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心得体会材料

2024-05-14

韶山心得体会材料(精选10篇)

韶山心得体会材料 篇1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在即将迎来这九十周年前,我们踏上了红色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韶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在毛主席故居、毛主席铜像广场,我们都能深刻的了解到当年革命的火种,星星燎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能磨灭的烙印。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9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韶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

一、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82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立伟业,将红色火种点燃。这些火热的名字,不仅标注在中国版图上,更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一直以来就向往的韶山和井冈山之行终于实现。在毛泽东故居韶山,在革命圣地井冈山,我一直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那一串串从小就熟知的地名,如今在我的眼中变得清晰而真切。看着绿树环绕的韶山冲,静默在毛主席伟岸的铜像下,穿行在青翠欲滴的井冈翠竹中,流连在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老房子前,徜徉在当年炮声隆隆的黄洋界,耳边依稀萦绕着“井冈山上太阳红”的歌声,每到一地,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革命圣地火热的脉动,通过对共产党这一段光荣历史的重温,井冈山精神也在心目中也越发清晰起来。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根据地军民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并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的革命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井冈山的革命星星之火,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势,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革命根据地,离开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无法实现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些精神,都是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就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红米饭、南瓜汤”、“朱德的扁担”等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的精神并不过时,在新时代仍然要坚持发扬光大,而且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路行进在这片青翠而又火红的土地,“战地黄花分外香”、“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黄洋界上炮声隆”、“ 犹记当时烽火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人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词,久久盘旋在脑海里。这些诗词,更像是一个巨人的心灵诗篇,穿越时空,回响在历史和现代的上空。遥想当年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革命依然在发展壮大,队伍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保持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越是艰苦创业时期越要充满必胜信心,也是我们战胜困难,构建美好未来的强大法宝。

韶山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是重温了我们党的伟大历程,使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灵得到极大的洗礼,党性也得到极大的锻炼。通过实地的革命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着我从思想层面,对党员价值观做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弘扬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把革命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相结合,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要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行业特点,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全面提高我省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我坚信,只要努力,我们必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游韶山心得体会 篇2

游韶山心得体会

韶山,是一个幽静、美丽的地方,一个被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吸引着千百万游客如潮涌海流纷至,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就诞生于此。这一次,有幸踏上主席故乡这片热土、圣地,近距离感悟领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心情激动不已。只有亲身来到韶山,才能真实感受到那山、那水所带给你的震撼。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重温那段值得骄傲的光辉历史,可以尽情吸取伟人故土的灵气,可以看到来自五湖四海虔诚的游人,可以学到很多感人震撼的事迹一路不停歇的驱车两个余小时,我们便来到了伟人故居。韶山的景色正如一代文豪毛主席所述:“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雄伟气派的故居广场,较以前扩大了很多倍。一代伟人的铜像,高高耸立在韶山广场,栩栩生辉。瞻仰毛泽东的铜像。高大的身腔、伟岸的身材,一身整洁的中山装,更令人肃然起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主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挽救民族死亡,前仆后继,才有了1949的开国大典,才有了如今中国的腾飞,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恩人,是中国人民的恩人啊!他扶中国于危难之时,求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乃至世界都记住了这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代天骄——毛泽东。

我们还参观了毛主席故居,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池塘,依托青山,荷叶连连,人杰地灵。普通而陈旧的家具,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朴实。我们还看到了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关心天下。是韶山这个简朴的小山村,哺育了一代伟人,从而解救了全中国。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韶山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对我们来说,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但未来的红色之旅却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鞠躬尽瘁,成为永葆工作激情的永久动力!

考察湖南韶山心得体会 篇3

10月22日到28日,市科协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踏上了红色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几天的旅程里,我们先后考察了湖南博物馆、岳麓书院、毛泽东故居、毛主席铜像广场、刘少奇故居、贺龙公园等。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受益非浅。

韶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在毛主席故居、在毛泽东铜像广场、在长沙市的大街小巷,我们都能深刻的了解到,当年革命的火种,星星燎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能磨灭的烙印,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8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首先参观了毛泽东铜像广场,远远就看到一尊高大的塑像耸立正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敬礼,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奔向韶山冲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我心里默默地重温入党誓词,和大家一起唱起《东方红》,豪情壮气油然而生,不禁让我想起毛主席那豪迈飘逸的诗篇《沁园春·雪》,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脍炙人口的词句。毛主席铜像微笑着望着前方,他老人家是不是也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呢。

接下来参观的是毛主席故居,其实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凹”字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泥砖墙、小青瓦,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东面13间小青瓦房是毛主席家。天井、杂屋、厨房、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以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那些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普通而陈旧的家具,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朴实。与旧日不同的是,现在的这里人头攒动,给本来幽静的乡村增添了很多生气,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让这一刻的激情定格成永远的回忆。在接下来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又参观了滴水洞、刘少奇故居等地,每到一处,无不为当年坚苦卓绝的斗争环境而感慨,也都能感受到老区人民对伟人们的爱戴。

我们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张家界,这是全国第一处申报世界遗产的国家森林公园,山峰逶迤,风光秀美、大气,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可是当人们流连往返之时,大多数人也许不知道,70多年前,湘西张家界一带可算是穷山恶水,著名风景区天子山一带,曾经是贺龙、任弼时、萧克领导的红军第二方面军创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正是他们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策应了中央红军成功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浏览了为纪念贺龙元帅而建的贺龙公园。贺龙元帅铜像背负青山,面壁神堂湾,凝重、壮严、和谐地统一在青山绿水的画图中,逼真再现了贺龙元帅的鲜明形象,也是人不由得想起当年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抚今追昔,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老一辈的革命领袖中,许多人就个人出身来说,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很优越的,他们个人的生活应该比较顺利,是用不着流血牺牲的。毛主席出身于富农的家庭,家里房子有13间,生活在当地来说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刘少奇同志家庭财产也是比较丰厚的,共有房屋21间半,应该说生活比较殷实,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贺龙元帅在南昌起义前已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高官厚禄都阻挡不了他的革命理想,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斗争精神,我觉得就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体现,也就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体现出来的“韶山精神”。

“韶山精神”是我此次考察韶山体会最深之处,他是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民族之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无畏,实事求是,依靠群众,敢闯新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主席字字珠玑的豪迈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在战争年代,韶山人牺牲了1598位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仅毛泽东一家,就牺牲了6位亲人,这些闪光的名字,与韶山精神一起永垂不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精神又被赋予“坚定信念,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内涵,孕育了一代接一代的英雄模范人物。共产党人以他们的壮怀激烈,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我们由衷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我们就不会健康成长,顺利走进教室学堂,更不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当前瞻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温他们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深切的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这次韶山之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受到了灵魂的洗礼,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将“韶山精神”传承下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扎实苦干、任劳任怨、谨慎细致、严格要求、主动服务、开拓创新”的工作传统和作风,是时代赋予“韶山精神”新的内涵,是我们当代干部的气质、魂魄,是我们行事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不断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我们每一个干部,都应该以此为标准,以韶山精神为榜样,对照自己的心灵、行为,时刻警醒自己。为此,我决心做到:(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工作上要有紧迫感,要学以致用,保持旺盛的斗志,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2)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吃苦在前一些,享受在后一些,让自己有更强烈的党员意识,珍惜党员称号,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最高的热情,最高的效率,切实为科协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扎实苦干、任劳任怨、谨慎细致、严格要求、主动服务、开拓创新”的工作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干部的气质、码干部的魂,是我们行事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不断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我们每一个干部,都应该以此为标准,以韶山人为榜样,对照自己的心灵、行为,时刻警醒自己。

这一次我们凤冈教育考察团一行有幸到湖南进行考察学习。历时5天,共参观学习了5所学校,初步领略了湖南教育的风采、接受了湖南先进文化的洗礼、先进教育思想的熏陶,我们无不有感于湖南文化的深厚、教育理念的先进、人文素养的高尚。可以说,这次考察将激发我的斗志,让我们再次下定为凤冈教育奋斗的决心,为教育工作作出不懈的努力。

赴湖南长沙、韶山等地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

县城市工业局陈在占

2004年5月17日至23日,我们前往湖南长沙、韶山等地考察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短短一周的时间,我们拜访革命圣地,晋谒伟人英灵,采撷精神瑰宝,锻炼提高自己。

——在橘子洲头,我们漫步江边小道,观赏橘园风景,体会“湘江北去”的意境;我们低声吟颂主席诗词,领略“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豪情;我们伫立于栩栩如生的革命前辈雕塑前,缅怀中国革命历史,校正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的偏差。

——在铜像广场,我们怀着无限的敬仰、无限的怀念,向在青松翠柏衬托下显得格外气势磅礴的毛泽东铜像深深三鞠躬,向这位缔造了伟大的军队、伟大的党,建立了人民的共和国,改变了中国命运,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一代伟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寄托无限的哀思。

——在主席故居,我们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一起,参观这朴实无华而又古老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伟人故居。在这里,在那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我们按下快门,把这瞬间变成永恒。在这里,我们聆听历史故事,追忆历史风云,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所概括的韶山精神:牺牲、奋斗与奉献。——在少奇故里,我们目睹纪念馆陈列的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难得的革命文物,思虑万千,在沉思与感叹之中,领略“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句话的真实内涵,倍感共和国加强民主与法制的紧迫.一个个基地,一个个传说,一阵阵激动。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景物,特殊的氛围,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高,体会更是深刻。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必须进一步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不动摇。

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牢固确立远大目标,是成就事业的根本。同样,没有革命的理想,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也没有革命的胜利。通过这次参观考察,我们再次了解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都是由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年轻的时候就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牢固确立了远大的目标,才得以实现的。毛泽东同志早在年轻的时候,就确立了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崇高理想,并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且于1921年就被推选为党的一大代表,参加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同志也早在1921年就前往苏联,获取拯救中华民族的圣火和真经,回国后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国内革命,并成为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正是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的确立,才有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

今天,在和平的环境下,在建设的时代,在发展的年代,在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也应该确立崇高的理想,树立远大的目标,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可是,在我们纪检监察队伍当中,有的人对理想信念感到迷茫和困惑,有的人对政治方向、政治前途不感兴趣,甚至麻木不仁,有的人认为讲政治是务虚空洞。很显然,这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了偏差,已经很难承担着维护党的纪律的重任。因此,我们应当借助这次学教活动,通过参加这次特殊的教育形式,迚一步牢固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来校正自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偏差,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进大目标不动摇,坚持落实反腐败的各项目标不动摇。

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必须迚一步确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

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确立进大和崇高理想的同时,还确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在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国人民推翻压了三座大山。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是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国人民又一次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可见,实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实实在在的、非常具体的工作。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必须牢记党的宗旨,迚一步确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

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就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廉洁奉公,决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在人民群众困难的时候,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挺身而出,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必须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动摇。

通过这次参观考察,我们还进一步了解到,正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扬了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把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和实现阶段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党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才得以成功。今天,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也要发扬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落实在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中,特别要落实在我们的近期目标上。只有实现了近期目标,我们就能向最终目标一步步迈进。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我们近期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围绕建设小康社会这个近期目标,努力奋斗,不懈工作,科学工作,做好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务虚名,卓有成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多干实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实现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韶山学习心得 篇4

2012年5月5日,单位组织去韶山——毛主席的故乡进行学习。怀着对伟人的敬仰之情,我们24位青工成团踏上了去绍山的参观学习之路。以此见证了伟人的成长、奋斗的历程,使我们心灵得到了强烈的震憾,更加坚定了我要做好自己事业的信心。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们这次参观学习的心得:

5月5日上午11:30分,我们到了革命圣地——韶山。韶山隶属于湘潭市,伟人毛主溪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当客车徐徐驶进韶山的时候,我感到心情澎湃,激动万分。打小记事起,红军、毛主席,这些字眼便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我想,我们进入学堂首先铭记下来的第一首歌曲,应当是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引以为豪的国歌。每当有“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来个毛泽东......”的歌声萦绕,老一辈人的眼神会变得格外坚定,虔诚地看着远方,嘴巴跟着哼起那熟悉的音乐。毛主席的伟大事迹,激励我学习成长。这便是我最初对中国解放的知晓。几十年,中国的变化除了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还有什么词语更贴切呢?

人人都知晓,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如今,我第一次踏上韶山这块红色的土地,参观毛主席故居,铜像广场,缅怀了老一辈先驱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重温了峥嵘的历史,那些感动再一次地洗礼着我的身心。韶山之旅,我再次感受到了毛主席在中国所有人心中的位置。韶山冲上屋场,有一栋坐南朝北的“凹”字型农舍,这里就是毛主席故居。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是原物,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过毛主席的印迹。呼吸着韶山清新、湿润的空气,我相信同行的每个人在肃穆的氛围中都在感受着韶山。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她叫滴水洞,它位于峡谷的尽头,其间有条终年流淌的小溪。滴水洞周围风景优美,四时鲜花盛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冬暖夏凉。

1966年6月,毛主席回故乡韶山,在滴水洞的一号楼住了10天,滴水洞因此闻名天下。韶山不愧是伟人的摇篮,伟人的故土。秀丽韶山,绚丽的自然风光与革命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走进韶山,走进毛主席的故乡,终于亲身的感受到了他一生的艰辛,一生的荣耀,以及中国军人的伟大。古朴的故居,庄严神圣的铜像广场,每个角落无不体现了凝重的历史。我加深了对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消除了自己思想上的某些不正确的认识。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

第二日,我们又去了刘少奇故里,花明楼,雷锋纪念馆等地方。这些地方都让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韶山精神。

韶山心得Word 文档 篇5

本人有幸参加了2012年4月6 ——15日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毛主席的老家韶山,举行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校长|、研究人员论坛暨课堂教学大赛。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会议中的心得体会: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

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菜根潭》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语文教师要通过开设一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的课程,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每教学一篇古典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

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与传统文本情感共鸣,深化传统文化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近现代无数名人的早期求学经历不难证明,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给他们人生奠定、注入了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追求人文素养的精度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把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传统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可以再加工、分解给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古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追求光明之旅。

赴井冈山韶山考察学习体会 篇6

井冈山,韶山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她的故事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融化在我血液里!2011年4月15日,我终于踏上了这红色学习之旅!按照学校教学安排,我们学员赴革命圣地韶山、井冈山等地开展异地现场教学,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锻炼的实践活动。这次学习考察我们主要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井冈山大井朱毛故居、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北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茨萍毛主席旧居、韶山毛主席故居、毛主席铜像广场、滴水洞、毛泽东同志图书馆等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我怀着对这片红土地无限崇敬的心情,怀着对革命前辈无限敬仰的心情重温红色激情。

一: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

聆听黄洋界的炮声 走进井冈山站在黄洋界哨口,山上浓雾盖日,如入仙境。我们在当年红军战壕里徜徉,在红军挑粮的小路上漫步,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迫击炮旁伫足,在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前留影-----站在这里,油然想起毛主席著名诗句《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的词,是黄洋界那次传奇式的保卫战的生动写照。当地军民有一首歌谣形容这个哨口:“山连山来岭连岭,黄洋界上是高峰;高峰岭上设哨口,好比把守摩天岭。”人民军队在这隆隆炮声中不断壮大,新中国也在这隆隆炮声中屹立在了世界之林。因此,这隆隆的炮声应当被我们永远铭记,黄洋界在战役中的重大意义也将为人们所历代歌颂!而今天,我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有人民的安康。

井冈山烈士陵园:踏入陵园大门,是块老红军宋任穷同志所题写“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樱花等。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周边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厅中有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安放在正上方,这是对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块无名碑,以示人们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正是因为党的正确领导,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换来今天的“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的美景。

接着我们参观了茨坪革命遗址,这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的机关驻地,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中心。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我们分别参观了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旧址、中国红军第四军军械处旧址、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旧址等。亲眼目睹了革命先辈曾经住过的房间、曾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真正体会到了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真正理解他们为了实现建立新中国目标舍死忘生的坚定信念。

来到韶山,才觉得韶山与随处可见的湖南众多农村并无二致。依山而建的农家土墙瓦屋,房前的水塘和屋后的打谷场,让人感到这是一户殷实的农耕家庭。没有与世隔绝的围墙围起的深宅大院,有的只是比邻而居的左邻右舍,一切是那样的质朴,自然。然而正是这种平凡衬托出了一代伟人“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这也正是湖南先贤们“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胸通万卷神交古人”遗风的真实写照。瞻仰毛泽东的两位为革命献身的弟弟卧房,朝拜安卧在苍松翠柏中与普通百姓坟茔并无区别的伟人父母墓誌,我给两位老人深深鞠躬,为他们养育了一位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国,为自鸦片战争以来蒙受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赢得了理应属于中国人民尊严的伟人而心生感激。

朱德的扁担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走在朱毛挑粮小道,3.8公里曲折陡峭的挑粮小道,再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而开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挑粮运动场面。如今,我们重走朱毛挑粮小道,身临其境体验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深刻地认识到,坚定的革命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险境的精神支柱。同当年的艰难险阻相比,现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都是微不足道。而为那些公款消费天价茅台等和艰苦奋斗作风背离的行为而耻。

二 感受

一个个景点,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历史遗物记载了红军的丰功伟绩。作为一位学员,一位工作20年的医务工作者我无限感慨:牢记的党的的宗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的行动为党旗添彩。坚持积极传承“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

前段时间的抗震救灾和现在的灾后重建,正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正是井冈山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全国人民的无私奉献,伸出大爱的双手才有今天的新汶川,才有今天的新四川!

革命老区为我们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而今天我省的革命老区如泸定,通江等医疗卫生事业还欠发达,我们必将秉承我党的光荣传统,携手老区人民共建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国民享受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很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广大的乡村医疗资源还十分匮乏,如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摆在我们卫生人面前的难题。在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红军精神鼓舞下,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定将以我们的行动,书写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

游韶山有感 篇7

我在毛泽东的母校一师求学,感受着一代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心中感到无限敬畏。大一结束那个暑假我决定去毛泽东学长的家乡看一看,看一看他以前生活的地方,韶山。

坐火车上午到了韶山,韶山的火车站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不大,但是却有一种怡人清新的感觉,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格外宁静。我坐了车站的大巴到了韶山。韶山的景色真的只有亲自到了才能体会到,“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这是正是一代文豪毛主席笔下的韶山。在雄伟气派的故居广场,较以前扩大了很多倍。一代伟人的铜像,高高耸立在韶山广场,栩栩生辉。许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瞻仰毛泽东的铜像,给他献花与他合影,毛主席高大的身腔、伟岸的身材,一身整洁的中山装,更令人肃然起敬。

我还参观了毛主席故居,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池塘,依托青山,荷叶连连,人杰地灵。普通而陈旧的家具,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朴实。我们还看到了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关心天下。是韶山这个简朴的小山村,哺育了一代伟人,从而解救了全中国。

韶山之旅日记 篇8

到韶山旅游的人真多呀!我们先参观了故居旁边的南岸私塾、南岸塘。南岸私塾是毛主席小时候读过的学校,南岸塘是毛主席小时候游过的池塘。我们差不多排了半个小时才进入故居参观。可故居里面不能拍照,这真是一大憾事。

在邵峰水库旁的餐馆品尝了美味的毛氏红烧肉后,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纪念广场。我们在那里举行了仪式: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向毛主席三鞠躬。虽然太阳很辣,但并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

接着我们又前往毛泽东主席纪念馆。馆中介绍了毛主席的生平以及毛主席先后为革命事业做出牺牲的六位亲人。然后我们又去参观毛泽东主席遗物馆。

在下午的三点多钟,我们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返回了温暖的家。

这次的韶山之行真难忘啊!

23月31日,学校说每个班上选一名学生去韶山扫墓,我被老师选上了,因为我的日记写的非常好,老师就选我了,我心里美滋滋的,我觉得真光荣,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早晨6点,我们就出发了,路上风景优美,绿树成荫,树林茂盛。我们到了韶山——毛泽东的故乡。

我们先去了毛泽东的故居,毛泽东的房子非常简单,有木桌子、木床都是木头做的东西。故居外面是池塘,池塘里面有一群小鸭子,房子里还有牛,外面还有一座座高大的山,我好象看见毛泽东在山上放牛,那就是毛泽东度过的童年。

还有那里为什么叫韶山,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在山上放音乐,韶山这个韶左边有一个音字,韶山因此得名。

我们又去了纪念馆,那里有许多毛泽东用过的东西。中午我们要去吃饭了,有好多好吃的菜,特别是毛氏红烧肉,美味极了,我很快就吃完了。我还给妈妈买了一个纪念品,妈妈一定会很高兴吧!

我们还去了广场,广场中间有个巨大的毛主席像,我们在那里唱国歌,敬队礼!心情无比激动!

我们要回去了,我依依不舍的跟毛泽东说了一声再见!我们终于到家了,天已经很暗了!我们要向毛主席学习!

毛主席,我们永远爱你!

3清晨六点,我们坐在了前往韶山的大巴上,无比清新的空气从窗外迎面而来,明媚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脸上,清晨的露珠刚刚退去,兴奋的我们伴着这一美好的情景踏上了这次有意义的旅途――韶山之旅。

其实,这次韶山之旅的目的和意义并不仅仅是清明扫墓,实际上是让我们去接受教育的。旅途结束后,经过深刻的反思,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人就有六位,他们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学习。毛主席小的时候,常帮父母打理家务,看管弟弟。仅这一点,就非常值得我深刻反思:我从不帮忙整理房间,打理家务,不仅不帮忙,还搞恶作剧。有时妹妹到家里做客,她乖巧懂事,大人们都夸她,我却看不惯,一旦到了这个时候,我就会绞尽脑汁去想法子欺负她。因为我这个小调皮蛋儿的不懂事,父母经常头痛不已。生活中,不管什么时候有人遇到困难,毛主席都会义不容辞地帮助他。而我呢,乘坐公共汽车时看到颤颤巍巍的老爷爷或老奶奶,却总是视而不见。我想:如果换做是毛主席,相信他一定会主动让座的,现在想想过去的自己我都觉得惭愧不已。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经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我深受教育,我一定会改正过去存在于我身上的一些坏毛病的。况且毛主席还说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后我一定加倍努力,向毛主席学习,争做建设祖国的栋梁。

4今天,我特别的高兴,早早的起了床,赶到学校集合。你们知道是干什么去的吗?因为今天学校组织每个班一个同学去毛主席的故乡韶山旅行呢!因此,我无比地兴奋。

全体同学集合后,大家有秩序地上了老师安排的车。开车了,我们怀着激动和探索的心情开始了韶山之旅。在四个小时的车程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韶山。

下车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首先参观的是“毛泽东同志故居”。到故居旁,最让我想不到是在茅草房和油灯下,年少的毛主席竞然是那么刻苦地学习,孜孜不倦地吸取书中的营养,为他在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大家参观的下一个景点是“毛泽东铜像广场”,一走到广场旁,远远地便望见了毛主席的铜像,那伟岸的身躯高高地矗立在广场中央,不禁使人肃然起敬。

然后,导游带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泽东遗物馆”,让我见识到毛主席是多么的伟大,令人敬佩。

韶山导游词 篇9

韶山属于湘中低山丘陵区。地貌基本格局奠定于株罗纪末期的燕山运动。以后随着地壳运动的间歇性缓慢上升与流水下切,形成了韶河溪谷与阶地,以及挺拔的韶峰山脉与丘岗剥蚀面。总的地貌轮廓是以韶峰山脉和韶河、石狮江两水为骨架,构成西部隆起,往东及东南倾斜的地势,山、丘、岗、平原齐备。全市最高点韶峰,海拔518.5米,最低点六亩洲海拔48米;高程差470.5米。其类型分类比例:溪谷平原占31.77%、岗地占31.88%、丘陵占22.35%、山地占14%。韶山山脉由南往北,曲折延伸,于韶山冲内虎踞龙盘,遂构成众多的冲、洞、谷、壑等,成为旅游价值的风景点。韶峰,顾名思义,韶山的最高峰,海拔518.9米。韶峰位于韶山西南角,距毛泽东故居约5公里。韶峰是南岳衡山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长沙岳麓山高出两百多米。狮子山横亘于韶山市中部,距韶山冲10里。

境内地层发育较全,地质构造复杂。山峦起伏,溪水潺潺,冲土段相连。境内地层有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下奥陶系、泥盒系、石炭岩系、二迭系、下三迭系、下侏罗系、下第三系;西部有印支期花岗侵入体,地质构造形迹成涡旋状,为韶山银田寺旋扭构造。

韶山河流属于湘江水系,均经涟水入湘江。全市5公里以上的小河有9条,全长103公里,其中以发源于韶山山脉的韶河最大。韶河原名云湖河,曾经是九曲十八弯。

游韶山 篇10

韶山是我国领袖毛主席的故乡,那里是一个景色秀丽,生活悠闲的好地方。今天,妈妈就带我去游韶山。

到了韶山,也应该去看一看毛主席的故居吧。我们刚到那儿,就看见满地都栽种着金黄的油菜花,清澈的小河倒映着周围的景色,旁边青山环绕、绿树荫荫,毛主席的故居坐落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显得更加引人注目,有着浓郁的田园情趣。接着,我们排队进入了毛主席的故居。一进里面,故居的客厅就展现在我们眼前。客厅的面积比较小,大概也只有我们的卧室那么大,中间是一个圆形木桌,旁边是四把木椅子,木桌旁是一个小柜子,上面还有一尊佛像。这时,我发现房顶挂着一根根铁丝,这是干什么的呢?哦!原来是挂衣服的。再往里面走,就是厨房了。厨房里有一个用砖砌起来的灶,旁边有一个木桶子,是专门装饭的。咦?奇怪?厨房里为什么会有一些铁丝挂在房顶?哦!原来是挂一些腊鱼、腊肉的。再走进里面,就到了天井。左边是一个不足五平方米的小粮库,右边是一个专门放农作物的小房子,前面就是毛主席和他的弟弟的卧室。走出毛主席故居,我们就去看了毛主席的铜像,毛主席的铜像矗立在一个广场上,单手举起,向着我们挥手。听说向铜像许愿,就能实现你的愿望,我也闭上眼,对铜像许了愿。

天色不早了。妈妈带着我回家了,我忘不了那具有历史性的故居,忘不了那美丽的景色,忘不了那领袖的故事。

上一篇:初三的时光下一篇:九里中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