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后反思

2024-05-19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反思(精选8篇)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反思 篇1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习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习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近。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学习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平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反思 篇2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在只身面对势在必得虎狼之师时取得胜利?这不仅是历史问题,而更有现实意义。

面对秦晋围郑的危急情势,郑伯慌了神!这时有人提议,可以去找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烛之武的意见如何呢?自谦,抱怨。他说我年轻的时候都不行,现在老了,更不中用了。但郑伯最终说服了他,烛之武决定亲自走一趟。

烛之武怎样面对两个国家的军队呢?

他采取了抓主要矛盾的策略。文中交代,秦晋联军不在一处驻扎,而且攻打郑国并非两国的共同愿望,晋国提议,秦国帮忙,当然能分一杯羹更好。这种情况就给了烛之武说退秦师机会。

最精彩的部分文章这样展开:(烛之武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这是精彩至极的一段文字!

寥寥一百五十字竟能抵挡两个大国的数十万大军!这就是思辨的魅力。

让我们跨越千年来体味这段简洁严密的说辞。

第一回合:示弱。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面对强敌,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实行下一步策略的必要条件。示弱这一招用得好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显示强大是好事,但常常会引起别人的戒备甚至招致攻击,尤其当你有求于人时;但示弱又不能显出恭维甚至虚伪,对度的把握是关键。这里烛之武只是如实陈述,但秦穆公听到这番话很是受用,姑且静观其变。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烛之武开始了自己的下一步攻势:示利、示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这里烛之武用了判断句、反问句,运用假设从秦国的角度来表明自己对于秦国打与不打郑的看法,利害不言自明。这种说话的方式顺便为下文揭露晋的野心做了铺垫,可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有理有据、无懈可击。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且”承上文,这里烛之武没一次把话说尽,一方面考虑时机,一方面看秦穆公的脸色,相机行事。看到秦穆公似乎也同意自己的说法,于是烛之武不失时机地进行公开挑拨: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我郑国处处替秦国着想,看看晋国都对秦国做了什么?我都感到义愤填膺!如果你秦穆公也不傻,晋文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我这次冒险来见你还不是为我郑国考虑,都是在替秦国考虑啊!

经烛之武的一番分析,秦穆公自然明了晋的目的,不但答应撤军还和郑国订立盟约,居然派大将守卫郑国!

秦穆公为此行做了了断,晋文公也不傻。

子犯请求出兵,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这不仅是化干戈为玉帛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化敌为友,可谓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完胜!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做一件事情要想取得预想的效果,与人交往要想不落下风,首先要知己知彼。

事情的发展不会总如我们所愿,但我们能把握的是了解自己,了解对手。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虽曰成事在天,但前提是某事在人啊!

其次,适度的示弱会削弱对手的戒备心理,赢得对手的同情甚至是怜悯,但要记得:示弱不是软弱。如果没有下一步棋,示弱只会更快地招致杀戮。

第三,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双赢的做法是首选;如果不能兼顾,那么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就是失败,也要让对手尊敬。这是与对手站在同等高度的资本,也是你东山再起的资本。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篇3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际上《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本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得罪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必然了。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秦军氾(fàn)南无能为(wéi)也矣失其所与,不知(zhì)

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若不阙(jué)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夜缒(zhuì)而出使杞(qǐ)子、逢(páng)孙戍之

2. 解词

(1) 实词

无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流亡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礼,礼遇,礼待。

贰:从属二主。军:驻军。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陪:增加。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指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可以招待秦国过往使者。

行李:也作“行理”,外交使节。共:同“供”,供给。

乏困:缺乏的物质。指食宿方面的不足,形容词用作名词。

尝:曾经。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赐:恩惠。济:渡河。

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

戍:驻守。微:假如没有。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因人:依靠他人。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所与:指友好国家,盟国。与,结交,亲附。

知:同“智”,明智。易:代替。

整:团结一致。去:离开。

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2) 虚词

以——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表原因。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

焉用亡郑以陪邻以:连词,来。

于——以其无礼于晋于:对,表对象。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对,表对象。

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且:连词,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连词,况且。

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代词,它,郑国。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代词,这件事。

失其所与,不知其: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3) 通假字

①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③ 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⑤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4) 古今异义词

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认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古:也作“行理”,春秋时外交使节的称呼;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亦去之古:离开;今:“到”的意思。

微夫人之力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二) 整体把握

1. 翻译全文

【明确】 九月甲午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礼貌,并且在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危险了,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未能早早重用您,现在碰到急难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如果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说:“秦、晋两国军队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加强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使节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文公恩惠,晋文公答应给您焦、瑕两座城池。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使东边的郑国成为它的疆界,又想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侵损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守卫,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晋侯)发兵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2. 明确主题

【明确】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3. 理清层次

【明确】 第一段: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个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第三段: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本段记叙了晋师撤离郑国的过程,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三) 重点研习

1.分析烛之武人物形象

【明确】 ①志士。烛之武长期未被重用,但他最终决定出使秦师,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②勇士。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③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展现了其辩士的风采。

2. 鉴赏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明确】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主要抓住了五个步骤。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关系(“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惟君图之”)。这段说词,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说词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3. 哪些句子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其句式特点

【明确】 ⑴“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佚之狐言于郑伯”,这几个句子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于”字短语调到动词前面去。(2)“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许君焦、瑕”与“(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分别省略主语“晋惠公”与“烛之武”。“敢以( )烦执事”,省略介词的宾语“之”(此事),“夜缒( )而出”,省略介词的宾语“之”(烛之武)。(3)“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 试举几个实词活用的例子进行解说

【明确】 (1)既东封郑(“东”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疆界”)。(2)“若不阙秦”(“阙”活用为使动词,“使……削减”)。(3)越国以鄙远(“鄙”活用为意动词,“把……当作边邑”;“远”活用为名词,“偏远的地方”)。

【课后练习】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秦( )微夫人之力( )戍守( )夜缒而出( )

共其乏困( )肆其西封( )焦瑕( )杞子( )

二、 文学常识填空。

《左传》即《 》,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 (体例)。《左传》《 》

《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一起又被称作“ ”。

三、 在下列各句子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

1. 无能为也已 通

2. 共其乏困 通

3. 失其所与,不知 通

4. 夫晋,何厌之有? 通

5. 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

四、 解释加点的词。

1. 夜,缒而出缒( )

2.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 )陪( )

3. 是寡人之过也是( )过( )

4.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

6.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设版( )

7. 又欲肆其西封肆( )封( )

8.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 )唯( )

9.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

10. 失其所与与( )

五、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

1. 烛之武退秦师 作 解释

2. 既东封郑 作 解释

3. 夜缒而出 作 解释

4. 与郑人盟 作 解释

5. 共其乏困 作 解释

6. 越国以鄙远 作 解释

六、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 以其无礼于晋 2. 夫晋,何厌之有?

3. 是寡人之过也 4.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七、翻译句子。

1. 是寡人之过也。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 邻之厚,君之薄也。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夫晋,何厌之有?

八、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篇4

由于初次上高中的课,对高中的课文也不够熟悉,在备课的时候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觉得对新课程需要怎么上,如何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有些把握不准,所以这节课上得忐忑不安。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说,教态还是比较自然大方,师生互动配合较好。课堂语言顺畅,教学节奏比计划的慢了一点。这一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法、提问法、学生探究讨论法,而是用的最多的是提问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相互配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同学们还是比较乐于参与学习的,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首先,课件虽然做得不错,但有些预先设定的内容不能随着学生的学习而生成。其次,秦晋和郑国的地理位置,驻军的位置都有直观的地图;课文重点字词、字音都列出来方便学生的学习;主要的文意概括、分析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君的几个步骤均有总结,能让学生看得比较清楚,方便笔记,但也有操控之嫌。再次,因为借助了课件教学,和我上课的引导配合得不够理想。另外,在讲授重点字词时候时间分配过多,历史背景讲得也略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对课文的重难点的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反思 篇5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的教学目标是: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习,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秦晋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习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流亡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成人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足之处是:(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附:研究成果

《春秋无义战》

高一(2)班莫富尧

春秋是列国兼并时期。其时各国并立,你争我夺,社会混乱,烽烟不断。据《左传》一书记载,就发生过400多次军事运动,但没有一次战争是正义的。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到,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了,并与郑国结盟,同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都城。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秦晋两国由此加深了矛盾,并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穆公企图乘晋国丧君之机扩大霸权,不听蹇叔劝谏悍然发兵袭郑。晋国不容秦国扩张,伏兵崤山,与秦军大战,结果秦出师无功,兵败崤山。

这就是著名的峭之战,此役中,秦穆公的贪婪虚伪,刚愎自用使他不惜让军队劳累地去袭击远方的国家。秦军因疲劳而力量衰弱,远方的国家都做好了防备,秦军哪有不败之理?然而秦军兵败,秦国的百姓必然蒙受极大的灾难。晋国之所以出兵截击,无非是怕秦国的势力增强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战争该不是正义之战吧?

再如《国语》所记录的《勾践灭吴》一文,吴国攻打越国就是为了侵占越国的土地。用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但在越国的金钱与美女的诱惑下,吴国太宰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从而放了越国一条生路,却给吴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十年后越国重整旗鼓,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两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毫无正义可言。

还有,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连年出兵远征,国内财用不足,他便把河川山泽封为国家专利,禁止平民狩猎、打柴、捕鱼等,结果断了平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弄得民心不服,怨声载道。他发动这样的战争更无法说是正义之战了。

《左传》中记载的著名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等,都是春秋时期各国企图称霸于天下,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弱肉强食的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安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6

1、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顺课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读、背诵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烛之武、佚之狐和郑伯)

4、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教学方法】

读议讲练法,在朗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在其中点

拨、总结,最后以一定练习巩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相关背景

2、认识《左传》

3、整体感知,研读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春秋五霸”谈到大小诸侯间的“春秋无义战”。晋文公、秦穆公结成军事同盟,联合攻打郑国,大军压境,郑国会有什么反应呢?不能束手就擒,在这个紧要关头,英雄出现了,他是谁呢?

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依据题目了解故事梗概。

讨论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只身前往秦国,说服秦君,免去一场战祸。(结合秦晋围郑的相关背景)

三、《左传》

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所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纲,时间为序,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后人评:文字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学过的有散文《曹刿论战》。

四、老师范读,学生自主解决字音、断句。

五、请一学生读(字音、断句)

六、学生齐读(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语速较慢,晋/军/函陵,秦/军/泛南(齐读)

2、用原话回答秦晋围郑的原因

明确: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3、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

明确: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

(找一学生读)

八、第二自然段

1、诵读提示:

“国危矣”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读得要低沉。郑伯的话要读得心平气和,没有丝毫的不满。

(找一学生读)

2、面对国难,郑国的君臣如何应对?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

(齐读)

九、小结

主人公烛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荐下,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夜访秦营,劝说秦伯退军,表现他的大智大勇,体现了一个“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笔下的老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3、研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导入: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大家集体背诵。

烛之武不费郑国的一兵一卒,靠着自己的能言善辩说服秦伯,瓦解秦晋军事同盟。那么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了秦军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深入其中,探个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从“秦晋围郑”开始到“君亦无所害”。要读得平稳,不卑不亢,到揭露晋国的贪婪和出尔反尔时,毫不留情的批评带有愤激之情。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理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明确:先秦后晋,秦:一利一害;晋:贪得无厌。站在处处为秦国考虑,时时替秦国着想的立场上的。

4、烛之武成功了吗?他用了什么方法成功的?

明确:成功了,秦伯高兴地与郑国结盟,班师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从地理角度上看,越国鄙远,只能是亡郑赔邻。

从逻辑角度上看,舍郑为主,供行李往来乏困。

从历史角度上看,晋不可信,背信弃义只为己。

5、烛之武从临危授命到智退秦师完成了什么样的一个形象呢?

讨论明确:志士:不计前嫌,为国分忧

勇士:慷慨应允,冒险出访

辩士:巧避锋芒,直击要害

概括:一个深明大义,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体齐读(体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诵读提示:晋侯的话要缓慢,体现他的深思熟虑。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晋侯对于撤军说了几点理由?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明确:三点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据是秦晋联盟只可维护不可破坏,不能因为一个郑国而坏了大事,体现晋侯作为一代霸主的高瞻远瞩。

应该是“失其所与,不知”,晋侯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想借助秦国的力量有更大的作为,体现他的野心和谋略。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反思 篇7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经验”依据

朱新敏老师和马超俊老师同课异构的出发点是针对不同班级的学习基础或者学习经验。

他们在编写《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说明中也强调是“用于学习基础、学习经验不同的学生”。因而, 他们的同课异构AB案, 显示了非常强烈的学情尊重 :A案难度层级大, 适用于学习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的班级 ;B案难度层级小, 适用于学习经验贫乏、学习能力薄弱的班级。

朱新敏老师在A案上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掌握、积累本课重要词语及语法现象, 譬如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等。

2.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学会用填写关键词法概括文意。

3.通过用加点词的语境义填写成语的方法, 了解古今汉语的联系, 增强对古汉语的领悟力 ;学会评点式读书法, 尝试读写结合, 古为今用。

4.感受烛之武以国事为重, 勇于担当的精神。

其B案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重点掌握本文说理、写人艺术。

朱老师的A案从语言积累、文意概括、读书方法、人物精神等角度确立教学目标。B案从语言积累与语文经验习得上确立教学目标。显然, A案教学目标比B案似乎更加丰富, 因为A案是用于学习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的班级。

从A案的教学目标描述看, 朱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非常多, 有的目标中还蕴藏着多个目标, 显得拉杂。以目标3为例, 其中的“学会评点式读书法”、“尝试读写结合”、“古为今用”就可以分解为三个目标。目标3其实是将多个层面上的大目标, 放在一起描述。从B案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看, 目标的含量也还是比较大的。而目标2中的“本文说理、写人艺术”显然不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所必需的。

马超俊老师的同课异构, 其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也是基于学生学习经验, 用一课时完成。

其A案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 初读文本, 落实字词句, 夯实文言基础。

2. 研读感知, 触摸一颗滚烫的拳拳报国之心。

3. 品读领悟, 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辞令。

4. 合作探究, 汲取文本人物表现出来的民族智慧。

其B案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 质疑问难, 借助注释工具书, 突破重点词句。

2. 因声求气, 诵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智慧。

3. 披文入理, 体味烛之武说辞中内在层次逻辑关系。

4. 合作探究, 理解文章铺垫的笔法和一波三折的章法。

从马老师AB案教学设计看, 教学目标数量是一致的, 也有许多共同的东西。比如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课文诵读、重视合作探究等学习经验。比较这两个教学设计, A案更富于人文性设计, 更虚一些 ;B案则突出了工具性设计, 更实一些。从教学目标描述看, 马老师把“外交辞令”、“民族智慧”、“内在层次逻辑关系”、“铺垫的笔法”、“一波三折的章法”等均作为重要目标列出。

事实上, 教学目标要以学生学习经验为基础, 既要有学生的行为, 又要有学习内容和条件的限定。从教学目标的描述看, 马老师将“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混杂。“初读文本”、“因声求气”、“品读领悟”、“披文入理”、“合作探究”等, 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手段或者方式, 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教学方式、教学经验。

马老师对于目标主体的行为等表述尚不清晰。比如“落实字词句”、“突破重点词句”等是由学生自主, 还是师生共同, 并不清楚。笔者按照马老师的目标1和目标3阅读同课异构, 其词句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表现为理解“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中的活用词语和翻译。显然, 这样“落实字词句”方式是难以“夯实文言基础”的。而领悟“机智善辩的外交辞令”, 仅仅是写在目标上, 并没有具体落实品读的过程方案设计。

一般的说, 学生的学情或者学习经验, 的确是开展好文言阅读教学的重要起点。这是教学目标确定上的“经验”依据。试想, 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尊重学生的学情, 不照顾学生的学习经验,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是废纸一张。因此, 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每每把学习经验的考量放在第一位。

这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 也显示了“尊重不同学习经验层级”的强烈信号 :强班学习难度大一些, 弱班学习难度小一些。其确立的教学目标,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 都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经验设计出来的。也就是说, 两位教师AB案的分层设计, 在教理上有其道理。

二、教学目标确定的“教材”依据

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 都是用一课时完成的 ;其教学目标多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经验出发 ;教学内容的确定, 似乎也是学生应该学习领会的。但笔者不禁要问 :同课异构时, 教学目标的确定仅仅能由学生的学习经验直接决定么?

其实, 教材依据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又一极。从课文内容含量上看, 《烛之武退秦师》篇幅不长, 但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言知识点和文化常识点也比较密集 ;课文叙述“退秦”事件波澜起伏, 铺垫呼应等章法严谨 ;同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又具有深沉的爱国思想和丰富的民族智慧, 不失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这就是两位教师教学目标在指向上各不相同的主要原因。

从学生学习文言的历程看, 这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似乎都有可取之处, 相关教学目标似乎学生都有学习的必要。如果让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教学, 试问, 会选择哪一个呢? 是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 还是把领悟情节发展等谋篇布局艺术与精湛的外交语言技巧放在第一位? 还是把学习写人艺术, 领会烛之武的爱国精神、民族智慧等精神汲取放在第一位?还是把文言语言、谋篇布局、逻辑关系、人物刻画、外交辞令、爱国精神等来个“一锅煮”?其实, 针对既定教材的文言教学, 学生的学习经验或者学习基础并不能作为教学目标确定的惟一起点。如果仅仅以学生学习经验作为起点, 教学设计就会出现较大偏差。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体现教材依据。

教材依据为什么非常重要? 因为对于具体版本教材来说, 在教材编写时就已经打上了教学目标的烙印了。因为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设计的, 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凭借。对于《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来说, 上述同课异构中教学目标的确定, 还要考虑课文本身的文体样式, 考虑教材编写上对相关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精神领受点上的规定, 特别是一套教材在编写上的系统规定。也就是说, 同课异构时,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 要尊重课文本身及教材编写系统上的规定性。

苏教版教材对《烛之武退秦师》是如何规定性的呢? 教师在同课异构时, 至少要考虑到文本研习的哪些规定动作?

苏教版教材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本研习, 安排了下列内容——

1.借助工具书, 根据文意, 确定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2)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与, 不知。

2.诵读下列句子, 体会应该怎样停顿才是恰当的。

(1)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诵读下列句子, 体会加点虚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1) 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2)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4.和同学一起诵读下列指定的片断, 看看谁的诵读最能准确表达感情。诵读时注意句子的整散和长短, 内容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1)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

从苏教版教材对《烛之武退秦师》规定的文本研习内容看, “看看谁的诵读最能准确表达感情”, 才是设计《烛之武退秦师》的重点项目。教材编写者意在引导师生加强诵读上的字音、停顿、虚词意味等的感受。也就是说, 对于《烛之武退秦师》来说, 首先应该借助文本让学生学会诵读, 学会通过诵读准确的表达文本感情 ;其他文言知识并非本课要承担的教学使命, 如果要达成, 也需在学会诵读中进行。

由此看来, 马超俊老师以诵读为主线设计的“教学目标”设计, 有其可取之处。在A案中, 马老师由“初读”“研读”“品读”到读后的“合作探究”, 突出了诵读的主线 ;在B案中马老师由“质疑问难”“因声求气”“披文入理”, 再到“合作探究”, 也是以诵读为主线。

而朱新敏老师的AB两案是不符合苏教版教材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规定”的。朱老师的AB案, 目标相当泛化, 除了目标4外的教学目标似乎放在任意一篇文言的教学设计中都可以。而AB两案中的目标1, 又有把高中阶段所有文言文的语言学习目标“集中”到一节课上之嫌。像“了解古今汉语的联系”“学会评点式读书法”“尝试读写结合”“古为今用”“掌握本文说理、写人艺术”并非苏教版教材的规定。试想, 若持此设计进入课堂, 苏教版教材规定的文本研习内容用什么时间来完成? 如此繁多的教学目标又需要多少课时才能完成呢? 所以, 同课异构要尊重教材编写上的规定性。

所以, 教材的规定是同课异构时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一极。虽然教材本身不能完全作为教学目标设计上的顶层规定, 但教材至少暗示了教学目标设计的方向。因为教材本身一直肩负着践行、落实课程标准的使命。苏教版教材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规定, 可见一斑。

三、教学目标确定的“课程”依据

同课异构时, 教学目标确定的真正顶层在哪里? 怎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才是真正有教理依据的教学追求呢? 笔者以为, 高中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才是同课异构时最重要的教理依据。也就是说, 设定教学目标时, 首先要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进行。

一般的说, 同课异构时应该遵循的教理依据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论、教学论、设计论、认知心理学、阅读教学心理机制、学习经验”等。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即课程标准, 又是运用课程论、教学论、认知心理学、阅读教学心理机制等开展文言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长期以来, 高中文言教学是高考考什么, 就教什么。新课改进程中, 许多教师接受了自主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成等理念, 却很少依据课程标准去设计文言教学。因而造成文言教学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与考试, 语文教师只凭借经验、只看课文内容取舍、确定教学内容。而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最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每每被教师遗忘。

而语文学科又是最为活泼的学科, 有一点风吹草动, 语文教师便应风而起。当浙江王荣生教授提出“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觉得理念非常新, 纷纷仿效, 以致中学所有文言课都指向“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当巢宗琪教授提出要“做好语言教育的统筹研究和整体设计”, 教师便觉得人文性过头了, 语言教育才是语文本色, 是语文追求……

应该说, 专家的见解有其合理的成分,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但语文教师在语文思潮中要保持自己的冷静与沉着。要充分认识到, 真正能够引领、评价语文学科教学的, 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或者说, 理解专家的“高见”, 要放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去会意。对于《烛之武退秦师》这样的文言作品来说, “课程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必修课程”之“阅读与鉴赏”第9条中, 是这样规定学习目标的 :“阅读浅易文言文, 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在“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之“必修课程内容的组合和教学实施”中, 对于“阅读与鉴赏”中的文言阅读教学, 又作了如下规定 :

6.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 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 教师可适当点拨。教师对文言常识作必要的讲解, 要注意“少而精”, 重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自行探讨, 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7.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指导诵读的方法, 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从高中课程目标的规定看, 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其方式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和“诵读”, 其途径是“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 其内容重点是了解并梳理文言语言即“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其训练的要领是“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从“实施建议·教学建议”看, 文言语感养成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角色是“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 “自行解决”障碍, 养成“诵读的习惯”。而教师的角色则是“指导与点拨”, “必要讲解与启发”。教师实施文言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式是诵读, 教师在文言诵读过程中的主要使命是激发和指导, 教师开展诵读的主要取向是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对照文言文课程标准看, 上面两位教师同课异构中的教学目标, 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安徽朱新敏老师理解文言学习“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等主要目标和学习重点, 但在教学实施方式上却忽视了教材的规定性与课程标准强调的“诵读”方式。而马超俊老师A案确定的教学目标, 虽然以诵读为主线, 但诵读的目标内容却偏离到人文性的追求上去了, 没有指向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是以笔者在其教学设计中找不到他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标、主要途径和内容重点。这样的教学, 是“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这样的课堂, 学生文言语感的底子就会非常薄弱。

综上所述, 同课异构时,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由学习经验、教材规定和课程标准等教理依据共同促成。在这些教理依据中, 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确定的顶层依据, 而学习经验、教材规定是教学目标确定的基层依据。要开展高质量的《烛之武退秦师》同课异构, 其顶层设计首先应指向课程标准, 而不是学习经验。因此, 从这个意义出发, 我们才提倡在考虑学生学习经验、教材的规定性后, 把课文当作课程的一个例子来处理。

参考文献

[1]朱新敏.《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 2009, (7) .

[2]马超俊.《烛之武退秦师》同课异构[J].中学语文教学, 2013, (4) .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 2009, (10) .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设计 篇8

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想,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新课标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部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先秦历史散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在诵读和背诵文言文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的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赏析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的重、难点

文章虽然作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也比较浅显,且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对艺术特色等作过多的分析。因此,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二)教学难点: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四、教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在教学时重点采用诵读为主的方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诵读,师生互动,逐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基于本文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自学、诵读、讨论、总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

2.教师范读、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启发讨论、师生互动。

五、学法

学习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那样才能事半功倍。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法的指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学情分析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还缺乏古文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逐渐失去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二)学法指导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归纳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我准备用1个课时完成。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争,两个同床异梦的大国巨头,一场结束政治蜜月的矛盾,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这个人是谁?烛之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首先,检查学生对《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

然后,检查文中容易读错的字,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学生齐读课文。通过反复的阅读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

(三)落实基础,答疑解惑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分析全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我想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全文的赏析。本文设计了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3.烛之武临危受命,他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有利,对秦有害无利,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也动摇了秦亡郑信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进一步利益诱惑,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并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五)烛之武形象分析

本环节的重点是全面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性格特征。对人物形象进行全面的探究解读。

人们在评价烛之武时,有人说他是一个“志士”,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那么你觉得呢?

1.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他是一个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3.他是一个不卑不亢、侃侃而谈的辩士

(六)课堂小结,强化练习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摇 ?摇)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摇 ?摇)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摇 ?摇)

A.君知其难也?摇?摇?摇?摇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摇?摇D.吾其还也

4.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摇 ?摇)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敢以烦执事

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5.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摇 ?摇)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七)布置作业

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和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诵读,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了教学。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赏析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安图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合规风险警示片观后感下一篇:广告的设计原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