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

2024-06-26

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通用7篇)

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 篇1

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

中共南昌县委 南昌县人民政府

(2012年1月18日)

一直以来,南昌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南昌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11年3月11日,江西南昌供电公司与南昌县人民政府就共同推进南昌县电网发展举行会谈并签订了《共同推进南昌县电网发展会谈纪要》,谱写了双方战略互动、共谋发展的新篇章。特别是梁总来江西南昌之后,上任第一个星期第一站就到我县调研,充分体现了对我县的关心和重视,同时,对我县的东新、象湖变电站和2011年迎峰度冬工程建设给予了特殊关照,前不久又配强配齐了县供电公司班子,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梁总及南昌供电公司给予我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县委、县政府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现将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两大战略,全力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社会大和谐”三大工程,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4.1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在全省率先跨越40亿元台阶,达到45.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跨越20亿元台阶,达到25.9亿元,两项指标均连续两年稳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我县是江西省首个全国百强县,连续四年进位赶超,现跃居第 82位。

2012年,我县将紧紧围绕“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战略目标,实施大聚焦、大创新、大发展三大工程,着力构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当支撑南昌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的引领区、先行区、试验区、首善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440亿元,财政总收入将突破6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将超30亿元。

“十二五”期末,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1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5亿元;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7%以上,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60万人左右;全县综合实力始终保持全省第一,实现拼争全国百强县(市)五十强目标。

(二)电网建设情况

我县目前共有变电站21座,主变40台,容量36.9万千伏。用电客户有33.87万户,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11.5亿千瓦时,连续四、五年在全省排第一位,增长比例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配电网最大负荷为25.8万千瓦。

2011年,全县电网建设共投入资金20496.76万元,完成了220千伏斗梧线、110千伏斗梧龙线、小蓝安居小区电力线路和站前路电力线路的下地工程,同时完成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1年迎峰度冬工程正在实施中,220千伏东新和110千伏象湖输变电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正在有序推进,110千伏柏林变主变扩容工程也即将动工。经过一年的建设改造,缓解了县城莲塘、昌南新城等地区的供电压力,基本保证了全县生产生活用电,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均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县供用电环境,较好地发挥了电力保障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目前我县电网建设面临的需求和压力

针对我县电网建设的现状,对照全县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目标,我县的电网建设还面临巨大的需求和压力:

(一)用电负荷缺口大。根据电力占全县能源消费比逐年提升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预计明年全县用电量将达到12.25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32万千瓦,负荷缺口为10万千瓦;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用电量将达到16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43.5万千瓦,负荷缺口为30.8万千瓦。

这些缺口主要集中在以下地区:

1.莲塘片区。随着县城莲塘城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城区居住人口的迅速增加,该地块供电需求日益增大,在未来3到5年内,县城莲塘用电量将达到4亿千瓦时(今年是2.44亿千瓦时)。而该区域离莲塘变、龙岗变、银三角变距离均较远,现有线路供电半径长,负荷重,如夏季高峰时段沿澄北线、镇西线最大负荷均已超过400A;且从现有电源新增线路至城西地区线路走廊困难,配电网薄弱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小蓝片区。小蓝经济开发区目前落户企业547家,开工企业414家,投产企业334家,当前又有达利园、直方数控、帑德实业、宝迪等企业申请在该站用电,用电容量达24.45兆伏安,今后该区域还将有江铃汽车、福耀玻璃等大型企业或重大项目进驻,供电压力将持续增大。在未来3到5年内,小蓝经济开发区用电量将达到4.8亿千瓦时(今年是2.95亿)。

3.昌南新城片区。随着昌南新城的建设,片区内住宅小 区陆续建成,入住人口已近5万人,区域内用电负荷剧增,受电源点及出线影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未来3到5年内,昌南新城用电量将达到4700万千瓦时(今年是2800万)。

4.向塘片区。随着向塘铁路——公路枢纽型物流基地的全力推进,110千伏向化变和35千伏丁坊变主变容量不足问题突出。在未来3到5年内,向塘地区用电量将达到2.2亿千瓦时(今年是1.48亿)。

5.武阳片区。当前,我县正在紧锣密鼓加快7.5平方公里的武阳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该区域用电负荷增长速度快,仅靠现有35千伏武阳变电站已无法满足该区域的发展。在未来3到5年内,该区域用电量将达到8700万千瓦时(今年是5178万)。

6.南新、蒋巷片区。随着益海佳里、建华管桩等大型企业的入驻投产,该区域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如南新地区的建华管桩一期预计2012年投产,用电容量达到4.4兆伏安,投产后35千伏蒋巷线、蒋南线及35千伏南新变电站主变、设备均将超承载能力,届时两地区电网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未来3到5年内,南新、蒋巷用电量将达到1.35亿千瓦时(今年是7800万)。

7.银三角片区。随着茵梦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的进驻,该片区的用电规划刻不容缓。预计仅茵梦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全面营业后,其用电负荷就将达5万千瓦。

(二)变电站数量和容量不足。近年来,我县变电站建设步伐加快,银三角和莲塘变电站已竣工投运,东新、象湖变电站也在南昌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推进,但对照上述用电缺口,南新、蒋巷变电站也须加快建设,同时,小蓝开发区、莲西、银三角、武阳、黄马等地区变电站建设 也迫在眉捷。

(三)配网等级和结构不合理。现有电网构架虽然经过三次农网改造,但由于原设计标准以农网为主,改造仅仅是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特别是昌南新城地区还是以农村电网承载城市用电。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快速推进、群众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现有的配网承载能力远远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三、需南昌供电公司继续支持解决的问题

(一)建议供电按行政区域划分管理,将目前我县行政区域内由城南公司管理的区域划归南昌县公司管理,以方便政府协调和应急处理。

(二)建议提高我县核心区域电网保障等级,按城市化电网标准对我县核心区域电网进行规划和建设,完善整个配电网络,形成双电源、手拉手环网供电,大幅提升我县供电保障能力。

(三)建议帮助解决我县重大重点项目推进中的电网“卡脖子”问题,加快小蓝开发区、莲西、银三角、武阳、南新、蒋巷、东新等地区变电站建设。

对上述问题,我县一定会在资金、土地、路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配合。

会昌县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篇2

一、会昌县乡村集体经济基本情况

(一)乡村集体经济资产情况。目前,会昌县19个乡镇资产总值为1976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695.09万元。243个行政村共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43个,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354.9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4.05万亩、园地12.95万亩、林地300.25万亩、草地0.86万亩、养殖水面6.03万亩、其他10.74万亩。村集体资产总额19641.73万元。

(二)乡村集体经济债务情况。全县19个乡镇负债总计7910万元(2014年底统计数)。243个行政村负债总额5207.79万元,其中经营性负债259万元,举办公益事业负债1917.03万元,当年新增负债70.5万元,经营性固定资产原值299.8万元。

(三)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2014年,全县19个乡镇经济总收入因种种原因未作汇总,仅统计了烟叶税收补助收入1684.9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基金补助收入4561.2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567.16万元,其中经营收入684.45万元,发包等收入165.1万元,投资收益8万元,补助收入1879.00万元,其他收入830.61万元。当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126个,占53.85% 。

乡村两级收入渠道大体相同:一是资源性收入。主要是利用集体的林、地、水等自然资源和撂荒地、空闲地、机动地和集体林地,通过建办种苗繁育基地、引资开发、出让承包等方式增加的集体收入。二是资产性收入。主要是有效利用闲置资产,如通过出租、出售闲置厂房和生产设备等方式创收。三是其他收入,主要是通过土地征收获得的补偿款、社会抚养费返还款、烤烟生产奖励等收入。

二、会昌县乡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发展乡村集体经济认识不到位。从调研走访的乡镇了解到,大部分乡村干部都能客观地认识到乡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一现状,但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改变目前乡村集体经济的状况。个别乡村干部虽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却感觉力不从心,有想法没办法,认为有上级财政拨款、烟税、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土地出让金等收入,能够维持正常工作,缺乏主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举措。

(二)乡村集体经济的产权不明晰。村级集体经济名义上是归村内集体成员所有,但长期由村委会管理,由于缺乏技术、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集体经济中的个体所占份额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人都有,人人没有”的怪象,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发展不平衡,收入来源单一。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各行政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村资源性优势明显,纯收入较高;有些村基础条件较差,加上历史原因造成的债务,集体经济负债累累。县城周边、交通便利行政村的集体经济状况普遍好于偏远、交通落后的行政村。据2014年底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报表显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最高的筠门岭镇与最低的洞头乡相差91倍。大部分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依赖政府补助和政策性补偿。由于管理方式粗放,产业单一,层次低、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很难适应市场化要求,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资产运营管理不规范。长期以来,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控制权由村干部掌握,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相关监督机制又不规范,致使民主监督很难到位。一些村干部存在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不作为,怕作为,集体资产管理混乱,严重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一些村干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随意挥霍,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农民权益无法保障。受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和发展理念的影响,大部分行政村的资产收入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但受财政实力的影响,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投入严重不足。另外,相关部门的结对帮扶大多只注重个体农户,往往忽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而项目资金大多是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资金很少,集体经济的实力无法增强,长效增收机制无法建立。

(五)发展集体经济的人才匮乏。大部分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理念滞后,思想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市场经济意识薄弱,能力不强,思路不清,大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面对新形势束手无策,整体素质很难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加上大量劳务输出,又造成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素质高、懂市场、会经营的管理型人才比较缺乏,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

(六)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的资金和资本。从目前村级经济现状看,全县村级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100个,占41.15%。在3567.16万元收入中,补助性收入1879.00万元,占52.67%,投资收入仅为8万元,占3.29%。加上村集体固定资产大部分是非经营性资产,如村委会大楼、学校等,难以形成资本。部分有山林的乡村又没有充分挖掘其价值,没有创造经济效益,乡村两级基本上入不敷出,更谈不上有资金发展集体经济。

三、进一步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明确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一是提高乡村干部的认识。乡村干部要增强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摒弃“小富即安”和“等、靠、要”的思想,要有领头羊的责任和担当。二是要增强乡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自觉性。要通过考核激励措施,提高乡村干部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要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乡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乡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乡村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

nlc202309021550

(二)明晰产权,管好用活乡村集体资产。乡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乡村两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一是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要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域等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对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加强清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建立资产增值机制。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根据有关政策,保护好、发展好宅基地(土地)整理后的成果,促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对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要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业费。三是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化解乡村债务。严格收支审批,控制不必要开支。进一步完善财务代理制度,规范代管手续。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并将控制和化解债务纳入对乡村两级的考核内容,积极探索并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

(三)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当地现有资源。发展乡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实力。要大力培植“一村一品”、“一村一业”,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近郊和偏远乡村,应根据各自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群众素质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如国省道沿线乡村,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建立农副产品商贸市场。特别是像周田镇、西江镇、筠门岭镇这样交通便利、地理优势明显的乡镇,适合发展第三产业。二是利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当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加工业,拉长产业链。三是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本着为民服务的方针,为本地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产品推销、供应原辅材料以及信息、运输、餐饮等有偿服务,既为农业和农民走上市场架起桥梁,又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添一条途径。四是依托原有基础产业,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产、供、销服务,从中收取服务费、管理费,壮大集体经济。

(四)强化管理,保障乡村集体资产收入。一是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对现有集体土地、集体林场、山塘水库等发包经营项目,依法补充完善承包合同。二是强化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真正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组织成立以村民为主的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对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五)做好培训,强化基层组织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扩大民主,选用一些懂经营管理,有一定理论素养,乐于奉献、敢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进入基层班子,尤其要选好村党支部书记,选好发展集体经济的带头人。要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优势,大力引进优秀大学生包村驻队,充实基层组织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培训和基地培训等多种方式,转变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增强新形势下经济工作能力,提高服务集体经济发展的水平。三是组织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乡村干部,尤其是乡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走出去,选择到基础条件相似且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参观学习,借鉴成功做法,因势利导,强身固本。

(六)倾斜政策,加大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结合精准扶贫,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级财政安排相应的资金,采取适当的形式,重点支持集体经济“空壳”乡或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降低贷款门槛,专门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允许乡村以山林、固定资产等抵押贷款用于发展集体经济。

(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 篇3

一、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新思路为动力,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突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XX。

(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经济社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以来,全镇共引进外来项目9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9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55.9%;合同利用外资2260万美元。其中,总投资12亿元的山东欧美克科技工业园建设项目、南京鑫迪家居装饰公司投资3600万元的中山门业项目、山西运城风机有限公司投资8600万元的山东XX-运城风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坚持以全民创业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今年1-4月份,全镇新发展民营企业26家,个体工商户239户,限额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3.93亿元,同比增长41.82%;利税2.09亿元,同比增长66.67%;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58.1%。

(二)统筹镇村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建设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新型城镇,投资35万元委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编制了新一轮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目前已完成初步规划,7月中旬可完成专家评审。坚持规划建设同步推进,大力实施镇驻地开发建设工程,年内将完成镇政府东首和南北中心街区域性拆迁改造工程。目前,拆迁改造工程正有序推进。计划用3年时间,使城镇规划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以上。加快推进城镇路网建设工程建设。目前,备受全镇关注的北平行西线建设已全面打通,完成放线、定位和上土,6月底可建成通车。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全镇由东至西、由南至北骨干道路的大贯通,形成宽敞高效快捷的城镇外围路网框架。同时,坚持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发挥农民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近年来,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突破200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超过6000万元,累计完成农村道路硬化120公里,建成了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公路网络;积极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累计创建枣庄XX两级市文明生态村32个;完成了51个村通洁净自来水工程,全镇通自来水的村达到100%;建立了覆盖全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连续三年位居全市镇街首位;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9个,总量位居全市镇街前列;完成51个村村级阵地提升工程,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阵地、办公无场所问题;加快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建成了全市第一个秸秆气化站,23个整建制沼气村。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建设文明和谐新XX。不断深化平安创建工程,加快推进电子监控镇建设,积极推行农村治安“双保”新机制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全市标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派出所办公楼,全镇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均明显降低,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认真抓好信访隐患排查调处工作,投资40万元建成了矛盾调处中心,探索建立了“三三制”信访工作新机制,建立健全镇、总支、村三级网络,完善隐患排查、矛盾调处、案件具结三项机制,推行村级干部、驻村指导员、总支书记三级问责,有力地推动了信访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实现了信访“三无”目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镇现有中小学校25处,其中四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儿童入学率达100%。狠抓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快推进社会帮扶、救助、养老体系建设。农村五保供养“一建三改”工程扎实推进,总投资560万元的级翔老年

公寓及王晁敬老院建成启用,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以上,被评为山东省敬老院建设先进单位。

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坚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举措,坚持以强化教育为先导,以健全机制为保证,以严格监督为抓手,积极探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以来,全镇未发生一起党员干部违纪案件。

(一)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把强化教育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以先进性教育、学党章以及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进单位、进村庄、进家庭、进校园活动,不断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努力在全镇营造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一是明确教育对象,确保教育效果。坚持以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和村干部为重点,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农村党员干部的总体规划,并贯穿于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全过程,切实做到了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二是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以及《实施纲要》等内容作为教育重点,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科学发观展和正确政绩观教育、财经纪律和财政条规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法纪法规意识和依法办事意识显著提高。三是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按照正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吴仁宝、王廷江以及我镇周凤先等先模人物的同时,先后4次组织枣庄市劳教所劳教人员现身说法,以案释法,切实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受到启迪、灵魂上受到触动,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牢固树立“调查惩处一个腐败分子是成绩,制定完善一项法规制度,防止出现腐败子是更大成绩”的理念,不断加强镇村规范化建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分级负责,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量化到党政负责人,细化到部门,明确党政“一把手”为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分别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同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向村级延伸,村村签定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年终将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作为村干部、包村干部以及党总支书记奖惩的重要依据,有效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二是建章立制,形成严格管理的约束机制。按照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思路,先后健全完善了《农村党员干部任前谈话》、《农村党员干部述职述廉》、《农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监察管理》、《镇村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集体决策》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凡事关镇村的重大事项,一律由集体讨论决定;凡涉及镇村重大工程,一律实行招投标制,进行阳光操作。同时围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投资4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农村经济综合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确保了村务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三是加强监督,构建民主管理的防范机制。积极拓宽监督领域,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到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中来,在全镇51个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并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纳入村级班子管理,明确村党支部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在领导关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监督上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同时,建立健全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罢免、辞职、考核、奖惩制度,镇里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开展村务监督情况,定期考核,严格奖惩,促进了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监督委员会三驾马车合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三)实施综合治理,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持快速受理、快速立案、快速查实、快速定性,切实筑牢党风廉政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是强化机关效能监察。围绕建群众满意机关,在全镇深入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机关工作管理制度》、《机关效能处罚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机关人员行有尺度、干有激励、罚有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二是强化信访问题查结。针对对当前信访事项具有多发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紧紧抓住排查、办信、接访、回访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了来信处理、案件查办、信访反馈、领导包案和定期接访等10项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信访例会,对重点信访事项明确专人靠上解决,切实做到了有诉必理、有理必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投资4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法律综合服务大厅,集接访、分流、调处于一体化,规范了信访工作秩序,提高了办信办访水平。三是强化案件办理。坚持把查处违法违案件作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中心环节,严肃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认真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了惩处腐败分子不手软,让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处,有效维护了全镇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领导和同志们,虽然我们在经济发展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有一定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紧抓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不断把我镇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加强廉政教育,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基础。以廉政教育“五进”为载体,采取典型示范、以案释法等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方式,大力加强廉治自律教育、家庭助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四民主三公开”制度,用制度管人,有机制处事,夯实管理基础,从源头上防止问题的发生。三是严格执法执纪,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威慑力。大力加强化党风廉政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切实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思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XX建设。

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 篇4

工业园区工作小结

中共会昌县委 会昌县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4日)

今年以来,会昌县开放型经济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目标,通过加大引进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加速园区建设,加强企业服务,全县开放型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2月份,我县实际利用内资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0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219万美元。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7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5%;上缴税金0.46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出口交货值0.85亿元,同比增长27.6%;解决就业岗位4300人,同比增长12.2%;新增入园企业2家。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高位推进,营造招商氛围

县电视台和《新会昌》等媒体开辟“招商专栏”,对开放型经济升温造势。县委书记廖成铭、县长邝光华亲力亲为,高位推动开放型经济工作;县委、县政府还对在2010年度开放型经济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大张 旗鼓的表彰,拿出86.4万元奖励引进的重大招商项目。

(二)主动出击,多形式开展招商

一是开展走访慰问内联外引重点企业活动。春节前后,由县领导带队深入开展走访慰问企业活动,先后走访企业40余家,给客商送去了温暖,更加坚定了客商的投资信心。二是举行2011年度企业界迎新春茶话会。县领导和70位客商、民营企业家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共谋发展,共迎新春,使客商深受感动和鼓舞。三是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县领导招商小分队和各个招商责任单位利用春节前后这一有利时机,到广州、深圳、福州等地拜访客商,洽谈推介项目,并邀请客商来我县考察,大力营造良好的招商亲商安商氛围。四是举行2011年“春风行动”春季招聘大会。我县举行为期2天的新春企业用工招聘大会,为企业用工提供招聘平台,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工。

(三)立足资源优势,主抓产业招商

随着我县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会昌正成为一个“成本低、回报快、信誉好、效率高”的投资理想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者的目光投向会昌,引进项目的质量和规模也越来越高。今年1-2月份,我县在谈的大项目不断增多。据统计,共有在谈项目70余个,比如,有总投资6000万元锡粉、锡化合物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同时,积极推进大项目的建设,如红狮水泥、华达昌新上米粉生产线、汉仙岩生态旅游经济区、台商创业基地等。

(四)筑巢引凤,打造招商平台

台商创业基地已完成征地4000多亩,并召开了园区规划设计论证会,即将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工业园区除继续开展“三清三促”工作外,应适度扩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今年将投入7000万元用于“一园二基地”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存在土地不足制约发展。土地供应仍是招商项目落户的瓶颈,主要表现在项目用地指标不足,土地报批时间长,征地拆迁难度加大,许多好项目由于没有存量土地而无法落户,出现项目等土地现象。

2.商务成本高。水、电、用工、运输成本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主攻重大项目招商。本着“以大招商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理念,围绕我县三年强攻工业目标,主攻重大项目招商。一是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围绕我县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论证包装一批切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且能充分发挥我县优势的项目。安排25个县直(驻县)单位按照产业分类进行项目开发,有计划、有系统地精心编制一批项目。二是抓好重点产业招商。围绕我县的锡、盐、铜、萤石、石灰石、脐橙(加工橙)、油茶、烟叶、优质稻、瓜果、生猪以及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引进矿产品精深加工、氟盐化工、现代农业产业及现代服务业。2.认真开展招商引资“百日大会战”活动。从3月初开始至6月底,开展为期100天的招商引资“百日大会战”活动,要求各招商小分队瞄准重点区域招商、积极走出去招商,力争引进外资1000万元美元以上项目1个,内资亿元以上项目2个。

3.强化亲商安商措施,营造优良投资环境。实行“评分卡”制度,落户企业或服务单位持县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印制的“安商服务评分卡”到各服务窗口单位办理项目落户手续,各单位经办人签名后,持卡人进行不记名评分。年终按持卡人评分进行奖惩。以优化环境和提高行政效率为重点,深入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由项目引进单位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促使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并建成投产。

4.加强重大项目调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围绕签约重大项目抓推进。着力解决用地、核准、审批、环评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项目早审批、早进资、早开工。二是围绕在建项目抓服务。着力解决用电、招工、产业配套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对落户的重大项目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抽调专职人员,专职服务项目建设,直至项目竣工投产。三是围绕重大项目发展抓扶持。着力解决物流通关、融资贷款、开拓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促进项目做大做强。

5.建好一园二基地,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继续推进园 区扩园建设,进一步扩大园区建设规模,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4月底前,力争完成土地征用总任务的60%。不断推进标准厂房建设进度,促进标准厂房早日竣工投入使用。尽快启动台商创业基地第一期工程建设。

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 篇5

情况的调查报告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信09-1班

社会调查时间: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社会调查地点:

调查背景

本次寒假根据毛概老师布置作业的指示,要在家乡进行了一个关于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四项原则落实情况的调查。经过调查表的发放,统计结果,到报告的形成一系列的工作最终完成。调查形式

此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对常驻人口进行调查表的发放,调查表共40份,调查对象不分性别,调查年龄从18岁到50多岁,每份有22道题,分为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大致有4-5个题目;采用选择题的格式。

调查结果分析

一、文化建设落实情况

文化方面我从个人和政府两个方面出发。

对于个人,经过调查,在日常经常看书或者看报的人很少,只占20%;不看书的人只占10%,其它大部分都是偶尔看一下;经过分析,第一个原因是个人文化素养较低,第二个原因是平时都忙着干活而无暇看书看报。

对于政府,经过调查,村委会定期举办一些扭秧歌,戏台演出等的活动的次数很少,而且对于学校方面,家长对其教学设施及师资力量不太满意。还有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很差。

经过分析农村文化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于调查地方,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到了80%以上,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一半多。如何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课题。

二是农村文化队伍薄弱。一方面,文化工作人员不足。大部分乡镇文化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乡镇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真正做文化工作的不多,“专干不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许多文化方面的组织人员都是当地农民,没有艺术专业特长,存在着专业不专、后继乏人的状况。

三是文化体制机制缺失。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文化工作也总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重点工程、农村稳定等工作。村委会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步骤、重点、项目、保障等环节,没有系统的、具体的指导意见和目标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性、无序性的问题,这些都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经济建设落实情况

对于经济建设落实情况,我对调查地进行了关于工厂建设等问题;经过调查发现,所在地几乎没有工厂;对于特色产业也没有,很大部分人还是进行农作物种植,只有10%左右家里进行一些副业,比如编织东西等等。

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着很大问题:

1.经济结构单一,几乎所有的人从事的单一农作物种植业

2.经济建设体制方面不协调

一是农业投入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足。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极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是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一亩左右,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3.农民自身素质教育较低,接受的科学文化知识很少。导致根本无法下手进行一些机器作业,接受事物能力较弱。

三、社会建设落实情况

这个方面我从医疗,就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调查;主要是农村教育。

对于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中小学生离开学校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问题很多,有85%的人对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不满意;

(三)教育对于农村投资的投资不足

对于医疗方面,90%的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并且从中获得了不少帮助;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身体健康的漠视;40%的人一年内没有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体检,而且就医不到位。

四、政治建设落实情况

本部分我主要是从政府对于上级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其执政能力来展开调查的;经过调查,40% 的人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持怀疑态度,对于政府的不作为不太满意。

调查结果的解决办法

对于文化方面,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做好一个总体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相衔接,明确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指导其文化建设。总的目标要求,一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证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三是坚持用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发掘、保护、开发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利用传统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壮大农村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

二是建立一套体制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设立农村文化发展资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提高文化经费用于乡村的比例,同时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建立政策推动机制,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图书馆等工程,保

障农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确保农民群众既能听到中央和省委的声音,又能听到区委区政府的声音。三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受惠、遗产保护、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价体系,激发出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意识。

三是打造一支人才队伍。在政府职权范围内,深化农村文化队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文化队伍管理制度。通过举办培训班、选送深造、骨干示范、专干下乡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多门类的农村文艺人才,发展一批小剧团、秧歌队、农民乐队等群众性文艺组织,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建立一支永不离村的文艺队伍。

对于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经营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争取资金,实现“村村通”,为发展规模经济“奠基”。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通达工程做得好,农民的经济作物才能快速的到达市场出售,所以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扶持,硬化村道,对发展经济至关重要。

(三)集思广益,建立“核心+民主”的农村特色民主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鼓励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努力创造条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努力壮大“打工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切实保护村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对于社会方面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一)加快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二)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兼顾

我认为,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压缩高等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教育投入逐步向义务教育倾斜。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在调查中,我们也体会到农村教师的艰辛。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对于政治建设方面,我建议政府抓好务实观念,切实的为农民着想,努力寻求本村经济等的发展,安抚好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调查总结

2012电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篇6

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电力工作,为加快连城县经济发展,推进电力基础能源建设,进一步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连城县政府以完成电网建设为己任,积极组织、协调各部门、各乡镇会同连城县供电公司共同开展电力建设工作。通过召开电网建设推进会,出台《连城县电网建设工程征占用地和青苗补偿标准》,组建连城县电网建设领导小组,为连城县电网建设构建了协调机制,分解落实了电网建设协调任务,为连城县电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条件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2012电网建设目标,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连城县电网基本情况

连城县供电有限公司担负着全县的17个乡镇33余万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电力供应任务。截止到目前,连城县供电系统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12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6座,变电总容量344.5兆伏安;35kV变电站8座,主变11台,总容量70.4兆伏安;110 千伏输电线路8条,长140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21条,长360公里;10千伏线路106条。

目前最高负荷119兆瓦,部分变电站容量不足,存在单线单变供电情况。110千伏输电网络较薄弱,两条从220千伏莲冠变接入,另一条从220千伏上杭旧县变经连城110千伏庙前变、110千伏新泉变、110千伏朋口变等接入连城电网,走向如葫芦串,造成电网运行可靠性差,影响我县重要负荷安全供电。如2013 年1月5日,220千伏莲冠变失压,造成我县电网全境瓦解,影响福建鑫晶精密刚玉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常生产供电,造成该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2012年电网建设完成情况

2012年,连城县35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项目共7个,具体项目如下:110千伏莲冠~朋口线工程、110千伏西郊变二期扩建工程、110千伏新泉变一期工程、110千伏朋庙线开断进新泉变线路工程、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工程、110千伏南阳~庙前脱开改接入220千伏塘厦变线路工程、35千伏姑田~赖源Ⅱ回线路工程。

(一)电网建设开工情况:按计划开工电网建设项目7个,实际开工7个,开工率100%。

(二)电网建设竣工投产情况:按计划完成投产电网建设项目7个,实际投产6个,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工程未投产,投产率达86%。

(三)电网建设投资完成情况:计划完成投资775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7410万元,投资完成率96%。其中110千伏莲冠~朋口线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771万元、110千伏西郊变二期扩建工程实际完成投资800万元、110千伏新泉变一期工程实际完成投资2251万元、110千伏朋庙开断进新泉变线路工程实际完成投资266万元,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156万元,110千伏南阳~庙前脱开改接入220千伏塘厦变线路工程实际完成投资234万元。

三、电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多方联动,营造电网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 县发改局、经贸局、住建局、国土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把电网建设作为部门重点工作,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职能作用。县经贸局是县政府电力供应调度的牵头部门,及时掌握全县的电力运行与需求情况,加强与电力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县发改局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电网规划,配合电力部门做好选址、建设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电网建设工程列入重点工程。县住建局依法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控制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确定的变电所(站)建设用地和线路走廊。县国土资源局努力保障了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和土地审批,按照县重点工程有关政策优先保证110千伏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用地指标。县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抓好落实。各乡、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推进所属区域内电网建设工作,做到优先立项、优先落实所址、优先解决线路通道、优先征迁土地、优先为电网建设项目办理相关手续,切实负起责任。要求对 “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要责任到人,明确时间要求,定期督促检查,一个一个地抓好落实。同时,要求作为投资主体的供电公司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多与当地党委、政府商量、沟通,共同做好工作。

2.加强协调,规范操作,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依法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基本前提。二是加强协 调,搞好政策的衔接。各乡、镇政府重视并加强电网建设工作,主要领导积极关注和介入,做到亲自督查重点项目进展,亲自过问工作进度,有必要时亲自协调解决重大困难问题。重视建立健全日常性的事前协调和双向沟通机制。县供电公司努力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努力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2012年7月,110千伏莲冠~朋口线工程#2~#3塔,因当地2户农户,以线路在其房屋周围经过,会造成其居住不安全为由,要求县供电公司为其异地搬迁,并赔偿200万元损失。当时分管该项工作的邱振生副县长,多次到林坊乡政府,召集政府领导、工作人员进行开会协调,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消除当事人对电网运行是否有害人体健康的疑虑。最后采取保护性施工方案,完成了110千伏莲冠~朋口线工程#2~#3塔的基础施工、导线架设工作。

3.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及时给予表彰。对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电网建设项目延期甚至被取消的,或者不能完成责任状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各级政府通过完善工作督促检查机制,加强了对电网项目建设进度跟踪评价和督促检查。

(二)多管齐下,为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1.努力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方面,我们抓住龙岩各县市电网建设改造的契机,加大资 金投入,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另一方面,县供电公司切实加强安全和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应急措施,维护电力安全。

2.落实电网供电能力限制预警方案

对部分电网主变、线路负载率较高等“卡脖子”现象严重的区域,从电网建设、用电管理和电网安全运行等方面加以严格调控,确保电能“受得进、供得出、用得上”。与此同时,县供电公司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有序用电工作,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3.切实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构建电力设施保护“政府统一领导、企业依法保护、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要求各乡、镇政府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切实从组织上、机制上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完善电力设施保护长效工作机制,依法有效打击和防范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构建电力设施保护网络,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

四、存在的问题

(一)在输电线路走廊林木砍伐清理工作中,项目管理单位目前无法按照林业部门的要求,办理林木砍伐手续。据了解整个福建省电网建设项目,输电线路走廊林木砍伐手续都无法办理。而未办理砍伐手续就清理线路走廊,将涉及非法损害公私财物罪!这个问题需请市政府、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林业厅沟通协调,根据输电线路的特点,如何方便建设管理单位,办理线路走廊林木砍伐手续,以便项目管理单位合法开工建设。

(二)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1~#19塔位于上杭县界内,需请市政府、龙岩电业局帮忙协调,委托上杭县电网建设办,尽快完成青赔工作。

(三)随着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的建成,增加一条从220千伏塘厦变送到连城县的110千伏线路,将彻底改善连城县110千伏输电网络,大大提高110千伏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届时可避免再出现类似福建鑫晶精密刚玉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供电突然中断的问题。

五、连城县2012年电网建设完成指标自评情况

本电网工程建设完成率=本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率×40%+本电网工程建设项目投产率×40%+本电网工程计划投资完成率×20%。经自评,电网工程建设完成率为100×40%+86×40%+96×20%=40+34+19.2=93.2%,自评为优秀。

六、“优秀推进奖”推荐单位

2012年,连城县新泉镇政府大力支持配合龙岩电业局、连城供电公司,顺利完成了110千伏新泉变电站、110千伏朋庙线开断进新泉变线路、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新泉镇界内)等工程的土地征用及施工损失补偿工作,为龙岩市首个110千伏智能变电站顺利投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推荐新泉镇政府为“优秀推进奖”获得单位。

七、先进工作者推荐名单

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电网建设情况 篇7

各位代表:

我受旗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全旗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2013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1亿元,同比增长10.2%。财政收入完成8.18亿元,同比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31元,同比增长1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61元,同比增长13.5%。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8.7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2.9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8.5亿元,同比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8:48.5:25.7。

从需求结构看,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5亿元,同比增长12.7%。

(二)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建膜下滴灌19.5万亩、累计达到47.5万亩,建设优质杂粮基地80万亩,发展制种、中药材、棚菜等“高效经济田” 25万亩,地膜覆盖87.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75万亩,农作物优良品种应用率达到96%,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9%,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26.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新建和完善各类养殖小区(专业村)348个,牧业大小牲畜存栏270.6万头只,大小畜改良率达到98%。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9家,年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的流通型龙头企业达到20家,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838家,农牧民经纪人达到6000人,培育壮大了“八千粟”、“孟克河”、“兴隆沟”、“牛力皋”等一系列品牌,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8个,认证绿色农产品11个,认证有机农产品12个,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认真贯彻落实支持敖润苏莫苏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向苏木投入资金7136.5万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12%。《内蒙古省级领导干部联系敖汉旗扶贫规划(2013年-2017年)》获自治区批复,投入扶贫资金1.4亿元,使1.14万农牧民实现稳定脱贫。

全面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64.1亿元,同比增长14.6%,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5%。黄金产量实现5.58吨,铁精粉产量实现184万吨,矿产资源勘查面积达到3180平方公里,黄金、铁两个“百亿元”产业更具规模。赤峰吉隆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运行良好,中国黄金集团成功重组金陶公司,鑫利300吨/日金选厂建成待产,金路矿业300吨/日金选厂开工建设。春胜30万吨铁选厂建成投产,万华60万吨铸件一期工程整体完工,嘉金30万吨铁选厂建设稳步实施,东大50万吨磷铁选厂扩建项目启动建设。北煤集团大青山15万吨油页岩一期工程投产达效、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中电投黄羊洼10万千瓦风电场实现并网发电,银亿矿业600吨/日萤石新选厂、润德化工一期工程年产5000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生产线、新力化工600吨对苯醌生产线、晟华洋化工300吨感光胶片中间体生产线建成投产。赤峰广源建筑45万立方米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项目建成投产,山东山水集团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唐山兰昊纺织年产2000万米坯布及年产11万吨果树套袋纸项目、唐山田恒塑业集团年产6亿米滴灌带、100万米PVC-U管材、120万米PE管材项目开工建设。全旗工业园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7个,实现销售收入62 亿元、税收4亿元。新惠工业园区、氟化工产业园区两个“百亿元”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新惠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2亿元,入驻企业达到24家,氟化工产业园区完成投资3.7亿元,年产3万吨氟化铝项目主体竣工。

(三)第三产业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上一篇:对调度自动化的认识下一篇:童年——钓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