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概述

2024-12-17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概述(精选3篇)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概述 篇1

在线协同系统概述

一、定义

在线协同系统是以自有产品和技术为核心,整合云计算、saas、移动数据等优势技术实现的,旨在为企业日常办公提供成熟、高效、完美的解决途径。

二、在线协同系统特性

良好地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具有良好地通用性、兼容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所有的功能实现和操作均基于WEB浏览器方式,包括强大的后台管理维护和统计。

技术的领先性和前瞻性:系统各个平台均采用先进的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保证系统设计和开发上的领先性和长期的适用性。

良好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系统中采用地协议、信息格式、接口标准均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各平台间在数据层和应用层的快速顺畅的数据交换,并在设计风格和管理界面等方面保持严格的统一性。

灵活流程定义:伙伴流程定义是审批模块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工作流作为一个信息载体,贯穿系统各大模块,成为枢纽中心,使得各项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并发挥各种资源及系统的最大效能。由于采用了电子化的方式处理工作流,与传统的操作模式相比,每个请求都被可靠地保存而不会丢失。请求一旦被创建,就会沿着预先定义好的流程被发送给相应阶段的相关负责人,无论是请求的处理还是信息的反馈都得以高效地进行。同时,完全电子化的工作流保证了各项业务运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智能消息引擎:智能消息引擎采用完善的消息提醒机制,利用消息提醒器实时监控系统发生的事件,及时提醒用户处理事务。以弹出即时提醒窗口形式为主,内容包括待办事项、通知公告、工作日程、会议通知、超时预警、数据报警、人员异动等。消息引擎是一个灵活的工作助手,使事务处理更加高效、迅速。

事务处理:平台事务管理模块事务处理主要用于:所有的非正式文件,如向上级请示报告、情况反映,领导对下级的任务分工及工作安排,不同业务部门往来交流等。主要分请示汇报、工作安排、部门沟通三类。

计划任务:事务管理模块计划任务主要用于:整合万年历、时钟等信息于一个界面,允许个人对任意日期、时间段设置个人日程安排、工作日志、去向及提醒内容。上级岗位可以通过此模块随时了解下属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工作检查。

通讯录:事务管理模块通讯录主要用于:按机构级别、部门等提供全部机关的通讯地址、各类办公电话、电子邮件、手机、家庭地址电话、论坛呢称等信息供查询使用。

三、服务分类

1、个人办公

个人办公提供个性化的工作界面,方便用户处理日常的工作事务。·通讯录:方便的建立个人通讯录信息,并提供分组、按姓氏索引,导入、导出等功能。·个人考勤:可进行上下班登记、外出登记、请假登记、出差登记等,并自动生成考勤情况。

·日程安排:可进行事务的编辑、安排个人日程,并可按日历形式快速的进行查看。·工作日志:非常实用的记事工具,采用Html编辑器,并可提供查询。

·个人文件柜:方便用户存放和管理自己的文件,提供文件夹建立、文件添加和修改、文档全文检索、文件和文件夹移动等功能。

·流程操作:电子化企业的工作流程,可执行流程申请提交、填写表单、上传附件、流程审批、协办、委办等操作。

·个人设置:包括用户的个人资料编辑、讨论区个性化定义、系统登录密码设置等。2.企业管理

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企业管理功能模块,规范企业对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公告通知:用于管理公告通知的发布,发布通知时可采用短消息通知用户。·考勤管理:与个人考勤相结合,方便管理者查看考勤的情况,掌握员工的动向,并可对外出人员的申请进行批示。

·固定资产管理:可配置固定资产的折算参数,新建、修改、减少固定资产,进行资产的折旧处理,并可对资产的情况进行统计、查询。

·图书管理:包括图书类别管理、图书信息录入和图书查询等功能。·

·车辆管理:包括车辆的基本信息管理,车辆使用申请管理,查询车辆使用情况和结果报表导出等。

·客户管理:包括客户信息管理、联系人信息管理、交往信息管理等。·销售管理:包括产品信息管理,销售记录管理,产品信息查询等功能。

·工作计划管理:包括“工作计划查询”、“工作计划管理”和“工作计划类型设置”三部分。·员工日程查看:员工为自己安排了日程之后,管理者可在此进行查看详细的信息。

四、常用在线协同系统 1.国外

Todolist

todolist,用户可以用它方便地组织和安排计划。软件短小精悍,仅有一个 688 KB 的可执行文件就能完成所有功能,并且界面设计简洁,初级用户也能够快速上手。

Task Coach Task Coach是一款开源的个人事务管理工具,并且主要针对个人的代办事项。这个软件不同于同类型的软件如Outlook或者Lotus Notes等,因为这些软件都不具备合成事务的功能。Task Coach尤其适合对复杂事件的处理。目前,Task Coach 包括创建任务及子任务、设置任务类别、跟踪任务的完成进度、添加任务笔记、打印或输出任务、通知提醒等功能。

Wunderlist Wunderlist Task Manager作为一款待办清单类型的记事工具,提供行动装置端和计算机端的软件,只要登入账号,不论身处何地,用手机或计算机就可以新增、修改待办记事。

The Hit List The hit list简单并且易于使用的管理工具,是一款很个性化的任务管理软件,可以把你日常的工作安排、日程安排进行有序的管理,支持任务进度管理,任务颜色区别,任务优先级等务。体积很小,却功能强大。

2.国内

钉钉

阿里巴巴出品,专为中小企业和团队打造的协同办公平台。主打即时通话功能,免费商务电话,随时随地发起电话会议。另外,出差、报销、审批等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适合对即时通讯有迫切需求的小微企业使用。

伙伴

伙伴是乐兴软件自主研发的一款社会化协作软件,在为企业引入社会化协作概念的同时,以“云办公实用派”为产品定位,从实用性上进行产品规划。任务、项目、知识管理、投票等功能比较完善,工时、项目进度等统计清晰准确,目前拥有SaaS版和私有化部署版本。

明道

明道是一款2012年由梅花信息发布的SaaS企业软件,企业2.0产品,主要用于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和知识管理等目标,同时提供移动客户端、开放平台和私有部署选项,该软件同时提供适合小团队使用的免费模式,也包括面向企业正式使用的收费模式。teambition

Teambition是一款典型为小团队打造的协作工具,打造轻量级团队任务管理及流程协作工具,其特点是简单易用,快速上手,以团队项目管理为核心,增加资源分享、素材分享等功能,拥有Android 和 iOS 版客户端。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概述 篇2

在不断的修路、造车过程中, 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数量和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也因此面临严峻的挑战。近期, “十二五”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使得一种全新的交通管理模式成为可能。该项目首席专家, 清华大学姚丹亚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智能交通研究, 他认为车路协同这一未来的新型交通运行模式是保证交通安全、舒适和畅通的重要方式。据了解, 该项目团队在河北廊坊开发区搭建了我国首个智能车路协同集成测试验证环境, 配置了10辆智能试验车, 实现了包括行车安全和交通控制在内的15个典型车路协同应用。

车路协同:安全畅通的新出行模式

驾车出行时, 你能否想象这样的场景:盲区出现其他汽车时, 车载显示屏和语音系统分别进行提示, 避免做出换道等不安全驾驶行为;两车从垂直方向高速通过路口, 有可能发生碰撞时, 车载系统报警并主动刹车;车辆自动获取前方红绿灯状态信息, 提示驾驶员以适当车速行驶, 不必停车正好适时通过路口, 既提高通行能力, 也降低污染排放;紧急车辆如救护车、消防车等接近路口时, 信号灯提前获悉到达时间, 延长绿灯时间或提前结束红灯, 确保紧急车辆优先通过;前方道路发生拥堵、湿滑、有障碍物 (如故障车) 时, 智能路侧设备将实时感知并提示周边车辆绕行。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测试现场这一切都得以实现。参加验收的专家、学者和嘉宾登上一辆辆装载车路协同智能设备的车辆, 体验了现代交通带来的安全、舒适和畅通。

姚丹亚教授介绍说, 车路协同系统是目前智能交通系统的前沿技术, 它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 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 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 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 保证交通安全, 提高通行效率, 从而形成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业内专家们认为, 项目组提出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体系框架”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所开发的智能车载系统与智能路侧系统对提升我国交通系统智能化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成果对推动车辆主动安全技术发展、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引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先后起步:国内外共同追求的新交通理念

2004年前后,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就纷纷开始立项, 集中对车路协同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发。时至今日, 车路协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对车路协同的理解也趋近相同:利用无线通信、检测技术和智能设备技术提供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侧设备之间、车与行人之间的“对话”, 使交通参与者行人与车辆实时掌握其他行人与车辆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通过智能分析提高车辆、行人的安全性,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减少污染排放。美国交通部今年2月3日对外发表声明:“决定推动车—车通信技术在轻型车上应用。”声明中决定在轻型车上使用车—车通信技术, 避免碰撞, 提高行车安全性。

美国交通运输部长Anthony Foxx如是评价该项技术:车—车通信是继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的新一代安全技术, 在维持美国处于全球汽车工业领导者地位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对发达国家, 我国在车路协同技术领域的研究启动较晚。但是进入“十二五”后, 科技部立项的“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围绕车路协同核心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开展了系统性的探索研究, 这一项目由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国家ITS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参与, 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水平在总体设计、车载设备等方面已经与国际先进技术比肩, 在多模式数据交互、管理技术、交通协调控制、集成测试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智能车载系统:保证行车安全性

姚丹亚教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智能车载系统就像一个智能人, 由眼睛、耳朵、嘴、大脑和手脚组成, 协助驾驶员完成车辆的安全驾驶, 比如车车避撞、人车避撞、交叉口安全通行、换道辅助驾驶等。

车载传感器是汽车的眼睛, 能看见前方的道路、车辆和障碍物;数据交互系统是汽车的耳朵和嘴, 能与其他车辆进行交流, 在获得周围车辆位置、速度和状态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情况通报给其他车辆;主控计算机是汽车的大脑, 对看到和听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车辆行驶是安全的, 她不会干预驾驶员操作, 一旦她发现有危险, 首先会提示驾驶员小心, 当出现危急状况时, 她会直接指挥作为手脚的刹车将汽车停下来, 避免危险真正发生。

智能路侧系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智能路侧系统不会移动, 但她的传感器就像我们的眼睛, 能“看到”往来车辆、行人的运动和道路的湿滑状态, 还能与路口的红绿灯控制系统连接获取各个方向的灯色和剩余时间。她的耳朵能“听到”安装了智能车载设备的汽车发给她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她可以用“嘴巴”把得到的所有信息广播给来往的车辆, 让大家协调运行。比如, 她可以把检测到的异常停车、行人过街等危险情况通知周边车辆, 保证车辆安全;她可以根据车辆位置和信号灯状态, 给驾驶员建议一个合理的行驶速度, 保证车辆不停车而通过路口;当获悉驶近路口的车辆是救护车或消防车时, 她可以调整信号灯让他们先行;当然, 她还可以与智能车载系统合作, 当驾驶员不小心要闯红灯的时候强制停车, 避免危险。

智能数据交互系统:保证人车路的对话

车路协同系统基础是车辆之间、车辆与不同地方的路侧设备之间的相互交流。智能数据交互系统除了能看能说能听以外, 还是一个全能的翻译, 无论你是来自哪里, 不论你有多重的口音, 无论你说话快慢, 只要你说的是中国话, 她都可以翻译成标准的普通话, 保证所有驾驶员能听懂她传递的信息。

有了她的帮助, 所有的车路协同系统应用就可以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项目组开发的智能车路协同数据交互系统能来实现, 目前该系统能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等多种通信模式实现车—车、车—路的数据交互, 不同单位开发的各种行车安全、交通控制和信息服务等应用都能通过该系统实现对话, 共同为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做出贡献。

(科技日报)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概述 篇3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标准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9-0097-02

1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基本概念

目前,世界上对智能交通系统(ITS)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大体的含义是将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及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将人、路、车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和谐统一,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系统。

2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内容

世界上目前正在发展的ITS技术多种多样,但其核心技术大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

2.1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即一种主动控制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交通信息系统、路径诱导系统、车辆运行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行系统、交通公害减轻系统。

2.2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

包括无线数据/交通信息通道、车载移动电话接收信息系统、路由引导系统及选择最佳路由的电子地图。

2.3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

该系统是对车辆本身而言的,主要包括行车安全警报系统与行车自控和自动驾驶系统两部分组成。

2.4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该系统包括公共交通车辆定位系统、客运量自动检测系统、行驶信息诱导系统、自动调度系统、公交计费系统、视野支持系统和旅客服务系统等。

2.5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

该系统包括电子自动收费设备、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停车引导和收费系统。即通过电子卡、电子标签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行驶或进出停车场车辆的收费,实现地面交通费用收缴的自动化,从而减少停车延误,提高交通动态、静态化能力和运营效率。

3世界各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的早期构想是由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三大ITS研究开发基地,除此之外,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特区ITS发展水平也较高。

4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现状与工作重点

4.1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推进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ITS作为跨世纪经济增长点和交通系统建设必然选择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5年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交通部门正式批准成立ISO/TC204中国委员会,该委员会把推进中国ITS标准化作为主要任务。1998年1月交通部正式批复成立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ITSC)。投资1 400万元建设交通智能运输系统中心试验室,将为今后国家制定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4.2根据国内ITS的发展情况,近期将重点开展的工作

(1)制定我国ITS发展标准。

(2)改造和完善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

(3)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4)汽车安全和事故预防系统。

(5)快速货运系统。

(6)监控、通信、收费是高速公路ITS应用的主要方面。

(7)交通信息服务。

5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目前的交通监控系统一般包括电视监控和交通信号控制两个方面。由于技术限制,存在以下缺陷:

5.1电视监控和交通信号控制是相互独立的系统

两个系统互不发生联系,造成资源的浪费。图像信号包含有丰富的信息,操作员不可能同时观察所有路口的图像,这样大量的信息得不到利用;即使观察到异常情况发生,也必须由操作员手动操作交通控制系统执行某种控制。

5.2电视监控系统功能单一

电视监控系统不能单纯只把图像传输到控制中心,在发生交通违章和交通事件时(如闯红灯、超速行驶、违章停车、逆行、不按道行使、交通阻塞等),还应能够自动记录违章车辆特征和自动切换事件现场的图像,以便进行及时处理。

6小结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视频检测在交通领域应用也成为可能。传统的摄像机只能进行现场观测,所有的信息只能靠操作员采集、判断。现在可利用现成的图像资源进行交通事件检测,如非法停车、交通阻塞、超速行使、不按道行使等等,并能自动记录事件特征,即现场图像和车牌。事件检测记录对摄像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超速行使。因为要记录高速行使目标,摄像机的快门速度要求很高,速度高则要求光圈大,光圈大则景深小,这样目标的清晰度受到影响。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Overview

and Develop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Zhang Zhendong

Abstrac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makes advanced comput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 communication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effectively integrated to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It gets people, roads and cars organically combined, establishing a real-tim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integrated transport management system. At present, the world has formed three major I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While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上一篇:教师面试技巧下一篇: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的单元知识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