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综合材料

2024-08-02

入党综合材料(精选8篇)

入党综合材料 篇1

关于拟发展某某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综合考察报告

一、某某同志的基本情况

某某同志,女,汉族,某某省某某县人,某年某月某日出生,现为某校某院某某级某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积极,于2011年3月被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在组织对其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学习态度端正,思想积极进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综合各方面的考量,该同志在组织培养下,各方面进步明显,达到培养目的,符合考察标准。

二、政审情况

某某同志从2011年被某某党支部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该同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响应党的号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日常学习中刻苦认真、积极进取,生活中积极向上;与同学关系融洽,乐于助人;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各方面表现优秀;政治上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实际言行都与党保持了高度一致。

三、本人要求入党和组织培养过程

某某同志从2009年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鉴于该同志各方面优秀的表现,通过支部大会讨论,支部从2011年3月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在积极分子培养期间,该同志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核成绩优异。期间积极向组织汇报思想,入党愿望强烈。

四、现实表现

通过考察,某某同志思想进步,政治立场坚定,入党动机端正,入党愿望强烈,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能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学习中认真刻苦,积极进取;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群众基础良好,深受老师及同学的好评。

五、支部对某某同志入党的意见

本支部在2012年4月份召开了党员会议,鉴于该同志较高的思想觉悟,突出的学习表现以及坚实的群众基础,已经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经过党支部充分酝酿和认真讨论,同意接受该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请院党委审查。

特此报告。

入党综合材料 篇2

现行入党志愿书从栏目构成内容上看可分为入党志愿、申请人有关情况和党组织对其入党审批三大部分。从逻辑上分析, 第一部分提出请求, 第二部分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审批意见, 三者结合形成典型的申批性材料结构, 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主要表请求或意愿的文字形态。

现行入党志愿书有两大功用, 一是留作日后备查佐证, 二是用于个人入党审批记载。它虽是个人入党的重要和关键材料, 但不是个人能否入党的基础材料。从材料方面认定一个人是否有入党意愿, 是看他是否向党组织递交有入党申请书, 而非是否填写有入党志愿书;他是否具备入党条件, 是看其培养考察记载、思想汇报情况、现实与历史表现鉴定、家庭和社会关系情况清楚程度、党内外群众评价意见等, 而非是否填入党志愿书。入党志愿书是在党组织认为入党申请人培养考察成熟, 具备预备党员条件, 上列的培养考察、思想汇报、表现鉴定、家庭和社会关系情况证明、群众评价等材料齐全且无问题, 计划发展其入党时才让其填写的。在申请人填写了入党志愿等后, 党支部、党委依次对其入党做出决议, 进行审批, 决议、审批意见填入志愿书相应栏内。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也必须有预备期内表现情况材料甚至包括个人转正申请材料等, 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才依次研究其转正问题, 做出同意其转正的决议、审批等。转正决议和审批意见亦填入相应栏内。这些情况表明, 现行入党志愿书在使用功能性质上属兼有个人申请和组织审批两方面而重在后者的申批性材料, 而非像其名称表征的那种单纯的意愿性文字, 或以个人意愿为主的材料。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看, 好像现行入党志愿书材料的名称是忽略了其各部分以表格形态组合一起这个形式特征, 或是在其个人申请和组织审批前后两个功用的主次侧重的判断认定上发生了偏差, 实际上问题的根本是这个材料的设计者认为表格中入党志愿部分在个人入党过程所有材料中是个人入党意愿的最主要和最重要体现, 看重并主观上放大了其与入党申请书的差异, 从而看轻和低估了入党申请书在体现个人入党意愿方面的功能价值。毫无疑问, 现行入党申请书和志愿书是有差异的。首先申请和志愿二词意义有差异, 申请表明请求, 而志愿则表明志向、愿望。其次入党申请书产生于个人对党有一定认识, 意欲投身党的团队为其事业奋斗时, 志愿书则产生在申请书之后至少经过一年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考察以后, 当事人的认识前后肯定有变化, 志愿书内个人的思想境界较申请书必定有进化。这样看好像志愿书中的志愿部分较申请书更有价值, 应突出其体现个人入党志愿和作为组织审批依据的功能。然而这只是从道理上单纯地将二者进行简单的浅层推断比较。客观实际是: (一) 凡申请必包含申请者意愿, 具有政治性选择的申请也必定包含申请者的志向。《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 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里的申请就包含申请者的意愿和志向。 (二) 现实入党申请书的申请部分和志愿书的志愿部分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宋琼、田济民主编的《党员手册》概括, 前者内容主要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对入党的态度等;后者内容主要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自己的决心等。表面比较, 前者比后者多“对入党的态度”, 后者比前者多“自己的决心”, 实际上前者的“对入党的态度”和后者的“自己的决心”主要都是表达个人对组织批准与否的态度承诺, 两者表述不同, 实质差别不大。申请书和志愿书各自附言的个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等则完全相同。由于两文书内容产生至少相隔一年, 其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等内容肯定有变化, 申请书好像不能替代志愿书。但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变化在申请人上交的思想汇报中有反映, 而且因志愿书篇幅有限, 这种思想认识变化在思想汇报中的表述较志愿书中更为详细, 所以, 有思想汇报作补充, 志愿书这部分内容完全可由申请书替代。 (三) 前文已言及, 人们 (包括党组织) 认定一个人是否有入党志愿是看其是否交入党申请书, 而不是等待到党组织欲发展其时他填的入党志愿书。

从发展党员的规定程序方面分析, 写交申请书是个人走向党组织在材料上体现的起点, 接着是党组织对其最少一年的培养考察, 并形成考察记录和申请者的思想汇报等材料, 党组织经综合考察认为其培养成熟, 决定审批其入党, 形成决议、审批意见等。这里的决议和审批意见是针对至少一年前个人入党申请书的回复。它们虽然是和党组织初步决定发展个人入党让其写的入党志愿一起填在现称的入党志愿书上, 并且在页面安排上紧随入党志愿之后, 但它们并非主要针对这里新写的“入党志愿”, 否则按惯例从个人在现称的入党志愿书上填入党志愿到党支部讨论其入党形成决议往往才几天时间, 岂不让人认为从个人表达入党志愿到党组织决定审批同意发展个人入党才需几天?

综上分析, 现行入党志愿书中的入党志愿部分不是个人入党所有材料中入党志愿的首要和标志性体现, 在这方面的功能它低于申请书。它不是也不应该是党组织对个人入党审批针对的主要材料对象和依据。因此在现称入党志愿书的材料中, 入党志愿部分不是也不应是该材料的最重要内容。该材料的最重要内容是有关党组织对个人入党的决议和审批意见。所以该材料应根据其最重要部分的内容性质重新命名, 改称入党申批表为宜。

入党志愿书这个名称始用于何时, 笔者不得而知。党章中规定入党材料中有称为本名的始于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不过八大党章是要求党组织批准申请入党者需认真审查其入党志愿书, 1969年党的九大通过的党章才正式规定申请入党人需填写入党志愿书, 其后历次党代会通过的党章沿用此规定至今。入党志愿书名称始用时所指称的材料构成内容类型和其后所指称的有一些变化。如《党的建设》2008年第12期一篇文章提到1948年东北解放区一个入党志愿书上只填了158个字, 内容分别是个人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为何入党、对形势的看法、介绍人意见等共5项, 显然偏重于表明申请入党人的情况。195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制的格式化的入党志愿书较上文提到的志愿书内容有较大变化。它先印入党誓词, 接着设置申请人姓名、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与社会关系情况、个人简历、思想转变过程、入党动机等栏目, 内容较前丰富得多。不过总体归纳, 仍偏重表明个人基本情况。1956年以后, 入党志愿书除个人基本情况外, 增设了入党志愿、党委指定人员谈话情况、申请人作为候补党员的自我检讨及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等项目, 逐渐接近今天的入党志愿书内容设计。1982年党的十二大后, 基本确定今天的入党志愿书内容构成, 主要特点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强了审批成分。从入党志愿书内容构成演变的历史看, 形式上它不断丰富、完善, 功能上则是从偏重方便对申请人的入党审批一方面, 到方便审批和记载显示审批两方面, 而由此则决定了入党志愿书材料从申请材料到审批材料的性质上归属的演变。

需要说明的是, 早期的入党志愿书在申请人入党程序中使用的时机与今天不同。因为早期的入党程序并未明确规定从申请到审批的最少时间间隔, 虽然对一般申请入党人也要进行一定阶段的考察, 但也有刚刚申请很快审批的情况, 故而入党志愿书在整个入党过程中作为表达个人志愿的依据地位十分重要。今天则不同。前述的现入党程序规定, 个人提交入党申请后至少有一年的考察培养期, 入党志愿书使用于党组织认为申请人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准备和进行审批时, 其作为个人表达入党意愿的依据地位低于入党申请书, 而体现的审批特征和作用却极为突出。这样说来, 早期的入党志愿书材料称为入党志愿书尚可, 而现在的入党志愿书材料再沿用此名则显得名实不符了。

毋庸置疑, 现行入党志愿书材料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其“入党志愿”部分既涵盖了申请人起初用入党申请书表达的入党志愿, 也蕴含了其“思想汇报”中表达的认识进化;其“介绍人意见”则概括体现了介绍人其前作为申请人的培养人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表中对申请人至少一年的培养考察评价记录。加上其“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等部分内容, 使审批者凭此可对申请人的社会状况和思想志向、境界状况有个大体了解。其党支部通过申请人入党的决议和党总支、党委两级分别对入党的审批意见栏目内所填内容则概括体现了有关党组织对申请人入党问题决定的中心思想, 便利人们查阅了解有关党组织对申请人入党的态度和意见。相比较而言, 有关申请人基本情况内容, “志愿书”中所概括及涉及的大多有专门材料且装入申请入党者个人档案中, 志愿书中所填的主要起概括代表作用。有关党组织对申请人入党的审批意见虽也有专门文件形成, 但那些文件往往不专对一人, 且不装入申请入党者个人档案中, 志愿书中所填的这些审批意见在个人档案中成了唯一正式专门记载, 具有不可替代性, 故而弥足珍贵。另外, 有关党组织对申请人入党的决议一般没有专门的文件形成, 只记入现称的入党志愿书中, 因而更加珍贵。也正由于此, 前文才指出对申请人入党审批意见 (这里包含决议) 是现行入党志愿书材料的最重要部分内容, 应据以重新命名其为入党申批表, 否定现名称, 而不否定现名称所指称的材料本身。

笔者否定现行入党志愿书材料名称除了前述的现名称与其所指称的材料形式和主要功能价值不符外还有另外的考虑, 即志愿书名称是否可用以单指称一类文书材料的问题。一个文书的名称应体现一类文书材料的功能特点, 蕴含着所指代类型材料的形式特征, 方便人们对类型文书的识别和选用。如果一种类型材料有突出的有别于他类的功能和形式特征, 应单立一类并赋予相应名称, 相反就应归于已有的与其功能和形式相同或相近的类别中。否则形成文书分类过多, 且类间有过多内涵交叉, 造成人们对类型文书识别和选用的麻烦。按此衡量现志愿书所指称的材料, 以用于入党方面为例, 若言现入党志愿书其形式和功能特征包含广为熟知、普遍使用的申批表;若只言其“入党志愿”部分, 其包含形式和功能特征为申请书, 志愿书就没有作为文书类别名称的必要。不仅无必要, 而且有弊。现实中就有不少人分不请入党申请书与入党志愿书的写法差异。若从历史角度考虑, 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后, 现用的文书成了古老文献, 那时的人们能弄清我们现用的申请书和志愿书之间的差异吗?会不会像我们现在难以理解和把握几千年前同可用以指责人过失的奏和状的差异一样?这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7.

[2]宋琼, 田济民主编.党员手册.华夏出版社, 1988.

[3]施善玉, 鲍同主编.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集成.长征出版社, 2001.

[4]刘璇.老入党志愿书:总共填写了一百五十八个字.党的建设, 2008, 12.

综合材料绘画浅析 篇3

关键词:综合材料;表现性;语境;抽象语言;材料艺术化;艺术材料化

1综合材料绘画的概念

综合材料绘画,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的。综合材料绘画没有既成的传统和体系,多半带有即兴色彩,在当代艺术流派中,因创作者的不同,呈现的面貌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要找一个比较权威或是比较全面的论述,目前还是比较难的。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几块石头、一堆纸片一旦被艺术家安置在画面上,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材料便以艺术的名义登堂入室,被艺术界称为响当当的艺术品。比如我们在画面上粘贴现成的报纸或图片、麻袋甚至丝织物、还有金属材料等等,做出了某种肌理效果,然后再用合适的颜料作画,有的是油画颜料,还有丙烯,印刷油墨,甚至水墨材等等,因人而异。另外还有一些绘画技术和装置技术结合但是偏静态绘画的,目的是追求更强烈的视觉效果的,也可以归属于综合材料绘画范畴。

现成品的直接利用,考验了大众的接受程度和艺术的开放尺度,这种不再局限于绘画材料和表达媒介的艺术作品很难被界定和归属到哪一个画种。于是这些建立在非传统绘画材料上的艺术品便拥有了一个具备绝对包容性和创新性的名字——综合材料。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媒介材料、技法风格上趋于自由、跨界、不拘一格,拥有形式上与语言上的新变化。从被称为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共性中,我们可得到初步的定义:综合材料绘画,是艺术家将材料作为媒介运用于绘画当中,通过材料的特殊性能和材质美,让画面具有特殊的肌理、纹理,从而打破传统绘画作品精细、整齐的绘画效果,用这种新的技法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

2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

1908年,综合材料绘画在西方首次出现。当时以毕加索和布拉克为代表的一批画家运用一种新的技术与材料,将墙纸、乐谱、油画布、硬纸板等材料拼贴到画面中,并模仿油漆匠利用类似梳子的工具制造木纹的效果,他们把沙子、木屑及颜料混合以制造特殊的质地,试图制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后来这一创作时期被称为“综合的”或“拼贴的”立体派——即综合立体主义。这一时期是立体派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他们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表现在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的效果。他们不再从解剖﹑分析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画面中出现了素材和文字,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试图使艺术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综合立体主义已经是综合材料绘画的雏形,现成品材料在画面上直接拼贴和运用,渐渐演变为综合材料绘画。

立体主义、波普艺术等一系列的当代艺术运动和潮流,推动了艺术家创作观念的改变和综合材料的运用。艺术家们突破传统艺术形式,开拓新思维,演变至今天,综合材料绘画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存在,而是由于本身媒介材料的自由多变和技法风格的复杂新颖,它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维而存在。

综合材料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起始于八十年代,当时对新型材料的认识尚处于早期阶段,艺术家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将新的综合材料运用在艺术表现形式的翻新上。在中国的90年代初,比较流行画什么都掺合点丙稀,现在基本上没有任何限制了,线、麻、塑料、瓷器实物等,能用的都可以用。九十年代后,中国当代艺术走向正轨,当代观念的植入使综合材料的使用变得理性并服从于主题思想。

艺术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变革往往由观念和材料革命所驱动。现代绘画艺术对材料的使用彻底的摆脱了传统绘画,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即在于材料的实验性,同时,现成品的挪用、拼贴、戏仿则为成为后现代主义绘画中最主要的语言方式。油画作品中,抽象绘画与综合材料相结合的运用,决定了一部分油画作品的当代性,材料的运用和凸显也满足了人们对新的有趣味感的艺术的追求和审美。中国在不断的对西方的学习中,把综合材料艺术演变到当代艺术中来,这是一个必然。在现阶段乃至今后任是长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3综合材料绘画形式语言的特征

在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绘画不是一个画种,它是自由的、创新的、被附在几大画种之上的。它本身具有独特的形式语言和基本属性。

综合材料绘画中大量现成品的使用,使作品本身透露着其时代性和当下性。安塞姆·基弗的作品便是一个综合材料绘画反映时代性特征的代表。他是战后德国的新一代艺术家,作品中他选用被腐蚀过的铅——这种有着阴郁色调的废金属材料,在画面上纵横描绘,表现战火烧过的大地、坠落的飞机、破败的废墟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他的艺术是对德国战后人民生存环境的描述和反思,是人类深层心灵活动与精神力量的体现,痛苦地承载着历史的重负。由此可见,综合材料绘画,不仅仅能以材质的特殊性加强艺术表现力,而且材料还承载着一定的精神内涵。它通过材料本身所代表的时代特征与艺术家的个人观念相结合,反映一定的时代感和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

综合材料绘画具有情感性。综合材料绘画的形式语言和其它形式语言一样,是艺术家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是表达特定内涵的媒介。寻找到一种贴切的媒介材料传达这种情感,使媒介材料自身的属性和相互之间的属性达到协调统一,是使综合材料绘画形式语言成为表达艺术家情感的必备条件。比如著名女性雕塑家施慧的纤维作品,她选用最喜爱、最接近自己内心的纸浆在创作中整合、重塑,将这一大自然中的朴素材料与自己的思想观念相结合,来传达自己对自然的关照以及内心朴素淡然的心境。综合材料绘画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当代艺术家在研究媒介材料的物理性、空间性和精神性的文化内涵时,从媒介材料形式语言的角度去考虑表现力,会考虑对媒介材料、色、质的把握能力,媒介材料之间属性与张力之间关系的把握,以及媒介材料与文化内涵、人文环境间的关系。这方面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比如徐冰的《天书》。他从《康熙字典》等字典与古书中找出一些偏旁部首,破天荒地将其毫无规则地凑在一起,编纂出一套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伪汉字”,之后再将其一一刻印在木头上,排列成活字印刷板。这些谁也不认识的“伪汉字”被视作对中国千年文化的嘲讽和挑战。徐冰通过这个作品领引观众通过与未知状况的对抗来了解自身本性,观众被驱使着去重新思考书面文字的价值和可靠性。

4综合材料绘画的材料与表现方法

从绘画诞生到现在,绘画的材料媒介已经是很丰富多样了。因为不管存在于何种环境与何种发展过程中,无论有何种限制,人类总能找到一种恰当的表现自我的方式,以及表达这种方式所需要的媒介材料。材料作为一种“语境”在当代艺术领域中,艺术对象和艺术主体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观念艺术的形而上的认识,它已取代了几百年以来描绘性的叙事艺术,因此,材料艺术被当作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态。综合材料绘画在技法风格上更为自由,它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性化”、“多元化”的文化趋势。视觉艺术在当代发生了巨大的变法,它表现在艺术作品的观念、形式和语言上,特别是在抽象绘画领域中,它更多的表现在艺术作品的材料媒介上,媒介材料在艺术发展演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绘画中综合材料的运用,已经远远超过材料本身的定义了。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开阔和现成品的采用,艺术创作的媒介材料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理论上说,只要是有利于表达艺术观念、个性与理解,一切材料都可以用作创作的材料媒介。材料本身有时固然具有迷人的性能和表现力,但材质本身不是目的,创作者是借用更合适的材质表达自我。塔皮埃斯认为:人们想用太多的色彩、材料、构图和工作来“丰富”艺术,但艺术作品不过是一种让人沉思的支托,一种用来集中注意力、平慰或激发精神的手段。从艺术总体来说,艺术作为人类精神与灵魂的载体,是一种平衡体,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不应该打破这种平衡。从个体来说,采用何种材料与媒介,与艺术家个人的爱好、情感与观念一致。具体的运用则要看艺术家独特的感受与运用契机是否得体与恰当,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材质特性这一浅层的表面。在材料和人的关系中,它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在触觉,视觉等感官享受上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在现代绘画作品中,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的,最本性化的理念。艺术创作中采用自然材料,能给人质朴、亲切、充满感悟与生命力的感觉。所以说,综合材料的运用并不是艺术家所做作品的目的,而仅仅是艺术家传达某种观念的一种手段而已。

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当代绘画材料的运用,开拓了个人绘画语言探索领域的多样性,符合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它强调多种训练方法,淡化画种之间的区别,强调理解绘画的本体。综合材料是当代抽象绘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综合材料的运用,为艺术家提供了多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启发了个人抽象绘画的观念,拓展了当代抽象绘画的语言的丰富,独具魅力地散发出奇光异彩。我们要重视艺术创造的个性行为,更要重视自己的艺术情感。情感是艺术的灵魂,真实情感体现是艺术家人格真诚体现,是艺术家的亲身所感。

5当下的“材料艺术化”和“艺术材料化”现象

材料在绘画中有其重要性与不重要性。其关键在于艺术家如何认识材料,并通过如何利用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念。艺术创作不是因为材料而材料,也不是由于观念而观念,绘画语言的探索并非是盲目、任意的形式追求,材料的发现和突破也不能脱离作品内容这一特定的基础。在画面中,不同材料的使用只有在符合创作者的个性体验并与表现内容相一致时,它的表达才可能是真切的。创造性地发挥材料本身的特性并融合绘画的多种表现手法,才能大大地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并让艺术家的观念传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代艺术中出现了材料的“艺术化”,艺术家把材料给予了艺术的升华,这或许是一件好事。艺术创作的范围被拓宽,艺术材料的利用变的多元、丰富。但是艺术的“材料化”,便被形而下的处理了。在西方当代艺术中,艺术家自身强烈的个人痕迹和后现代的符号印迹,正被慢慢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材料的印迹得到了充分的扩张,不同的材料特性成了体现当代人文关怀的代名词。材料是艺术家发现的、使用的、被动的,艺术家将客观世界中的物质浓缩在小块面积里,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重新解释了生命与自由的概念。从材料选用、加工制作过程、颜色选择到相对造型的完全消失,这些技术手段的目的,皆在于摒弃传统欣赏习惯对人们的影响,使观者更加专注于作品本身和其所传导出的观念,凸显作品物质存在的重量感和质感,加强它与空间环境的联系。

综合材料绘画艺术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首先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然后冲击着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观念、以及对艺术的定义,许多综合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拓展了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表现力、想象力和感染力,将各种材质的可能性充分发掘出来。但在当代艺术中,大多数艺术家的研究探讨还是处于个人对材料技法的摸索阶段,并没有一个全面、系统、有序、规范的教学体系。在艺术家们带着“实验性”来创作的时代,如何直面材料的“艺术化”和艺术的“材料化”,将绘画语言融进现代艺术,吸收西方绘画的色彩理念,引进新意识的材料效应,使绘画语言的特点更突出、更鲜明,绘画语言更生动、更丰富,并为东西方的交流与资源转换,传统与现代的融汇树立起一个有价值的视觉样本。这将是一个需要长久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内森·卡伯特·黑尔.艺术与自然中的抽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王珠珍,陈耀明著.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入党综合材料 篇4

王路同志,男,汉族,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1987年生于河南省新安县;农村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大学本科;199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就职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平小学。

一、本人简历

1993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东岭小学就读 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仓头乡中就读;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新安县第三高级中学就读

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在洛阳师范学院就读 2010年8月至今,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平小学工作

二、直系亲属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

通过党组织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其直系亲属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是清楚的。

王玉胜:汉族,在洛阳市务农,付素子:汉族,在洛阳市务农,王艳艳:汉族,在洛阳市务农,王小艳:汉族,在郑州市工作

三、政审情况

据本人交待和组织审查,该同志历史清白,其家庭主要成员历史清楚。接下来从德、能、勤、绩、廉、学六个方面对王路同志进行总结。

【德】反映了教师的思想觉悟、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质。王路同志努力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加强学习,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坚持做到“在认认真真学习上要有新进步,在堂堂正正做人上要有新境界,在踏踏实实做事上要有新成效”。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摆正自己同组织、同事业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和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振兴学校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工作和事业面前顾全大局,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一切无不同自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密切相关。

【能】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他能否履行好岗位赋予的职责和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1、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2、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把日常琐碎的工作做扎实。

3、珍惜团结、维护和谐,一个单位、一个日常小部门,教职工们只要团结共事,形成一个和谐氛围才能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王路同志

严格要求自己,配合行政各方面领导做好工作。

【勤】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自担任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师以来,王路同志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决心把领导对他的重托,化作工作的动力,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在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工作中勤奋认真,勤劳奋进,以身作则。

【绩】正确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决策,抓好教学常规落实,不断完善各项教学制度。他执教的两个班的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教学的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在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既教书又育人。在区级青年教师达标课活动中也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

【廉】王路同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廉洁自律方面,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自重:就要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决不干那些自轻自贱、与教师不相符的事情。要自省:就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努力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发现王路同志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思路不宽,很多时候还是循规蹈矩,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存在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缺少创新意识,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在一年的考察期间,王路同志积极参加党校学习,接受党支部的教育,按时向考察人做思想汇报,平时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党的章程。认为该同志入党动机端正,工作成绩突出,热心社会活动与公益事业,已经初步建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已基本符合党员条件,决定发展入党。

特此报告,请指示。

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平小学

同志入党综合考察材料 篇5

***,男,汉族,现年21岁,山东省潍坊人,***2009级1班班长。2005年10月1日在潍坊第二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2010年5月24日通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并顺利结业。

该同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上进,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以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关注时事政策,认真了解党的每一项重要事件,积极参加院系举办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集体荣誉感强。

在学习方面:踏实认真,刻苦努力,积极上进,并与同学相互学习。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使其不发生冲突,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的作用。2010年12月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连续两学年获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

在工作方面:在工作期间该同志以“奉献学院,服务同学”为宗旨,在遇到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能以学校、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积极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在2009-2010获得“优秀班干部”称号。在校期间参加过系篮球比赛、系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吃苦耐劳,踏实认真,得到实践单位领导的好评。

在生活方面:该同志对自己严格要求,生活艰苦朴素,对同学慷慨大方,主动帮助班级贫困同学,热心助人,诚恳待人。积极主动与同学沟通,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对增加班级凝聚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注意了与外班同学的交流,与他们都有很融洽的关系。

不足之处,英语能力不是很好还需努力;实践能力还有些欠缺,有时候高估自己,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做事情还有点浮躁,不能沉下心来。

经考察,该同志已基本符合党员要求,可以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员。

***

关于***同志入党的综合材料 篇6

***,男,汉族,****年*月**日出生,原籍**省**市**县,家庭出生工人,本科文化程度,****年*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大学毕业分配入行,****年*月至****年*月在农行***支行**营业所工作,****年*月至今,在市分行**部工作。***同志思想进步,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崇高的信仰和追求,曾多次向组织提出申请迫切要求加入党组织,为了促使其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组织安排他参加了市分行党委组织部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通过学习,他对党的认识逐渐加深,组织上还有意给其交任务、压担子,让他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和考验,并安排了两名正式党员负责对其培养和考察。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该同志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性质、任务,表示坚决履行党的根本宗旨,能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端正了入党动机,思想进步较快。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能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积极努力,工作成绩比较突出。能经常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和要求自己,思想觉悟提高很快。该同志在八九年**和**时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与组织保持一致,在与“法轮功”做斗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活动中,该同志能坚持原则,抵制“法轮功”的侵蚀,没有参与练习“法轮功”及其非法组织。其直属亲属,主要社会关系,经组织调查了解、政审证明,政治历史清白,都未发现任何不良行为和现象,也未发现其他违规违纪行为。通过党组织的培养考察,证明***同志政治上可靠,思想上要求进步,品质意志比较坚定,能按期如实地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入党动机比较端正,加入党组织的要求比较迫切,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根据他的申请和一贯表现,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第*党小组讨论,支委会讨论研究同意,一致认为该同志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现提交支部大会审议。

综合材料壁画探析 篇7

如果把远古人类第一次打制石器作为人类设计史的开端, 那么当某个原始人面对着燃烧的篝火, 于百无聊赖中拿起一根木炭条随意地在山洞里涂鸦, 就是壁画的鼻祖。壁画, 墙壁上的艺术, 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述到石器时代, 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繁荣。时至今日, 壁画艺术面临着严峻挑战, 因为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 艺术的创新层出不穷, 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追求, 综合材料壁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科技的发展为综合材料壁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文化交流的快捷、包容的社会环境、社会审美水平的变化等众多因素一直在影响着综合材料壁画的发展。

一、综合材料壁画的出现是人类审美需要的必然

需要是人类的本性, 它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是人对世界作用的动因。人与动物的需要表现不同, 随着社会的进步, 处于文化发展中的人的需要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此外, 在同一社会环境下会有共同的基本需要, 它一方面反映出人的内在需要的规定性, 另一方面这种需要又通过人的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人们设计和生产出了形形色色的产品。几乎任何非自然形态的出现都是人类需要的体现。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有新的需要产生, 这样自然就产生了审美需要、审美淘汰。综合材料的运用使装饰画维度更加宽大, 相比传统的二维壁画, 综合材料壁画有着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更多的艺术表现方式, 因而也更能满足人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需要。时代需要呼唤这种形式, 它代表着的人类更高级的需要。

综合材料壁画在国内外都积极地参与了人类活动空间的建设, 发挥着提高空间品质、装点空间形象的重要功能。它以材料的独特魅力, 以或华丽、或纯朴、或厚重、或轻盈的姿态征服了人们的眼球。它成为了大众共享的审美资源、传播文化媒介, 加入到了城市形象塑造的行列,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为不同的场所提供着不同的氛围需要, 或安静肃穆, 或欢快激烈。不同主题的壁画可以使某一个空间成为一个特定的场所, 对人的感知、情绪、行为产生影响。

二、综合材料壁画在我国的发展

综合材料壁画在缤纷复杂的学科知识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 成为了当代艺术表达的形式之一。综合材料壁画可以理解为以综合材料为媒介, 通过运用装饰规律和表现方法来加强其艺术效果, 形成具有装饰意味和形式感的壁画, 充分反映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作为一门新兴的装饰画艺术形式, 其发展历史较短。总体上, 国内相关创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际同类艺术形式相比尚有较大不足, 但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综合材料装饰的运用不尽相同。在汉代, 画像石作为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广泛用于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战国时期出现的画像砖, 盛行于两汉, 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 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 然后经火烧制而成, 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在明清时期, 由于南洋航线的开通, 大量珍贵木材的进口, 木雕工艺达到顶峰。从现在安徽、江西民宅群落建筑上的木雕、砖、石刻建筑装饰以及在建筑构件上 (殿脊、柱础等) , 可以看到综合材料壁画工艺发展的端倪。此外, 我国西北宁夏地区伊斯兰建筑中, 瓷砖贴片占据着主导地位, 贴出来的纹样堪称世界之冠, 因而伊斯兰建筑艺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综合材料壁画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的装饰画艺术形式, 有很大发展潜力。首先我国文化艺术有着民族多样性的特征。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但因地域广大、民族众多, 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千资百态。比如历史上形成的楚文化、晋文化、秦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蒙文化、苗文化、藏文化和一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文化等, 都异彩纷呈, 各有特色。不同地域文化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源泉。其次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 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多种高速的、大容量的信息通道, 为以时代生活为内容而创作生产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三、对综合材料壁画创作中构成因素的分析

(一) 构图决定一切

其实综合材料壁画没有好与不好之分, 有的只是合适与不合适, 好的作品总不会离开好的构图独立存在。形式上的美感与意境更多时候需要构图来营造, 具体是把画面上的主题元素和想要表达的主题相匹配。设计者要有意识地对画面上的点、线、面进行组织和调配, 在画面范围审美地选择和安排物体, 也就是说在构图上要合理地运用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从而实现画面的秩序感、节奏感、均衡感、力度感。点是所有形态的基本单位, 在壁画中的“点”大多时候是指小的对象, 因其在画面中比例较小而被当做“点”, 点在画面中能给观者带来活泼、灵活、动感的视觉效果。线将画面分割出大大小小的面积而产生节奏感, 以表达多种象征性功能, 大体上粗线有力, 细线纤弱, 直线刚毅, 曲线柔美, 实线静, 虚线动。面是一种形状, 或几何形或自然形, 一块颜色、几件元素的堆叠都可以称为面。综合材料壁画的面较其他艺术形式有更丰富的质感。可以说, 在综合材料壁画的创作中, 构图作为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 是画家对画面进行构建的主动性行为的结果, 是综合材料装饰画创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

(二) 造形

画面中元素的造型有具象、有抽象, 可以源自生活, 也可以出自想像, 而艺术与图像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对生活原型提炼的方式不同。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庞薰说过:“在我国装饰画上, 没有不写实的变形, 也没有不变形的写实”。

任何作品都有想要表达的意愿, 所以任何一个元素的造型都反映着作者的情绪和态度, 与此相同, 所有的元素都有对造型风格的统一诉求, 也就是整体性。

比如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 画中的诸多造型都与传统绘画造型有着截然的不同, 但是这些造型全部源自传统绘画:自由女神的造型与手持油灯的女人的造型不谋而合, 其高举双手仰天长啸的造型像极了在维苏威火山爆发中惊恐与绝望的人们;哭泣的母亲怀抱着死去的孩子图像, 与哀悼基督的圣母像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在战争中死亡的士兵的形象似乎与《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形象有着亲属关系, 这些扭曲的面孔、凌乱的肢体整齐划一地传达了毕加索对战争的反感, 透露出的恐怖与绝望让人难以忘怀。

(三) 色彩

色彩在绘画中往往能够先声夺人, 有人称它为“第一视觉语言”。在综合材料壁画中, 色彩的运用会受到材料的局限, 但这恰恰是综合材料壁画的魅力所在。在众多材料中选择最恰当的一种颜色, 根据题材和画面的需要在色彩写实的基础上对色彩进行概括归纳和提炼夸张, 将色彩与材料的材质美感充分结合, 从而营造画面的气氛, 传达作者的创作激情, 以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

四、关于材料与工艺

单从名字上看, 就可以看出综合材料壁画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它需要艺术进行造型, 需要物质来实现。其从制作上可以分为四个类别:绘画类型、工艺类型和雕刻类型, 还有就是介于三者之间的复合类型。《周礼·冬官·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也就是说, 艺术家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艺术创作的原则。

在人类早期没有任何加工工艺之前, 为了在自然中生存, 开始了对木、贝、石、骨、粘土的开发使用, 也开始形成对不同材质的感受。木质材料的运用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 纤维制品的运用给人一种柔软温馨的家庭气氛, 在这样的感受中针对不同材质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加工工艺。青铜器的出现使青铜制作工艺飞速发展, 焊接、刻画、镶嵌、鎏金、铸造、镂空等工艺使青铜器的材质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例如, 锻铜有的锐利平滑, 有的痕迹斑斑, 前者表现金属锋利坚硬的本质, 后者体现铜材厚重粗糙的性格。此外还有陶瓷, 中国人对陶瓷有着特殊的情结, 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 陶瓷的魅力源于火的运用, 高温烧制、低温烧制可以赋予陶瓷不同的美。石料, 包括玉石、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等, 江浙地区将大理石的自然纹理运用到屏风及条屏的制作中, 对石料精细打磨、加工使之整体现了秩序之美, 刀砍斧凿的印迹体现了粗狂之美。

材料的安装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过程。镶嵌壁画中嵌片的组合方式, 甚至嵌片间接缝连接都会影响作品的表现, 每一片投放的方向、角度都极具表现力。嵌片可如鳞片般的排列, 或平铺上墙, 或以一定的角度贴在墙上。安装方法不同, 即使拼合相同的图案, 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 材料的安装过程也是壁画的创新过程。

综合材料壁画不仅重视画面的形式美感, 还重视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 但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炫耀工艺材料和卖弄工艺技术。可以说, 为材料而材料的艺术, 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和理解到材质与绘画的关系。综合材料壁装饰画艺术价值的大小并不是看材料的多少或材料的贵贱, 关键是看材料运用得合适与否, 也就是说, 艺术性和装饰性是关键所在。

五、综合材料壁画与空间

壁画是空间艺术, 其综合材料的设计也须从空间出发, 以满足空间的视觉需求为目的。材料的多样性可从其属性、个性、工艺几方面把握, 综观全局, 协调表现。公共空间对综合材料壁画的运用越来越多, 例如广场、艺术聚集区、餐厅、酒店、学院、地铁站、公司、剧院等, 这些公共空间因综合材料壁画的参与而增色不少。不同题材、不同氛围对作品的要求很是不同, 有的表现历史故事、科幻未来、文化品位、商业理念等, 也有的没有主题, 而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组合, 或间断或连续、或聚集或疏散、或规整或零落, 通过对比或和谐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空旷的空间给人枯燥落寞的感受, 对比强烈、节奏激烈的装饰画可以调节这种乏味的空间氛围。狭小的空间较为压抑, 不宜运用强烈的对比, 舒畅的色彩和造型会缓解四周包围的紧迫感。安静的空间适宜使用冲突较小的视觉造型, 烘托安静有序的环境, 也适宜采用相近的材料。嘈杂的环境, 如车站、地铁站, 人们长期处于喧嚣的环境, 容易烦躁, 因而最好借助清新舒畅的画面, 使人焦灼的情绪得到舒缓, 相近的材质搭配会削弱视觉对比, 营造出和谐安静的环境。壁画的最终服务对象是空间, 这种属性影响着壁画创作的整个过程。

六、结语

综合材料壁画的设计观念与审美理念随科技的发展而产生, 可选择的材料浩瀚如海, 表现语言多种多样, 似乎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出一条规律。根据不同材料关系和环境特点, 配置的方法、形式、工艺也相应不同, 从而形成壁画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 综合材料的运用规律是现代壁画设计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史林平, 钟山.构图决定一切.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综合材料的装饰画技法 篇8

[关键词] 综合材料;装饰画;制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J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56-2

油画呈现出纹理效果。主要是水和油的运用,是做油底。要用丙烯和油画,那么在做底的时候,就先用丙烯做出你要的肌理,不可以把丙烯和油画颜料一起用,而用丙烯做底也干的快,等干后才能用油画颜料画,或者也可以直接用丙烯画 ,水和油不相溶,用宣纸表也是可以的,关键是你要表现什么样的效果。总的意思是它不仅仅是靠画笔和纸完成,可以添加很多材料。

在多种文化传承、交融和演化的今天,现代装饰设计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材料的综合性、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在艺术观念和材料媒介多样化的要求下,现代装饰设计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向着多元化、自由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当代设计师们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研究新材质、新工艺,通过材料的丰富性及工艺的多样化,打破画种与画种之间的界限,从本质上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对材料的束缚,极大丰富了装饰设计的表现语言。

综合材料画既是艺术创造中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艺术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于现代设计所涉及的广泛领域组成了视觉设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中它运用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手法,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传达人们的审美情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观念,去引导和陶冶人们的心灵。装饰艺术的任何表现形式都与材料有关,材料的运用在今天的艺术表现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一、运用材料表现的装饰画种类

雕刻类:有木雕、金属雕、竹根雕、玻璃成形、塑料、成形等。

镶嵌类:有贝壳镶嵌、玻璃片镶嵌、马赛克镶嵌、大理石片镶嵌等。

编织类:有铁丝、竹片、各类植物藤条皮筋的编制、各种纤维的编织。

粘贴类:有羽毛画、布贴画、纸贴画、各种物质的粘贴等。

二、选择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一类是以形象为主,考虑用什么材料去表现;另一类是以材料为主,考虑用什么形象去表现,确定好后再开始创作。

装饰画能利用的材料很多,工厂里的下脚料、木屑、塑料片、尼龙绳、草、纽扣、瓜子、豆类等等都能作画。但一幅画里的材料不能过多,最好以一种为主,其他为辅,否则会显得凌乱松散;要注意灵活运用,通过代用、借用等手法唤起人们的联想;还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对比,体现构思的独创性。

三、综合材料常用的装饰画技法

布贴法:用各种零碎的布片来拼贴装饰画,利用起布料的质地和色彩、花纹的不同,使拼贴后的画面产生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在具体制作时应注意追求写意性的表现手法,不求完全形似,强调构思的巧妙和借用的恰当。

油画棒与水彩及撒盐画法:根据画面的设计,用蜡笔或油画棒在纸面上画好图,再用颜料去涂画面因为纸上沾有油脂,后画的颜料就难以附注在那些部位,留下清晰的轮廓,出现特别的效果;撒盐法是先将水分很足的颜料涂在纸上,立刻把精盐或肥皂粉撒在事先设计好的图形上,被水溶化后形成一幅有透明晶莹感的画面,即使干了也觉得湿润淋漓。

玻璃涂色转印法:先平放一块干净的玻璃,然后将颜料稀释,使其在玻璃面上自由地流动,当水和颜料还未完全融合时,将纸覆盖在上面进行拓印,玻璃上水和颜料的流动,会产生很有趣的抽象图案,每次的效果不同,有很大的随意性。

纸贴法:各种彩纸也具备色彩、质地的差别,形成丰富多彩的效果,如平绒纸、瓦楞纸、蜡光纸、吹塑纸、宣纸、毛边纸、卡纸、打印纸、报纸等等都可以用来拼贴。在制作中,可以用剪刀剪裁,可以要刀刻,也可以用手来撕,出来的效果不同,画面的风格也不同,总的来说选取的色彩和纹样尽量接近创作意图和需要。

立粉凹凸法:根据草图中纹样的轮廓线条,用较稠的白色颜料堆于画上,待颜料干后再上第二遍、第三遍、直至呈现出浮雕立体状,具有凹凸效果,用其他颜色堆画也可以,然后在轮廓内填充纹样色彩,这样的画面具有立体感,色彩也很鲜明。

木质材料拼贴法:木片、刨花、木屑、树叶、树皮、火柴杆、铅笔屑等,都可以用来拼贴画,这些材料,其颜色丰富而变化微妙,运用好了,会有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蛋壳组合:把蛋壳放在涂胶的底子上,用力压碎,构成纹理自然、大小不一的色块,运用不同色彩的蛋可以组成色调丰富优美的画面,

泡沫塑料浮雕装饰:泡沫塑料重量轻、质地柔软,可以用刀、锯随意切、割、刻、削,用它做的装饰画具有洁白柔软的感觉,设计时图案不能太复杂,轮廓简洁,确定图样后用复写纸印到泡沫板上,去掉多余的部分,再细致地雕刻,最后用砂纸磨平,还可以在浮雕的表面着色,做仿铜、仿石处理。

刮纸:选用光滑的纸卡,先涂上黑色或其他水彩色,干后在上面用铅笔起稿,然后用刀刮制。

现代综合材料装饰画,在我国各大高校艺术专业领域取得了良性的发展,其作为一门基礎的设计课程,具有着浓郁的设计理念氛围,能够就学生的设计思维拓展达到良好的培养与形成。现代艺术绘画方面的表现形式趋于多元化发展,综合材料装饰画即是在多学科知识融合交叉的背景下,所涌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可以定义为以综合材料作为媒介,利用装饰规律及表现形式而进行的具有装饰意味、效果形式的装饰画艺术呈现,充分就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趣进行了反映。

参考文献:

[1]尹燕.装饰造型基础[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2]陈敬良.装饰画(现代艺术设计系列教材)[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培秀,卓昌勇.美术系列教材-现代居室装饰画技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主题班会长征教案下一篇:高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