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2024-07-17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精选8篇)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篇1

2016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一、审批内容

面向创客个人的创新创业项目资助。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政府,深府〔2015〕46号;

(二)《深圳市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深圳市政府,深府函〔2015〕165号;

(三)《深圳市创客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财规〔2015〕10号。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审批数量:有数量限制,受市创客专项资金总额控制;创新创业项目最高资助不超过50万元。

审批方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

四、审批条件

申请人须是有依托单位的创客个人;依托单位须是在深圳市依法登记注册、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创客空间、孵化载体、高等院校或技工学校。

今年已申报过的项目不能重复申报。

五、申请材料

申请个人创客项目资助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登记证书复印件;

(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六)上完税证明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七)上财务审计报告或通过审查的事业单位财务决算报表复印件(注册未满一年的可提供验资报告,验原件);

(八)创客个人的身份证明(包括居民身份证或护照);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七、审批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市科技创新委。

(二)项目受理时间:详见各批次项目指南。

(三)办公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45

(四)联 系 人:蔡晟、刘一平(88127983、88101410)。

(五)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13-14号窗口。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科技创新委会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财政委)。

九、审批程序

申请人网上申报――向市科技创新委收文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市科技创新委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市科技创新委组织专家评审,答辩或现场考察――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审定——社会公示――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委共同下达资金计划――申请单位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拨付经费。

十、审批时限

成批处理。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证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个月内,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申请单位凭批准文件获得创客专项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不收费。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市科技创新委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

2016年创客创业资助项目申请指南

一、审批内容

创客个人、团队(包括创业大赛优胜团队)、注册未满一年的创客企业创业项目资助。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政府,深府〔2015〕46号;

(二)《深圳市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深圳市政府,深府函〔2015〕165号;

(三)《深圳市创客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财规〔2015〕10号。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审批数量:有数量限制,受创客专项资金总额控制,单个项目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审批方式:申请人申报、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

四、审批条件

(一)申请人为创客个人、团队或在深注册且未满一年(2015年8月以后成立)的小微企业;

(二)申请人为创客个人、团队的,批准立项后,须在深圳注册企业实施项目,以法人资格签订资助项目合同。

今年已申报过的项目不能重复申报。

五、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申请人为创客个人、团队的,其申请单位可暂时填写为XXX项目申请人或XXX项目申请团队,申请书中单位基本情况可不填)

(二)创客个人、团队负责人、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三)依托机构推荐函(创客个人、团队须提供);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件;

(五)可选择提供知识产权证、查新报告、检测报告、获奖证书、国家/省计划文件等项目技术水平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验原件)。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七、审批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市科技创新委。

(二)受理时间:详见各批次项目指南。

(三)办公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45

(四)联系人:蔡晟、刘一平(88127983、88101410)。

(五)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13-14号窗口。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财政委)。

九、审批程序

申请人网上申报——向市科技创新委收文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市科技创新委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组织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审定——社会公示——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委共同下达项目资金计划——申请单位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拨付资助经费。

十、审批时限

结合受理情况,按申报顺序,分批处理。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人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申请人凭批准文件获得深圳市创客专项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不收费。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市科技创新委按照项目合同书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

2016创客空间项目申请指南

一、审批内容

为创客活动提供空间载体的项目资助,重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建设创客空间。支持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研发场所和研发设备等软硬件资源;开展创意分享、资源对接、创业辅导等活动。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政府,深府〔2015〕46号;

(二)《深圳市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深圳市政府,深府函〔2015〕165号;

(三)《深圳市创客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财规〔2015〕10号。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审批数量:有数量限制,受创客专项资金总额控制。单个项目最高资助500万元。

审批方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

四、审批条件

(一)在深圳市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二)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拥有为创客提供创新创业辅导的专业团队;

(四)入驻创客或项目不少于20个。

五、申请材料

申请创客空间项目资助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登记证书复印件;

(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六)上完税证明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七)上财务审计报告或通过审查的事业单位财务决算报表复印件(注册未满一年的可提单位财务报表,验原件);

(八)自有房产证明或租赁合同等证明文件(验原件);

(九)入驻创客或项目协议(验原件);

(十)创客空间运营管理方案;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七、审批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市科技创新委。

(二)受理时间:详见各批次项目指南。

(三)办公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45

(四)联 系 人:蔡晟、刘一平(88127983、88101410)。

(五)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13-14号窗口。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科技创新委会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财政委)。

九、审批程序

申请人网上申报――向市科技创新委收文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市科技创新委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市科技创新委组织专家评审,答辩或现场考察――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审定——社会公示――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委共同下达资金计划――申请单位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拨付经费。

十、审批时限

成批处理。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证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个月内,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申请单位凭批准文件获得创客专项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不收费。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市科技创新委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篇2

一、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双创指数等的社会发展评价研究

1.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加强对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构建并完善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全面反映我国经济科学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方法研究;

3.根据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研究如何健全和完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4.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双创指数研究。

二、新经济研究

1.新经济的理论界定;

2.新经济的统计测度研究;

3.新经济发展指数及主要领域指数研究;

4.分享经济的理论界定及统计测度研究;

5.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研究;

6.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影响研究;

7.建立完善“三新”(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综合统计制度及配套调查制度研究。

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1.“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效果研究;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3.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研究;

4.新型城镇化进展情况研究;

5.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统计测度研究。

四、大数据研究

1.大数据与统计方法创新研究;

2.大数据视角下的统计学理论创新研究;

3.大数据环境下统计学应用领域的拓展研究;

4.大数据与数据隐私保护相关问题研究;

5.大数据与新数据来源的整合与应用研究;

6.大数据条件下抽样方法的改进研究;

7.利用大数据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研究;

8.利用大数据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

9.利用大数据进行“三新”(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研究;

10.大数据高时效计算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研究。

五、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1.推进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研究;

2.中国资金流量表核算问题研究;

3.中国资产负债表核算问题研究;

4.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研究;

5.国家生态文明指标统计核算方法研究;

6能源统计核算方法研究;

7.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研究。

六、统计标准研究

1.新经济与三新活动比较及分类标准研究;

2.适应新常态的国家统计分类标准体系研究;

3.统计元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元数据标准研究。

七、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和评估

1.研究数据质量评估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2.关于统计调查方案对数据质量保障状况的评估;

3.原始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研究。

八、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发展态势预测方法研究

1.预测预警预判方法研究;

2.宏观经济模型研究;

3.对宏观经济和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分析研究。

九、统计学基础理论研究

1时空数据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

2.高维数据降维、分解方法研究;

3.网络数据分析与因果推断研究;

4.网络数据与图模型研究。

十、其他

对统计理论发展和统计工作有重要作用的其他课题。如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方法比较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计划(规划)数据、业务数据与统计数据关系研究,非正规经济行为的统计或监测研究等。

本课题指南列示的为研究方向,具体题目可自行拟定,要避免研究题目与研究内容过宽过大。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办公室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篇3

与2014年的申报指南相比,今年发布的申报指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在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中,突出了对新创作项目的支持,与已有剧目的加工修改提高项目相比,新创作项目的立项率和资助额度都有所提高;扩大了对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的资助范围,在去年资助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的基础上,新增了对戏剧编剧、曲艺文本、音乐作曲和舞蹈、舞剧编舞等方面创作人才的支持;对传播交流推广项目,重点资助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过程中,久演不衰,深受欢迎,产生过较好社会影响的作品在国内的演出,并且要求在国外展演、展示的应是国内有代表性艺术家群体或一流艺术团体的代表作品;对专业艺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理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提倡艺术经验的直接传授和在实践中提升创作水平、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围绕具体创作生产任务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

2014年,艺术基金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审慎运行,组织开展了研究制定申报指南、动员征集项目、遴选培训专家、组织审查评审、核定资助金额、媒体公示公告等工作。在资助项目评审工作中,制定采取了“同行专家评审,信息双向匿名,地域单位回避,系统自动生成”等严密的评审制度和工作措施,充分发扬艺术民主,严格规范评审工作各个环节,组织800多位专家,从国内各级各类文艺单位、机构和艺术工作者申报的4256个项目当中,评选出394个项目给予资助,资助总金额约为4.3亿元。实现了“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

2015年2月,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影像“中国梦”摄影艺术展在石家庄开幕,“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当代原创陶瓷艺术作品巡回展”在广州开展。同时,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协奏黑白狂想》荣获“金小丑”奖。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篇4

申报指南

(该指南在线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

2019年度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研发项目分为产业链示范项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农业科技园区创新项目、县域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项目、重点研发面上项目五类。

一、产业链示范项目(一)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二)支持经费。

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三)实施周期。

项目执行期3年,起止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四)支持重点。

1.支持方向与重点。

针对“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中高端产品少、产业链不长、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按照“育企业、建基地、创品牌、强产业、富农户”的思路,重点支持生猪、肉鸡、肉用山羊、肉兔、肉鸭、竹、花椒、核桃、蚕桑、四川泡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构建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基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考核指标。

引进新品种2—3个,集成新技术、新模式5项以上,开发新产品2个以上,制定技术规程或技术标准2个以上,培育1个以上农业产业知名品牌或拳头产品。主要粮油作物基地核心区面积300亩以上,带动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特色经济作物及林木产业基地核心区面积200亩以上,带动连片面积600亩以上;猪羊年出(存)栏2000头以上,牛年出(存)栏500头以上,家禽、兔年出(存)栏10万只以上,特色水产等养殖水面100亩以上。

(五)有关要求。

1.牵头申报单位须是在四川省内注册的相关产业领域的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申报时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并在项目名称后标注“产业链示范项目”。

2.每个市(州)申报不超过1项(含扩权县市),由市(州)科技局负责统筹。

3.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申报时须出具资金配套证明。

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一)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二)支持经费。

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三)实施周期。

项目执行期3年,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四)支持重点。

1.支持方向与重点。

针对“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成果少、前瞻性技术储备不够、解决瓶颈问题的核心技术不多等问题,围绕农业领域技术攻关清单,瞄准生物种业、农产品加工、智能农机、绿色农业、土壤污染防控等重点领域,聚焦有利基因鉴定与利用、优异育种材料高效创制、优质新品种高效选育、农业高效轻简栽培、畜禽健康养殖、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控、高附加值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化生产智能化机械设施、农业高效用水、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土壤污染防控等关键技术问题,支持优势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天花板”技术、“卡脖子”技术,取得一批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性成果,提高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考核指标。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1项,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模式3个(项)以上,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示范生产线2个(条)以上,形成专利、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登记成果、获奖成果等3项(个)以上。

(五)有关要求。

1.由在四川省内注册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省级及以上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2.每个市(州)申报不超过1项(含扩权县市),由市(州)科技局负责统筹。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申报各不超过3项,其他中央在川、省属、市(州)属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申报各不超过2项。申报时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并在项目名称后标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3.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申报时须出具资金配套证明。

三、农业科技园区创新项目(一)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二)支持类型和经费。

按照重大、重点项目进行分类支持,重大项目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00万元,重点项目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三)实施周期。

项目执行期2年,起止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四)支持重点。

1.支持方向与重点。

围绕园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产学研协同开展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重点在优质农畜新品种(配套系)引进与选育、绿色高效安全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产品开发及现代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突破,构建技术体系,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慧农业等高新技术在园区中的应用,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搭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打造特色知名品牌,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支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

2.考核指标。

(1)重大项目: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主导产业1个以上,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5项以上,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10项以上,建成可复制推广的产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以上,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5家以上,打造区域品牌1个以上,形成知识产权20项以上,带动园区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较当地平均水平提高30%以上,园区内农民年均增收较园区外提高20%以上。

(2)重点项目:培育优势特色产业1个,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3—5项,开发新产品2—3项,转化推广先进适用科技成果5—8项,建成可复制推广的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2家以上,打造区域品牌1个,形成知识产权10项以上,园区内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较园区外提高15%以上,园区内农民年均增收较园区外提高10%以上。

(五)有关要求。

1.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园区内的产学研单位牵头申报,项目要按照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平台搭建及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统筹组织,每个园区申报项目不超过1项。园区管委会要出具正式推荐文件和不低于5:1的项目配套经费承诺函。申报项目经所在市(州)科技局推荐上报。

2.项目必须是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要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和目标。申报时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并在项目名称后标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项目”。

3.企业牵头申报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牵头申报单位的资产负债率应低于60%。须提供牵头申报单位2017年度资产负债表和资金配套证明等附件。

四、县域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项目(一)企业创新能力培育项目。1.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2.支持经费。

一般项目,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重大项目,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3.实施周期。

项目执行期3年,起止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2月。4.支持重点。

(1)支持方向与重点。

支持县域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科技合作,建设星创天地、专家大院、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站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产业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转化新成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2)考核指标。

一般项目:开发创新产品2—3个,研究建立相应的产品技术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基地1个,项目实施期内新产品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1个,新签订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协议1个以上,新引进科技创新人才2名以上。

重大项目:开发创新产品5—10个,研究建立相应的产品技术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基地2-3个,项目实施期内新产品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1-2个,新签订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协议1-2个,新引进科技创新人才5名以上。

5.有关要求。

(1)申报单位为在县域内注册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具备较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究开发基础。申报重大项目,须是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优先支持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申报。申报时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并在项目名称后标注“创新能力培育”,提供相应附件。

(2)每个县(市、区)申报不超过1项。重点支持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健全、运行良好的县(市、区)。适当平衡在不同区域实施的项目立项。

(3)牵头申报单位的资产负债率应低于60%,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牵头申报单位提供2017年度资产负债表和资金配套证明等附件。

(二)科技示范村项目。1.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2.支持经费。

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3.实施周期。

项目执行期2年,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4.支持重点。

(1)支持方向与重点。

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支持科技示范村围绕1—2个主导产业,开展产业发展和绿色宜居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推广突破性农林作物及畜禽水产新品种、病虫鼠害绿色防控新技术、作物高效丰产栽培新技术、规模化健康养殖新技术、农产品加工新技术、草地生态畜牧业新技术、农机装备、生活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新技术、节能民居新技术、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等,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构建现代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2)考核指标。

①集成创新。示范新品种1—2个,推广新技术2—3项。②基地规模。科技示范村优质粮油作物基地核心区面积150亩以上,带动连片面积300亩以上;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及林木产业基地核心区面积100亩以上,带动连片面积200亩以上;优质生猪、羊年出(存)栏500头以上,牛年出(存)栏100头以上,禽兔年出(存)栏10000只以上,特色水产等养殖水面30亩以上。民族地区示范基地规模原则上可降低50%。

③技术服务。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活动5次以上,培训技术骨干10名、新型农牧民100人次以上。

④示范带动。科技示范村直接带动50户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辐射带动500户农户增产增收。

5.有关要求。

(1)申报单位为在县域内注册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优先支持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申报。

(2)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大学专科毕业3年以上,牵头申报单位的资产负债率应低于60%。

(3)每个县(市、区)申报不超过1项。重点支持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健全、运行良好的县(市、区)。适当平衡在不同区域实施的项目的支持。

(5)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并在项目名称后标注“科技示范村”,提供相应附件。产学研联合申报,要有明确的产学研合作协议。(6)深度贫困地区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2,其他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牵头申报单位提供2017年度资产负债表和资金配套证明等附件。

五、重点研发面上项目(一)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二)支持经费。

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一次性拨付)。(三)实施周期。

项目执行期3年,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四)支持重点。

1.支持方向与重点。

(1)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支持以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优质健康新产品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技术、农产品加工安全隐患物质控制、自动化农产品加工设备、农产品品质在线检测、农产品保鲜贮藏与冷链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

(2)特色农业资源开发。重点支持区域特色明显,可望形成新产业的农林作物和畜禽水产资源发掘、评价和利用,以及相关新产品与配套生产、加工等深度开发利用技术、设施(设备)研发与利用。(3)主要农作物及畜禽高效安全生产。重点支持作物轻简高效种植、粮经复合模式、稻—渔共栖复合生态模式、肥水高效利用、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抗逆减灾,畜禽水产设施化养殖与环境控制、重大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综合防控,林木(竹)标准化栽培和轻简高效复合模式,优质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农业大数据与“互联网+”等共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支持化肥农药减量高效施用、农林畜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高效用水、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耕地质量提升、种养循环模式,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及修复、工矿弃地及灾后创面生态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5)农业绿色安全投入品开发。重点支持安全高效、可降解、无残留的新型绿色投入品(农药、化肥、饲料、兽药、抗旱保水材料等)创制及相关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2.考核指标。

研发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2项以上,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2个,形成专利、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2个。

(五)有关要求。

1.申报单位为在四川省内注册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申报单位应有较好研发条件和基础。申报时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并在项目名称后标注“面上项目”。

2.每个县(市、区)申报不超过1项;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申报各不超过5项,其他中央在川、省属、市(州)属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申报各不超过2项。适当平衡不同技术领域项目的支持。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篇5

2012年星火计划,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育县域特色经济、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重点,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和模式的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集成资源、突出重点,发挥星火科技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重点支持方向

(一)加强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创业链建设(孙主任2)。围绕区域优势产业,支持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创业,鼓励科技特派员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促进种、养、加、销、运一体的创业和配套服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业机制,以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广泛就业。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总体要求,促进“三网融合”,加强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推进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支持多元化、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发展,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技术服务。(王总)

(三)加快农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促进农村企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增加农民工就业为目标,扶持深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市场导向好、加工产品品质优良,品牌产品和外向型产品的项目。扶持、培育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王志军)促进星火产业带和技术密集区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由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转向技术内生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式发展。

(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围绕一县一业经济的培育,各市每年抓1-2个试点县,设计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上下联动的产、学、研产业联盟机制,滚动发展的良好

局面。太原市申报重点领域是食品加工(醋产业等)、设施园艺、观光旅游农业及主要农产品仓储、保鲜、物流增值产业等;大同市申报重点领域是脱毒马铃薯种业、特色杂粮增值、奶牛高效安全规模化养殖基地等;朔州申报重点领域是雁门关畜牧生态经济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及小杂粮增值产业;忻州市申报重点领域是玉米产业化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观光农业及绒山羊增值产业等;阳泉市申报重点领域是耐火材料、干果经济林、主要畜禽养殖加工产业;吕梁市申报重点领域是红枣核桃产业、集约化畜禽养殖加工及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白酒等);晋中市申报重点领域是现代农业园区、红枣增值产业及肉牛增效产业;长治市申报重点领域是集约化畜牧业产业、蔬菜及特色杂粮产业;晋城市申报重点领域是蚕桑业、蜂业及食用菌产业;运城市申报重点领域是苹果、肉鸡集约化基地及加工增值、现代农业示范区及特色资源农产品开发;临汾市申报重点领域是乡土经济作物开发、干果经济林产业开发及特色养殖业。

二、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应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发展有关规定。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先进适用,成熟可靠,具有良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拓展农村就业渠道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项目申报主体一般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并具有良好的金融、商业和社会道德信誉,无知识产权纠纷;同时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与转化应用能力,或拥有可靠的技术依托单位。

鼓励由企业或者农村经济组织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组成产学研联盟进行申报。即企业或者农村经济组织申报的项目要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依托和技术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申报的项目要有农村经济组织为基础的推广应用基地。

3、优先支持08-09年度已批复的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特色优势产业的项目及具有独立县科技局的县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

4、项目组织部门要切实把好项目的初审关,在本指南发布后及时进行项目摸底,并进行实地考查,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重点审查。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申报项目将不予受理:

1).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2).一般生产性、建设性项目; 3).重复立项;

4).申报单位基本情况信息失真、经费预算不合理的项目。5).申报材料与申报程序不规范,不符合申报范围。

三、申报须知

1、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登录申报和报送书面材料相结合的方式。申报单位须登录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网站()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申报,网上提交项目申请书,并须将项目简表(见附件1)、项目可行性报告(见附件2)电子版附件上传;同时须通过项目申报系统打印纸质的《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并加盖公章,与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一式6份,报送项目组织单位。

2、项目申报单位需提供以下资料:

<1>、《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 <2>、《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山西省星火计划申报简表》; <4>、相关附件; a、申报单位营业执照; b、机构代码证;

c、厂(场)容厂(场)貌、车间、生产线及主要产品照片;

d、企业为第一承担单位的项目,提供企业与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单位合作协议;科研院所为第一承担单位的,提供与企业、基地的联合申报协议;

e、本单位以外参加项目的人员需本人签名认可。

3、各市科技局、省直有关单位和中央驻晋单位等组织单位网上审查、推荐项目。组织单位应认真审查有关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可行性。项目申报材料经项目组织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组织单位需出具项目推荐函,并附上加盖公章的《项目汇总表》一式两份。

4、网上项目申报时间为2011年6月15日—8月15日,纸质材料受理8月20日截止。

5、申报材料报山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系方式: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农村处 联 系 人:侯树民 王潇冉 张霞 电 话:0351-4068012 山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篇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2011年4月27日共同设立了“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以下简称高铁联合基金)。现公布高铁联合基金2011年度项目指南(见附件)。

高铁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吸引和调动社会科技资源开展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为背景的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工作,推动我国铁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重点资助高速列车和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申请条件

本联合基金以“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两种方式予以资助。

(一)联合基金“培育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联合基金“培育项目”,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依托单位申请。

(二)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申请。

二、限项规定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参与申请本联合基金项目与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已经达到3项的,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本联合基金项目。

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以上3项数量限制范围。

2.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本联合基金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通告和高铁联合基金2011年度项目指南,不符合通告和项目指南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申请人请登陆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下载中心下载2011年版本申请书(以前版本均不接收)。

3.申请人应当是申请联合基金“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限为1人。参与者与申请人不是同一单位的,参与者所在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

4.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联合基金“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

“培育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重点支持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2年1月-2015年12月”。

5.本次公布的高铁联合基金申请书由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负责受理。申请报送日期为2011年9月5-9日。

6.所有申请应当通过依托单位报送电子申请书和1份签字盖章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且电子申请书与纸质申请书的内容应当一致。报送纸质申请材料要求有依托单位公函、申请项目清单和纸质申请书原件,不接收个人直接报送的申请。

7.依托单位须在截止时间(9月9日16时)之前通过互联网报送电子申请书,报送方式: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提交。提交成功后,再登陆ISIS系统打印申请项目清单。

8.纸质申请材料应当在申请截止时间之前报送,逾期不予接收。可直接送至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综合处。邮寄报送的申请材料,请以速递方式寄到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综合处(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并在信封左下角标注“高铁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材料”。请勿使用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附件:高铁联合基金2011年度项目指南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件:

高铁联合基金2011年度项目指南

一、设立宗旨

铁路科学研究涉及国家重大公共利益,设立本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吸引和调动社会科技资源开展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为背景的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工作,推动我国铁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二、实施原则

高铁联合基金面向全国,重点资助高速列车和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本联合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其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铁道部共同管理,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负责受理申请并组织评审。

三、2011年度拟资助的研究项目

本联合基金2011年度资助经费3000万元。根据申请与评审情况,拟资助“培育项目”10项,平均资助强度60万元/项(资助期限3年);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8项,平均资助强度30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

(一)“培育项目”研究领域。

“培育项目”主要围绕高速铁路安全和建设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高速铁路土木工程、牵引供电技术、高速列车机械与结构强度、新材料及工程环境等领域相关课题研究。

1.高速铁路土木工程。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状态分析理论及长期性能研究;高速铁路复合地基桩流塑状软土作用机理的研究;高速铁路混凝土桥墩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2.高速列车机械与结构强度。

高速列车车体疲劳及车下悬挂可靠性研究;高速列车关键部件连接的失效机理和防护技术研究;转向架承力件耐久性研究;车体碰撞安全结构研究;车体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等。

3.新材料和关键材料的应用。

碳纤维材料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研究;高速列车制动盘和闸片材料匹配研究;新型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上应用研究;铝镁合金结构疲劳可靠性研究等。

4.高速铁路牵引供电。

车网电气耦合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牵引供电系统电磁暂态研究;高速铁路供电系统早期故障预警与快速恢复技术研究;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5.环保及新技术研究。

高速列车声源识别的研究;高速轮轨噪声机理的研究;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列车制动噪声研究;高速列车结构传声机理和隔振降噪研究;电磁兼容模型及电磁噪声抑制技术研究等。

(二)“重点支持项目”研究领域。

1.基于可靠度的高速铁路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2.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检测理论与方法; 3.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动力特性及变形控制理论;

4.转向架结构损伤载荷谱编制方法、实验验证及安全设计方法;

5.高速列车车体典型焊接结构疲劳分析与设计基础研究; 6.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行为与减阻降噪机理研究; 7.高速列车轮轨接触与粘着行为和磨耗机理研究; 8.高速铁路电力牵引系统的安全性预测与控制; 9.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规律与控制方法;

10.河(海)床演变与桥墩冲刷对高速铁路跨河桥安全影响的研究。

四、填写申请书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通告,不符合项目指南和通告的申请将不予受理。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高铁联合基金”;“申请代码1”应当填写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所属代码(“E”字母开头),“申请代码2”根据项目研究领域自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2.本联合基金资助项目在执行期间形成的有关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软件、专利及鉴定、获奖、成果报道等,应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铁道部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批准号)”;如涉及铁道部有关生产和技术秘密,需经铁道部审查同意。

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铁道部科技司

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 邮

编:100085

编:100844 联系人:王之中

联系人:齐向阳

话:010-62326887

话:010-51844083 电子邮件:wangzz@nsfc.gov.cn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篇7

2016年度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认定及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申报指南

根据《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暂行办法》(深府„2012‟143号)、《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暂行办法》(深前海„2012‟151号),为做好2016年度前海合作区内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及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申请工作,现制定申报指南如下:

一、申报时间

2017年1月17日至2017年2月28日。

二、申请人条件

(一)具有外国国籍人士,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或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海外华侨,或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归国留学人才。

(二)在前海创业或在前海登记注册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工作一年以上。

(三)在前海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国家、省级政府、深圳市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2.在前海注册的总部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或技术类人才;

融办、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五)公示结果。相关部门将审核结果反馈至受理单位后,前海管理局将审核通过的人才名单在前海管理局网站http:///公示7日。

(六)出具认定意见。经公示无异议的,前海管理局出具认定意见。

(七)补贴审核拨付。前海管理局将人才认定意见和财政补贴申请报送市财政委,市财政委审核后,按规定统一拨付财政补贴资金至申报单位指定账户,申请单位在收到财政补贴1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分拨至申请人的个人账户。

四、申报材料

(一)《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及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审核表》原件(加盖单位公章,上传扫描件,原件待电子材料审核通过后提交至前海管理局E站通服务中心窗口,见附件2)。

(二)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1.港澳台人士需提交以下材料扫描件各1份: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台人员就业证》。

2.外籍人士需提交护照及《外国专家证》或《外国人就业证》扫描件各1份。

年度个人创客项目申请指南 篇8

2018年度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 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国家《“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等工作任务,进一步抢抓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臵资金链和人才链,突出解决全省农业发展的共性、关键和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强化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供科技支撑。

(二)重点任务

围绕完善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创新链,重点加强粮棉油、优质林果、绿色蔬菜、生态养殖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突出农业生态技术攻关,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用生物制品研制,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二、支持重点

专题一:粮棉油产业创新链

优先主题一:粮棉油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指南代码3000201)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节水、优质、抗病、抗逆、专用、适宜机械化等粮食(小麦、玉米、马铃薯、谷子、杂粮)、棉花、油料(大豆、花生)作物的种质资源创制及应用。开展杂种优势利用、作物分子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小麦:创制抗逆、抗病、优质等优异性状育种新材料30份。玉米:创制耐密、抗倒、抗病、籽粒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操作等优良性状育种新材料30份,高配合力自交系5-6个。棉花:创制优质、抗病、抗逆、适宜机械化采摘等育种新材料50-80份。杂粮:创制谷子兼抗拿捕净和咪唑乙烟酸除草剂,食用豆抗枯萎病、抗豆象,甘薯抗旱节水,燕麦高β-葡聚糖等优异育种新材料15-20份。马铃薯:创制高产、抗病、抗旱、高干物质含量、低还原糖含量育种新材料3-5份。花生:创制高油高油酸、低油高油酸、抗旱、适宜机械剥壳和收获等性状的育种新材料10-15份。大豆:创制抗病强、品质指标好、适宜机械化育种新材料30份。开发建立小麦育种材料数字化管理系统1套。【预期性指标】 申请植物新品种权5项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优先主题二:粮棉油新品种选育(指南代码3000202)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优质专用、高产稳产、抗逆抗病虫粮棉油新品种选育。小麦:重点培育绿色(节水、节肥、节药)、优质(优质强筋、优质中筋)、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特色(糯麦、高营养品质、彩色小麦等)新品种。玉米:重点选育高产、耐密、抗逆、适宜机械化收获或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以及优质青贮、鲜食等专用新品种。马铃薯:重点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抗旱、加工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杂粮:重点培育病虫草抗性突出、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棉花:重点培育优质专用、耐盐碱、抗枯黄萎病、适宜机械化采摘、丰产稳产的棉花新品种。花生:重点培育高产高油高油酸、适宜机械剥壳和机械收获、节水耐旱花生新品种。大豆:重点培育高产、高品质、环境友好、适宜机械化种植新品种。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小麦:育成新品种10个,高产品种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3%以上,优质强筋小麦品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麦标准。玉米:育成玉米新品种3个,适合全程机械化品种比区试对照品种不减产,倒伏倒折之和小于3%,无高感主要病害,特色专用玉米品质指标达到优质食品加工要求。马铃薯:育成新品种2个,鲜食型品种每100g鲜薯维生素C含量12mg以上、粗蛋白含量1.5%以上,加工型品种干物质含量19%以上、还原糖含量低于0.3%。杂粮:育成新品种3个以上。棉花:育成新品种4-5个,比区试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枯萎病指小于10,黄萎病指小于30,耐盐性达到二级以上,纤维长度29mm以上,比强度29cN/tex以上,马克隆值4.0-5.0。花生:育成新品种2-3个,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抗性提高1-2个等级,高油品种脂肪含量55%以上,高油酸含量70%以上,油酸与亚油酸比值10%以上,早熟品种夏播生育期110天以内。大豆:育成新品种5个,蛋白和脂肪含量大于63%,且在低水肥条件下较对照不减产。【预期性指标】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0项以上。

优先主题三:粮棉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03)

研究内容:开展粮棉油生产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技术、综合防治技术、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绿色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集成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制定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10项,减少农药用量15%以上,生物节水10%以上,节肥5%以上;建立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0个,实现增效10%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专利10项以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

优先主题四:粮棉油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设备和技术研发(指南代码3000204)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大田作物精量播种、化肥和农药精准施用、机械化除草、水肥一体化、两茬轮作区适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械等关键装备和技术研发,建设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播种、机械化收获、肥药精准施用、水肥一体化等新型农机装备10台(套)以上,引进转化农机具产品5项以上,制订标准和技术规程10项以上,建立示范基地5个。【预期性指标】申请专利5项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优先主题五:特色粮油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05)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营养强化粉、多谷物混合粉、食品微生物发酵杂粮制品、益生菌发酵植物蛋白等新型粮食加工制品研发。研制原粮低温制粉设备。开展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专用特色玉米加工技术及制品研发,马铃薯、杂粮方便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及制品研发。开展花生、鲜果、干果加工技术及制品研发。开展非转基因豆制品研发。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粮油加工关键技术10项,研制新设备5台(套),开发新型粮油加工产品15个;开发特色杂粮功能性成分提取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1-2项;建立示范基地5个。【预期性指标】申请或授权专利5项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在3家以上大型企业示范应用。

专题二:优质林果产业创新链

优先主题一:果树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创新(指南代码3000206)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苹果、梨、葡萄、桃、杏、草莓、枣、核桃、板栗等主要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创新。同时开展倍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快速育种等育种技术的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搜集果树种质资源30-50份,建立种质资源圃20亩,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10份,提出或优化果树育种新技术1-2项。【预期性指标】申报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发表论文3-5篇。

优先主题二:果树优良新品种选育(指南代码3000207)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丰产、优质、多抗(抗逆、抗病、抗虫)、耐贮藏、宜加工等主要果树新品种选育。同时开展苹果等矮化、抗性、亲和力强砧木的选育。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创制优异果树育种新材料 20 份,获得优系10-12个,示范推广新品种0.8-1.0万亩。【预期性指标】选育适宜我省地区发展的丰产、优质、抗病、耐贮果树新品种 1-2个,申报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3个,发表论文2-3篇。

优先主题三:主要果树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08)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主要果树的省力、节本、设施栽培新模式。开展品质提升、重大病虫绿色防控、质量检验与追溯等技术研究,并开展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创新。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主要树种省力栽培模式研究示范园以及新模式设施栽培基地6-8个,推广面积2000亩以上;提出主要果树化肥、农药投入量比2016年零增长的技术方案3-5项;提出林果节水技术方案2-4项;研制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和果品质量的新型专用肥料2-3种、高效低残留新型农药3-4种。【预期性指标】构建主要果树省力化栽培技术体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以及果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筛选出高效利用养分的砧木1-2种;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项;编制地方或企业标准3-5项;果园化肥减施20%-25%、农药减施10%-15%,果园经济效益提高15%-20%。

优先主题四:果园作业机械设施选型与研制(指南代码3000209)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果园新型育苗、建园、施肥、灌溉、病虫防控、中耕除草、整形修剪、采收分级、环境监控等适用机械设施的选型与研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适于全程机械化的果园生产模式2-3套;研制多功能、智能化、精准化的育苗、建园、施肥、灌溉、病虫防控、中耕除草、整形修剪、采收分级、环境监控等设施或装备8-10套;建立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果园2-3个,面积达到5000亩。【预期性指标】申请国家专利2-3项,编制企业标准2-3项,发表论文3-5篇。

优先主题五:果品贮藏加工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10)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干鲜果品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制干制汁、发酵酿制、功能成分提取及无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等技术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我省果品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开发果品制干制汁等加工关键技术3-6项;开发特色果品功能性成分提取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1-2项;建立示范基地1-2个。【预期性指标】申请专利3-8件,发表论文5-10篇,在2-3家大型企业示范应用。

优先主题六: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新品种选育(指南代码3000211)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主要造林树种、乡土树种、景观树种、花卉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重要野生种质驯化及国外良种的引进,重要林木的育种新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5-10个主要林木树种的种质资源库,收集种质资源300份以上;建立或集成主要林木树种的繁育栽培技术体系;研发1套适合特色野生花卉的品质评价体系;制定林木育苗技术规程和栽培技术规程2-3项;创制新种质15份以上;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2-5项;鉴(审)定品种2-6个;申报国家专利4-7项,发表论文7-10篇。【预期性指标】发表SCI论文1-2篇,在我省推广林木良种5-10个。

优先主题七:森林培育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12)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风蚀沙地、滨海盐碱地、干旱阳坡等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研究。开展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等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研究。同时开展林下经济技术研究与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针对困难立地主要限制因子提出人工造林综合配套技术与规范1-2项,造林成活率较常规造林技术提高15%;开发基于现代经营理念的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1项,建立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2000亩;提出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模式5-8个,实现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研发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1项,实现病虫害防治无公害化。【预期性指标】发表论文30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

专题三:绿色蔬菜产业创新链

优先主题一:蔬菜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创新(指南代码3000213)

研究内容:重点选择白菜、茄子、甜(辣)椒、番茄、黄瓜(华南型)、洋葱、萝卜等河北省优势蔬菜种类,开展表型性状精准鉴定,以及研究基础具有优势蔬菜的全基因组水平基因型鉴定研究。探索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挖掘重要性状基因/主效QTL,获得可用于育种实践的分子标记研究,高效聚合多个目标性状的育种技术研究,分子染色体工程高效育种技术研究,现代分子育种(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与常规育种(杂种优势育种、细胞工程育种、诱变育种等)高效集成的育种技术体系研究。开展大、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纯合育种新材料研究,创制具有育种价值的有益突变体,创制携带野生近缘种和栽培品种优异特性的育种新材料,创制不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的雄性不育系。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完成50份主要蔬菜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和基因型鉴定,筛选遗传背景清楚的优异种质10份以上;定位和标记重要性状基因/主效QTL 10个,获得可用于育种实践的分子标记10个以上;创制优质、抗病虫、抗旱节水、耐低弱光、耐抽薹开花、资源高效利用等优异新种质或突变体30份以上,优良自交系5份以上,农艺性状优良的雄性不育系3份以上。攻克不同物种间优异基因高效转移与利用、基因定点诱变、有益突变体高效鉴定、分子标记聚合育种、单倍体育种等关键技术2-3项。【预期性指标】建立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1项以上;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或国家发明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5-6篇。

优先主题二:蔬菜优良新品种选育(指南代码3000214)研究内容:以优质、抗病虫、强适应性和资源高效为育种目标,针对白菜、茄子、甜(辣)椒、番茄、黄瓜(华南型)、宽叶韭菜、紫皮洋葱、萝卜等河北省优势蔬菜种类及特色蔬菜,重点开展包括外观品质、内在品质(风味品质、营养品质等)的品质育种研究。开展抗病育种研究,重点培育兼抗多种主要病害的品种。开展强适应性品种培育,主要包括耐低温弱光、耐热和耐未熟抽薹等品种培育。开展资源高效型品种培育,主要培育养分高效利用型品种。同时,重点培育聚合以上多个优异性状的新品种。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育成蔬菜新品种9个;叶菜类新品种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商品菜率较目前同类主栽品种提高5%以上,果菜类新品种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商品果率比目前同类主栽品种提高10%以上;育成新品种累积示范推广总面积3万亩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或发明专利2-3项,发表论文5篇以上,在主产区的5个以上测试网点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

优先主题三:蔬菜工厂化高效育苗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15)

研究内容:重点开发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保肥、保水、抗病育苗基质,形成蔬菜育苗基质配制及检测标准。筛选抗病、抗逆专用嫁接砧木,开展蔬菜种苗根系发育及株型调控技术研究,形成蔬菜苗期生理性病害诊断与防治的关键技术。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开发保肥、保水、抗病的育苗基质,形成育苗基质配制及检测规范1-2个;筛选茄果类和瓜类蔬菜抗病、抗逆专用嫁接砧木3-5个;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调控技术2-3个,建立蔬菜苗期生理性病害诊断信息平台1个,实现壮苗率提高6-10%,推广示范 1000万株;【预期性指标】开发新型育苗基质2个,申请国家专利2-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 5~6篇以上,编制地方或企业标准3~5项。

优先主题四: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16)研究内容:针对蔬菜生产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绿色安全的紧迫需求,重点开展节水、节肥、省力型蔬菜品种筛选、植株和花果高效管理、水肥减施及水肥一体化运筹与协同、提高产品品质、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速测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筛选出优良蔬菜品种3-5个;创新节水省肥一体化技术、植株与花果管理技术、提高品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毒害物质残留速测等技术3-5项;提出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1-2套,并制定技术规程1-2项。【预期性指标】申请或授权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优先主题五:新型设施与园艺装备研制(指南代码3000217)

研究内容:针对蔬菜规模化生产对高效节能标准化棚室及省工装备的紧迫需求,重点开展区域适应性强、结构参数合理、土地利用率高、标准化水平和周年生产能力强的新型大棚和日光温室研发。开展实用型、多功能、高性能、轻简化设施园艺装备(耕、种、收、植保、灌溉)研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资源高效利用型新型大棚和日光温室1-2种;制定设施标准1-2项;制定与棚室相配套的蔬菜高效生产模式1-2套;蔬菜日光温室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8℃,新型大棚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2℃。研制用于设施蔬菜生产的土地整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装备及农机具1-2种;节省用工30%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或授权专利2-3项;制定企业技术或产品标准1-2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优先主题六:互联网+设施蔬菜技术集成(指南代码3000218)

研究内容:针对设施蔬菜生产对智能化棚室环境管理的紧迫需求,重点开展适合我省设施蔬菜生产的低成本智能化环境监测与控制装备、监测信息低成本联网通信技术、设施蔬菜生产与病虫害防治知识库及专家决策服务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及数字图像等传感器信号耦合问题。研究作物生长关键性环境因素与作物生长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温室灌溉系统控制与温室微气候变化之间的规律,确定温室灌溉系统综合控制参数。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棚室环境自动化管理系统及配套装备1-2种,具备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等主要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自动预警、智能调控功能;建立温室作物生长信息实时采集系统;建立蔬菜生产信息的大数据平台;建立基于环境积累量的温室环境数学模型,确定最优控制策略;制定蔬菜作物科学高效的自动化灌溉方案;气象灾害和病害损失降低10%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或授权专利2-3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优先主题七:蔬菜贮藏加工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19)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蔬菜分拣包装、贮藏保鲜、净菜加工、制汁及发酵酿制、特色蔬菜品种中功能成分高效分离提取及副产物综合加工利用等技术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我省蔬菜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开发混合果蔬汁、发酵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2-3项;开发特色蔬菜功能性成分提取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1-2项;建立示范基地1-2个。【预期性指标】申请或授权专利3-5项,发表论文5篇以上,在2-3家大型企业示范应用。

优先主题八:食用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指南代码3000220)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河北省食用菌常规主栽品种及工厂化品种的种质资源创新,优质野生菌的驯化,主栽品种及工厂化品种的精准化栽培技术,珍稀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集成,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的开发利用,食用菌保鲜及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选育优良菌株3-4 个;研究集成主栽品种精准化栽培技术、珍稀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3-4套;开发农林废弃物食用菌新原料3-4种。【预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5篇。

专题四:绿色生态养殖产业创新链

优先主题一:畜禽品种选育与育种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21)

研究内容:针对我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不足、自主培育畜禽优良品种少的现状,重点开展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挖掘、提纯复壮、保种群建立、保种措施研究及遗传多样性和起源驯化研究。通过基因组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开展优质高产群体优选、新品系选育和商品化生产技术研究,提高畜禽育种进程,培育瘦肉型猪新品系、高产优质蛋鸡配套系、肉用绵羊新种群。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地方猪新品系选育群,完善并建立地方猪相关技术规程,开发创建地方猪产品品牌1-2个,形成稳定成熟的猪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1套,选育出瘦肉型猪新品系1-3个,形成地方猪育种技术1套;建立肉羊新种群三级育种体系,研发羊现代化育种技术1套,创制肉羊主要育种指标自动测量系统1套;建立特色优势地方畜禽保种基地2-3个,羊保种群不少于8个家系,鸡保种群不少于80个家系,形成完整的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技术规程;选育出具有不同特点地方鸡新品系2-3个,培育现代蛋鸡新品系2-4个,筛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建立高产蛋鸡配套系,形成蛋鸡现代化育种技术1套。【预期性指标】发表论文15-20篇,培训技术人员2000人次。

优先主题二:畜禽高效繁殖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22)研究内容:针对当前畜禽高效繁殖技术薄弱的现状,研究畜禽同期发情、定时排卵、人工授精等技术。研究猪冻精生产技术。研究提高性控精液妊娠率技术。研究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激素水平优化超数排卵程序。研究活体采卵+体外受精等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研究胚胎性别控制、同卵双生、体细胞核移植及基因编辑等前沿性技术。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形成同期发情、定时排卵、人工授精技术规程3项;猪冻精解冻后精子活力达到75%以上;优化后超排效率提高20%以上;建立成熟的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工艺1套;胚胎性别控制准确率93%以上,同卵双生率30%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研究论文10篇,申请专利5项,培训技术人员1000人次。

优先主题三:畜禽生态健康饲养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23)

研究内容:针对畜禽规模化生产对生态健康饲养技术的紧迫需求,以提升养殖效益及现代化水平为目标,研发猪、牛、禽、羊等不同畜禽的精准饲养技术。研发畜禽节水、节料、节能等节本增效电子饲喂技术。研发数字化智能化饲养管理技术与操作规程,重点向奶牛养殖倾斜。研发基于互联网的现代高效饲养技术。研发饲草料营养评定技术;研发优质牧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畜禽精准饲养工艺与操作规范4项以上;研发不同生产阶段畜禽节水、节料、节能,环境控制等电子饲喂技术与系统4项以上;形成畜禽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与操作规范1套;开发用于畜禽行为、健康生理监控、舍内环境监测的应用程序(APP)2-3个;制定饲草料评定标准或规程3-5项;研发优质饲草产品与提质增效技术10-12项,加工工艺技术5-6项,建立种养循环养殖模式3-5套。【预期性指标】制定相关标准8项以上,发表论文20篇以上,申请专利10项以上。

优先主题四:畜禽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24)

研究内容:针对畜禽产品加工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相对落后的现状,以升级传统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及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为目标,重点开展生鲜肉及熟肉制品可追溯体系及冷链物流系统研究,低硝低钠、高膳食纤维肉制品和功能性肉类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奶酪、夸克、发酵乳等新兴乳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母乳成分分析升级婴幼儿奶粉生产技术研究,乳制品专用益生菌的选育及功能开发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冷鲜肉饲养、屠宰、加工和贮存、销售全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1套;建立功能性肉类产品中试生产线1条,研制功能性肉类产品3-5个;研发奶酪生产技术1套;建立乳制品中试生产线1-2条,研制新兴乳制品2-3个;建立乳酸菌菌种资源库1-2个,形成产业化菌株4-6株;申报专利8-9项。【预期性指标】发表论文6-10篇,制定生产规范或标准3-5项。

优先主题五: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25)

研究内容:针对集约化养殖粪便、污水、臭气及病死畜禽尸体等废弃物给区域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加大的现状,以突破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瓶颈为目标,研发畜禽养殖和粪污治理过程中氨气控制技术装备,建立氨气排放核算系统。研发污水减量、高效处理工艺及利用装备,粪便生物降解快速发酵技术装备与新型肥料。研发以厌氧发酵处理为核心的技术与装备,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及污染物去除关键技术和装备及高值产品。研发病死畜禽尸体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创设基于粪便综合养分管理的畜禽养殖区域环境承载能力评估体系。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集约化养殖污染物源头减量集成技术装备1套;形成畜禽粪便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综合防控技术模式1套,重金属、抗生素排放量削减25%;研发畜禽养殖及粪污治理过程氨气控制工艺装备1套,氨气排放量削减50%,建立氨气排放核算系统1个;研发污水减量高效处理工艺装备、畜禽粪便封密式生物降解好氧发酵技术与自动装备2套,污水处理利用率90%以上,开发新型肥料2种;形成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消化-沼渣沼液制肥-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1套,建立示范工程2个,沼渣沼液利用率95%以上,开发高值产品2种;研发病死畜禽尸体资源化利用工艺设备一体化集成关键技术1套;建立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数学模型1套。【预期性指标】申报专利2-3项,制定相关技术标准2项,发表论文10-12篇,培训技术人员500人次。

专题五:坝上草原培育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优选主题一:坝上草原重要牧草种质资源筛选与创新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26)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坝上草原羊草、冰草、雀麦、披碱草、扁蓿豆、胡枝子属、葱属、草本花卉等重要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开展优势植物种质资源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及高产等核心资源的提取技术研究。开展坝上优势牧草品种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搜集草地功能性植物种质资源50-100份,建立种质资源圃30亩;建立优良草种质资源圃1个,重要草种质资源高产栽培管理示范基地1个;创制优异育种材料10-20份,提出或优化植物特异性有效成分提取技术1-2项;提出或优化功能性植物栽培管理技术1-2项。【预期性指标】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10项,发表论文5-10篇,编制地方或企业标准3-5项。

优选主题二:退化草地修复关键技术与模式研究(指南代码3000227)

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坝上草原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区、防风固沙区和生物多样性区等重要草原生态功能区退化草地恢复重建技术及评价体系研究。研发多尺度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评估技术。研发生态安全尺度下草地植被自然恢复技术、人工辅助修复草种补播技术、人工快速修复植被建植技术、草地固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草原鼠害安全高效防治技术、草原毒杂草高效防除技术。构建坝上草原生态价值评价体系并估算不同类型草原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价值。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不同类型草原生态功能区健康诊断、恢复重建评价技术体系4-5项;研发草原固碳减排技术、封育修复技术、牧草补播技术、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原鼠害防治技术、草原毒杂草防除技术等6-8项;建立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模式3~5个,示范应用规模10-15万亩,草原健康综合指数提高20%以上;利用研发集成的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包”建立不同类型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示范区4个。【预期性指标】申报技术标准2-4项,申请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5-10篇。

优先主题三:草地资源利用优化配臵技术与模式研究(指南代码3000228)

研究内容:针对坝上地区草地利用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及草地严重超载导致的草地“三化”问题突出现状,以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草地资源优化利用技术和模式研发。重点开展不同草地生态功能区草地资源承载力与开发利用模式评价研究。开展低载畜率草地放牧和家畜舍饲饲养一体化管理技术与模式研究;开展退耕地高产优质牧草生产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模式;开展坝上不同类型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臵及精准管理模式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构建坝上草地资源适宜性利用评价系统和生态功能区划各1个;建立草地资源优化配臵技术和开发利用模式3套,示范应用规模50万亩;研发高产牧草生产、加工和高效利用技术及模式2-3套;开发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臵及精准管理专家系统1个;建立家庭牧场尺度不同类型草地资源优化配臵示范区5个。【预期性指标】发表论文10篇以上,申请专利5项以上,制定地方标准3-项。

专题六:农业生态技术攻关

优先主题一:农艺节水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29)研究内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水资源条件、不同种植种类、不同生产主体的节水技术需求,开展高效用水技术和配套产品研发。重点研发小麦玉米实用高效节水种植关键技术与农机农艺结合配套机具,蔬菜、果树节水优质高效关键技术与产品,旱作区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测墒灌溉关键技术,多水源高效利用技术,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设备,节水高效耕作技术创新与配套机具等。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制出实用节水技术8项,开发节水技术设备(产品)5个,建立技术模式5项,示范应用规模300万亩,技术效果粮食作物亩节水30-50方,蔬菜和果树亩节水80-100m,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5%。【预期性指标】申请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

优先主题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30)

研究内容:围绕氮、磷流失防控,以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和生态环境为目标,研发山区、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过程阻控以及末端治理技术。研发平原区农业面

3源污染源头控制和过程阻控技术。研发养殖业和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和过程阻控技术。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制出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过程阻控和末端治理技术8项,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过程阻控和末端治理技术模式10项,示范应用规模500万亩,减少氮磷流失40%以上,减少污染负荷25%以上,节约肥料投入2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5%-10%。【预期性指标】申请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

优先主题三: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31)研究内容:研发盐碱砂薄农田绿肥改良作物栽培技术、设施大棚退化土壤改良技术、退化农田生态重建技术、污染农田修复与污染物超标农田安全利用技术、生物炭与农作物秸秆还田调控提升土壤有机质技术等。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制出生物炭高效施用技术、农田秸秆深施腐解调控技术、盐碱土壤绿肥改良技术、设施菜地退化土壤生物生态改良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定向修复技术等6项;建立盐碱砂薄土壤绿肥改良技术模式、设施菜地退化土壤生物改良技术模式、重金属污染土壤定向修复技术模式3项,示范应用3000亩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

专题七:农用生物制品研制

优先主题一:生物兽药研制(指南代码3000232)研究内容:重点开展高效低成本疫病诊断试剂盒、多联苗等新型畜禽疫苗、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制,抗耐药菌、防治病毒病和寄生虫病中兽药研制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研发新发与再现疫病鉴别诊断技术与方法。创制毒副作用小、有害残留低的防治家禽呼吸道病证的现代新型中兽药。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疫病诊断试剂盒5-6个,研制新型畜禽疫苗、抗生素替代品等生物兽药3-5个,获兽药证书2-3个;建立检测或鉴别诊断技术和方法5种;开展生物兽药使用技术示范,降低畜禽死亡率5个百分点以上。【预期性指标】申报技术标准或技术规程3-5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

优先主题二:生物农药研制(指南代码3000233)研究内容:以多功能、定向、高效防病杀虫除草为目标筛选拮抗生物,重点开展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生物源农药,以及化学信息素、激素、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酶制剂等生物化学农药产品研制与高效应用技术研发。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对靶精准智能释药产品5个;研发生物农药产品3-5种,获农药登记证1-2个;开展应用其生物农药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实现化学农药减施30%以上,增产10%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3-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

优先主题三:生物肥料研制(指南代码3000234)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保水抗旱、生物固氮、磷钾活化、抗病促生、残留除草剂降解及土壤调理等肥用有效菌株筛选、微生物肥料产品研制与标准化施用技术研发,农牧业废弃物发酵微生物菌种筛选,有机物料腐熟剂等微生物产品研制与标准化应用技术研发。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优选肥用有效菌株3-5个,研发微生物肥料产品3-4种,获肥料登记证3-5个;开展新型微生物肥料施用技术试验示范,实现常规化肥减施20%以上,养分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增产10%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3-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

三、项目安排

该专项项目安排总数为80项左右,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2-3年。

四、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等应符合“2018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须知”要求。申报2018年度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的企业,原则上自筹资金不得低于专项资金申请额度的2倍。

(二)优先支持涉农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优先支持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联合申报。

(三)优先支持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主体或园区入驻企业申报,或在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研究示范的项目。

(四)优先支持在深度贫困县进行研究示范的项目。

(五)优先支持约束或预期目标为发明专利、地方或行业标准、二类以上新兽药、获得省级以上审(鉴)品种等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的项目。

(六)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各优先主题,仅受理有重大突破的项目。

(七)所有项目应至少形成1个“技术成果包”,并承诺参加由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的项目对接及技术成果发布活动。

五、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书及符合申报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提交预算申报书。

六、受理与咨询电话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 0311-85882284

七、申报受理时间、地点

上一篇:法学专业大学生检察院实习报告下一篇:酒店前台接待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