环节,1.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 2。组织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3.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关于选学部分内容的教材分析

第三部分为选学主要介绍了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内容安排在这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紧接上面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说明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海陆轮廊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为第三节讲述地形变化、海陆变迁、地震和火山等知识打下基础。有关板块运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此课文首先介绍了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为讲述板块运动作了铺垫。

教材安排了一段的阅读材料,介绍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魏格纳原先德国的一为位年轻的气象学家。传说他从世界地图上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转向对大陆漂移的研究,并且坚持不懈,直至为此而献出生命。这段阅读材料蕴涵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受到地壳“活动论”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关于选学部分的教法建议

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的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读故事,谈读后感,找证据,用魏格纳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来学习他的学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读图训练方面,可引导学生读三幅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图,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 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读书:为什么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从板块学说的角度做出解释: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关于“大洲和大洋”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4.通过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形式进行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先不要早下定论,还是看看地球的基本面貌以及海陆的分布。

(板书)第三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 海陆分布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总结板书)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组织讨论: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的地球更象水球。而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总结: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即是一块陆地,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呢?和海洋一样也是连续的吗?

不是。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半岛。

你能把他们区分出来吗?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并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学生活动)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

看看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并回答: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学生活动)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总结板书)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我们总结了陆地有七大洲,各洲的大小、轮廓都是不同的。那么浩瀚的海洋呢?

它被大陆分割了四大洋,下面通过读图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东、西半球图” 读图比较“四大洋面积比较图”

看看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3)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洋,海洋的中心部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总结板书)四大洋:大洋、海、海峡

我们已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和大小。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自古就是这样分布的吗?先讲一个故事。

(学生活动)P28 读一读“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然后,坚忍不拔的追求,形成科学假说,读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科学既需要大胆的想象,又要小心求证,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决心和毅力)现在,我们用这种精神来探索一下这个科学假说。

(板书)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

(组织讨论)任何学说都要有依据,请你看书,列举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P28 “想一想”

总结证据:(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2)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说明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学生活动)读图回答:地质时期的三幅海陆分布图。

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

总结: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总结板书)1.六大板块 2.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总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对地表的海陆轮廓的形成即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地表的差异,即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设计思想〉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在第一章地球知识和地二章地图知识的基础上,本章教材的特点是配备大量的图,海陆分布的状况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都是通过读图获得的。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摆脱背诵定义文字的记忆概念的学法。是本节重要的任务。要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要具体、明确,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变成学生活动。

大洲大洋的教学设计 篇9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有目的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接下来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看书。

通过刚才读书,我们知道有一个人特别幸运,因为他不仅能看世界,还能从非常特殊的角度去看,他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个人是谁呀,叫加加林的苏联人。当他从飞船中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通过地球仪来体会一下。和学生完成

接下来请同学们手拿地球仪旋转地球仪,闭上眼睛,随意转动地球仪,由老师喊停,然后看看我们随机暂停时我们的左手大拇指所按的地方是陆地的部分多还是海洋的部分多。反复操作,看按到海洋次数多还是陆地次数多?然后统计分别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所占的比例。

但是,由于我们只有30多人,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面积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 海洋面积71%,陆地面积29%。

师:而我们把这概括的说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师:我们在来看看,这海洋和陆地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看下大屏幕。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由学生来找出

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我们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两个角度来分析: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_陆地。书上32页,谈到水半球和陆半球,小字部分总结了一句话很重要。我找同学来说出这句话。

师:那么既然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把我们生活的地球称为地球呢?

师:为什么不称为水球呢? 师:称为地球好还是水球好呢?

师: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课后同学们可以组织个辩论会,也讨论试试!

(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的地球更象水球。而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人们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的“地球”了,没必要再改成“水球”。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会发现各大洲都不是圆滑的边缘,有各种凸起凹进,这里就可以引进几个新概念。像印度这种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就叫做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大陆,和岛屿。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那么面积较大,面积较小,以什么为界限呢?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知识书上没有,以格陵兰岛(Greenland)为界,它的面积216.6万平方千米。比这个数字大的就是大陆,比这个数字小的就是岛屿,所以格陵兰岛成为了最大的岛屿。请同学们在书上的地图中找到这个地方,圈起来。格陵兰岛可以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姿百态的冰山与冰川是格陵兰的奇景!可是它却叫Greenland,绿色的大陆,这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有个特别有趣的小故事。课后同学们可以查一查,然后下节课课前分享。我们在来看,什么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请同学们在书上圈出来。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叫大洲。地球上分布着几个大洲呢?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把它们用方形圈出来。

各大洲的位置分布是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实大部分大洲的名字就暗示了它所在的位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各大洲的形状特点,这有利于我们在做题时通过形状去辨别它是哪个大洲。

亚洲正是我们所居住的大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世界最大洲。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把地中海东的地方称“亚细亚”,是“东方日出之地” 看看它像不像一只正在梳理羽毛的天鹅。整体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

学生找的过程中,老师在黑板上把图形画出来。

与亚洲相连,位于亚洲西面的是哪个大洲?(东西半球图)

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语言中是“西方日落之地”,像亚欧大陆向大西洋伸出的大半岛,轮廓破碎。——欧洲轮廓破碎也可用三角形来概括(轮廓图)

与欧洲和亚洲相邻的是哪个大洲?

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简称。被赤道横穿是“阳光灼热的大陆”,用几何图形来概括大洲形状。非洲北部呈梯形,南部则是一个倒三角形。(在轮廓上画出几何图形)

美洲,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它又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均位于西半球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面,像一只跳跃的袋鼠。南美洲位于北半球的东南面,有人说像鸡腿。

我们都可以用三角形来概括它们的形状。

大洋洲四周被大洋所包围,是“大洋(太平洋)中的陆地”的意思。像一只横走的螃蟹,可以用一个不规则的六边形来概括它的轮廓

最孤单的,处于地球南极的是哪个大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因此气候严寒,大部分地区常年冰雪覆盖,称“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南极洲在南极跨了360度经度

——像一只开屏的孔雀,用几何图形将它表示出来也像一个逗号。

我们来观察屏幕上的大洲面积比较图,我们发现它们的面积由大到小排列的 我们可以用一句口诀将这些大洲的面积顺序记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在这之前我们来回顾下上章我们学习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生:20。W ,160。E

由学生来找出

师:那我们来看看课本第29页图2.6,我们看看这些大洲在东西半球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有哪些大洲,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有哪些大洲,生: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有:北美洲、南美洲

师:仔细看图,找找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有哪些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有哪些大洲,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有: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

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

说说奥运五环 说说奥运五环 说说奥运五环

对了,前面我们知道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欧亚大陆。我们是以什么为界划分开的呢?我们前面学了洲届的符号,我们一起在书上找一下。找到的同学可以到前面写出来。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大家可以用“呜呜大哭”的谐音来记忆。

这就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

其他几个大洲之间的分界线由学生来找出

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过去也是相连的。但现在被什么所分隔开了? ——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成了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同时还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可见亚欧非三大洲的联系非常紧密,占了东半球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南北美洲是被什么所分隔开的?——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与亚洲之间是以什么作为分界线呢? ——白令海峡

——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是以什么分隔的?——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最深的海峡)

我们总结了陆地有七大洲,各洲的大小、轮廓都是不同的。那么浩瀚的海洋呢?洋、海、海峡,它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洋,海洋的中心部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看看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请同学们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由学生来找出

生:太平洋、面积最大,深度最深,岛屿最多,珊瑚礁最多的大洋。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北冰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有常年不化的封海冰,以及北极熊、海豹、海象、鲸动物。

大西洋、面积第二大,呈“S”型。有加勒比海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印度洋、面积第三大,热带大洋,石油资源丰富

一笔画世界 一笔画世界 一笔画世界 让学生参与 一南一北两兄弟; 亚欧非洲在一起; 大洋洲在水中间; 南极孤独在极地。

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世界已在我们心中。将来要出国旅行去看世界之前,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条旅行路线啦。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的知识,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思维导图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分界线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和重点,快速的记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也同样需要同学们去巩固。学会如何确定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是同学们需要回去好好练习和加深记忆的地方。

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由学生总结

读图分析能力

学会了用地图去找到需要的地方。一笔画世界,画图,填图。将不同大洲的形状想象成熟悉的事物,便于记忆。有些知识点可以编成口诀。

通过学习地理,更加热爱生活!

格陵兰岛的名称来历

格陵兰在它的官方语言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Greenland)。这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

关于格陵兰岛(Greenland)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大约是公元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Greenland)便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格陵兰岛以216.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4/5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格陵兰岛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内陆地区最低可达到-70℃。

大洋和大洲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音乐:高山流水

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频繁的一年。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

生:嫦娥1号卫星成功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板书:地球?水球?

师:虽然我们不能像加加林那样遨游太空,亲身观察我们的地球家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感受到这个现象。

游戏:滚动地球仪

(通过滚动地球仪,大部分同学接触到海洋部分。以此证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刚刚通过这个游戏,接触到洋部分的同学请举手。你有什么收获?

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展示地球卫星图片)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板书: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2.1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板书: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师:读图2.4,你还有什么收获?

生: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板书:3.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师: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非常好,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请阅读材料: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学生一边阅读,老师一边展示图片:图片展示出张骞、马可·波罗、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一些旅行探险家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同时,老师按顺序依次出示各大洲拼图,完成七大洲分布雏形。

师:请大家阅读图2.5。(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任意一个半岛、岛屿、海洋或大陆,并说出他们的区别。

(学生在地球仪找出了很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别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游戏:搬动课桌

通过搬动摆放课桌,了解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大洲、海峡区别。几排课桌组成大陆,旁边单独的课桌是岛屿,课桌之间为海峡。

(教师介绍冰岛与格陵兰岛名称由来,增加趣味性。)

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板书:

二、七大洲四大洋

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师: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你能告诉我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游戏。

游戏:拼图游戏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文字材料,了解各大洲名称的由来。然后参考课本地理名称的中英文对比,了解各大洲英文写法。

巩固练习: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上一篇:半年体育课总结下一篇:企业党员季度思想汇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