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会师电影后感(精选12篇)
观大会师电影后感 篇1
电影《大会师》观后感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段壮丽史诗,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千年传唱,万古不朽!为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八十周年,陕西广播电视台和上海紫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特别推出革命历史大剧《长征大会师》,该剧以史诗般的恢弘巨制、新颖深厚的精神开掘和新鲜独到的细节呈现,向世人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壮阔历史画卷。观看这部红色历史大剧,令人感慨,发人深省。它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诠释了一个真理: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围剿。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被排斥在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之外,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下,中国工农红军遭遇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伤亡惨重,根据地大量流失,红军不得不被迫开始转移,这才有了长征。长征刚开始,中央红军就在湘江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8.6万多人,一下锐减到3万余人。革命向何处去?红军的前途在哪里?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挺身而出,在湖南境内召开的通道会议上提出转兵贵州,放弃与红二、六军团湘西会师的建议。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说服李德、博古,改变了行军方向,使红军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地位。他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声东击西,巧渡金沙江,率领红军彻底 跳出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彻底改变了红军自长征以来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实现了历史的大转折,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继而毛泽东又指挥红军打过嘉陵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开创了红军长征的新局面。红军长征到达懋功,实现了红一、四两方面军的大会师。两河口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确定了共同北上,建立川陕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日本鬼子侵占我东北,又蠢蠢欲动,妄图侵占我华北。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不想抗日救国,只想着“攘外必先安内”,集中兵力围剿红军。蒋介石这样做既违民心,又失道义。我们党和红军坚持北上抗日,既彰显出道义担当,又嬴得了民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唯一正确的选择。张国焘对党中央阳奉阴违,他坚持南下,妄图分裂党分裂红军。毛泽东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做了有理有节的斗争,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会宁,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一切都全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践证明,有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红军就转危为安,化险为夷,革命就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纪念长征,我们要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改革开放,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2
观大会师电影后感 篇2
这部影片围绕日本式的葬礼场面展开, 植入了夫妻爱、生死观等一系列普遍性主题, 讲述了一位入殓师的成长历程, 给人们带来了眼泪、欢笑和别具一格的感动, 在其中蕴涵着日本民族独特的“以死为美”观点, 使死亡成为一种艺术载体而不断出现在影片中。
浅黄的草, 深黄的桥, 银灰的树林, 苍灰的河水, 独自凭栏的人, 逆水游动的鱼, 雪山, 蓝天, 鹤…那色调, 那景致, 每一处都似乎是闲闲的一抹, 却分明有些意味在里边。淡雅, 忧郁, 沉静, 内敛, 一如川端康成的文字, 典型日本式的审美。这部电影, 其实不像电影, 倒仿佛一篇舒缓的散文。
大提琴手小林大悟, 因乐队解散而被迫放弃理想, 携妻子美香返回山形乡下的老家。阴差阳错间, 他进入入殓师这一行当。所谓入殓师, 是给死者擦洗、更衣、化妆、送往安乐之土的人。小林为生活所迫, 瞒着妻子和乡亲们开始了入殓师的工作, 当然更多的是逝者家属真诚的感谢, 慢慢地大悟理解并真心接受了这个工作, 让死者美丽祥和地离开, 让生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
在澡堂老奶奶去世的入殓仪式上, 小林终于获得妻子的理解, 而在自己六岁时候就和情人离家出走的父亲的入殓仪式上, 看到父亲临终时紧握在手里的石头, 那是小林六岁时送给父亲的唯一纪念, 小林终于被亲情所感染, 放下心头对父亲几十年的怨恨, 真正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小林的记忆中, 父亲只有身影, 面容却是模糊的, 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再没见过父亲, 那个抛妻弃子随情人远走的男人。小林只记得关于石头的说法:“以前。很久以前, 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据说, 人们会寻找与自己心意相仿的石头, 然后把它送给对方。收到的那方, 通过石头的触感和重量, 解懂对方的心意。比如说, 如果表面光滑的话, 就能联想到一颗沉稳的心。如果表面粗糙不平的话, 就会为对方担心。”这是父亲告诉小林的, 当时父亲送给他的正是一块粗糙的石头, 而他给父亲的是一枚滑溜溜的鹅卵石。父亲还答应每一年都要互赠石头, 但不过是随风而逝的一场空, 故居中留存至今的只有那一枚粗糙的小石头, 因此小林是一直在恨着父亲的。
而如今, 一封来信宣告了父亲的死亡, 一具陌生的身体摆在面前要小林接受。小林在复杂的情绪中为父亲入殓。父亲独身一人, 靠在港口给人帮忙, 而得以寄居于值班室。父亲的日子显然过得很艰难, 可他为什么不肯转身回家呢?果真是像也曾抛弃孩子的公司女职员说的那样“很想见, 却见不了”的自责、痛悔与矛盾吗?当他在揉搓中慢慢掰开父亲的手时, 一个原本被紧紧攥着的东西掉了下来, 是石头, 那枚小小的鹅卵石!原来小林的父亲一直对儿子心怀愧疚, 到死都握着小林小时候送他的小石头, 这让小林重新感到了那些久已失去的爱。
泪, 慢慢坠落, 是藏了二十年的泪, 是恨了二十年的爱啊!泪光中, 小林刮去父亲满脸的胡茬, 抚摸着那眉那眼那鼻翼的纹路, 记忆中的面容渐次清晰, 温暖慈爱一如心中想要的模样。小林哽咽着说:“是我爸。爸爸……”
如果时光能够停驻, 我愿意就是这一刻, 就在小林不能释手地抚摸着父亲脸庞的这一刻, 愿所有曾经亏欠的都补偿给这在运命中挣扎的大孩子!但导演显然比我理性, 他让小林握着美香的手, 共同握着那枚鹅卵石, 郑重地放在美香的腹部, 那是孕育新生命新情感的地方。小林送别了父亲, 也在心里放弃了积怨。小林送走了父亲, 他自己也将成为父亲。与过往和解之后, 小林也得到释怀和解脱, 生命得以更新, 爱也因此得以延续。
整个影片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潮, 一直都是在平淡中娓娓道来, 剧情简单, 语言简洁, 人物表情不算丰富, 故事没有什么跳跃。但是, 总有些意味在里边, 有力量一步一步进入人的心灵。因为入殓师的职业缘故, 影片中有很多死亡、遗体、葬礼的场面, 死者有异装癖的男青年, 有交通事故的青春女孩, 有丢下女儿和丈夫的中年妇人, 有遗容上印满后辈唇印的老爷爷, 还有多年不知去向的父亲…, 每一个死亡都令人哀伤, 因为有了入殓师, 每一个死者又都是有尊严的离去。在影片最后, 影片所宣扬的爱和温情, 这也许就是这部影片打动众多观众和奥斯卡评委的重要原因吧。观看完影片, 心情不是关于死亡的沉重, 亦不是关于存在的选择下责任的承担和痛苦, 只有那挥之不去的温情像一块石头的传说那样长久地压在心头, 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一部入殓师开启了一扇了解日本人生死观的窗户, 让我们对这个民族的悲情文化的生死情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死亡的解读, 亡者的尊严, 繁琐的礼仪, 严格的程式化, 唯有日本人才能创造这样一种特异而有力量的美, 也唯有日本人才能这样深刻参悟死亡文化的内涵。日本文化, 固然有其岛国封闭偏狭的一面, 但也有正好使传统得以保存的一面, 上古遗风, 汉唐礼仪, 还是有些精髓流传下来了。日本人繁琐的礼仪后面确然有些什么值得我们必须思考了。
摘要:《入殓师》是2009年在美国奥斯卡电影节获奖的一部日本电影, 这部电影中隐含了东西方文化的博弈和冲撞, 既有对东方传统文化的传承, 也表现出西方文化的强力影响。影片中主人公坚持自己的理念, 对抗社会和家人要他放弃工作的压力, 坚持自己喜爱的入殓师工作。影片在观念的深层表现出了回归日本传统“家”文化的愿望, 叙述了小林父子关系从紧张到和解的过程, 对“家”文化中血缘亲情关系的保持和传承表现出了非常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入殓师,以死为美,人性,情感
参考文献
[1]小山薰堂, 2009.入殓师, 世界电影 (5) 。
[2]凌洁, 2009, 入殓师:因生命最初的热度而感动, 观察与思考 (13) 。
观大会师电影后感 篇3
日本电影《入殓师))从2008年9月上映开始,就接连获得国内外一系列的奖项,并最终在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部影片算得上一部大片。这种大片带给观众的,并非好菜坞式的视听感官盛宴,而是饱含人文关怀的现代精神佳酿。
影片中,主人公小林大悟本是东京乐团的大提琴手,买下昂贵的大提琴,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昂债务。无奈之下,他带妻子回到了山形的老家,无意中看到报纸上一则招聘广告:“年龄不限,高薪保证!旅行的助手,NK代理商!”面试的地点是一家十分奇怪的事务所。一个被称作社长的佐佐木老先生,连大悟的简历都没看一眼,就立即决定录用他。大悟随后才知道,NK是入殓(NOUKAN)的缩写,他的工作是为刚去世的人净身、擦拭、换衣、化妆、入棺。从一开对死亡的恐惧、厌恶到后来的敬畏、淡定,大悟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尽管了遭遇很多的误会,他还是坚持做了下去,并渐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妻子的理解。最终,他自己也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与我原来印象中关于日本人的诸如死亡崇拜、嗜血、恋尸癖大相径庭的是,这部日本电影虽然表现的是与死亡相关的场景和主题。却从头到尾没有一丝阴森恐怖的气息。该片的创作源于青木新门的小说《纳棺夫日记》。小说中,纳棺师以敬意和温情送死者最后一程。仿佛跨越生死的界线,愈接近死亡,愈能重新体认生命的尊严。影片’《入殓师》基本上淡去了小说的宗教色彩,其对死亡的思考和表现,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因袭,而指向具有人类普适性、亲和力的生命观、价值观。这恐怕是该片最大的成功之处,也是它摘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重要原因。
一、生命拥有尊严:对死亡的敬畏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整部影片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片段,要数一次次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纳棺之仪”。入殓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一丝不苟、井井有条、专业而优雅。他的眼神也是专注、冷静、平和、温柔的。家人们则静静地守在逝者的身边,深情地凝视着这一切。整个过程是那么圣洁、静穆和美丽,宛如一场对生命终点的无声礼赞。
我们知道,仪式向来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从茶道到花道到香道到剑道,一切都必须按照仪式的程序来要求,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池。但影片《入殓师》中的这些表达,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程式重现,而是通过入殓师进行的非常艺术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入殓师的一举一动,守护的是人的生命的尊严,不仅仅体现出对逝者及其家人的尊重,更表达了对每一个不可复制的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因为,无关宗教,不管有无“天国”,人可以体体面面、庄严郑重地离开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尊重。
每一个历经红尘的逝者,不管他的人生是辉煌还是黯淡,是美丽还是丑陋,是罪恶还是伟大,合格的入殓师都怀着一颗平和、悲悯、温柔的心,在最后一刻为他精心打造最后留给世人的体面的容颜,尽职尽力地将美丽珍藏在阖棺的那一瞬。
日本是一个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民族。武士道是日本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长期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石,对日本国民的个人修身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年留学日本的戴季陶曾在《日本论》(1927)》中谈及武士道时,将其总括为两件事情:“仇讨”和“切腹”,“仇讨”就是杀人,“切腹”就是自杀。一般人对生命执著,武士道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武士习惯把自己生命的消逝想象为樱花烂漫后凄美的凋落。武士对死的感悟,诸如“无常”、“生死一如”等,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对生命价值的轻蔑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而电影《入殓师》通过特殊视角——入殓师的工作——重新进行探索:尊崇死,是为了生:祭奠死,是为了激励生,从而抛弃了日本传统的武士道“重死轻生”的生死观,成功地向观众传播了现代人类文明维护生命尊严的基本准则——对死亡的敬畏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二、生命在于超越:对死亡的超越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死可能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影片中一位老火化工的这句话让我们感动不已。他说:“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我们常常避讳谈及死亡,但每个人其实都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无法拒绝,无从逃避。然而,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从此一切归于幻灭和空寂,永堕可怕的虚空的深渊。死不过是漫漫长路的一站,经过那道门,通往下一段旅程。能够这样看待死亡,我们就获得了一种超越的力量。
电影《入殓师》的片名还有一个译法,叫“为逝者送行的人”。入殓师帮助生者与死者完成一场难舍的告别后,二者都将带着彼此的记忆,开启各自新的旅程。入殓师不仅仅送死者去远方旅行,也为生者带来对生命的珍惜、眷恋和尊重。
影片中还有一个片段,特别令人回味。小林大悟在桥上看到那些逆流而上的小鱼,它们明知自己往上游可能会失去生命,依然要迎着漂下的死鱼,前赴后继地奋力向前冲。小林为之惊叹和不解,求教于路过的老者。得到的回答是,这大概就是天性使然。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死亡呢?对于这些小鱼的整体而言,死亡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最后总会有鱼活着回到温暖的故乡产下卵,让生命延续。死亡不是终结,它蕴含着新生。人也一样,尽管死亡是一种宿命,尽管人类每时每刻都有成员死亡,但活下去的人们还是在不断地努力创造新的生命和生活。这不正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天性么?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光辉、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不正体现在这里么?
影片就这样从浓墨重彩地描绘庄严静穆的纳棺仪式入手,最终升华为对人类生命的整体观照。入殓师的职业并非仅仅是为了让逝者安静地上路,更是在为他们创造一次新的生命气息,以便在踏上下一段旅程时展示出生命的绚烂和荣光。由此我们可以反观生者的存在本质,捍卫我们屹立于世、人所应当具有的尊严和高贵,进一步增强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三、生命属于爱:倡导宽容关爱,走向和解新生
观看电影《大会师》观后感 篇4
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红军长征的电影——《大会师》。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面对敌方的攻击,红军内部对于抗战的策略产生了冲突,毛泽东和张国焘各带领自己的人马,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后来,张国焘由于失败,带着自己的人马北上长征,投奔毛泽东,最后,红军以三个军的兵力击退敌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里的战士们有着临危不惧、不怕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有很多学生抱怨作业太多,功课太多,我认为革命战士们这么大的困难都不惧怕,就多点作业你们就叫苦连天!我们现在还小,不用做像革命先辈那样艰苦的大事来为祖国效力,我们只需要做一些小事,比如:见到垃圾主动捡起,讲文明,懂礼貌,帮助有困难的人。我们还要学习他们知错就改的精神,要知道犯了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了之后的不知悔改!
让我们向革命英雄和战地医生、护士们致敬!
★ 大会师观后感300字
★ 关于电影《举起手来》观后感400字
★ 《小小心愿》电影观后感400字
★ 凤凰琴电影观后感400字
★ 电影狮子王的观后感400字
★ 爱国电影西柏坡400字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范文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精选
长征大会师观后感 篇5
9月28日上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大会师》首映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该片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白银市委市政府、庆阳市委市政府、兰州电影制片厂有限责任公司、甘肃三军会师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甘肃会师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创作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安澜执导,王晖、侯祥玲、董永、陶贤锋等资深演员出演,10月将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院线播出。
影片通过全景式的宏观视角和生动流畅的叙事手法,清晰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历经艰难险阻、战胜重重困难后会师会宁,宣告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事件,真实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的伟大信念、钢铁意志和革命情怀,深刻阐释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表达了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呼唤。影片中还加入了大量的观赏性元素,全片2700多个镜头中有1000多个是特技,充分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百丈关、直罗镇、大渡河、腊子口、会宁城、山城堡等战役的宏大场面。该片的成功拍摄和放映,将使伟大的长征精神通过电影银幕更加深入人心。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篇6
这部电影讲述了三种情感,第一是爱情,主人公大雾与他的妻子之间,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和谐,两个人之见都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给人很温馨的感觉,影片的第二种感情是父子之情,其实电影从开始时就埋下了伏笔,大雾经常回忆起小时候与他的父母在河边的沙滩上捡石头的场景,但是每当出现他父亲的是后却总是模糊不清的,只有轮廓而已,当到了影片结束的时候,才出现大雾的父亲那清晰的一面,影片的第三种感情是大雾与他的师父之间的情感,开始大雾去公司应聘的时候,当他知道他所进入的公司的性质时候,几既惊讶又难以接受,但是通过他师父的一次次的教导,使大雾终于理解了他的职性质,使他欣然的接受了自己职业,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自己的职业,
从音乐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整部影片都以大雾手里的那把大提琴作为主线,大雾拉大提琴的场景贯穿于这个部电影之中,而所拉的曲子正式映衬了电影的主题,电影的情感,影片中的曲子是久石让写的,而他其恰恰善于写这种伤感,煽情的曲子,善于运用大提琴与钢琴的配合,本来电影的故事情节就已经十分感人,再加上久石让的音乐,不得不让人流着眼泪看电影,实在不能不触动人的灵魂,十分感人,
这部影片的特点之一是,故事情节的主人公相当少,至少有几个人,但是却绝不会让观众有空洞之感,故事情节也不复杂,但却一定能够打动人心,让人们从零一个角度理解了死亡的概念,影片后来讲述到大婶死后,一直默默爱恋她的那位大叔讲的几句话,他说,人死并不等于结束,只是人们要通过这扇门,走向另一个永远没有痛苦的世界,这或许就是导演要对观众们所说的话,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7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逸园文学社 张楼洁
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到,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地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面对这一切,那个叫1900的钢琴师会淡淡地说:“我不羡慕。”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了一个人的故事。男主人公名叫1900,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意外死亡。过人的天赋使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让我们常常思念他,但再也找不到他。
如果他放弃那无谓的坚持,那他的人生不是会有另一番风景吗?
是的,一个真正会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与命运抗争,离开井底,去往更开阔的天空,而不是逃避世界,放弃生命,对世间绝望。1900本有那么难得的天赋,有那么美满的爱情,有那么光明的未来。那次,马克斯都已成功劝说他下船了,甚至他都要走下船了,但当他看着纽约这座城市时,感到非常陌生和恐惧,便又放弃下船了。他最终还是与世界失之交臂。
1900曾说:“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是啊,世界的尽头,人生的尽头,那里应有回忆,没有尽头,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活过。外面的世界,他连经历都没有经历过,却已绝望了。原本,他的过人天赋,他的美满爱情应该都是他面对世界的动力。他却抛弃这些,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来逃避这个他恐惧的世界。他认为“陆地”对于他来讲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他不会创作的音乐。他已丧失了生命的意识了。
他想结束生命来寻找自己的尽头,逃避世界的尽头。的确,世界没有尽头,真正的尽头在自己的心里,只要你经历过,活过,就一定能看到真正的尽头——你生命的价值。而他渴望在有限的空间,找到自己的坚持和熟悉。当无限的世界邀请他加入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那他死得其所了吗?他看到天赋对于他的意义了吗?他听到世界对他的召唤了吗?他感到爱情的真谛了吗?没有。
蔚蓝的大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充满希望或不堪回首的„„可惜1900没有看到真正的海,或许现实世界真的太让人感到陌生、恐惧和残忍吧。但我们这些未来的演奏者,就应该积极人世,经历世事,认知世界。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拥有强大的内心,去包容世界,去追求未来,奏响自己的命运交响曲。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8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女孩,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看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的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只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如何选择其中的一条?如何选择一个女性,一栋房屋,一块地,一个生活?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办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块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一直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缘由,是由于他所缺失的与运势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篇9
从音乐师到入殓师,在他身上是偶然,也是必然,仿佛一开始他就是为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存在的,尽管他深深的爱着大提琴,尽管他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得不接受这个职业,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定数,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生命就像一条婉转的静静的河流,该来的怎么都躲不掉。
故事以华丽的交响乐团演奏为开始,导演似乎有意将音乐家和入殓师这样的职业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么的高贵,而后者多么的粗鄙。众人皆醉我独醒,当他被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时,他依然故我,只因他看到了生命的重量,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他是入殓师,但是离开了东京舞台的他,更加成为了一个“音乐师”,音乐梦虽逝去,但是他有了对生命的尊重。他,在田间演奏,在河堤上演奏,在自然间演奏……;他,遇见了各种死亡,猝死的,自杀的,自然死亡的……在生与死之间,他开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人活着一趟,死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而入殓师的圣神所在——让死者保有最后的尊严,以最美丽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世俗的心,永远有着高低贵贱的这样的势力。入殓师这个职业是不被人理解的,朋友的疏离,妻子的离开,他似乎被世界抛弃了,而他也心生动摇。他要离开!可是最终他理解了社长,一句“好吃的让人为难”留下了他,的确,河豚这样剧毒与美味并存的食材与我们绝望而美好的生活确有相似之处——好吃的让人为难。
妻子的归来似乎预示着大悟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其实有什么关系呢?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了,只要自己深爱的.人肯理解你,陪伴你,一生便已足矣。在影片中,他的妻子第一次看到了他为澡堂的阿婆入殓,也许是他专注的眼神感动了她,也许是他的虔诚的态度感动了她,总之,他被认可了!当他们一起送走故人的时候,也许大家的心理都明白了,死亡也许不过是一扇门,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死亡只是穿过这道门,走向下一站。见过了这么多的生命终结,明白生命的渺小与短暂,目的决不是轻视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其实,人生于自然死后亦回归自然,不过是来感受了一趟人间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注定是要生生不息的,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其实面对死亡,我们没有几人可以豁达,甚至在我的心里埋藏着许多未知的恐惧。虽然我心里清楚,每个人都有送人和被送这一天,这是人不变的主题。主人公的名字叫 “大悟”,真正地悟到“不惧怕死亡,大彻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种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这门艺术,大悟最终是“大悟”了,懂得了爱情,也懂得了亲情。
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去,也许那段过去让他没办法去面对,但很多时候已经走了的路已经不能回头了……也许他们会后悔,也许他们会彻悟,但是在死面前,那些事情还有什么重要的呢?原谅和宽恕,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勇气的事情,他理解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观电影《喜丧》后感 篇10
丧事从字面上大多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毕竟我们长对失去亲人的人说,节哀顺变。但对于本影片,反映了(上世纪20年代)农村那一代人普遍存在的现象,膝下子女众多,可几乎没有一个真正心存孝心不顾一切去回报老人的。这里的不顾一切个人利益占了很大一部分,兄弟姐妹各顾各的利益,撕破脸,如仇人一般。老人一辈子想着自己的儿女,心存愧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儿女带来了麻烦,借用影片中的一句话,还不如死去。死去对老人来说,反倒是一件“喜事”,对她的儿女,更是如此。
影片开头是二儿子在跟养老院负责人商量交定金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但没有床位要等,可是几个儿女都不愿意在老房子照顾老人,最后商量让老人轮流到几个儿女家中短住。其实老人不想去养老院,但都由不得她决定。在等敬老院床位,老人轮流着到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家中吃住。先是去了二儿子家中,二儿媳妇觊觎老人的院子,在她儿媳妇对话中在诉说自己养儿子的苦,当然这一切老人都听得到。期间自己的孙子(四儿子的孩子,四儿子多年未回家,四儿媳离家出走去了)偷东西换钱想去找妈妈被抓到,二儿媳教育他,老人虽没说任何话,但可看出心里为自己的孙子叫苦,但她什么也不能帮孙子,连她自己都需要人照顾。接着到三儿子家,三儿子家住镇上,在这个大家庭里经济条件属于不错的,三儿媳是镇上的人,十分嫌弃老人的一切,第一次吃饭,老人好像没吃任何东西。有很多细节,比如三儿媳在刷老人的碗随意冲了一下就放下,而之前刷丈夫和女儿的碗时特别讲究。老人没在三儿子家中久住,要求到二女儿家中。
二女儿在外卖煎饼,丈夫在家里开小商店,二女儿的儿媳为了给丈夫买货车在外跑长途运输,把房子卖掉带着女儿和她们住在一起。期间老人嘴歪得了笑病,二女婿带老人看病回来因贪小便宜被勒索了千把块钱,老不停笑,这里看似在笑实则是伤心,老人可能是自责,如果不去看病,也就不会出现二女婿被勒索的事。看医生二女儿花去了不少钱,几个兄弟姐妹再次聚在一起,商量看病事宜,二儿媳不愿意出钱,三儿媳也不肯,最后吵闹起来,不了了之。祸不单行,二女儿的儿子酒后驾驶出了车祸去世了,一家人几乎陷入绝望,老人再一次笑个不停,看到这里,我想老人也几乎绝望。老人要求回老家,期间老人将镯子送给外孙媳妇(刚失去丈夫),并说日子还长,劝她改嫁。外孙媳妇反问道,姥爷去世的也早,为什么老人不改嫁。老人回答:6个孩子最大13,最小才9个月,她走了,留下孩子们多可怜。我想这强烈反衬了子女们的不孝。
孙子送老人回到老家,老人哭着对这个苦孩子说好好做人,不能偷窃。老人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这个苦孩子了。二儿媳对老人不好细节就不多说了,最后老人要求住回自己的院子,不多长时间,敬老院那位老人去世,有了空床位。老人将玉镯送给二儿媳,心里再无牵挂,洗头看镜子,抱着全家福看了很久,喝下药片。讽刺的是,敬老院的车子开到老人院子门口,老人已与世长辞。生活还在继续,二女儿艰难的蹬着三轮车,二女婿开着小商店,二儿媳艰难的站起来,端着烙好的饼缓慢移动,最后人倒地,人终将老去……和老人相似的故事也一直在发生。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 篇11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作品。故事发生在本世纪初,一艘往返于欧洲和美国的名叫弗吉尼亚号的游轮上,无穷无尽的寻梦者,乘坐这艘游轮,来到美国。我们的男主角,“1900”,一个具有钢琴天赋的初生婴儿,被遗弃在这艘游轮上,被锅炉工收养,开始他在大海上从生到死的独特人生。
“1900”在船上演奏钢琴,经历了朋友离别、经济萧条和两次战争,最后,这艘游轮停止了航运,将被炸毁。他的朋友麦克斯,坚信他仍在船上,千辛万苦找到他,劝说他。“1900”最终没有离开“维吉尼亚号”:最后,他纤细的双手在空中象征性地演奏了最后一曲,在一片火光中,伴着巨大的声响和巨轮一起在海上沉没,和来时一样,钢琴师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我没有想到“1900”这么决绝,哪怕失去生命,他仍然不肯下船,选择和他的音乐,永远留在船上,消失在海上。
钢琴师的故事完结了,我却不由陷入深思中。
从个体的角度看,“1900”的抉择,与他独特的经历和纯粹的个性有关。正如“1900”回忆起当年站在跳板中间的情景时所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有限的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应付的来;但走过跳板,前面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如何奏地出音乐来……上了岸又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我宁愿舍弃我的生命。”
“1900”对自己很清醒,他生于海上,长于海上,“弗吉尼亚号”轮游就是他的家,钢琴和音乐就是他的世界。童年的经历、锅炉工的警告,还有他和陆地有限的几次交集带来的不愉快经验,在他,陆地,从来就不是一个美好和值得向往的地方,也不是自己能够把握和想拥有的地方。他坚守自己的生活,爱情可以放弃,其它财富和权势,更不在话下。对于一个如此纯粹的人,做出与音乐和游轮共存亡,一点也不奇怪了。
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一个特殊人的立场对工业时代进行反思, 我更多体会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片中我们看到,当自由女神从海上的迷雾中出现时,游轮上人人欢呼,人人心向往之;但我们也看到,这个人人向往、人人奔赴的地方,有冷漠,有战争,有无止境的欲望和追求;这个地方,只能进入,只能前行,按照它的方式;当你无法融入的时候,最终只能灭亡。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了。
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个性,对于生活,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有人追求卓越,有人甘于平淡;有人执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有人更渴望“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成就一番伟业。
电影钢琴师观后感900字 篇12
前几天下载了《钢琴教师》,昨天才看完。这部电影大概上学那会儿就听说过。我看过很多以钢琴为名的电影,包括那部《钢琴课》,所以有时候看到《钢琴教师》这个名字,会觉得已经看过了。貌似很多有关禁忌的电影都跟钢琴有关。
这个电影我看到一半就直接拖到结尾了。实在是觉得看不下去。不就是女主角的变态吗,至于这么啰嗦吗。但是结局她戳了自己一刀,我不是很明白,所以又从之前看到一半的地方重新看到了结尾。怎么说呢,还是不太懂,但似乎又有点懂。
看完后最大的感觉:谢天谢地,那个男主人公没有被这个女主人公毁掉。
我看了很多其他人的影评和观后感,很多貌似都对男主人公是负面评价。百度百科里也是。好像是男主角始乱终弃一样。
我觉得没有。男主角展示了他内心的强大以及主见。没有被女主角牵着鼻子走,用现在黄色小言的话说,没有被“驯服”。我还没看过《____》,但是那里面的情节,貌似是女主角被男主角SM了很久,她属于被牵着走的类型。但是《钢琴教师》里的男主角没有。他喜欢女主,那种正常意义上的喜欢,哪怕是带着性冲动的喜欢,也是正常的性冲动。可是女主呢?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欢男主,但是她要求的性爱行为,完全不能使两个人愉悦。将原本应该是互相升华互相快乐的事情,弄成一场她自以为自己会喜欢的精神病宣泄。我讨厌这种人。
女主的变态,显然是跟她的母亲有关。她们母女的相处方式让我这个看客从一开始就不舒服。我甚至觉得,等女主的母亲死了,她大概就正常了。起码会轻松一些。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等自己因为家庭的原因出现了问题,已经不可逆了。所以我也明白,就算女主的母亲死了,她还是会继续的病态下去。
男主是个很阳光的人,不管他是不是只想玩弄女主,他都是个阳光的人。阳光到不会因为想睡一个女人,就接受他觉得不美好的东西。他按照女主的要求做了,但是迅速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二天依然满面笑容云淡风轻的跟女主客套的打个招呼。我羡慕这样的人。
女主这样的人,生活中并不少。她们都是人为制造完美的牺牲品。她们表露在外的完美,是父母家人的杰作。她们内心的痛苦跟阴暗,则是父母家人的罪孽。女主这种阴云密布的人,本该有个阳光的人来拯救她。但是她已经无药可救了。
【观大会师电影后感】推荐阅读:
观《会师园》有感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