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原在废墟中散文

2024-05-22

立根原在废墟中散文(共3篇)

立根原在废墟中散文 篇1

立根原在废墟中的散文

在柬埔寨暹粒吴哥王朝建筑遗址塔普伦寺,还没走进废墟,就看见一棵大树的树根盘结在围墙上,就想起郑板桥的一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是写竹子,而眼前的大树却是咬定残庙不放松,立根原在废墟中。

那棵树,树身高大,约有十几米,树干的基部有许多树根裸露着,许多条蟒蛇一样,盘旋纠结,包裹着围墙。长在围墙外的,裂成好些条板根,板根的边缘处,又分裂成粗细不等的蛇,摇头摆尾,蜿蜒曲折,延展伸长,最后,钻进围墙的石缝里,或者,钻进地下。最奇妙的是,板根的上面,鼓出一堆疙疙瘩瘩的瘤子,那些树瘤盘绕成佛龛一般,佛龛里面,还真有一个树瘤的造型很像佛,圆胖,头身腿俱全,挨着它,还有一个佛型,身子圆胖,头和脚残缺不全。佛龛左下角,又有两个树瘤造型,一个像残缺不全的佛,一个像猴子。我已经了解到,柬埔寨是个全民信佛的国家,也对猴子怀有敬畏之心,这佛龛一样的轮廓,佛和猴子一样的造型,全凭造物主的意志,自然天成,难道是天意要以此诠释柬埔寨人虔诚的佛教信仰吗?

有人问,“这叫什么树?”暹粒地导阿祥操着有些生硬的汉语说:“叫卡波克。”卡波克是什么树种?我当时没有细想。回国后,才从网上了解到,这种树的英文名叫“Kapok”,属木棉的一种。如果真是木棉,在我们汉语里,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英雄树。也许,它就是英雄树?是捍卫柬埔寨佛教文化的英雄?

走进塔普伦寺以后,发现许多蟒蛇一样的老树根虬曲盘旋的形象更加繁复多样。

有一棵大树,其主根就盘踞在一段走廊围墙之上,许多树根,分开好些叉,在廊顶之上,一扇窗户之外,石墙壁上,条条蟒蛇一般,弯弯曲曲,盘旋缠绕;最粗的两根,大概成人双手合拢也抱不住,它们贴着围墙顶,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然后,折而向下,顺着石壁,钻入地下,这样就形成“树包屋”的奇观。还有“树包佛”呢。石墙上,一张佛头,从许多条蛇树根纠结缠绕的夹缝里拱出来,脸上洋溢着神秘而典型的“高棉的微笑”,千年不变,至今依然面带微笑。我当时就想,如果没有那些蛇一样的老树根包裹,说不定,那段围墙早就坍塌,那个微笑的佛头也许早就销形匿迹了呢。

在塔普伦寺,这样的蛇一样的树根与残垣断壁共存的现象实在太多了。在崩密列神殿遗址,蛇一样的树根霸蛮盘踞在残垣断壁之上的景象更多,蜿蜒蔓延的蛇根,笼罩了好多废墟残骸。

又有人好奇地问:“这叫什么树?”阿祥导游说:“这叫蛇树。”蛇树?从形象而言,这个名字倒也十分贴切。归国之后,我才在网上了解到,这样的树其实叫四数木树,是热带雨林里生长的一种乔木。

柬埔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吴哥古迹里生长的很多树,都属于热带雨林树种,四数木树是一种典型树种,导游阿祥告诉我们名字的,还有木质非常珍贵的黄花梨,高大的橡胶树,佛家尊崇的菩提树,还有一种灰白色脱皮树——也不知是不是白千层树?更多树种,导游没告诉我们名字,我们这些生长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又缺乏物候知识的中国人,就不甚了了了。

在塔普伦寺和崩密列神殿遗址,长满了四数木树和其它一些树,都是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高的三四十米,低的十几米二十几米,高低错落,很有层次感。它们一株株挺立着伟岸粗壮的身躯,高举着郁郁葱葱亭亭如盖的.树冠,将塔普伦寺和崩密列神殿的废墟遮盖得阴翳蔽日。我们到此一游的时候,三十三四度的高温,走在日光下,阳光炙烤,热气蒸人,一个个大汗淋漓。走进塔普伦寺和崩密列神殿,走在高高低低浓荫蔽日的树丛里,顿时凉爽下来,慢慢地,大家都消了汗,而且,越来越觉得凉爽怡人。放眼望去,许多百年老树,巍峨高大,枝干虬劲,老根粗壮,与古寺的沧桑相映成趣。而那些比较年轻的树木,则葳蕤青葱,满是蓬勃向上的朝气。还有那些稚嫩的小树苗,伸展着鲜嫩碧绿的叶子,彰显着新鲜生命的活力。这一切,和长满青苔、绿醭的残垣断壁形成鲜明对比,却又极其和谐地共存共处。

在塔普伦寺和崩密列神殿,还有许多藤本植物的藤条,更像蛇一样,贴附在残垣断壁上,七横八斜,曲曲弯弯,缠绕攀爬,和满布绿醭青苔的废墟石块紧紧贴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含蕴神秘寓意的具有象征主义审美特征的油画。有一段残破的围墙上,两棵树,纠结缠绕在一起,紧贴着围墙的石壁。其中一棵,深赭色,紧贴围墙石壁的树干分裂成无数条蛇,又紧紧缠绕纠葛在一起,拧成一条长麻花,很明显,是藤本植物。另一棵小树,碗口粗的树身,灰白色树皮,难以断定是什么树种,紧贴围墙石壁的一段树身,躯干还算竖直。那棵深赭色的藤本植物在那个灰白色的树干上呈S型缠绕着攀援而上。它们在干嘛?是以这样的姿态演绎忘情之恋吗?还是在合二为一,拧成一股绳,抱紧那段围墙,以防止残墙的继续坍塌?

崩密列神殿,比塔普伦寺损毁更加严重,从满地残垣断壁,碎石乱块,让人根本无法揣测出神殿建筑群本来的模样。但是,只要有一段断壁在,有一座塔的残骸在,有一扇门床的破损框架在,就有许许多多的蛇一样的树根在。它们不管粗与细,长与短,手牵手,脚缠脚,纵横撇捺,缠绕成网状,紧紧地网络着那些残垣断壁。最终,又将各自的脚尖钻入石块缝隙之间,或者就一脚踏进大地之中。它们这样团结协作,是要合成一团力量做残垣断壁的卫士吗?

粗粗细细的蛇一样的树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废墟的乱石间,蜿蜒曲折,盘旋纠结,似乎是给千年古寺废墟谱写的苍劲繁复的乐谱。而千年古寺废墟里,倾圮坍塌的佛塔、佛堂和围墙的石块上,还有那些在地上躺着的乱石,赭石色的底色上,长满绿醭,苔藓密布,凝聚着古朴沧桑。百年老树的蟒蛇一样的老树根或者年青一代的比较细些的根须,缠绕着堆砌一起或者凌乱倾圮的千年奇石,是苍劲繁复和古朴沧桑的二重奏,是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人类建筑残骸的和谐共存。

当年延绵了六百多年的古真腊吴哥王朝,能够建造巴本宫、巴戎庙、吴哥寺、塔普伦寺、周萨神庙、崩密列神殿等许多气势恢宏的城堡建筑群,足以证明那时的吴哥王朝是何等的兴旺发达国力雄厚,但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场战争或者一场大水灾,繁荣昌盛了六百年的吴哥王朝便从暹粒仓皇逃逸,只剩下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一年复一年,荒凉落寞,最终,被高高低低的树木藤草遮盖,并从世人眼前屏蔽。经过了四百多年漫长岁月,才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想到此,怎能不让人发出“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悠长叹惋?

据说,十九世纪初法国人发现吴哥窟遗迹之后,法国人陆陆续续对一些重要的遗迹——例如巴戎庙,巴本宫,小吴哥等进行了整修,如今,我们中国也加入了整修。但是,发现塔普伦寺和崩密列神殿遗址之时,废墟内繁茂众多的树木纠缠盘踞在寺庙的宝塔、殿堂、围墙废墟上,形成了树寺共存的独特景观,为了不破坏树寺一体的风貌,人们就放弃了整修。恰恰是因为放弃了整修,这两个寺庙遗址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人类文明的精雕细琢,二者完美结合,才更加令人心灵震撼。

我又想,柬埔寨半年是雨季,半年是旱季,雨季时阴雨连绵,积水成河;旱季时,却又大地干涸,干燥酷热。这样的气候环境,也正适于热带雨林植物的蓬勃生长,而它们的蓬勃生长,也恰恰庇佑了这些建筑群,使这些吴哥王朝遗迹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从这一点讲,说它们是吴哥王朝遗迹的英雄卫士,真的是恰如其分啊!

其实,这些英雄树守护的不仅仅是暹粒的一座座城堡废墟,还是柬埔寨辉煌历史的明证,以及由之所积淀的柬埔寨宽和忍让而又坚韧执着的民族精神;还是全世界全人类四大文明古迹之一,是不可复制的人类文化遗产。

立根原在废墟中散文 篇2

一、教师有感情的范读, 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以前教高年级时, 在阅读课上, 我经常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朗读。因为我认为这种方式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他们自己在朗读中找到情感的共鸣。这几年, 连续任教低年级, 这种阅读方式让我觉得不适用了。开始时, 我仍旧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课文。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练习以后, 我随机抽了几名学生, 指名朗读。点了几个学生试读以后都没有能读好, 我还想:这帮小孩子怎么这么没主见、没感觉?于是, 我就又请了几个学生, 结果还是一样。屡次受挫后, 我隐约地感到不对劲了, 学生越读越没趣了。

后来, 在教学《雨点儿》一课时, 我尝试了另一种方法。

其中有一段大雨点与小雨点的对话:

半空中, 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儿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教学时, 我先给孩子们示范朗读, 再让孩子们模仿练习, 然后加上最后一段话 (不久, 有花有草的地方, 花更红了, 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长出了红的花, 绿的草) ,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 示范模仿并表演朗读。

我愉快、活泼的读书声, 加上多媒体优美的动画, 马上吸引了学生, 给学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氛围。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共鸣, 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 学生也仿佛是天空中飘落下来的雨点儿, 情不自禁地飘向情感的天堂。

回想这一段教学过程, 我才发现, 几年教高段学生, 我已走进了一个误区。其实, 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 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内容, 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子, 要很流利地读出来就有一定的困难, 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但是,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 他们能在大人的示范下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因此, 我觉得课堂上教师有必要做一定的示范, 发挥教师的榜样效应, 以教师动之以情地范读,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对语言文字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学生在教师范读中学习了运用语气、语速、语调等技巧, 还在教师情感的引发下, 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二、联系生活, 让学生更好地见文生义、见义生情

有人说:“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处处皆生活。”这话说的还真是贴切。学生天天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学习, 他们学到的东西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 而且不会把从生活中学到的知识信息加以提取、重组, 有时还会因浅显的生活经验影响到对知识的感受, 因此, 教师需要多加引导。课堂上, 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没有读出该有的感情, 往往是因为没有找到体会的切入点, 这切入点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第三册教材有篇课文《风娃娃》。这一课以童话的形式写出了风对人类的益处与危害, 单从课文朗读方面来理解的话, 可能很多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而跟生活联系理解, 就容易多了。如理解风对人类的帮助方面, 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风的帮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以后会发现, 原来书上写的就是水车车水和吹动船只那些事啊, 我们平时都见过的, 这样的段落该怎么朗读啊, 学生一下子就有了主意。同样, 在理解风的危害的时候, 联系台风对我们的危害, 他们理解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还有一个案例更让我觉得朗读教学不应是纯技巧性的指导, 更应注重的是以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朗读文本。一次听一位名师上《四个太阳》这一课, 她是这样设计过程的:

出示句子:“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 照亮冬天, 阳光温暖着小朋友那冻僵的手和脸。”

师: (出示课件:冬天雪景图, 北风呼啸的声音) 你感觉怎样?

生:我感觉好冷。

师:就在你的手、脚、脸都冻僵了, 冷得发抖时, 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 (出示课件) , 现在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到暖和起来了。

师:那我们就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

(生自由读句子)

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有味道, 我也很想读。可是,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读好?谁来教教我呀!

生甲:老师, “红红”要读的大声些, 读的时候心里要感到很暖和, 很高兴。

生乙:“冻僵”要读得有些发抖, 让人感觉到很冷。

师:那我开始读啦, 你们听!

(深情地鼓掌)

师:谢谢!都是你们教我的, 谁想超过我?啊, 这么多人想超过我, 那就一起读吧。

可见, 在上阅读课的时候, 教师要多注意学生的发展情况, 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 观察、体验, 产生心理感悟, 这样以体验带动朗读, 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 见义生情, 朗读指导也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即使有些文中的内容离生活较远, 也可以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类似的经验去感受体会, 从而读出感情。

立根原在“喜欢”中 篇3

这个现象深深地震撼了我——不能做一个“教书匠”!学生爱看语文书而对语文课的反应一般,对这教师要思考如何用好教材,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学生兴趣。兴趣是一种调和剂,是一种动力。让学生有兴趣地看,有兴趣地听,有兴趣地参与,这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那就是教育主题的缺憾。教学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

一、融入学生的生活,由“说教型”到“渗透型”

当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时,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注重口语交际,这是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的。然而,在口语交际课中,往往是几个学生在唱“主角”,其余学生只是“配角”而已,如此的语文课怎能吸引学生呢?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语文教学除了要立足课堂外,还要扩展时空,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从学校到自然、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让学生综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如在口语交际课上,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购买活动,可是效果不明显。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平时购物的情景,请学生说说去购物要注意什么。大家纷纷讨论起来,一致认为要注意礼貌待人、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只有融入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

二、调动学生的感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现在的学生接受的信息多,见识的事物广,感受非常敏锐,他们的想象特别丰富。在课堂上,就要让他们敢想、敢说、敢画,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去品味文字的优美。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海燕》改编而成的课文《燕子》。在学完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谈谈小燕子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其中一个学生觉得这位作家简直就是一位画家,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来画一画,只见他用简单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只轻巧灵活的小燕子。学生把他的理解与图画进行结合,并且能自告奋勇地进行画画,乐于把自己的理解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是学生学情高涨的表现。另一个学生则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想到了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面。学生把美文与古诗联系起来,体会到诗文的意境,这些描写春天的诗文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从中体会到在描写春天的时候,美文、古诗都能自然抒发真情,不拘形式。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能调动学生的“通感”,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非常浓厚,学习就会异常投入,学习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学《燕子》这篇美文时,与图画、古诗、歌曲等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

三、挖掘教材的空白,由“学课文”到“用教材”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其主体意识。教师应转变观念,由传统的知识代表向服务导师转变。教师要学会思考,对教材进行补充,举一反三。语文课本中精选的优美课文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要确定教材的示例作用,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应当通过课本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注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如教学《塞特凯达斯瀑布》,文章前面详细描写了其昔日的雄伟气势,而后面只说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瀑布衰竭的具体样子,课文没有写出来。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即将枯竭的瀑布是如何的,与前面的文字进行对比,模仿着说一说。学完全文后,还可以让学生写身边环境污染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保护环境的标语等。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在练习说话时,可能由于时间紧迫,表现不是特别出色,但是他们的朗读比较到位,那么就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来表达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哀悼,允许学生多样化品味语言文字,个性地读。如此提倡个性化的阅读,呈现教学多样化,既是对教材的补充,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教学。

教师要在各种案例和教学过程中学习与成长,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借助于教育理论,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从而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使学生不但喜欢“语文书”,更喜欢上“语文课”。

(责编 陈剑平)

【立根原在废墟中散文】推荐阅读:

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C程序05-21

废墟的作文05-09

一堵墙,一堆废墟作文07-05

上一篇:给勇气一个理由美文下一篇:人口计生委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