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的小蝌蚪》优秀教案

2024-08-04

《不合群的小蝌蚪》优秀教案(通用8篇)

《不合群的小蝌蚪》优秀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字词,读准多音字,能写出“略微”、“确实”的近义词。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训练研读词句的能力。

一、复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雷锋叔叔写的一则日记,大家知道读日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板书:不合群的小蝌蚪。

“不合群”什么意思?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呢?想不想把它弄懂?

三、自学字词。

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词语意思,读准读音,特别是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互相讨论。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下列词语

孤零零 队伍 单独 悠闲 略微 确实

2、读词语。

3、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悠闲”什么意思?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略微”、“确实”的近义词。

检查多音字的读音(课后第三题)

调皮

中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篇2

中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活动目标:

1.积极地参与活动,探索新的绘画方法,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习画圆的方法来表现蝌蚪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绘画知识技能。

3.学习棉签画,并感受用多种工具结合作画的乐趣。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棉签颜料纸2.实物小蝌蚪3.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黑黑的身体圆溜溜,细细的尾巴拖后头,东游游、西游游,好象许多小黑豆。”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二、观察实物小蝌蚪。

小蝌蚪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看一看。(观察小蝌蚪,相互说一说)小蝌蚪在水里东游游、西游游,真快乐,我们一起学着小蝌蚪的样子游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小蝌蚪有圆圆黑黑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会在水中游泳。

小蝌蚪这么可爱,老师真想把它画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那该怎么画小蝌蚪呢?(提示语:身体怎么画?然后呢?)三、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教师在画纸上示范并讲解:我们请小蝌蚪来游玩吧!轻轻地用棉签蘸黑色颜料点在画纸上,再轻轻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画成了。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画小蝌蚪,要画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最后再添画上绿绿的水草。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画出朝着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励幼儿大胆细心地作画。

五、评价和欣赏作品。

教师扮演青蛙妈妈说:“呱呱,我的宝宝在哪里?”,“青蛙妈妈在找小蝌蚪宝宝了,我们一起把小蝌蚪送回家吧。”教师带领幼儿把作品放到美术区展示,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构思。

活动反思

《不合群的小蝌蚪》优秀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总能看到很多小动物,孩子们对这些动物充满了兴趣。在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后,孩子们对小蝌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为什么不更深入地让孩子们去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呢?于是,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小动物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3.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基本过程和它们的外形特征。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难点:正确表述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1.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及视频。

2.《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课件及相关音乐。

3.小蝌蚪立体玩具。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组织幼儿进入活动室

指导语:你听到了什么?音乐里唱到了谁?

二、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一)播放《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课件。

(二)说一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指导语:小蝌蚪在长成小青蛙的过程中都有了哪些变化?哪个变化是先发生的?

(三)出示小蝌蚪成长过程图片,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请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蝌蚪成长过程图片排序。

三、巩固对小蝌蚪成长过程的认识

(一)请几名幼儿给图片排序,将打乱顺序的图片排正确,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二)结合科学视频复习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四、知识扩展

(一)青蛙吃什么?(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二)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五、结束

指导语:小蝌蚪玩累了,他们要回家找妈妈了,我们一起来把他们送回家吧!在音乐声中带幼儿出去活动。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不合群的小蝌蚪》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画的方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小蝌蚪图片、青蛙妈妈图片两张,每组一盘黑颜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蝌蚪的各种动态。

(1)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2)看看,这群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圆圆的黑脑袋,细细的长尾巴)

(3)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呢?(游来游去找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呀?那它们是怎么游得呢?请幼儿学小蝌蚪游得动作,师从旁讲述蝌蚪游得各种动态。

(4)带孩子一起边念儿歌边在教室四周游动“小蝌蚪黑黝黝,圆圆脑袋,细尾巴,上游游,下游游,游来游去找妈妈。”

二、师示范并讲解手指画及各动态的“小蝌蚪”。

师:小蝌蚪长的那么可爱,你们喜欢它吗?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1)示范讲解手指画“小蝌蚪”

师:伸出右手的食指,其余手指抓紧,用食指去蘸上黑颜料,在纸上轻轻按下后提起再慢慢往后拖,看,小蝌蚪圆圆的脑袋和细细的长尾巴就出来了,像这样的画法就叫“手指点画”。

(2)示范画各动态的蝌蚪。师:一只小蝌蚪去找妈妈太孤单了,我们可以画许多从不同方向游来的蝌蚪,那它小尾巴的方向该怎么画呢?"来;自.屈;老师;教.案;师示范画不同方向尾巴的小蝌蚪,并配上儿歌“小蝌蚪黑黝黝,圆圆脑袋,细尾巴,上游游,下游游,游来游去找妈妈。”

三、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那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手指点画来画出小蝌蚪,帮它们找到妈妈吧!

(1)注意点画方法,要求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颜料点画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注意卫生和画面整洁。

(3)提醒幼儿蝌蚪不要画的太挤,要分散一点。

(4)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仔细操作。

四、欣赏并讲评幼儿作品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来。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幼儿的作品。

五、结束: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师:(师戴上青蛙妈妈的胸饰)那现在我来做青蛙妈妈,你们做小蝌蚪,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吧!

教学反思:

本节美工课,活动效果良好,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今后自己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当节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评价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觉到学无止境,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努力。

不合群幼儿的心理个案分析 篇5

[个案描述]

杨林宗今年6岁,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他8月入园,8月从原先的中班又转入到我们中四班,在我们这个大集体中生活了已近两年的时间。他喜欢读书、绘画,喜欢一个人独自、安静的活动,极少和周围的小伙伴合作游戏;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不爱劳动,而且对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还表现出嘲讽的意味;学习时有偷懒的行为,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然后做题时照搬别人的答案;在活动中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非常固执。

[原因分析]

由于爸爸妈妈上班,杨林宗没有人照顾,他经常一人在家,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少,性格比较孤僻。爸爸妈妈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都尽量满足,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很少,不能及时把握孩子的内心想法。我们老师在平时的保教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对孩子们表现出的一些不良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帮助孩子及时纠正错误。

[采取措施]

1、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多给他锻炼的机会,让他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林宗早上入园比较早,我就经常委托他整理区角,摆放桌椅,并有意识的在大家面前夸奖他,让他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他的集体荣誉感。

2、通过故事《狼来了》,对全班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幼儿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否则会失去大家对你的信任,都不愿意和你做朋友;做人要诚实,学习也是同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千万不能自己欺骗自己,照搬别人的东西,要相信自己。

3、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励幼儿,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增进他与老师的感情。

4、平时多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让他和大家一起玩,教给他与大家相处的方法,体验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5、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吸引其注意力。

6、取得家长的合作,请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取得效果]

宝宝在幼儿园不合群的原因 篇6

有的孩子不仅在幼儿园胆小孤僻,在其他所有的场合也都如此,这和父母本身不善交际,很少与外界接触有直接的关系。有的妈妈在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不愿和那些一起抱着宝宝晒太阳的妈妈们接触,如果孩子是老人带,更容易出现这样独来独往的情况,因为有些老人本身带有地方口音,即使有和其他人接触的渴望也无法很好地交流,或者找不到同样说得来的带孩子的老人。孩子因为从小就缺少与同伴们的接触,到了幼儿园就会产生胆小、不合群的表现。

2.过度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在集体中容易降低自信

孩子在家被娇宠惯了,是全家人的“小太阳”,可是到了幼儿园,孩子成了众多“小星星”中的一颗,一下子被关注度降低了,这让孩子很不适应。在家的时候,爸妈的赞扬声不绝于耳,可是到了幼儿园,自己却不再突出,甚至真切地感到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同伴,因而丧失了自信心。这类的孩子,在家都挺活跃,可是到了幼儿园却不声不响。如果妈妈发现了这种情况,就要和幼儿园老师配合,让老师发现和利用孩子的某一长处并多多赞扬,当孩子自信心提高了,和小伙伴们也就能友好相处了。同时也要牢记对孩子的夸奖不能泛滥,重要一个原则是:只夸奖孩子做出的努力,而不要夸奖他与生俱来的天赋。

3.孩子在家里养成事事为先的毛病,被小伙伴排斥

同样是因为溺爱,父母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动辄哭闹,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久而久之,孩子到了幼儿园也保留了这样的习惯,与小伙伴相处时不肯吃亏,动不动就哭闹打人,最终也会受到小朋友的排斥,成为孤家寡人。从这个情况可以看出,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平等、民主的家庭中是多么重要,溺爱孩子最后都是害了孩子。

宝宝不合群怎么办

当然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家庭模式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那么,妈妈在有意识地将家庭向开放、民主和平等的方向上建设之外,有没有相对快捷的办法能帮孩子解决不合群的现状呢?下边,给妈妈提供几个方法:

1.从一到多建立伙伴关系

对于害羞、胆小的孩子来说,即便是妈妈再鼓励他参加集体活动,恐怕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应该从一对一的交往方式开始,这样不仅让能感觉安全,出现问题也好协商和解决。如果一下子和很多小朋友在一起,这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胆量,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妈妈可以在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主动和孩子班上的小朋友以及家长搭讪,让孩子感觉妈妈也在他的生活圈子里,缩短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心理距离。同时,妈妈要注意寻找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和这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可以一同回家或者周末相约一起到公园或者游乐场玩,这样,孩子慢慢就有了自己的朋友,在幼儿园就会不再感到孤单。

2.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

即便是孩子再孤僻,但是他内心也有与人交往的意愿,也都有被人喜欢被人接纳的渴望。但是,孩子不好表达或者不敢表达自己,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利用机会,加强孩子与小朋友的亲密关系。如在小区一起玩的时候,你可以鼓励孩子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很多小朋友都有这个好奇心的,如果对方父母不反对,一般都能接受邀请,或者在孩子生日时,和孩子商量请他认为要好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孩子在自己的家中,感觉到熟悉和放松,就有一种主动性,也会比较容易和小伙伴融合到一起,当然,这要有妈妈的引导和协助。

3.强化孩子接受“邀请”

一般在邀请别人到自己家里后,别的小朋友也会提出这样的邀请,这时候,妈妈一定要及时鼓励孩子接受邀请,对其他小朋友进行“回访”,这时候还要对孩子多多赞赏,让他感觉到在小朋友社交中的地位,对孩子在别的小朋友家的礼貌表现更要不吝夸奖,以便强化好的行为。

什么样的人不合群励志文章 篇7

不合群,是一种怎么样的体会?就像玫瑰花圃中长出一了株百合花,就像是一群白种人内混杂着一个黑人。

我的不合群,从小就表现的很明显,当身边的人都还在看着动画片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读三毛,徐志摩,张爱玲了。并不是不喜欢看动画片,只是那个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可是过早的情感阅读,使我成为一个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的人。比如在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在一起高高兴兴的跳长绳,我却为一次意外的跌倒难过的说不出话来了。我太敏感,所以我不喜欢人群,因为人群中会有更多的摩擦,可我,不喜欢那种摩擦。

正因为如此,生日party我很少参加,同学聚会,我能推就推,久而久之,我便被贴上清高,冷漠的标签,所以,我不太擅长交际,也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内心。

而这些清高,冷漠的标签,使我和众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可也是因为这些距离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喜欢看书,所以我就可以利用别人茶会,逛街的时间来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字,而因为不合群,所以我也不用担心我的穿着打扮的会不会与旁人略显不同。

或许是因为你已经不合群了,你就不必刻意去关注别人的看法与眼光,你也不必要在乎其他人的恶意评价与诋毁。我做的事情,是建立在道德观与法律条文之上,不触碰人们的道德观念,不违背法律的条款条约,我的不合群,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只会做坏事的人。我愿意改正,我犯过的错误,然后,让自己变的更好。因为不合群,不代表异类,不合群,也并不是所谓的三观不正,内心扭曲。

不合群到底是什么?我的认识大概是这样。不合群,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修行。我从何而来的认知?我身边不合群的人,大多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他们穿着时尚,做事沉稳,处事谨慎,他们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智慧与胆量,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闪闪发光,这些不合群的人,又是被称为优秀的人。他们有着不同于旁人的眼光与见解,而正是这些不同于,才使他们在平庸的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

所以我只想告诉你,不合群并不意味着是异类,也并不意味着你并不优秀,其实,不合群有时候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优秀。

当你有独特的见解与看法,当你有惊人的才华时,你不要害怕其他人的`眼光,你也不要害怕他人的误解,去追寻你自己的内心,不要被世俗蒙蔽了你的眼睛,干扰了你的方向,你要勇敢一点,去追逐你自己的心。

有的时候你的内心会告诉你应该往哪里走,哪里才是最正确的方向,所以,放下那些顾虑和忧患,向前走吧,前方会有更美丽的风景等着你!

我的小蝌蚪700字作文 篇8

星期六,是姥爷的生日,我和姥爷、小表妹去湖边扔石头。

我们刚到了湖边,就发现湖中有很多小蝌蚪,有一大群一大群的,也有一只一只零散的。我和小表妹很想抓,但是我们没有预料到会有蝌蚪,所以没有带袋子,我们和姥爷商量怎么办,我们先在那里找袋子,但是都太脏了,最后,我看见一只小蝌蚪自己钻进了袋子里,出不来了,姥爷就立刻把这个袋子拿起来了,那只小蝌蚪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表妹给我一个小袋子,用这个抓蝌蚪好抓,但是小表妹不喜欢用,我把袋子给她的.时候,她用了一下就扔给我了,用手捧起来。我开始是在一只一只的地方抓,可一直都抓不到,我在这里抓是为了保险起见,因为这里的湖水很浅,像沙滩那样渐渐变深。突然,姥爷告诉我们有一片地方有很多蝌蚪,成群的游来游去,我一把袋子放进去,就有一只蝌蚪被抓住了,但是这里的水很深,土又很松,一不小心就滑下去了,我们还是到了蝌蚪稀少的地方抓。但那里非常不好抓,因为蝌蚪利用地形,我一次次的抓,它就一次次的逃脱掉了。并且我在抓它拨水的时候,水下面的土就会把水染成黄色的,过了好久才恢复原状,但机灵的小蝌蚪早已跑掉了。虽然这样,我们还是抓了不少蝌蚪,回到了姥姥家,我们把蝌蚪倒出来,放到一个盆里,我们细细观察着小蝌蚪,发现他们还不是一个品种的,有几条是很小很小,头细细的。其他的都是头重脚轻的样子,姥爷说这些都是癞蛤蟆,也就是蟾蜍,但是我和妹妹还想养,可惜妈妈和舅舅不让,我们只好把它们留在了姥爷家。

回到家,我从网上查我抓的蝌蚪是青蛙蝌蚪还是癞蛤蟆蝌蚪,我知道了一大群一大群生活的就是癞蛤蟆,自己在一起的是青蛙,那么说我抓到的有蟾蜍有青蛙了。我还看见那种小细头长成青蛙或者癞蛤蟆会很漂亮呢!

上一篇:风雨中,我的独白作文500字下一篇:第8节:口语交际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