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知识点(必备啊)

2024-07-04

事业单位知识点(必备啊)(精选4篇)

事业单位知识点(必备啊) 篇1

1.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划分为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34个市辖区,14个地级市分别为:南宁市、桂林市、梧州市、玉林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

2.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1958年3月5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3.农历三月三的壮族传统歌节最为隆重,1985年,自治区政府把“三月三”歌节定位文化艺术节,后演变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为南宁民歌节,每年11月在南宁市举行。

4.桂林市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1940年始设桂林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桂林辖5城区12个县,5城区即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12个县即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桂林三宝:豆腐乳、辣椒酱、三花酒。

5.2007年桂林入选“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青年喜爱的城市”、“循环农业示范市”和创建“国家生态园城市”试点城市。2008年,桂林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称号。

6.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贸易与投资、交流与合作。宗旨: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意义:打造中国——东盟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相互贸易、投资和旅游;促进广西的开发发展;促进南宁市成为国际化的大城市。会徽:朱瑾花,象征“凝聚、绽放、繁荣“。

7、西部地区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0、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12、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最显著)、科学性(本质)、阶级性(最鲜明)。.14、矛盾:对立统一。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略。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矛盾双方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的地位会发生转变。“两点论”、“重点论”。

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6、从实践到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1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立足点:独立自主。

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20、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23、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提法。

24、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地位:对马、毛、邓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5、发展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泉。

26、哲学分为五大内容:基础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

27、(1)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职位分类、录用、考核、奖励与纪律、职务升降与职务任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2)对公务员的考核,对考核内容以履行职位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为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德、能、勤、级,且注重工作成绩。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3)对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4)交流,包括行政机关的内部交流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其他机关与企事业单位间进行外部交流,交流形式有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等;(5)回避的种类包括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

28、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行政领导制度。

29、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1970年4月24日;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在南京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

30、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

31三大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流通部门、服务部门)。

3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程序性、传染性、欺骗性、危害性、隐蔽性、潜伏性和精巧性。

3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代表:孔孟。道家代表:庄列。法家:韩非。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王维。十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赵氏孤儿》、《梧桐雨》《汉宫秋》《长生殿》《桃

花扇》《精忠魂》《姣红记》《精忠谱》《雷峰塔》。四大名著:施耐奄《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张衡——地动仪;太阳历——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刘徽——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医书;《齐名要素》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唐太宗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隋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现存世界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编制《大衍法》;《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指定的药典。“药王”孙思邈——《千金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关汉卿——《窦娥冤》;汤显祖——《牡丹亭》。

3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分明、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6、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是对马列毛邓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共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十六大——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根本目的、本质、核心——以人为本;主要内容——全面发展;基本原则——协调发展;综合要求——可持续发展;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导方针——统筹兼顾。贯彻落实: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37、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38、1921年7月23日,中国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共的成立;1922年7月16-23日,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国民党一大;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9、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建国纲领。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0、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论其年龄、性别、出身、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1、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央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国家机构: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及特别行政区的各种地方机关。

42、全国人大是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军委主席、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的每届任期均为5年。

43、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44、国家主席的职权: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令、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战争状态)、任免令、荣典权、外事权。

46、国土资源部11月4日宣布,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并组织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可地浸砂岩型

铀矿床。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已经跻身于世界级大矿的行列。

47、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48、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作报告时提出,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胡锦涛在报告中专门阐述了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被置于突出位置。

49、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资料。

50、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8月,电站首次太阳能发电实验获得成功,至今已无故障运行3个多月,这标志着我国首座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顺利建成。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集成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有关技术的国家。

51、第九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13日在珠海举行,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家参展商和100多架飞行器实物齐聚这里,28200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为中外厂家提供了展示舞台,228家中外媒体的2000多名记者也见证了这次蓝天盛会。

5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53、11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本届高交会以“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设有高新技术成果交易、高新技术专业产品展、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人才与智力交流会等板块。

事业单位知识点(必备啊) 篇2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一1992)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多音字:

屏 píng屏幕 bǐng屏息 校 xiào学校 jiào校对

调 tiáo调整 diào调查 将 jiāng将来 jiàng上将

近义词:

移动——挪动 停留——逗留

高傲——骄傲 聪明——聪慧

调整——调节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反义词:

移动——固定 有趣——乏味

讨厌——热爱 失望——满意

高傲——谦虚 陌生——熟悉

理解词语:

【鄙夷】轻视,看不起。

【不屑】轻视。

【憎恶】憎恨;厌恶。

【测验】考查学习成绩等;用仪器或其他办法检验。

【失望】因为希望落空而不愉快。

【装置】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皱皱巴巴】形容皱纹多,不舒展。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归纳 篇3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1

(1)粒子散射实验

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和马斯顿完成的。

现象:

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有少数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几乎达到180°,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2

1.冲量

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矢量;过程量;I=Ft;单位是N·s。

2.动量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状态量;p=mv;单位是kg·m/s;1kg·m/s=1N·s。

3.动量守恒定律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力远大于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5.动量定理

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I=mv-mv。

6.反冲

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系统动量守恒。

7.碰撞

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统动量守恒。

8.弹性碰撞

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9.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如果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3

(1)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分子的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当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子在空间定向排列,相互吸引而更加接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排斥力同吸引力达到相对平衡。极性分子之间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

(2)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当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极性分子电场的影响,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形”,从而使原来的非极性分子产生极性。这样,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也就产生了相互作用力。极性分子对非极性分子有诱导作用。

(3)非极性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间不可能产生上述两种作用力,那又是怎样产生作用力的呢?

我们说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是从整体上讲的。但由于核外电子是绕核高速运动的,原子核也在不断振动之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对原子核的相对位置会经常出现瞬间的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经常出现瞬间的不重合,也就是说非极性分子经常产生瞬时极性,从而使非极性分子间也产生了相互吸引力。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什么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电性吸引力。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4

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g=9.8m/s?

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vt?=2gs

竖直上抛运动

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gt

位移公式:h=v0t—gt?/2

2.上升到点时间t=v0/g,上升到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3.上升的高度:s=v0?/2g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基本公式:s=v0t+at?/2

2.平均速度:vt=v0+at

3.推论:

(1)v=vt/2

(2)S2—S1=S3—S2=S4—S3=……=△S=aT?

(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

t1:t2:t3:……:tn=1:(√2—1):(√3—√2):……:(√n—√n—1)

(5)a=(Sm—Sn)/(m—n)T?(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6)vt?—v0?=2as

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

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

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可用图象法解题。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5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1)函数式:e=Emsinωt(其中★Em=NBSω)

(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磁通量,电动势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线圈平面与中心面垂直时,磁通量为零,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率。

(3)若从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为i=Imcosωt。

(4)图像: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e、电流i、和电压u,其变化规律可用函数图像描述。

3.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瞬时值:交流电某一时刻的值,常用e、u、i表示。

(2)值:Em=NBSω,值Em(Um,Im)与线圈的形状,以及转动轴处于线圈平面内哪个位置无关。在考虑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则应根据交流电的值。

(3)有效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即在同一时间内,跟某一交流电能使同一电阻产生相等热量的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①求电功、电功率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物理量时,要用有效值计算,有效值与值之间的关系

E=Em/,U=Um/,I=Im/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其他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只能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来计算,切不可乱套公式。②在正弦交流电中,各种交流电器设备上标示值及交流电表上的测量值都指有效值。

(4)周期和频率----周期T: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的方向变化两次。

频率f: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角频率:ω=2π/T=2πf。

4.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2)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5.变压器:

(1)理想变压器:工作时无功率损失(即无铜损、铁损),因此,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阻均不计。

(2)★理想变压器的关系式:

①电压关系:U1/U2=n1/n2(变压比),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②功率关系:P入=P出,即I1U1=I2U2+I3U3+…

③电流关系:I1/I2=n2/n1(变流比),即对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电流跟匝数成反比。

(3)变压器的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可用较细的导线绕制,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应当用较粗的导线绕制。

6.电能的输送-----(1)关键: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P耗=I2R线

(2)方法:①减小输电导线的电阻,如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②提高输电电压,减小输电电流。前一方法的作用十分有限,代价较高,一般采用后一种方法。

(3)远距离输电过程:输电导线损耗的电功率:P损=(P/U)2R线,因此,当输送的电能一定时,输电电压增大到原来的n倍,输电导线上损耗的功率就减少到原来的1/n2。

(4)解有关远距离输电问题时,公式P损=U线I线或P损=U线2R线不常用,其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U线不易求出,且易把U线和U总相混淆而造成错误。

学校体育学必备知识点 篇4

学校体育学必备知识点第一章:

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

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主要有:学校体育概述、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与管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竞赛、体育教师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计划与评价等十章。2:终身体育:人能在一生中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和受到的体育教育的总和。3:健康:

4:六艺:礼、乐、射、御、书和数,其中射,御,乐是体育。5: 学生身体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学生身体形态发育

学生身体机能发育

学生体能的发展6: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提高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

3)、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7:学校体育结构的三大要素:

一)、运动教育 :

1、体育与健康课程

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3、课余体育训练

4、课余体育竞赛二)、健康教育(营养、卫生、保健)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8: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

1)学校体育目的;

2)学校体育目标

3)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体育竞赛目标、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等。

9: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 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10:学校体育总目标:

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第二章:

4)、心理健康目标

5)、社会适应目标1: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

2)、运动技能目标

3)、身体健康目标

2: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2)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3)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需求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4)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5)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4: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两个方面来完成的。其中课外体育活动又包括早操(早锻炼)、课间操(课间活动)、群众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课余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冬)令营等形式的体育活动。第三章:

2)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取的所有经验”;3)课程即研究领域;1:体育课程的含义

: 1)课程是一种行动计划; 它包括达到设定目标或目的的策略。

概括来看: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的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就是课程。2:体育课程概念: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的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就是课程。

3:课程性质: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是以“技艺性”为主,“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四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

技艺——求异思维,多种风格;(反映技艺性的特点-----身体练习)情意——发展人的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反映情意性的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自然——遵循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反映自然性的特点---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人文——赋予课程以人文精神,增强人的社会适应性(反映人文性的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4: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 :

• 反映“技艺性”的特点——身体练习• 反映“情意性”的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反映“自然性”的特点——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反映“人文性”的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5:体育课程的功能

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3)、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知识、技能)和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体育课程的延伸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6: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1、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人体承受运动负荷时,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储备下降;休息和调整时体内同化作用加强,能量储备上升;进一步调整和休息时,体内的能量会超过原来水平。

我们把这个状态看做为: 工作阶段 ——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

2、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是有机体在进行身体练习时,在开始阶段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上升,然后达到最高水平并保持一定时间,最后由于疲劳的出现,机体能力逐渐下降,形成一个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这就是体育课结构的依据二)、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重点)

1、身体认知——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即任何动作的形成都是按照一定的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皆表现出不同的动作特点。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动作费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伴随有多余的动作。从生理上来讲,该阶段处于泛化阶段,神经联系还未拓通,肌肉感觉不准确。从心理上来讲,该几对主要是靠视觉来感知各种动作,范围小且不完善。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动作逐步协调、准确、连贯,但不熟练,不巩固,遇到干扰时动作易变形。从生理上来讲,该阶段兴奋过程逐渐集中,处于分化阶段,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从心理上来讲,该阶段运动分析器起主要作用,肌肉感觉准确,注意逐渐扩大到整个动作。(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准确、熟练,轻快、运用自如。从生理上来讲该阶段大脑皮层兴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形成了巩固的动力定型,达到了自动化程度。从心理上来讲该阶段肌肉感觉更加精确、清晰,注意了集中在动作的效果和完成的条件上。

上述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不同的。在体育教学中遵循这一规律,是为了使学生最快、最好地掌握动作。

2、体育课程对促进非智力因素的特定作用 : 学校体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作为体育课程,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并强调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整合的必要性。

四)、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五)、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第四章: 三)、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1: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1)、体育课程规划阶段2)、体育课程实施阶

3)、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2:体育课程实施:(含义)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包括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实施阶段和维持阶段。体育课程实施:

(概念)她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依据)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综合性的教学过程。3: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

:起始阶段、实施阶段、维持阶段4:体育课程实施主要参与者的作用

1)学生;(调动学生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体验2)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讨,研究和设计各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3)体育教研员;(体育教研员提供方向和指导,并监督实施过程

4)校长;(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组织环境,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提供必要的支持。5)家长和社区成员

第七章: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基本方法

2、修改内容:

1、规则简化:只保留能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玩”起来的简单规则。

去掉不适合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方面发展的、复杂而又陈旧的内容,弱化竞技成分,淡化终结性的“达标”评价内容,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降低难度要求: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的细节,调整器械规格,改变器械功能等。

4、简化技战术:只保留简单的基本技战术。

5、改造场地器材:使场地器材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性别、身高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二、体育场地的改造和开发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1)在标准篮球场边线外安装多个不同高度的篮球架,供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选用;(2)制造无板多圈简易活动篮架,或把篮圈直接安在墙上;(3)利用篮球场地或排球场地进行小足球活动;

(4)降低排球网的高度,缩小排球场地,使其成为软式排球场;(5)在篮球场地进行地面乒乓球比赛;

(6)小型羽毛球、板羽球场地;

(7)小型健身房;8)雨天可利用课桌做乒乓球台

(9)降低体操器械的高度;

(10)综合性运动场区。

学校应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发使用运动场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场地的使用空间和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合理地安排好运动的时间,处理好“利用”与“安全”例: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作障碍物、标志物,还可以用来打保龄球;跳绳可以用做绳操、跳移动绳、跳蛇绳、二人三足跑、三人角力、拔河等;接力棒可以用作接力跑、也可用做体操轻器械、哑铃操等;栏架可以用来跨栏,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橡皮筋可以用来替代栏竿、跳高横杆等;标枪可以用来作标志物、可以作跳跃障碍物、绕竿蛇形跑等;手榴弹可以用来打保龄球,也可以用来做接力跑器械等;体操棒和足球或排球可以用作赶球进圈游戏等;鞍马、跳箱、山羊等体操器械可以作障碍物使用。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制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自制沙袋、接力棒、毽子、滚铁环、呼啦圈、抽陀螺等。

第八章:

1: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一)体育教学目标:即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所要得到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内容:即教什么或学什么的具体内容。其既包括了教师教的内容,也包括了学生学的内容。

(三)体育教师: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是绝对不可缺乏的因素,必须依靠体育教师来发挥主导作用。体育教师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技能水平和能力,如较全面的运动技能水平、良好的组织能力等。

(四)学生:体育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而组织的,没有学生就没有组织教学活动的必要和可能,因而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

1、认知前提: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之前已有的经验储备,如运动技能水平、身体素质水平的基础等。

2、学习能力:对知识信息的理解能力。

3、情感特性:学生对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作用的程度和情感类型。

(五)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的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手段。其广义,包括体育教师在课内和课外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和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

(六)体育教学环境: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这一定的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的体育教学环境。

(七)体育教学反馈

3: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语言法(讲解法重点)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方法。

第三,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明扼要;第四,讲解要有启发性;第五,注意讲解的时机和形式。

2、口令与指示

3、口头评价

4、口头汇报

5、默念与自我暗示 如何运用讲解法:第一,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第二,讲解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教育性;

(二)、直观法:

1、动作示范法

2、直观教具与模型演示

3、采用多媒体技术

4、助力与阻力

5、定向与领先

(三)、完整与分解法

1、完整练习法

2、分解练习法

(四)循环练习法(重点):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一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内容和任务,然后再转到下一个作业点去,作完一轮可再重复下轮练习,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方法。

循环练习法的主要作用:有利于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锻炼身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如何运用循环练习法:第一,科学设计循环练习的方案;

第二,各练习站的练习内容和手段不宜太难;第三,注意运动负荷的控制

(五)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六)游戏与比赛法

体育活动的创编 :在创编体育活动时,应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从而使教学内容能达成多种目标;应注意活动创编的实效性,要简单易行,易于掌握与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并注意体育活动内容的科学性。4:体育课的结构:

一堂体育课的典型结构大致为三个部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有明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并且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三部分结构可以有如下变式:

开始;准备部分

基础部分(技术教学部分和身体训练部分)

结束部分5: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广义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泛指体育课堂之外的体育活动而言的。确切的含义是: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6: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7: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广义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泛指体育课堂之外的体育活动而言的。确切的含义是: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3)、俱乐部活动

4)、小团体活动

5)、个人锻炼活动8: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1)、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

上一篇:我的大学计划下一篇:果皮箱保洁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