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读书计划

2024-10-17

小学三年级读书计划(精选14篇)

小学三年级读书计划 篇1

一路书香伴我行

——赵河小学三年级读书计划

一、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与书为友,与梦同行”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建立起以家庭、班级、个人三级书库。

2、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4、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5、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班级的读书活动,为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

三、活动口号: “与书为友,与梦同行” “做一名啃书的毛毛虫。”

“一路书香伴我行。”

四、时间及内容:

晨诵(晨会以朗诵国学经典为主),午读(中午读书30分钟,以推荐书目为主),晚悟(晚自习写写读书感悟,或学生间交流心得为主)

五、活动构想:

1、以活动促读书,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

(1)做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让班级充溢着浓烈的书香。从学生读书的心情出发,力求温馨、舒适、甜蜜,可适当运用鲜花、音乐、书签等。

(2)、用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3)、征集读书名言:

学生根据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感受征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可并把这些优美的名言制成漂亮的书签贴在教室里,为了进一步营造班级书香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2、办读书会:

(1)每个学生每学期要读2本书以上,并精读其中5篇文章。(2)每天不少于40分钟的读书时间,每月举办一次“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3、建立班级书库:

(1)读书活动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论如何买书、存书、读书。

(2)丰富班级图书角。

(3)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

5、建立读书成长册:

每个学生建立“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6、制作、评比书签:

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书签,把书签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或各种书的形状,在书签上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学生每看完一本,就在自己的书签上写上书名、作者、出版社、内容提要等,比比谁在一个学期中看的书最多。

7、开展读书实践活动:

读书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书签制作、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期末举行 “你读的书真多!”、“你写得真好!”的活动。

设立读书园地,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书,评点书籍,向同学推荐,保持长久的阅读热情。

8、读书活动评价办法:

根据《读书成长册》和班级实际制定读书评价方案,经班级读书活动小组申报,可评为“书虫”“读书明星”。

9、读书升级:

根据毛毛虫脱变为蝴蝶的过程,进行读书升级:虫卵(读书准备一周)→幼虫(连续读书15天以上)→成虫(读书30天以上或完整读完一本书)→成蛹(读书3个月或读完三本书)→化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信我班的“一路书香伴我行”的新教育之路一定能书香四溢、花开满地

小学三年级读书计划 篇2

其实能够有兴趣读书就是掌握了一项学习的技能, 这项技能不仅让我们能从书中汲取到很多知识, 还能让我们在这项技能的基础上学会更多的技能, 我们的生活也会因为读书而变得更加精彩。

一培养识字兴趣, 会用拼音自主识字

低年级学生, 尤其是一年级学生, 识字是重点, 也是难点。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学生们只有识了字才能读书, 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非常重要, 通过读拼音识字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最主要途径, 如何才能让学生有兴趣用拼音自主识字呢? (1) 会拼音。结合儿歌、有趣的图画教会学生认识拼音、拼音的拼读及声调。 (2) 不打击。有些学生识字快些, 有的学生识字慢些, 对识字快的要及时表扬, 识字慢的也要勤于鼓励, 不要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每个学生的天性。 (3) 多关注。每天多关注一点, 让识字情况差的学生建立识字的信心。 (4) 勤示范。作为教师, 都知道“身教胜于言传”, 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也会学得更好、更快。 (5) 多表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尤其是学得慢的同学, 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学习, 然后每次学习都让他们表现表现, 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6) 活学用。识字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 必须与学生的认识活动、听说读写活动及写字等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以笔者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去认识广告牌、标语等文字, 把学过的字读出来, 这样, 学生都会有识字的兴趣, 字学会了, 读书就流利了。

二利用好晨读时间

“一日之计在于晨”, 晨读时间是读书的最佳时间。每天的晨读时间虽然很短, 只有二十分钟, 但是非常重要, 我通常用它来让学生朗读头一天学习的课文, 把头一天学习的课文读熟练, 课文读熟练了, 学生也更愿再读, 如果读不熟练, 学生也越来越没劲再读。二十分钟如果只读一篇课文, 学生肯定读一遍兴趣降低一遍, 我就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小组比赛, 看看哪个组读得好, 分片比赛, 学生领读, 看谁领得棒, 这样读几遍, 学生也就把书读熟练了, 还不失其趣味性。最后让识字较慢的那几个同学单独读, 尽管他们还是不够熟练, 但是也能比较流畅地把课文读下来了, 我知道, 他们这时心里为自己高兴, 我也及时表扬, 让他们知道老师也为他们高兴, 这样他们既获得了表现的机会, 又练习了读书, 他们会因为这些机会更有读书的兴趣。

三语文课堂要有法

古语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能掌握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读书也是一样, 学生只有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才能把书读好。在语文课上, 学生除了学习课文外, 还能学到新字 (生字) , 怎么有感情读书等知识, 这些知识是为学生更好地读书做准备的。在我的语文课上, 我把识字教学放在第一目标, 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重点, 因为只有学生把字学会了才能把书读好。课堂中,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遍书, 发现文中的生字, 紧接着就是学习生字, 先通过读拼音学生字, 然后是读词语学生字,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把生字记牢, 但是光读没有什么兴趣, 要加上简单的游戏, 学生就能学得兴趣盎然, 字又记得牢固。如生字进阶, 就是两个小组互相比赛着读生字, 胜利者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也收获了经验, 失败者收获到的肯定是教训, 但没有哪个同学会在这样的比赛中感到自己失去学习的信心, 所以字学得很愉快、很扎实。接着学习读课文, 读好课文是课堂的第二个重点, 字读熟了, 课文读通就不难。把课文读通顺后,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熟练, 弄明白课文写了什么, 和学生一起了解课文情感, 最后进行有感情的读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学习、读书的方法, 也就能真正学会读书了。

四给学生提供读课外书的机会

学生只会识字, 把课文读好是远远不够的, 课文只有那么几篇, 时间长了, 不仅没了兴趣, 更缺乏知识的应用, 学习这些汉字, 就为了读这些课文的吗?当然不是, 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阅读对帮助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的字词和读写知识,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为此, 我为学生们寻找合适的课外书让他们读。首先, 这些书的内容必须注有拼音。其次, 文章必须通俗易懂, 有趣味性。再次, 篇幅不能太长。

本着这三点, 我买来了注音本《格林童话》等几本童话书充实教室的图书角;注音本《名人故事》篇幅不长, 内容简单易懂;注音本《成语故事》文章短小精悍, 又能学习成语。有了这些课外书, 学生的读书机会就有了, 他们学习的汉字就有用武之地了。光读不行, 得知道他们读得怎么样, 于是我和学生们共同商定每周五第三节课为课外书读书展示课:可以讲一个自己读过的小故事、小笑话;说一说自己知道了哪个成语, 这个成语里有什么样的故事;介绍一个自己在书里认识的名人, 他身上发生过什么故事。学生在展示课上都跃跃欲试, 小手举得高高的, 他们有的讲得通顺、很有条理, 有的讲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但我知道他们都在读书, 不期望他们现在能读得什么样, 只要他们有了读书的兴趣就已经足够, 所以, 每个上台的同学都得到了我的表扬。

五思考与收获

这段时间的做法让我每天生活得很充实, 我发现学生们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并把读书当作自己课余时间的一种娱乐方式, 这让我感到欣慰, 我的付出有了收获, 但是这些小小的成绩还远远不够, 农村的小学教育不仅是教师的, 更是家长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更是孩子终身的教师, 每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家长的身影, 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是每个农村教师都应当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四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篇3

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使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苹果),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以使其加深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苹果有更深的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写作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习作七“用几种动物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物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和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就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孩子从喜欢的事物中观察,他们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时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有的同学写道:“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由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班级读书活动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能更好地贯彻这一新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具体要求

●推进策略

一是切实做好“晨诵午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提高“阶梯阅读”的针对性,形成阅读引领成长的完善体系。

二是深度开展阅读与教学、阅读与习惯养成、阅读与校园文化等方面的路径研究,还要把阅读与学科课程、社团活动、特色发展等有机结合,不断整合阅读资源,丰富阅读的内涵。

三是加强阅读活动的常态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第四届读书节开幕式,参与市局组织的“我的阅读故事”系列征文、小学书本剧展示活动,12月份组织学生参加教研室组织的第二届“书香童年”读写大奖赛,以提供更多阅读活动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主要工作

(一)制定读书计划书

每个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实施时间等。

(二)广开书源,开发阅读环境 1.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

(1)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建立个人小书库。(2)调查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选三至五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角。(3)班级图书角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一小时。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地开展。(1)每周一、三、五的中午,为规定阅读时间,由班级读书管理员组织,可朗读所教的课文,可翻阅课外读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2)每天的语文课利用课前的二分钟背出一首古诗,每周的阅读指导课,可进行阅读交流、新书介绍和读法指导等。

(三)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1.写好《好书伴我成长》

(1)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及时记入《好书伴我成长》,并写好心得体会。(2)班级将定期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好书伴我成长》。2.出读书小报

(1)要求每个学生平时注意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学期出版两次读书小小报。(2)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小报评比活动。3.参与读书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小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缉、废纸蒌中捡出一本书等。并评出“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三、推荐书目

《草房子》、《鲁滨逊漂流记》、《中国神话》

四、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制定计划、建好图书角,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第四届读书开幕式。

三月:布置好“阅读墙”,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写读书的心得体会。

四月:准备书本剧演出大奖赛 五月:准备美文诵读活动

三年级读书计划 篇5

三乙班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针对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特点,按照“师生主体、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班级读书活动,优化班级文化环境,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推进教学质量做出新的积极的尝试。

二、读书口号:

诵千古美文,建书香校园

三、读书目标:

1、继续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兴起读书学习热潮,开展各种积极有效的班级阅读活动。

2、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提升班级学生的综合素养。

3、塑造奋发向上,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班级文化。

四、具体读书措施:

1、班级建立图书角,配备班级图书管理员,动员学生将家中的好书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并定期组织学生向学校图书室借取图书。

2、做好“三读”(早读、午读、晚读)工作。每天早读课前,指导学生阅读并背诵《日有所诵》上面的诗歌和散文,中午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图书角和图书室的书籍,晚上,则在家长的陪同下,阅读一些名著、著名作家的一些作品,并请家长做好评价。

3、利用班会课,开展故事会、读书汇报会等多种读书形式,互相交流课外阅读情况。

4、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学生阅读课外书后,对书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摘抄,教师每周检查好词佳句摘抄情况,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激励。

5、初步练习让学生写读后感,作为日记中的一个题材。

6、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评选“读书之星”。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好书交朋友。

五、读书目录一览:

1、《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中外动物故事选》伊明中国少儿出版社1999年版

3、《成语故事365》帆女阿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4、《皮皮鲁传》郑渊洁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

5、《小兵张嘎》徐光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月版

6、《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7、《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8、《肚皮上的塞子》周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10、《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11、《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洛迪著杨建民 译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12、《苹果树上的外婆》(奥)米拉·洛贝著 张桂贞译 新蕾出版社 2006年4月出版

三年级蓓蕾读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享受读书的快乐,为孩子一生的阅读打下生命的底子,特制定此课外阅读计划。

二、读书口号

让我们的童年书香飘溢

三、读书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一学年累计阅读总量达100万字。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1.组织学生学习,宣讲意义

2.邀请家长参与,帮助孩子制订个人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1小时。

3.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孩子按本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各班创建好“书香教室”,成立“悦读吧”,可以设计班级“书香园地”,内容可以是“好书推荐”、“名人名言”、“书海拾贝”、“读书感悟”等,渲染班级读书氛围。

2.组织学生开展“晨诵”、“午读”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二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3.开展交流活动。各班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定期开展“故事会”、“童谣朗诵会”等班级读书活动;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班级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

4.形成班级读书场:开展一日一诵活动,作为家庭作业布置,家长督查,鼓励背诵,熟读也可。日诵与写话相结合,每天在背完的童诗后写一两句话。每周的课外阅读课检查背诵和写话情况,表扬能坚持背诵写话学生和负责任的家长,以书籍作为奖品。利用每天中午的“午读”时间,教师可以推荐朗读一些优秀的童话故事或者儿童小小说给孩子们听,开展师生共读活动。

5.各班围绕各月活动内容进行阅读安排,保证每位学生在每月读书活动中至少完成一本的读书量。利用黑板报、古诗天天诵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通过“我是小小朗诵家”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6.开展家庭读书乐活动。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或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议一本书,进而扩大阅读范围。再由家长每周将课外阅读情况做简单签署。

(三)总结评比。1.进行“读书之星”、“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

2.进行“读书日记伴成长”优秀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3.进行优秀读书小报的评选活动。4.各班完成好读书活动的总结。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宣传发动,学习学校有关读书活动的文件、计划。2.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学生个人读书计划。3.各班建立好“悦读吧”、“书香园地”。四月份:

1.晨间诵读经典诗词,午间阅读学校征订的有关教育报刊及孩子自己购买的书籍。

2.月底各班开展读书主题班会。3.各班之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五月份:

1.布置读儿童故事书《木偶奇遇记》。

2.各班开展“我向班级推荐一本好书”的班级读书会活动。3.各班之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六月份:

1.各班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2.进行“读书童星”、“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

3、进行“读书日记伴成长”优秀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小小故事家的评选活动。

七月份:

小学三年级读书计划 篇7

一维系兴趣, 激活阅读动力

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 只有潜在的阅读需求不断受到激发, 阅读兴趣方可习以为常、自然而然, 学生才会自主踊跃地参与其中。解决阅读动力的话题可谓老生常谈, 从高年级的角度来说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意识。这并不是简单地放开学生的思想让其自由驰骋, 也不是将阅读主权移交给学生, 它是放手和管理的巧妙结合, 是无形的积极引导, 是将广泛调动起来的积极性约束在教师既定的阅读目标之中的有效策略。教师得在组织上做文章。通常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1.营造氛围, 书香醉人

从教室的布置、氛围的创设, 到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谈思想, 从课堂到课下, 环境的力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生随时随地欣赏语文的色彩、时时处处聆听生命的语言, 那种浸泡感染、熏陶陶冶, 将无声无息地引领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领略万千风景, 体验阅读的快乐。

我曾经尝试让学生大量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来营造氛围。如:“我扑在书上,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在阅读课上, 我展示很多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 组织学生阅读并交流心得, 分小组说说自己的体会, 最后学着名人的口吻简化语言、精炼主旨, 最终选择出有代表性的名言全班展示、集体读背, 还摘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 供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交流.

2.呵护个性, 各取所需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 性格喜好越来越鲜明, 对课外书的选择也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加上一班三十几个学生, 性格本应各异, 爱好本就不同, 高年级教师在向孩子推荐书籍的时候应因人而异, 在阅读指导的时候应因材施教。我建议老师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 尊重差异, 各取所需。实践中, 我们常常可以碰到一些孩子不喜欢默读静修, 只喜欢活泼开朗的游戏。我便找一些美文教学生朗诵, 有泰戈尔的, 也有余光中、赵丽宏的;有诗词、曲赋, 也有散文、小说, 比较自由而庞杂。读的时间久了, 美文里的话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学生也会学样留意书中的精彩, 有的竟也形成了自己的喜好, 有了“想读书”的愿望。读的内容多了, 因势利导, 这些孩子的阅读必将更加广泛。

3.善于激励, 升华体验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自主意识越来越鲜明, 思想个性也逐渐成熟, 怎样发扬优势, 摒弃不足, 鼓励学生阅读呢?最近网上盛传着管建刚老师教作文的很多做法, 旨在贴近学生的生活,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习作, 这也给予我们在鼓励学生阅读上很多有益的启示。教师要从强化学生的阅读成果入手, 逐步引导学生真正从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做阅读沙龙交流读之体验, 鼓励特立独行的观点横空出世;积极帮助学生发表读后感或仿写的作品, 启发积极分子编撰个人的文集、诗集;组织几场简单的诗歌朗诵会;定期举办班级读书会等, 因班级而异, 因训练重点不同而各有千秋。

二固化习惯, 延续成长助力

人的各种习惯大多是从小时候形成的, 那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使人受用一生。读书习惯也是如此。小学时期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相比初中和高中, 学生的课业压力还不算太大, 时间也很充足, 正是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最佳时机。

1.师生共读的习惯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 教师理应成为读书的表率。正所谓“言传身教”, 在读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说教者, 而应该是一个实践者, 应以勤奋的读书形象, 为学生树立榜样。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读书, 还要经常和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用教师的读书习惯去影响学生的读书习惯。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书是任何教师都不能回避的事情, 只有教师做好学习的先行者, 才会从自己的学习经验中提取教育精华;只有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习体验, 才能以一个学习者亲身验证过的方法来指导和影响学生。

2.定期举办活动的习惯

教师有学习交流的习惯, 在交流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为某位名师的巧妙做法拍案称绝, 或惊叹于某个名师的训练体系竟如此庞大, 惊讶于某位专家的教育理念竟如此博大精深。等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想之, 又常常会发现, 他们的好方法里好像也有自己的影子。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现象背后的根源在于, 我们老师总是在做很多事, 总是在进行很多尝试, 却没有把这些做法分门别类地整理一下, 把切实有效的方法归整出来, 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与其简单地为短暂的好做法喝彩, 不如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体系构建。为了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就应该把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固定下来, 一方面形成班级乃至校园的文化特色, 另一方面就成了学生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比如, 你有时也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能不能把这个时间固定下来, 把班级开展读书笔记展示的活动固化下来, 让学生经常性地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大家, 久而久之, 学生慢慢就会自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沉淀学法, 奠定全面发展力

1.立足课堂改革, 进行有效迁移

教师通过阅读教学, 使学生习得适用的阅读方法,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师可以紧扣一词, 读活一篇课文, 发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 巧妙利用段落之间的关系, 大线条地讲读课文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些词句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 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 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 有四两拨千斤的妙用。有些课文的段落呈并列式结构, 段落之间无轻重之分, 也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导, 其余各段略加指点即可。基于此, 教师可以精导一段, 贯通全文。这对教师钻研教材, 熟读教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关注读写结合, 落实语言应用

立足课堂改革, 进行有效迁移是小学高年级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重要方法, 而关注读写结合则是高学段学生从学习语言到应用文字的一条必由之路。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 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 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要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强, 阅读并不是终结, 要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必须将阅读向写作延伸。发展学生的分析、思辨乃至创造力, 除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注重体验之外, 还要在读写结合上花大气力。

一味强调读而忽视了写, 阅读会变成飘摇的野草, 从此失去有效的巩固和反馈, 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一味强调写而忽视了读, 写就会陷入盲目, 最终学生会江郎才尽。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 就像人体摄取营养、储存能量那样。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 读是写的基础, 写从读中吸取养分。读和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训练系统, 但却是互相促进、共同作用的。

改写、续写、仿写、缩写、扩写是我们常用的读写结合手段, 都得有先阅读理解, 再投入实践活动, 最后超越原文的过程。从最初的抄背默诵、充分领悟, 到将其消化酝酿, 包括从实践中受到的启发, 最后才化作自己的作品和风格,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这样一个从理解到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篇8

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前提,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探究思考。小学生习作就是把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三年级的小学生开始练习习作时,话题最好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熟悉的。比如他们喜爱的文具、玩具、最喜欢吃的水果……只要他们能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表达,不写走样,可以不拘形式地写。这就是用生活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会观察

因为观察,学生产生了表达的需要,促使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标志着思维的发展,反过来会促使学生更深入细致地观察,并使学生有可能将观察所得用丰富生动的词汇具体地表现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作文教学必不可少。在起始阶段可以围绕习作目标选取较小的观察点,供学生观察,帮助其确定观察对象与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如写一个游戏,可以组织孩子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观察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玩时的动作、神态、同伴间的语言及自己的心理。这样,经过长期的不断训练,学生就能逐渐从生活的小处着眼,抓住特点,在写作文时就不会平铺直叙,索然无味了。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只有亲身体验,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体验的时间、空间。一篇好习作,不是在教师统一指导中生成,而是在学生亲身体验中诞生。如写“我学会了……”应该让学生去实践参与,他们从中体会到的劳动的艰辛,感受到父母的辛劳,获得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失败的痛苦就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之后完成的文章,才会有他独特的感受,才能更得体地表达其心灵。

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能使习作的内涵得以升华。小学生们通过观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写出来的作文还会是干巴巴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联想。如红的像……大的如……把物体想象成人,想象成小动物,赋予它生命和感情。另外就是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与认识真实地表达出来,例如,写“我们的生活”学生们描写出了很多生活富裕的景象,像住新房子、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汽车走进家庭……也有学生写出了一些现代化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像迷恋网络的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严重……我启发学生思考:“面对我们的生活,你想到了什么?把你们的心里话写一写好吗?”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思考把看到的东西进一步升华,由生活的表象发掘出生活的内涵,这样写作时把看到、想到的东西写出来,文章也就会更有深度。

五、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语言积累较少,习作方法欠缺。在平时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选取好的词、句、段来品味、积累优美的词汇。如学习《燕子》一课,燕子生动形象的外形描写,光彩夺目的春光描写,休息时的燕子与电线构成逼真的五线谱的巧妙联想……这些孩子们生活中看似非常熟悉的景物在文本中却有让他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在阅读中,也应向学生渗透多种写作方法。当然要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单靠课本中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是不容忽视的又一重要途径。现在每个学生的手中都会有一两本课外读物。如《学生快乐作文》《课堂内外》《意林》等,再加上学校图书室的读物,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摘抄优美词句、名言警句记录在“采蜜集”中,并且鼓励学生课后认真阅读,定期进行集体交流、展示。久而久之,相信学生的积蓄一定会在阅读中日益丰厚。

六、学生学习要勤于练笔

说到练笔,写日记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它可以培养学生写的习惯,从而达到语言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感情的积累。生活中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每天都有稀奇的、难忘的、新鲜的事,但开始写时,学生会感到茫然,无从下笔。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强制来写,更不要要求篇幅,只要写明白,写具体就可以了。教师要给学生以引导。如让他们饲养小动物、种植物,让学生多写观察日记,把他们与小动物间的点点滴滴记下来,把种植花果的感受、变化写下来。并利用阅读课的一点儿时间,对他们写的日记进行简单的评论,大力表扬“优秀作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相信学生渐渐地就会有自己的“话题”可写了。即使有的是“长篇大论”,有的是“寥寥几笔”,但只要扣住日记的主题,写清楚当天值得记忆的事或自己的感受,每篇作品中都能读出童真、童趣、童心。

七、对学生作文进行多元化评价

对于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一定不要用买的作文书作为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在开始阶段只要学生能从真实生活入手,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就是好作文。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能写、会写,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如果学生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可以采用先说后写的策略,让他先口头说一说再动手写,写好后,再读再改。千万不要以成人的思想左右学生,以统一的范文束缚住学生的思想。另外,可以采取让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会从同龄人的角度去欣赏同学的作品,在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的过程中,写得差的同学评到写得好的作文可能学到方法,得到启发;写得好的同学评到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每互评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

总而言之,小学生习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站在三年级的起点,教师必须要学会让学生们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书写生活,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自己的内心独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学生放手写自己的真心,抒发自己的真情,这才是小学语文习作的根。

三年级读书活动计划 篇9

指导思想:

为了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学校“以人为本”办学宗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本校开展了读书活动。我班积极响应,因为开展 “读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课外书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好书伴我快乐成长!

读书书目:

《爱丽斯漫游奇境》、《苦儿流浪记》、《鲁滨逊漂流记》、《少年周恩来》、《一千零一夜》。活动目标:

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做到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读书并快乐着”。

2、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整体素质。

4、通过学生、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的建设。

读书要求:

1、按计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每天课外阅读(包括做笔记)时间不少于30分钟,阅读量不少于2000字。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应适当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精彩语句作上记号或批注,并将好句、好段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在《课外阅读笔记本》上,进行长期积累,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3、读写结合,提高作文能力。每周至少要写一篇读后感,或以读某部作品、某篇文章后所想到的事情为内容,写一篇习作。

4、布置学生暑假读书内容。

三年级上学期班级读书计划 篇10

为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了本学期我们继续切实开展班级读书活动,为了让书香班级的氛围更加浓厚,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让阅读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读书口号:好书伴我成长

三、活动宗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治情操、造就品格。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求:“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及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活动目标

把课内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指导同学们读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让学生通过读书增加底蕴,在书香伴随下成长,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记录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五、活动内容

1,创设浓郁氛围,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利用课余时间读书给学生听,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去阅读。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和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为主。再者发动学生把个人的存书“捐”出来存放在班里图书角,在本班范围内“资源共享”。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培养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增加课外阅读量。

2、读书活动

(1)要求每位学生认真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学会感悟。

(2)利用语文课课前两分钟和班、队活动,举办以“名人名言”、“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向同学介绍自己看过的好书、新书,交流彼此在读书活动中的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传授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要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阅读课上,注重在读书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书籍和题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让学生通过在读书卡上做记录来体现阅读的过程,检验读书效果和质量。先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列出自读提纲:比如①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②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些什么?③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重点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

(2)做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一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3)写读书笔记。可做摘抄、写体会。

(4)背诵喜欢的段落,比赛展示。

4、汲取丰富营养,引领学生学会积累,以摘抄、背诵优美句段为主。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篇11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習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五、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农村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反思 篇12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也就是说, 只有学生对于阅读产生兴趣, 他们才能产生自主阅读的内在动力和需要。

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其一, 可以通过故事诱导。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每当我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时, 学生都会变得精神抖擞, 聚精会神。于是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或是自习课上, 常会给学生讲一些趣味性的故事, 并适当留下悬念, 介绍相关的书籍给学生, 让他带着疑惑去主动阅读;其二, 可以通过竞赛活动。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因此, 在教学中, 可适当开展一些“小小故事王”“班级读书会”等,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和舞台,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其三, 可以通过榜样力量。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名家的读书故事, 告诉学生, 这些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 无一不是博览群书, 勤奋学习的典范, 鼓励学生热爱阅读并热情地去阅读。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阅读中光有兴趣是不行的, 学生不仅要爱读, 而且还要会读, 这样才能读得更有效果。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该巧妙利用教材课文, 进行精讲多读, 教给学生独立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自觉性。

小学三年级读书计划 篇13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昌理,读书使人善辩。读书不仅是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也能通过这样的途径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让自己能更加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的读书计划。

一、读书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读书活动,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3、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4、通过读书活动,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二、在读书活动中将遵循以下思路:

1、坚持“读书促进思考,思考促进成长”的原则,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读书时及时记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将读书与反思相结合,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参与网络与周围的读书沙龙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读书点滴体会。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电子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

4、将读书融入教学的相关环节和步骤,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5、通过读书活动让自己能学会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提高生命质量。

三、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措施:

1、要使读书计划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关键在坚持,不把繁忙没时间读作为推脱之词。把读书作为每天必做的功课,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直至这样的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2、每天要保证至少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即使再忙,这段时间也不能省去。这一个小时内要避开外界的纷扰,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从而读出意味、读出情趣来。

怎样教好小学三年级数学 篇14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学生,兴趣

小学三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扎实的数学基础是以后考高分的关键。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面对数学中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这个时候,老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主动去学习数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这么重要的时期,老师应该怎么去做呢?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值爱玩的年纪,老师要顺势而为,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小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时期,老师不能遏制学生的天性,而应该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生硬地教授书本知识,枯燥乏味的课堂会让学生更加讨厌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会数学知识,让学生发现蕴含在数学中的美。比如,在学测量这个单元的时候,学生刚接触这些度量单位,弄不清楚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区别,这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尺子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文具盒、铅笔、桌子和身高等等,让他们告诉老师这些物体的长度。学生喜欢玩,自己可以选择量的物体,活跃了课堂,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数学。老师要注重数学基础的培养,学生只有扎实基础,才能为以后学好数学打好地基。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想让孩子学好数学,各种数学补习班接踵而至,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能为追求成绩的提高,而让学生死学习。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现在我们提倡素质体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都是互通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才刚刚开始成长,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接触面更宽,这样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以致用,才会发现数学并没有那么难。读书也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会读书的孩子会比那些不会读书的孩子更能学好数学。可是有些家长并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只注重数学的突击补习,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但是结果往往不能如人所愿,孩子的成绩一直提不上来。而那些注重各方面发展的孩子,平常有意识地去玩一些开发智力的游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反而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得心应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我们要注重阅读所带来的累积效应,而不能仅仅为了分数,让学生死学数学。所以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小学三年级学习的数学知识大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在教数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可以在生活中融入数学,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发展阶段,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生活中的事情,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课堂上,可以做一些虚拟的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做店长,让别的学生买东西,试着计算物品的总价值,自己找零,在虚拟的游戏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

四、注重数学思维的锻炼

数学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锻炼人的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老师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教学阶段,一定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思维的基础,在以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才会容易很多。在以后学习数学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很多的综合能力,比如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不健全,我们一定要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地基,这样才能建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大厦。在数学这个科目中,存在“梯次掉队”的现象,数学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强,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过渡时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高难度的数学做好铺垫,学习好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老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也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老师要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责令改正通知书(网吧)下一篇:2017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