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说课稿

2024-09-14

鸟的说课稿(通用10篇)

鸟的说课稿 篇1

一、教学指导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是“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

本课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综合实践专题课:“鸟”。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了成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为此,本课按照:观鸟――咏鸟――读鸟――议鸟――写鸟的教学流程,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自由说话,主动说话,积极讨论,领会深意,感受生活,关爱生命,学会做人。

二、教学目标说明:

1、从内容上讲,专题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题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它把看、听、说、读、写、唱打通,学科间打通,课内外打通,实现综合教学。本专题意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课外互动,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其情感,学会学习。

2、从学习方式上讲,本专题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同时体验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三、课堂内容的设计及过程设想

本课在设计中,注重过程与方法,不是简单追求结论。根据本专题学科互通、课内外互通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初读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课外有关鸟的资料和信息,以供课上补充、加工和整理。

观鸟、咏鸟、读鸟、议鸟,以致到作业中的写鸟,这五个版块既是互相渗透、有机统一的,又是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

(一)观鸟――展示台

设计说明:通过观鸟,意在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欣赏到鸟的美丽,产生爱鸟之情。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咏鸟――积累库

设计说明:通过收集咏鸟的诗句、谚语、成语、俗语等,意在促使学生积累和传承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延伸和扩展学生的视野,体会鸟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和知识。

(三)读鸟――阅览室

设计说明:意在使学生在更大更多的范围内了解鸟的知识,体会鸟文化的内涵。

(四)议鸟――问题屋

设计说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定位在了“议鸟”上。以思考、交流、讨论的形式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提炼,促使学生思考、关注鸟的命运,而且把这种关注化作爱鸟、护鸟的行动。

(五)写鸟――练功房

设计说明:写鸟,写“倡议书”,意在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整理、提炼活动中的感悟,训练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要有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从而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的感到: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知识,而且能够学到课外知识,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而去追求真、善、美。这样,学生才能真的有收获,才能真正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新课程的理念,面向未来,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帮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目标的设定注意到了三个纬度: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层次清楚。

2、教学内容及过程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考虑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突出。

3、教学方法多样,注意倡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课前预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第一环节的设计,由学生主持,让学生自述观鸟之美,展示绘画作品、介绍鸟类知识、演唱有关鸟的歌曲,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辩论的设计、“议鸟”环节的设计都是这节课的亮点。

不足或还需商榷的地方: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师生互动也表现得不够。

2、问题的探究偏重于老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体现的不够。“探究”的落脚点很现实,也是热点问题,但缺少新意,不如课后练习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3、多媒体使用的“度”的把握还得商榷。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画蛇添足。

鸟的说课稿 篇2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与我们”》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位置、中国的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且,本节内容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交通、商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极为密切,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2. 教材处理

“工业与我们”标题下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鉴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宜采取“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思路,对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和授课顺序作如下调整:工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工业生产过程、类型→工业的地位、作用。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理解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4.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和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法

1. 小组合作学习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 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会工业生产与各行各业的密切关系。

3.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课件将文字、图形、视频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课外研究性学习,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1. 学会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培养互动能力,学会合作学习,这对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学会用图

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 学会归纳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

4. 学会探究

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的课件。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数码相片,可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引入新课]课前老师请大家拍了自己房间的工业产品的照片,这些工业产品都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而由众多的工厂组成的部门,我们称为工业部门。下面请各小组结合自己房间的图片说说都有哪些工业产品?

[小组讨论交流]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自己房间有哪些工业产品,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组代表发言](学生照片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教师提问]通过小组交流,大家了解了自己房间有各种工业品,那么在我们的教室又能找到哪些工业产品?[小组抢答]

[教师追问]这些工业产品又是由哪些工业部门生产的?我们以电视机为例,仿照P109图4.24“追根寻源”。

[小组抢答]参与电视机制造的生产部门。

(采用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引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教师小结承转]通过对我们房间及教室的分析知道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播放视频]“汽车工业的生产过程”(视频形象直观的特点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组活动]结合视频介绍及图4.23“什么是工业”,讨论交流工业生产的三个阶段,体会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活动]以课桌为例说明工业生产的过程。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承转提问]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

[课件出示多种工业部门]哪些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哪些是提供生活资料?引出轻重工业概念。

[学生讨论交流课件下表]

(用图表形式边提示边回答并填表,知识脉络清晰,比较记忆。)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知道工业部门是由众多的工厂组成,你知道镇江哪些工厂属于重工业,哪些属于轻工业呢?[学生抢答]

(列举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教师承转]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学生自愿扮演农民、建筑师、军人、科学家分别评述对工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学生扮演其他多种角色谈认识。

(角色扮演,学生体会不同的社会角色,加深了对工业生产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的认识。且表演比课本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较易突破重点与难点。)

[教师出示“2008年国内三大产业比重”图]结合刚才同学的表演,我们再看一幅三大产业比重图,这些都说明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工业占到了48.6%,说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农业、城市建设、科学研究、国防现代化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新课巩固]完成教学案练习 (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使学习落到实处。)

[课外探究]安排探究内容:工业在镇江市三大产业部门中所占比重;当地“龙头”工业部门。

《大气压强》一节的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以便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本节教学目标是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本节教学内容特点确立的。

1.知识目标

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能力目标

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通过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利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本节教学的重点: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的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二、说学生

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容易被人们忽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使学生能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说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通过情境创设,启发学生设疑。

2.演示教学法

通过演示“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

3.实验法

利用饮料瓶分组实验,想办法再次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实验视频进行无法演示的托里拆利实验。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进行“覆杯实验”的演示。即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杯,杯口覆上硬纸片,倒置,纸片不下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形成学习疑问。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本过程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

第二部分:首先,利用“覆杯实验”的演示,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分组实验再次证明。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台前模拟“马德保半球实验”,并提出疑问,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

第三部分:分组探究,估测大气压。

安排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利用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值。教师根据学生计算大气压值的偏差,因势利导,引出托里拆利实验,得到标准大气压值。由于条件有限,托里拆利实验需要视频演示。

第四部分:知识拓展延伸。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活中测量大气压的工具,并能利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长白山上温泉水沸腾为什么煮不熟鸡蛋?

3.学习反馈

教师出示生活现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从而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

4.回顾小结

先组织学生再次阅读教材,结合板书,归纳所学知识,以便学生系统掌握。

《小虾》的说课稿 篇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致的观察感悟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3、体会本文总—分的段式写法。

4、,从小养成热爱自然,喜爱小生灵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虾对小虾的喜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小虾喜爱的句子,感受文章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配乐出图,回顾导入】大家齐读课题。谁能用上下面的词语,说说你观察到的小虾的样子?你们观察得真细致啊!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观察得这么细致啊?【板书:喜爱】带着这样的这样的感受快速自读课文,继续观察这可爱的小虾。

二、回顾

1、谁记得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喜欢小虾么?为什么?

2、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感受这讨人喜爱的小虾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小虾吃食真有趣

1、出示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很有趣?用“~~”画下来读一读,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2、学生批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谁来谈谈?),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

【1】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2】从这句话看出,小虾吃东西都非常机警,随时保持警惕,好像一个机灵的小猫。这份小心劲怎样表现出来?你再读读?

【3】瞧!这小虾多机灵。【在三角上填动词图齐读,生读出师点】这些不断重复的动词特别能表现什么?(小虾的机警)请你像老师这样,标注这句话中表示顺序的词语。(背投生标,对不对?)同位比比,!看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小猫吃东西的时候……?(点“小猫吃食过”PT,一生汇报)

引:让我们再共同体验小虾吃食的那份小心翼翼,……【顺序词语填空齐读】

【4】这儿有两组句子,你们自己读一读,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觉得没有危险了,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生:直到……才————反复试探,特别小心警惕。过程很警觉、小心。

谁能试着读读。【指导】读得谨慎一些,张弛有度。

【5】播放生物图片。多有趣啊!谁再读读?

【过渡】你还从哪感受到了小虾的有趣?

预设2:

【1】出示: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肚子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2】从这句话看出,它们吃饱后很自在,看起来非常有趣。

【3】瞧!【各种姿态的小虾图片+还有的……】就是这些有意思的小虾!它们……?

【4】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

师读:小虾真有趣。

生一起读:【多图+第2句文字】生读。【多图+第3句文字】生读

【5】小结:老师读的句子和你们读的两句有什么关系?(总分:有趣1吃东西小心2吃饱后自在)

【8】谁能概括一下这段的感受?(小虾吃东西的小心翼翼和吃饱后的自在使我感觉非常有趣,带给我很多快乐。)你读读,听出来了,真有意思!感受这种心情,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小虾的脾气不好

1、小虾吃食的习惯这么有趣,现在我们继续感受小虾带来的无穷乐趣,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第四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示自学。

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脾气不好,神态很有趣?用“~~”画下来,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自学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

【1】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虾对于别人招惹它非常生气……

尤其是立即、蹦、——反应激烈

生了气似的、——像坏脾气的小孩、我推想的,把它当赋予人的性格

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的、一突一突的、——极

端愤怒(脸红脖子粗)

【3】请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这几个词组?【PT点红:立即蹦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的一突一突的】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答】

这些词组是有联系的,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小虾极端愤怒时的神态、动作、甚至是情绪和激烈反应。谁能联系起来说说这个长句子?

这就是作家的语言,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小虾发脾气的神态栩栩如生,发火都如此有趣。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小虾么?(火冒三丈)读出来。

预设2:

【1】过渡:多可爱的小生灵呀!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小虾的可爱?

【2】这时,如果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就会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展开全文阅读

【3】出示句子对比:

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使用“激烈”一词。【猛烈激烈?不足突出其凶猛的性格,火爆的脾气。】

哎哟,你可小心点,别去招惹这些一点就着的小家伙。读(PT:要是你用……)

你得当心点,别碰到正在发脾气的小虾,读(PT:这时……)

【3】透过大家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像个一点就着的炸药包,三岁的小孩,一逗就气,还打架。真是个火爆脾气的小家伙。敌我不分,凶猛、可爱

怎么把这小家伙的坏脾气读出来呢?谁试试?指导:反应再激烈点,男生再试试。

【4】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小虾的动作、神态,还揣摩小虾的心情,写出了他对小虾的脾气秉性喜爱之情。这小家伙,连发火都这么有意思,挺有意思。透过这样的描写,你喜欢小虾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读读上面的句子。(PT第四段)

【5】还有哪些令你感到有趣的事情?

【6】五、六自然段【板书:生生不息】是啊,这惹人喜爱的小虾越来越多了。还有什么会越来越多了?

(小虾带来的乐趣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快乐也越来越多了。)

点评:就是这样意犹未尽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五、总结

【1】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虾?谁能再给本文起个题目?————的小虾

生:有趣可爱

【2】想一想:“我”喜欢小虾么?为什么?尝试用板书结合着说一说(讨论)【板书:环境、外形、吃食、脾气】本文通过作者细致地(观察),发现小虾的(生活环境.不同阶段的外形.吃食的状态.发脾气的样子.神奇的繁殖)都非常(有趣),给人带来(无穷乐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虾浓浓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就是这样观察、描写小虾。一起来透过作者的语言,感受这可爱的小生灵吧。(齐读全文)

六、发散

妙笔生花

提示:

模仿课文,抓住小动物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和连接词;注意描写小动物的神态。

七、自选作业:

喜爱朗读的,读一读课文,给家长介绍小虾。

喜爱写作的:

写一写小虾打架时的激烈场面;

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小虾》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五、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六、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2、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同桌二人开火车读。

(2)全班开火车读。

(3)指名部分同学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28分钟)

1、梳理课文内容:3分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们读过课文后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内容: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知识?

2、了解小虾的外形:6分钟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虾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个同学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小虾的样子。

(4)男女生分组读句。

(5)出示课件,口头填空检查学习效果。

(6)出示两种小虾的图片,分辨。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虾的有趣。19分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体现小虾有趣的句子。

(2)指名读体现虾有趣的句子。

(3)画出动作的词、板书。

(4)四人小组学习,模仿体会小虾吃东西时的小心和吃饱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组活动要求。

b、交流感受。

(5)齐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小虾的可爱。

(6)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句话。(备用环节)

(7)出示课件,小结,点名中心句并进行课堂小练笔。

(四)小结:(1分钟)

苯的说课稿 篇5

【课标和教材分析】

关于此课题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知道苯的分子结构,了解苯的来源和物理性质,了解苯的可燃性、稳定性、取代反应等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芳香烃中最简单,最重要,最基本的物质所以它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学习简单有机物烷烃、烯烃的延伸,为以后选修教材中苯系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苯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关系的探究学习,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善于合作,用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上述教学目标中,苯的分子结构及其与化学性质关系的探究学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由于此阶段的学生刚刚学习化学键的知识,对化学键的种类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所以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就学情而言,本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物质的思维方式——结构决定性质。对有机分子中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性质比较熟悉,但还没有学习炔烃,即碳碳叁键的学习。此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简单实验并操作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教法和学法分析】

因此,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及对学情的分析,在学习苯结构时我采用直观式教学,在苯结构确定和性质学习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同时采用学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通过复习烷烃和烯烃性质,熟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在课的开始前,我将向学生提出一个谜语,“有人说它笨,其实不是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打一字,这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候我再向学生讲述苯的发现的简介,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苯。接下来我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根据实验台上给定的仪器和试剂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实验。1.观察苯的色、态,并小心闻味。此时我会提醒学生闻化学试剂的正确方法应是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少量的分子飘进鼻孔——招气入鼻

2.将2mL液态苯放入试管,然后将试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冷却。

3.试管中盛2mL苯,然后加入4mL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及苯层位置。

4.试管中盛4mL苯,加入少量碘晶体振荡,观察溶解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我将在教室内巡视,引导学生正确安全的实验,指正学生错误的操作。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对苯有了直观的认识,并了解了苯的物理性质,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了归纳整理。

接下来,我将在PPT上展示一道题,法拉第发现苯以后,法国化学家热拉尔等人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们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1%.(1)试确定苯的实验式

(2)苯蒸气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C2H2)气体密度的3倍,试确定苯的分子式。

通过这道题,既检查学生对有机物分子组成的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自然的引出了后面对苯的结构的学习。

当学生通过计算得到苯的分子式之后我将引导学生思考,苯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1%,分子式C6H6,碳氢比值如此之大,使化学家们感到惊讶,那么根据饱和烃的通式,与相同碳原子的烷烃(C6H12)比较,你认为它属于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请学生对苯可能的结构简式做出猜想。

接着我将展示历史上科学家们曾经预测的苯分子的结构及学生写出的结构,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再向学生讲述科学家凯库勒发现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并且碳碳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构的过程,这段富有神奇色彩的历史小故事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向学生传达了到达知识高峰的人,往往是以渴求知识为动力,用毕生精力进行探索的人,而不是那些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人的科学价值观。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究竟苯是不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呢?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做出以下猜想。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推测苯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接下来我将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

(1)2mL苯中加入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2)2mL苯中加入1mL溴水,观察现象。在探究实验结束以后,将请学生思考交流,1865年距今约有多少年?同学们站在化学家的肩膀上应该看得更远。对照刚才的实验现象,关于苯的分子结构与现有实验事实是否完全吻合?

根据刚刚的探究实验,学生不难发现,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这说明苯分子结构中应该没有碳碳双键,同时说明凯库勒式有局限性。这时候在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下,我再向学生们展示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结构特点

a、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6个碳原子和6个H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上。键角为120°

b、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4.应用:

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特点,结构式常用

表示。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是不太确切的,但为了纪念凯库勒,仍会沿用。

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苯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体会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得出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这一结论之后,我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苯中的碳碳键决定了苯有什么化学性质呢?与双键和单键有什么不同?将话题自然地过渡到苯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不难得出以下猜测,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接着我将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反应中苯分子的化学键可以断开的方式有几种可能?学生们分析讨论后得出三种可能。

1、苯分子中碳氢键断开

2、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断开,成链状结构

3、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完全断开,六碳环仍存在

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下,我将向学生演示动画---苯与液溴的反应,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若溴苯中混有少量的溴,往往呈褐色。如何除杂?接着再向学生演示动画---硝化反应,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若硝基苯中混有少量硫酸或硝酸,如何除杂?随后,我再演示动画苯的加成反应--苯跟氢气在镍的存在下加热。最后我再演示实验,用粉笔蘸取少量苯,在空气中燃烧。这些实验通过动画模拟化学反应时苯分子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苯分子的认识,理解反应类型与化学键的关系,突出结构决定性质,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同时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苯的结构和性质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了巩固新知识的学习,我将设置一系列的课堂练习。这些既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加深对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的结尾,我主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和苯的结构决定苯的性质这两个方面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科学方法与思维方法对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教学特色】

《燕子》的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内容

课文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时的漂亮姿态,体现了作者对燕子观察细致入微,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分两课时完成。

二、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1、复习检查

2、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由齐唱儿歌《小燕子》歌词“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漂亮”。引入下文,这样导入,小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气。

3、继续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视指导,留意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字音。

②引导学生从这一段找出作者描写春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画出。

③自由练读,感受春天的漂亮与燕子的可爱之处。

④指名朗读、齐读、感悟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布满热闹欢快的气氛。

4、继续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燕子的什么?

②谁能找出表示燕子动作的词,老师点拔学生去找哪些词写燕子飞得快;哪些词写燕子飞得轻。

③让学生学会用“偶然”说一句话。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⑤男女模拟燕子比赛读。

⑥谁来扮演一下燕子斜飞这个动作。

5、继续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朗读,仔细观察

②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找出打比方的句子,明白作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欣赏“燕子春景图”看到些什么?还知道什么?

6、课堂总结

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②读一读,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欣赏春天的美。

③课后反思。

三、说板书

力求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明了。

羽毛:乌黑光亮

外形 翅膀:俊俏轻快

燕子

尾巴:剪刀似的飞行:快、轻

口腔护理的说课设计 篇7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即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 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 然后由听者评说, 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是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1]。简单地说, 就是要说明这节课教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教, 这么教有哪些理论依据。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5方面, 即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在口腔护理的说课设计中, 主要采用的是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 在课前精心准备学案, 既可以概括本次课程所学内容的教学案例, 在学案中按照本次课的教学思路, 分设相应问题, 以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 同时完成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为发挥学案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设一名组长, 让学生自主探究, 共同完成学习内容。

下面具体谈谈口腔护理的说课设计思路。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护理技术是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 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以下简称护考) 中所占比例较大。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护考, 满足岗位需要, 学生不仅要掌握口腔护理理论知识, 还要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

1.2.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真正做到关心体贴患者。

1.2.2 知识目标简述特殊口腔护理的对象、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2.3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 初步在模型上进行口腔护理。

1.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中的口腔健康教育较为简单, 留给学生自学, 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会学习。特殊口腔护理中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常用漱口溶液是考点之一, 是本次课的重、难点。

1.4 教材开发

为适应护理工作日新月异的发展及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在力求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笔者结合岗位需要和学生特点, 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删去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只在课后适当点拨。增加口腔保健的新知识, 如牙线签、牙间刷和牙线的使用, 以重点突出操作流程,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5 课时安排与教具准备

由于口腔护理是临床常用操作, 为更好地突出中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理念, 故安排4学时, 其中第一学时为理论课, 本次说课设计仅针对第一学时。在授课过程中, 除多媒体教学设备外, 还准备了特制的牙齿模型, 方便学生练习。

2 说教法

学生普遍反应, 口腔护理这节内容知识点较多, 记忆困难, 且操作步骤繁琐。针对这些问题, 通过对护考考纲、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 参考“五导五学”的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见表1) [2], 制定以下教学方法:先采用任务驱动法提前布置形式多样的课前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辅以情景创设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通过学案导学、教师演示、小组练习、多媒体教学, 贯穿教学全过程, 从声、光、影多方面引导学生掌握本次课的重、难点内容。

3 说学法

我校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 基础相对薄弱, 但他们观察、动手能力较强, 对本门课程兴趣浓厚。根据这些特点,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使教学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4 说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主要设计为三大模块, 包括课前安排、课中引导和课后延伸, 即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视频导入、案例切入、小组讨论、观看演示、动手模仿、归纳升华, 最终完成本次理论课的教学。

4.1 课前安排

由于口腔护理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 教师要布置课前作业, 让学生收集口腔健康教育的知识, 然后分组制成健康小报, 再请各组成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角色扮演, 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4.2 课中引导

4.2.1 视频导入, 引入新课

按照内在动机激发论的观点, 只有充分激发学习动机, 才能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 才能更好地向学生渗透护理专业思想。在课堂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口腔卫生有关的健康教育视频, 通过视频中的专家感召让学生意识到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4.2.2 案例切入, 小组讨论

让学生拿出课前发放的学案, 通过具体案例提问, 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护士, 能否判断患者出现了哪些情况?有哪些需要应该满足?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 患者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自己就是案例中的患者, 希望护士怎样照顾自己?并让学生讨论后把答案写在学案上。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课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再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患者出现的具体问题, 继而自然地引出口腔护理的对象、目的。这样设计可以迅速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逐步学会系统、辩证地思考问题, 达到灵活学习, 主动参与的目的。

4.2.3 讲授演示, 归纳总结

为更好地突破护考难点, 使学生掌握本次课的重、难点,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3项任务。

(1) 任务一:常用漱口溶液。充分利用学案中所设问题讲授引导, 让学生明白要想解决口腔问题, 除口腔清洁外, 选择恰当的漱口溶液也十分重要。在精讲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采用联想记忆法, 同时结合实际自创口诀, 自由发挥, 让学生在享受自我创新的乐趣的同时记住漱口溶液的名称和用途。

(2) 任务二: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护理技能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案例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思考:患者已经昏迷, 能否对其使用漱口溶液?接下来该如何帮助患者?这些开放性问题, 会引出很多答案。此时教师应加以引导, 适时推出新的清洁口腔的方法, 即特殊口腔护理法, 这也是学生期待学习的内容。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再进行操作演示, 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应注意与模型的沟通交流, 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精神。讲授演示结束后, 针对部分学生不易掌握, 如擦洗部位和顺序, 笔者利用Power Point自制了擦洗顺序的动态效果, 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理解、记忆。看过自制动画后, 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讨论、比较。期间教师巡视解惑, 对各小组的表现及时反馈。学生动手操作后上台展示, 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精髓。

(3) 任务三:特殊口腔护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学案中的案例,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做口腔护理擦洗牙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出注意事项, 遗漏之处再由教师补充, 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的内驱力, 真正做到在思中学。至此,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都迎刃而解。

4.2.4 回顾全课, 升华情感

课堂活动已接近尾声, 让学生通过学案再次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并请学生总结, 当面对此类患者时, 护理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举一反三,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也是课堂教学解决护考常考的A2型题的办法之一。

4.2.5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因此, 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 列出本次课的授课内容, 以方便学生查漏补缺, 总结本次课的重、难点。

4.3 课后延伸

课堂活动的结束意味着知识内化的开始, 为巩固学习效果, 为后续实验课扫清障碍, 笔者设计了以下3种类型的作业: (1) 巩固性作业, 学生“在组长处说出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2) 创新性作业, “编写常用漱口溶液的记忆口诀”, 可以更好地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 实践性作业, “以班级为单位向低年级学生举办口腔健康教育小讲座”, 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通过上述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课后, 请各组学生在组长处填写知识、能力、态度、合作情况的评价表, 以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的掌握情况, 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在整个课堂活动中, 教师是激发思、指导思、培养思、训练思、发展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积极的开展思、实践思、优化思、转化思、发展思的学习主体, 通过上述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 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是谈自己本次说课设计的优缺点, 针对问题找到不足, 以利于今后的教学改革, 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说课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方法的思考和检验, 是对自身教学实践过程的深入研究, 通过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 可促进护理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摘要:口腔护理是卫生部要求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一项常规临床操作, 为满足岗位需求, 体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笔者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5方面论述了口腔护理这一内容的说课设计过程, 包括现代教法和学法在护理专业课程中运用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口腔护理,说课,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彦昆.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

水的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本文讲述了一个偏远农村因缺水给村民们带来的种种不便,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一个二类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

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把“渴”说成“饿”的苦涩心情。

三、说教学流程:

1、初读课文

在这一阶段,应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读正确、读通顺(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为下面的精读感悟作好准备。

2、质疑问难,以读促讲

(1)看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思考:水为什么成为村子里最为珍贵的东西?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让学生边读边画边做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抓住:十公里之外,很小的泉眼,一个小时……体会缺水的的无奈。

(2)体会以乐写苦的写法

下雨时的快乐的场面

母亲给我们兄弟四个用一勺子水洗澡的快乐

(3)感悟母亲把渴说成“饿”的苦涩之情。

3、总结全文

(1)水是生命之源,学了本文之后,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水呢?请大家写一句或几句珍惜水资源的公益广告。

(2)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将怎样爱惜水呢?

四、说板书设计:

《松鼠》的说课稿 篇9

一、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者布丰,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本单元我们将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天真烂漫,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此外,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会有条理地观察和介绍小动物。

学习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其中学习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法:

目标的制定,使得课堂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但任务的完成,还得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能达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本课的实际情况,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本课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勾画圈点,养成勤动笔墨,积极读书的习惯。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3、比较法:通过《辞海》介绍松鼠的短文与课文语言的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4、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出学习说明文,写好说明文的方法。

5、拓展迁移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介绍一种小动物。

三、学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

就这堂课而言,主要方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理由: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习惯),体验法(理由:让学生尽情地说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南师大教授吴永军先生认为,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对于文本的解读,谁都不能声称自己具有特别的见解或洞察力,在极端的意义上,所有见解都是旗鼓相当的。)

四、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把本课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教学流程,这个流程包括7个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我请大家猜个谜语:形状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打一动物。学生猜对后,幻灯片出示一组松鼠的图片,请学生联系谜语和图片说说松鼠的特点。

你想进一步了解松鼠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布丰的《松鼠》。

(这个导语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课文的兴趣,创造出较好的学习氛围。)

(二)整体感知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用直线划出文中概括松鼠特点的句子。

2、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训练了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归纳能力,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形式。)

(三)明确作者思路

思考:“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文章整体的角度体会到根据事物的特点来组织材料的重要性,得出“说明事物要做到言之有序”的启示。)

(四)感受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

1、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个方面,作者是怎样来介绍的。

(提示:可从词语、修辞、情感等方面来考虑)

2、除了课文的介绍,小松鼠还想让同学们更多地认识它,了解它。请看《辞海》中对它是怎样说明的(投影)

现在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课文和《辞海》中的语言,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更喜欢哪一种介绍语言?为什么?请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谈谈。

(比较阅读能让学生更感性地体会到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师小结:作者喜爱松鼠,他把这份感情融进了人格化的描写和富含感情的语言中,所以把小松鼠写得非常可爱。,希望你们能学习本文的写法,抓住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

(五)拓展

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两句话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你是怎么看的,请说说理由。

(这一部分可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学生关心松鼠的命运,喜欢松鼠的感情都溢于言表,而这就达到了本课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这个目标。)

(六)请你帮助我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爱的小松鼠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它们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请你为保护松鼠行动设想一个好办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代小松鼠谢谢大家。作家刘墉说过:“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人生的大爱’,爱人群,爱大地,爱宇宙,爱每一个小小的生灵。’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松鼠这一可爱的小生灵贡献出应有的力量吧!

(七)作业

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450字左右

《赶海》的说课稿 篇10

《赶海》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课文语言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贴近儿童、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

全文分为3段。第一段,以歌词开头,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巧妙地引出下文。第2段,按“追赶浪花——抓蟹、捉虾——满载而归”的顺序具体记叙了赶海的过程。第3段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其中第二段是重点。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人们在海水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贝壳、海藻之类的东西。对于住在海边的人来说,“赶海”是很平常的事,但对于生活在内陆的孩子来说,对大海并不了解,要激发起他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似”。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想象,感悟赶海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难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这一课,我设计了两课时,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首先出示大海波涛澎湃的背景图、播放《大海啊,故乡》的乐曲,把学生带人情景。(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背景图和乐曲所营造的氛围很快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2、在自然地揭示课题后,紧接着我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思考、讨论:什么叫赶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此时,我出示了一组图片,学生看着生动直观的图片,听着老师的讲解,很容易就理解了赶海就是大海退潮后,人们去海边捉鱼虾、捞海带、捡贝壳之类的东西。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我是先播放一段《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借助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然后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这句话,体会赶海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多媒体展现大海退潮时的画面,让海水涌动、浪花跳跃的情景和哗哗的海浪声打动和感染学生。再指导学生读课文,从“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飞跑着追赶”体会海浪与赶浪人相互依恋的情趣。从“闹着”、“兴奋极了”体会作者想去赶海的急切心情。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我采取的是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分享别的同学的学习成果。在这样的交流中去相互比较、相互评价,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我先让学生围绕“趣”字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语句,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活动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然后,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议议自读的感受,互读对方感到有趣的内容,并相互评议。最后,老师组织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像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从“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虏……”等词句中体会大虾看似威武,实则无力抗争,只能束手就擒的有趣情景。

在把握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抓住文中的“武将”、“俘虏”等重点词语的理解,来帮助学生体会赶海的乐趣。在理解“武将”一词时,我出示了一张穆桂英的武将图,让学生通过直观图片把武将头上插着的两根翎毛与大虾摇摆的两条长须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十分相像,更突出了大虾的威武神气。同时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这里,我顺势向学生提出要向作者学习,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

3、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抓住了第三自然段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人们赶海时还会做什么,怎样的有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如果说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更多的表现赶海的热闹有趣、充满动感,那么,课文第四自然段则重在突出大海的平和,优美,展示赶海有趣的另一面。学习这一自然段时,我又向学生展示了夕阳西下、海鸥飞翔的情景,让学生借助图景朗读课文,想象此时海滩的宁静,感受人们三三两两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鸟的说课稿】推荐阅读:

上一篇:特色班级管理经验下一篇:药学院分团委组织部2012-2013学年下学期工作计划.doc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