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两会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03

观看两会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

观看两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坚持和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必须牢牢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一起来看看观看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_学习两会精神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查阅!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1

十八届六中全会在10月24日开幕了。历经36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李克强总理用“壮士断腕”形容改革的决心、媒体热议的“383”改革方案,诸多举措,汇集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学者政要,还是普通黎民百姓,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寄予厚望,表现在对中国即将挺进的深度改革讨论热情空前。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深化改革”的“红利”将长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世界和国人充满同样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年后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富强中国”,共圆伟大复兴之梦。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六中全会,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为了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更好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研究制定法治中国建设长期的工作布局、发展规划,谋划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做好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运筹谋划、科学决策,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

有人说,组织部的笔是升迁之笔,能改变一个干部的命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有人说,组织部的笔是催促之笔,下通知发表格催要结果,从早到晚永不停息。而今天我要说的是组工干部的笔是学习宣传两会的笔。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开放已经有机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共产党领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两会精神能够,给予我们温暖,指引我们方向。

在多数人的眼中,组织部是一个神秘的部门。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主要负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党费管理、党的工作制度、党内生活制度等方面进行指导、组织、管理等工作。在进入脱贫攻坚阶段,组织部门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更是能将各项民生工程推向高潮、推向巅峰,它以讲政治的时代担当带领党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予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

组工干部的初心重点体现在工匠精神。它的价值就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这也正是组工干部一直在传承、一直在追求的组工精神。组工干部没有“强迫症”,只是在极力追求完美;组工干部也有叫苦叫累的时候,但他们坚信风雨之后能见彩虹。他们用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新时代烹饪最可口的菜,道道精品,回味悠长,为全面抓好新时代党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为切实营造一个高质、高效、高标准的组织工作氛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什么是理想,革命事业就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唯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彰显价值,组工干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起、忙碌、晚归已然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但也活在其中、乐在其中、盼在其中,下半生或许不再追求刺激战场、也不奢求诗和远方,只愿可以用最优良的工作品质、最热情的贴心服务、最真诚的为民之心,在接下来民生战役中,不断出现组工干部的暖人身影,也在积极为人民群众脸上的笑容奋勇拼搏,贡献作为。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4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优势。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具有许多方面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即是其中之一。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谈论“六五”计划时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制度安排,有助于各级党政部门顺利推行施政计划。邓小平同志还说过:“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我国依靠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自主实现了一系列重点突破、重要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濒于崩溃边缘,但我们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在“一五”计划期间展开了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迅速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国家层面组织的大科学工程。从1959年6月中央下决心独立自主研制原子弹开始,仅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就于1964年10月16日实现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使科技、经济基础落后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这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不仅铸就了我国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而且对国家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科学实践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以任务带学科,推动了全国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是在政治环境异常严峻、经济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举全国全民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丰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利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势,先后建成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京广高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电信网络等举世瞩目的建设项目;完成了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河二号”“蛟龙”号等高科技项目;成功举办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战胜了洪水、“非典”疫病、大地震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习近平指出:“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深刻认识这一科学判断,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集中力量办大事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为了尽快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我们党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很短时间里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了加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党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研制成功“两弹一星”,保障了国家安全,提高了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建成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载人航天、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特高压电网等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在新时期展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在国产大飞机、港珠澳大桥、“蓝鲸1号”钻井平台、北斗系统、超级计算机、“天眼”探空等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上取得突破,标志着我国已经处于世界科技创新的先进水平。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在防灾救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等领域也得到重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突出特征,是我们战胜各种重大风险和挑战的不二法宝,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强大动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要求。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集中力量办大事。马克思说:“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广泛的社会分工和密切的协作为特征。生产分工和协作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多样性和社会劳动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客观上要求将有限的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到社会分工的各个领域,这是客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了全体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解决最重要的任务,强化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目标,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制造能力强大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离开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一切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以人民为中心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发展,过好日子,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集中力量办大事,本质上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发展瓶颈和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不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下,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要民生问题得到根本改善,中国成为全世界脱贫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民群众成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大受益者。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国民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是所有国家都追求的目标,而能否实现目标,关键取决于制度安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统一。市场经济具有自主经营、加快要素流动、通过平等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投机性、短期性、滞后性和容易导致垄断行为等弊端,容易引发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能够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国有经济为战略手段,通过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区域政策等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相结合,既能够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又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防止经济危机发生,保证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职能。国家经济治理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范畴,是通过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目标、任务、结构、路径进行引领、指导和协调,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稳定运行的过程。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一制度的特性是:既允许所有经济主体拥有自身的物质利益,并据此进行自主经营,展开平等竞争,追求最大利益,又要求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共同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推动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性增长,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有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性在国家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体现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国家经济治理既要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又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重要职能,自觉引导国民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方向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领导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国家经济治理中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有利于保证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得人民的拥护,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使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实施重大国家战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和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奠定更为坚实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基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根本来源,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政治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坚持和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必须牢牢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观看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_学习两会精神观后感精选5篇

观看两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2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统一思想才能行动一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深化着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就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统一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思想上同心同德, 才能在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只有统一思想, 才能达到共识, 坚定信心, 凝聚力量;只有统一思想, 才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致, 奋发有为, 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坚定信心才能明确方向。两会既是民主政治的盛会, 也是对中国发展的检阅。事实与变化最有说服力, 学习两会精神, 回顾发展成就, 就更能坚定信心, 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不断增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信心百倍地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攻坚克难才能激发动力。我们既要正视前进中的问题与矛盾, 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就要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难点, 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开拓前进才能再创佳绩。形势有新变化, 现实有新挑战, 人民有新期待。从两会的新起点出发, 需要我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我们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更不能墨守成规、停滞不前, 而应增强忧患意识, 焕发改革精神,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牢牢把握主题主线,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巩固发展“十二五”开局良好势头, 开创事业更加蓬勃兴旺的新局面。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 要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对中央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扎实做好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袁贵仁指出, 今年两会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前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圆满召开, 对于推动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 具有重大意义。各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精心谋划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围绕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群众有迫切需要的问题, 完成好教育经费分配监管、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等重点工作, 努力把教育事业办得更好。

观看两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3

3月18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学习贯彻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精神。会议重点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有关教育的主要内容,两会代表、委员对教育的意见建议,并对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作了全面部署。

会议指出,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两会”精神学习贯彻好,以实际行动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会议就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工作提出5点要求: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二是抓好“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三是着力推进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四是不断推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五是高质量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教育部网站,2015-03-18)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与人大代表共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3月13日,正值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成员、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与大家共同研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司长介绍了列席十二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教育界别组会、参加民进中央座谈会和香港地区代表委员座谈会情况,总结归纳了政协委员提出的教育改变命运、提升治理能力、保障教育投入、体现以生为本、关心乡村教师、关注民办教育、改造薄弱学校、加强控辍保学、提升教育品质、重视家庭教育等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5-03-13)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2015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53号)要求,现就2015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工作安排和要求下发通知。

通知对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参加对象、活动内容和展评办法做出了规定,并对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

(教育部网站,2015-03-10)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的工作要求,建立并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现就做好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下发通知。

通知对招聘政策,包括实施范围、招聘数量和工作重点作出了规定,对招聘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简要介绍了相关保障措施。

(教育部网站,2015-02-06)

教育部出台60条校长园长专业标准强调师德违规处罚

教育部近日印发《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三个标准均由办学理念、专业要求、实施意见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6方面专业职责细化为60条专业要求。每项专业职责有10条专业要求。

三个专业标准充分体现出四个方面特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力体现不同学段的特点特色;关注学校管理现实问题的解决;着重强调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

(中国新闻网,2015-02-15)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经研究,教育部决定成立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并就有关事项下发通知。

通知对专家委员会的性质、专家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专家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保障四个方面的问题做出了规定。

(教育部网站,2015-02-05)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3月2日,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要深刻认识加强学校美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明显改观。他强调,2015年推动学校美育工作要重点抓好5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开齐上好美育课;二是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美育活动;三是加强区域内统筹力度,多渠道解决美育师资短缺问题;四是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合力;五是建立评价制度,促进学校美育科学发展。

(教育部网站,2015-03-02)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

2月11日,全国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大力推动校园足球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国足球的腾飞梦想而努力奋斗。

会议重点审议了2015年校园足球工作计划,强调2015年校园足球工作要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广泛足球教学训练活动和建立健全四级联赛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政策措施和加大投入为保障,坚持因地制宜、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着力开创校园足球工作新局面。

(中国教育报,2015-02-12)

教育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66号)。2015年1月21日,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发[2014]66号文件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发[2014]66号文件和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教育部就加强学校爱国卫生工作下发通知。

通知要求,要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创造促进健康的校园环境,切实落实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学校控烟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观看两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这次“两会”开幕式,令人印象深刻,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观看“两会”开幕式学习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观看“ 两会” 开幕式学习心得体会(一)

今天上午,县文化中心影剧院内,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肩负全县 33 万人民的重托,160 多名代表汇聚一堂履行职能,共商分宜振兴发展大计。

上午 9 时整,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大会正式开幕,县长胡军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一项项工作的落实,彰显了过去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一件件温暖人心的民生实事,让民生实惠可亲可感,映射出执政为民的殷殷情怀,让政府与百姓的心贴得更紧;一个个务实奋进的有力举措,勾画了 2020 年充满希望、鼓舞人心的美好蓝图,让代表们心中涌起阵阵暖流。

县人大代表刘翔说,刚才聆听了胡军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说令人深受鼓舞,这个报告在总结 2019 年的工作应该是客观实在的,对 2020 年的工作安排应该说是思路清,举措实。

县人大代表王贵香说,刚才聆听了胡军县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倍感鼓舞,也深受启发。凤阳镇抢抓机遇、突出特色、担当作为,明确了工作任务,重点在全力推进海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变样,在大力推进整治提升集镇面貌工作中促进城乡面貌大变样,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剩余39 户 84 名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工作中,统筹推进民生事业大变样。

县人大代表邱新海说,报告里面着重谈到了我们这个产业,就是麻纺这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工业园的麻纺工业地产以及麻博馆的建设、麻艺街以及双林夏布文化村,任务比较多,也是给我的一个压力,一个动力。

报告结束后,如潮般的掌声在会场响起,这掌声既有对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期许。走出会场,代表们信心满满,纷纷表示将砥砺奋进,履职尽责,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心共绘“分外宜人地、天工开物城”新时代画卷而不懈奋斗。

县人大代表刘翔说,我们要以这个做行动派的责任和担当,抓好这个工作的落实,以工作的落实来实现我们工业高质量发展大变样。一是抓实企业帮扶,加速企业的满产扩产;二是抓实中

小微企业的成长行动,来做大我们经济总量,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 20 家以上;三是抓实我们的平台建设,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建设来助推我们企业的转型升级;四是抓实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我们紧盯“5020”这么一些引领性、带动性的项目,加强跟踪问效,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县人大代 王贵香说,我们将迅速组织镇村干部原原本本学习报告,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按照县委李逸翔书记“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的要求,争做行动派,努力实现甜蜜小镇、幸福凤阳“大变样”。

县人大代表邱新海说,第一个就是利用这个退城进园这个改造升级这么一个平台,把这个麻纺主业做大做强,特别是要靠大联强,依托央企中国恒天,抱住恒天这么一个大树,来发展我们的麻纺产业;第二个就是要形成一个互联网的营销平台,利用这个国际麻纺博览会,通过互联网,通过京东、淘宝、抖音这一系列这个现代的这些营销渠道,把它引进到分宜来,就是在分宜能买到所有的麻的产品;第三个就是我们的这个技术改造、装备的升级自动化这一块,我们要做大的提升,我们不负县委县政府的重托,把这个产业做好。

观看“ 两会” 开幕式学习心得体会(二)

2020 年有多么不容易,今年的两会就有多么不平凡。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三五”收官,从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一个个特殊的“时间坐标”叠加,注定将让 2020 年的国之盛会载入史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为了战“疫”需要,今年全国两会推迟两个多月举行,这可谓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

现在两会时间顺利开启,本身就是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显著标志,展现的是中国能力、中国信心、中国前景。

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 6 次到地方考察,去了北京、湖北、浙江、陕西、山西,既是指挥战“疫”,也是围绕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基层治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开展调研。

月 2 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就应该变得更加聪明。”

相信,今年两会上,势必要对前一阶段战“疫”进行总结回顾,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作出部署。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20XX 年以来,连续 7 年,他都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相信这一议题更会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2018 年 1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总书记曾这样解释。

2019 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内蒙古、甘肃、河南等代表团审议。2019 年 7 月到内蒙古考察、8 月到甘肃考察、9 月到河南考察,脱贫攻坚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会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两会前夕,又马不停蹄到陕西、山西考察,实地了解脱贫攻坚成果进展。非常时期的“非常节奏”,折射出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的强烈紧迫感。月 21 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平利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毕竟,2020 年已经过去近5 个月了,向前看,满打满算只剩下 7 个多月的时间。用总书记的话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上上下下必须把工作抓得很紧很紧。”

今年两会上,将如何进行“决战”动员,将对巩固脱贫、防止返贫,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提出哪些要求,全国上下都在关注。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既有的节奏,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一季度我国 GDP 同比下降 6.8%。

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怎样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海内外格外瞩目。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几次赴地方考察,总书记对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浙江看港口、民营企业,在陕西、山西看步行街、大型国有企业,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创新,强调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

观看“ 两会” 开幕式学习心得体会(三)

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和田地区医疗保障局综合业务科科长买买提明·阿不都艾尼再次温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买买提明·阿不都艾尼所在的和田地区目前还有 5 个贫困县未摘帽,这次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三区三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建议。“我建议继续完善‘三区三州’的交通运输、环保、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在村里落地,通过实现产业聚集带动就业,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

全国人大代表、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帕尔哈提·肉孜抓紧时间在房间积极完善自己带来的关于提升乡村污水处理回收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他告诉记者:“对农村污水要进行处理,处理以后能够进行回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建议国家层面能够对于比较困难的地区给予资金支持,项目支持,或者说给予政策,通过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巴里坤县泽菇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艳清这次带来了加强生态建设的建议。她说:“借助国家的力量,有一个更大的支持,把我们哈密的生态系统,高山、森林、草原、冰川、湿地,沙漠维护好、保护好,让我们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好造福子孙后代。”

观看“ 两会” 开幕式学习心得体会(四)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与会人士集体肃立,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一分钟。

短短一分钟,让人读懂了生命的重量。行礼如仪,默哀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充满力量的表达。因为这种默哀不是寻常的默哀,而是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前的默哀,彰显了全国人民对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悼之情,更是敬畏生命的体现。

我们记得,20XX 年 3 月 3 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体与会人员为在 3 月 1 日晚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中遇难的群众默哀。我们还记得,20XX年 4 月 23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开始时,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和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默哀。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今年 4 月 4 日,清明时节,我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就包括默哀 3 分钟。举国哀悼,是缅怀逝者,也是敬重生命,让人感受到对生命的珍视。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深刻而生动的现实。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体现在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

就是责任”,体现在举全国之力救助患者。而通过对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默哀,我们同样感受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在闪耀。

与清明时节的哀悼相比,今天我们缅怀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更多了坚定和勇毅。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这是对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最好告慰,而惟有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更积极成效,才能更好地告慰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在集体默哀中守望相助,在爬坡过坎中奋勇前行,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观看“ 两会” 开幕式学习心得体会(五)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何厚铧、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杨传堂、李斌、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_、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张庆黎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默哀一分钟,对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大会首先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汪洋说,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 周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 70 周年为重点,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任务,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认真履行各项职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汪洋指出,中共中央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人民政协历史上都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人民政协 70 年的历史贡献,精辟论述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使命任务、根本要求、着力重点,深刻揭示人民政协与国家治

理体系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汪洋说,在过去一年多的工作中,常委会认真落实中共中央新部署新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庆祝人民政协成立 70 周年系列活动、推动双向发力更加富有成效。在近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人民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动员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参与疫情防控斗争。广大政协委员在各自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责任担当。

汪洋总结了过去一年多来人民政协工作:加强创新理论学习,把牢正确政治方向;丰富协商形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议政建言;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致力增进群众福祉和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团结联谊,广泛凝心聚力;深化对外友好交往,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注重提高质量,增强履职实效;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关于 2020 年人民政协工作,汪洋指出,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

识双向发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团结动员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紧扣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履职尽责、凝心聚力,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观看2020年两会心得体会 篇5

【篇一】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以及参加内蒙古、湖北、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等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着人民至上的主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准则、最大追求。提出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篇章,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切实做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紧密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篇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目前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脱贫攻坚挑战更大、任务更重。广大干部群众都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

疫情常态防控和脱贫攻坚要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在抓疫情常态防控和啃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时,不能被困难所吓倒,应该做到越是困难越向前。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形势和困难,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在脱贫攻坚时要有更新的思路,更多的高招。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凝聚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底气。

【篇三】

2020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因新冠疫情原因,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被推迟。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

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全国两会注定意义重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全球、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全国两会注定极不平凡。一份一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信心与中国前景。

以民为本,生命至上。一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管是2019年取得的辉煌成绩,还是2020年的工作重点,无不彰显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心事、当成自己的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问题、满足群众需求。

“保”字为先,“稳”中求进。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为人民生活、经济运转、国家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疫情期间,“六保任务”、“六稳工作”这两个专属名词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熟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金1000亿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确保近3亿人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等等,所有工作重点都旨在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确保人民生活有保障、助力中小企业渡难关、实现经济社会重发展,全力完成今年各项发展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截至2019年底,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令全世界惊叹的成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扩大就业、扩大招生到扩大低保范围,从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到巩固脱贫成果,无不彰显了对“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这个庄严承诺的坚定践行。只要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人都不会少,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每一个14亿分之一的我们都是不平凡的,让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强化责任肯担当、提高能力善担当、模范带头真担当,以风雨无阻的心态,在有风有雨的常态中,做到风雨前程、砥砺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篇四】

2020年两会召开胜利落下帷幕的同时全新的政策也相继推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袭来,国家快速、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并控制住,作为中华人民中的一份子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自豪的。此时两会的召开无疑是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

通过颁布的各项政策规定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从各种方面开始真正的深入贯彻脱贫攻坚战。其中绿色环保,住房补贴,包括二胎政策的各项民生新规定以及养老保险的缴费问题等再次被提升到落实计划里面。

其实从构建2020年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开始过程经历了很多,可以说初期构想到最后实施完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相反只有我们不断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与党上下一条心,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加速成长的步伐。

而会议中强调要切实把结果作为一种理念,要做到条条落实,事事见效,我觉得在任何地方都适用。一个国家有了正确的目标能够坚持不懈努力实施下去,作为新时代青年中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要有充足的信念,用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去严阵以待的做任何自己负责的事情,事情无大小只要不退缩敢想敢做,就一定能够给自己的人生涂上一抹浓厚的色彩。

【篇五】

近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承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各单位要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将全国两会精神落到实处,指导工作开展,不断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就是要认真学习工作报告和重要文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才能充分了解国家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明确下一步工作中的新指引和新要求,才能做到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作为基层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苦干实干的精气神狠抓落实,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推动全国“两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篇六】

2020年的“两会”,虽然晚了2个月,但却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此次“两会”不仅客观地总结了2019年及今年以来的辉煌成绩和重点工作,还对2020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设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百姓愿望,学习好“两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奋斗方向。

一个“实”字惠民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将会继续出台各项惠及百姓、惠及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并且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今年没有发展要求,而是把“六稳”、“六保”作为今年工作的着力点,这都说明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就业、稳民生,才是最大的民生追求。

一个“指”字明方向。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指明了乡村振兴的方向。2019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性的进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今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政府提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新建高标准农田,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并大力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一个“法”字立规矩。今年的“两会”通过了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民法典被誉为“民权保护之母”,主旨在于保护公民诸项民事权利,是保障人民私权的基本法,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次民法典的通过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两会学习话改革--两会学习体会 篇6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也同时开幕,两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都被海内外媒体看作是中国走势的“风向标”。在一个多星期的两会期间,我始终关注两会的进展情况,认知学习和听取了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也通过各种媒介了解了委员们提出的一些宝贵建议和想法。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以下几点最具有建设性和实践意义:第一,我国确定2012开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国务院把GDp的增速放缓为7.5%,这是历史性的变革,同时也能体现我国开始处于经济调整的时期。还有就是新增就业达到900万人以上,且把CpI控制在4%左右。其财政赤字为8000亿,赤字率下降1.5%,还有货币政策中的广义货币M1的发行增量为14%。这样硬性的经济指标能够很好的体现国家今年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改革方面的力度。第二,三农问题。我过最近几年一直把三农问题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今年把三农的投入超过12287亿元,其增量明显。还有就是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也是改革三农的主要的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保证农民自身最根本的利益,这样的惠农政策也是我们一直所希望的。第三,三公经费的改革。今年政府报告中对于三公经费的控制也有明文的规定,比如说我们众望所归的公务车制度和三公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公开的问题的规定。最主要的就是降低行政成本。希望这样的规定能够落实到实处。第四,金融改革。其措施中对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还有就是开发更多的汇率金融避险工具。其次最为新的一点就是引导民间融资渠道发展,之前的温州民间融资和吴英案的讨论都是对于民间融资信贷的合理性的审视,政府这次的明文说明要对于民间融资的引导和规范也是扩宽金融的另一种形式。第五,pM2.5的监控,这也是最为关注的一条措施了,pM2.5之前讨论得沸沸扬扬,政府也能够关注到这样严峻的问题,更多的希望是尽早的出台监控措施。第六,城镇化。今年对于城镇化的问题说了很多,其实我一直认为城镇化能够解决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说是房价的缓解,人力资源的调控,内陆经济的平衡发展,留守儿童、教育、医疗、住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所以这一条也是我最为关注的。希望政府能够迅速的拿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来。第七,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同时倡导社会资本办医。形成对外开放多元化的办医格局。这样的改革呼声这几年一直都十分高涨,但是每次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这需要真正的政府下定决心来办这事,其实我还是对此比较担忧的。第八,保障房的建设。去年的保障房的建设为开工为1000万套,但是具体的实际开工率我们无从得知,其实保障房的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之前的时评中也提到了很多。在今年的报告

中说要基本建成500万套,新的开工率为700万套,今年的目标比起去年来说的话那真是实际得多,其实量多不多并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资源配置的问题,怎样配置才能达到最大化的利用,这样还不算某些把此作为灰色地带的人。所以说次还是任重而道远。第九,分税制改革。这是最近新提出的一种税制的改革方案。这是对于整个国有资产还有全民资产的一种有效利用形式,其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收入差距,对此我表示期待。第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改革。再次板块中有个亮点就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有垄断的行业。这样的方式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这一条措施是否能够得以实现,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整个国家的体制的改革,我并不像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的措施,其实一看到这条措施的时候当时对我真是眼前一亮。我国的国有资产企业发展完全靠的就是垄断的巨额利润。政府愿意把蛋糕分给大家还值得我们商榷的。

在整个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了我国发展的各个方面,很多的政策就是之前的延续、这十是我认为最新的十个方面。除此之外两会期间政府还进步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今年温总理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用很长的篇幅讲了改革问题。他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改革的方向决不会动摇。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任务所在。

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种种问题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改革的原动力。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而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继续进行改革,重点理顺五大关系:今后一段时期,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重点理顺五大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这五大关系,涉及政府职能转变、财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几个层面,基本涵盖了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焦点、难点,也是改革的突破点。调整我国已有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政府职能的重点应从以提供基础设施等有形公共产品为主,转向以提供制度、规则和政策等无形公共产品为主,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竞争和创新,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为主。

今年改革的六项重点: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改革。今年改革“攻坚”的特点十分鲜明。现在社会矛盾复杂,改革的难度也较之以往更大、更难,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财税金融体制领域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金融体系要和实体经济相适应。小微企业这类‘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症结是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失衡。部分商业银行贷款时眼睛向上,对小微企业设置了苛刻的条件,现在是该大力发展草根经济与草根金融的时候了。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金融等多个领域。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非常在乎、非常振奋,因为关系到未来发展前景。民企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和金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保障民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制度保障机制;二是缩小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三是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

上一篇:法学导论课后感想下一篇:十月再见十一月你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