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 读后感(共12篇)
安徒生童话 读后感 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的童话有很多,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等,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讲了有一皇帝非常喜欢穿新衣服。
有一天,有两个骗子对皇帝说他们能织出世界上最美丽的新衣服,而且这件新衣服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得见。过了几天,两个骗子装模作样在那里织衣服。结果,直到游行那天皇帝腆着大肚子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衣神气活现地在街上走着,每一个人都称赞他,没有人敢说他光着身子。
只有个小孩儿说了实话:“皇帝没有穿衣服!”皇帝这才知道受了骗。这则童话告诉了我们:我们都不能爱慕虚荣,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安徒生童话 读后感 篇2
一、安徒生童话在当代中国社会及儿童中的影响的不完全调查
(一)关于孩子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程度的调查报告
通过网络、纸质问卷等方式,发布了关于安徒生童话接受程度的调查。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
数据一: 在网络问 卷调查“你或你的孩子喜欢看(听)安徒生童话吗?”中,共有823人参与调查,有415人表示很喜欢看(听),约占样本总量的51%;271人表示不怎么爱看(听),看(听)得较少,占样本总量的33%;有125人表示不喜欢看(听),占样本总量的15%;还有12人表示不知道安徒生童话,约占样本总量的1%。
数据二:在幼儿园纸质问卷调查“你觉得安徒生童话对你的孩子成长的作用大吗”中,共有216人参与调查,有54人表示有很大作用,占样本总量的25%;93人表示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约占样本总量的43%;有47人表示没有什么作用,约占样本总量的22%;还有22人表示不知道有没有作用,约占样本总量的10%。
(二)关于孩子对安徒生童话接受程度的分析
1. 就调查数据分析孩子们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程度
(1)网络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从数据一看,安徒生童话的普及率还是很高的,绝大多数人知道安徒生童话;有51%的人表示非常喜欢安徒生童话,也有许多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也喜欢安徒生童话。在问卷中,还有15% 的人不喜欢,33% 的人无所谓。问其原因,很多人认为安徒生童话太幼稚、太虚幻,对孩子没好处。
(2)安徒生童话对孩子成长的价值问卷结果分析。虽然大家普遍接受并喜欢安徒生童话,但对安徒生童话的价值却存在疑问。从数据二可以看出有几乎一半的家长认为安徒生童话的价值不大,给孩子看(听)安徒生童话纯粹是消遣,有部分家长还担心,童话会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
2. 分析造成一部分孩子不接受安徒生童话的原因
(1)没有沉静阅读的氛围,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造成一部分孩子不接受安徒生童话的重要原因。从数据一可以看出,还有约15% 的幼儿不喜欢安徒生童话,理由是“没意思”“不好听”“太长了”“不喜欢听故事”等。这部分幼儿不喜欢安徒生童话,与这些幼儿没有进行童话阅读,没有获得真实的安徒生童话阅读经验有关。
(2)中国人对“童话”有极矛盾的态度也是造成部分孩子不接受安徒生童话的原因之一。安徒生童话在人群中的认知程度还是挺高的,孩子、家长都认为其是优秀的作品。但对于安徒生童话的价值却并不确定,尤其是对年幼的孩子,家长们更是有这样那样的担心。究其原因是中国人对“童话”矛盾的态度造成的。景仰“超凡”境界的本能使人们对童话“非凡的美丽”发出由衷的赞叹,而求生的“现实原则”又使我们将眼光收回到生存的现实环境之中,时时警惕落入童话“虚幻”之中,全然无视飞扬的想象里所含有的创造力和自由的精神。
二、用安徒生童话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前阅读能力
从前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大家都认同安徒生童话,但其对孩子的作用还是存疑的。安徒生童话真的对孩子没有太大作用,会让孩子的价值观有所偏移?为了解决这个疑问,笔者以安徒生童话为素材,运用行动研究法,对一群大班年龄的孩子进行童话阅读教育,以验证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影响。
(一)对实验班级孩子的情况分析
实验所面对的是幼儿园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活动的自主性水平明显提高,喜欢有挑战的学习内容,正由暂时记忆向长时记忆发展,专注力、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使他们能够接受这次实验。但大多数幼儿阅读习惯较差,倾听的能力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也并不突出。
(二)对实验步骤方法的简单描述
1. 实验载体的选择
我从安徒生童话中挑选了《皇帝的新衣》《打火匣》《野天鹅》等30多个适合大班年龄,比较浅显而又有趣夸张的故事作为实验的载体,对幼儿进行童话阅读教育。
2. 实验方法的简单解析
(1)为了让幼儿愉快地接受并喜欢童话阅读,笔者将实验融进一日活动中,利用午饭前、午睡前、离园前等自由活动时间讲述安徒生童话。
(2)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解安徒生童话,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倾听习惯。选择篇幅较短,容易理解的故事为载体,根据记忆遗忘规律,一星期一个故事,完整讲述3到4遍,每讲完一遍都进行简单的讨论,提出有关故事中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或让幼儿们提出自己的疑问,提高下一次阅读故事的兴趣。第二个星期,将和故事有关的材料投放区角,进一步理解消化故事,使其内化,建构孩子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阶段:体验安徒生童话,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选择文本稍长、情节情感稍复杂一些的故事为载体。在讲述时只运用简单的道具,强调情感的表达。问题以社会性问题为主,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投放区域,材料以图书为主。
第三阶段:融入安徒生童话,发挥想象学会表达。在讲述故事过程中进行提问,让孩子去想象后面的情节。通过孩子自己的想象和原故事中情节的对比,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在孩子熟悉故事后,让孩子改编故事结尾,或是故事中的某些情节,并用各种方式表达(比如:绘画,表演等)。区域投放以幼儿自己制作的道具为主。
(三)实验的成果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孩子们在安徒生童话的熏陶下,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
1. 让幼儿能静下来听,体会故事中的精彩情节
安徒生童话大多比较长,而现在的幼儿安静听的能力较弱,为了让幼儿们能静下来听,开始我选择那些相对简单有趣的故事,运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吸引幼儿们的注意。
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皇帝的新装》,当我讲述这个故事时,幼儿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后的讨论也非常的积极,我听到了许多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十分有趣。比如涛涛,他觉得光着身子满街跑的皇帝很好笑,很笨,其他大人也都很笨,只有那个孩子才是聪明人。这就是安徒生童话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光是在听安徒生童话,一切需要听的地方,孩子们都能认真地听,理解其中的意思。听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前阅读能力之一。学会倾听让孩子一生都受益。
2. 激发了幼儿们绚丽的想象
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都有着夸张的描述、有趣的情节、绚丽的想象,这些都是幼儿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比如《打火匣》,整个故事充满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情节。树底下有宽大的走廊,点着100多盏明灯,这已经很神奇了,一只看起来普通的打火匣竟然是召唤大狗的工具,而这只大狗可以为主人做任何事情,最后,小小的士兵居然娶了公主,真是太神奇了。这些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夸张大胆的想象,给幼儿以巨大的冲击。在区域活动时,他们常常会重复这些故事,还会加上自己的想象改编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幼儿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想象能力的提高,在短时间内看不出作用,但对幼儿的将来一定大有帮助。
3. 让幼儿懂得付出爱,从而在心灵上得到愉悦
安徒生童话是充满爱的童话,许多故事都是讲真善美的。比如《野天鹅》,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了救回被施了魔咒的哥哥们,宁愿忍受蓖麻的刺痛、不能开口说话的麻烦和被人误解的痛苦,坚持不懈,最终救回哥哥们,自己也得到了一个美好的结果。当我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孩子们始终牵挂着主人公的命运,情感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变化。虽然孩子们无法很明确地表达这种情感,但爱的种子已经悄悄地撒进了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慢慢长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接受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的幼儿多数表现出善良、充满爱的心理品质。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幼儿,他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三、使安徒生童话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们充满爱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证明,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实验班的孩子们比非实验班的孩子更喜欢阅读,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他们具有良好的素质,各方面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都略胜一筹。孩子们的变化也影响了家长,他们对安徒生童话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安徒生童话,是能伴随孩子们长大的童话,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虽然幼儿园的孩子只能对安徒生童话有一个粗浅的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信他们会爱上安徒生童话。而喜欢安徒生童话的孩子,通常都是充满着爱心的,这正是安徒生童话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其价值所在。所以安徒生童话不会过时,它将永远伴随着幼儿们的童年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摘要: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优秀的童话,曾经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精神食粮。但现代社会,可选择的读物非常多,因此选择传统童话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少,由此有人质疑,安徒生童话已经过时了,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大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材料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安徒生童话在儿童及其家长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证实安徒生童话依然受孩子们的欢迎,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安徒生童话 篇3
作者简介:
汉hàn斯sī·克kè里lǐ斯sī蒂dì安ān·安ān徒tú生shēnɡ(1805年nián4月yuè2日rì—1875年nián8月yuè4日rì),丹dān麦mài19世shì纪jì著zhù名mínɡ童tónɡ话huà作zuò家jiā,世shì界jiè文wén学xué童tónɡ话huà代dài表biǎo人rén物wù之zhī一yī,被bèi誉yù为wéi“世shì界jiè童tónɡ话huà大dà王wánɡ”。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丁陈泽宇
今jīn天tiān,我wǒ读dú了le《安ān徒tú生shēnɡ童tónɡ话huà》这zhè本běn书shū。书shū中zhōnɡ向xiànɡ我wǒ们men介jiè绍shào了le一yí个ɡè个ɡè生shēnɡ动dònɡ、有yǒu趣qù的de故ɡù事shi。
其qí中zhōnɡ,我wǒ最zuì喜xǐ欢huɑn《皇huánɡ帝dì的de新xīn装zhuānɡ》这zhè个ɡe故ɡù事shi。故ɡù事shi中zhōnɡ两liǎnɡ个ɡè骗piàn子zi骗piàn皇huánɡ帝dì说shuō:“我wǒ们men会huì织zhī一yì种zhǒnɡ布bù,不bú称chèn职zhí或huò者zhě愚yú蠢chǔn的de人rén是shì看kàn不bú见jiàn的de。”两liǎnɡ个ɡè大dà臣chén没méi看kàn见jiàn布bù,皇huánɡ帝dì也yě没méi有yǒu看kàn见jiàn布bù,但dàn是shì他tā们men怕pà别bié人rén说shuō自zì己jǐ愚yú蠢chǔn,就jiù说shuō自zì己jǐ能nénɡ看kàn见jiàn布bù。在zài游yóu行xínɡ大dà典diǎn上shɑnɡ,一yí个ɡè孩hái子zi说shuō:“皇huánɡ帝dì身shēn上shɑnɡ没méi穿chuān衣yī服fu,也yě没méi有yǒu什shén么me东dōnɡ西xi遮zhē盖ɡài。”骗piàn局jú这zhè才cái被bèi揭jiē穿chuān。
读dú了le这zhè个ɡe故ɡù事shi,我wǒ知zhī道dào做zuò人rén要yào诚chénɡ实shí,不bù能nénɡ有yǒu虚xū荣rónɡ心xīn,否fǒu则zé就jiù会huì出chū洋yánɡ相xiànɡ。
小编有话说
小xiǎo作zuò者zhě能nénɡ用yònɡ自zì己jǐ的de话huà概ɡài括kuò出chū《皇huánɡ帝dì的de新xīn装zhuānɡ》的de大dà致zhì内nèi容rónɡ,并bìnɡ从cónɡ中zhōnɡ悟wù出chū道dào理lǐ,不bú错cuò。只zhǐ是shì“感ɡǎn”的de部bù分fen有yǒu些xiē少shǎo。
安徒生童话 读后感 篇4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故事说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大年夜里,一个小女孩光着脚在大街上卖火柴,可是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不敢回家,那天是圣诞夜呀,富户人家正在家里吃大餐呢。她又冷又饿,蜷缩在墙角下,靠点燃火柴来取暖。火光给她带来了一个个美好的希望,可是这些希望又很快地一个个破灭。当她点燃最后一根火柴时她在火光中看到了她亲爱的奶奶,她怕她的希望再次破灭,她就随着奶奶一起飞走了,飞到一个没有饥饿、没有寒冷的地方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小女孩的生活很悲惨,如果当时有人买她的火柴,如果她能遇到一个善良的好心人……那么她不会被奶奶带走。小女孩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有关心我的老师,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从不用担心会饥饿会冻着。我又想到了在云南宜良地震中受灾的那些儿童,他们虽然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但他们得到了全国各地人们的援助,和小女孩相比,我们不知要幸福多少倍。我们真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珍爱身边的亲人,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
《皇帝的新装》我也很喜欢,它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皇帝特别爱穿新衣,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神奇的衣服,能看出谁聪明,谁愚蠢。皇帝就让他们为自己织新衣服。于是,两个骗子就空着手,装模作样地织起来。直到游行那天,皇帝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衣神气活现地在街上走着,每一个人都称赞他,没有人敢说他光着身子,只有一个小孩说了实话:“皇帝没有穿衣服呀!”皇帝这才知道受了骗。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那个皇帝很好笑,因为他没穿衣服就上街了,那些大臣们都很虚伪愚蠢,他们为了证明自己聪明,不敢说真话。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安徒生童话 读后感 篇5
《安徒生童话》我已经看过还几遍了,每一次看我都会有新的感受,但这一次认真地阅读之后,我读懂了很多。。。
《海的女儿》中可爱,美丽的小人鱼公主——她把“人”看的那么高贵和庄严,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自己的生命,去争取获得一个“人”的灵魂;《野天鹅》中善良,可爱的艾丽莎小公主---她冒着一切困难和危险忍受着一切诽谤,以最大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使得她的哥哥得救;《拇指姑娘》中的那个娇小的姑娘——她虽然长的身材微小,却具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她追求光明,也终于获得了光明,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出幸福。这些崇高的理想赋予他的童话诗一样的境界。
记得我学过这么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也出自《安徒生童话》,它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现实的残酷。光着脚丫子的小女孩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在大街上卖火柴,可她一根也没有卖出去,她握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忽然出现了神奇的景象。火柴快烧尽了,幻象也要消失了,小女孩又点燃了一根火柴,出现了一大盘烧鸡。不一会儿,火柴灭了,小女孩又点燃了一根火柴,她的奶奶出现了,将她带去美好向往的天堂去了。
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个个都令我印象深刻。
“丑小鸭”的遭遇让我思考什么叫“成长”;
“拇指姑娘”的传奇让我区分“庸俗”和“美丽”;
“艾丽莎”聚集着人类情感的一种极至:善良之至,坚定之至;
“豌豆上的公主”是“敏感”的代名词,出奇的夸张里展现的是出奇的想象力和幽默;
“小人鱼”更不能让我忘怀,他宁愿化为海上的泡沫也不愿意做伤害到王子的行为,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美丽而又悲伤的公主。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6
很快我就被《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下着鹅毛大雪的晚上,一个小女孩在外面卖火柴,在擦亮火柴之后,小女孩看到了她觉得很美好的事物:雄雄燃烧的火炉、丰盛的大餐、疼爱她的奶奶,和一颗漂亮的圣诞树。当时可怜的小女孩是多么希望有人能帮帮她呀,可是没有一个人来买她的火柴,没有一个人来帮助她,在又冷又饿的夜晚,可怜的小女孩被冻死了。如果当时有人能给帮帮这个小女孩,故事的结果就不是想这样让人看了这么心酸了。现在的我们是吃的饱穿得暖,还有疼爱自己的亲人,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当自己拥有美好的时候也不要忘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些好事吧。
《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是说两个骗子给皇帝做衣服,骗子告诉皇帝“这衣服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周围的人都怕自己会被别人认为是笨蛋,就连皇帝自己也怕别人这样认为自己是笨蛋,他也自欺欺人的什么也没穿就出来了,没成为聪明人反而成了别人的笑柄。世故的大人们没一个人告诉皇帝,也不敢说出来,却被一个天真的小孩说出了真相。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生活中不能让你的虚荣心蒙蔽了你的双眼,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做个诚实的人。
安徒生童话的社会批判意义 篇7
安徒生将一生的经历融汇于各个童话故事之中,由于安徒生出身社会底层,目睹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历程,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经历的种种苦难与挫折深有体会;目睹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等丑恶行为,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猖狂与腐败深感厌恶。安徒生童话语言朴实又充满幽默,爱憎分明地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苦难命运的同情与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丑恶嘴脸的鞭笞。虽然已经过百年时间的长河,安徒生童话依然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重要成果。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作者从内心深处同情贫苦大众,借由童话故事,以真挚语言表达了对贫苦大众的同情之心,描述了即使生活不易,也隐藏不住底层人民善良的心,赞扬了他们纯洁的高尚品质。另外,通过对比显露出了剥削者们贪婪、残暴的险恶嘴脸,对社会罪恶进行了大力批判。
一、安徒生童话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的揭露与批判
1. 安徒生童话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专横、愚昧、丑恶本质的揭露与批判。
安徒生对社会中贫富两极分化、统治阶层对劳苦人民残酷剥削的现象感受极深,借童话之手愤怒地鞭挞了剥削者,竭力揭露了剥削者专横、愚昧的种种恶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
在《她是一个废物》中,安徒生没有借用任何奇幻的想象,直接现实地揭露了社会无情阴暗的一面。文中描绘了市长与他一类的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在自己奢靡享乐时不忘讽刺女佣,甚至刻薄地说“这个阶级的人说来也真糟糕”。其实这篇文章是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并表示深深愤慨的文章,文章中的洗衣女佣的原型即安徒生的母亲。透过童话故事,安徒生描述了当时充满激烈矛盾冲突的丹麦社会。
《恶毒的王子》极力批判了剥削者膨胀的权力欲与金钱欲。王子这一类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其丑恶的本质、恶毒的行为均在安徒生的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的描写激起读者的憎恨。安徒生没有抽象而是采用直接描写为儿童呈现正义与邪恶,直指当时现实社会中占据上层地位的剥削者。
2. 安徒生童话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灵魂空虚、精神腐败的揭露与批判。
安徒生童话中不缺乏公主这个角色,其中存在两种公主形象:带有梦幻主义色彩的公主与脱去绚丽想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公主。前者往往是经历种种磨难与挫折后最终拥有美好幸福生活的公主,像《海的女儿》中海王的公主等均带有超人类的梦幻色彩;后者则是存在于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公主,如《豌豆上的公主》中的公主与《牧猪人》中的公主,在安徒生笔下,均是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中寄生阶级的一员。
《豌豆上的公主》描述了王子立志要取一位真正的公主为妻,为了考察一位声称是真正公主的落难女子的真实性,在落难女子身下垫上了二十层床垫与二十层鸭绒,只不过在这些被褥的最底层有着一粒豌豆,而这娇嫩的公主整夜都未合眼,硌得全身发青发紫。如此可以想象,这样厚重被褥下的一粒豌豆都能让其全身青紫,那公主日常生活中的奢华与享乐可见一斑。借用这篇童话,安徒生讽刺嘲笑了贵族们表面奢侈生活下掩盖的无知与脆弱。
《牧猪人》中的公主,远近闻名的王子她不要、五年只开一朵的珍贵玫瑰她不要、歌声优美的夜莺她还不要,竟被王子假扮的牧猪人手中可以闻到城里每个灶上食物味道的锅所吸引,愿用十个吻来交换,后来又被牧猪人制作的小玩具吸引,更神奇的是公主竟愿意用一百个吻来换一个玩具,最终落得被驱逐出国土的下场。公主也是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中寄生阶级的一员,安徒生借以童话中的公主,从侧面进一步批判了剥削寄生阶级的空虚灵魂与腐败精神世界,有力地讽刺与抨击了剥削者的虚弱与愚蠢。
二、安徒生童话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苦难、悲惨命运的同情
安徒生怀着无比悲痛及真挚之心,通过描写底层贫苦人民的悲苦生活,揭露讽刺社会的无情与黑暗。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冻死在街角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中劳累病死的洗衣妇,《丑小鸭》中受周围同伴排挤的小天鹅,均带有阴郁色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现实而真实的故事,发表于1846年,文中小女孩的原型便是安徒生的母亲。尽管描写的是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惨景,但作品中并没有充满恐怖、阴暗与目不忍睹的凄惨气氛,而是在淡淡的、温婉的诉说中诉说这一悲剧,与美丽的幻想结合起来,温暖的铜火炉、丰盛的菜肴、精美的圣诞树、和蔼温柔的老祖母,这一切一切的幻想,都完全合乎饥寒凄苦并冻得昏迷至死的小女孩的心理逻辑。真实与幻想的交织,将这一悲剧描写得如此凄凉又梦幻。
《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带有作者自传性质,作者自喻为丑小鸭,描写童年的艰苦生活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文中每一形象都间接对应着社会中的某一类群体:软弱且无可奈何的鸭妈妈、手足相残的兄弟姐妹、自以为血统高贵瞧不起异族的本位主义的野鸭、严重势利眼的女佣及让社会充满凶险恶势力的猎人与猎狗。如此冷漠邪恶的恶劣环境迫使丑小鸭逃离出世的家园。文中众多复杂的形象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世态炎凉的画面,凸显丑小鸭在这纷繁复杂社会中生存的艰辛。
三、安徒生童话对社会虚伪、狂妄、邪恶风气的揭露与批判
当时丹麦的私有制社会中尔虞我诈、卑鄙污浊、趋炎附势风气像毒雾一样弥漫世间。安徒生怀着憎恶的心情揭露世风的败坏。正因为反动统治阶级和教会的为非作歹,致使整个社会黑白颠倒、一片混乱。社会充斥着虚伪、狂妄、邪恶等不良风气。
安徒生笔下的《甲虫》描述了一种自大又粗糙生活的社会风气,这只甲虫不负责任地结婚,随处寻找粪堆安家,安徒生借此讽刺自以为是的恶劣社会风气。这只甲虫以肤浅的头脑看待整个世界,以局限的思维与狭隘的心胸看待这个世界,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欺欺人地、麻木地抵抗着现实的打压。
《大克劳斯与小克劳斯》中的小克劳斯明明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却非要用借来耕种的马夸耀自己。在损失了仅有的马后,其懦弱之心又不敢争取公道,还用马皮变了“戏法”骗来了金钱。祖母死去的事也成为他诈骗金钱的来源,却没有面对大克劳斯的勇气。在大克劳斯要将他淹死时,又骗赶牲口的人替他走向“天国”。小克劳斯怯于直面大克劳斯,而以欺骗他人反抗压迫者,是由暗无天日的社会孕育出的狡诈自私的底层人民。
结语
安徒生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一方面同情不幸的穷人,歌颂贫苦人民善良、纯洁的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讽刺、揭露剥削者、反动阶级、教会僧侣们残酷、愚蠢、虚伪的假面,毫不留情地对社会风气中的虚伪、狂妄、邪恶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安徒生运用气象万千的格调、绚丽的手法、朴实的语言,讽刺诙谐地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描写与叙述真切生动,讽刺与幽默妙趣横生,至今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安徒生,著.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3.
[2][丹麦]安徒生,著.玄之,译.我的一生[M].东方出版中心,2006.
[3]勃兰代斯.安徒生论[J].世界文学,1962(11).
[4]安徒生,著.李道庸,薛蕾,译.我的一生[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5]浦漫汀.安徒生简论[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
[6]周作人.人的文学[M].新青年,1918,第五卷(第六期).
[7]金近.安徒生童话的成就[M].锡金.儿童文学论文选.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
安徒生童话的中文译本 篇8
自从五十年代安徒生的童话的中文译本,以选集和全集的形式先后在中国出版后,欧洲的汉学家,特别是北欧的汉学家,对此感到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安徒生童话中的诗意、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安徒生(也是丹麦人民)所特有的幽默感和风趣,在中文方块字中是不好处理的。他们写了不少有关中文译本的书评和论文,在欧洲的一些有关“东方学”的刊物上发表。这里选译了两篇。
第一篇是书评,出自名汉学家苏伦·埃格洛(SorenEgerod)教授的手笔。他是当代欧洲著名汉学家之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东方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小说家,曾任上届丹麦笔会的主席。他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近代方言,著有《隆都方言》一书。这篇书评发表在“丹麦、挪威、瑞典东方学会”(SocietatesOrientalesDanicaNorvegicaSvecia)出版的刊物《东方世界》(LeMondeOriental)一九六一年第十四卷一、二期合刊上。第二篇是长篇论文《安徒生在中国》(HansChristianinChina)的《后记》(Postscript),作者是挪威奥斯陆大学东方研究所的高级讲师克里斯朵夫·何莫邪博士(ChristophHarbsmeir),他用英文和德文出版了好几部有关中国古文语法的著作。此文发表在“国际安徒生学会”(InternationaIAndersenSociety)一九八O年出版的丛刊《安徒生研究》(Anderseniana)上。
一、书评
《安徒生童话选》,叶君健译自丹麦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
这个新的中文译本收集了安徒生的二十二篇童话和故事。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最知名的作品(《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幸运的套鞋》、《夜莺》等)。另外还有些不大常为人阅读和翻译的作品,只是由于它们牵涉到安徒生个人的发展以及他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态度而被收进去了(《她是一个废物》、《光荣的荆棘路》、《沙丘的故事》、《冰姑娘》、《园丁和主人》等)。
译者序言中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安徒生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学派的关系。叶先生虽然推崇安徒生对普通老百姓的同情,但却认为他缺乏现代所理解的那种社会觉悟和进步性,因而也具有一些“消极和不健康”的因素。
译文是有权威性的和准确的,准确得有时近乎学究气①。他按照原文的分段和缩格一字不漏地翻译。文体正如现代中文一样,词汇用得相当多,但是非常清晰流畅,特别适宜于朗读。他的处理很象珍·赫尔叔特女士所译的那个优美的美国版本②。这个版本牺牲原作某些微小的地方而取得流畅易懂的效果。所以现在中国的版本,很象这个美国的版本,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安徒生版本;这个版本,对现代的儿童说来,要比原文本在今天的丹麦清楚易懂得多。
《夜莺》是在一个假想的中国环境中发生的故事,但是从丹麦人的眼光看,译笔是无懈可击的(译者在脚注中提醒我们,在真正的中国,宫廷的女子是喝茶而不是饮咖啡的)。对于侍臣所讲出的那个模糊的字眼(Tsingpei!),译者在中文中找到了一个近似的说法:“钦佩!”他还把这位了不起的侍臣所发出的那个字母“P”也在中文中找到了一个同等音“呸!”。
很难找到误译,有一个误译是《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中的“De-gn”(基督教或天主教中的“副主祭”)这个字。译者把它译成“乡下牧师”。这就给这个故事带来了一点错误的寓意,特别是因为译者在他的序言中对于这一点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叶君健先生对于安徒生所作的翻译工作是最严肃认真的,从文字学的角度讲,他的翻译在任何语言中也要算是最好的翻译。
二、后记
当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我在中国旅行的时候,我常常得解释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总是习惯地说,“从安徒生出生的那个岛上来的。”这种说法比说“从丹麦来的”要使人容易懂得多——也不奇怪,在中国可以买到的唯一一本有关丹麦的书是《安徒生的故乡》(一本很可爱的小书。③顺便提一句,这使人联想到描写一个辽远的文化的困难。我们很想知道我们所写的关于他们的情况,他们看了会作如何想法……)。
我在北京正是当第四届全国文代大会在举行的时候。大会的主席,中国最伟大的活着的小说家茅盾,在会上总结了对中国儿童文学他在一九六一年所感到不足的地方和他现在在一九七九年仍感到儿童文学所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一)为了政治而牺牲了艺术。(二)故事可以预测得到,同时是教条化的。(三)人物是没有生命、抽象和概念化的。(四)文体是枯燥寡味的。接着他说:“现在我们得加强艺术性。我们要使作品活起来。即使我们达不到安徒生那样的水平,至少我们得研究他的作品,我们要取其精华,把它溶化成为我们的血肉……”(原文如此)
这位有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在二十年代就翻译了一些安徒生的作品成中文。其他也有好几位有名的中国作家这样做过。儿童故事或童话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有成就的部门。一部包括从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中国儿童故事选已经于一九七八年在上海出版了:《童话选》,680页。
不过这里得着重地指出来,这些故事并不是安徒生的作品的模仿品。它们是建筑在非常丰富的中国民间故事的传统基础上的。它们所希望产生的作用与安徒生的作品不一样。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改写安徒生的故事的那种有系统的方式,我们就可以理解安徒生的艺术和中国官方文化政策的距离是多么大。这个距离正在缩短,但是目前仍然很大。
叶君健,现代中国的安徒生的著名译者,最近重版了他所写的安徒生的传记(指《鞋匠的儿子》)。他的写法完全是遵从浪漫主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安徒生是以一个无私的无产阶级英雄的面目出现,一个反对资本和特权的战士。
事实上,叶君健是一个卓越的、真实的共产主义作家。从一九四六到一九四九年他在伦敦用英文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用的是Chun-ChanYeh这个名字。其中一部名为《山村》的小说被广泛地译成了许多不同的文字,包括挪威文、瑞典文和冰岛文,但是很惋惜,却没有安徒生的文字的译本!!
一九五○年他回到中国,在北京当大学教授。从那时起他发表了许多中文作品。他最新的巨著是关于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社会的一个三部曲。其中第一部他最近送了我一本。作为一个创作家,叶君健没有怎么表现出安徒生所具有的那种对一切人,对社会的一切阶级的浪漫主义的、心气平和的理解。他在阶级斗争中采取了立场。他无情地谴责阶级敌人,正统派地歌颂被压迫者。他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是一个浪漫主义革命者。
叶告诉我,安徒生给他印象最深的东西是他的幽默和温暖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确,在我所读过的叶君健的作品中,我察觉到一种温暖的敏感性和一种深厚的对人的关心,这是他创作的原动力。但是我仍然感到奇怪,这位写宣传小说的叶,居然能把安徒生的全部童话翻译出来,而且工作是做得那么细致,费了那么多充满了爱的心思。
看来好象是,在不同的文字和意识形态框框的表皮下,安徒生的诗情和社会主义的宣传倒似乎很深刻地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说有什么人能够把这两个特点溶化在一起的话,那就只有象叶君健这样的一个诗人。
①在《丑小鸭》中,两只雁对丑小鸭说:“‘听着,朋友’,他们(de)说,‘你丑得可爱,连我(jeg)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叶先生把de忠实地译成“他们”(多数),把jeg译成“我”(单数),但在脚注中指出“我”与前面的“他们说”不一致。同样,在《海的女儿》中,老祖母两次的说法不一致,也被指出来了:头一次她说,海的女儿死后就要变成泡沫,连一座坟墓也没有;但第二次却说,尽情地享受了生活以后,也可以快乐地在坟墓里安息了。
②Jean Hersholt: The Comp-lete Andersen.N.Y.1942and 1948.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9
这本书是安徒生写的。
我最喜欢书中的《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一个老头用一匹马换了一头牛,又用牛换了一只羊,又用羊换了一只鹅,又用鹅换了一只母鸡,又用母鸡换了一袋烂苹果。两个英国人得知后,打赌他回家会被老婆大骂一顿,如果老头输了,就把烂苹果给他们,如果他们输了,就给老头一百一十二镑金币。老头回家后,他不仅没有被老婆骂,反尔得到了她的一个吻,正因为老婆对老头充分信任,感动了两个英国人,最后只好把金币给了他们。
这本书是不是值得一看呢,没看到的赶快买一本看吧!安徒生童话读后感500字《安徒生童话》读后感1000字安徒生童话读后感作文400字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10
这本书里,有趣的故事有很多,比如:《笨汉汉斯》、《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丑小鸭》。
丑小鸭原是一个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鸭把他当作一只鸭蛋孵化出来。他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因为长得丑陋,就处处挨啄、被排挤。成为全体鸡鸭嘲笑对象。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了,大家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鸭妈妈都开始讨厌丑小鸭。鸭儿们咬他,小鸡们啄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踢他。它忍受不了痛苦离开了养鸡场。可是外面的世界也并没有让丑小鸭感到快乐。他又一次被野鸭嘲笑,被老母鸡、雄猫为难,被女主人用火钳夹,还险些被猎人用枪打死,差点儿被野狗吃掉,忍饥挨饿,这些都成为丑小鸭幼年时候的一部分生活经历。我都认为它会就这样孤独的死在外面。
可丑小鸭面对苦难,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这一切缘于他心中拥有一份崇高的理想。就是这种理想使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再也没有人嘲笑它了。
我不禁感叹,要是每个人都像丑小鸭一样,该多好啊!这次寒假,我从原来的地方来到了这个新的奥数班。这个班里,题目都比较难。我总是被那些奥数题所打倒。心里也十分难受,经过几次小小的打击,我就准备放弃,想要就这么下去了。但是,在我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就改变了想法。我一定要向丑小鸭学习,我一定要努力、坚持,绝不能气馁,要把奥数学好。果然,没几天,老师就夸我有了进步。
读了《丑小鸭》后,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理想,并依靠自己的坚定信念,为之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因为逆境总是短暂的,奋斗后得来的是幸福的甜果。我们要向文章中的丑小鸭学习,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要坚强,不要轻言放弃,我们也要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美丑不在外表,美丽的真谛在于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安徒生:妙笔生花,童话人生 篇11
Hans Christian Andersen’s own life had some of the aspects of a fairy tale: he was born the son of a poor cobbler[补鞋匠], and he died rich and famous man, celebrated around the world, the intimate[密友] of kings and queens. Although today Andersen is primarily known as a writer of stories for children, during his lifetime he was also famous for his other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six novels, five travel journals, three autobiographies[自传], and numerous[众多的] poems and plays. Likewise, Andersen’s fairy tales, when read in the original Danish, are far more sophisticated[深奥的] and multi-layered than the simple children’s fables they’ve become in all too many translated editions, retellings, and media adaptations. The writer was no innocent man recounting[叙述] fancies whispered by the fairies; he was a serious artist, a skillful literary craftsman, a shrewd[精明的] observer of human nature and of the social scene of 19th century Denmark.
Like the Ugly Duckling, born in a humble[粗陋的]duck-yard yet destined to become a swan, Andersen was born in the city of Odense, where the family shared a single room. There was always food, but never quite enough; there were books on the shelf, but no money for grammar school.
Tall and gawky[笨拙的], ill at ease with other children, Andersen spent his time reading, dreaming, sewing costumes out of scraps[废料] for his puppet[木偶] theater, and haunting the doorway of the city’s theater whenever traveling players came to town. He began writing at an early age, but his true ambition was to perform on stage as an actor, dancer, or singer. In 1819, at the age of 14, he traveled alone to Copenhagen in search of his fame and fortune.
Despite the hardships he endured and the humiliations he suffered through, the young Andersen was thrilled to be on his way to a theatrical career……r, so he thought. He practiced scenes from famous plays, tried his hand at writing a tragedy, and began to study dance at the Royal Theater’s Ballet School. But, by the age of 17 his voice had changed; his gawky physique[体形] had proven unsuitable for ballet. He was dismissed from school, informed that he had no future on the stage.
Another youth than Andersen might have crumbled[崩溃] under this blow, but throughout his life he possessed a remarkable degree of confidence, and never lost faith in his worth, no matter how often he faced rejection.
安徒生童话 读后感 篇12
安徒生是现代儿童文学的开创者。其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宣告了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 也宣告了西方儿童文学的诞生。安徒生童话“蕴含的温暖的人性美、艺术美、幻想美已经温暖和照亮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乃至大读者的心灵。” (王泉根, 2006:46)
目前国内学者对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较少。相关的专著仅有李红叶2005年所著《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 该书主要梳理了安徒生童话近百年来在中国的译介, 以及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异国形象, 认为“‘实用主义’既是中国接受安徒生童话的基点, 也是中国阐释安徒生童话的基本模式。” (宋德发, 2006:175) 而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时发现, 从1955到2015年长达60年间, 发表在国内语言类核心期刊的专门研究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的论文屈指可数。最早一篇为1979年儿童文学家金近所撰《安徒生童话在中国》, 简要介绍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翻译情况;而近年来学者主要关注安徒生童话在五四及20世纪中叶的译介, 例如, 钱中丽所撰《20世纪中叶中国语境下的安徒生童话》。此外, 一些有关翻译家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研究和翻译断代史研究的论文中也涉及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 例如, 张建青的博士论文《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十分值得一提的是, 安徒生童话的译者叶君健曾在其《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点体会》中讨论了安徒生童话的翻译策略, 认为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信’”并在“‘达’的基础上努力传达他的‘诗’” (叶君健, 1983:16)
上述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宝贵的, 然而遗憾的是, 清末民初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语境中的异国形象没有得到系统的分析。因此, 本文将以历史发展为线索, 通过梳理清末民初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 分析其在中国语境中的异国形象。
2 周作人兄弟对安徒生童话的译介
清末民初 (1839-1919) , 安徒生童话开始被译入中国。最早向中国人介绍安徒生的是周作人和鲁迅。1909年, 二人在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中“最早提到了安徒生, 在第二集中预告第三集里会有安兑尔然 (即安徒生) 的《寥天声绘》。” (张建青, 93) 但由于销路不佳, 此预告未能实现。
周作人兄弟为何译介安徒生童话?这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晚期时期, 西方现代儿童观被输入中国, 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先进的进化论、教育学、儿童学著作被引入中国, 另一方面, 大批留学生被送往日本, 接触了日本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 也因此接受了现代儿童观。而原本就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神话等感兴趣的周作人也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日本的儿童学。在这样的情况下, “父为子纲”的封建观念受到批判和冲击, 西方重视儿童个性, 强调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得到赞美和宣传, 人们开始“发现儿童”, 以少年儿童为读者群的“教育小说”应运而生。虽然在文化多元系统中, “翻译文学的‘正常’位置是处于边缘, ” (Venuti, 196) 但由于那时的中国基本不存在专为儿童创造的儿童文学, 因此翻译儿童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系统中儿童文学的中心。大量西方儿童文学作品被译入中国, 其中大多数是从日文转译, 其次才是从英文原本或译本译入。
1913年, 周作人在《童话略论》中再次提及安徒生童话;同年, 发表《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 简述安徒生生平、作品并介绍包括《丑小鸭》、《人鱼》在内的13篇童话, 文中盛赞其人为“今古文人, 莫能与竞也, ”赞其第一部童话“为世稀有, ”评价其文笔时称“其辞句简易如小儿言, ......状物写神, 妙得其极。” (秦弓, 2004:2) 然而, 周作人此时对安徒生童话的介绍没有引起文学界的大的反响。为此, 1916年至1917年, 他又在《一篑轩杂录》里复引了《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的摘要, 再次强调安徒生“最有名, 作书若干卷, 各国传译殆遍”, 评价其童话“足以涵养童心, 进于优美, 而教训所予, 尚其次焉。” (秦弓, 2004:2)
3 安徒生童话的翻译情况
如果说周作人是第一位向中国人介绍安徒生童话的人, 那么刘半农则是第一位翻译安徒生童话的人。1914年, 刘半农根据英文原文和日文剧本翻译了《洋迷小影》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1915年, 陆澹庵译《野鹄》 (The Wild Swans) , 周瘦鹃译《断坟残碣》 (The Old Grave Stone) 。此后的1916年至1918年1月间, 包括《飞箱》等在内的八篇童话被译入。其中, 陈家麟、陈大镫的《十之九》包含安徒生的6篇童话故事, 可算是最早以故事集形式出现的安徒生童话译本, 其中的《国王之新服》为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的重译。1919年, 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第一位介绍者周作人发表《卖火柴的小女孩》 (The Little Match Girl) , 为清末民初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1909年周作人兄弟首次向中国人介绍安徒生, 到1914年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的译文《洋迷小影》的诞生, 其间经历了漫长的5年时间。清末民初的中国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为何如此缓慢?这是因为, 晚清域外儿童文学翻译的目的在于救亡图存, 培养“未来之国民”, 而当时“主流的实用主义文学观强调教化功能, 与安徒生童话的特点相悖, 而民国之后人们追求纯文学的审美意识增强, ” (张建青, 2008:96) 直到民国之后, 人们开始重视文学的审美价值, 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才逐渐繁盛起来。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为何会成为第一篇被译入且是清末民初唯一被两度被重译的安徒生童话?原因在于, 这篇童话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新民”的需求和改造社会的理想。正如李红叶所论, “‘实用主义’既是中国接受安徒生童话的基点” (宋德发, 2006:175) 早在1913年的《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中, 周作人就“称安徒生借《皇帝之新衣》‘深刺趋时好而熏世论者’” (秦弓, 2004:2) 。这样的解读让从未读过原文的人们产生了一个印象, 即它是一篇讽刺社会、针砭时弊的作品。无怪乎刘半农翻译此文的目的是“意在针砭‘洋迷’” (张建青, 2008:96) , 且此译文被《中华小说界》误归为“滑稽小说”而非“童话”。
4“半创半译”的翻译策略
受晚清“豪杰译”的翻译风尚影响, 这一时期的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多采用半创半译的方法, 且多为日文转译, 故与原文有一定出入。比如, 刘半农的《洋迷小影》是根据英文原文和日文剧本翻译的, 并不忠实于原文。然而, 周作人却坚持采用直译的方法, 但最初他“全文照译的‘直译’尚无市场, 他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公主》也未见发表” (秦弓, 2004:2) 周作人显然不赞成半创半译的方法, 他指出译本《十之九》的诸多错译, 并于1913年完整翻译《卖火柴的小女孩》 (The Little Match Girl) , 这是“中国用白话文原原本本地翻译安徒生童话的处女作。” (秦弓, 2004:3)
5 异国形象
尽管在清末民初救亡图存的时代大潮中, 绝大多数西方小说在中国的异国形象都被阐释为“教化”工具, 安徒生童话却意外逃脱了这一命运, 其文学的审美价值被初步发掘, 安徒生本人的形象被阐释为诗人、老孩子 (perpetual boy) 。“小说之目的, 务以振国民精神, 开国民智识。 (1902) ” (陈平原, 1989:56) 伴随着梁启超发出的这一时代强音, 中国文学界出现了实用主义主流“启蒙文学观”。当时的中国人在西方小说中寻找的、看到的是“振作士气, 爱国保种” (林纾) 的力量。然而, 幸运的是, 安徒生童话在这一时期遇到的最热心的阐释者是关注文学审美的周作人。他认为“文以移情, 能移人情, 文责以尽, 他有所益, 客而已。” (张建青, 2008:119) 周作人将安徒生的作品准确定义为“童话”, 明确指出其“教训所予, 尚其次焉”并评价安徒生“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 而以诗人之笔写之”, 其文“美妙自然, 可称神品”, (秦弓, 2004:3) 盛赞安徒生童话达到了童话的理想境界。
6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清末民初, 安徒生童话首次被译入中国, 但译作不多;周作人成为其第一个也是最热心的译介者。此时, 安徒生在中国的异国形象是诗人、老孩子, 安徒生童话被解读为“美妙自然, 可称神品”的童话。
摘要:安徒生童话开创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先河。清末民初, 安徒生童话首次被译入中国,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本文在译介学的视野下, 以历史发展为线索, 对清末民初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史实性的梳理, 同时分析安徒生童话在当时的中国语境中的异国形象。
关键词:清末民初,安徒生童话,异国形象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0.
[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第一卷, 1897-1916)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3]宋德发.重温安徒生:她告诉我们理由——李红叶《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阅读札记[J].中国比较文学, 2006 (2) :174-176.
[4]金近.安徒生童话在中国[J].世界知识, 1979 (18) :25.
[5]钱中丽.20世纪中叶中国语境下的安徒生童话[J].外国文学研究, 2011 (1) :143-150.
[6]秦弓.五四时期的安徒生童话翻译[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 (7) :1-5.
[7]王泉根.感悟200岁的安徒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 :46.
[8]叶君健.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点体会[J].中国翻译, 1983 (2) :8-16.
【安徒生童话 读后感】推荐阅读:
《安徒生童话全集》读后感07-04
《安徒生童话选》读后感07-30
安徒生童话烛读后感10-15
六年级《安徒生童话》读后感07-30
《安徒生的童话》读后感优秀08-12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500字09-25
安徒生童话400字读后感作文10-10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精选500字10-29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600字小学作文09-06
关于安徒生童话读后感500字小学生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