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教案王丽平

2024-05-24

碧螺春教案王丽平(共8篇)

碧螺春教案王丽平 篇1

《碧螺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广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蔡彦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碧螺春的采摘、制作过程,能体会作者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3、通过品读,能感受到江南茶园的美;能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茶园的美,感受碧螺春色、香、味、形的美。

教学难点:

感受江南茶园的美,感受碧螺春色、香、味、形的美。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碧螺春茶叶实物、一套茶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碧螺春》的第一课时,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碧螺春的哪些方面?(指名回答)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碧螺春》的生字生词,并详细学习了第1至3自然段,了解了碧螺春名字的传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首先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记。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比一比,看谁读得美。)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这幅图画,勾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并美美地读一读。

你能为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吗?

1、学生展示,根据学生交流板书:清晨采茶图。

2、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画,谁能用文中语句描述一下画面内容。出示图片,学生用文中语句描述画面。

3、请用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齐读课文。

过渡:茶叶已被勤劳的采茶姑娘们背回了家,但这茶还是不能饮用的,它需要——炒制。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焙茶师炒制茶叶的过程。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比一比,看谁做得像。)

细读五、六自然段,小组讨论:

1、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仿照第四自然段图画名称,给第六自然段内容起个名字。

3、勾画关于制茶过程的动词,亲手模仿一下,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1)、学生展示交流:

过渡句,承上启下;入夜炒茶图

倒进

叉开

翻拌

揉捻

搓团

捏拢

放开

(2)、师:想不想亲眼看看真实的炒茶过程?播放炒茶视频。我们一齐来做做焙茶手的动作。师:此时的茶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所以被称为“工艺茶”。

过渡:你们认为这么好的碧螺春应该在什么环境中品味呢?中国人认为茶清香淡雅,在月光下品味最相宜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7、8自然段。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仿照五、六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七、八自然段,梳理知识点,然后分享你的收获。

1、学生展示交流。

师:中国人深谙茶道,品茶的环境和茶具也是极其讲究的。文中是如何描述这一场景的?指名回答。(展示图片,创设情境。)

师:这样的环境真是美妙至极,我们一起读一下。过渡:大家想不想亲口尝一下碧螺春的味道?

2、实物演示、观察品茶

(1)现场沏茶引导观察(八人小组一杯)(2)汇报:你们看到了什么?

(3)交流:色:碧绿清澈

香:清香扑鼻

味:甜津津的形:青螺入水,姿态动人

六、拓展训练:

师: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出示幻灯片:诗句),表达他对碧螺春的喜爱,对江南春景的喜爱。

师:仿写,你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采茶姑娘敏捷灵巧的双手;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茶园美丽的风光;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焙茶手辛苦忙碌的景象!)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碧螺春的世界,欣赏了如画的清晨采茶,如舞的入夜采茶,如诗的月下品茶。最后我们来做几道检测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七、课堂检测。

八、布置作业。

选做题:(1)、写一篇文章给其他人推荐碧螺春茶。

(2)、结组开展实践活动,比较茶与饮料各有什么优势,从而探究一下现代茶艺盛行的原因。必做题:背诵4、6、8自然段。板书设计:

26、碧螺春 清晨采茶图

入夜炒茶图

月下品茶图

教案图形的相似王丽 篇2

(二)王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 2.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可以以矩形、菱形为例说明:仅有对应角相等,或仅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见例1),也可以借助电脑直观演示,增加效果,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由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可知,如果已知两个多边形相似,就等于知道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在计算时要能灵活运用.

(3)相似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实质是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长放大或缩小的倍数).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1 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若说明两个多边形不相似,则必须说明各角无法对应相等或各对应边的比不相等,或举出合适的反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依靠直觉观察是不可靠的;例2是教材P39的例题,它主要考查的是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运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求解;例3是相似多边形特征的灵活运用(使用方程思想)的题目,在教学中还可根据自己的学生学习的程度,适当增加一些题目用以巩固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四、课堂引入 1. 如图的左边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请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该四边形相似的图形. 2. 问题:对于图中两个相似的四边形,它们的对应角,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 3.【结论】:

(1)相似多边形的特征: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反之,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2)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称为相似比.

问题: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

结论: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全等,因此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

五、例题讲解

例1(补充)(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相似 B.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C.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D.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分析:A中平行四边形各角不一定对应相等,因此所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都相似,故A错;B中矩形虽然各角都相等,但是各对应边的比不一定相等,因此所有的矩形不一定都相似,故B错;C中菱形虽然各对应边的比相等,但是各角不一定对应相等,因此所有的菱形不一定都相似,故C也错;D中任两个正方形的各角都相等,且各边都对应成比例,因此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故D说法正确,因此此题应选D.

例2(教材P39例题).

分析:求相似多边形中的某些角的度数和某些线段的长,可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来解题,关键是找准对应角与对应边,从而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解:略

例3(补充)已知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A1B1C1D1相似,且A1B1:B1C1:C1D1:D1A1=7:8:11:14,若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求四边形ABCD的各边的长.

分析:因为两个四边形相似,因此可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来解题.

解:∵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1B1C1D1相似,∴ AB:BC:CD:DA= A1B1:B1C1:C1D1:D1A1.

∵ A1B1:B1C1:C1D1:D1A1=7:8:11:14,∴ AB:BC:CD:DA= 7:8:11:14. 设AB=7m,则BC=8m,CD=11m,DA=14m. ∵ 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 7m+8m+11m+14m=40. ∴ m=1.

∴ AB=7,则BC=8,CD=11,DA=14.

六、课堂练习1.教材P40练习2、3. 2.教材P41习题4.

3.(选择题)△ABC与△DEF相似,且相似比是2,则△DEF 与△ABC与

3的相似比是().

A.2 B.3 C.2 D.4

32594.(选择题)下列所给的条件中,能确定相似的有()

(1)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圆;(2)所有的正方形;(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5)所有的等腰梯形;(6)所有的正六边形.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已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1B1C1D1相似,四边形ABCD的最长边和最短边的长分别是10cm和4cm,如果四边形A1B1C1D1的最短边的长是6cm,那么四边形A1B1C1D1中最长的边长是多少?

七、课后练习1. 教材P41习题3、5、6.

2.如图,AB∥EF∥CD,CD=4,AB=9,若梯形CDEF

与梯形EFAB相似,求EF的长.

※3.如图,一个矩形ABCD的长AD= a cm,宽AB= b cm,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连接E、F,所得新矩形ABFE与原矩形ABCD相似,求a:b的值.(2:1)

碧螺春 反思 篇3

这次全区六年级语文教师在我校开展“读中求解、读中求悟”的研讨交流活动。我校三名六年级语文教师上了三节展示课,其中我上了《碧螺春》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我展示的是第二课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感受春景的美好、采茶姑娘的勤劳和焙茶手的辛劳。

为了能真正做到在教学中体现“读中求解、读中求悟”,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碧螺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的是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而采茶和炒茶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没有亲身体验。教学这课怎样激发学生的情感?怎样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这是教学这课的难点。我在网上找了很多相关资料,例如采茶时的图片,茶叶的图片,茶具的图片,以及一段优美的音乐,并且我还在炒茶现场拍摄了录像。看来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借助于现代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但怎样在教学中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感悟?我采取层层深入的方法,从课文的最后一句入手,以此引出“采茶-焙茶-品茶”系列话题,通过对话互动,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接触课文的语言文字,把读、思、说、议结合起来,使学生品出了碧螺春的色、香、味、形,深刻地体会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同时也欣赏到我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借此达到了由品茶到品文的目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发情感。

1、教学“清晨采茶图”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了美丽的江南茶乡,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清晨采茶图”的美。接着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自己去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表现“清晨采茶图”美的句子以及表现采茶姑娘勤劳和灵巧的词语,反复朗读,仔细感悟。最后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再次反复朗读课文,达到了熟读成诵的高境界,并且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2、教学“入夜焙茶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炒茶录像,观察焙茶手炒茶时的动作,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接着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自己朗读课文,找出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反复朗读之后再小组交流,生生互动。然后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最后再让学生配乐反复朗读重点语句,使感情得到升华。

3、教学“月夜品茶图”时,我让学生三品课文。一品,先配乐自己朗读课文,初步谈谈感受。二品,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各自泡茶,观察茶叶入水的情形,同时结合作者所观察到的情形,配乐反复品读课文。三品,师生互动,教师先品茶,给学生读悟创造了条件,学生再品茶,亲身感受,同时结合作者品茶时的感受,配乐反复品读课文,使感情再次得到升华。

4、在总结课文时,我再次引用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使学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表达了自己最独特的体验和最真实的感受。

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升华情感。

1、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新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因此,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教学的需求和形式,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得借助于现代媒体,适时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优势,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

2、采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不多,为了拉进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也结合教学“清晨采茶图”,我先配乐播放了一组图片,包含清晨江南茶乡的美景和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从感观上去初步体会“清晨采茶图”的美以及采茶姑娘的勤劳。然后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

3、焙茶,学生更不多见。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更好的理解课文中描写焙茶手炒茶时的语句,我先播放焙茶手的炒茶录像,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初步感受焙茶手的辛劳。然后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

4、品茶,先通过一组图片以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月夜品茶的惬意。再通过自己泡茶、自己品茶,亲身感受,升华内心情感。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并非尽善尽美:

1、学生朗读时虽然入情但不够动情,我还要多进行朗读指导。

《碧螺春》教学反思 篇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要完成了。当教学到第六单元第一课的时候,我被文章那一段段精美的文字所折服。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碧螺春》,不要说文章之中关于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的那三段优美文字的描绘,也不要说那一组组四字词语的罗列,单说文章中那简单的几句过渡句,就令我折服。想象着文中作者高超的写法魅力,文中所描绘的一个个绚丽的画面,真如在仙境云游一般。令我心驰神往,久久不能忘怀。

当我细心的品读着课文之后,更对文中作者关于碧螺春色、香、味、形俱佳的喜爱之情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所吸引。在细研文本之后,我开始了本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文中重点语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语言文字,从而体会到课文的精髓。语文课,如果没有朗读,就没有了味道;尤其这么精美的文章,真是不读为快。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方法读,始终把“朗读”贯穿与整个教学之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接触课文的语言。从导入新课时的朗读开始,初读时的自由朗读到精读时的感情朗读……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出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读出了文字的内涵,读出了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课文中有一段介绍了制作碧螺春的方法,学生对这一段的热情大大超处了我的想象,在处理这段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先了解碧螺春制作的方法以及过程,在初步了解基础上,再次感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一次读时,我有目的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都能够体会,茶手能够将茶叶制作的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能够到达这样的境界,师傅的手艺肯定了得。作者说茶手“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我让学生左手和右手做一样的动作,学生在自己的动手中体会了茶手高超的技艺,也理解了碧螺春为何称“工艺茶”了。

文中最后一小节中提到: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在引导学生朗读,谈谈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也来为碧螺春写一句广告宣传语。有了前面的教学做铺垫,学生已经从心底深深地爱上了碧螺春,因此他们都跃跃欲试,他们时而凝神沉思,而时斟字酌句…… 那份认真的劲头不溢言表,学生写出的句子虽然不是很精美,但从中可以容易的看到学生对碧螺春的那份喜爱之情,早已经易于言表。

碧螺春教学设计 篇5

【教材解析】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吐馨香”中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名茶碧螺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可以这么说,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碧螺春》一课介绍简洁明了,描写细致入微,用词准确生动,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课文开头,仅用一句话点明了碧螺春的“久负盛名”,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还介绍了碧螺春的主要产地。接下来,课文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传说、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爱。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连贯,特别是第七自然段是过渡段,既承上概括了前面的内容是关于碧螺春的制作的,又概括出下面要写的内容是关于品茶的,过渡非常自然。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针对《碧螺春》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整体诵读,梳理记叙顺序到反复练读,感悟重点的语句,再到研读课文,感悟茶文化的魅力,使整个学习过程都让学生在“涵咏文本”、“静心体会”、“有感而发”。教师只是起到激励、点拨、指引作用。教师采用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领略茶乡人的生活,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积累精彩语言,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境界

【学情简介】

六年级的学生对茶并不陌生,家里的长辈也有喝茶的,对于一些名茶如龙井、毛尖等略有所闻,但对于茶文化却知之甚少。不过,六年级的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而且本班学生的朗读整体水平不错,相信能够自己读通、读懂课文,教师只要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深入品悟,透过语言文字,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篓、煞”等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霞、弥”等10个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

3、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4、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

5、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并背诵课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参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迸发出无限旺盛的生命活力;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读书,多种形式地读,如自由读、默读、诵读、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等方式,读通、读熟课文,边读边思考,感悟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把所描述的实物与自己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五千年的文明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子孙。如果让你选择一种事物代表中国,你会选择什么?(长城、长江„„)如果让你从饮食方面选一种,你会选择什么?(饺子、茶„„)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茶?(龙井、毛尖、碧螺春等)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产茶、饮茶最早的国家,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就是出自我国唐代陆羽之手。今天,我们就透过中国名茶——碧螺春,领略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二、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大声读课文,把字读准确,特别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多读两遍,快速地记一记。读完,想一想,文中围绕“碧螺春”讲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四、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五、全班交流,疏通脉络

通过问答方式,组织学生交流,本课围绕“碧螺春”讲了碧螺春的产地、名字的来历、采摘、制作、品茶,以及人们的评价与喜爱。

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即先讲了碧螺春的产地,然后用一个传说介绍碧螺春名字的来历,接着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品尝以及人们的评价与喜爱。重点点拨课文的第五和第七自然段起到概括作用,特别是第七自然段是过渡段,体会过渡段能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紧凑,衔接自然。

六、作业 熟读课文,重点是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齐读----碧螺春,“碧螺春”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茶的名字,再读课题。板书:碧螺春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对碧螺春有什么了解呢?

师:你能从这三个字上想出什么来呢? 预设:生:我从“碧”字,想到茶园里碧螺春翠绿欲滴,想到碧螺春茶汤色碧绿清澈。生:我从“螺”想到碧螺春茶叶“蜷曲成螺”,非常漂亮。

师:在古代,人们把少女头上盘的高高的发髻叫“螺髻”。碧螺春外形如螺,可见多动人了!生:碧螺春采制早春,因此名字中有个“春”字。

生:古代常用“春”字来代称茶,在碧螺春的产地“碧螺峰”里其实就有“碧螺”二字!所以给这种茶取了这个雅致的名字。

师:竟然这样巧合!真不知是天意,还是人意。是的!春来了,太阳出来了,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人们把如此美好的“春”赐予一种植物,再读“碧螺春”,我们品味到“碧螺春”的名字不仅仅是一种雅致吧?

3、文章中最美的当属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品尝这三部分,这节课我们就主要围绕茶的采摘、制作、品尝,进一步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的馨香。

二、精读课文

(一)采茶

1、同学们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三到”去品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的读书收获多?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联想

——看到了清晨,采花女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我看到太阳升起来了,湖山的上空金光万道,茶园一片金色;到茶园里茶树丛翠绿欲滴,采茶女个个神采飞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

——听到了公鸡嘹亮的叫声,整个湖光醒来了。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听见了采茶女采茶时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

——闻着淡淡的花香。——感受到早晨湖山的景色很美;感受到茶园的空气很清新;感受到采茶女采茶时很快乐,有说有笑的;感受到采茶女心灵手巧,一早就在茶园采茶很勤劳;感受到采茶女的脚步很轻快;感受到采茶女的心情很快乐;感受到作者很喜爱这湖山的晨景。

评价语师:你的语言清新如诗,为我们勾勒出了美丽的茶园清晨图。

不用眼睛看,就凭鼻子闻、耳朵听,茶园的景色也是那么怡人,你的描述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师:同学们的读书收获可真多,读书就应该这样来读。苏轼评王维的诗与画,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读这段文字,也有这种感觉,不但看到美丽的画面,还听到美妙的声音。

3、指导学生朗读

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姑娘们清晨采茶图,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预设: 通过教师描述画面,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山乡采茶女,人人都是报春鸟,百里绿坡,在姑娘们灵巧的手指上,赶着春天跑。春给她快乐,她给春笑声,城市、乡村,朵朵茶花杯中开,香飘万人间。” 孩子再来读一读体会这美好的画面。

4、小结:作者之所以能把情景描写得这么美,是因为他喜欢这样的晨景。这晨景中有雾,有朝霞,有翠绿欲滴的茶树,有万道金光,有俊美的采茶女。这就像画家笔下的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谁来给这幅图取名?

抓住“欢笑”一词,为这幅图取名“采茶乐”。

(二)制茶

过渡:清晨,茶园里闪现着采茶姑娘忙碌的身影,飘荡着她们银铃般的欢笑声,入夜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请同学们学习第六自然段,看看茶手是如何制茶的,抓住动作做一回小小制茶手。同桌一位同学演动作,另一位同学来为你解说(学生在下面演示)

2、集体交流: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茶手是如何炒茶的,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

出示句子:“茶手短衣紧袄,利索地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翻拌。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抓住了哪些动作?(板书:揉、搓、捺、抓),从“忽而”看出了什么?(动作非常快,非常熟练),课文中用了哪个词?(利索),自由读读这段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茶手娴熟的技艺和辛勤)。谁能通过朗读来体现茶手的娴熟的技艺和辛勤呢?

3、你看过焙茶手劳动的场面吗?请学生说说“茶手制茶图”

4、面对这样的焙茶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真了不起,能炒出这么好的茶叶„„)怀着赞叹、钦佩之情齐读“茶手短衣紧袄„„煞是好看。”

5、茶手利索地炒着茶,渐渐地(导读“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浓郁的芳香。)

6、此时的茶叶(干而不焦„„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师:谈何容易!(引读)虽然干 生:但不焦。师:虽然脆, 生:但不碎。

师:虽然青, 生:但不腥。师:虽然细,生:但不断!师:就像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增一点儿 生:(齐背)——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师:真所谓增之一分则过,减之一分则不及。这就是“工艺茶”!这个工艺茶的名字就叫碧螺春!(预设:真是所有的一切都拿捏到好处,真所谓增之一分则过,减之一分则不及。它已经不是普通的茶叶了,在我们焙茶手的精心制作下,已经诞生了真正的艺术品,它不仅可供冲饮,更可供欣赏。仅仅是看着,那都是一种享受。)

为什么称碧螺春为“工艺茶”呢?(这是工艺品,不仅外观美,而且是焙茶手辛勤劳动与高超技艺的结晶)

让我们一齐来读好这句话。

师: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看不到的是什么呢?这使我想起了一位焙茶手。他18岁做学徒,如今已经65岁了。为了保持茶的醇香,47年里,他从不用肥皂洗手„„

7、这就是茶手的杰作,看着这样的茶叶,你想说些什么呢?

预设:茶手焙茶的技艺高超,掌握火候真是恰到好处!此时,茶叶就象精美的工艺品,不仅外表美观,还是焙茶手辛勤劳动与高超技艺的结晶,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小结:你觉得碧螺春仅仅是工艺品吗?不!它是有生命的,有情义的,焙茶手把自己的青春、事业、情感融入了这些小小的茶叶。碧螺春是美的,她的美来源于采茶、焙茶人辛勤的劳动,是劳动创造了美。

8、我们为这幅图取个什么名字呢? 抓住描写制茶的动词,取名“制茶忙”。

(三)品茶

过渡:如果说观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的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就更有一番陶醉般的心境地了。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板书),赢得了世人的喜爱。让我们也沏上一杯,看看它,品品它。

1、品文

(1)自读课文,要求:

用笔画出第8自然段中描写碧螺春色、香、味、形的词语,读一读这些词语,把它们记在心里,再说一说碧螺春的色香味形分别是什么样的。(板书:色、香、味、形)

(2)交流:你们品到的碧螺春的色香味形是什么样的呢? 色:嫩绿透亮、碧绿清澈

补充:举起茶杯,这样的汤色就是嫩绿透亮、碧绿清澈。香:清香、扑鼻而来、浓郁、飞溢四周

补充:因为碧螺春是和各种果树套作种植的,所以碧螺春的清香不同于一般的茶的香味,它的清香中有一丝丝淡淡的花香,还有一丝丝淡淡的水果香,花香果味,沁人心脾。

味:清新爽人、甜津津、回味无穷

补充:我也很喜欢喝碧螺春茶,它独特的味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轻轻抿上一口:细啜慢品碧螺春的花香果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洞庭东西山的茶园果圃之中,领略到了那种“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

形:青螺入水、旋转、飞速下沉、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极其动人 补充:碧螺春一入水,我们立刻就能欣赏到几种奇特的景观:钻石镶绿,群龙喷珠、漫天飞雪、春染杯底、绿满晶宫。再看看我这杯碧螺春的叶芽的姿态,真是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有的像飞天翩翩而来,播撒春天;有的像一叶扁舟,倘徉水面;有的像鱼翔浅底,悠闲自得;有的像一只风筝,随风飘飞;有的像小荷初绽,才露尖尖一角;有的像可爱的孩子,双手轻轻合起又悄悄张开„„

2、品茶

(1)有这样独特的色、香、味、形的碧螺春,怎能不让人爱不释口呢?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朗读这些词语,你来品味一下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先读形,再读色、香、味)

夕阳西下,一套青花瓷茶具,一小撮碧螺春茶„„(2)请你再读一读这些词语,把你品味的感觉读出来。(3)齐读。

3、品情

(1)品茶的感觉真好,我们就像作者一样被陶醉了。作者陶醉仅仅是因为碧螺春有独特的色香味形吗?是不是只要有好茶就一定会被陶醉呢?品茶还需要有什么呢?这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了,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

(2)读句子: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分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点拨:“飞溢四周”的除了茶香,还有什么?(浓浓的朋友情谊)喝茶,不只是为了喝茶,品茶,品的不仅仅是茶,品的是心情,品的是朋友深情,品的是家人真情。再读这句话。

(3)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还记得《村居》这首诗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个“醉”字让我们看到无限春光,真是“问言与谁醉,却道春光明媚”。那就让我们再醉一回,这一次我们又醉在什么里?

(学生投入地读)

生(交流):

我醉在“夕阳西下,明月初升”的意境中;

我醉在碧绿清澈的汤色中;

我醉在那份真诚的情谊中;

让我们陶醉的不仅仅是碧螺春的馨香,还有朋友间真挚的情谊,那么这幅品茶图我们就用“品茶香”来命名吧!

4、品生活

自主品味:假如你现在在茶楼和朋友小聚,品喝碧螺春茶,你能模仿课文,描述出你所品到的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吗?尽量用上刚才记住的描写碧螺春色香味形的词语,可以跟课文不一样,也可以跟课文一样。

(四)品茶是一种温馨,一种惬意,一位外国诗人在品尝之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从这句话中表达了外国诗人怎样的感情?(对碧螺春的和江南风光的赞美)。让我们也怀着这样的感情齐读这句话。

(五)外国诗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那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谁来说一说: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美丽、勤劳的采茶姑娘;技术炉火纯青的焙茶手。生: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人民的辛勤劳动。

生:余日生辉西山下,口齿含香碧螺春。九曲回肠终末了,笑赞碧螺音不消。生:月落倚窗品茶,问谁与君共尝?碧螺香气扑鼻,汤绿香浓难忘。

师: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一杯碧绿清澈的茶汤;一阵扑鼻而来的芳香;甜津津的味道回味悠长;独特的姿态就是那一旗一枪。这就是碧螺春。

三、交流资料,拓展感悟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串起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我想,此时此刻碧螺春一定深深地留在了我们每个人心中。其实,以碧螺春为代表的茶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不仅如此,还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现在,我们就把收集的茶文化的资料,与大家交流,我想,大家一定会再次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

四、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碧螺春的世界,一起领略了祖国的茶文化,相信大家对它的兴趣依然浓厚,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些新的探究课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作更深一步的研究。

1、提起茶,就难免要介绍一位差圣,他叫陆羽,他以身许茶,深得茶道真谛,老师建议你们课后读读他的书,看看他对茶的独到阐释。推荐陆羽的《茶经》、《茶的文化》、《茶与诗》等校图书馆可以查找的书籍。

2、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喝饮料,那么课后请你们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把茶与饮料作个比较,看看各有什么优势,从而探究一下现代茶艺盛行的原因。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茶,上茶,上好茶。

3、作一名碧螺春茶叶推销员

4、学一学沏茶的艺术 【板书设计】

采茶乐

碧螺春 制茶忙 江南明媚的春光(色 香 味 形)品茶香 【教学反思】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浅显生动的语言,细致传神的刻画,向读者展现了三幅充满情趣的画面,妙趣横生,描写幽雅,情感浓烈。“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是古人读书经验的精辟概括,说明了“读”的重要。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多读,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可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是多么重要。在讲授这节课时,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于合作者,引导者,把阅读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读中感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地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感受语文给他们带来的美。

一、感受形象美

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美感的获得,首先在于对形象的感知。有些课文,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经由想象,直接浮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尚不发达,加之表象储存贫乏,有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使学生呈现形象,唤起美感。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图片或实物,把文字内容诉诸于视觉的画面或实物,使学生直接地产生意象整体,以达到陶冶美感和高尚情操之目的。

在这篇课文中,我针对学生对茶特别是茶文化的生疏,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通过展示图片,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茶的距离,再引导学生自由读、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读一边想象、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形式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焙茶手技术的娴熟,陶醉于品茶时的浓浓情谊中。指导学生借助收集的资料,加深对文章的感悟,真正领略茶文化的魅力。

二、鉴赏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呢?教学时,我努力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鉴赏语言文字美。特别是在学习“采茶”部分时,重在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感悟,带着眼睛去看,带着耳朵去听,带着鼻子去闻,带着心去感受,带着大脑去思考,就能体会到语言文字里所描绘的景,所蕴含的情,就能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品文----品茶----品情----品生活”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入到语言文字中感受茶的馨香和人们对茶的喜爱。正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领略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课堂上,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有感情朗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走进茶园与采茶女共享劳动的快乐,与茶手共同制作上等的碧螺春,和朋友月夜品茗畅谈抒怀„„。

《碧螺春》的教学反思 篇6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自然就把这两个方面,作为了授课的重点,可是由于我们地处北方,孩子们几乎没有人亲眼看到过茶园,所以为了让孩子们对茶园有个清晰的印象,我从网上找了很多茶园景色的照片,然后经过认真的筛选,留下了自认为是能给孩子们以震撼感觉的照片,准备课上呈现给孩子们。事实证明,这些照片的出现,的确令孩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令他们的想象更加有灵性了。

对于碧螺春制作的部分,我采取了:说说文字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看炒制碧螺春的视频,体会茶手技艺的高超——看炒制出来的“蜷曲成螺”的碧螺春的图片,体会“工艺茶”的名不虚传的步骤,带着孩子们边读边动手边体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品茶部分重点放在了碧螺春的色香味形的“品”上。当那一杯碧绿的碧螺春呈现在大屏幕上时,我看到有的孩子真的在深呼吸,我想他们是想闻一闻它的味道。教学至此,孩子们说出“在清香地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作为本课的一个拓展,我补充了一部分关于茶的知识。我是想让孩子们在文本之外,对茶文化有一个稍微深一层的接触,以便让他们用由此而激发出来的兴趣,自己主动地去阅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总体上来说,这节课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感情朗读少了一些,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得到读的机会;由于是陌生的老师,课上部分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活跃起来,不想或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在课前,如果我和孩子们能有多一些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状况应该会有所改变。

邵改梅碧螺春导学案 篇7

邵改梅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课题名称】 《碧螺春》 【设计理念】

针对《新课程标准》和《碧螺春》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整体诵读,反复练读,感悟重点的语句,再到研读课文,感悟茶文化的魅力,使整个学习过程都让学生在“涵咏文本”、“静心体会”、“有感而发”。通过创设情境,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领略茶乡人的生活。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篓、煞”等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霞、弥”等10个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

3、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4、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

5、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并背诵课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教学过程】 爬黑板听写生字词

一、导入(一杯清茶引联想)(3分钟)

(一杯碧螺春茶,置讲桌上)同学们,课文最后一段,作者以外国诗人的一句诗结束全文,以上强调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请大家读读这句诗。这里,你如何理解这个“看”字?

仔细看20秒,告诉你自己,你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一起走进江南明媚的春光,走进清晨采茶图。

二、预习提示(画出思维导图)(8分钟)

(一)、自主学习,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划出思维导图。

(二)、合作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优化思维导图。

三、展示提升(20分钟)

品读采茶之美(品读一段文字)

多美的景色啊!看那铺满金光的茶园,闻闻淡淡的花香,听听江南女子银铃般的欢笑声,真是人在画中游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感受一下,你觉得那句美,就多读几遍。交流,我觉得这句美,哪美?

苏轼评王维的诗与画,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读这段文字,也有这种感觉,美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寨中学

邵改梅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分析茶之工艺(学习几个词语)

1、演示读

采茶图将我们带入了诗画般的意境,而碧螺春是不做隔夜茶的,清晨采摘后就要立即挑拣、焙制。因此,入夜后,山村里万家灯火,又是另一番繁忙的景象。

(1)一个小组展示

课件出示: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这些带提手旁的字都表示动作。在这表示采茶的动作。从四个忽而可以感受到茶手动作很快。各个动作交替出现。读这个四个“忽而”的句子。如此娴熟的炒制技术,炒制出的碧螺春茶。“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炒茶的美作者如此精准的描写,使我们在读文时就仿佛身临其境。

仿写句式

忽而___________,忽而_________,忽而__________,忽而__________。(2)另一小组展示

焙茶手需要在这门热的大锅内用血肉之手来回翻拌,又有什么感受?这些焙茶手们在长期的劳动中已经练就了一双钢铁之手,已经做到了“真金不怕火炼”我们不仅佩服他的本领,更敬仰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们一起亲临焙茶现场,领略茶手,精湛的技艺,欣赏青龙上下翻飞奇观。

本组学生加上动作表演读。全班起立表演读。面对这样的焙茶手,我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读

课件出示:

起初,刚摘下来的新鲜叶芽是翠绿欲滴的。

焙茶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形状变(细)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

3、此时的茶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谈何容易!(引读)虽然干 生:但不焦。师:虽然脆, 生:但不碎。虽然青, 生:但不腥。师:虽然细,生:但不断!就像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增一点儿 生:(齐背)——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真所谓增之一分则过,减之一分则不及。这就是“工艺茶”!这个工艺茶的名字就叫碧螺春!

如此上等的好茶,怪不得不得清朝未震钧在他的著作《茶说》中写道:茶以碧螺春为上,不易得;如此工艺之茶,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谁能将我们刚才的感受送入入夜焙茶图,完整地展现这工艺茶的焙制全过程。

品茶之情韵(学习一种方法)

如果说观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的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就更有一番陶醉般的心境地了。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板书),赢得了世人的喜爱。让我们也沏上一杯,看看它,品品它。

1、品文

(1)自读课文,要求:

用笔画出第8自然段中描写碧螺春色、香、味、形的词语,读一读这

油寨中学

邵改梅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些词语,把它们记在心里,再说一说碧螺春的色香味形分别是什么样的。(板书:色、香、味、形)

(2)交流:你们品到的碧螺春的色香味形是什么样的呢? 色:__________、__________ 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茶(1)有这样独特的色、香、味、形的碧螺春,怎能不让人爱不释口呢?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朗读这些词语,你来品味一下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先读形,再读色、香、味)

夕阳西下,一套青花瓷茶具,一小撮碧螺春茶……

(2)请你再读一读这些词语,把你品味的感觉读出来。(3)齐读。

3、品情

(1)品茶的感觉真好,我们就像作者一样被陶醉了。作者陶醉仅仅是因为碧螺春有独特的色香味形吗?是不是只要有好茶就一定会被陶醉呢?品茶还需要有什么呢?这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了,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

(2)读句子: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分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

点拨:“飞溢四周”的除了茶香,还有什么?(浓浓的朋友情谊)喝茶,不只是为了喝茶,品茶,品的不仅仅是茶,品的是心情,品的是朋友深情,品的是家人真情。再读这句话。

(3)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师:同学们,还记得《村居》这首诗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个“醉”字让我们看到无限春光,真是“问言与谁醉,却道春光明媚”。那就让我们再醉一回,这一次我们又醉在什么里?

(学生投入地读)

生(交流):

我醉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醉在“夕阳西下,明月初升”的意境中;

我醉在碧绿清澈的汤色中;

我醉在那份真诚的情谊中;

让我们陶醉的不仅仅是碧螺春的馨香,还有朋友间真挚的情谊,那么这幅品茶图我们就用“品茶香”来命名吧!

我也来赞茶(8分钟)

品茶是一种温馨,一种惬意,一位外国诗人在品尝之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从这句话中表达了外国诗人怎样的感情?(对碧螺春的和江南风光的赞美)。让我们也怀着这样的感情齐读这句话。

外国诗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那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谁来说一说:

论文==王丽 篇8

浅谈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姓 名:王 丽 学 校:振兴初级中学 区 县:阎良区

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710089 【摘要】:为了引导初一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和提高阅读能力,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把质疑当作阅读教学的“门”;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感和思维的积极活动,使其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 阅读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 质疑 创新

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与吸收能力。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正如培根所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自去年接手初一语文教学以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新编语文教材的教法、学法,在阅读教学方面略有收获。现就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探讨如下:

一、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另外,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也主要是靠读,而不是靠参考书,那么,把这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义不容辞的。对于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所学课文篇幅加长、内容加深、难度加大,都毋庸置疑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这时,快速默读只能粗略提取信息;而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 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由此看来,朗读不仅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优美散文。文章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抒写自己在灾难来临时的痛苦,更有对母亲为自己无私的付出的热情讴歌。字里行间浸透着母亲浓浓的爱意,如山似海,给人以悲壮的感染。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指导学法的第一步,我在教学中首先告诉学生自己的朗读感受:“《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散文,但其思路既又有记叙文的特点,又像电影的“蒙太奇”,故事情节在时间、空间上的跳跃、多变令人应接不暇,真是不读不知道,文章真奇妙。”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就这样被我激发起来了。

接下来指导学生初读:采取自由朗读的形式,力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与成语圈画出来。能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整理好字词,当堂消化并吸收。“翻来覆去”、“喜出望外”等成语就这样被学生积累下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继续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我点拨道:只有从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文章所蕴涵的情感,才能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篇散文的美,不只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优美,更在那由作者个性和语言美感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调。朗读本文,我们应该留心作者是怎样在2 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去积极修辞、灵活安排结构,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应的。同学们,你就是史铁生,说出你生活中的不幸和感激的故事吧!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齐声朗读,终于体味到文章诸多的细节描写的妙处:憔悴、央求──母爱的伟大,暴怒无常──灾难击垮的“我”,絮絮叨叨──母亲因我的同意而喜出望外,诀别──撕心裂肺的悲伤,淡雅、高洁、泼泼洒洒──我会和妹妹一起好好而活„„真是丰富多彩,荡气回肠。正如学生在自己的读后感里所写的那样:如果说这篇散文是一部动人的交响乐,那么这些细节描写的运用就是释放诗意的优美旋律!当我让学生总结本文主题和学习本文的收获时,好多学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史铁生在文章最后誓言:“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已经发现一句誓言是对母爱最好的回答而贯穿始终,那不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吗?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把质疑当作阅读教学的“门”

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有所提高。

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眼”入手,让学生带着 问题阅读,使阅读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在进行《伤仲永》的阅读教学中首先质疑: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读懂课文后回答:“伤”是“哀伤、叹息”。我又问: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生答:一个神童因“不受之人”最终“泯然众人”。

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我们不妨教会学生运用求异质疑法、发散质疑法、添加质疑法等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接下来我鼓励学生质疑,可以从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中挖掘问题,也可以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内涵上挖掘问题。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提出的问题真可谓五花八门,经过筛选,我发现以下问题颇有分量: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4、“受之人”与“受之天”有什么样的关系?下面该是解疑了,在解疑中我尽量启发学生相互解疑,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

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始预习性质疑、课中探究性质疑,还是课尾延伸性质疑,教师的态度都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4 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其中,第1问“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被学生回答为“三个阶段”时,我顺势问道:“这三个阶段是平均用笔吗?”有学生答道:“不是平均用笔,而是有详有略。”这时,我提醒大家“有没有疑问要解决”,马上有学生质疑道:“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第一个阶段──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我让其他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经过几个学生的精彩发言后,我总结道: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古人早已懂得作文之法──详略得当。作为今人的我们,更应注意写作文时要巧妙地取舍材料。

当学生质疑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后,我来了个总结性的发言: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我又结合课堂质疑的效果布置了作业: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 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请写一篇随笔。(500字)

当然,提倡学生质疑,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深究去体味、领悟,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点拨时机,使用恰当的点拨方法。就我的体会而言,一是在学生质疑遇到困难时,需要点拨;二是在学生难以发现问题时,教师要用设疑引疑的方法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总而言之,质疑如同阅读教学的“门”,也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窗”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阅读课文后,我常常让学生结合所读的内容,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通过讨论,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新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的好机会。

刘义庆的《咏雪》,是写谢玄和子侄们咏雪的故事的。目的在于教育子侄辈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和许多文学作品一样,《咏雪》也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甚至超出这“十分”,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学习本文时,6 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大胆创新,从中悟出道理。学生果然有创意,不仅悟出 :“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的才女形象,更体会到语文重在联想,表现生活的真善美。还有要志向坚定,刻苦勤奋,一定会学有所成。还悟出:人不可貌相,古代的才女也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在闪烁着她们的光芒„„诸如此类,无不是学生勇于创新的结果。当他们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就会在那“半亩方塘”里享受“天光云影共徘徊”。

一篇作品,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时,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如阅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时,我让学生在你读完课文之后,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学生经过创新思索,得出与作者不同的观点:

1、实现理想要以现实为基础,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能一味妄想、不计后果,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能丧失理智、迷失自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酿成人生的苦果。

2、出身卑微、普通平凡并不可怕,更不可耻,在人生的航程中要脚踏实地、正视现实、正视自我,不可好高骛远、妄自菲薄、一味幻想,要正视人生的坐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当然,在学生创新理解的基础上,我仍不忘指出作者的本意所在。布置作业时,我激励学生发挥想像与联想,续写《在山的那边》,与王家新一争高下,题目可另拟。我想,这就算是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任其自由驰骋吧。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力定会让铁树开花!我们不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篇一律。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可以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总是对教参给予的只有唯一答案的内容不讲或少讲,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总之,阅读教学是开发创造力培养的广阔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窗”,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综上所述,朗读、质疑、创新既是阅读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又是学生阅读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教会初一学生阅读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碧螺春教案王丽平】推荐阅读:

《碧螺春》教学反思05-25

上一篇:电厂员工思想汇报下一篇:火把节有哪些风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