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的作文怎么写

2024-07-30

含羞草的作文怎么写(共16篇)

含羞草的作文怎么写 篇1

含羞草就是一种十分奇特的草本植物。它一年四季都不开花,它的叶子很好玩,只要轻轻地碰一下,顿时,含羞草的叶子就会立刻收拢。这就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只要碰它一下,它的叶子里面的水分就会往茎那里流了。你碰一下它,它就会把叶子收拢;再碰一下它,它就会把整个茎都弯下了腰,这就是多么搞笑呀!

含羞草也不怕风吹雨打。台风来了,含羞草直直地挺立在花盆里,许多花儿的花瓣都被吹散了,惟一只有它——含羞草没有被槌倒。好像在说:“我不怕你,台风!”雨来了,针般的雨点打在房顶上,此时窗户,花儿上。我刚刚收完衣服,看见了含羞草,心想:这回含羞草该撑不住了吧?可事实上并不就是我想像的那样,它仍然挺立在花盆里,它好像又在说:“狂风暴雨,有什么好怕的!”

含羞草真就是可爱极了。

含羞草的作文怎么写 篇2

一、关于“写什么”

当前,对于作文教学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很多学生拿到了作文题,往往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脑子里也不清楚这道作文题要自己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太愿意观察和思考问题,缺少心灵的感受与对话,更不能从生活中捕捉和感悟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

语文课程中的“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写”的活动,先要关注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写什么”中的“写”是课内的指导任务,也就是教师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拥有敏锐的目光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教师在课内要完成的。而“什么”是课外的问题,是学生心理成熟维度的问题,不是语文课程一家的承包地、责任田。影响和制约学生“写什么”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社会生活阅历,二是精神境界、心态与情绪,三是认识社会、提炼生活的立场与方法。

关于高考作文该写什么,阅卷和命题教师通常不作预设。其意义在于教师不会先入为主,更不会轻易否决学生的独特见解,而是看学生是否能有说服力地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面对高考作文评价“不预设主题”这一标准,怎样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呢?我以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明白写作的真正意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白,自己不是为了写作才去生活,才去丰富生活经验,也不是为了解决写什么,才去追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而是为了生活才写作。

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教师能够唤起学生对作文本质意义的深刻认识,调动学生体悟生活的情感与主动性,指点学生到生活(也包括书本)的广阔原野中去汲取精神营养,能够把这些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学会与自我对话——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善于与自然对话——把自我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不只是身形的接近,更是心灵的融入,用眼去观察它们的形态,用心去倾听它们的声音,用情去呼吸它们的气息;敢于与身边的人对话——多关注别人的成长,体会人生的艰辛,在自我反思和相互碰撞中摆脱“小我”,提升“大我”,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大写的“人”。倘若能够做到,“写什么”的问题就完全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关于“怎么写”

关于“怎么写”的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想清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然后才能做到说清楚和写清楚。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时中心要突出,立意要深刻,议论要有针对性和力度,结构要完整,语言要生动等,事实上教师强调的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正确的废话”。谁不想自己的作品生动、完整?但关键是如何写才能做到教师所说的这些要求,我们缺乏具体的有效写作指导,这是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矫正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判断学生审题与立意的对错不仅要看学生“写什么”,更重要的还要看他“怎么写”。立意正确、突出的文章,可能因为学生“怎么写”没写好而变得平淡无奇。立意平平的作文,也会因为学生“怎么写”做得与众不同而成为好作文。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规定学生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确立了“写什么”之后,面对“怎么写”时,不妨设身处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从这样的角度去构思文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从中还能悟出许多作文的道理来。因为,自己写作文,材料、思想等来自自己真实的生活,我们有理由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三、从指导“写什么”入手指导“怎么写”

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着“难教”与“难学”的“两难”现实。一方面,学生普遍对写作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教师对作文教学也存在难教的困惑。学生对写作产生的畏难情绪,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可写的题材,不知道“写什么”。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选择以“写什么”为突破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也解决了教师作文教学难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当先从解决“写什么”入手。

“写什么”就是寻找写作的题材,只要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写作就有了基础,基础夯实了,好的作文就会产生。

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要从语文教材入手,通过教学去解决。中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既有极高的艺术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在阅读和欣赏范文的同时,教师应当从写作选材的角度去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生活实践去发掘写作的题材。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从背影中反映出的父亲的形象,体会其中所蕴涵的父子深情,结合学生自己对父亲的体会和理解,加深认识,体味真情。背影可以体现父爱,那么,其他有特征、有个性的方面是不是同样可以体现这样的真情与真爱呢?由此可见,只要观察细致,同样会有所收获。

教材中的文章种类繁多,有说理的,有写景的,有抒情的,都值得借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去寻找相类似的题材,再思考文章的切入点,就可能产生新的立意。如以学生的家乡崇明县为例,古朴的民俗民风、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诱人景致,以及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找到创作的素材,也就有了“写什么”的基础。

作文教学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要坚持源于生活写生真情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实,倾注自己的真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也是丰富而广泛的。波澜壮阔的场景、惊心动魄的事件,虽然都是写作的材料,但它不易被中小学生所能把握,很难在数百字的作文里反映。点点滴滴富于情趣的小事,只要善于抓住其特点,同样能反映生活,凸现主题。

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生活更丰富,思考也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些给了学生写作题材更多的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化有利也有弊,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源于生活写真情,并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而是要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放飞想象力,而不是去写一些空穴来风、子虚乌有、脱离实际的内容。

怎样在生活、学习的环境里寻找到写作的题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在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里,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是很多的,但是学生往往感到生活平平常常,每天好像都差不多,找不到可以写作的素材,也就没有写作的冲动。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就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写作的题材,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自然风光、学校环境、班级里的人和事等结合起来,采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逐渐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慢慢培养写作的兴趣,最后达到有写作冲动和写作激情的目标。

记事的作文怎么写才生动 篇3

记事的文章如果只写事,就会像一棵树只有光秃秃的树干,没有树枝和树叶一样,让人看后不能留下任何印象。写记事的作文,只有干巴巴的材料还不够,我们还要赋予它灵魂。

热爱生活的人总能捕捉到生活中流光溢彩的每一件事,或有趣,或感人,或给人以启迪、教训,或发人深省,或扣人心弦,或激起心中的波澜……如果在叙事过程中我们能加上自己的感受、感觉,再展开联想,拓宽思路,丰富内容,对事件进行加工,就不怕作文写得不生动具体了。

[习作引路]

蚂蚁的晚餐

忘记那是哪一年的夏天了,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我和几个小伙伴你追我赶地玩儿着。忽然,我感到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我马上抬脚一看,“哎呀!”我竟然踩死了一条大青虫。大青虫的不远处有一个黑黑的小窟窿,我蹲下身仔细一看,原来那是个蚂蚁洞。我暗自替蚂蚁欢喜:这回大青虫要成为蚂蚁的美味晚餐了!

我的好奇心驱使我耐心地在这里等待故事上演。

果然不出我所料,仅仅一分多钟后,就有三五只蚂蚁爬出了洞外,它们好像同时看到了青虫,立刻排着队“跑”过去,先用头拱了拱,不行;又用“手”推了推,还是推不动。其中一只蚂蚁与另外几只蚂蚁“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便跑回洞去,立刻叫来了救兵。于是,密密麻麻的蚂蚁们有的用“手”抬,有的用头拱,有的用嘴咬,齐心协力地把大青虫抬到了洞口。可是麻烦又来了,蚂蚁洞口太小了,大青虫很难被抬进去。蚂蚁们的头不停乱动着,它们好像在集体商讨着什么,似乎决定来一次“室外晚餐”。但问题又出现了——大青虫的皮那么厚,它们怎么啃得动?只见蚂蚁们非常有次序地一个接着一个地从青虫的嘴里钻进去,在里面吃它的肉。渐渐地,大青虫的庞大身躯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几乎半透明的皮了!这时,蚂蚁们又排着队出来了。饱餐后的蚂蚁们略显沉重地按来时的路线,一个接一个地又回到了洞里。

可爱的小蚂蚁那新奇有趣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和它们吃青虫时的聪明劲儿,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小蚂蚁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排除万难的团队精神,时常在我遇到困难时激励我:要遇事不慌,勤动脑思考,敢于面对挑战,永远向前,向前,再向前……

[写作指导]

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突发的好奇心引出了一幕“蚂蚁吃青虫”的情节。虽然故事简单,但作者是经过了一番仔细观察的,如“蚂蚁们又排着队出来了”“一个接一个”等。文中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结尾又引申出了蚂蚁的团队精神激励自己破除万难的道理。

写含羞草的作文 篇4

含羞草不大,茎也不长,上面长了许多小刺,如果不仔细看,孩以为是一层绒毛呢!宽宽的叶片,乍一看,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不解地问同伴:“它为什么叫含羞草呢?它又不是人,怎么还会害羞呢?”同伴说:“你碰一下它的叶子试试看!”我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触碰了它的叶子一下,奇迹出现了:叶子竟然闭合了,快速得把叶子合拢了,变成了圆溜溜地“豌豆”,耷拉着脑袋,好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一二分钟后又舒展开了。

可含羞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结果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在含羞草的叶柄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立即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

写含羞草的作文 篇5

假日,我们一家三口去“卧龙山庄”玩儿。大家正开心地玩儿时,我突然发现了一种非常奇异的草,它有三四十厘米高,茎上有刺,叶子很小,是轴对称的,形状为椭圆形,花是淡红色的。我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谁知刚一摸到它的叶子,叶子就朝着天合拢了!我感到非常奇怪,就跑去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爸爸说:“这叫含羞草。含羞草叶的基部有一个薄薄的叶褥组织,里面充满了水分。我们的手碰到含羞草的叶子时,叶子一震动,会使叶褥里的水分立刻向叶子上面和两边流去。这时候,叶子下面的水分跑掉了,叶子上面却充满了水分,所以叶柄就下垂,叶子也跟着合拢了。这回你明白了吧?”我连忙回答:“明白了,明白了。”

大家都夸我有好学精神。

写含羞草的作文300字 篇6

含羞草的叶子是四面展开的,它的茎上长着许多片大叶子,像一片片羽毛,可仔细一看,却发现这一片片大叶子是由许多片卵形的小叶子.左一片,右一片沿着叶脉,整齐地排列后组成的.含羞草的茎弯曲的向上伸展着,很像一条弯曲的蛇.

有一次,我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去观察我的含羞草.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含羞真像人们所说的,那么胆小吗'这个问题使我有了好奇心.当我轻轻刮它的叶脉时,就像是父母在批评它,叶子依次慢慢合拢起来.当我使劲地点它时,好像有人在责骂它,它就会迅速地把叶片合上.我重重敲它时,它就像一个小孩,被老师狠批着,叶子就会”刷'的一下合拢,还聋了下来.要过好会它才舒展叶片,抬起头来.

文章怎么写 篇7

写作文也是“言语交际”, 即用书面语言与读者交流思想情感, 所以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也适合于作文。它为什么叫“合作原则”呢?格赖斯说, 参与言语交际的人, “一般都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够被别人理解和自己能够理解别人的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参与言语交际的双方就需要合作”。怎么合作呢?他提出了说话要遵守的四条准则, 按这准则说话就配合了对方的理解, 他就能理解你的话, 你的交际就成功了, 所以叫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遵守“合作原则”, 能使言语交际成功, 对于写作文来说, 遵守它, 也就能把文章写好, 文章就能被读者理解、喜欢。下面具体介绍“合作原则”的内容, 并从作文的角度适当作点解释, 以方便理解。

“合作原则”的第一条是“量的准则”。包括两小点:“ (1) 所说的话应该尽量包括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2) 所说的话不应该包括超出交谈目的需要的信息。”这条准则对作文来说就是:表达好主题是写文章的直接目的, 切合主题需要的材料就写进文章, 写充分, 把主题表达鲜明;主题不需要的材料就不要写进文章, 即使生动有趣也要割爱, 以免文章内容杂乱, 主题模糊, 妨碍读者正确理解。对作文而言, 这条是讲文章需要啥不需要啥, 涉及到内容的多与少, 所以叫“量的准则”。

第二条是“质的准则”。也有两小点:“ (1) 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 (2) 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格赖斯把言语的质量定在这两点上, 可谓见解深刻、独到。交际中讲假话和缺乏证据的话, 都是态度不真诚, 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样讲话对人对己都有害无益, 所以他说一旦被对方发现, “那么通常情况下, 交际过程就会中断。”这条准则对写作文尤其意义重大。我们常讲文章的质量如何如何, 但什么是文章的质量却不一定清楚。常以为主题鲜明, 行文流畅, 生动有趣之类就是文章的质量;其实决定文章质量的根本条件是不说虚假的话和缺乏论据的话, 其他一切优点都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是优点, 否则, 读者“中断”阅读, 一切都没有意义, 或者倒是放大了文章的负面影响。深刻理解这条准则, 对克服作文中讲假话、空话、套话的老毛病很有好处。

第三条是“关系准则”。就一句话:“所说的话要有关联。”它表明, 文章无论长短, 哪怕短到一二百字或长到两三千字, 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 都是相互关联、血脉贯通的, 都是在不同位置上为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发挥作用, 没有一句是多余, 也没有某处欠缺什么。老舍说“删我一字, 如斩首级”;托尔斯泰说, 删去哪个地方“都会流出血来”。他们说的都是一个意思:真正的好文章无法增删, 否则就损害思想内容, 因为它是一个互相关联着的有机整体。所以我们写作文时要多问自己:这个词、这个句子、这个细节、这件事、这个段落、这个部分……是扣住主题的吗?是文章的有机部分吗?是与这个有机整体血脉相通的吗?如果不是就坚决删去。

第四条是“方式准则”。什么方式?格赖斯说, 就是“所说的话应该明确”, 即以明确的方式讲话。具体包括:“ (1) 避免晦涩、模糊; (2) 避免歧义; (3) 尽量简练; (4) 尽量井井有条。”这条告诉我们, 作文表达意思不可晦涩难懂, 模模糊糊, 必须是怎样就是怎样, 说得清楚明白, 确切肯定, 读者理解不费力, 不误会。另外, 表达力求简洁, 能用一句说清楚的不说二句, 十个字能表达明白的不用十一个字。内容比较复杂, 表达还要讲究层次、次序, 讲清楚一层意思再讲第二层意思, 说完这个方面再说另一个方面;一步步往前走, 既不三步并作两步, 也不二步变成三步, 更不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表达才能循序渐进, 井然有序。行文简练, 有条理, 也能有效提高表达的明确性。

可见, 写作遵循上述原则, 文章就能做到主题鲜明突出, 内容充实可信, 情感真挚, 结构严谨, 语言准确、凝练。这样的文章, 好读, 好理解, 读了有收获。所以, 是很好的文章了。

含羞草的作文怎么写 篇8

一天一天又一天,一段一段又一段,一本一本又一本。我说:“这其实没有什么用。”家长总是半信半疑地说:“啊?肯定还是有一些用的。”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就抄写过一本一本又一本,自己抄不了,家长代劳帮着抄。最后语文也未见起色,高中一毕业,就视作文为洪水猛兽,再也不肯写任何文章了。

当然,有的老师或家长还很体贴,似乎很科学地认为,光抄写不行,还得运用。于是,布置作文题之后,还把相关的词语也给出一堆,让孩子们在作文里用上。

写花就“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写旅行就“跋山涉水、餐风饮露、水送山迎、赏心悦目”。天气不错,就“风和日丽”;天气不好,就“绵绵细雨”;雨越下越大,就“暴雨倾盆”;下得更厉害,就“铺天盖地”。春天就“春风拂面”,秋风就“金风送爽”,夏天就“凉风习习”,冬天就“寒风凛冽”。到了湖边,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了草原,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为什么一定要用上这些词,是要追求语言的漂亮吗?殊不知,过分依

赖现成的词,其实是有害的,更是为一个成熟的写作者所不取的。

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是这样开头的:“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这些语言,凌厉而有痛感,几乎没有什么成语,类似儿童的语言。

如果是老师,可能会很“体贴”地提供好现成的词:“同学们,现在要写严冬了,描写严冬有什么词呢?有……”

好吧,如果萧红按照老师的建议,这样写开头:“严冬来到,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银装素裹……”还有什么个性吗?还有什么看头吗?这一堆毫无观察感的词,真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人写出来的吗?

所以说,没有积累“好词好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一样能写,也许可以写得更好。

不会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瓢泼大雨”“疾风暴雨”“大雨滂沱”,那就不用,作家老舍写暴雨也没有用,他是这样写的:“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当然,如果学生对“好词好句”,特别是一些刚刚吸收的词,有运用的积极性,有强烈的表达需求,还是应当鼓励的。

写作文时,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边写边问:“演yì的yì,怎么写?”我给她在纸上写了个“演艺”。她说不对,我说:“是三国‘演义’呀?”她还是说不对。我看了她的那句话:“看到天上的银河,人们演yì出牛郎织女的故事。”我明白了,她要用“演绎”这个词。我大大表扬了她:“演绎这个词你都知道了?真了不起。”我不知道她是在什么地方接触到这个词的,但是她用到了,并且用得恰当,那就很好。

写含羞草的六年级作文400字 篇9

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送了一盆我最喜欢的含羞草给我当礼物,我特别喜欢它!

含羞草刚买回来时,那细细的紫红色枝干只有12厘米左右,含羞草的茎又细又长,茎上长有紫色的小刺,小刺坚硬无比,像牛角似的坚不可摧。羽毛似的细叶只有2厘米,叶子均匀地长在枝干的两旁。刚长出来的`叶子是深红色,过了几天,叶子长大了,颜色也随之变得又绿又红。

我不小心碰了一下它的叶子,整一条枝干的叶子就会从上到下,有顺序地快速合上,大概20分钟左右叶子又会重新展开来,我百思不得其解,只有请出我的《百科全书》老师给我解答。原来含羞草叶细胞是由蛋白质“股动蛋白”所支撑,当触碰到叶子,股动蛋白的细胞被破坏,此致产生闭合运动。股动蛋白一般见于动物的肌肉纤维内,与肌肉伸缩有关!没想到股动蛋白也有在含羞草内,可说是相当罕见。

一天,我给含羞草浇水,发现它的身上增添了几个圆溜溜的小东西,爸爸告诉我说:“这是含羞草的花。”我好奇十足地观察起来,发现这花是由千千万万条细丝组成,顶上有一个透明的小点,摸上去又刺又软,花的颜色有黄的,红的,紫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花心是球状的,花的外表是紫色的,里面是浅绿色的,而且凹凸不平的。

过了十天左右,含羞草结果了,我没想到,含羞草也有果子,果子的外形像扁豆,外面有一层绿色的外壳,里面是种子,种子是棕色的,成瓜子形,过了一段时间,果子换上了棕色的外衣,不久种子从壳里蹦出来,落在土里,等待明年春天生根发芽。

含羞草有药用作用,用酒泡服可治风湿,神经衰弱,失眠等症,还可以治疗肝炎,肾脏炎,叶子的鲜品捣烂,可治肿痛及疱疹等,颇具止痛消肿之效。

“写什么”与“怎么写” 篇10

用什么标准要求学生的写作,是每一位老师都遇到的问题,尽管反复学习课标有关要求,但还是经常忽视小孩说的是小孩话这一朴素事实,总是习惯用成人的标准框定学生的习作,其结果,学生不是无所适从,就学大人腔写毫无生气的套话。学生写:“考试没考好,妈妈批评我,我哭了。”有经验的教师会问:“你为什么哭?哭时都想了什么?怎么哭的?”只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才能“生动具体”。生动具体是优秀作文的一个标准,也是学生的努力方向。问题是,不能以教师的感觉为衡量标准。“她比我还胖。”按成人的标准,这句话肯定不具体,作者虽然对自己的胖没有具体概念,但经过比较、判断,认为“她比我还胖。”这里还是有具体的因素。因此,对这句话不能粗暴地加以否定。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能充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统一,就不是对立,也不是机械相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过程中,也是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有人没有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了突出“人文性”,有意或无意地鼓励学生说大话,喊口号。《记一位学生》是常见的题目,不少学生在最后一句总是写上“我要向他学习,争取做一个三好学生。”偶尔写一两次,这也许是表达感情的需要,如果每篇作文都有这么一个小尾巴,不仅不是表达真情实感,还有可能是说假话已成习惯。

怎么写,表面看是学生怎样写作文的问题,实际上是教师怎么指导学生写作文的问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与教学观念有关。

作文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怎么写的问题的确很重要,它涉及到能否清楚、准确地表达要表达和交流的内容,因此,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不能进行形式上的训练,即脱离内容简单进行形式训练。现在社会上有些作文班,不是讲笑话、故事,就是空讲这个法、那个法或这种方式、那种方式,学生收益并不大。我们必须明确:怎么写与写什么是分不开的,而且怎么写是为写什么服务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应试的需要,许多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归类写法训练”,即把作文分成若干类,每一类作文先写什么后些什么,以及怎么写,都有详细的规范,更有甚者还出现了作文软件,把体裁、主题等要件一输入就拼出一篇作文来。这里不是说应试不对,而是说这种应试训练是本末倒置的,这种训练是本末倒置的,这种训练偶尔可能获得部分成功,但绝不是大概率事件,只有脚踏实地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下功夫才是正道。

“研究作文”对我们很有启发。所谓研究作文就像美国小学那样,教师让学生选一些题目,比如环保、能源、粮食与人口等等,自己去搜集有关资料,经整理写出文章。其特点是:写作的工程是一个研究的工程,个人的思维不受任何人的束缚;通过这样的写作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而且还能得到其他方面的收获,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意义。读写结合对“怎么写”来说,这是一个成功经验。读与写本来就是不可分的,但读写结合一个前提就是尽量多地阅读。通过阅读可以欣赏许多优秀的写作方法,也能体会出优秀作品与怎么写有直接关系。怎么写没有固定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固定模子里,能有创造性活动吗?这是我们探讨怎么写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创作性活动是求异思维的产物,同时也是在求同思维上发展起来的。就是说要承认、接受怎么写是可以培养的。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是必要的,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应如此,这是学习写作必经的步骤。语文教师多年积累的经验不可放弃,如仿写、造句、分析文章结构、扩写……这些基础训练是学生发展“怎么写”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这些训练时,不必遮遮掩掩,当然,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留有空间。

含羞草的作文怎么写 篇11

以前,我并不喜欢含羞草。自从我去了植物园,我才喜欢上它。那一天,我走着走着,忽然,发现了一丛含羞草。我走近一看,它那粉红色的花像一团团绒球。妈妈告诉我,如果你碰一碰它的叶子,它就会合起来。当时我半信半疑,我轻轻地触了触含羞草,果然,它真的合了起来,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一阵微风吹来,含羞草的叶子显得更加嫩绿。我站在那儿,仔细地观察起来,一直等到爸爸妈催我走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片含羞草。我问妈妈为什么含羞草会动?妈妈说:“那是因为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

回家的时候,我买了一株含羞草放在阳台上养。冬天的时候,叶子完全干枯,妈妈想把它扔了。在我的央求下,妈妈还是把含羞草留下来了。可是一到春天,我家的含羞草又发芽长叶,我对妈妈说:“看吧!我说把含羞草留下来是对的吧?”

我爱我家的含羞草,更爱含羞草顽强的精神!

作文写爸爸的爱怎么写 篇12

你们知道当时的场景吗?一定不知道吧!现在,我就跟你们说一说吧。

今天下午,我骗了同学的一块钱,同学问我有没有见到或捡到他的一块钱,我说没有。到了放学,我用这一块钱买了一个口喷,给自己喝了,

过了一会儿,我跑到了家,做完作业我就跟爸爸说了这件事情。爸爸对我大吼大叫说:“你怎么这么不诚实,还骗人?以后千千万万不要再骗人了!”我惭愧地说:“哦,我再不骗人了!”

后来我才知道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这就是我爸爸严肃的爱。

“往事”怎么写 篇13

“清楚”是指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完整”指什么呢?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总是有开始,有经过,有结果。记叙事情,就必须有头有尾,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既不能不写事情的开始,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人摸不着头脑,也不能事情写个半截就扔下不写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即使写事情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也要考虑这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完整性。

二、要讲求波澜,引人入胜

叙事的文章最忌平铺直叙,中间没有一点波澜,枯燥得让人不愿看下去。我们在写往事时可尝试使用下列叙述方法:

一是改序法。写文章时,改变叙述的时间顺序,运用倒序、插叙和补叙,或者采用大故事包含小故事等手法,就能使文章结构错综变化,避免单调,能使故事情节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引人入胜。

二是悬念法。一位同学记叙了一位老师退休后为贫困山村的学校献爱心,用自己卖鸡的钱悄悄地为班级换玻璃的事。他的作文开头就采用了设悬念的手法:“王老师的鸡又丢了一只,奇怪,怎么不见王老师四处找?”开篇设题,吸引读者。

三是误会巧合法,也是一种悬念法。如班上某同学的文具不见了,恰巧“我”正在使用同一款;邻居家的一只母鸡跑进了“我”家的院子,母鸡主人寻到这里,正赶上妈妈刚宰杀了一只母鸡……都属于误会巧合法。悬念设置时需要考虑是否合情合理,应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秋雨的作文怎么写 篇14

秋雨落在果园里,苹果是最高兴的,笑红了脸;萄葡也跟着高兴起来,发出紫莹莹的颜色;柿子甚至把肚子也笑破了。农民伯伯高兴极了,因为他们辛苦一年,现在有回报了。

再看看田野上,玉米哥哥那强壮的身体在下过一场秋雨后,变得更加高大,甚至一株上结了两穗玉米。

秋雨落在草地上,小花小草得到了滋润,小花开出了红色、白色、橙色、黄色、紫色的花,为世界增添了许多生机。

湖水的作文怎么写 篇15

只见“香江名邸”依据自然形态,呈“福”字布局。北高南低,错落有致,其间还穿插着绿茵小道,徜徉其间,别有情趣。这里,双河相抱,还有600余米自然水岸,给予了香江名邸无尽的水岸资源,而香江名邸因为享受两湖的水岸资源,变得更加秀丽。

关于水岸,早有耳闻,今天让我目睹了这一切,觉得果真名不虚传。微风拂来,那一汪悠悠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拨动着我的心弦。秋阳为湖镀上了金色的外衣,那清澈见底的湖水,倒映着景观建筑,倒映着河畔唯美的木栈道,倒映着流云鹭影……带给我无尽的遐想。

我驻足痴立,偶有几只鸟儿,振翅沐浴在阳光下,划过优美的弧线,继而飞向远方。岸边,草郁花馨,置身其间,领略碧水共长天一色,领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湖光潋滟,悠悠然复悠悠然。古桥,流水,人家,恍若仙尘。

对话,应该怎么写? 篇16

我们在欣赏小说的时候,常常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是艺术创作的了不起之处。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对话呢?

我们知道,不同性格的人说话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幽默,有的人尖刻,有的人爽直,有的人委婉,有的人谦逊……不同的人,说话的用词、语气都不一样,张飞不可能像诸葛亮那样说一些文绉绉的话,诸葛亮也不可能像张飞那样对兵士们大喊大叫。孙悟空一开口就是“俺老孙”如何如何的,而唐僧呢,不可能开口就说“和尚我怎样怎样”。这就是性格决定语言,或者说,语言表现性格。

人物语言除了表现其性格特征,还传递着更为丰富的信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经说过:小说只是写出了冰山的一角,露出水面的只是冰山的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隐藏在水面下。而这八分之七,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人物对话传达出来。海明威有一篇小说是对话描写的典范之作,叫《白象似的群山》,对这篇小说的研究评论也相当多,分析得非常透彻,同学们可以上网搜来阅读。

我国的传统小说非常讲究描写人物对话。如中国的四大名著,无一不是描写人物语言的典范。你知道吗,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从来没有和赵云说过话!这说明了什么?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赵云是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小弟,关羽打心里是看不起他的。再比如《红楼梦》,真是各人有各人的语言,而从这些语言中又可以分析出这些人物的性格、心理,甚至地位。我们来看看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一个场景。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她,但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她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作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只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她们歇歇儿去。”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完了没有?”熙凤道:“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儿太太说的那个。想必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道:“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这一段虽然是写黛玉进贾府,却浓墨重彩地把王熙凤推出场,从语言、动作等几个角度来刻画这一豪爽、能干、善于应对的女性形象。在这里,曹雪芹用语言来表现王熙凤各个方面的性格特点,刻画得真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综上所述,用语言来描写人物,一是其话语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符合其性格特点,二是要从对话中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让读者从对话中去发现更多的秘密。

好了,说了这么多名家作品中的对话描写,下面来看看同龄人是怎么练习写对话的。

上一篇:中国节日表(中英文)下一篇:《鸟奴》的优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