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鸟儿的聚会(通用16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鸟儿的聚会 篇1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鸟儿的聚会》
聊城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 陈春晓
实习地点:民主小学幼儿园
指导教师:白双
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基础学科的基础,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是发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数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的整体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在成人或者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孩子自身活动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成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主动建构数学概念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
2、.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
三、活动准备:
1.、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雪花飘若干
2、幼儿用书第二册第18~19页
四、活动导入: 复习8的组成和加法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碰球”的游戏,好不好呀?(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
2、教师:玩完了“碰球”游戏,我们来玩“看谁数的快”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出示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请幼儿快速说出得数,比一比看谁说得快。)
五、活动过程 学习8的减法。
1、教师分发幼儿用书课本,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教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小鸟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讨论小鸟有什么不同。)
2、教师出示第一幅挂图。
教师:孩子们,图上有一群可爱的小鸟,他们一样吗?(不一样)哪个地方不一样? 请幼儿举手回答(有的黄色,有的紫色,有的蓝色,有的大,有的小)。
3、启发幼儿根据幼儿用书中小鸟的不同,写出减法算式。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画中的小鸟,我们看有几只小鸟?飞走的有几只?那这道题要求我们算什么?谁能根据这个条件列一个算式?8-1=7
8-7=1 你在这幅图上还发现了什么?要怎么样列算式呢?8-2=6
8-6=2
4、教师出示第二幅挂图。
教师:第二幅画小鸟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一下小鸟的颜色,小鸟的大小,又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根据颜色、大小)8-3=5
8-5=3
8-4=4
5、教师出示8的减法算式卡片,让孩子们知道减法之间的秘密,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最后全体幼儿算出得数。
六、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接雪花片》的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8的加减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接雪花片的游戏吧!教师将8个雪花片向上抛,然后用手接住其中的一部分,请幼儿数一数落下几个雪花片,然后猜一猜老师手中接住几个雪花片。
2、教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游戏,现在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做游戏吧!
请幼儿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雪花片一人猜得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鸟儿的聚会 篇2
1.在游戏中感知将几根线两端任意两两连接后出现的有趣变化。
2.会用符号记录,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和发现。
3.体验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大记录纸1张,小组记录用纸和笔,棉线。
2.经验准备:幼儿人人都会打结。
活动过程
一、两根线的连接——初步感知连接后的变化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根线,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把它们连接起来?请小朋友每人拿两根线试一试。
师:你们都连接成功了吗?有没有发现连接后线变得怎样了?
教师小结:用打结的方法可以将两根线连接起来,一头连接后线变得更长了,两头都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圈。
二、六根线的连接——感知不同的结果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发猜测。
师:我这里还有6根线,今天我们就要用打结的方法来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线的连接”。这个游戏需要三人合作才能玩,谁愿意做我的朋友,和我一起来游戏?
师:请你们面对面站在我的两边,我来握住线的中间,右边的小朋友把右边的线用打结的方法两根、两根连接起来,左边的小朋友把左边的线用打结的方法两根、两根连接起来。
师:游戏正在进行中,我想请小朋友一起来动脑筋猜一猜,等他们打完所有的结,我把手松开,这6根线会出现什么情况。
2.分组讨论,记录结果,展示交流。
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请你们和组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把你们的想法记录在蓝色的记录纸上。记好以后请组长把它贴在大记录表上“我的猜想”这一栏,你是第几组就请贴在第几格。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想法。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先来介绍?你们认为我把手松开以后,这6根线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的想法很多,有的认为会变成一条长长的线,有的认为会变成三个圈,还有的认为会变成一个大大的圈……
3.动手操作,实践验证,记录发现。
师:那么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还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寻找答案吧!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6根线,请你们三人合作玩这个游戏。既然是游戏,就得遵守游戏的规则:(1)中间拿线的人一定要等两边的人将所有的结全部打完才能松手;(2)打结的人一人负责一边,要两根、两根连接在一起。(3)打完结松开手以后,请仔细观察,把发现记录在粉红色的记录纸上,并展示在大记录表上“我的发现”这一栏。
4.交流分享,表述发现,总结提升。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先来介绍一下?
师:哪一组的结果和他们是一样的?还有不一样的结果吗?
师:我和小朋友合作的结果会和你们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居然和你们不一样,线的连接真有趣!
三、多根线的连接——进一步体验、感受连接的多样性
师:如果用更多的线来玩这个游戏,会有更多的变化、更多的结果吗?为什么?真的会是这样吗?想不想试一试?
师:这一次的玩法和刚才的玩法有些不一样,请听清楚游戏的规则:老师站在圆心握住线的中间,请每个小朋友在圆上找个点子站好,依次上来每人拿一根线,然后和边上的同伴一起合作把两根线连接起来。
师:检查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
教师小结:线的连接真奇妙!用同样多的线做连接竟然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结果!那么,6根线的连接究竟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呢?以后我们可以在科学区继续探究,把每次游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变化!把你们的发现和老师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动画 篇3
1感知静止画面变成动态画面的神奇和有趣,初步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
2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动画探索过程,体验当设计师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两面有不同图案的扇子人手一把,动画小书人手一本,空白扇子、小书、笔若干;教师材料:两面有不同图案的扇子两把,n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扇子,发现画面叠合的现象
1师(出示扇子):今天我带来了一样东西,是什么?扇子两面画了什么?这把看上去很普通的扇子,它会变魔术,很神奇,我们来玩一玩。(幼儿快速转动扇子)发现神奇的地方了吗?(两边的图形合在了一起)是真的合在一起了吗?
2幼儿自由操作,交流操作发现。
教师引导式提问:看看两边的扇面上有什么?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两边分开的两个图案,经过快速旋转,看上去好像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画面(帆船、树等)。
3迁移经验,猜测结果。
师(出示两边分别画有笼子和鸟的扇子):扇子两面分别画了什么?当这把扇子快速地转动时会发生什么?如果小鸟飞到上面一点,又会怎么样呢?(小鸟飞出了笼子)看来画面的位置很重要。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秒~0.4秒,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动画、电影就是依据视觉暂留现象制作而成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一把两面画有不同图案的扇子。让幼儿在把玩扇子的过程中发现、感知神奇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这里,我们没有刻意去向幼儿解释其中的原理,而是让幼儿交流、表达、思考自己的发现。积累一些感性经验。因为对幼儿来说,让他们去理解视觉暂留现象是有难度的,也没有必要。
二、玩小书。发现画面由静到动的现象
1幼儿逐页观察画面,发现小书画面中的规律。
师(出示小书):这是小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本,一起拿出来看看吧。有三角形标记的是第一页。我们从书的第一页开展,慢慢地一页一页看下去,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幼儿表达,教师追问:小书的每一页上都有点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吗?
(绿色书里每一页上都有一个小球,但小球的位置不同。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的:黄色书里每页上都有一片树叶,但树叶的大小不同,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变化的。)
2快速翻阅小书,发现动态效果。
师:刚才慢慢地看书让我们发现了小书画面上的规律,这一次我们要用特别的方法看书,从头到尾快速地翻看,越快越好,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3交流讨论。
师:你发现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
小球——原来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当我们快速翻看时,小球看起来好像滚动起来了。
树叶——原来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当我们快速翻看时。树叶好像逐渐长大了。
师:把一张张按动作顺序排列好的图片快速地翻,画面就好像动起来了。这就是动画。
——如何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动画形成的过程,是活动的一个难点。教师巧妙地使用了动画小书这一操作材料。先让幼儿逐页翻阅发现画面规律,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再引导幼儿快速翻阅并发现有趣的动画现象——“滚动的小球”和“长大的树叶”,这种发现式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获得的经验是生动鲜活的。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幼儿初步了解了动画形成的过程,也从中体验到自己发现动画秘密的乐趣。
三、欣赏课件。进一步感知动画效果
1欣赏课件——开花。
师:在这片草地上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操作课件)美丽的鲜花开放了。这个动画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师:动画设计师把开花的过程分开画成了5张图片,它们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呢?当这些图片按顺序连续播放时。我们看见了一朵渐渐开放的花朵。
2欣赏课件——日出。
师:早晨太阳升起来啦!(演示课件)猜一猜,设计师是怎样设计这个动画的?第一张太阳在什么位置?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呢?(幼儿表达想法,教师播放验证)
师:动画设计师把太阳升起的过程从低到高,分成4张图片,再按顺序播放出来。让我们看见一个正在升起来的太阳。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操作中,幼儿获得了有关动画形成的粗浅经验。在这个环节。让幼儿欣赏两个nash动画,可以给幼儿一种真实而又愉快的体验。在欣赏动画之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思考、判断动画片中各个画面的内容,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四、尝试制作扇子和动画小书。感受动画的神奇和有趣
1师:动画好看吗?你们想自己设计、制作神奇的扇子和动画小书吗?
2介绍材料:后面桌上有扇子和小书,等会儿你可以选择设计扇面,也可以选择画动画小书。请你想一想,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试着做一做。
3请幼儿说说自己要做什么,准备怎么设计。
4幼儿自己设计、制作,先做好的幼儿可以和同伴、教师交流演示自己的作品。
5分享交流作品。师:你画了什么?成功了吗?碰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6观看有关动画原理的视频介绍,了解动画的简单原理。
——做扇子和小书,在难度和要求上是有差异的,这也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画扇面相对简单一点,而制作动画小书,对幼儿来说是有挑战的。因为要做成动画小书,幼儿头脑中首先要有多个连续变化的画面的构思,然后在页面上找好位置,运用必要的绘画技能将其表现出来。虽然有难度,但幼儿都愿意接受这个挑战。设计属于自己的动画。教师给幼儿的空白小书,页数从4页到7页不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也体现了对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尊重,让每个幼儿在亲手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感,
设计思考
“好玩的动画”最初由我所带的工作室学员张颖黎老师设计。该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提供适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积累有关动画形成的粗浅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观察、判断、思维、表达等能力:活动的难点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中,如何平衡幼儿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基于对上述活动重难点的思考,我们从最初的设计到现在的活动,主要做了以下调整:一是在玩扇子环节,原设计是教师演示,幼儿观察、发现画面叠合现象。我认为如果幼儿只看不做,那么他们对画面的观察就不会细致,也不会关注画面的位置关系,幼儿的经验是“看来的”而不是自己“操作得来的”。所以我建议为每个幼儿提供一把不同画面的扇子,并先让幼儿自己玩。在玩中发现有趣的现象。二是在翻看小书的环节,原来的设计过于开放,教师对如何翻书等没有作任何指导,导致幼儿发现不了神奇的动画现象。幼儿自主探索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我建议张老师先引导幼儿逐页观察、发现小书的秘密,再让幼儿带着疑问快速翻阅小书,这样幼儿的操作更有目的,也更有效。三是在欣赏“开
花”和“日出”两个动画的环节,原设计都是在观看动画后马上呈现几幅连续的画面,没有给幼儿推测画面的机会,对幼儿缺乏思维的挑战。所以,我建议在观看动画后先让幼儿迁移前两个环节的学习经验,思考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表达自己猜想的画面内容,然后再揭示谜底,体现环节的递进性和思维的挑战性。
修改后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关注幼儿生活,凸显活动趣味
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是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凡是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关的事物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关注幼儿生活,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能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出发,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幼儿的学习置于其生活背景中,从中获得鲜活的学习经验。“好玩的动画”抓住幼儿都喜欢看动画片这个兴趣点,引导幼儿在看看、玩玩动画小玩具的过程中,共同探究“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尝试自己制作小动画。体验成功感。因为活动内容本身的趣味性,所以幼儿对将要探索的内容必定会充满新奇感。活动的快乐也会由此而生。
二、在操作中发现,积累感性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应让幼儿通过自行操作去建构经验。所以。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实际的操作,幼儿对材料进行操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发现的过程。操作活动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根据教学目标提供恰当的操作材料,二是保证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三是操作后幼儿经验的交流和提升,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们设计的幼儿操作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玩扇子。在玩中发现快速转动扇子时有趣的叠合现象:第二次操作是观察和快速翻阅动画小书,发现画面规律,猜测、探究动画形成的秘密;第三次是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差异,我们提供了难度各不相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三次操作提供的材料中都蕴含了探索的目标,意在让幼儿在每一次的操作中都会有新发现,积累感性经验。
三、注重思维挑战,体现活动价值
鸟儿聚会活动反思 篇4
孩子们通过学习,根据情景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8的.减法,并能较好的理解了8的交换规律,在学习中利用挂图,让孩子观察、讲述小鸟的不同,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细心观察能力,并按规律掌握了8的减法,再过渡到抛雪花片,从中进一步巩固了8的减法。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相适宜的环境,提供具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机会,鼓励幼儿去发现与交流,丰富幼儿的数经验,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不足之处:
学习加减法对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对个别孩子出现的个别现象,在区域中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多练习。
有趣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1.对声音感兴趣,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能分辨乐音和噪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活动准备:
1.录有鸡鸣声、流水声、汽车声,乐音和噪音的录音。
2.各种能敲击的物品:鼓、黄豆、饼干盒、碗、瓶子、筷子、杯子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引发兴趣 。
教师播放声音(鸡鸣声、流水声、汽车声)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是什么声音呀?
二、探索不同的声音。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探索生活中的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声音,找出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了解“振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能发出声音呢? 瞧,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你们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待会儿请你们试一试、玩一玩,玩好之后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让它发出声音的?
(2)幼儿探索游戏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2.了解声音强弱与用力大小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提问:刚才啊,你们每个人都敲了一样东西,敲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怎样敲可以使它的声音大一些呢?(用力敲)
怎样敲可以使它的声音小一些呢? (轻轻敲)
三、小实验《黄豆宝宝跳舞》,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1.将黄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发生的现象。
2.讨论黄豆宝宝会跳舞的原因。
3.再次进行实验,把一只手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小结:各种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所引起的,敲鼓时听到鼓声,同时能摸到鼓面的振动;人能讲话时由于喉咙声带的振动。
四、认识乐音和噪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哪种声音好听?
小结:优美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被人们称为乐音;刺耳、难听、杂乱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烦,称为噪音。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说说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听到难听的噪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4.幼儿结合自身生活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发出噪音?
5.教师总结:
小朋友知道了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好听的声音是乐音,难听的声音是噪音,今后我们要多听乐音,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噪音,自己更不能发出噪音。
五、听音表演,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声音 篇6
1、利用各种物品有目的地制造声音,体验创造的乐趣。
2、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3、辨听一些常听到的声音,区分乐音和噪音。
重点、难点:体验创造的快乐,区分乐音和噪音。
活动准备:
1、将报纸、瓶盖、木珠、纸箱、纸杯、塑料袋、不锈钢杯等各种材料置于活动室四周,并用东西遮盖。
2、能运用手头的物品制造出声音。
3、带录下不同声音以及乐音和噪音。《郊游》的音乐磁带。安静的标志。
4、大班创新智慧游戏课程P53制成课件
活动流程:
一、产生兴趣
1、幼儿自由选择一样小乐器合奏乐曲《郊游》。
2、引导幼儿想象小狗会吹出什么声音?小兔呢?米老鼠会拉出什么声音?唐老鸦会拍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创造性的想象。
3、拉拉公主形象。我是拉拉王国的公主,你们美妙的声音吸引了我。以前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乐器。可恶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乐器变成了废旧物品,从此王国里再也没有美妙的音乐声了。请你们帮帮我们,让音乐与欢乐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吧。
二、制造声音
1、教师轻轻打开盖在操作材料上的遮盖物。这些东西都是被巫婆施展了魔法的乐器。我们来帮助拉拉公主找回美妙的声音,好吗?
2、启发幼儿使用各种方法使材料发出声音。(三次尝试和讨论)
3、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像哪种乐器的声音。(如摩擦纸可以发出沙球般的声音)
三、展示交流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使材料发出声音的。(如揉、敲、摇等)
2、请幼儿展示自己制造声音的方法,并分析声音的性质,将它们分为声音低沉组和声音清脆组两类。
3、分别请声音低沉组和声音清脆组制造声音,看看声音是否和谐。
四、模拟音响效果
1、请幼儿讨论:怎样用这些材料来表现拉拉公主喜欢的鸟鸣声、流水声?
2、请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利用这些操作材料表现鸟鸣声和流水声。
3、播放《郊游》音乐,引导幼儿用自选的材料伴奏。
4、以拉拉公主的口吻感谢幼儿:你们解除了巫婆的魔法,我们拉拉王国的人民感谢你们。
5、幼儿互相拥抱,庆祝胜利。《喜洋洋》结束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组织紧凑,师幼互动融洽,和谐。始终以幼儿的兴趣点为活动的主线,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新操作。
2、运用游戏情境,动静交替,通过幼儿想一想、试一试,学一学、演一演、讲一讲、玩一玩、做一做等多种形式围绕制造声音展开创新思维想像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意识,幼儿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3、在幼儿创造声音时,还需要更到位的引导,让幼儿的探索更加大胆,更加积极。
教材分析:
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听见,动听的声音更是能吸引孩子的关注,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习与求知欲,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各种乐器的响声,大自然的天籁之声……都是幼儿模仿,喜爱的对象。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了解声音的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满足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需要。其教育资源来源丰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们都能使其发出声音,这样就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获得切身的体会。符合《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载体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
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随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相对逐渐丰富,对生活善于观察,喜欢琢磨新奇的事物,创新思维能力发展迅速,语言表述,情感表达,运动技能,协调能力,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个性品质等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和提高。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儿童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探索。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也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会用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外出参观后,儿童会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便可利用幼儿爱表达这个兴趣点,结合多种材料,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索并发现声音的多样性,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并区分乐音和噪音。
设计思路:
本着幼儿自主探究,自己创新的原则,我设计了此活动。幼儿在尝试制造声音后,感受拉拉公主原来生活的美好,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想象小动物演奏出的声音,锻炼幼儿的想象思维。拉拉公主出现了,说这一切都被可恶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乐器变成了废旧物品,从此王国里再也没有美妙的音乐声了。请你们帮帮我们,让音乐与欢乐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吧。这样,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声音的欲望,情感上做了良好的铺垫。
大班科学活动:捉泥鳅 篇7
1.了解泥鳅外形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对自然生物感兴趣。
2.愿意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 感受光滑与摩擦。
3.敢捉、玩泥鳅, 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在班级的自然角中饲养泥鳅, 开展事先的观察活动。
2.关于泥鳅黏液知识介绍的视频。
3.泥鳅若干, 养在几个大盆中。
4.捉玩泥鳅的工具与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
活动过程
一、徒手玩泥鳅, 感知泥鳅的外形特征
1. 第一次玩泥鳅:
教师引出活动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 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1) 幼儿自由捉玩泥鳅, 教师巡回参与及指导。
重点:教师引导部分胆小、怕脏的幼儿逐渐敢于触碰和捉玩泥鳅, 并鼓励幼儿间用语言交流、描述玩泥鳅的感受。
(2) 玩泥鳅后, 师生共同分享趣事。重点突出:幼儿自我感受泥鳅的特性, 学习相应的词句, 如滑溜溜、很黏、调皮地逃来逃去、不停地滑落等。
2. 第二次玩泥鳅:
(1) 教师提出探索重点:试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 不让它滑落。
(2) 幼儿自由尝试,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捉泥鳅的方法, 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展示徒手捉住泥鳅的方法, 如捏紧、贴脸盆壁移动、两手捉等。
(3) 教师再次提出捉玩泥鳅时的观察重点:泥鳅这么调皮, 它身上有什么秘密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
集中反馈观察信息, 请有相关知识的幼儿进行介绍, 并结合看知识光碟进一步了解黏液的形态及作用。
(本节重点:让幼儿在看、玩、捉的过程中了解泥鳅不易捉住的原因, 如泥鳅的体型细长、身上的黏液湿滑等, 并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为下一环节尝试用各种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鳅打下铺垫。)
二、使用材料捉泥鳅, 感知光滑与摩擦
1.幼儿叙述经验:生活中, 大人们是怎样捉住泥鳅的。
2. 出示各种材料 (沙子、煤灰、抹布等) , 教师介绍, 幼儿指认。
3.幼儿分散自由试用材料, 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4.交流梳理:说说用了哪种材料或工具, 怎样使用这些工具捉住泥鳅的, 为什么能捉住。 (让成功者演示)
5. 比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 了解摩擦力的现象。 (使用材料, 增加了摩擦, 就比较容易捉住泥鳅。)
6. 借鉴别人的方法, 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本节重点:让幼儿在使用各种材料与工具时, 感觉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样光滑, 似乎变得粗糙, 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过运用材料捉泥鳅, 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给人带来的便利。)
三、戴手套捉泥鳅比赛
1. 教师出示劳动手套, 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戴手套捉。
2. 幼儿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鳅, 教师巡回, 鼓励幼儿捉得又快又多。
3.请几名幼儿进行戴手套捉泥鳅比赛, 最后比比谁多谁少, 并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样的手套, 为什么捉的数量又不一样呢? (鼓励幼儿在捉泥鳅时要胆大心细, 眼捷手快。)
(本节重点:戴相同的手套捉泥鳅, 但捉住的数量却不一样, 由此引导幼儿思考, 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 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捉泥鳅的效果, 比如胆量、运气、灵敏度等。知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除了运用合适的工具与材料, 还要依靠自己的胆量、睿智等。)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说说泥鳅是属于哪一类动物, 这类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幼儿经验反馈, 教师不作评述。)
(本节重点:让幼儿凭借对泥鳅的认识, 自由说说泥鳅的类别。教师重在了解幼儿对动物归类的原有经验, 为下次继续认识泥鳅, 并与其他相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归类打下铺垫。)
科学小百科:
大班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 篇8
人体消化器官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关系着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消化系统,对于幼儿来讲,人体的消化系统是比较陌生的,他们既不了解消化器官都有哪些,也不清楚这些器官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都有怎样的功能,更不可能有保护消化器官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我便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借助游戏“食物旅行”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趣味式的教学模式相整合,通过“食物”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旅行形态,直观的感受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让幼儿看看、听听、说说、做做,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增长知识。本次活动将做到动静结合,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层层深入,并把科学知识与健康、语言、艺术等领域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2.有初步保护自己消化系统的意识。
3.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重难点:
知道人体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重难点突破:
《食物的旅行》本是抽象、枯燥的讲述活动,但我针对此课型采取了有效的解决策略,充分、合理地使用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师幼互动的游戏形式,将传统教学中无法或较难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获得身心的满足。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食物的旅行》、小猴头饰、人体消化系统可移式挂图。
2.地面人体消化系统图、各种食物的胸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活动
教师:大家好,我是小猴琪琪,你们旅行过吗?那你们知道食物是怎样旅行的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播放课件,初步了解食物的旅行过程
教师:小朋友,小猴琪琪驾驶飞机跟着食物到人体内去旅行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呀?
小结:原来食物吃到肚子里,要经过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教师边说边指出相应的器官位置),这些统称为人体的消化器官。接下来,小猴琪琪带着所有的小朋友去认识认识它们吧。
三、出示可移式挂图,进一步了解食物的旅行过程
1.教师出示飞机模型:今天小猴琪琪来邀请小朋友们乘坐我的小飞机去一个小朋友的肚子里旅行,你们都来坐上我的小飞机准备出发吧(幼儿在原地做乘坐飞机的动作)。
2.出示可移式挂图,教师操作可移动的飞机模型从口腔进入人体各消化器官进行“旅行”,分别讲解食物在各消化器官的变化,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并模仿食物在各消化器官内的动态,感知食物旅行的途径。
(1)通过摸一摸、动一动等认识食管,了解食管是输送食物的“通道”。
教师:首先我们的飞机要从大嘴巴(口腔)进去!第一站到哪里呢?它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摸摸看(幼儿感受)?食物要从这里走,应该怎么走呢?为什么?谁来模仿看看?(幼儿可把小手握紧当作食物模仿在食管里的流动)。
小结:每个人都有一根食管,它又细又长,是输送食物的通道。有了它食物才能安全到达我们的胃里,所以每个人都要好好保护自己的食管。
(2)通过观察胃的形态和模仿食物在胃里的动态,认识胃,知道它是消化食物的“大口袋”。
教师:我们经过食管来到了第二站,这里是什么地方呀?看看它长得像什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胃。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消化食物的(播放胃在消化食物的动态视频),它是什么样的?原来胃在做运动时一张一缩,食物们在这里颠来倒去,很快就被挤压成稀泥糊啦。谁来模仿看看?(幼儿用身体当食物表现“颠来倒去”)。
小结:胃是消化食物的大口袋,食物经过食管来到胃里,就会变成营养和垃圾,营养会被我们的身体吸收,那么垃圾要去哪里呢?我们快去下一站看看吧。
(3)通过观察小肠的形态和模仿小肠不停地蠕动,认识小肠,了解它是吸收营养的器官。
教师:我们从胃里出发,第三站到哪里了呀?营养和垃圾来到了身体的小肠,小肠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肠运动的样子(播放小肠蠕动的视频),请小朋友们来学学看(幼儿用手当食物表现“蠕动”)。
小结:每个人的肚子里都有小肠,食物变成的营养就会被小肠吸收,垃圾也会从小肠继续往下走。会去哪里呢?
(4)通过观察大肠的形态,认识大肠,知道它是吸收水分的器官。
教师:原来我们到达最后一站啦,这里可比小肠粗了很多,是什么呢?食物变成了营养,比如水分就会被大肠吸收,垃圾也会从大肠里排泄出来。哎呀!你们闻到难闻的气味了吗?
小结:我们的旅行结束咯。你们发现食物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啊?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都是我们的消化器官,存在于每个人的消化系统里,是人体接受营养的主要器官,要记得保护好它们哦!
四、游戏“食物的旅行”,继续巩固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分组游戏,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跟着音乐自主选择食物胸饰,扮演食物进入地面人体消化系统图,模仿食物在不同消化器官内的动态,开始食物们自己的旅行。
游戏规则:
1.教师:我这里有很多的食物,每人选择一种食物,听到“呼啦呼啦,变变变”,你们就食物大变身,到地面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食物的旅行”吧。
2.初步讨论人体吸收营养成分的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讨论结束,分组游戏(8人一组)。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有初步保护自己消化系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大班水的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探索活动,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2.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水的循环》《多变的云》;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幼儿查找的相关资料、图书;电饭锅;玻璃;前几天与幼儿一起洗的手帕;小实验记录表;笔;排序表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它怎么了?(干了)水到哪里去了呢?
二、幼儿探索活动
请小朋友到桌子上去查一查,看一看相关的资料,然后告诉大家水到哪里去了,好吗?这里有小朋友准备的资料有电脑,在小实验中有一张记录表,在做实验时你发现的秘密纸上有就在后面打勾,没有的就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记录。
1.第一组:幼儿收集整理的资料、图书
2.第三组:实验(强调安全)
3.第四组:电脑
刚才小朋友找了很多的资料并且做了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加热,才会变水蒸气)
(幼儿回答)
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三、利用多媒体,了解水的循环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1、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一)
小水滴怎样才能去旅行呢,它会想出什么办法?
有谁会来帮助它?
离开了大海它会变吗?变成什么?
2、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二)
让我们看一看,到底是谁帮助了小水滴,它变成了什么?(水蒸汽)
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三)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水面慢慢的变热,就变成了水蒸汽,慢慢上升在天空中聚集成云。
3、播放课件:《水的循环》(四)
水变成云后会怎么样?它还会变吗?它会变成什么?
幼儿讨论后回答
4、让我们来看一看,《水的循环》(全)
幼儿边看,教师边做解释。
大海水——水蒸气——云——雨雪等——水(大海),然后又重新开始的这个过程就是水的循环。
5、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排序表,还有——请你从红旗处开始把水的循环过程排一排。
5、那谁来告诉大家手帕上的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四、环保教育
1、在我们的生活中能离开水吗?
2、那,我们怎么来保护水资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种子的旅行 篇10
1. 通过实验感知淀粉遇碘会变颜色,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2. 学习简单的记录,乐于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淀粉水、碘酒、奶粉、豆奶粉、面、牛奶、水、棉棒若干,宣纸并画有红圈和蓝圈、喷壶、各种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小猴子要来我班做客,老师给它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有苹果、香蕉幼儿:什么也看不到啊!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说变变变,老师用碘酒喷在画上。
幼儿:哇!画显现出来啦!有香蕉、苹果......
二、展开部分。
1.试一试。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让画变出来?
幼儿:想!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2种神秘的颜料,分别藏在了红杯子和蓝杯子里(红杯子里放红色棉棒、蓝杯子里放蓝色棉棒),小朋友拿红色棉棒画在红圆圈里,拿蓝色棉棒画在蓝圆圈里,画好后拿装有碘酒的喷壶喷在画上,看一看,哪一种神奇的颜料能让画显现出来?
幼儿:用小红棒画的能显现出来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红色棉棒是什么神秘的颜料啊?(淀粉)教师总结:淀粉和碘酒是一对好朋友,只要是碘酒碰一下有淀粉的东西,淀粉就会变成蓝紫色。
2.猜一猜。
师:小朋友见过淀粉水了,你们见过淀粉吗?
幼儿:没有。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淀粉和其他不同的粉末,小朋友自己动手找一找,看一看哪盘是淀粉?
①淀粉是白色的(幼儿把豆奶粉分离出来)②尝起来没有什么味道(幼儿把奶粉分离出来)③淀粉是滑滑的(把面粉分离出来)④用手捻着有声音(幼儿通过提示,找了淀粉)
3.找一找。
(1)师:小朋友都见过淀粉了,你们知道淀粉都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藏在馒头、面条、喝的粥里等。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食物,小朋友自己来找一找,看看什么食物里面含有淀粉?
(3)通过实验,填表:
寻找食物中淀粉的踪迹
(4)验证幼儿的发现请幼儿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贴在黑板上,老师和幼儿一起来验证。
总结:淀粉主要在农作物、植物的根茎、豆类和一些水果中。
瘦肉和奶制品不含有淀粉,各种蔬菜中含有淀粉的含量很少。
三、结束部分:淀粉的用途。
1.淀粉用于:饼干、布丁、雪糕、冰激凌、果冻、软糖、凉粉、粉皮。
2.检测假钞,帮助警察抓住罪犯。纸币印刷技术要求高度保密,纸币制造中会采取很多仿造假措施,包括移走纸中的淀粉。制造假钞者没法掌握所有的印钞技术,所以警察只要在纸币上滴上碘酒,看看纸币是否会变蓝,出现蓝色就是伪钞。
3.淀粉碘酒反应还有一个应用,就是用来治疗碘酒中毒,既然淀粉可以和碘酒发生反应,人们误食碘酒中毒,口服淀粉就成为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大班科学活动:接水管 篇11
1积极探索接水管的多种方式。
2乐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交流经验,并尝试运用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长、中、短PVC管若干,直、弯接头数个。
2活动室地面上标有若干水管标记。
3小区布局图板(上面标有小区楼房及水管接头)。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材料,引导幼儿观察: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它们有什么特征?
2操作探索活动
A管子拼图案
(1)提出要求:尝试用管子接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过程,并进行指导。
(3)交流与讨论:你用管子接出了什么形状的图案,你用了几个什么样的接头?几根什么样的管子?
B接断管
(1)引导幼儿观察地板上的水管标记,提出操作任务:请将断掉的水管接上。
(2)幼儿操作,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接的方法,并检验水管是否接好。
(3)交流与讨论:断掉的水管都接上了吗?用了几根什么样的管子接上的?
C帮小区接水管
(1)出示“小区布局图板”,提出操作任务:请帮新建好的楼房接水管。
(2)提出要求:水管必须连接两端水管接头,并要通过每幢楼房。
(3)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4)展示幼儿成果,互相参观。交流讨论:每根接好的水管是否都能通过楼房?谁接的水管最牢固?如何验证接好的水管是否能通水?
活动延伸
将材料投放到科学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在这次《接水管》的活动中,幼儿对操作材料很感兴趣,非常投入,能自主地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方式接水管来解决问题,也能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和成功后的欣喜,而在活动中,我的指导很少。或者说,几乎感觉不到。为什么会产生这般的效应呢?
首先,活动的材料具有生活化、趣味性、操作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深深地吸引了幼儿,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从而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活动中所取材的管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且具有低结构材料的特点,既能引起幼儿探究的动机和兴趣。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问题,又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三种不同长度的水管及直头、弯头、三通三种接头,操作起来富有变化,这为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其次,将教育目标隐藏于材料及操作活动中,使材料成为“第二位教师”。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实现目标的内隐操作活动:活动一开始,先让幼儿充分接触材料。按意愿拼接水管,幼儿自己去玩、去操作、去发现;接着让幼儿根据水管标记尝试将断了的水管接上: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新建好的小区铺设自来水管道。活动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而且活动要求、目标被蕴含在材料中,间接呈现给幼儿,避免了幼儿行为、活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使材料真正成为“第二位教师”。活动中,教师作为隐性的指导者,尽量不介入幼儿的探索操作,只有当幼儿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才给予指点,主要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在随时关注幼儿活动的同时,适时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思考、操作,直到成功。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2
2013-04-03 | 酒精灯 水蒸 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雨的秘密”》摘要:但要注意安全。(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设计意图
在“美丽的伞”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雨,联想到下雨的季节。众所周知每个季节的特征。而“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初夏季节的一个明显的气候特征。本活动以引导幼儿了解雨是怎样产生的开始,逐步迁移到对我国气候中“梅雨季节”来历的探究。活动中力求变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实验、大胆推测、迁移地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做小实验,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通过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节”的来历。
3、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火柴等实验工具。
2、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幻灯片、磁带。
过程建议
1、幼儿边看情景表演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像和猜测。
2、幼儿做实验。但要注意安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1)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2)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4、幼儿看幻灯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教师提问: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奇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到哪里去了?
5、引导幼儿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雨对人的好处与危害。
6、启发幼儿用所掌握的经验解释“梅雨季节”。
幼儿思考: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总是下雨?引导幼儿知道梅雨季节是海洋空气与海洋冷空气相遇形成了一段时间里雨水十分多的现象。
延伸提示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3
幼儿虽然对几何形体有了基本的感知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对一些现实物体容易混淆,特别是圆柱体的物体,孩子往往和圆形和球体分不清楚。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一个。胡萝卜、粉笔、小刀。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浆糊、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吸管一篮、薯片筒若干、各种空心小形体。
活动过程:
1、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2、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玩一玩、想一想引导幼儿第一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让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秘密。
启发提问:你玩的是什么?它像什么形状?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像什么形状?
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像柱子一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量一量说一说引导幼儿第二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启发尝试: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一样吗?请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一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3、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叠一叠,变一变,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启发提问: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一个圆柱体?幼儿操作,你是怎么变的?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像什么?
小结: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像圆柱体。
4、让幼儿想办法,把粉笔、胡萝卜变成圆柱体。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导生活中找出圆柱体的物体,并画出来。
2、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等,进一步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3、在美工区各种圆柱材料,让幼儿通过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再看看、玩玩、想想、量量、做做过程中,充分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教师始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幼儿通过两次探索尝试基本掌握了圆柱体的特征,又通过变一变、削一削进行巩固。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积极探索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鸟儿的聚会 篇14
关键词:系统理论背景;大班;科学区域活动;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求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其大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区域活动。其中科学区域活动涉及的知识范畴较广,对启发幼儿的思维、锻炼幼儿实践能力等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系统理论科学的观点的核心在于对近代科学以分析为主的还原主义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个反动。它注重的是:整体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讲究的是动手操作。系统理论背景下的科学区域活动是诱发幼儿主动的探究、参与。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粗略地谈一下系统理论背景下的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
一、构建适合幼儿探索科学的氛围
大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这不仅仅需要环境氛围的衬托而且还需要心理上的安全氛围来“引诱”幼儿积极地探索、学习。环境氛围是培养幼儿尊重科学、形成科学品质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氛围,包括:环境氛围和心理安全氛围,以教师本人来做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的后盾力量,进而以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探究意图、行动、解决方式、创新思维等进行了解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充分挖掘每位幼儿的科学价值,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探究态度等等。如:探究植物对水和阳光需求的科学活动时,笔者以幼儿熟悉的仙人掌以及发芽的绿豆为实践素材,让幼儿种植仙人掌和绿豆,并对仙人掌和绿豆每天浇同样的水、每天晒太阳,一星期之后,让幼儿上报自己的浇灌成果,这时我们会发现,仙人掌的根部已经开始发黑,而浸泡在水里的绿豆都已经长出小芽,笔者让幼儿自主思考,是不是植物生长都是水浇的越多越好,是否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吸收大量的阳光呢?幼儿根据自己种植仙人掌和绿豆的经验,很快就会发现,不同植物对水和阳光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像仙人掌一星期浇一次水就可以,而绿豆则需要很多的水;仙人掌需要充足的阳光,要经常晒太阳,绿豆芽则不喜欢晒太阳,那样会导致绿豆芽迅速变老。这样,为幼儿创造一定的科学探究氛围,让幼儿能够自行地进行实践探究,进而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而为幼儿今后的科学探究、科学素养的自主形成奠定基础。
二、选取可行性较强的科学材料
幼儿时期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大部分都不是通过书本来掌握的,更多的是通过其自身的活动,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得到的。我们知道,大班幼儿一般处于5、6岁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书本硬性的知识掌握能力欠缺,更多的是需要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因此,材料可谓是大班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根本。系统理论注重科学的动态性,实践性,对此,笔者也认为教师想要确保幼儿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选取可行性较强的科学材料,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能够在探究中得到科学发展。笔者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对选取材料注重层次性和多元性,借此来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科学实践需求。如:在“打开核桃”的科学活动中,笔者为幼儿提供核桃、夹子、木板、小锤子、积木、盘子、口袋、绳子、螺丝刀等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究怎样才能打开核桃,你能够想出多少办法来打开核桃?有的用锤子砸、有的用木板拍、有的用螺丝刀等等,找出很多打开核桃的方法,同时在打开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在砸核桃的时候,核桃很容易跳,对此,他们将这些工具配合使用,如:夹子固定住核桃,再用锤子砸;之后在探索的过程中还针对使劲过大核桃仁砸碎的情况,
他们还想出了,砸开一条缝,之后用螺丝刀撬的方法等等。这样的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域可行性较强,能够有效启发幼儿的思维,促
使幼儿获取一定的知识经验,一举多得。
三、多元化的显性指导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本身的能力毕竟有限,在某些方面
还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显性指导。显性指导:在幼儿科学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以言语或者动作直接的介入到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幼儿探究活动进行指导。这里的介入并不是让教师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去,而是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而幼儿的个性差异特质决定了教师显性指导的多元化。常规性指导:引导幼儿建立一定的科学活动规则,如:参与活动的人数、活动材料的整理等等,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随机性指导:幼儿科学探索的过程是动态的,不定性的,很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此时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随机性的指导,即:“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更好地为幼儿指引深入探究的方向。如:幼儿很喜欢玩不倒翁,对于不倒翁的秘密,笔者则是在幼儿玩游戏和玩具的时候随机提出的一个问题,即:这个娃娃为什么怎么弄都不倒呢?进而将幼儿的探索思维直接引导这上边,让幼儿自主的思考、探索,幼儿则会打开娃娃看里边的东西,会得出一个结论:娃娃肚子里有个重物,所以会不倒。笔者则深入随即引导:往别的东西里也装上重物怎么一推就倒了呢?幼儿会继续探索,得出结论:不仅仅是有重物,更重要的是这个重物一直固定在最下端。随机性指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积累知识。此外,还有不可缺少的激励性指导:即采取一定的鼓励手段来增强幼儿探索的自信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适当的鼓励有助于推动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和行为。对此,笔者在科学活动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如:微笑、点头、爱抚、称赞的话语等等。这样,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以多样化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能更有效地推动幼儿科学探索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总的来说,系统理论背景下的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是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参与性、实践性等等,需要幼儿通过自身的行动,在动态中掌握、积累科学知识和经验,同时不断地启发自我思维。因此,教师在开展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来构建情境、选取材料,引导幼儿不断建构自身的科学经验,开阔幼儿的思维和实践范畴,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和实践需求,确保每位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组.全国优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课例评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郑惠平.幼儿园自主性“探索—表达”教育活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魏宏森.复杂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 篇15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很多模式,如ABABAB模式、AABAABAAB模式、ABCABCABC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大班幼儿能够识别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并且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据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我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纸牌(扑克牌)作为活动材料。由于纸牌含有颜色、数字、花色等多种特征,因此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适应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例如,能力弱的幼儿可能会按照颜色“红黑红黑红黑”来排序,而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按照花色“草花红桃草花黑桃草花红桃草花黑桃”来排序。这也可以增加活动中幼儿相互猜测各自排列的模式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已有的玩纸牌的经验。在该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纸牌的花色及数字的表述方式是否一致,以便为之后游戏的开展减少障碍。第二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抽取纸牌中不同花色的A,并且出示模式“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对于这个模式,我们既可以按照颜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一张黑一张红一张黑”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也可以按照花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桃一张黑桃一张红桃一张草花”四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环节能够认同同一种纸牌的摆放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表述。第三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幼儿被分成4组,每组摆放一种模式,其他组轮流猜测。在这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思考怎样排才能成功,并且将纸牌用完。猜测时,幼儿需要观察其他组摆放的模式,寻找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发现模式的规律。从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模式排序的真实经验。
表面上看,本次活动所涉及的数学核心经验是“模式”,但事实上也蕴含着集合与分类的数学元素,因为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与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模式的识别和创造,在本质上都是促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条理化、清晰化,这也就是集合与模式相通的地方。
目标:
1.在纸牌接龙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基本单元。
2.体验参与竞赛游戏的乐趣。
准备:
1.纸牌(数字1~10)若干,用KT板自制插纸牌用的有一定长度的三棱柱台卡(正反两面都可用,外面覆盖透明插袋)。
2.宜进行分组教学。
过程:
一、认识纸牌
1.教师抽出几张纸牌让幼儿辨认: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2.教师归纳:在这些纸牌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红桃、黑桃、方块、草花四种花色,每张纸牌上都有数字。
3.教师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今天我们用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开展“接龙”游戏
1.教师交代玩法:先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每个人手中的纸牌全部用完。如果不符合“纸牌接龙”的规律,就表示失败。
2.教师提供若干四种花色的纸牌A(以14人参加活动为例,可提供7张红桃、3张黑桃、4张草花),让幼儿抽牌,人手一张。
3.教师在三棱柱台卡上依次翻开6张牌: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并提问:这些纸牌是按什么规律接龙的?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是按什么规律进行纸牌接龙的,看瞳后自己接着把纸牌插放到三棱柱台卡上。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纸牌是几张一组,是怎么排列的?
6.教师归纳:按花色来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张一组间隔排列的;按照颜色来说,有1张红、1张黑、1张红、1张黑,是两张一组间隔排列的。如果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同一条“龙”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三、开展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1.教师可提供以下难度递增的四组材料:
(1)12张纸牌的数字相同,花色不同,分别为3张红桃、3张草花、3张黑桃、3张方块。
(2)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红桃、6张草花。
(3)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三种,分别为4张红桃、4张黑桃、4张草花。
(4)12张纸牌中含三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黑桃、6张方块。
2.教师交代玩法: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拿到的纸牌先“接龙”,然后让其他组幼儿猜一猜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得1分,猜不出或猜错不得分。
3.教师强调规则:
(1)每组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
(2)采用轮流猜的方法互相说说纸牌排列的规律,即第一组猜第二组的,第二组猜第三组的,第三组猜第四组的,第四组猜第一组的。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地听,判断其他组说得正确与否。
(3)猜对得1分,猜错不得分。如果轮到的小组没有猜对,其他小组可以抢答得分。
4.教师预估幼儿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回应方式。
(1)当幼儿无法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纸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纸牌分类,将相同的纸牌放在一起,看看每种纸牌有几张,以便按照规律排列。
(2)当幼儿无法表述“几个一组”时,教师可以按规律将纸牌一组一组分开,让幼儿辨别“是否每组都是一样的”,从而让幼儿理解模式的基本单元。
(3)当幼儿猜测的结果与设计者的想法不一致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结果是否成立,发现同一种接龙方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模式表达。
5.教师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记录每次接龙涉及的纸牌属性,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6.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得分情况,公布获胜队,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活动材料作为个别化学习材料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两人一组,先各自设计、摆放模式,再相互猜测模式。
2.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表述模式。
评析:
1.活动材料简便易得
扑克牌对于教师来说简便易得;玩扑克牌对于幼儿来说又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大多数幼儿都具有一定的经验。
2.活动设计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教师将数学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既能为幼儿所接受,也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此外,该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性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组和轮流游戏的设计也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性。
3.活动过程层层递进
大班科学之认识甜菜的活动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在学习里知道甜菜能制糖和吃法。
对甜菜的外貌有所认识。
活动准备
白糖一碗。
甜菜知识图片。
活动过程
一、品尝白糖
1、孩子们都知道老师手里端着的碗盛的是什么吗?
2、你们都认识白糖,我们每人尝点说说味道。
3、是不好甜,你们都喜欢吃糖吗?
4、有谁知道糖是由什么制成的.啊?
5、不知道啊!那老师告诉你们是用甜菜制成。
二、了解甜菜
1、知道甜菜是什么样子的不,不认识甜菜我们可以学啊?
2、看看老师准备的图片,这个根像心脏形就是甜菜,品种的不同,皮的颜色就不同。
3、甜菜的根是生长在土里,主根就是肉质,可以生产砂糖。
4、甜菜绿绿的秧生长在土外,也就是叶,叶片肥厚,叶部发达,叶柄粗长。通过图片就可以认识到。
三、甜菜的吃法
1、甜菜我们一般可以煎炒、凉拌、腌制食用,甜菜还可以烤着吃。
2、老师告诉你们最早开始吃甜菜的是古罗马人。
3、食用甜菜不会影响消化,食用甜菜有预防感冒、贫血、还可以缓解头痛和提高食欲,让我们越吃越健康。
4、甜菜好不好啊?回家也要讲讲甜菜的好处,让家人也知道。(教师在结束前要给孩子们巩固知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鸟儿的聚会】推荐阅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好玩的报纸08-29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影子》教案09-0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螃蟹的秘密09-03
接管子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9-28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不倒翁教案10-19
大班科学之认识合欢树的活动教案06-04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碘酒教案07-1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不滚的鸡蛋08-2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