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反思

2024-08-12

杨氏之子反思(精选7篇)

杨氏之子反思 篇1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第一篇古文,虽然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孩子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降低学生学习上的难度,唤起他们阅读的欲望,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文,他们的心理充满了好奇,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设计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入时,我由学生熟悉的语言入手,进行交流,用周恩来的一段幽默风趣的对白,把学生引入课文。

二、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

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于是我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然后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可让学生尝试了读第一遍后,发现学生是一字一停地读,没有古文的韵味。于是我又范读了个别难读的句子,再采取领读、学生练读的方法,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学生总算把短文读流畅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词“甚聪惠”。再去体会杨氏子甚聪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理解,而后紧抓“应声回答”体会杨氏子的聪惠,比较“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感受杨氏子回答之妙。

三、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这样孩子们用上学习古文的方法,自主学习,还解决了疑难字词,学生都能把整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把故事完整地讲出来。

在教学小结时,我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文的方法,激发他们读懂其它古文的兴趣,使得这堂课不单教会学生读懂《杨氏之子》,还能学以致用。

教完本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我在教学时,对放开的度没有把握得很好,有些该放手的地方没放手,控制课堂意识较强,并且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把让学生自己翻译全篇的环节给省略了。

2.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注重到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让学生用文言文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也许会更感兴趣。

《10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凯歌学校:杜凤玲

教学内容分析:

《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这本书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学习本课文言文除了体会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外,还要通过对文言文的反复读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文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通过文言和白话的相互转换获得语言感受、运用能力的提升。

学情分析:

本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像这样短小、浅显的古文,小学阶段一共有两三篇,尽管短小、浅显,又有古诗词学习的基础在,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上肯定存在不小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是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读、写“惠、曰、禽、诣”等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读文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幽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正确理解课文,体会孩子说话的幽默。

教学难点

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启发诱导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用幻灯片

课文朗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揭题,理解题目意思。

1、同学们,你们知道周恩来曾经是如何会说话的吗?老师口述一段对话,让学生猜总理是如何回答的。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古人写的文章。(板书课题

10、杨氏之子)齐读课题。

3、你知道题目的意思么?理解课题。(氏:姓氏)

二、初步感受文言文特点。

1、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

2、幻灯片出示学习要求:

3、交流反馈。

你觉得这古文和白话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文言文特点:行文简洁、凝练,读起来抑扬顿挫。)

4、读中感受抑扬顿挫的特点。

你看,老师在几处重要的停顿处标记了符号,你指导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些地方作停顿么?(知道文中“家/禽”“与现在家禽一词的不同,理解停顿的表意作用。)谁也能来说说呢?谁愿意来抑扬顿挫地读一读?

三、深读,理解文章意思。

1、(通过指名读、师范读、师生轮读等方式)

请你自己也抑扬顿挫地读一读。

2、现在,来看看我们是否读得更流畅、更有文言文味儿了。

3、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4、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

(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

(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7)应声:随着声音。

(8)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9)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

5、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在指导理解意思的过程中应随机指导朗读,深化理解。)

6、重点理解:孔指以示儿曰

应声

未闻(对比朗读体会)

四、讨论,领悟文字的幽默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板书:杨氏之子杨梅

孔君平孔雀)

3、假如那个客人姓李,杨氏之子会说:

。(随即代入课文师生分角色朗读,注意“应声”)

五、延伸拓展,爱上文言

1、《世说新语》简介。

2、《世说新语》小故事朗读,概括研读文言文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抄写课文。

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杨氏子

杨梅

孔君平

孔雀

杨氏之子反思 篇2

1.会写6个生字, 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 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二、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流利, 读懂句子。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了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收集广告语、谚语、歇后语, 观看小品、相声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阅读幽默故事、古今笑话。

六、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导语

同学们, 要是我问你, 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会说:那还用问吗?谁不会说话呀。如果我进一步问, 你能把话说好吗?你怎么回答呢?其实, 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 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 妙趣横生,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 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 。

2. 简介文言文与白话文

通过预习,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与我们平常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读起来有什么感受? (篇幅短但很难读) 对, 这就是文言文的特点。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古诗外, 都是现代人写的, 篇幅也较长, 我们叫它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是古人写的, 古人写的文章, 用的是文言, 因为他们惜墨如金, 所以写的语言都比较简单, 被称之为文言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言文, 去感受语言的艺术和智慧吧。

2.读题, 解题。 (“之”相当于“的”, “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 读通课文

1. 范读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我们就先来读读吧, 争取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同时指导学生把“诣”和“曰”的音读正确。

2. 自由小声初读课文

师: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 要读出古文的韵味, 自己试着读一读, 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3. 请学生读课文, 检查字音

师:读得很不错!

(三) 理解课文大意

1. 自主理解课文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先试一试。

2. 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师:我们同桌合作, 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 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 (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 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在梁国, 有一户姓杨的人家, 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 他非常聪明。有一天,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 恰巧他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 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师:非常棒!)

4. 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四) 品读体会

1.出示思考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师:南宋诗人、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 请你再细细地读, 静静的思考, 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大家就大屏幕上的话题一边读一边思考, 可以在书上作批注, 现在开始。重点点拨: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 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 语言很风趣幽默。 (板书:杨梅)

2.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 并立刻做出反应, 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 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 所以以孔雀给他开玩笑。 (板书:孔雀)

3.分角色朗读、表演, 品位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

4.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 会怎么说?

指导学生在说孔君平的话是用上“聪惠” (这孩子真聪明;孔君平无言以对;孔君平会暗自佩服……)

5.揭示中心词“聪惠”

师: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聪惠)

师:请大家看“惠”的解释是什么? (生:智慧)

师:对, 语言的艺术是来自于智慧。

6.小结

师: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 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 思维之敏捷, 言语之巧妙, 让人回味无穷!其实,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 同样的意思, 用不同的方式讲, 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 说话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板书“语言的艺术”)

7.启发学生根据姓氏模拟对话

(五) 熟读成诵

同学们的体会很深刻, 如果现在朗读课文, 相信你能够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朗读, 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古文的韵味。

(六) 拓展

1.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知识迁移:给你家小区花园的“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 体现语言的艺术。

3.鼓励学生读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收集广告语、谚语、歇后语;观看小品、相声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阅读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丰富自己的语言, 提高说话的艺术。

七、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有效性在于我成功地处理了以下的两个教学环节。

1.读对、读好文言文

把课文读正确是理解的前提, 读好文言文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同样需要抑扬顿挫, 不过, 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好文言文。需要在理解的过程中反复诵读, 一遍一遍读, 读出情感, 读出韵味, 体现读的层次。因为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文。他们心里充满了好奇, 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我把本篇课文的设计定位在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上, 让学生把文言文读正确, 读出节奏, 读出韵味。

2.运用方法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的理解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难点, 文言文的语言凝练, 一些字有古义和今义的区别, 不能简单地凭着字的今义去歪曲文本的原义。在教学中, 要体现理解文言文的学法指导。我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了文言文:

(1) 看注释。一些字的意思在注释里, 直接把注释里的意思还回原文帮助理解。

(2) 扩展词语, 连词成句。古文里的字一般都是一个字独立表达一个意思, 可以将这样的字进行意思的扩展。例如:聪惠是聪明和智慧;家禽是指家里的鸟。把字的意思经过扩展后连成一句话, 就译成了白话文。如:“甚聪慧”的意思是“非常聪明智慧”。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古文因为惜墨如金, 所以一般句子较短, 有的句子省去了主语、宾语。如:“为设果”, 是谁为谁设果, 没有写明, 但是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为“杨家小儿摆出水果, 招待客人孔君平。”联系上下文理解是很重要的方法。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篇3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听课老师,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节课我肯定也会遇到不少值得我学习的人。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解释课题

师: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二、读课文,初识文言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通读情况

逐句展示,提醒生字,正音。师范读,生画出停顿的地方,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3.交流学习古文的方法

师: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它?(引导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吗?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重点引导理解设、指以示儿、应声答曰、未闻、禽等词语的含义)

5.说故事大意

字词都理解了,同学们肯定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谁来说说?

三、品味“未闻”,巧引妙迁

1.梳理全文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杨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课文中哪个词直接写出了杨氏子很聪明?杨氏子甚聪慧,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读一读,找一找。

2.细分辨,探究人物特点

师:谁来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杨氏子甚聪慧?

师:杨氏子有没有听出孔君平的话中之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能读出杨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吗?(比较句子)

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既维护了自己和家庭的尊严,又没有让客人生气。一个9岁的孩子,就这般机智、这般聪慧,让我们由衷地钦佩!难怪作者在开头这样写道——生(赞叹地):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3.拓展训练

四、熟读成诵

1.美读全文

师:让我们带着对聪慧的杨氏子的赞美,再认真地读一次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2.引导背诵

3.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言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剑”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且能够逐步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

五、拓展阅读,提炼升华

简介《世说新语》,推荐《世说新语》中的另一个小故事《世说新语咏雪》。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试说大意。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甚聪慧 杨家果 知礼仪

思敏捷

孔家禽 巧应答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4

一、诵读是走进文本的最佳途径。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初次学习古文,学生普遍感到很新鲜。但如何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该让他们学到些什么呢?我首先在备课上下了一番功夫。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如原版的《世说新语》《古代汉语》,并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编写了一份具体详细的教学预案。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读古文,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指导;各种形式地读,各种形式地评,让学生自己去找读古文的感觉。只要文言语感有了,至于停顿呀、节奏呀这些外在的技巧性的东西就不言自明了。

二、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

小学高年级学习少量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堂课上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创编故事、拓展阅读等环节都加大了难度,各个环节都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目的就是不仅要教他们读懂课文,更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三、用好教材,合理开发教材。

从使用教材的角度来看,本节课对教材的使用还是比较合理和充分的。从课文、注释、插图到课后习题,都很好地助力了课堂教学,也为孩子们打开了学习古文的一扇窗。创编故事环节,虽算不上是对教学的二次开发,但却用活、用实了教材,既是对课文阅读的有效补充,也落实了课标中要求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节选自《世说新语》中的其他两篇小故事是拓展延伸的教育环节,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用策略、用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开启阅读经典的大门,是对教材的有力补充。

回想着课堂上孩子们兴奋的笑脸,争先恐后举起的小手,妙语连珠的回答……这一刻,我明白了:其实借助本篇教材为孩子们学习文言文做一个好的示范和引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古代经典不就是我的目的吗?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1.学生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每次的课堂教学似乎都只属于一部分人,还有少数学生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法让他们专心听讲,这真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痛。

2.在创编故事的时候,留给学生的时间较紧。一看学生静默的时间有点长,就下意识地去催促。表面上看,好像是担心学生写作有困难,实质上是对自己把控课堂能力的不自信。

当我们心中只有纯粹的教学,眼里只有学生的发展时,教材就会用活,课堂就会生花。正如曹培英说的:只要学生真正在读、在想、在写、在活动,又怎么会耽误教学时间呢?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5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为:1、学习生字新词。2、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及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次,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尽可能地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课堂结构如下:

1、谈话导入新课。为了使学生较容易地了解本篇古文的大意,我把本篇古文设计成一个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较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在稍后的学习中较易理解古文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说出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别与不同。

3、教师范读,纠正学生读破的句子,特别是“家禽”的读法。

4、在老师进行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再去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读的效果。

5、熟读课文,理解意思。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词逐句的进行解释,并连起来翻译成现代汉语。

6、深入理解,体会语言的艺术。学习重点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君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板书)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杨氏子回答的妙处,体会语言使用的艺术性。

7、渗透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杨氏子“为设果”和“未闻”中体会出他对大人的礼貌,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在家,在学校应做个什么样的孩子。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

8、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反过头来朗读课文,使学生能较好地读好文中的停顿,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良好,私以为无懈可击,毫无破绽。但随后通过与教师座谈,回过头来反思,本堂课确有很多不够完善之处,有较多遗憾:

1、在导入新课中,以《杨氏之子》的故事导入很不恰当,使在稍后的新课中学生缺乏探究,兴趣不高,实应以其它语言艺术的故事导入为妥。

2、教师范读时未读课题,是一大疏忽。

3、在解释词句时,教师有点放不开,做了词句解释的主角,而没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4、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夸奖杨氏子的机智时说了一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殊不知,就是这样一句玩笑话,给学生以误导,把漂亮可爱的孔雀打成了反面典型,成了众矢之的。随后才会有一学生说:“孔雀也不是什么好鸟”!误会之深,可见一斑。最要命的是我当时因考虑时间不多,而未对此学生的言语加以正确的引导,只一笑了之。事后想起,甚觉不妥。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6

其实,有时候总在思考一句话的科学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古至今,很少有人去怀疑这句话的科学性。这句话出现在古代社会,那时候可供人们阅读的书籍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大部分书籍的内容都艰涩难懂,不像现在的白话文这么通俗易懂。对于那时候的读书人而言,需要去理解这些书籍,唯有不停的反复地阅读。然而,在现在的教育中,学生从小就在不停地阅读大量的书籍,这句话在教学中真的合适吗?特别是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真的是科学的吗?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实证研究,自然没有随意发表见解的权利。

通过不断地教学尝试,我发现越来越喜欢在一节课中进行多文本的教学。按照流行的说法,就是群文阅读。与一节课教一篇文章相比,我觉得群文阅读更有意思,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强。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相类似的文本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也学习得比较好。我总觉得如果在一节课中仅仅学习一篇文章,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我而言,都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当然,有的文章也很有必要在一节课中进行认真的研读。经过这样一个学期尝试下来,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文章的总的数量相当于教材中文章数量的3—5倍。加上自己在班上推行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和学生自己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的书籍,一学期下来一个学生的阅读量是普通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数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读写结合双轨进行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今天在班上教学了《杨氏之子》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内容短小,学生通过课文后面的解释以及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很快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也明白了杨氏之子具有思维敏捷、机智聪明的特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可能这一节课就是在不停地反复引导学生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所以在前二十分钟我引导着学生学习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就引出了《世说新语》中其它的几篇文章,分别是《钟氏之子》、《小时了了,大必未佳》《陈太丘与友期》。《钟氏之子》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将原文呈现给了学生们,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虽然面对的是文言文,但是学生却能够很好地说出故事的内容。其中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理解不是很好的地方,我稍作了提醒。读了这两篇文章之后,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接着我又让他们自己读了一下《小时了了,大必未佳》的现代文,学生们读了与孔融有关的这个故事,都觉得孔融实在是太聪明了。加上《杨氏之子》,一节课我引导着学生一共学了四篇文章。学生读完之后,我让学生们自己说一说,文中的少年都具有的共同品质是什么。学生们马上就能够较好地反应过来是“思维敏捷,机智聪明”。接着,我又让学生们注意观察前三篇文章中都有相同点,即是在称呼人的时候,都喜欢用“君”这个词,具有什么含义。马上就有学生告诉我,这是古时的一种尊称,在文中“夫子”一词也表示尊称。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四篇文章,而且还很好了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也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的欲望。

杨氏之子反思 篇7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 温故而知新”。 学习今天的古文之前咱们先来背背刚刚学过的古诗。 ( 课件逐一出示古诗词《 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 生背诵。 )

师:你们看, 这里既有“ 不脱蓑衣卧月明” 的牧童, 也有“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的两小童, 还有那个无聊地在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 相信无论哪一位都特别让你羡慕和感叹。 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个小孩儿, 一起读课题。 ( 出示课题)

生:《 杨氏之子》 。

师:谁家的小孩儿?

生:杨家的小孩。

师:所以, “ 杨氏”的意思就是———

生:杨家。

师:“ 氏”就是家族、姓氏的意思。 那么“ 之”是———

生:的。

师:所以课题中的“ 之”要读得轻快一些, 一起读。

生: ( 颇有节奏地读) 杨氏之子。

师: 杨氏之子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请问你姓什么?

生: (女) 我姓陆。

师:你就是———

生:陆氏之子。

师:嗯? 你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性别。

生: ( 脱口而出) 陆氏之女。

师: 自己的姓氏还可以用作自己的称呼。 比如, 你是陆氏之女, 你的父亲就是———

生:陆氏。

生: 我姓胡, 我是胡氏之女, 我父亲是胡氏。

师:真好! 一点就通。

【 点评: 好一个温故知新!教师对三首古诗词的复习, 使一个个鲜活的小童形象再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不但重温了旧课, 也将学生的兴趣点引入本课的学习中来。 】

二、初读感知, 渗透文言学法

师:这个故事不难懂。 请你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感觉大声地朗读课文, 至少读三遍。

( 生读课文)

师:好, 谁能一口气把这篇古文读下来?

( 一生认真朗读)

师:嗯, 字正腔圆, 语感真好! 有谁还能像她这样读?

( 一生朗读, 声音洪亮, 且颇有节奏。 )

师:你看, 读得多潇洒! 谁还能这样读?

( 一生朗读)

师:真好! 字字清晰、句句响亮。 他刚才读时有一句话有点难, “ 孔指以示儿曰”,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氏之子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下面有注释。

师: 借助课文注释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那没注释的呢?你又是怎么读懂的?

生:我想“ 孔”肯定是孔君平, “ 指”是指着, 根据课文还有插图这里当然是指着杨梅。

师:是啊, 你真会读书。 除了借助注释, 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和插图来读懂古文。 了不起!

( 师请一位朗读有困难的同学朗读, 并相机表扬其朗读优点, 纠正其朗读错误之处。)

师:咱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明意, 提炼文言特点

师:读了这么多遍, 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非常聪明。

生:反应非常快。

师: 你们俩不约而同地说到一个词“ 非常”, 就是课文中的一个字———

生: “甚”。

师:你也是“甚聪惠”啊。

生:聪明伶俐。

师:聪明, 聪明, 还是聪明, 这一而再, 再而三的聪明, 都指向课文中的一句话, 一起说———

生:“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 ”

师:这一而再, 再而三的聪明都指向这句话中的一个词———

生: “聪惠”。

师:这个“ 惠”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

生: “智慧”的“ 慧”。

师:古文当中就有这样一些可以互为通用的字。 除了聪明,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生:他是梁国人。

师:国籍。

生:他姓杨。

师:姓氏。

生:他九岁了。

师:好! 国籍、年龄、姓氏, 就这么短短10 个字, 说得一清二楚。 用我们现在的话, 该怎么介绍杨氏之子?

生:古代梁国有一个姓杨人家的儿子, 九岁了, 非常聪明。

师:而古文怎么说?

生: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

师: 你觉得古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语言更简洁。

生:很精练。

师:你们真了不起。 古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精练。 下面, 难题来了, 既然古文这么简洁精练, 我们也要学以致用。 请你用课文介绍杨氏之子的方法来介绍一下你的同桌。 先同桌互相说, 看看说得对不对。

( 同桌互说)

生:中国单氏子十三岁, 甚聪惠。

师: ( 指其同桌) 说你跟杨氏子一样聪惠。

生:华夏罗氏女十载有三, 甚努力。

师:贵姓?

生:姓殷。

师:中国殷氏子, 甚聪惠。他聪惠在哪里?

生:他用“ 华夏”这个词代替了“ 中国”。

师:显得有文化。

生:他用“十载有三”代替“十三岁”。

师:这就叫活学活用。 一起回头再读第一句。

生: ( 齐) “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 ”

师: 接下来的一件事就具体讲述了杨氏子的“ 聪惠”。 我们一读就知道故事发生在杨氏子和谁之间?

生:孔君平。

师:是的, 把握了这两个人物也就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课文中, 孔君平和杨氏子不止一种称呼。 请你再快速地默读, 联系上下文找找称呼杨氏子的还有哪些词。

生: “儿”。

师:没错。“ 呼儿出”中的“ 儿”就是杨氏子。

生:“ 此是君家果”中的“ 君”。

师:还有吗? 最后这个确实比较难找, 在课文的第二句中。

生:“ 其”。

师:读出这个句子。

生: ( 读) “ 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 乃呼儿出。 ”

师:诣其父, 谁的父?

生:杨氏子。

师:你看, 杨氏之子不仅可以叫杨氏子, 还可以叫“ 其、儿、君”。 那孔君平呢?

生:夫子。

师:“ 夫子”是对什么样的人的称呼?

生:老学者。

师:不老也行, 只要是有学问的人都可以称其———

生:夫子。

师:这是一种尊称。 还叫他什么?

生:孔。

师: 发现没有? 原来古文当中, 人的名字不仅可以用来作称呼, 他的姓———孔、 杨也可以用来作称呼。 或者用夫子、君, 或者直接说“ 儿”。 从这里你又发现古文称呼上的什么特点?

生:称呼种类很多。

生: 一篇文章里会用多个称呼, 可以避免重复。

师:没错, 古代人的称呼很多、很丰富。 ( 板书:称呼丰富) 姓可以用作称呼, 名可以用作称呼, 尊称可以用作称呼, 甚至字、号、官职都可以用来作称呼, 有时候还可以用“ 其、君、儿”来代替。 有意思吧? 好!接着往下读, 谁读懂了这句话? ( 出示: 为设果, 果有杨梅。 )

生: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 水果里有杨梅。

师:这样看来, 课文中的句子好像还不够完整。“ 为设果”, 我们应该怎么补充?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师:也可以说成是———

生:儿为孔设果。

师:还可以说是———

生:儿为夫子设果。

生:其为夫子设果。

师:发现了什么?

生: 写某人为某人做一件事的时候, 某人可以省去。

师:古文中依托前后文, 有些时候可以省略某些语言。 ( 板书:语言省略)

师:请看这一句, 省略了什么? ( 出示:孔指以示儿曰)

生:省略了“ 杨梅”。

师:那么完整的应该怎么说?

生:孔指杨梅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老师不得不夸你, 甚聪惠! 最后一句什么意思?

生: 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家禽。

师:是这样吗? 我们现在说的“ 家禽”指的是什么?

生:家里养的鸡、鸭、鹅。

师:孔雀是家禽吗?

生:不是。 不能叫家禽。 应该是家里养的鸟。

师:所以, 这里的“ 家禽”不是一个意思。 家是家, 禽是禽。这里的“ 家禽” 是指家里养的鸟。 从这里我们也发现, 古文当中, 有时候一个字代表的不是一个字, 而是一个———

生:词。

师:没错, 这是古文的又一个特点, ( 板书:独字成词) 一个字可以表示一个词的意思。 顺着我们对《 杨氏之子》 一字一句的理解, 我们发现了古文的特点, 那就是———

生:简洁精练、称呼丰富、语言省略、独字成词。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 我们再来读《 杨氏之子》 。

( 生齐读全文)

【 点评:“ 你也是 ‘ 甚聪惠 ’啊! ”“ 请你用课文介绍杨氏之子的方法来介绍一下你的同桌。 ”……这些教学语言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 彰显了教师强烈的语用意识, 学生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 不断学以致用, 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

四、品读对话, 体味言语秘妙

师: 课文哪句话最能体现杨氏之子“ 甚聪惠”?

生:“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聪明在哪儿? 用自己的话说。

生:他很有礼貌。

师:何以见得?

生: 因为他没有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而是说“ 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养的鸟”。

师:句子前面加上“ 未闻”两个字显得比较委婉。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现在我是孔君平, ( 走至一生身旁) 你是杨氏子。此是君家果。

生: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有点儿呛人。 加上“ 未闻”就显得委婉了。 此是君家果。

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未闻”后稍作停顿)

师:这样一来, 听的人就觉得———

生:舒服了。

师:对, 说话委婉才会让人舒服。 由此可见, 这杨氏子还———

生:很有教养。

师:所以说他“甚聪惠”。

生:绵里藏针。

师:绵在何处? 针在何处?

生:绵在“ 未闻”。 针在“ 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有个成语叫针锋———

生:相对。

师:请问对在哪里?

生:“ 此是君家果”对“ 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不够对仗。 说得更明白点儿, 什么是君家果?

生:“ 杨梅是君家果”对“ 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还可以怎么说能更准确?

生:“ 杨梅是杨家果”对“ 孔雀是孔家禽”。

师:对了。 杨梅耶, 那不是你们家的果子吗? ( 指刚回答的学生) 他怎么说的?

生:夫子, 没听说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啊。

师:从刚才老师的表情, 再联系前后文, 可以知道孔君平跟孩子说这个话, 是在跟这个孩子干吗?

生:开玩笑, 逗趣。

师:何以见得?

生: 因为前面说了: 父不在, 乃呼儿出。 说明孔君平跟杨氏子很熟了。

师:真厉害。 连故事背后的内容都读懂了。 孔君平逗趣杨梅是杨家的果子缘于什么?

生:因为杨梅有杨字。

师:那到底是不是杨家生的?

生:不是。

师:所以这叫———

生:逗趣!

师:那孔雀是不是孔家生的?

生:不是。

师:这真叫“ 绵里藏针、针锋相对”呢。 不过绵里藏针容易伤到人, 这不是杨氏之子的风格。 可以改成———

生: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师: 你们呀, 真是“ 甚聪惠”。 这就是杨氏之子的独到之处。 所以我们不得不像作者那样称赞:梁国杨氏子九岁———

生:甚聪惠。

师: 相信孔君平面对如此有礼有节的回答, 也必定会拍案叫绝:梁国杨氏子九岁———

生:甚聪惠。

师:我们读到这里, 也不得不赞叹:梁国杨氏子九岁———

生:甚聪惠。

师:现在出现的是孔夫子, 那么如果来一位黄夫子, 或者来一位柳夫子, 那该怎么办? 甚聪惠的人在哪里? 此是君家果———

生: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师:甚聪惠。 我现在是黄夫子, 此是君家果———

生:未闻黄豆是夫子家豆。

生: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

……

【 点评: 教师有意创设对话情境, 通过多次 “ 师生互动”, 既让学生体会到杨氏之子“ 甚聪惠”,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将杨氏子的智慧活学活用,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五、熟读成诵, 推荐《 世说新语》

师:尔等如此聪惠, 倒要讨教讨教。 谁来读? ( 出示全文, 一生读。 )

师:厉害! 字正腔圆, 韵味十足, 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俏皮可爱的杨氏子。 我们知道杨氏子和孔君平有许多称呼, 现在老师把这些称呼全拿掉, 谁来读? ( 出示)

梁国 () 九岁, 甚聪惠。 () 诣 () 父, 父不在, 乃呼 () 出。 为设果, 果有杨梅。 () 指以示 () 曰:“ 此是 () 家果。 ” () 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 () 家禽。 ”

( 一男生流利读)

师:甚聪惠! 而且你这一读让我们就像看到了故事中两个人物之间相互逗趣的情状! 增加难度, 现在老师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也省略了, 谁还能读? ( 出示)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 () , 父不在, () 。为设果, () 。 孔指以示儿曰:“ () 。 ” 儿应声答曰:“ () 。 ”

( 一生读, 绘声绘色。 )

师: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五一十都说出来了。 我们一起来背诵这个故事。 不能背诵的就看着课文读。 ( 课件隐去全文, 生全体齐声背诵。 )

师:尔等真可谓是甚聪惠!与杨氏子相较, 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吗?

生:《 世说新语》 。

师: 这本书可不简单哪。请看大屏幕, ( 出示 《 世说新语》 不同版本封面) 这是它在不同时期出版的一些封面, 去百度一下就会知道它在不同时期的版本不下百种, 由此你发现什么?

生:这本书非常好看! 不同时期都有人在看, 经久不衰。

师:没错! 经久不衰, 常读常新。 的确, 像《 杨氏之子》 这样有趣的小故事, 这本书里有1000 多个, 比如“ 咏絮之才”“ 道旁苦李”等。 我们有机会都可以找来读一读。 下课。

【 点评:本环节教师通过游戏式的课堂活动, 将全课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归纳,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课堂检测, 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

( 实录整理:河南驻马店市第二实验小学赵书娜)

【 总评】

罗才军老师执教的 《 杨氏之子》 简约中可见精致, 自主中巧设引导, 自然中饱含底蕴, 务实中彰显大气。

说其“ 简约”, 是因为“ 温故知新”“ 初读感知”“ 再读明意”“ 品读对话”“ 熟读成诵”这些教学环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学生却通过他的教学处处享受到精致的教育。 比如“ 复习导入” 时三首古诗词的整合;比如“ 再读明意”时活学活用的语言实践;比如“ 熟读成诵” 时, 从“ 读” 到“ 填” 到“ 背”的一气呵成。 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有趣。

说其“ 自主”, 是因为教学中学生不断地在自读自悟中获得新知, 却丝毫不见教师“ 教” 的痕迹。 学生在与教师、同伴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互动中, 被教师“ 拐骗”到阅读的高处去, 而自己却还浑然不知, 且乐在其中。

说其“ 自然”, 是因为罗老师的课没有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大段独白, 没有阳春白雪似的高屋建瓴, 更没有令学生匪夷所思的课堂提问, 他用儿童可以听得懂的语言, 儿童说话时的语气, 儿童喜闻乐见的思维方式放低身段、深入浅出, 却让学生绽放精彩。 在这自然的背后, 是一个语文教师全部的底蕴与素养。

说其“ 务实”, 是因为罗老师的课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目标层层推进, 始终将语文学以致用, 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增长,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从一篇好文章到一本好书, 罗老师对《 世说新语》 的别样推介, 使得他的语文课不仅脚踏实地, 更指向广阔的阅读世界, 实属大气大为。

上一篇:在学生的进步中感受幸福下一篇:幸福-小学生满分记叙作文4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