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节目串词(精选4篇)
开门红节目串词 篇1
开门红节目串词
(一)喜庆的红色有将随着新春而到来。快的舞蹈也将带来新的欢乐。下面请欣赏舞蹈《开门红》 扬起你欢乐的嘴角,带上你的好心情,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跟我们一起感受这花样年华,在这里祝愿大家年年行好运、岁岁都平安。《好运来》一支优美的舞蹈即将上演。掌声有请… 接下来,请欣赏舞蹈《开门红》表演者:二年级张言、史睿洁、马帅等。开门红节目串词
(二)主持人女:喜庆的红色又将随着新春而到来 主持人男:欢快的舞蹈也将带来新的欢乐 主持人女:下面请欣赏舞蹈《开门红》 演唱:汤灿、火风 开门红节目串词
(三)主持人女:舞起醉人的红绸,我们从**年走来,敲响震天的锣鼓,我们走向**年的好日子。主持人男: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园春,这是一充满希望的季节,这是一个欢乐的季节,我们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祝大家在*年天天开门红 主持人女:下面请欣赏舞蹈《开门红》
开门红节目串词 篇2
《开门大吉》是如何征服越来越挑剔的观众, 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骄人成绩的呢?笔者认为, 节目形态、游戏规则、情感诉求、场外互动四个方面的创新是其成功的理由。
一、节目形态:杂糅多种元素、呈现多元特征
《开门大吉》以游戏为核心形态, 又巧妙地将真人秀、模仿秀、脱口秀、音乐表演等元素融入节目中, 使节目呈现出多元化、杂糅性的特点。
节目的主线是“歌名竞猜”的游戏, 副线则围绕“选手”与“音乐”来设计。在“选手”这条线上, 节目设计了个人特长展示、与主持人幽默对话的环节, 充分展现选手的个性与魅力。而“音乐”这条副线则既融入了观众喜爱的模仿秀表演, 也邀请了当红明星来增加人气。通过这两条副线的设计, 选手不再只是游戏的参与者, 而是一个有特点、有个性、有故事的表演者、倾诉者, 音乐也不再只是游戏的道具, 而是吸引观众的亮点、是提升收视的卖点。
《开门大吉》大胆地将时下最受欢迎的节目元素交织融合到一个游戏的外壳下, 准确地选择了观众在节目中最关注的两个点——“人”与“音乐”, 通过精心设计节目流程与环节, 使原本差异化的各种元素和谐地融于一体, 带给观众多重娱乐体验。
二、游戏规则:设计超低门槛、倡导全民参与
《开门大吉》以歌名竞猜为游戏规则, 相对其他音乐类的综艺电视节目, 《开门大吉》的选拔门槛超低, 真正做到全民参与。
音乐类综艺电视节目一直是电视荧屏上的热门节目类型。其中, 以选拔实力唱将为方向的音乐选秀节目参与难度最高, 需要选手拥有相当的音乐功底, 如收视火爆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等;以邀请普通人参与发声, 选拔平民歌王为定位的节目参与难度也不低, 选手需要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 如已经停播的《挑战麦克风》、《谁敢来唱歌》等;而以挑战记忆力为主的音乐类综艺娱乐节目参与门槛相对较低, 不懂任何乐理知识的人都可参与比拼, 如人气一直较高的《我爱记歌词》。这三类节目的收视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观众对音乐类节目的偏好, 音乐选秀节目因其高水准的音乐表演、极具悬念与刺激的竞争赢得了观众, 而音乐爱好者挑战音乐记忆能力的综艺节目也因其低门槛、观众参与性强的原因保持了高的收视份额。
《开门大吉》的游戏设计仍然从考验普通人的记忆力出发, 与《我爱记歌词》相比, 《开门大吉》难度明显大幅降低, 选手不需要记住所有歌词, 只需要记得歌曲的基本旋律, 能够回答歌曲名称就行。这样的游戏规则无疑接近零门槛, 任何一个喜欢音乐的普通人都可以成为节目选手去实现梦想, 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也更容易被吸引到节目的游戏中, 与选手一起竞猜, 获得心理满足。
三、情感诉求:挖掘人物个性、展现别样人生
《开门大吉》中不仅有音乐、有游戏, 还有故事、有人生, 节目充分挖掘和展现选手的个性与魅力, 讲述他们别样的生活与工作, 分享他们温暖的家庭梦想。
节目组从选手选拔阶段就十分关注选手的性格与经历, 并将挖掘的个性与故事巧妙地穿插到节目中, 观众可以零距离地倾听与感受另一种别样人生。漂亮的水下模特解密她的特殊职业, 她们台前的光鲜与幕后的艰辛让观众唏嘘不已;盲人调律师带着她的导盲犬在节目中发出的“接纳导盲犬”的公益号召;身穿民族服饰的白马藏族姑娘用少数民族的习俗与风情以及其乐观自信的性情感染了所有观众;来自异国他乡的直率女孩, 现场分享她美妙的歌声和她学习中文的有趣故事。
节目组还在选手们的“家庭梦想”中着重挖掘和展现那些最具有爱心、最有公益性的梦想, 潜移默化地让观众接收到爱心号召、公益号召。盲人调律师的梦想是导盲犬训练基地训练出更多盲人的眼睛, 她要为赢得训练经费而挑战自己;高个篮球运动员也为手工助残的公益梦想来到节目中, 带给了观众满满的正能量。而更多的梦想则饱含着对亲人的关爱和祝福, 同样充满温情与美好。
节目里通过主持人与选手的互动, 呈现出选手的个性、故事与梦想, 观众眼里的选手不再是只知姓名的陌生人, 每一位选手都很特别, 或者有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或者身怀绝技多才多艺、或者是某类特殊群体的代表, 每一位选手又都很平凡, 他们的生活中贴着与其他人相似的标签, 欣喜、感动、艰辛、温暖、怀揣梦想、努力奋斗, 这些都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
四、场外互动:融入高新科技、开启双屏同步
《开门大吉》在演播室的游戏主战场之外, 还利用二维码搭建场外的实时互动平台, 利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开启观众参与通道, 实现了电视与手机两个屏幕的同步互动。
《开门大吉》创新性地使用了二维码这个时下最流行的信息存储和传递技术, 提供了场外观众参与游戏竞技的入口。节目中最特别的是屏幕上不时出现的黑白方框, 这个特殊的二维码就是这档节目实现场内场外的实时连通、开辟节目互动空间的砝码。在节目播出过程中, 观众拿起手机扫描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 即可进入节目专门设立的互动平台, 与节目现场的选手同步答题, 只要观众在题目答案揭晓前正确回答问题就可获得积分, 并参加抽奖。截止到2013年12月30日, 它的互动平台访问量累计5800万人次, 注册用户达到140万, 创造了中国电视互动的新纪录。
《开门大吉》还巧妙地利用了微信的常用功能, 现场的选手按响音乐门铃声时, 观众拿起手机, 打开微信摇一摇搜歌功能, 就可以立刻获得歌曲信息, 在这一摇一搜过程中, 电视与手机瞬间实现连通, 观众获得了全新体验。
《开门大吉》在节目形态、游戏规则、情感诉求、互动手法等方面的创新是电视游戏类节目的一次全新尝试和探索, 从它取得的收视业绩可以看到这种创新的市场反应, 这也为同类电视节目的创作与改版提供了思路:
首先, 电视游戏节目的节目元素应该多元化。游戏作为主线是整个节目的核心, 但游戏之中可以巧妙、恰当地融合多种节目形式, 多元样态混搭元素, 消解节目类型化, 契合更多观众的收视需求。
其次, 电视游戏节目的规则设计应该简约化。“人人想参与、人人能参与”的游戏规则让节目具有持久生命力, 但规则的设计又要“简约而不简单”, 形式固然简约, 但究其内核却极其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 满足观众的参与欲望。
再次, 电视游戏节目的情感表达应该自然化。情感是最能触碰心弦、引起共鸣的东西, 即使是以游戏为主的节目中, 情感、故事仍然是赋予节目感染力、赋予选手亲切感的重要元素。游戏节目中不要浓墨重彩的煽情, 而要潜移默化的自然流露, 要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介入。
最后, 电视游戏节目的互动手法应该创新化。游戏本就是参与性、交互性很强的活动, 电视游戏节目一定要在互动上做足功夫。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选择新颖的互动手法, 才能牢牢锁住观众, 保证节目的持续发展。
摘要:央视综艺频道游戏益智节目《开门大吉》开播以来收视率稳居高位, 成为2013年全国新开播综艺节目的收视冠军。本文从该节目的节目形态、游戏规则、情感诉求、场外互动等四个方面探讨其成功的理由, 并为同类电视游戏节目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游戏益智节目,《开门大吉》,创新
参考文献
[1]黄京红.《开门大吉》:新形式新赢点[J].当代电视, 2013 (3)
[2]刘旸.从《开门大吉》看益智类节目的发展[J].传媒, 2013 (9)
节目串词 篇3
下面我们听听他们眼里的好学生与坏学生是什么样的。
请欣赏四一班的相声《好学生坏学生》
社会上有一种人,他们总想不劳而获,想尽了各种歪门邪道,但是我们的社会是充满了正能量的社会,他们的计谋都没有得逞,我们的社会总能给他们沉重的打击,下面请欣赏四一班为我们带来的小品《碰瓷》
开门红节目串词 篇4
《芝麻开门》是一档答题竞技类的节目。该节目在江苏广电总台卫视频道播出, 它的节目形式是两名参与选手, 其中一名选手和主持人一起答题, 而另一名选手则在奖品区做游戏并抢奖品。《芝麻开门》的演播录制现场位于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石湫影视基地, 石湫影视基地演播厅使用面积为2400平方米, 演播区包含一个主持人区, 一个嘉宾区, 两个挑战区和四个观众席, 舞台现场设有约400名观众, 如图1、图2所示。
不少同行会认为, 演播室语言类节目较音乐类节目而言, 声音元素较少;而相较于真人秀节目而言, 录制场所和对象又相对固定;所以在声音录制工作中会较为容易一些。可是随着观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演播室语言类节目的制作也越来越复杂, 比如《芝麻开门》的舞台设计就比较新颖, 舞台和观众席采用两层, 多区域的形式, 将主持人和选手分在舞台的不同区块;选手要在不同区域运动时听清主持人和同伴的指令;节目还设计了各式各样的道具, 以及选手落水的环节, 这些都给节目声音制作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录制设备的选择, 扩声的设计, 以及调音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 分享一下演播室语言节目录制的经验。
一录音设备的选择
1. 调音台的选择
调音台是音频信号的枢纽和处理中心, 也是节目声音录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音台的选择上, 我们考量的主要标准首先是调音台的处理能力, 以及接口的类型;其次是调音台的功能性。
在通道处理能力方面, 在信号的输入上这个节目要使用较多的无线话筒以及有线的效果话筒, 在输出上, 我们需要调音台不光能满足节目录制的需要, 还要满足现场扩声的需要。所以在考虑到节目的制作难度以及确认了输入和输出的通道表以后, 我们决定使用YAMAHA的CL5调音台, 搭配两台Rio3224-D的舞台接口箱, 之间用网络交换机连接的方式, 这样节目调音师就能处理64通路的模拟输入以及同时输出32路模拟信号到扩声功放和转播车记录设备。
使用这样的数字调音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它们都配有离线模拟编辑软件, 调音师可以在PC上按照自己的工作喜好将调音台设置好, 到现场只要把文件导入调音台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图3是YAMAHA CL5调音台的离线编辑软件界面。
在功能性方面, CL5调音台也满足我们对节目制作的要求。因为调音台不光要完成节目声音的拾取和录制, 还要完成现场扩音的工作, CL5有较为灵活的输出路由设置功能, 以及16个多段均衡的效果器, 完全能胜任现场的扩声工作。除此之外, YAMAHA CL5内置了现场混音利器DUGAN AUTOMIX, 这款自动混音软件可以将话筒的本底噪声进行重新加权计算, 相当于是一个智能的全局多通道扩展器, 在使用到较多头戴话筒的语言节目录制现场, DUGAN卡能有效地减少现场扩声和话筒之间的影响, 提高节目录制质量。
2. 话筒的选择
话筒是语言类节目声音拾取的主要来源, 选择合适的话筒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话筒的种类越来越多, 每种各有所长, 质量也都很出色。所以在选择上首先要确定拾音的方式。而拾音的方式通常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首先要拾取主持人和选手的声音, 由于主持人和选手有较大范围的活动, 所以我们使用无线收发加头戴话筒以及手持话筒的模式。
在无线设备的选择上, 我们选择了广播级的SHURE UR4D接收机, 搭配SHURE UR1/UR2发射机的组合形式, 根据我们节目大量应用的经验来看, SHURE系列的无线设备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在头戴话筒的选择上我们进行了一些实验, 发现现在主流的DPA d:fine 88话筒在频响、指向性以及佩戴舒适方面都是较为适用于语言类节目录制的, 而SHURE的beta53话筒也不错, 但在佩戴的舒适度上和指向性方面都略亚于DPA d:fine88。在《芝麻开门》节目中, 选手要抢奖品, 玩游戏, 有较为激烈的运动动作, 而d:fine系列话筒佩戴舒适, 但固定效果较为轻柔, 所以在选手运动时不太好固定。最后我们选择了主持人使用DPA d:fine88头戴话筒, 选手使用SHURE beta53话筒的形式。
在现场我们还使用了一定数量的Sennheiser416强指向话筒, 对观众效果以及游戏中的效果声音进行拾取, 在后期制作环节, 会有选择地将这些声音素材使用在节目片段中, 加强观众收看的临场感。
3. 记录设备的选择
语言类综艺节目的录制通常是分轨通过加嵌的形式录制在视频记录设备上, 后期剪辑人员会按照声音分轨来进行剪辑。为了节目声音录制的安全, 我们会在调音台端为节目声音做一个多轨的备份。
YAMAHA CL系列调音台, 是基于Dante协议传输的, 这给我们进行素材备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Dante数字音频传输技术是一种基于3层的IP网络技术, 为点对点的音频连接提供了一种低延时、高精度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Dante技术可以在以太网 (100M或者1000M) 上传送高精度时钟信号以及专业音频信号并可以进行复杂的路由。与以往传统的音频传输技术相比, 它继承了Cobra Net与Ether Sound所有的优点, 如无压缩的数字音频信号, 保证了良好的音质效果;解决了传统音频传输中繁杂的布线问题, 降低了成本;适应现有网络, 无需做特殊配置;网络中的音频信号, 都以“标签”的形式进行标注等。
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上, 我们只需要将一台装有多轨录音软件的电脑, 接入连接调音台CL5和接口箱Rio3244-D的交换机中, 就可以从任何一个连接点取得音频信号进行录制了。
二语言类综艺节目扩声解决方案
1. 扩声方案设计
演播室语言类节目的扩声有其自己的特点和复杂性。首先听音的对象种类比较多, 有主持人、参与嘉宾、现场观众以及现场工作人员, 而大家对声音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观众主要是要听清楚节目的语言内容, 以及渲染气氛的音乐, 这个部分扩声的音量要稍微大一些, 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主持人和参与嘉宾主要要依赖扩声来进行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这部分的扩声需要仔细调试, 因为扩声音量过大会对节目声音最终呈现产生不好的影响, 而过小或者扩声内容比例不正确会影响节目的录制。工作人员对扩声的要求基本上是监听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扩声音量以不影响舞台扩声为合适就可以了。
《芝麻开门》节目舞台设计较为复杂, 整个舞台结构不光分隔成不同的区块, 而且还有高度的差别。在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测算之后, 我们决定采用分区扩声的方式。分区扩声就是利用调音台的输出母线, 对不同的舞台区域进行单独的扩声调整, 以达到对舞台扩声精准控制的目的。事实证明, 这样的扩声方案在整个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2. 扩声的设备选择和调试
语言类节目对声音的清晰度要求较高, 所以在功放和扬声器的选择上我们下了一番功夫, 最后选择了D&B品牌的M4和E8两款同轴音箱搭配最新的D80功放进行控制。同轴扬声器相较非同轴扬声器而言在复杂的声场环境中能更好地保证声音相位的一致性, M4的最大声压级可以达到140d B, 覆盖角度是纵向50度, 横向70度;E8的最大声压级可以达到129d B, 覆盖角度是纵向90度, 横向50度;这两款音箱都可以通过旋转发声单元的方式对角度进行调整, 所以这两款音箱能精准而有效率地满足节目扩声的需求。
因为分区扩声的精准性, 我们对声场的声能覆盖进行了测算, D&B的Array Calc软件能对场地进行建模和声能计算, 这给我们扩声设计提供了便利。
如图4的音箱声能覆盖图、图5的模拟pink noise侧视图、图6的不同频率声能覆盖图, 有了声能覆盖图作为参考之后, 调音师对音箱的覆盖范围以及覆盖区域内的响度频率分布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然后再通过现场的细微调整, 基本就能达到较好的扩声效果。
三调音的基本操作
1. 话筒的调整
语言类节目声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语言对白, 话筒设置完毕以后, 就得花时间做一次声音检查, 包括对话筒进行调整。在话筒的调整中, 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各个话筒声音的一致性。话筒声音一致性基本上体现在音量的一致性、频响的一致性以及动态的一致性等几个方面。
在《芝麻开门》节目中, 我们使用了SHURE BETA 53话筒和DPA d:fine88两种头戴话筒, 这两个种类的无线话筒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是同时使用的。然而, 这两款话筒的频响等指标并不一样, 为了达到声音一致性的目标, 我们在话筒对应的调音台通道上进行了调整。
首先在增益上, 同样的音源, BETA53需要比d:fine88多5d B增益才能达到同样的响度;在频率调整方面我们先对男生使用的话筒进行了80Hz的低切, 对女生使用的话筒进行了120Hz的低切, 这样在不影响声音音质的前提下提高了对白的清晰度, 然后我们比较了这两款话筒的频响表。
较d:fine88的频响曲线 (图7) 而言, BETA 53话筒的中频部分频响曲线 (图8) 较为平直, 在高频5k Hz以后才有一个3d B~4d B的提升, 而d:fine88从1.5k Hz开始就有一个线性的提升。所以, 在不使用调音台均衡器的时候, d:fine88话筒的声音明显比较厚实, 在经过反复实验之后, 我们在d:fine88通道的均衡器上, 加了一个Q值为0.8的4d B的衰减, 已达到音色的一致性。在动态的处理上相较其他节目而言, 语言类节目有所区别, 就是尽量减少压缩器等动态处理器的使用, 如果使用过猛, 声音会变得比较硬, 所以在通道上我们只加了阈值为-3d B的小比例压缩, 以应对瞬态电平过高的状态。
2. DUGAN卡的使用技巧
Dugan-MY16扩展卡是美国Dan Dugan Sound Design公司专门为雅马哈数字调音台开发的一款自动混音卡, 广泛适用于各类会议场合以及各种谈话类节目演播场所。而此次项目采用的雅马哈数字调音台型号为LS9-32。当需要进行混合的多个话筒输入信号没有预先编制的增益预设时, Dugan-MY16能够在多个推子上自动优化增益的分配, 使调音师无需反复调整推子, 而是专注于调音的品质。
在《芝麻开门》的录制中, 我们发现DUGAN卡的使用是有其技巧的。首先, 要善用DUGAN卡的分组功能。因为DUGAN卡是自动计算声音的增益, 所以如果两个声音动态相差特别大的音源放在一个组里, 会产生吃字头的现象, 而在录影中, 主持人的说话状态和选手的说话状态是不一样的, 所以把选手和主持人放在DUGAN卡的两个组里能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还有就是DUGAN卡作为INSERT插件, 插入到通道中的位置很重要, 因为调音师监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了增益、均衡、动态以及推子控制以后的声音, 所以DUGAN卡插入的位置也最好选在POST FADER, 这样插件的输入源就是调音师处理好的各个话筒的音频信号, 能更好地发挥其自动混音的功能。
四总结
在电视节目日新月异的新发展环境中, 音频技术的发展和发挥空间也无限广阔。虽然每种节目形式不会只局限于特定的制作风格, 但是语言类综艺节目的制作, 要结合舞台实际情况和节目内容需求, 通过对具体节目的制作剖析, 不断摸索和创新, 设计最佳制作方案, 才能让技术为艺术和总体需求更好地服务, 才能获取最具有实力的“言”值担当。
摘要:本文以江苏卫视《芝麻开门》为案例, 从设备选择、系统搭建、制作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语言类综艺节目的音响制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