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开题报告范文(精选6篇)
音乐类开题报告范文 篇1
音乐类文论开题报告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据调查:高达90%的大学生喜欢流行歌曲而不喜欢古典和民族歌曲,在课堂和课余与他们交流时发现,许多学生喜爱歌曲,也仅仅停留在一些肤浅、粗俗的流行歌曲,对高雅歌曲缺乏兴趣,对课堂上所播放和讲解的一些古典歌曲,他们认为是“过时、老土”的,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浅薄和单一。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歌曲艺术教育发展,不利于青年学生歌曲素养提高的因素。一些传媒的“误导”,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的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辨,美丑不分。因此如何如何利用流行歌曲为手段来提高他们对歌曲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歌曲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流行歌曲方面的刊物和资料已有不少,已经出版的有关中国当代流行歌曲发展、记录、呈现流行歌曲发展史料特点的成果有:汉唐文化公司组织撰写的《十年——中国流行歌曲纪事》,金兆钧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付林编著的《中国当代流行歌曲20年》等几部专著。
在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20年》一书中,作者以中国当代流行歌曲发展的亲历者、策划者、重要乐评人的身份优势,对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发展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史论相结合的写作。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对流行歌曲圈子里的词曲作家、制作人、乐手、歌手做了大量的采访,拥有几百个小时的录音资料。
和《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20年》一书相似,流行歌曲圈中的作曲家付林也以一名中国当代流行歌曲发展中的重要亲历者、参与者身份编著了《中国流行音20年》一书。该书以年代更替为序,以大事记的形式,对中国当代流行歌曲发展的脉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梳理。该书与上述两部著作,在史料上可以互为补充。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不仅对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发展迸行了线性描述,更为难得的是,该书每一个章节都专设一节,简单介绍当时流行歌曲发展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并且每一章也设有“小结”。对这一时期流行歌曲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所有这些,都对深入展开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研究工作具有启发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流行歌曲的概念与特征
1.1、流行歌曲的概念
1.2、流行歌曲的特征
2、当代大学生喜爱流行歌曲的原因
2.1、流行歌曲的.新奇性吸引了大学生
2.2、流行歌曲的艺术特色符合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2.3、流行歌曲的娱乐性满足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欲望
2.4、流行歌曲传播手段的科技性适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3、流行歌曲对大学生的影响
3.1、积极方面的影响
3.2、消极方面的影响
4、如何处理好流行歌曲与大学生关系的思考
4.1、培养学生良好的歌曲审美观
4.2、正确评价流行歌曲的审美价值
4.3、尊重并引导大学生对流行歌曲的选择
4.4、加强对不良流行歌曲的管制
5、结束语
三、主要参考资料
[1]张庆庆.浅谈艺术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大庆社会科学.,(03).
[2]高玉武,温蓓.论普通高校歌曲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
[3]魏培修.歌曲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
[4]周岚.歌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教学与管理.2007,(06).
[5]杨晓勋.《中国流行歌曲传播预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歌曲学》.1990年第4期.
[6]金兆钧.《中国流行歌曲的世纪末批判》.人民歌曲..
[7]曾遂今.《歌曲社会学概论》.文艺出版社..
[8]谭克媛.《先火网络,在热市场(东北入都是活雷锋)有人缘》.《中国文化报》.9月10日第4版.
[9]潘海涛.《金铁霖谈中国歌坛之怪现状》.中新社北京三月十日电.3月.
[10]张小远.解亚宁.《心理健康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1月.
开题报告(范文) 篇2
年产200万吨焦化厂炼焦工段工艺设计
二依据及研究意义
依据:从炼焦方法的进展看,炼焦炉经历的煤成堆、窑式、倒焰式、废热式和蓄热式等几个阶段。16世纪当时高温炼焦始于当时是用木炭炼铁的。17世纪因木炭缺乏,英国首先试验用焦炭代替木炭炼铁,中国及欧洲开始生产焦炭。这种方法炼出的焦炭产率低、灰分高、成熟度不均匀为了克服上述缺点,18世纪中叶,建立了倒焰炉,这种炼焦炉的结焦时间长开停不便。19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求从荒煤气中回收化学产品,产生了废热式焦炉,这种焦炉产生煤气几乎全部用于自身加热。
为了降低能耗和节省焦炉煤气,1883年发展了蓄热室焦炉,增设蓄热室。高温废气流经蓄热室后温度将为300摄氏度左右,再从烟囱排出,热量被蓄热室储存,用来预热空气,这种焦炉可是加热用的没气量减少到煤气产量的一半,用来预热高炉煤气时,几乎将全部焦炉煤气作为产品,因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近百年来,炼焦炉在总体上仍然是蓄热式、间隙装煤、出焦的室式焦炉。
从筑炉材料看,自19世纪90年代起,砌筑焦炉的耐火砖由粘土砖改为硅砖,使结焦时间从24~48h缩短到15h,使一代焦炉从10年延长到20~25年
从炉体构造看,为了炼出强度高、块度均匀的焦炭和提高化学产品的产率,炉体设计必须有利于均匀加热,为了实现均匀加热,需要发展和完善加热设备,近年来焦炉正朝着大型化、全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研究意义: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降低焦炭成本。能够单独炼焦的肥煤、焦煤资源太少了,配煤可以使用一些弱粘结性甚至不粘煤。
2、有利于得到用户需要的质量指标的焦炭,满足不同的用途。
3、有利于炼焦生产操作,避免推焦困难。
三研究现状
我国已是世界上焦炭生产的第一大国。2007年焦炭的总产能约3.6亿t/a,实际总产量3.35亿吨,约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60%。焦炭出口量1530万t,占世界焦炭贸易总量的50%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10年焦炭产量同比增
9.1%,达3.88亿吨。中国已成为全球焦炭生产与供应中心。由于炼焦行业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我国炼焦工业的高速发展给资源供给、环境治理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大。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炼焦行业仍属于资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业
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继续贯彻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国焦化行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上游炼焦煤大幅度涨价、成本高增,下游钢材价格下跌、产品亏损等严峻挑战,积极促进我国焦化行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振兴,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
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国内外形势仍然极为复杂,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焦化行业运行中也仍将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增强把握市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市场需求趋缓、生产成本继续居高、产品价格下滑,企业艰难经营的严峻挑战,着力推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进步,努力促进焦化行业的平稳高效运行。
四:主要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
1李玉林、胡瑞生、白雅琴 《煤化工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2《中国炼焦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百度文库,2011.3
3孟庆波《采用配煤炼焦新技术 稳定提高焦炭质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鞍山,114044
4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化工工业出版2006。4
5姚昭章《炼焦学》冶金工业出版2005.9
五:论文写作步骤及措施
1通过对炼焦工艺的了解和文献资料的参考以及相关书籍的查阅。
2完成开题报告
3画出炼焦工艺草图;然后通过所做设计的产量计算设计出炼焦炉并附结构图;其次通过炼焦炉选择与之相适合的其他设备;然后画出详细的工艺流程图;根据流程图选择合适的摆放位置以及分配员工等最后完成整个毕业设计。
4修改错误
六论文写作进度计划:
第14周: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15周:实习调研阶段
第16-17周 :毕业设计阶段
第18周:论述答辩阶段
七:指导教师意见:
理论仿真类开题报告 篇3
理论仿真类课题开题报告模版
题 目:
学 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颜国风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潮流仿真开题报告
青 岛 大 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院 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系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电气一班 学生姓名: 祝昆指导教师: 马力
1.文献综述
1.1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发电技术的进步, 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很快, 大容量发电机组不断涌现, 自动化程度更趋提高, 计算、监视及控制问题日益复杂, 这就需要运行人员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更熟练地操作。新的电气研究也需做各种试验, 但无论从现有技术上还是从供电的可靠性及设备的安全性考虑, 直接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及厂矿企业变电所中进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科学研究, 可能性很小, 因此运行电力系统仿真技术脱离现场对运行人员培训及电气研究成了迫切的需要。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可追塑到50 年代, 最早的电力系统仿真设备可认为是直流计算台, 以后出现支流计算台, 主要用做短路、潮流及稳定计算。真正成为实用技术是从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用于电气培训。美、日、英等国推出了核电、火电仿真系统, 培训运行人员效果良好, 各国纷纷仿效。1975 年美国编制了第一个全复制型培训仿真器国家标准。目前国外电厂培训仿真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已日趋成熟。
我国清华大学1983 年研制成功了国产200MW 燃煤机组原理型培训系统, 同年又以哈尔滨电厂机组为原理, 研制成功200MW 全复制型培训系统。目前电力部已作出规定, 大型火电机组操作人员应经过仿真培训取得合格证方可录用。部分地区(如重庆) 的厂矿企业变电所值班人员也分批参加仿真培训。现在国内各大电业局几乎都已经或准备购置培训用仿真装置, 成立仿真培训中心。
电力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与电力发展对仿真的要求、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某些电力仿真装置就象一个缩小的电力系统, 凡是与电力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 通过对仿真技术的学习, 了解及参加仿真培训, 就能迅速地熟悉电力系统, 掌握电力运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电力系统是一个大规模、时变的复杂系统,而且在国民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手段。因此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功能特性对于提高研究、设计的效率和可信性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的复杂性亦日益增加,因此在电力系统的生产和研究中仿真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PSASP仿真软件简介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是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电力系统分析程序。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人员确定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运行调度人员确定系统运行方式、分析系统事故、寻求反事故措施;科研人员研究新设备、新元件投入系统等新问题以及高等院校用于教学和研究。
基于电网基础数据库、固定模型库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的支持,PSASP可进行电力系统(输电、供电和配电系统)的各种计算分析。包括:
稳态分析的潮流计算、网损分析、最优潮流和无功优化、静态安全分析、谐波分析、静态等值等;
故障分析的短路计算、复杂故障计算以及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等;
机电暂态分析的暂态稳定计算、直接法暂态稳定计算、电压稳定计算、小干扰稳定计算、动态等值、马达起动、控制系统参数优化与协调以及电磁-机电暂态分析的次同步谐振计算等。
PSASP有着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如基于图形的数据输入和图上操作,自定义模型图以及图形、曲线、报表等各种形式输入。
PSASP与Excel、AutoCAD、Matlab等通用的软件分析工具有着方便的接口,可充分利用这些软件的资源。
PSASP应用程序的共同特点是:
1. 可计算大规模(可达3000个母线或更多)的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
2. 有公用的数据库做支持,不必为每一种计算准备其基础数据;
3. 有固定模型库和用户自定义模型库作支持;
4. 不但有通常的文本方式计算,而且还有单线图上的操作(修改数据、操
作开关、增加故障等)计算,其计算结果直接标注在图上,具有仿真的效果;
5. 具有多种形式(图形、图示、报表、曲线等)的结果分析输出;
6. 提供了与Excel、AutoCAD、Matlab等常用软件工具的接口。
我校购买的PSASP软件包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潮流计算;暂态稳定计算;短路计算;网损分析计算;小干扰稳定分析计算;用户程序接口。
如今已发展为一个结构科学、使用方便、图文并茂、高度集成和开放的软件包,多年来PSASP已为我国一些重大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投入运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1974年成功地分析了西北330千伏系统振荡事故,首次提出了由于水、火
机组的调节速度不匹配而引起系统振荡的观点,为以后的系统运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2. 我国第一条500千伏(东北元锦辽)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案研究;
3. 三峡电网交直流输电方案的论证;
4. 葛州坝向华东地区送电的可行性研究;
5. 西南-西北、华中-华东等联网运行方案研究;
6. 广东-香港联网低频振荡事故分析;
7. 我国第一条直流输电(葛-上线)系统的设计及投运的研究;
8. 大区电网互联方案研究;
9. 可控串补的系统研究。
PSASP早于1985年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仍一如既往,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PSASP广泛应用于全国各网省、香港地区的电力规划设计、生产调度运行、科学研究、高等院校、大工业用电企业、地调和县调等,超过300多家用户,成为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实验研究的必备工具,解决了电力系统的大量关键技术问题。近年来,国内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应用PSASP提供的用户自定义(UD)和用户程序接口(UPI)功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非常可喜的研究成果。
2.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2.1 PSASP的三层机构体系
PSASP是一个资源共享,高度集成和开放的大型软件包,其结构分为三层: 第一层公用数据和模型的资源库
其中包括:电网基础数据库:包含发电机、负荷、变压器、交直流线等电网基本元件,提供了各种分析计算的基本数据支持。基础数据分为两个数据库:基本元件数据库和元件公用参数数据库,由这两个库共同完成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据描述。每个数据库按元件不同又设置了若干个数据表。
1、 基本元件数据库
该库主要存放输电线、变压器,一次设备(发电机、负荷、直流、静补)和二次装置(调压器、调速器,PSS等)等系统元件的数据。
2、 元件公用参数数据库
在基本元件数据库中,其中有些元件,如:发电机及调节器(
调压,调速,PSS)存在着不同的.记录中含有相同数据的情况。因此,把相同的数据抽出来,作为公用参数库,为基本元件数据库所共享,这样可进一步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基本元件和公用参数两个数据库所包含的数据表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
无功补偿器等模型,提供了电力系统常用的模型支持。
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由用户自定义(UD)方式建立的各种元件模型(电源、负荷、各种控制装置、FACTS元件等)构成,用以扩充PSASP的模型功能支持。 第二层 基于资源库的应用程序包在电网基础数据库、固定模型库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的支持下,可进行各种计算分析。其中包括:
稳态分析:潮流计算、网损分析、最优潮流和无功优化、静态安全分析、谐波分析、静态等值等;
故障分析:短路计算、复杂故障计算、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等;
机电暂态分析:暂态稳定计算、直接法暂态稳定计算、小干扰稳定计算、电压稳定计算、动态等值、、马达起动、控制系统参数优化与协调、电磁-机电暂态分析的次同步谐振计算等。
第三层 计算结果库和分析工具
执行各种分析计算后,即生成相应的结果数据库,以便进一步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分析。它们的共同点是:
1. 保存各种计算的历史结果;
2. 提供各种计算常用的固定报表;
3. 具有灵活方便的用户自制报表;
4. 能自动生成的图示化结果;
5. 可在系统单线图和地理位置接线图上标注计算结果;
6. 能生成各种计算结果的曲线;
7. 具有方便实用的结果编辑报表和曲线;
8. 提供转换为Excel,AutoCAD,Matlab的接口。
PSASP的应用程序包在公用的数据资源(基础数据库)和模型资源(固定和UD模型库)的支持下,PSASP提供了一整套电力系统分析程序。按照问题的性质可分为稳态分析、故障分析、机电暂态分析三类,其中又涉及了线性、非线性、优化等分析手段。
2.2 PSASP潮流计算的流程和结构
PSASP潮流计算的流程和结构如下图所示:
文本方式图形方式
各种计算公共部分
说明:
① 虚线以上是各种计算(潮流、暂态稳定、短路等)的公共部分,即基础数
篇三:数控加工仿真开题报告参考
二、立论依据
镗、钻等多工序加工,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多次安装造成的定位误差,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加工精度。随着模具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加工中心的加工能力和加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国外数控机床多轴加工技术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高精与多轴加工成为数控机床的主流,纳米控制已经成为高速高精加工的潮流。多任务和多轴加工数控机床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最新的CAD/CAM技术为多轴多任务数控机床的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
(2)最新的机床误差检测与补偿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机床的补偿测量,与传统的激光干涉仪相比,对机床误差的补偿精度能够提高3~4倍,同时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刀具技术发展迅速,众多刀具的设计涵盖了整个加工过程,并且新型刀具能够满足平稳加工以及抗振性能的要求。
(3)机床与机器人的集成应用日趋普及,且结构形式多样化,应用范围扩大化,运动速度高速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用化,控制功能智能化,多机器人协同普及化。智能化加工与监测功能不断扩充,车间的加工监测与管理可实时获取机床本身的状态信息,分析相关数据,预测机床的状态,提前进行相关的维护,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机床的故障率,提高机床的利用率。
五轴联动数控是数控技术中难度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它集计算机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和精密加工技术于一体,应用于复杂曲面的高效、精密、自动化加工。与普通三坐标加工相比,五坐标可使用大直径的端铣刀加工,使用大的走刀行距,极大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加工过程中可对刀具姿态进行控制,始终保持最佳切削状态,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国际上把五轴联动数控技术作为一个国家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标志,其中技术比较突出的厂家有美国优诺发工业有限公司辛辛那提.兰姆机床公司、瑞士的米克朗公司、DIXI公司、斯特拉格公司、瑞典的SAJO公司、奥地利的WFL公司等。由于五轴联动数控技术特殊的地位以及技术上的复杂性,特别是对于电力、船舶、航空航天、高精密仪器等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重要影响,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一直把五轴数控系统作为战略物资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对我国实行禁运。因而,研究五轴数控加工技术[23-26]对国家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五坐标数控加工是实现大型与异型复杂零件高效高质量加工的重要手段,在加工螺旋桨叶、叶轮叶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螺旋桨叶、叶轮叶片的五轴数控加工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Geoffrey W Vicker[49]早在70年代就研究了用数控机床采用球头刀加工中等尺寸的螺旋桨,他首次提出用计算机辅助计算螺旋桨的表面,螺旋桨各部分曲面和各截面的图形可在图形终端上显示出,而且可以交互修改;刘鸪然[27]把微分几何中曲线与曲面之间的“切触”概念应用于流线型复杂曲面的数控加工,提出用圆柱铣刀和圆锥盘铣刀的外圆在五坐标联动中加工三维自由曲面的最佳切触条件,并据此开发出五坐标联动球头刀以及端铣刀加工弯扭叶片型面的数控软件;张喜明,韩庆瑶[28]用 2×3 次非均匀有理 B 样条方法,建立了复杂叶片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其三维点和法矢量矩阵表达式,采用迭代算法计算了叶片有允差控制的五坐标数控加工刀路轨迹的数据;赖喜德[29]提出叶片毛坯三维型面测量、计算机辅助自动余量分布计算、叶片加工定位基准与夹具设计、加工区域划分和加工刀具选择,以及叶片精加工后的型面检测等技术,还包括叶片计算机仿真加工过程中,有关五轴刀住计算及刀具干涉检查计算、切削图形仿真及干涉检查、机床仿真及碰撞检查,以及后置处理和加工程序生成等技术。
邵锦文[30]为了解
艺术类开题报告(范文) 篇4
1、课题来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独特的地域性和历史性。藏族是具有崇高信仰的民族,是个拥有古老文化和历史的民族,藏族人民生活的这片圣地被造物主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任何踏足这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在我国的绘画史上出现了数次以这里为题材的创作热潮,究其原因,就是被此地的独特文化和淳朴民情所打动。受到这种神秘感的吸引,我对甘南藏区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考察,广袤的大地、高原的雪山、湛蓝的天空、如被裁切般的大块云朵,让人心旷神怡。感动我的不仅仅是这里的自然地理风光,最难忘的莫过于此地的人文景观:随风飘扬的彩色经幡、不绝于耳的经文吟唱、华丽精美的藏族服饰、匍匐于地的虔诚朝拜……这些都无不诠释着这个有着崇高精神追求和独特风情的民族。藏族人信仰藏传佛教,在建筑、雕像、壁画上都充满着神秘的宗教色彩。和尚、信徒们的朝圣、礼佛、转经展现了他们对信仰的虔诚和坚韧的精神,这种宗教文化根植于藏族人的灵魂之中,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要想打动别人,就要表现生动、典型的形象,塑造有价值的型,塑造出人物的“精神形态”。藏族人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衣着服饰都有着典型的地域特色和代表性,从中我获得了一些灵感和素材。
2、研究目的及意义
地域性人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描绘区域人民的现实生活、民情风俗,挖掘其内在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甘南地区是一个以藏民为主体的群体聚居的地方,当我怀着一种猎奇的心理踏上这片土地后,却被这里的人文生活所深深吸引、打动,油然萌发了描绘此地的创作冲动。通过观察和感受这里的人文风情,打算以生活在这里的人物为刻画的对象,选择藏民的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为题材,创作手法上多做尝试,并吸收、借鉴优秀画家们的创作经验和手法,对所刻画人物的精神内涵进行思考与研究。
在以人物为主的创作中,对于人文精神的描写和关注尤为重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四川、青海的交汇处,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文化。藏族人敬畏大自然,崇拜神明,感恩生活,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他们用勤劳、坚韧、虔诚铸造了一座“精神家园”。在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下,网络的普及、城市的繁闹、生活的富裕给与了人们物质上的极大满足,欲壑的扩张、金钱的崇拜、私利的膨胀也逐渐充斥着人们的内心,精神的缺乏让人们迷失方向。感悟人生、提高精神追求是人们应该重视和反思的。
二、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及分析
对于区域民族文化的关注及挖掘体现了艺术家对区域风土民情和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让画家在关注生活上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其作品立足于现实生活,展现了地域性文化的魅力和民俗风情,探索着人物油画创作中人文情怀的表达。
在理论研究方面,著名评论家贾方舟先生的一篇文章《从“西部题材”到“西部精神”》里讲到,进行西部美术题材的创作应该去体会西部精神的内涵,这样西部美术才可诞生于笔下;艺术评论家尚辉先生在《中国藏族美术与藏族题材美术概述》中,讲述了藏族宗教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强调藏族题材的创作对于中国美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玉功写的《论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藏族题材现象》这篇文章,介绍了藏族的地域性特征对油画创作上的价值和藏族题材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特点;王玉堂的文章《藏族题材绘画的基本特征及当代意义》中对藏族题材绘画的特征做了总结,道出了这一题材绘画的当代美学意义,为探寻人性的精神力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艺术实践方面,藏族题材的油画创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董希文可说是最早描写这一题材的画家,曾多次到藏区考察、写生,他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精华用于表现此地的美丽风光和勤劳的人物,先后创作了《千年土地翻了身》、《毛尔盖黑水姑娘》等经典作品。他的作品反映了藏族那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出对这片大地和人民的赞美之歌;著名现当代油画家艾轩先生,其笔下的作品借景抒情,流露出一种孤独、静谧和哀伤的思绪。其中作品《远方的歌声》,画中苍茫的白雪、远方消失的地平线,荒凉清冷的环境,倚靠在栏杆旁目视远方的女孩,画面充满了忧伤的思绪和情感,画家用画笔诉说着自己内心的人文情怀,对生活在这片雪域高原的人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陈丹青更是因为两年的藏地考察所创作的七幅组画而名声大噪,他大胆放弃了当时盛行的强调主题思想的画面,其笔下未加修饰的朝圣膜拜中的藏民、康巴汉子、牧羊女、哺乳的藏女等生动的形象,运用写生般生动的笔触表现了藏族人淳朴的民风、虔诚的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的场面,其自由朴实的笔法给人以亲切感。其中作品《朝圣》,画面里双手合掌祈祷的红衣女人、几个匍匐在地的信徒,手端帽子合掌而立的男子,把藏民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难点
1、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藏区考察,寻找灵感与素材 1.1 甘南藏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2 全民信仰,追求精神境界 第二章 “人文情怀”与艺术创作
2.1 艺术创作中“人文情怀”的表达和意义 2.1 艺术家对区域人文的关注和艺术实践 第三章 我的创作实践过程与思考 3.1 创作主题的确立 3.2 设计构图 3.3 艺术形象的选择 3.4 画面中色彩的运用 3.5 表现手法 第四章 创作的感悟 4.1 创作过程的收获与不足 4.2 今后的努力方向和计划
2、创新点及难点
本文对甘南藏区的地理和人文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发创作上的灵感与思考。文章列举了描绘区域风土民情的代表画家,如陈丹青、赵培智、龙力游、张利等,并将其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艺术追求展开了分析和比较,是本文的创新点。藏族题材是一个广泛的表现内容,选取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情节、场景能够有效地突出主题,用怎样的表现手法使主题、内容、形式上达到统一是创作上的重点和难点。
四、主要研究方法
1、素材搜集法
深入藏区生活,体验当地风土民情,对本地人物及风景进行速写上的写生体验。拍摄大量照片,根据速写、照片以及现场的感受确定好创作草图。
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及优秀期刊论文和著作,阅读、梳理、思考,具体地论证该选题。对于文献的搜集力图做到详尽、可靠。通过整理文献,理清论文的框架思路,为观点和论据做好充分的准备。
3、图像分析法
使用图像分析,通过相关中外名家作品的分析、比较,具体地论证该选题,并根据相关材料去伪存真,提高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为本文提供有利的依据。
五、研究方向以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1、研究方向以及进度安排
(1)研究方向:甘南藏族题材油画人物创作——藏族的人文生活对我创作的启发。(2)进度安排:
2017年6月——7月,购买并阅读相关书籍,包括文字类和画册类,进行学习和研究。2017年8月——9月:前去藏区考察、搜集素材。
2017年9月——10月:毕业创作准备工作,根据拍摄照片和速写拟定草图,初步构思。
2017年11月:明确毕业创作内容和论文题目,与导师沟通并确定好草图;准备创作工具和材料。
2017年12月——2018年1月:绘制并完成作品,期间与指导教师经常沟通。
2018年5月:参加论文答辩和作品展览。
2、预期目标
相关材料的阅读、整理比较全面,素材的搜集顺利。作品在构思、表现手法上能够有独到之处,画面的主题思想含蓄而有深度。作品的风格上采用写实的手法,在人物刻画上,生动变现出形象的精神面貌,避免照片气。
六、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相关著作的购买和论文的查询比较便利,近期美术馆关于区域性题材的展览较多,便于观摩和研究。书籍上的购买费用约500元,资料打印费用约100元。
七、主要参考文献
1、著作类
[1]刘文斌著:《少数民族油画主题创作》,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2]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论文类
[1]陈丹青,《我的七张画》,《美术研究》,1981年版。
[2]刘青阳,《当代青藏高原主题绘画中的宗教性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3]宋晓霞,《藏族题材与中国当代艺术》,《美术》,2010年版第01期。[4]康笑宇,《由民族题材绘画引发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版第4期。
[5]于小冬,《众说纷谈藏族题材绘画》,《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年第10期。
[6]柳振坤,《透析中国油画创作的时代性与文化向导》,《艺术理论》,2010年版。
[7]吴明娣,《中国当代西藏主题绘画概述》,《中古藏学》,2008年第04期。[8]王宏伟,《藏族主题美术创作与当代国家形象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9]郑美秋,《我的西藏题材人物画创作》,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教育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5
一、课题来源理论、依据:
写作是我国英语教学中以往重视不够的一个层面。多年来,国内外英语教育界一直都在探讨英语写作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具实效地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英语写作是一个对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自我监控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高度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必须从初中抓起。对初中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究,提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档案袋评价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教育部7月制订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英语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强调“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在探讨形成性评价手段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档案袋评价是当前符合形成性评价理念的一种有效的质性的评价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自我认知能力、交际-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对于评价,加德纳认为,评价的主要目的应是帮助学生,有用的评价应能向个体提供有益的反馈--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亦即能力倾向,并提出继续学习方向的建议。
该理论给本研究的启示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所以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他们优势的学习空间。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而获得的。教学只有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效果,否则教学便只是一种简单的灌输和填充。
该理论给本研究的启示是:评价者的类别要多元化,评价过程要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进行。通过生生、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使被评价者愿意吸收众人的评价意见,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个人见解。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对传统课程评价范式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北美出现了许多全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其中包括最常用的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也可称之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九十年代以后,Blog出现于美国,开始流行,把Blog应用到教学中后,每个学习者就可以利用Blog来完成部分作业,这就形成了一个电子档案袋。如今美国、英国、希腊等有很多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和教师都可以申请自己的Blog空间,并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学习内容、研究兴趣,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关注这种评价方法,有的学校配合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档案袋评价的实验研究,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种评价理念与我国的新课程理念相一致,它强调学生参与,注重学生发展。Blog在中国内地教学中的应用自刚刚起步,大部分都还停留在认识、了解及初步探索运用阶段上。
近几年来,“过程写作法”引起了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过程写作法的倡导者认为,写作是一种思维形式或解决问题的行动,一种复杂、循环式的认知、创造和交互性过程。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形成性发展评价工具,着力收集显示学习者在某学习领域里的努力与进步的信息资料,探究各个时段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通过编制“成长档案”来把握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轨迹。
三、论文的目标及主要创新点:
对档案袋评价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帮助实验班学生建立以Blog为载体的网络成长档案袋,届时,我们可以随意地浏览各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并利用网络论坛的形式来评价成长档案袋。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体提高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学生做过一个上网目的的调查,结果为:60.7%的人玩游戏,34.1%的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4.3%的人发E一mai1,18.6%的人选择下载软件。疏于引导的学生将网络作为新一代游戏机房,完全不能领会计算机网络对他们成长的真正意义。如果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继续写作,为什么不帮助他们用Blog,让他们完全拥有自己文字的控制权呢这不是课堂空间,学生们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发布他们自己的Blog.如果师生双方互相经常性地阅读双方的Blog,在现实见面的时候也就会更节约时间、更指向重点,更加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照顾学生的面也可以加大,更利于因材施教。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即:把Blog引入教学,充分发挥其教育特性,激发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互动交流学习之外,Blog又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及评价方式,从而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获得更为有效的交流方式,从而能更好的辅助教育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手段、理论、实践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本着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主要采用实验法。本实验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自变量,把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作为因变量。设置实验班和对比班。被试各班在年龄、性别、学生基础、智商水平等方面基本相同。可直接进行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对比。在实验中,抓好实验班的巩固率,严格实施研究计划,以保证实验班和对比班实验数据处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并辅之以下研究方法:观察法,以课堂观察为主。访谈法,教师访谈与学生座谈。问卷法,对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问卷调查。
采取的主要手段是:1.完善“硬评价”--实施分层评价和二次评价。“硬评价”是指严格按照已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小测、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进行量化得分。2.尝试“软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软评价”是指教师、学生、家长定期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评语式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中肯的指出不足,淡化分数和等级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建立学习档案袋。针对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2)。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3)。家长评价。(4)。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等。
通过档案袋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对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进行自我评价,能规范学生自己的行为,激励他们学习,帮助他们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培养合作精神。档案袋评价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使教师获得教学反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再提高、再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五、国内外参考文献:
1. 李英,,《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
2. 李兆增,,英语学习档案袋评价,《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0期,39-41页。
3. 李志宏,2003,《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新华出版社,北京。
4. 刘宏武,2004,《主动参与教学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初出版社,北京。
5. 彭钢,2004,《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
6. 唐文刚,,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究,《大众科学》,第10期。
7. 万伟,2004,《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
8. 尹世寅,2004,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一些建议,《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期,25-30页。
9. Bailey,K.M.2004.Learning About Language Assessment: Dilemmas, Decisions and Direc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Genesee,F.& Upshur,J..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0. Hart,D.2004.Authentic Assessment: A Handbook for Educators.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 篇6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1
一、课题名称:《小学音乐课堂中电子白板运用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师不但要在音乐课堂上进行音乐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比如,在进行唱歌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会唱,还要运用白板技术对资源进行整合,把音乐歌曲所表现、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等都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体验到音乐中所包含的美。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的运用与研究还相对薄弱。
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要更为广泛。小学音乐课堂中课本加电子琴组合已经很难适应多角度、高层次的教学和互动教学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中有视听结合功能,把声与像合为一体,教学内容丰富且容量大,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现在使用较广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它的有效运用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电子白板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课堂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全新的教学媒体能使教师提升常态教学,使教学自如,课堂和谐,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轻松和高效,为课堂教学增添动感和活力。
三、课题研究现状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上世纪后期以来,我们经历了从黑板到书写白板、从书写白板到电子白板、从电子白板到交互白板三个主要阶段。从电子白板发展到电子交互白板,这是白板发展史上关键的一步,它不仅是教学技术的变革,也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是教学理念的革新。
20世纪末,世界上有此国家已经开始普及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其中又以英国最为盛行。在欧洲、美洲,有些国家也开始在教育中普遍采用电子白板。国外电子白板普及应用的实践表明:交互白板能与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相整合。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交互式白板有利于教师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有利于开展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电子白板在音乐课堂期待有新的突破!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根本性转变,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和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合理的使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3、通过研究,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素养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主体参与性,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知识水平。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研究主要内容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这是本课题的重点所在。从学科知识维度进行的研究来看,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欣赏课、表演课等,结合白板的功能,分别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需要课题研究作出相应的解答,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以其多种功能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被逐步普及和推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了课堂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研究重、难点
围绕“有效性”来探寻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变低效为有效,变有效为高效,变高效为优质课堂。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查阅有关白板教学,了解、整理当前电子白板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关于小学音乐课堂电子白板运用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包括他们的成效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电子白板运用情况,掌握教学过程中白板运用存在的不足、困难及方法,为电子白板的有效运用打好基础,掌握第一手资料。
3.个案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状态下教学,有意识地搜集相关问题的个案和实例,为研究提供鲜活范本。
4.经验总结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分析白板技术对教学的实际意义,总结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xx年9月至xx年8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明确分工,搜集、整理资料
2、具体实施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具体的研究阶段:
(1)、xx年11月――xx年2月,调查了解本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
(2)、xx年3月――xx年12月,将电子白板教学引进音乐课堂,课题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集体对课例进行研讨,并作深入分析、反思、总结。
(3)、xx年1月――xx年6月,研讨交流,探索新方法、新发现,形成论文集。
3、课题结题阶段(xx年7月――xx年9月)。整理研究成果,申报结题评估验收。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1、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课题申报,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制定,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结题报告的撰写等。(江燕、倪世银)
2、摄影、资料收集与整理、课题相关报道。(许琳琳、陈金莹、周颖、潘姗姗)
3、会议记录、课题研究工作简报(张薇、李玉洁、刘苏燕)
4、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研究指导、培训研究人员。(汤晶晶、徐俊杰)
5、根据课题实施情况,开展研讨课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研究资料(课例光盘、案例集、学生作品集等)。(课题组全体成员)
八、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结构。
本课题由是肥西县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成员及桃花镇中心学校部分音乐教师共同参与完成,他们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青年教师为主,肥西县教育局音乐教研员汤晶晶老师和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徐俊杰老师负责指导。
(2)设施配备。
最近几年,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班班通工程、多媒体教室等教育设施建设,学校网站日趋完善,为保证课题实施创造了条件。
(3)科研手段。
主要采用“实践――反思――实践”的行动研究,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并把课题研究与平时的学科教研组活动相结合,保障研究,又实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定期开展研讨课进行探究并采用案例研究、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资料汇集。
(4)经费保障。学校为本课题的启动和实施提供足够的经费,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
九、预期成果及成果的呈现形式
1.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元化。
2.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对音乐课充满兴趣,提高课堂教实效性。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2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轻松与快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段为20xx年3月——20xx年2月,具体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为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月,为研究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xx年2月,为实验研究的总结阶段。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万物之始,先有。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对于低年级,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对节奏的创作意识和创造才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有一定的约束──节奏。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型节奏器音色丰富、简便易学又易于寻找代用品,是音乐课堂常用的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唱、奏、演、听、创等音乐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但是许多低年级学生欠缺音乐节奏感,不能操作简单的打击乐,更不能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我做了节奏教学要融入丰富生动的音乐内容、要符合音乐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创编、教师如何布置任务与提出要求等方面的探索,尝试着摸索和运用新的节奏训练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寻求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节奏学习方式,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小学音乐教学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次我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低年级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是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在律动中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2、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3、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4、让节奏与生活紧密结合,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二)、针对低年级音乐教学构建低年级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源组件库。
1、通过多媒体及音乐包看文献等收集整理有关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料,并将其整理为资源包,以便今后教学使用。
2、利用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课堂实录音像资料,以便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参考分析和借鉴。
(三)、发展出课堂中节奏教学实施框架和方法。
学习节奏不能脱离开实践,相反,还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要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知、去表现、去应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展出以下四点学习方法,并将其作为实施框架运用到音乐课的节奏教学中去。
1、专门学习基本节奏以及由几种基本节奏组合而成的节奏小组。
2、在游戏中巩固基本节奏以及节奏组合。
3、在歌曲中学会运用。
4、在创作中熟练掌握节奏。
(四)、探索更多样更有效地教学模式和方法。
常规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如果此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去听、去练,那么教学效果肯定是枯燥无效的,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以下两点方法。
1、可利用客观存在的节奏,建立学生心理恒拍
节奏是客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如:脉搏、呼吸、日落日出、潮汐、钟表、火车匀速行驶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节奏。教师可利用这些客观存在的,就在孩子们身边的节奏,让他们从小就建立一个心理恒拍。心理衡拍对于学生的节奏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建立参照物。
2、节奏朗诵促进节奏训练
奥尔夫在谈到他主张的音乐教育方式时曾说: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能力是每个家长都要教的:一是说话。二是学走路。所以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的熟悉、亲切、它无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学习中自然减少了心理障碍。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择孩子熟悉事物作为节奏朗诵最佳。例如小动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交通工具、成语等等都非常好。这些可作为节奏训练的最初阶段,让学生对节奏有最初的概念。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探索节奏教学模式和方法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创造能力,节奏感、音乐感受力,使之都有所提高。
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它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通过节奏运动的这种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通过节奏运动使身心和谐发展
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音乐和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已经不只属于音乐学习的范畴,它实际上是把音乐当作一种人性化力量,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生命本身就是节奏,它由连续不断的多重组合单位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作为由多种功能的综合和矛盾共存的个体,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是谁体节奏和精神节奏的统一,是潜意识的自觉和有意识的意志被同样控制着进行交替。
(二)、通过节奏运动唤起儿童的音乐本能
音乐与身体运动的结合训练特别适合于儿童的本能与天性。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但是,孤立的听觉训练不会使儿童热爱和理解音乐。只有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起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
四、课题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理论方面:从重构的概念出发,深入探究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设计特性和原则,研究节奏教学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寻求其对于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核心价值。例:初识节奏,可以让学生有节奏的喊名,如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主要运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李晓冬(xxx)、近处叫王刚,则用节奏(xx)、远处叫王刚,则用节奏(x—x—、)。又如欧阳春(xxx)、欧阳雪茹(xxxx)王晓丽等,来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产生创造节奏的信心。
我们还可以采用节奏接龙游戏的方法,我唱前半句孩子们唱后半句。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学生不仅很好的掌握了节奏,还使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享受。
(2)实践方面:力求积累和开发可应用于目前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教学的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但不能只让学生进行单一的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基础,但是长期的单一模仿只会产生扼杀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副作用,使学生产生盲从的惰性与依赖性。一开始,我在课堂上的创编活动中,最容易听到的是学生手足无措的声音老师,应该怎么做呀?老师,我不会做老师,你教教我呀有时候,这样的叫喊声甚至让创编活动无法进行,最后还是我在指挥学生操作。经过课后的反思与分析后我发现,低段小学生接触的事物还比较少,尤其是低段的孩子,有些书本上提到的乐器,或者小动物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甚至连见都没有见过,又如何让他们展开想象,或者去模仿动作或者声音呢?改变这种现状的策略是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原本性的音乐。
有一次,我找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视频,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听,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听到叮叮咚咚的旋律,七嘴八舌的猜了好几种乐器,猜是钢琴啦、三角铁啦、碰钟啦等等,还有学生叫不出乐器名字,用手拼命比画了一番我都摇头说不是,孩子们急了,那是什么呀?我把视频打开,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街头艺人用双手在敲打一口倒扣的铁锅子,敲出了清脆好听的旋律。这口锅子一下子启发了孩子们的灵感,一个小男孩马上从课桌里摸出了自己的不锈钢饭盒,用勺子开心的敲了起来,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摸出了不少的乐器,调羹、不锈钢饭碗、保温水壶、铅笔盒、旺仔牛奶罐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锅碗瓢盆交响乐。我给了每个发现新乐器的孩子鼓励与赞扬,并引导他们敲击节奏,鼓励他们想象声音像什么?孩子们的思维渐渐开阔起来。书本、桌子、笔、玻璃窗都渐渐成为他们创编各种音响(如刮风下雨)的乐器。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节课都是游戏。当然,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单纯地玩,而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在音乐课堂里所进行的游戏都是具有音乐性的,是和音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游戏才能成为音乐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游戏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小学二年级《可爱的动物》这一单元有一个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的音乐知识,教材上有三只袋鼠摘果子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每只袋鼠的口袋里分别可以装几个果子?这个内容就可以设计成多种节奏游戏,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袋鼠用脚蹦跳来练习节奏,也可以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敲出苹果上的节奏来摘苹果,还可以让学生将摘到的苹果按规律排列起来组成节奏,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我在这里先将学生摘到的二分音符的苹果摆在第一行,四分音符摆在第二行,八分音符摆在第三行,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有对比地进行观察与练习后,学生立刻发现了一个二分音符敲1下的相同时间里,四分音符需要敲2下,八分音符则需要敲4下,从而了解一个二分音符=两个四分音符=四个八分音符,这三种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之后,我又让学生按这个时值关系来摆放苹果组成了一条简单的二拍子的伴奏节奏,让学生边演唱歌曲小袋鼠边用打击乐器做伴奏。学生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游戏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游戏的内容与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根据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必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音乐性,知识性。让学生游戏中相互团结协作,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音乐。学生越是感觉到心情愉悦,越是不清楚教师的目标,却越能在行为表现中处处达到了教师的目标,这就是教师的成功之处了。也是我一直以来最欣慰的教学方法。
五、课题研究对象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成果进行分析,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2、调查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学情,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课堂生活化教学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时间,开展实践与研究。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寻求解决及改进的方法。其中包括模仿节奏、敲打节奏、说读节奏、创编节奏。
5、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重点总结得失。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要注意经验的先进性(观念必须更新)
2、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3、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的。
4、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当然,教育科研的方法不只是上述这些,以上方法是一般教师都可以方便使用的方法。所以,我们采用了这些方法。
七、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3月
1、根据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
2、完成课题方案,制订研究计划书。
第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法。
2、搜集整理,撰写开题报告,进行专家论证。
第三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继续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指导。
2、对低年级学生节奏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和统计。
3、整理调查内容,统计分析的结果。
第四阶段:20xx年5月
1、进行前期、中期、后期测评以及实施参与研究具体做法。
2、从课堂中发现缺乏节奏感的学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用确定的研究方法,进行个体教育偿试,深入研究,反复实践,找到最有效的方法,用此方法进行大面积训练,达到最终目标。总结前三个阶段实验成果,并撰写研究报告。
3、结题,提交研究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让节奏与生活沟通起来,激发孩子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为孩子营造广阔的音乐节奏空间,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孩子有了这些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音乐,从中体验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使音乐课真正起到给孩子们以快乐,给孩子们色彩的艺术课。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4
一、课题名称及界定
课题名称:小学音乐创新型教学研究
界定:
1.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指教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课本内容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统一教学。音乐教学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教学形式。在本课题中音乐教学主体内容是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师教学评价。
2、音乐创新型教学
音乐创新教学,就是在运用创造与创新,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同时使他们内在创新意识、智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目、意义
1。小学音乐教学现状需要
(1)、教学方法单一。回顾音乐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现状,始终没有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
(2)、学生主动性被遏制。音乐课相对于语文、数学课来说,是学生非常喜欢一门学科,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了学生学主体性,没有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效果不明显。最终结果是,学生虽然当堂课所教歌曲会唱了,跟着老师能简单进行歌表演,但过一段时间又还给老师了。让学生学会唱歌、会正确处理歌曲情感、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学内容。因此,重视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小学音乐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2。适应校情需要
(1)我校校情需要。作为乡镇级示范小学,我校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县前列,而各种教科研活动是我校提升办学品位需要。(2)艺术学科与时俱进需要。我校多年来参加市、县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教育改革发展,我校各学科教学都在改革和创新,我们音乐教学改革也是当仁不让决不落后。(3)学生提高艺术素养需要。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音乐素养,切实培养师生关系,让师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4)新课程改革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人主题地位和素质教育。对教育多方面都提出了新更高要求。而教学研究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新课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思想、创新、奉献精神。
3。教育发展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然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一个突出问题。小学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上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和评价上单一、教学过程中单向灌输、方式上机械单调、内容上强调知识记忆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否定了学生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活生生主体,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和创造潜力,泯灭了学生思想火花。要想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呼唤着我们进行教育创新。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唱为主,学生被动地机械学唱,许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利用不够 ,教学气氛不民主、不平等,学生个性特长、创新意识很难有机会得到培养,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构建一种新教学结构,把学生从枯燥学唱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会创新、引导学生创新。而学生创新意识不是自然生成,它需要一定氛围,一定情境来激发。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乐于创新教学活动框架,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教育实验。强调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主渠道。具体表现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尝试;二是学科教学中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三是创新教育中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建立;四是课程教材改革有益尝试。
当然,创新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创新能力等指标量化评定仍有一定困难;传统教学模式和他主、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均阻碍创新教育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方面,还不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点
1。 在音乐教学上提供一些有效教学理念。
2。 改变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寻找一条适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新模式。
3。 提高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改变教师:音乐课只是教会学生会唱几首歌曲观念。改变学生和家长:音乐课是一种可有可无课程思想。
4。 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力提供一切有利条件。
四、本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在教学活动中能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教学环境,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那么教与学这一对关系将变得十分地和谐有趣而轻松愉快,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良好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认知情感,产生学习知识积极愿望,并能调集学生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场景,以激起学习情绪,这也正是创新思维萌发点。
在教学中注意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上进心,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是创新意识潜能,也是创新意识萌芽,这些都是创新动力源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依托这种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坚持鼓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自信投入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创新乐园。
教育学理论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一种不可忽视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这位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此门功课,乐于接受他所讲授课程,从而产生积极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此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消极学习态度。
因此,教师应创建一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良好氛围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生活现实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去发现、操作、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运用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创新意识。
课题研究实践价值
音乐创新教学,是建立较为完整、新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有效发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作用。
五、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探索出不同学习方式。
2、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探索新型教学结构。
(1)课堂教学不同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进行激趣、导学,调动学生探求知识欲望,获得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3)利用已有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材料设计创新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火花,培养他们独创性、探究性、灵活性。
3、在不同情境中探索新型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评价方式。
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方法选择上 ,决定本课题以实验法、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适时也采纳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保证得到资料信息全面性和深刻性,促使本题题价值深化。
六、本课题研究步骤和主要措施
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研究教师和研究对象。
(2)进行师资培训:将集中式通识培训、有计划校本培训、经常性及时培训相结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1、加强课题研究教师培训。(1)理论培训:认真领会、学习课程标准,研读课题研究相关理论书籍。(2)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优秀课堂实录;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指导;请教科研人员进行课堂指导。
2、共同研究新教学思路、模式。(1)集体组织进行现场说课、备课。(2)教师进行互听、互评课活动。(3)对先行班进行指导、示范。(4)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做研究课、示范课。
3、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年终总结。(1)个案分析、课堂随笔积累。(2)教学案例、课例整理收集。(3)阶段性经验交流研讨。(4)进行案例、随笔、课例、论文、等评比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召开课题总结会(举行音乐创新教学展示课)推广先进经验。
主要措施:
(一)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有创造性心理反应。就是鼓励学生以创新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二) 提高学生创新兴趣
1、巧设创新平台
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创新兴趣时,使学生有了强烈创新意识,就该运用这个平台,借助于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加以组合,从而使创新活动有可能变为现实。
2、体会创新乐趣
当学生体会到因为创新而带来成功和乐趣后,将追求成功, 由于音乐实践机会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创新,提出独特见解。因此,学生更爱上音乐课。
七、课题研究基础
1、具有一批有经验科研骨干教师。
我校有被市、县级认定多名“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有市、县级先进工作者,校级骨干教师,他们丰富教育经验和甘于吃苦、肯于创新科研精神都是完成本课题有利条件。
2、具有较浓厚课题研究氛围。
我校从领导到教师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有多篇教科研论文获省、市、县级以上奖励或刊登;教科研骨干教师先后在市、县级评优课中获奖;有多名学生在市、县各项活动、竞赛中获奖。
当然,《小学音乐创新型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仍具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使创新教育实施得以延伸和拓展;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条件
1、人员保证:除了音乐组教师外,还有一些兼职语数骨干教师组成了课题组成员
2、学校保证:我校校长对教科研一直十分重视,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加强学校教科研人员配备。我校有多门学科都有课题在研究之中,教科研氛围浓。
3、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配备了相应硬件设施,每学期安排外出学习机会,提高我们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4、制度保证:我校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规章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强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校本研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说课、听课、评课,积极反思总结经验及时交流。
5、经费保证:我校在经费不宽裕情况下,还拨出一定资金,应用到课题研究上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进行。
九、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典型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考核成级及相关材料。
十、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解作慧老师,多次荣获县教育工作者称号。主持和参与过多个市县级课题研究,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作为教导副主任能更多地深入到教师教学实践中去,了解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差距,协调广大教师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研究,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支持。多年来,她围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进行了初步探寻。
课题组长吕云霞老师,多次荣获县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老师、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作为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显著。有很强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课题组其他成员平均年龄不足35岁,多为一线教学人员,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对科研有浓厚兴趣。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5
音乐是人类现实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让小学生们从小就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也是很有意义的。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明确了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音乐课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它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的这些性质向人们说明了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怎样让音乐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得音乐学习,这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为了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具现代化,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进入音乐课堂的方法,来使我们的小朋友们在轻轻松松的音乐课堂中学到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
二、课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它所传播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对其分析综合,获得抽象的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结合我国教育和现代媒体教学的实际,发现新的事实,探求其规律、原则和方法,建立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指导现代媒体教学实践,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
2、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手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研究,逐步发现某些新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对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的认识。
3、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可以为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有关理论提供新数据、新例证、新经验,并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从而使课题实验研究有新的突破,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的理论体系。
4、从课题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再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得到提高,教育事业必将不断发展。
多媒体音乐课是通过多媒体电脑技术,把文字、音响、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未形成阶段,而且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多媒体能够以生动的形象、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来给小学生以感官上的感受,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例如它可以增加音乐课教学的信息容量;通过用画面展示将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使音乐形象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的音乐学习。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的运用研究》课题,希望改变目前传统的音乐课传授模式的现状,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音乐是人类现实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本身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为了使学生更能容易的学习接受音乐知识,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来辅助音乐课的教学工作,使同学们丰富了情感生活,音乐欣赏的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它所传播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对其分析综合,获得抽象的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多媒体教学刚好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特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也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点燃学生对音乐的创作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音乐的欣赏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通过多媒体音乐课程学习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3、从小学音乐课堂出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使学生丰富情感生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实施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个案研究,对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
2、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上的重要作用。
3、研究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地位。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参与对象:竹峪镇中心学校全体学生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提出小课题的立项申请。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
2、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1、根据自己的研究设想进行具体的研究。
一是查询相关文本资料,并运用到自己多媒体教学当中,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二是对自己所带学生的音乐知识能力掌握现状进行详细而深刻的分析,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之处以及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的情感生活,并根据分析所反馈的信息,找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方法。
三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音乐课堂气氛,根据调查研究改进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充实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在轻轻松松的课堂中学到自己想要学习到的知识。
2、做好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展示,注重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进行反思和改善,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下一个阶段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1、汇总研究成果。
2、撰写总结性的课题研究方案,接受课题研究专家的鉴定。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通过我实践和研究,希望探索出一些适合我校学情的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推广和应用,为学生以后学习音乐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习的快乐开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6
一、课题名称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此项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
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
提供研究参考、借鉴。
具体时间为:20xx年9月――20xx年10月。
第二阶段:
1、抽查,了解围绕课题在所教班级实践操作。
2、分工明确及时展开研究工作。
3、同课头研讨、展示,兑现分析。
4、结合第二课题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展演。
具体时间为: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第三阶段:
1、围绕教材开展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
2、课题归纳总结。
3、收集,整理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
4、定期学习交流,互相听课,组织艺术实践活动。
5、总结报告。
具体时间为:20xx年1月――20xx年6月。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音乐类开题报告范文】推荐阅读:
音乐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08-19
机械类开题报告范文08-15
会计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8-18
师范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05-12
舞蹈开题报告范文08-28
动画开题报告范文05-25
实验开题报告范文08-20
师范 开题报告范文10-19
舞蹈专业开题报告范文05-19
开题报告综述前部范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